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论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9:29:08
中国经济学论文(精选17篇)
时间:2023-11-29 19:29:08     小编:温柔雨

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总结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总结要包含个人观点和感悟,突出自己的思考。以下是专家给出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十个建议,请大家参考。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浅析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结构转化路径。

提高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效益是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我国的中央经济会议在2013年就提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为重心,要通过转化经济结构为这项重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阻碍了我国相关经济法规的落实与实施,为了解决这一工作难点,我国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找出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长效益的内在逻辑以及联系,还要通过转化经济结构找到提高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效益的方法,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化提供有效的依据。

1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态势。

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效益一直在不断的提升,在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人民的收入分配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贫富差距在一点点的缩小,过度开采能源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人们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在逐渐下降。刚刚改革开放时,我国政府制定了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这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逐年提升,在2011年已经超过日本,在世界排名中达到了第二,但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也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一定漏洞,经济结构失衡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出现了较大的矛盾,城乡的发展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冲突,很多产业结构也存在失衡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效率。

2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结构性约束。

经济增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目标,有时经济结构局部的失衡反而会促进某一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市场在不断变化,如果不对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进行调整,会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还会阻碍经济数量、经济质量以及效益的增长。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结构性约束可以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1需求结构约束。

需求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利用乘数效应可以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需求结构与产品供给无法适应的话,可能会造成需求过盛、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也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波动性。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经济市场也在不断的变化,其中市场总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消费需求正在逐年下降,而投资需求却在大幅上升,并且我国的外贸需求在不断的发展,其占总产出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的消费动力与投资与外贸动力相比明显不足,这也是我国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需求结构的失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加剧了我国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的比例。投资与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加大了我国内需结构调整的难度,对外贸易的扩大,也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效益。

2.2供给结构约束。

供给结构作为影响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关键因素,是影响要素产出效率、经济增长规模报酬以及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资本的供给仅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但是在新增长理论看来,扩大人力资本供给和技术研发供给不仅能够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还能推动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增,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2.3产业结构约束。

产业结构对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劳动力流动、物质要素的配置创造了空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逐渐向生产率高的部门流动,提高了全社会的要素配置效率,不仅为初次收入分配的改善提供的条件,也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创造空间,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改善。

3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结构转化路径。

3.1以调整需求结构的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作为长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与出口,在总需求结构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构成了约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需求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第一,逐步转换投资方式和渠道。通过集约和规模效应发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促进作用,有效降低投资需求在总需求结构中的比例;第二,调整出口结构,在保障出口平稳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协调出口商品结构与国内消费结构,降低出口扩张对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

3.2以改善供给结构的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在以追求数量增长为目标的增长模式下,地方政府普遍增加对短期增长效应较高的行业或产业进行投资与建设,而忽视了对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投入,形成了产能过剩、技术和人力资本错配的情况,降低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因此欲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需要调整最终产品供给结构;强调政府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责任与职能,使政府在有限财政支出的约束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比例,加大教育、培训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建设力度,为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提供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结构的转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效益,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与措施,还要发挥政府职能督促与监督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需要结合经济市场的相关机制,要优化经济市场的资源配置,使各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这样也有利于调整经济市场的结构,使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时,鼓励市场主体的参与,也可以为经济结构的转化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率的最佳结构转化路径是就将政府与市场以及市场主体有效的结合起来。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及解读。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在创新方面基本完成顶层建设。新常态理论的提出,可以全面指导中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之内的经济工作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深刻意义。除此之外,新常态理论的提出,还可以全面深化中国社会目前的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中国法治社会的全面进程。新常态理论对实现提出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解读。

正确认识新常态。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必须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走势,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把握其中蕴含的几个内涵。

第一,中国整体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从排浪型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在传统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将会有更大的作用。排浪型消费,指的就是消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某段时间之内,以某一种消费为主导,具有模仿性特征。排浪型消费的转变,标志着以房地产为主的大宗消费方式逐渐进入尾声。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第二,外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重战略,在这两条战略中,走出去战略显得更为重要,是与一带一路相对应的。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对外输出过剩产能,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对实现中国经济新的转型有重要意义。第三,整体投资需求量发生变化。新型的投资机遇会源源不断出现,但仍需要传统的投资方式进行托底,加强投资方式的创新和支持新型投资有很重要的意义。

案例:湖北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很注重把握发展机遇。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长江沿岸经济,湖北省有长江岸线1000多公里,在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中有先天优势,依托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湖北省积极发展长江经济,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更高级形态、更合理的结构及更复杂的分工阶段进化演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向新的增长点进行转化。这些变化完成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就能很好完成。

如何引领新常态。正确认识新常态是为了更好地引领新常态。

第一,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深化改革。政府部门要转变自身职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继续深入进行行政审批改革,解决办事不力。监管滞后等问题。政府还要注重对经济结构进行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自身优化,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有序增长。

第二,要把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当前第一任务,政府要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都要做到有张有弛。

第三,推进经济发展的全面创新。政府要把发展创新落到实处,除了进行科技创新之外,还要着重注意产业产品方面的创新。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机制给予稳定条件,政府要对市场体制不断进行完善。

第四,要保持平常心态,正确看待经济增长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数据显示,从1980年至2014年,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四年达到5%,其中,美国有九年能达到4%,日本只有八年能达到4%;俄罗斯有五年能达到7%,巴西有三年能达到7%,南非则没有一年能达到这一标准。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新常态形势下,经济增长在未来如果有小幅回落,也属正常现象,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做到上述几点,才能真正实现引领新常态。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快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就整体发展而言,并不是说让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全部同时进入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虽然经济基数较低,经济基础薄弱,但在各种发展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缓慢增长的情况。

第二,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空喊口号。新常态理论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所做出的科学判断。新常态理论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总结,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整体把握,新常态理论有助于化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第三,不要把经济发展新常态单纯看作是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单单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区域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经济落后地区加速发展;动力结构趋向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和出口更加平衡合理;产业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结构在发生新的变化,结构上的转变带来经济发展总体变化。

第四,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抛弃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人在看待新常态的时候,想当然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就是放弃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变化节点,此时经济发展要转向中高速发展,不是低速发展,更不是不发展。国家对经济的把握是有一定底线的,不是放任经济不断下滑,而是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结语。

党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脉络,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路线和目标。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内涵,跳出对新常态的认识误区,这样才能做到对新常态真正理解。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合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但合作的形式和文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却有所不同。

在浙江省开化县农村,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得以推广,并在两个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论文关键词:四位一体;合作;民主。

习惯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被统称为“三农”问题。

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出台过很多政策,减负型的,如取消农业税;输血型的,如建立农村医保、低保制度,而通过创新农业农村生产服务体制、提升农民综合素质,重建农村社会的主体结构,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型政策不多。

合作是农民应对自然、市场、政策风险的必然选择。

在总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经验教训和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的基础上,浙江省从2006年底开始尝试一种更高层次的合作,称为“三位一体”,即“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联合构成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作为全省“试点”之一的开化县,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四位一体”农业服务体系,即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组织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把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科技信息合作四类组织融合在一起,增强为生产服务的流通、金融、科技三重功能,发展贯穿县、乡、村三级的组织网络而构建的新型合作体系。

“四位一体”是农村经济合作制度的一种新发展,其本质是基于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的基础上对于“统”的需求而产生的制度创新,其出发点是发展经济,但实践效果却远远超出初衷。

本文试从经济学、社会政治学两个角度分析此项制度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创新“四位一体”农业服务体系的背景。

(一)农村缺乏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亟需加快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农业农村原有的经济形式、经济体制和服务体系对生产经营要素的适应能力与吸纳能力不断弱化甚至丧失。

就市场而言,在现有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分”的问题是解决了,但“统”的环节却很薄弱,造成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对接或者对接后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就土地而言,缺乏有效的流转机制,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对土地的需求;就人才而言,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业后续劳动力不足,有沦为“老人农业”的危险;就资金而言,农业生产缺乏获得信贷的有效途径,各种金融单位不断把农村资金抽向城市、流向工商业,农业农村不断“失血”。

据统计,2003~2006年开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面向大农业贷款占总贷的比例是77.68%;就科技而言,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阻碍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留守农民的素质制约了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以突破。

这就是当前“三农”发展面临要素缺乏的困境。

(二)农村现有生产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前些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单干”、公司+农户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在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上,在增强市场主体性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其覆盖面不广,服务功能不强,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也逐渐显现,而且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刚刚颁布,很多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不高。

作为为农服务的经济组织供销社、信用社也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和局限性,面对分散和众多的农户,服务范围窄、成本高、风险大。

农民仍然是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

在当今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农民在专业合作社之上迫切需要一种合作面更加广泛,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合作程度更加深入,制度更加规范的新型合作平台。

(三)政府对农村农业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以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既需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形成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主体的要素配置和生产组织的格局,也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和改善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

目前,我国对农业的公共产品供给既存在数量不足、内容不全的问题,又存在途径单一,效能低下的问题,特别是存在“条自为政,互不配套”和“条配置多,块整合少”的“条块分割,条强块弱”的现象,这不仅可能导致公共资源配置千篇一律,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现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延续管制性管理的老路。

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块为主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市场与政府,条与条,块与块的资源整合,引导政府从管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转变。

二、“四位一体”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民经济增收。

(一)“四位一体”加速城乡经济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

在“四位一体”中,农民专业合作是生产主体的联合组织,是联合体的基础或基点,也是其他合作组织的最终服务对象;供销合作是流通的血脉,是生产发展的依托;农村信用合作是生产发展的坚强后盾;科技信息合作是生产腾飞的翅膀。

合作实现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使生产、流通、销售结成一条有机的产业链;合作克服了四类经济组织分头为农服务,相互脱节的局限性,使服务更全面,更及时;合作使农民不再是市场经济大潮中单薄的,没有信息导航的“孤舟”,而是联合起来的“航母”。

经济学家发现任何“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相同的四个轮子上”,它们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现代农业也不例外。

现阶段,这些要素除自然资源外,在农村农民自身极其匮乏,而在城市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相关事业单位却相对过剩。

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架起了桥梁。

一方面,为非农主体投资农业、支持“三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在产业间、城乡间的良性互动和渗透,促进农业和工业、供销、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融合,促进一、二、三次产业间的对接,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它把各环节的生产要素和各种服务通过合作协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有利于提升各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2007年1~6月份开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农贷款占总贷比例达90.2%;6~8月份仅池淮镇农户通过联保贷款机制从信用社就获得1200万元资金支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每天为各合作社提供各种科技信息5到10条。

(二)“四位一体”合作服务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1、降低交易费用。

农户市场交易的费用包括信息费用、农资费用、服务费用、谈判费用。

单一农户交易量小,主体相对独立、分散,总体来说,交易次数多,重复投入多,交易成本高。

建立农村合作协会后,服务体系内部交易按照合作协议规定,由专业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和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统一协商,既能保证服务质量又能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根据池淮镇《农资供应服务协议》,农资公司承诺:“决不销售‘三无’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商品,假冒伪劣及过期商品;开展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延长营业时间、送货到村到户等多种便民服务;在价格上给予优惠”。

合作体系外交易,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联合其它经济组织与客商进行谈判,可以使一次谈判在同一个合作社甚至多个合作社内部普适化,既提高了谈判实力又减少了谈判交易次数,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三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相对较快,本文是有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例文的内容!

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例文【1】。

浅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际政治、经济水平所采取的重要决策,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健康发展,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促使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并更好的参与世界经济调整。

而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加以合理控制,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使政府、企业、人民面对遭受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的影响。

然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真正发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优势,规避其中蕴含的风险,需要政府、企业、银行业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大胆的尝试。

而在此之前,充分认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内涵与具体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指的是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比率,由外汇市场上外汇(或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

倘若外汇的供给小于对外汇的需求,那么外汇汇率上浮,人民币汇率下浮;相反,则外汇汇率下浮,人民币汇率上浮。

汇率的市场化通常与货币的自由兑换、经济一体化、货币的国际化密切相关。

这四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汇率的市场化”成为中国这般大国长远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现“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上便可为“货币的自由兑换”与“国际化”的实现创造重要的条件。

人民币汇市开局动荡,从1月6日开始,人民银行突然下调cny兑美元的中间价,推动空头在离岸市场上做空人民币。

做空势力来势凶猛,cnh与cny兑美元的价差在6号创下了1600点以上的历史纪录,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间。

人民银行采取相应措施,令cny与cnh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回稳。

1月11号、12号,cnh兑美元即期汇率较1月7日低点累计大涨bp。

而从以往的从大国货币崛起的历程看,无一不是走过了一条由“逐渐升值-双向波动-基本稳定”的发展路径。

在经历了这场“双向波动”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日趋平稳。

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有利也有弊,充分认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于发挥人民币市场化的积极作用和规避人民币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按照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个之中只能同时实现两个。

而当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就目前我国发展势头来看,要放弃这两方面的主动权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

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和我国资本投入其他国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要凭借政府的力量干预和限制资本的流动情况的可行性是极低的,因此资本自由流动是必然成立的,由此可见,在“不可能三角”中汇率的稳定是不可实现的。

而换个角度来看,在享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资本的自由流动必将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而相对灵活的汇率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金融风险,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关税税率不断降低、贸易自由化政策全面实施,这对我国一直以来受保护的劳动力市场和国有工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而与此同时,我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

在此背景下,实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能够使人民币汇率得到灵活调整,减轻来自贸易与资本账户自由带来的双重压力。

(3)促进我国参与对世界经济调整过程。

我国被列为发展中大国和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之一,是世界经济调整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假如我国在汇率领域态度淡然,对世界各国汇率的变化和汇率市场的发展不管不顾,就势必会导致国际贸易伙伴的不满,进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受阻。

而采取能够适应世界经济调整趋势的灵活、科学的汇率制度,则有利于我国参与世界经济调整,并优化国际贸易伙伴对我国的态度,进而带来理想的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利益,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恰好符合这一需求,对促进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地位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2.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其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性。

但从金融领域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我国宏观经济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冲击。

首先,短时间内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效应可以导致人民币的升值,而这一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还会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许多不可控制的复杂的风险。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增加了国家稳定金融市场的难度,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稳定性下降,金融市场发育受阻。

(2)增大外向型企业经营风险。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外向型企业带来复杂的经营风险。

我国的出口总额高达24.59万亿美元仍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而当人民币升值而其他货币不变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外贸出口中所花费的成本将不断增加,相应的,从外贸出口中获得的利润也将不断降低。

进而使得外向型企业由其是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抗风险能力变弱,难以满足经营与发展需要。

(3)增加外汇资产管控难度。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背景下,当外汇资本流入速度减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就会缩水,这就使我国外汇资产管理与控制的难度增加,并伴随许多的风险。

我国外汇指定银行拥有庞大的外汇资产,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的直接投资及来源于我国巨大的贸易出口额。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背景下,人民币弹性增强,波动幅度可能性变大,外汇流入资本受到约束,外汇资本储备量就会缩水,由此所产生的汇率风险有可能给外汇指定银行带去隔日亏空的风险。

此外,人民币弹性增强也会使国际短期资本风险增强,容易引发国际短期资本肆意外流,变相推高国内资产的升值。

人民币弹性增强还可能导致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趋势,对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造成较为沉重的打击,尤其是使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大,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被削弱。

三、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应对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规避人民币市场化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政府、外向型企业与银行业分别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部门积极发挥辅助作用。

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监测机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在实现人民汇率浮动由市场供求决定之余,全面、及时地掌握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与幅度。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建立新的汇率定价制度,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浮动。

新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辅助,对此,专业人员应对目前人民币汇率浮动趋势以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评估,综合相关的数据预测未来动向,从而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观测机制。

事实说明,这种风险观测机制在汇率风险控制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它一方面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风险。

2.提升外向型企业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说外向型企业提高抵抗风险能力有三方面:(1)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全面的评估、分析潜在的风险,做好防范措施,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将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或者市场因素对企业的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已存在的风险,要通过健全的防范预警机制来控制,从而尽可能降低损失。

(2)优化企业产业机构,实现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不断创新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引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汇率,从而在汇率出现波动时,降低损失。

(3)企业领导要时时关注汇率动态,掌握汇率波动趋势,做好应对措施。

3.完善外汇储备机制。

外汇局要提高对人民币汇率趋势的重视,积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加强研究,关注国际金融货币走势,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

完善外汇储备机制,将外汇储备风险降到最低,保证国内资本的有效运作,防止国际资本家在国内市场的恶性操控,避免金融风险,实现国内利益最大化。

除此之外,国家外汇储备通常是指国家财政出资购买和管理的外汇资产,然而在我国,是指央行以人民币购买的,并由央行统一存储、支配和管理的外汇。

严格来说,由央行购买、存储并管理外汇,本质上应该是一种货币发行储备物,是流通中货币的抵押物或信托网担保物。

它的买卖主要目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平抑货币币值,防止发生超过预期的巨大波动,这种情形下外汇储备并不符合其本质,不但使现有的外汇储备机制下掩盖的风险难以被察觉,也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真正实现市场化发展,因此,今后应力争使国家外汇储备回归其本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已不可逆转,虽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人民币市场化汇率改革的好处远远大于弊端,积极采取合理的改革与保障措施,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

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管理机制;外向型企业应积极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银行业应密切关注汇率市场走势并积极完善外汇储备机制。

进而实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进行合理防空,促进国家金融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例文【2】。

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血液,不仅对国家意义重大,而且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

它的流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只要没有一种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国际间石油的争夺就不会停止。

一、中国石油分布状况及油量储存现状。

石油又称原油,它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来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中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主要的产油区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等等。

根据新一轮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150亿~200亿吨。

其中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50亿吨,—2050年随着技术进步和领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有望再增加50亿吨,达200亿吨,石油资源总量列世界第六位,亚洲第一位。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四

1、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经济学》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教育教学内容与西方微观经济学相似。

比如现在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材内容主要是模仿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理论,其内容大致相同。这种重复性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的知识增长不多,同时产生一种厌学的态度;其次就是由于教材内容所限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资源有限使得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对企业中的经营决策作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从而使得这门工具性的课程变得毫无意义。

1。2、教育教学方法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他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却很高。然而现在高职院校中多数老师的授课方式依旧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案例分析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是根据现实案例从经济与管理的角度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解决思路,得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这种模式中高校的案例大多陈旧不堪,新鲜案例较少。同时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在与学生交流与实践方面具有很大的弊端。由于它不能够让学生实际性的参与其中,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够。

1。3、教学案例陈旧,教育教学方式不灵活。

经济学的设置与教学始终都是课堂教学与相关案例教学形结合的模式,这也是不能够让学生与实际企业相结合后所选择的的最佳教育模式。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显着的作用。但是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在经济学教学选用的案例比较陈旧,这样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累积实际经验都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这种陈旧案例的选择也体现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式的不灵活,这些都需要极力消除,教授经济学的老师应该主动的在授课过程中将新的案例补充到课堂中,以实现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企业决策的掌握,促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接受社会信息。

2、高职院校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实行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2。1、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主要是大量的使用了数学模型进行经济案例的分析,在分析中以实际验证为主要依据,广泛的使用数学模型与数学计算推倒来验证每一个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门将抽象理论与实际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重要学科。在这门课程中最主要的是结合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分析能力。数学模型的运用体现了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自身抽象性,运用数学模型并不是仅仅要求一个解答验算的过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基础薄弱是一个最大的教学障碍,因此更加需要在实践中增加学生对于理论与数学的运用。虽然这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十分强,因此将理论模型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与实践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思路。

(2)、实践中的案例分析能力。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同时也只是一种成功案例的解读,完全不能体现学生自己的决策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校企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给出自己的决策意见,这种实际的造作过程,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即经济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整个企业案例决策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分析能力与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实践环境中的问题整合能力。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有更多的理论创新,提高自我的实际决策能力,必须要对学生在实践案例中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加强对经济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整合能力,提高了工作的实际效率。

2。2、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学生特点。

(1)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易于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种明显的知识结构特性,致使这些学生对于经济学中的定性分析十分敏感,但是对于定量分析显得比较困难。这就使学生在学习市场的实际供应与实际运作机制的时候,虽然能够将概念与理论知识掌握,但是却不能进行相应的供需分析,即使有分析能力,大多也都比较浅显。这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厌学的心里。如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企业相结合,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分析能力依旧如此,但是兴趣可以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其中,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际的分析应用能力。

(2)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感性化,对于理性的逻辑性较强的公式以及图与表的表现形式不感兴趣。当学生进行成本与利润分析的时候,对于这些章节中的大量图表的分析感到十分吃力,这就使得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解决的最好措施就是在实际中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以结合实际的运算方式来了解图与表中的关系,这是将他们从理性认识逐步引导到实际生活中来,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思维。

(3)社会经验欠缺,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较浅。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的科学,但是更多的高职院校由于资源与资金的问题,不能够给学生营造足够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这就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较多,而社会管理类实践活动参加较少,在分析问题作出案例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偏离实际,思路狭窄。实现经济学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现象,将学生推送到社会实体中真正的体验管理与经济决策的整个过程与思路,这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心声。因此加强校企结合,是实现经济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最根本的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真实案例中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决策中。

3、在高职院校实行《经济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3。1教学计划的制定。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结构特点实施课程理实一体化,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的开展,不能够将理论课时与实践实习的课时进行简单的叠加。在更大化的拓展实践课时,不能对理论课时进行压缩,同时也不能因为理论课时的需要而占用实践课时。高职院校应该采用综合式的考虑模式,将课程进行分解,由不同的教师分别对理论与实践实习进行讲解。要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快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主要通过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运用。同时教学计划中必须安排老师结合实际的企业特点,通过自身的实际考察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中能够更明确自己的需求与经济决策案例所要达到的实际目标。

3。2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新案例的准备。

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理论讲解又要有实际的操作示范以及自我操作,因此,这是一种与单纯的理论教学差距较大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新案例的加入有利于高职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老师只有在对整个授课过程进行了慎重的构思后才能够满怀信心的想学生展示,并且进行示范操作,同时也能够在新案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解答。

3。3校企结合实行新的教学组织方式。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应用新的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的讨论,根据自己对相关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做出自己小组内的经济与管理决策。同时学校还应该努力实现校企结合的模式,将学生放到企业实体中进行全身心的管理决策感受与参与,在企业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这种实践的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更加明了,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经济效益与管理决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高职院校实行经济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优势与作用。

4。1、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由老师将理论知识以概念的型式传达给学生,并将使用方法以口头叙述的形式进行讲解。学生在接受到这些信息后,通过自己大脑的处理和记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这种教学模式深化了知识的概念性,并不利于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然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深化。

4。2、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经济学的课程设置,课堂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都是比较概念化的东西,对于一些对经济学内容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这些知识无疑是很枯燥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然而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剖析来对知识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3、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大多数经济学的教师都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所传授知识的实用性不强。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能有效的培养教师根据实例进行教学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4。4、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只有这些元素协调作用,各自充分发挥所应有的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使教育最优化。虽然经济学课程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的实验设备,但是现实中有大量与经济学相关的实际案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案例,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将课本知识给与学生,尽量做好各种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5、结束语。

经济学课程设置实现“理实一体化”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模式转变的新思路,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经管专业课程设置的新特色。它能够更大化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既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五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___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___,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六

[摘要]中国经济在创造了增长奇迹之后的今天,如何创造出持续性的高速增长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文章认为,快速从过去的增长模式中实现中国特色的发展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切实可行的做法其实是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针对性的开发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这种极具排他性的产品的创造必将在全球化市场中独树一帜。这一增长策略将为实现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可能。

[关键词]经济增长;文化;市场。

1引言。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绝对优势为劳动力便宜且多,而且是比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现代化发展导致所处的大环境下想象到得还要便宜得多且劳动力多得多。并且,中国地大物博,原材料充足。那么,在了解了本国的特色或者说绝对优势之后,为了激活资本,中国首先进行了资源限价,以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价格配合上劳动力,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成功地将本国的绝对优势放大到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不仅累积了充足的资本,更是因为在国际上的分工,获得了“中国制造”的地位统一及高度认可。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外的消费力普遍衰退,再加之“中国制造”的地位受到了更加新兴的别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冲击,中国因为之前非常明确的在国际上的近乎垄断的分工与合作的模式而实现了短短几十年就如此稳定且迅猛地gdp增速的局面开始不稳定了。回顾中国高速增长的历程,不难发现中国政府在之前的快速增长过程中更大部分的承担了价值链的低端角色。增长的繁荣是低端技术,大量劳动力积累的繁荣。其增长效率和质量与增长速度在事实上形成巨大的反差。表现为,多年来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实现与发达国家一样快速的发展。而更多的甚至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在很多时候,总是对差距有一种聊以自慰的探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国目前的科技实力比之于三十年前缺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在飞机制造和高铁南车北车上更是大显身手。但是,整体来看,差距横向来看,就很容易发现,更多行业的创新发展都是围绕着低端进行。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甚至形成了对发达国家的某种依赖。值得回味的是,依赖是单向的。中国对发达国家某些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并不意味着对方对于中国的依赖。这种增长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我们把中国一直以来的增长依据设定为比较优势,那么我们甚至愿意说,这里的比较优势正逐步转移为了一种劣势。

于是,在中国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开始努力的实现新经济尝试。比如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诸多领域都在大力推进。这一举措在逻辑上是合理的,符合了历史的给与。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阻力非常大。因为在技术和劳动力上巨大层面的差异,还是在短时间极大的影响着这一策略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高新技术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如果在技术创新上缺乏速度保证,那么很容易一直跟随在别国的技术创新之后,形成一种路径锁定的依赖。这又会在未来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试图以此切入,探讨在价值链低端的中国,如何实现价值链的攀升。

2经济增长的困境。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经济增长?我们会得到很多的结论。比如资本,技术,劳动力乃至于一国的政策和制度。但是,从经济增长本身来看,单纯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增长,或者我们最多称之为某次或某段时期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的概念来看,一直都致力于经济实现长期而持续性的增长,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产品和服务能够被快速的消费掉。当然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有效的投资的参与。因此,投资、生产和消费才能在事实上完成增长这个过程,而长期持续的投资、生产快速进行,需要一个巨大的市场支持。

回顾中国过去多年来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是如此。各种资本和技术的进入,众多生产基地的出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最后在全球市场上大规模的分配,是一个很好的循环过程。但是,这一模式的推进,在客观上需要如下三点支持:一是资本、技术的持续投入;二是足够大的生产规模;三是全球化开放性市场。这三点缺一不可。具体来看:

第一,资本和技术的持续投入。对于一个欠发达国家来看,其资本和技术的匮乏是不证自明的。那么,如何吸引资本和技术的进入?那就是给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方更大的利益回馈。资本和技术是非常冷静的。它会耐心进行评估其机会成本。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区域和国家的壁垒不断被削弱,资本和技术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搜索更大回报的地区。中国准确的抓住了这一契机,准确的进行了设定,提供了低成本的可能。于是,资本和技术蜂擁而入。从全世界来看,很难看到一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里吸引到如此巨大的资本。

第二,足够大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说到底就是物质规模和人力规模。这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支持。足够大的生产规模,在中国的实现是很容易的。因为这个国家幅员辽阔,在物质资源的储备上有着丰富的基础。所以大规模的开采和建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讲,是很容易的事情。基于技术的外来特点,不需要太多自主研发,要的只是职业培训和技术推广。这又恰到好处的和中国储备的大量劳动力形成的对接。

第三,全球化开放性市场。市场的基本要素,包含两个,供给和需求。投资和生产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但是,最后需要市场的推进。足够大的生产规模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客观上强化了产品的竞争力,于是,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于是,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市场中,全世界都是中国制造的消费者。巨大的消费量为中国式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

其实,回顾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投资、生产和消费三个阶段来看,中国似乎丧失了巨大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说去盲目地跟随这些国家的步伐,用累积下来的资本去投资甚至是寄希望于这些连风险都无法评估的概念上,还不如以现在传统所认为的为“退”的制造业,甚至还是偏向低端的,想办法转化成为“进”,而且还是稳定的,自主的“进”,将优势发挥到淋漓极致。

这一结论的得出,首先源自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过去的经济增长,在事实上忽视了国内的消费。但是,国内市场非常的巨大。因为,几乎任何一种产品,忽略了中国市场都很难实现持续性的经济增长。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都将产品的消费场所定位在了国外。那么,在贸易战的硝烟下,倍感压力。其实,可以极大的开发国内的市场。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投资和技术。大量资本技术的外逃,给中国的生产活动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但是,这里包含了两个问题。其一,中国在经过了如许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其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换言之,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某一阶段的比较优势会慢慢得到加强也会慢慢退化,这其中包含一种优胜略汰的演化过程,我们无法设定。从今天来看,资本匮乏未必再是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刻计划经济印记的国家来讲,集中各种资源办事是其一大优势。

第二,生产规模和合作。巨大的生产规模在其过去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累积了各种管理经验和技术。在事实上具备了巨型生产规模也不是单纯意义的资源积累,也是一种技术的学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国内市场具有其基础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之前按照国际标准,定向于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是不是就是合适于本国的呢?不同的文化影响下,不同的区域对于产品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习惯。因此,客观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会有不同的产品需求和产品要求。

中国幅员辽阔,蕴藏了较大的文化差异和产品要求,盲目的提供统一的产品,其实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产品的生产技术上进行某种符合区域文化的调整,让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这一产品必将造成某一地区的垄断销售。

事实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更关注的是性价比。因此,不同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资源的不同,和产品认知,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层次。

4文化与产品开发。

英国人类学家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观。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语言和符号、规范体系、社会关系、物质产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幅员辽阔,也意味着文化上具有较大的不同。不同的文化碰撞结合就很容易针对本土的产品需求进行包装,也容易沉淀在特定的需求上,形成了一种产品,亦即文化产品或者创意产品。

文化产品中包含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方面的积累。而它更能在深层次上投射和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们内心的渴望,诉求和期待,乃至于某种苦痛都可以通过有形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不单单是对于个体需求的满足。同时也能反映出某种社会关系。它不同于物质产品,它还是某个社会群体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持。

由于这一特点,形成的产品极具区域特色,那么很具有某种排他性。而演变出的文化产业则在特定的区域开展,这个区域拥有特定的市场空间和区域人口,会回应这一产业的发展。这一互动过程的相互影响下,消费者得到了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而文化产业也在文化创意的路径上得到了螺旋式的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着其特定的发展空间,几乎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外来文化也对它很难构成威胁。文化产业将充分利用好区域提供的各种资源要素条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树一帜。

尤其要提到的是,文化产业或者文化产品,是很难效仿和超越的。一国或地区,在文化产业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会演化出其特定的产业路径和发展模式。文化产品的这一特点,非常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需要。因为这种植根于本土,符合本土人口需求的产品,在技术和创意上,具有某种唯一性。而对于中国的幅员辽阔,为产品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的空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特定的文化产品又可以极大的激发出某种文化力量,推进经济实现更快的发展。积极开发中国文化的意义,还在于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深刻的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也就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速度。经济要取得持久发展,必须要有文化上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不单单是创造和推荐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在这样一个新阶段、新时代,一个国家、地区文化的底蕴、环境和特质,将决定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水平。如果只重经济,忽视文化,发展就难以持久。

5结语与展望。

中国在2018年,经济增长经历着巨大的考验。这主要表现为,在过去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在积极的发展新兴经济和新兴产业。5g,人工智能等等都在国家发展的重要部署之中。对于一个经历了多年高速經济增长,如果增长乏力的国家,大力开发高新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但是,中国也是在过去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培养了一大批廉价劳动力,而在低端制造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贸然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未必是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相反,可以更具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形成了当前经济增长和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衔接。我们认为,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我们应该注重国内的产品消费。而面对全球化市场,看似产品越来越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而其实是对于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追求的模糊化。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年来积累的资本和技术,重新开发培养的巨大的生产规模,生产符合中国人自己需求的产品,调动国内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差异较大,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改进和革新。这是对于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一种尊重。而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勤劳而踏实的文化传承,这种力量得到有效的开发,又会促进经济实现快速的增长。

当然,注重现有资源的利用,不等于固步自封。我们一样对于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有着较好的期待。所以,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要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寻找一席之地。但是我们更建议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在重视中国市场乃至于全球化市场发展的方向上,进行努力和革新。当前来看,我们需要努力,还需要耐心。

参考文献:

[1]戴维.n.维尔: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七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投公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3)。

4.王遥,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八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都是由“资源—产—废品”的结构组成的,是一种单向循环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十分不利的,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最终会导致我国资源匮乏,并且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专业人士开始了对煤炭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希望以此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分析。

(一)保护国家能源安全。

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必须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而煤炭作为最主要也是最宝贵的能源之一,其是否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对于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知,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资源的安全,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

(二)构建节约型新社会。

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明确表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中,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这就代表着该产业中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严重违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原则,因此,必须用新型的发展模式来取代原本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此可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号召的重要体现。

(三)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对我国现有煤炭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不难发现,煤炭资源出现了枯竭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煤炭资源的开采数量将会增大,这样一来,现有资源的运用时间将会缩短,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会面临着无资源可用的现象。因此,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煤炭产业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资源开采环节。

在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采环节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一步,其为之后资源的利用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根据调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回采率大约在50%左右,小型企业的回采率相对较低,一般不到20%,这样的数据就说明在煤炭资源的开采环节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附近地区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对开采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做好合理有序地开发,对煤炭的开采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保证在资源的开采环节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浪费的问题,也能给之后的运用的环节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动力。

(二)废弃物排放环节。

在煤炭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是避免不了的,这个环节也是煤炭产业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矿井瓦斯爆炸等灾害对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对废弃物的排放完全不控制,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健康的威胁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按照相关规定对废弃物排放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企业在废弃物排放的环节采取相关的一些措施,例如利用抽排瓦斯技术发电等等。煤矸石是煤炭生产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其长时间的大量堆积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平衡。因此,对煤矸石进行废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项举措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土地占用量,还能减少对周围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为煤炭产业节约了一部分资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近几年来,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是煤炭资源产业中常见的一种手段,具体就是根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不同的产业之中进行物质资源的集成与共同利用,进行信息的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共享资源、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举措。这种工业生态园区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因为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下游工业,其与煤炭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煤炭工厂周围,可以建设以煤炭生产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生态工业园区是符合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一种产业形式。煤炭企业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范围,那么企业就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困难,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发展步伐的停滞。这样看来,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在其周边建设一个资源共享、零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很难做到持续供应,如果煤炭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象。因此,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要之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煤炭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倩,魏晓平.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9。

[4]左铁镛.对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6。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九

1.形势与政策的概念。

1.国际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把握消费模式,创造低碳产品。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所以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才会发展,社会才会和谐,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

摘要:低碳产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行业,因为其不可替代的潜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和投资者频频在这个产业涌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投资行为的角度分析,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发领域,通过促使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市场化、商品化来获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目前,对于炙手可热的低碳领域,越来越多的风险资金开始注入其中,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低碳经济下的风险投资数据对风险投资在该模式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一

中国经济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的一门重要考试。这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考试,涉及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经济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参加这门考试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于将来学习和工作中的经济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段:总结备考经验。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考。首先,我系统地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经济平衡等。然后,我分阶段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总结,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我还结合近年来的考试真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和模拟演练,熟悉了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总结来说,充足的备考时间、系统的复习和大量的练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第三段:应对考试策略。

在考试当天,我采取了一些策略来保证我的发挥。首先,我在考试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做好心理调节、保证身体状态良好等。我还合理安排了时间,将考试的时间分配到各道题目上,避免有题目做不完而影响其他题目。另外,我在答题过程中注重了逻辑性和条理性,充分展示出自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些应对策略的采取,让我在考试中能够比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第四段:总结经济学知识学习的价值。

通过参加中国经济学考试,我意识到经济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分析经济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此外,经济学知识也是广大学生理解社会现象、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五段:展望未来发展。

通过参加中国经济学考试,我意识到自己在经济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同时,我也将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紧跟经济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我将把经济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参加中国经济学考试,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也积累了宝贵的考试经验和学习方法。这些都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努力奋斗,经济学的大门将向我敞开,为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二

(一)市场经济思路与中西部开发。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取得良好开端,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和9。2%,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942亿元,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阶段开发的特点是: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得到较快发展。

遵循22年改革开放的路径,以全球化,市场化为基本机制,主张把80年代开发深圳的模式应用到西部,中央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对落后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也不违背“非歧视原则”。

为推进西部开发将增加投入,实行的优惠政策集中在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扩大外商在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试点范围;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对到西部去的旅游者、投资者提供入出境便利。预计国家还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把政府投资变为贴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进行开发,承包资源给外资,鼓励人才去中西部工作等等。

但上述思路不足以解决中西部开发的基础问题。以全球化,市场化的优惠政策体系,是基于民间投资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以外部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要在中西部和沿海地区之间进行自主选择,这是投资机会成本的概念。很显然,最大量的国内外民间资本,仍旧会投入沿海地区,因为中西部的自然,交通,社会,文化条件,和人民收入所联系的国内市场,都不具备产生投资高收益的条件。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结构有所改善,东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东部地区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953家,合同外资金额350.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4.34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82.47%、85.06%和87.88%。中部地区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00家,合同外资金额41.18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12.41%和9.99%,所占比重增长了0.11个和1.54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47亿美元,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西部地区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65家,合同外资金额2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依次为5.11%、4.95%和2.82%;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合同外资金额增长0.34个百分点。

截至19底,在全国累计批准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82.13%、88.13%和87.84%;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2.86%、8%和8.94%;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5.01%、3.87%和3.22%。其中,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累计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比截止底所占比重提高+0.36个和+0.11个百分点。全国吸收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是: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和山东,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55.85%、63.35%和64.25%;全国吸收外资最少的5个省区是: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和甘肃,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0.89%、0.41%和0.38%。

很明显,如果没有国家资本和优惠政策的有效带动,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的主体,仍旧会流入沿海地区。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面积的71。3%,占全国人口的1/4,gdp仅占全国18%。至少到,中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差距仍旧会继续拉大,各项优惠政策充其量,只能够延缓差距拉开的速度而已。

盲目模仿沿海地区开发的理论根据之一就是“沿海地区饱和。

[1][2][3][4]。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三

摘要:本文指出,由于六个宏观和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中国gdp的年均增长潜力很可能从过去十年的10%左右下降到今后十年的7%左右。这六个原因包括:出口减速、房地产需求减速、城镇化速度放缓、劳动力增速下降、生产率增速下降、资金成本上升。我们的使用数量模型估计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

如果承认增长潜力的下行,则宏观政策的基本前提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实际gdp增长率下次再降到7%时,就再不意味着经济陷入萧条,而应该理解为是进入了正常、合理的增长区间。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的下降,只要能保持7%左右的gdp增长,就不会加剧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如果增长潜力是7%,而一定要用刺激政策将增长提升到9%以上,这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繁荣,但会不断导致资产泡沫、通胀、坏帐和经济大起大落等长期成本,最终不可持续。

笔者建议,在“十二”规划中正式使用7%的增长目标。另外,今后几个季度,即使同比gdp增长速度可能降低到8%左右(环比增长在三季度可能到7%),都只表明经济回落到接近本身的潜力所在,并不说明经济需要新一轮政策刺激。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如果经济增长潜力是7%,年度cpi增长目标为3%,理想的名义gdp增长就是10%。按历史经验,m2和贷款增长幅度超过名义gdp增长3-4个百分点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在今后几年,m2和贷款增长的最优速度应该是14%,而非17-19%。

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术命题,但却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政策含义,对这个问题的政策反应最终也会影响到每个企业和家庭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具体来说,如果中国的gdp增长潜力只是7%,而政策却人为地将增长推高到10-12%,那就必然要求向经济中注入过多的货币,从而导致通胀、资产泡沫、银行坏帐等恶果。由此而来的经济过热之后则是政策紧缩和经济大幅波动。从经济结构来看,如果增长超出潜力,在经济上行周期内会出现投资过度、能耗和污染大幅上升,随后的下行周期中又必然出现产能过剩。

打一个比方,一定年龄段内的孩子的体重增长是有自然规律的。如果非要他“快速成长,”迫使他超量进食,短期内会使他体重迅速增加,但此后会导致肥胖,最终不得不去看医生减肥。搞得不好甚至会影响其终身健康。再用开车做另外一个比方。汽车在“正常”时速下行驶是最省油(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最不容易损坏汽车的零部件(可持续的)、最不容易出事故(可减少危机的风险)。但是,如果超高速行驶,一时间固然风驰电掣,但驾驶同样距离的能耗反而会增加,机件损耗加大,故障率上升,车辆寿命缩短;更可怕的是,高速驾驶可能会导致车毁人亡。

所以,正确判断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制定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误判经济增长潜力,就会人为的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结构失衡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如果宏观(总量)政策失当,结构调整就必然面临“两难”。例如,当gdp增长达到12%时,经济规律表明能耗增长必然超过gdp增长,节能减排就自然成为空话。换句话说,结构优化的前提是宏观政策保证经济增长接近潜力、避免大大超过潜力。笔者认为,所谓科学发展,在宏观政策领域的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搞清楚中国的增长潜力到底是多少。

下文分析了将改变中国今后经济增长潜力的六大原因。前三个原因(包括出口、地产和城镇化)主要从需求角度来判断经济增长潜力的变化。此后两个原因(包括劳动力、生产率)从供给角度看增长潜力所受到的制约。最后一个原因(资金成本)则从供求两个方面影响增长潜力。

根据这六大原因,我的结论是,中国在今后十年的gdp增长潜力很可能只有7%(甚至低于7%),远低于过去十年(定义为1999到)10.1%的gdp平均增速。笔者因此建议决策层在下一个“五年”和“十年”发展规划中将gdp增长预期定在7%。另外,基于这个7%的gdp增长潜力和3%左右的通胀目标,我认为适度的货币和信贷的年增长速度应该是14%,而不是17-19%。过高的货币增长会再次导致通胀、资产泡沫和经济结构失衡。

原因之一:出口减速。

过去,中国出口经历了年均23%的高速增长,贡献了约3个百分点的年均gdp增长。但是,这个阶段出口的高速增长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是今后无法复制的。

第一,中国加入wto,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的配额和关税大幅下降,这为中国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我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在2002到之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其年均出口增长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到最近几年,中国入世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已经逐步消失。

第二,发达国家(g3)在过去十年保持了年均2.8%的gdp快速增长。经过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美、欧政府债台高筑导致财政政策被迫长期紧缩,增长潜力很可能从过去的2.8%左右下降到1.8%。根据历史上发达国家增长与中国出口的相关性,发达国家gdp增长减速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就会减速7个百分点。

第三,过去10年,出口行业中农民工的年均工资增长只有5%,而今年多起罢工事件之后低端劳工工资大幅上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按人民币计价的工资增长达每年15%,人民币对美元每年升值3%,则按美元计算的中国工资增长就达到每年18%。面对这样的成本增长速度,劳动密集型(如服装、制鞋、家具、电子零部件等)行业将很快失去竞争力,许多工厂将被迫搬到越南、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成本更低的国家。

基于上述理由,中国出口年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明显减速。笔者估计,今后10年中国年均出口增长很可能只有12%,为过去10年均增长率(23%)的一半左右。

原因之二:房地产需求减速。

过去10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年增长率接近20%,是内需中最主要的一个增长来源。但是,房地产的这种高速需求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原因有三: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房改之初,城镇家庭拥有住房的比率约为20-30%。10年之后,城镇家庭的住房拥有比率已经达到70-80%,高于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比率。第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8平米,现在已经达到30平米,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鉴于这些变化,现有城镇居民对房地产的基本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有显著下降。第三、下文将阐述,中国城镇化的高峰已经过去,由城镇化所带来的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将减速。

基于上述原因,并根据与中国发展水平可比的其他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过去10年住宅销售面积的年均增长在10%左右),笔者估计,今后10年内中国住宅销售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很可能减速到10%,比过去10年的平均速度减低一半。

原因之三:城镇化速度放缓。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认为,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虽然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但是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预计今后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的速度将保持在0.8-1个百分点左右,很难出现“九五”、“十五”时期每年1.35-1.45个百分点的增幅。这与联合国开发人口署的计算基本吻合。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是,中国城镇化速度在“九五”期间已达到峰值,当时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未来10年此城镇化率的增幅将降为年均0.8个百分点。最近的一些实际数据也支持对这个趋势的判断。比如,根据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全省“农转非”数量从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

城镇化速度放缓是人口结构老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制造业已经大量向内地迁移等一系列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伴随城镇化的对投资与消费的需求,如建筑服务、建材、汽车、通信基础设施、餐饮、公用事业等,其增长也将相应减速。此外,过去数十年间城市快速膨胀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将愈加显现,例如污染、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土地征用补偿不足、城市产业定位雷同等。例如,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100多个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cbd、大广场、度假村、欧化建筑等千城一面的投资建设短期内刺激了地方gdp,但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则不得不改变此类粗放型的规模增长,转向产业配置和城市宜居等精心规划设计,从而放弃部分经济增长速度而提高增长质量。

总体而言,城镇化速度从每年1.4个百分点降到0.8个百分点,将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而降低gdp增长的潜力。

原因之四:劳动力增速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增长,从供给角度看,资本的.高速积累和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我国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同样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源泉。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p的研究认为,在1983到间,人口红利因素对gdp增长的贡献比率高达27%。

1980年至今,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婴儿潮和大规模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但第一次和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人群现在已经开始进入退休年龄,农民工进城的转移速度也在下降。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都预期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前后达到顶峰,之后第一文库网将逐渐减少,因此人口红利因素对gdp的贡献将大幅减少。今后我国gdp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的积累。

根据社科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结论,中国人口红利在已经达到最高获利点,此后则老年人口负担逐步加重,并且呈累进式加重趋势。现实生活中,高考报名人数已经开始逐年下降,农民工中青年比例不断下降,使得初级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开始逆转,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正在迅速增长。

在企业层面,由于劳动力增长速度的下降甚至劳动力绝对供给水平的下降,工资增长的压力也必然上升。另外,上国民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明显恶化导致的社会压力,将迫使政府将不得不大幅度、持续地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养老金的标准。劳力成本增长的加速会导致企业利润率的下降和生产的减速。虽然工资增长有利于促进消费和社会稳定,但我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果显示,工资增长对gdp的净影响是负的。

综上所述,劳动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将在未来10年内将导致gdp增长潜力的下降。

原因之五: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下降。

从供给面看经济增长的来源包括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等)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过去,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达到年均3%左右。但这个生产率增长速度在今后也将难以持续。

今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200美元,2年之后将超过5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明显低于5000美元时,由于产品、技术、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与发达国家,简单复制其他国家的经验――即通过引进外来资本、人才和管理经验――就可以实现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但是,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再靠简单“复制”获得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就会明显下降。我们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如法国、韩国、台湾、日本、巴西)的经验发现,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的十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比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前十年下降一个百分点。

当然,不同的国家在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之后经济增长的表现差异很大。在30年以前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幅减速。过去30年,只有韩国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从“发展中”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例如韩国的人均gdp从5000美元(按美元不变价)翻了四倍,达到现在的20000美元。相反,许多拉美国家在30年以前与韩国的人均gdp相当,但在过去30年之内几乎原地踏步。比如,按不变价美元计算的巴西的人均gdp在1979年到20之间累计只增加了29%,这就是所谓的“拉美陷阱”。

这个陷阱的背后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率增长的缺失。在达到人均5000美元的gdp水平之后,生产率提高的的主要推动力就必须从“拷贝”转向自主创新,而拉美没有做到。韩国过去30年间,人均专利注册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而同期巴西的人均专利注册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3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显然是巴西难以维持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的人均专利注册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0.6倍。这比巴西好一些,但远远低于韩过去30年的水平。除非中国能将自主创新能力成倍地提高,否则很难重现韩国在人均gdp在超过5000美元后所保持年均经济增长。相反,如果中国对知识产权不加大保护力度、自主创新受到抑制,“拉美陷阱”就可能是前车之鉴。

原因之六:利率将逐步提高,从而增加投资成本。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按揭利率都呈现出严重的实际负利率。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实际利率也呈现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持续偏低的倾向。用过去10年的平均数据计算,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名义存款利率减cpi同比增长率)在我们所比较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中为最低(中国、美国、印度、英国、台湾、韩国)。中国的长期实际存款利率只有0.8%,而其他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接近2%。同时,中国的实际贷款利率(名义贷款利率与gdp平减指数年增长率之差)也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为最低。中国的长期实际贷款利率只有2%左右,而其他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则接近5%。

经济和金融理论的基本共识是,实际利率过低,表明资金成本相对投资回报率或产品、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过低,就会导致资产泡沫、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一点已被国际实证研究所证明。我们用20多个国家过去2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实际利率与通胀率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表明抑制通胀要求提高实际利率。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均表明,实际利率过低,会导致和加剧通胀和地产泡沫;另外,负的实际利率会加剧通胀预期。因此,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则要求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

另外,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将增加对消费和通胀的上行压力,从而迫使利率上升。人口老化也将降低储蓄率,从而推高利率。最后,随着资本帐户的逐步开放,中国的长期利率将开始出现与国际长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目前中国的十年期国债利率仅为百分之3点多,远低于正常情况下美国国债长期利率5%左右的水平。

综上所述,长期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应该也将会逐步提高,而利率的上升将推高投资成本,从而抑制投资增长和gdp增长的潜力。

上述六个原因对gdp增长潜力有多大影响?首先,我们用最简单直观的分析办法判断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出口减速和房地产增长减速――带来的影响。然后,我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估算这些原因多gdp增长的总体影响。

出口减速将降低gdp增长潜力1.5个百分点:如前所述,出口增长减速很可能从过去10年年均23%下降到今后的12%,减速11个百分点。历史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出口增长减速7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就会减速1个百分点。所以,出口减速1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gdp增长潜力下降约1.5个百分点。

地产需求增长减速将降低gdp增长潜力1.2个百分点:?如前文所述,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的增长率很可能从过去10年年均20%下降到今后的10%。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12%,假设地产需求与地产投资增长基本一致,则需求减速10个百分比就意味着gdp增长减速1.2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地产投资减速导致的产业联带效应,则对gdp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仅仅由于出口和地产需求减速这两个因素,就已经将中国的gdp增长潜力从10.1%降低了2.7个百分点至7.4%。城镇化的减速从需求面来看对gdp增长潜力还有额外的的负面影响。同时,劳动力的下降、生产率增长的减速、资金成本的上升等对gdp增长潜力还有来自供给方面的负影响。[2]?所以今后十年gdp增长的潜力很可能会降低到7%左右,在今后十年的后半部分增长潜力甚至可能低于7%。当然,保障性住房、新能源建设等政策可能提供一些新的支持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我们估计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和新能源方面的支出增长的加速基本上会被今后对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减速所抵消。

我们的cge模型表明,gdp增长潜力会下降到7%:为了比较系统地量化上述因素对gdp增长的影响,我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模拟五种冲击同时发生的情形。这样就可以将对需求和供给面的各种冲击在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内综合考虑。基本假设包括:与基准情形(即过去十年所经历的年均10.1%的gdp增长的经济环境)相比,今后十年的(1)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基准下降1个百分点;(2)劳动力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基准下降1.2个百分点;(3)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偏好变化,导致地产销售增长比基准下降约10个百分点;(4)在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国外对中国出口的年均需求增长下降12个百分点;(5)资金成本比基准提高1个百分点。上文提到的城镇化放缓的部分影响已经反映在房地产增长减速中,但城镇化减速带来的其他服务需求的减速则比较难量化,暂时没有在模型中处理。

在上述五种冲击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我们的模型显示,gdp年均增长率比基准情形约下降3.1个百分点,使得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到7%左右。结果与我们前文的判断基本吻合。

宏观政策含义。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今后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是7%,而不是曾经经历过的10%。gdp增长如果降到7%,不意味着经济陷入萧条,而是进入了正常、合理的增长区间。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的下降,只要能保持7%左右的gdp增长,就不会加剧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

因此,不应该继续将8%作为今后的gdp增长的官方目标和增长的底线,更不应该将9-10%作为实际政策操作所追求的目标。如果增长潜力是7%,而一定要用刺激政策将增长提升到9%以上,这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繁荣,但会导致资产泡沫、通胀、坏帐和经济大起大落等长期成本,最终不可持续。笔者建议在“十二”规划中正式使用7%的增长目标。

笔者估计,今年三季度gdp环比增长会降到7%;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速度也很可降低到8%左右。但这些都仅仅表明经济回落到接近本身的潜力所在,并不说明经济需要新一轮政策刺激。

准确判断增长潜力对货币政策有重要意义。如果经济增长潜力是7%,年度cpi增长目标为3%,理想的名义gdp增长就是10%。按历史经验,m2和贷款增长幅度超过名义gdp增长3-4个百分点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在今后几年,m2和贷款增长的最优速度应该是14%,而非17-19%。从更长期看,在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几年以后m2的增长速度恐怕只需要高于名义gdp增长2-3个百分点,届时12-13%的m2和贷款增速就足够了。

如果政府确实担心gdp下行到7%时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对策应该是加大社保支出,而非政府主导的投资、货币扩张和重新启动地产泡沫。

注:

[2]注意,来自需求和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不能简单叠加。比如,如果需求下降3%,而相应的供给同时下降3%,则对经济的影响就是3%,而非6%。在本文研究的六个因素中,出口、地产、城镇化基本属于需求面因素,劳动力、生产率基本属于供给面因素,资金成本则同时影响供需两个方面。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四

尊敬的党支部: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在期待与猜测中终于定格为7.4%,虽然反映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多个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下文为20xx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年度数据看我国经济转型新起点。

(一)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在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关系趋于协调。

由于过去我们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占的比重大,消费占的比重小,因此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调整。比如说,20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高于经济增长的7.7%。20xx年投资和消费的贡献基本接近,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消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都在4%左右,净出口为负0.3%。出现负数说明我们的进口大于出口,而不是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负的贡献,这只是统计核算的结果。现在比较协调的三大需求结构是转型取得的进展,是将来我们往前走的一个依托。

(二)第三产业发展活跃。

服务业活跃的结果是就业容量扩大。曾经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将影响就业。20xx年、20xx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为7.7%,但这两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分别超出了预期目标366万、410万。这些数字证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拉动的主要力量,这是转型的结果。

但现在,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比重很高,第一产业吸纳就业比重也仍然偏高,而服务业仍然偏低,中国经济最终要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应该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大头,现在远远没有达到。

(三)国际收支和出口结构继续改善。

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顺差占gdp比重连续三年低于3%,在国际认可的合理水平以内。20xx年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高达10%以上,受到了国际社会攻击。其实,我们不是依赖出口,问题出在哪呢?因为我国属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比重太大。过去所谓的外商投资出口企业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而是车间,只是在完成订单,原料、销路都由跨国公司决定,我们]仅靠简单的组装来赚取一点加工费。例如,加工一个芭比娃娃我们赚几美分;一个出厂价150美元的苹果手机我们赚3到5美元加工费。结果国际社会却把账都算到了中国头上。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依赖出口,而在于出口结构不合理。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么一句话: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当年,站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港口,仰头看着巨型港口吊机上面赫然写了上海机床厂制造,真是自豪。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贸易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在一般贸易出口方面,我们要站到世界的制造高端;在加工贸易方面,要从低端组装向高端组装进军,向独立品牌、独立研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方向升级。

(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慢,但增长的质量提高了,优胜劣汰加快,企业亏损减,利税和微观的效益都有所改善,这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表现。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么一句话: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当年,站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港口,仰头看着巨型港口吊机上面赫然写了上海机床厂制造,真是自豪。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贸易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在一般贸易出口方面,我们要站到世界的制造高端;在加工贸易方面,要从低端组装向高端组装进军,向独立品牌、独立研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方向升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uexila。

xx年x月x日。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中国经济学考试是经济学专业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必须经历的一项重要考试。这次考试是我大学四年学习的巅峰之作,也是对我经济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量。通过这次考试,我深刻体会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和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考试心得体会。

第二段:备考策略(约300字)。

在备考过程中,我认识到系统性学习的重要性。首先,我建立了一本详细的考试大纲,将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确保了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其次,我注重对历年考试题库的研究,深入了解考题命制的思路和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考试要点。另外,刷题也是备考的重要步骤,通过大量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第三段:应试技巧(约300字)。

在考试过程中,我发现掌握一些应试技巧能够帮助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度。首先,阅读题目时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避免误解和漏答。在解答题目时,我会先进行思维导图或者简要思考,明确答题思路和框架,再逐步展开。此外,我还发现,经济学考试中经常涉及到大量数据和图表,请注意编写文字分析结合图表的技巧,合理运用表格和图表,可以更加简洁地表达意思。

第四段:知识运用(约300字)。

在经济学考试中,知识运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没有问题,但在真正的考试环境下,我发现很多知识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并不直接适用。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点,将其与实际案例结合,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要学会观察和解读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约300字)。

通过参加中国经济学考试,我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提高了我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我也发现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比如对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案例的学习不够充分。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我计划在毕业前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独立研究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在这篇1200字的文章中,我通过五段式结构展示了我对中国经济学考试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我介绍了考试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分享了备考策略和应试技巧;接着,强调了知识运用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经济学考试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计划。这篇文章通过有序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向读者传达了备考经验和学习收获,同时也展示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六

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共中央提出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进行研讨的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学革新基本上是循着两个方向展开的,即,一是通过扩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源泉的内涵和外延,用以诠释实践和理论上出现的新做法、新观点,以此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体系进行创新;二是抛开“劳动价值论”,要以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要素论为依据来建立中国经济学新的理论体系。本文拟循经济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通过对上述两个方向比对、评论和反思,提出笔者对将来我国经济学革新方向的设想,以参与研讨和争鸣。

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的道德规范性的科学,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每一种学说和理论的提出,无不烙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反应在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的利益要求。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在奴隶制的希腊和罗马萌发产生的。古代的思想家,如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组成的,它有两种用途:一是供人使用;二是用来交换,而在交换中,两种不同效用的商品之间必定存在使它们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但是,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去证明这种使商品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是需要支出人的筋肉力量和脑力的劳动,而错误地认为是货币,而他们所认识的货币,也不是凝结有淘金人抽象劳动的,历史的、稳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只是为便利交换而产生的,使商品得以相互衡量比较的工具。因此,在有意无意之中,实际上就把两种商品交换时的均等关系归结为由货币的效用引起的。

到了欧洲的中世纪,封建经院思想家,包括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阿奎那,虽然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商品相交换,其中必有使两者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这一思想时,正确地认识到使商品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是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能力,但是,他们从维护僧侣和封建主世俗利益出发,又转而认为在实际的交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交易参与者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而且是神决定了人们的不同地位,进而说明封建等级制在封建社会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也是一种效用决定观。

如果说古代思想家实际上不存在价值的概念,他们的效用决定观只是对交换价值而言的,那么,从萨伊开始,西方经济学则接过古人的效用决定观,并把它发展成价值论,以此来对抗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马克思批判、提炼而成的劳动价值论,为夺取政权后急于把矛头指向工人运动的资产阶级效力。萨伊的效用价值论用萨伊自己的话来说,是要十分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而生产有效用的商品,除了劳动外,还需要资本和自然。这样一来,就使政治经济学能说明富人和穷人的利益的不对抗性,就能防止人民铤而走险。

“边际革命”后的西方经济学把商品的价值决定建立在人对商品效用的心理评价上,所以,他们的效用价值论,即所谓的边际价值论,是主观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把人对商品效用的评价作为价值的实体,而人的主观评价是由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决定的,所以,价值是由人的心理规律决定的,这样一来,价值就和劳动彻底脱钩,就不会留下任何口实说社会财富是做工的人创造的,而实际上资产阶级拥有的社会财富,其绝大部分是靠对雇佣工人的掠夺和欺诈得来的。

由上,对经济学两千多年发展沿革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经济学作为一门有鲜明伦理评判指向的社会科学,其发展、演变固然受科技力量决定的人们的认识能力、社会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其发展的轨迹却始终受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的伦理判断取向的规范,这种规范则突出表现在作为经济学的基础的价值论的争论、取舍上,而两千多年来,围绕价值论的争论和取舍又集中在劳动价值论和形形色色的效用价值论的功利上的阶级性和学术上的“伪”“实”性以及运行上的实践性的争辩上。因此,在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大经济时刻,革新我国传统经济学,使其既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以指导我国经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又能体现我国社会制度本质要求,体现创造世界的劳动者的利益要求,就必须从构建科学的、符合我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价值论入手,而要这样做,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对比和反思,深化对从经济学朦胧产生起一直左右其演变的这两大基本价值论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在理论和实际中起支配作用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在人类社会出现时关于“劳动创造世界”这一朴素的唯物观念在价值论上的升华。它指出在存在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者的条件下,使人们得以平等的交换各自所得而又具有客观性实体的依据只能是从自然取得供社会享用的物质产品时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量,因而,其无愧是为创造世界的劳动者利益呐喊的经济学体系的基石。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建国后的长时期内,在理论和社会实际生活中坚持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了。

问题在于马克思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创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时,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尚停留在物理学的“分子理论”的层面上,即停留在可见物的层面上。因此,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以其为基础的经济论著中,价值是活劳动这一实体对象化,即凝结到物质产品中去的结果。物质产品是可见的,劳动在其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借助于以(可见的)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可见的)劳动对象,经过加工、改造、制作,生产出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几何属性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可见产品的过程。至于服务、策划、管理等明显需要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对日常生活还是生产都有效用的劳动,由于其产生的效用不具有物质上的可见性,或者说,产生这种效用的劳动没有可见的物质使其凝结,因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些劳动按“物质是可见的”、“价值的实体必须是人类生理学意义上的脑力和体力的凝结”、“生产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作用于物质资料,改变其物理、化学、几何属性以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等理念,分别归结为纯粹为实现价值的形态变化而进行的、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流通过程中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的劳动,“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的生产性劳动。应该说,马克思的上述概括和论述在可见物质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领域中是能把他的“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从而是合理而有说服力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没有可见的物质作为实体支撑的效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例如,人的心理活动和状态等,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起着不容忽视的效果和作用,而用马克思的对可见物质生产领域考察而形成的“劳动价值论”很难做出不无矛盾的、有说服力的解释。

或实物形式存在的资本等并列起来,形成了所谓多要素决定论的基本理念。和马克思学说几乎同时产生而在19世纪末以所谓“边际革命”在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中确立其主导地位的“效用价值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在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融入国际大社会的今天,萌生出主张使用价值决定价值、供求决定价值、机器设备创造价值等怀疑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和思潮,其产生的原因也是鉴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社会经济现实时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因而在本质上是对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种仿效。因此,在未来的我国经济学的革新中,简单地以效用价值论的功利上的资产阶级性来加以否定是不够的,更应通过对其学术上的“伪”“实”性和运用上的实践性的批判,为进而构建既具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又能在超出可见物质领域之外具有科学说服力的价值论奠定基础。

应该承认,19世纪中、后期西方有那么多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流派企图取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开始融入国际大社会的今天,又有人试图仿效近、现代西方经济学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相比确实具有以下实际存在的优势,从而构成其所谓的“实”,则是其中一个不争的实际原因。

其一,效用价值论,即使是主观效用价值论产生时,虽然“粒子物理学”尚未产生,人们尚不了解“点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点粒子”是不可见的,物质的80%左右是由不可见的所谓“暗物质”构成的道理,但却在无意中进入了对效用,包括由人的心理感受等引起的没有可见物质作为实体的效用的考察(以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可见的物质实体,不等于不存在物质实体,可能是由“暗物质”构成其实体罢了)。这就使效用价值论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范围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宽,而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恰好证明建立在“分子理论”上所认识的可见物质只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小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确实有没有可见物质实体的由人的劳动产生的效用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实”,却成了效用价值论的一种理论优势,因为这比只考察可见物质领域的劳动价值论更符合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实际,同时也似乎使劳动价值论无法完美解释的问题有了答案。这应该是现在不少人热衷于效用价值论的原因之一。

其二,效用价值论者,尤其是数理经济学派大量运用高等数学来表达其价值理论,发展到以马歇乐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数学方法则被广泛地用来说明经济理论。这应该是效用价值论在学术研究方法上的“实”,或者是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证、叙述方法相比表现出来的另一种优势。

其三,效用价值论者为了走出后面要论述到的其在价值论推理过程中的矛盾和混乱,每每以财富的生产来混同或取代价值的生产。这对于那些淡漠经济的伦理性,一味追求财富增长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最乐于接受,也是最现成的理论支柱。这就使本来是效用价值论的以“伪”证“实”的不高明的手段,却产生了使效用价值论得以更快传播、扩散的一种优势。

但是,效用价值论要去除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强烈的道德规范性的社会科学的阶级性、社会性,本身就是科学上的“伪”,而要以这种不容置疑的“伪”来论证效用决定价值是“实”,就使效用价值论的整个推理论证过程充满矛盾和混乱,到处面临不能自拔的困境。

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其所阐述的价值概念必须同时具备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可计量性及变动的规律性,而五性同存又首当其冲地表现在其所阐发的价值实体上。效用价值论把效用作为价值实体,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效用,如果是客观效用价值论所指的物品的有用性,那么,作为由物的物理、化学、几何等性质产生的效用是客观存在,但却是自然界的'物、劳动产品和商品所共有的,因而抹杀了作为商品的物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同时,不同物的效用是各不相同的,即不可能有同一而无差别的质,根据数学常识,则是无法计量的,从而也就不存在变动规律性;如果价值实体如主观效用价值论所说的是人对物品的效用的主观评价,是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但是这种评价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动的,是依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的,因而也就不具有同质实体的同一无差别的客观性,同样不能满足五性同存的条件。

效用价值论者从一开始就发觉了他们在价值实体上面临的困境,因而就在推理中采用循环论证、混淆概念、臆造条件等方法,以求自圆其说。

客观效用价值论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价值就是物品的效用,而效用的创造不仅需要劳动,还需要资本和土地。使用劳动要支付工资,使用资本要支付利息,动用土地则需支付地租。因此,工资、利息、地租就是生产效用,即生产价值的费用。价值就由这些费用来决定。客观效用价值论的上述推理是典型的循环考证,根本无法走出其在价值实体的论证上所面临的困境。因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工资、利息、地租来决定,那么,这三者的价值又是由什么决定呢?根据效用决定价值的理论,显然只能说由劳动、资本、土地的效用决定,而要得到这些效用,必须要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要得到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又需要劳动、资本和土地,要得到劳动就要支付工资,动用资本和土地则需支付利息和地租。于是,决定价值实体的工资、利息、地租又由工资、利息、地租来决定。客观效用价值论想以生产费用论走出价值实体的非同质性和不可计量的困境,却因为循环论证而只能在原地踏步。

主观效用价值论的推理过程则是:财货的价值是由其能使人得喜悦和愉快,免除痛苦的效用决定。而人对由财货带来的喜悦感的大小强弱,则是财货的稀少性决定的。为了给人以直观的感觉,边际效用论的开山鼻祖戈森,奥地利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人还以依次递减的数列来表示用每个单位消费品所带来的效用或享受的感受程度,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出主观效用价值论所规定的价值实体因非同一性而无法计量的困境。其实不然。因为财货的有用性和稀少性本身正是人们花费劳动去生产这些财货的原因,而主观效用价值论的要害正在于要使价值和劳动彻底脱钩,因而不管主观效用价值论怎样努力,也无法用财货的有用性和稀少性来证明人对物的效用的主观感觉和评价就是价值实体的。首先,按他们的解释,有用性和稀少性决定物的边际效用,而边际效用就是价值实体,那么,当人们问到那些对人有用而大自然可以无限供给的物品的价值决定,就无言以对了;其次,主观效用价值论所说的财货,指的只是生活消费品,当人们问起生产资料的价值时,他们的回答是由生产这些生产资料时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而这些生活资料又是动用生产资料才生产出来的。由此,主观效用价值论也陷入了无限循环推理的泥坑。

值本身了。所以,应该反过来说,是商品价值的变化,引起价格变化,进而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其三,用供求关系来说明价值实际就是价值的流通决定论。离开生产领域而讲价值由流通领域的竞争和供求变动决定,一方面说明效用价值论为掩盖生产领域中资本对劳动的榨取而故意用一般的买卖关系来解释价值;另一方面说明效用价值论的矛盾和混乱使效用价值论者不惜到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封建社会晚期的重商主义学说中去寻找出路。

西方经济学在今天之所以面临无法摆脱的危机,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价值论的虚设应该是其中重要性的、基础性的原因。

由上,通过对两千多年来一直左右着经济学演变的两大基本价值理论的考察可以得出由以下两点构成的结论:

其一,要适应我国由封闭的计划经济进入开放的,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对经济学进行革新,用简单的扩展马克思在考察可见物质领域形成的价值实体的内涵和外延的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在科学,从而人们的认识力和社会实践都已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无视暗物质的存在,无视在高科技时代,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运用不可见的劳动工具和手段(如点粒子震动的各类各种波段等)作用于同样不可见的由暗物质构成的劳动对象,无视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产品(如信息、服务、管理等等),或者仅仅套用在可见物质生产领域中现成的分析方法和观念,而不对暗物质生产做出符合其规律性的、科学的说明,并纳入价值论和以此展开的经济学中,则使为劳动者利益呐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只涉及物质生产领域的一小部分(科学证明,物质存在的形式80%以上是暗物质)而不完整,从而无法科学地解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现实,更无从进而指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由此而挫伤从事暗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应有的综合国力的提升。

其二,同样,仅仅因为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以“财富生产”来取代“价值生产”就以为据此就可以推动我国国力的提升,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方法的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因为西方经济学在无意中涉及到了对由暗物质产生的效用的分析,就以为它是最贴近科学和社会实际的、能全方位(包括可见物质和暗物质)揭示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规律性的经济学,因而要仿效西方经济学来实现我国经济学的变革也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

首先,西方经济学尤其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尽管大量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但是,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一针见血地批评的那样,如果数学方法能真的解决经济问题,那我们有诺贝尔数学奖获得者,又有尖端的大型计算机,一切经济问题都将被精确地解决,世界将变得十分安定,可惜世界的现实经济问题却是大堆存在。所以,布坎南主张,经济研究还是要靠观察、积累和语言文字的论证。

其次,有人可能会说,既然经济和世界接轨,反映和指导经济活动的经济学自然也应和经济学的国际主流学派接轨。但是,据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加拿大学者文森特·莫斯对18世纪以来的经济学各主要流派斗争、演变过程的考证,被称之为正统的、主流的新古典学派,尤其是其中的边际效用学派因存在缺乏对经济和政治关系整体性的理解、缺乏对社会变迁和转型中特征的联系,把资本取得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宰地位看成自然的而非历史的使然,所关心的仅仅是人们在资本、劳动、消费品和服务市场中由偏好表达出来的需求和对其做出的可辨别、可测量的选择,从而存在失却伦理判断性和实践性等弊端,正受到各种规范经济学、尤其是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而逐渐失去其正统和主流地位。

总之,未来我国经济学的革新的方向应是: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正视和承认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现实,按照“暗物质”生产领域的特点和规律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把它贯穿于经济学的始终。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取自然科学之有用成果,对市场经济中资本、劳动、消费品、服务等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探求其可辨别、可测量的选择范围的做法,在传统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的内容,建立既有符合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伦理规范性,又对市场中各个要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具有认识力的,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m].成都:西南财经出版社,1988.

中国经济学论文篇十七

通货膨胀会影响甚至降低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中对固定水平低的民众影响十分明显。今天本站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通货膨胀中国经济相关论文。

范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一)需求拉动。

需求拉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被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通常是被认为总需求过度的结果。也可说成社会上的总需求超过生产商的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升。概括说来,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产品价格的上涨和总产量的增加,但是在实现充分就业以后,也就是达到实际产量的最大限度,总需求轻微的波动都会带动价格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也就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又被生动地描述为“过量的货币追逐稀有的商品”。同样根据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一旦出现社会上的总需求超过总供应的现象,物价上升趋势的出现也就很正常了。所以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总需求上升必定会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种现象。

(二)成本推进。

成本是在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即人们在通过一些途径达到自己所需目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要素也称为成本。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又被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人们总需求没有变动的情况下,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商品成本的提高所导致的物价水平全面持续地增长。指的是由于生产者成本的上升是价格水平上升的情况也会由于市场上的价格冲击力造成的某一类原料价格上涨。

(三)结构性变。

化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市场活动内容应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工作效率很高的工业组织;二是生产率保持一定水平线上的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当工业部门由于工作效率高而使部门工资上涨时,社会服务部门也会不甘示弱,同样提高薪资上涨幅度。由此现象不难发现在这种做法下,经济总体难免会形成由工资薪酬成本所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即社会中某一部门的工资提高,其他部门必会因为攀比心里而同时提高自己的工资比例。

通货膨胀会影响甚至降低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中对固定水平低的民众影响十分明显。一般会分成两个部分:对于有固定工资收入者和债权人来说会遭受财产的损失,由于这群民众只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及养老金,而工资的增长的幅度却抵不过物价上涨的幅度,总是居于通货膨胀之后。而对于那些非固定收入者(利润收入者)和债务人都会在循环涨价的通货膨胀过程中通过提高价格水平来减少通货膨胀损失,并可能从中获益。

(二)通货膨胀造成消费与投资的不确定性。

中国的畸形经济结构由于消费投资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向更加不协调的方向演变,市场生产者发出商品价格的信号,而生产者会依据这个信号来明确市场是否需要自己的产品,明确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来降低社会能源资源的浪费,让这些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但通货膨胀来临时,商品价格的上涨只是由于生产的投机和人们的心理作用,并不是因为实际的需求而上涨。由于生产者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全面可靠的市场信息,因此人们的这种行为会促使消费与投资的进一步盲目前进。

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家们要想谋求自己的产品利润最大化,最直接并且最有成效的途径就是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因为即使获益的空间被通货膨胀的循环冲销压缩,可是相对于不涨价而言,获利空间还是很大的。我国属于外向型发展经济,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加工制造国外的产品再输出,成本低廉,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竞争力,但是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通货膨胀更加剧了这种低端的社会地位,不但国内货币贬值,而且抬高了出口的成本。中国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总需求属于宏观的理论。它是指在特定的物价体系阶段中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必须要对货币流通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不能就单方面来看,还必须综合各种因素来采取对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大力缩减财政支出,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避免赤字财政的产生。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通过紧缩型信贷,严格控制货币的放出量,降低货币供应量。但是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或是两者结合的综合治理,很重要的途径即抑制消费过快增长并将投资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实现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二)加大金融部门监管力度。

在世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不难看到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工作的重点应该加大金融部门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

规章制度。

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完善加强监管制度;另一方面整改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管理因素协调好监管体制下的各个金融部门坚决制止和查处随意提高利率、乱批设金融机构和各种违反金融。

政策法规。

的行为,防止各种违规现象发生,避免由于经济中的不稳定性因素推动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

(三)增加产品合理供给,优化经济结构。

在世界经济相互融合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不断飞速前进,但同时也显露出各种矛盾与结构化问题,通过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当前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的办法这些角度来阐释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问题。我们必须对通货膨胀采取合理的应对。

措施。

处理好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经济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应对通货膨胀,应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完善社保、养老制度,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人,调整收人分配制度,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样能在面临通货膨胀时降低一定的风险,减少财力的损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918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