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范文(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0:45:23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范文(24篇)
时间:2023-11-29 20:45:23     小编:温柔雨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善于运用修辞和技巧,如排比、比喻、应用句型等,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一

海宁一中七九胡君怡那风,甜甜的、香香的;那水,柔柔的、清清的;那树,密密的、绿绿的;那田野,空旷而灿烂;还有那鸟儿、狗儿、兔儿……那一切的一切,在我心底的某个角落,总能偶尔泛起,尤如鲁迅笔下那个“百草园”充满了生趣,那是我心中的“百草园”,总牵着我的魂我的梦。

盼了一天又一天,五一长期终于来临,闲着无趣,便决定重回我的“百草园”,真正做一回五一劳动者。汽车一路颠簸,“吱——”的一声,车门开了,迎接我的是灿烂的阳光,甜甜的香气,狗儿的欢叫,还有奶奶的笑脸。那一切更加美丽动人,不禁吟起“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田野中绿的翠绿,黄的金黄,红的艳丽,白的娇嫩,闭上双眼,细细品味,尤如一道美味佳肴,另人回味无穷,微风透着清香,那是细心的调味师的杰作,令人喜悦。

在奶奶的提议下,我们去摘樱桃,老屋前面有一棵浓密的樱桃树,一片片碧绿的枝叶上嵌着一串串樱桃,透着鲜艳的红,像娃娃的红唇,一颗紧挨着一颗,拥拥挤挤,推推囔囔,好不热闹。调皮的阳光从叶的缝隙中细细地传来,把一颗颗樱桃照得越加娇艳欲滴,晶莹剔透,她们在阳光下嬉戏着,玩闹着。恐怕只有伊甸园才有如此传神的仙果吧,怪不得当初的亚当和夏娃会如此留恋。那些调皮,小巧的精灵们散发出阵阵香气,使我忍不住伸过嘴去,送一颗入口,甜丝丝的汁液润遍我的全身,真过瘾,鸟儿在树间叫着,它们也嘴馋了吗,我拼命吃,拼命摘,与大片的樱桃撞了个满怀,真恨不得有孙悟空的腾云驾雾之术,或是猴子的攀爬之技也好,能把满树的樱桃吃个精光,可是不多会儿,我的胃就开始抗议了,只好作摆。

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下午的劳动,我们满载而归,心满意足,饱尝了一顿美味的视觉与嗅觉大餐。

风静静地吹着,依旧是那么的美,弥留在指间的是无尽回味与相思……或许多少年后,再回“百草园”怀抱的时候,会不会是另外一片景象了呢。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二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这个时候是游玩的最好季节。上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和妙妙,一起去安吉的中南百草园玩。

我们坐着观光车,一路看着风景,来到了欢乐世界。欢乐世界里,有许多游乐项目:大摆锤,过山车,激流勇进。。。。。。可我一个也不敢玩。在妈妈的“强迫”下,我站在了摩天轮的位置上。

看着那些从摩天轮上下来的人,满头大汗,本身就有恐高症的我就更紧张了。可是容不得我打退堂鼓了,摩天轮的车厢晃啊晃的就摇到了我的`面前。我跨上了摩天轮,紧紧地抱住杆子,闭上了眼睛。摩天轮的小屋渐渐升高了,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妈妈在一旁拍照,妙妙在身边幸灾乐祸:“摩天轮又不是过山车,只是有些高而已,没什么好怕的!”我急得直跺脚:“这里这么高,我又有恐高症,难道不能怕吗?”这时候,我们升到了最高点。往下看,可以看见整座百草园,我害怕得身子全缩成了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摩天轮终于转到了地面,我马上下来了,腿软得发抖。

接着,我的小伙伴们兴致勃勃地玩各种各样的挑战者游戏,我只敢再次坐上旋转木马。我坐在马上,悦耳的音乐伴随着我一圈一圈地转着,紧张的心终于放下了。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两点,百草园一日游结束了。我们坐在大草坪上,拍照留念。这时的天特别蓝,太阳也挂在天空中,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春风吹拂着,吹走了妈妈一周工作的疲倦,也吹走了我一星期学习的紧张情绪。我把脸贴在柔软的草地上,给自己加油:春天来了,万物更新了,我也要象这一片翠绿的小草一样,茁壮成长!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三

“鲁迅”这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字,他的头发一根一根的直立起来,和他顽强倔强的性格很像,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像极了隶书的“一”字。一袭长衫,一只烟斗是鲁迅先生的标志性打扮。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他奋斗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人们誉为“民族魂”。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是正直无私的智者,鲁迅是黑暗社会中的一盏明灯,鲁迅是一把向封建落后势力开刀的锋利匕首。他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用冷漠不屑的态度去对待反动派的指责谩骂,却甘愿像牛一样为人民服务,深切的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毛泽东曾给予鲁迅极高的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并且对鲁迅的文化思想多次表示大力的支持。

有一个日本人告诉冯雪峰,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曾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他的作品剖根揭骨,冷嘲热讽用现实主义手法描摹那些草木般无声地产生、无声地消失、在几千年的中国旧文化中受尽侮辱和损害同时自己也在损害和侮辱着他人的普通中国人,在形式上取大家常见的各种普通人的典型事例,鲁迅先生的文笔犀利有傲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鲁迅,爱憎分明,不计名利,关心人民。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四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在它的脊梁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着鲁迅先生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他热爱自然,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情。我喜欢“百草园”,真希望也能在那儿与野花野果为伴、在那儿捉蟋蟀、与玩伴一起捕鸟……我不由地想起我读书前的那些锁事,还记忆犹新。那时我的爸爸、妈妈与别人的爸爸、妈妈不一样,从不强迫我上辅导班,周末经常带我到海边、郊外玩耍。每当海水退潮的时候,我就光着脚丫,卷起裤子,在沙滩上挖螺、捡贝壳、捉小鱼,在沙滩上放风筝,我笑啊,跳啊,一家人玩得多么开心啊!有时我们还带上干粮,去郊外踏青,去享受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我喜欢在田野上四处奔跑,还采回了各式各样的叫不出名的野花送给父母亲。我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时候的我和在“百草园”玩耍的鲁迅先生同样有着快乐的生活!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五

我家有一个又好玩又漂亮的“百草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还藏着许多乐趣。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吧!

我家的“百草园”里种着一簇簇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争奇斗艳的杜鹃花,鲜美可口的番茄,随风飘荡的竹子,还有那红艳艳的像喇叭似的不知名的花……可多啦!

最惹人喜爱的是番茄,番茄的叶子一弯一弯的,它的枝茎和叶子上有很多雪白的小毛,摸上去痒痒的,就像有人在我的手心上挠痒痒。春天,番茄枝条上抽出嫩绿的芽儿,开出了几朵淡黄色的花,初夏时枝上结出一个个绿色的小番茄,再过了一个月左右,番茄就慢慢地变成红色了。

“百草园”里的青瓜也长得很好哦!只见小拇指般大的青瓜上长着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刺,小青瓜的一端长着一朵黄色的小花,等到青瓜长大后,小花就枯萎了。

在“百草园”的角落里还盛开着娇嫩欲滴的蔷薇花,雨后,花瓣上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就像一个个珍贵的宝石。风一吹,露珠顺着花瓣往下滚,那时真是美丽极了。

小小的“百草园”还会给我和姐姐带来很多乐趣。比如捉蚯蚓、挖马兰等等,最让我过瘾的是挖马兰。挖马兰其实很简单,只要抓住一根马兰,然后用剪刀在暗紫色的根部剪一刀就行了。晚上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又鲜又嫩的马兰,可爽了!不过,捉蚯蚓也挺有趣的。先要找一块比较湿润的土地,然后小心地往下挖,只要看见有一条长长的会动的东西,那准是蚯蚓了。

哈哈!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已经羡慕不已了呀!想来就赶快来我家玩吧!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六

迎着凉爽的秋风,迈开轻盈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让我们一起向“百草园”进军。

香甜的果实是用劳动换来的,优异的成绩是用奋斗换来的,荒草的地方只有会出行动才可以变绿。今天,我们踏着轻快的脚步,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百草园”,也许,你看到这一片荒草会大吃一惊,也许,你看到这一片荒草会大吃一惊,也许,你看到这一米高的草园会“哇”一声,嗨,怎么办?只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收获到丰收的喜悦。

我们开始劳动了,我们几个人分成一组劳动,我和魏姣姣,梁贝贝一组,我们来了一块长得很高的草园旁,弯下腰一起拔那棵大草,我们三个一起往上拔,可是这棵草意志太顽强了,无论我们怎么拔都拔不动,但我们还是用力去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棵大草被我们拔了下来,我们叹出了一口气,这时,我们的手已经被勒得通红,这可是我们才拔掉一棵草呀!我们本想休息一会儿,但还有许多艰辛的劳动等我们付出汗水,接着,我们继续劳动着,“一、二、三……”

又一番努力,一棵两棵三棵大草又被我们拔下来了,这下我们累得可不行了,我们又一次想休息,但抬头环视四周,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劳动着,就连我们的老师也加入了行列,我们坚持不懈地劳动着,哎!这一片草地可算要干净了,我们齐心协力的结果,但是还要努力的,就在我们要完成这艰辛的任务时,这时,旁边的“魏姣姣”突然告诉我:“咱们休息会儿吧!我可累得精疲力竭了。”我和贝贝告诉她:“不劳动,怎能收获呢?”于是,我们三人结成一条心,向目标前进,向目标奋斗,这次我们可算完成任务了。

但别人还在劳动着,我们总不能在一旁闲着没事干吧!我们又帮别人拔草,我实在不能再拔草了,因为我的手上都掉了一块皮,疼得厉害,我就给张大磊要簸箕准备收草,我和魏姣姣一起收,我们收了好大一堆,就吃力地把草运到草垛旁,我累得腰酸背痛,全身无力,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但我十分口渴,就在此时此刻我真想去寻找水资源的踪迹,可是繁重的任务扛在肩上,再说自己也是班长,应该尽到一班之长的责任,我顽强与火热与劳累作斗争,我振作起来,拔着砖缝隙中的小草,“嗬,这生命力真顽强,虽然个子小,却能如此坚忍不拔!”

我一气之极,拿起锄头就锄,这下反而糟糕,草是没有锄下来,却把手又磨下一块皮,我强忍着,天空中火热的太阳强烈地射向我们,我们各个鼻尖上都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我在认真地锄着草,心中掀翻了锅,心想:当我们坐在宽敞而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父母就在地里为我们拼命地挣钱,冒着烈日炎炎在为我们的学习习辛勤的忙碌着,如果我们坐在教室里不好好学习难道能对得起家长吗?当我们在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我们的父母仍在忙碌。难道我们还有理由不学习吗?啊!做父母的确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好好学习。

这次劳动很有意义,让我懂得了人生的哲理,使我难以忘怀。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七

关于鲁迅的作文:我看鲁迅先生笔下的“我”

记得曾有人说过,鲁迅先生是中国第一位“文体家”。何为“文体家”?我想,“文体家”们的一个标志就是他们在抒发自己所思所感之时,不会忽视自己的表达技巧:用何体裁承载?如何遣词造句?怎样铺排情节?而当一个“文体家”老练如鲁迅,他的这些技巧却是无形而有形了――书这头,你正为跌宕的情节、精妙的比喻而按自己长――书那头,鲁迅老先生的小胡子下也为这一安排染了一层笑意。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是鲁迅选择叙事的角度――也许这一方面的用心已太深地融入了作品了。

虽然鲁迅那庞大的'作品系统里所选用的叙事者,即文章中的“我”,千种万样:有主人公、有亲历者、有叙述者、有的甚至通篇无“我”,但我觉得只需分为两类则好:一类是记忆中温情的“我”;另一类是现实中尖锐的“我”。

先说前者,典型的例子便是《社戏》、《故乡》,再往前溯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些文章中,鲁迅的题材往往是自己童年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因此这“我”也大多是诚实可考的自己。近年来常有人说要“还原鲁迅”,那个脾气有点倔却不难相处的鲁迅;那个快乐时会“打个旋儿”朋友满天下的鲁迅;那个闲来时翻翻美学对女人衣饰评头论足的鲁迅――我觉得可以从读这些文章开始。这样的文章里,鲁迅是鲜活、热乎乎地存在在那里的,在那片愚昧而淳朴的农村土地上:在那儿的水里划船,在那儿的夏夜看戏,在那儿顽皮也在那儿淡淡惆怅。一方面,这文章中温情的“我”摘掉了鲁迅头上那顶“反封战士”一类的大帽子,给我们看一张浅笑着回忆往昔的脸,让读者由病态的“敬怕”鲁迅转而爱戴鲁迅;另一方面,我想,也只有这温情的鲁迅中的“爱”,才是他斗争的动力源泉――为了这土地和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而另一种“我”却是使鲁迅终究成为鲁迅了――否则他不过是乱世中文字了得的好隐士。这一种“我”来自鲁迅天生的敏感、洞察,使其有一种冷嘲热讽于故事之上的才能。譬如《孔乙己》,虽说叙事者是小伙计,但字里行间仿佛还有另一个“我”――作者自己:这个“我”不仅仅看老板的白眼、看孔乙己的窘态、看众生的丑相,甚而看小伙计如何一步步地加入取笑、厌恶孔乙己的行列,加入世上的恶俗。另有一篇《示众》,如朦胧诗句,没有小说中常有的那个“我”,只有散点透视成的片段――但这“我”却又无处不在――或者解开一片虚伪给读者看看,或者轻笑两声众生的愚昧,或者苦痛于敏锐的作者捕捉到的绝望。

若这要懂鲁迅,我想首先得懂他笔下之两种“我”:一种如每个凡人温情而眷恋,叫我们爱;另一种有他的伟大,高瞻远瞩于时代之上,叫我们敬。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八

本周,我们进行了第五单元——“走近鲁迅”,我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鲁迅,一个传奇般的名字。在我还没有学习本单元时,我只知道他在读书时的名字叫周樟寿,而补充了《鲁迅读本》和《阅读快车》之后,我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是白话文,而且有些词语我们从未接触过,比如“猹”、“值年”……所以才会有“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的“千古名句”。这其实也是我偏爱《少年闰土》的`原因,会有一些新词冒出来,令我知识面大增。

而我最喜欢的文章当然是《哈哈党》、《阿q阿q》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啦!一篇《哈哈党》写出了当时社会的虚假,说真话的会挨打,说假话的反倒得到好评,所以如果不想挨打只能说假话,或者像“哈哈党”那样笑:“哈哈!哟唷!”

而《阿q阿q》呢,却用了“找典型”的方法,使《阿q正传》这本书刚出版时,所有中国人都以为鲁迅先生是在写自己。其实并不是,他只是用了“找典型”的方法,使许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对号入座。

可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走的又是另一种路线,以写景为主,但也有描写自己在百草园的欢乐时光,如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看的我心花怒放,真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试一试。

鲁迅笔下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些是我们见到过的,但绝大多数是我们从未见识过的。所以在“周树人”的文章可以带我们走入另一个五彩的世界。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九

我们学校里,有一个百草园,它在图书室的旁边,里面有美丽的小花,有青绿的小草,我就慢慢和你介绍吧!

春天来了!海棠树的绿叶长出来了,小草从土地钻出来,凤尾竹也长出了嫩绿的小芽,这是多么可爱的一幕呀!

夏天来了!铁针树长出了柔软的小铁针,桂树长出了星星点点的花包,饱胀的快要破裂似的,海棠花开了,小草长壮了,丛竹和凤尾竹都更上一层楼,丛竹已经把头探到了星海二楼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它的头又要伸到3楼去了!

秋天到了!海棠花开得更加美丽了,红红的花朵,挂在树枝上可爱极了!铁针树长出的小铁针也长得非常硬了!那扑鼻而来的香味是从哪飘出来的?哦!原来是那星星点点的、只有绿豆大小的黄色桂花开了,真是太香了!不过小草已经黄了,相信明年春天它还会从土里钻出来,竹子也会长出小笋芽。

冬天来了!小花小草都枯了,只有几株松树和竹子在冬天站立着。

百草园里的小昆虫也很多,记得三年级我们来捉蜗牛的时候,把这片树叶弄开,那树干上竟有一只蜗牛,说明小昆虫也喜欢这地方,晚上有蟋蟀唱歌,白天有千足虫跳舞,真是太有趣了。

里面,人工做的小桥流水,也挺有意思,小溪哗啦啦的流着。还有两只小鹿,一只在吃草,一只在休息。

学校的百草园真美呀!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到中南百草园去春游,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很想去中南百草园玩,并且可以带零食。

一进大门,我们就分成六个小组开始报数。“第一小队全到”“第二小队全到”“第三小队……”等到我们全年级的人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步行了。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海洋公园。这里面全都是海狮表演。先是海狮倒立。只见他们趴在铁架子上,把尾巴慢慢的翘起来,来了倒立,我们都惊叫起来,鼓掌起来。

看完了海狮表演,我们又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鸵鸟。有些人在喂给它青草。因为我没有钱,所以不能买草。

没过多久,我们又要去看孔雀了,因为孔雀开屏了。好几只孔雀在一起开屏,我被它们搞的眼花缭乱。过了一会,我才能看清它们。

动物表演开始了。先是小熊骑车。有一只小熊飞快的冲了出去。后来的一只很慢,没过多久,就被第三只小熊超过了。

接下来,是老虎跳火圈。只看见一只只老虎腾空而起,没过多久,一只只老虎就全部跳过去了。

我们到了马尼拉大草地。上面全是一片绿油油的小草,躺在上面舒服极了。上面还有很多玩具,比如跷跷板,梯子。

中南百草园真是一个既美丽又好玩的地方,我喜欢它。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一

不知历史是否是太爱开玩笑,还是历史就是如此一副面孔,总是给自杀的所谓勇者更好的诠释。关键之时,未献身的,或称之为逃之夭夭的,便有人谓之曰懦夫,项羽自刎于乌江,王国维投身于未名,前者带着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羞愧,后者则带着满清的残留,这又能代表什么呢?而鲁迅未为国献身,大敌当前,他选择了逃,选择了自善其身,这何尝不是一种英明呢?鲁迅做到了这种英明,于是他也就能在那个年代更好地引导血气方刚的青年。

随着时间的飘移,一个时代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历史这个巨大的舞台。历史毕竟是过去了,正如东逝的水,我们捧出的永远是上游的。至于下游的如何,乃至入海的水是否是苦涩的,没人晓得。鲁迅在我眼中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化身,一个智者。他的文章只不过区区几百篇,其光辉却闪耀了几近一个世纪。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二

出了奶奶家的的门,向东走三四百米,拐进一片农田,顺着田间的小路在走上几十米,进了一片小树林,树林向西便树便少了,露写出一片金黄的世界,那里便是我的“百草园”

童年的日子便在这里留下了印记:几颗歪扭低矮的纤瘦树木;几丛青青的灌木丛;娇美的花朵半掩在嫩绿的毛绒中;还有那铺满这方土地的厚实的金黄色的茅草和那堆起来的小山似的金黄色的茅草山。都是美丽的风景,更别说那条隐藏在满地茅草下的小溪流了,不知从何处流出,每次去找源头都会以失败告终,这条小流好像是凭空出现了似的,源头是找不到的。更被说它流去得地方了。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这小流是天然的,因为,水是甜的,是干净的,是清澈的。小流的水涓涓的流过河底大大小小的石头,却从没小鱼出现过,这也曾让我失望,不过,没事,这里还有其他小生物。

一般的小姑娘是不会喜欢昆虫的,但我不一样,我很喜欢这些和我一齐分享快乐的小伙伴们。清晨的时候,揪开一片叶子,便能看见那个圆圆红红的小东西七星瓢虫。它们很小,就差不多小拇指盖大小,有一个半圆的脑袋,脑袋上还有两根小角,它的壳是红色的,看上去十分光滑,上面整齐的落了七个黑色的圆点,我从不触碰它们,但我依旧有我的方法:捏住叶子上下抖抖或朝它们猛的吹几口气,这些小家伙便会展开壳下的小翅膀飞快地逃离。而我却会倒在金黄的茅草上笑上好一会儿。晚上,吃过晚饭,就靠在小茅草山上,听禅们此起彼伏的音乐会,偶而还会传来青蛙“咕呱”的一声重音,或是不知从哪儿传来的“喳喳”的伴奏,天上的明星和月亮便是舞台上的灯,照出一片朦胧的光,可我却看不见那些音乐家。

在一年四季中,冬天和夏天因为天气大人是不让去的时间太长的,秋天和春天便成了最好的时候,每天都会往跑到那里,这里似乎是我的专属之地,似乎从来没人来个,说以我就自娱自乐了起来。爬那茅草山,没爬上去,反而把山给爬倒了;再茅草上打滚,打了几个,衣服上满是茅草;一会摘几朵花往头上别,一会就又想爬上那几颗“歪脖子”树。有一次,为了小溪中的一块漂亮的石头,在水里蹲着抠了好久,衣服全湿透了。还好那时是春末,天气暖和,不然准感冒。

就是这儿,我的“百草园”如今随着家乡的改变,那里已经不见了踪迹,但它带给我的美好的童年与记忆将会永远在我心中。

在我家对面,有一座小山,顺着小山平缓的小坡走到山顶,就豁然见到一个小“草”场,这里是小区居民闲暇小憩的好去处,是我和伙伴们放飞风筝抢占的“最高点”,这里也是我记忆中的百草园。

这就是我儿时的“百草园”。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三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隔了七八年,其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而写的。鲁迅先生小时候很喜欢到家后面的百草园玩,百草园就像是他的乐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他被家人送去三味书屋学习时,也还是很喜欢玩。文章中写到,鲁迅先生的老师读书读得正入神时,鲁迅先生就照着书本画绣像,画了一本又一本。小时候的鲁迅虽然调皮,但他拥有一个多么快乐的童年啊!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多么的有趣,多么的充满生机!我外公也去过那里游览,听外公说,百草园只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园子,不是很漂亮。可是为什么鲁迅先生说那里是他的乐园呢?我想,是因为鲁迅先生在里面拔何首乌,拔木莲,捕鸟......每天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尽管小园子只有一些野草,也给鲁迅先生带来许多乐趣的缘故吧!

比起我们现在的童年生活,我觉得鲁迅先生的童年更为快乐。我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小学毕业生了,我和我的同学都忙着为小升初作准备。像我,大半个暑假都在上补习班,还要天天做题。童年时的鲁迅先生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为学业而烦恼。

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对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向往。我真羡慕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啊!他的生活充满了趣味。我也想像鲁迅先生那样有自己的小乐园,拔何首乌、木莲,捕鸟。可以无忧无虑地过我的童年,那该多好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四

看了鲁迅爷爷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想去看看大作家鲁迅爷爷小时候的乐园——百草园,还有他念书的地方——三味书屋。暑假的某一个早上,爸爸终于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同意我们一大家子,去鲁迅爷爷的故里游玩,终于亲身经历了一次精彩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烈日炎炎,毒辣的太阳光狠狠的烤着大地,即使隔着鞋底,似乎也能感到大地的滚烫,天地仿佛一个大火炉。首先我们来到充满田园气息的百草园。一进门首先映入我们眼眶的是一大片一大片充满生命气息的绿油油的菜畦,还有一堵其貌不扬,而且长满野草的矮墙,我走到一口井边,心中不免疑问:这就是鲁迅爷爷书中提到的光滑的石井栏吗?我把手轻轻的放上去摸了一下,还真的挺光滑的,百草园中点缀似的,种植着几棵树,只是我也分辨不出来是什么树,其中只有皂荚树我还能勉强认出来,只不过这时已经过了结果期,妈妈帮我找到了那棵古老的松树,桑树上结出的紫红紫红的桑果,鲁迅爷爷书中提及到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矮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鲁迅爷爷笔下的百草园令人神往,可在我亲眼看来却显得有些乏味,有点小小的失落。

在百草园又逗留了一会,我们就进入了三味书屋,这是一座古老但又稍显破旧的旧房子。并不是很白的墙,乌黑的门,石板铺的地,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鲁迅爷爷念书的教室,教室中间的上方挂着块木牌子,上面遒劲有力的写着四个大字:三味书屋。牌子下方是一幅画,画上画着一只梅花鹿,伏在一棵松树下。教室里有八个座位,鲁迅的座位在左边的一个角落里,桌子的右下角还刻着一个早字,表达了鲁迅的勤奋。

鲁迅儿时无限乐趣的游乐园,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毫无特点的一个菜园子,而他读书的地方只不过是一间简陋的房子,然而正是这样平凡的地方,却走出了一个极其伟大的文学家,我们现在拥有环境优美的公园,设施齐全的学校,还有一流的环境,这里会走出什么样的人呢?我真的很期待。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绍兴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桥乡、水乡、酒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还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呢!绍兴人才辈出,如陆游、周恩来等。今天,我们就去观赏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故乡。

我们先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地方,他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百草园的名字虽然幽雅,但事实上是一块荒芜的菜地,是新台门几户人家共同拥有的一块菜地。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玩。他们玩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的游戏等。大家游完了百草园,接下来我们去参观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吧!

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学校,叫私塾,学生要到老师家里去读书,这私塾便是老师的家,鲁迅的老师叫寿镜吾,寿老先生知识渊博,受鲁迅和同学们喜爱,大家往这儿看,这里的桌椅高高低低,因为去寿老先生家需要学生自己带桌椅,所以才高低不平,鲁迅的桌椅在教室右下角,远远望去上面还刻着一个“早”字,关于这个“早”,还有一个故事呢!一天,鲁迅的爸爸生病了,妈妈让他去药店买药,所以上学迟到了,被寿老先生狠狠地批评了,于是他便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勉励自己不要迟到。再走进去,你会看到一幅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这里梁同书写的。三味书屋里还有一块匾额挂在墙上,十分醒目。三味书屋是个十分重要的景点!

此次旅游结束!如果还想玩,请去一个以鲁迅笔下的一位人物命名的土特产店,叫孔乙己土特产店品尝黄酒等特产,还可以品尝孔乙己最喜欢吃的茴香豆和臭豆腐。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六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杰作。散文记述了令鲁迅难以忘怀的百草园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和三味书屋中貌似枯燥其实却意义深远的读书生活。

文章回忆的是鲁迅自己的童年生活,通篇描写的都是儿童的生活,表现的是儿童的内心世界。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时光,后半部分则写了在书塾中的上学生活。百草园之所以是“我的乐园”,是因为它是一个极好的游戏场所。而长妈妈讲的神奇的故事,更是个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如果说百草园是个乐园,让人留恋,三味书屋则是个乐屋,让鲁迅的好奇心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总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鲁迅从玩耍到学习的成长过程,贯穿始终的是欢乐和自由。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甚至有点怀疑鲁迅童心未泯。而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快乐而让人觉得是令一这是种趣味。“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鲁迅的话,让人看了,先是一笑。并不是鲁迅的无知而是对他求知的肯定和赞赏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对‘怪哉’的思虑了。能让人深入其境地去感受这篇文章,我觉得是最大的成功。

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课堂开小差、收藏爱书、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又是谁的童年没经历过呢?可是,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遗忘?童年,留不住,最后只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

童年固然是美好的,但是谁能够珍惜这美好的童年呢?我有翻开了这本书,陷入了深思……。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八

看完这篇短文,突然觉得我们的童年没有鲁迅的童年有趣。我们只能在家看电视和玩电脑来消磨时间。鲁迅在园子里拔何首乌,冬天在雪地里捉鸟;下课后我们只追着跑,一点乐趣都没有。鲁迅在三潭印月的时候,他和同学们去三潭印月后花园折腊梅花,找蝉,有时捉苍蝇喂蚂蚁。哦,多么特别的味道!鲁迅的童年为什么这么丰富多彩?现在只想把何首乌拔出来翻墙,可是现在珍贵的何首乌在哪里?我们要去找蝉,却连个蝉影都没有;我们在雪地里抓鸟不容易。那时,润土神父可以捕鸟几十年,但现在等了一整天可能都没有鸟了。这是为什么?一切都是环境污染和乱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植物稀缺,乱杀破坏生态平衡,使鸟类和一些动植物非常稀缺,使我们无法享受鲁迅时代的童趣和快乐。

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给我们一个充满活力的快乐童年。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十九

鲁迅的书浩如烟海。在很多没有感情,充满战斗和批判的文章面前,我读到了一篇关于拥有者的纯真和幸福的文章。它描述了鲁迅童年在百草园的乐趣和他在三池映月中学习时的无聊生活。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述了白草花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那里有“绿色的菜地,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色的桑树;蝉鸣于叶中,肥黄蜂卧于菜花之上,自称帝,忽自草跃上天。”这无疑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都充满了活力。

鲁迅到了上学的年纪,家人把他送到三潭映月。三池映月是老师的书房。进入三潭印月后,鲁迅开始了枯燥的学习生涯。“天天只看书,中午看书,晚上上课”,这是鲁迅一天学的东西。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了这个城市最严格的学校,这样他就再也看不到美丽的草地花园了。

没有这种对比后先褒后贬的现象。当然,百草园的人是幸福的,天真的。三潭印月的人生描写不是充满了新奇和趣味吗?所以,客观来说,这篇文章是少年时代生活的情歌,而不是向敌人扔枪匕首。过去,人们在解读这段文字时,把它的主题归结为“批判封建教育”。现在看来有些牵强,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要知道鲁迅写过很多战斗和批判的文字,但这并不代表鲁迅先生的心冷如刀,没有一丝温暖和浪漫。

总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快乐,让我享受到了鲁迅美好天真的童年。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二十

百草园,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一个菜园子,也是鲁迅幼年时玩耍的地方。下面是关于鲁迅百草园导游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曾经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面让我们告别这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现在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同。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

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二十一

时至如今,想必鲁迅这个名号早已家喻户晓。在大众眼里,他顶着一平头,留着一撮山羊胡,身穿一件中山装,板着脸庄重严肃的经典模样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兴起,让无数年轻人不由得眼前一亮:“迅哥”原来还会这样!而我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我也对鲁迅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一个可爱的鲁迅。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罗丹曾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便鲁迅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相信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仍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一个可爱的鲁迅!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二十二

我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百草园给童年时的鲁迅带来了许多的乐趣,百草园的景色让鲁迅百玩不厌。

长妈妈给鲁迅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鲁迅听完后,便很想得到一盒像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鲁迅进了三味书屋以后,他就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说再见了。在三味书屋里,他每天都要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不过这样也阻止不了他。他会常常和同窗们到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院子里玩,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老师叫回去读书。

读完这篇文章后,文中“美女蛇”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的时候,你千万不要答应。这篇文章还表达了孩子对童年时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而鲁迅就是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乏味。

文中的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听起来,这个地方好像很好玩,怪不得鲁迅先生那么喜欢百草园,而讨厌三味书屋了。

这都让我回想起儿时的乐趣,那时我才几岁,妈妈叫我去拿干柴,我不知道什么叫干柴,我就随便摘了我表姨妈家的几根荔枝树的树枝,最后弄得大家捧腹大笑。我还经常捡一些东西来玩。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情。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这篇文章不仅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情。

这个暑假,当我读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蓦然发现,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就是我梦想的地方。

在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在百草园里,有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百草园里,有鸣蝉的长吟,肥胖的黄蜂,有轻捷的云雀……在如此美丽的地方,作者能够毫无顾忌的拔出牵连不断的何首乌,甚而毁坏了邻家的泥墙;能够感受长妈妈讲述的惊险而刺激的美女蛇的故事;能够和伙伴们在下着雪的冬天,支起一面大的竹筛,开心的捕鸟……这该是一种多么自由,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啊!在那里,童真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在那里,孩提的梦想自由飞翔。

然而,这份完美在进入三味书屋的那一霎那戛然而止,仅有的欢乐就是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描绣像和课余在书屋后面的园子里折腊梅花,寻蝉蜕了。除此而外,就是单调,枯燥的学习了。

在三味书屋里,整天应对的是先生严肃而冷漠的面孔,耳朵里充斥的是同学们杂乱无序的“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还不准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看到那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此刻的生活。每一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虽然教师不像鲁迅教师那么的严厉,可是也不会对我们放松要求。如果我们出现像逃课这样的情景,是绝不会骂我们几句就能够罢休的。我们每一天要按时到学校上课,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内学习任务,课后还要去补习班上课,还有的同学要抓紧点滴时间去学钢琴、绘画等。在双休日里,也不能自由的休息,不是去上补习班,就是埋头写作业。并且,这样的日子随着年级的提高会变得越来越紧张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让我体会了百草园的欢乐与自由,三味书屋的单调与枯燥。我真的很想每个像我一样的学生能有一片梦中的“百草园”!

妈妈为我买了一本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翻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从书里,我看到了大鼻子等许多孩子的穷苦生活。我们很难了解到他们——一些身无分文的苦孩子,如何独自在那繁华、广大的大上海里谋生,要知道那是多么不容易啊!看着他们的生活,我像吃了还未成熟的草莓,心里——酸极了。像大鼻子,他小小年纪本应睡在软绵绵的床上听妈妈给他讲故事,本应在烧得旺盛炕前烤手取暖,本应吃香喷喷的饭菜和伙伴们一起上学可是,他没有,他没有过这个年纪本该享有的幸福生活。他没有温馨的家,没有挚爱的家人,没有名字他只有别人吃剩下的残渣,他只睡硬邦邦的地板这多么令人心酸。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口含金汤勺的小公主、小少爷是何等的幸福呀!但我们却不珍惜,浪费粮食、挑食、不满足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他们真是太可怜了!

但是,当我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地举旗保卫祖国,发扬爱国精神。我就被震撼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当大鼻子把钱袋拾回给那位学生,我又被震撼了,大鼻子变得懂事了!于是,我就相信,他们一定能反抗成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为我感受到了人间里的爱!他们怀着各种各样的爱,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爱的河流,他们都为自己的爱起来反抗,为自己美好的生活而竞争!他们流血流汗,他们的遭遇惨不忍睹,他们有多少人失去家,失去亲人,又有多少人大半年也不能回家一趟呢?但是他们坚持、反抗,虽然被拒绝时辛酸的一幕使人落泪。但是他们依旧坚持、反抗,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他们的努力见证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的爱世世代代传承给我们!

我不仅看到了人类的爱,我还看到了大自然的爱。

童话中美丽的仙子与鸟儿吟唱,与花朵舞蹈,与小动物们相亲相爱的美丽景象,在碧草如丝的原野画出一道优美精致的风景线,与悦耳的音乐交融,这是多么如诗如画如仙境一般的情境呀!这真是一种温柔的欢乐的爱。

合上这本书,我久久地感受,藏在书里的,还有在这个世界上的如巧克力一般丝滑醇厚的爱。

近日正沉浸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一直以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百读不厌的。今天读的这篇文章正是是先生一篇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妙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其说《朝花夕拾》是一篇杂文册子,我倒是认同现在的这篇百草园是一篇极美的散文。当初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很喜欢,有几段还是可以背诵的。文章写得童趣盎然,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自己家的后院是如此的喜爱。将其冠以“百草园”的名头,让大家读得此文的人都觉得这儿真是个好玩的所在,先生对于百草园的描写可谓用心。这是一个怎样有趣的所在呢?可以追赶着云雀,直到它们飞上云霄,还可以拿着树枝像赶着马车一般将蜈蚣赶来赶去。时不时拨起何首乌,偶尔发现了像人样的根,便不停地炫耀。这样的百草园怕是每个孩子儿时的梦想,有这样的一个百草园,儿时定是能度过一个很快活的时光了。

可惜的是,快活的童年终有尽头,接下来则是自己必须的读书识字路程。和天堂般的百草园作别后,边要开始上私塾,还有一段是“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先生在这私塾中也是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的`,学生读书的姿态,先生读书时候的洒脱,包括先生在私塾中画的各种画儿,都构成了先生童年美好的记忆。

文中记叙的是一段美好的童年时代,而童年页终归要结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只不过是从天堂的一个花园走到了另一个罢了!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二十三

(一)阅读课文第二段答题。

1、这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段中有许多动词运用很精炼传神,找出一例做简要赏析。

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4、结合文段内容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文段开头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6、理解填空: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_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____________的描写,“单是”则是_______________性的描写。

答案:1、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2、如“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有写出了了娇憨可爱的形象;如“窜”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突出了孩子的美好向往。

3、略4、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热爱自然的少年。

5、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现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对自然美景的浓厚兴趣。

6、静态;由低到高;动态;由高到低;整体;局部。

(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便罩住了。···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3、文段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

答案:1、支撒系牵拉2、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无穷。

3、以百草园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4、捕鸟之事一直是\\\'我\\\'的记忆中的乐事,闰土父亲说\\\'我\\\'太\\\'性急\\\'而少得的话给\\\'我\\\'启迪:遇事要沉着镇定,所以难以忘怀(言之成理即可)。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篇二十四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故居百草园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肖锦川,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绍兴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桥乡、水乡、酒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还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呢!绍兴人才辈出,如陆游、周恩来等。今天,我们就去观赏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故乡。

我们先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地方,他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百草园的名字虽然幽雅,但事实上是一块荒芜的菜地,是新台门几户人家共同拥有的一块菜地。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玩。他们玩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的游戏等。大家游完了百草园,接下来我们去参观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吧!

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学校,叫私塾,学生要到老师家里去读书,这私塾便是老师的家,鲁迅的老师叫寿镜吾,寿老先生知识渊博,受鲁迅和同学们喜爱,大家往这儿看,这里的桌椅高高低低,因为去寿老先生家需要学生自己带桌椅,所以才高低不平,鲁迅的桌椅在教室右下角,远远望去上面还刻着一个“早”字,关于这个“早”,还有一个故事呢!一天,鲁迅的爸爸生病了,妈妈让他去药店买药,所以上学迟到了,被寿老先生狠狠地批评了,于是他便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勉励自己不要迟到。再走进去,你会看到一幅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这里梁同书写的。三味书屋里还有一块匾额挂在墙上,十分醒目。三味书屋是个十分重要的景点!

此次旅游结束!如果还想玩,请去一个以鲁迅笔下的一位人物命名的土特产店,叫孔乙己土特产店品尝黄酒等特产,还可以品尝孔乙己最喜欢吃的茴香豆和臭豆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121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