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原创性和创新性。教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深入研究教材,有助于编写出更好的教案。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一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1、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各有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1、 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 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小百科:橘子中的维生素a还能够增强人体在黑暗环境中的视力和治疗夜盲症。橘子不宜食用过量,吃太多会患有胡萝卜素血症,皮肤呈深黄色,如同黄疸一般。若因吃太多橘子造成手掌变黄,只要停吃一段时间,就能让肤色渐渐恢复正常。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二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三
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是首经典的民间童谣,它富有情节又很有趣味,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我将童谣内容进行了剪辑,并配上旋律,以对唱表演的形式重新演绎,让童谣变得既传统又现代,积极促进幼儿的游戏和生活。同时,也赋予童谣传承新的生机。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民间童谣。
2、运用动作、表情大胆表现、演绎对歌曲的理解。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城门城门几丈高》(课件和歌曲录音见本期附赠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感知对唱(出示pptl-2)。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和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小结:歌曲里有两种声音,一个人问,一个人答,这是一首问答歌。
(这是一首对唱歌曲,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清脆的童声,还有一种是洪亮有力的男声。不同的演唱形式一下子吸引住幼儿,并让他们对歌曲的曲式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观看ppt3-6,感知歌词。
提问:你听见小哥哥问了什么城门又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的故事性和画面性,使幼儿对歌曲有了更加深入、形象的感知,从而对童谣产生了兴趣)。
2、运用图谱,理解歌词(出示ppt7)。
(1)完整理解歌词。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其余的图片点出,帮助幼儿完整理解歌词。
(2)体验歌曲情感。
小结:我们看出小哥哥勇敢、坚强、毫不畏惧、所以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唱出小哥哥的自信。城门高大威武、雄伟坚固,所以,我们要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和洪亮浑厚的声音表现城门的坚不可摧。
(图谱的出现赋予童谣节奏感,而且,图谱排列整齐、有序,让幼儿一目了然地感知歌曲的对答与呼应、乐句的长短以及不同乐句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巧妙提问使幼儿对歌曲中人物的个性特征逐渐明晰,为分角色演唱加深了感知)。
3、大胆表现、演绎。
(1)配上动作,完整演唱。
提问:小哥哥问了城门几次城门答了几次现在,我们看着图唱一唱这首问答歌。
(2)发挥想象,创编造型。
提问:小哥哥问完最后一句,做了很有力量的造型动作,城门打开了吗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ppt8)。
(本环节增加了对形象特征的感知,让幼儿知道遇事要勇敢、坚强、不退缩,这不仅有助于幼儿演唱时注意音高、音色,对幼儿性格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橘子。
2、写生画法的培养。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
1、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给橘子画像。
3、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小百科:“柑橘”与“橘柑”不同:“柑橘”可以指柑橘属所有水果,包括柚、柑、橘、橙等;而“橘柑”在有些方言中和橘子同义。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五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1、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教师边说边出示表一)。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各有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见表二),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1、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六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橘子有几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七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八
引导幼儿乐意唱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并尝试用动作,接唱、乐器等游戏方式表现歌曲,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 幼儿参加过摘橘子的实践活动。
2.若干乐器。
(一)经验回忆,创设情景
t:前几天,我们到橘园去了?怎样才能把橘子摘下来呢?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摘橘子,例如:手要转一下,用力摘。)
t:今天,我们一起把摘橘子的事编成一首歌来唱一唱。
(二)游戏歌曲的探索
1. 探索歌曲
t:歌曲中共有几句,有哪几个音乐宝宝在唱歌? (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幼儿倾听思考,发现歌曲中有四个乐句,有do、re、mi三个音乐宝宝在唱歌。)
2.教师边弹边唱师生共编的歌词
t:天气真好,大家快上车准备出发,我们可以怎么说?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
t:摘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
3.幼儿边动作边说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把欣赏时听到的歌词,用语言表达。
(2)幼儿倾听歌曲旋律,边拍手边念歌词(按歌曲旋律节奏拍手)。
(3)师生共同边拍腿边念歌词:左右腿交换拍,即念第一句拍左腿、第二句拍右腿,依次类推(同样按歌曲旋律节奏拍腿)。
(4)幼儿边拍腿边念歌词。
(5)幼儿尝试把歌词装配到歌曲旋律中。
t:现在我们可以把弟弟妹妹摘橘子的事情学着唱出来。
t:这里的橘子摘完了,再换棵橘子树。(引导幼儿从c调升为d调,再引导幼儿学唱,并提醒音准。又如:“看啊,前面有个小山坡,山坡有点高,上面有棵最大的橘子树。”以d调逐渐半音向上升高,让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合作游戏
1.加上拍手跺脚的动作
t:我们一起摘橘子,你们边唱歌边拍腿摘橘子,老师为你们加油鼓劲,你们看我是怎么为你们加油的。
幼儿拍右腿: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
老师动作:(拍手) (跺脚)
幼儿拍左腿: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
老师动作:(拍手) (跺脚举臂)
t:你们摘了那么多的橘子,我真为你们高兴,我是什么时候为你们拍手跺脚加油鼓劲的? (引导幼儿发现拍手跺脚的节奏。)
t:老师来摘橘子,你们来加油鼓劲。(引导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表现第二声部的节奏。)
t:橘子太甜了,我们多摘一些带给朋友们。分两组,一组摘一组加油,等下交换。(幼儿分组尝试游戏)
2.语言表现
t:拍手跺脚是什么意思呢?我说出来,你们听听是什么? (幼儿边唱歌边拍腿,老师边拍手跺脚边说话) 来啦-嗨!快乐-哈!
t:你们听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拍手跺脚的意思及节奏,并注意发音、口型、咬字等。)
t:我们也来试一试,为摘橘子的朋友加油。(引导幼儿分组交换合作游戏。)
3.用歌声加以表现
t:我们不但用拍手跺脚说话来表示愉快地摘橘子,还能用歌声唱出来。(引导幼儿用接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用乐器为游戏歌曲伴奏
1. 在音乐琴上探索合奏。
t:小乐器也来为我们唱歌加油鼓劲,谁来试试在音块上唱出刚才的歌曲。(幼儿分组上来或自由邀请朋友)操作木琴或铝板琴。教师敲奏第二声部,幼儿在合唱中倾听。教师敲奏四句旋律,幼儿尝试敲奏拍手跺脚节奏的音高。师生尝试共同合奏歌曲(幼儿第一声部,老师第二声部,然后交换)。幼儿之间合作敲奏歌曲,两组幼儿分别担任不同敲奏内容。
2.幼儿分组合作表现。
一组幼儿边唱歌边拍腿;一组幼儿拍手跺脚边唱歌;一组幼儿木琴铝板琴伴奏一声部;一组幼儿木琴铝板琴伴奏二声部。
3.探索运用不同音色乐器参与伴奏
t:用什么乐器为“弟弟妹妹快快来”伴奏?什么乐器代表脚步声和歌声? (引导幼用小铃木琴等代表脚步声和歌声)
t:用什么乐器为“来了、嗨”配音呢? (引导幼儿选择商量,例如:铃鼓表示许多人高兴得来了等。按幼儿选择的不同乐器合作操作,听辨讨论用怎么样的乐器表现更加合适,例如:用鼓为“嗨”配音,用叉为“哈”配音等。)
操作提示
这是一首结构规整的游戏小曲,可以师生同唱共乐。教师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让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并使之觉得好玩而有趣。在每进一步的活动中,都给幼儿增加一点新的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因而,幼儿既不会感到十分困难,又会对新发现的变化产生新奇感。
这首游戏歌曲较重视采用边唱边动作、边动作边说话、边唱边演奏的形式。有时唱和奏不一样,有时自己唱的时候别人可以插唱等等,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控能力和多向思维的发展。于幼儿已熟悉曲子,也掌握了卡依曲式,所采用的伴奏也只是固定音型的不断重复,一切都在极短的'音乐材料中反复、连接、组合,对幼儿来讲不难胜任。
延伸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用轮走的方式进行游戏,如:幼儿分成两组,模拟坐上两辆大巴士,一辆先开,一辆后开,进行卡农曲式轮奏。
在本次活动基础上,师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起创作改变成一首abacadaea回旋曲结构的乐曲。老师可引导幼儿以“一起摘橘子”的四句乐句为基础,通过创编歌词、动作、节奏、配乐器等方式进行。虽然必须表现特定的内容,但创编部分内容既无旋律又无固定节奏长短的规定,这就大大降低了创编的难度。幼儿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自己的探索下与同伴合作完成表现。
附: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 外国儿歌
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来啦-嗨!
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快乐-哈!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九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过陶瓷花瓶的基础上,能大胆想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花瓶。
2.在了解花瓶图案装饰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多种花纹来装饰花瓶。
3.能迁移已有的装饰经验,认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花瓶。
2.绘画工具,人手一份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花瓶造型的基本特征。
出示花瓶图片或教学挂图,讨论花瓶造型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造型的基本特征。
2.教师:你看到的花瓶是什么形状的?由哪几部分组成?
4.引导幼儿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自己的观察,进行讨论和交流。
二、教师出示课件,让小朋友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花瓶,等会我让小朋友讲讲你最喜欢哪个花瓶,为什么喜欢?
三、师幼共同讨论花瓶造型设计,为绘画做准备。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设计花瓶的造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花瓶上的装饰。
教师:你喜欢在花瓶上装饰什么样的图案?这些图案怎样组合、排列才更好看呢?
四、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瓶,教师适当指导。
教师:画花瓶时尽量画得大一些,这样才能把好看的图案画到花瓶上,花瓶一般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在画的时候要注意。
教师:图案要清楚,线条要流畅,轮廓要清晰;把主要花纹画在瓶腹,在花瓶口、瓶颈配些装饰性的花边。
五、展示幼儿设计的花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的,我主要是通过欣赏和操作交流,让幼儿进一步学习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花瓶中的块面。但我没有很清楚的在欣赏过程中讲解每个花瓶的特点,在操作前也没有将操作要求说清楚,在最后的环节我也只点评了小朋友画中好的地方,没有点评他们画的不好的地方,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用美丽的线条、色块、花纹,创造性地进行衣服装饰。
2、培养幼儿的美感,发展幼儿的现代意识。
活动准备:
几件美丽的衣服范样;多种美丽的小图案;彩笔、剪刀、录音机、磁带、浆糊、大头针;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纸上画有不同款式的'衣服轮廓线)、夹子、铁丝。
活动过程:
一、幼儿服装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我们班的服装表演队今天成立了,你们高兴不高兴?(拍手欢迎)(让几个幼儿穿上衣服范样,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摆造型、做动作,展示自己美丽的服装。其他幼儿观看,情绪兴奋。)。
二、欣赏服装,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他们的衣服漂亮不漂亮?(漂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衣服为什么这么漂亮。(然后逐一从颜色、款式、花纹、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想)好!现在你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小设计师,自己动手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来参加我们举办的“服装展销会”好不好?(好)我们还要评奖呢,希望你们认真设计,争取得奖。(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
三、剪下衣服,进行装饰。
老师:请你们沿衣服轮廓线剪下衣服样。(提醒幼儿安全用剪刀。)可以用老师准备的图案进行装饰,如不够用,也可以用彩笔进行装饰。(幼儿在音乐声中,认真、愉快、兴趣盎然地进行装饰)。
四、幼儿自由进行服装表演。
老师:请小朋友装饰完后,随音乐自由地进行服装表演,好不好?(好)(幼儿展示自己装饰的美丽的衣服,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用大头针)。
五、服装展销及讲评。
老师:现在我提议开一次服装展销会,好不好?(好)(幼儿表演一会儿后,把自己装饰的衣服用夹子夹在预先备好的铁丝上,老师和幼儿一起评论,最后评出一、二等奖)。
六、颁奖结束活动。
1、老师简单总结幼儿装饰情况,表扬大胆用心作画、积极动脑、有创新的幼儿,鼓励进步。
2、获得一、二等奖的幼儿在欢乐的音乐声和全班幼儿的祝贺掌声中上台领奖(五角星、小红花)。
活动反思:
在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这些有创造的孩子,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装饰的培养,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能力。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二
1、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补洞洞。
2、发挥想象,尝试根据洞洞的形状添画出各种形象。
3、体验洞洞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胶棒、记号笔。
2、各种服装杂志、彩纸、彩色报纸等。
3、ppt:教师登山照片;各种形象(动物、车、水果、人物等)。
4、音乐:《撕报纸》、《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放假,你们出去玩了吗?(去公园了、没出去・・・)你们猜我去哪了?(打开登山照片)对我去爬山了!爬山很开心。哎!只有一件事让我特别的郁闷,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几个洞,你们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呀?(缝一缝、补一补)。
师:你们真聪明!(出示各种纸)假如这是一块布,我把它补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补好了。怎么让洞洞看起来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图案,装饰上花纹・・・)。
二、游戏―撕洞洞。
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把你们请来,就是想让你们帮我把这些洞洞设计一下。
1、提出设计要求:老师准备了各种t恤纸,但现在上面还没有洞,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把上面撕出各种形状的洞洞,然后再来设计。(记住:洞洞的形状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2、播放音乐《撕报纸》开始游戏。
三、尝试想象创作。
1、补洞洞。
师:现在t恤上有许多洞洞,你们把洞洞周围涂满胶,选一张喜欢的纸把洞洞补好。
2、添加想象。
师:洞洞补好了,我们看看洞洞能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儿开始创作!
四、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小食品绘画写生课(幼儿绘画教案)。
第四周专题作业活动课试行第4课小食品绘画写生课。
活动主线: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写生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小食品观赏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关于对小食品()的调查年班所研专题名称:经研究我知道调查内容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外形:色彩:以色为主,还有颜色。色彩搭配的作用:适合的年龄段。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是不是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通过研究,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美术活动:设计邮票(大班)。
活动目标: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7.师生讨论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13.幼儿示范14.幼儿作画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18.活动评价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三
1、通过多个角度观察橘子,了解橘子内、外的结构特征,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观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2、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及大胆表现的信心。
多媒体课件、横切、竖切及剥开的橘子若干(保证人手一份),记号笔、纸
一、引题
师:橘子宝宝想拍照片,请大家当小小摄影师,把橘子宝宝拍下来。
二、整体观察---观察实物
教师出示橘子实物,让幼儿自主选择角度进行观察:这是什么?这个橘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自主地观察和讲述,树立初步整体的印象。)
三、局部观察---实物、图片观察交叉进行,线条辅助
(4)观察竖切的橘子,并从线条辅助:橘子里的形状又变成怎样了?
(5)观察剥开的整个橘子及一瓣瓣的果肉,这时橘子看起来象什么?
四、细节观察---图片观察
五、启发想象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现场画出来,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橘子可以变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橘子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来。看谁变得最神奇,还要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评价、讲述作品。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同伴评价。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四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教师边说边出示表一)。
表一。
数一数有几个橘子。
8
9
10。
11。
12。
13。
师:这张记录表有几列,每一列表示什么?左边的一列有数字,右边的呢?这里的数字表示橘子的瓣数。如果你的橘子有9辨,你就拿一个橘子小卡片贴在9的右边的“我的橘子有几瓣”那一栏中。为了让自己知道哪张橘子卡片是你的,你可以在小卡片的上面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反思。
表一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见表二),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表二。
任务。
数一数有几颗。
大橘子。
小橘子。
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五
1、 练习连续跳圈到指定地点。
2、 借助儿歌的节奏,有序的跳完所有的圈。
3、 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
1、圈24个,椅子12把(当做小树)。
2、橘子为幼儿人数的5——6倍,用夹子夹好悬挂在终点的绳子上。
一、 跳热身操。
1、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橘子丰收了,我们要到果园里摘桔子,先跟着老师锻炼一下身体。
2、 操节:摘果子——上肢运动;举起篮子——体侧;把篮子放下——下蹲;很开心的跳舞——跳跃;擦汗——整理运动。
二、 摘桔子游戏。
1、 跟着教师从起点线跳到终点线。
教师:刚才我们是在空地上跳的,现在我们要练习从这些圈里一个接着一个的跳过去。
2、 幼儿自由练习跳圈。反馈:怎样跳圈可以不碰到圈?请个别幼儿示范。
3、 分组练习。请所有的小朋友在起点线后,接力练习,引导幼儿关注前面跳圈的小朋友在跳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圈。
4、 摘桔子。教师:每个人跳过圈以后只能摘一个橘子,放到终点的筐子里,然后从队伍的旁边跑回到队伍的最后,看哪一组最先完成。
三、 比赛摘桔子。
1、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摘桔子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摘得橘子多。让每个人轮流摘橘子,直到老师说停的时候就结束。
2、 游戏结束,请排队数数自己组的橘子数量,并记录在黑板上,比较橘子的数量。
四、 音乐活动:摘果子。
1、 教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橘子,你们还想吃什么水果?跟着老师来摘水果吧!
2、 幼儿听音乐,跳集体舞“摘果子”。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六
1、利用午点后的橘子皮进行手工创造,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训练幼儿的手脑协调性,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午点橘子2、剪刀、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小棍棒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剥下来的橘子皮。
老师:孩子们看一看自己剥下来的橘子皮像什么呢?
2、创意活动。
(1)引导幼儿相处办法用橘子皮进行创意。
老师:你们想得非常好,说得也很棒。那我们怎么让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也能看到或听到呢?
幼儿:“用橘子皮做成画”“把橘子皮做的画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听”“可以做成玩具让小弟弟妹妹们玩”“老师我们用笔画下来”“用胶粘在纸上”“用大头针钉在吹塑板上”......
(2)幼儿讨论创作橘子皮画所需要的物品。剪刀、彩笔、背景纸、小棍等。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启发幼儿使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子昊小朋友用橘子皮拼出两只展翅飞翔得小燕子,美滋滋地拿给我看。我问他两只燕子去做什么?他没有回答,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他在纸上就画出许多内容,并讲给我听:这是大树,这是燕子得窝,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在等着吃饭,它们得爸爸妈妈带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太阳、小草和小花他们在高兴的笑着。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动听故事被子昊创编出来了。
南南把背景纸画成了一个古怪得城堡,城堡里面全市隧道,他说这是迷宫,迷宫上面插着几面旗子,一个橘子皮拼成的古怪人,他说这是好人,很勇敢,他在抓坏人,坏人钻进了迷宫。多麽富有想象力呀!
园告诉我她有一头猪和一条鱼。我问她:猪和鱼都应该生活在哪里?于是她用彩了笔添画了池塘,里面有螃蟹、小虾、水草和橘子鱼玩耍。猪的'旁边添画牛在幽闲地吃草,最远处还有一座小房子,那是牧童的家。瞧,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啊!
平时最活跃的龙龙玩得更开心。只见他站在桌子旁边,头上扣着橘子皮剪成的菊花当厨师帽,他用橘子皮做成四个小碗里面放有细碎的小橘子皮和碎纸屑,手里摆弄着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这是一盘京酱肉丝,这是一碗面条,这是两碗米饭......”。原来他正陶醉在做厨师的快乐中。
菁菁小朋友正在用橘子皮做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用四条短腿在爬行,半圆的橘子皮正好做小乌龟圆鼓鼓的大贝壳,四块小的橘子皮做腿,还有头和尾巴,活灵活现。她在创作一个有关乌龟的新故事。和她长得一样得双胞胎妹妹也在做着同样得创意作品。
璇璇用橘子皮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饭菜,里面有肉、菜、米,又用纸剪、折、粘作成一个精美的小炉灶,还有打火的旋扭,可以玩娃娃家的游戏了。
佳琦举着她的作品正在给大家讲解:“我的菊花是双层的,是用两个橘子皮,剪的细细的,然后用筷子穿在一起做成的,你们看,多漂亮!”
3、橘子皮画展览。
(1)指导幼儿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分类张贴或摆放作品。提醒幼儿注意摆放张贴的位置要适合参观者观看。
(2)先向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再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参观展览。自己当小小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创意。
4、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更多更好、不同的橘子皮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个小环节,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水果皮———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对幼儿开展的一次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扮演着幼儿行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激起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迸发。
从这一活动中可以得到启示: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注意各领域课程相互融合,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挖掘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老师要利用游戏、教学、生活各环节提供合作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同时,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合作,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使他们理解“寓教育于一日生活”的价值和做法。
幼儿通过大脑的思考、判断、筛选把自己的想象借辅助材料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可爱的玩具,一幅幅作品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张扬。这一过程使孩子们充分获得了创造的成果,体验了创造的乐趣,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升华。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性,这也是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发展过程。
在创造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功。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最好,自己是最棒的!
杜威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做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要善于扑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节入手,从幼儿日常生活接触到事物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造角度不同,作品各异,教师能够倾听每位幼儿的创作思路,接纳每一件作品,鼓励幼儿个性的张扬,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创造后的成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再一次加深自信心的烙印,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我是最棒的”!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七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线条形状装饰)。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装饰表现树的基本特征。
2、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用装饰的手法画出各种各样的树。
3、通过颜色的使用及搭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纸、勾线笔、油画棒。
2、教师相关的经验准备。(如能很快地画出一些不同的树)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果树,引出秋天的树。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果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这是什么?(苹果树)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瞧,满树都是红苹果。
3、你们看苹果树有一个大大的树冠,把许多苹果都围了起来。这个树冠是什么形状的呢?(椭圆形)4、秋天到了,除了苹果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果树?它们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幼儿说出后,教师将果子画在黑板上,便于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5、你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了解其装饰手法。
1、画面上的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叶子和树干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哪些图形?使幼儿知道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装饰树的不同地方。
三、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要画出三种以上的树木。
2、前面的树是完整的,后面的树,有时只能画出一部分。
3、秋天的树林是什么颜色的?(五彩缤纷,红、黄、绿等色彩都有)我们要多选择红、黄、橙以及绿色进行装饰。
四、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览幼儿作品,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一大幅《秋天的树林》。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树林,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大量的收集了关于秋天树林的资料,还通过校信通让家长带孩子去观察秋天的景色,不但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面,更是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指导幼儿能根据提供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绘画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操作中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式,教育幼儿不盲目的跟从教师所画的流程方式,有了初步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关注秋天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因为幼儿对秋天已有准备,兴趣较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而活动前充分得知识准备也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的语言去表达和讨论。
绘画时幼儿能大胆勾画树林形态,用不同的方式,线条表现树木,作业情况很好。很多幼儿画得栩栩如生,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作品角,让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尝试。当然,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流程图的指向也较明确,限制个别幼儿发展个性化的创造,对不同画法的评价应更全面些,鼓励幼儿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橘子有几瓣大班教案篇十八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旋律。
2、愿意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参与表现。
歌曲磁带橘子若干
一、儿歌导入
1、念儿歌“橘子”。
2、告诉幼儿有一首关于橘子的好听的歌。
二、欣赏歌曲
1、完整欣赏第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听了以后,你感到怎样?
2、完整欣赏第二遍
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很好听?(根据幼儿所讲之处加以重复欣赏)
3、幼儿听歌曲自由表现。
三、游戏:“开橘子船”
幼儿每人拿着“橘子船”自由表现,到最后“开到谁的嘴里边”,让幼儿自
由发挥,并把“橘子船”开到同伴的嘴里。
在看看说说中引出了橘子船,由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活动主题。在欣赏第一遍时,孩子们也似乎没感受到什么,在第二次欣赏中,老师以语言、动作给予引导,使得孩子们也跟着老师一起做起了动作,个别孩子表现很投入。最后环节以游戏开展,兴趣很高,孩子们自由结伴随着音乐表现了起来,有的孩子边开“橘子船”边送进了同伴的嘴里。
活动中,如果音乐更完美的话,孩子们欣赏会更投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3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