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步骤的合理安排和教学评价的准确性。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时有所帮助。通过参考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如何设置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加强你的教案编写能力,提高你的教学水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一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蚂蚁飞上天》(附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愉悦。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认真倾听讲述。
3.学习讲述故事,丰富词汇“高兴”。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观察蚂蚁。
2.相关课件、音乐、图片。
3.贴纸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体验成功的快乐。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拓展想象空间。
活动过程:
(一)歌曲《小蚂蚁》,教师与幼儿一起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二)设疑激趣。
教师:有只小蚂蚁想告诉我们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
(三)看图讲述。
1.介绍作品名称。
2.逐幅讲述第一遍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小蚂蚁在草地上散步看到了谁?指导幼儿学习蜻蜓飞。
3.讲述第二遍故事,提问:小蜻蜓(蒲公英姐姐)做的对吗,为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丰富幼儿词汇:高兴。
(四)迁移经验。
1.“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鼓励幼儿想象。
2.在钢琴曲《童年》声中,师幼互动。
(五)情感教育。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幼儿学好本领,飞到天空去遨游。在歌曲《我要飞》中结束活动。
(六)延伸活动。
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其他小伙伴听。
附故事内容:
一只小蚂蚁在草地上散步。他看到小蜻蜓扇动着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可神气了!小蚂蚁说:“小蜻蜓,你能带我飞上天吗?”小蜻蜓看了看小蚂蚁,没有说话。小蚂蚁仰着头,心里想: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该多好!
蒲公英看见了,对小蚂蚁说:“别着急,抓住我,我带你上天。”一阵风吹来,小蚂蚁牢牢地抓住蒲公英。慢慢地,小蚂蚁飞上了天。白云在它的四周飘荡,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欢迎你,小蚂蚁。”小蚂蚁高兴极了,他欢呼着:“我真高兴,我终于飞上天了!蒲公英姐姐,谢谢你帮助了我!”
活动反思:
当幼儿讲述时思维枯竭,快要没辙的时候,我能及时予以点拨,并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我感觉提问的技巧是展开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表达的关键,于是我注意抓住关键点去提问,为幼儿思维的进一步扩展搭建“支架”。思维的浪花被激起,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总之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创造性相象、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二
1、促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2、激发幼儿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丰富词汇:飘荡、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3、启发幼儿独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已初步了解飞机、火箭、降落伞等物体会飞的简单原理。
2、已认识蚂蚁,掌握了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生活中已认识蒲公英,带孩子一起玩过蒲公英。
(二)物质准备。
多媒体电脑软件(或实物投影机、图片)、字卡若干、立体可操作的蚂蚁一只,能飞的玩具如风筝、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发现活动——会飞的……。
指导语:老师带小朋友到外面观察、游玩,老师从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什么物体会飞,什么物体不会飞,为什么。
活动二看图联想——蚂蚁怎么啦。
指导语:老师利用实物投影机,出示立体小蚂蚁,引导幼儿想像蚂蚁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它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鼓励幼儿发挥想像,肯定有创新、想法与众不同的孩子)。
活动三故事欣赏——蚂蚁飞上天。
提问语:
1、花丛中的小蚂蚁,它想去哪里?
2、谁帮助了小蚂蚁,它是怎样带蚂蚁飞上天去的?
3、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
活动四创造性迁移创编故事——我帮蚂蚁飞上天。
指导语:老师启发、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像,想出各种帮蚂蚁飞上天空的办法,并能创编出新故事情节。(表扬说得多、说得范围广、说得方法离奇、有趣的幼儿)。
活动延伸:
音乐律动《我要飞往天上》。
指导语:请幼儿听着旋律,展开想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往天上飞的.各种方法。
各领域渗透。
艺术:音乐活动——歌曲《小飞机》《我是一只会飞的鹰》;美术活动——想像画《假如我会飞》。
健康:体育游戏“小伞兵”。科学:
1、认识小蚂蚁。
2、参观航天奇观,了解高科技产品能飞上天的原因。如:卫星为什么会飞,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等。
生活中渗透。
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什么是能飞的,什么是不能飞的。
环境中渗透。
收集各种物体飞行时的相片贴在墙上。
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书刊,寻找哪些物体是会飞的以及它们会飞的原理。
活动反思:
今天学习了童话故事《蚂蚁飞上天》。“花丛中有一只小蚂蚁,它很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没有翅膀,怎么办呢?”一开始,我就设计情景,让孩子们一起帮助蚂蚁来想办法。赫赫说:“让蚂蚁爬到蝴蝶的身上,跟着蝴蝶飞上天。”楷楷说:“蚂蚁也可以爬到蜻蜓的身上,跟着蜻蜓一起飞上天去旅行。”看来孩子们都能联想到会飞的小动物,借助其他动物的飞行,帮助蚂蚁上天旅行。“老师,蚂蚁也可以爬到叶子上,风儿一吹,叶子上的蚂蚁就和叶子一起飘到空中去了。”乐乐也积极思索着。“对呀,除了靠小动物以外,我们还可以靠其他东西哦。”......
在这一活动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开放式的提问,既关注了故事的本身,又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语言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老师灌输知识,而是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孩子们想到了许多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也说得很好。由此我开始让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故事当中谁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由此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蒲公英叶能在空中随风飘舞,是蒲公英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故事讲述后,我让孩子们学习仿编故事,孩子们的思路也一下子打开,把刚开始给蚂蚁项的办法用到了自己的故事里面。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故事的后半部分,蚂蚁在空中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故事后半部分就大同小异了。
活动后我想导致这一原因可能与幼儿缺乏从高处往下看的经验有关。其实,当时我可以根据季节,适当的给孩子们提示:春天来了,小草、小花怎样了?太阳公公怎样?风儿怎样?相信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得更广一些。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三
设计思路:
《蚂蚁飞上天》这个故事优美、富有童趣,给了孩子美的意境,美的感受。此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围绕着“蚂蚁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是谁帮助它?”这个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自主学习和积极创造的空间也比较广阔,讲述的氛围也较宽松。
活动目标:
1、在讲述的基础上,能大胆想象各种让蚂蚁飞上天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讲述。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对话。
活动难点:
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讲述。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贴绒教具(小蚂蚁、树木、房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这是谁?(出示小蚂蚁)。
2、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
二、利用图片进行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1、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它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它不会飞,这该怎么办呢?(幼儿进行猜测)。
2、飞机、小鸟、树叶来帮忙……请幼儿学习他的话。
3、小结:小朋友可真会动脑筋,想了那么多好办法。
4、(出示蒲公英)小蚂蚁在和谁说话?它们在说什么?(学习对话)。
三、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根据图片将故事完整的讲述。
教师表扬讲得好的幼儿。
3、请能干的幼儿进行讲述,其他幼儿进行点评。
四、课外延伸活动。
2、教师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小朋友们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发明家一定能实现你们的愿望的!坐上火箭去浩瀚的宇宙中看看对吗!
活动反思:
在这一活动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开放式的提问,既关注了故事的本身,又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语言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老师灌输知识,而是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孩子们想到了许多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也说得很好。由此我开始让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故事当中谁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由此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蒲公英叶能在空中随风飘舞,是蒲公英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故事讲述后,我让孩子们学习仿编故事,孩子们的思路也一下子打开,把刚开始给蚂蚁项的办法用到了自己的故事里面。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故事的后半部分,蚂蚁在空中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故事后半部分就大同小异了。
活动后我想导致这一原因可能与幼儿缺乏从高处往下看的经验有关。其实,当时我可以根据季节,适当的给孩子们提示:春天来了,小草、小花怎样了?太阳公公怎样?风儿怎样?相信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得更广一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四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
b、指名读。
c、全班齐读。
1、读题,你印象中的蚂蚁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童话故事,相信同学们会对蚂蚁有更多的认识。
3、再读题,蚂蚁有着怎样的理想?有着同样远大理想的还有——巨人。(板书:蚂蚁巨人)。
4、书上用怎样的词组形容他们的呢?
5、若单从外形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容易实现上天的理想?
三、学文。
其实,事情往往并不象我们预测的那样。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得知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天很高兴,他把他俩带到一棵通天树下,说:“这是一棵通天树,你只要顺着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一)树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出示词组填空)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你能读出树的高大吗?
(二)巨人的话。
1、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先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再互相说一说。
2、巨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快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4、哪位巨人愿意向我们吐露心声?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xxxx的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他试一试是,他是——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现在老师就是老爷爷,那个小巨人愿意听听我的劝告?
(三)蚂蚁的话。
1、可是小小的蚂蚁却语出惊人,他怎么说的?(出示相关语句)。
2、他的话应该怎样读?先自由试读。
3、指名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4、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播放课件:小蚂蚁遇到了重重困难)。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xxxxxxxx,还说过xxxxxxxxxxxx,它坚信xxxxxxxxxxxxx。
(师引读,生接读)。
四、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它上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此时此刻,你想对蚂蚁说什么?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五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
b、指名读。
c、全班齐读。
二、谈话导入。
1、读题,你印象中的蚂蚁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童话故事,相信同学们会对蚂蚁有更多的认识。
3、再读题,蚂蚁有着怎样的理想?有着同样远大理想的还有——巨人。(板书:蚂蚁巨人)。
4、书上用怎样的词组形容他们的呢?
5、若单从外形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容易实现上天的理想?
三、学文。
其实,事情往往并不象我们预测的那样。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得知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天很高兴,他把他俩带到一棵通天树下,说:“这是一棵通天树,你只要顺着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一)树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出示词组填空)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你能读出树的高大吗?
(二)巨人的话。
1、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先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再互相说一说。
2、巨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快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4、哪位巨人愿意向我们吐露心声?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xxxx的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他试一试是,他是——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现在老师就是老爷爷,那个小巨人愿意听听我的劝告?
(三)蚂蚁的话。
1、可是小小的蚂蚁却语出惊人,他怎么说的?(出示相关语句)。
2、他的话应该怎样读?先自由试读。
3、指名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4、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播放课件:小蚂蚁遇到了重重困难)。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xxxxxxxx,还说过xxxxxxxxxxxx,它坚信xxxxxxxxxxxxx。
(师引读,生接读)。
四、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它上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此时此刻,你想对蚂蚁说什么?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六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年段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2是重点。
四、教学媒体: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五、设计思想: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孩子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方法如何,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空间。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想跳出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那我们来读读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
终于 俯下 鼓励 充满 自信。
仰酸了 好高哟 试一试。
抬头仰望 连连告退。
b: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课件出示)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课文中的谁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板书巨人,写大一点)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巨人是什么样的?男孩子们,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巨人的高大、强壮、有力。(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效果:老师来读一读,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边读边做手势。)全班再齐读。
(渗透读词语想画面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把枯燥的词语想象成生动的形象,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c:请看第三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很小很小。
课文中谁很小很小?(板书蚂蚁,写小一点)女同学轻轻地读,读出蚂蚁的小。再轻一点,再慢一点。
(利用课件,把描写巨人和蚂蚁的词语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用不同的字号,不同的颜色出现,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对比,鲜明地体现它们在身体上的差异。再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差异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3、同桌互读课文。
调皮的词语又回到了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那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4、齐读句子。
七、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一)优点。
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训练扎实。整个课堂里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孩子在读中学会了生字的音,理解了词意,积累了词语;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到蚂蚁自信、勇敢、努力的品质,在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不足。
1、缺乏教师的范读。
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读书,这是很直接的导读方式。但是在本节课上当一个学生读不好白胡子老爷爷鼓励巨人的话时,我反复请不同的学生起来读,仍然没有读好,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范读,考虑到时间问题,为了完成后面的任务,我不再理会白胡子老爷爷鼓励巨人的话,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2、评价方式单一。
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但是整堂课只有教师的评价,根本没有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这样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
1、加强范读。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多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为学生的朗读提供榜样,也要在学生读不好的重点词句段上多为学生范读,引导学生切实读好课文,读出味道。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多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评价自己和同学,学会发现同学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学习蚂蚁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体会蚂蚁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蚂蚁和巨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猜吗?
2、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二、复习课文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云霄仰望鼓励告退充满自信终于俯下身材魁伟身强力壮。
2、小老师教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
(一)对比蚂蚁和巨人的形象。
2、粘贴巨人和蚂蚁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巨人是什么样子,蚂蚁又是什么样子。(板书:身材魁伟很小很小)。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身材魁伟的巨人很小很小的蚂蚁”。
(二)感受通天树的“高”
1、巨人和蚂蚁要爬的树怎么样呢?请你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2、指名说句子。
3、感情朗读这三句描写树高的句子。重点指导第一句: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三)巨人的胆小。
1、当白胡子爷爷把通天树的秘密告诉巨人时,巨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指名说巨人的言行。(请学生表演连连告退)。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4、分角色朗读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
5、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_____鼓励_____:“试一试吧!______。
(四)蚂蚁的努力。
1、当巨人后退时,谁自告奋勇地站出来?
2、默读课文8—13自然段,用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3、指名说出蚂蚁说的话。(共四句)。
第一句:我能爬到天上去。
(1)课件出示该句。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
(3)谁能充满自信地读这句话?指名几人读、评,再比赛读。
第二句: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1)课件出示该句。
(2)扮演白胡子爷爷引导学生读这句。
第三句:我能行。
(1)课件出示该句。
(2)引导学生自信地朗读。(自由试读、引导读、比赛读、拍拍胸脯读)。
第四句: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1)课件出示该句。
(2)蚂蚁是怎样地爬?
(3)朗读“一步一步地爬”“不停地爬”“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4)蚂蚁会中途停下来吗?会后退吗?会放弃吗?
(5)齐读该句。
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5、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分角色朗读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6、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7、蚂蚁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8、齐读课文。
四、拓展。
蚂蚁即将开始它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五、深化主题。
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板书设计:
连连告退不行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努
巨人力蚂蚁。
实现梦想。
白胡子爷爷。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八
设计意图:
有一次在户外活动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踩到好朋友的脚,这是就听到被踩的幼儿大声地说:“你真坏,你不在是我的好朋友了,不和你玩了,我生气了。”
于是我便选择了《生气虫飞上天》让幼儿从中得到他们的需要。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自己和别人生气的原因、表现及消气的方法。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自我调节不愉快的情绪。
3、体验自我调节情绪的乐趣。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有哪些原因可以使自己生气;及使自己高兴的方法。
难点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自己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调节不愉快的情绪,并能记录使自己出高兴起来的不同方法。同时,对一些以自己为中心的幼儿、经常生气的幼儿有一定的激发,促进他们改进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准备:
教具:1、课件《开心宝宝》。
2、生气时的图片若干、表情图片(脸红、蕨嘴巴、皱眉、瞪眼睛)。
3、消气方法图片若干、
4、头饰(生气虫)。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气虫”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猜一猜?
幼:你是小虫子。
幼:你是蟋蟀。
幼:你是蟑螂。
师:你们都没有猜对,我是生气虫。我做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请你们一起看一看故事《生气虫飞上天》就明白了。(教师播放课件《生气虫飞上天》)。
(二)以情境“生气虫”,了解生气的原因及生气时的表现。
(1)、故事中生气的原因。
师:我怎么了?
幼:你飞上了天了。
师:为什么会飞上天?
幼:你想让小动物们都变生气,结果他们都没有生气,我就很生气,就飞上了天。
师:我怎么让小猪生气的?
幼:你给小猪做了一块变心蛋糕。
师:为什么小猪生气了?
幼:小猪吃了变心蛋糕,不信任他的好朋友。
师:小猪生气时表情怎么样?(教师出示图片)。
幼:小猪的表情是脸会变红。
幼:小猪的表情是皱眉头、噘嘴巴。
幼:小猪的表情是瞪眼睛。
幼:小猪的肚子会不断地变大飞到天空中。
(2)、自己生气的原因。
师:平时你们会不会生气?什么原因会让你生气呢?
幼:妈妈不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是我会生气。
幼:没有人给我玩我会生气。
幼:妈妈打我,我会生气。
幼:我和小朋友吵架我会生气。
师:生气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生气原因图谱、并请幼儿表演3~4名幼儿)。
幼:我生气的表情:脸会变红、皱眉头、噘嘴巴、瞪眼睛?
(三)讲述消气的方法,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尝试自我调节情绪。
师:你们生气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幼:我生气的时候心情难过。
幼:我生气的时候心情伤心。
幼:我生气的时候心情痛苦。
幼:我生气的时候心情不高兴。
师:如果经常生气,对我们有什么害处?
幼:经常生气容易生病。
幼:经常生气没有好朋友。
幼:经常生气心里难受不舒服。
师:以后你还还会生气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心情?
幼:我喜欢高兴心情。
幼:我喜欢快乐、开心的心情。
师:高兴时你会怎么做?
幼:我高兴时我想唱歌。
幼:我高兴时我跳舞。
幼:我高兴时我画画。
师:那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心情高兴起来呢?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就知道了。(教师播放课件《生气虫飞上天》)。
师:小猪是怎么样高兴起来的?
幼:好朋友帮助了他、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变得很开心。
师:平时你遇到不开心、不愉快的事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方法让自己高兴起来。
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时候我会和好朋友一起玩。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时候我会看书。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时候我会跳舞。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时候我会吃东西。
幼:我若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时候我给自己说笑话。
(四)创设情境“我们来比赛”以画连环画的形式绘画出消气的不同方法。
师:你们想不想把你们使自己快乐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想。
师:我们比比谁的方法记录的最多。
幼:我们愿意和你一起玩。(幼儿与教师一起走出教室到户外)。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促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2、激发幼儿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幼儿词汇:飘荡、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3、启发其独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1〉已初步了解飞机、火箭、降落伞等物体会飞的原理。
〈2〉已认识蚂蚁,掌握了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生活中已认识蒲公英,带孩子一起玩过蒲公英。
物质准备:多媒体电脑软件〈或实物投影仪、图片〉、字卡若干、立体可操作的蚂蚁一只、能飞的玩具如风筝、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发现活动--会飞的……。
活动二:看图联想--蚂蚁怎么啦?
活动三:故事欣赏--蚂蚁飞上天。
提问语:〈1〉花从中的小蚂蚁,它想去哪里?
〈2〉谁帮助了小蚂蚁,它是怎样带蚂蚁飞上天去的?
〈3〉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
活动四:创造性迁移创编故事--我帮蚂蚁飞上天。
活动延伸:音乐律动--我要飞往天上。
指导语:请幼儿听着旋律,展开想象,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往天上飞的各种方法。
各领域渗透:
艺术领域:音乐活动--歌曲“小飞机”“我是一只会飞得鹰”
美术活动--想象画“假如我会飞”。
健康领域:体育游戏--小伞兵。
科学领域:
〈1〉认识小蚂蚁。
〈2〉参观航天奇观,了解高科技产物能飞上天的原因。如:卫星为什会飞?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等等。
生活中的渗透:
〈1〉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我们周围有什么是能飞的、有什么是不能飞的。
环境中的渗透:
收集各种物体飞行时的相片贴在墙上。
家庭中的渗透:
亲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书刊,寻找有那些物体是会飞的。以及它们会飞的原理。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
1.促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2.激发幼儿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丰富词汇:飘荡、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3.启发幼儿独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已初步了解飞机、火箭、降落伞等物体会飞的简单原理。
2.已认识蚂蚁,掌握了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生活中已认识蒲公英,带孩子一起玩过蒲公英。
(二)物质准备。
多媒体电脑软件(或实物投影机、图片)、字卡若干、立体可操作的蚂蚁一只,能飞的玩具如风筝、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
活动一观察发现活动——会飞的……。
指导语:老师带小朋友到外面观察、游玩,老师从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什么物体会飞,什么物体不会飞,为什么。
活动二看图联想——蚂蚁怎么啦。
指导语:老师利用实物投影机,出示立体小蚂蚁,引导幼儿想像蚂蚁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它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鼓励幼儿发挥想像,肯定有创新、想法与众不同的孩子)。
提问语:
1.花丛中的小蚂蚁,它想去哪里?
2.谁帮助了小蚂蚁,它是怎样带蚂蚁飞上天去的?
3.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
活动四创造性迁移创编故事——我帮蚂蚁飞上天。
指导语:老师启发、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像,想出各种帮蚂蚁飞上天空的办法,并能创编出新故事情节。(表扬说得多、说得范围广、说得方法离奇、有趣的幼儿)。
音乐律动《我要飞往天上》。
指导语:请幼儿听着旋律,展开想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往天上飞的各种方法。
各领域渗透。
艺术:音乐活动——歌曲《小飞机》《我是一只会飞的鹰》;美术活动——想像画《假如我会飞》。
健康:体育游戏“小伞兵”。科学:
1.认识小蚂蚁。
2.参观航天奇观,了解高科技产品能飞上天的原因。如:卫星为什么会飞,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等。
生活中渗透。
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什么是能飞的,什么是不能飞的。
环境中渗透。
收集各种物体飞行时的相片贴在墙上。
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书刊,寻找哪些物体是会飞的以及它们会飞的原理。
今天学习了童话故事《蚂蚁飞上天》。“花丛中有一只小蚂蚁,它很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没有翅膀,怎么办呢?”一开始,我就设计情景,让孩子们一起帮助蚂蚁来想办法。赫赫说:“让蚂蚁爬到蝴蝶的身上,跟着蝴蝶飞上天。”楷楷说:“蚂蚁也可以爬到蜻蜓的身上,跟着蜻蜓一起飞上天去旅行。”看来孩子们都能联想到会飞的小动物,借助其他动物的飞行,帮助蚂蚁上天旅行。“老师,蚂蚁也可以爬到叶子上,风儿一吹,叶子上的蚂蚁就和叶子一起飘到空中去了。”乐乐也积极思索着。“对呀,除了靠小动物以外,我们还可以靠其他东西哦。”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一
《上天的蚂蚁》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干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对同一棵大树,巨人叹息“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小蚂蚁认为:“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本课我采用了倒叙的方法进行讲授,在讲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思维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喜好引出文中的主人公小蚂蚁,首先就让学生体会到它的自信、勇敢,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再到文中去找一找,用文中小蚂蚁的话去印证它的自信,如“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等语言让学生也变得自信起来,这里引导地较为满意。同时,在讲授完课之后还进行了延伸,进行了续编故事练习,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再者,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调动了课堂气氛,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授课过程中还运用了课件,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不过,这次讲课也有一些不足。 。
1、这次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转换,驾驭课堂上不是很能动。
2、在概括人物性格上语言还过于单一,词汇不是很丰富。
3、对于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没能做到面面俱到。
希望这次讲课能对我有更大的督促和帮助,让我取长补短,以后把课教得更好。
设计小练习,引导想象,培养语感。
通俗地说,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如何通过“有形”的训练来提升学生“无形”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二年级语文上册《上天的蚂蚁》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小练习,引导学生想象:
练习1。
在上天的路上,即使( ),小蚂蚁也不( ),即使( ),小蚂蚁也不( )。
生:即使遇到暴风骤雨,小蚂蚁也绝不退缩。
生:即使摔了又摔,小蚂蚁也决不放弃。
……。
通过这样的小练习,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拓展想象,发展语言,提升语感,也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了文本主题。
练习2:
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 )。
生: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坚持不懈。
生: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充满自信。
生: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永不放弃。
耗时少,收获大,小练习的功劳高,当然,有效的阅读是完成小练习的最好铺垫。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第一课时重点在于解决字词句篇的读上面,把课文读通读顺是最终的目标。上一次在锦西听了李其玉校长的讲授,心中有了一点点灵感,既在一课时加上写字、解决简单问题和基础知识的内容,于是有了今天的教学。
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蚂蚁,问孩子这是什么?然后引入“蚂蚁”两字,再请孩子们说出蚂蚁的一些特点,孩子们说到了“小、勤快”等等。接着就揭题了——上天的蚂蚁。按照以前的设计,这时候就直接进入教师范读的阶段了,但是先让孩子们对课题提问题,诸如“为什么、怎么”一类的,然后避重就轻的解答一些,然后再进入范读环节。范读后学生自读,在自读的过程中,勾画难字、难词,小组合作解决。这里进行的是集中识字,过程就省去了,至于采取这种识字方式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增加了一课时的内容,时间显得不够了,只能利高效的识字模式来学习。在识字的过程中,请孩子找出反义词、形近字、容易读错或者写错的字,对于一类字,马上描红、书写,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测试和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过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前半部分容量过大,一课时读书的时间有所减少;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师生间的互动较少;对于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不能面面俱到,会影响到中优等生。
总之,教学革新始终来源于课堂,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开拓、创新。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二
活动名称:
体育游戏――火箭上天。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让幼儿享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绳一条,横拉在投掷线前的空中(离投掷线3~4米,离地1。50米)。
2.幼儿每人提前自折两只纸镖。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箭进入游戏场地。
2.幼儿做准备动作:
a.穿戴登月服。
b.上火箭。
c.在月球上漫步。
3.幼儿练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
(1)教师示范动作要领:身体稍向后右侧,右腿后屈,重心在右腿上,右手捏住纸镖屈肘右肩上,身体左前倾,将手中的纸镖向上掷出。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帮助正确投掷。
4.游戏――火箭上天。
(1)游戏玩法:幼儿分组轮流将纸镖投过横线,同时说“我的火箭要上天”。看哪一组投出的纸镖从横线上空飞过多的为胜。
(2)游戏注意事项:
a.必须站在投掷线后用肩上挥臂动作投掷。
b.纸镖很轻,要求幼儿用力快速投出。
(3)幼儿游戏3~4次。
5.师生共同收拾好场地。
6.幼儿放松动作,学鸟飞回教室。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三
1、尝试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数数。
2、锻炼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幼儿数学用书《勤劳的小蚂蚁》,水彩笔。
1、教师请幼儿打开哟额数学用书,翻到《勤劳的小蚂蚁。》——“小蚂蚁是最勤劳的了,它们整天忙忙碌碌,一刻也不停歇。大家看看图片里都有哪些蚂蚁,它们干什么?它们周围还有些什么?”
幼儿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想法。
2、教师重点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二、找找数数: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我们一起来找画面中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好吗?”
师生共同寻找,得出结论。它们是“1棵大树,2朵白云,3只蝴蝶,4丛小草,树上的5颗果子,以及6朵小花”。
2、教师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完成作业。——“图中还有哪些事物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如:1只大蚂蚁、2只戴帽子的蚂蚁、2只穿背带裤的蚂蚁、2粒花生、2只轮子、3只穿衬衫的蚂蚁、3粒豆等)。
三、圈圈画画:
1、幼儿分别在幼儿数学用书中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如:戴帽子的蚂蚁或不戴帽子的蚂蚁,穿衬衫的蚂蚁或穿背带裤的蚂蚁,大蚂蚁或小蚂蚁等。——“请大家把找到的结果填在表格里,找得越多越好!”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四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休息室等等)。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喜欢阅读这个故事,感受小蚂蚁的快乐生活。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一)、导入活动:歌曲表演《蚂蚁搬豆》引出小蚂蚁。
(二)、图画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预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三)、总结分享。
在活动的设计上,基本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结合教学设计示例和指导要点开展活动。在导入活动中,回忆讨论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读本学习和阅读,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对于小蚂蚁还是很感兴趣的。
在阅读图画环节,学习第6、7页时,在学习动词时应让孩子多模仿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撑、摇这两个动词。后面两页对画面信息观察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提示和引导。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五
一、学生朗读全文,积累词语。
畏畏缩缩左顾右盼义无反顾怜悯主宰蹒跚戳破。
(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二、整体把握文章(划分层次,明确主要内容)。
本文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1-5为第一层次6-9为第二层次。
请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层(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
三、分析文章,理解感悟式写法。
1.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
(朗读后,学生交流)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2.第二层次理解与分析。
(学生交流)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学生交流)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板书:
文章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而不是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为什么?
(自由发言)明确: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我生命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等等。
四、作业:
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则生动的片段(200字左右)。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针对感悟式的写法和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写作深化认识,学会运用。
一.展示学生所写的动物片断。
1.以四人为一小组,互阅习作,以训练中的两个要点为标准,推荐最优秀的写作片段一则。
2.小组代表上台朗读习作,学生互相点评。
3.教师总结,并让学生在原作上加以修正。
二.感悟式写法的训练。
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蚂蚁》一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请同学们在原作的基础上,找个契合点,由物及人进行联想,续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学生(现场写作,在原文基础上续写一段感悟),学生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三.明确感悟的特殊性。
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一般人可能由蚂蚁感悟到勤劳或生命力顽强等等,但作者却与众不同,由蚂蚁感悟“幸福”“命运”等问题,这是十分可贵的。同学们能否对自己的感悟再作思考,也力求与众不同,有一定高度。
学生(现场交流,修正)。
四.课后将文章抄正、上交。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六
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下课后常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观察着什么。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原来孩子们正在观察小蚂蚁。只见蚂蚁正在忙着“运粮”,准备过冬。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我与孩子们一起用诱饵捕捉了蚂蚁,放进了昆虫盒。并设计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1、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察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幼儿的观察情况作成课件。
2、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准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
3、用诱饵捕捉蚂蚁,放进昆虫盒。
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
(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1、教师(或家长)把幼儿观察发现后的绘画作品,用简单的文字注释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
2、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
3、师幼共同进行小实验: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七
1.能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和事物,感知蚂蚁的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
2.培养关心小动物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过程:
观察是兴趣的起源,幼儿的兴趣来源于有趣的材料和教师的启发。
开始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蚂蚁的,当高雨馨和黄雅诗发现了蚂蚁,并把消息告知大家:“你看,蚂蚁在我的手上走的很快呀!”“蚂蚁在吃我的饼干屑!”“老师,蚂蚁找到了好吃的东西,抬不动,会请其他蚂蚁一起来帮忙,合作抬!”……他们发现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此,在每次户外散步时,幼儿都要求观察蚂蚁。而当他们又发现蚂蚁的`一些新情况时,立即激动得开心地讨论起来。幼儿渐渐地发现,蚂蚁热爱群体生活、团结互助的优点。
1.积极主动参与收集,发掘学习材料。
2.在活动中用语言和图画等形式将自己看到的事物及收集到的资料大胆的表达出来。
过程:
每次观察,幼儿求知欲都很浓,他们都争着说自己的看法。周昊说:“我知道蚂蚁有六条腿!”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我们共同翻阅了有关书籍和图片,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包括有一对触角,六条大腿,一对大鄂及头、胸、腹、眼几部分,并进行美工制作“捏蚂蚁”。有的幼儿回家后,请爸爸妈妈上网查找,然后打印下来,回来告诉同伴和老师。如姚张杰说:“我家的阳台上有蚂蚁。”曹可心指着妈妈打印出来的“力大无比”说:“蚂蚁的力量可真大,别看他身体小,两只合作能抬起一只苍蝇!”家长提供的学习资料,我们都加工好贴在活动室里。幼儿在与成人的户动活动中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自信、自主地学习、表达和交流语言。
除了家长提供的研究资料外,幼儿在图片、书籍和多媒体获得的信息也不少。从丰富的资料中发掘、探讨“工蚁如何修筑巢穴”、“产卵与搬家”等过程,寻求答案,增加对蚂蚁社会的认识。整个学习的形式和氛围充满着成功的发现和喜悦。
何修筑巢穴”、“产卵与搬家”等过程,寻求答案,增加对蚂蚁社会的认识。整个学习的形式和氛围充满着成功的发现和喜悦。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八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文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认识什么是默读,了解默读的好处,初步学习用默读的方法阅读课文。
3.自主积累新词,会用文中的固定句式练习说话。
4.通过对比,明白一定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中体会小蚂蚁的自信。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感悟蚂蚁敢于尝试,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老师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事听到这儿,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3.板书课题: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二、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1.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用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齐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把句子读完整。
2.用笔标画自然段号,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自主积累词语:和以往一样,读完课文,说说你最想积累哪个好词?
4.老师小结:读完一篇文章,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圈画下来,多读几遍,是一种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5.出示文中词语,学生认读。提出读词要求:要读得干脆、利落、不拖音。
你们知道最后一行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描写谁的?
重点积累描写巨人的两个词。
三、细读感悟。
1.听说法,看做法,见证巨人上天:
(1)蚂蚁和巨人的故事是从知道了一棵通天树的秘密开始的,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你能通过你的读来体现树的高吗?你还从哪句话中知道了树很高?
(4)出示默读方法,指导默读2—7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巨人说的话。
(6)巨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连连告退”是什么意思?
(7)师生表演:创设情境鼓励巨人,再次体会什么是“连连告退”。板书:退。
2.听说法,看做法,见证蚂蚁上天:
(1)学习8-13自然段:自由读,想:蚂蚁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2)用波浪线画出蚂蚁的话。
(3)课件出示蚂蚁的话:学生对照。想一想,蚂蚁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一读,试着读出蚂蚁的自信;再读,从老爷爷的话中明白蚂蚁身材的瘦小,体会蚂蚁的人小志气大,读出自信;三读,再次读出蚂蚁满满的自信!
板书:我能行。
(4)蚂蚁是这样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进。
(5)听到蚂蚁这样说,看到蚂蚁这样做,老爷爷又是怎么做的?观察课文的插图。
3.比一比:蚂蚁与巨人相比较。
(1)比身材。
(2)比力气。
(3)比说法。
(4)比做法。
(5)比……。
四、感悟升华。
1.请你们想象一下,蚂蚁在爬这棵通天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体会蚂蚁说的最后一句话“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4.你从“一步一步”、“不停地”、“一定能”这些词中还能体会出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老师相机抓蚂蚁所说的话中的重点词,点明努力的主题: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地、充满自信地做下去,就是努力。
4.比一比:做同一件事,蚂蚁和巨人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敢于去尝试,努力去做好,这才是老师最想对你们说的!
板书设计。
巨人——上不去——退。
蚂蚁——我能行——进。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十九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第4课蚂蚁教案。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
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二点为重点,第三点为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1.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
2.思考:本文通过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课时。
理解、分析文中对蚂蚁的生动描写;感受文章对生存、生命的深刻思考;理解感悟式的写法。
教学步骤:
畏畏缩缩左顾右盼义无反顾怜悯主宰蹒跚戳破。
(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本文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1-5为第一层次6-9为第二层次。
请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层(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
(朗读后,学生交流)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教案《第4课蚂蚁教案》。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学生交流)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学生交流)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二十
1、使幼儿对蚂蚁的家进一步了解,并将故事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多种绘画材料进行作画,在画面中表现颜色的对比。
3、启发想象力,创造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绘画用的纸,彩色笔,油画棒,彩纸,黑笔,胶水。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过小蚂蚁吗?好玩呀?
2、哦,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蚂蚁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3、教师讲述故事,小朋友能把这些小蚂蚁的表情画出来吗?
二、幼儿创作
1、请小朋友画一画,想一想,你画的这些小蚂蚁是什么样的表情。画时要注意小蚂蚁们的大小,颜色。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作画,合理安排画面。引导幼儿添画有关景物丰富画面。
三、幼儿作品展示、讲评
1、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2、将幼儿作品展出,鼓励幼儿相互参观,欣赏。
1、蚂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幼儿在家多观察蚂蚁的生活特点。
2、绘画之前请幼儿说说蚂蚁的特征。
在本次美术课中,我一共投放了四种绘画材料。幼儿在绘画中能够慢慢地学习进行绘画创作,我感觉进行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孩子的先前经验很重要,对美术绘画材料基本都很熟悉。
小百科:蚁科通称蚂蚁,节肢动物门,多为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二十一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蚂蚁上天旅行的故事情节。
2、尝试自己仿编故事,讲述帮助蚂蚁上天的经过。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蚂蚁飞上天》。
2、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它非常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它不会飞,怎么办呢?
鼓励幼儿自主地想象各种办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
2.引导幼儿看图讲述画面,初步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说一说。
教师:是谁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小蚂蚁在天上看到了什么?
3.教师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教师: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它想做什么?谁帮助它飞上了天?
教师:小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感觉怎么样?
启发幼儿用‘兴奋、幸福、快乐、愉快、喜洋洋、美滋滋’等词语,表达小蚂蚁的心情。
师:老师来把这个故事讲一讲,请小朋友听听小蚂蚁是怎么飞上天的?
教师连贯完整地讲述。
师:再带领幼儿讲述画面内容: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4.启发幼儿创编故事。
教师:如果小蚂蚁想上天旅行,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教师提醒并鼓励幼儿运用前面的讲述经验,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
教师可请两至三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5、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进行仿编。并尝试绘画:蚂蚁飞上天。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二十二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对蚂蚁的家进一步了解,并将故事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多种绘画材料进行作画,在画面中表现颜色的对比。
3.启发想象力,创造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绘画用的纸,彩色笔,油画棒,彩纸,黑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过小蚂蚁吗?好玩呀?
2.哦,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蚂蚁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3.教师讲述故事,小朋友能把这些小蚂蚁的表情画出来吗?
二、幼儿创作。
1.请小朋友画一画,想一想,你画的这些小蚂蚁是什么样的表情。画时要注意小蚂蚁们的大小,颜色。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作画,合理安排画面。引导幼儿添画有关景物丰富画面。
三、幼儿作品展示、讲评。
1.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2.将幼儿作品展出,鼓励幼儿相互参观,欣赏。
活动建议:
1.蚂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幼儿在家多观察蚂蚁的生活特点。
2.绘画之前请幼儿说说蚂蚁的特征。
活动反思:
在本次美术课中,我一共投放了四种绘画材料。幼儿在绘画中能够慢慢地学习进行绘画创作,我感觉进行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孩子的先前经验很重要,对美术绘画材料基本都很熟悉。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二十三
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玩耍去探索,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得到锻炼。
粗细、长短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小不同的球若干;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背静图一幅。
1、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入认为合适的管子口,观察珠子从哪里滚出来。
2、熟悉后,可引导婴幼儿比一比同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3、掉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重新投放。
上天的蚂蚁教案篇二十四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背景,讲述小蚂蚁飞上天以及在天上看见的事物。
2、在讲述画面的基础上,能大胆想象出各种让小蚂蚁上天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地讲述。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活动过程: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语言引出话题。
教师,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她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她不会飞怎么办呢?
2、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看图自己讲述画面。
教师:图上有谁?小蚂蚁是怎样上天的?小蚂蚁在天上能看见什么?
3、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建议教师这样提问:
(1)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小蚂蚁有什么想法?
(2)是谁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
(3)小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
(4)小蚂蚁飞上了天,心里感觉怎样?
4、教师连贯地讲述故事,使幼儿对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完整地认识,然后带领全班幼儿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5、帮助幼儿理解讲述内容,丰富幼儿相应的词汇。提问:“小蚂蚁飞上天,它心里很高兴,除了用‘高兴’这一词外,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说呢?”启发幼儿说出:快乐、幸福、兴奋等词语。
6、采用提问方式,指导幼儿仿编故事情节。
教师: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它呢?
启发幼儿想出各种能帮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例如:飞机、蝴蝶、蜻蜓、气球、树叶……)教师提醒幼儿运用原有的讲述思路,连贯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
活动反思:
在这一活动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开放式的提问,既关注了故事的本身,又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语言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老师灌输知识,而是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孩子们想到了许多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也说得很好。由此我开始让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故事当中谁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由此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蒲公英叶能在空中随风飘舞,是蒲公英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故事讲述后,我让孩子们学习仿编故事,孩子们的思路也一下子打开,把刚开始给蚂蚁项的办法用到了自己的故事里面。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故事的后半部分,蚂蚁在空中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故事后半部分就大同小异了。
活动后我想导致这一原因可能与幼儿缺乏从高处往下看的经验有关。其实,当时我可以根据季节,适当的给孩子们提示:春天来了,小草、小花怎样了?太阳公公怎样?风儿怎样?相信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得更广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5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