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的经历,总结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总结时要注意避免的一些误区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够善于借鉴和吸收范文中的写作经验,提升自己的总结写作能力。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数数,数的组成》(板书课题),该内容的知识基础是2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又为20以内读数、写数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作铺垫,就像一座彩虹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在此处安排100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认知发生一个飞跃,那就是引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一个数发展到一十一十数,感悟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和几个十组成几十几。
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会一十一十数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具体情景中从一个一个数发展到一十一十数,并感悟出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和几个几组成几十几,掌握“数群”策略,体现数群思想。
3、提供交流、活动平台,营造宽松愉悦氛围,让学生感受数的奥妙,体验学习的乐趣。
这样一来,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形成一种活力。其中让学生会一十一十地数数及数的组成是重点,建立“10个一是一十”的数群策略是难点。
为了能较好的落实这些教学目标,在上课之前,我还将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那就是很多孩子都能从1数到100,但只是浅层次的数,没有思维的深度,因此可以提供展示平台,做到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对于那些平时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当然,对于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养成善于展示、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但是这一切的关键是要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我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针对100以内数数及组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合作法、展示法、归纳法等。不过,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选择教法。
我的设计思路是启动、互动、自动、整合。启动就是激起数数兴趣和动力,互动就是探究出数数方法,形成“数群”策略,自动就是运用数群策略感悟数的组成,整合就是巩固、拓展、升华。
(一)启动。
数学知识从那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学生已知发展而来。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数数平台:四人一组,每组提供一堆零散的小棒(46根)。
小朋友们,请数一数你们的小棒,到底有多少根呢?
这是学生们已经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每组的小朋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数着小棒,并争先恐后地说着最后的结果“46根”。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千万不能闲着,要到他们中间去走一走、看一看,摸清学生的思维脉搏,那就是大多数学生的数数方法是“一个一个地数”。这是学生思维从一个一个地数发展到一十一十地数的生长点,探究活动就从这儿开始,接下来进入互动部分。
(二)互动。
1、肯定:老师微笑着肯定着学生的成功,数数方法:一根一根数(并板书:一个一个数)。
学生一会儿就能报出准确的结果:46枝!这时老师千万不能只关注“46枝”这个结果,一定要把住学生思维的跳动:他们会一根一根地数吗?应该不可能!因为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发现10枝一盒,4盒40枝,盒外的6枝也可以一眼看出,不必也不需要一根一根地数,而是一群一群地数,即采用“数群”策略,得出“46枝”。这个情景把学生逼到了思维的边缘,在润物无声的思维冲突中从“一根一根数”突围而出,发展到“十根十根数”,可谓一个飞跃,全新的教学理念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上。
3、导出“数群”策略:“十根十根数”
当老师追问学生的数数方法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采用了“十个十个数”的方法,学生能不高兴吗?(并板书:一十一十数)在快乐的学习中,学生“创造”了数数的方法,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数群”思想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我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正体现了一种理念,那就是:真正的数学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是让学生想懂而不是老师讲懂。自己学会才是真会,自己想懂,才是真懂。
(三)自动。
当得出“一十一十数”是数数的好方法时,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更加强劲,一切水到渠成,进入自动状态。
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学生大多数会认可“一十一十数”的方法。此时此刻老师组织每组学生合作将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每组4捆零6根。学生会在观察、操作中深刻地思考:10个一是一十。这种有观察、有思考的操作活动就是“做数学”。捆完之后,请他们看着自己的操作成果一起数一数,学生会兴高采烈地数着: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四十六,体验着数数的快乐。
2、数动物:出示例2的主题图(灰兔、白兔、黑羊、白羊数量不一,依次排列,每行10只,共10列。)。
当说到灰兔、白兔、黑羊、白羊一共有多少只时,老师要特别留心,因为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思维,一种是四种动物的只数相加(28+27+23+22=100),另一种是在图上数,刚好10个十,10个十是一百。这时老师要把住学生的思维,不否定“只数相加”的方法,但要张扬“10个10个数”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十一十数”的基础上感悟10个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10个十组成的。还可以安排学生一捆一捆地数小棒,深化知识:10个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10个十组成的。这是从10到100的飞跃,是“数群”策略的进一步发展。
(四)整合。
1、数数活动:一个一个数,从66数到88;一十一十数,从10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0。感受着两种数数方法的策略。
2、数的组成:例3的情景图(乒乓球、钢笔、月饼),运用、巩固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几十几的认知。
3、说说生活中你用到的数(几十或几十几),学生激动地说着。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单明了,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能呈现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一个一个数:
一十一十数: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二
一、说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33~35页主题图、例1~例2。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具准备:
课件,数数用的小棒,100个玉米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引入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数100根小棒(或100颗花生、方木块等)。
2、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并出示小聪的日记,在改正日记中的错误的同时加深本课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可以处理的更周到一些。
1、给与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充分,比如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些数字,35、42、63等,让学生发现数字的组成,还有从35数到42让学生自己通过白小棒感知都没有呈现出来。
2、练习形式单一,学生独立练习较少。
3、对于计数单位的讲解不是很透彻。希望各位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宝贵的意见。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三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主题图,草原牧羊图。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再通过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从八十八数到一百。这里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让学生借助小棒具体地数数,别一个是让学生抽象的数数。例2的主要目的是突破数数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整十数应是多少。
然后通过做一做,拿出五十六跟小棒。接着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目的是巩固数数,突破数数难点。
最后教学例3,100以内数的组成,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通过做一做,数钢笔和数汤圆。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数的组成。
1、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其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的数的数法。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估估有多少只羊。学生可能会猜测多种答案。
这样让学生感受100,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例1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知识,我分为这么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教师和学生先一根一根数学具,一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1数到100,二是让学生感知这种方法累,寻找更好的数数方法。
(2)十根十根数学具。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十根捆一捆的过程,为数的组成也打下基础。
(3)在数的过程中问,几十九下面数应该是多少?
目的是让学一在数学具,数小棒中,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整体感受100,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数数的原理。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整十数的顺序。
例2和例3的教学摆三十五根小棒。说35的组成,再数到四十二,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小棒具体地数数,并能根据摆出的小棒说出数的组成。最后巩固练习数的组成、及对口令游戏,让学生从具体的摆小棒数数到脱离小棒抽象的数数。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过1数数接力赛、2数的组成练习和3报数比赛及时巩固数的组成和数数,加深理解数数的难点问题和数的组成这一重点。
皮亚杰说:“动作是思维的桥梁,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学生摆一摆,数一数小棒根数方式为主到数数,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知识的体系。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四
1.本节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组成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在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初步认识他们的功能。所以学生在学完此课之后,应该至少有如下收获:第一层次:对着别人的身体或自己的身体能指出大脑,小脑和脊髓的部位。知道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第二层次:知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差别;能够想象由神经细胞如何组成神经系统,如何作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在其中行使作用;第三层次:会用以上的知识初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用和生动的资料,比如说97页上的资料分析中的病例、98页上的图片等等,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资料,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久病半个医。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会有更大的兴趣和决心去分析它、解决它。本课从病例开头,可激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依据生物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上的关系。
2、能够理解神经细胞如何起到结构和功能单位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2.培养学生勤于分析、思考问题和大胆假设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养成收集资料和随时进行科学记录的爱好。
教学重点。
认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神经细胞如何起到结构和功能单位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在身体中的切实存在并能和日常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解决重难点的途径。
1.对于神经系统的组成,要利用挂图和模型或者幻灯片,区分脊髓和脊柱、脑与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身体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与脊髓和脑是沟通的。
2.神经细胞形态奇特。运用形体教学法,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把神经元比喻成人手的形状,使学生非常容易识记。另外还要搞懂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圆形的细胞既不利于接收刺激又不利于传导信息。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对比口腔上皮细胞和传出神经元空间分布范围。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充分利用课本99页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教学过程。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五
1、教材分析。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
这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而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对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中,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教法、学法:
由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愉快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接的`感官认识,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认识100以内的数。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同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其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2、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数。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数数。
[让学生感知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老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样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最后出示其它8群羊,老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请大家先估一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教学例1:
(1)数数量和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实物小棒或其它学具。通过自己动手数数来验证自己的估数准不准。同桌合作数数,一人数,一人边看边听,数错了马上帮他纠正。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数数的结果,并展示数数的过程。
(3)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一捆是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也就是说10个一是一十。教师接着演示把其它小棒也10根10根地捆成一捆,捆完后老师问:一共是几捆小棒?(生回答10捆)教师接着问:也就是多少根小棒?(生回答100根)那也就是说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10个十是一百。
(4)验证小羊的只数。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手中的物品是100个,那小羊到底是不是100只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数之前你们先想一想,怎样数我们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怎样数又快又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出示100只羊,10只小羊用红线圈起来,教师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一个十。然后接着再把10只小羊圈起来,教师提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二个十。然后依次圈出3圈、4圈、5圈、6、7、8、9、10圈,教师问:这是几个十?最后生回答10个十。教师接着问: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那么小羊的只数就是100只。
3、教学例2。
例2的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活动,当数到几十九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数数的活动:
(1)利用学具直观数数。先让学生利用小棒从35数到42,然后。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小棒,接着再出示1根小棒,让学生从35接着数就是36,然后依次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当数到39时问:39后面应该是多少?使学生理解39根小棒再加1根是40根,39后面应该是40。然后接着数到42。在这里我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88数到100。
(3)对口令游戏,从56数到63,再数到72。
4、教学例3。
例3是学习数的组成。教学时先提出摆小棒的要求,老师说:请。
同学们摆35根小棒,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根呢?请同桌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单根的小棒,接着出示10根小棒捆一捆,一共捆了3捆,还有5根单根的。最后让学生看着小棒图说一说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教师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然后出示42根小棒,不再演示直接思考:4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生回答教师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此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数,最后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板书数的组成)。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六
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即第31~33页的内容。我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将教学目标拟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一、体现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我在课前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口头数到一百多,当然,这个数数只是唱数,要让学生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有困难,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因此,我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提供数量是100的实物学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二、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力求通过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1.我在课前谈话、学生个人数数、观察主题图、游戏等各个环节中都体现了在数数之前先估数,让学生对物体的个数有个大体的感知。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2.我设计了先请学生数出10个物品,感知1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数出10个物品,让学生感知2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物,估计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约是多少。通过让学生实际数一数,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计的方法,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三、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我们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就数数而言,学生能口头数到一百多,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数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2.关于教学数的组成,我认为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迁移到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动手数出35根小棒,再从35根数到42根,并思考怎样摆35根小棒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抽象成小棒图,让学生理解图中所表示的几个十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象,抽象出数的组成。这三个环节是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按顺序数数,建立100的数感。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中,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个十和()个一组成17。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吸管,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
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吸管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吸管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吸管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吸管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三、猜一猜游戏。
老师拿出一包糖(共有35颗),请同学猜一猜一共有几颗。
大家一起来数。数完后再用计数器上表示35,并说说35是由什么组成。(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
四、练习:
1、由组长在计数器上拔出一个两位数,再说说它们的组成。
2、完成书本第33页做一做,并由小组互相校对。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八
(一)复习导入:
2、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数。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数数。
[让学生感知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老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样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最后出示其它8群羊,老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请大家先估一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教学例1:
(1)数数量和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实物小棒或其它学具。通过自己动手数数来验证自己的估数准不准。同桌合作数数,一人数,一人边看边听,数错了马上帮他纠正。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数数的结果,并展示数数的过程。
(3)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一捆是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也就是说10个一是一十。教师接着演示把其它小棒也10根10根地捆成一捆,捆完后老师问:一共是几捆小棒?(生回答10捆)教师接着问:也就是多少根小棒?(生回答100根)那也就是说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10个十是一百。
(4)验证小羊的只数。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手中的物品是100个,那小羊到底是不是100只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数之前你们先想一想,怎样数我们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怎样数又快又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出示100只羊,10只小羊用红线圈起来,教师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一个十。然后接着再把10只小羊圈起来,教师提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二个十。然后依次圈出3圈、4圈、5圈、6、7、8、9、10圈,教师问:这是几个十?最后生回答10个十。教师接着问: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那么小羊的只数就是100只。
3、教学例2。
例2的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活动,当数到几十九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数数的活动:
(1)利用学具直观数数。先让学生利用小棒从35数到42,然后。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小棒,接着再出示1根小棒,让学生从35接着数就是36,然后依次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当数到39时问:39后面应该是多少?使学生理解39根小棒再加1根是40根,39后面应该是40。然后接着数到42。在这里我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88数到100。
(3)对口令游戏,从56数到63,再数到72。
4、教学例3。
例3是学习数的组成。教学时先提出摆小棒的要求,老师说:请。
同学们摆35根小棒,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根呢?请同桌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单根的小棒,接着出示10根小棒捆一捆,一共捆了3捆,还有5根单根的。最后让学生看着小棒图说一说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教师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然后出示42根小棒,不再演示直接思考:4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生回答教师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此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数,最后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板书数的组成)。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九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灵活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难点在于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链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前准备好教具和学具:小棒和橡皮筋。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教学伊始,复习上学期数的组成,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并抛出问题“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会不会估数?”这一问题密切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且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油然而生。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个环节我分为6部分来进行教学:
1、教学例1:数100根小棒。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生活实际,故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小棒,并合理地利用这些素材,有层次地进行教学。
2、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发现归纳。
方法数数,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100里面有10个十的知识点。考虑到在操作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象以往一样,数出一大堆,影响对知识的理解,这里要特别强调小组间的合作与互助,而且在学生汇报时要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数小羊。
利用前面学习的十个十个数的知识,让学生数出主题图上的小羊。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知识点,为了强化这一知识点,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进行教学。具体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有几个十?四个十就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从56数到63,再数到72,数到59的时候和数到69的时候,强调上述问题。通过以上两个层次让学生边操作边数数的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脱离实物,手口一致,强化训练。
想一想,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边说边用手势比划出来。
(4)对口令游戏。师生互说、生生互说,可以进行数数游戏,也可以进行数的组成的训练。组织学生做这个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个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转化一下学习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动笔的机会,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理解数的组成。
1、学生完成第33页下面的“做一做”。这个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转化一下学习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动笔的机会,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理解数的组成。
2、出示百球图。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生:会数100以内的数,知道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了100以内数的组成。
1、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名话:
2、师(数学生):哎,同学们讲出了这么多呀!那同学们数数我们今天来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人?(指名领着数。)。
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养。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家里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师:在短短的40分钟里面,同学们经过动手动脑,不仅学会了数数,也学会100以内数的组成。时间过得真快,又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
这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而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对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中,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愉快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接的感官认识,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认识100以内的数。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同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其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2、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数。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数数。
[让学生感知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老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样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最后出示其它8群羊,老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请大家先估一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教学例1:
(1)数数量和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实物小棒或其它学具。通过自己动手数数来验证自己的估数准不准。同桌合作数数,一人数,一人边看边听,数错了马上帮他纠正。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数数的结果,并展示数数的过程。
(3)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一捆是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也就是说10个一是一十。教师接着演示把其它小棒也10根10根地捆成一捆,捆完后老师问:一共是几捆小棒?(生回答10捆)教师接着问:也就是多少根小棒?(生回答100根)那也就是说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10个十是一百。
(4)验证小羊的只数。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手中的物品是100个,那小羊到底是不是100只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数之前你们先想一想,怎样数我们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怎样数又快又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出示100只羊,10只小羊用红线圈起来,教师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一个十。然后接着再把10只小羊圈起来,教师提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二个十。然后依次圈出3圈、4圈、5圈、6、7、8、9、10圈,教师问:这是几个十?最后生回答10个十。教师接着问: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那么小羊的只数就是100只。
3、教学例2。
例2的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活动,当数到几十九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数数的活动:
(1)利用学具直观数数。先让学生利用小棒从35数到42,然后。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小棒,接着再出示1根小棒,让学生从35接着数就是36,然后依次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当数到39时问:39后面应该是多少?使学生理解39根小棒再加1根是40根,39后面应该是40。然后接着数到42。在这里我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88数到100。
(3)对口令游戏,从56数到63,再数到72。
4、教学例3。
例3是学习数的组成。教学时先提出摆小棒的要求,老师说:请。
同学们摆35根小棒,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根呢?请同桌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单根的小棒,接着出示10根小棒捆一捆,一共捆了3捆,还有5根单根的。最后让学生看着小棒图说一说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教师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然后出示42根小棒,不再演示直接思考:4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生回答教师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此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数,最后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板书数的组成)。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一
课题: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的计量单位及主要性能指标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计算机的计量单位教学时间:9月25日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说明。
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计算机有哪些应用?
提问。
回答问题。
探索新知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应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构成。
讲授、板书。
思考记忆。
记笔记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而软件是它的灵魂。软件根据它的用途可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举例介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理解记忆三、计算机的计量单位详细讲解计算机的计量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理解记忆。
记笔记四、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容量。
讲授。
理解记忆。
练习巩固你见过哪些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提出问题。
思考。
回答问题1kb=?b1mb=?kb1gb=?mb。
计算。
课堂总结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课后作业画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板书设计:
计算机系统结构图控制器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主机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储器硬件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设备外部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软件通用软件应用软件专用软件反思回顾: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二
2、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数学王国图一副。
2、大操作材料一套。
3、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图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数学王国去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先要回答出门票上的问题后才能进入到数学王国中去。
幼儿逐个回答卡片的题目。
2、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瞧,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智力题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动脑筋呢,你们有信心吗?看哪个小朋友闯关最多。
(2)老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运用“找朋友”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
(1)交代游戏规则。
刚才小朋友在数学王国里表现的很聪明,游戏玩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把它贴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几号数字,到音乐后就边唱边跳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8的数字娃娃。
(2)交换数字再次游戏。
4、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活动反思: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1、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百科:8的笔划是1画,8是7与9之间的自然数。8有着诸多的意思:“8”是“发”的谐音,因此被译作发财的意思。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重点:
难点:
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7、8的组成,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仔细观察图片,能独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尝试进行分合。
3、乐于接受和尝试新的方法进行操作。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7、8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乌龟一家的图片(图上有7只乌龟,1只大乌龟,六只小乌龟,三只在岸上,四只在水里)。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乌龟一家出来玩。
——提醒幼儿先记录总数,再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的乌龟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教师:我们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谁按这些不同把乌龟分成两组?
——幼儿思考并尝试将乌龟分成两组,说一说:大乌龟有几只,小乌龟有几只,根据大小特征,用分合式记录乌龟的数量。然后再找出一个不同点分一分并记录,如:按乌龟所在的位置不同,分为三只在岸上和四只在水里等。
小组操作活动。
——彩色的动物。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将图中的小动物按颜色、大小、方位的'不同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导幼儿找出一个不同点列出两道分合式。
——看图列分合式。请幼儿观察点子图,用短线将一排点子分成两份或用两种颜色将点子涂色,鼓励幼儿用两道分合式进行记录,如8可以分成1和7、7和1.
活动评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观察按互换关系记录的结果,发现这种记录方式,即:它们的数字相同,但位置不同。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五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5的组成和分解》。(板书题目)本次活动是幼儿在学习了2、3、4的分解和组合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次活动主要讲述了5的分解和组成,让幼儿在反复操作、观察中形成数的概念意识。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数学的教育应该生活化、游戏化。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友好的交流和探讨。
在以上3个活动目标中,由于受到幼儿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限制,5的分解和组成是幼儿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我把它列为活动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友好的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所学知识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2、3、4的组成和分解。
为了实现本次活动目标,我采取了情境创设法、游戏法、探究法。之所以采用情境创设法是因为幼儿认知较浅,知识的感知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创设情境更利于幼儿的理解,激发幼儿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同时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游戏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因为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爱探索事物,利用幼儿这一特点,采用探究法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和习惯。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活动,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上得到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操作尝试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做中教、在教中学,让每个孩子都去尝试。
2、分组讨论法:通过幼儿的交流、讨论,使幼儿知道5的不同分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达成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程序:
出示多媒体课件“米老鼠、唐老鸭同时请5只小企鹅到家里去做客,让小朋友猜小企鹅会到谁的家里去做客呢?通过这个悬念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是幼儿就会说到谁家去做客,教师顺势引导出小企鹅去两家做客,到底会有多少种去法呢?让幼儿拿出准备好的5只小企鹅、两个带有米老鼠、唐老鸭头像的盘子、笔、记录卡片,让幼儿开始进行动手操作。幼儿把企鹅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盘子内,然后让幼儿数每个盘子内且的数量,把结果记在记录卡片上,每分出一种就记一种。接着小组内交流,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分法。在分解过程中,可能有的小朋友会分的不全面,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几种分法。(板书5的分成)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的原则,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幼儿尝试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4种分法,并且让幼儿讲述操作过程、结果,这既是活动的反馈,又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操作中发现知识,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完成了第2个活动目标。
利用“听鼓声跑圈”的游戏巩固5的分解和组成。教师将彩色贴纸组成的两个圆圈放在活动区中间,让5个小朋友任意站在2个圆圈外,听老师敲鼓的`声音一响就绕圆圈走,鼓声一停,幼儿分别跳进两个圆圈内,站立不动。老师问其他小朋友每个圈里有几个人啊,也就是5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两个圆圈内分别有几个人,也就是5分成几和几。游戏反复进行几次,直到几种分法说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本环节主要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动口、动脑,既训练幼儿的判断能力,也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巩固了5分成两部分的几种分法,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老师扮演米老鼠和幼儿相互问好,为每个小朋友带来一张数字卡片,让小朋友自由组合,只要组合起来是5就奖励一颗小星星,对分错的小朋友进行及时纠正,使幼儿加深对5的分解和组成的印象,提高思维能力。
2、将记录单介绍给家里人,让家长参与互动,填写对的画上笑脸并且第二天带回幼儿园,让孩子传递信息,促进家园互动。
整个活动中力求做到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了孩子探究能力,让孩子学的快乐,玩得开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达到了活动目标,解决了重难点,是幼儿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六
观察、比较以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材,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7的组成,知道7分成两个部分有6种分法。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口语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学会7的组成,知道7分成两份有6份。
难点: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二)为了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小鸭图片、小狗小兔图片、黑白棋子若干。、数字卡片若干。
现代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追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根据本活动内容、目标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和游戏法。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输,必须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进行。。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潜能是不同的,教学实践表明,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为此,我在教学最后环节,运用活动,让幼儿进行练习,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根据教材特点,我启发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在操作中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在操作中,幼儿自由探索7只小鸭的分法,并归纳小结,使幼儿获得的组成的经验更为清晰化、系统化。之后,在同桌活动中,幼儿进行练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让幼儿在愉快的手指游戏中记忆7的组成,真正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
第一环节:手指游戏《数鸭子》。
既是组织教学又是在导入新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初步理解“7”的组成。
1、幼儿动手操作探究7的分法。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探究能能力。
这一环节中幼儿动手分一分、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这是引导幼儿探究的过程,意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出棋子,捉迷藏。是对所学新知的的检查过程,也是在训练幼儿的记忆力。
第四环节:记忆7的组成方法:采用手指操的形式,目的是结合游戏学习新知。在玩中学。落实《纲要》的要求。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以讲故事的形式。师幼互动。进一步巩固7的组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最后以找朋友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七
4.12日上午,我校进行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教师“组织”“引导”作用这个主题,由一年级的高老师上《数数数的组成》这一课。听了高老师这堂课,我收获不少,对于低年级的。
教学。
应该如何上才能更有效,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肤浅看法:
1、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伊始,高老师利用今天教室里增加了听课教师这一资源,让学生数数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怎么数快,怎么数数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口数数,动手摆数,在数数中,在摆小棒中,让学生知道拐弯数怎么数,明白数的组成。
3、整堂课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小组接龙数数,让你在男女同学们比一比,拍手数数,共同展示100个手指,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愉快的掌握。
4、高老师能够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够应变课堂出现的问题。在对数数不成功的时候,高老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数数游戏,将枯燥的数数变得有趣。
5、高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竖起耳朵听,坐正身子听,监督别人,都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受益终身。
6、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数感,教师利用实际生活的实物,感受100个到底有多少,如100个硬币的高度大约同一个杯子的高度,100个曲别针,接近生活的感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组织者”组织有效,“引导者”引导到位,高老师的这堂富有低段学生特点的有效课值得回味,如果将后面的精彩练习展示完整,时间安排得再紧凑些就会锦上添花。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八
感谢教育部举办全国高校教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网络培训,给我们这些讲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领略了国家级名师的风采,聆听了国家级名师的授课,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从哈工大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唐朔飞老师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中也得到了很多启迪。
在唐教授和向琳老师的讲授中,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讲解与剖析。建立学员对该精品课程的深入、全面理解,了解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
对教学过程中的难、重点进行深度剖析,明确解决思路;通过相对细致的案例分析和现场示范课形式,使学员掌握实际教学要点。这次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同一名称的课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生基础,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应该不同。我任教的学校是兰州交通大学,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偏差,在组成课教学中,本着讲基本、抓重点的原则,首先讲清楚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感觉很难,听不懂,那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所以要将难的东西讲简单、讲通俗,再配合一两个例子,讲清楚这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用它来干什么。
2.作为青年教师必须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教师本身必须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非常熟悉,并能融会贯通,同时对该门课程的相关课程也要熟悉。提高教师素质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个较难实行的问题。精品课程的建设,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为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
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的模式,吸收了全新的血液。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名师大师教学的特色,为培养青年教师开辟了一个新模式,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培训、提高的时间。在自身主观上,应该认识到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把教学内容为同学们很好吸收消化之后,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分析组成教材,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点及个人的特长对教材认真研究,吃透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取舍、增删。并且将教学内容利用讲稿的形式体现出来,因为讲稿不同于教材,在内容上要有重点、难点,要体现一个思路。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板书讲授,教师要注意形象,上课要仪表大方,穿着整洁,讲话要干净利落,用词准确,内容上重难点突出,知识传递要贯穿一条主线,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该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分析、讲解和配套实验,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的系统级认知能力。总体上讲,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很抽象,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课的安排,是学生能动手去做,促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4.设置疑点,提出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答案。多年来“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了上课时只听不想的思维习惯,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会引申、触类旁通,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所以在大学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学习,自己理解的能力。就像唐老师所讲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问、留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时,合理选择书上习题,以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每一章讲授结束,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集体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作业成绩记入总成绩内。作为老师要敬业,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付出的越多,学生收获就越大。老师要认真批改作业,登记成绩,如唐老师所讲,冲着老师这样认真仔细的批改,他也会相应认真做作业、认真听讲。“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学生也许会受益一生”。
6.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而不是记忆的考核。现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考试前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只按重点复习。其实平时老师讲的多的地方、强调的地方就是重点,而考试只是重点中的一部分。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平时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思考,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等着最后老师划范围,好像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7.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各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在院校的现有资源的利用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使学校的教育受到一定的局限与制约。
然而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去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人可利用这种资源来学习,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如果说前者是开发利用资源,那么后者则是校际间的共享,这种共享只有在精品课程建设框架下方可实现。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对精品课程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短暂的三天学习时间里,哈工大的唐朔飞教授和向琳老师等,以其合理的课程设计体系、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与数字化的网络共享资源相结合,使我受益非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十九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难点:
2、难点: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篇二十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七课时《8、9的组成》。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掌握8、9的组成是进行8、9的加减运算的基础。在此我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活动掌握8、9的组成。难点是:将数字8、9按序分合。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我向同学们呈现了学生最喜欢的五角星,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之后,我告知学生五角星的数量是“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出后,我故意呈现7个五角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添上1就是8。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探究发现法。
教学8,9的组成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小棒和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发现8和9的组成,掌握8和9的组成。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3,游戏巩固法。
学生在完成了8和9的组成后,我便和学生一起作对口令的小游戏,当学生知道了游戏规则,学生和学生相互对口令。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参与其中。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和三角形,亲身感知、体验数的组成,从而得出8,9的分解和组成,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复习旧知激兴导入。
这样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了孩子爱玩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学具,合作学习数的组成。
教学8和9的组成,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感知8和9的组成。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边讨论,自己发现知识的构成。
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师生互动游戏巩固。
学习8、9的组成以后,如何牢固掌握至关重要。我采用对口令的形式深化学生记忆。教师说7,学生对7和1组成8,7和2组成9。除了师生互对,同桌之间也开展了对口令。
找朋友。教师把8张数字卡片发给8个学生,让他们面对面站好,要求他们找到朋友以后手中的数字卡片组成8。
这样设计教学,再次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孩子们对8、9组成的记忆将牢记心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五课后反思。
由于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不太合理,在导入新课前的复习旧知时,过多的占用了一些时间,导致后来的游戏巩固活动显得时间不够用,也没有时间完成作业,再就是对8和9的组成没有反复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谢谢各位,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1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