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是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交往与合作。怎样写一篇简明扼要但富有亮点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一
这个月,我们学校每班都以很高的热情学唱“红色歌曲”。从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革命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保卫黄河》、《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祖国》等,从中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也让我怀念起宿迁人心中的英雄——彭雪枫将军。于是周末,我又一次要求妈妈带我去参观彭雪枫纪念馆。
雪枫公园离我们宿迁市中心不远。下了车就能隐隐约约的看到红白色的纪念塔,位于整个公园的一角。走近纪念塔,纪念碑文上写着白色代表着雪,也代表无私的心。红色代表红色的枫叶,也代表革命精神。顺着台阶走上去,就看到彭雪枫的雕像,穿着军装,很威武的坐在那里。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他们打仗使用的东西,像锅、水壶、军刀、机关枪等,让我知道了他们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墙上有很多战士英勇奋战的图片,可有一幅却完全不同,就是他带着士兵为宿迁的老百姓打井的图。他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当时吃水难的问题。不幸的是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流弹击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宿迁人民为了纪念这位革命英雄,建了一座雪枫公园。
以前来参观都是为了好玩,可学会唱“红色歌曲”后,这次参观让我有了不同的感受。我在想:我也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精神。我要认真学习,长大后也能为祖国出力。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二
彭雪枫,1907年9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被毛泽东、朱德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他的政绩和功勋在豫皖苏边区老百姓中广为传颂。
一、德政丰碑。
自彭雪枫率部进驻新兴集以来,这个原先偏僻古老而又破烂不堪的集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坑洼不平的街道,变得平坦、干净了。北门外的打谷场,改成了部队训练的大操场,镇上炮楼式的大院子,建成了“豫皖苏大戏院”。小小的新兴集,到处人来人往,各种会议、文化活动不断,操练声、歌声此起彼伏,人气十分兴旺。
可是,在彭雪枫的眼里,新兴集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新兴集以前叫龙奶庙。新兴集周围叫李家湖,一片洼地,东西长30里,南北宽20里。只要夏季连下几场大雨,田野是一片汪洋大海,新兴集就像孤岛一样露在水面上。这些积蓄的水无可淌,只能等着晒干和慢慢渗光。所以,直到来年春天,这里还是一片沼泽。这里几乎年年遭受水灾,收到的秋粮很少。每到秋后,新兴集周围的人,几乎全都外出逃荒。到处是积水、荒草、倒墙、破屋,一片破败景象。
彭雪枫见此情景,心中不安,下决心要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他常常四处察看,心想要是能从这里挖一条沟把水引走就好了。因此,他虽然工作繁忙,还不断与日伪军、土匪作战,但总是抽出时间为乡亲们操持着根治水患的问题。他还派曾在大学学过土木工程的政工干部洪波与几位乡民一起到实地测量、计算,认定只要李家湖南岸的长岭子破岭开沟,导水入淝河,即可根治水患。
一天,彭雪枫召集新兴集的乡农抗会主任赵清山以及孙兰田等干部开会,商量挖沟排水、治理水患的事。赵清山听后忙说:在长岭子开沟,引水入淝河是个好主意,可是恐怕不行啊!岭南的乡亲不会答应啊!”
原来,这里提到的长岭子,指新兴集正南一个长达几十华里的岭子,岭子以北是李家湖,地势地洼,年年受淹,家家穷困。长岭子以北的群众早就想在长岭挖沟放水,可是岭南的群众害怕受灾,坚决反对。为此,岭南、岭北两边打了多年的官司,甚至发生械斗,打得头破血流,但沟最终还是没有挖成,水患照旧年年发生。
会上,农抗会主任赵清山向彭雪枫详细汇报了上述情形。彭雪枫说:这些事我早已知道而且反复考虑过了。挖沟排水对岭北群众有利,对岭南群众不一定有害,更何况四乡关联,唇齿相依呢!此事关系民生、社会道德等抗战救国宗旨,沟不但要挖,还应该想办法提早动工,早日把沟挖成,早日给这里的人民群众除去一个大害。现在正是团结抗战的时期,国难当头,岭南的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认真把思想工作做好,岭南的群众一定会支持挖沟的。
会后,彭雪枫与吴芝圃商量,立即派出干部到岭南去做群众的解释疏通工作。一开始召集群众开会,效果不理想。彭雪枫指示和鼓励干部们不要泄气,分头深入到基本群众中去动员。这样一来,情况便大不一样了。基本群众经过干部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思想很快便通了,几十年的纠纷、矛盾一下子冰消雪化。基本群众的思想一通,那些恶霸地主迫于形势,自然也就不敢张牙舞爪了。
彭司令要领着大伙在长岭子挖沟的喜讯一传出去,岭北的群众别提有多高兴了。也不等动员,大伙就自动去看地形,找工具,准备动工。动工那天,四面八方的群众一大早就来到了新兴集,有的扛着铁锹,有的扛着大镐,有的挑着大筐,有的背着竹篓,同部队指战员一起,齐集在北操场上。只见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犹如要参加一场大会战一般。
彭雪枫作了开工动员,要求部队指战员像打仗一样,不怕苦、不怕累,同人民群众一起苦干,全力以赴兴修水利,为民造福。
当新兴集军民浩浩荡荡开到工地的时候,岭南的基本群众也都拿着工具跑来了。冰雪已消融,岭北、岭南的群众汇聚在一起,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大伙儿立刻大干起来,不大的工地上竟挤上了万把人。
施工期间,彭雪枫亲自带着部队战士和群众一起挖沟。每天工地上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和部队指战员一同挥汗如雨地大干苦干,劳动的热情十分高涨。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经过一个星期的酣战,一条几十里长的排水沟终于竣工了。洼地里的积水立即顺畅地从这条沟里流入了淝河,而且一点也未淹到岭南。
工程结束后,新兴集群众“公请司令题名”,彭雪枫十分高兴,慨然应允。因为这条沟位于新兴集,又是岭南岭北和睦团结、亲如兄弟的新关系的开始,也是新四军同这里的群众合作挖成的,彭雪枫便欣然题名这条沟叫“新新沟”。
新新沟的成功开挖,新兴集人民欢欣鼓舞,无比激动。当地群众说:“要不是彭司令来,还不知道俺们要打几辈子官司,也不知道会苦成什么样子!”为了感谢共产党、新四军,为了感谢彭雪枫,他们自动发起,自愿捐款,刻了一块石碑,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1940年元旦前夕,新兴集民众敲锣打鼓,把这块“彭公雪枫德政碑”送到六支队司令部,并在新兴集北门内举行立碑典礼,仪式十分热烈隆重,洋溢着浓厚的军民鱼水之情。
新年春节刚过,彭雪枫与张震、萧望东等又带领永城县军民在李寨修了一条长达10多里的排水沟,使永南积水从李寨流出,汇入新新沟,流入淝河。李寨民众感谢新四军为人民兴利除害,给这条沟命名为“新四沟”,并在沟头立碑纪念。碑侧镌刻一副对联:“前引前导与五亿袍泽谋乐利,耐苦耐劳为三区广众造腴田。”后来,永城、涡阳的人民群众把李寨的“新四沟”和新兴集的“新新沟”合称“雪枫沟”,以表示对恩人彭雪枫的永久纪念。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六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所以直到今天,永城、涡阳一带的人民群众中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
彭师长领导咱们挖沟打塘,水涝虫灾一扫光,雪枫沟流过长清水,千年洼地变粮仓。
二、公仆风范。
彭雪枫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他既是受人爱戴的领导者,又是克己献身的人民公仆。他在为淮北《大众半月刊》的题词中写道:
新四军是老百姓的武装,
是武装起来的老百姓,
所以我们新四军全体同志是属于老百姓的。
应当为老百姓说话,
为老百姓做事,
为老百姓打仗。
同时,也真心诚意地听老百姓的呼唤,
受老百姓的指使。
为老百姓流血!流汗!
1942年8月,连下几场暴雨,淮河水位猛涨,有的地方堤倒坝塌,平地水深一二尺。当时彭雪枫正在师部主持召开一个工作会议。灾情就是命令,他立即中断会议,带领开会的干部和部队沿淮河检査防汛。他们来到大柳巷,这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风雨打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彭雪枫亲自带着部队跑步上堤。地方上的干部连忙劝阻:“师长,现在风大雨急,又没有雨具,请你等雨小些再上去吧!”
彭雪枫大声说:“我能等,淮河水不能等!风大雨急怕什么,风大雨急更要上堤防止出意外。”正在这时,堤坝决了一个几丈长的大缺口,洪水向堤外猛扑过来。
彭雪枫大喊一声:“同志们,决堤了,冲上去,堵住它!”随着喊声,他自己率先抱起一大捆麦秸,纵身跳入洪水。
同志们见师长带头跳下水去,全都毫不犹豫地一同下到水里。附近的群众,也都全力投入到抢险之中。
彭雪枫指挥多军民,在风雨中和洪水展开恶战。从下午到天黑,点上灯笼火把又连夜奋战,终于堵住缺口,把洪水制服了。
战胜洪水之后,彭雪枫又抽调部队3个连和党政军机关部分干部,带领群众大干20余天,全面加固了周围40余里的堤坝,大大提髙了大柳巷的抗御水灾能力。后来,大柳巷群众为纪念彭雪枫率军抢险的功绩,就把这段新修的河堤命名为“雪枫堤”。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彭雪枫时时处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他要求部队逐步做到少要老百姓养活,到不用老百姓养活,以至养活老百姓。为此,在作战之余,他领导部队开地,下湖割草,开辟菜园,养猪放鸭。
他常说:“我们不愿也不忍多花老百姓一分钱,不愿也不忍多花公家一分钱,部队的每个人都要艰苦奋斗,尽量节约,以节省民力。”为了节省民力,他明确规定,部队30里以内一切运输差役,一概由部队自己负担,不准派请老百姓。
在彭雪枫的领导下,四师作战间隙帮助群众劳动生产,已经成了习惯。每年春天,部队都抽出大批骡马,帮助群众运肥春耕;麦子黄熟,帮助农民割麦打场。此外,部队还协助地方政府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救助灾民。
师部驻地半城,当地农村有一种习惯,在湖边或河边挖一个专供淘米或吃水用的塘;洗衣服洗脚,则在大河里或另外挖塘,这样吃水和用水分开,保证了吃水的卫生。师部刚移驻半城的时候,部队不知道这种水塘的区别。休息的时候,彭雪枫和几个同志在群众的吃水塘里洗起脚来。正洗着,被一个从田里回来的老大爷发现了,老大爷顿时就板起面孔大声地责备起来。
彭雪枫不知何故,问清原因之后,连忙道歉,直说对不起,请老大爷原谅。
那时老百姓还不认识彭雪枫,旁边的战士告诉那个老大爷,说道歉的是彭师长。老大爷一听,立刻就改变了态度,心里惴惴不安开了。
老大爷回到家里,心中结了个疙瘩,越想越觉得不该对彭师长发脾气,这下得罪了师长,不知师长要如何整治他呢。
哪知道,才吃过晚饭,彭师长便亲自登门来了,再一次向老大爷赔礼道歉,诚恳地向老大爷解释说:“部队初来乍到,不晓得老乡的习惯,大爷别生气。”并告诉老大爷,“接受老大爷的批评,已经传令全部严格遵照老乡习惯,一律不准在吃水塘里洗脚,违者严肃处理。”
听了彭雪枫的一番话,老大爷不知说什么好了。
彭雪枫经常对部队指战员讲的一句话是:“对敌人要像猛虎,对群众要像绵羊。”他要求部队,行军驻防,每到一地,都要做到让老百姓家满水,地扫净,借物归还,不少一针一线。逢年过节,他总是请群众代表到部队来开个会,叙谈叙谈,给部队提些意见。他有个保持多年***惯,如果外出几天不在家,回来后往往来不及坐下,就先跑到房东家问个好;部队换防出发,他更是要亲自去挨家挨户道别致谢和检查部队有没有违反群众纪律。
三、坚持原则爱兵尊师典范。
彭雪枫在淮北军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搞特殊,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周围的人。
彭雪枫在竹沟创办抗日军政教导大队期间,他的父亲得到消息从家乡镇平县跋山涉水前来看望爱子。阔别10多年后,父子欢聚,百感交集。为了安慰老人,彭雪枫向父亲讲“革命是为了千家万户,不能只顾一家一户”“忠孝不能两全,革命是最大的孝道”的道理。像安排其他家属一样,他也安排老人住在群众家里。
临分别时,彭雪枫把自己积攒下的1块钱送给父亲做路费,烙了饼让老人带着路上吃,还把自己的一件破皮袄送给老人家穿。
组织上考虑到老人家从竹沟回家的路程有300多里,1块钱路费实属不够,决定给老人家20块钱做盘缠。彭雪枫听说后坚决谢绝。实在无法,只好由参谋长张震出面向彭雪枫作解释。彭雪枫这才被说服。他的父亲收下10块钱,便匆匆上路了。彭雪枫事后一再告诫同志“在任何时候,当领导的都不能特殊,要严于律己,当好表率。共产党员的孝道要服从革命利益”。
彭雪枫在竹沟办抗日军政教导大队,当了共产党的大官。消息不胫而走。家乡的几个叔伯兄弟和亲戚也来到竹沟,都希望靠他的帮助谋到一个好差事。
彭雪枫见到专门来投奔他的亲戚们,感到十分高兴,但随即明确对他们说:“欢迎你们来这里参加新四军打日本鬼子,但必须向你说明,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与国民党的军队不一样,既没有薪水,又没粮饷,更没有白面大米吃。你们虽然是我的亲戚,但也要遵守革命队伍规矩,不能搞特殊。能吃苦的可以留下,进学员队背大枪,不愿吃苦的仍回乡生产。”
他的一席话,说得有些人兴致顿消,觉得修道(彭雪枫的乳名)哥太不近人情了,做了大官六亲不认,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了。但又一想,共产党真是了不起,一是一、二是二,公私分明,修道哥这样做得对。
他的弟弟彭修强和另一个亲戚当即决定留下来,参加了革命队伍。其余亲戚也心服口服地回去了。
作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彭雪枫公务繁忙,日夜操劳。但他的个人生活,完全和普通战士一样。
就拿吃饭来说,他患严重的胃病,一旦劳累过度就会发作。发作时他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作为师长,按照军部规定,他可以吃小灶,同志们也劝他吃好一些,不然经常熬夜,会把身体搞垮的。但他就是不答应,多年来一直吃大锅饭,和战士们一同吃山芋、窝窝头,吃每天3分钱的大锅菜。一次他审案到深夜,警卫员刘吉庭怕他胃病发作,给他做了碗面条,拿了两个窝头和一碟辣椒端给他。他非但不吃,反而批评小刘:“部队和老乡生活都很困难,我怎么能多吃多占呢?虽然我是首长,但生活上应该和你们一样,不能在群众中造成坏影响,快把面条和窝窝头端回去。”
他脚穿的草鞋多半是夜晚挤出休息时间自己动手打的,有时还把多打的草鞋送给行军时缺少鞋穿的同志。他从来没有向供给处多领一件衣服。他的一床棉被,是1937年在山西临汾时别人送的,跟随他多年,风吹雨淋,已经破旧不堪,补了不少补丁。到他和林颖结婚时,供给处想给他换条新的,他坚决不肯,让林颖补了又补,一直用到他光荣牺牲。
熟悉彭雪枫的人都知道,他热情开朗,待人诚恳,有话直说,利索;另一方面,办事性子急,脾气暴。通常情况下,他平易近人,亲热和气,一旦发起脾气来,干部战士的确有几分敬畏。1942年整风后,大家一致感到师长的脾气大大改变了,对干部战士十分注意态度,平时更加和蔼可亲。一有空,不是到群众家串门,就是到师直各单位找饲养员、炊事员、保管员等普通战士谈心。
有一天,彭雪枫来看保管员老吴头。老吴是个老红军,年纪比彭雪枫大。两人亲热地谈了一阵后。老吴髙兴地说:“师长啊,你现在这脾气可真改了不少!”
彭雪枫赶紧凑近身问道:“老吴,你给我提提醒,看看我还有哪地方没有改的。”
老吴说:“我看就是喊警卫员时没有改。你总喜欢在屋里喊,喊不应就急了。屋里喊人,外面不容易听到。”
彭雪枫连连点头:“是,是,这我可没想到,一定得改,一定得改。”从那以后,彭雪枫喊警卫员,总是走到门口,或站到院子里喊,再也没有听到他为此发脾气了。
说起彭雪枫爱兵,那是有口皆碑的。有一次,行军途中,彭雪枫叫警卫员小刘送一封急信给九旅旅长韦国清。小刘因故把信送迟了,受到了严肃批评。到了晚上,因为行军疲劳,小刘躺在凉地上就睡着了。彭雪枫看见,不愿惊醒他,又怕他着凉,就脱下自己大衣,轻轻地盖在了小刘的身上,自己侧身偎在小刘身边睡下了。第二天,小刘一觉醒来,发现师长的大衣给牛屎沾脏了,急得哭了起来。彭雪枫连忙走过来又是哄又是劝:“脏了怕啥,放日头底下晒晒就是了,这点事也值得哭鼻子,哪像个革命战士!”说着还给小刘抹去眼泪,安慰了好一阵子,直到小刘破涕为笑。
对根据地的众多知识分子,彭雪枫更是尊重爱护。1942年夏,淮北区行政公署教育处在杨井镇集训中小学教师。彭雪枫在百忙中专门前往,邀请七八位教师座谈,了解学校有什么困难,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座谈结束,天下起了大雨,住在附近的教师代表都冒雨走了,惟有詹公天等两位教师因路远无法返回。彭雪枫见雨下得这样大,诚恳挽留两位老师在此住宿,并指示警卫员安排住地。
警卫员费了很大劲,才找来两块门板和两张芦席,只能搁一张床。鼓雪枫在铺上揭下一张芦席,往地上一放,对警卫员说:“我们俩在这上通腿吧。”
两位教师无论如何不肯让彭师长睡在地上,再三推辞不睡高铺。彭雪枫握着他们的手,十分真诚地说:“不用客气了,我们是革命军人风餐露宿,月当灯地当床习惯了。你们是我请来的客人,是我们边区的‘圣人’呀。”两位教师这才勉强睡上高铺,心里热乎乎的,由衷敬佩尊重知识分子的彭师长。
四、戎马倥偬苦读书。
四师和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都知道,彭雪枫最爱读书、最善于学习。彭雪枫一生都在战争环境中度过。在戎马倥偬之际,他也总是手不释卷。不管是行军还是作战,他的身后都是跟着两个马驮子,驮着他的书报箱子。出发时,他总是一再叮咛:“这是我的惟一财产,千万不能丢了。”一到驻地,洗了脚,他就在油灯下看书看报,经常一看就到半夜,甚至是通宵达旦。
1941年春夏,反顽斗争结束后,部队奉命转移到津浦路东,进驻洪泽湖畔休整训练,师部设在泗南的半城。彭雪枫认为这是弥补战争期间学习不足的好机会,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更加刻苦勤奋。
参谋长张震为了能让彭师长清静地多读些书、多写些文章,将自己办公室让给了他。彭雪枫非常髙兴。后来,他发现半城东门外的小庙里有两间空房。他就把这两间房子当作自己的“密室”,常常躲进去读书、写文章、修改演讲稿。
这座古庙东边紧靠洪泽湖,庙里只有一两个和尚,除了晨钟暮鼓,异常寂静。彭雪枫在这里经常读书学习到深夜,困了,就用冷毛巾洗脸,继续看书。一次,警卫员见他深夜伏在桌子上睡着了,就拿件大衣轻轻地披在他身上。彭雪枫被惊醒了,揉揉眼睛又看起书来。他的部下怕师长累坏了身体,劝他不要这样苦读。他笑笑说:“我还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呢,算啥苦读!不抓紧时间多学点,将来会输给工作的。”
就是在这座古庙里,彭雪枫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中国古代兵书,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眉批。有用红笔、蓝笔划的条条杠杠,还有加毛笔字的批注。在他所读过的俄文译本《战争论》的上册里,他就作了129条批共2867个字;用红、蓝、黑钢笔做的标志就有17种方式。《关于路西三个月反顽斗争战术上的教训》的长篇演讲,也是在这里修改完成的;另外,他还结合自己的经验,在这里写了一本《游击战术》的小册子到抗大四分校去讲授。大家反映讲得深入浅出,听了之后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彭雪枫读书面非常广泛,可谓兼容并包,门类繁多。他曾对四师的领导干部们说:“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决不是仅仅有一方面知识可以了,一定要有相当程度的各方面的知识,就像一个外科医生,只知道内症,他决不是一个好医生。”他读书,除了党内书报文件、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当然必读外,不论是日、伪、顽、友的报刊杂志,不论是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不论是中国的、外国的,他都爱看。有些说本、地方县志,他也找来査阅。仅从他写给妻子林颖的家信中,就可略知,他从1941年9月到1942年6月间,读过各类书籍约40部,有些不仅反复读,而且还力求背诵。如《孙子兵法》,他在给林颖的信中道:“已读七篇,且已成诵,对这些书,我决心朗诵多遍以求会背。学习是非咬牙不可的。”
彭雪枫有一枚图书专用印章,上面刻着一句古人的话“书有未曾经我读”七个字,盖在自己的藏书上,用以自勉,激励自己学无止境,永不自满。
刻苦地学习、辛勤地劳动,终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10月一年中,彭雪枫仅撰写的军事学术论文、战役总结、军事报告等就有34篇,其中15篇后来编入《彭雪枫军事文选》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三
先辈先进为镜,向先辈先进看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泗县隆重开展了以“弘扬雪枫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彭雪枫是我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他在皖东北战斗工作了三年零三个月,领导创立了以泗县为中心的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最终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形象有如一座丰碑,矗立在泗县人民群众心中。他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奋勇前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泗县县委认为:彭雪枫同志严于律己,心系群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他对自身要求严格,克勤克俭,大公无私,一心为民,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了党员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他的精神完全契合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雪枫精神的本质就是保持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英雄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却充塞天地、历久弥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泗县县委决定,以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7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革命先烈,重温党的历史,从雪枫精神中感悟真谛,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力量。
从2月份开始,泗县就以召开座谈会、举办诗歌朗诵大赛、邀请新四军老战士讲党课、到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举办纪念彭雪枫将军征文等活动,拉开了“弘扬雪枫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序幕。
清明节前夕,泗县县委、县政府和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联合在泗县举办了主题为“永远的怀念”文艺演出。5000多名干部群众观看了演出。
又是一年清明时,绵绵不尽寄哀思。4月5日清明节这天,泗县举办了彭雪枫将军塑像揭幕仪式、彭雪枫小学揭牌仪式和彭雪枫将军殉国70周年纪念仪式等三项活动,隆重纪念彭雪枫将军的丰功伟绩和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重温历史,抚今追昔,一系列纪念活动让泗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触及思想和灵魂的精神洗礼,大家表示要以革命先辈先进事迹为镜子正衣冠,继承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当新时期的好干部,努力多做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
彭雪枫精神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泗县县委把向彭雪枫同志学习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把弘扬雪枫精神与“为民、务实、清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的锤炼。
学习彭雪枫将军在四师整风时提出的“整风事不易,自省为更难”的精神境界,以雪枫精神为镜,勇于查摆问题,深刻剖析自己,泗县提出要做到“四不怕”和“四敢于”,即:查摆间题不怕严、敢于自我查摆,自我否定,把自己思想上作风上的问题和错误摆出来;亮出问题不怕丑,敢于对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深挖根源,对自己思想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深刻认识和总结;触及思想不怕痛,敢于说真话交真心讲真理,运用理论武器,结合自己成长过程,对自己思想和工作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反思;解决问题不怕难,敢于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认识和解决问题,在改造主观世界和转变工作作风上取得实效。
彭雪枫精神为人们树起了一座新的时代精神丰碑,犹如一颗璀璨之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泗县在雪枫精神指引下,坚持立行立改,注重解决问题,切实提高了工作实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活动中,泗县聚焦“四风”,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建立健全两项制度。“四个问题”:一是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开短会、发短文,3月24日,泗县将近10个会议合并召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二是严格规范公款消费。实行公款接待报告制度,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严禁领导干部借考察学习、培训招商等名义变相旅游。全县“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3500多万元,下降15.2%,节约的资金主要用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等工作。三是杜绝公车私用。全县491辆公务用车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并实行节假日封车制度,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地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清理超标办公用房。严格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全面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目前,全县14169编制人员,办公用房面积均符合相关标准。
弘扬雪枫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在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雪枫精神依然是鼓舞泗县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泗县人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县人民将进一步弘扬雪枫精神、继承烈士遗志,做厚德勤奋的泗州人,建宜居宜业的泗州城,走务实创新的泗州路,圆和谐幸福的泗州梦,把这片红色的土地建设成为创业福地、运河名城、美好乡村、幸福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筑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四
近年来,随着央视等新闻媒体对郭永怀事迹的宣传、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开放和荣成郭永怀事迹宣讲团活动的开展,郭永怀心有大我、报效祖国、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潜心研究、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得以广泛传播,不断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砥砺奋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无论是在过去的艰难岁月还是盛世今朝,英雄模范人物都是我们永恒的榜样。
《国家荣光:应该被永远铭记的共和国灵魂人物》记述了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罗盛教、王杰、张秉贵、袁隆平、“草原小姐妹”等14位新中国不同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反映出为祖国、为人民,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是国家荣光、民族脊梁,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五
今天我们去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彭雪枫纪念馆参观学习,它位于南阳市镇平县。一进大门,迎面是彭雪枫的高大铜像,耸立于晶莹剔透的花岗石基座上,石基上镌刻有“彭雪枫”的题字。
铜像后是座北面南框架结构的主体建筑,前为八角形瞻仰大厅、后为展室,平面呈“回”字形,寓现代特色和民族风格于一体。
瞻仰大厅门两侧为中共中央委员会1945年为悼念彭雪枫将军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199月9日(农历八月初二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9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
1929年6月,被派到烟台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做兵运工作。
1933年5月,调任红三军团四师,率部东征,连战皆捷,进逼福州。
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地区缩编,五师编为十三团,任团长。
1938年9月29日,《佛晓报》创刊。雪枫同志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发刊词并为刊头题字。
1938年11月26日,在河南杞县傅集成立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彭雪枫亲自兼任校长,该校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1940年8月,八路军三三四旅新二旅与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任司令员。
1941年1月6日,“晚安事变”发生;同月28日,八路军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任师长兼。
1943年3月17日夜,率部参加山子头自卫反击战,是役大获全胜,活捉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勒。
1944年9月上旬,率部继续西进,涤荡各地顽军,基本上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同月10日,围歼夏邑县八里庄顽军李光明支队,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至11日,全歼顽军一个支队,俘支队司令李光明等千余人。是役,彭雪枫同志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通过讲解员细致而又深情的讲解,被这位军事家的生平事迹深深感动着。彭雪枫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尤其是他牺牲时,儿子还未出生。也许只有参观完这样的地方,我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才会更坚定了爱国之情。一定还有千千万万像彭司令员这样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连儿女也未曾见过面的英雄们,只是记录在册的我们知道才有几个呢。庆幸自己生在和平时代,庆幸自己能过着幸福的生活。忽然想起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不要问我为什么爱国,而要去问那些不爱国的人为什么不爱国!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六
彭雪枫的家庭是个典型的耕读世家。祖父彭汝澜是个正直无邪,富有爱国心、正义感和有文化有教养的农民;父亲和母亲为人忠厚老实,勤俭为本,并极有责任心;伯父彭延庆是个学养深厚、知识广博的教师。彭雪枫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他耳闻目睹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现状,厌恶和憎恨的是地主豪绅、军阀和土匪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同情和怜悯的是父老乡亲在苦难中的挣扎与呻吟。其次,祖父、伯父的文化修养的影响及言传身教的作用,使他很自然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样,在彭雪枫幼小的心灵里,便播下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种子。彭雪枫天资聪明,勤学好问。从四五岁起,便跟祖父读书识字,听民间故事。《三字经》一类儿童启蒙读物,就是在这时候学的。《三国演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以及民间传说里陈胜、吴广、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领袖的生动鲜活形象与豪情壮举,都铭刻在他幼年的记忆里,对他优国忧民的思想和勇于反抗封建压迫的个性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彭雪枫在回忆自己的成长道路时说,除了参加革命以后,就是幼年“短短的家庭教育”了。
“祖父给我幼小时的一点‘文化’”,从此可以看出他对祖父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发自肺腑。这时除了祖父闲暇时的言传身教外,自然还有在地主家当私塾教师的伯父的良好影响和教育。在富家子弟集中的私垫学堂溜,彭雪枫不以家境的贫寒和地位的卑下对学业稍有懈怠。相反,他却牢记“贫贱不能移”和“威武不能屈”的名训,以古人头悬梁、锥剌股的精神,刻苦攻读。其胞弟宝兴在回忆雪枫在陈园随伯父伴读的情景时说:“当你很小的时候,伯父给财主家教学,你也跟着念书。
因为比别人穿的吃的都粗笨,曾经受人的小看和奚落,但你安心求学,丝毫不为这些所牵动。”逆境和清贫的生活磨炼了彭雪枫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坚强意志,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跟着伯父熟读了《论语》、《诗经》等许多古典名著。有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岳飞的《满江红》词,他不但能够背诵,而且对其大意要旨心领神会。伯父彭延庆每每为侄儿雪枫的天赋聪颖惊叹不已,时常为他的精学猛进称赞不迭,遂嘱其弟延泰送雪枫到县城仓房街初级小学校,即“仓房学堂”继续读书。
19春,彭雪枫踌躇满志转入镇平县城读书。东风习习,阳光明媚,万象更新。展现在彭雪枫面前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无比新竒和美好。由于家学扎实的底蕴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在仓房学堂,彭雪枫的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名扬全城。五四运动后,彭雪枫的爱国热情益发高涨。他边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边探索救国拯民的革命道路。这时,他本着自己所熟知的民间传说和当时他所能够接触到的一点新文化新思想,认真考虑和整理自己的思绪,写出了两篇具有现实意义的作文。
很显然,此时彭雪枫心里所向往的革命,是要仿效闯王李自成式的农民起义推翻封建,同时又要发动社会最底层包括妇女在内的人民群众。这样喻义深刻,说理透彻,笔墨酣畅的文章,经过老师推荐轰动全校,彭雪枫更为广大师生所注目,称羡不已。日月如梭,时节如流,两年倏忽而过。彭雪枫将在察院高小结业,一位直接给雪枫授课的老师曾特意把他招来,无限感慨和深情地对雪枫说:“我已教不了你了,你应该到外边去深造!”深造,继续充实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当然对雪枫来说是极其需要和梦寐以求的。
但是冷酷的现实却与人们的良好愿望相悖,等待他的并不是什么深造,而是失学,以及失学后的痛苦抉择。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七
95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带领人民捍卫尊严的中坚力量。85年前长征胜利,中国共产党克服艰难险阻,重获新生。如今中国这条巨龙腾飞于世界的东方,散发着越来越耀眼的光芒,书写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代人的肩头。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总结历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使命。
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村,一片空地中一座白色雕像庄严屹立着,这正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将军的雕像,在这座雕像正前方,便是彭雪枫将军纪念馆。2月21日,我们开始了第一站,来到了将星陨落的这片土地。走进大门,一座醒目的卧碑映入眼帘,庄严感油然而生。卧碑之后是一段短林荫道,道旁松柏青翠,郁郁葱葱,给整个庭院平添许多肃穆与平静。林荫小道直达纪念馆大厅,其侧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小教堂式建筑,斑驳的瓦墙、红色木门窗印刻着历史的痕迹,带着我们的记忆飞回到那段鲜红的峥嵘岁月中。纪念馆旁是一所以雪枫将军之名命名的小学,身在纪念馆庭院中,听着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时有飞鸟从松柏枝上惊起,恍惚中我感到这不是一座纪念馆,而是一个暮年老者的居所,他满头白发,背手在院中站着,昂着头,带着笑。
进入馆内,一张张记载历史时光的老照片在雪白的墙上格外耀眼,我们在带有将军鲜血的担架前满怀敬意,鞠躬献花。我们在照片墙前观摩他一生浮沉,为之欢喜、为之惋惜。我们用短短半个小时重走了将军的一生,但短短半个小时心灵所接受的触动确是我们的一生难忘。
参观完彭雪枫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缅怀烈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更是一种精神洗礼。他们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将星陨落,英名永存;激励来者,感念殷殷。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时时缅怀他们,并把他们作为激励我们工作的动力,进而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永远保持对学习的激情,对生活的热情,对人民的感情。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尽心尽职做好本职的人们,带上他们的接力棒,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人生的升华。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八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为了这个胜利,无数将士和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一个为国捐躯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今天我怀着崇高的敬意读了她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中,赵一曼先后两次被日本人逮捕,敌人用刑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敌人用铁条刺她腿上的伤口,往她的嘴里灌汽油和辣椒水,然后再用棍子把汽油和辣椒水从她的肚子里压出来,使用电刑不断地电击……不论敌人使用什么样的残酷刑具,赵一曼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始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消息,最后被敌人施以死刑。她怒斥特务头子道:“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在她倒地时,她脑海里映现出的是儿子与她在一起时的画面。她留给了儿子一封遗书:“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的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读到这里我想哭,我感受到了作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重获尊严,保护国土的伟大情怀。她受过高等教育。她原本可以守着儿子宁儿平安幸福的度过一生的,但她为了民族解放,放弃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这世上像她这样伟大、刚强的人叫做母亲!在中华民族谋求自身解放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赵一曼烈士堪称巾帼英豪,也堪称民族英雄。
而我却事事依靠父母,依靠他人。遇到困难只会退缩、逃避,怎能和英雄赵一曼比呢?要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以后我们要努力干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学会自立,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并发扬光大。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九
《雄关》政论片让更多观众了解到,武汉人民为了保护中国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的人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做出的巨大牺牲。
这部纪录片不仅让国际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抗疫”过程,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当下,它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新疫情的发展状况。由于疫情的多变,我们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但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病魔。
胜利贵在坚持,要想取得成功,就需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次次的跌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站起来的勇气,那么就一定可以成功。
持续数周的疫情时刻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但我们坚信我们会成功。面对疫情,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们用双手拯救数万生命,用无私铺就光明大道。国家最新布署了一系列措施,颁布条例,鼓舞人民,将防御战做到做好。
总理不远千里到武汉观察疫情,关心百姓,鼓舞全国人民。习总书记向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疫情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致以亲切的问候。
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不是一人在作战,背后是亿万人民的支持和鼓励,党和人民始终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恶劣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坚信”、做到“两个维持”,深刻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相信科学,做好隔离,不聚众,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共渡难关。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
今天下午的《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多难兴邦一词出自《左转》----“或多难以固起土,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能让我们强大,这就是“多难兴邦”啊。主讲老师们讲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感谢领导能关心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让全国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中国加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写满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热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师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决”。
疫情当头,一批批医务人员请缨出战,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战,召必回”的解放军军人,等等。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展现了华夏儿女的拼搏精神,他们突显了炎黄子孙的责任担当。疫情当头,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大爱无疆,国士无双,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他们本该享受安逸,却再次选择挂帅出征。他们的实事求是,他们的敢医敢言,有他们,我们更安心。他们才是我们该要追逐的“明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一代代新青年,一股股新力量,他们是国家的前途,他们是民族的希望。疫情当头,他们奋力赶往一线,有“基建狂魔,与时间赛跑”的青年突击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青年志愿者,有“言传身教,共抗疫情”的上阵父子兵,等等。他们脸上的勒痕是永不褪色的荣耀,他们留下的汗水是不忘初心的结晶,他们才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一
最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决定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对于把各方面优秀知识分子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形成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具有深远意义。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能号召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树立家国情怀,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牢记使命任务,将自身的发展同祖国、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结合,努力为祖国的发展改革贡献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广大知识分子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不负人民期望;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在基层工作的广大知识分子,更应该有新担当新作为。目前正是知识分子大有可为的黄金时代。基层单位要强化政治意识,把活动开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细抓实,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切实增强对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要把爱国奋斗精神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发挥党员知识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切实增强知识分子对新时代爱国奉献精神、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激发广大知识分子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无论是在过去的艰难岁月还是盛世今朝,英雄模范人物都是我们永恒的榜样。
《国家荣光:应该被永远铭记的共和国灵魂人物》记述了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罗盛教、王杰、张秉贵、袁隆平、“草原小姐妹”等14位新中国不同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反映出为祖国、为人民,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是国家荣光、民族脊梁,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三
在全社会形成致敬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这是对英雄们的最好纪念。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调研期间,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
8月,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革命老区,都要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他深情讲述共产党员夏明翰、长征路上的“军需处长”等英烈故事,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正是为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他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诗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杨靖宇、江姐、黄继光、赵一曼……这一个个用生命书写信仰的英雄人物,激荡过多少人的心田,点燃过多少人的热血青春。
在这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英雄的故事勉励年轻一代,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从中国革命史中汲取养分,坚定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共识与力量。
我国设立了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都要以国家的名义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以庄严的法治名义保护烈士名誉和尊严。这几年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充分发挥了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正持续转化为人们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和目光,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缅怀英雄。全国各类烈士纪念设施达103万多座,遍布祖国大地。在江西瑞金“红军村”,当年17位红军战士栽下的17棵青松被乡亲们取名“烈士林”;在江苏镇江丹徒区,8座无名桥梁以烈士名字命名,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寻亲热线”帮烈属寻亲、帮烈士找家……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行者无言,青史留名。英雄的气质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英雄的丰碑永远屹立于祖国的天地之间、人民的心灵深处。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四
《国家荣光》(第一季)将推出20位英雄人物,其中有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断肠明志的红军师长陈树湘、《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实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以及“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人,他们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荣光。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五
68年前,他用身体堵住了敌人枪口,他用生命诠释了英魂永恒。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敢打硬仗,他的精神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他就是特级英雄黄继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刚刚摆脱战乱的国家又一次面临着战火的考验。在这危难之际,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作出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1951年3月,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这一年他刚满20岁。
这一天,在五圣山背后的一片空场上支起了一块白布,电影队带来了苏联电影《普通一兵》,电影里男主人公用胸膛堵住机枪口的画面,深深震撼到了年轻的黄继光。曾经和黄继光在一个班的李继德老人,依然能够记起当年看完电影黄继光对他说的话。
黄继光就说,要是叫我也是这样做。他说你想一想牺牲一个人,救出多少人来啊。
1952年10月初,为了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联合国军”将攻击重点放在了中部战线上的五圣山。
站在五圣山上,可以看见一条公路,贯通平康平原,“联合国军”一旦突破五圣山,朝鲜首都平壤将会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强调说:“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如果失掉五圣山,我们就要退后200公里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志愿军在五圣山的要塞地区部署了代号为0号至9号高地,0号高地就是597.9高地的制高点。要想拿下五圣山,就必须占领它前面的537.7高地和597.9高地。
1952年10月14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指挥部队,对志愿军发动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
每秒钟6发的狂轰滥炸,把上甘岭主峰的标高削掉了整整两米。战斗打响仅仅一个上午,志愿军第15军精心构建四个多月的防御工事就荡然无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五天,敌人用190万发炮弹将岩石构成的山头炸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曾经有战士回忆说,当时志愿军的阵地上,甚至找不到一块可以架设机枪的石头。
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第六天,敌军的炮弹依旧向志愿军阵地倾泻,志愿军失去了上甘岭上全部表面阵地。战士们被迫退守坑道,而能够进入坑道的官兵也所剩无几。
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下令,集中44门重炮和一个火箭炮团的兵力,对两个重要目标537.7和597.9高地实行反攻。
经过大半夜的浴血奋战,志愿军收复了537.7高地全部阵地和597.9的大部分阵地,唯独0号高地却是久攻不下。心急如焚的营参谋长叫来通信员:“马上去6连传达命令,务必在天亮之前拿下0号高地!”
“保证完成任务!”说完,通信员的身影就消失在了拂晓前的夜色中,这个矮小而灵动的战士,就是黄继光。
冲进6连的指挥所,黄继光发现原本一百多人的6连,眼下只剩下十六人。此时,0号高地上,敌人躲进三个地堡里,这三个地堡呈品字形排列,交叉射击,相互策应。
就在这时,黄继光、吴山羊、肖登良三名通信员组成了爆破小组,一起冲了出去。
随着两声巨响,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敌人东西两侧的地堡,只剩下了中间的那座地堡。
一进封锁线,人家那个机枪“嗒嗒嗒”一打,吴山羊就牺牲了,肖登良也在后头趴在这了,紧接着黄继光也趴了。
肖登良再也站不起来了,黄继光拖着他的伤腿,缓慢地向敌人地堡爬去。一米,两米,三米,黄继光奋力扔出了手雷便一头栽倒在地。敌人的机枪停止了射击,6连的战士奋不顾身冲了上去。就在这时,敌人的机枪口再一次冒起了火光。黄继光扔出的手雷只炸塌了地堡的一角,敌人换了射击孔继续扫射。冲上来的志愿军战士,一个接一个倒下。
突然,在火光中一个身影晃动了一下,战士们大喊:“黄继光,黄继光还活着!”手雷已经用完了,黄继光爬到地堡一侧,他用胳膊奋力撑起自己的身体,左手抓住地堡旁的麻包,右手举起,侧身冲着战友们喊话。
就在这个时候,黄继光猛地爬起来,猛地起来上去往前一堵,那个照明弹还没黑,我一看背后看见有血了。在这个时候两挺机枪都哑了。
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机枪孔,就在这时,6连战士冲出了战壕。“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战友们冲向了敌人的地堡,将冲锋枪里的子弹全部射向了地堡里的美军士兵。
1952年10月20日清晨,阳光照在597.9高地上,战斗结束了。战友们发现,黄继光仍然趴在地堡上,两手紧紧抠着地堡上的麻包,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腹,在他的背上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担任卫生员的王清珍,曾经为黄继光整理遗体。
他那个两个手还抓着,抓的那个动作,这个脸上黑黑的戴的志愿军的帽也染黑了,身上血干了,背也打空了,这个腿也负伤了。
在一间炸坏的民房里,王清珍和她的同事用温水将黄继光身上已经凝固的黑血块清洗干净。他们含着眼泪,将黄继光被打穿的胸膛缝合好,并为他换上了一身新军装。黄继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年轻的21岁。
1953年2月26日,黄继光的遗体运回了祖国,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回了他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年过六旬的老母亲邓芳芝得知消息没有流下一滴泪水,她只是独自坐在村口看着儿子离家的方向。几天后,邓芳芝为小儿子黄继恕收拾好行囊,再一次将自己亲生骨肉送上朝鲜战场。1975年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带着对儿子的思念永远闭上了双眼。
如今在位于湖北省的解放军空降兵某部6连,黄继光的塑像成为了最醒目的标志,这里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黄继光所在部队。每当新兵入伍,战士们的第一课就是走进连荣誉室,缅怀他们心中的英雄。在和平年代,黄继光精神被当代军人用新的视角诠释着,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作风,影响着共和国每一位守卫者。
用胸膛抵住喷火枪口,用生命直面冰冷死亡,
他就是新中国守护者,他就是新中国的荣光。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20年清明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特别推出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弘扬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正气,让英雄精神薪火传承。
《国家荣光》(第一季)将推出20位英雄人物,其中有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断肠明志的红军师长陈树湘、《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实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以及“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人,他们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荣光。
为了鲜活立体地塑造人物,节目组走访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前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挖掘最新披露的档案资料,采访逾百位专家学者和亲历者,以史实为基,超越人们熟知的故事深挖内情、解析疑团,不仅讲述事迹,更着力探寻英雄行为的动因和人物的成长轨迹,彰显伟大寓于平凡的人性之光。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七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秋,她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她和团长带领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在一座山里。她沉着地协助团长指挥部队与日伪军激战,连续打退敌人6次进攻,但由于敌我兵力悬殊,无法打破敌人包围。突围中,赵一曼身负重伤。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时,被搜捕的日军发现,战斗中她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投降招供,她宁死不屈。为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
在医院监护治疗的几个月里,她教育争取中国籍看护人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人员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日本军警追捕再度被俘。敌人对她施以更加残酷的刑讯,仍毫无所得,遂1936年8月2日把她押回她曾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仅31岁。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八
面对现阶段疫情形势,姚家街道现代逸城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学习灯塔大课堂第八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各方面工作。
本期大课堂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部署:
1、打好湖北武汉保卫战。
2、全力做好北京的防控工作,加强京津冀联防联控。
3、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关爱并做好一线医务人员科学防治培训,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
4、加快科技研发攻关,积极研发药品、疫苗、推广有效诊疗方案。
5、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分享经验,加强合作。
6、提高新闻娱乐工作有效性,正确宣传解读部署,推广防控好办法。
7、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对经济发展做出相应要求:
1、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高中低危险区分区分级恢复。
2、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做好已有金融政策。
3、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工作。
4、脱贫攻坚任务。扶贫龙头企业、完善防止返贫机制。
5、推动复工复产要分区分级精准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再建和新开工项目,用资保障等。
6、注重春季农业生产,解决备耕问题。
7、保障民生,对困难者兜底保障,做好其他疾病患者的就治工作等。
8、稳住外贸外资,保障外贸产业链运转,重大项目落地等。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更加确信,打好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长期战,阻击战,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认真履行自身责任,抓落实、抓细致、抓落地,在社区基层的防疫工作中找短板,吸取教训,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大倡导共建单位、社区党员、居民等参与进来,共同与疫情作斗争,为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国家荣光彭雪枫英雄事迹观后心得篇十九
何谓英?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古今中外,可称之为英雄者,寥寥可数。
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一圈又一圈,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英雄的误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哪个时代都有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哪个时代都需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鲁迅曾经说过,真的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个时代远去了冲锋陷阵的机会,抛去了闹革命促生产的蛮劲儿,不见了革命小将的造反有理举动,能有的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慵懒生活。习惯了安逸与漠然,如何在内心里激起那种一呼即应的使命感,如何在简单的生活里保持高尚的操守却成了一件难事儿。
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搭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19岁。他们的生命永远19岁,他们的青春永远19岁。
且不必说他们是八零后,亦不必说他们是大学生。仅仅他们站出来的这个举动我们就该为他们鼓掌,呐喊。而他们不仅站了出来,还用生命向我们证明这代人,并不尽如世人眼中所谓垮掉的一代。我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我们的身上也留着英雄的血,英雄的精神。
鲜活的生命已经化作尘埃,他们用生命做出的呐喊却久久回荡在我们耳边。唤起我们心中沉睡的真神。
真爱大爱,不只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的。浮躁与喧嚣可能会模糊我们对于梦想的坚持,挫折与磨难可能会阻挡我们迈向成功的彼岸,唯有道德的底线和灵魂的救赎不能放弃。
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和记忆里的。真正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他们微不足道却举足轻重的力量,让我们得以安生,倍受感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9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