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记录读书过程中的触动与感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思想和知识。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提出问题或疑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一
不得不说,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有着独特而不同的视角,从这个社会性角度上看,心理学脱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从关注自身转向了关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实际上,在我个人认为,这种立足于社会影响的心理学更具有实际的生活意义。作为一种课余读物,对个人的增益良多。
心理学上分支繁多,但是多数关注的都在个体自身。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关注的是潜意识和力比多对人的影响;荣格的传承与发展下,人格心理学也是在个体心理上的探讨和类分。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阿德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乃至后期发展的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甚至变态心理学,归根结底都是关注个体的心理动因。围绕着个体的心理机制,去解释个体行为、情感和思想,尽管这些都是我们了解自身的途径,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容易“误入歧途”,不仅无法达到自身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变得敏感多疑。也因为如此,比较关注于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实际地运用起来会好得多。
迈尔斯是心理学界的名家,他的《心理学与生活》更被广泛推荐为心理学的入门读本。《社会心理学》也是备受推崇的读物,通过这本书,我粗略地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书中的描述激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回首的时候也发现了的确在有意无意之间,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来自社会和他人影响。原来心理学真的就在身边,而且时时刻刻在塑造着你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里囊括了较多的内容,也不乏有趣又惊人的发现。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引发最多思考的,应该是从众心理。
在此前,读过《乌合之众》,深深了解了人类从众的心理盲目性,也惊讶于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出自个人意愿或者“我”的立场做出相应的行为。无形之中我们也经历着被引导、被控制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里,尽管来自集体和他人的影响与暗示没有被描述得那么恐怖,但是想来还是不禁让人打几个寒颤。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的从众主要来自两种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获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应的从众行为,此时尽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见,但是为了获得认同而不得不从众。在学校社团生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社团里面总是只有几个意见提出者,在他们的活跃下,其他人碍于情分经常会接受自己并不是十分认同的某些决定。这种情况下从众会导致我们的心理抵触,应该称得上是坏影响。但并不是所有规范性社会影响都是坏的,有时它是好的,比如在一个十分清洁干净的场所,看到他人自律自爱,你也会主动地保持好环境卫生;有时它并无关紧要,比如当你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她们七嘴八舌地决定了去哪里之后你在没有任何偏好的情况下选择顺从了。比起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显得更加简单,它出现在你对事情没有自己的判断时,某个比你掌握更多信息,或者值得信任的人做出反应后你出现的从众行为。比如在身为学渣的你在复习的时候由于没有头绪,会跟随班级里学霸的复习节奏。信息性社会影响的出现,是我们为了追求真实和消除疑惑。
在我个人看来,信息性社会影响出现在我们存有疑惑和未知的时候,即便有时它并不能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它也只是一种寻求真相的本能导致的,更多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渴求。规范性信息影响却不然。我们收到规范性信息影响多数是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比如班级提出去聚餐,由于个人原因身体不舒服不太想去,但是碍于同学情面难以推脱,还是会勉强出席。类似这些学校内的情况虽然还事小,但是放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方面,便不一定了。比如军队的残暴作风,有时会让平时斯文的人变得狂暴;比如我们常见的“见死不救”、“见倒不扶”,除了责任分散效应之外,也有从众的原因。
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几个从众实验,揭示了我们实际上会因为他人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谢里夫的“似动实验”.实验中被试者要求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在稍远处有一个小光点,起初光点并没有异常,之后它开始不规则地移动直到消失。此时,实验人员要求被试猜测光点移动的距离。当你一个人重复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会得出自己的猜测数据,这些数据会有一个平均值。但是之后实验又增加了几名被试,这些被试其实是心理实验中的同谋者,他们做完实验后会给出一个比被试低得多的估计值。如此重复之后,被试明显地改变了自己的估计值。另一个是线段实验,一组被试中只有一个是真实被试,其他都是实验的同谋者,实验者给出一个标准线段,再给出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询问在场的人哪一条跟标准线段一样长。在单独进行实验时,每个人都能轻易答对,可是这个实验中,同谋者异口同声给出了一个荒.唐的答案,此时作为实验真正的被试,还是有约40%的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在群体中,我们受到来自群体的规范压力时,会不由自主地改变自己的看法。
然而,让人难过的是,这种自己能够感知到的从众行为并不是最可怕的。在这种从众模式中,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坚持自己,便能够摆脱他人的“控制”.可是从众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从众也来自于一种神秘而且不可捉摸的现象——心理暗示。我们其实不断地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讲得正起劲,突然他转过头往门口看了过去,此时在上课的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往门口看去,这便是我们受到了来自讲台上老师的暗示;当你在跟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某个人突然打了一下哈欠,你会发现有另一个人不久后会随之也打哈欠,或者自己会有打哈欠的冲动,这些也是他人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引发了我们的从众行为。书中提到了“变色龙效应”的相关实验,也是直接地印证了我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他人行为等暗示,做出从众行为。
无意识的从众行为也多出现在群体内部。群体具有盲目性,群体中无意识的和盲目从众会导致群体疯狂。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心理学电影——《浪潮》,它十分清楚地为我们展示了纳粹主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变得如魔鬼一般冷酷。《浪潮》讲的是一个德国的大学里,某个教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专政而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中他成立了一个虚拟组织,成员是所有课上的学生,自己是领导者。组织从一开始的涣散,到在他的热情和引导下,开始走向团结。他们制定了名字、标志、组织网页等等象征组织身份的东西,之后组织内的人因为团结而自大、排外,在校内变成了类似于黑社会组织的存在。逐渐的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状态,他们为自己的组织而自满,过分的毫无根据的自信让他们觉得所向披靡。最终捅出了大篓子,不得不解散的时候,成员们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其实一开始组织里只是那位老师在引导,之后几个积极分子呼应,一开始的其他人只是跟从,到了后期组织内散发的相互影响的从众行为,导致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高考在即,很多学校都有撕书撕试卷的,前两天看见新闻还有老师因为阻止学生撕书而被围殴。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内部的某种情绪泛滥影响到其他人,最终传染到整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并没有这样的愿望或者诉求,只是被暗示影响,无意识地从众。群体冲突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么盲目而且疯狂。
从众行为其实随时随地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从《社会心理学》中,我看到了警示的红线,提醒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避免被他人的暗示带入歧途,同时也要适当地坚持自我,不能轻易地屈服。当然,从众行为的文化特征也很浓厚,作为东方人,我们更多是带有场依存的特征,比较容易服从群体。我曾追求过做一个场独立的人,但是在这样的生长文化背景下显得太艰难,而且并不是场独立便比场依存坏,关键是自己保持清醒,要拿捏有度罢了。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也许没有太直接明了地阐释这个观点,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启示我们要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即对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其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忽略了环境带来的影响。这个角度是我乐意接受并且贯彻在生活中的。仔细观察就发现身边的人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在看见事情的第一时间下判定,尽管我们了解世界总带着一定的图式,但是这种太快下结论的作风往往会让我们误解他人或者对事情产生错误的看法,毕竟每一件事,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复杂而多面的,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全貌才能离事实更近;二是会容易产生偏见,将某些人的行为思想归结为其自身“有问题”,而忽略了背后的复杂性,因为产生了偏见我们会进一步盲目地去忽略甚至抵触其做得好的地方。只有避免了基本归因错误,从更高的思维角度去看,我们才更能包容和理解他人,不去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一味地苛责,而是怀着包容和接纳的心去体谅他人。我想这更值得我去吸收,为我所用。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二
社会认知即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包括我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化信息。有两种类型的社会认知,第一种是自动化的低努力水平的思维,(《思考快与慢》里的系统一),它是迅速且自动的。第二种是控制性的高努力水平的思维(《思考快与慢》里的系统二),它是有意识的、有意图的、主动的合需要努力的思维。
自动化的思维是因为大脑的图式认知能力,图式可以来组织我们社会性世界的知识以及解释新情况的基本知识和印象。图式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并填补我们知识的欠缺。失去这项能力的人,遇到每一个情境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初次体验一样。这无疑是费力和困难的。图式能力能够稳定将新的经验与过去的图式链接起来,而没有这项能力的人,必须去创造出原本并不存在的图式。
那些图式将影响人的认知呢?不同的图式在人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越范围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是德可提取性是不同的。第一,那些过去经常积累的图式经验越多,可提取性越高。第二,刚刚积累的图式经验,更容易被提取。第三,与眼前的目标相关的图式经验,也会更容易被提取。
被提取的图式经验将影响人的行为,人们不总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低支持或违背图式,然后据此采取行动。最明显的是自证预言。人们对于其他人产生什么样的预期,这话影响他们如何对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也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当我们相信对方是友善的,则对方会最终我们表现友善;我们相信对方是不友善,则对方会最终对我们表现恶意。克服自证语言的方法就是改变图式思维,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产生意识,用控制性思维去认知他人。
此外,我们启动图式思维时,也会参考我们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反应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一个陌生异性第一次约会时如果吃的是一顿美食时,会对对方产生更多的好感。而用餐不那么满意的时候,对对方的印象也会打折。
图式思维时一种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径。我们做出的很多判断,都是采用了心理捷径,从而会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有些甚至是悲剧性的错误。但自动化的图式思维在大部分情况下,为我们应对世界的大多数情况起了关键作用。因为我们需要处理的信息不仅大量而且嘈杂,图式思维节省了人的思考做判断的精力。
但我们人类一直在做的减少自动化思维,追求控制化思维,对社会的认知做到有意识、有目标和方法。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是自由意志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但人到底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哲学家讨论了几千年也未有明确结论的问题。然而,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是人最有自由意志的证明。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此又发挥重大作用。人们越相信自由意志,人们就愿意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些不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去做不道德的行为。因此为了社会的最好利益,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有自由意志。
控制性思维也会给人们带来困扰,尤其是对负性事件的反复的有意识的推理,会让人陷入对负性事件更深的痛苦之中。
总之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图式思维,因此人们提高自己思维的空间很大,对人类思维最好的比喻是:人类是“白璧微瑕的科学家”,一个尝试从逻辑上揭示社会性世界之谜的才华横溢的思考者,但做的不够完美。人们往往对与他们的图式有出入的事实视而不见,并以实现其图式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优秀的科学家绝不会做的事。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三
作为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不懂事”的学生,他们有的会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把老师的叮嘱当成耳旁风;有的会在同学交往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显露出自私、不为别人着想的特点;还有的竟敢与老师顶撞,毫无尊师重道之言。这些学生令老师非常头疼,费了很大的劲儿,收效却甚微。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中讲到,“不懂事往往是没有能够将社会规范和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在交往和沟通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人的成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通过社会实践,得到了许多不同体验的过程。那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有的就很困难呢?“不懂事的孩子大多是被宠坏了,或者与现实社会过度隔离造成的。”联想一下曾遇到的“不懂事”的学生,的确大多属于这两种情况。
记得有一个叫小江的学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每次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从来都不让步,从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个人的自理能力很差,不会擦桌子,不会系鞋带,衣服总是穿得歪歪扭扭的。后来得知,他上小学之前跟奶奶一起过,奶奶非常宠他,事事以他为中心,所以才养成他不知道考虑别人感受的不良习惯。对于这类学生,他其实本质上并不坏,只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训练,在家庭教育中,从没有明确生活中的原则,所以要在生活小事中训练他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必要时严格执行,强化认识,让社会规范入脑入心。
还有一类学生与之相反,不是被宠溺过度,而是被隔离过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过于严格,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畏惧、恐惧或者敌意的心理。他们很敏感,一个微笑有可能被理解为挖苦嘲笑,一个动作可以被误解为攻击,他们自我防御机制非常不成熟,常常以攻击性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环境。
记得有个学生叫小可,家教很严,在家写完作业,就是随便玩玩,但不允许去别人家玩,也不能带朋友来自己家,如果出去玩,就会招来家长的辱骂。有一次上课时,有位同学冲他笑了笑,课下他就把那位同学打了,问原因,他说是因为他被人嘲笑了。还有一位同学,和同学发生争执,拉都拉不住,嘴里还振振有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抽,皮肉发馊。”对于这类学生,不要指望短时间内就能改变。首先要从家庭开始改变,创设一个安全有爱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孩子有了安全感,便会卸下很多防备。在学校里,要进行规范化要求,让他们在合作交往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继而总结经验,改变之前的错误做法。
对于“不懂事”的学生,有时真得很上火,也很无奈,但终须要面对的,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不能贴标签,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方法去获得积极的体验,理解学生独特行为和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四
上个星期读完了销售心理学,想着总要写个读后感吧!然后呢,就一直拖,就拖到了今天。这本书真的挺不错的,看完了这本书总感觉浑身充满力量,非常兴奋,非常想去尝试一下。
第一部分本书主要是鼓励,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要在各个方面鼓励自己,给自己的潜意识一个积极的暗示。你的潜意识会根据你口中说出话的命令来不断地暗示你每一件事。
我可以控制潜意识,是不是自己的这个幻想也可以通过潜意识让它慢慢的减弱,这个还是挺影响生活的。每天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最后潜意识里就真的以为自己很强,在和客户见面之前鼓励自己。当跟客户见面的时候你的举手投足就真的俨然是一个非常牛逼的销售。
这个是最重要的,每天鼓励自己,把消极的情绪抛之脑后。
第二部分,设立并实现全部目标。
这个部分就是如果做销售需要设立明确细致的目标,设立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需要把目标定的很细致,每天要打多少电话,每天要拜访多少客户,当我们这么精确定制并且执行目标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月收入目标和年收入目标很容易完成。一定要强迫自己必须完成,直到成为自己的习惯。
一步一个脚印,到最后发现目标已经完成。我现在就发现自己的计划的事情完成度不是很好,比如:从今天开始每天五点半起床、每天跑步五公里。每当我制定这种计划时,基本上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就持续不下去了。现在好像找到原因了,就是因为到最后我不知道每天做这个的意义是什么,我相信任何人都很难去持续做一件自己感觉没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应该有一个大目标,比如:我想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就需要每天早上花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对着镜子练习,那么只能每天五点半起来去做这件事。面相最终目标去做一件事,每做一天都离目标更近一点,这样就比较有动力去做。
最后一部分,暗示的力量。
练习销售,每天对着镜子大声说话练习自己的声音。好的穿着,干净的穿着能够给自己自信。
以前好长一段时间感觉自己似乎没有未来,不知道怎样去努力,不知道怎样去奋斗,一天天一点目标也没有,还没有钱,感觉自己的人生都是昏暗的。
但是现在想通了,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找到自己想做的,之后剩下的精力就放在努力上就好了。如果还是没有成功那只有两种情况,努力的方法不对或者坚持的时间不够久,这样一想真的感觉好多了。
所以有时候一想其实人的一生也挺简单的,找到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一直坚持就好了,可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所以有些人一生平庸,有些人不平庸,差距也就在于这一点。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五
看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六
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虞积生教授讲的。几年前听过一次。老人70岁了,精神还那么朗硕。他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不乏知识性,让我们听得精神大振,没有课间休息,没有睡觉的、看闲书的。可见教授的不一般。
有几点内容我印象深刻。
他谈到中国人的婚姻状况分四种:第一种:可心;第二种:可过;第三种:可忍;第四种:可弃(不可过)。实际上每个人认真思量一下自己的婚姻都能够对上号。我想更多的是在可心和可过之间更多。
另:有人请他去座谈,谈“署”。“署”是什么意思呢?教授仔细思量原来是“第四者”。什么是第四者呢?大家都知道人的感情分“亲情”、“友情”、“爱情”。第三者出现在“爱情”里,而第四者则出现在“友情”和“爱情”之间,应该说属于那种“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并没有发生过关系的人。细想想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个人存在,我们是否想把这种第四者变成第三者,或者由第四者成为第三者?很悬。就像教授说的一样,做这样一个人需要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并且要具备法律道德意识。这个人做起来要比第三者做起来更难、更累。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身边能有这样一位忠于自己但又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的人存在。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七
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很棒,篇幅不长内容丰富!它需要反复阅读然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一一观察和实践!如果这辈子能和哈里.巴尔肯这样的老师沟通和谈话,更或者是学习应该是多么幸运的事!一直喜欢心理学,但没有机会学习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是遗憾!我觉得心理学像一种特异功能,神奇而且具有一直无形的力量很是强大!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九
人类面前的路却永远是未知,我们的心灵也不时的萦绕在无知、无奈与恐惧之是,迷信的想法与行为也正是产生于人尖的无知和无奈之中。这时,信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信念,人类将无以生存。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人们所面对有事情都是多方面的,人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命运,只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向好的一方面想,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幸福。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
当我打开电脑寻找心理学时,我看见这本《环境心理学》。我想心理学真广泛,现在连环境都与心理有关了。于是,我就选了这本书。
《环境心理学》俞国良等著的。环境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本书在阐述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术语、观点和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实例,探讨了这一领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相关专业中的应用。全书密切结合实际,文字深入浅出。
个体对空间需求的公共性表示人们具有对公共活动、互相交往以及共同使用空间的需求特性。环境心理学家把符合人对空间需求的公共性的'空间称为社会向心空间,指倾向于使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促使人们相互交往,寻求丰富的环境刺激的空间,如休息室、咖啡厅、广场等。人类对空间需求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上,通过人际交往,个体之间不但进行了信息、思想和情感沟通,而且满足了个人的心理需要。
由于个人空间强调个人身体周围的区域,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体验,这样非角色交往在这里就占有重要的地位了。人们在非角色交往场所彼此接触、互通信息、融洽相处,这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并且是角色交往所无法替代的。非角色交往会涉及到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弗里德曼认为建筑空间为个体提供了不同的社会生活情境,人们对交往的要求不同,决定了他们使用共同空间的方式不同,因此建筑设计应考虑个体对空间的心理需求特征,设计一些大家都能看到和共同使用的共享空间,使更多的人能在这个共享空间中活动,以获得社会感和安全感。然而,共享空间的形成与空间的形式密切相关。我国研究者毛晓冰(1986)通过对空间封闭性与人际交往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空间封闭性越强,则共享空间越易形成;反之,则共享空间越不易形成。这说明共享空间能够促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并且这种交往大多属于非角色交往。然而,在现代城市的物质空间中,人们或被“抛”在一起,或是成群地被钢筋水泥结构隔开,人们彼此缺少交往,缺乏友谊,这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公共性需求。同样,在人工环境中也很难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公共性需求,千篇一律的中药铺式的住宅设计并没有考虑各年龄群体的特点与差异,以及在行为上和使用空间的范围、时间上的差异,表现为住宅设计中提供人们共同活动的空间十分缺乏,这样必然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重要的问题是建筑设计和房屋内的陈设要与其功能相适应,不但使空间有不同的变化,而且能提供共享空间,以满足人们公共性的需求。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一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中说,人格成因有遗传、学习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无意识心理过程、文化与环境的作用、动机的发展与变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因为该罪犯的童年经历,从而必将导致其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出现了多重人格分裂,分裂的人格是罪恶的源泉”“,这就导致这个故事的产生。故事由一场暴风雨开始,穿插式的叙事,显示出一种分裂、紧张和没有逻辑的想象。
分裂人格者想象出来的剧场表演,11个分裂出来的人格被暴风雨困在一个汽车旅馆里互相间演着戏,一个接一个的`死去,随着被怀疑是凶手的人的相继被害,不停地冒出新端倪,没有逻辑似的时间与空间,配以雷电交加的气氛,大雨滂沱的夜晚。罪犯却不自知自己拥有11种人格,而故事就是那11个人格所化身的人物,至于人的出生日期都是一样的,那是因为那些人全都是他的人格,是想象出来的,不是真实的人。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二
我自爱我的选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但是胜任这份工作,对于我,却是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在和工作和孩子们磨合的阶段中,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与工作的不适应,比如语言方面,书写习惯方面,是他们逼着我去成长,学习也势在必行。实话说,学习的心无时不有,但是却一直没有行动,总觉得找不到时间,其实我知道这是一种借口。前一段时间杨主任来来给我指导了一节课,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建议我学一学中师类的教材。这个是很有必要,之前虽然也看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但是针对性不强,面对工作,很多时候还是无从下手。从读什么开始呢?想来想去,最后选定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边玉芳编著的《儿童心理学》。
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历,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工作过程中对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性一直很苦恼,便重点学习了《儿童注意与记忆的发展》这一部分。
在课堂上,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掌握的。所以我先了解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即:无意注意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每次注意能稳定的时间比较短。具体来说就是: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三、注意稳定的时间长短和年龄有关,一般5-7岁的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分钟,10-12岁的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5分钟,12岁以后的人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30分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该分别好好研究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质量,发展儿童智力。首先,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1、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2、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如实物、实物图片、形象的词,语言的直观,少用抽象的概括性较高的词;3、应该利用儿童的情绪态度;4、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1、发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义;2、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当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过了的时候就必须要运用直观性强的,有图案的有趣味语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注意必须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来学习困难的课业或者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学生紧张的努力学习之后再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完成轻松的环节,这以后还会成功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但是,如果过分偏向哪种注意力就会给教学效果打折扣。如果过分亲睐无意注意,一味地为学生的兴趣,为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满足学生成就感而过分降低学习难度,那么学生的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阻碍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发展。反之,如果过分强调学生有意注意,在教学模式上严谨再严谨,教学程度上难上加难,那么高强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逆反的情绪,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好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使用的“度”的问题。
掩卷沉思,小孩儿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其实早就发现,但是直到学习完《儿童心理学》这一节之后,才真正的恍然大悟。凡事贵在坚持,我相信学习也一样,每天提高一点点,看到的世界便会不一样。学习了――进步的阶梯。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三
一本初级心理学入门书,作者好似试图把它写得更广面,试图写得通俗并且有趣。书中大量案例都采用第一人称写(甚至连人名都用梁山好汉替代),引用《致命id》、《美丽心灵》、《蝴蝶效应》、《梦之安魂曲》等影视来对各种病态心理辅以说明,穿插心理大咖弗洛伊德,荣格一些心理学说,最后九型人格,诊疗对答也杂七杂八通通揉入成书。应该说,这种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事实是这种缺乏条理的结构,导致本书的中心不明确,定位也有些奇怪,也导致写出来的东西流于表面,缺乏系统性,缺乏深度,甚至还影响到知识吸收。而本书的错编乱排更是直接导致此次阅读成为我微信读书以来最为痛苦的体验,几欲弃读之。当然,本书作为心理学入门书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朋友,日常消遣满足猎奇心理之下,还可以普及一些心理知识的。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四
前段时间,晚上就看这本书。感觉还是不错的,里面无论是讲的故事还是理论都比较贴合实际,对于我们了解心理学和生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角度。
尤其是现在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看看心理学故事,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还是挺好的。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五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关于心理学的书,对于我这个对心理学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书上有太多心理学上的术语,使我对书本的理解加大了难度。
我阅读的作品名叫《面对——镜子里的自己》,这是一本在非典期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全国公众的“非典热线”,对非典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以及种种困惑进行了解,并通过一些故事情节总结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15对心理矛盾:
我们是生活的泥瓦匠,有的人只知道忌日地砌砖头;有的人明白自己是在盖楼。当摩天大楼竖立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和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种是内控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收获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自己付出的努力。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人行为的主宰,自己可以影响行为的结果。外控型的人则认为人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关大局,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
自卑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而悲观、惭愧、羞怯等复杂情感。过度的自卑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健康发展。而自信会鼓舞一个人的行为,它会影响人们对任务选择、付出努力的多少、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等。
看见半杯水时,有的人觉得有水喝,而有的人觉得不够喝。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处事心态不同。乐观与悲观的产生源自矛盾和压力,矛盾无时不有,压力无时不在。因此,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压力。
在我们的心里,有一种类似于隐身的东西,我们不知不觉地在使用。但是,我们更多地用它来骗自己,让我们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内心的冲突是心理活动的核心,为了适应这些冲突,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它的作用是减少冲突、减低紧张、保持内心平衡、调节自尊,并对于应对焦虑有重要作用。
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孤独,是孤独着孤独,还是充实地孤独,这是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能够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孤单;在冷清的时候,不觉得寂寞;在空闲的时候,不觉得无所事事,这些所靠的正是内心的丰富与充实。
真诚与虚伪不仅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性格特点,也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内心的特点。然而,真诚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当一个人选择虚伪时,就是人在软弱的时候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真诚,我们就能把握住实在的自己,就能感到一种满足和愉快。
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而利他行为则是指毫无回收报酬的前提下,表现出志愿去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完全没有个人的意图在里面的。
热情和冷漠,所体现出的含义和境界大相迥异。热情往往与乐善好施、周到服务相关联,冷漠却总是与事不关己、拒绝提供帮助相提并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经营”自己的感情,他们都希望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受到伤害,导致社会中的人越来越冷漠。
宽容是一种心理能力,而狭隘是一种心理残疾。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可以看到宽容和狭隘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可以表现在接受他人有和自己的不同的行为。我们知道只关心自己是一种狭隘,而不知道只关心自己所爱的某些人、某些群体也是另一种狭隘。因此,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人。
没有谁能够逃脱自己的角色去当人纯粹的观众,每一个人都必须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种种角色的背后就是我们的责任。责任是个体经过认知、判断之后采取的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与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是我们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责任。
安全感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安全总是相对的,风险总是绝对的,做任何事情,风险都会存在。我们需要以沉着的心态去应对风险,克服犹豫,坚定果断,让风险化险为夷。
压力是在当事有发觉到环境刺激超过自身应付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全身性反应。而冲突也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并成为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人们在受到某种刺激时,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不同有表现方式。一种是封闭,由于某种刺激造成的伤害导致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接触,从而导致焦虑、妄想等现象的出现;另一种上开放,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向美好的一方面想。
从众与独立是行为的表现与结果,个人在自己没有信心、缺乏知识或不占优势的领域内,往往更容易从众;在自己有信心、有知识或者占有优势的领域内,更容易表现出独立性。总之,从众与独立都是一个正常的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人类面前的路却永远是未知,我们的心灵也不时的萦绕在无知、无奈与恐惧之是,迷信的想法与行为也正是产生于人尖的无知和无奈之中。这时,信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信念,人类将无以生存。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人们所面对有事情都是多方面的,人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命运,只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向好的一方面想,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幸福。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六
《心理学与生活》内容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终归纳为以下几大点: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简洁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爱好。
其次,这本书的并不会简洁的排列一些概念和方法,始终是以一种按部就班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动身,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动身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重。
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阅读这本书,对我的教化意义也很大。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以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比较快,遇到不快乐的事情在所难免,对于我这样一个有着微小的心理的人很苦恼。心理学让我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我以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困难,很多事情得以迎刃而解。这本书教会了我思索,带给了我生活的新篇章。虽然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我已对它产生了深厚的爱好,信任读完之后,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七
一提到心理学书,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晦涩难懂的代名词,对于没有什么心理学基础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因为书上有太多心理学上的术语,使人们对书本的理解加大了难度。读了《心理学》,在读之前觉得很奇怪,一本学术书的书名怎么起的像一本生活指导性的读物;在读完之后倒不会觉得奇怪,反而觉得这名起的很贴近现实生活,很实在,使我们对生活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它将心理学的理论性减到最小,而将生活的实际应用放到最大!
这本书的结构是这样的,纵向来看:前几章是按照人的社会化过程(童年、成年、老年)过程来探讨人的心理过程,而后几章依次对自我概念、健康、自我控制、决策、情感、动机、交往、工作、娱乐、性、婚姻、心理疗法、痛苦、死亡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人在此间的心理,提出和评价现有的相关研究理论来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横向来说:在书中每一章都是以一个现实感非常强的故事来作为开头,并把它应用到各个小节之中,非常自然,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且呢,作者来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在章节结尾处的参考信息“网站和互联网”模块下列出很多网址,通过这些网址能更好地扩展阅读。在本书写到:“好的心理学书籍能够提供给读者关于个人发展于成长的切实有效的原则,以及与自我导向和社会责任有关的指引。在本书中,我们努力向读者展示当代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能够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有效地面对环境,发挥出更多的潜能。”我认为此书已经做到了这点。这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为了这个目的,作者在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等.为使本书更丰富、全面,作者又借鉴了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对同一问题呈现了不同观点,并设计了一些题目来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命运并非天注定,心理可以改变生活,我们要相信可以改变自己,我们要相信可以让生活变得不同。虽然很多事情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但我们仍然相信有一些是可以被改变的,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我们是生活的泥瓦匠,有的人只知道忌日地砌砖头;有的人明白自己是在盖楼。当摩天大楼竖立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和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种是内控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收获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自己付出的努力。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人行为的主宰,自己可以影响行为的结果。外控型的人则认为人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关大局,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
自卑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而悲观、惭愧、羞怯等复杂情感。过度的自卑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健康发展。而自信会鼓舞一个人的行为,它会影响人们对任务选择、付出努力的多少、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等。
看见半杯水时,有的人觉得有水喝,而有的人觉得不够喝。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处事心态不同。乐观与悲观的产生源自矛盾和压力,矛盾无时不有,压力无时不在。因此,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压力。
在我们的心里,有一种类似于隐身的东西,我们不知不觉地在使用。但是,我们更多地用它来骗自己,让我们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内心的冲突是心理活动的核心,为了适应这些冲突,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它的作用是减少冲突、减低紧张、保持内心平衡、调节自尊,并对于应对焦虑有重要作用。
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孤独,是孤独着孤独,还是充实地孤独,这是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能够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孤单;在冷清的时候,不觉得寂寞;在空闲的时候,不觉得无所事事,这些所靠的正是内心的丰富与充实。
真诚与虚伪不仅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性格特点,也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内心的特点。然而,真诚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当一个人选择虚伪时,就是人在软弱的时候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真诚,我们就能把握住实在的自己,就能感到一种满足和愉快。
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而利他行为则是指毫无回收报酬的前提下,表现出志愿去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完全没有个人的意图在里面的。
热情和冷漠,所体现出的含义和境界大相迥异。热情往往与乐善好施、周到服务相关联,冷漠却总是与事不关己、拒绝提供帮助相提并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经营”自己的感情,他们都希望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受到伤害,导致社会中的人越来越冷漠。
宽容是一种心理能力,而狭隘是一种心理残疾。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可以看到宽容和狭隘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可以表现在接受他人有和自己的不同的行为。我们知道只关心自己是一种狭隘,而不知道只关心自己所爱的某些人、某些群体也是另一种狭隘。因此,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人。
没有谁能够逃脱自己的角色去当人纯粹的观众,每一个人都必须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种种角色的背后就是我们的责任。责任是个体经过认知、判断之后采取的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与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是我们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责任。
安全感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安全总是相对的,风险总是绝对的,做任何事情,风险都会存在。我们需要以沉着的心态去应对风险,克服犹豫,坚定果断,让风险化险为夷。
压力是在当事有发觉到环境刺激超过自身应付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全身性反应。而冲突也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并成为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人们在受到某种刺激时,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不同有表现方式。一种是封闭,由于某种刺激造成的伤害导致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接触,从而导致焦虑、妄想等现象的出现;另一种上开放,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向美好的一方面想。
从众与独立是行为的表现与结果,个人在自己没有信心、缺乏知识或不占优势的领域内,往往更容易从众;在自己有信心、有知识或者占有优势的领域内,更容易表现出独立性。总之,从众与独立都是一个正常的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人类面前的路却永远是未知,我们的心灵也不时的萦绕在无知、无奈与恐惧之是,迷信的想法与行为也正是产生于人尖的无知和无奈之中。这时,信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信念,人类将无以生存。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人们所面对有事情都是多方面的,人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命运,只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向好的一方面想,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幸福。让心理学的研究更贴近生活,让大众们更明确知道心理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哦,这本书可以说是个不错的想法。从小故事引入,讲讲心理学家们做的研究,从纯实证角度对这些生活问题进行解释。
最后我来谈谈看完本书的一些粗陋看法和一家之言。1、贴近日常生活,且让普通读者们在明白心理学解释之后,还能够思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2、引用的实验都很有名。在看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类的书之后,再看这本书,就会发现里面几乎介绍了全部的心理学流派且很多相关的实验研究都涉及到。且写作者举的例子相对比较新颖,对普通读者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心理学普及读物。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八
礼仪,是个人文明素养在社会交往中的集中表现。一个具备素养的人,总是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恰当而得体的言行礼仪,给人以优雅的仪态印象。这种得体的礼仪恰恰也是个人融入社会交往活动的基本要求。
就拿第一印象来说,你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是否良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们的社交前途是否顺利。心理学家指出: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这些印象的形成只不过需要短短的3分钟。在这短短的3分钟里,最初的45秒尤为重要。这45秒需要注重很多礼仪,比如怎样微笑、握手、对视、行走、打招呼,甚至之前更长时间的怎么着装打扮等,这都是为了整饰好你留给别人的印象。
其实,礼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大多数读者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素养和技能。但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抛开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外在礼仪教条和规范,而从交往双方心理上的反应来看待我们的.言行举止,从而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促进双方交往的愉悦氛围,取得交往的效果。所以,下面这个共识尤其重要:任何礼仪都应该在对方的心理上产生愉悦之感。那些教条式的、僵化的礼仪形式未必就是真正的得体行为,事实上也无法达成最有效的交往效果。只有打破腐败的教条,才能走出新一片天地。
学与教的心理学的读后感篇十九
由于本书每句话都是"高度浓缩的概括",我也很难单独仅抽某几句话摘录,这次的读书笔记就记录一下本书的脉络吧。
第一,"领导力自哪里——提升领导力的七种理论工具"本对领导力理论百年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回顾,分别是伟人理论、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情境领导理论、功能领导理论和关系理论。理论的更新不是否定过去,而是不断的完善和与时俱进。
第二,"当今领导者所面临的挑战——从管理创新到全球化的人才争夺"主要阐述创新、人才管理、社交媒体、全球化四方面的挑战。凭心论,觉得这里放这个节好像有点奇怪,可能是我还没get到作者的深意吧。
第三,"员工激励——带团队,就是要激励人心"工作场景下的"激励"被乔治·米勒(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定义为"心理驱动力——决定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和在面对困难时的持久力"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4种,分别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要留住人才,就帮他实现更高阶的内在需求;麦格雷戈的x-理论——参与式的管理模式激发员工创造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成就感和职业发展空间,比薪资更能激励员工;积极心理学——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更高。这版块里,印象最深的是激励因素是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的主要原因,而保健因素则是员工工作不满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而薪资,通常被归类为保健因素。所以扣罚性的措施不是给予人动力,反而是提高不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担心不扣不动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管理者的不作为,因为其没有提供让对方动的激励因素,所以"负向激励"很大程度是个伪命题。
第四,"高情商领导者——洞察人心,才能激活团队能量"情感是领导者与下属关系的重要纽带,他们不仅要控制并积极表达出自身的感受,还必须能够接受、传达、回应下属的感受,这才是高情商的体现。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认识到情感对于个人关系的强大影响力,而不只是身居管理之位的人。
第五,"领导力提升术——挖掘和提升核心领导技能的四个方法"本主要是对几种用于评估领导者个性和行为的工具(如心理测试、人格测试)进行讨论,用于比较领导者自我和他我之间的差异性,并以此作为领导力发展计划的出发点。
第六,"心理契约——发现员工未说出的期望"心理契约是雇佣关系中不成的观点与期望,因人而异,还带点时代烙印。心理契约的核心要点是双方的相互信任。心理契约这个观点对我说还是挺新且有触动的,领导力不是单向的输出,更是双向的互动。
第七,"战略领导力——为组织确立前进的方向"这一部分有点大,看标题都懂的啦,就是知易行难而已。
第八,"极致领导力——危机时刻,领导者该如何做"这一部分其实是快速翻阅过去的,已经没有耐心看下去了。
第九,"未领导者要掌握的五个方法"五个方法分别是:投入型领导力——合理分配知人善用,让员工尽情释放潜能;综合心理学方法——培养领导者魅力和风度;服务型领导力——将员工需求放在首位,确保人心稳固;真诚型领导力——坚持真我,追求多方共赢;伦理型领导力——以身正人,用品质折服员工。
本书的结论写得非常好,摘录如下:
成为鼓舞人心的领导者的先决条:你必须了解你的员工,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期望,以及为了完成愿景,他们的需求。施展领导力的前提是在于认清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领导力是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共生关系。
在过去,初级员工会自发地尊重领导者,而如今,身居领导者之位的当权者们必须赢得下属的尊重,随着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那些专制的指令和内部管控化可行有效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现代商业的核心主题是客户至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意识到,客户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和客户之间建立的联系。公司通过服务人员之手直接或间接地将服务传递给客户,所以事实上,管理者应当将提升客户服务的重心放在提升员工敬业程度上。
最后用今天朋友圈中看到的一位师兄的圈做结语: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我们可以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然后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反思的能力。(好像和主题没什么关系,就是突然发现了这段把所想的成并升华说出的句子,顺手记录一下而已。)。
终于翻完这本书,可以开新一本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1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