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灯笼的聚会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8:13:04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9 18:13:04     小编:飞雪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例和教学案例。希望大家在教案编写和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一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b、展示制作步骤。

c、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d、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二

活动名称:

美工活动《灯笼》——小班。

活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涂染,初步掌握正确涂染的方法。

2.巩固撕贴的技能,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及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蜡笔、皱纸、剪好的铅画纸灯笼、固体胶若干,灯笼范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放音乐,拉动灯笼。

教师:“看,谁在跳舞?”(幼儿回答)。

教师:“灯笼宝宝要去参加联欢会,瞧,老师把它们打扮得怎样?你们喜欢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灯笼,示范装饰方法。

(1)把灯笼上方拉的线比喻成灯笼的辫子,将穗子比喻成灯笼的裙子。

(2)把用蜡笔涂色的部分比作灯笼的衣服。

(3)请幼儿探索辫子、裙子的装饰方法。

(4)教师重点示范讲解涂染的方法,要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涂染,形象地告诉幼儿灯笼宝宝的衣服要穿得整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即颜色要涂得满满的)。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灯笼宝宝还有许多好朋友,也要去参加联欢会呢!可它们还没有打扮,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爱帮助别人,来,我们一起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2.提出要求:

(1)先做辫子、裙子。

(2)在给灯笼宝宝穿件漂亮的衣服。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交流,结束活动。

1.看看哪个灯笼宝宝最漂亮,幼儿互相评价。

2.师生带灯笼宝宝去参加联欢会,音乐响起,一起翩翩起舞。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三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数学符号)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不同特征的剪纸灯笼(大小、颜色、握柄、流苏、花纹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题。

一、谈话导入价值取向:引发兴趣,导入挂灯笼的话题。

导入: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了,大家在国庆节的时候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喜庆)热闹。今天,我们将与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价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题中的组成部分。

认读加法题:1+2=32+1=3关键提问: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几个数字?几个符号?)小结:有数字、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叫加号,"="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读等于。

三、说一说价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1、出示一串三个灯笼的图片及算式题:1+2=32+1=3(两个算式题分别出现的)。

2、导入:根据这张图片,老师列了一个加法算式题,小朋友一起仔细看一看这些灯笼。

3、关键提问:这些符号和数字都表示什么呢?

小结:这二数学题中有"+"叫加法,表示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叫等号,"="后面的数表示总共有多少,也叫总数;前面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2个大灯笼和1个小灯笼,后面的数字表示灯笼的总数。

(如:一盏打灯笼加上两盏小灯笼,总共有3盏灯笼···)。

四、看灯笼找算式题价值取向:理解并运用加法算式题的实际意义。

2、幼儿操作:

操作要求:观察各串灯笼,分辨他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小结: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展开全文。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四

1、初步了解灯笼是节日喜庆的象征。

过年过元宵节。

ppt课件(灯笼图片)、油画棒、人手一份未涂色的灯笼图。

小班美术课件《灯笼涂色》ppt课件。

二、给灯笼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出示灯笼的范画实物图。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都有什么颜色,讲解涂色要求。

2、幼儿动手操作涂色,教师指导,颜色涂均匀,不出格子。

注意画面干净整洁。

3、展示幼儿作品,涂的好的给予表扬,较差一些的'多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配套图片素材提供5种灯笼图片,可以选择打印供幼儿涂色。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五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六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1.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 蜡笔,剪刀,浆糊。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 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 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u 展示制作步骤。

u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 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七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展示制作步骤。

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八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       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    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

u    展示制作步骤。

u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       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九

灯笼会发光,又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很喜欢的一个事物,结合我们小班“灯”的这一课题,我设计了本次的美术活动,意在让孩子用刮画这一技能做出灯笼的身体,并尝试卷出灯笼的身体,最后能够体验到手工制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1、能够运用刮画笔在刮画纸上画出各种线条图案,并尝试将画纸卷成圆柱体做灯笼身体。

2、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感受制作灯笼带来的乐趣。

重点:能够运用挂画笔在刮画纸上画出各种线条图案。

难点:将画纸卷成圆柱体做灯笼身体。

2、ppt课件,步骤视频。

一、出示线条,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直接用白板出示直线)。

师:“咦~它是谁呀?”(线)。

师:“哦~它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呀?”(直直的)。

师:“这条直线宝宝呀会变身,你们看。”(在白板上画出弯弯的线)“直线宝宝怎么样了?”(变成弯弯的了)。

师:“现在呢?”(在白板上画出粗粗的弯弯的线)(幼:变粗了)。

师:“线条宝宝真厉害,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在白板上画出圈圈线)(幼:一圈一圈的)。

师:“线条宝宝的本领可真大,可以直直的,也可以弯弯的,可以粗粗的,也可以细细的,周老师想请你们把线条宝宝画下来,你们愿意吗?”(愿意)。

二、出示刮画笔,展示如何刮画。

师:“今天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工具画线条宝宝(出示刮画笔),就是周老师手里的刮画笔,我们要用到宽宽扁扁的这一头画线条宝宝,拿起桌子上的刮画笔找找宽宽扁扁的是哪一头吧。”

师:“今天我们用的纸和以前用的也不一样哦,你们看(出示刮画纸),这个纸是什么颜色的啊?(幼:黑色的)对哦~这个黑黑的纸叫刮画纸,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用刮画笔在刮画纸上画出线条宝宝吧!”

播放视频,师:“我们用刮画笔宽宽扁扁的这一头在刮画纸上画出线条宝宝,刮的时候要用点力气,刮出的线条宝宝越多就越漂亮哦,老师也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线条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变直直,跑到那里变弯弯,一会粗,一会细,还会变成圈圈线。不一会呀,线条宝宝就把我们的刮画纸填满了。你们学会了吗?我们再来学一遍,请你们举起自己的小手和我一起来。”(播放另一个视频,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画法)。

师:“大家都学会了吗?那赶紧拿起刮画笔试一试吧!”

教师巡回,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刮画,鼓励幼儿用不一样的线条装饰。

三、出示灯笼,展示灯笼做法。

师:“大家都画完了,真漂亮,赶紧举起你们的刮画纸放在小眼睛前,咦~你们看到了谁的脸了啊?(周老师)哇~你们能看到周老师耶,周老师用这张刮画纸变了个小魔法,你们看!(出示灯笼)哇!变成了什么啊?(灯笼)你们看这个灯笼还会怎么样?(会亮,各种颜色)你们想变一变这个魔法吗?(想)。

播放视频,师:“变出小灯笼我们需要先将白白的双面胶撕开,然后把刮画纸卷成一个圆圆的桶,让两条紫线线找到好朋友,要让好朋友紧紧贴在一起哦,最后挂上漂亮的烛台,挂的时候先要把烛台打开哦!哇,漂亮的灯笼就完成了,你们想试一试吗?那赶紧动手吧!”

教师巡回,帮助有困难的儿童一起对准紫线,卷出灯笼的身体。

四、活动结束。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都完成了自己的小灯笼,小灯笼透出七彩的光芒,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做的灯笼吧!”

师:灯笼上有哪些线条宝宝呀?(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就直接提问:直线宝宝在哪里呀?弯弯的呢?他们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呀?)。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十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十一

1、初步了解灯笼是节日喜庆的象征。

2、能正确为灯笼涂色。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经验准备:过年过元宵节。

ppt课件(灯笼图片)、油画棒、人手一份未涂色的灯笼图。

一、给灯笼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出示灯笼的范画实物图。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都有什么颜色,讲解涂色要求。

2、幼儿动手操作涂色,教师指导,颜色涂均匀,不出格子。

注意画面干净整洁。

3、展示幼儿作品,涂的好的给予表扬,较差一些的多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配套图片素材提供5种灯笼图片,可以选择打印供幼儿涂色。

是一节绘画活动,小班的幼儿刚入学,因此对他们绘画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通过绘画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想象力等。这些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今天下午的教学活动是美术涂色《红灯笼》,在美术活动中,本学期难度有所增强,原本是选择单色涂,现以双色涂为主,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多面性,运用每个面进行选择性的涂色。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轮廓和构线,在本次美术涂色活动中,由于红灯笼小朋友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进行了欣赏活动,让小朋友有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观察中,能进行结构性的分析,通过多面性的认识来进行涂色。红灯笼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灯笼主题,第二个部分是座,第三部分是流苏。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认识了红灯笼,另一方面认识了颜色,同时积累了孩子对色彩感知欲。

小班美术活动主要是以涂色和粘贴为主。涂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手指精细动作发展,色彩感知力能力。通过涂色加强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又能磨练幼儿的耐心。在涂色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注意力集中,坐姿正确。本次活动中,幼儿能用红色和黄色进行涂色,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作画。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的问题很多。第一在教师讲解时必须明确要求,一定要让幼儿明白布置的任务。第二教师在绘画活动中,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示范中要正确绘画姿势。第三当老师请一个孩子示范涂色时,发现孩子拿笔涂色时,身体挡住了其他小朋友的视线,后面的小朋友看不出来,老师可以把那个苹果放搞一些,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到同伴涂色的过程。老师提的问题也不到位,没有引导幼儿观察他的涂色方法。在指导幼儿观察比较老师和个别幼儿的涂色方法时,教师的.提问也不够到位,做法不够灵活。教师的提问应改成:xx小朋友涂色时从哪里开始涂的?他的笔是怎样动的?老师刚开始涂色时从苹果哪里开始涂,涂到哪里?笔是朝哪个方向动的?你觉得哪种涂色方法更好,为什么?另外老师可以先和大家观察他的涂色方法,然后和那个小朋友一起涂色,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效果。这样在幼儿操作时,就不会出现部分幼儿在苹果中间开始涂色,或虽然是按一个顺序涂色,但是涂色没有先后顺序,涂到哪就哪,有的地方漏涂的想象。

活动结束后,我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上,让幼儿自己欣赏作品。孩子们兴奋地围着板快又唱又跳,用小手指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杰作。虽然有些幼儿的作品在我们眼里看来,线条画得并不流畅,甚至有些可以说是“怪异”,但他们觉得很成功,很快乐,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十二

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折纸的兴趣也比较大,能够认真折纸,但是对于看图示折纸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的灵活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1、图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5、图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5、图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把做好的灯笼悬挂在窗台上,让全体幼儿来欣赏,找出折得好或装饰得好的灯笼,让幼儿说出喜欢哪一个,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十三

为了庆祝中秋佳节喜迎接国庆节的到来,让孩子能参与并且感受节日的气氛,我园特举行一次庆中秋、迎国庆|“创意灯笼,点亮祝福”亲子灯笼创作大赛。为了让幼儿有一个难忘的回忆,请家长们与幼儿共同制作灯笼,庆祝中秋佳节。

小灯笼的聚会教案篇十四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活动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  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718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