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8:01:18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范文(13篇)
时间:2023-11-29 18:01:18     小编:灵魂曲

总结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他人工作的一种尊重。在写总结时,应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阅读指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一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

二要读出诗文韵味;

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二

知识目标:

1、能够熟练说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常识。

2、熟读课文,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熟练翻译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

能够概括出山市的形成顺序,描绘其神奇壮丽的幻境。情感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熟读课文,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熟练翻译课文大意。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朗读、讨论教学仪器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达效果反思记。

1、查阅与作者蒲松龄相关的资料,简单了解《聊斋志异》。

2、读课文至少三遍,给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注音并抄写。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随着清代的著名作家蒲松龄来观赏一次山市的出现过程吧!

2、谁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你了解的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介绍作者、作品:投影补充.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白居易在香山/欧阳修六一欢/李清照号易安/王安石住半山/苏轼爬东坡/李白采青莲记住这些号)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奂huan邑yi冥ming甍meng垣yuan睥bi睨ni亘gen莽mang霄xiao扉fei缥piao缈miao逾yu倏shu2、学生两人一组,再将课文读给自己的前后桌听。

3、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1、自己结合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并画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及词语。

2、班中交流翻译解决难译的句子。

3、比赛翻译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习重点字的读音、意义。

2、翻译课文。(抄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3、查阅相关材料,看山市、海市是怎样形成的?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三

1、熟悉两则文言文中的生字生词。

2、能根据文后的注释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第一课时(完成《学奕》的学习任务)。

1、读课文,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3、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指名读文。

(3)检查自己结合注释对文的理解情况。

(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让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师生共同讨论,再进一步结合注释,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4、练习背诵课文。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说一说。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做事的重要性。)。

把以前学过的文言成语故事再讲一讲背一背;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文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完成《两小儿辩日》学习任务。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停顿。

2、说一说《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

(1)教师指导理解"孰、为"两个字的意思和读音。

(2)生生互动,交流收获,质疑解疑。(你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问题?谁能解答这些疑问?)。

(3)师生合作交流,重点解决文中的两个问题。

(补充资料:太阳距离地球到底有多远。)。

1、看了两小儿的表现,你想对两小儿说些什么?

2、作为孔子能坦白自己也有所不知,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孔子是一个什么人物,结合手中的资料谈一谈。

3、这么博学的人也有不懂得问题,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4、练习背诵课文。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读《列子》这本书,试着背诵其中的一两篇。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四

1、熟悉两则文言文中的生字生词,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2、能根据文后的注释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背诵两则文言文

2、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学奕》的学习任务)

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3、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指名读文。

(3)检查自己结合注释对文的理解情况

(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二、合作交流

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让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师生共同讨论,再进一步结合注释,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4、练习背诵课文。

三、品读感悟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说一说,教案《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做事的重要性。)

四、扩展延伸

把以前学过的文言成语故事再讲一讲背一背;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文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完成《两小儿辩日》学习任务

一、预习探究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停顿。

2、说一说《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

二、合作交流

(1)教师指导理解"孰、为"两个字的意思和读音。

(2)生生互动,交流收获,质疑解疑。(你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问题?谁能解答这些疑问?)

(3)师生合作交流,重点解决文中的两个问题。

(补充资料:太阳距离地球到底有多远。)

四、品读感悟

1、看了两小儿的表现,你想对两小儿说些什么?

2、作为孔子能坦白自己也有所不知,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孔子是一个什么人物,结合手中的资料谈一谈。

3、这么博学的人也有不懂得问题,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4、练习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读《列子》这本书,试着背诵其中的一两篇。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五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六

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文言文教学:《文言文语言现象入门》教案。

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 状 谓 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教学:《文言文语言现象入门》教案》。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七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学生标划生字词。然后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遍,力争读得通畅。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生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时间8分钟。

3、检查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

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4、深化领悟阶段:

5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进入角色,放飞想象,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请学生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八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能够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注意节奏。

2、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背诵课文。学会推销自己,展示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社会做贡献。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韩愈:字退之……(幻灯片)。

幻灯片展示。

二、朗读时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准节奏,读得流畅,读懂情感)。

1、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2、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读出情感。

三、疏通文意。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翻译,课堂展示的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完成后,教师评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课堂检测。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四、链接写作背景,思读品读课文。

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来寄托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进行说明。

明确学生组内讨论课堂展示分享后,教师幻灯片展示。

五、古为今用。

质疑:“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吗?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3、请你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选择一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九

(一)说教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二)说教学设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扩写、补写、续写、演课本剧等,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

(三)说教学目标。

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在师生、生生交流中,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方法。

精心制作ppt课件,让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其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准备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1、教师范读(提示:)。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齐读课文。

译诗: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问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对比。

2、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问2: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3、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他的友人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尝开。”李商隐于四十六岁抑郁而终。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郁得于杜甫诗歌的精髓,绚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受益于李贺。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李商隐的诗歌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十一

1、反复诵读本学期学习的文言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喜欢的文言文,准备交流。2、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1、师谈话: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用之于艺术,可以美轮美奂;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温故知新,复习课内文言文。

师小结:文言文,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便于传诵,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回顾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文言文。

4、小组合作,复习文言文。师提示:朗读,释义,明理,背诵。

5、小组汇报。注意生生互动,读得充分,入情,有韵味。形式多样。

三、归纳学习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

四、拓展延伸,交流课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满哲理,饱含人生经验的语言,能使我们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各小组交流课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组上台,幻灯展示收集的文言文,汇报自学收获。

小结:同学们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轮美奂。因为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妙文我们来不及看,同学们可以下课后继续交流。

五、总结。

板书设计:(略)。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十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愠罔殆谓哉焉诲。

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教师讲解: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朗读与背诵。

5.四种特殊句式:

四、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

处理方法: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

八、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l.课后练习一、二题。a类。

2.背诵全文。b类。

3.默写全文。c类。

[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4.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检查复习。

朗读全文。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三、翻译课文6-10则。

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四、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

独立思考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

(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片断.写作:

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

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六、小结。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七、背诵指导:

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八、作业。

a1.课后练习三、四题。b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学以致用,本课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点。

文言文山市教学设计书篇十三

方法:自由放声朗读,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

二、积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发关注并需要积累的词。

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

(以自行整理或统一练习的方式积累)。

以下词需要强调:

实词:谓当涂涉猎见就过。

虚词:以岂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称:卿孤孰。

古今异义:博士往事。

语气词:邪耳乎。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品析。

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

1、三个人物证蒙学。

穿插人物介绍:孙权、吕蒙、鲁肃。

简析三个人物(孙权、鲁肃、蒙母)对吕蒙学习并成功的证明作用。

孙权: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劝他读书,对吕蒙满是关心与厚望正因为有孙权的善于劝说,才有了吕蒙的“就学”及学有所成。

2、三句话语见形象。

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

方法:以读促析,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简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

这一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尤其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读来让人感动孙权是善劝的他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重视学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3、三次态度现性格:

(1)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军务繁重来推脱,这里折射出吕蒙之前不读书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长经历。

(2)蒙乃始就学。

在孙权的教育和指点之后,吕蒙无可推辞并知错能改,这是他实现自我转变的重要一环。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结:

吕蒙的三次态度的作用:

三种语气传态度。

人物语言,尤其是语言中流露出的语气语调能够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四、诵读。

要求:读熟、读美。

能够生动地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通过朗读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读成诵。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读;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读;全班背诵。

《孙权劝学》是我在学校上的一堂交流研讨课,也是一堂常规教学课,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了备好这节课,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指导用书,还积极了解所要授课班级的学情,从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言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于是,我将“揣摩文中人物对话描写,品味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根据文言文的教学需要,采用诵读和探究发现法展开教学,让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自主质疑,读懂文意-品读语言,分析人物-诵读课文,反思领悟。

反思这一节课,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之处:

1、检查预习情况包括对作者等有关文学常识的了解,难字的读写,落实基础;

2、“自主质疑,读懂文意”能够给足时间学生自由朗读,读课文注释,同桌互相翻译,并将不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我注意到所有学生都能认真读书、互译。

不足之处:

1、在“自主质疑”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词,原本担心会不会有学生质疑,出乎意料的是就这篇简短的文章的字词理解这一点,学生连连举手竟提出不少问题,所以这一环节花了很多时间。

2、在检查句子翻译的环节,由于担心学生不懂翻译,教师反复讲解,耗费时间,可以说是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简洁。

3、由于在上一个环节花去至少22分钟的时间,所以以致于在“品味语言”这一重点环节,上得不够从容。总担心时间不够,来不及给学生背诵。所以在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语气,品析人物的性格时,给学生“品”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对于孙权、吕蒙、鲁肃这几个不同人物对话的情味体会得不够深刻。

受益之处:

我对于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又有新的启发:

1、授课时教师要满怀激情。文言文教学注重朗读,最好教师能够声情并茂的朗读。

2、对于文言文字词的掌握、句子的翻译,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集中训练,落实知识点。

3、不管文言文的篇幅长短,都应寻找教学的突破点,如本文“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就是突破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6840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