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7:52:20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优秀14篇)
时间:2023-11-30 07:52:20     小编:曼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和条理清晰的结构来阐述观点。这篇范文对于总结的目的和要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矿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电厂的热工测量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热工测量作为电厂工艺系统运行参数设定的'重要方法以及手段,在机组安全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热工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大容量机组运行与集中监控提供精准参数,从而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本文主要分析热工测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具体阐述热工测量方法的改进措施。

电厂;热工测量;方法;分析。

现阶段,随着电厂机组容量的进一步扩大,dc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控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为了当前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笔者综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电厂热工测量方法,从而为保障电厂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在实际电力生产中,由于存在环境以及技术局限,工程系统复杂,参数众多,大部分热工测量人员忽视了热工参数测量的精度,导致热工测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测量显示值失准。一方面,测量参数显示值出现倒挂现象,实际测量的参数显示值与正常状态下生产流程显示值呈现相反的趋势。另一方面,同参数示值偏差大,在不同的显示方式上,同一参数差值较大,同时可能出现同一参数不同测量表计显示不一致的情况;第二,参数可能显示出现死值以及假值等状况,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可能风压与流量参数示值没有发生变化,参数显示值与具体情况不吻合;第三,监控参数信号出现异常,诸多参数信号停留在报警状态中;第四,机组运行过程中测量信号发生突变现象,致使辅机保护产生误动,导致机组发生跳闸;第五,测量仪表不全,在记录表上,指针没有示值。

当前热工测量显示值与实际显示值存在误差,仪表精度不稳定以及安装调试阶段出现遗留,同时仪表的保管与检定标准不统一,严重影响了热工测量准确性的提高。基于这种现状,笔者结合热工测量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

2.1强化基础建设阶段的检查工作。

在基础建设阶段,要把好每一步关卡,注意采购设备的质量,使其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在调试时期,要强化检验工作,严格控制质量,积极展开测量回路系统误差等相关测试作业,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校验,最大限度地消除系统误差,确保仪表准确度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2.2选择合理热工测量仪表。

在实际作业中,热工测量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影响着机组的安全运行。由此可知,在实际的电厂热工测量工作中,要选择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一般有两个参考指标:第一,精度等级。测量仪表要综合考虑测量环境情况,符合测量准度要求,避免出现测量失准现象。一般而言,选择的仪表精度值要尽可能低,其耐用性能好,有助于节省投入成本;第二,量程。由于测量仪表存在不灵敏区,在选择仪表时,要将测量值的上限与仪表量程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小分辨失准率。

2.3合理调整dcs报警定时值。

首先,在进行dcs报警定时值的调整时,要结合实际热工报警保护定值表,使这两者能够协调统一。其次,要不断完善安全控制措施,注意接地系统的连接以及裸露电源片间的维护,及时消除外露接线所带来的隐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采用同一台标准表,设置多个测量装置,从而校对相同参数,使误差符号相同,确保指示一致。

2.4加强相关热工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随着电工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建机组日益增加,其容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大,要积极提高相关热工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校验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测量工作的发展。

2.5强化测量仪表检修维护工作。

在对设备进行点检或者巡检过程中,热工仪表检修维护人员不仅要检查机炉参数,同时要核对仪表参数,积极开展dcs曲线分析工作。当发现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提高在线运行仪表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立足于运行监视工作,由于不同测点的报警动作值信号与自动调节信号不一致,可以运用三取中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同时,要定期吹扫风烟压力测量管路。

2.6构建一套系统的热工测量系统。

要不断革新热工测量系统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热工测量仪表库、仪表校验技术库以及信号校验库,将基本热工参数数据进行模块化设计,提高计算机工作运行效率,确保仪器的稳定。在监控过程中,运用曲线图,使监测人员能够掌握运行参数以及系统运行状态,依据不同测量,从而采取不同处理手段,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加强仪表常规化校验工作,有助于确保测量工作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由于受测量工作人员调校技术不高、报警定值设置不当以及检修质量验收制度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电厂热工测量失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热工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要不断强化排汽温度、凝汽器端差、冷却水出水温度等运动参数的分析与设置,构建一体化热工监测信息平台,把控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保热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二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教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些规定说明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应该是“应试教育”。

当前有许多地方受中考的制约,出现考什么内容,就讲授什么内容,分值多的内容重点学习,与考试内容无关的就舍去。在学习方法上,以通过练习题型多样化和掌握相应的问题模式来达到使学生取得较高分的目的。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练习膨胀,学生沉溺于题海之中。另外,从“应试教育”出发,重复搞所谓“中考摸拟”练习,课余补课缺乏针对性,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个别区县、镇中学放弃不升学的学生,分快慢班,导致学生厌学,甚至离校,失去应有的机会。这些做法显然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规定,因为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当精选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代数、几何中最基本有用的部分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这就是初中数学的课程问题。然后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课程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好与否,这即是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笔者认为,安排好初中数学的课程,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没有一个好的数学课程,就不会有一个好的教学质量。初中数学课程的设计是教学的关键,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课程设计与教学质量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常称为语、数、外三大主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至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论初中课程设计与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内在的关系。

初中数学课程问题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关键,它一直是数学教研教改的中心问题,也是数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本人从参加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关于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些肤浅认识,认为影响、制约、决定数学课程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社会发展、数学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数学课程的发展决定于这三个方面需求的和谐统一。下文就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探讨这三者如何达到和谐统一以推动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一个好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1、目的性。初中数学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数学课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做出贡献。

2、实用性。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可以运用于解决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运用于训练人的思维,应该精选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另外,还要考虑其他学科对数学的要求,数学课程还应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加进其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

3、思想性和教育性。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兴旺发达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应当不断追求新知。这就要求数学课程适当介绍中国教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课程内容,有意识地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实验教科书》用“精简实用”的选材标准来满足这些要求。

(二)数学的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1、初中数学课程应是代数、几何、分析和概率这四科的基础部分恰当配合的整体。数学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等学科。它们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现代数学中出现了许多综合性数学分支,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代数、几何、分析在相邻学科和解决各科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所以中学数学课程应当是它们恰当配合的整体。

2、适当增加应用数学的内容。应用数学近年来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和领域,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这种形势也要求在数学课程中有所反映。从“新数运动”开始,到数学课程中增加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的初步知识,说明了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说明数学的发展扩大了它的基础,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1、系统性。基础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分析,到19世纪末都相继奠定了严格的逻辑基础。任何一个数学系统都可以归结为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这三种结构的复合。经过用公理化方法的整理,使数学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

2、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现代数学进行着不同领域的思想、方法的相互渗透。许多曾经认为没有共同之处的数学分支,现已建立在共同的统一的思想基础上。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科学联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所以我们应该体现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实验教科书》以“反璞归真”的指导思想来满足数学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数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于这种认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可接受性。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数学课程内容要同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有密切联系,其抽象性与概括性不能过低或过高,要处于同级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使数学课程内容被学生理解,被接受,才能产生新旧知识有意义的同化作用,改造和分化出新的数学认识结构。 2、直观性。初中学生在每个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仍然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仍采用具体或直观的方式去探索新概念。因此,数学课程应向学习提供丰富的直观前景材料,着重向学生展示抽象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其本质,也就是要“反璞归真“。

2、启发性。数学课程的启发性就在于激发、诱导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断地使“最近发展区“的矛盾得到转化,而进入更高一级的数学认识水平。《实验教科书》用“顺理成章,深入浅出”的指导思想来体现启发性的要求。

(四)三方面要求和谐统一。

上面论述了三个方面对数学课程提出的要求,它们有时互为前提,互相补充,而有时却相互矛盾的,这导致数学课程设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实验教科书》2012年初审通过之后的实验中形成了16字指导数学课程设计的思想,比较恰当地统一了这三方面的要求。这16字就是“精简实用,反璞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实验教科书》的实验证明,16字指导思想恰当地处理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充分满足了这三方面的要求。

在有了一个好的课程内容之后,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就有了基础。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一直是初中数学教研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程。笔者几年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以我担任的二0一三级为例谈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此与初中数学教育界的同行一起切磋。

(一)、教师应熟悉学生,以便于教学的运作。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配合默契的依靠力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为学生服务的。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要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在熟悉教材的同时,一定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使师生们教学活动圆满地完成。我是通过和个别学生谈心、接触,定期召开班委会以及进行双基摸底来了解学生情况的。当时进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全年级七个班中,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数学得满分120分,这使在小学对数学失去兴趣、对数学有畏难情绪的部分学生看到了希望,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采取的第一步是继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开始的几堂课我给学生简要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史,有关中外数学家的一些光辉事迹等,尤其是给学生讲了些趣味数学问题。例如:我让学生任写一个以5结尾的数字,我教能一口说出其平方的结果,学生都认为我是神算,我告诉学生,只要将5前的数字与其大1的数字相乘在其后补上25,即得结果,我还为学生讲了数学家高斯的故事,1+2+3、、、、+100,如果蛮算,得花很长时间,但小高斯观察了这个式子,很快得出了正确结果(1+100)×50=5050,并启发学生,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定能将数学学好,这些为以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三)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做到精讲精练。

在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老师的任务之一便是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说,一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我在给学生上新课的同时也在对学生以往所学知识弥补、加深、拓宽和复习巩固。这方面必须对学生进行循序渐时地训练不至于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精选例题,精选练习、避免机械重复、浪费时间。首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基础性要强、难度宜小,因为学生本身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俗话说:几何几何想破脑壳。要使学生相信他们并不是学得很差,并在第一次让他们获得较为满意的分数,然后在训练上逐渐加深难度。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地完成较好的给予表扬、多表扬、少批评,哪怕学生有丝毫的进步,之后都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既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掌握数学的规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循序渐时地精讲精练的基础上,我指导每个学生都建立“错题集”,对学习和作业训练中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归纳,培养他们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和作风。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运作中,我让学生自己进行章节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自编测试题及给出详尽解答、培养学生全面复习、归纳有关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我在教学中还通过学生的多题同一解法,一题多种解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等能力得到协同发展。

(五)因材施教,做好转差防差和培尖诊跛工作。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学中要求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根据基本要求和通过选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需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对尖子生的辅导通过讲授和提供较难的资料,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让学生作练习等。在转差防差方面,主要是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如当面批改作业,指出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特别是在思想上让差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对差生的点滴进行表扬予以肯定,这样便能大大提高和激发差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时刻注意那些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防止他们转变成差生。 我所带的二0一三级的学生,一年多的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做法,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成效较为显著。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1年审查通过的,2013年初审通过的数学教科书,每修订一次,课程就越优化,知识就越实用,2013年初审通过教科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这种设计反映了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等形式分散地编排于各章之中,这些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综合相关知识的学习或全章的复习有选择性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习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成绩。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课程设计更加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加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更加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冷静地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社会现实的要求,研究课程标准普遍实施的成果,确定了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一教育观念的转化,为了适应当今的教育实际,扎实地开展课改,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一些肤浅的认识,初中数学课程设计与提高教育质量是课改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1、初中数学课程设计中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是提高数学质量的基础。

整个初中数学课本的知识要基础,不遗漏一个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一对一的剖析,点点相应例题,题题揭示数学规律,真正体现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真正地突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给了我们好的启迪,某一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持,在这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科学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必须跳出单一学科课程体系的局限,借鉴国外综合课程改革的经验,在初中数学课程设计中适当渗透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为培养实用性,综合性高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初中数学课程设计中的体例设置的灵活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

初中课程设计体例的设置需要改变难、繁、偏旧的现状,进一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翻开初中教材,不难看出其中所溢出的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念,一幅幅远离学生生活和现实的模式化的图景,缺乏生活意义的课程体例迫使不家务事在课程运作中被动学习,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快体验,这种体例充斥着单调、枯燥、乏味甚至无聊的机械重复练习,更没有生活的激性,丧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众所周知,中国学生通过这种体例的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题技巧等方面可能具有很强的优势、但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不强,缺乏情感体验,自尊、自信不足,为了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参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必须彻底改变这种落后体例,才能真正地提高教育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程体例安排上要注意创设互动情景,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话与交往,建造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彼此形成的一个共同体。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应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则只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积累事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总结、归纳、推理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的机会,这就需要创设互动情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3、初中数学课程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初中数学课程设计要面向初中学生全体。初中数学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并且课程是评估数学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和标准。为了每一个学生,课程设计一定要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它应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它应为他们的身心发展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主动探索、体验、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创造能力,促进情感、兴趣和爱好的发展。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教育是在发展变化的,教育理念是在不断更新的,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才刚刚启动,广大一线教师同仁的认知并创造出有价值的实验才刚刚启动,广大的一线教师同仁的认知并创造出有价值的实验成果学有一个过程。笔者在此肤浅地谈论初中数学课程设计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还不够深刻,但我愿与初中数学届的同仁一起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知识的形式,但更关注学生的品德审美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关注知识的科学传授,但也关注学生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注法学生的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设计一个好的课程内容,更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切设计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设计,设计为了学生的一切。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三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课堂教学的表现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初,数学课堂的教学热闹活跃,形式繁复,其后随着“有效性”研究的提出,一时间数学课堂显得冷静了许多,众多一线教师却大有回到过去“说书式”课堂教学方式的趋势。不可否认,老师们正是在这种重表现形式与重课堂结果的相互交替的过程中,完成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是怎样尽快结束这种“左右摇摆”的现象,尽快的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的表现基点,更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结合几个课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些拙见。

国家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曾展示过一节有关于“角的度量”这一知识点的研究课,课堂上华老师并没有安照传统的教法让学生在认识了量角器后用“顶点对齐中心,一边对齐0刻度,另一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的方法来量角,而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从量角器上找出一个角,说出角的范围,指出顶点和两条边,然后是一连串的从量角器上找角的过程,最后把图例中的角与量角器上的角对应起来得出角的度数。

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没有体验到“高速”的效率,在找角的过程上,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在传统教学中似乎显得没有这个必要,在表现形式上似乎并不显得热闹,但在学生量角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量角的方法掌握超乎我们的想象,对量角的方法不仅会用,而且还能概括的非常准确,对于这种有效的课堂效果,华老师把它归功于老师在课堂设计中对“量角器”本质的认识,华老师认为,量角器本身就是无数个角的集合,而量角的过程就是把图例中的角与量角器中的某一个角对应起来,得出角的度数的过程。也正是凭着对量角器及量角过程本质的认识,整个课堂不紧不慢中显现出了有效的课堂效果。也正是华老师的这种设计,让我们发现,把数学知识的本质作为课堂设计的切入点,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有效的激活,做到课堂表现真正的有效。孟子的一句话说得好: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不要认为小学数学中,数学知识的本质是个高深且可以忽略的问题,作为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只有抓住了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能撬动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也正如专家所说: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同时受华应龙老师有关于“角的度量”一课设计的启发,在执教“铅笔有多长”时,我也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让学生先观察测量工具——直尺,从当中找出“1厘米”、“1毫米”、“1分米”的长度,通过在直尺上比较它们的长度及刻度排列的规律得出它们的关系,并从直尺上指认各个单位,找出指认的不同单位长度的起点。让学生在体验了“尺”可以看作是各种不同长度单位的集合的本质,然后只需把物体长度与直尺上的长度刻度对应起来即可,课堂中有50%的时间花在了对直尺的认识上,但学生在应用直尺测量的过程中,清晰的步骤和准确的读数充分的说明了这一过程的耗时是值得的,而这也正是这堂课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

经过反复的尝试,发现这种以展现数学知识本质的思路设计出的教学案例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很大的帮助。综合这种设计思路的思考,发现很多的数学知识在传统教法上经过深入发掘,能让学生真切体验数学知识的本质,比如有关于角的顶点的教学,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在画图中过分把顶点强调成,或往往忽略了顶点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顶点的体验,在新程改革过程中,为体现“顶点”这一知识点的体验过程,有老师将三角板的一个角的顶点在学生的手上戳一下便会留下一个点,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多种感官体验了顶点存在的本质,对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其实涉及到很多知识都有一个本质体现的可能,比如平行线中“平行”就是直线平移运动,那么画平行线的本质就是使画线工具发生平移运动;小数的本质是十进制分数;圆的本质即“平面内到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众多的数学知识本质的把握及体现,更多的说明了新课程标准下,新的知识观形成的必要性,而知识观的蕴意中首要的就是“知识的本质观”,可见新课程的教学中,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既是课堂教学变革的要素,更是教师新的知识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一个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效果,因为有什么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结果。数学知识本质的展现对于数学教学的影响正如英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说的:“我先前总认为数学教师都是在教同样的学科,只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教得好而已,但我现在认为在“数学”这同一名词下,所教的事实上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学科。”可见偏离了数学知识本质,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一节课的效果,一个老师的知识观的形成,更远的来说它影响着一个人、一代人的学习及发展,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有效性作为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评价标准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所教的数学知识入手,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做出有效的课堂设计,为课堂具有数学原本的味道,为教师形成知识的本质观,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获得发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四

古典文学常见。

论文。

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课程设计论文,请参考!

摘要:本文对高等院校建筑课程设计教育中的校外合作机制进行探讨,根据国内外建筑院校的相关教学经验,整理出在课程设计中的三种主要的校外合作模式,分别是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关键词:课程设计;合作模式;校外资源;建筑教学。

建筑学本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人文、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每所建筑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征,专业教学的重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一些关注传统建造文化,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强调前沿技术和数字化设计,着眼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一些则侧重建筑学本体的理论学习和哲学探讨。无论方向如何,高校建筑专业终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筑教育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培养具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如局限于学术范畴,将学生禁锢在大学教育的内环境中,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求校外的资源,并将其注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改革中来。

0概况。

纵观国外现代建筑教育的历史,来自包豪斯的“实用艺术至上”的原则就一直存在于整个脉络当中。初期具体表现在建立大师班“作坊”,将手工业和工业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后来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延续、德州骑警在美国的发展到现在的eth都有强调实用主义的传统,在教学的配置上也都安排有大量物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学校自身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应的配给,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开始从各个方面去整合校外的有利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专业的培养。国内的建筑教育最初源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beaux-arts),注重形式的训练和图纸的艺术性的精准表达。一直以来,这种相对传统的学院式建筑教育导致学生就业时存在普遍的“断层”现象。多年学校教育结束后,毕业生们往往不能直接与专业性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对接,通常需要几个月或半年的适应期。因此,许多高校的建筑系针对该问题不断开展教改工作,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与校外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本专业的行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在学校之外,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业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洗牌局面,唯有具有核心价值的设计团队才能继续存活。不少事务所、设计院放弃了原本只追求产值增长的经营理念,转而将一部分精力投向技术和理论的沉淀。与高校的合作,或者参与高校相关课程教学项目,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寻找建筑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为自己培养对口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必然会产生。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院校的一些相关状况和典型案例,将高校建筑课程设计中的校外合作模式大致。

总结。

为三个主要的类别: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1生产合作模式。

院校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建具有持续生产内容的工作室或设计单位,最终产出内容包括实际项目设计方案和具有工作实力的应届毕业生。在国内多所建筑院校创建的初期,教育部就同时设立了直属的设计单位,如今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以大学为背景的设计单位本身就是为产学研的目标而成立,教师既是学校教员也是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融合教学和实践,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实习基地。因此,生产合作模式在我国高校建筑学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产学研的一体化能为课程设计提供真实的项目任务书,使教师和学生避免纸上谈兵,可以实现在地的学习,理解设计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市场因素,生产合作模式通常是安排在建筑教学的实习期,也就是在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的眼界,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提前体验并了解毕业之后的建筑职业生涯。除此之外,在生产合作模式中,师生还有机会参与项目的实际建造环节,可以弥补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建造的意义不局限于材料的认知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材料和构造特征的前提下,依据真实的场地情况能去尝试一种基于“建构文化”的设计方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得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训练外,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这样,校外合作模式就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的生产、学习和科研一体化。

2课题合作模式。

课题合作模式是指院校引入校外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的内容,邀请有大量设计经验的建筑师为课程设计提供合适的题目并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为主动方,组织校外机构或建筑师本人进入学校中,共同完成教学课题。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着强烈个人意识的建筑师对课题的方向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设计学习和实践所得到的总结。课题由校外导师们自行选择拟定,带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承载着他们不一样的建筑观和价值观。而在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指导中,他们也常常会找到有别于高校教师的切入点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指导。在清华大学2014—2015年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中,校方邀请了15位目前国内享有盛名的职业建筑师进入学校成立课题组。这些校外导师们提出了“理想自宅”“光的空间”“cctv重建计划”“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自然”等16个课题,而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加入理想的课题组。毫无疑问,提出这些课题的灵感都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学的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导师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强调以独立的人格面向建筑学的广阔边界;有的提倡回到更手工、更感性的设计方式;有的直接宣告建筑设计应在平庸的环境中发现新意;有的倡导在传统和自然中寻找未来;有的是在最接近真实的条件下寻求“形式”的突破;有的则引导发现初心,做有意义的建筑……一直在校内环境中的学生们面对这些理念和设计思路,就像进入了一片丰饶的热带雨林,即忐忑又振奋。校外导师们将自己的见解和人生阅历浸入课程设计指导的方方面面,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体验。

3公共合作模式。

公共合作模式一种基于院校与政府、企业、相关协会或其他院校共同建立的公共平台,联合办学实现多方共赢。公共合作也可以称为平台合作,不同于外向型生产模式和内向型的课题模式,它是将校内和校外资源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媒介进行相互整合。因平台具有的公共性,教育计划的发起、项目的经过和结果都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完成。学校、公众、机构、媒体等只要有意愿和可交互的相关资源,均可申请参与其中。其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操作方法——多校联合培养和社区营造。

3.1多校联合培养。

多校联合培养进行建筑课程设计教育,通过各校之间相互交流和观摩,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建筑院校每年都有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别的联合培养项目,目的是打破各自的“边界”,使学校资源相互传播和使用,拓展专业教学的局限性。多校联合培养使每个院校的校内资源成为其他参与院校的校外资源,资源重合随着参与院校的增多而产生叠加效应。连续举办所积累的关注量也会打造出一种平台效应,使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多校联合培养不限于学生所在的年级,每个教学阶段的课程设计内容都能达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建造节和“8+”联合毕业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自2007年以来每年夏初都会举办一次建造节,邀约国内外高校组队参加为期一周的设计建造活动。建构节中参组人员主要为建筑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部分为上海本地的重点中学。在一周的时间里,每组成员都要根据设计任务书,使用指定的材料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空间作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同济大学建造节中,主要的材料为瓦楞纸板,近几年更换为塑料中空板,具有防水性和更加持久的特征。而东南大学的建造节选择用竹子这种具有韧性、古老的天然材料。在参与建造节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在有一定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得到人体比例的空间体验,把握具体的空间形态和使用之间的关系。来自不同的建院建筑专业的教师也能通过这一平台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多校联合培养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中是非常普遍的。“8+”原为“八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由八所建筑院校针对建筑教学最后一个课程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而组织的教学交流的平台。这八所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毕业设计,后期每年会加入几所新的建筑类院校。由一所学校提供题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围绕同一个题目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模式。对真题的选择使每年的题目都具有地域性,比如重庆大学的“十八梯改造”、深圳大学的“二线关”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大理古城水库更新”等,这些课题都体现了各院校所在城市的地方性特征。除了可以强化教学过程中原本就十分重视的建筑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以外,还可以通过各地学子对相同问题的陌生化处理,找到新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式去实现一个个独特而巧妙的毕业设计作品。

3.2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的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反省:由权利和资本操控的城市环境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由此而强调民众参与专业设计团队,由下而上地开展城镇规划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集结了大批师生传播并实践了这类反思性规划。随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建筑院校也开始将此类实践活动引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来,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某地区环境中,与当地组织机构和民众一起完成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参与式的建筑设计教学理念。日本明治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1993年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专家工作营,将社区营造引入建筑系学生的教育系统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安排师生短期驻扎在当地城镇一周左右的时间,搜集地域环境信息、找出问题点、策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工作营还应成为当地行政和市民间的沟通桥梁,让市民参与到行政决策中去。设计规划方案会考虑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阶段性地以简单易懂的模型或图片方式呈现出来。工作营在冈山县高粱市历经了20年的教学和营建工作,培养了一批能从建筑和城市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专业人才,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委员会的认可。同时,高粱市的城镇建设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日本传统历史街区重生的典型实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营造计划”和“健康社区六星计划”等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地方社区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对象,改变以往精英文化的做法,由上而下地在地方推广社区营造。中原大学建筑系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社区营造项目,与居民交换意见、讨论当地的环境问题,寻找合理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方案。学生得到直接面对居民、社区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部门公职人员和开发团队的机会,得到进行参与式设计学习的机会。参考社区营造在日本和台湾建筑教育中的发展和影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区,不但能使他们涉足人文、社会、心理等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能将主观思考融入客观的调查中,注重当下人文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4结语。

高校在考虑引入校外资源进入建筑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可以考虑三种主要的合作模式。其中,生产合作与课题合作相对来讲较为常规。前者在国内的建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那是因为专业生产力能有效平衡校方和设计单位的需求。后者则需要学校方具有更强的主导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选择适宜的年级生作为授课对象,更新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大纲。除此之外,在课题合作模式中,经费和校外导师的质量也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考量。而在公共合作模式中,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学校层面,校外资源与学校是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发起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的各组织机构。主导策划方只要是以符合公共合作需求的任意立场即可,各方需要交涉的具体内容也只要经由主导方通过平台进行公开。如今在国内的建筑高校中,建立多校联合培养计划已是建筑专业教育的常态,关注度和参与院校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社区营造的模式还在慢慢探索之中,一方面需要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领域进行充分的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教育改革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高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也应积极响应推动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重视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中尽可能地去整合校外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了解行业最新动向,组织教师和学生加入公开的平台合作,参与在地的设计营建活动,拓展视野并理解环境对象的真实需求,输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建筑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ac: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刊[j].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2015.[2]…赵巍岩.同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拓展[j].时代建筑,2012.[3]…张彤.超越边界——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综述[j].世界建筑,2016.[4]…吴金镛.台湾的空间规划与民众参与[j].国际城市规划,2013.[5]…小林正美.再造历史街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五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安置问题的不断重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课程也都进行了多种方向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在实践考察中,各地大学生就业课程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大学生就业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使就业课程安排的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大学生课程分为引导类、心理类、实践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这几类课程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其他发现,为更好地指导就业课程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

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人才二者“不对口”,而且在供需内容上有一定的偏差。企业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而学生群体,一般拥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探索能力都因为环境资源的有限,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作为学生来讲,毕业之后所面临着就业的刚性问题,却因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意愿。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他们不得不实行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又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必要的经济资源。在各个行业还是一个人才流动比较大的的市场前提下,保证人才资源的可靠性是企业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当代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同样缺乏社会资源,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应当仅仅将工作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拿走,而是应当授予当代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技巧和能力。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样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就业课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引导类课程。

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出发,学生从小就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紧密的课程安排并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对未来择业就业问题概念较为模糊。在学习压力之下,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在大学里存在着这样的学习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在按照学校既定的课时任务机械地学习,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具有自己的规划选择能力,额外修读与自身实际相关的就业方面的课程。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当代的上世纪90后大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如若在刚刚进入大学之初就得到了较好的引导,对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对未来职业道路的规划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1.2引导类课程的侧重点分析。

学生的引导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方面的引导。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思想成熟开始的,所以正确思想引导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尤为重要。让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大学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人文方面的课程学校可适当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合理安排,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应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内外局势,明白我国当代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的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联系、同步起来,紧跟时代的步伐,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引导类课程所要达到的果效。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从开始,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出现”。[1]合理地设置引导类课程,会为大学生们踏入社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打下一定的基础,提升分析以及分辨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思维逻辑习惯,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他们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之后,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当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我们可以为学生们争取到更多有益的时间来锻炼他们自己。当他们毕业找工作时,将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就业问题。

2、心理类课程。

2.1心理学习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面临求职工作时,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就业会表现出焦虑、迷茫等情况,这是因为其没有正确地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而造成的。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高校在开设就业课程的时候应该适当增设心理学的内容进入其中,有利于广大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在大学的校园里,心理学相关课程不应该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利,在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应该普及到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

作为就业类课程,在高校中收到教学课时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大量投入时间在这些课程上。心理课程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注重效率,贴近实际。在课程的设置中,更应该从已有的实践经验角度出发,为大学生在择业中所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告诉他们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

(2)解决方式,有据可循。提出具体的思路方式,指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自我分析,自我解决。或者提供一些倾诉的途径,寻找其他的解决思路,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

3、实践类课程。

3.1实践类课程的一般特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理论性课程注重课堂内,注重的是一般性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实践类课程则是注重于课堂外,更加注重的是在专业领域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提高团队的协同能力,一般的实验类型的课程并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实践类型的课程。

3.2实践类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践类型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末端,专业课程结束以后,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合理的。在实践课程安排的过程中,集体实践优先于单独实践,集体实践的优点一方面是安全系数比较高,较容易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集体智慧,享受团队所带来的集体成就感。单独实践中,优点是可选性比较高,能够加强个人的创造能力,较容易快速做出分析决断,提高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

3.3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效率。

在高校的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里,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实践类课程的安排是相似甚至相同的,我们可以共享课程经验,总结实践课程安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规避风险,并且共享发展成果,提高高校课程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实践类课程的普及,一些高校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中存在着千篇一律的实践内容,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价值。在实践课程中,更应该注重不可预知的风险的存在,允许课程在一定限度以内发生变化,及时增添新的内容,不断设计新的环节,这样才能够使实践课程真正赋予学生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结束语。

在当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之下,全国高校开启了促进就业的浪潮,在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就业问题的难度还在不断地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收益”,[2]所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思维方式和课程结构都需要不断进行改良。本文对于就业方面的高校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归类分析,旨在对未来的就业安置工作的方向提供一个方向基础,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看到各高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大学生就业难得思考及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

[2]小向.慢就业[j].中国就业,2015.09.

摘要:针对工程机械教学与课程的重要性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简要讲述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及总结当前课程设计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利用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通过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在继承原有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对高校的课程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课程设计;关联矩阵;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课程设计是工程机械体系教学的关键。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大多数是局限课本上的题,虽然书本上的题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设计的,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量的有限和对专业的认知等因素,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不能将课程与整个体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用来干什么,怎么用。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更好地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僵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发掘课堂上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清,不能将整个课程体系结合起来的问题。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以前的照套课本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兴趣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就是在课程设计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课程来设定相应的题目,既不脱离教学中的知识点也联系了实践理论,最后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应当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对于一些关联性课程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应当做简单地阐述,以培养贯通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

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的类型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其中也有的是理论加实践,如表1所示。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没有实践训练,只是依附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这些实践缺乏创新性,内容比较简单,甚至与理论知识缺少内在的联系。同时机械类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齿轮减速箱为设计的对象,虽然设计所涉及的面广,但是内容缺乏创新性,每年的课程设计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设计的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联系较少,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当前的教学与设计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体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二、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

目前,为了更好地使关联性课程与教学相融合,在此利用关联矩阵法的原理,建立一种简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确定关联性课程的重要性,在设定关联性矩阵时每一门关联性课程对整体教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对兴趣来确定,这样不同的关联性课程就对应了不同的影响因子,这些影响因子就组成了一个体系,如果关联性课程体系为,那么对应的影响因子就为,通过关联性矩阵原理可知,影响因子体系应当满足:通过关联矩阵的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

三、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

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必须要以现代工程教育的实际背景为前提,根据学科的特点在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现有的实验室和企业实习的经验对教学体系进行整合。(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实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定,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实践的理论知识掌握,在自己动手去做去分析,并在做完后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继承并更新以往的设计题目,通过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来发掘新的思路,可以通过一个实践引出多个题目,分层次的进行。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3)开展仿真实验:目前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无处不在,它具有进行大量数据的运算、三维物体的动态模拟等功能,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运算中的繁琐问题,在实践教学前先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4)课程设计联系工程实际: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时,我们可以从在工厂参观学习的车间中选出一些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零件作为设计的对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实际工程问题有叫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邀请工厂里的工程师走进教室,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及触发学生的灵感。

四、总结。

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的设定是高校工程机械体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教学体系的设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因此,以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为前提,加强教学和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六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安置问题的不断重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课程也都进行了多种方向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在实践考察中,各地大学生就业课程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大学生就业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使就业课程安排的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大学生课程分为引导类、心理类、实践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这几类课程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其他发现,为更好地指导就业课程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

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人才二者“不对口”,而且在供需内容上有一定的偏差。企业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而学生群体,一般拥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探索能力都因为环境资源的有限,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作为学生来讲,毕业之后所面临着就业的刚性问题,却因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意愿。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他们不得不实行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又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必要的经济资源。在各个行业还是一个人才流动比较大的的市场前提下,保证人才资源的可靠性是企业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当代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同样缺乏社会资源,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应当仅仅将工作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拿走,而是应当授予当代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技巧和能力。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样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就业课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引导类课程。

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出发,学生从小就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紧密的课程安排并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对未来择业就业问题概念较为模糊。在学习压力之下,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在大学里存在着这样的学习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在按照学校既定的课时任务机械地学习,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具有自己的规划选择能力,额外修读与自身实际相关的就业方面的课程。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当代的上世纪90后大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如若在刚刚进入大学之初就得到了较好的引导,对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对未来职业道路的规划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1.2引导类课程的侧重点分析。

学生的引导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方面的引导。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思想成熟开始的,所以正确思想引导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尤为重要。让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大学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人文方面的课程学校可适当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合理安排,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应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内外局势,明白我国当代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的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联系、同步起来,紧跟时代的步伐,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引导类课程所要达到的果效。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从2003年开始,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出现”。[1]合理地设置引导类课程,会为大学生们踏入社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打下一定的基础,提升分析以及分辨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思维逻辑习惯,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他们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之后,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当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我们可以为学生们争取到更多有益的时间来锻炼他们自己。当他们毕业找工作时,将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就业问题。

2、心理类课程。

2.1心理学习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面临求职工作时,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就业会表现出焦虑、迷茫等情况,这是因为其没有正确地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而造成的。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高校在开设就业课程的时候应该适当增设心理学的内容进入其中,有利于广大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在大学的校园里,心理学相关课程不应该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利,在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应该普及到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

作为就业类课程,在高校中收到教学课时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大量投入时间在这些课程上。心理课程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注重效率,贴近实际。在课程的设置中,更应该从已有的实践经验角度出发,为大学生在择业中所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告诉他们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

(2)解决方式,有据可循。提出具体的思路方式,指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自我分析,自我解决。或者提供一些倾诉的途径,寻找其他的解决思路,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

3、实践类课程。

3.1实践类课程的一般特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理论性课程注重课堂内,注重的是一般性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实践类课程则是注重于课堂外,更加注重的是在专业领域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提高团队的协同能力,一般的实验类型的课程并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实践类型的课程。

3.2实践类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践类型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末端,专业课程结束以后,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合理的。在实践课程安排的过程中,集体实践优先于单独实践,集体实践的优点一方面是安全系数比较高,较容易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集体智慧,享受团队所带来的集体成就感。单独实践中,优点是可选性比较高,能够加强个人的创造能力,较容易快速做出分析决断,提高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

3.3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效率。

总结。

实践课程安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规避风险,并且共享发展成果,提高高校课程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实践类课程的普及,一些高校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中存在着千篇一律的实践内容,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价值。在实践课程中,更应该注重不可预知的风险的存在,允许课程在一定限度以内发生变化,及时增添新的内容,不断设计新的环节,这样才能够使实践课程真正赋予学生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结束语。

在当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之下,全国高校开启了促进就业的浪潮,在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就业问题的难度还在不断地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收益”,[2]所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思维方式和课程结构都需要不断进行改良。本文对于就业方面的高校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归类分析,旨在对未来的就业安置工作的方向提供一个方向基础,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看到各高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摘要:针对工程机械教学与课程的重要性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简要讲述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及总结当前课程设计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利用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通过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在继承原有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对高校的课程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课程设计;关联矩阵;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课程设计是工程机械体系教学的关键。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大多数是局限课本上的题,虽然书本上的题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设计的,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量的有限和对专业的认知等因素,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不能将课程与整个体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用来干什么,怎么用。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更好地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僵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发掘课堂上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清,不能将整个课程体系结合起来的问题。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以前的照套课本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兴趣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就是在课程设计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课程来设定相应的题目,既不脱离教学中的知识点也联系了实践理论,最后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应当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对于一些关联性课程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应当做简单地阐述,以培养贯通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

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的类型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其中也有的是理论加实践,如表1所示。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没有实践训练,只是依附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这些实践缺乏创新性,内容比较简单,甚至与理论知识缺少内在的联系。同时机械类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齿轮减速箱为设计的对象,虽然设计所涉及的面广,但是内容缺乏创新性,每年的课程设计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设计的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联系较少,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当前的教学与设计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体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二、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

目前,为了更好地使关联性课程与教学相融合,在此利用关联矩阵法的原理,建立一种简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确定关联性课程的重要性,在设定关联性矩阵时每一门关联性课程对整体教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对兴趣来确定,这样不同的关联性课程就对应了不同的影响因子,这些影响因子就组成了一个体系,如果关联性课程体系为,那么对应的影响因子就为,通过关联性矩阵原理可知,影响因子体系应当满足:通过关联矩阵的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

三、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

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必须要以现代工程教育的实际背景为前提,根据学科的特点在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现有的实验室和企业实习的经验对教学体系进行整合。(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实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定,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实践的理论知识掌握,在自己动手去做去分析,并在做完后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继承并更新以往的设计题目,通过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来发掘新的思路,可以通过一个实践引出多个题目,分层次的进行。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3)开展仿真实验:目前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无处不在,它具有进行大量数据的运算、三维物体的动态模拟等功能,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运算中的繁琐问题,在实践教学前先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4)课程设计联系工程实际: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时,我们可以从在工厂参观学习的车间中选出一些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零件作为设计的对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实际工程问题有叫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邀请工厂里的工程师走进教室,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及触发学生的灵感。

四、总结。

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的设定是高校工程机械体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教学体系的设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因此,以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为前提,加强教学和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七

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门极具美观性、趣味性的艺术课程,正因为如此很多中职生才对这门课程有很浓厚的学习感兴趣,但由于学生起步晚且无扎实的服装设计基础,为学生设立高端设计师的培养目标很可能事半功倍。服装设计课能激发学生对服装专业的学习兴趣,此门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服装设计方法,对服装的不同设计风格、款式进行识别和简单运用,还能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升学进修提供基础保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绘画,对设计理念的创新更是概念模糊,在这种学生尚未开阔时尚潮流眼界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服装进行设计并制作成衣绝非易事。笔者在八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中,针对各种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反思总结,现提出将流行趋势与服装设计结合的实践尝试。

服装和很多电子产品一样更新周期较快,然而服装市场的变化却不能及时反馈到服装设计教学课堂,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变为教材内容。这种教学机制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导致教学内容难以紧跟时代潮流,加之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了基础理论知的传授,在设计理念的创新上不能与流行趋势巧妙结合,导致学生设计的服装样式不尽如人意。在我国多数中职服装专业设计课程中,教学理念及方法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教师在服装设计教学上侧重于规范化的服装设计形式,不能结合流行趋势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目前的服装设计课程在与流行趋势的结合上主要遇到两点问题,一点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流行趋势融合力度不够,使学生学习到的内容陈旧零散。另一点是学生自身对于流行趋势的理解方向有误,不能很好的捕捉到流行元素,致使设计出的服装作品缺乏时代性。

教师是服装设计教学的先驱力量,对教学成果有直接影响。中职服装专业设计课程要想培养出符合大众消费观的设计人才就要结合流行趋势设计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流行意识,引导学生以敏锐的视角发现当前社会的服装流行元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均有效提高,为以后的设计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教师要具备流行教学理念。

在中职服装专业设计课程里,任职教师主要由多数老教师和少数毕业年轻教师组成。这些老教师在一个岗位工作多年,拥有自己习惯的一套教学方法且难以改变,不能与市场的流行设计需求接轨。而年轻教师虽然与流行市趋势有所接触,但在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运用能力不强,致使院校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与大众消费市场的对接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大多服装专业的学生对服装设计没有任何基础,却有个美好的设计师梦想,教师如何借助梦想的动力将流行趋势与教学结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尽管服装设计是个人领悟力、创造力的结合,但是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必不可少,教师对流行趋势的理解运用能力与学生的设计理念有一定影响。教师应该提升我学习意识,对流行时装的相关信息多加了解,从中提取时尚元素传授给学生,尤其注重对流行元素与消费者需求的引导,使短期的教学产生长远影响。

2、拓宽教学平台。

中职服装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有限,要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校方应与服装面料的生产加工企业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企业参观学习,打造第二教学平台,使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可以发现当前的新鲜款式,提高对不同面料的理解辨识能力。只有对市场服装趋势有所掌握,学生的设计水平才会有效提高,如近几年流行的亚麻料服装,朴素舒适的设计与布料特点完美结合,才使各种亚麻款服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进入企业参观还有一项学习要点,就是学习服装生产设计的先进工艺,如数码印花,就是流行趋势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案例之一。学生通过对相关服装企业的学习后,所学所用才能紧跟市场流行趋势,才能更好的学习服装设计,更全面的认识服装行业。

1)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了解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服装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常浏览时装信息,如米兰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等,并且各种时装发布会也不容错过。这些国际时装是无数优秀设计师思维智慧的直接体现,预示着服装的未来流行方向,学生通过各种服装信息的学习,能发现其中的流行元素,对学生的服装设计理念有引导性作用。2)服装设计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无论给学生展示何种时尚服装对学生的影响力多为视觉冲击,影响不大。如今是网络购物盛行的时代,学生可以多浏览网上自己的喜欢的服装,通过所学知识将图片变为实物。如雪纺连衣裙的制作,学生可以网上搜集自己心仪款式的图片,自己先进行独立思考裙子的制作过程,通过对不同面料颜色、款式的分析,寻找或创新其中的流行元素,再自己进行设计。当学生完成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流行趋势教学有机结合。3)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此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敷衍了事,没有带着学习兴趣、用心体会设计内涵去动手实践。这种情况下面料的质地、色彩均不够理想,服装款式也不新颖,学生最终的设计成品可见一斑[2]。因此,教师在任务的布置中应该划定某一个或多个时尚元素供学生选择,并且对服装面料、款式有基本要求,这样就可以将流行趋势逐渐引入到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

中职院校是培养我国技术人才的重点教育机构之一,服装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服装设计人才十分重要。教师在服装设计教学与流行趋势结合时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侧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口头讲解知识,只有引导学生对流行、时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使设计的服装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八

像所有其他学科的课程一样,数学课件既要优学,也要优教。对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数学课件的设计如图1所示:

如上数学课件的.课程设计流程图,首先要对该数学学课课件的知识进行层层分解,分出章节,最后得到较小的知识单元,然后列出或找出每个知识单元的所有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表示为条件一动作对。

例如:运用2个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产生规则有2条:

(1)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办法,而每类办法中又有几种方法,只要采用任何一种方法,此事即能完成,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就用加法原理。

(2)如果完成一件事情分几个步骤,而完成每一个步骤又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依次完成各步骤,此事才能完成,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就用乘法原理。

练习题的步子的跨越要小些,并且每道练习题后都附有答案,使学生可以及时得到正误反馈,进行修正。在实例和练习题后,要对前面的实例和练习进行小结。

测试题的编写可以不必像练习题那样细致。学生在做完所有题目后,才能给出正确答案,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九

儿童天生带有自然的归属天性,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和自然元素的互动,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儿童在自然中全面健康地成长[1]。正如世界儿童经典著作《格林童话》一样,幼儿园可以向幼儿与家长展示瑰丽奇幻的童话世界,如同爱丽丝掉入兔子洞后遇见的魔法世界,试图创建一所洋溢着诗意、灵动、具有儿童气息的美妙乐园,为幼儿成长提供自然的氛围气息。幼儿园引入森林教育理念,努力打造城市中的“森林学园”地带,让自然真正成为激发幼儿潜质的力量。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以green的首字母“天赋(genius)、责任(responsibility)、探索(explorative)、卓越(excellence)、自然(nature)”的深刻内涵贯穿整个课程,旨在培养“健康快乐”“优雅自信”“专注探究”“合作关怀”“享美创造”等具有多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智慧儿童。因此,格林美语幼儿园的“格林”英译为green,意蕴着生命力、自然绿、健康、亲自然等释义。

追溯缘起,森林自然课程建立在自然教育理念基础上[1]。自然教育之父约瑟夫·可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体验”一词[2]1,他认为自然体验有别于室内教学,强调的是“感受”,提倡带领人们到自然或半人工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游戏、体验、唱歌、戏剧等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知得来第一手的经验,提高参与者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2]12。约瑟夫·可奈尔主张以游戏的方式把幼儿们带进奇妙的大自然,体验自然的纯美,共同分享自然的乐趣。所以,毫不意外,幼儿园建设有格林森林大道、森林氧吧、运动攀岩区、生态种植园、创意沙池区、游乐戏水区、格林风雨操场、格林足球场、高尔夫等多元类型户外游戏场,户外活动面积高达20xx余平方米。园所建筑布局精致优美,创设有图书馆、美工坊、木工坊、萌宝小厨房、科探室等儿童工作坊,提供给儿童充分游戏与体验。约瑟夫·可奈尔还提出户外心流学习法(flowlearning),帮助学习者进入一种心流状态[3]83,这种心流状态是专注于某种行为,不断产生灵感,同时伴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其包括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1)唤醒热情;(2)培养专注;(3)直接体验;(4)共享感悟[3]86。让幼儿教师能促使游戏者和游戏本身和谐地联结成一个整体。约瑟夫·可奈尔的自然教育理论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green森林学园课程以自然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凸显了幼儿的自然本性、幼儿教育的`自然特质,充分利用森林自然资源,注重幼儿真实的体验,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与自然深度联结与对话。

毋庸讳言,green森林学园课程的设计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五大领域紧密相扣,具体关联如下:1.健康领域。着眼于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恰当的自我保护和良好的习惯养成,幼儿园在安全的自然环境选择基础上,设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森林活动项目。如“森林运动会活动”通过森林体能训练,掌握运动技能与方法,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2.语言领域。联系各种精选出来的绘本大量阅读,回归自然,在基于自然环境的人际交往中,鼓励儿童表达情感和需求,发展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3.社会领域。使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并且,发展自信和自尊,在森林课程的学习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发展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并不断完善健全的人格基础。4.科学领域。让幼儿在森林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也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如“森林调味盒”和“森林百宝袋活动”,通过感官活动,锻炼幼儿身体触觉等感官,幼儿学会多方面体验世界。5.艺术领域。让儿童在自然中真切地感知和体验美,萌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二)课程的实施方法。

green森林学园课程提供给幼儿的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学习过程,所有活动都是定期开展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或是偶尔进行的,每学期中大班的幼儿定期开展森林学园活动。在森林学园中,均有经过充分培训的森林教练执行,他们均已完成并通过三级森林学校从业资格培训课程。森林教练带领幼儿们活动,将教室(教学)主题带入林地,他们同样为幼儿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度身定做计划。森林教学计划是幼儿学习经历的一部分,每次活动都是基于计划、观察、改编、复习这几个步骤的循环来进行。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地和其他绿地自然环境,促进幼儿和大自然紧密关系的发展。“大自然是活教材”[4],green森林学园中,森林教练带着幼儿开展的活动有多种类型,涉及自然观察、科学发现、艺术表达、社会交往、建构制造、趣味游戏等六大类活动,如认识园内果树丰收季,认识和辨别大自然色彩,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学习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工具的使用之玩转口袋刀,野外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搭建动物小小庇护所,风险评估“小专家”等。

(三)课程的园本特点。

green森林学园的森林教练会根据季节特质、森林的生态性、幼儿的年龄及能力特点等,以主题的形式制定以年、月为单位的活动计划。例如在春季,森林学园中开展的三个课程主题:“森林木工坊”“森林博物馆”“森林运动会”。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充分结合自然资源特色,尽量拉进游戏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让幼儿与森林多层次的接触,带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愉悦、探索机会、合作可能和整体性经验。

较之传统的教育方式,green森林学园课程拓展了儿童教育空间,注重儿童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儿童通过在“森林学园”的游戏体验与学习活动,丰富了自然与社会知识,培养了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理解自然和适应自然的能力。

(一)在认识自然中获得生命成长方式。

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最佳的探索场地和平台,结合生命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挖掘,追寻真实而有趣的生态内容。儿童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见证了自然生命的多姿多彩和个性化成长样式;在丰富的资源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发现生活的乐趣;在与自然的交互及他人的交往中,丰富了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体验。例如“自然故事birdfeeders”:在幼儿园小森林里,常常有鸟儿访客造访。这群忙碌而积极的小生命,牵动着孩子们挂念的心。恰逢“ecoweek”,于是k3的哥哥姐姐提出建一个“观鸟台”,将这份爱转化为亲手打造“birdfeeders”。而用什么材料制作?小鸟站上去会不会失去平衡?喂鸟器如何防雨又美观?这些问题都在他们科学筛选可用废旧材料、精心设计上色、安装并反复试验“站立区”的巧思与合作中,逐一得到落实。“因为热爱,所以保护。”当喂鸟器被分散悬挂于校园各处的树上,吸引来了更多鸟儿的“光临”,hanvosgreen又多了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在探索自然中具身感知直接经验。

儿童在与自然事物的接触中,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具身感知事物的数量、形态、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儿童解放身心,直观感知实践性知识与生活经验。例如大班教学“生态循环”主题活动:亲近大自然,从揭秘“山体生态系统”、探索“冰川体系”到讨论“全球变暖”,再借着“水资源”这一脉络线,共同回顾“水循环过程”和实践“水净化实验”,活动思路由近及远,由熟悉至陌生。一步步地将生态常识游戏化,生态现象可视化,以此来唤起孩子们对生态的热爱与保护,并认识到和谐的生态系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逐渐深化“爱护自然”“关注生态”的环保意识。

(三)在理解自然中尝试实践创新活动。

在探求未知世界的本能欲望驱使下,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得到解放,好奇心与探究欲得以激发,儿童的观察、想象、思维、操作等实践能力得到练习和发展,质疑、批判、反思等创新能力也得以彰显和提升。例如森林野营“camping”: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野营,野营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如何寻找幼儿园里最适合设立森林“野营地”的地理位置。经过多次探查,幼儿园的小森林便是孩子们驻扎“野营地”的不二选择。孩子们合力制定野营计划书,自己造帐篷,寻着野营文化尝试在“森林”中安全生火,制作传统野营美食s’mores。玩乐传统野营游戏“发射棉花糖”,制作野营灯,围坐篝火歌唱阅读……所有的森林野营体验“由点连线”“由线铺面”,刺激着孩子们的内在建构和感官。

(四)在适应自然中提升抗压耐挫能力。

传统教育多是将儿童固封于安逸的教室,“温室花朵”缺少了复杂情境所赋予的挫折教育[5]。较之环境舒适的室内教育活动,儿童在森林学园的活动中可能会遭遇天气变化和尝试创新的失败,但正是这样的教育契机给予了儿童提升抗压耐挫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儿童的各项身体机能。例如“攀树运动”教学,在攀爬过程中,不少孩子会胆怯、害怕,内心既想要攀登到顶峰,又挡不住往下看时越来越高的恐高。观察其他同伴攀树的技巧,听着同伴的加油和老师的鼓励,决定再次尝试。第二次的挑战,挑战心态,克服恐高,眼睛平视,一切心理上的恐惧都需要靠自己解决。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自己的身体极限与界限在哪,学会界定和权衡各种危险,孩子的“韧性”和抗挫能力也得到锻炼。他们学会自己评估风险,在挫折中汲取经验,克服困难,孩子的自我感知力、行动协调性和自信心都会正向发展。

森林是教室,大自然就是老师。森林教育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过程,在户外环境里学习,将大自然作为学习资源,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对自然世界的欣赏与认知,提升受挫能力、沟通能力和勇气。自然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身心的成长,除了周边户外森林资源的利用,也努力打造“green自然绿”的园所环境,葱郁的蔬菜与绿叶,沐浴着阳光的户外生态环境,成为幼儿灵动而真实的成长空间。在自由的森林学园里,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理解自然以及保护自然,在亲近自然中生发学习、充实经验,寻找到成长的支点。让幼儿用手掌触摸世界,用足底丈量世界,用耳朵聆听世界。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十

此次只实训了短短的三周。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java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除此以外,我知道了什么叫团队,怎样和团队分工合作;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第一次让我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是受益匪浅的,在短短的三周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这对于我的学业,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

这次实训虽然是我们的第一次,不过同学们表现不错,由此看来,我们在进入大学的这几个月里学到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对于所学专业,我们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学习。实训是学习java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我们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就业筹码。

我把本次为期三周的实训看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这周的实训和学习,我知道了此次实训的目的,也清楚目前自己的不足,那就是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操作。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就导致我们对专业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限制了我们网络知识水平的提高。但是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是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明了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真正的职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

在这次实训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第一次体会到java工程师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也发现了很多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在实训的演示过程中,我对作为一名java工程师注意的事项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基本做起。把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信这对我接下来学习专业知识会起到很有效的帮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以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身份在这几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自我,向java工程师靠近。

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如果是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否则,即费力又费时还做不好这个项目。因此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要和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十一

现代化的图书管理需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图书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图书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近年来图书事业的发展,以及软件开发的逐步成熟,图书管理系统使得原来繁重而易出错的图书管理变得简单而有条理,我所开发这一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员成本,使得管理变得方便可靠。

图书管理系统关系模型功能模块。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提高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图书管理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因此图书管理的数字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图书管理系统是现代图书管理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力求开发出一套严谨、可靠、功能完整的管理系统。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图书管理的问题。人员需求能够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管理更加便利。

此图书管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visualstudio2008做为前台开发工具以及sqlserver2005做为后台支持。以操作便捷、界面友好、灵活、实用为出发点,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系统实现了以下基本功能:

日常操作:此功能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

读者管理:可以实现读者的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

图书管理:实现图书的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

系统管理:实现了对管理员的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

开发工具: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c#)和sqlserver2005。

图书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方便性:读者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图书情况,以便完成需要的工作。

稳定性:系统性能稳定。

操作性强:由于系统及面简洁,使用容易很便于用户操作。

1、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系统登录;管理员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系统退出。

2、可行性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走上了科学化、系统化管理道路。

2.1经济可行性。

2.2技术可行性。

目前国内外软硬件产品和技术发展迅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相关资源技术容易获得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且在本系统软硬件要求适中,因此现有条件在技术层面上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本系统是针对图书管理工作过程进行设计的,主要实现如下目标:合法用户可以登录此系统;读者可以查询图书、查询借阅记录;工作人员可以对读者、图书进行管理和借书、还书操作。

2、数据库设计。

把上面的概念结构转化为关系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各实体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用下划线标出):

图书(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出版社,页码、图书价格、图书总数、现存总数、借出次数、isbn、备注、条形码、书架、图片)。

读者(读者编号,读者名称、院系、类型、性别、证件编号、可以借阅数量、电话、备注)。

用户(用户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真实姓名,性别,电话,年龄)。

以下关系模式为读者――图书的关系模式:

借阅图书(读者编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应还日期,归还日期,是否归还)

从以上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为了优化数据表结构,部分字段采用代码形式,以便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对应起来。根据以上分析,需要设计数据表来存放数据信息,这些表分别为图书表,读者表,用户表,借阅表。

3、总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由应用程序和后台数据库两部分构成。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要包括登录,用户信息,读者信息,图书信息管理,借阅图书,综合查询,退出系统几个部分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负责对图书信息,用户信息等数据的管理。

1、登录界面。

进入系统必须经过登录,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系统会查询数据库中的用户表,如果用户存在且密码正确,系统只有管理员。

2、主控制界面。

此界面是进入相应功能模块的入口。

3、图书信息维护。

在此界面用户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体包含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4、图书借阅界面。

图书借阅界面使用户完成图书借阅归还的操作。用户输入读者证件编号后单击[查询]按钮查出读者信息。输入图书isbn编号好,查出对应的图书信息,当读者的可以借书量为0时,提示不能借阅,当图书的库存量为0是提示不能借阅。借阅和还书需要同时操作三个表,因为需要用事务来操作。

5、读者信息管理。

本文重点讨论了“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过程。在本次设计的全过程中,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设计中我才知自己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总会出现各种问题,不是理论没掌握好,而是光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多做多练,才可以把理论的精华发挥出来。知识不是知道,了解就好,一定让它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解决一些问题,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虽然我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设计任务,但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设计时间又较短,所以该系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用户界面不够美观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1]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辉,张大治。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十二

:近年来,c语言编程在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受到广大技术人员的青睐。介绍了c语言系统软件的编程思路,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编程软件架构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块划分、分层架构、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系统软件设计要领等,并给出了在编写嵌入式系统c语言时基本架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c语言;嵌入式系统;程序框架。

c语言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因其具有出色的移植性,能够在多种不同体系结构的软件或硬件平台上运行;语法机制结构紧凑、使用灵活并能直接访问硬件;并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与一般形式的软件编程相比,嵌入式系统有其特殊性,其面向的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既有应用层次上的通用性,也有硬件操作的复杂性。因此,运用高效合理的编程构架和设计流程,规范管理编程的过程,对于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可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执行、维护效率。在常规软件编程基础上,把分层思想、模块化思想、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到嵌入式c语言编程系统中,对嵌入式编程中的模块划分、分层架构、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系统软件设计思路进行讨论。嵌入式系统的高速发展使得对其编程的效率与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更需要一种更加普遍并高效的编程框架与基本标准,以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与使用。

(1)模块的独立性,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不会有信息交叉混淆,不会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一个模块中函数指令不需要其他模块的变量,模块之间的连接通过函数接口来实现。

(2)正交性,各个功能模块是唯一确定的,其中的变量与其实现的功能是无歧义的。在划分模块时有下列注意事项:

(1)某一个模块提供给其他功能模块所需调用的数据和外部函数需在头文件(。h)中以extern关键字来声明。

(2)某功能模块内的全局变量与函数信息需在。c文件的开头以static关键字进行声明。

3.1分层方向。

分层技术有两个方向,目前嵌入式系统应用层开发常用的方法是自顶向下,即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整体描述规范或者最顶层的程序为起点向下延伸到具体的操作模块。自底向上是另一个思路,即从具体功能到抽象实现,是在硬件驱动开发中常用的方法。先分析功能模块,使其作用在某个应用对象上,分析常用操作的方式。这两个方法各有优势,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可按照具体需求把这两种方法混合使用。在逻辑分析应用时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规范功能模块的逻辑表达,提高各个模块的开发、执行、移植效率。使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规范硬件操作,把单位操作从中抽象出来,以便进行上层应用的模块移植。

3.2分层架构设计方法。

分层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编程时各功能需要,把一个总体功能分解成一个个小功能,分层进行实现,再整合。这样就需要把代码分解成不同概念层次的模块,确定各个模块的联系,进行合理连接,最终实现复杂的总体功能。分层时有固定的需要遵循的原则:

(1)分层时尽量减小层间关联性,不要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降低模块的可移植性。若某一层出现了错误或问题,也可以不影响整个程序,只影响部分功能的实现。则技术人员可有针对性地对这一层进行修改完善,不对其他层产生影响。

(2)每层需要为该层的上一层提供支撑,每层可以独立地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如频率采样功能,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显示层等,层与层之间相互联系,实现功能。

(3)尽量实现层与层之间的高度内聚、相互之间又低耦合,每层内部对模块进行划分,实现最优模块化,可移植性也最强。如果把功能分解得越简单清晰,实现起来也就越容易,但若把功能目标太过细化,又会引起调用次数增多,复杂程度增大的问题,所以合理划分层次和模块,是需要不断尝试和修改的。以自底向上、自顶向下与模块化的方法进行分层架构。首先,对嵌入式系统应用需求进行梳理,为把各种不同的模块功能抽象出来,先采取自顶向下的方向,再由软件层次转化到概念层次。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把目标需求抽象出来,转化为开发软件的功能。比如,采集信号频率,需要信号的数据,输入嵌入式系统,经算法和程序,在lcd屏上显示频率,这涉及到了硬件驱动、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显示等层次。接下来是对硬件所需实现的功能进行抽象,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硬件操作原语是在抽象硬件所需实现功能时必须细化出来的。在嵌入式编程系统中,由软件编程驱动硬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是很普遍的,为减少硬件功能的相互耦合与相互影响,对硬件功能进行封装,这不但有利于实现不同功能间的低耦合,还可以使当前系统更加简单易行,便于程序的执行与应用,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现在更多地倾向于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思想,为确保每层的上一层调用都能得到满足,需要逐层检查相邻层间是否有信息交叉,调用关系是否合理。最后,优化模块的功能设计,整合各个功能层的功能,并进行分类,尽可能实现模块的最优化。嵌入式系统需要进行面向对象、去中心化设计,设计时可以将系统逻辑架构区分为以下4个不同的层次:

(1)应用管理层。实现功能调度、逻辑转化、显示界面关联等功能。

(2)算法协议层。实现的功能为数据库访问、协议管理与解析、算法实现、文件整理等。

(3)功能拓展层。实现各个器件的功能可移植性、接口连接访问等功能,并实现器件的低耦合性。

(4)硬件驱动层。硬件操作原语由硬件驱动层提供,并实现硬件功能的独立性。以上的分层方式与原则,整合了可实现相似功能或同类的功能模块,使代码应用、算法与硬件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大大减少,降低了各个功能在设计和实现时的耦合性,避免交叉混淆,使嵌入式系统的程序代码结构更加明晰,可用性更高。可以支持多个应用逻辑的模型算法才是一个成熟的算法,可以在不同硬件环境中顺利执行与应用的软件功能模块才是一个成熟的功能模块,这样可提高嵌入式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的开发、执行、移植效率。

程序有时需要实现自动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并转入处理新的情况的程序的功能,这就需要中断服务程序处理新情况后再返回原被暂停的原程序断点继续运行。中断服务程序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因中断系统可便捷地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实现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快速返回断点继续主程序,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在不产生中断时不占用内存,节约系统内存。现在已经出现许多在标准c语言上对中断服务程序的拓展,出现了新的用于表示中断函数的关键字,如#programinterrupt等。当编写中断服务程序的函数时,中断现场入栈和出栈代码会由编译器会自动为该函数提供。中断服务程序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1)中断服务程序不能有返回值。

(2)不能给中断服务程序传递参数。

(3)中断服务程序应尽量简单精炼。

5.1c语言的面向对象化。

中类的概念出现于在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对某一类数据的特定操作的集合称为类。类包含了两个范畴:数据和操作。面向对象有3个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继承是指通过结构嵌套可实现对象属性的继承。封装是指把数据和函数捆绑,调用时可把函数与数据一起调用。多态是指不需考虑函数的数据调用方式,调用函数时可有多种不同方式。但更多时候,为使软件代码结构清晰易操作,只需将数据与函数进行封装即可。有时c语言编程时,会出现数据与函数联系不紧密,结构混乱等问题,c语言模拟面向对象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意义并不在于模拟这个行为本身。

5.2模块重用设计。

一般通过模块化来实现c语言代码重用,其中包含头文件和函数实现文件。一般有两种方式定义函数:

(2)函数,函数可实现的功能较多,并且可重复利用,可以接受其他函数的数据,也可把运算结果作为返回值输出。

阐述了c语言嵌入式系统编程的所包含的基本元素与基本框架,合理的软件设计架构可大大提高程序的开发、执行、移植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十三

一般在较大的程序设计当中,如果把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程序结合起来使用,把两种语言的优点都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两种的优势,进行混合编程,则可以很多的难以解决的难题。在程序设计的实践当中,c语言和汇编语言可以相互调用,c语言可以调用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可以调用c语言,也可以把其中一种语言程序嵌入到另一种程序语言当中。本文就是探讨把c语言与汇编语言两种语言进行混合编程,实现两者的最佳组合,从而解决一些实践难题。

汇编语言;c语言;混合编程。

汇编语言的优势就是速度快,占用存储空间不大,而且可以随时控制硬件,这些优点是其它的程序语言无法取代的。汇编语言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在高级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数据或者一些混合运算时显得更加困难。

c语言,它的优势就是在于功能全面,表达形式多样且灵活,开发使用效率很高,具有其它高级语言无法具有的优势。通常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大部分程序采用高级语言编写,以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但在要求执行速度快、占用空间少或要求直接控制硬件的场合,则利用汇编语言编写,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2.1参数传递。

汇编语言程序和c语言程序在调用时会涉及到参数传递,一般采用堆栈进行传递。在汇编语言中将bp作为基址寄存器,调用程序先将来自于c语言程序中的参数依次压入堆栈中,然后当需要使用这些参数时,再用bp加上不同的偏移量依次对堆栈中的数据进行存取操作。

2.2调用关系的确定。

对于将要涉及到调用的过程或函数需要事先说明和建立调用与被调用关系。被调用的过程或函数应预先说明为外部类型,以便被外部模块引用,而调用程序也需要在程序中说明将要引用的外部模块的名称。在说明调用关系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存储模式确定相应的汇编语言格式。c程序小模式对应汇编程序的近类型过程,而c程序大模式则对应汇编程序的远类型过程。

总而言之,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可以使汇编语言与c语言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交叉调用,进行参数传递,共享数据信息和数据结构,使由此开发的软件更实用、更安全可靠,使开发和编程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罗南超,向昌成,李唐辉。汇编语言实现多种进制的通用输入输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6)。

[2]崔卫东。vc++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研究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7,(05)。

[3]宋金华。汇编语言和c语言在图形处理中的综合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4]张银,索旭华,廖建林,郭娟。aocc应用软件的快速仿真平台的研究与技术实现[j]航天控制,2010,(02)。

[5]宋金华。汇编语言和c语言在图形处理中的综合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z2)。

药理学课程设计论文篇十四

精品课程的建设,包含一系列的内容,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在《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一)重视课程申报,忽视后期建设。

由于国家和各省市目前对精品课程的支持力度较大,学校在精品课程的申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争取获批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但是,在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获批后,往往后期的建设无力,在建设上面的投入也很少,建设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监管。

(二)课程网站的资源更新滞后。

精品课程网站[2]是学生和教师使用并进行教学的平台。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网站上面的课程资源也要将新的知识囊括进去。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新的知识的更新在网站上往往要滞后相当一段时间。

(三)考核与评价机制[3]有待完善。

精品课程建设以后,到底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什么样的作用,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否成功,这方面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还比较缺乏。目前,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往往地位于是否能申请到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的一些评价详细指标仍然有待完善。

(四)精品课程的有关管理制度有待规范。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离不开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做到有章可依。在《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学校、学院的实际,制定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课程的建设管理。

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为了能够把精品课程建设好,结合上面提到的《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以下事项值得关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谋求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执行着,本身素质直接影响到知识传授的效果。通过鼓励教师接受再教育、进修或深造,让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引入新的高学历人才,能够充实教学队伍。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

(二)加强资源建设与更新,扩大优质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的资源是知识传递的载体,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效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精品教材编写,重视多媒体课件[4]的编制,将新的知识内容、新的教学理念反映到教材与课件中,同时,内容丰富、构思精巧、布局合理的多媒体课件也更能吸引学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更容易扩大优质资源的共享范围,体现精品课程的价值。

(三)重视学生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要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考核与反馈。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能否通过精品课程获得相应的知识,应该说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否成功。重视学生的评价,接受学生的有价值的建议,有利于教师查缺补漏。建立精品课程考评机制,将考评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助于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避免建设中的形式化。

(四)规范规章制度,谋求管理水平提升。

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统一备课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行听课评教制度、教学竞赛制度等,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教师做好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可以在课下的任何时候随时的访问。学生通过查看课件,阅读教案,观看授课录像,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印证和对比,查缺补漏。相对而言,优秀教师的授课对于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授课录像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反复录制的,其在授课上更具有特色。不仅如此,精品课程网站上还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线练习编程,随后就可以检测其学习的效果,完全不受限于课堂短学时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刺激其学习的欲望。精美的演示动画,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程序运行机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程序竞赛等活动也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总之,精品课程网站以资源的丰富性,学习的可重复性,更具吸引力的多媒体效果,以及可交流性和互动性,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一个因素就是无法保障且很难评价其教学质量。作为对《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我们主要从网站与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师学生评价、课程网站的利用率、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几方面来进行。

(一)网站与教学资源质量。

精品课程网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的平台,网站的建设质量对于教学资源的展示和教、学双方的使用有较大的影响。精品课程网站的栏目设置、界面是否美观、是否安全稳定是衡量网站建设质量的指标。同理,教学资源的质量优劣对于学习者来说影响更大。要重视课程资源的质量,拒绝粗制滥造、内容上照本宣科课件,防止其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对教学资源内容是否合理、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课件是否精美、录像是否引入等影响教学资源质量的方面进行评价。

(二)教师学生评价。

作为使用精品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的双方,其评价结果是教学评价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评价反映了通过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获得知识的满意度。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评价、同行的评价、教学督导人员的评价提供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手段多样化,可以采取在线问卷调查,在线评价系统,在线留言等。

(三)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率。

课程网站提供了学生与教师实现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平台。该平台的利用率可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率判断教师与学生对其利用的程度,利用率越高,说明教、学双方通过平台进行知识交流与传授的效果就越好。这也有助于防止虚假评价的产生。

(四)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

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先进的理念用到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中,最终以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反映出来。教学研究与成果有助于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新的知识,能够从一定程度反映教学质量的效果。

精品课程建设的浪潮已经席卷各个高校。精品课程对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讨论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与存在问题。研究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注意事项与教学质量评价。加大精品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与改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175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