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1:02:18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热门18篇)
时间:2023-11-29 21:02:18     小编:薇儿

人生就像一本书,我们应该珍惜每一页的经历和收获。要客观、全面地总结,并且避免空泛和模糊的表述。总结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不断阅读他人的总结作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一

20xx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促效能、抓重点解难题、抓基层强基础、抓改革保稳定的思路,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奋力开拓,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现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济宁监狱全力推进安全文明现代化监狱建设,深入开展监管安全专项活动,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加强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大力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对罪犯考核方式进行重新修改和规定。已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和监外执行案件全部符合规定。推动网络办案平台建设,实现减刑假释案件平台办理。扎实做好教育改造工作。开展“学儒育新明礼年”活动,规范罪犯教育日制度,强化罪犯个别矫正工作,提高了教育转化率,实现了监狱监管的安全和生产的平稳运行。积极稳妥开展监狱退危工作。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目前成立了济宁监狱退危工作领导小组和6各专项组,明确了责任分工,退危工作稳步进行。市强制戒毒所集中开展专项安全大检查活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规范养成,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后勤保障和全方位的医疗救治工作,加大心理咨询工作力度,配齐心理咨询师,发挥孔孟之乡的地缘优势,开辟孔子学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教育感化戒毒人员,提高了教育矫治效果,推动解决市强解所迁建项目,新建选址已经确定,多次争取市领导支持,协调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已完成测绘,正在进行土地性质变更、整体设计工作。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科学制定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xx-20xx)》《济宁市20xx—20xx年依法治市规划》。召开高规格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督促各县市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行动,“七五”普法开局良好。严格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与市委政法委、市法制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督促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自觉履行普法责任。依托阵地、活动、品牌“三位一体”格局,建设济宁特色法治文化。加大对各县(市、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督导力度,指导有条件的乡镇、村居加快建设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设置合理、功能多样、便捷民众的法治文化阵地。积极协调,把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部署开展全市第三批“两个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不断扩*治文化阵地的规模和影响。坚持以法治县(市、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行政示范窗口单位”等法治创建活动为切入点,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为重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构建点面结合、互促共进的法治创建格局。与市民政局联合命名了“全市第五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1个,开展第六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评选活动。

(三)法律援助工作提档升级。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组织中央转移支付法律援助经费的专项审计活动,持续开展“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创建活动,进行服务窗口的提档升级。认真贯彻《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全面取消事项范围,进一步畅通申请渠道,运用网络平台等新兴传播工具解疑释惑。着力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制定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法律援助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标准化规章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引入同行评估制度,打造济宁法律援助“真情服务、应援尽援”服务品牌,指导全市建立乡镇工作站和村居联络员数据库,各司法所站点实现了法律援助便民公示牌上墙。调整充实市高新区法院等站点,综合利用便民窗口、12348热线、服务直通车等多种形式,实现法律援助服务亲民便民。为特殊困难群体开辟服务“绿色通道”,利用电视、新媒体宣传力量,通过开辟宣传阵地、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让法律援助工作更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截至11月10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案件6529件。结案5535件,市直办结案件1397件,接受群众电话和来访法律咨询33065件次。

(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做好前期准备,集中安排部署。赴聊城、济南,江苏省徐州和无锡考察学习,与省厅进行工作对接,就实体平台建设到各县市区实地调研,就网络、热线平台建设与软件公司、电信运行商及相关部门论证座谈。对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基础设施、平台配置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研究建设计划、建设标准。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济办发〔20l6〕43号),召开高规格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健全领导机制,纳入整体规划。市领导多次听取专项汇报,明确全市各级全民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调度和推进工作。市司法局组成了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单位、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了建设办公室,明确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服务平台的运行。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济司发〔20xx〕7号),把司法行政的各项业务工作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大盘。各县市区根据统一部署,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分工,出台文件,提供财政保障,各项工作正全面铺开。

(五)基础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司法所“联创”活动。截止到11月份,指导67个司法所实现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司法行政工作室750余个。推进“济宁智慧民调”管理系统建设,评选“济宁市最美人民调解员”,“和为贵”人民调解室建设全面推进,截止11月底,全市村居完成率达到63.7%。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诉调对接”、“公调对接”工作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完成市物业纠纷调委会筹建工作。截止到11月份,调解矛盾纠纷16425件,达成协议16296,履行16223件,履行率99.55%。承担了全省社区矫正教育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编写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双抓双促”活动,进行脱漏管专项检查,建立常态化联合检察制度,邹城市、微山县以及127个司法所实现了“零纠违”。开展“联合帮扶促回归”活动,制定了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考核办法,建立月督导、季通报制度,与公安局户政处建立预释放人员信息对接机制,推行汶上县心理学会参与安置帮教工作模式。截止到11月份,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90%以上。组织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目前,全市村居法治村主任或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六)法律服务工作转型优化。召开高规格的全市律师工作会议,深入开展“三牵手三促进”活动,继续大力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我市律师担任企事业法律顾问数量同比增长20%以上。成立个体私营企业律师服务团、政法机关律师法律咨询团,大力推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深入开展。完善“红黑榜”公布制度,及时发布奖惩信息。加强对投诉律师所、个人所的检查督导,实行律师事务所主任约谈制度。扎实开展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严肃投诉查处。组织法医类司法鉴定机构报名参加司法部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27项,配合省厅、司法部司鉴所对3家鉴定机构物证鉴定项目开展能力验证现场测评,指导山东金盾司法鉴定所、济宁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接受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评审。截止到11月份,共办理鉴定案件10414件,其中办理鉴定援助、调解、减免等便民惠民鉴定案件520余件。加强人民监督员管理工作,推动人民监督员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组织人民监督员参加检察机关开展的各项监督评议活动20余人次。公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累计拓展农村产权流转、金融赋强、预约协议等多项新业务,截至11月中旬,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8万余件。

二、班子队伍建设情况。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在大局下谋划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定期召开党委会研究重大问题。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把从严要求作为干部管理新常态。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出台《济宁市司法局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举办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律师业务能力、人民调解员、公证员等培训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认真做好表彰奖励工作,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个集体、2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在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13个集体、37名个人受到省司法厅表彰,11名个人被表彰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20xx年度人物并记个人二等功。

(二)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印发《20xx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政治工作要点》,制定《20xx年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修改完善《市司法局党委议事规则》、《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局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大力度强化班子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及时组织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完成党建重点工作。督促指导局属24个需要换届的基层党组织按期完成换届工作,对局属77个支部、1089名党员建立党费补缴台账,积极推进党费核查补缴工作,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帮助邹城市独山村525户群众解决道路硬化绿化、路灯建设等实际问题,开展了核桃树种植培训、民主理财等多项活动,受到各方好评。组织党员干部到联建村体察民情,定期走访联系户,确保党员干部走访全覆盖。

(三)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全力推进司法所空余编制使用,先后到部分县市区司法局进行调研,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新招录公务员33名,有效缓解了干警队伍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断档脱节现象,空余政法专项编制减少到26名,全市11个县市区司法局全部加挂社区矫正局牌子。精心组织20xx年国家司法考试济宁考区工作,2048人报名考试,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周密实施,圆满完成各项考务工作。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基本明确了我局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加强信访工作,对重点案件进行了妥善处理。积极做好督察、警衔警务、职称评审和工资管理工作,激发了队伍活力。局机关行政后勤管理服务、财务管理和系统内审计工作取得新成效。老干部服务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投入、强化应用,oa办公系统投入使用,非涉密公文办理实现网上操作,新版网站上线运行。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稳步开展,为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局党委认真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部署安排迅速。市委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后,局党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4月29日,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局党委书记作了动员讲话。二是推进措施扎实。印发了实施方案和学习教育配档表,为机关每名党员配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手册》等学习资料,对指定篇目进行了认真学习,成立“两学一做”协调小组,认真指导局属有关单位开展学习教育。三是教育主体突出。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示范带动,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对规定的学习内容和指定的学习材料,坚持原汁原味、原原本本,系统研读,认真组织学习党规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分别在所在支部为全体党员上了党课,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起到了学习带头作用。组织慰问困难党员27人次,集体学习24次。四是问题导向明确。局班子成员在聚焦主题、突出问题导向,深入研讨交流的同时,查摆问题37个,制定整改措施23条,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结果。市委督导组两次对我局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督导检查,均给予较好评价。

三、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狠抓“两个责任”落实。调整充实了以局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每次局党委会都把研究党风廉政作为首个议题,在已经召开的21次党委会议中,有18次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教育内容,统一研究部署,整体协调推进,参加市纪委全会述廉述责工作,局党委书记获得99.53分好成绩。针对委员们提出的五个方面意见建议,党委会认真对待,研究制定了20多项整改措施,具体落实整改。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要求,制定下发“两个责任”任务分工和责任清单,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细化、量化,逐项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基层单位和牵头科室。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序分解,有据考核,有效落实。健全完善了考核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对照“两个责任”清单,针对每项任务实行销号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工作体系,与司法行政业务同考核、同评价,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对没有认真履职尽责的干部追责问责,有力维护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

(二)狠抓廉政学习教育。把廉政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组织学习上级纪委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的要求、中国*《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知识。组织机关和局属单位县处级、乡科级党员干部参加德廉和党风党纪知识测试,组织参加“全市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知识竞赛”并获得三等奖。聘请党校教授作“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有作为”专题辅导,组织收看中央宣讲团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进一步丰富学习宣传内容,营造浓厚教育氛围。开展警示教育,将中央和省市纪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典型问题作为警示教育内容,组织收看《省属国企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例警示录》《蜕变的人生》《双面人生》《失控的“自由人”》《纪律与规矩》《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警示教育活动,到邹城政德教育基地接受德廉传统文化教育,到济宁监狱听服刑人员忏悔演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法纪观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廉政文化进机关内容,适时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廉政标语、警示语录,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做好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期间的纠正“四风”的廉政宣传。组织学习宣传《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业余生活的通知》,向党员领导干部印发《健康文明业余生活倡议书》。按要求向市纪委报送学习贯彻《准则》《条例》征文,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内容。

(三)狠抓日常监督监管。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重要决策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提供了基本遵循。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在机关内部继续推行即办制、公开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慎重对待“三重一大”事项,凡涉及一万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经局党委会议集体研究,所有支出报销必须经分管负责人、装财科、办公室、纪委副书记联合会签。顺利完成公车改革任务,杜绝公款吃喝现象,截至9月底,局机关“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0.39%。对局机关纪律作风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局属单位受到刑事处罚和行政处分人员,责成所在单位研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妥善处理10多起投诉举报问题。妥善运用好“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力促政风行风警风建设提升。结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加大律师、公证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加强司法鉴定执业监督,较好解决了执业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严格执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等有关规定,执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组织参加阳光政务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借助网络问政平台,处理投诉举报,解答法律咨询,服务人民群众,我局在全市政风行风民主测评中位居第七,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稳中有升。

总体来看,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很多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提高。明年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我市司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二

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和谐、创满意、创品牌”为工作目标,以“务实、创新、高效”为工作要求,以抓规范、破难题、强基础、促提升为着力点,大力实施“1055”计划,即:实施“十大项目”、构建“五大体系”、打造“五化格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三生融合・幸福**”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年着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十大项目”建设。

根据**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思路,我们确立了“十大项目”重点工作,并以此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1.人民调解机制创新项目。加强村、居、企业、集贸市场、外来人口聚居地以及接边毗邻地区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继续深化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在县级层面的覆盖率达80%以上。全年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8%以上,行业性专业调解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2.城乡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创新项目。深入宣传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的重大意义,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将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工作列入“平安城市”创建、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重点目标考核体系,**年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即完成全市90%的村居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签订顾问合同,由市县两级政府购买服务。

3.法律服务进政府载体创新项目。争取市政府发文,在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部分乡镇(街道)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引和考核办法。**年,要确定市政府及*个县级政府、70%的部门、30%乡镇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

4.公证服务城乡统筹方法创新项目。**年底,实现涉农公证业务年增长率达5%以上;充分发挥农村公证法律服务队伍作用,在重点乡镇设立公证联系点,指导农村公证信息员提供公证咨询、资料初审等服务;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专题法律宣传村居覆盖率达100%;监督公证机构落实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法律援助等便民惠民服务。

5.法律援助惠民服务方法创新项目。加快法律援助“三个网络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络提高法律援助审批、指派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至年底要在市、县两级12家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建成“三个网络平台”,网络咨询和网络申请量要比上年有增长,网络咨询服务要实现微博化、即时化、互动化,网络申请要实现零等待、零遗憾、零投诉。

6.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管控机制创新项目。探索分类矫正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强化管控措施。继续深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导航工程”,切实落实“一助一”、“多助一”等结对帮教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教机制。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9%以内,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7.“六五”普法宣教平台创新项目。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组织一次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评选20名市级优秀法制副校长。组织“六五”普法讲师志愿团为全市1000家以上的企业举办法治讲座。

8.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模式创新项目。加强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推进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化,核心专业人员比例达到75%。着力提升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应对场所安全稳定对执法水平的考量。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先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担负起职责使命。

9.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基础网络平台,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升级改造局机关局域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全面覆盖市局、县(区)局、基层司法所三级的专线网络。建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完成司法行政基础资源库,以及包括相关业务在内的的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司法行政相关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完善oa系统功能,力争实现公文流转无纸化。

10.司法行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司法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加强我市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年,市本级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改建工程完成投资额**万元,完工并投入使用;市劳教所劳教综合业务用房工程计划总投资**万元,年内完成25%的投资量,两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协助瑞安、文成两地完成办公大楼建设,促成苍南县司法行政办公用房动工新建。

(二)拓面提质,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1.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在优化法治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

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维稳中的先导性作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扩大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面,努力提高市民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一是要全方位开展法制宣传。围绕服务保障“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六进”活动。深入分析普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各类普法对象学法制度。尤其是要针对不同行业和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实行错位普法和差别普法,加强各类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尤其要做好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专项法制宣传工作。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推进工程,打造主题鲜明的“六五”普法示范单位,全年培育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10名,示范基层站所30家,先进企业15家。

二是要多渠道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加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挥好农村法律顾问作用;要依托工业园、企业集中区,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打造法律知识教育、法治实践、法治文化展示“三合为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进一步提高建设数量和质量;要放大法治文化品牌效应,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将法制元素融入到公园、广场、街区、市场等群众的驻足点,**年要实现全市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法治文化阵地;要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普法网、手机短信、led显示屏等法制宣传阵地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名言、警句、动漫,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是高质量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要继续推进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继续加强行业依法治理,针对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深化创建工作动态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继续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三调对接”和各类专业调解组织发展,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夯实基础,完善人民调解网络。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直派司法所外观形象标识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全市累计完成建设率达80%以上,积极开展省级(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年底前累计完成创建率达司法所总数的50%以上。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巩固村、居调委会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等传统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深化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健全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结合区以及新兴行业、新社会组织等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在做好常见性、多发性矛盾化解的同时,重点解决由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引发的热点问题,推进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着力构筑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解机制。

二是要拓展领域,创新人民调解机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要健全完善村、乡镇调解组织之间,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与调解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要以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调解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多方位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巩固完善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五大衔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与劳动保障、劳动仲裁、信访、民政等部门的联动联调机制,进一步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

三是强化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探索完善分级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大力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实行全员轮训。大力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调解员提高调解能力。大力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各项经费的落实,完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构建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提升城乡一体化法律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

一是要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重点是要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五进”活动。要围绕“十二五”时期政府投资规划,积极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做好政府决策风险评估的智囊团。要开展企业法律服务升级行动,围绕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以企业“法律体检”为平台,为1200家企业开展深度法律服务。开通公证服务中小型企业绿色通道,公证机构走访中小型企业100家以上。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律师法律服务进村入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提供法律服务。推进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主动为村房“两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业创新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组织等事项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法鉴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二是要加快构建法律顾问体系。要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扎实推进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乡村法律顾问等多层面的法律顾问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荐优秀律师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代理政府参与行政诉讼和民事案件的处理,为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及重大合同行为提供法律意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化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健全乡村法律顾问目标考核制度、定期服务制度、工作交流制度,推动规范运行。着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需求,努力为村级组织提供法律咨询,为基层组织决定重大事项进行法律论证。深入探索“法企”对接的新形式与新途径,向企业推荐合适的法律顾问人才。

三是要深化法律服务惠民措施。继续健全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平台网络体系。至年底,要在90%的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赋予工作站初审权,实现工作站和援助中心的网络审批,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认真部署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等主题活动,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要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便民惠民力度,公证服务窗口设立电子屏幕、叫号系统的公证处要达到30%以上,公证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4.打造新型化教育管控体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首要标准”,着力把握工作规律,构建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升对劳动教养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水平。

一是加强精细化劳教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劳教工作方针,大力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和安防一体化建设,确保劳教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加强场所布局和设施建设,启动劳教业务用房和外围墙建设工程,提升场所内部正规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现代化文明监所创建工作。要突出思想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劳教人员法制、道德、文化、劳动教育,加大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出入所教育接受率要达100%。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矫治工作体系,把心理矫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教,特别是做好重点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依法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不断创新劳教戒毒工作新模式。

二是加强规范化社区矫正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运行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重点完善系统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定位率,充分发挥区域监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档案管理、考核管理等五大功能的作用,建立并推广使用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手机声纹识别系统,提高动态管控能力。深入开展心理矫治,强化监管措施落实,认真开展危险性评估,不断提高矫正质量,防止再次违法犯罪,杜绝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加强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建设,在全市11个县建立社区矫正驻法院工作室,在全市有5名以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村居建立工作站,按1:1的比例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按20:1比例建立专兼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三是加强社会化安置帮教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体制,强化安置帮教工作责任机制,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做好归正人员的衔接工作,进一步落实“一帮一”、“多帮一”责任帮教制度。加大科学帮教、联合帮教力度,深化刑释解教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县不少于5个,构建“衔接规范化、帮教社会化、安置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5.拓展“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效能发挥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对中心运行规律的研究,按照“内部职能融合”的原则,整合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资源,集成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职能要素,在统一的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按照“组织体系链接”的要求,加强与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乡镇司法所、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社区矫正工作站等基层司法行政组织的业务对接,实现服务分解、案件分流,扩大中心的运行效能和辐射效应;按照“横向联动拓展”的思路,积极引入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集中受理调处有关医疗、交通事故、劳资等矛盾纠纷;协调工青妇、信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中心设立接待窗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科学工作体系。牢牢把握中心公益、专业、便民的性质,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服务的内容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条龙”、“一站式”的法律服务,真正把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

(三)强化保障,着力构建“五化”工作新格局。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大局,整合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着力形成“以项目化为抓手、以品牌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保障”的工作格局。

1.以项目化为抓手,推进各项工作强责提速。今年,市局在局机关开展了“互学互比”活动,要求各处室结合工作实际,申报本处室的“争先创优”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筛选确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十大项目”。这些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事关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和考绩的实效。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分解、细化、量化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分阶段目标的要求,确保年度重点项目的有效落实。市局将进一步强化考核考绩工作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对县局和市局机关职能处室的考核新办法,各县局也要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实现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同时,各县局也要根据本地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项目化建设,通过搭建项目工作平台,将重点工作以项目化来设置,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以项目带动、靠项目创新、用项目落实,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更具系统性、创新性和长效性,成为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的一大亮点。

2.以品牌化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进位升级。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品牌才有说服力。实施品牌化就是要通过树典型、带全面,抓示范、促一般,实现面上工作进位升级,整体推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推进品牌化建设,以“创和谐、创品牌、创满意”为总要求,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科学整合职能资源,把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纳入品牌的大旗下,推进工作出亮点、树品牌、显特色,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引领思想,树立品牌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深入抓好品牌项目论证、品牌打造规划、品牌服务实施等环节的思想发动,使每名司法行政干部掌握工作品牌的内涵和特征,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出精品、树形象、作表率的意识,自觉积极投身到品牌创建活动中去。二是要引领行动,强化品牌运作。各地要正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的定位,找准本单位服务中心大局、维护社会和谐、服务弱势民生、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炼确定好品牌主题。同时,要积极有效地运作品牌,用品牌标准来开展工作,用品牌形象来接受监督,用品牌服务来吸引群众,用品牌效应来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作为空间,实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要引领成效,做好品牌宣传。我们要在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简报、宣传栏、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各种载体,进行公示、宣传、推介,使司法行政工作品牌为广大群众了解和熟悉,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面,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3.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各项工作提能增效。当前,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基础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能增效。今年市局将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十大项目”之一大力推进,来解决这一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一是要夯实基础,加强网络系统建设。要开展市局机关机房和数据中心建设,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要加强网络建设,实现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专网互联互通,同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一个三级联通的稳定、安全、高效的专线网络。二是优化资源,加强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一个能够全面满足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行业资源和行政资源,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形成全员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三是要深化应用,加强业务软件系统建设。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际,建设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应用平台,不断加强对司法行政基本情况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日常司法行政工作管理,让信息化应用真正融入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每一个领域。

4.以规范化为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可续。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以执法、服务、管理规范化为主线,将规范化建设与制度建设、行业管理和基层基础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要抓制度促规范。要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来规范从政行为和服务行为,努力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要狠抓队伍管理,完善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要加强业务管理,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的执法执业服务流程,规范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个人执法执业行为。二是要抓服务促规范。法律服务质量是司法行政规范化建设的最直接体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评价工作和服务好坏的标准,把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层司法所、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委会等窗口单位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完善好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健全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好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促进法律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三要抓基础促规范。当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在加强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等设施建设基础上,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建设,全面活跃基层司法所工作,提高司法所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要落实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做到专编专用,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5.以专业化为保障,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量。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机关队伍素质和整体形象明显提高,但当前一些长期困扰着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以研究和解决,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民满意”为要求,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行政队伍,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加快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循环。一是要加强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好司法行政干警入门关和加强人员的交流使用,不断优化队伍的素质结构,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认真部署开展“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的专业素质。着力推进劳教人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继续开展劳教人民警察队伍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二是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搭建推介平台,引导法律服务行业做大做强,推动法律服务向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公司事务等高新业务领域延伸,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推动人民调解员和社区矫正队伍规范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强化专业培训,落实经费保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聘请一批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员来充实加强普法讲师团、法律志愿者、调解志愿者等队伍,推动社会专业队伍的高效运转。三要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硬件建设,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继续加强办公业务用房建设,劳教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所布局调整。大力推进文化软环境建设,把“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与机关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加强司法行政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工作环境的文明整洁,塑造司法行政独具的法治文化内涵,以文化建设推进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三

xx年,我市司法局学践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紧紧围绕“平安”、“法治”建设,以服务“两个率先”为总任务,以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总目标,以实现“八大争先目标”为总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工作,奋发有为,团结拼搏,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全市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纠纷3397件,调处成功3288件,成功率97%;预防民转刑案件34起319人;调处各类非正常死亡69起;劝阻群体性上访46起840人。全市共接收矫正对象189人,解除矫正158人,执行收监2人,社区矫正对象在册人数306人;刑满释放人员204人、解除劳教人员18人、安置人员221人、帮教人员222人。

全市律师事务所共办结各类案件2294件,业务创收3523万元。市公证处办结各类公证5068件,业务创收288万元。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共办结各类案件640件,业务创收305万元。市法律援助中心批准指派承办法律援助案件316件,“12348”接待来电来访1970人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重点、求实效,扎实推进法宣教。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五五”普法工作。1、抓好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完善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原则,把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融入治安管理、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将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团体中,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确定每年6月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外来人口学法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三是利用媒体专题宣传,开展与外来人员生产、生活文秘杂烩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宣传,提高外来人口的法律素质。四是现场法律咨询。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于6月1日上午在全市城乡举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大型集中宣传咨询活动。五是“法律五进”集中行动。在全市各镇(场)、部门重点选择十个社区(居委会)、十个建筑工地、十个专业市场、十个农民工集宿区、十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以法制讲座、法制展览、法律咨询、板报联展、法制实践等形式为主的“法律五进”集中行动。六是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在全市成立七个代表队,以《劳动合同法》为主要内容,通过笔答、抢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现场法律知识竞赛。七是评选十佳新市民学法标兵,树立外来人员学法用法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养成外来人口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八是标语横幅宣传。在全市城镇各主要路口、街道等设立宣传www.横幅,营造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氛围。2、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开展第三届青少年“暑期学法欢乐营”系列活动。开展法制实践半日活动,举办“法治与和谐”市少儿书法比赛,组织“与法同行”市中小学生电脑小报制作比赛,举办“小小公民来学法”有奖电视竞答活动。二是召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暨法制副校长培训。全市96所中小学和14所新市民子弟学校的分管德育教育的副校长和兼职法制副校长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五五”普法以来我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邀请苏州大学法学院张鹏副教授作题为“纠正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安全、法律助我成长”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专题辅导。参观了义庄小学科普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和第三届“暑期学法欢乐营”获奖作品展。三是对全市xx年度新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授牌。义庄小学、阳光学校分别建成以科普法律知识、交通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实践基地,通过形象直观、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的实践基地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理念,营造法治文化氛围。1、加强媒体宣传。3月10日,在市电视台方塔演播厅举行“与法同行”——《法在身边》电视栏目开播五周年文艺专场,以电视媒体宣传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服务。xx年,市电视台《法在身边》栏目播出52期,市电台《18空中普法广场》栏目播出10期,两大法制栏目深受群众欢迎,为全市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2、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月活动。一是举行法制文艺精品展演暨“法治文化宣传月”开幕式。由全市法制文艺调演产生的优秀节目公开展演,并对本年度法制文艺调演节目进行颁奖,着力传播法治文化,倡导法治文明,扩大“五五”普法的社会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开展“法治·文明·和谐”美术、书法、摄影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美书摄作品,以宣传xx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主,围绕一个法律观点、法律事件、法制人物进行创作,共收到196件作品,并邀请专家,进行评比,获奖作品进行展出。三是抓好一个“法治文化示范村”试点。古里镇小康村作为法治文化示范村试点,以“十有十无”为创建标准,精心培育,并将通过召开“法治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全市各镇推开。四是开展法制文艺调演活动。五是举办“与法同行”市中小学生电脑小报展。获奖作品在法制长廊中展出,反映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实践,增强青少年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建设载体,打造法制宣传教育品牌。我们探索新思路,拓宽新领域,在沙家浜风景区纪念馆老馆筹建市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中心面积xx平方米,投入200万元,设有序厅、法治进程厅、法在身边、交通生命线、法制博览、碧水琴川、法治文化、尾厅、影视报告厅等,主要采用声、光、电、自动感应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并辅助以实物、展版等,中心以崭新的形式,提高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得到省、苏州市中期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夯基础,强基层,维护稳定作贡献。

1、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专业、行业调委会建设取得新成绩。市、镇、村、组四级网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有50个专业市场调委会。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社会第三方参与调处医患纠纷,维护了医院正常秩序,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各镇、场依托调处服务中心建立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环境保护、工资福利、土地流转等五个应急调解小组,专门调处社会热点和难点纠纷。依托江苏苏州少平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全省首家专门调处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的市少平调解事务所。

2、规范调解,依法调解,人民调解公信力得到新提高。在巩固规范化调委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主要抓好了规范调解,依法调解,着重强调了调解程序,调解范围、原则、效力及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年初制定了庭式调解的考核要求及达标比例,制作了500张人民调解员上岗工作证,要求调解员在调解时亮明身份,公开调解。在调解协议的制作上力求四准确,一是协议格式准确,一律采用司法部规定的统一格式;二是当事人主体准确,防止出现缺漏当事人或当事人出错现象;三是协议规定的内容准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清楚明白,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四是体现自愿接受,盖章准确。通过抓庭式调解,抓人民调解案卷规范、抓调解协议书制作,规范调解、依法调解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市432件人民调解卷宗出错率控制在3以内。

3、大调解机制日益完善,对接渠道拓展,在平安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建立了市、镇两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镇两级调处服务中心,出台了两级调处服务中心的工作制度,充实了调处服务中心的成员单位,两级调处服务中心聘用了23名专职调解员,调处服务中心正常运作。9月份,政法委牵头进行了大调解工作检查,受到肯定。在下半年开展全市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中,调处服务中心为每名领导干部指派1-2名律师,全程参与接访活动,为领导干部提供法律上的参谋,据统计,自大接访活动开始以来,共有50多名律师参与接访活动43人次。在检调、诉调对接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开展了访调、公调对接,并根据上级要求在人民法院附设人民调解工作室进展顺利。

4、排查分析形成制度,预防预警工作到位,人民调解取得新成果。各镇场每月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组织辖区内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特别是对纠纷苗子和重点对象、有群体性矛盾倾向的纠纷进行有目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归类,形成a、b、c模式,并将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上报。局每月编写社会矛盾纠纷分析报告,提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使他们掌握社情民意,正确决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纠纷性质、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类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纠纷扩大。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纠纷、疑难的矛盾纠纷及时预警、预案,明确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包案,保证纠纷得到有效掌控和化解,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由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后交给相关分管领导办理,各镇的应急处理调处小组在调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保护等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5、立足本职,发挥职能,司法所建设取得新成绩。在实现省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满堂红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借大调解建设的东风,司法所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支塘、梅李司法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办公场所、办公面积有了极大改善。同时,大力提高基层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今年以来开展了“十佳调解能手”评选活动和“争当排头兵能力大比拼”活动,从调处能力、业务实务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检阅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系列活动极大提高了司法行政人员业务水平。我们通过深入基层,加强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渠道,全面推进司法所建设。一年来,有一个司法所被评为苏州市优秀司法所,2名所长受到上级嘉奖,尚湖镇司法所被推荐为市“双十佳单位”。

三、抓监管,创特色,矫正安帮上台阶。

(一)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奥运期间的社会稳定。今年正值奥运年,我们一是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走访排查工作。二是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奥运期间矫正对象的思想稳定。各镇将开展法制教育作为稳定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提高他们法纪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尚湖镇、梅李镇、辛庄镇司法所利用集中教育,组织辖区内矫正对象进行《刑法》、《交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管理制度的学习教育;古里镇组织以“形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培训;沙家浜镇、尚湖镇司法所对重点对象,以组织观看警示录像片的形式,对本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警示教育;董浜镇司法所向该镇的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发出了《遵纪守法维护形象为奥运增辉》的倡议书,要求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努力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与稳定,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三是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对重点矫正对象监控力度。奥运期间,市、镇两级矫正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值班制度,值班人员、社区矫正联络员手机等通信工具保持开机状态,随呼随到,在奥运期间全市未发生一起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违法犯罪现象。

(二)建立移动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管理。在去年底投资50多万元建成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制订下发了《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机使用规则》,对移动平台管理系统定位机的领取、使用、费用、保管等方面做出的具体管理规定,规范了各镇司法所对定位机的使用。在3月中旬组织举办了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移动平台操作培训,对各镇司法所所长、内勤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辅导,与会人员还观摩了虞山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的操作演示。平时我们加强对各镇使用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管理系统情况检查和指导,督促各镇及时输入人员基本信息,规范操作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在区域监管的作用。通过近一年的运作,信息平台为我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在人员信息、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升了一个档次。目前我们共下发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机187台,开通使用定位机171台,人员信息输入287人。

(三)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有效的社区矫正工作方法。一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筹建心理矫正服务站。今年8月我局筹措资金20余万,筹建我市首家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服务站,把行为矫正与心理矫正结合起来,创出一条多措并举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二是在梅李、古里、海虞等镇试行了矫正对象公益劳动保证金制度,确保矫正工作的严肃性。

全市大部分矫正对象经过矫正能痛改前非,积极工作,思想觉悟也有很大提高,无重新犯罪。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矫正对象慷慨解囊,纷纷献出他们的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矫正对象共捐款现金151090元、230件衣服。虞山镇兴福管理区矫正对象黄华以公司名义捐了78900元,范建平个人捐了23000元,梅李矫正对象吴金岳个人向民政捐款xx0元。

(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对xx年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及-xx年回归社会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排查的通知》(苏安帮xx2号)精神,市镇两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密组织,分步实施,逐个排查,及时组织各镇司法所开展对xx年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及-xx年回归社会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的一次全面排查工作。各镇落实专人负责排查,新港镇安置帮教工作站积极做好排查工作,强化帮教措施,坚持“一帮一”、“一带一”的管理模式,实行重点对象、重点帮教,耐心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五)开展延伸帮教工作,以亲情感化在押犯人。中秋前夕,我们组织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及各镇司法所长一行23人,赴丁山、溧阳监狱对正在服刑的85名籍犯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帮教团领导向在押犯介绍了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向他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在帮教之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85名在押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由我们十个镇司法所普遍走访了一次,其中我们将情况比较特殊的六个家庭,以记实的手法拍摄了下来,帮教时我们播放了所拍摄的专题片《亲人的祈盼》,感动了在场的服刑人员,许多人掉下了悔罪的眼泪。

四、抓教育,重规范,法律服务树形象。

(一)强化教育,提高职业素质。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各律师事务所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职责,严格执行“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的讨论报告制度,全力做好律师参与“大接访”等维护稳定的各项法律服务工作,切实把“维稳”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2、加强执业纪律教育,进一步规范律师与法官关系,今年,我们又会同市法院刑庭召开了“法官心目中的辩护律师”座谈会;与市法院纪检部门联合召开了执行“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暂行规定”回头看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各自执行“规定”5个月以来的情况,并对今后双方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形成了共识。

3、加强“律师法”学习贯彻,要求各所制订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律师学习。华元民信所、少平所、世纪天合所等单位专门制订新“律师法”学习计划,并有步骤地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和知识测试。华元民信所党支部还向全市党员律师发出倡议:党员律师带头认真学习《律师法》、坚决贯彻执行《律师法》,以自己恪守《律师法》的实际行动为全体律师起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律师素质,树立我市律师良好执业形象。在各所组织学习讨论的基础上,7月份,市律协专门组织全市执业律师、实习律师进行了律师法知识考试,取得了良好成绩。

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市政法委和公、检、法等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召开了贯彻执行“律师法”座谈会,各所主任分别交流了学习体会,提出了新法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公、检、法等部门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和要求同律师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衔接。

4、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我们在抓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还抓好了专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一是对每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业务测试,考核他们从首次接待当事人至案件代理结束各环节的实务操作及结案归档的相关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流程管理,促进了办案的规范化;二是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参加“劳动法业务知识培训”;三是组织“劳动争议仲裁代理工作座谈会”,与劳动仲裁委加强沟通与交流,切实提高法律服务人员对新劳动法相关业务知识和办案技巧的了解和掌握。

(二)强化管理,促进规范执业。

一是规范参与劳动仲裁管理。我们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订了《关于规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律师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执业管理。

二是规范公证质量管理。开展公证质量建设,加强每季度的公证案卷检查,认真落实省公证质量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公证质量意识,严格依法办证。

三是规范法律服务网站管理。出台《关于设立法律服务网站(网页)的暂行规定》下发到各法律服务单位,要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以网站(网页)为载体进行业务推广的,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坚持真实、严谨、适度的原则,加强了律师执业推广管理。

四是规范参与群敏案件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的工作机制,强化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和请示报告制度,做到了情况掌握准确、信息反应灵敏、请示报告及时、监督指导有力。牢固树立了法律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

五是规范律师信用体系管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大力倡导律师诚信服务,建立完善了律师诚信档案,并对律师信用信息建立了网上公示制度,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行政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了律师投诉查处制度,强化诚信执业理念,提高规范执业水平。

(三)强化公益,增强爱心意识。

1、倡议党员律师义务法律援助。

市律协与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向全体党员律师倡议:每人每年无偿承办2件法律援助案件,将办案补贴分别捐给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所在的党支部。此倡议得到了全体党员律师的响应,共有23名党员律师义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2、组织法律工作者赈灾捐款。

汶川大地震后,市律协和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积极行动,向全市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发出倡议,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共募集捐款59000多元。党员律师还积极缴纳特殊党费16000元,为向四川灾区人民献爱心。少平所时雪峰律师还自愿参加我市第二批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志愿者,到四川绵竹灾区,帮助运送、分发救灾物资,了解灾区医院、学校援建情况,慰问救灾官兵。

(四)强化监督,加强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法律服务行风监督,由律协牵头各律师事务所组织召开行风监督会议,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汇总了“十个缺乏、十个努力”下发到各所,要求对照排查,积极整改。

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督。针对近年我市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法律服务情况,如公民代理、异地法律服务、违规风险代理等现象,我们分别进行了调研,对社会上存在的公民代理情况向市委政法委进行了汇报,与市法院建立了沟通机制;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订了《关于规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若干规定》,禁止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劳动争议案件风险代理;对安徽寿县法律工作者李传提在菱塘北路5号设点进行违法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寿县司法局对李传提违法执业行为进行了教育,取缔了其在我市设立的“农民工法律维权站”。

五、抓作风,重督查,队伍形象展新姿。

(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到位。提出三个结合的要求,成立局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全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章可循地开展活动。二是精心组织,学习培训到位。以切实为基层办实事,提升业务和增强干部队伍素质为宗旨,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邀请市理工学院的教授为全体干部进行xx大精神的辅导,组织学习全国、全省、苏州市和市政法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组织观看《颜色革命警示录》。在活动中,局领导发挥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注重参与的广泛性,不断扩大学习教育面。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人事法律法规培训,计算机保密知识的培训等各类培训学习。三是积极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到位。坚持全面查摆与重点查摆相结合,开门纳谏和自查自纠相结合,单位查摆和个人自检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对外广开言路,向全市各党政机关部门、各镇、社区发放征求意见表达式68份,收回反馈意见39份。对内开展自查互查,组织全体人员围绕实现市委提出的“三破三求”的目标,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查找问题、查找根源、查找突破口”的自查互查讨论活动。通过自查互查讨论活动,全体人员从深层次发现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加强督查考核。

年初出台局加强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成立作风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督查组,提出机关作风要与效能建设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与司法行政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结合,与开展“双十佳”竞赛活动结合,与“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结合。进一步强化、深化、细化局机关督查工作,依据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进行严格考核。局督查组向基层司法所发放征求意见函,征求局机关各科室对基层的服务、指导、勤政、廉洁等方面的意见,并要求各基层司法所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实施半年度考核,兑现奖惩。

(三)开展干部轮岗交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廉洁从政、纪律严明、热忱为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共有8名干部参加了轮岗交流,其中5名干部得到了提升。

(四)着力加强党建工作。

党总支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一是组织机关党员党日活动。6月28日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参观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是组织老干部党日活动。6月16日组织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参观苏通大桥。三是组织清和坊社区老党员党日活动。与结对清和坊社区联合开展党日活动,6月14日组织社区百名退休老党员参加“百万市民看大桥”活动,参观苏通大桥。四是向全体律师党员发出倡议。六月一日起新修订的《律师法》正式实施,根据华元民信律师党支部的提议,我们党总支向全体律师党员发出带头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律师法》的倡议。五是组织全体党员过政治生日。向全体党员发放生日贺卡,对局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进行了上门慰问。六是慰问清和坊社区贫困老党员。对清和坊社区生活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并送上慰问品。七是组织党员参加上级组织的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获得二等奖。

(五)开展廉政主题教育。

在局机关开展了“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工作。召开了动员会,对全体干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参与排查廉政风险,增强自觉防范廉政风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求全体科室和干部围绕工作态度认真查找思想道德风险,围绕部门管理认真查找制度机制风险,围绕工作岗位认真查找权力职责风险。共排查出6个风险点并对现有的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

xx年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对照基层部门和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不足。比如,全系统争先创优的意识还不够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还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及考核奖惩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提高和改进。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四

20xx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十大项目”的全面实施,带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六五”普法工作开局良好。20xx年,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起草了《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并经市委、市府批转公布。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五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动员大会,对“六五”普法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六五”普法启动为契机,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凸显亮点,着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一是“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化。各地围绕服务“六城联创”和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开展了村务“法律体检”服务村级换届选举、“春雨”专项法制宣传行动、浙江省法制宣传月、“六五”普法百场巡回法制宣讲、“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市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律专业人员深入全市各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法制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二是法制宣传阵地特色凸显。以法治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流的法治建设硬环境。全市首个法治文化公园在龙湾落成,鹿城、乐清、瑞安、苍南、泰顺、永嘉等6个法治文化公园相继建成,寓教于乐,营造了浓厚的普法氛围,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学法阵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召开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全市共创建10家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三是基层民主法治根基夯实。不断加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力度,修订完善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完善了考核细则,规范了创建流程。一年来全市共有11个民主法治村(社区)通过省级考核达标,110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通过市级考核复评。

——法律服务科学发展再创佳绩。20xx年,我们确定了“和谐司法服务万家”的司法行政服务品牌。在品牌效应的推动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开展“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法律服务五进”、“公证进万家、服务你我他”等法律服务子品牌创建,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法律服务五进”活动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政府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市人民政府、11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均组建了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顾问团,乐清市和苍南县政府分别采取“一对一”模式聘请律师担任领导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进重点工程效益明显,共为76个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工程造价总计达579亿元。企业“法律体检”活动继续深化,组织全市律师为4072家中小企业开展了一般性法律服务,为1128家企业开展了深度“法律体检”服务,为企业挽回各类损失12.5亿元,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今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17版以《律师到企业笑》为题,通版实例报道了我市律师服务企业的情况。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同志对此做出了肯定性批示,并要求“坚持完善这一做法,使之成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科学发展的常态化工作”。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建立,该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20xx年“十大民生工程”,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808万元,在全市4945个村居建立有偿化农村法律顾问制度,为农村发展稳定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二是法律便民惠民服务深入人心。持续深化“一小时法律服务圈”构建,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法律援助中心,乡镇、村居两级援助站点建成率100%,实现四级法律援助站点“零空缺”。全年指派法律援助案件同期增长了10.1%。落实“公证服务三农”项目,涉农民事公证办证期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并推出周六值班、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其中上门办证2644次,预约办证3547件。全年共办理涉农公证16010件,同比增长6%,为农民生产生活、旧村改造、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等提供了优质服务。三是法律服务综合水平稳步提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借鉴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做法,全市十一个县(市、区)相继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中心建设在县级层面的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市局被省司法厅授于中心建设先进单位。加强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工作,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成为我省第一家通过“三合一”评审的司法鉴定机构,另有2家司法鉴定所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公证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现全市共有11家公证处和29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完成改制,其余3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正在处于资产清算或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中。

——基层工作成效明显。20xx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直派司法所建设全面推进。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建立直派所137个,135个镇、街道全部已建立直派所,建成率为100%。加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力度,全市现已有55个基层司法所通过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达标验收。二是“大调解”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我们在巩固健全传统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建设。全面完成了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等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实现“五大”调解机制在县级层面的全覆盖,共建立医调组织9个、诉调组织32个、警调组织68个、交调组织25个、检调组织11个。市本级以及瑞安、乐清等地建立了“劳调衔接”人民调解组织3个,苍南县率先建立了“信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苍南、永嘉还分别建立了大调解协调中心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省司法厅对我市司法行政“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加以推广。三是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20xx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39957件,调解成功38894件,调解成功率为97.3%;其中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案件38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573件;调处非正常死亡案件761件,协议赔偿金额1.38亿元;调处轻伤害案件582件,协议赔偿金额2751万元,有效发挥了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类对象管理工作全面加强。20xx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牢牢把握“首要标准”,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推进了重点人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一是劳教场所安全管控持续强化。市劳教所狠抓安全责任制落实,健全安全工作网络和机制,大力开展各类警示教育主题活动,投入近100万元加强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筑牢安全防范体系。劳教场所实现了连续8个月的安全稳定。强化戒毒矫治工作,一年来依法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480人,解除强制隔离措施584人。二是重点对象排摸管理力度加强。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大排查行动,一年来,全市共开展排查走访9569次,个别谈话教育46058人次,开展心理咨询5216人次。至20xx年底,在册社区服刑人员5337名,重新犯罪18人,重新犯罪率0.23%。开展对回籍归正人员的全面排查,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强化帮控措施。20xx年,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22973人,重新犯罪176人,帮教率95.5%,安置率93.8%,重新犯罪率0.88%。三是矫正安帮工作方式不断创新。落实人性化监管措施,对生活和工作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给予帮困扶助。全市共组织集中教育25432人次,组织公益劳动23606人次,落实低保107人,开展技能培训166人次,开展就业、就学指导726人次。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系统平台的使用功能,建立起gps定位电子围墙,现全市共有定位手机462台。进一步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对原有的全市97家安置帮教基地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了21家安置帮教基地称号,目前全市有安置基地76家。

一年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圆满完成律协换届工作,胜利召开温州市第五次律师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律协第五届理事会;国家司法考试工作顺利实施,2xx年全市报考人数达2358人,通过考试人数达318人;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初步实现以文化促工作,以工作带发展的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目标;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开展“五找五问”大讨论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即办制,塑造了机关新形象。此外,党的建设、群团工作、内部审计、信息宣传、后勤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五

一、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

两年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和司法局将法律学习作为农村群众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法制宣讲团”、“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宣传载体,通过法律咨询、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放映法制录像等多种形式,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农村群众的普法教育,拓宽普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一是通过村级法制宣传专栏,将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分期载入专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事例说法,达到普法目的。同时,协助部分村建立一支由本村内在职和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在村民中组织骨干力量,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工作。二是通过村民学校,坚持每季度上一堂法制课。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在村民学校,如青少年学校、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学校等,组织“法制宣讲团”成员或相关人员因人而异、深入浅出地上好法制课。去年来,市法制宣讲团组织了《交通知识管理法规》的宣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宣讲活动中,我们还注重抓好各种宣传载体的运用,充分运用电视、报刊、广播、宣传栏、墙报、黑板报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宣传工具进行教育,使宣讲活动更加扎实有效。三是为各村居配备法律图书。内容主要涉及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对村民开放,并由“法律明白人”进行讲解,使村民真正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编印了《法律知识读本农村分册》,以及上级《农村法律知识读本》,一起分发到镇、村和村民手中。第四是协调各方面力量,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我局以普法办为依托,把送法下乡活动纳入每年的普法计划,并积极与人大、宣传部、法院、检察、综治、公安、劳动等部门协调,认真做好送法下乡工作。如在三月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中,市司法局和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结合中心工作,翻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同时向上级有关机关征订相关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各村(居)、企业和中小学。与宣传部、卫生局、市有线电视台等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过电视广播、法律咨询等形式,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社会稳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两年来,在一系列送法下乡活动中,印发各种法制宣传资料5万多份,举办各种法制培训班和法制讲座300多期,开展送法下乡275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万多人次。

二、优化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排查矛盾纠纷,并进行综合分析。重大节日、特殊季节随时排查,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使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调解,减少激化、减少信访和诉讼。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依法调处矛盾纠纷,使本村的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力争矛盾不出村、不出镇,不久拖、不激化,维护本村安全稳定,保障村民安居乐业,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二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面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落实法律援助经费,加强法律援助中心机构建设,构筑完善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大力宣传《福建省法律援助条例》,在全市进一步形成了广泛支持并积极参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强化面向农村服务的职能,组成志愿者队伍,开设法律服务窗口,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工作。并以此为载体,组织建立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民间纠纷,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的法律服务,为村民依法建章立制把关,为村民排忧解难。四是加强“148”建设,使“148”法律服务专线成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两年来,全市“148”通过接受电话咨询、接待来访、受理法律事务,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防止多起群体性械斗,防止多起群体性上访。

三、加强依法治村,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在每年初确定的依法治市工作安排中,把依法治村工作作为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的重点来抓,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全市各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事务公开。结合本地的特点和村民的要求,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宣传、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工作。同时加强对依法治村的调研工作。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积极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共同探索新时期下如何开展依法治村工作,并多次到基层部分村了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围绕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进行调查研究,并与镇村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基层单位的新做法,解决存在问题。此外,市依法治市办公室通过召开依法治村经验交流会、普法依法治市简讯等,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全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开展。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六

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委、市政府“市直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早计划、早安排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功夫在村民法制宣传上做文章驻点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彭家岭村位于石花镇西部,紧邻石花镇,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372户,1280人。现有土地8534亩,其中旱地面积1071亩,水田面积506亩,山地面积5434亩,水面面积40亩,其它土地面积229亩(菜园、宅基地等)。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劳务输出,度村民人均收入4100余元,比上年度增加300元。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仅有一个砖窑厂和一个养殖场,每年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砖窑厂和养殖场承包款,约2.5万余元。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副局长周杰同志带领工作队人员坚持每月到驻点村住一周进行调研,书写调研报告2篇,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新农村建设规划,具体参与项目建设,一年来走访农户372户,为群众排忧解难26件,培养发展新党员1人,提供有效工作信息7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17人次,办高效农业示范园面积200亩,帮助改善基础设施2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3处,修建石子路面3公里,建文化活动场所1个,修水井20口,建沼气池4个,解决饮水困难179户,筹集资金8万余元,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了改造。促进了驻点村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发挥工作队主导作用。年初,市司法局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局长黄秀强同志担任组长,明确副局长周杰同志担任工作队队长主抓该项工作,在局里挑选了两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工作队成员,为我局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工作队和村里4名村干部分包到村民小组,对主要工作明确到人。黄秀强局长先后6次深入彭家岭村进行调研和指导,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召开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现场办公。并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局、村共同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帮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树立信心。同时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外墙粉刷、地面硬化、环境整治、村办公楼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迅速扎实推进。

二是加大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举全体村民的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要号召村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如果没有村民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因此,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深入各村民小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灵活采取召开动员会议,发放宣传单,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不断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组组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统一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样建”的问题上,其态度往往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村民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学的榜样,我局工作队考虑到户与户之间的情况不同,指导村两委先发展一批示范户,通过示范引路顺利推进整个工作,以筛选出来的农户为突破点,进行了重点建设,比如我们协调市水利局、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对村里的水产、畜牧、苗圃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组织他们观看外地的成功经验录像片,发展成示范户,以此来带动全村农户参与学习乃至主动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农民代表、村干部到镇内和县内的示范村参观学习,一方面让其切身感受示范村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把示范户建设的经验做法一五一十地教给农民。

四是加大帮扶,推动新农村建设早出成效。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市司法局党组主动念好“服务经”。一方面,结合我们工作的职能,积极开展了“送法进村”及走进农家、走下田坝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展出宣传图片20幅,张贴宣传标语25条,悬挂宣传横幅3条,向村文化活动中心赠送法律书籍100余册,为村农民上法制课1次,全村受教育人数达1200余人次。另一方面从资金上予以支持,我们在局金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2万元对村办公楼进行了改造,拿出1.5万元为村委会购置了办公桌椅。此外,还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1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了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三、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

经过一年的努力,彭家岭村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感到,该村目前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建设新农村,村集体经济是基础。彭家岭村基本上属于农业村,由于受土地资源(山多耕地少)、土质结构(严重碱性土壤)的制约,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据调查,该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仅为2.5万余元。除一个砖窑厂和一个养殖场承包给个人外,几乎谈不上有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

(二)基础设施落后。由于集体经济差、底子薄,村内公益事业几乎没有,尽管这几年时有一些投入,但村内主干道至今仍有5公里没有硬化,村委会办公楼改造后,上级要求的党员、治安、计划生育、民兵等阵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泵站维修经费得不到落实。村提水泵站始建于80年代末期,承担村500余亩水田的浇灌任务。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管道和提水泵机已老化,每年水稻播种季节,都要进行检修,方能提水,据统计,近几年的检修费用,每年均需2万余元。为了解决这笔经费,村委会也进行过多次研究,曾希望通过个人承包经营来转移该项负担,但由于管道、泵机老化严重,至今无人问津,只能靠村委会借贷维持。

(四)村民法律法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彭家岭村青壮人员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的村民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即使外出务工的青状年,对法律法规知识也了解甚少,遇到涉法问题不知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对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我们将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运用去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将把村干部和村民思想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让全体村干部和村民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具体体现;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们将采取各种形式、方法,切实引导村干部和村民立足本村实际创业发展,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外出的家人不一定都能赚到钱,在家只要依托石花镇,经营得好照样能够赚大钱的道理。而且工作队计划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动员外出务工的能人回家创业,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建美好家园。

(二)因地制宜,促进村民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们将结合彭家岭村的现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引导村民增强种田种地就是种钱的效益意识,改变以往“种田糊口”的传统思想。引导村民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效益低的粮食作物调整为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大力开发具有潜力的荒山,动员本村一些有经济基础的能人承包荒山,发展山地经济。同时,与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协调,邀请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地为村民传授种植、养殖知识和技能,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用足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彭家岭村的5公里道路硬化和村提水泵站维修经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两件事。我们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主动地与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协调,以国家扶持政策为主、村民自愿捐款为辅、村委会筹措资金补缺的工作思路,争取在为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依法办事意识。我们计划今年在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司法局的自身优势,结合我们的本职工作,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结合村民委员会选举、征兵工作、婚姻家庭等,广泛进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兵役法》、《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推动和促进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民的矛盾化解和社会稳定。依法为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困户、残疾人、现役军人家属等困难村民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援助,促使村民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一年来,我局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市直机关相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必须把我局新农村建设在度推向新的高潮,全面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开创我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附:1、市直工作队驻点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2、市直工作队情况统计表。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七

机关自身建设要有新加强,实现司法行政整体工作进入全省先进地市行列法治城市创建活动进入全国先进单位目标,为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一、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司法行政机构建设要有新加强。

一要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按照齐编发[]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机构编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司法局主要领导要主动向县(市)、区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全力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与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要将文件规定的司法所机构设置、编制配置、人员补充、所长职级待遇等尽快落实到位。尤其是各区街道司法所,在办公用房建设、人员配备、设施装备完善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要有实质性进展。市局将于5月份对4号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通报。二要加强司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公证处、法援中心、法律服务所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市、县(市)区均要制定推进计划,加强督导督办,年末“省级规范化建设司法局”要达到92%,“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要达到98%,30%的法律援助中心要进入“全省规范化法律援助机构先进单位”行列,“省级文明公证处”要达到20%以上。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10个县(市)、区司法业务用房建设。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4个县要进行完善、提高,发挥功能,提高效用。已立项且资金到位的4个县区,要尽快开工建设,保证年底交付使用。讷河市、克山县要组织力量,主动工作,争取今年立项,明年开工建设。市局业务用房和劳教所改造项目已经列入省、市“”建设规划。市局业务用房年内投入使用。劳教所改造项目要争取今年立项,监控设施及维修项目既要立项,又要争取资金到位。各区要抓紧制定司法业务用房特别是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规划,要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立项和建设资金,力争3年内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

二、扎实推进严格管控,劳教制度改革社区矫正扩面要有新起色。

一要稳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已对劳教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我们要统一思想认识,改革势在必行。要做好稳定工作,加强劳教干警的思想工作,确保思想稳定。提高在教人员的教育质量,努力维护在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要确保场所安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维稳措施,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连续6年“四无”。要做好强制隔离戒毒的准备工作,劳教所要尽快加挂戒毒所牌子。要进行调研和考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继续做好戒毒实训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严格按要求有序推进改革。二要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要求,在全市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要做好矫正人员接收、建档、监管、考核、解矫等重要环节的工作,要严格程序,落实责任,健全制度,严密监控,依法处置。要加强与公检法及监狱的沟通、协调与配合,避免漏管、失控。要落实分级管理规定,加强风险评估,争取工作主动权。要加强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应用手机定位等现代化监管手段,提升管理效果,矫正人员入网率要达到90%以上。要争取经费保障,市、县(市)区局要共同努力,尽快落实到位。

三、探索方式创新机制,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要有新进展。

一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要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防范,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大对重大不稳定问题的排查化解力度,针对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可能导致极端个人行为的利益诉求、可能引发媒体炒作的敏感事件等三类重点问题,深入开展排查,及早发现,尽力化解,有效稳控。二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要落实“三无”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做到“无缝对接”。要与人社、民政等部门加强合作,通过为释解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办理低保、落实责任田等,实现就业安置。要积极探索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开辟新的就业安置途径。三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低收入人群纳入援助对象,将涉及劳动纠纷、社会保障、环境污染、老人赡养、交通和医疗事故等与民生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八

**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落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硬任务”,强化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和保障民生,加强平安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推进法治化统领发展、信息化牵引发展、一体化集成发展、社会化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争先进位,为我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坚持以法治为统领,着力提升监狱工作水平。

1、贯彻“法治统领、安全为先、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监狱工作理念,完善“一个党委、两个法人”新型监狱运行管理体制,推进监狱规范管理常态化,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2、牢固树立监管安全首位意识,进一步完善五项机制和四道防线,全面推行民警首问责任制。加强狱情分析研判和狱内侦查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现场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3、建立完善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应急防暴队伍为支撑的监狱警务模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4、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完善“511”模式,建立质量评估、行为矫治、循证矫正和个别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改造体系。

5、加强出监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进监帮教活动。探索罪犯保障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有效途径,争取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范围有实质性进展,打造“科学化引领、专业化保障、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协同、制度化推进”教育改造特色。

6、完善执法管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体系,规范执法流程和标准。建立刑罚执行协调机制,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加大暂予监外执行力度。

7、落实重点罪犯管控措施,依法保障罪犯的基本权力。扎实开展推标创建活动,深化标准化监区和会见室文明窗口建设,提升监狱形象。

二、坚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平安建设。

8、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和法治建设纲要,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普法规划中期督查。

9、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突出菜单式、互动型普法,探索研究式、体验型学法用法新途径,推动法制宣传教育从“普及知识”向“培育思维”、从“活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10、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推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1、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

12、完善法治创建及评估体系,推动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和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13、认真组织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推进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14、实施“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推动基层维稳工作广覆盖、深拓展。

15、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16、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推动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专家库和人才库,鼓励成立以调解员个人或工作特色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九

一、加大对基层司法所的指导和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司法助理员管理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制度,对司法助理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法律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大对法律事务所的监督与指导。

二、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加强对村居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化解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将分期举办调解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调解业务能力。积极推进交调委建设,进一步完善医调委、旅调委等各专业性调委会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三、切实抓好安置帮教工作。加强衔接管控,建立司法所、单位、社区、家庭与监狱、劳教所的衔接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尽早融入社会。将组织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加强协调,争取解决特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的用地问题。

四、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加强我市和各区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检查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开展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gps定位系统,实现对矫正对象的二十四小时的位置监控和定位跟踪管理。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及矫正对象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和心理辅导,完成社区矫正工作手册和入矫须知的编印工作。

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内部管理机制调研工作。完善案件管理、业务发展、人才培训、质量管理等制度和全市律师、公证员网上信息平台建设,继续组织律师公证员做好法制宣传、涉法涉诉信访协调、开展法制讲座等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在社会管理、人民接访、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做出积极贡献。

六、着力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和质量。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困难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努力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援助,逐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把有关民生事项纳入援助范围,做到应援尽援,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联络站联络员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加快法律援助基金会建设的步伐和进程,推动全市法律援助事业实现新的科学发展。

七、全面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抓好组织建设,培养优秀党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二十条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切实推动窗口单位和法律服务创先争优,扩大司法行政对外宣传,建一流队伍、强一流效能、创一流业绩,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继续做好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筹备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相关职责工作,确保各环节顺利有序进行;积极推进司法业务综合楼项目建设,完善各项施工报建手续及跟踪监测,做到保质保量和安全文明施工,顺利完成司法业务综合楼建设任务。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

社区矫正工作自开展以来,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前行。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管理格式化,教条化趋式,司法所的固定管理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服刑人员所了解,逐渐开始出现“服刑人员今天到司法所参加活动,明天出现重新犯罪”的现象。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改变管理模式,创新多元化管理,避免让社区矫正矫正工作流于形式。

20xx年初,xx区xx司法所依据省司法厅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的意见,明确社区矫正安全监督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对辖区内21个社区村推行了网格化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方法。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地区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内部的管理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雄州的地域特点,司法所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网格管理工作:

司法所根据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从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有组织的网格化管理阶层出发,通过社区划分网格,完善社区矫正监管的稳定体系。

格片区管理人,与社区民警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对网格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方面的管理工作。

2、基层联合办公,定期开展检查。对于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重点人员与重大问题,司法所联合社区网格管理责任人、社区民警共同开展工作,作好对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社区网格管理责任人、网格管理员每月对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自查自改,及时发现和督改管理隐患。街道司法所定期组织人员对网格片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监管安全检查。对于社区服刑人员多的、重点人员多的社区加强检查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开会研究处理。

片区详细到各小区的各幢楼,由社区内的社区矫正志愿者负责,以便真正将监管工作开展到实处。

理工作会议,将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汇总、通报阶段性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情况,研究和解决本网格社区矫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对社区矫正监管安全重要活动、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2、实行定期报告与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各个社区矫正监管网格管理员、社区内部社区矫正责任人必须切实掌握本网格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基本情况,定期向街道司法所所长或社区矫正责任人汇报。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网格管理员每月配合司法所社区矫正责任人、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对社区内所有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走访、谈话,了解相关工作、生活情况,掌握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汇报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于发现的重大监管安全问题,需及时向司法所汇报并落实整改。将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街道、社区村综治工作考核范畴,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于社区矫正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重新犯罪等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取消年度综治考核评先评优资格的奖惩措施。

服刑人员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网格管理社区每月组织本单位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内的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有益的社区服务,如在各社区“18广场”等大型广场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为民众服务,进入各个小区为小区居民除小广告等公益活动;对于在城社区的服刑人员,由三级网格管理员安排“户对户,点对点”的社区服务形式,即一个服刑人员定点对一户困难家庭定期进行上门帮助。这种方式让很多服刑人员觉得很有意义,他们在服刑期满后也能主动对定点的家庭继续帮助,这些多样化的社区服刑,让他们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并从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提高矫正管理的实效性。

4、联合司法所进入家庭走访谈话。司法所联合社区网格管理员每月对本社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走访、谈话,进入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对其本人、家属或邻居了解在服刑期间的生活情况,排除不安定因素。为个别心理存在问题的服刑人员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对一些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主动联系社区为他们介绍工作、落实低保,保证他们在社区服刑期间生活有着落。瓜埠红光社区服刑人员孙某因病无法工作,了解情况后,司法所与社区网格责任人一同上门走访,并送上了慰问金,孙某非常感动,表示一定服从管理,病好后努力工作,不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

1、建设教育设施,组织志愿宣传。网格片在对社区服。

刑人员的日常管理中加入法律法规教育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形式多样。利用社区法制宣传栏、法制学校宣传法律教育内容。依托各社区的法制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建没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活动并配发标识、旗帜等,增强法制宣传效果。

2、针对重点人员,强化多样帮教。对于重点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针对他们实际情况,专门制订相关帮教措施,要求他们每月两次书面活动情况汇报,每周两次口头汇报,并对他们进行24小时手机定位监控。每个重点管理人员都进行“五帮一”重点帮教。三级网格管理人员利用社区便利条件时时关注相关情况,司法所每月走访他们的家属、村居、民警等至少两次以上,了解在服刑期间的生活工作情况,保证他们认罪服法,积极生活,不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除此之外,对重点人员单独开展专项法制学习并定期进行考试,让他们能够将社区矫正管理规定铭记于心,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是配合司法所日常的社区矫正来开展的,它为固定的管理模式起辅助管理作用。只有通过多元化管理,结合司法所与基层的力量才能将社区矫正工作真正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作为新的管理办法刚刚进入使用阶段,雄州的网格管理工作也刚刚开了个头,希望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去发展、进步,在实践中去检验,完善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一

博峰街办事处位于阜康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流通中心区域,辖区东临博北路,西至瑶池路,南连准噶尔路,北接城北路,总面积3.7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1.3万余户,4.1万余人,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19个民族。具有流动人口多、商业网点多、重点人口多的特点。

博峰街办事处于2011年3月30日至3月31日就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接交,从博峰街派出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0人,全部为缓刑人员。其中男7人,女3人;犯交通肇事罪1人;行贿罪1人;受贿罪1人;虐待罪1人;贪污罪3人;危险物品肇事罪1人;打架斗殴罪1人;盗窃罪1人。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博峰街办事处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创建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1、及时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武装部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

2、街道党工委专门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档案管理、教育培训和记分考核等15项管理制度,细化社区矫正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建立正卷、副卷,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监管情况,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账,同时初步建立了一只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以及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12名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配合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有计划有安排,社区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3、与各社区党支部书记签订社区矫正对象监督协议书,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签订帮教协议书,同时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阜康市司法局组织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知识培训。

为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周汇报、月面谈、季走访制度,即:司法所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每周通过电话了解思想状况,会客活动情况;计划每月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思想交谈,交一份书面思想汇报和每月一篇学习笔记;每季度司法所与志愿者和帮教人到社区服刑人员家中进行一次走访,与监管人进行一次面谈,做到了周闻其声、月见其人,确保辖区社区服刑人员不托管、不漏管、不失控。2011年4月7日博峰街司法所举办了社区矫正对象法制教育学习班,对辖区内14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入矫教育,并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阜康市社会综合福利院公益活动。二是分类管理,我们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犯罪种类把社区服刑人员分为严管、普管和宽管三个处遇等级,分类教育、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对敏感对象底数清,情况明,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矫正,把宽严相济刑法政策落实到工作中。三是广泛动员社区力量参与,定期与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随时了解掌握矫正对象在家中的现实表现,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收集反馈相关信息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跟踪家访,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遏制在萌芽状态。促使其由社区服刑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目前社区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为14名,均表现良好,教育改造、矫正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2010年,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衔接好、监管好、引导好”的工作思路,扎实有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洛江,建设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92名,目前在册48名,其中男性44名占91.7%,女性4名占8.3%;缓刑36名占75%,假释8名占16.7%,剥夺政治权利3名占6.25%,暂予监外执行1名占2.1%。已顺利解除44名矫正对象并转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阶段。今年来我区未出现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问题,未发现重新犯罪及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矫正工作基础。我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工作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层层抓落实。如8月18日,我区召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及司法所所长参加会议。

(二)完善工作体系,扎实开展监管教育和帮扶工作。我区加大衔接管控体系建设,建立工作联系会和联络员制度,完善法院审前风险评估、解除矫正与落实安置帮教相衔接等工作机制,及时转发省市有关矫正对象教育管理工作规定,各乡镇(街道)矫正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对象监管教育帮扶工作,严格执行周报告、月汇报、每月一走访和外出请销假等制度。全区48名矫正对象均能认罪服法、服从监管,至今未出现脱管、漏管问题,未发现重新犯罪及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目前已顺利解除44名矫正对象并转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阶段。矫正对象在接受日常监管教育中,思想认识上均有崭新的变化,能自觉接受监管,主动参加矫正机构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如2010年“4·14”玉树地震时,河市镇矫正对象杨文实积极响应号召,参加河市镇组织的抗震救灾捐款捐物公益活动,自愿献爱心捐款1000元,热心于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8、29日和10月15日至20日,区司法局与区公安分局两次联合对我区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排查,重点排查洛江区籍在沪在粤刑释解教人员及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

(四)加强管控,力促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无缝对接。为使社区矫正工作与安置帮教工作顺利衔接,保证矫正对象解矫后不脱管、不漏管,我区积极探索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有效结合新思路,落实四个同步,实现社区矫正向安置帮教的无缝对接。一是解除矫正与签订帮教协议同步。矫正期满之日,即由司法所长向解矫人员当面宣读《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在办理解矫手续同时,安排安置帮教小组与解矫对象签订《帮教协议书》,直接纳入安置帮教体系管理。二是个人档案材料移交同步。解矫后,矫正对象身份转变,原有的一套基本材料随之移交,重新建立归正人员一人一卡一档,经过社区矫正后,这部分人员底子清、情况明,建档工作非常顺畅。三是矫正帮教人员衔接同步。由乡镇(街道)综治办牵头,建立同一人矫正、同一人帮教的工作机制,实行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与安置帮教责任包办制度,降低帮扶成本,提高帮扶效果。四是管控教育与帮扶救济同步。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在管理方式方法上有相互借鉴之处,“管控、教育、帮扶、感化”是两者在管理上共通的四部曲,有效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年初及年中,联合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泉州监狱等部门对我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2次警示教育活动,有效提高矫正对象的监管效果;4月底,联合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开展各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大检查活动。检查中,各乡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能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规范日常监管行为,加大帮扶教育力度,提高矫正质量,有效防止重新犯罪问题的发生。

(六)多方联动不断开拓新的就业渠道。社区矫正人员的安置工作是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此项工作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了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给社区矫正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实现安置就业市场化,结合我区实际,区社区矫正办与泉州市华丰果牧开发有限公司协商决定,依托在这家企业中设立洛江区社区矫正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基地建立以后,凡属洛江区籍社区矫正对象无生活出路的,经各乡镇(街道)司法所提出意见,报区司法局审查,附合就业条件,并愿意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经社区矫正办和基地同意,给予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对劳动技能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并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和帮教管理活动。区司法行政机关发挥协调联动作用,想方设法联系各有关部门为社区矫正对象争取多方扶持。区劳动部门对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劳动技能、减收免收劳动就业信息费等。协调农业等有关部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三、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我们会继续深入基层一线,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和动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帮教措施,强化过程管理,主动做好工作。认真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作出最大的努力。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依法规范进行。各级社区矫正组织,要按照省、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积累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精心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

2、夯实工作基础,抓好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监管和帮教工作水平.要积极根据各种有利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构筑较为完善的社区矫正平台,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良好载体,提高对矫正工作的认识,加强廉政建设,造就一批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矫正队伍。同时,要加强矫正工作办公室内部台帐资料和矫正对象卷宗资料的管理工作,健全卷宗查阅借阅制度,杜绝泄密、遗失卷宗资料现象的发生。

3、深入拓展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办要积极主动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途径,摸索新的管理模式。要针对矫正对象在转入矫正期,心理上都有一种失落感,认为自己被社会、家庭抛弃,不安心改造的情况。要依法落实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给予行政奖励、减刑等。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二

xx年,我市的司法行政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任务,狠抓司法行政工作,普法依法治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等各项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层基础建设更进一步。

(一)提前实现乡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目标。根据浙司1号文件精神,我局于今年1月21日向市政府提出了专题报告,要求在全市各乡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意见,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4月份,、三个试点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相继挂牌成立。为了在试点工作申规范程序,我局会同市法院拟定了《人民调解操作规程》,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xx市局专门发文在全系统推广,省厅简报也作了报道。试点工作完成后,我局于5月12日在xx镇召开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至7月底,金市10个乡镇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比上级要求提前了5个月。

(二)高标准建设乡镇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市委、市政府把乡镇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今年第三季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塘镇试点成功的基础上,8月22日召开全市乡镇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启动联动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亲自抓联动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至9月上旬,全市1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

我市乡镇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建设不仅进度快,而且标准高:一是队伍素质良好。10个联动服务中心配有专职人员48人,占全市乡镇公务员数的12.6%,其中国家公务员46人,中共党员44人,xx镇、xx镇的专职人员分别达到7人、6人,今年市委组织部招考录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人分配到联动服务中心;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70.8%;平均年龄38岁;二是办公设施一流。10个联动中必共有工作用房47间,每个中心都达3间以上,群众来访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档案资料储藏室都有独立的办公室。其中xx镇的联动服务中必办公用房多达8间。10个乡镇联动服务中心均配备了电话机、电脑等设备。其中xx镇联动服务中心有电话机7部、传真机2台、电脑4台、打印机4台,曹桥乡联动中心还配备了复印机。办公设施在乡镇所属各部门中最好;三是人员待遇提高。联动服务中心建立后,随着司法信访工作量增大,地位也得到了提高。为鼓励司法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我局积极力他们争取合理的待遇。并得到xx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市委书记办公会、市委常委会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同意给予全市10个乡镇的联动服务中心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发放职业岗位补贴;四是业务工作规范。联动服务中心建立了值班、学习、例会、司法信访联动排查等10多项制度,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来抓工作、管人员。联动服务中心工作流程以图板形式上墙,2套台帐填写及时,17种业务资料汇编成册,调解室仿置法庭模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公开,文件、案件分类归档,联动服务中心职责分解到人。真正做到制度上墙,台帐齐全,政务公开,防止暗箱操作。

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乡镇党委政府对维护稳定工作的能力,便乡镇领导更好地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如全塘镇前进村26户农在1986年-1993年其间擅自将承包田转让种植,后涉及土地征用而发生要回土地的纠纷,针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镇信访办、司法所和农经站发挥整合优势,及时互通信息,联合处理,先后多次与市有关部门一起研究,找到了最佳处理方案,妥善处理了纠纷,控制了事态发展,避免了可能引发的大规模上访案件的出现。

(三)适时培训调解干部。上半年,我市村级班子换届,针对新班子申调解干部业务不熟等情况突出,结合当前劳资、征地拆迁安置、三峡移民、乡村道路事故等纠纷多的现实,为提高新老调解千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我局与市综治委、公安局于9月份举办了两期调解、治保主任及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干部培训班,安排司法局、公安局、法院和信访局的业务骨干分别讲授了对调解、治保、信访业务知识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处置矛盾纠纷的方法和技术有所改善。

(四)选准调处重点服务发展大局。我市是服装箱包大市,全市有服装箱包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服装箱包企业易发劳资纠纷,且一旦发生劳资纠纷,涉及人数多,影响面大,对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而我市各乡镇把排查调处劳资纠纷作为调解工作的重点。定期组织召开劳资纠纷研讨例会,互通信息,商讨对策,常到企业调查摸底了解,调解纠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市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因旧城改造、安置补偿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增多。、乍浦等乡镇及时把征地、拆迁、安置纠纷列入排查调处重点。针对部分群众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提出要求过高,无视政策法律,工作不配合,甚至制造矛盾的情况,乡镇充分发挥调解中心作用,司法所、派出所、土管所、城建办、民政办、工办齐抓共管,联动调处。xx镇有个村26户农户,因认为补偿标准不合理和拆迁后宅基地落实得不满意而阻碍市政施工。事情发生后,镇司法所和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既耐心细致,又坚持原则,处事有理有节,经多次劝说,这26户人家不再提出过分要求,确保了工程的正常进展。今年,全市共调处矛盾纠纷起,调处成功起,调处成功率达枞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

(五)主动与市法院合力抓调解。为贯彻落实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千规定》精神,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相衔接,我局把人民调解工作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联合法院制订了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共同健全调解组织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合作举办调解千部、组织调解千部旁听审理、聘请市法院法官担任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顾问等五项具体措施,促进了我市的人民调解工作。

落实特点:一是业务量增加。担任法律顾问130家,代理诉讼事务381件,代理非诉讼事务161件,调解经济纠纷332件,主要法律服务业务指标明显上升;二是经济效益提高。全年业务收费103.46万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业务收费4.7万元,比上年增长8.1%;三是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法律服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四是增强了学习自觉性。党员自觉参加所在乡镇支部的学教活动,多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了全国司法考试;五是后顾之忧解除。基层法律服务所继续为每个合伙人、招聘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六是加强了督促检查。经常督促法律服务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对法律服务案件档案进行了全面检查。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更加深入。

xx年我市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按照xx市“四五”普法“二五”依法治市规划和xx年度工作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法制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了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更大范围和深层次上得到拓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服务中心工作,搞好法制宣传。今年上半年,我局普法工作围绕非典防治工作重点,及时召开了全市司法所长会议,具体部署有关非典防治条例宣传工作,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墙报,认真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活动,各乡镇印了1300余份宣传资料分发到各村、企事业单位,为有效防治非典,提高广大市民的防治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针对今年1-4月份在校校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的实际倩况,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好地做好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申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局主动与教育局联系召开协调会,建立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分析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形势,制证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部署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邀请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协社法委、公安局、文体局、工商局、团市委、政法委综治办领导及有关乡镇分管领导和部分中小学校长参加,为了进一步规范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抓好法制教育计划的落实,下半年,我市又对80多名全市中心学校及领导和政治教师进行了法制教育上岗培训,并在xx中学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在全塘镇中学开展了“校家村”三结合的农村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并在全市得到推广。一年来,市普法办共为青少年及其在校学生上课的32课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配合中心工作向被征迁户发公开信。市普法办主动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八月份,针对在征用土地和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群众拦公路、冲击机关的情况,及时向全市被征迁户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呼吁他们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顾全大局,把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告知全体被征迁户,为保持当地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四)认真抓好“四五”普法第二轮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四五”普法年度教育计划,今年转入学习全国“四五”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及《作业本》、《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内容。6-7月,我局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一起,又对全市1068名公务员分14期进行了公务员依法行政培训。在形式上,采取集中培训教育与自学相结合,开卷考试与做作业本相结合,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继续抓好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在总结xx镇对外来人员法制教。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三

一、在院内管理方面:

1、我院对在职职工工资进行调整,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x工资。但由于医改政策落实不到位,仍不能按月发放。为x退休职工补发了x的退休职工部分生活费x余元。

2、组织x专业技术人员分两批参加知识产权培训和考试。组织社区卫生人员参加了由x社区卫生适宜技术考试。x建设培训班。

3、设施维护方面,新建院内污水处理系统。安装二氧化氯发生器一台使医疗污水得到了环保化排放。更换了x龙头,解决了院内用水难的问题。并将每月最后一周开展全院大扫除。

二、在社区卫生管理方面:

一是在5月,中心管辖人口数变更为x人,x区x人,共计x余人。原x社区由x划归x管辖。

二是组织职工到辖区居民家中为15-69岁共计x余户居民进行了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设立健康自助检测点,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及干预工作;创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包括糖尿病小组、高血压小组),不定期开展小组活动4次。积极推广使用合理膳食及体重指标测量工具,为群众免费发放控油壶200个、限盐勺200个,bmi尺,腰围尺等。

三是开展全面禁烟活动。在院内设置醒目控烟标识20余块并取消烟具陈设;建立起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设立戒烟门诊。

四是为x事处育龄妇女体检x例;为x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

五是开展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认真落实好人员、物资及经费保障,最大限度地消除免疫空白。

上半年,我院先后荣获x011年度先进集体x被评x社区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优秀”等级。5月,收到患者送来锦旗2面。

我院注重开展好“下社区”随访工作,使居民在中心就诊人数较往年增幅5%,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60%,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0%,患者就诊满意率达98%,专业技术人员适宜技术培训人数和合格率达100%。

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向辖区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x张,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把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收费价格公开;,免费开展儿保、妇保、老年人和计划免疫服务,进一步树立了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在“x”活动中。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主动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30条;向辖区居民发放160余份有关社区慢性病人群调查问卷表,及时了解掌握该院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开展好“x”。着力在理论上搞研讨、在实践上下功夫、在成效上创品牌。通过统筹兼顾,形成合力。责成专人负责,党、政、工、团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创出实效。

四、创新形式和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卫生文化活动:

2、“5.12”国际护士节期间,选派3名执业护士参加了由x组织的开展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竞赛活动。

五、在“x”x活动中,主动下社区探访慢性病患者30余人次。“惊蛰”期间,为群众推出了不同药量的大败毒、中败毒中药饮片并免费煎熬中药饮片。邀请x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医疗器械,包含血压仪、血糖仪、心电图机、化验设备等仪器进行了检定,有效确保各类医疗仪器的量值准确和性能稳定。

六、开展好x宣传活动。

1、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开展了“全面对标、认责承诺、亮牌示范、夺旗争星”,创建一批在全院上下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满意窗口”、“行业标兵”等优质服务品牌。

2、对我院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省档案工作,安排部署20**年全省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和省委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国家档案局杨继波局长亲临会议指导,给我们作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很切合甘肃实际,对我们既有鼓励,又有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之后,省委、省委秘书长李建华还要作重要讲话,给我们指方向,明路子。现在,我就去年的工作和今年的安排作报告。

一、20**年全省档案工作回顾。

20**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考察浙江档案局馆时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领导提出的“三好一加强”要求,坚持转思路、强基础、抓落实、促提升,在解放思想中求发展,在服务大局中提层次,各项工作有了新进步。

(一)抓谋划,科学统筹档案事业发展。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建立档案事业现代治理体系、健全覆盖全社会的档案资源体系、创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提升档案科学管护安全体系、完善档案事业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规范了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印发后,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档案部门普遍感到腰硬了,气足了,有干劲了。我们制定了《档案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推动档案文化产品从静态、固态向动态、多媒体发展,档案文化的发展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我们启动了甘肃档案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加快构建以省局为主导、省馆为龙头、市州档案馆为支点的全省档案数字化网络平台,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档案中心、数字档案馆“三位一体”建设正在起步。

(二)抓基础,夯实档案工作发展内力。依法强化对古籍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名人档案的收集,全年新接收进馆档案21万卷,其中省馆征集到两枚汉代官方档案—汉简和一批历史档案,使全国馆藏档案年代提前到汉代,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受到表扬。数字化步伐加快,全年扫描档案1666万幅,录入目录295万条,为12.3万人次查档54万卷次。档案馆建设稳步推进,立项的33个建馆项目,有30个建成或在建,瓜州、甘州、崇信、敦煌、礼县等县市区克服财政困难,自筹资金新建档案馆舍。档案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成立了全省档案科技项目评审委员会,完善科技项目评审工作程序。2个项目获得国家档案局立项,1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档案经费保障更加有力。每卷每年3元档案管护费有79个市县得到落实。全年落实县级档案馆项目资金1836万元,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中央补助资金380万元,省级抢救保护补助费和档案馆库维修费400万元。在全省一般性支出压缩5%的情况下,省馆财政预算净增464万,增幅为24%。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工信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公路局都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521万元,对加快档案局信息化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开展双联行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抓典型,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广华池等地民生档案工作先进经验,精心指导西和县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在会宁、武山、景泰等县区开展双联行动建档试点,树立119个乡镇、1036个行政村档案工作示范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全面推进。积极开展示范档案馆室创建活动,兰州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华池县、皋兰县、永登县、兰州市城关区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酒泉、庆阳、平凉、天水和检察、移动、电投、靖煤等系统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成效突出,有52个单位档案室晋级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全省档案系统开展争创“双十先”活动,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逐浪高迭。兰州、酒泉、庆城、临泽、静宁、两当等六个市县档案馆被推选为全国最美档案馆。

(四)抓规范,不断强化业务指导水平。制定出台《甘肃省档案网站管理办法》《甘肃省档案网站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全省档案网站得以规范;加强与省改革办、省纪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安监局等部门的合作,规范了改革档案、廉政档案、中介组织档案和重大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指导省属国有企业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加强了高校、会计师事务所档案工作的调研和指导。14个市州、86个县区市制定了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临夏市规范了宗教档案的管理,甘南州加强对“尼江事件”等维稳工作文件材料的建档指导,档案工作在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明显提升。嘉峪关、金昌、张掖、武威、平凉等地档案部门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区的300多个建设项目建档6万余卷。定西加强了灾后重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金昌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日趋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抓开发,深入挖掘利用档案资源。省局筹办的《甘肃记忆》《历史将永远铭记》两个主题展览样本正在初审。《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甘肃》电视专题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近代甘肃政要施政文献选编》《甘肃民族宗教档案文献选编》初稿已经完成。全省学会工作进一步加强,去年征集档案论文165篇,有46篇获奖。档案杂志内容和形式都有创新,理论性、知识性、指导性明显增强。档案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兰州红色档案》《建国六十年庆阳大事纪略》《民国临夏契文汇编》《情满陇山渭水——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天水》等档案出版物达到100多种。推进13个文化项目的开发研究,其中兰州市《还老百姓一片蓝天》正在拍摄,玉门《在丝绸之路黄金段上》、华池《巧儿岁月》等档案文化专题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六)抓能力,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弘扬“四特”精神结合起来,省局开展“五对照、五检查、五强化”活动和“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学先进”的“四学”活动,各市州档案部门把“四学”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档案干部政治、业务、执法能力不断提高,创先争优热潮持续高涨。同时,我们强化干部培训,制定了《甘肃省档案干部培训工作规划(20**-2016)》,对1300多名档案人员,特别是市县档案局长进行了培训。各市县档案局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128期,培训11759人次。

(七)抓环境,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省局联合省人大科教文卫委、省政府法制办组成4个档案执法检查组,对全省14个市州和100多个单位实施档案法情况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各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档案执法检查近百次,依法治档不断深入。组织开展“档案与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省内外参与人员1.8万多人,其中有10个外省(区、市)单位参加了竞赛活动,全省档案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庆阳、平凉、陇南、白银、嘉峪关、武威、张掖、定西等地档案部门围绕节庆、体育、文化、救灾、旅游等重大活动,举办主题展览72场次,陈列档案2.5万件,接待观众12.3万人次,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明显扩大。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档案局的精心指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得益于李建华秘书长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州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档案干部的辛勤努力。在此,我谨代表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我们当前档案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的重要判断,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今年全省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坚持在改革中促落实、在法治中促规范、在开放中求创新,全面提高档案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主要任务是:

(一)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从法制上完善。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甘肃省档案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与《中国档案报》合作举办档案法治知识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坚持从指导上改进。强化行政部门对档案管理的主导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尤其是教育、卫生、国资委、农林水利、交通电力、金融保险等部门在做好自身档案工作的同时,要加强系统档案的指导,推动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进一步改进档案协作组工作,更加强化综合部门的协调作用,切实提高业务交流的质量和层次。坚持从机制上健全。各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好各种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集中收集保管各类档案并提供利用,开展档案数字化、档案编研、档案业务交流、人员培训等,按规定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坚持从管理上规范。要努力适应档案社会化、多样化的新趋势,采取省级高度综合、市区联建联收、县级集中管理等方法,对一切社会档案资源加以有效整合利用。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和个人收藏档案的管理,激发各种民间档案收藏社团的积极性,实现各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资源共享、管理规范、合作共赢的档案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完善档案资源体系。要加快档案馆的建设。推广西和县等档案馆建设经验,努力建设更多面积达标、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能够满足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公共档案馆。各地要立足实际探索推动市县合建、与当地规模企业联建以及与城建档案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合建的模式,积极推进档案馆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改善档案资源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条件。要强化收集整理力度。坚持向古代延伸,重点做好远古时期、断代期、珍贵散存、民间古籍等档案资料的征集。坚持现行全收,对全省346项改革进行全过程建档,做到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全覆盖。对“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双联”行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等的档案整理要提前介入,做到项目建设与建档同步。要规范立法、司法、执法、违法档案的管理,对各种执法过程记录、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等文件资料,加强收集、整理和建档。省藏办、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和甘南州要加强尼江地区典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为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要把从严治党贯彻到档案工作的始终,认真做好党员档案、干部档案、组织生活会档案、个人报告事项、廉洁从政档案的建设和完善。坚持重点保收,中央领导视察甘肃的档案,包括计划、方案、讲话、照片、录音、录像、手稿等在活动结束一周内移交省档案馆,省级主要领导的政务活动档案,活动结束一月内移交省档案馆,随时收集重大事件、重大项目、重大科研成果、重要人物的文件材料并按时归档,要依据市场运作机制,依法依规接收著名艺术家的书画档案,确保省级以上获奖作品都能由国家档案馆收藏。坚持向海外扩展,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建设,对流失国外的珍贵档案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征集,尽可能地完善馆藏,接续历史。要拓宽新生档案领域。必须高度重视新领域、新阶层、新业态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全面推进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兴发布平台的信息归档,探索网站信息档案、政务服务中心档案的有效管理方式;切实加强与省工商联、各种协会的合作,积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职业人士的档案管理,探索新社会阶层档案管理;认真探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的档案工作方式,推动档案工作向社会全覆盖、向行业全渗透。

(三)提升科学管护体系。要提升档案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制度,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体系,建立档案安全应急防范机制,加强档案实体安全管理,推进纸质档案数字化,并以数字化档案或复制件代替原件利用,最大限度保护纸质原件档案寿命。要加快档案信息安全建设,强化档案利用和数字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管理,严防信息丢失、外泄和秘密泄露。加强对拟公开档案和拟上网内容的审核审批,做到涉密档案信息不开放、不上网,开放和上网档案不涉密。强化档案网站管理,确保档案网站安全。要做好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保管工作,加强重要馆藏档案异地备份异质保管,确保党和国家重要档案资源的绝对安全。

(四)创新开发利用体系。要健全档案咨政机制。正确处理先行与后备的关系,加大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为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省局要完成《近代甘肃政要施政文献选编》《甘肃民族宗教档案文献选编》两部书籍的出版发行。各地也要树立先行意识,加大决策前的档案编研咨询,真正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具有规律性的档案依据。要形成档案开发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电视台、出版社、报刊杂志、旅游机构、文化机构的联系合作,形成共同开发研究档案资源的机制,通过编研著书、举办展览、制作影视和网络视频,力争推出一批有历史厚重感、有参考价值、有档案特色、受观众欢迎的档案文化产品。今年要重点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做好档案查找、公布日军轰炸甘肃侵华罪证等档案真相的揭密工作;与省电视台联合拍摄《甘肃抗战记忆》专题片,通过档案揭密、诉说历史等方式,弘扬“抗战”主旋律。在认真做好《历史将永远铭记》《甘肃记忆》两个主题展览向网络视频、影视作品延伸的同时,围绕“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拍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档案文化系列电视纪录片,各市州要紧密配合。兰州市要尽快完成《还老百姓一片蓝天》、西和县做好《黄土地档案中的故事》专题片的制作,探索档案历史文化的新型展示方式。要健全服务群众机制。重点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延伸,加强对家政服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各种关乎民生新领域的档案管理,加强农村家庭经营、农产品安全、农业补贴、农民职业培训、土地承包流转、大气污染治理等各方面民生档案的收集。完善电话咨询、来函答复、预约接待等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等现有网络传播优势,更大程度地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利用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实现群众维护权益查得着档案,化解矛盾靠得住档案,维护稳定用得上档案。

(五)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做到信息化。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重点实施电子档案接收与利用系统项目,推进甘肃省档案信息中心项目建设,完善档案数据库。开展市县档案数字化进展情况专项检查,召开全省数字化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研究推进数字化建设的有关措施,确保省、市、县三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永久、长期档案数字化率分别达到50%、40%和30%目标任务的实现。做到制度化。研究制定以省局为主导,与省直主管部门联合指导、共同管理制度,出台加强机关、高校、民营企业、科研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等档案工作的管理意见,推进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做到规范化。制定开发园区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实施办法》,加大对省属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批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指导与专项验收。总结推广兰州、白银、酒泉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经验,促进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总结推广临夏寺庙档案管理经验,实现寺庙档案全覆盖,为依法管理宗教提供档案支撑。强化乡镇、社区和村档案工作,落实档案室,按标准配齐村档案室档案柜,力争在三年内使村级建档率达到100%,规范化达标率达到50%。做到程序化。按照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制定合理规范的工作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工作方法、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档案收、管、用全过程更加科学有序。

(六)强化发展保障体系。要改善档案舆论环境。充分运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档案部门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的新举措,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成绩,档案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不断提高我省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围绕“国际档案日”,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社交平台等新兴大众媒体集中开展档案宣传,举办“走进档案”活动,让社会更加关注档案和档案工作。要完善投入机制。全面落实档案日常管护费用每卷每年不低于3元标准等政策,对没有完全落实的21个市县要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关于乡镇档案室和村级档案柜的配备问题,《实施意见》已经非常明确,希望各地抓好落实。要加强人才保障。要紧扣贯彻落实在视察中办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省档案系统开展“五对照五检查五强化”活动,进一步深化“四学”活动,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服务大局能力、真抓实干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要拓展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全省确立一批甘肃省档案干部培训实习基地,推动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联合办学、将甘肃档案学校升格为档案职业技术学院等事项的落实。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省局重点做好专兼职档案教师、档案裱糊与修复技术、档案干部岗位资格等专题业务培训。各地也要按照《甘肃省档案干部培训规划(20**—)》要求,加大档案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同志们,今年是省委工作落实年,作为档案部门要作落实的表率。档案工作的任务已经明确,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正确指导下,以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页更多精彩“在省档案工作会上的讲话”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五

内容提要:多年来,民事、经济案件中“执行难”问题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执行难”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机制问题的综合体现,需要运用现代司法理念,来正确认识和看待“执行难”。本文通过分析“执行难”问题的发展过程、形成的原因、难以执行的案件类型,来澄清对“执行难”的一些模糊认识,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执行难”问题的景象,找到治理“执行难”的方法。

关键词:执行难司法地方化司法权威法律缺陷。

多年来,民事、经济案件中“执行难”问题成为执行机关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执行机关造成很大的压力。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推进,执行机关的执行案件数量激增,这对原本就已堆积的大量的得不到实际执行的执行案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执行是指执行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给付内容的一种司法行为。“执行难”是指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义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给付内容,致使执行不能,权利人合法权益不能实现、社会信用关系和商品交易安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和人民执行机关的权威遭到践踏的情况。

在我国,“执行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地显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执行机关执行工作中,十多年来,大体经历了“无序执行期”、“粗放执行期”和“理性执行期”三个阶段。

“无序执行期”。“无序执行期”突出发生在90年代中期之前,最典型的行为是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抓人促执行”,即用违法拘留被执行人的办法来逼迫被执行人偿还债务。这里,首先应当明确,对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是《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执行机关的权利,是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已执行的必要手段和保障措施,必须依法坚决实施,并且要用足、用好。但,采取强制措施的前提是必须依法,被执行人得有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依法应受制裁的行为,而不能违法采取。由于大量案件积压,社会反响强烈,执行机关压力很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曾有一段时间,有的执行机关为提高执行率,采取过违反法律规定的“以抓人促执行”的办法。相信这里许多人也许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过光的某省的一位基层执行机关院长,这个执行机关为执行案件竞为被执行人办“培训班”,把不执行执行机关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传唤到执行机关“集中办班学习培训”,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并讲什么“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种办法对于执行案件确实收到过一些实际效果,但却是无序执行的作法,是违法的,以至造成了无序执行局面。

“粗放执行期”。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无所不用其及,常将一些企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出台一套土政策,限制执行机关执行,规定什么“执行机关执行案件首先得报告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经允许后才能执行”,引起一些执行机关特别是外地执行机关的的粗放对抗。有的执行机关为回避当地党政机关,在执行案件时,采取异地查封扣押的办法,常在半路查封车辆或拘留被执行人,而当地领导就派公安围追堵截,有的甚至按“抢劫”立案,公法两家常常上演“全武行”,一方“粗放执行”,一方“粗暴保护”。为此事,有的执行机关执行人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某省有的法官就被推下了黄河。

“理智执行期”。针对”执行难”及其相应带来的无序执行、粗暴执行的严峻情况,最高执行机关向党中央专题报告了”执行难”的问题,中央政治局专门听取了汇报,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1999年7月,党中央下发了11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反对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严肃批抨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职权干预执行机关执行工作的错误作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支持执行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依法治理和解决“执行难”问题。中央文件下发以后,形势迅速改观。执行工作从此进入“理性执行状态”,有力地推动了“执行难”和无序执行、粗暴执行问题的解决。

“执行难”的案件类型。

(一)农村经济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和被执行主体被撤销的案件“执行难”。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执行人经济困难,无履行能力。这方面特别表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中被执行人财产枯竭的企业。很多刑事犯罪者本身就没有什么财产,为财产而犯罪,判处罚金或判决赔偿,往往等于空判。某地有一起爆炸案,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涉及七八个人,宣判后,被告在监狱,家里没有什么财产,媳妇、孩子跟人走了,不知道在哪儿,根本没法执行。可以说,经济困难,没有执行能力,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

(二)涉及劳保职工的案件上访多、难执行,形成原因多是计划经济遗留问题。目前,涉及企业劳保职工的执行案件较多,劳保职工往往聚众上访,使案件难以执行,起因多是计划经济遗留问题。某一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受政府指令上马了农药“8.5”项目,由政府协调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政府对所生产的农药包销,企业享受政府补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企业的效益下降,而银行也因走向市场,追求效益,向企业追收贷款本息,不得不提起诉讼,判决后即申请执行,当执行机关执行人员到该企业执行时,执行机关一执行,该厂工人便到执行机关集体上访,至今尚未执行。类似这种情况的执行案件占整个执行案件相当大的幅度,计划经济遗留问题,是造成“执行难”的历史原因。

(三)涉及企业改制的案件“执行难”,造成这方面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有些是钻政策空子。前些年,为搞活企业,有的地方提出了所谓“大船搁浅,舢板逃生”的政策,在企业转制中,搞“假破产,真逃债”、“假分立,真逃债”、“假租赁,真逃债”。某企业欠下巨额债务,但亦有财产,就采取先分立的措施,将有效资产变价等投资到新厂,却将老债留在所谓的“留守处”,不予偿还。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说较为严重。而由于中间有政府部门行为,并有行政领导参与、干预,执行机关执行中困难重重,致使有些案子久执不果,旷日持久。

(四)涉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案件“执行难”,深层原因是由于司法权力地方化。从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上看,执行机关受各级地方党委领导,由同级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人、财、物权全在地方,上下级执行机关之间仅为审判监督关系,相当一部分案件由于受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应依法及时执行,执行机关及办案法官却不能及时有效的执行。司法权力地方化,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症结所在。

(五)涉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案件“执行难”,形成原因包含不能依法辩证处理和解决维护稳定与严肃执法的关系。如上所述,一些案件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申请执行人向执行机关申请执行其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财产时,被执行人往往聚集职工上访或直接对抗,一些领导干部和执行机关以及办案法官,对此不能辩证分析,依法处理,不愿碰硬,而是以扶持企业,维护稳定为由,置申请人合法权益而不顾,顺水推舟,简单地不予执行,致使案件不能执行。不善于依法辩证处理和解决维护稳定与严肃执法的关系,不敢碰硬,是造成“执行难”工作方面的原因。

(六)被执行人故意欠债不还、转移隐匿财产甚至暴力抗法的案件难执行,形成原因是由于当事人法律意识淡泊。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目前,许多人的法律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不执行审判机关判决,转移隐匿财产,因此而引发的暴力抗拒执行事件也时有发生。当事人法律意识淡泊,隐匿财产甚至暴力抗法,是造成“执行难”法律意识方面的原因。

“执行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现行法律的缺陷。社会处于转轨时期所呈现的法律空白与无序状态,造成了许多当事人在经济大潮之后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履行能力。当社会处于轨转或变革时期,由于旧的章程、制度、法律被淘汰或否定,新的章程、制度、法律却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及人们的经济活动往往是听命于上层的指示、领导人的讲话及政党或国家政策的引导与左右。于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政策迭出、行为超前、法律滞后就成为了转轨时期社会状态的显著特征。由于缺乏法律来约束、调整,因此,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是超前的,而且在经济与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包括公民、法人在内的很多人不计社会后果与法律责任铤而走险、投机钻营,唯利是图。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社会状态就明显地出现了这种法律空白和人们的经济行为无序的混乱情形。出现了银行到期收不回贷款;工厂、企业、效益低下,三角债、连环债层层丛生;皮包公司应运而起,许多人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侵吞国有财产,肆意挥霍、挥空公款等不正常现象。当其债权人、请求人诉诸于执行机关,求助以司法手段收回贷款,理顺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时,那些业已破产倒闭或资不抵债,瘫痪关门或挥霍公款一空的当事人自然就没有任何偿还能力了。如民事诉讼法对权利人申请执行规定的期限较短,短的六个月,长的也只有一年。因此,当事人为避免超过申请执行期限,即使明知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也不得不向执行机关申请执行。

(二)执行机关独立执行的法律问题未解决,执行工作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我国宪法规定,执行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对于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是否也应独立执行一一包括执行法官的独立执行?对于这个问题,宪法和法律似乎都没有正面与直接的回答。致使司法实践中,独立审判做到了,可是执行工作却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执行机关独立执行的法律问题远未解决。执行工作作为司法权行使的最关键环节,如果它是不独立行使的话,则审判机关依法独立作出的生效的判决、裁定就会在执行阶段因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或左右而发生变形变质,从而最终导致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宪法原则受到损害。目前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缺少一部统一的强有力的执行法律来规范及操作。现行的有关执行工作方面的法律规定,既笼统、抽象、不够具体与不易掌握,又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如执行工作的地位、责职、程序、救济、责任等等,法律均未有明确与具体的规定,执行立法滞后。

(三)司法权威不够,司法价值在社会中不占主导地位。司法权威是国家的基本权威之一,它是以宪法确立的原则为基本,专门以执行与适用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法规所确立的意志与规范为内容的权力行使形式。在现代国家,司法权威是不依赖于任何行政权威而出的并为行政权尊重与服从的一种规范性的国家权威。司法权威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应是一种绝对和不可替代的权威。然而,在我们的社会实践中,司法权威不受尊重和被渎犯的情况却普遍存在与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与历史根源的,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服从和崇尚的都是人治权威和价值,人们习惯的是政府的号令、政策、领导者个人的指示、指令等,产生了只直接听命于强人指令才能服从与奏效的直悟性的民族心理;另外,几千年来中国,司法权素来都是从属和依附于行政权,人们对司法权的价值知之甚少。于是,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领导者个人的权威高于一切。在这种小农心理的影响下,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即人们惧权而不惧法,畏长官命令而不畏国家法律。

(四).现行执行机关管理体制不完善。首先,执行机关的人、财、物等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地方手里,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经济发展或其他原因,利用职权干预执行机关执法,甚至在严肃的执法活动中弥散着庸俗的社会关系学味道,致使执行机关难以真正地独立行使执行权。现行的地方执行机关管理体制造成了地方各级执行机关服从与听命于地方权力的管理与指挥,地方利益与地方执行机关利益的一致性,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国家法制的统一与贯彻。某些经济主体对于同来自外地方的公司、企业或公民个人发生纠纷而被诉之于执行机关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利用自己同本地方党委、政,府存在的固有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或说情或指示或施压,影响、干扰执行机关的审理和执行工作;而某些地方党委、政府从本飞财政收入和地方利益出发,置国家法律不顾,阻碍执行机关依法办案。这种现象在地方实行财政包干、企业、公司利润同地方税收等利益关系重大或密切时,来自地方党委、政府的非法于扰更为突出。其次,民事执行之所以难,其根子并不在“难执行”,而在于“审执不分”。民事强制执行的体制障碍在于,执行权在本质上属于行政权,而司法权的核心在乎中立的裁判。司法权以消极为美德,对于当事人的纷争依“不告不理”的原则不主动介入,对于已作出的裁判亦多交由行政机关执行,执行机关也不应多加干涉。

(五)、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的缺失。这一点很突出地表现在我国传统的“赖帐逃债”不良文化上,例如,“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欠债的是爷爷,讨债的是孙子”等民间俗语。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对经济交往中的种种欺诈行为制裁不力,对欠债不还者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无形中纵容甚至助长了种种失衡观念和行为的滋长、蔓延。比如,对欠债不还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欠债企业破产关闭后,对企业经营者没有实行相应的“行业禁入”和“信用死亡”规则,使之有机会另辟财路。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是:执行难”得以孳长的肥沃土壤。

(六)执行机关执行力量不足,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执行装备落后等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因素。我国自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生活空前活跃,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纠纷日益增多。这样,执行案件的数量、类型和难度也就相应的增加和提高,导致执行工作难度增大。

正确认识和对待“执行难”

“执行难”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机制问题的综合体现,需要运用现代司法理念,来正确认识和看待“执行难”。

(一)执行风险是交易风险的继续,也是交易成本的扩大。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不例外。在国外,商事案件判决后执行不了是正常的,能够执行也是少数。有纠纷才有诉讼,而产生了纠纷说明双方在经济往来或者经营活动中有了失误或是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执行机关应一方的请求,受理案件并依法采取措施补救,这样的法律补救是事后行为,其效果总有限度的。债权人就是参与经营的人,他们必须承担自己经营上的失败,这是商人经营风险的一部分。他们不应将自己经营上的失败怪罪到执行机关头上,而执行机关也承担不了这种执行不了的指责。执行机关的执行不以执结率来衡量工作业绩,而是以其承担多少案件的执行任务来考察工作。至于案件最终能否执行得了或是最终能执行多少,受商人自己此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与执行机关和执行官没有关系。因经营风险而形成的案件,执行不了是正常的,能够顺利执行的是少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问题。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执行机关的执行力度,而是取决于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债权人的取证情况等多种因素,申请执行不一定能使执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这种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不是由于执行机关的民事强制执行行为所导致的,它是当事人在进行商业交易时,自然存在的一种风险,是交易风险的继续。

(二)执行工作是一种公力救济手段,不能包打天下。就象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把死人治活一样,对一些“杀无血、刮无油”的被执行人,执行机关有天大的能力也不能将案件执行。执行机关执行工作作为一种有限的司法救济手段,不是万能的,不是说“我的官司打赢了,执行机关就要给我执行到位”,案件能不能执行,关键还是要看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经济困难,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是再高明的法官也无法解决的现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三)程序公正是执行工作追求的终极目的,只要执行机关穷尽了一切司法手段,还不能执行,也应视为公正的执行。司法制度的中立性、被动性,决定了执行机关执行工作的司法价值取向应当是“程序公正在先,债权实现列后。”当事人到执行机关申请执行,要看执行效果,但更重要是要看执行程序,看法官是不是穷尽了一切司法手段来执行债权,如果没有穷尽,就中止执行或不予执行,那是司法不公,如果穷尽一切法律手段还执行不了,则要全面分析原因。

(四)执行工作的成果是当事人的积极性行为和执行机关职权行为结合的结果。过去采取的执行模式是职权主义模式,在整个执行过程中都由执行机关依职权完成,由执行机关调查取证,执行机关寻找被执行人,寻找被执行财产,委托评估拍卖,然后将钱或财物交给申请执行人,整个过程忽视了当事人的参与权利和参与职责,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执行公正性和效率,应采取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执行模式。启动执行程序要由当事人申请,执行中要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当事人要积极承担举证责任。申请执行人应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线索,被执行人应申报自己的财产状况、经营情况及负债情况。当事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参与到执行程序中,积极发挥作用,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降低诉讼资源和成本。

(五)合法性是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思维基点。执行是一种公共决策,对于执行机关的行为社会有不同的评价,评价一件案件,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具体说来,党委、政府领导可能从政治思维的角度进行利与弊的权衡,一般学者可能从理论学术思维的角度进行是与非的分析,当事人可能从经济思维的角度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评断,社会舆论可能从道德思维的角度进行善与恶的比较,但作为法律工作者必须从合法性的角度评判,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思考焦点是判断这种行为、利益、主张、期待是不是合法。合法的给予肯定,不合法的给予否定。在一个法治社会处理事情,必须以法律思维作为基础,其它的思维方式都应当纳入法律思维的轨道。我们经常提四个效果的统一:即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但真正的效果统一是在合法的自由裁量的范围内考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不能超过法律的临界点,超过了临界点就不是几个效果的统一,而是违法办案。

(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但什么是良好的软环境呢?对被确立为"重点保护"的企业,别人欠它的钱,司法机关要帮助给追回来,而它欠别人的钱,却不让执行,这是良好的软环境吗?这样做,开始企业可能受益,但久而久之,它就可能成为长不大的孩子。真正的经济发展良好软环境应该是“宽松、平等、有序、安全”,是让大家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具体讲,“宽松”是指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鼓励自由竞争,充分搞活经济;“平等”,就指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要依法平等保护,当前更要注意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和民营经济;“有序”,是指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其中关键是有法必依;“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

治理“执行难”问题的对策。

“执行难”的形成多因一果,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要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4、5趟,每次行车往返40多公里。辽源市东辽县未结案件到2003年4月末结的471件案件中,申请执行标的额小于1000元的就有34件,有的人连几百元的欠债都履行不能。执行标的额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分水岭、睛雨表。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执行难的解决才有了物质基础。所以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是解决“执行难”的根本。

(二)还执行权的本来面目。执行权不是审判权的延伸或组成部分,而是行政权的组成部分,把对判决的执行从审判机关中分离出去,划归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性质就是法律执行机关)。执行案件由审判机关审查后,向行政机关发出执行指令,行政机关按照指令执行。目前世界上法治较发达的国家实行的就是这样的体制,比如美国。这样做的好处是维护了司法权威,使得审判机关能够集中精力判案;同时又能有效地利用行政机关在人力和物力上的优势,不再关注审判结果的合法性只关注于执行,避免了案件的扯皮和反复。这样就加大了执行力度和提高了执行效率。

(三)增强公民的司法权威意识。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不敬法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于我国公民之中,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的权威不高。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节器的最高权威是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实践而得到全面体现,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有人抗法却已成风。在推行普法教育的实践中,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抛弃那种法律工具主义的人治思想,弘扬平等、公平和正义的法治思想,将这种全新的思想灌输到民众意识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一条上下结合的道路来推进法治的进程。从而使全民普遍养成法治观念和守法习惯,理所当然地服从审判机关的裁判,认识到抗拒审判机关的有效判决是不可接受的行为。要强化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从而使公众的社会心理有更强的承受能力,能够接受在诉讼机制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指引下所能够得到的结果。“执行难”的顽症才可能真正、有效、彻底地消除。

(四)推进执行工作改革。要做好执行工作,提高执行效率,出路在改革。具体措施:(1)深化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执行工作改革的核心任务。在高级执行机关辖区内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上级执行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协调、统一管理。(2)推进执行机构改革。为了适应执行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理顺上下级执行机关执行工作的监督和领导关系,要有一个便于实施行政领导和司法监督权的机构载体。(3)加强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执行权运行中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具体措施是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应分离,分别由执行员和执行法官来行使,建成裁判人员与执行人员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4)探索执行方式改革。这是提高执行结案率的有力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利益分配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执行工作应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探索新的执行方式,确保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兑现。同时,要摒弃计划经济时期的执行思维,将债权的实现从现金的支付,所有权的变更扩展至经营权、使用权的转移,债权转股权,返租经营等方面,使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有更大的空间和广度。

(五)破除“司法地方化”体制。我国的司法体制是一个地方化的司法体制,这是现实的体制,也是法律规定的,执行机关院长由当地人大选举任命,执行机关的人、财、物都受制于地方,以权压法的现象难以避免,这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解决司法权地方化和“人缘”、“地缘”关系问题,切断执行机关、执行人员和社会之间非必要的联系,在二者之间建立一定的“屏障”,形成必要的距离。

(六)加快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步伐。我国还没有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其他法律有关执行的规定不够详细,使被执行人有不少漏洞可钻。在执行手段上,法律应赋予执行机关更强有力的手段。要制定易科执行制度,比如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可改为人身执行并强制劳动,通过劳动收入来偿还债务,直至还清为止(事实上改为人身执行后不久,大多数案件能够得到顺利执行)。执行工作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执行难”的状况,制订独立、系统、完整的强制执行法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任务。

(七)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素质。执行是一门艺术,是群众工作和技巧工作相结合的专门工作,而当前执行队伍素质和执行水平不高却限制执行工作进一步开展,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执行队伍是搞好执行工作的人力保证。执行机关自身要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组织、指挥、协调、判断和独立工作能力且身体素质较为良好的执行人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六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

我局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年初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上半年制定和完善了局各项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了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学习制度。

二、注重学习、不断创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结合“走基层”活动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党组、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学与自学的方式,不断创新学习方式,让党员干部职工真的的学懂、学透;二是认真学xxx省、州规定。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廉政准则》,局全体党员干部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严格自律、做廉洁从政的表率。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融入到服务群众中和行政执法中;三是开展党课学习和专业技术学习培训。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各项有关规定、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等廉政条规、文件纳入政治学习内容,确保每月1次党纪条规及反腐倡廉内容的学习,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在此期间讲了廉政党课或做了一次反腐倡廉形势报告。

三、牢记宗旨、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上半年我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着力解决本部门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解决了“四风问题”,始终保持廉洁勤政的优良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树立机关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加大了对信访举报的落实力度,对举报事项,做到及时登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回复。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巩固了干部作风整顿成果,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和绩效考核,促进机关干部依法行政。

四、召开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x月12日,我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切实做到触动思想、触及灵魂,解决问题、增进团结。会后,在规定时间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和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积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形成了整改材料。x月1x日对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五、召开了党组织生活会。

x月23日,召开了专题党组织生活会,邀请了县委第一督导参加,进行点评,加强指导,同时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通报支部对照检查情况,听取党员建议,研究提出加强支部建设意见。搞好党员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党员是依据党章,采取切合实际,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党员,重点围绕履行党员义务、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等开展了评议。离退休职工党员,重点围绕按期缴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开展了评议。

总之,在上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局领导班子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地同各种腐败行为做坚决斗争,用自己的表率行为赢得全体职工的拥护和爱戴。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依法治县纲要》及《公务员法》,使干部职工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入学习,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同时不断完善、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惩治腐败工作长效机制。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七

开创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新局面。

——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原志非(2012年3月15日)。

同志们:

根据局党组的安排,今天召开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就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报告:

一、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回顾。

部职工队伍素质,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为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履行“一岗双责”,细化目标措施,全面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多年来,我市国土资源系统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到每年的工作规划中。2011年4月27日,专门召开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作了认真的安排部署,并自上而下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分解,强调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措施。5月24日,又下发了贯彻落实市政府、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细化分工意见通知》,把文件中涉及我局的内容摘录出来加以细化分解到各科室。5月31日,又按照省厅文件精神出台了《2011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检查考核方案》,从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工作措施、检查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贯彻落实。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篇十八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进一步解放,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着力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所社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参加学习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不留空白,参学率100%。所长、书记##研究员践行科学发展观,多次下校调研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撰写了调研报告《来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新调研报告》。在工作之余撰写了《旅游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论发展##旅游文化》“科学发展看##”征文文章。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环境》网上点击率达到6590人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于6月应邀参加在徐州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与管理高级论坛”,为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近200名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其走向》专题讲学。

教育科研以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为重点,坚持科学考评机制,落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省教科所所长刘青春在##市xx年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盛赞这些年来##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对##评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进行大力表彰,颁发奖金给予高度肯定,说这在全省是第一次,##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中央教科所“xxx”全国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等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先后确定实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协作体,完成子课题申报,研究进展顺利。以《##市课题中期检查评价细则》为依据,组织对县市区在研课题进行了抽样检查。教育科研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先后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行了全市“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在东宝区青山小学召开了全市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表彰了28所教师博客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和71名教师博客校本研究优秀工作者。##市电视台校园风栏目以《教师博客:为心灵加餐》为题进行报道。将于7月组织教育科研专家在各县市区开展为期12天的教育科研培训,要求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研究参与教师参加培训。积极筹备编辑出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集》,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促进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一、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学习过程中领导班子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所长、书记##研究员带领所社研究人员多次下校调研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撰写了调研报告《来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新调研报告》。##所长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科学发展看##”征文活动,在工作之余撰写了近8000字的《旅游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论发展##旅游文化》文章参加征文活动。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环境》网上点击率达到6590人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6月20日―22日应邀参加了徐州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高级论坛”为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近200名教育局局长、中小学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其走向》专题讲学。

2、形式多样开展学习,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我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一是利用办公局域网和教育信息网建立建立电子笔记展评和无纸化学习新机制。建立了学习资料共享区,开辟了“科学发展观”学习专栏,建立专题博客群。每一位党员都撰写了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和电子文档,在网上对学习笔记进行了集中展评和交流。二是强化专家引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组织由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特级教师、名师组成的“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到钟祥、沙洋、东宝、掇刀等县市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三是举办“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ppt演讲竞赛,结合工作实际增强党员干部工作中零缺陷管理能力。四是赠送学校教育大礼包,6月8日为屈家岭管理区长滩中心小学全校400余名学生免费发放新夏季校服。同时,为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期刊与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还为该校教师赠送了清华紫光优盘,总价值16000余元。

3、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坚持以教育科研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单位生存和发展实际多种形式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所社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念,学习工作成效显著。全体干部职工就教育科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期刊如何做大做强,期刊发行怎样做大等关系所社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大交流。先是在各自部室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分管领导和科部室主任进行交流,最后所社班子成员之间沟通思想。所社对建议梳理后,立即着手筹备编辑出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集》,开展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收集整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案例,开展德育研究论文和教育信息化优秀科研成果评比,研究制定了《房屋出租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

4、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谋发展。我所按照市教育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于6月15日下午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总结了我所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向检查组汇报了我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会上汇报了个人的分析检查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基本实现了问题找的准、剖新原因深刻,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取得了增强团结、互勉共进的效果。市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对我所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科研指导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拆台,相互补台,是团结的班子,和谐的班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1700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