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小象教案(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7:34:31
曼谷的小象教案(优质17篇)
时间:2023-11-30 07:34:31     小编:飞雪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应该符合教材的教学要求和学科的教学标准。在编写自己的教案时,可以参考这些范例的结构和思路,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一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1/41234下一页尾页。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二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二、重点学习第四小节,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三、学习五--八小节,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挥。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找出小象洗车的句子,学生感悟。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小象说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这次作者说小象乖巧同样离不开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挥。阿玲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对小象说些什么呢?请你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把她对小象说的话补充出来。

阿玲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好像在说:“_________”,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说:“_________”。

(4)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更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4、学生.总结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书中的有关句子和你刚才读书的体会谈一谈。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达,升华主题。

1、想象表达:

如此美丽聪明的阿玲,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笑的,这时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

(1)在__________时,阿玲“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时,阿玲“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_________”。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刚才的填空谈一谈你的看法。(热心助人、做事不求回报。)。

2、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说一说泰国人民怎样?要联系文章中司机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课文的景物描写。

当我们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认识了作者笔下的阿玲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泰国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读一读,书中几处描写雾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雾吗?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美的景来赞扬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请你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课文4、7小节的背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话写完整,把自己的。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三

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乖巧聪明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且冲洗干净,得到周围人们的赞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赞美的不仅是小象,更是阿玲那乐于助人、办实善良的心灵。使人们感受到曼谷这里景美、物美、人更美。

把课堂的阅读活动视为一种生活,在阅读的生活中,充分释放学生的生命力。课堂教学完成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对话上,在一种虚拟的旅游中,领悟课文的全过程。

另外,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努力追求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使得语文课堂变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这是我执教上曼谷小象的又一特色。

以虚假的旅游串连教学的全活动,富有生活意趣。

1、体会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情,学习阿玲助人为乐的品质,增强学生热爱保护动物意识。

2、理解我为什么赞叹小象,联系阿玲三次微笑体会阿玲的优秀品质。

3、理解三次需色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4、看感表地朗课文,背育4――7自然段,从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育4――7自然段,从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一)课前延伸

生讲故事引入到曼谷景美,物美、人更美。设想学生到曼谷游一游,玩一玩。

设计意图:故事开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地将学生思维带入本课的学习内容,营造学习氛围。

(二)初读检查,让学生自主体会文章内容

1、师拟旅游曼谷,请生闭上眼睛,坐波音747容机飞到曼谷。板书20曼谷的小象。

2、初读课文,

(1)找出一句读得最棒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句子,说说为什么重要?

(3)读一句你觉得最难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难读?

设计意图:

选择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思考、比较的过程,也是激发他们强化学习主人翁意识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同学在曼谷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看,就发现那有最棒的句子,最重要的句子 这回我们要下马看花了,要仔仔细细地看,痛痛快快地玩。

1、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文章你认为从哪几方面写的?

2、写曼谷景色美,抓哪些景物,找出其中的句子?(抓三次雾色变化,从雾色变化也能仅映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1、刚才,同学们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图画,合理想象,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文章中的两个主要角色――阿玲和小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好喜欢哪个角色就学习哪个角色。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计一个探究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议论交流中表白各自看法,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2、汇报

(1)阿玲:通过同学表演,抓住阿玲的动作“拍拍、贴贴、指了指”没有说话,把这些动作变成了语言说出阿玲的美。

(2)指导朗读

观察现场,了解情况,读时要慢。

指导小象洗车要读出平静、可亲语气。

设计意图: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词语,激发学生理解词语兴趣,同时通过说话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

3、奇迹,真是奇迹!太好了!这还不算完,小象的拿手好戏还在后面呢?

小象甩、潇洒、伸直、冲、喷 体会小象乖巧。

4、指导朗读

“潇洒”表现小象自如神态,语速稍快,语调上扬。

1、喜欢哪一段,就背哪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你们觉得采用什么方法背得快?

(想象画面,抓重点词,看图)

3、自己练习背诵。

4、小型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

小学生正处在积累语言的黄金年龄,多背一些文章可以终身受用。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

同机、阿玲,小象上台表演,一生读第七自然段。

写一段告的话。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

2、能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能通过讨论懂得“我”赞叹的是什么。

5、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小象的聪明乖巧是阿玲训练和指挥的。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通过讨论懂得“我”赞叹的是什么。

4、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听到大象这个动物的名字,你都知道些关于它的哪些知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曼谷的小象,看看它能给咱们带来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中的这只小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1个词语或是1句话表达你的感受[y1]。

2)那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y2]?

3)汇报。读一读画下的句子。

5)多么乖巧的小象啊!我心中暗暗赞叹……,“我”赞叹的是什么呢[y4]?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乘泞冲。

3)重点指点字形:胸晰乖。

2、出示生词:司机妇女绣花奇迹佩服干净乖巧赞叹铜铃声胸有成竹。

(个别读、小组间互相检查读一读。)。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3、通过阿玲的三次微笑,加深学生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意思,能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曼谷的小象这节课。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己的语气。

2、默读课文,找出阿玲微笑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

3、汇报有几次微笑。

4、指名读。

(结合课文,理解阿玲愿意帮助我们。)。

2)第二次:“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的摇了摇头……”,这句话又表现了什么[y5]?

3)第三次:“她却摆摆手,笑眯眯的……”,这句话呢[y6]?

5、带着你们对小象和阿玲的感受,再读一读这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6、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1)从课文找出有这4个词语的句子,说一说词语的意思,体会用法。

2)结合对此语的理解,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3)集体订正。

三、课堂:阿玲的这种热心帮助人的好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以后也争做一名热心帮助人的少先队员。

四、作业:造句。

[y1](聪明,乖巧……。)。

[y2](找出相应的语句或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

[y3](启发学生通过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及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理解小象的乖巧和阿玲的训练有方。)。

[y4](谈谈自己的感受。)。

[y5](结合课文,说明阿玲不满足小象只把车拉出泥潭,表现阿玲帮助人要完全彻底。)。

[y6](结合课文,谈感受,表明阿玲热心助人而不求回报的好风尚。)。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五

[内容]。

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所记叙的事,感受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以及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学会本课生字,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对曼谷近郊美景的描绘和对乖巧的小象的赞叹,领会阿玲热心助人的品质和她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同时进行段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懂得课文并非主要写小象、写景,而是主要写人。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熟读全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精读全文,理解重点词句段,读准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引人入胜。在美丽的东南亚,有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那里四季常青、景色奇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就是泰国的首都――曼谷。曼谷不仅有迷人的风光,还有温顺可爱的小象。同学们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吗?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曼谷迷人的风光和曼谷的`小象吧!

二、温故知新,整体感知。回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部分探究。

(一)学习第一――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八自然段。

2

[1][2]。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六

1.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和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及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

充分领会本课借小象赞美阿玲美好心灵的叙述方法。

教学难点。

1.同重点。

2.理解作者发出的两次感叹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投影幻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审题,激趣导入。

(二)审题:找出课题中的重点词即题眼――小象。哪儿的小象?(曼谷的)曼谷是哪国的首都?本课为什么要以“曼谷的小象”为题目?围绕曼谷的小象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同学习课文。

二、认真读文,理清脉络。

(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文从第几至第几自然段是写阿玲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掉进泥坑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4~9自然段。)。

(四)指名读第4自然段。是什么意思?(介绍阿玲和小象走来了,以及阿玲的外貌。)。

(六)在阿玲的指挥下,小象冲洗汽车是哪个自然段?(第8自然段。)。

(七)出声读7、9两个自然段。主要写谁干什么?(作者和司机发出赞叹。)。

(八)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4~9)主要写了什么?(阿玲指挥小象做好事的经过。)。

(九)1~3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分别交待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1~3自然段及第10自然段后讨论。(1~3自然段)交待了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原因。第10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楚。

(十)指名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记叙的顺序。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

(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自然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认真看书,注意景色描写句子。

(二)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三)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四)投影,去掉以上景物描写句子中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五)看书后作业第2题。这道题括号里的词语不仅有色彩描写,还有形容声音和人的神态的描写。请思考,原句和去掉括号中词语描写的句子相比较,哪种句子好?为什么?(原因同上。)。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直插重点,体会中心。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5.默读5、6、8三个自然段。划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词语及小象拉汽车、冲洗汽车的'动作词语。想想这些动作词语说明什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

“绕着汽车走一圈”、“沉思片刻”,说明阿玲在了解陷车的情况后考虑怎样指挥小象的行动。阿玲两次“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的大耳朵”说明阿玲对小象进行无声的指挥,是她平时训练出来的。“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说明小象聪明能干。“伸直鼻子,冲着车身喷起了水……车身焕然一新。”说明小象善解人意、聪明能干。小象两件事的成功表现,全凭阿玲的智慧,是阿玲指挥的结果。

这是借小象来表现阿玲热心助人的美好心灵。

二、总结重点,归纳升华。

1.指名朗读5、6、8三个自然段。体会小象的乖巧、聪明;阿玲的能干、热心。

2.自己感情朗读7、9两个自然段。想想作者这两次赞叹只是在赞叹小象吗?投影理解句子。

(1)“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奇迹,指使人惊奇的事情。绝技,指独一无二的技艺。因为小象能把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很轻松地拉出来,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了赞叹。这里不仅赞叹小象的绝技,而是对小象的主人阿玲能训养出这样聪明能干的小象而深感佩服而发出了赞叹。

(2)“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乖巧,指听话、机灵、讨人喜欢。作者对小象听话、机灵、善解人意发出了赞叹。当然对小象的主人阿玲的能干更是钦佩极了。

小象连做两件好事,都是受阿玲的指挥,本文借小象来表现阿玲美好的心灵。

3.作者和司机几次感谢阿玲?阿玲怎样对待感谢?找出词句读一读。想想说明什么?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七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一、讲读课文。

1、首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咱们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2、读的真好,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读完这篇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板书(小象)那你们喜欢这头小象吗?

4、让我们再读书,请看学习要求。

一边读书,一边划出课文中描写小象的句子,仔细品读一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小象的理由。

5、大家觉得有话可说了吗?请把你的学习收获说给你们小组的其他同学听,好吗?

6、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认真,我们请几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学习收获。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他们的回答不完整,那我们就给他补充;如果他们的回答不正确,那我们就给他改正,但千万不能重复。

7、班内交流。

(1)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掀掀,西撬撬。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对比读,体会小象拉车的轻松。

你见到这头聪明的小象,你会怎么说?那文章中是怎么说的?该怎么读?

(2)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一会儿甩着长鼻子,潇洒的回来了。它伸直鼻子,冲着车身喷起了水,把污泥冲得干干静静,车身焕然一新。

指导读。

焕然一新的汽车就在你的面前,可爱、乖巧的小象就站在身旁,此时此刻,你又会说什么?

9、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把你喜欢阿玲的理由再说给同桌听听。(同桌学习)。

10、刚才大家都互相学习了,现在让我也共享一下你们的快乐,好吗?

(1)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沉思了片刻,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

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如果我们把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可能是几句什么话?

011、读的很好。还有谁想说说你喜欢阿玲的理由。

她冲我们微微一笑,露出整齐的牙齿。

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

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

二、听课文录音。

听了大家的读书,我更深的认识了曼谷的小象的聪明、乖巧,善解人意;曼谷阿玲的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去领略曼谷迷人的自然风光,去感悟曼谷浓浓的乡情。

四总结课文。

1、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话想说吗?

2、这篇课文写的非常美,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深情。下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欣赏,可以读你喜欢的自然段,也可以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八

在本节课中,窦老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了“绿油油”、“点缀”、“掀”、“撬”等词语,窦老师采用板画的方法,画出绿油油的草地,让学生明白绿油油应该是大片,而不是一小块;然后让学生在草地上点缀小花,通过演示,学生初步明白了点缀只是星星点点,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来观察每个人的服装,进一步理解点缀的意思;窦老师还采用了让学生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掀”和“撬”,在亲自做一做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明白了词语表达的动作;窦老师还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反串,在一问一答中,轻松体会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潇洒”。

在读《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收获了要把词语放置到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会运用。而窦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对苏氏这一观点的验证。在窦老师设置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深刻到位,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现象。

二、注重读书方法的渗透。

窦老师的这节课中除了对词语教学非常成功之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1、在读中观察。

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的时候,窦老师先引导学生读过句子,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你看到的小象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语表达。通过观察,学生们纷纷进行描述,小象的可爱、阿玲的美丽在学生形象的描述中浮现了出来。通过观察、表达,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文中语句表达的感情色彩,通过观察,老师无须太多的指导,学生已经完全可以感情朗读句子。

2、在读中想象。

窦老师告诉学生:“有时我们读书,方法很多,比如刚才我们用看的方法,就是一边读句子,眼睛一边‘过电影’,画出现了,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画了。实际上这一段书要求背诵,你们过一遍电影,离背诵就只差一步之遥。”在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边听老师配乐朗诵,边想象画面,抽象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被转化为了画面,然后又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子里,从而使语言得到周转,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3、在读中质疑。

窦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外,还教给了学生要学会质疑。当窦老师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夸小象的语句后,让学生试着去提问题,一边质疑,一边再读课文,再解疑,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学生把难以理解的语句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消化掉了。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九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

2、能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能通过讨论懂得“我”赞叹的是什么。

5、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理解小象的聪明乖巧是阿玲训练和指挥的。

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通过讨论懂得“我”赞叹的是什么。

4、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别人的事情,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听到大象这个动物的名字,你都知道些关于它的哪些知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曼谷的小象,看看它能给咱们带来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中的这只小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1个词语或是1句话表达你的感受[y1]。

2)那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y2]?

3)汇报。读一读画下的句子。

5)多么乖巧的小象啊!我心中暗暗赞叹……,“我”赞叹的是什么呢[y4]?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乘泞冲

3)重点指点字形:胸晰乖

2、出示生词:司机妇女绣花奇迹佩服干净乖巧赞叹铜铃声胸有成竹

(个别读、小组间互相检查读一读。)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3、通过阿玲的三次微笑,加深学生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感受小象的聪明乖巧和阿玲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意思,能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曼谷的小象这节课。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己的语气。

2、默读课文,找出阿玲微笑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

3、汇报有几次微笑。

4、指名读。

(结合课文,理解阿玲愿意帮助我们。)

2)第二次:“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的摇了摇头……”,这句话又表现了什么[y5]?

3)第三次:“她却摆摆手,笑眯眯的……”,这句话呢[y6]?

5、带着你们对小象和阿玲的感受,再读一读这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6、从“佩服”、“干净”、“赞叹”、“胸有成竹”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1)从课文找出有这4个词语的句子,说一说词语的意思,体会用法。

2)结合对此语的理解,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3)集体订正。

三、课堂:阿玲的这种热心帮助人的好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以后也争做一名热心帮助人的少先队员。

四、作业:造句。

[y1](聪明,乖巧……。)

[y2](找出相应的语句或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

[y3](启发学生通过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及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理解小象的乖巧和阿玲的训练有方。)

[y4](谈谈自己的感受。)

[y5](结合课文,说明阿玲不满足小象只把车拉出泥潭,表现阿玲帮助人要完全彻底。)

[y6](结合课文,谈感受,表明阿玲热心助人而不求回报的好风尚。)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

笔者曾听过不少老师讲《曼谷的小象》,大多数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小象的身上,不厌其烦地分析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以认识小象的聪明乖巧。但这一篇文章真的是在表现这头动物吗?笔者深入思考之后,觉得作者的表现对象并非小象,而是它的主人阿玲。再深入一想,又似乎不止阿玲。于是笔者细细地品读了一次课文。读完后,就掩卷,但未再深思,而是就全文去“感觉”,在那样的环境中,地上、天上、眼前、耳边,参与故事的人、物,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结束……总觉得那么富有诗意。怎么回事,一个突然产生的直觉告诉我:美!——处处洋溢着美的一篇充满画意的诗;又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于是我明白了,美,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教法也就随之而来了,于是,产生了这个课例。因此我认为,上述的这一点“觉悟”,是这个课例之所以能有一些新意的关键。

教师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得益于“感觉”,所以上课时,也引导学生去感觉。这个“感觉”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妙,有些不可捉摸,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性地理解体会。不要搞那么多理性化的分析,让学生去“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是这样感觉、想象、读悟过来的。

着力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当然还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在大量的默读、朗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但培育了审美的情趣和能力,也非常自然地实践了语言学习,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在阅读中,学生对“点缀”“颠簸”“潇洒”等词语的理解过程,对阿玲没说一句话,作者没写她的外貌,汽车陷入泥坑美不美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风趣,幽默、灵活、巧妙,而且深化了对美的理解。最后归结到的“生活美”、“爱心美”,是对课文的内涵最深刻、最有分量的认识。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乘坐、轮子、司机、铃声、裙子、整齐、聪明、佩服、握住、表示、感谢、乖巧、赞叹、致谢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领会泰国妇女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摘抄、积累语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阿玲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课文对聪明、乖巧的小象的赞叹,体会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

三、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下列词语:

点缀颠簸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橘红色悦耳招呼聪明?

阿玲用小象的大耳朵笑眯眯地脸蛋紧贴着红润的。

二、按下面的要求做练习。

1、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景物的描写。

2、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3、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三、从文中找出五个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

橘红色:

四、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并回答问题。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头小象有什么特点?阿玲是怎样一个人?

1、小象的特点:

2、阿玲是。

五、读扩展文章《可爱的小象》。

---------------------------。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二

《曼谷的小象》一课讲述了课文主要讲作者一行在去曼谷的路上,汽车陷进泥坑,在着急的情况下,阿玲和小象来帮助我们把车从泥坑中拔出来,表现了阿玲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

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才能当好真正的`学习主体。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以作者对小象的两次赞叹作为突破点:先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一句“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让学生理解小象帮助“我们”拉车的经过。对于第二句赞叹语,我则让学生品读,说说怎样读,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质疑,意在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效果。课文的选编意图是:让学生从具体描述中体会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心灵美,感受作者在表达过程中的语言美,能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在学习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环节中,我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赞叹句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由小象的聪明引导学生自悟阿玲的训练有方,再从学生动手演阿玲指挥的动作、动口说阿玲指挥的动作和阿玲三次笑的特定意思体会阿玲的心灵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整堂课中学生以自己读、自己品为主。偶以齐读,个别读,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烘托出阿玲的心灵美)。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三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景美雾色橘红色—金色—紫微微。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二、重点学习第四小节,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三、学习五--八小节,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挥。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找出小象洗车的句子,学生感悟。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小象说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这次作者说小象乖巧同样离不开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挥。阿玲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对小象说些什么呢?请你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把她对小象说的话补充出来。

阿玲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好像在说:“_________”,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说:“_________”。

(4)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更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4、学生总结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书中的有关句子和你刚才读书的体会谈一谈。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达,升华主题。

1、想象表达:

如此美丽聪明的阿玲,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笑的,这时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

(1)在__________时,阿玲“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时,阿玲“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_________”。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刚才的填空谈一谈你的看法。(热心助人、做事不求回报。)。

2、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说一说泰国人民怎样?要联系文章中司机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课文的景物描写。

当我们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认识了作者笔下的阿玲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泰国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读一读,书中几处描写雾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雾吗?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美的景来赞扬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请你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课文4、7小节的背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话写完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请你自己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提醒学生要按照我们以前讲过的背诵课文的方法。

1、复习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2、完成填空。

3、教师引读,学生背诵。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背诵,还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学生比赛背诵。

三、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并引导学生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把生字按课文大意连成一段话。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

汽车陷进泥坑里,在悦耳的铃声中,泰国妇女阿玲带着一只小象走来。司机和阿玲打招呼。阿玲拍拍小象的鼻子,聪明的小象很快把汽车拉出来了。司机向阿玲表示感谢,阿玲笑眯眯地又指挥小象,喷净了车上的污泥。我心中赞叹着,多么乖巧的小象!

(以上内容,可边说边写,也可出示写好的投影)。

2.重点讲解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感谢:就是谢谢,“感”字上下结构,“心”字底。

鼻子:讲明上中下结构。

乖巧:注意讲明“乖”与“乘”的区别,指导学生写好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3.讲解个别词语。

(培养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语能力及口头造句能力)。

赞叹:就是非常称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会非常称赞?

悦耳:就是声音很好听。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如:悦耳的歌声,悦耳的琴声,悦耳的铃声及小鸟悦耳的叫声等。

四、指导造句,练习说话。

1、从书中分别找出含有“悦耳、赞叹”一词的句子读出来,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

2、指导造句:

(1)悦耳:好听的意思,一般形容声音。(铜铃声、说话声、乐曲声、钢琴声、流水声……)。

(2)赞叹:称赞、夸奖。

例:面对精巧的工艺品,参观的人们赞叹不止。(杂技表演、伟大建筑、精致的艺术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况下,谁?发出赞叹?谁?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赞叹?

3、练习造句,师生评议。

五、指导学生写话。

按照课后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段话,进行想象练笔。

要求: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3、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板书。

景美物美人更美。

雾色小象阿玲。

拉车形象美。

‖‖。

洗车心灵美。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四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组成。课文都是围绕“崇高的真挚的情”来写的,热情赞扬了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和人的美好心灵。《曼谷的小象》讲述了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使人们感受到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极为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难忘的八个字》记叙的是一个残疾小女孩在一次课堂上听到老师跟她说的“八个字”,从而改变了她对整个人生看法的故事,赞扬了伦纳德老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香玉剧社号”飞机》通过描写豫剧表演艺术家赏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事,充分地表现了一位艺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中,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让学生反复进行阅读实践,使其进入自由自主的学习状态,紧扣语言文字边读边想,自悟自得,体会文中的物美、人美与情美。2、重视文章表达方法的指导。3、注意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4、抓住环境描写的语句,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环境描写与表现人物品质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培养。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景美雾色橘红色-金色-紫微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二、重点学习第四小节,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三、学习五--八小节,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挥。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找出小象洗车的句子,学生感悟。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小象说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这次作者说小象乖巧同样离不开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挥。阿玲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对小象说些什么呢?请你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把她对小象说的话补充出来。

阿玲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好像在说:“_________”,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说:“_________”。

(4)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更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4、学生总结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书中的有关句子和你刚才读书的体会谈一谈。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达,升华主题。

1、想象表达:

如此美丽聪明的阿玲,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笑的,这时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

(1)在__________时,阿玲“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时,阿玲“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_________”。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刚才的填空谈一谈你的看法。(热心助人、做事不求回报。)。

2、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说一说泰国人民怎样?要联系文章中司机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课文的景物描写。

当我们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认识了作者笔下的阿玲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泰国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读一读,书中几处描写雾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雾吗?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美的景来赞扬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请你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课文4、7小节的背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话写完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精读了课文29课《曼谷的小象》,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美在哪儿?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请你自己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提醒学生要按照我们以前讲过的背诵课文的方法。

1、复习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2、完成填空。

3、教师引读,学生背诵。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背诵,还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学生比赛背诵。

三、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并引导学生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把生字按课文大意连成一段话。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

汽车陷进泥坑里,在悦耳的铃声中,泰国妇女阿玲带着一只小象走来。司机和阿玲打招呼。阿玲拍拍小象的鼻子,聪明的小象很快把汽车拉出来了。司机向阿玲表示感谢,阿玲笑眯眯地又指挥小象,喷净了车上的污泥。我心中赞叹着,多么乖巧的小象!

(以上内容,可边说边写,也可出示写好的投影)。

2.重点讲解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感谢:就是谢谢,“感”字上下结构,“心”字底。

鼻子:讲明上中下结构。

乖巧:注意讲明“乖”与“乘”的区别,指导学生写好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3.讲解个别词语。

(培养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语能力及口头造句能力)。

赞叹:就是非常称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会非常称赞?

悦耳:就是声音很好听。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如:悦耳的歌声,悦耳的琴声,悦耳的铃声及小鸟悦耳的叫声等。

四、指导造句,练习说话。

1、从书中分别找出含有“悦耳、赞叹”一词的句子读出来,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

2、指导造句:

(1)悦耳:好听的意思,一般形容声音。(铜铃声、说话声、乐曲声、钢琴声、流水声……)。

(2)赞叹:称赞、夸奖。

例:面对精巧的工艺品,参观的人们赞叹不止。(杂技表演、伟大建筑、精致的艺术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况下,谁?发出赞叹?谁?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赞叹?

3、练习造句,师生评议。

五、指导学生写话。

按照课后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段话,进行想象练笔。

要求: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3、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板书。

景美物美人更美。

雾色小象阿玲。

拉车形象美。

‖‖。

洗车心灵美。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五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组成。课文都是围绕“崇高的真挚的情”来写的,热情赞扬了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和人的美好心灵。《曼谷的小象》讲述了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使人们感受到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极为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难忘的八个字》记叙的是一个残疾小女孩在一次课堂上听到老师跟她说的“八个字”,从而改变了她对整个人生看法的故事,赞扬了伦纳德老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香玉剧社号”飞机》通过描写豫剧表演艺术家赏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事,充分地表现了一位艺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中,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反复进行阅读实践,使其进入自由自主的学习状态,紧扣语言文字边读边想,自悟自得,体会文中的物美、人美与情美。2、重视文章表达方法的指导。

3、注意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4、抓住环境描写的语句,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环境描写与表现人物品质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培养。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景美雾色橘红色—金色—紫微微。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找出小象洗车的句子,学生感悟。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小象说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这次作者说小象乖巧同样离不开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挥。阿玲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对小象说些什么呢?请你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把她对小象说的话补充出来。

阿玲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好像在说:“_________”,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说:“_________”。

(4)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更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4、学生总结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书中的有关句子和你刚才读书的体会谈一谈。

1、想象表达:

如此美丽聪明的阿玲,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笑的,这时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

(1)在__________时,阿玲“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时,阿玲“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_________”。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刚才的填空谈一谈你的看法。(热心助人、做事不求回报。)。

2、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说一说泰国人民怎样?要联系文章中司机的身份。

当我们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认识了作者笔下的阿玲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泰国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读一读,书中几处描写雾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雾吗?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美的景来赞扬美的人和美的情。)。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课文4、7小节的背诵。

指导学生把话写完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我们已经精读了课文29课《曼谷的小象》,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美在哪儿?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请你自己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

提醒学生要按照我们以前讲过的背诵课文的方法。

1、复习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2、完成填空。

3、教师引读,学生背诵。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背诵,还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学生比赛背诵。

1.自学生字词,并引导学生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把生字按课文大意连成一段话。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

汽车陷进泥坑里,在悦耳的铃声中,泰国妇女阿玲带着一只小象走来。司机和阿玲打招呼。阿玲拍拍小象的鼻子,聪明的小象很快把汽车拉出来了。司机向阿玲表示感谢,阿玲笑眯眯地又指挥小象,喷净了车上的污泥。我心中赞叹着,多么乖巧的小象!

(以上内容,可边说边写,也可出示写好的投影)。

2.重点讲解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感谢:就是谢谢,“感”字上下结构,“心”字底。

鼻子:讲明上中下结构。

乖巧:注意讲明“乖”与“乘”的区别,指导学生写好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3.讲解个别词语。

(培养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语能力及口头造句能力)。

赞叹:就是非常称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会非常称赞?

悦耳:就是声音很好听。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如:悦耳的歌声,悦耳的琴声,悦耳的铃声及小鸟悦耳的叫声等。

1、从书中分别找出含有“悦耳、赞叹”一词的句子读出来,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

2、指导造句:

(1)悦耳:好听的意思,一般形容声音。(铜铃声、说话声、乐曲声、钢琴声、流水声……)。

(2)赞叹:称赞、夸奖。

例:面对精巧的工艺品,参观的人们赞叹不止。(杂技表演、伟大建筑、精致的艺术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况下,谁?发出赞叹?谁?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赞叹?

3、练习造句,师生评议。

按照课后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段话,进行想象练笔。

要求: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3、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景美物美人更美。

拉车形象美。

洗车心灵美。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六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组成。课文都是围绕“崇高的真挚的情”来写的,热情赞扬了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和人的美好心灵。《曼谷的小象》讲述了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使人们感受到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极为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难忘的八个字》记叙的是一个残疾小女孩在一次课堂上听到老师跟她说的“八个字”,从而改变了她对整个人生看法的故事,赞扬了伦纳德老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香玉剧社号”飞机》通过描写豫剧表演艺术家赏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事,充分地表现了一位艺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中,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反复进行阅读实践,使其进入自由自主的学习状态,紧扣语言文字边读边想,自悟自得,体会文中的物美、人美与情美。2、重视文章表达方法的指导。

3、注意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4、抓住环境描写的语句,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环境描写与表现人物品质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培养。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29 曼谷的小象

景美 雾色 橘红色―金色―紫微微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找出小象洗车的句子,学生感悟。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小象说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这次作者说小象乖巧同样离不开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挥。阿玲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对小象说些什么呢?请你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把她对小象说的话补充出来。

阿玲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好像在说:“_________”,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说:“_________”。

(4)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更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4、学生总结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书中的有关句子和你刚才读书的体会谈一谈。

1、想象表达:

如此美丽聪明的阿玲,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笑的,这时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

(1)在__________时,阿玲“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时,阿玲“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_________”。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刚才的填空谈一谈你的看法。(热心助人、做事不求回报。)

2、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说一说泰国人民怎样?要联系文章中司机的身份。

当我们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认识了作者笔下的阿玲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泰国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读一读,书中几处描写雾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雾吗?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美的景来赞扬美的人和美的情。)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课文4、7小节的背诵。

指导学生把话写完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我们已经精读了课文29课《曼谷的小象》,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美在哪儿?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请你自己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

提醒学生要按照我们以前讲过的背诵课文的方法。

1、复习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2、完成填空。

3、教师引读,学生背诵。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背诵,还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学生比赛背诵。

1.自学生字词,并引导学生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把生字按课文大意连成一段话。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

汽车陷进泥坑里,在悦耳的铃声中,泰国妇女阿玲带着一只小象走来。司机和阿玲打招呼。阿玲拍拍小象的鼻子,聪明的小象很快把汽车拉出来了。司机向阿玲表示感谢,阿玲笑眯眯地又指挥小象,喷净了车上的污泥。我心中赞叹着,多么乖巧的小象!

(以上内容,可边说边写,也可出示写好的投影)

2.重点讲解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感谢:就是谢谢,“感”字上下结构,“心”字底。

鼻子:讲明上中下结构。

乖巧:注意讲明“乖”与“乘”的区别,指导学生写好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3.讲解个别词语。

(培养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语能力及口头造句能力)

赞叹:就是非常称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会非常称赞?

悦耳:就是声音很好听。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如:悦耳的歌声,悦耳的琴声,悦耳的铃声及小鸟悦耳的叫声等。

1、从书中分别找出含有“悦耳、赞叹”一词的句子读出来,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

2、指导造句:

(1)悦耳:好听的意思,一般形容声音。(铜铃声、说话声、乐曲声、钢琴声、流水声……)

(2)赞叹:称赞、夸奖。

例:面对精巧的工艺品,参观的人们赞叹不止。(杂技表演、伟大建筑、精致的艺术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况下,谁?发出赞叹?谁?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赞叹?

3、练习造句,师生评议。

按照课后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段话,进行想象练笔。

要求: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3、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29 曼谷的小象

景美 物美 人更美

雾色 小象 阿 玲

拉车 形象美

洗车 心灵美

曼谷的小象教案篇十七

《课程新标准》中提出“强调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曼谷的小象》这课时,我抓住品词品句,让学生对“佩服、奇迹、乖巧”词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品析词义。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着力抓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才能当好真正的学习主体。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以作者对小象的两次赞叹作为突破点:先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一句“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让学生理解小象帮助“我们”拉车的经过。对于第二句赞叹语,我则让学生品读,说说怎样读,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质疑,意在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效果。课文的选编意图是:让学生从具体描述中体会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心灵美,感受作者在表达过程中的语言美,能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在学习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环节中,我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赞叹句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由小象的.聪明引导学生自悟阿玲的训练有方,再从学生动手演阿玲指挥的动作、动口说阿玲指挥的动作和阿玲三次笑的特定意思体会阿玲的心灵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整堂课中学生以自己读、自己品为主。偶以齐读,个别读,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烘托出阿玲的心灵美)。

教研员反馈意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上再多下功夫,让学生更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改进措施: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多研究教材和学生,上出让学生受益更多的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124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