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最后,希望这些教案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北京的教案篇一
1、 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 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目的1、2
教学目的3
新北京图片及资料
2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提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她的首都在哪里?
2、 播放北京的有关介绍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兴趣。
3、 板书课题,揭示本堂所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 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 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 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 读生字并组词。
6、 根据字形组合猜字谜,学生复记生字。
“庄”、“阔”、“周”、“似”、“拼”、“案”、“厦”、“坛”。
7、“土”还有哪些字。
(1) 区别“坛”、“城”并练习书写;
(2) 自学城市的市怎样写。
8、掌握笔顺写“央”字。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 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 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 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 全班抽认生字卡。
2、 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
1、 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2、 重点字抽认。
二、 课文,理解内容。
1、 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 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2)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3)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2)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3)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4)体会读。/article/
(5)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1)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2)老师介绍:
(3)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1)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2)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三、 扩展活动。
展示收集资料,谈谈你所理解的北京的新变化。
四、 写字教学。
1、教师提示:
“旁”第6笔是横钩。
观察“国”、“图”指导写方框。
10、北京
北京 中国的首都
天安门 红墙 黄瓦 广场 纪念碑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爱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
北京的教案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1.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1.通过让学生听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激发学生去探究北京话的魅力的兴趣。
2.让学生听北京话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北京话的魅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北京话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自读勾画: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作者很喜爱北京话?用“——”勾画。
2.汇报点拨:
体会“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一句的深刻含义。
抓住“诱惑”追问: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
(相机播放北京导游讲话、北京老人聊天、北京小贩吆喝的课件,让学生体会北京话的诱惑,与作者一起感受。)。
(2)重点指导朗读句子:“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之中”。
3.自读讨论:作者分别写了谁学说北京话?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句子或词语说一说。
(1)体会北京话很重要的句子:“北京话也是一种汉语方言——不过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
(3)最能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话?为什么北京话是不朽的?
四、揣摩写法,拉近距离。
1.回顾全文:作者喜爱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2.小结,梳理写作方法。
3.指名交流: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
北京的教案篇三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北京的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3、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北京的教案篇五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重难点:北京教案教学设计好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1、激励学生自己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3)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读
2、读喜欢的段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书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了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四种结构。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同偏旁的字:坛、城,国、图。
突出主笔的字:央(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霍:
观察字形后,边示范边讲解:提土旁横宜短,竖起笔要高;方框不要充满格子,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空隙;/article/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的弯度,就像一把弓。
3、学生描红练习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明信片照片、邮票、火花、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北京的教案篇六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体验感悟
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乘7的结果。
四、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教学板书: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八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4六九五十四
一共有多少天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课件、实物投影
一、情景创设
2、四个星期、五个星期各是多少天?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完整图意,再列出算式。
3、开放性题,第4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教学板书:
一共有多少天
1×7=7一七得七
2×7=14二七十四
3×7=21三七二十一
4×7=28四七二十八
5×7=3五七三十五
6×7=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买球
1、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课件、实物投影。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帮他们算算吗?”
二、问题探究
1、你能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
2、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3、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对口令;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2、第4题,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1)(2)题,第3题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并解答。
3、第5题,要求学生先看算式有什么特点,再利用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四、实践应用
1、小组玩“对口令”游戏(第3题)
2、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3、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教学板书:
买球
8×8=64八八六十四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做个乘法表
2、各小组准备一套1~9的乘法口算卡片
自主整理乘法口诀。
课件,实物投影。
一、情景创设
1、“这段时间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整理乘法口算卡片活动,整理时想一想,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经过系统整理,把乘法表填完整。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二、实践应用
1、找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并填一填,先独立做,然后小组内交流。如()×()=18的只需要填出一道,其余的通过交流获取。
2、说说淘气做的乘法表,他是怎么得到的?你能帮他填完整吗?学生填,校对。
3、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横着看,竖着看。
三、练一练。
完成1到5题作业,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北京的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能从色相环中找出哪些颜色是冷色。感受生活中冷色调的装饰所具有的美感。了解色彩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综合性因素所决定的,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冷色给人的感受。合理地选用冷色进行搭配,运用书中提示的方法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设计装饰。通过设计生活中的装饰布,使学生把学过的装饰图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出美的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用品。使学生树立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艺术的观念,促使学生积极投人到美化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究,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认识并会运用冷色。
:会用冷色设计生活中的装饰
:宣纸、彩色水笔、墨水、绘画纸、水粉颜色、彩纸粘贴等。
这些作品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
我们把红、橙、黄这类颜色叫做什么色?
这些暖色给人怎样的感觉?
创设环境(用冷色布置教室)。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环境布置。
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布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那么我们能给这些颜色起个名字吗?
冷色
2.出示色相环。
指导学生填色相环,归纳:
在色相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蓝、蓝紫、蓝绿属于冷色。浅绿、柠檬黄属于中性色,如果和暖色比它偏冷,如果和冷色比它偏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3.欣赏一些冷色调作品。
请学生将自己装饰布进行分类,把冷色调的挑选出来。
4.请同学们看书,找一找设计装饰布的方法。并出示一些装饰布的图片及学生作业等资料供学生。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问题。
观察感受教室内挂的窗帘、墙上挂的饰物以及桌上铺的桌布的色彩,比较一下这些装饰给人的感觉与上节课认识的暖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活动,根据这些颜色给人们的感觉给这些色起名。
填色相环,把手中的冷色卡放到色相环中合适的位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装饰布进行分类,把冷色调的装饰布挑选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学习装饰布的设计及表现方法。
使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明确哪些颜色属于冷色。
进一步感受冷色。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1)点染
(2)电脑制作
(3)粘贴
(4)绘画
在炎热的夏天,你希望在什么色调的房间内学习生活呢?(冷色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冷色设计一块美丽的花布,让它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吧。
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块装饰布。
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全体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并提问:
1.你认为哪些作品图案新颖、色彩搭配和谐?
2.说一说你设计的装饰布适合做生活中的什么用品?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大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联系生活,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升华主题,扩展思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表现生活。
北京的教案篇八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已喜欢的局部,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1、20xx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同学跟着写。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布置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同学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同学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同学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同学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意思,鼓励同学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
5、朗读感悟北京的美。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过的“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还记得一首歌里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北京。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发明。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绩。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板书课题:北京,同学跟着书写。
2、老师范读,同学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同学读,老师欣赏。
1、同学选择自已喜欢的局部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用这十个词分别组词。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近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4、练习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同学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同学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同学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教室里展示。
2、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北京的教案篇九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1.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学难点
(1)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2)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1.播放视频歌曲《我和你》。
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或:这首歌是什么活动的主题歌?)
2.说说对奥运会的认识。
(北京奥运会是20xx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xx年8月24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3. 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细地读一读第2课,注意把字音读准了。
1. 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思考:两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内容?
(2)教学生字词
a出示第一批生字词。
北京 时间 五环旗 表演 几名
飞机 场上 运动员 朋友 外国
b领读,指名读。
注意“京、名、场、朋”是后鼻音。
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时。
五环旗(插入图片):奥运会会旗,旗面白色,上面有五个环,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区:蓝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州,红色代表美洲。五个环套在一起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c逐排出示第二批生字词。
帷幕 舷梯 仿佛 燃烧 熄灭 友谊
留恋 不舍 绚烂 抛向 卓越 尊重
侧重读音指导,词语了解一下意思,不需要深入解释,在下面的学习中再学习。
2.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
a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b 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c 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
3. 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4. 出示填空,了解资料。
奥运会的会旗是( )。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 )了。
(学生根据朗读与预习填写。)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重点要记住右边的笔画,右边的第一个笔画是横折折钩,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撇。
名:共六画,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起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点。
2.其他着重要讲的描红的字。
国:共八画,全包围结构。
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最后一画的名称是横折弯钩。
3.描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完成《习字册》生字。
北京的教案篇十
整理与复习(一)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纸片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
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北京的教案篇十一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课件1、2)。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我会读”下面词语。(课件3)。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三、学生自主识字。(课件4)。
1、重点认读以下生字:央、市、旁、城。
2、教师范写,学生再写。
四、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北京哪些美丽的地方?
二、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想一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图理解“矗立”的意思)(课件5、6、7)。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课件8)。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课件9)。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课件10、11、12)。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课件13)。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图片、文字等)。
板书设计:
北京。
天安门庄严、美丽。
柏油马路宽、长、绿树成阴。
立交桥许多、川流不息美丽。
名胜古迹、公园风景优美。
北京的教案篇十二
1.出示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2、师: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
3、师: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自由说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预设: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
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
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全班分为12小组,每3个小组就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
(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组派代表复述研讨的部分,组员可以补充。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叙述顺序(腊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写的;除夕是用总分的方式写的;正月初一是用对比的方式写的;正月十五是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反馈评分。
(2)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生、师生互动,师注意引导学生品出京味语言的特点,必要时作示范;反馈评分。
4.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处理的好处。
1.快速浏览,找出描述小孩过春节的地方,指名读。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春节是怎样过的或说说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
1.总结全文,复现童谣。
腊八粥,腊八蒜,色味甜。
二十三,家家户户过小年。
除夕夜,真热闹,吃肉喝酒放鞭炮。
年初一,拜年忙,大人小孩庙会逛。
初六户户新开张,店里伙计并不忙。
正月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喜洋洋。
正月十九年一过,大家做事又照常。
2.作业: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写写当地的民俗风情(如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注意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腊八
小年
热爱 除夕 (家家热闹)
认同 正月初一 (人人欢乐)
正月十五 (处处红火)
正月十九
北京的教案篇十三
1.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进行简单预测的能力。
4.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地数出角的个数。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正确辨认各个方向。
2.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地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复习方向知识 在地图上复习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看图说说相对应的位置。 在小组内说一说完成第3题第(1)小题 每人设计出几条路线,求出长度,并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比较哪条路最短。
1.一折并剪一剪回答问题 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几边形,它有几个角,说说各是什么角? 让学生实际操作,由于有不同的剪法,就有不同的答案:
(1) 三条边,三个角,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2) 四条边,四个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3)五条边,五个角,三个直角,两个钝角。
2.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里涂色,绘制条形统计图。 独立想想打算怎样组织小小运动会。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结
说一说本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最感兴趣,哪些内容感到还有困难,提出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北京的教案篇十四
3、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1.幻灯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幻灯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放幻灯片,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幻灯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放幻灯,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放幻灯,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放幻灯,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北京的教案篇十五
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用一句或几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养过小动物吗?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
1.准备,收集找来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照片,也可以自己画。上课时带来,向大家介绍。
2.看图说说这是些什么动物。
3.提问: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养过小动物吗?
4.请同学们按照喜欢动物的.种类自愿组成小组,一起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5.小组推荐代表在班里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6.评选介绍最好的小组和个人。
7.小结:
你们这么喜欢小动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呢?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口语交际必须做到: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重复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表达。而作为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中也存在以下不良情况,如:口语交际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等等。
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敢说、乐说、大胆说,使其愿意交际,在说话时做到举止得体,态度大方,彬彬有礼,同时又言之有理。
通过这次教学口语交际课我喜欢的小动物一课,我有几点反思:
此次口语交际,选材是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个内容是学生乐于交流、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我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然后在课上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更能放松自己,从而激发起他们交流的兴趣与意愿。
教学层次清楚,在平等、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学习如何说话。
1、教师先创设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交流的兴趣。然后教师作出说话的示范,自然引出这节课要用到的思维策略诀窍,让学生明白说话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听话的时候要怎样做才是认真倾听。这样就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样板,让学生知道怎样说就是说完整话了。
2、学生结合自己准备的画,学着老师的样子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思维策略:学会说话沟通畅
诀窍:1、用心倾听别人发言。(眼看、耳听、不插话)
2、说完整话。(喜欢什么为什么)
通过思维策略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懂得应该如何发言,在别人发言时应该怎样听。这对刚入学的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用的。学生能够从小掌握如何在众人面前发言,如何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也是一种必要的素养。
学生在小组内表演交际,又在全班实际交际,覆盖面广、交流面广,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动态环境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大胆地发言、大方地交流,依据策略诀窍学着老师的评价,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更为他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增添了勇气和自信。在轻松地交流过程中,学生运用思维策略和诀窍进行介绍,老师以策略诀窍为标准对学生的交谈进行评价。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时,老师加强巡视,依据策略的三点诀窍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评价方式,依据诀窍进行评价,既检查了学生是否认真倾听了别人的发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在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三种动物时,用到了有……有……还有……的句式,老师马上捕捉到,并向全班同学进行了介绍。对发言的这个人来说老师的评价是对她的肯定和表扬,对听的人来说也能收获到一些说话的技巧,为以后的说话、写话进行渗透、奠定基础。
1、在教学思维策略的过程中,没有完成预想的进行礼貌用语的渗透。
2、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应满足于学生能用完整话说出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还应引导喜欢相同动物的学生互相补充,说说喜欢这个动物的不同原因,为学生多说几句话进行渗透。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在口语交际课中对其训练之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不断渗透指导。而且学生千差万别,必须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认清实质,摸索、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北京的教案篇十六
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一引入。
你知道北京是下午14:00时,纽约是几点?伦敦是几点?为什么媒体报时,总是说北京时间几点钟?想要搞清楚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重要问题:
二地方时。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的量度却是人为研究、规定的。
正午12时的规定:当太阳位于某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时,那里就是正午12时。
地球上相同经度的地区时间一样吗?不同经度的地区时间一样吗?
请做模拟实验:
将地球仪北极朝向自己。
1在不同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2~5根)观察时间。
2在同一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观察时间。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读图与填空。
地方时: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为什么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的早?(与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联系起来考虑)。
三、时区的划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地方时问题,讨论。
同一瞬间不同地方的不同时刻不同,为什么?
在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得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这个观点就是时区划分的根据。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中央经线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
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所有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吗?
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时区的划分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为划分的?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左右各多少度?
计算:
1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地时区的计算。
2北京午夜23:00时,我国新疆、巴黎、纽约、东京、等地的时间是多少?
四.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怎么办?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相反,向东航行呢?
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日界线的“读图”,填空。
提示:日界线所在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是一样的。
如何理解日界线西侧是新的一天的起点?人为规定的,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日界线西侧开始,自西向东每跨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到日界线东侧时加了24小时,因此到了下一天,比如日界线西侧是5月2日0点,日界线东侧是5月3日的0点,根据地球每转一圈是一天,在任一时刻,日界线以东的区域已经转过一天,进入第二天,而日界线西侧还是该天的起点。如:在东西十二区里,如当日界线西侧为上午10点时,日界线东侧也为上午10点,它却已是第二天的上午10点。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五一节的讨论。
新课结束,小结。
作业: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和科学作业本上的练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2》,来自网!
北京的教案篇十七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
生:我换牙了。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
1、畅谈想法
生1:可以请每个同学说一说。
生2:可以请他们分别举手表示。
2、引出课题:像同学们所说的数一数,并且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3、小组合作,尝试统计
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自己组的换牙情况。
4、交流统计结果和记录方法
如学生想不出,可由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
5、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整理各组数据,把全班情况统计在黑板上。
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反映的数据,充分发表见解。
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
(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北京的教案篇十八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本课时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索角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比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知识教师仍然加以引导和讲解。如周角和平角,学生仅从形状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平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理解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索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交流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4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