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解决方案,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案范文展示了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应用。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一
1.疏通文意,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
2.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本文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多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二
一、二、三(1、2)与方案一同。三(3)可设计为对本诗的欣赏品味,着重从诗歌的意境、语言、主题(因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鉴赏、评价。课堂训练可采用课文中练习五,将本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作比较分析。
附:备教资料。
卡片1: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也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其杰出成就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和柯尔律共同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在诗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二)他是20世纪欧美新诗理论的先驱,提出了一系列全新主张,把诗和诗人地位、使命和重要性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三)他的代表作《序曲》、《廷腾寺》、《永生的信息》等诗,开了20世纪现代诗风的先河,因此而被称为“第一位现代诗人”。(四)在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生、自然与童年的关系上,他用诗歌表达了一整套新颖独特的哲理。(五)他首创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新型诗歌用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直至今日的诗人。(六)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描写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纯良品德和坚忍意志。(七)他热心关注国家命运和欧洲政治形势,为当时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反抗拿破仑帝国侵略压迫的各国人民写了不少激情洋溢的赞歌。(八)在诗歌体裁方面,他使素体诗和十四行诗获得了新的生命和力量。
令人遗憾的是他中年以后政治立场转向保守甚至反动,其诗才焕发、佳作迭出的鼎盛时期只持续了十年左右,此后即渐趋笔涩神枯,基本没有重要作品问世。
--节录自《华兹华斯诗歌精选译者前记》。
卡片2:录黄杲韵壬的译诗以备参考。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三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1、能用弹性的声音和幽默、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2、了解音乐剧和约德尔调特点。
3、通过欣赏、演唱接触欧美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的愿望和兴趣。
4、学会小组内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2、分角色表现歌曲,尝试自己设计歌曲演唱形式。
一、组织教学。
告知学生今天要选出金牌团队和表现优秀的同学,请每一位同学都要努力。
二、视频导入。
思考:作品中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三、新歌教唱。
1、第一遍聆听听出歌词的演唱顺序。
2、第二遍聆听生谈谈自己对歌曲印象最深的一句。
生自由谈谈,师小结。
找出衬词有几处?哪几处是相同的?
唱一唱,用手画画旋律线,体会旋律的特点。
3、师生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师演唱主体部分,生演唱衬词部分。要求生思考主体部分旋律有何共性。
4、生完整演唱歌曲师适时纠正。
5、主体部分有几个角色?他们在做什么呢?
四、拓展与延伸。
1、看看歌曲的演唱声音有何特点?
2、了解约德尔调的特点。
3、了解音乐剧。
五、活动与创造。
尝试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六、总结。
七、评出金牌团队以及优秀表现个人。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四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堪称经典之作的影片《音乐之声》。音乐以木偶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并通过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这首音乐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衬词部分,诙谐、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木偶剧的欣赏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剧间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剖析音乐内部结构,找出幼儿的兴趣点——衬词进行模仿、创造,并帮助和引导他们领悟到音乐的深层结构(这首音乐表现的是牧羊人和羊群们之间的事情),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课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独的牧羊人》向幼儿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画面:一个孤独的牧羊人,通过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声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里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为什么他的歌声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就是因为他的羊群们为他的歌声进行了伴唱,这句是其中的衬词部分。于是对衬词的学习便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单单学习衬词的演唱,形式过于单一,再继续深入挖掘其教材,我们会发现,原来可以赋予衬词相应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声和小山羊的歌声。从两种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征出发,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对音乐理解的升华部分。让幼儿在学习掌握衬词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迷津”了。
从幼儿的情感体验来分析,与教师合作完成一样东西,便是一次愉快的体验,由此也可以达到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师幼师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将成为歌唱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对此活动教材的粗浅分析,并在基础上做的一些艺术处理。可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五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2.体验歌曲创作中的约德尔手法,尝试用轻松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中的衬词部分。
3.画笔、纸;牧羊人、田野、城里人、王子、农夫、餐桌、啤酒、穿红裙子的小姑娘、带围裙的妈妈图片。
1.组织幼儿听《do—re—mi》,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它是一部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里面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引出《孤独的牧羊人》。
2.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衬词的活泼诙谐。
(2)完整欣赏中文版歌曲,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乐性质,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独的,而是快乐的。
(3)教师示范演唱衬词部分,接着幼儿跟着学唱,进一步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曲风。
3.画图谱、贴形象,分段欣赏歌曲。
(1)欣赏歌曲第一段。见识随音乐贴牧羊人、田野图片、画图谱,引导幼儿跟唱衬词。(在衬词部分教师可画的螺旋线表示约德尔调)。
(2)欣赏歌曲第二段:教师贴王子农夫餐桌、啤酒图片,引导哟普而看图谱跟唱衬词。
(3)欣赏歌曲第三段。出示小姑娘妈妈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4)教师幼儿对唱歌曲。教师唱歌曲叙述部分,幼儿演唱衬词部分。
4.随歌曲两两结伴自由跳圆圈舞,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听音乐演唱或表演歌曲,体验快乐情绪的传递。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六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
1.能用弹性的声音和幽默、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2.了解音乐剧和约德尔调特点。
3.通过欣赏、演唱接触欧美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的愿望和兴趣。4.学会小组内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2.分角色表现歌曲,尝试自己设计歌曲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古今中外的音乐都绚烂多彩,不同地区,风格也各有特色。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究欧美国家的音乐,感受他们的异地风情。
二.视频导入。
轻松,愉快,幽默,诙谐等。三.新授。
同学们说的非常棒,这就是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也是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孤独的牧羊人》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是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时所唱的歌曲。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中文版的《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一下歌曲的幽默诙谐。
2.第二遍听老师范唱,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引出反复记号。学生交流。
b.能不能把故事唱出来?
师生合作,学生唱a段相同的乐句,教师唱没教过的部分。教师弹钢琴,师生接唱。
4.学唱衬词部分。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唱的是什么?学生一起把衬词歌词念出来。教师范唱一遍,忽高忽低,指导学生唱谱(低音sol到中音sol),提醒学生低音用真声唱,高音用假声唱,注意气息,就这两个音多练几遍,再慢速地教歌谱,唱会常准的基础上快速的唱谱,最后把衬词加进去唱。
5.这种忽高忽低,真假声快速交替的演唱方法,叫约德尔。引出约德尔调。欣赏视频。
6.师生合作,教师先唱主体部分,学生唱衬词;然后学生唱主题,教师长衬词。
7.完整的唱a段两段歌词。
8.学唱b段。学生听三遍。先听,再仿唱,然后跟唱,最后唱谱。
9.让学生跟录音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师加入动作,学生模仿。
10.学生设计动作再唱一遍。
11.小组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课堂总结。
2.歌名叫《孤独的牧羊人》,老师问:牧羊人孤独吗?我们从牧羊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热爱生活,乐观,开朗,遇到困难,坦然面对,幸福就在前方。
3.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来表演歌曲,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七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乐曲诙谐、轻快、活泼、生动的情绪。
2、通过为歌曲创设情景,表现童话般的意境,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3、体验美国乡村歌曲的唱法,了解音乐剧的知识。
二、教学难点:
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教具准备:磁带cdppt。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a、听《doremi》踏步拍手进教室。
b、练声曲:《doremi》。
师:同学们,doremifasollasi是我们的音乐小伙伴,一起来唱一唱“doremi”,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一起唱起来吧!
(学生演唱《doremi》)。
a、导入:
师:真棒!哪个同学知道这首歌曲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呢?
生:《音乐之声》。
生:家庭教师和七个孩子的故事……。
师:说的很好!这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善良美丽的见习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海军军官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女教师,她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7个调皮的孩子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了特拉普上校的爱情。刚才同学们所听到的这首《哆来咪》就是这名女教师与那7个孩子所演唱的。
2、初听:
生:诙谐,幽默,欢快。
师:真好!那在影片中,它描写的是什么故事呢?
生: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起在做木偶戏表演。
1、复听:
2、师: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表演吧!
再想想歌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几句?
*观看影片中木偶戏的片断。
生:“来咿噢嘟。。。。”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
师:你可以简单的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真假声的交替唱)。
师: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学生拍手唱衬词)。
师:好极了!其实这是一种叫作“蓝色约德尔”(yodel)的乡村歌曲唱法。
它的特点是真声、假声不断的交替,一会儿高八度,一会儿低八度,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音响效果,让人觉得特别有趣。
我提议我们一起来为这段木偶戏配音,唱一唱这几句,好不好?
生:好!
*一边观看木偶戏,一边唱一唱最有趣的几句。
4.学习歌词:
师:那木偶戏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为什么叫他孤独的牧羊人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朗读ppt第一段歌词)。
生: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
师:恩,那后来呢?他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
(朗读ppt第二段歌词)。
生:欢快!不孤独了,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
师:很好!让我们再看下去。
(朗读ppt第三段歌词)。
5.了解歌曲旋律: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快乐的`牧羊人吧。一起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一段。
*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不同的段落,听听看全曲主歌部分一共有几段?
三、小结,下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就快接近尾声了。在今天的旅途中,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了解了音乐剧……。
师:修女玛丽亚用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如果你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最快乐的人!
让我们唱着《doremi》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
(唱着《doremi》,离开教室)。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八
1、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2、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协调与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1、电视机、影碟机、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一)听《牧羊人》音乐,自由用各种动作跳进活动室。
(二)看录像,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兴趣。
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听有歌词的音乐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么吗?不过有一句我们可以先来学一学,它是这首歌的衬词。
3、根据图示学唱衬词部分。
(三)欣赏歌曲,并初步学唱衬词。
1、图片上的人是谁?它在什么地方?
2、他在干什么?
3、又有谁来了?
(五)对不同角色的衬词部分进行处理。
1、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演唱衬词。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么样?
(2)老山羊年纪一大把,它唱起歌来会怎么样?
(3)小山羊最可爱了,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
2、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演唱衬词部分。
(六)即兴打击乐演奏,充分感受乐曲旋律。
今天我们又唱又跳,又看录像又打击乐器,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做《孤独的牧羊人》。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九
《快乐的牧羊人》源于经典美国电影的一首插曲,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经典的东西总是有它独特的魅力。
1、感受乐曲愉快、幽默、诙谐的情绪。
2、能根据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尝试用哈、啦、嘻等象声词哼唱自己认为最好笑的一句旋律。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用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一、观看木偶表演。
2、教师操作木偶,哼唱《快乐的牧羊人》前面四小节。
二、完整欣赏音。
1、我最喜欢唱的歌曲是《快乐的牧羊人》,你们听我唱完就知道我有多开心,多会笑了!
2、播放vcd,完整欣赏第一遍:听了乐曲,你觉得开心吗?
3、第二遍: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觉得多里很开心、很快乐?
4、哪一段,牧羊人最开心,他正在忍不住笑出声来?
教师弹奏并哼唱这一乐段,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或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乐曲:1——8小节。你觉得牧羊人开心吗?
欣赏乐曲:9——16小节。牧羊人在干什么?
三、表达愉快的情绪。
1、用各种象声词(如“哈……啦……嘻……”等)来哼唱自己认为最好笑的一句旋律。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愉快的心情。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
1、熟悉乐曲旋律,能够随音乐拍出基本节奏,并能够用肢体动作表现。
2、能够运用乐器随音乐演奏。
3、感受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根据音乐图谱,有节奏的演奏音乐。
一、引出主题,了解音乐。
二、利用动作,感受音乐。
1、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2、个别演示表现音乐节奏的动作。
3、结合笑脸图谱,感受音乐的节奏。
4、根据图谱提示,跟随音乐进行动作演奏。
5、分声部演奏。
三、打击乐器,表演音乐。
1、整体演奏音乐。
2、按教师指挥分声部演奏音乐。
《纲要》中提出: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1、熟悉音乐。
让幼儿在音乐背景下走进教室,初步感受,进而引领他们专注的倾听音乐的节奏。
2、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孩子们很轻松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节奏形式:拍腿、拍手、点头、打口哨、打响指。
3、跟随音乐的旋律,孩子们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是,孩子们对音乐的表现力非常强。
4、出示图谱环节,孩子们接受的非常快,对笑脸所代表的意义很快就理解了。所以也能够比较快的接受和跟随图谱打出节奏。
5、打击乐环节中孩子们也是轻松的跟下来,演奏的很精彩。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一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播放这首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
3、自制大乐谱,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图片若干。铃鼓、镲、双响筒、碰铃、三角铁。
4、音乐录音带。
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
一、看图讲故事。
教师结合音乐,边摆图片边讲故事(图片摆放格式按乐谱的格式):
[1—2]小节:"草地上走来四只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2]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每拍摆一个大羊图片,并试着拍一拍。
[3—4]小节:"草地上又走来七只小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3—4]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半拍摆一个小羊图片。
[5—6]小节:同[1—2]小节。
[7—8]小节:同[3—4]小节。
[9—10]小节:"牧羊人大步走来"。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9—10]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人的图片。
[11—12]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1—12]小节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鞭的图片。
[13—14]小节:同[9—10]小节。
[16—17]小节:同[11—12]小节。
[18—20]小节:同[1—4]小节。
[21—23]小节:同[5—7]小节。
[24]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把大羊、小羊赶到了一起"。教师讲完这一句,边哼唱[24]小节的旋律,边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图片摆在[24]小节相对应的位置上。
二、配乐器。
教师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三、演奏。
1、在教师的指挥下看图谱演奏。
2、请幼儿做指挥,进行演奏。
上本课时,我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通过和学生一道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旋律模唱、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大家在举手投足、分工合作演奏、创造性表演中鉴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在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获得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整体构思清楚,能从不同角度设计、穿插多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出发,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倡个性张扬。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并获得心灵感悟和情感体验。
3、积极构建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教学的民主性。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美、表现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不足的是,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二
1、通过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乐曲诙谐、轻快、活泼、生动的情绪。
2、通过为歌曲创设情景,表现童话般的意境,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3、体验美国乡村歌曲的唱法,了解音乐剧的知识。
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歌曲不同的情绪。
磁带cdppt。
1、组织教学。
a、听《doremi》踏步拍手进教室。
b、练声曲:《doremi》。
师:同学们,doremifasollasi是我们的音乐小伙伴,一起来唱一唱“doremi”,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一起唱起来吧!
a、导入:
师:真棒!哪个同学知道这首歌曲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呢?
生:《音乐之声》。
生:家庭教师和七个孩子的故事……。
师:说的很好!这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善良美丽的见习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海军军官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女教师,她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7个调皮的孩子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了特拉普上校的爱情。刚才同学们所听到的这首《哆来咪》就是这名女教师与那7个孩子所演唱的。
2、初听:
生:诙谐,幽默,欢快。
师:真好!那在影片中,它描写的是什么故事呢?
生: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起在做木偶戏表演。
1、复听:
2、师: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表演吧!
再想想歌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几句?
观看影片中木偶戏的片断。
生:“来咿噢嘟...”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
师:你可以简单的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真假声的交替唱)。
师: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学生拍手唱衬词)。
生:好!
一边观看木偶戏,一边唱一唱最有趣的几句。
4.学习歌词:
师:那木偶戏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为什么叫他孤独的牧羊人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
师:恩,那后来呢?他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欢快!不孤独了,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
师:很好!让我们再看下去。
5.了解歌曲旋律: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快乐的牧羊人吧。一起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一段。
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不同的段落,听听看全曲主歌部分一共有几段?
三、小结,下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就快接近尾声了。在今天的旅途中,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了解了音乐剧……。
师:修女玛丽亚用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如果你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最快乐的人!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三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进行简单的创作表演。这首歌曲轻快活泼,描写了勤劳可爱的牧羊人辛勤地劳动,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动听的歌声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歌曲中大量运用了假声演唱的衬词称之为“约德尔调”,诙谐幽默而生动活泼。
音乐教学首先是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展现的美,感受音乐作品所表现的节奏的美、旋律的美、歌词的美、人声的美、意境的美……并且懂得这样的美,欣赏这样的美,进而感悟音乐所表达的生活的美,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在这堂课中,无论是听赏、学唱还是表演歌曲都以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
1、在欣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孤独的牧羊人》过程中,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和童话般的生动意境,能够象牧羊人一样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2、通过跟唱、哼唱轻松活泼的“约德尔调”,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分配角色,体验歌曲情绪与风格。
3、用体验、想象、即兴表演等方法,在听、唱、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了解《孤独的牧羊人》的轻松活泼的“约德尔调”的风格特点;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即兴表演。
感受乐曲《孤独的牧羊人》诙谐、轻快、生动的情绪,为歌曲创设情景,表现童话般的意境。
一、听音乐进教室:
1.单元诗导入。
二、游戏:跳房子,按口令准确地跳到五线谱上。
三、根据《doremi》唱的唱名进行游戏。
(一)欣赏影片片断《孤独的牧羊人》(原版),介绍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作者及简单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歌曲的诙谐幽默、活泼欢快的情绪。
1.歌词里唱了些什么?
3.学一学衬词的唱法。
(三)再听。
3.分组进行表演,师生评述。
(四)拓展。
2.观赏片中欢快的歌曲《doremi》。
(五)课堂小结邀请学生搜集幽默风趣的歌曲和乐曲。
本单元的主题是“来跳舞”,选择的是几首具有活泼欢快情绪的音乐作品,其中两首欣赏曲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就是诙谐幽默。作品的欢快活泼诙谐幽默正是崇尚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的表现,所谓《孤独的牧羊人》其实并不孤独,所以在本课中注重对情绪的感受,不管是听赏游戏还是创作表演都力求让学生感受一种快乐的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本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乐曲的幽默和约德尔调的风格,所以拓展时选择影片中具有活泼快乐情绪的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情绪,逐步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能找到更多的约德尔调的歌曲作为拓展欣赏曲目,效果会更好些。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四
1、能用弹性的声音和幽默、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2、了解音乐剧和约德尔调特点。
3、通过欣赏、演唱接触欧美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的.愿望和兴趣。
4、学会小组内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2、分角色表现歌曲,尝试自己设计歌曲演唱形式。
一、组织教学。
告知学生今天要选出金牌团队和表现优秀的同学,请每一位同学都要努力。
二、视频导入。
思考:作品中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三、新歌教唱。
1、第一遍聆听听出歌词的演唱顺序。
2、第二遍聆听生谈谈自己对歌曲印象最深的一句。
生自由谈谈,师小结。
找出衬词有几处?哪几处是相同的?
唱一唱,用手画画旋律线,体会旋律的特点。
3、师生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师演唱主体部分,生演唱衬词部分。要求生思考主体部分旋律有何共性。
4、生完整演唱歌曲师适时纠正。
5、主体部分有几个角色?他们在做什么呢?
四、拓展与延伸。
1、看看歌曲的演唱声音有何特点?
2、了解约德尔调的特点。
3、了解音乐剧。
五、活动与创造。
尝试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六、总结。
七、评出金牌团队以及优秀表现个人。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五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形式下的这句话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幼儿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我们教师花的心思进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到头来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于新《纲要》精神。
《孤独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为素材,通过欣赏木偶剧的形式,融音乐于剧情的发展中,让幼儿在欣赏木偶剧的同时,主动接受了音乐信息,潜移默化进入音乐氛围中,为音乐教育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门。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如:拎出音乐中诙谐有趣的“衬词”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并赋予其角色形象,使音乐教育摆脱以往听赏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助于音乐活动的开展。
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现歌曲中高音区和低音区两种不同音区的衬词分。
2、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衬词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3、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的协调和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歌曲图谱、视频材料、钢琴、老山羊、小山羊图片;
一、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re,mi》营造音乐气氛。
播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调动气氛;
二、介绍剧情,观看视频材料。
1、今天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还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呢!
3、教师介绍剧情: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木偶人是有个牧羊人,他个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他没有朋友,觉得自己很孤单。但是他有一样爱好,就是喜欢唱歌,他的羊群们看到主人唱歌,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的歌声非常好听,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们,旅店里的人,酒店里的人,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4、播放视频,完整欣赏;
三、欣赏木偶剧,感知衬词旋律。
1、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里,唱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3、幼儿自由讨论,并尝试学一学;
4、播放两句衬词,让幼儿感受衬词的旋律;
5、幼儿模唱衬词,教师伴唱;
四、借助图谱,学唱衬词。
1、老师还请来了五线谱和音符宝宝来帮助我们学习这些衬词。这五条线放在一起叫做五线谱,像豆芽一样的叫做音符。我们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3、请你们比较这两张音符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音符往上爬的我们叫它高音区,它唱起来就像爬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爬。音符平过去的我们叫它低音区,唱起来像走路一样,平平稳稳的。
5、幼儿与教师一起做手势看图谱演唱一次。
7、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老山羊老了,嗓子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小山羊呢?
8、用不同的速度、音色来表现衬词。
a、高音区——小山羊。
b、低音区——老山羊。
9、观看视频,并模仿一下老山羊和小山羊的声音。
五、师幼合作表现衬词,体验师生合作的乐趣。
1、小朋友们刚刚唱得特别棒,老山羊的声音都表现出沙哑、粗重、慢吞吞的样子,小山羊也表现出欢快、明朗、悦耳的样子了。下面老师请你们跟老师来合作,你们唱衬词的地方,老师来唱牧羊人的声音。
2、播放视频,师幼合作演唱歌曲;
4、出示音乐图谱,请幼儿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演唱的地方,并贴上相应的图片;
5、教师当牧羊人,男孩子当老山羊,女孩子当小山羊,一起演唱歌曲;
六、结束部分。
1、牧羊人现在还孤单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牧羊人再也不孤单了,因为他不仅有羊群们陪他一起唱歌,还有我们小朋友跟呢。现在老师请你们跟牧羊人一起表演吧。
播放音乐,教师摆弄木偶,幼儿边唱,边随意做动作,出活动室。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堪称经典之作的影片《音乐之声》。音乐以木偶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并通过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这首音乐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衬词部分,诙谐、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木偶剧的欣赏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剧间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剖析音乐内部结构,找出幼儿的兴趣点——衬词进行模仿、创造,并帮助和引导他们领悟到音乐的深层结构(这首音乐表现的是牧羊人和羊群们之间的事情),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课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独的牧羊人》向幼儿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画面:一个孤独的牧羊人,通过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声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里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为什么他的歌声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就是因为他的羊群们为他的歌声进行了伴唱,这句是其中的衬词部分。于是对衬词的学习便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单单学习衬词的演唱,形式过于单一,再继续深入挖掘其教材,我们会发现,原来可以赋予衬词相应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声和小山羊的歌声。从两种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征出发,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对音乐理解的升华部分。让幼儿在学习掌握衬词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迷津”了。
从幼儿的情感体验来分析,与教师合作完成一样东西,便是一次愉快的体验,由此也可以达到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师幼师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将成为歌唱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对此活动教材的粗浅分析,并在基础上做的一些艺术处理。可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六
1.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感受体会圆舞曲音乐的风格。
2.学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的声音演唱。
3.尝试二声部创作,体会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
2.尝试二声部创作,体会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音乐,
二、同学们,听说过华尔兹吗?知道老师跳的是什么舞吗?师随音乐跳起舞步。(华尔兹,或圆舞曲)。
三、新课。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具有舞曲风格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2师:请同学们看歌谱听音乐,选择你能回答的问题。
(1)调号(2)拍号(3)强弱规律(4)速度(播放唱三段)。
生,答。
师用手划拍,提示三拍子指挥图示。
师清唱乐谱,请思考,歌曲的结束音是什么?曲谱都由哪些音符组成?
(2)师:学生第一次视唱,挥着三拍子跟钢琴视唱歌谱。
(3)学生第二次视唱,挥三拍子并学习用饱满的声音演唱。
(4)学唱歌曲(注意歌唱姿势,表情自然,用饱满的声音演唱。)。
(5)生唱词第二次。
四、编创。
把我们的歌曲加入合唱的方式,会是音乐变得丰富,饱满,有层次感。
学生发言,尝试合唱创作。
3664、ˇ7.6563--5332765.67颌--‖。
1--2--3--1--533276颚5.555---‖。
分小组竞赛,看哪组歌声最具美感。(音色、声音位置统一)。
1、柯尔文手势练和声,(1)高声3,低声部1.(2)567『5555。
2、一组唱谱跟唱自己声部,老师弹另一个声部。
3、两组合唱,保持音量,不要争相盖过另一声部。两个声部保持音量上的平衡。提醒学生歌唱的.状态,用自然正确的方法演唱,避免大喊大叫。
4、合唱三段。
师:通过演唱,你知道歌曲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生答:呼唤友谊、和平、团结。
五小结。
师:是啊,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和平、友谊、团结的环境。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和平、友谊、团结的呼唤。同学们,唱出最美的歌声吧。(播放一段伴奏)。
孤独的收割人教案篇十七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形式下的这句话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幼儿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我们教师花的心思进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到头来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于新《纲要》精神。
《孤独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为素材,通过欣赏木偶剧的形式,融音乐于剧情的发展中,让幼儿在欣赏木偶剧的同时,主动接受了音乐信息,潜移默化进入音乐氛围中,为音乐教育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如:拎出音乐中诙谐有趣的“衬词”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并赋予其角色形象,使音乐教育摆脱以往听赏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助于音乐活动的开展。
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现歌曲中高音区和低音区两种不同音区的衬词分;
2、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衬词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3、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的协调和快乐;
歌曲图谱、视频材料、钢琴、老山羊、小山羊图片;
一、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re,mi》营造音乐气氛。
播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调动气氛;
二、介绍剧情,观看视频材料。
1、今天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还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呢!
2、教师出示木偶,提问:这是什么东西?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你们有没看过木偶剧?
3、教师介绍剧情: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木偶人是有个牧羊人,他个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他没有朋友,觉得自己很孤单。但是他有一样爱好,就是喜欢唱歌,他的羊群们看到主人唱歌,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的歌声非常好听,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们,旅店里的人,酒店里的人,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4、播放视频,完整欣赏;
三、欣赏木偶剧,感知衬词旋律。
1、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里,唱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3、幼儿自由讨论,并尝试学一学;
4、播放两句衬词,让幼儿感受衬词的旋律;
5、幼儿模唱衬词,教师伴唱;
四、借助图谱,学唱衬词。
1、老师还请来了五线谱和音符宝宝来帮助我们学习这些衬词。这五条线放在一起叫做五线谱,像豆芽一样的叫做音符。我们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3、请你们比较这两张音符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音符往上爬的我们叫它高音区,它唱起来就像爬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爬。音符平过去的我们叫它低音区,唱起来像走路一样,平平稳稳的。
5、幼儿与教师一起做手势看图谱演唱一次。
7、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老山羊老了,嗓子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小山羊呢?
8、用不同的速度、音色来表现衬词。
a、高音区——小山羊。
b、低音区——老山羊。
9、观看视频,并模仿一下老山羊和小山羊的声音。
五、师幼合作表现衬词,体验师生合作的乐趣。
1、小朋友们刚刚唱得特别棒,老山羊的声音都表现出沙哑、粗重、慢吞吞的样子,小山羊也表现出欢快、明朗、悦耳的样子了。下面老师请你们跟老师来合作,你们唱衬词的地方,老师来唱牧羊人的声音。
2、播放视频,师幼合作演唱歌曲;
4、出示音乐图谱,请幼儿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演唱的地方,并贴上相应的图片;
5、教师当牧羊人,男孩子当老山羊,女孩子当小山羊,一起演唱歌曲;
六、结束部分。
1、牧羊人现在还孤单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牧羊人再也不孤单了,因为他不仅有羊群们陪他一起唱歌,还有我们小朋友跟呢。现在老师请你们跟牧羊人一起表演吧。播放音乐,教师摆弄木偶,幼儿边唱,边随意做动作,出活动室。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3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