读后感是读者对所读内容的主观感受和理解的一种展现,帮助更好地消化、吸收和理解书籍中的思想。在写读后感时,要注重情感表达,尽量使自己的情感与读书的感受相呼应。请大家欣赏以下的读后感范文,并从中汲取一些优秀的表达和写作技巧。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一
那么管理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对管理的理解是:管理就象人的神经中枢一样。它不像腿会跑,不象手会劳动,不象眼睛会看,更不像嘴巴会说话,但它却能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使各部分的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正因为有了神经中枢我们才能活动自如,身体才能健康地运行。我认为管理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神经中枢。教科书上说,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现在,看这个结论看似很简单,我是在看完着本书之后才真正对这个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从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可以看到,这简单的十几个字凝聚了几代人的辛勤探索的智慧的结晶。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二
文中戴尔。卡耐基指出,天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也就是能够让人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予他们所需要的。
作者提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做的事情,都起源于两种动机,一种是性的冲动,另一种是成为名人的欲望。”而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是本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寻找自尊,是人类和动物之间的一向重要差别。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豪感。正是这种自豪感作为内在的驱动力,让许许多多的名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然而,如何得到自己的自豪感,是了解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志。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为了获得自豪感上演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连名人中的名人,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先生,为了光宗耀祖,也想方设法为他的家族弄到了一枚象征贵族的盾形徽章,以此来显示他的名声。
也有人用病弱来求取别人的注意和同情,从而让自己显得重要。有专家提出,人的精神异常,是想在幻觉中肯定自己的重要性,这在残酷的现实中是得不到的。而许多人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被肯定“的感觉,因而他们到另一种精神世界去寻求,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精神失常。作者在讲到这里有关内容的时候,讲述了一个精神病人的例子,他指出精神病人要比普通人快乐很多。
用赞赏和鼓励去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真诚的称赞洛克菲勒为人处世的成功秘诀之一。作者在这里也举了很多个例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百老汇最富盛名的歌舞剧团老板齐格非风光无限,因为他能够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女子在一夜之间扬名四海且享有崇高的声誉。因为他深知赞赏和自信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他总是会用最热切的殷勤和体贴的关怀,来使那些不出色的女子,相信自己是美丽的。
在这里还要重点说一下阿谀奉承,阿谀奉承代表了恭维,这和赞美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真诚的,一个是虚伪的;一个是出于内心的,一个是口头上的;一个是没有丝毫自私目的的,另一个是出自个人私利的;一个将会得到天下人的敬佩,另一个只会被天下人唾弃。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再去想我们的成就以及我们所要的,要试着去找出别人的优点,然后抛弃恭维,给别人诚恳而真挚的赞赏。
我认为赞美和恭维最大的区别是,赞美有事实有依据,不是凭空夸赞,而恭维是很肤浅的赞美,给人以一种不诚恳的表现。我们要努力去看到别人的优点,给予真挚诚恳的赞赏。这也是为人处世的第二技巧。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三
我们又该怎么来教育这种孩子呢?这种孩子指的是家中的最小的孩子。承担教育责任的人,该不该通过鼓励孩子的虚荣心而把其它的刺激因素强加给孩子呢?我们该不该不断的把这种孩子推到聚光灯下,使得他总当第一呢?这样做,其实就是对人生的挑战做出了一种软弱无力的回应,经验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人究竟是不是第一,其实不太重要,我们最好还是往相反的方向夸张一点,说当不当第一或者当不当最优秀者的人,根本就不重要。其实,我们也都已经厌倦了只有第一和最优秀者的这种状况。历史和经验都已经表明,幸福并不在于位居第一或者是当最优秀的人,把永当第一和争当最优秀的人这种原则教给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思想褊狭。而最主要的,则会让儿童丧失了成为一个善良同胞的可能性。
此种信条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一名儿童只会想着自己,并且一门心思想知道,是不是有人想超过他。这种儿童的心中,会产生出对同伴的忌妒与厌恶感,以及对自身所处位置的焦虑来。这会让孩子变成一个行动迅速的人,试图去打败所有的人,有些孩子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不能容忍有人走在自己的前面,持有一种赛跑的态度,正是这种孩子的特点。
优秀和第一,只能为数不多,多数的孩子还是不那么优秀,也不是第一,我们要接纳自己不那么优秀的孩子,或者不那么优秀的自己。
那么优秀错了吗?我想优秀没有错,优秀的竞争对手应该是自己,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和同学比,这也应该是不建议孩子成绩排名的原因之一吧!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四
文章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得知死神在找他,便利用克隆术克隆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自己的性命。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而去。
但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又来到13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面前,对科学家说:“先生,您的复制品有一点瑕疵。”话音未落,真正的科学家就急忙说:“这不可能!我的技术是完美的,怎么会有瑕疵!”
死神一把抓住了说话的人,把他带走了。一句批评或者是奉承的话往往会使人暴露自己的弱点,科学家就是个例子,他不能容忍别人说他的缺点,于是,就忘记了去思考敌人的真正意图。
想一想,还真是的,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我和朋友们玩捉迷藏,我藏到了一个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地方。朋友半天没找到,我正得意里,只听朋友说:“尤一越,你藏的不过如此嘛!”我急了,一下子跑出来,“怎么可能,我藏的地方可是谁也找不到的!”朋友得意地说:“这不,找到了!”我非常懊悔。
人往往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一听到批评,马上条件反射似的先分辩,这样反而事得其反,所以,我们一听到批评,应该先冷静地分析,先从自身出发,找出缺陷或者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正确做出判断。否则,迟早会付出代价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五
人性管理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受启发于《人性管理》我将从以下5个方面说明。
第一:自我管理。作为管理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少怪别人,多反省自己。最重要的是学会真正的管理――管事理人,即多管事少管人,多去理他少去管他。因为人本身含有“不受管”的成分,要学会将管做到理才是成功的。
第二:对下级的管理。同样要做到以人为本。要熟悉员工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能力等即对员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员工――委托给他一定的工作,给他表现自我的机会。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第三:对上级的管理。有些事情要先请示,要充分考虑到上级的情况,对上级汇报工作时要注意选择时间、地点以及其他需要审时度势的情况,要随时关注自己的`上级,尽量让上级满意。
第四:对平级的管理。平级既然地位平等就要在其他方面多照顾别人,只有你对别人付出了,别人才会反过来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第五:外交。对待客户时要充分考虑到最终要实现的是时间和质量的双重保障,要从这个出发,做到让客户满意。
总之,人性管理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先讲情后讲法,给别人留足充分的面子,学会变通,懂得如何应对不同的对象。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六
无可否认,人心管理是一个互相取悦的心理术,本来中国传统上最注重人性管理。历史上流行这样的故事,话说有一个老妈妈,跟她的邻居说,我那个老三在一个将军的部队打仗受了伤,将军亲自跪在地下替他扎伤口,说着,她就哭起来。邻居问她很感动是不是?她说不是的,我的老大原来也是将军部下,一受伤,将军跪在地上替他包扎伤口,他伤好很奋勇地杀敌,他就很快报销了。后来我那个老二又去,又受伤,将军也是这样包扎的,也报销了。现在完了,我最后的老三,看样子也快报销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身为将军,能放下身段跪下为士兵包扎,受伤的士兵及看见的士兵都会为之动容!
所谓人性,他的意思是这样的,从人的心里面去想、思考、观察一种行为。日本三得利啤酒厂副厂长是个上海人,他的爸爸死了,三得利啤酒厂的老总得到消息,就到他家去看他,这个不稀奇啊!鞠躬安慰两句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老总跟副厂长站在一起,开始对客人鞠躬。另外陆续还有很多的同事来慰问,他俩站在一起,一直鞠躬,一直谢谢,人家还以为老总的爸爸死了。你猜那个副厂长跟我说了句甚么话?他说,我没有想到,你这个老总是这样来的,所以我这辈子大概要死在三得利了。这就叫做人性,在人性面上激化你。原来日本三得利有个习惯,部属任何家里面如果有丧事,去的时候不要光是鞠躬,还要跟他们的家属站在一起,对外人行礼,表示我们是一家人。这种就叫做人性。
晓人性,根据人性来管理,会化解许多不必要的劳资矛盾,从而令员工心平气和、积极快乐地完成工作;而企业在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更有效益。雇主和员工在这种互相取悦人性管理中,创造了双赢局面。但愿澳门业,辛卯年会出现雇员和雇主互相取悦、薪金同乐的良好现象。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七
第一、管理是包罗万象的。
那么管理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对管理的理解是:管理就象人的神经中枢一样。它不像腿会跑,不象手会劳动,不象眼睛会看,更不像嘴巴会说话,但它却能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使各部分的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正因为有了神经中枢我们才能活动自如,身体才能健康地运行,我认为管理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神经中枢。教科书上说,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现在,看这个结论看似很简单,我是在看完着本书之后才真正对这个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从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可以看到,这简单的十几个字凝聚了几代人的辛勤探索的智慧的结晶。
第二、管理知识的革新是永无止境的。
“空城计”名满天下,可谓千古绝计,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真正学会用“空城计”呢?我们学的是诸葛亮是如何想出“空城计”的。诸葛亮临危不惧,依然保持冷静,分析敌我形势,知己知彼,因地制宜,分析出敌方大将生性多疑,与他交战多次失败的心理情况,大胆地做出了“空城计”的决定。我想如果换了别人领军,诸葛亮的“空城计”就不会成功了,但我想可能依然会有千古赞颂的妙计出现,因为诸葛亮拥有他的大军压境之下,悠然谈琴的临危不惧,有那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造就了他的成功。我认为这才是我们该学的。
在管理思想似乎永无止境的演变当中,成功总是要遭遇失败。每一个对现有的管理实践中存在过激后果缺陷进行修正的新观念,都在出现伊始就种下了破坏自己的种子。因为管理思想的革新是它永恒不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才能基业常青。
更多应届毕业生求职网【读后感】推荐阅读: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八
今日,阅读了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写的《人性的弱点》中的相关内容:不要批评他人。
作者在文中举了十个例子来阐述批评他人的危害。作者提出,即使是那些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不认为自己是有错的,他们脑海里想的是,我要保护我自己,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很多犯人在临死时,对自己也没有一丝的责备。犯人们都会认为他们自己是不应该被关进监狱里面。
心理学家史金勒用动物实验证明,因好的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学习速度会更快,持续力也会更久。因坏行为受到处罚的动物,则各方面的效果更差。人类也一样,批评不会改变任何事实,只会招来别人的愤恨。
批评是危险的,它伤害了一个人的自尊,还很有可能激起对方的反抗。在作者在这一小节里举的十多个例子当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肯早年的一个例子。他曾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席尔斯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看到这封信后怒不可揭,最后查出写这封信的人是林肯,便向他提出决斗,而林肯则很被动的接受了,他迫于情势,为了荣誉,只好接受这样耳朵挑战。好在准备决斗生死的那一天,同伴阻止了他们。这也让他在为人处世上面学到了无价的一课。从此他再也没有那样做了。
要做到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的。
的确,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或者触犯到自己了,总是一不顺心就批评他人,但是我们要知道,批评真的毫无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事情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甚至还会招来祸事,批评的一些坏处,那些先前伟人的例子就已经很好的做出了解答。
所以待人处事的第一个技巧是不要去批评他人。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九
1、对最高形式的美来说,温柔的、高贵的性情无疑是最不可缺的,他可以令最平凡的面孔焕发光彩。
2、如果你的脑海中时时拥有美好的思想和善良的愿望,那么无论你到任何一个角落,你都会给人留下优美和谐的印象,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长相是多么的普通或者你的身体有什么缺陷。
莎士比亚说过:“上帝给了你一张面孔,而你自己却另造了一张。”我们的心灵可以随意地制造美丽或丑陋。精神上的美胜过单纯的形体美。
二、学会调试自己。
一个处于永恒和谐之中的心灵平静的人是不。
可能有任何灾难的,他也不可能恐惧灾难,因为他知道自己处于上帝那双充满爱意的大手的庇护下,因此,什么也伤害不到他。
许多人之所以过着一种忧郁、贫乏的生活,其原因之一便是他们不能从那些使自己精神失调、恼怒、痛苦和担忧的事情中超脱出来,因而他们无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和谐。
三、发掘自己的长处,善于比较。
1、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2、全才是没有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既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也不一己之短,比人之长。
3、所谓“境由心造”,如果你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善于比较,你就会常常生活在一种愉快惬意之中。
四、将逆境变成一种祝福。
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算你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你应该算算你从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资产。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所失去的要多得多。
五、坦对失意与悲伤。
“天意”与“命运”也许经常不是称心如意地完全符合我们的希望。但是,他背后所代表的真意与仁慈,只有我们在虔敬恭谨的谦卑下才能真正品味出它的芳香。
六、不要重复老路。
1、如果我们不是常常追求进步,保持如年轻人般敏锐的头脑,那么不仅我们自己的工作会受到阻碍,我们整个人变得平庸。
2、不断地超越自我,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够催人进步。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就是每读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开始有很多东西都了解得不深,只有不断重复地看以及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来。我觉得,《人性的弱点》整本书的根本在于培养勇气和自信。书看完后收益不少,然而自信心的增加则是最主要的收获。
要战胜自我,建立自信,必须超越自卑。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它与自信紧有一步之遥,如果我们超越了它,变之为发奋的动力,我们就能走向成功和卓越。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自卑的情形。自卑很明显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也有碍于我们与别人正常交往。我们之所以害怕在人群面前讲话,是由于我们害怕自己犯错,也害怕自己的发音,音调或姿态被别人嘲笑,这就是自卑的表现。克服这种自卑的一个办法是,告诉自己,这种行动让我们只会赚而不会赔,因为我们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我们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向自己保证下次能继续,并做得更好直到成功。恐惧和忧虑是一种消极,失败的心态,是自卑心理的表现,它使人盲目担心,害怕,最终在恐惧的逃避中碌碌无为。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这中消极的心态,以积极成功的心态作为有用的武器,相信自己:你能战胜它,并且毫无困难。一个人的内心的想法非常重要,好的想法考虑到原因和结果,可以产生很合逻辑的,很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会导致一个的紧张和精神崩溃。
超越自我表现,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并敢于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是有着重要前提的。那就是:我们必须积累必要的知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我们必须掌握生活、工作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体系,又要熟知我们从事的职业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也要了解与职业相关的一些常识。
写到这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多汲取知识,建立勇气和自信并不断超越自我,让自己富有个性和魅力!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一
1.诚心诚意地对别人感兴趣。当你看到一张有你在内的合照时,你先看的是谁?如果我们只是想使人注意,让别人对我们发生兴趣,那我们就永远也不会有许多真挚而诚恳的朋友。想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必须诚心诚意地对别人感兴趣。
2.时时展露你令人倾心的微笑。人们脸上的微笑,就有这样的表示:“我喜欢你,你让我感到开心。我非常高兴见到你!”微笑给我们带了很多财富。
3.牢记他人的名字。
4.专注于倾听的艺术,当他人苦闷时,他需要一个能静听他讲话的人,可以借此发泄心中的苦闷。记住:最爱挑剔的人,最激烈的批评者,往往会在一个怀有忍耐、同情的静听者面前软化下来!问别人所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论自己和他的成绩。想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专注于倾听的艺术吧,做一个善于静听的人。
5.罗斯福无论对任何人,他都知道应该和他聊什么,因为在谈话前他会去翻阅他们可能会特别感兴趣的知识。想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请记住:了解对方的兴趣,并且迎合他。
6.社交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障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法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让他去谈论自己。想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就真诚地赞赏他人,关心他人,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二
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这一点在经验中就表现得充分地明显。我们的爱和恨永远指向我们以外的某一个有情的存在者。当我们谈及自爱时,那不是就爱的本义而言,而且自爱所产生的感觉和一个朋友或情人所刺激起的柔情也并无共同之点。憎恨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因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愚蠢而感到耻愧;但是只有由于他人所加的侵害才会感到愤怒或憎恨。爱和恨的对象显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前一种情感的感觉永远是愉快的,后一种情感的感觉则永远是不快的。我们还可以大概地假设说,这两种情感的原因永远是和一个有思想的存在者相关的,而且前者的原因产生一种独立的快乐,而后者的原因则产生一种独立的不快。凡对自己的性格、天才、财富感到满意的人,很少有不想在世人面前显露自己,并取得人们的爱和赞美的。显而易见,成为骄傲或自负的原因的那些性质和条件,也就是虚荣心或名誉欲的原因;我们自己最为得意的那些特点,我们总是要炫耀于人。但是假设爱与尊重不是和骄傲一样由同一性质产生的仁它们的不同点只在于这些性质或是与我们有关,或是与他人有关,那么这种进行方法将是非常荒谬的,而且人们也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所有的情绪互相对应。
其实我觉得,正是因为人们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的`情绪互相对应,才有了那些“求而不得”之类的怨恨或难过。其实这是一种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这样的情节在上演,这只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反应。所以,即使是失业、失意、失利、失势,甚至是失恋,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谁没有那么几件让自己受伤到骨子里的事呢。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这一卷、这一章、这一节最大的收获,也是用来努力说服自己的信念支撑。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三
人性弱点这本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这是一本教人怎么让别人喜欢和你交往的一本书,自1937年出版的《人性的弱点全集》一夜轰动,在全世界各地至少已翻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售量已经达到了九千余万册,拥有四亿多的读者,除了《圣经》之外,无出其右者,他以对人性的深刻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激励人们取得辉煌的成功。不管是对于什么职业、性别、年龄的人来说都是充满力量、充满智慧的一本书。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在都给人启迪,使人勇敢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拥有美好、快乐、成功的人生。
人性弱点全集这本书共有十四章,分别对交际、人生规划、金钱观、家庭、工作自我激励等这些关于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透析,对人生的问题深入简出以小见大。没一章里都对一个人生的话题进行透析,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去揭示出人性中深刻的道理,人本身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动物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自己独处我们总是以自我有中心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人往往会忽视了他人的选择和志趣,同样人都会因为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当人自己的人性无法达到群体公认的美满是人在交往过程就会受挫,例如自私、胆小、欺骗当人有了这些人性是或者当这些人性占主导时群体就会很排斥他,因为那些人性不符合他们的选择,跟他们理想的交往对象的人性相对立。所以人想要有一个拥有一个快乐的人际网首先必须去了解自己人性,改变自己的人性,使得自己的选择符合交往对象符合群体的公认美德或者习惯。
读完人性的弱点让我醒彻,我很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有些性格决定了我在交际失败。以前我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时常地受挫因为我管不住自己是舌头,在生活中与人交谈我们时常会遇到与自己观点相悖论的观点,我们会都会努力地去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以别人的之上,就像卡耐基说的自我的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我们往往忽视了别人的思考和情感,一味认定自己的观点是对别人智慧不尊重,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等于说明我比你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这种挑战是很难让别人认同你即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你已经伤了别人的自尊心,这种不带感情以我为中心的想法是很可怕的,会让别人讨厌你因为我们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忽视了别人智慧和自尊。卡耐基在分析人际交往的关键是就告诫直接对人说:“你错了”。因为了解就是宽恕,尽可能地去了解别人,比用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别人更加的有益和有趣。不善于倾听的人是不受别人欢迎的原因之一,所以我懂得了跟别人的交谈是应该从共同点开始这样彼此交谈会变得轻松愉快。
正如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归于他的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反复认识和丰满好我们自身的人性并且我们以实际付诸行动,我们必能获得那成功必备的那85%的能力。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四
我们原以为我们总在认识世界,却忽视了我们也在被世界所认识。
它是否有一个静止的、绝对化的评判标准?所以,当我们试图承认我们能彻底、完整地认识事物时,我们便会遇到认识的有限性与标准的相对性即可变性这样的尴尬。但我们又不能说:“我们不能认识些什么。”毕竟,我能还是能认识点什么的!我们总能看见些或听见些或者理解些什么的。即我们不能说“思维”完全不能认识“存在”。那我们又是凭什么去认识的呢?我想,首先是依靠我们的感官,认识的主体人的基本感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和手脚等,相应的便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这五种基本感觉。我们日常主要便是依靠人的这些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它是人认识事物存在的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其认识的内容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本内容。
其次,便是人的理性,这也是人类认识或者说意识超越其他动物的表现,人类不仅可通过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也可以通过人类的理性认识事物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属性等。在这我们也可看出人的“感官认识能力”与“理性认识能力”是有区别的,“感官认识能力”认识的更多的是事物的“现象”及其“存在”,而“理性认识能力”意味着更多,它可以把人对事物的认识层面不断深化,可以认识到更为接近事物的本质的层面,但也无法充分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或基本属性,即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事物的“真理”,但却无法穷尽“真理”。而除人类之外的动物的认识或意识是很少甚至不存在理性的`,即便有,也是不完善的,因为理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另一方面,我有认为,不可知论即“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也是可能的,它反映的实质问题也是围绕“‘思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怎样认识‘存在’”展开的。我认为,“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更多的是指“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本质如“真”、“善”、“美”等,而因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对事物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旦“思维”不能彻底、完整、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便不能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该“存在”。依据上文所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本质)’与‘我们怎样认识‘存在’、‘认识的有限性以及认识的标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有关’。”
下面,我将着重通过讨论“我们怎样认识存在”这问题来为“不可知论”提供依据。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然而,真的如此吗?究竟什么是“实”即什么是“真实”?眼睛看到的即使是事物非常重要的属性一定是“真实”的吗?还有,你看到的事物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吗?是否存在“不真实”的可能?对于这些问题,我想首先借用康德先生的观点,即我们看到的事物的“真实”是我们“眼睛”等感官感知到的真实而非事物自身的真实。事实上,我们的眼睛等感官太容易欺骗我们了!
受人的生理结构和意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在观察事物时,通过各种手段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知觉或在”印象”知觉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记忆形成的某一事物的“观念”可能是模糊的或是表象的甚至错误的。另外,即使是我们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知觉或“观念”是比较正确的,当我们试图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时,我们会发现我们面临着表达不清或言不达意等的尴尬,首先,这是由语言的多义性和修饰性造成的,当我们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时,我们也许会用“美”这个形容词来概括这朵花“美”的具体表现,如花朵的体态,我们只能试图以更接近于花朵“如何美”的语言来作一个大致的勾画,而始终无法非常精确地说出这朵花是如何如何的“美”,“花”如何如何的“美”似乎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事,它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火甚至就不存在。其次,人认识事物的“真实”还受到了人的理性能力制约。最后,我们并不能剔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所抱有的主观偏好,正如一句话所说的:“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既然我们不能剔除我们认识事物时所抱有的主观偏好,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我们说认识的事物一定真实,会不会是我们认为的真实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五
《人性寓言》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它像一位导师,教我做人、处事、守护友谊。它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告诉人们其中的道理,并在每一个故事后面加上更深入的注释。
这本书使我看得如痴如醉,让我最感动的是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商人,财产堆积如山,他已经老得不行了。他有三个儿子,商人给他们一年时间,让他们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一年过去了,商人问他们有什么收获。老大说了他助人为乐的事,老二说了他守信用的事,而老三说的是最精彩的':在他的旅程中有一个人一直心怀不轨,想尽办法去偷老三的钱,他的钱差不多被那个人偷光了。有一次,老三看到他在一个悬崖上的大树下睡觉,老三觉得他这样很危险,便提醒他,叫他到路边的草丛里睡,那人一屑不顾钻进草丛里睡着了。
商人听完老三的事后,宣布“我的财产全是老三的了”老大和老二很诧异,商人继续说:“助人为乐和守信用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而老三的宽容是可贵的,这可以使他获得更珍贵的友谊,拥有真正可贵的友谊的人不久他将会成功。”兄弟俩这才恍然大悟。
是呀!只有真正获得友谊的人才能成功的啊!
《人性寓言》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它将陪伴我的一生。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六
我们原以为我们总在认识世界,却忽视了我们也在被世界所认识。
首先,我还是认为,“思维”是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的,只是存在着“‘思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如何认识‘存在’的问题”。不同于很多可知论的观点,虽然我认为“思维”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也认为“思维”对“存在”的认识是不彻底和不完整的,即“思维”不能完全认识“存在”。
所以,当我们试图承认我们能彻底、完整地认识事物时,我们便会遇到认识的有限性与标准的相对性即可变性这样的尴尬。但我们又不能说:“我们不能认识些什么。”毕竟,我能还是能认识点什么的!我们总能看见些或听见些或者理解些什么的。即我们不能说“思维”完全不能认识“存在”。
那我们又是凭什么去认识的呢?我想,首先是依靠我们的感官,认识的主体人的基本感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和手脚等,相应的便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这五种基本感觉。我们日常主要便是依靠人的这些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它是人认识事物存在的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其认识的.内容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本内容。
其次,便是人的理性,这也是人类认识或者说意识超越其他动物的表现,人类不仅可通过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也可以通过人类的理性认识事物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属性等。在这我们也可看出人的“感官认识能力”与“理性认识能力”是有区别的,“感官认识能力”认识的更多的是事物的“现象”及其“存在”,而“理性认识能力”意味着更多,它可以把人对事物的认识层面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我有认为,不可知论即“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也是可能的,它反映的实质问题也是围绕“‘思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怎样认识‘存在’”展开的。我认为,“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更多的是指“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本质如“真”、“善”、“美”等,而因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对事物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旦“思维”不能彻底、完整、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便不能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该“存在”。
是否存在“不真实”的可能?对于这些问题,我想首先借用康德先生的观点,即我们看到的事物的“真实”是我们“眼睛”等感官感知到的真实而非事物自身的真实。事实上,我们的眼睛等感官太容易欺骗我们了!受人的生理结构和意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在观察事物时,通过各种手段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知觉或在”印象”知觉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记忆形成的某一事物的“观念”可能是模糊的或是表象的甚至错误的。
另外,即使是我们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知觉或“观念”是比较正确的,当我们试图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时,我们会发现我们面临着表达不清或言不达意等的尴尬,首先,这是由语言的多义性和修饰性造成的,当我们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时,我们也许会用“美”这个形容词来概括这朵花“美”的具体表现,如花朵的体态,我们只能试图以更接近于花朵“如何美”的语言来作一个大致的勾画,而始终无法非常精确地说出这朵花是如何如何的“美”,“花”如何如何的“美”似乎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事,它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火甚至就不存在。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七
本书还没读完,刚读到信念这儿120来页的样子。突然有所悟,后面的文字就象读说明书一样,一目十行。实际上休谟全书应该只说了一个事。那就是:人是感情动物,人活在想象之中。如是而已。
休谟是怀疑论者,他否定了理性,他认为推理也只不是一种想象力而已。理性的由来,也是来自感性的,感性来自知觉,知觉来自刺激。我以前认为,感性是理性之花,现在想来,感性应是理性它妈。是感性的结晶体。
休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探讨一个人类最本质的问题。他是真正的溯本求源者。把人是什么,人是怎样思维,怎样生活的搞明白。再回过头来看世界,不是可以洞若观火了吗?更可贵的是,休谟做到了。
当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一切主义各思想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休谟给出了最根本的回答。休谟从根本是解决了“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当其他哲学家在喋喋不休的在一个范畴内大谈哲学的时候。
此书还没读完,先说这么多吧。接下来再欣赏休谟的精彩表演了!
在此感谢我的大哥,他推荐给我这本书。并感谢他的鼓励,他说我可能越到后来越会看不懂。拜他所赐,人正在享受读书的这分快乐。
本书还没有读完,我只是不想把它一口气读完而已。象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吗,呵呵,有点傻。
如果说马克思写了一篇社会发展的记叙文,黑格尔写了几篇说明文,弗洛伊德写了部小说。休谟写的是说文解字,一部文字学。对了还有语法的问题。他的精彩超过了他本身。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休谟颠覆了我们自以为是的整个世界。只要是人,他的理论都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说,他解开了人类思想的dna。他将为此而不朽。
为此,我写了几句话:光明不在远方,就在我们心里。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什么,我们能得到的只是这旅途的快乐。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我们会看到黑暗,并对着更大的黑暗大声说:看,这就是光明!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八
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我喜欢看书,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确实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很好的启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书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奥。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的读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内涵或者是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最近,因为青共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队,出乎意料的选择了经典哲学书籍《人性论》。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们还可以大概地假设说,这两种情感的原因永远是和一个有思想的存在者相关的,而且前者的原因产生一种独立的快乐,而后者的原因则产生一种独立的不快。凡对自己的性格、天才、财富感到满意的人,很少有不想在世人面前显露自己,并取得人们的爱和赞美的。显而易见,成为骄傲或自负的原因的那些性质和条件,也就是虚荣心或名誉欲的原因;我们自己最为得意的那些特点,我们总是要炫耀于人。但是假设爱与尊重不是和骄傲一样由同一性质产生的仁它们的不同点只在于这些性质或是与我们有关,或是与他人有关,那么这种进行方法将是非常荒谬的,而且人们也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所有的情绪互相对应。
其实我觉得,正是因为人们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的情绪互相对应,才有了那些“求而不得”之类的怨恨或难过。其实这是一种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这样的情节在上演,这只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反应。所以,即使是失业、失意、失利、失势,甚至是失恋,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谁没有那么几件让自己受伤到骨子里的事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谁能一切都顺顺利利,对于爱与恨能真正的洒脱看待,是所有人应该去最求的。但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确实很少。
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人的感觉是人的思想、认识观念的唯一来源,因此,人的认识对象只能限定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只有人感觉到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物质世界”是无法感觉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由于“人只能认识感觉”,而对于感觉产生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这就是不可知论。
休谟于18岁开始构思,25岁完成了人性论初稿。这本书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仍显得步履维艰,而且我可以断言,没有人可以完全理解这本书。并不是说其推理的深奥难懂,而在于充斥其中的太多情感体验和实验证据,都有很深刻的个人体验。在此,我坚信已经在阅读过程中摒弃了我所受教育中将其定性为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者的先入之见,也没有将自己作为其深度的信仰者,但是自己仍然为其精妙的推理所倾倒。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也是用来努力说服自己的信念支撑。对于人性的问题太过于深奥,也许在以后我认知水平提高后,我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洞察人性读后感篇十九
在拿到书之前,对休谟的人性论充满好奇和揣摩。人性是所谓明或暗、恶与善还是我能想象的那种种代表美好与邪恶的对立的词汇呢?作为人类其中一员,渺渺于浩瀚人海之中,沉浮在生老病死的人生之途,我还是止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探寻自己的“人性”,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我看到人类几乎无所不能,令其他物种望其项背,可是人类却征服不了自己,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神学家都在竭力去探寻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人类为什么可以征服其他物种,为什么我们看起来更加智慧,我们究竟是上帝的选民还是外星人的试验品?所以试图了解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科学角度上有的从生理结构上去探寻,比如我们人类的大脑最发达,这决定了我们是最智慧的生物,有的从心理上去推理,比如我们人类有更复杂的神经反射系统和精神现象。而哲学家似乎力图从我们的推理演绎思想活动中推测我们观念的活动方式,来论证人类的观念和信仰来自何方。神学家干脆把思想的起源归结于上帝或神,它们是人类的先天观念,在这种先天观念的引导和驱策下我们人类才创造了这汲汲央央的灿烂文化。
休谟的书首先推翻了我之前浪漫的预期,他没有去论述人性的性质问题,比如我们关心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的问题”,他是在讲我们的观念来自何方,我们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具体地说,他是个经验主义者,他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先天观念。人类的一切观念首先来自印象,而印象来自五感,及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
就如同烹饪美味佳肴,首先有原材料、调味品,然后大厨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大厨就是人类大脑的推理活动,而原材料与调味品的关系就是印象和观念之间相连的那些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形成观念的最重要的一种推理关系。如果两个对象是恒常结合的,那么这两个对象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共同的原因导致不断再现在我们面前的那种恒常结合的结果,据以我们在看到其中一个对象之后就会马上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上,观念得以产生。而信仰是什么?是习惯!
这个结论就像一记重锤令信仰这个词汇的神秘感产生了裂缝。信仰是一种活泼而强烈的习惯,这个习惯来自一种活泼而强烈的印象。按照这种理解,信仰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要淡化那种印象、削弱那种习惯,信仰就会变得虚弱,最终从你的脑海里坍塌。同理,信仰也完全可以靠不断地强化那种印象和习惯而得到加强。比如教育,教育是典型的靠不断强化来增强你头脑中那种观念的活泼性从而把观念变成习惯最终演化成你奉为行止的信仰。因此,教育的确是信仰的阵地,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也就能清楚地了解,教育也有可能成为另一种驯化的工具。
休谟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是18岁。我想起自己的18岁,还在看席慕容的诗,为她那500年前的回眸感动不已,自嘲地说这就是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休谟的《人性论》因为冗长而艰辛的阅读体验而在初问世之际受到冷遇,但却的确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读了它你才能了解他的观点所谓的源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5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