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是人们在对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时所得出的心灵启示。怎样发掘感悟的资源,让自己更加有深度和灵感?请看下面这些感悟范文,其中蕴含了作者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与思考。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一
深圳是是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2.5岁。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的人口绝大多数为外来人口,人数超过1400万。
深圳的开放包容的城市态度,吸引着五湖四海的追梦人,在这里拼搏奋斗,生根发展。
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汇聚了全世界最积极进取的力量,让这座城市活力无限,梦想无边。
在宝藏深圳,一起探索40年城市变迁。
百度在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商务局指导下,联合深圳市旅游协会、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工业总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部门,结合百度系顶流互联网平台联袂献礼,在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年生日这天推出“宝藏深圳”12小时慢直播活动,深度展示深圳这座活力之都的高度、速度、温度和态度,在线上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多方位展示深圳的独特魅力。
十大见圳人他们是深圳原住民、是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是创业发展的年轻人、是这座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是我们美好生活的贡献者。他们是无数在深圳生活工作、奋斗拼搏的平凡人中的一员,是深圳发展的见证者。8月26日,我们邀请了十位“见圳人”讲述他们与深圳特区40年的故事,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回忆与憧憬,更有光荣与梦想。
深圳好物哪些食品、小物是深圳人的心头好?沙井生蚝、光明乳鸽、世界之窗门票...我们精选深圳代表性的手信品牌,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城市代表特产。26日晚间宝藏深圳“深圳好物”直播带货节等你来,我们带你体验色香味,品味独特深圳文化和风土人情,更有0元好物等你秒杀。
深圳好景有山河湖海,亦有园林楼台。有现代主题乐园,亦有古镇淳朴民风。千园之城的深圳,有赏不完的好景。我们用镜头丈量城市,用数字定义旅行百度为你搭建线上loft城市展馆,从早上10点开始,全天不间断直播带你打卡深圳旅游地标,看遍深圳美景。
深圳好企深圳以科技创新和上市企业闻名全球,孵化了许多享誉国际具备行业的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宝藏深圳”携手华侨城集团、华润置地、万科、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深信服、大族激光、周大生、广田等多家标杆企业,为深圳特区40年发展成就代言。
除了12小时慢直播,本次“宝藏深圳”还将联合百度好奇夜、百度ai娃娃机线下展打造好奇心爆棚的深圳城市探索季,为深圳特区40周年青春华章添更多精彩,这个八月让我们拭目以待,打开百度app搜索“宝藏深圳”,与我们一起发现中国城市之美。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二
8月26日上午,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区举办妈湾智慧港成果展示发布会暨妈湾智慧港三号泊位交工验收仪式。招商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出席活动,并为妈湾智慧港建设合作伙伴颁奖。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田夫,集团总经理胡建华在活动中致辞。活动由集团副总经理、招商港口董事长邓仁杰主持。
发布会展示了妈湾智慧港建设的多项成果,中国移动通信、华为、北斗、平安、招商国际信息作为妈湾智慧港建设合作伙伴,获颁“妈湾智慧港荣誉建设奖”。缪建民为其颁奖,并感谢这些科技龙头合作伙伴在妈湾智慧港建设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三号泊位交工验收第1箱顺利起吊,并在无人驾驶智能拖车上平稳落位,这标志着妈湾智慧港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仪式上,田夫充分肯定了招商港口在妈湾智慧港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招商局为深圳4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多项经验,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招商港口作为招商局的核心产业板块,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推动了妈湾港从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升级,将为深圳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他表示,希望招商局和深圳继续携手、共同前行,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全球海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中坚作用;在践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特别是深圳建设国际枢纽港的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参与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中发挥先锋作用。
胡建华介绍了妈湾港的发展历史、升级改造历程以及发展愿景。他表示,特区建立40年来,招商局的名字始终与深圳紧密相连,两者互为支撑,共同奏响了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乐章。妈湾港历经40年的发展壮大,华丽变身为“妈湾智慧港”,成为招商港口全球港口运营管理中心。招商局集团将以妈湾智慧港为起点,全力把深圳西部港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乃至全球领先的智慧型港口、世界级强港,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加活动的还有前海管理局,深圳各口岸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局,腾讯、阿里以及妈湾港项目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招商港口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白景涛及招商港口相关负责人。
据了解,妈湾港成立于1986年9月30日,改造前作为传统散杂货码头,通过运输钢筋、水泥、沙石等基建材料,助推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建设,为深圳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0年7月1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为其题名——“妈湾港”。9月27日,招商港口启动妈湾智慧港建设项目。经过三年的建设,项目三号泊位交工验收,已进入测试作业阶段,投产后有望成为国内外传统码头智能化升级的典范。改造后的妈湾智慧港占地面积98.36万平米,泊位岸线总长1930米,共有5个泊位,年设计吞吐量300万标箱,可供靠泊世界最大型集装箱班轮。
妈湾智慧港通过与中国移动通信、华为、北斗、平安等科技龙头合作,强强联手,引入5g技术、卫星导航以及区块链技术,助力妈湾智慧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港平台,推进港口运营管理智能化建设,推进高效港口通关模式,实现港口运作智能化、港航管理智慧化,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将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引领行业新标准。妈湾智慧港作为中国首个由传统散杂货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自动化码头,兼备智慧科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招商港口智能化码头建设的头号工程,集成招商芯、招商eport、人工智能、5g应用、北斗系统、自动化、智慧口岸、区块链、绿色低碳共九大智慧元素,致力于打造招商局全球港口运营中心。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三
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活力。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13.9万户,按照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常住人口1302.66万人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1户,拥有企业149.1户,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平均每10人就有1名创业者。
是因为“北纬22°”(深圳的纬度),始终是年轻人梦想起航的地方。40年,对一个人而言,是青丝变成华发,是仗剑天涯的洒脱变为负重前行的沉稳。然而于一座城市而言,却恰是风华少年,意气风发,青春无限。这座年轻的国际大都市,这座年轻人的城市,她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岁。年轻人的追随恰是深圳前行的动力之源,也是向未知领域探索最深厚的勇气与力量来源。
事实上,这座城市始终把青年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5月,共青团深圳市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从“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两个维度,将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融合上升到新的高度。今年4月29日,《深圳青年发展规划(-2025)》发布。深圳首次提出青年发展长远性、阶段性目标,描绘了深圳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路线图。到2025年,深圳将全面建成青年发展型城市。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特区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一种青年精神。早在20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5年)》就提出“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重大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重任在肩,方显责任担当。40年间,无数年轻人的奔赴与闯荡铸就了特区腾飞的翅膀,无数青春面容汇聚成特区最美的画面。特区精神与文化,包容与温度,吸引新时代的青年在这片热土上再次抛洒汗水,书写华章。
立时代潮头者,唯有弄潮儿。新时代提出新问题,新时代迎接新未来。让我们敲响战鼓,青春放歌,共创未来。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四
深圳40年是深圳人创造奇迹的40年。本文图片新华社深圳40年,不只是深圳人创造奇迹的40年,更是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40年。这是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成功实验,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深圳是这场变革的“排头兵”,改革更是深圳的灵魂。当年无数深圳人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不畏阻力、敢想敢闯,才走出了今天这条道路。
40年弹指一挥间,奔赴深圳的追梦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国家干部、基建工程兵、农民工,再到电子信息产业吸引来的大学生、工程师、金融从业者和软件工程师,每次人口变迁的背后,与之伴随的是这座城市的华丽“蝶变”。
站在40年的历史时刻,澎湃新闻记者寻访了几位见证深圳成长的深圳人,讲述他们的深圳故事。
深圳市南山区拍摄的大沙河沿岸景色(3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图冒险者的“应许之地”1985年,深圳已经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酒店、游乐场拔地而起,喻示着它正以争分夺秒的方式加速建设。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城市的精神注脚,它也感召了无数青年才俊奔赴至此,弥补荒废时光。
“每个人都心怀希望,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和发集团董事长、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对澎湃新闻称。那一年,年仅20多岁的他刚大学毕业就来到深圳,眼前这座城市给他的感觉是:“犹如一股清风”。
杨勤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总体改变所引发的化学反应。
“实际上那个年代的生活还是很苦,不宽裕,但大家感觉到一天比一天有希望,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对未来都是可预期的。”杨勤对澎湃新闻称。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政策是从解放思想、观念变革开始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使中国人从封闭禁锢的思想中走出来,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财富提供了动力。
此时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完全符合和寄托了人们对于追求财富和改变生活的想象,成为一代冒险者的“应许之地”。
“深圳给大家的感觉第一做任何事不受旧的制约,没有条条框框;第二只要认定你是人才,即使你在政府机关或者国营单位上班,只要你说我不干了,深圳也照样会要你,承认你的干部身份,承认你的人事档案,哪怕你的原单位不放人,只要你愿意来,深圳宁愿不要档案,重新帮你建档;这在当时体制状态下无法想象的,只有深圳可以。”杨勤说,为吸引人才,只要你是政府机关出来的人,马上能在深圳分到房子,这个条件富有吸引力。
最明显差异还有工资待遇。
“那时在内地一般大学生毕业每月通常也只有五、六十元,深圳能达到200多元,差好几倍。”杨勤回忆称。
杨勤认为,早期深圳奉行“小政府、大社会”。
相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市政府下设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工业发展委员会和城市规划委员会等。其中,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设计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调节经济运行,从事经济预测等。工业发展委员会是管理工业企业,进行工业发展规划和引进新的工业项目、调整工业结构的权威机构。城市规划委员会负责市政建设规划和市政建设工程管理。
“这个政府架构很简单。”杨勤说,1985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工业发展委员会上班,对深圳早期工业有了深入认知。
深圳成为特区后,由于毗邻香港,加之有税收、土地、人工等低成本优势,很快进入了“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加工制造快车道。
“早年,深圳很多都是香港人把从国外买的零配件带到这里来组装五花八门的简单小电器,比如收音机、单放机、小喇叭、风扇、按键式电话机和简单的对讲机,通常对讲机块头大,但功率不大,3至5瓦,在没遮挡情况下只能辐射两三公里范畴;日资三洋电机和华强集团合作后,把许多来自日本的零配件用于组装三洋电视机,在当时已经最高端的电器产品了。”杨勤回忆称,当年国人印象最深刻的京华牌收录机也是在深圳组装完成。
为推动帮助企业就地消化产品和培养消费能力,当地政府推出所谓“地产地销”措施,即深圳生产的产品在当地销售予以免税。
“这是全新的社会和经济治理体系,它就是‘照猫画虎’学习香港建立一套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杨勤说,深圳就离香港一桥之隔。不少内地人到沙头角买港货,眼睛都是发亮的,哪怕购买一块香皂、一把雨伞,一个裙子或一块布都好。
当年的深圳,对于年轻人来说充满机会。
1987年,杨勤从政府机构辞职,开始了创业人生。
他最早到原国家教委下属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公司位于深圳的八卦岭片区。
“我和一位领导一起去的这家企业,只用了一年时间便起死回生,挣了100多万元,把它从原国家教委下属20多个企业当中的倒数第一名,变成正数第一名。”杨勤说,在上世纪80年代,100多万元几乎是“天文数字”。
在那个年代,这是唯有深圳才能创造的财富神话。当时,杨勤每月基本工资也是200多元,但提成每月达到几千元,在当时算很高的工资。
这份工作只做了1年,他便辞职创立现在企业——深圳市和发实业有限公司,最初挂靠在某部委,但由于部委没有实际投资,企业此后与部委“脱钩”,彻底成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业务主要是提供电子与信息系统服务,曾是华为公司ups供应商。
“我们在深圳是老牌企业,早期拥有人事权和户口指标,目前只有数百家左右,像华为、赛格、华强、京华这一类拥有30多年历史以上老牌企业,深圳不多了。”杨勤感叹道,早年他帮助公司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深圳落户,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旬,他所在公司的业务达到了历史巅峰,每年拥有大笔订单和业务。
对冒险者来说,那是深圳的黄金年代。
“当年买房子,零首付,你只要敢拿身份证去签订合同,一栋楼的产权都可能是你,只要你办完银行按揭完后,分批租出去,用租金抵扣银行贷款,相当于一分钱也不用出。”杨勤说,不少企业改制也一样,只要你敢签订责任状,相当于把一家拥有土地和房屋的企业白白送给你。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展示该公司研发的数据流ai芯片(8月12日摄)。企业家精神驱动“深圳奇迹”1991年,在大学任教的郭万达获得了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他调任深圳市政府信息中心工作。
他到深圳闯荡的原因很简单——“深圳很有前途。”
“我到深圳的心情肯定是很兴奋,在读大学时,在深圳实习的同学回来就报告说,深圳还没有太多的工业,1990年时,我曾经到过深圳,突然发现这座城市已经完全不一样了。80年代初还一片工地,1990年深圳已经像模像样了。”郭万达说。
各路人马都纷纷往深圳,像他和三十几位南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一起闯深圳,在当地一度掀起热议。
当时深圳并不大,仅有268万常住人口。
“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建设,上海宾馆往蛇口方向还尘土飞扬,深南大道到上海宾馆往西走的道路还没完全铺好。”郭万达回忆称。
他决定留在深圳第一个原因是,这里大多数人都讲普通话,让他没有外来人的感觉;其次深圳拥有内地无法比拟的自由流动。
“当年内地调动工作审核很严格,在深圳,你来了,户口放在人才市场,想到哪个单位都有机会。”郭万达说,最初从天津调到深圳时,他费尽周折。到深圳后,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今天在政府工作,明天下海,后天干研究,可以随意选择,原来认为户籍很重要,在这里似乎不那么重要。
“深圳最大的魅力不是别的,就是市场化。”郭万达说,1995年,他到中国最早市场化运作的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任职。
如今已声名显赫的研究院,起初也很艰难。
郭万达说介绍,1988年开始创办研究院之初,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兼深圳市市长李灏给该机构定位为“思想库”,有段时间被翻译为“中国脑库”。
研究院成立后,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我们约90%都是政府合同,大多都签有保密协议,外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研究院,只有很多政府部门知道。”郭万达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现已被列入国家高端智库,这个历程本身就是深圳40年的缩影和样本。
在他看来,深圳40年的成长历程,最大特征就是不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从最初的加工贸易到今天的高科技创新,这是深圳最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不是政府规划,更不是智库去规划出来,而是企业家的行为。”郭万达说,正因深圳有一批创新企业家,给这座城市的产业带来不断的变革。
他在一篇名为《制度创新如何影响企业家创新》的文章中指出,深圳特区经过40年的发展,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深圳gdp达2.69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7万家,专利授权达16.66万件,占全国的6.4%,pct国际专利申请1.75万件,占全国的28.7%。深圳特区40年发展的历史,就是企业家创新和制度创新演进的历史。
深圳诞生了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企业家创新精神是驱动“深圳奇迹”的主要动力。
“在深圳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几乎把自己身家性命都押进去了,没白没黑地奋斗,这已形成了社会风气,大家都以命相博,才创造出了深圳的今天。”杨勤说。
“我认为深圳市政府首先建立了适合企业与企业家成长创新的营商环境。”郭万达对澎湃新闻称,邓小平同志南巡后,深圳已基本建立市场经济的架构,这比内地要“先行一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深圳提出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后,深圳更加强调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杨勤也认为,深圳是全国法治建设最好的城市,也培养了一支勤政务实的公务员队伍,“只干不扰,有事找我,这是我对深圳公务员队伍的总结。”
深圳特区政府做正确的第二件事是——不断地规划城市,从基础设施、公园、机场、港口、地铁、交易所、学校到产业园区,规划统统都是政府的作为。
最初深圳经济特区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如今已扩张至.47平方公里。
“最近20年发生很大改变,城市架构不断扩大。”郭万达说,深圳最关键是产业,早期大力引进外资、国企及中外合资企业,到了90年代,涌现出的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是从外资和国企中跳出来的人,他们中间不少都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者。
“当地政府在体制创新上也都起到了作用。”郭万达说,无论是80年代专利支持产业入股、90年代股份制企业、员工入股和持股计划、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此后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和创业板改革等等,政府适时的政策引导极大推动了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
“深圳做得最正确就是把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处理得恰到好处。”郭万达说,这也是深圳值得其它城市学习的地方。
现在深圳也面临成长的烦恼,空间少,房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造成各种成本上涨。
“深圳的产业只能不断升级和提高,获取的利润才能覆盖成本。”郭万达说,任何一座驱赶了制造业的城市,极有可能出现空心化现象,这对城市创新极为不利。
这意味着深圳必须和周边城市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学习世界其它大都市区,把产业向周边城市去辐射,形成一个成本的阶梯。
“如何打造一个法治、服务和公开透明的行政体系,包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环境,仍是未来深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只有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全世界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到这里来创业。”郭万达说。
在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公园,市民在海边锻炼(月11日摄)。深圳人的“家园意识”在深圳生活了30几年后,杨勤发现深圳人拥有一种独特的“家园意识”。
“凡是来到深圳的人都特殊的感情,大家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园。”杨勤说,早年很多人认为深圳是文化沙漠,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深圳是一个移民社会,尽管它没有传统社会结构那样的邻里和街坊文化,但大家对深圳有强烈的认同感,这就是家园意识。
“无论政府在种花种草,还是道路开发,深圳市民都会发表不同意见,从表面看他们似乎什么都反对,但本质是家园意识,他们把深圳当成自己家,所以才有积极的主人翁精神,这个很多城市难以比拟的。”杨勤说。
无论是早年到深圳闯荡的老深圳人,还是年轻一代深圳人,他们都对这座城市拥有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
最近,深圳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李明(化名)很高兴,他于年购买的一套面积80㎡的安居房已正式装修了,所在小区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横岗大街,距离上班的地方约30公里路程。
“我已经很知足了。”李明对澎湃新闻称,由于认购的是安居房,每平米价格八千多元,比同地段商品房价格低一大截。
安居房是深圳提出的一种创新型保障性住房,它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申购安居房的通常面向具有深圳户籍的家庭和单身居民,还要具备无房、未享受过相关住房福利政策、参加本市社保累计5年以上(人才为3年)等基本条件。
李明原本有实力在深圳购房置业。20,他从内地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决定到富有市场机会的深圳闯荡。果然,他很快被联想集团在深圳设立的公司聘为物流经理,顺利获得了深圳户籍,经过几年奋斗,他成为联想集团深圳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干部。
9月,李明从联想集团辞职,进入深圳当地物流企业担任主管;,他原本计划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深圳购置一套房产,恰好此时朋友邀请他一起创业。
深圳是一个极富创业理想和冒险精神的城市,长此以往,原本保守的李明也受到了影响,他决定把数十万元到投入创业当中。
这笔投资并不成功,多年积蓄也打了水漂,李明重回企业打工。
20,深圳房租费已不断攀升,为减轻家里在房租上的开支,他第一次登录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指定的官方网站申请“公租房”。
李明原本对此不抱希望,未料想很快收到了社区通知,让他带着身份证参加摇号分房。之后,李明申请到一套位于深圳北站附近的公租房,当时每月仅需交一千多元租金。
“这为我节省了很大一笔经费,让我不但能维持家里正常生活,还能节省出一大笔钱购买安居房。”李明说,这也是他最爱深圳这座城市的关键所在,这里不仅让他敢为理想去大胆冒险,还能为他提供基本保障。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五
毕业来深落户“秒批”、24小时在线申报、动动手指网上开证明、给“钱”给“地”支持创业……这些现在深圳人已习惯了的便利,曾经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始终在勇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强区放权、金融机制改革创新……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年来,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勇当改革先兵,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者。
回望深圳40年风云激荡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沿着时间的坐标,深圳,通过不断打破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体制,探索制度性的转变,其脉络清晰可见。进入21世纪,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十大体系”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改革试验田”到发挥窗口作用,贡献的是“深圳经验”,如今从先行示范到“双区驱动”,彰显的是深圳智慧和深圳实践,最终呈现为“深圳方案”。四十不惑的深圳,风华正茂,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部深圳自我革新的改革史。
“以立为主、破立结合”。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实践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20世纪90年代,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深圳就明确提出“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放政府、政府解放企业、企业解放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改革之前,层层审批下来的时间可达一年之久,严重限制了经济社会的活力。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制度改革。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也让深圳的城市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一。
城市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突显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近年来,深圳先后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政务信息共享示范市和国家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被称为“最互联网城市”。在一往无前的改革大潮中,向市场经济注入活力,深圳以强区放权改革再度释放制度红利。针对市强区弱、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等问题,深圳用清晰的定位和主动放权的力度,增强了区级政府的能力,提升了政府管理水平,打造出一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从早期的“深圳速度”,再到“效益深圳”、“创新深圳”,深圳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目前,高科技、金融、物流等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如果没有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也没有今天的深圳。40年,而今迈步从头越,惊涛骇浪化成今天的璀璨风景。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40年前,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改革开放开路探路,这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进入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崇高使命,就是寄望深圳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这是我们新的伟大历史使命。深圳人要不忘初心再先行,牢记使命作示范,用改革创新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不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六
据媒体近日报道,深圳正举全市之力、高质量编制《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有望于年内完成。这份建市以来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事关深圳未来发展,非常值得一说。
土地是基础性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的源泉和载体。“怎么利用土地”最能直观反映城市发展取向。深圳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最小的,经济产出却很惊人,去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因而有人戏称,深圳以一个县的面积创造了一个中等省份的gdp。这句话也反映了深圳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紧张程度。
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不是无限的,目前深圳的地均gdp为13.48亿元,已是全国。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要求深圳,必须继续将地均产出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标杆城市。同时,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还要求深圳在民生幸福、生态文明保护上齐头并进。
在规划利用土地上,虽说发展经济与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此消彼涨。要实现共赢,深圳必须用“绣花”功夫精耕细作。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规划划定了一条生态“红线”——“大力推进森林入城,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7.5%以上”,这表明了深圳不会为发展而牺牲环境的决心,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保障民生上,规划将加强教育、卫生、交通、文化等公共设施的供地保障,其中,“至2035年将居住用地供应比例提高至25%,住房总量达到7.2亿平方米以上,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以上”。深圳的常住人口高达1300多万,可以说这是深圳对“住有所居”的坚定执行。
在经济发展用地上,深圳还需兼顾了现实与长远。规划中还有另一条“红线”——严守工业用地红线,加快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整备改造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制造业是深圳经济的基石,也是深圳产业链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实体经济用地必须得到保障,但同时也必须提升品质。从去年的全球招商大会起,深圳不断向外界释放信号:“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一定有地可落”。
另一方面,规划显示,至2035年深圳城市重点片区将形成一批“品牌之作”,其中包括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等片区,为深圳夯实基础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蓄积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用好土地,深圳太难了,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紧张也“逼”出了深圳的高效利用和经济转型,最终将推动深圳走出一条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七
20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这座城市的“40岁生日”到来之际,1月7日,参加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的委员们纷纷送上祝福,希望深圳不忘初心再先行,牢记使命当示范。
第一位送上祝福的是市政协委员黄玲。“我来深圳35年,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根本保证。”黄玲说,“祝福未来的深圳成为全球标杆城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典范,祝福深圳!”
“就我个人来看,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其次就是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人才。”作为一名在深圳经济特区生活29年的深圳人,市政协委员陈志列介绍,40年前,深圳只有1名工程师,现在,深圳可以孕育出华为、平安、腾讯、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正是因为深圳具有这样的鲜明特点,才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也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祝深圳经济特区40周岁生日快乐!未来40年,我愿意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陈志列激动地说。
“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担当起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40年后,历史再次选择深圳。”市政协委员陶一桃表示,深圳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祝深圳经济特区,生日快乐!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八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气息和追梦的脚步。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从招牌上能看到许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
在这个开车十分钟就能逛一圈的地方,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如今又吸引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把国际总部或大湾区总部落地于此。不仅是中国企业,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arm中国公司等跨国公司也在这里扎根。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大象”的能力,创造了占据南山区半壁江山的gdp,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地理空间绘就怎样的画面,系于时代追梦人的书写。从罗湖的国贸大厦,到福田的华强北,再到南山的粤海街道,深圳人挥洒着创新力、创造力,串联起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理念转型、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如今,地方领导并不多讲深圳经济的“吨位”,而喜欢述说鹏城每平方公里的产出。“深圳每平方公里gdp有13.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南山区每平方公里创造32.6亿元”“福田每平方公里gdp达57.8亿元”……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率论能耐,成为今天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从一个街道,到一座城市,深圳何以能走在前列?
答案就在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深圳的底色,也是深圳的信念。40年来,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跟随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深圳完成了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的惊人一跃。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业在这里成长,一位位“创客”在这里打破“不可能”,一次次跨界融合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意、技术、资本等在创新生态中加速重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蓬勃生长。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答案就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深圳的基因,也是深圳跨越发展的密码。在深圳南头半岛,东侧是蛇口,西侧是前海,历史在此激荡交汇。40年来,从蛇口炮响到前海自贸区腾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进入新时代,在更高水平、更广层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科技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在前海诞生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20__年就有2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一项项坚定改革的背后,是深圳不断发力,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今天,奔流不息的深圳河,滚滚汇入伶仃洋,见证改革开放大潮的奔涌,更昭示着未来的深圳,只有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才能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这是一个新征程再出发的闪亮起点。放眼全球与未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发展始终会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九
早上10点,去年硕士毕业来到深圳工作的小王,办完了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25000元钱即将打入他的账号。去年的这个时候,小王完成了入户,成为一名“新深圳人”。上周,公司综合部通知他,申请的公租房也已经排到了,准备办理入住手续。
也许你会说,小王可能是那个极其幸运的少数派。然而在近40年前,人们前来深圳还需要出示一张薄薄的通行证。经过不断创新,深圳成为无数个小王向往的奋斗热土。近年来,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也呈现井喷式增长。,全市新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770人;接收应届毕业生10.3万人,引进市外在职人才15.8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29万人;向14万余人发放各类人才专项资金近65亿元。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深圳,一次次走在了创新的潮头。创新,已经成为深圳人的一种习惯。
在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道路上,深圳经济特区一直是领跑者。过去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包容性和竞争性在这座城市得到完美融合。20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深圳又被赋予了一项新的使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这得益于深圳的前瞻布局。从“三来一补”到高新技术产业;从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回顾当初,深圳制定一系列策略方针,奠定这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举全市之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来,深圳制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信息经济、创意经济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这得益于深圳的创新文化。开放、务实、包容、创新的文化基因已经深入每个深圳人的骨髓。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说:“我在深圳成长、读书、创业,亲眼见证了这个当年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如今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深圳开放、包容,以及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40年来,创新正在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动力。
这更得益于深圳的政策优势与“制度红利”。1984年,深圳成立人才引进办公室,专注海外人才引进工作;1987年,深圳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同年,华为在深圳成立;1992年,深圳首届科技成果拍卖大会举行;1995年,深圳发布《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深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是我国第一个在体制改革中制定的促进创新法规;此外,深圳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加快科技领域“秒批”“不见面审批”改革,最大限度为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人员等创新主体等“松绑”“加油”。
随着先行示范区的各项举措不断从理念变成现实,会有越来越多的“小王”来到特区,成为新一代的特区奋斗者。深圳也必将提供越来越多可复制和借鉴的发展经验,助推祖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深圳有一句最有名的口号: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话曾被悬挂在深圳火车北站的广场上,印在许多公交车的站牌上,贴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
只是,如果你拦住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询问他是不是深圳人,大概率会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他最有可能是广东人,其次是湖南人、广西人,而不是深圳人。
在这座城市超过2180万的常住人口中,拥有户籍的“深圳人”是绝对少数群体,数量不到400万。
这个数字,还不到河北保定市户籍人口的一半。
甚至这座城市的首富,也是一个外来移民。
1971年10月29日,他出生在海南,13岁那年随家人迁到深圳。
那一年,深圳大学的校园刚刚落成。他高中毕业,考上的正是这所大学。之后,又在深圳创业。
他的公司以3.21万亿元登顶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他以3100亿身价拿下世界富豪第17名中国首富的称号。
深圳的地标之一,位于深南大道10000号的腾讯大厦,39层就是首富的办公室。
工作的间隙,他有时会站起来俯瞰一下公司对面他的母校,回想起在这里度过的青春岁月。
这所大学,和这座城市一样根基浅薄,至今连211都不是。
但,它和它的这位毕业生,却深刻影响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把公司总部建在这里,或多或少夹杂着他对母校的感情,也是对他在这座城市奋斗数十年的见证。
每年,他会发出两千封以上的邮件,跟进着每一个重要产品的迭代升级。
他发邮件的时间,经常是凌晨两三点。
而在公司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他的邮件需要在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
01。
在深圳罗湖区的仙湖植物园里,有一棵树龄10的篦齿苏铁。
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棵___l版的棕榈。
它是深圳最古老的树。
这座城市实在是太年轻了。要到8月份,才过四十周年生日。
它最古老的商品房住宅,年龄不到这棵树的25分之一。
同在罗湖区,爱国路3001号,一个14栋6层楼房的小区,东湖丽苑。
一处土地使用年限仅剩31年的老房子。
今天,很少有人再想起这里当年开售时一抢而光,进伙时开光拜佛的景象。
1980年,东湖丽苑作为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开盘,一套60平的房子售价5万。一抢而光。
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到合法性,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特地搬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转交给社会。
今天,东湖丽苑一套房子的价格,从最初的5万升到了100万。
这个数字在今天的深圳不算什么。距离它26公里外的另一个楼盘,深圳湾一号,一平米的均价是20万。
最贵的那套,售价:3.4亿。
广告语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想在这里预约看房,请提供以下材料:
这里顶层还配有直升机停机坪,当然不是炫富,是刚需。
一旦有事,从这里坐直升机从深圳飞往香港,只要15分钟。
一位香港风水师说,深圳的轮廓像一只大鹏鸟,而这里正是鹏鸟的头部,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未来不可估量。
如果你问这里的房子好卖吗?开发经理会告诉你:卖完了。
深圳湾的另一处楼盘,23套售价8000万元的房子在开盘的那一刻秒光。
四十年来,这座城市建成了60多万栋建筑,相当于一天就有41栋建筑落成。
其中的20一年,就有12座45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完工。
这些高楼的建设催生了一个高薪职业:风钻爆破工人。他们手执风钻,为每一间大厦打下地基,却要为此付出后半生的代价。
深圳的地质以花岗岩为主,质地坚硬,易出粉末。这些工人通常只带个两三块钱的口罩就下场工作,吸入了过多的粉尘。
一位叫曹斌的湖南农民工和他的103名老乡都在深圳患上了尘肺病。得了这种病,经常会胸闷、喘不上气、不停咳嗽。而且无法治愈。
用曹斌的话说:生不如死。
深圳土地的高速开发,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因为交通设施难以跟上土地开发的速度,深圳没有足够多的公交停车场,导致深圳的公交线路通常很长。
全程122公里,穿过7个区,设有102个站点,全程需要5个小时。
坐在车上,经常能听到有人打电话说:
我上公交车了,3个小时后到。
因为站点太多,站牌上只能写下79个,具体哪停只能上车再看。
有时候,这趟车能开到100公里/小时,经常能带来时空扭曲的感觉。如果你提醒司机注意安全,他可能会回一句:
前头那个都不怕死,老子怕个吊……。
最终,这条线路被拆分成了3段。估计是考虑到司机上厕所的需求。
另一种深圳速度,是花钱的速度。
在深圳,至少有1192家酒吧,最火爆的一个月收入能达到4000万元,一个卡座一晚上的最低消费就要5万元。
曾经有人在深圳的一家酒吧里拍到了思聪校长。和他一起出现的,有一位叫夏夏的网红。她有着网红标准的锥子脸、高鼻梁和大双眼皮。
那天晚上,8800元一瓶的黑桃a香槟,他们开了100瓶。
如果按照全国6.8万元的平均工资计算,喝这一顿酒,一个普通人要工作。
在校长挥土如金的深圳,有超过300家商业广场,却没有一家万达广场。
因为,万达的开发模式一般是: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万达广场,然后依托广场拉升地价,开发周边房地产,以此收回成本。
而从城市规划上,深圳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没有农村。
02。
奥巴马曾经问过乔布斯:在美国生产iphone的话,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乔布斯的回答是:
不可能。没有哪里的灵活性和速度能够与那座城市的工厂相比。
这座城市就是深圳。获得苹果订单的工厂,叫富士康。
代工的价格,是每部30元人民币。
一位苹果公司高管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谈起自己在深圳的见闻:
新一代iphone发售前,苹果公司突然改变屏幕设计,要求深圳的富士康突击赶工。
那天午夜,一群工头叫醒了熟睡的八千名工人,每人发了饼干和一杯茶。
半个小时后,一条生产线开始以24小时一万多台的速度生产iphone。
在深圳,这家几十万员工的工厂有如一个独立王国。
高高的厂区围墙下,有独立的银行、学校、商场、警察局、医院、消防队,甚至富士康自己的电视台。
一个1993年出生的女孩当上了富士康电视台的主持人,向30多人借了近80万元,然后就失踪了。讨债人只能去她家乡的贴吧里寻找线索,愤怒地晒出她手持借条的照片。
高峰期,这里每天要消耗40吨大米,30吨蔬菜,10吨面粉、6万个鸡蛋,再杀死800头猪。
对应的工人工作效率也有要求:每天保守工作10小时,在流水线前重复着同一个动作,20秒完成一块电路板的测试,一分钟装7个静电袋,3秒钟处理完一个手机后壳。
单调重复的工作,让人作为人的感觉慢慢淡了,对自己的生命也不那么珍惜了。
这个独立王国出现了震惊全国的十三连跳即便是郭老板运来一飞机高僧念佛也无济于事。
最后,不得不在工人宿舍的二楼统一拉上一层铁丝网。
当富士康生产的iphone流向全球时,几十公里外的华强北,成为下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地标。
在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南北930米,东西1560米的土地上,密布着30多家电子交易市场和1万多家销售手机、电子产品零配件的大小商户。
只要你带够了钱,一定能够找到你需要的东西。
一个美国人曾在华强北做了一次实验:
只需要350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台售价在700美元以上的iphone6的所有部件;工人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完成上百个工序,组装一部新手机。
前年,整个深圳生产了3亿零870万部手机。这还是只是合法生产的,不包括华强北。
因为,苹果往年还未发布新品,这里的人们已经diy出了新一代iphone。
这些年,一家从华强北走出的手机品牌——传音,在非洲攻城略地,做到了头部顶端。
20,传音在非洲卖了1.33亿部手机,拿下非洲市场48.71%的占有率。
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两个使用手机的非洲人,就有一个用传音手机。
传音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低廉,它还解决了非洲人民拍照的大难题:
拍照常年看不到脸,只有一团漆黑的面孔和一口白牙。
传音的办法,是独特的美黑特效。它组织工程师攻关,研究如何能把黑皮肤拍成黄皮肤,把黄皮肤拍成白皮肤。
这个品牌继承了华强北diy的极客血统,比如它支持四卡四待。因为非洲地域广阔又信号不好,用户可以同时装四张电话卡,用四家电信运营商。
如此炫目的黑科技,背后是无数人的奋斗与欲望。
这座城市从来不缺乏一夜暴富的梦想。
四十年前,深圳一年的工农业产值才只有7100万,不及年gdp的三万分之一。
但也有更少的人,可能美梦成真两次。
比如2018年,深圳一位姓黎的市民以60元购买30注双色球,中得双色球一等奖,赢得福彩有史以来最高奖金:1.61亿元。
短短一年后,他又以6元购买3注双色球,再中一等奖3000万。
在深圳,平均每秒就有146注福利彩票卖出。2018年,深圳市福利彩票交出的销售答卷是:45.93亿元。
绝大多数人永远是充当分母,作为慈善的那一部分。
03。
这座城市的气质,不仅仅在富士康和华强北。
位于高新区的科兴科学园,4栋大楼里容纳了腾讯互娱在内的近百家公司。
有人做过比较,在北京,夜生活排行第一的地方是工体,在上海是158坊,广州是苏荷酒吧。
而深圳,是科兴科学园。
这些年,无数款中国人熟悉的游戏都从这里诞生,或是引进。
从初代智能手机上的切水果、汤姆猫,到如今的火热的和平精英、吃鸡手游,风靡十年成为国民游戏的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都出自这里。
有人一口气拿了60个月工资,总数过百万的年终奖。
财富的背后,隐藏着艰辛的付出。
这里是深圳最难打到车的地方,晚上排队叫车需要等待一个小时以上。
每天早上,深圳人平均要花费44分钟在路上,8点28分之前赶到公司;有36.9%需要加班到晚上9点以后。
只不过,辛勤劳动也不一定获得对应的回报。
年,中国有9000款手机游戏拿到版号。而版号暂停审批的2018年,这里有一半公司倒闭。
这些奋斗者们还决定了一件事:
深圳,是一座爱吃快餐的城市。
过去一年里,深圳的餐饮订单交易中,55%是快餐,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
而快餐里,订单最多的是麦当劳。
这座城市和麦当劳的缘分从1990年开始。那一年,全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如今,这座城市已有超过213家麦当劳。
这座城市有太多令人瞩目的辉煌,和令人羡艳的奋斗者。
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留意到,它同样有一批最颓废的人,和最廉价的生活方式。
当他们集体曝光在大众视野里,魔幻程度令人咂舌。
在深圳龙华新区三和人才市场附近的城中村,聚集了一群无家可归或自我放逐者。时常有这样的场景:
一个衣衫不整,精神萎靡的年轻人,从网吧出来,突然直挺挺栽倒在街道上;。
警察来了宣布他死亡。但由于没有发现死者的任何证件,身份难以确认。
这几年,当媒体们纷纷涌入到这个城中村时,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三和大神。
但在内部,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屌毛”,一群无足轻重的人。
他们,多数是在深圳工作时沉迷赌博而陷入债务深渊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外地的流浪汉慕名前来投奔。
让他们聚集在此的,是三和人才市场每天都有的日结工。
大水(2元)、挂逼面(4元)、红双喜散烟(5毛)。
大水是深圳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大瓶装矿泉水,挂逼面是几片菜叶和一把清水做汤的挂面,红双喜散烟则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调剂。
舍不得花6块钱买一包,就烟瘾发作时花五毛买一根。
也有人连日结都懒得做,选择将身份证出售抵押。走投无路之后,等待死亡的降临。
2018年,一部名为《三和人才市场》的纪录片,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不少平成废宅大吃一惊,原来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并不孤单。
为了清理这个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疾,深圳每年都会组织整顿,查封遣散。但没过多久,被驱逐的人们还是会相继回来。
在深圳这所城市里,死亡每天都在上演,却并不经常被人提及。
这里的死亡和这所城市一样年轻。深圳每年大约有2万人死亡,但只有三分之一是老年人。
这些死亡的人中,每25个就有一具无人认领的尸体。他们会被送进深圳唯一的殡仪馆,装进一个长2.05米,宽0.6米的冷冻柜里,以零下九度的低温冷冻保存。
时间在冷库中凝固,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从事什么工作,生前经历了什么,每天只有巡逻的保安,检修的电工和查验尸体防腐的工作人员经过。
通常,殡仪馆会为他们刊登认尸启示,但仅仅只能提供性别、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和收敛地点等有限的信息。
即使联系上了亲属,往往也会出现拒领的情况。
他们给这些有亲人却似没有的人,起了一个带点罗大佑味道的名字:
亚孤儿。
按照规定,这些遗体在冷冻保存70天后进行火化,骨灰会在殡仪馆附近的墓园里树葬,或者到深圳最西边的大鹏湾海域海葬。
这一系列程序都是免费的,没有户籍方面的差别。
对于死者来说,这是他们融入这座城市的最后一种方式。
04。
深圳又是一座从来不缺少野心的城市。
一位华人经济学家放话: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
一位大学教授通过伪造文件获得许可,修改了一对双胞胎婴儿的基因,使她们出生后便可以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消息一出,震惊世界。
一家以深圳为总部的企业董事长宣布,未来公司所有员工均可利用独家技术,平等的活到100岁。
而他本人将会更加平等,有望活到120岁。
他们三个,都不是深圳人。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抱怨,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在逐渐失效。
最大的分别体现在户籍上。
在满分460分的情况下一位郭同学考了425分也没能被公办高中录取。因为他的父亲在深圳没有缴满3年社保他只能报考私立高中。
因为几十年来年轻人口的快速涌入,这座城市还没来得及建起足够的中学。
在深圳参加中考的8万初中生中,只有3.5万人能上公办高中,因为深圳只有47所公办高中。
为了赢得升学机会,他们需要在每一个环节竭尽全力。
比如想在体育测试中拿到满分,男生需要在2分53秒内跑完1000米。而在北京的话,这个数字可以宽松到3分37秒,足足差了44秒。
这又应了深圳那句著名的口号: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在这场角逐中,如果孩子没考上公办高中,就意味着家庭需要付出至少上万元的额外成本。
在深圳,一所公办高中每年的学费为元,而较好的私立高中,学费则要几万元,最贵的一所,一年的学费是二十万。
任正非公开说:
华为向海外派遣的4万多名员工不愿意回来,在非洲他们的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而回到深圳就进不去学校。
即使2018年,华为员工的平均年薪是110万元。
有些家长们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在香港生孩子,让孩子拿到香港身份,去香港接受教育。
深圳每天有三万名跨境儿童前往香港读书,其中至少有一个孩子每天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是5个小时。
他的家在龙岗区布吉街道。每天,母亲先带着他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到福田口岸,用半个小时等跨境保姆车和过关,再坐车半小时到幼儿园。
在绿色通道(学名:深港跨境学童电子标签查验系统)开通之前,这一时间更长。
做出这一决定的家长没有反悔的余地。深圳公立学校明确拒收港澳籍和外籍学生,而整个深圳为港籍学童提供港式课程的私立学校也只有11所。
深圳是一座处处透露着年轻的城市。这里的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3岁,六成以上单身三年。
这些单身的年轻人,在深圳承担着比北京更夸张的房价。
2018年,深圳整体住房贷款接近2万亿,人均住房负债15万。
即使政府强制将房价管控在每平5.3万,深圳的工薪阶层也基本都买不起房,每年9万的平均工资,只够他们买1.68平。
在深圳,人们只图当下,无心预测自己的未来。
2018年,深圳有65640对情侣到民政局登记结婚,平均每天是180对。
按照深圳2180万的实际常住人口计算,深圳的结婚率只有3‰,全国倒数第一。
倒数第二的上海还有4.4‰。
按照深圳市政府公布的数据,深圳的离婚率(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的比率)达到了42.4%,全国领先。
这座城市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就是60多岁离的婚。
而337公里外的潮汕,离婚率却只有深圳的大概五分之一,全国倒数第一。
因为那里的家族体系和传统约束更为稳定。
只图当下的另一个后果是:在深圳,看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整个深圳只有16家三甲医院。而隔壁的广州,这一数量是62家。许多深圳人去广州看病。
有人说,在深圳生命不息,摇号不止。因为不仅买房买车要摇号,看病也要。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孕妇的摇号中签率只有15%左右。在黄牛手里,一个号源可以炒到5000元。
然而,全国各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还是像潮水一般,不停地朝这座城市涌来。
每天,深圳有大约1000架次航班,8个火车站,3000辆以上的大巴车,带来数十万的人口流动。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离开深圳?
一位网友说了这么一句话:
人容颜弹指老,深圳却永远年轻。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一
自蛇口工业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始,深圳特区就凭借廉价劳动力、土地的比较优势,吸引了一大批港资进入,包括第一家引进来的酒店、第一座引进的加工厂等,迅速打开了特区对外开放的局面。
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特区设立之初,深圳仅有1家县办企业,员工108人。借助“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深圳成功嵌入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到了1994年底,深圳特区的“三来一补”企业就超过了8000家,从业人员100万人,产品种类也从不足10种发展到近千种,构成了以视听产品为主的现代电子工业体系。
以富士康为例,作为首批进入大陆的台资企业之一,富士康在1988年就开始在深圳设厂,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的数次跃迁。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回忆称,富士康在深圳的第一个生产基地是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电脑接插件厂,到已经逐渐从简单的“三来一补”向电脑、手机等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凭借劳动力红利、大规模、高效率、低毛利的策略,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大“代工巨头”。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唐杰认为,“以外商投资为主、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成为深圳加入全球分工体系最简明扼要的政策主张。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减弱,“三来一补”企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等后遗症也开始显现,产业转型势在必行。1993年底,深圳特区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这也标志着深圳利用低成本要素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结束。
为培育新兴产业,深圳在“八五”计划中明确制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生产基地”的目标,力主发展电子、石化、轻工、纺织、新型建材、精密机械等六大主导产业。
一个被特区传为佳话的细节是:,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在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得了关键的第一笔220万美元风险投资。而这个日后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技术成果交易会,成了深圳特区在新世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开端。
在经历了“腾笼换鸟”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后,深圳成为了“三新一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
自以来,深圳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配套政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20,深圳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已超过3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155.51亿元,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也达到了67.3%。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二
记得爸爸跟我讲过,深圳以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宝安县。那么它是怎样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变成繁荣昌盛的大城市的呢?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多年前这里仍是一片沼泽地,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深圳这个中国南方经济特区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高增长、低消费、极其吸引外资与人才,这是深圳的发展特色。
几年前深圳的标志建筑还是国贸大厦,现在已是地王大厦戴上了这顶“皇冠”。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楼又比一楼高啊。
以前的宝安县几乎没有一棵大树,而现在的深圳,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春天,几场毛毛细雨过后,所有的树都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在深南大道上放眼望去,花朵、树木连绵不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有的还长出了一些不知名的小果子。夏天,树叶长的很茂盛,果子一天天长大。秋天,叶子枯黄了,风儿吹过树梢,树叶便纷纷飘落在地上,而果子则又大又红。冬天,有的树枝光秃秃的,挂满了果子,远望去,就像挂着无数个红灯笼。而有的树则还是一片翠绿,这就是南方独有的季节特色。
20年前,深圳还没有几家娱乐场所。现在不一样了。欢乐谷、民俗村、海上世界、世界之窗等等。这都是世界闻名的地方,每天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咋样,我们深圳的变化大吧!还有许多的地方恕我不能一一介绍了。什么时候到我们深圳来作客,我当导游,费用好说,2天500,带你游遍深圳,那时,你才会深切地体会到深圳的巨大变化,我保证你离开深圳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深圳的变化真大啊!”。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三
改革开放____年,尽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确实是不短的一段时间。
1978那年我还很小,还不太记事,自然无法意识到那一年对于我们国家具有的特殊意义。
生命中最初的记忆,除了生病住院,另外一件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吃饭。不是不喜欢吃饭,是不喜欢吃棒子面粥。那时候,父亲一个人在北京工作,我和妈妈还有弟弟还在农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太爷爷还在,常年有病,全家____口人,就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贴补家用,生活的艰难不是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想象的。生产队按劳力和工分分配粮食,我家人口多,劳力少,一年到头,即使是棒子面,也常常不够吃的。到80年代中期,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见成效,情况开始慢慢好转。记得那一年棉花和玉米大丰收,在秋天交完工粮后,爷爷终于同意了买一台电视机。转过年来,奶奶用自己喂养的那头足有500多斤的大肥猪,换来了那台白兰牌双缸洗衣机。我真的非常高兴,因为奶奶终于不用在干了一天农活之后,还要洗衣洗到深夜了。这是我印象当中最深的两样家用电器。
1988年,我们的户口迁来北京,终于和爸爸在一起了。因为没有房子,最开始,借住在爸爸同事家的一间17平米的平房里。那条胡同如今已在北京的地图上消失了。——水磨胡同19号,一个大杂院最靠外的一间小西屋,终日不见阳光。爸爸妈妈上班了弟弟上学了,我被一天天反锁在屋里,中午的时候妈妈利用午休回来看看我。我不怕寂寞,也不怕一个人在家,最怕的是来客人。因为是平房,上厕所不方便。我只能在屋里使用痰盂,而那时我已经懂事了,知道难为情了。有时遇到坐了好久还不走的客人,我真是苦不堪言。所以那年春节回老家,我说什么都不肯再跟爸爸妈妈一起回来了。所以那几年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仍然是在农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直到1990年,建国门内大街拆迁改建,我们随之搬到了亚运村。得以近距离的感受了亚运会。同年年底,父亲单位分房,我们搬来了现在的西罗园小区。记得刚搬来的时候,楼下还都是土地,夏天的时候,就是现在楼下小花园的地方,长满了足有半人高的荒草。曾几何时,那条臭水河,还让人闻而生畏,即使是夏天也不敢轻意开窗。这些在今天都变成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绿草红花,河水清了,环境美了。
90年代初,家里装固定电话的还不多,不仅初装费昂贵,申请之后还要等很长时间。我家算是较早安装上电话的。爸爸说我出门不方便,电话对我很重要。那时父亲单位与外商合资,开始有些奖金了,生活渐渐的宽裕了一些。几次手术后,我的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迈进。然而,巨大的不幸突然降临。父亲突发心脏病,突然倒下,再没有起来。刚刚有了笑声的家,瞬间被悲痛覆盖。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父亲。十年过去,悲痛似乎才减轻了些。生活的艰辛,社会的温暖,也是从父亲去世后才真正体会到。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会常常梦到父亲。父亲去的突然,我想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每次醒来,我都在心里对父亲说,“请您放心吧,我很好!现在楼下修了坡道,无障碍到家庭,出门打车,甚至有了无障碍出租车。特别是去年,在街道和居委会同志的帮助下,还办理了医疗‘蓝本’,今后看病也有了保障……”点点滴滴的变化正在改变着我的生活。
时间的列车不会听从任何人的指挥,它不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指定的地方,它只会一路向前。
从改革之初到现在,每一年对国家、个人来说,都深深地留下国家发展前进的印记,特别是____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事件,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重大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历经考验,也积累了经验,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____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飞速地发展,个人的生活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我们在珍惜和感激之余,坚信随着国家的强大,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今年__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里,我们的国家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经历了无数困难与艰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里程!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使我们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幸福快乐洋溢在人民的心中.在这里我要为我们的祖国点赞!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点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果,作为普通人的我深深体会,感受、享受着它的变化。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记得童年时期没穿过几件新衣服,大都是穿姐姐们穿小、穿旧替下的,那颜色好不起亮呀!有的甚至有破洞,妈妈一针针缝补好的,记得当时有一句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方面说艰苦朴素的美德,又流露出我们经济的匮乏。经常吃不到白面、大米,偶然吃上一顿,那就是过节呀!那时就渴望穿一件新衣,吃一顿美餐,是多么幸福,高兴的事啊!随着改革开放,白面吃到了新衣穿上了,我们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使我逐步明白一个道理,个人,家庭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国富民强!
改革开放,建设需要大量人才,教育尤为重要,停招了十年的高校开始招生,经过这么些年的里程,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各行各业人才倍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哪家没有大学生呢?真是棒棒哒!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拉开、推进了农村改革的大幕!农业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吃饭问题,土地、粮食是关系到每个农户的积极和创造性。实践证明,经过改革开放我们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不仅美丽,更宜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段时间流行几个热门词:下海、下岗、南下等,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发展就是硬道理”,八、九十年代我们的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是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兴办经济技术开放区,使经济特区起到实验站.领头羊的作用。深圳、厦门、上海浦东,不都是成功的典型么,同样我们也遇到困难和风险,亚洲金融风暴我们软着陆,98年南方的自然灾害,取得了抗洪伟大胜利,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国力,改革开放是一条光明之路!
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无不彰显了我们国家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展示了一个大同的魄力与风采!208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带给了灾区人民巨大的悲痛,失去那么多的生命、财产,灾区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在全党各族人民关怀支持下,重建家园,体现了我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风格,同时也表明了改革开放的实力和成果!
弹指一挥间,__年来临了,今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贡献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也从少年走向中年,一路实实在在感受享用了它的变化,如今的互联时代,更是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和满足,没有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哪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为改革开放40年点赞,不断前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五
八十年前,它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一座弥漫着红色革命的英雄之城,写下了宏伟的历史之诗;七十年前,它是长征开始的地方,一座承载过荣辱生死的希望之城,聆听过红军的顽强之歌;____年前,它是阳光沐浴的地方,一座镌刻过岁月变迁的奋斗之城,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风雨之路;现在,它是幸福扶摸的地方,一座洋溢着和谐安逸的繁荣之城,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崭新之貌。我的家乡——江西,和共和国一同成长。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在这里咏赋过《滕王阁序》;山如眉黛,水似眼波,李白在这里吟唱过《望庐山瀑布》。而当毛泽东登上井冈山,建立红色根据地,一向温婉柔和如女子的家乡,那时却如男子般威武,勇敢,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多少年,过去了。昔日的战斗英雄,化作了永远的丰碑;旧时的滚滚硝烟,凝聚成不灭的历史。八一起义纪念馆里,虔诚伫立的人群;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肃穆沉静的老人;井冈山故迹中,认真学习的年轻人。一幅幅画卷,一段段回忆,时光与变迁幕幕重叠。
一九九九年的元旦,我居住的城市——南昌,盛装打扮,携梦而来。商铺聚集的____,装修一新,一样的结构,一样的色彩,一样的灯箱,一样的喜气洋洋。宽敞的柏油马路第一次揭开了面纱,散发出缕缕幽香。全城的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等待着新年的礼花。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观灯,把整座城市照得光彩夺目,第一次结束了黑暗的夜晚。放射灯光抹过云端,与星星月亮争辉。人头撺动,爸爸把我扛在肩上,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兴奋地笑,幸福地歌唱。芳草铺满了休闲广场,鲜花绽放在每一个角落。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听到有人在呐喊:我们的南昌,真美。拥抱,击掌,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传递给每一个人温暖。
今天,那个万众欢呼的夜晚,已经成为永恒的怀念。南昌的欣欣向荣却铺面而来。____、胜利路的繁华可比西单,王府井。车水马龙,灯影人影,忙碌着,满足着。商贸的兴盛,是一座城池富足的标志。“亮化工程”、“净化工程”渗透到大街小巷。“创建卫生城市工程”更是把南昌变成了东方花园。天蓝得那么明亮,水清得那么澄澈,鞋不染尘,衣不沾灰,舒适而安宁。
此外,各大国际国内强劲企业先后进驻家乡,从饮食巨头百胜集团到卖场冠军沃尔马超市,从电子海洋苏宁企业到甜品之家哈根达斯……这不仅是对家乡发展的肯定,也是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市场融合的丰硕成果。
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百姓提供了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秋水广场的音乐喷泉,在炎热的夏天,送来丝丝清凉,游人漫步于赣江边好不惬意。红谷滩的摩天轮,是科技与浪漫的完美结合,在高空俯览夜幕下的城市,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各大公园都实行免费制,晨曦中锻炼的老人满足而安详,暮霭里嬉戏的孩童快乐而舒畅,夕阳下散步的情侣甜蜜而幸福。每一个社区内都有配套的健身器材和相应的环保设施,它的发展走的是新时代下,又好又快的建设之路,而不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一味强求,急功近利。所以,在繁华的背后,家乡还是美得那样清新,淳朴,怡人。
走在路上,很少见到步履匆匆,神色凝重的行人。他们或浅浅微笑,悠然自得,或面色平和,步伐坚定。改革开放,为干涸的大地,送来了春雨。衣食住行都不用担心了,医疗养老也有保障了,生活节奏也舒适安心了,工作压力也不那么了大了。幸福,写在每一个人脸上,更写在每一个人心里。
如果,没有____年来的改革开放,家乡也许还是那个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革命老区。而今,摩天大楼,数字化生活都不再新奇。我们的上一代吃着野菜和苦糠从这里开始长征,探索了这些年,终于塑造出了一个现代,时尚却又安静,温暖的城市。
改革开放,只有四个字,它的意义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一代人因它改变命运,一个城市因它焕然一新,一个国家因它而文明富强。
家乡,还是座新兴的城池,在改革的路上,她必将芳华绝代。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六
“比如说我们应该培育什么样的经济主体,包括金融主体、科技主体等等。这些主体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往前冲的动能强不强?不仅是力度还有高度,不仅是数量还有质量,这些都是问题。”魏达志说,深圳有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九大传统优势产业、十大文化创新企业,但是这些产业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上还没有处在核心位置,只有将技术创新迈向科学发现,形成科学发明、技术发明、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深圳才能够更好地腾飞。
城市的天际线无言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曾率领其团队参与建设过深圳的多个地标性建筑,见证了深圳城市天际线的变化。据他在盛典现场回忆,在1982年至1984年确立主体框架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采用的是钢筋混泥土的框架,到了1994年,深圳地王大厦的框架选用钢作为主体,高度进一步跃升。他认为,其实在后评价一个地标性建筑的重要性因素已经不再是高度,而是创新与环保,建筑也更多地向融入高科技与智慧化方面转型。
智慧化城市建设不仅体现在城市建筑上,更意味着往老百姓(78.290,-1.51,-1.89%)幸福需求、生活指数上去延展。中国平安(76.800,-1.31,-1.68%)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事业部副总经理蓝勇辉在盛典圆桌讨论时表示,平安从两年前就跟深圳市政府携手打造政务服务平台,力图让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在线上办理所有的政务相关事务,“帮助政府向科技服务型政府转型,这意味着我们的创新,(我们在做的)是各种模式创新的探索和尝试。”蓝勇辉说道。
深圳的创新型公司也正在努力用自己的产品帮助用户实现向科技的跨越。盒子科技创始人兼ceo韩森表示,盒子科技一直都从事着中小微企业线下的服务,作为背后的力量支持中小微商家的技术升级新零售升级,技术的变革。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而使得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又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更好服务他们的客户。
魏达志在盛典圆桌讨论环节同时表示,深圳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中国的最前列,在考量深圳之于中国的战略地位时,要思考深圳究竟能为国家崛起做出哪些实实在在的贡献,以及深圳是否能够带领湾区城市群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七
有人说深圳是鹏程万里而掠不过的海,深圳人是扬帆逐梦而永不放弃的海盗。而局长喜欢把深圳叫做绽灵之境,为什么?因为:萦萦之际,百花绽灵。通灵之花,亦如梦想之花,飘荡且悠扬,孤独且断肠。
40年孕育出的深圳,它显得很年轻又很单薄。年轻到整座城市宛如一所大学,单薄到漂泊者的灵魂无处安放。熙攘之间,似梦似幻,它承载着太多年轻人的梦。
深圳就像是文化的沙漠,它甚至没有放过任何与外地文人交流的间隙,很多人一再追问,文化沙漠里能否绽放出绚烂的花?除了楼花和韭菜花。水花、浪花!还有梦想之花!40年的特区,在改革开放的培养基里,像一个实验室里惊奇结果,像一个历经沧桑的人。
南下,对于上一代的中国人,犹如一场张扬反叛精神的梦。伴随摇滚乐手旋律与低吼,“一直往南方开,一直往南方开”,所有放弃一切安定的日子去南方的勇气,都是为了实现追求激荡人生的那种感觉。
命运像一只手,牵引着逐梦者朦朦胧胧地走。老家伙总会告诉新来的你:来了都是深圳人。哲学家道森有句名言,“文明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秩序,框定它的准则并非物质财富,而是精神洞见。”
显然,深圳的文明还在施工中。但我们又很幸运,在慌张的工地里捡到了“镀金的瓦片和砖头”。还在为深圳添砖加瓦。
其实深圳早已不是刻板印象里那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了。全国各地的精英汇聚深圳已经有40年的时间,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早就已经为这座城市打磨出了属于它自己的文化。
都说评定一个城市,上至文化底蕴,下至平民。gdp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数字的根据,帝都、魔都、羊城的历史悠久而又长远,相比之下深圳是伶仃洋海湾孕育的新生儿,而这座年轻到你无法感受他的人文,我很喜欢别人称深圳为鹏城,因为古人云:鹏程万里!深圳是一座速度之城。
说到深圳的企业,人们总会提起: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创维、这些王牌企业!仅仅在粤海街道办就拥有上市企业83家企业园区169个,产业楼宇318栋众多知名的科技公司,都在这里诞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马上就要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了,每一个十年都是发展的光年,也是深圳逐梦者的青春。提前祝愿深圳四十周年快乐,愿不忘初心,励励前行!
四十周年快乐!我的深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八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圳正以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20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2020年,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力争实现“万亿平台、千亿增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左右。
2020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历史跨越了半个世纪,2020年1月5日,中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技术含量最高的高轨卫星——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该卫星将对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进行全面在轨验证。
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2020年,中国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迎五洲客、计天下利。
这一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如约举办。
40年来,一代又一代拓荒者披荆斩棘,踏平坎坷,终于将深圳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沿海渔村,建设成为千万级人口的充满生机的国内一线城市和创新动力十足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体量从1979年的不到2亿元增长到的2.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一。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和缩影之一。
深圳的发展繁荣,起初得益于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中央“允许试、大胆闯”的政策支持下,深圳率先突破了诸多禁区,市场化措施首先在深圳进行尝试,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力、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纷纷在深圳建立,加上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境内外资金和人才纷纷涌向深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打通,改革与开放相得益彰,深圳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商贸、金融等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展现出了蓬勃活力。
在当时的发展战略中,经济特区被赋予了以局部增量带动全国存量改革开放的意图,深圳的成功也确实充当了示范作用,有效地刺激和带动了内地的改革开放。深圳还一度充当“黄埔军校”的角色,向内地输送了大量的市场经济各类人才。以经济特区搅动全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深圳可谓不负使命。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市场化改革热潮在全国掀起,社会上一度出现“特区不特”的担忧。21世纪初,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未了,一些地区因独特的政经地位在城际竞争中长袖善舞,民间亦曾出现“深圳,你被谁抛弃?”的议论。然而,深圳的改革并未因此停步,这些关于深圳衰落的担忧最终都未成为现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论是明星企业的崛起、整体产业的升级,还是整个城市功能的提升,深圳的表现都大大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金融危机后,全球出现新产业浪潮,深圳又一次踏准节奏,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领域迸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在全球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面临外部环境和疫情的冲击,深圳在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实现了gdp正增长,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回望过去40年,深圳的发展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坎,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城市综合实力不断上台阶,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深圳的城市定位也不断上升。4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深圳成功的因素已从当初依靠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转换为主要依靠体制和文化优势。
深圳经济体制优势体现为市场经济成色高、民营经济活跃、民间创新力强和政府服务型定位。这些要素的组合创造出了一种宽松、自由、公平的营商环境,大大降低了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本和人才构成了持续的吸引力。深圳的文化优势体现为务实、平等、开放的市民文化根基深厚。移民城市的特点和民营经济占比高的经济结构是形成深圳城市文化特质的主要因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些口号背后是流淌在血液中、刻在基因上的平等、包容精神。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一直广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早期阶段,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的内地把深圳商品经济的成功喻为“斯芬克斯之谜”,甚至掀起一股探谜解谜的热潮。当市场经济改革在全国推开、市场经济的框架写进教科书之后,深圳在经济运行、公共治理和城市文化方面继续显示出一种特质,优等生的榜样作用继续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仍然是“我们的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十九
观察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深圳经济特区是最好的“窗口”之一。40年间,从一个3万人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人口超千万的现代大都市,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老渔民邓锦辉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打工妹戚卓获得了改变命运的舞台,创业者周剑不断追逐着自己的创新梦想……40年带来的,不仅有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更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竞相迸发的创新活力。
行走鹏城大地,最让记者难忘的,是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深厚感情。在深圳人眼中,改革开放在不断变高的摩天大楼中,在不断变美的城市环境中,在不断变强的市场活力中……改革开放已深深融入深圳人的血液,成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率先放开生活必需品价格、率先放开土地市场……这是过去的深圳,凭借一个个“开先河之举”成为改革开放的探路开路者。率先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全面实施药品“零加成”改革……这是今天的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改革开放再出发。
深圳经济特区40年,为改革开放写下生动注脚。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深圳经济特区周年感悟篇二十
时光荏苒,弹指间我也在深圳度过了17个春秋。在这17年里,无数人曾经像我一样,在故乡与深圳之间摇摆不定,纠结和衡量去或留,家人与梦想,得与失。40年的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2003年4月,我和大多数深圳人一样,怀揣梦想,从一个打工者开始到自己创业,从无到有,经历过夜以继日的苦拼和日夜颠倒的醉生梦死,努力着,奋斗着,坚持着,彷徨过,失落过,也辉煌过。
在这17年间,细数自己由于房东涨房租、房东卖房、工厂搬迁、自己工作变动、自己买房、换房,这17年间我至少搬了10多次家,从打工到自己和朋友一起创业,工厂随着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建厂扩大,设新厂又合并,拆迁,折腾无数。我常说,生命在于折腾,因为在折腾中你才能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去反省和完善自己。由于行业和市场原因,又不得不在2012年结束从事了20多年的传统的3c周边制造行业,工厂整合,从头开始学互联网,b2b,b2c到人工智能、无人机,整合资源,开拓新的领域和开辟新的市场。人到中年,不得不一次次面临着抉择,面对残酷的市场,不得不去进行着企业转型。
深圳真实也很现实,只看努力和成绩,没有太多人情世故,在深圳混,没空矫情。不管你是70、80,或者是90、00,你行我就认,不行就靠边凉快去。我们每个人就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会成长、学会去适应,不然你就将会给这个时代淘汰,给这个城市冷落,无法再在这个城市生存。也许在深圳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到其中的人生百味。我也算是把人生最精华的岁月奉献给了深圳,因为这个城市,不容你歇脚,每个人都在奋斗和坚持着!
在这里,认识到一群志同道合,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疯、一起打气、一起拼的朋友。在这里也收获了生活中的挚友,可以毫不掩饰地倾诉,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之间没有市侩的尔虞我诈,没有物质的利诱,只在于心的交流。因为深圳是个很包容的城市,没有地域的界限,只要你足够坦诚,足够的能量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热情,你任人为善的品质和感恩的心,在这里就有你的一片天。
匆匆过客也好,落地生根也罢,冷暖自知。繁华背后有多少辛酸泪,无数人从此离开,又有无数人承载着梦想到来。经历告诉自己,深圳是座可以有梦想的地方,尽管前路漫漫,但我依旧热爱深圳这遍土地。感恩在深圳收获的这一切!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希冀在未来的岁月里,依旧可以再次放飞梦想,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纪念日,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生辰,也是全体深圳人的节日。
四十年来,深圳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从一个边陲农业县,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大都市,接下来,《经理人》杂志带读者们梳理一下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gdp实现高速增长。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gdp总量仅为2.70亿元;2010年,深圳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6年,深圳gdp突破两万亿,首次居内地城市第三。而到了2019年,gdp总量为26927.09亿元,继续全国排名第三。这增长速度用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深圳仍然交出了堪称“奇迹”般的答卷。据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2634.3亿元,同比增长0.1%,gdp增速较一季度回升6.7%,高于全国增速(-1.6%)1.7%,高于全省增速(-2.5%)2.6%。
综合实力实现飞跃。
人均gdp居国首位。1980年,深圳人均gdp为835元,到了2019年,人均gdp达到203489元,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80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3亿元,1996年、2010年、2014年、2016年,这一数据突分别破百亿元、千亿元、两千亿元、三千亿元大关。2019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3.2亿元,增长6.5%。
2019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68万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出口总额为16708.95亿元,连续二十七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经济结构深刻变革。
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28.9:26.0:45.1调整为2019年的0.1:39.0:60.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703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95.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1.2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6406.06亿元。
2019年,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达到17487.3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4.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230.85亿元,占gdp比重34.3%。
截至2020年,深圳已有8家企业上榜世界五百强榜单,具体包括中国平安、华为、招商银行、正威集团、万科、中国恒大、腾讯、深圳投控,此外一批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也在深圳诞生、成长、壮大,例如大疆、中兴通讯、比亚迪等等,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拥有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7万家,对比2014年激增逾万家,居广东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收入大幅提升,消费结构优化。数据显示,1985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付分别为1915元、1790元,到了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提升至62522.40元、43112.65元。
值得指出的是,深圳居民消费支出更加关注生活品质方面的支出,此外,诸如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逐渐提升。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深圳各类学校从1970年的340所增加至2019年的2642所,其中基础教育学校从340所增加至2593所。2019年,各类在校生达到232.24万人。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全市有1213.69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66.64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四十年的时间,深圳经济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此40周年来临之际,《经理人》杂志祝愿深圳在未来的日子里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4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