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5:41:25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1-30 05:41:25     小编:文锋

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确保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编写教案时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一

1、能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地进行面具装饰活动。

2、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成功后的欣喜。

1、空白面具人手一个。范例3个。

2、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若干。

3、道具:丝巾、彩棒、花莲、小伞、扇子若干。

4、背景图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导入。

(1)出示背景图,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放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人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2、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迎新年化妆舞会吗?你想做个什么样的面具呢?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粘纸、吸管、鸡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来打扮面具呢?

3、幼儿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材料来打扮面具,活动中注意谦让,不影响他人,活动结束后要主动整理物品。

(2)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讲讲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动评价。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绍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妆舞”。

(1)时间不早了,我们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道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2)音乐起,师幼共同舞蹈。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二

1、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

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

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

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

(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

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

(1)请幼儿自己操作。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

(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

3、集体展示面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1、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活本次活动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探索发现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情景中大胆地探索与表现,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学效果好。

(1)教学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2)帮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三

1.让幼儿在游戏好装饰简单面具活动中体验装扮自己,装扮别人,“猜猜我是谁”的快乐。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意愿,巧妙地装饰简单的面具。

3.运用撕、挖、剪、画等方法装饰面具,同时表现手创选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习制作面具过程。

在画上挖出五官。

纸、线、剪刀。

讲解、示范、操作。

一、出示面具,引导幼儿认识面具。

1)出示面具,“小朋友它是谁呀”,小猫可爱吗?

2)老师带面具,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3)引导幼儿认识面具。

原来在一张图上挖出眼睛、鼻子、嘴巴、在栓两条绳子变成面具。

小朋友想不想制作面具。

二、老师示范。

1、首先拿一张较硬的白纸,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如“漂亮的小朋友脸、小动物的面、花等”,画好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让小朋友拿起画好的图案,挖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

3、画出和小朋友脸一样大的轮廓剪下来。

4、然后将图画对折,在折印处剪、撕、挖小洞,拴上绳子变成自己喜欢的面具。

三、幼儿制作。

1、老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面具让幼儿体验成就带来的快乐。

五、小朋友玩一玩面具舞会。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四

1.能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地进行面具装饰活动。

2.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成功后的欣喜。

1.空白面具人手一个。范例3个。

2.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若干。

3.道具:丝巾、彩棒、花莲、小伞、扇子若干。

4.背景图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导入。

(1)出示背景图,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放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人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2.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迎新年化妆舞会吗?你想做个什么样的面具呢?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粘纸、吸管、鸡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来打扮面具呢?

3.幼儿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材料来打扮面具,活动中注意谦让,不影响他人,活动结束后要主动整理物品。

(2)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讲讲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动评价。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绍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妆舞”。

(1)时间不早了,我们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道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2)音乐起,师幼共同舞蹈。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五

1.能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地进行面具装饰活动。

2.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成功后的欣喜。

1.空白面具人手一个。范例3个。

2.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若干。

3.道具:丝巾、彩棒、花莲、小伞、扇子若干。

4.背景图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导入。

(1)出示背景图,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放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人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2.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迎新年化妆舞会吗?你想做个什么样的面具呢?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粘纸、吸管、鸡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来打扮面具呢?

3.幼儿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材料来打扮面具,活动中注意谦让,不影响他人,活动结束后要主动整理物品。

(2)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讲讲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动评价。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绍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妆舞”。

(1)时间不早了,我们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道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2)音乐起,师幼共同舞蹈。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创造性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操作的平台、一个创造的契机。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孩子们也极富创意,既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创造和表现快乐。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六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面具,并尝试在不同形状的纸上进行水粉装饰活动。

2.通过欣赏、同伴交流等感受面具夸张的装饰效果,并大胆运用颜色、线条和图案等装饰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的乐趣。

1.材料准备:ppt、背景音乐;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画纸;羽毛、树叶等辅助装饰材料;纸棒;水粉颜料,水粉笔、洗笔桶、双面胶,松紧带、钉书机。

2.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面具的意义;有使用水粉创作的.经验

1.出现假面舞会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当你看到这样的面具,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面具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教师和幼儿就面具的色彩、线条及图案进行欣赏和交流)

2.探索装饰面具的方法

(2)呈现不同形状的画纸,引导幼儿观察后想象

教师:看到这种形状的画纸,你会在上面画什么样的线条和颜色?为什么?

教师:当你带上这样的面具,你会怎样?

(3)幼儿自由讨论,相互交流设计创作思路

3.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形状的画纸进行创作活动

(2)提供羽毛,树叶等进行装饰

4.表演和欣赏

幼儿带上面具,相互欣赏,一起舞蹈。

教师:你喜欢自己做的面具吗?让我们一起带上面具开始舞会吧。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七

1.能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地进行面具装饰活动。

2.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成功后的欣喜。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1.空白面具人手一个,范例3个。

2.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若干。

3.道具:丝巾、彩棒、花莲、小伞、扇子若干。

4.背景图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导入。

(1)出示背景图,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放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人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2.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迎新年化妆舞会吗?你想做个什么样的面具呢?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粘纸、吸管、鸡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来打扮面具呢?

3.幼儿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材料来打扮面具,活动中注意谦让,不影响他人,活动结束后要主动整理物品。

(2)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讲讲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动评价。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绍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妆舞”。

(1)时间不早了,我们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道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2)音乐起,师幼共同舞蹈。

在整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制作了两个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在同时又出示了制作的材料用幼儿来制作。让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来引导幼儿去观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我在材料里准备了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样的眉毛。去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做一个能夸张的表现人的表情的面具。当幼儿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后,幼儿的那种开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个活动虽然幼儿热热闹闹的讲、做显得很次序井然,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

1、讲解于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点、合理点。

我重点讲解了五官的摆放位置,特别是眼睛和鼻子摆放正确的位置。可以让幼儿在摆放时和自己对比等等。

2、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整合。

3、对幼儿相互合作引导不够。

活动中一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可以请求已经完成作品的幼儿的一些帮助,教师没有安排快速的幼儿帮助他们,以至于动作快的幼儿很快,而慢的幼儿则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贴好的情况发生。

4、幼儿操作的时间过于简短。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由于教师给幼儿的提问过多,导致幼儿操作的时间有限,应该减少提问的时间,多一点让幼儿探索的机会。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八

1、能表现出风中人物和简单景物的动态的一致性。

2、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出风起时的天气状况(发黄、有尘埃)。

活动准备。

1、察风中人物、事物的一些变化。

2、教具:若干有头发、穿着衣服的娃娃;国旗;柳树等。

3、油画棒、画纸、毛笔、水粉。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到操场进行户外游戏。

并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头发、衣服以及周边事物的变化。

二、回到教室,进行谈话活动。

1、我们在做游戏时你有什么感觉?

2、你都看见风中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土地、树、衣服等)。

三、幼儿分组摆弄教具,感受风中不同事物的变化。

1、请各组的小朋友用手里的这些事物摆出风中场景。

2、引导幼儿发现风中事物的一致性。

四、幼儿进行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1、提示:可以用多种材料来表现当时的空中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来解决绘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求助于同伴、老师;摆弄自己手中的教具等。)。

五、游戏:大风吹。

1、选取个别幼儿作品,进行分析:

风是从哪里吹来的?吹动了哪些物体?你喜欢画面中的哪些物体?为什么?

2、选出一名幼儿做大风,其他幼儿自己来选择画面中的事物,音乐响起,大风吹,

根据音乐的强弱幼儿自动调节风吹弯度以及风的大小。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九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公开课有趣的面具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幼儿大胆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面具。

2、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3、增强幼儿对装饰活动的兴趣及表演的欲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欢快的音乐;flash动画;装饰好的面具;未装饰的面具;透明胶;固体胶棒;彩色笔;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贴;旧挂历;包装袋上的图案;黑板一块;小镜子若干;大镜子一块;照相机。

一、情境导入。

1、幼儿带面具律动入场。

2、请幼儿观看flash动画,猜猜都是谁?

二、师幼探讨装饰面具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种面具相同之处(眼睛)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之处(形状、颜色、材料)

3、倾听教师讲解自己的面具特征(形状、颜色、材料)

4、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交流:面具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装饰物等等。

5、幼儿带上面具照镜子,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幼儿制作面具。

1、教师提出制作面具的要求。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装饰。

3、幼儿带上装饰好的面具照镜子欣赏。

4、游戏:猜猜他是谁。

四、活动结束。

化妆舞会请幼儿戴好自己装饰好的'面具,邀请客人老师一同参加化妆舞会。

1、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活本次活动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探索发现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情景中大胆地探索与表现,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学效果好。

(1)教学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2)帮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些物品的随便丢弃又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这个月,实习生在我园实习,老师喝水用玻璃杯,小朋友喝水用不锈钢杯,实习生喝水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杯用过后是留是扔,小朋友曾有过激烈的争议,最后老师和新老师、小朋友讨论后形成共识:把纸杯放在美工角用于手工制作。

木偶表演是我们漳州深受喜爱的乡土民间艺术,木偶是我园小朋友最喜欢操作的玩具。小朋友经常在美工角用各种纸制作成纸偶,放到木偶台表演区表演故事。新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因此我们生成了这个活动。活动中设计三种杯子是好朋友,不愿相互离别的情境,让“情”贯穿于活动过程。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和好朋友相互眷恋的美好情感;选择本活动利用了本地、本园资源,既符合幼儿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扎、剪、贴、绘画、涂色等制作自己最喜欢的纸杯玩偶,培养幼儿大胆创新意识,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增强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通过让幼儿讨论构思怎样制作装饰纸杯和介绍、评价自己和或他人制作的纸杯玩偶,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好朋友互相眷念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准备:

对一次性纸杯有初步的了解,幼儿已掌握用别针在纸板上扎孔的经验。

物质准备:

1、相关课件、音乐磁带两盘。

2、班级小朋友收集的一次性纸杯、别针、剪刀、双面胶、彩笔、各种边角材料若干。

3、用冰箱包装箱做的不锈钢杯和玻璃杯套身大玩偶各一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一

准备:

1、人手一份双面的小鸡出壳操作玩具。

2、每组一份a本(手翻动画书),b本(打乱的手翻书)。

过程:

一、引出,感知静止的图片要快速翻阅,才能产生动画。

1、出示两副分开的图画引出。

青老师手上有两张图片,一张画着小鸡,一张画着蛋壳。

2、幼儿操作发现。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鸡从这只蛋壳里出来吗?(幼儿自由回答)。

我把这两张图片粘在一起,现在你有什么办法让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吗?(幼儿回答示范操作)。

请你去后面试试看,可不可以成功。

(教师可穿插用慢速的转)。

2、总结:原来要快速的转才可以看到小鸡出壳。(教师强调快,并出示快)。

二、好玩的手翻书,感知动画的产生。

(一)感受a本的动画的有趣。

1、现在老师有很多副图画,把它们装订成了一本书。

2、你平时是怎么翻书的.?你有办法可以很快速的一页页翻看吗?(请1-2名幼儿示范)。

3、我为每组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本书,你用刚刚的快速翻书的方法试一试,看一看,呆会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幼儿操作)。

4、分析总结。

你刚刚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动的?

5、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可以看到你们所说的动画。(教师在投影下翻阅a本)。

(二)感受b本,发现与a本动画的不同。

1、我有带来了另外的基本b本,也用刚刚的方法去试试,你能看到跟a本一样的动画吗?(幼儿操作)。

2、你看到和a本一样的动画了吗?

3、这是为什么?

b本上的图画又是怎么变化的?(有规律的,有顺序的放,还是随意胡乱的摆放的?)。

5、另外几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吗?

6、总结:所有a本上的饿图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能够看到有趣的动画。b本上的所有图画是胡乱摆摆放的,看不到有规的动画。

(教师拿出123……的标记)。

7、整体总结。今天看到动画要快速的转,翻,书本里的图画要有顺序摆放,其实这就是动画的小秘密。

(三)感受生活中的运用,动手自制手翻书。

1、掌握了这些小秘密,我们就可以自己动手来做动画片了呢?

2、我按照小木偶的动作拍了很多张照片,第一张,第二张……现在我要快速的放了哦,动起来了吗?(教师操作滚动照片)。

3、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做有趣的动画呢。我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图片,你们也去试一试吧。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

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

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

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

(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

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

(1)请幼儿自己操作。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

(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

3、集体展示面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活动反思:

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三

目前,教育部已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戏曲艺术正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汉剧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本土戏剧艺术,和孩子的生活贴得更近。如果让孩子从小了解自己身边的汉剧艺术,接受汉剧艺术的陶冶,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于是,我们萌发了在孩子中开展学汉剧的想法。

在助教资源库,我们惊喜地发现,大二班的李爷爷就是一个老汉剧演员。得知我们的想法,李爷爷非常高兴。他说,汉剧是我国的戏剧艺术界的瑰宝,是一种比京剧还古老的艺术。而沙市则是湖北汉剧的发祥地,我报名参加助教就是想让孩子们好好感受一下汉剧艺术的魅力。第二天,李爷爷就赶紧联系了自己的大师兄,有沙市汉剧名丑之称的老汉剧艺术家——李文新老人。今年七十六岁高龄的李爷爷在了解我们的意图之后,也非常激动,邀请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家——自己的老搭档杨奶奶来到了幼儿园,并带来丰富的资料为我们普及了汉剧知识。经过屡次的研讨,我们确定了切入点,那就是通过模仿汉剧表演的生活情景,了解汉剧的表演特色,激发孩子对汉剧表演的兴趣。于是,一次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家园合作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的助教的.现场表演,进一步了解汉剧的有关知识,感受汉剧艺术的魅力。

2、在尝试模仿汉剧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汉剧表演艺术的特色,并能大胆表现。

3、萌发对汉剧表演喜爱之情和作为荆州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汉剧的资料,剧照,欣赏汉剧表演录像,初步了解汉剧的有关知识。

2、和助教共同商讨活动方案。

3、准备汉剧录音、录像片段;头饰、马鞭、桨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听戏——初步感受汉剧的演唱特点,引入主题。

欣赏汉剧录音片段,引导幼儿讨论。

二、看戏——初步了解汉剧的历史背景和角色,激发幼儿向助教学戏的兴趣。

1、观看视频,请出助教讲解汉剧的历史背景和角色。

2、播放汉剧表演资料,引导幼儿讨论。

录像里的演员是什么角色?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他们在做什么?和生活中有什么不一样?

三、说戏——欣赏助教现场表演汉剧片段,探索汉剧艺术的表演特点。

1、请出奶奶助教,欣赏她表演的游花园一段,引导幼儿讨论:

奶奶在做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美不美?美在哪里?

2、欣赏爷爷艺术家现场表演的骑马一段,引导幼儿讨论:

爷爷在做什么?他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四、演戏——尝试模仿表演汉剧片段,体验表演的乐趣和成功感。

幼儿分男生、女生两组向两位助教学习表演。

分组欣赏幼儿表演,请助教点评。

五、再次看戏——现场欣赏两位助教合作表演汉剧片段,进一步感受汉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四

1、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

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

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

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

(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

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

(1)请幼儿自己操作。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

(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

3、集体展示面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制作面具并参加表演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2、引导幼儿用剪、贴、画、折等方法制作各种动物面具。

3、启发幼儿认真细致、有创造性的操作。

活动准备:

1、电脑,动物狂欢的光盘,动物狂欢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2、范例面具、皮筋若干。

3、旧挂历、报纸、碎布、塑料袋等制作材料若干,剪刀、胶棒等制作工具每人一套。

重点难点:

1、激发幼儿制作面具并参加表演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动物面具。

3、难点:剪洞。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动物表演,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动物们要举办狂欢会了,我们也去看一看,好吗?咱们听着音乐,扮演小动物进入会场。

二、讨论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采用教师现场示范制作、表演的.方法,激发幼儿制作、表演的热情和欲望。你们表演得真美呀,我也要表演。

1、出示旧挂历纸,采用边提问题边引导幼儿讨论边示范的方法制作鸟面具。讲解剪、贴、画、折的方法,重点引导幼儿怎样挖洞。

2、出示塑料袋,引导幼儿用系、剪、贴等方法制作狮子面具。再次强调挖洞方法:不能太近太远,和两眼距离一样宽。

3、展示各种范例面具,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的面具,注重引导幼儿创新。

三、实践操作:幼儿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挖洞。请操作快的幼儿帮助慢的幼儿,也可以互相参观,改进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的创造性创作。鼓励、帮助较慢的幼儿完成作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完成面具后注意收拾自己的物品。

四、表演展示:通过播放“动物狂欢会”短片、“动物狂欢节”乐曲,来展示动物狂欢的场景、创造狂欢的氛围。师幼一同带上自制面具随音乐表演。引导幼儿互相观看,互相欣赏,分享快乐。小朋友们,动物狂欢会开始了,赶快来表演吧!

活动延伸。

请小班的小朋友或者其他班的幼儿一起狂欢。制作其它动物面具。

大班艺术有趣的面具教案篇十六

1.能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地进行面具装饰活动。

2.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成功后的欣喜。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1.空白面具人手一个,范例3个。

2.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若干。

3.道具:丝巾、彩棒、花莲、小伞、扇子若干。

4.背景图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导入。

(1)出示背景图,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放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人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2.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迎新年化妆舞会吗?你想做个什么样的面具呢?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粘纸、吸管、鸡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来打扮面具呢?

3.幼儿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

(1)讲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材料来打扮面具,活动中注意谦让,不影响他人,活动结束后要主动整理物品。

(2)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讲讲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动评价。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绍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妆舞”。

(1)时间不早了,我们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道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2)音乐起,师幼共同舞蹈。

在整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制作了两个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在同时又出示了制作的材料用幼儿来制作。让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来引导幼儿去观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我在材料里准备了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样的眉毛。去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做一个能夸张的表现人的表情的面具。当幼儿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后,幼儿的那种开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个活动虽然幼儿热热闹闹的讲、做显得很次序井然,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

1、讲解于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点、合理点。

我重点讲解了五官的摆放位置,特别是眼睛和鼻子摆放正确的位置。可以让幼儿在摆放时和自己对比等等。

2、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整合。

3、对幼儿相互合作引导不够。

活动中一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可以请求已经完成作品的幼儿的一些帮助,教师没有安排快速的幼儿帮助他们,以至于动作快的幼儿很快,而慢的幼儿则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贴好的情况发生。

4、幼儿操作的时间过于简短。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由于教师给幼儿的提问过多,导致幼儿操作的时间有限,应该减少提问的时间,多一点让幼儿探索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833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