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6 12:53:10
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五篇)
时间:2023-03-16 12:53:10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篇一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0.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后两句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b.【乙】诗末句的“放过”和“拦”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

c.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语言明白如话,灵动活泼,幽默诙谐,逸趣横生。

d.这两首诗都没有细写眼前之景,重点在叙写感受,寄寓哲理。

21.请简要分析【甲】诗“闻说鸡鸣见日升”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2.由这两首诗你还可以联想到哪些哲理性的诗句呢?请举一例,并简述其中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

20.c

21.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22.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结论;旁观者清。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哲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哲理:美妙的体验,“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篇二

、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6、这首诗中,“泘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

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4、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答案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2、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5、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7、“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8、千寻(见日升) 铺垫9、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苏南通20xx登飞来峰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1分)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浙江金华20xx登飞来峰

①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②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①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四川广安20xx登飞来峰

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写作手法

衬托 象征

景:塔高千寻——目睹之景(正面描写)

鸡鸣日升——传闻之景(侧面描写)——美好的政治前程

情: 浮云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最高层 ——政治的最高决策层

进取精神: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理:登高望远

寓情于景 寓理于景

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篇三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 山上千寻塔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见日升)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1、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

“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

人的处境和心情。

1、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答:案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篇四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2分)

9.b

10.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登飞来峰阅读题答案 登飞来峰 阅读篇五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主要特点是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或借用别人的诗句来解读诗中蕴含的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4.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5.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6. 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山上千寻塔”中“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

b.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掘地深逾寻丈。

(以下是07年娄底市中考题)

7.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1. 站得高,望得远。(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①用“自”好。因为“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得“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原因解释不显得绝对。 ②用“只”好。因为“只”字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3.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4.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6.d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53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