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报告时,我们需要根据受众和目的来确定报告的深度和详细程度。在撰写报告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一
室内设计教学必须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运用创新思维有效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力,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在设计时注重创意和美感的添加外,还需要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与实际生活相贴合,这样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优化课程体系。
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内容的教学,并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好铺垫。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征、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将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所占比例进行合理安排。首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巩固学习基础,也就是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最为基本的操作技巧,为学生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打下基础。教师在实际备课过程中在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时,也可以适当地加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综合考虑到教学成效,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逐步增加问题难度,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在这一环节不能单一的讲授理论知识还要穿插着实践和探究环节,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恰当的分班,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班级分配,使得学生能够在均衡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与发展,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除此以外,由于室内设计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特征的学科,那么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实践和理论课程的课时,同时还可以对课间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展示学生优秀的设计作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改革教学方法。
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是否准确恰当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也关系到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成效,而为了适应室内设计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需求,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搭建平台。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开展体验式教学,恰当适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市场与社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体验当中探寻创新源头,在掌握室内设计的技巧与要领之外,还能够促进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活动如参观访问、市场调查、咨询服务等,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使得学生能够对室内设计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方法和领域,从而加强对本专业学习的认知,在丰富的体验式学习当中主动地进行创造和创新来满足知识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优秀的建筑场地,鼓励学生边参观边记录其中对室内设计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邀请设计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互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了解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的想法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体验式学习后,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对自己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取的经验和创新源头进行交流分享,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3设计项目比赛。
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设计项目比赛的方式来强化对室内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应用,并从中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室内设计教学创新与发展的保障,因此,学校需要为此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技术先进的设备,使得学生能够随时开展项目设计以及展开良好的团队合作。室内设计教师可以首先开展市场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寻找和收集现实生活中市民真正需求的室内设计方案,并结合这些内容为学生设计恰当合理的比赛项目,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自己的知识和创造力应用到恰当的实践领域。教师在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后,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分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首先提交一份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之后运用相应的设计软件来完成整体的设计,并鼓励学生能够增加和突出创新部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空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项目或者研究课题的自主开发,鼓励学生寻找有意义的设计项目,使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的比赛。教师在学生完成设计比赛后,可以就学生的分组合作情况、方案设计情况以及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取长补短。
4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知识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打破学习以及教学中的限制,让学生从单一的校内课程学习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共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一种创新氛围,从而极大的创新和优化室内设计教学的展开形式,拓宽学生的创新源泉。家长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丰富多样的社会建、房屋在建造和设计时的技巧、在选择房屋设计和室内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等,只要学生也能够更多地了解现实生活中对于室内设计的实践需求,学生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加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加入交流,使得双方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进行交流,强调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室内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家长进行热烈探讨,指导家长如何恰当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想法,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沃土。总之,通过家校合作和互动的方式能够共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室内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是增强室内设计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综合进步的推动力。因此,教师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必须提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要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并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当中促进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基本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善于结合实际和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二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侯凤丽。
所在单位。
西安市莲湖区行知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创设情境创造性使用课本情境创设情境的策略教学效率。
结题。
报告。
摘要。
学生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认为创设情境很重要不是浪费课堂时间。对于课本中的情境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当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在课堂再现时,觉得很有趣。对此课题组教师先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思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实践、反思、总结。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创造性的使用课本情境:1、变静态情境为动态情境。2、巧用身边的情境。3、巧设问题情境。4、巧用故事链接情境。最终形成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策略: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2、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情境。3、在知识应用中,创设情境。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扎实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认为上数学课是快乐的。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个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但在学校开展的几次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哗众取宠,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有些情境过分追求生活化,缺乏“数学味”;有些情境过多的依赖信息技术演示,忽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更加有效合理,既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激发起学生探究、思考数学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使教学情境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题界定。
“数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情境”。“数学情境”可以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情境、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喜欢参与的游戏情境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课堂中创设情境的作用、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情境、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课本中的情境、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策略等。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知识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因此,教师要着力建构有利于知识内化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3、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该理论的核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三方面的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
(2)使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大量的案例,明确创设情境的方法。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研究内容。
(1)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征的研究。
(2)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作用。
(3)如何创造性使用课本情境。
(4)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策略。
(1)文献资料法。学习课标,通过网络、杂志搜集有关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3)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与研究得出的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翻阅与情境创设有关的论文和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课堂实验阶段。
课题组教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思考创设有效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实践。课后授课教师先反思,听课教师谈收获和建议。在研讨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体会了情境创设的意义作用,逐步积累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方法。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
完成各项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认为上数学课是快乐的。在课堂情境创设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作用。
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并不断与自身数学认知结构相融合的发展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兴趣、心情、性格、意志力、成就感等都会影响学生课堂的听讲效率。
(三)如何创造性使用课本情境。
课题组三位教师面向自己的实验班发放问卷调查表(已上传博客)163份,收回163份,得到了能反映学生心声的第一手资料。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认为创设情境很重要不是浪费课堂时间。对于课本中的情境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当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在课堂再现时,觉得很有趣。喜欢老师在课堂中做游戏、用讲故事或提问的形式进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此课题组教师对教材中的部分情境进行了尝试替换效果较好。
1、变静态情境为动态情境。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教材情境为:1.草地上有个喷水龙头,喷水的半径是5米,求喷水的面积是多少?2、在半径为5的圆内,画出内接正方形,圆的面积应比内接正方形大。授课教师将情境设计为:将正方形和圆形卡片贴在黑板上,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比赛涂色,看谁涂的快,比赛结束,一方失败,学生有争议:两图形面积不相等。教师再带领学生用正方形估测圆的面积。这样设计让学生在涂色活动中感知什么是圆的面积和求圆的面积的必要性。进而用正方形逼近,估测出圆的面积与r2的大致关系,为后继学习圆的面积公式做铺垫。
2、巧用身边的情境。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我们赢了》一课,教材情境为: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10时08分。该情境学生比较陌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接近整时或整时过几分这样的时刻。而我校学生早上8时15分上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今天早上值日生吴元浩早早来到教室打扫卫生,(课件出示8时03分的钟面)请问:这是什么时刻?该情境就在学生的身边,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3、巧设问题情境。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一课,教材情境为:淘气和笑笑分苹果。2个苹果,平均每人分1个;1个苹果,平均每人分多少个?授课教师将情境设计为:以游戏进行,请学生用手表示每人分到苹果的各数。4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2个呢?1个呢?难住了许多同学。提示学生用数字、符号、图形来表示“一半”,使新知(分数)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在教学中借用游戏用猜想、验证等方法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4、巧用故事链接情境。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我校教师在课堂实践时将教学情境设计成这样的故事: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刚搬了新家,老师带大家去参观,笑笑家很乱,大家帮助笑笑整理房间,接着帮妈妈分类摆放蔬菜水果,午饭后笑笑一家去动物园游玩,我们跟随笑笑去看一看,对动物园中的部分动物分类,最后是做游戏环节。整节课学生的思绪都在笑笑身上,同时又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与学生交流,学生觉得数学课真有意思。
当然教材情境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钻研教材,切实把握教材情境的含义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
(四)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策略。
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
刚上课,小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思绪拉回课堂。常常会将惦记着课间玩的游戏或其它事情。此时,若教师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例如: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七单元《字母表示数》。
反思: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猜测钱包里可能有多少钱,激发学生兴趣,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2、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情境。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
3、在知识应用中,创设情境。
枯燥的数学题学生很反感,但一定量的数学练习又是教学所必须的。如果在学习新知后,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既巩固了新知,又使学生觉得数学有趣。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于低段的学生可以将各种练习融入到故事、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学《人民币兑换》时,可以创设一些与世园会有关的情境,在教完“三角形稳定性”后,创设“帮家人修桌椅的活动”,教完“百分数”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等。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者数学问题,也从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教师对课题研究还只是初步了解,教师的科研素质有待于提高。
2、教师们由于教学任务重,质量压力较大,在日常教学中不能给予课题研究充分的时间,不能及时总结反思。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师们的理论培训,提升教师们理论水平。
2、本着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让教师们从行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最终做到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3、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再一次课题研究积累资料。
课题研究工作即将结束,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在以后的教学我将继续实践、反思、总结提升自己创设情境的能力,使学生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3、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三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是现在目前日益严重的问题,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研究背景: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人际交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正确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衡量人们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中学时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趋与成熟的阶段,学习和交往是处于此阶段的中学生生活的两件重要大事。许多老师和家长为此担忧。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这些疑问激发了我们研究的欲望。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及帮助下,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西安市育才中学初一、初二、高一。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多方汇集。
(2)访问:访问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3)网络查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拓展资源。
三.调查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四.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625份,实回收600份,回收率96%。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发放的问卷,采用了不记名的方式,从问卷的回收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地填写了问卷,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下是我们就调查的相关内容及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1.增进友谊的方式:你与好朋友如何利用时间增进友谊?
a努力学习b诉说心事c疯玩享乐d其他方式。
2.至亲密友的人选:你觉得怎样的人最容易成为你的至亲密友?
a学习上的佼佼者b一起娱乐的人c志趣相投的人。
据调查,有76%学生选择志趣相投的人,19%的学生选择学习上的佼佼者,其余5%的学生选择能在一起娱乐的人,根据这种比例来看,大部分中学生在择友时,希望结交有共同语言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朋友,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性,往往会出现沆瀣一气的现象,不利于友情的正面发展。因此,择友时不应只以自己为主体,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剖析。
3.衡量学习与朋友间的轻重。
据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会因友情上的失意而影响学习,比如上课走神,失去学习的兴致等,特别是当学生与友情相冲突时,他们会选择友情至上,义气横在学生面前,天平失去了平衡,偏向了朋友一方,认为学习来日方长,友情失不再来,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以学习优先,兼顾友谊。
4.老师的影响:你会因为和某科老师关系好而特别努力学习某科吗?
a会b不会c不知道,看兴趣。
据统计显示,38.9%的同学都认为与老师相处的关系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当老师对他们比较关心时,他会觉得自己比较受重视,因而会产生一种感激的心理。他们大多会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有38.1%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某科的喜好,是由兴趣而定,这些同学是比较理智的。他们通常不会受某些客观性的影响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有23.1%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会受老师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老师与同学相处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5.朋友对自己的影响。
据统计显示,很多同学都很在乎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一样。自己会因为在朋友圈中的情况而感到烦恼,会为受到朋友的关注而努力学习等。这是一种心理的驱使,他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相应反应,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际关系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心情。
6.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你觉得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是?
a相貌穿着b谈吐举止c身份背景d学习成绩的好坏单击此处下载图表6。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87.6%的同学认为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是影响人缘的主要因素,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一个人的相貌穿着,身份背景,也是影响人缘的原因之一。
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关于如何提高自己人际关系的题目,通过分析获得的资料,给同学们提几点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
1礼貌待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关心爱护他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
3要常常微笑对人。
4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5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6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
7不要在背后对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8要有上进心。
六.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处理得当,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兼顾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团结友爱,宽容待人,这些中国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有些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不能很好地将个人情感与周遭环境分开,导致一些错误决断或行为,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如果人人都将心比心,付出会比索取更快乐。在此,唯一希望的是广大中学生们能够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定能成为魅力无限的“人气王”。
结题报告。
一内容摘要。
二绪论。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四调查问卷的统计。
五课题研究使用的方法。
七感想。
八研究课题的计划。
九后记。
一内容摘要,
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洋浦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配合下,通过问卷调查上网浏览文献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洋浦中学生人际关系了解了许多,撰写相关的。
开题报告。
以及论文。
我们调查的内容是有关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了解同学发生误会时该如何解决,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我们又该怎么做等等。
许多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不会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希望我们调查的内容能对同学们有帮助。以下是我们研学的结论:在学校,大部分的同学相处的很好,只有少部分的同学相处不好,这就说明学校的风气很好,每个同学都有较高的素质教养,认识到同学之间相处的好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而每个同学都是很大方的,回主动和同学交流,这就促使一个班级的班风更加和谐。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相处的前提是诚信,的确,诚信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但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回有误会,而大部分的同学都说,如果他们误会同学时会主动道歉,这就说明同学们非常明白事理,也知道要主动认错,学会宽容,对同学们的相处更加有帮助。
沟通。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同学的关系都很好,相处的很融洽。
二绪论。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及其重要,对我们在社会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影响,而我们该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呢?同学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怎样?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同学之间发生误会时,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调查,了解学校的人际关系。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我们在学校里常常会与同学争执,吵架等,这就说明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好,但通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有利于我们与同学相处得更好,能让自己更开朗,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学习更多的东西,有利于提高我们交际和社交能力,又能让别人更加了解自己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促使友谊的发展,可以增广自己的知识面,对以后出社会很有帮助,增强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素质。
四调查问卷统计。
一选择题。
1.在学校里,你与同学相处如何?
a.好(70.7%)b.一般(23%)c.不好(6.3%)。
2.你是一个主动和别人相处的人吗?
a.是(63.4%)b.不是(36.6%)。
3.你认为同学与同学相处,应以什么为主?
a.诚信(84.7%)b.无所谓(4.8%)c.信赖(10.5%)。
4.当你误会同学是,你会怎么做?
a.事后主动道歉(92%)b.不会道歉(8%)。
5.你是否和老师发生争执?
a.是(25.6%)b.否(74.4%)。
6.当你与老师发生矛盾是,你会怎么做?
a.放在一边不管(5.4%)b.主动去找他沟通(56.7%)c.没想过(37.9%)。
二问答题。
1.你们认为搞好人际关系有何意义?
答:1.使自己更乐观开朗2.对以后和同学相处有好处3.促使文化交流4.可以学习很多东西5.对身心健康有益6.提高我们交际能力和社交能力7.可以互相帮助8.可以让别人更加了解自己9.对学习有帮助10.增加友谊11.可以增广自己的知识面,也对以后出社会很有帮助12.增强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素养,能培养同学之间的诚意。
2.你认为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与老师的关系?
答:与同学相处的方式:1.通过进行课外活动(5%)2.沟通(75%)3.理解,诚信。关心(20%)。
与老师相处的方式:1.沟通,交流(80%)2.换位思考(20%)。
五调查使用的方法:问卷调查,上网查阅资料。
7.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
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七感想。
来自陈琼川的感想:
从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到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组员的努力把研学搞好,并且我们学会团结与合作,团结是我们的成果更丰硕,合作和会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总而言之,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未来踏入社会的我们来说,它锻炼了我们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还有总结合作能力,浏览查阅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各方面的水平,以及对社会数实践的积极性。
来自王伟庆的感想:
从我们接触研究性学习以来,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我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分析筛选信息,还有在进行问卷调查的感受颇深,搞好研究性学习让我觉得很有成就,而这次让我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且诚信是我们友好相处的前提,搞好人际关系对我们出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来自谭丽萍的感想: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知道同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确实,洋剖一脉很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遇到困难有一个人商量,有高兴的事大伙一起分享有困难大家帮解决分担,人的关系情感是在不断地发生起伏,但通过沟通这一桥梁使关系更加的密切。同学对于与他人发生争执时,会主动去与他人沟通,互相分析对错,找出一个更合理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门对对方的认识有了改变,有新的认识,对彼此的关系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多次的接触,相信彼此会有新的友谊。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要体谅对方,原谅对方的过失,对方也要主动承担错误,不要让错误堆积,累积最后成为不可解开的心结。无论是对于我们或是他人都是不好的影响。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要使人际之树茁壮成长,要是2我们出来好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沟通是处理发生矛盾的最好方法。
来自陈金碧的感想:
因为在高一学期已经接触过了研学了,所以在高而研学的过程中多少比第一次轻松多了。
在研学中,最头痛的就是选课题,不知道怎样的课题才符合我们的要求,但经过几次的讨论后,课题终于决定了。
课题顶下了,工作使开始,组长和我们组员讨论全体组员见书适合哪个职务,只有这样效率才会提高,完成研学的步伐也就快一点,职务选定了,各位组员便各小之各的,有时在一起讨论,观点分歧很大,组员只好让我们各想几分钟之后再商议,在讨论中,有欢笑,有争执,但欢笑化争执多很多,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以和睦为主的,大家你帮我,我帮你,融洽如一家人。
所以,在研学过程中,我们大家都感到非常开心,当然也非常感想我们的老师。
王丽姣的感想:
这次研学已是我们第而次研学了,所以在研学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帮助。
这次我组研究的课题是关于人际关系,在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那么的重要,我组分别探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在调查的过程中,因为有同学的合作,所以调查得很成功。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洋浦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如何,大多数的学生与老师还有同学的关系都非常的好,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际关系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人与人交往。如果缺乏诚信,那他们就不可能成为朋友,如果你是个无信之人,别人也不愿意和你交往。
我组希望能通过这次研学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人际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来自苏井保的感想:
这学期我们研学的课题“洋浦中学的人际关系。”可不要小瞧这个课题,这是我们经过小组成员的一番争执才得出来的。
在研学过程中,我们组的成员有过不少争执,但最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共时。搞研学应该有很多对我们有益的作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它可以增强我们和他人的合作能力,与社会的沟通的能力。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时,也要去理解他人,换位思考。当自己与组员之间发生争执时,要注意分析自己的与他人的观点哪里不同,哪个观点能说明所提出的问题。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搞研学的答辩会了,我希望我们组能把我们研学结果出色地展示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八。研究课题的计划:
第一步;展开讨论,制定课题。
第二步:查阅资料,了解研究的内容,写开题报告。
第三步;展开讨论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第四步:分析统计问卷,得出结论,执笔写结题报告。
九。后记。
我们小组的人员分工合作,得到了较明显的成果,让我组的同学体验了合作精神,才能把一切复杂的事情化为很轻松的事,办事也更有效率,感想指导老师的帮助,让我们获益匪浅,研究性学习就好象任何一项团队参加的体育项目一样,必须团结一致。“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搞要:本文选取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的522名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邬庆祥等制订的人际关系量表,对平沙第一中学中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和发展特点作了测查。
研究结果表明:(1)、522名中学生当中,人际关系很差的占1.5%,人际关系较差的占3.4%,人际关系一般的占26.2%,人际关系较好的占21.8%,人际关系很好的占21.6%。(2)、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比男生的要高。(3)、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性别存在相关。(4)、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存在显著差异,12岁的中学生与13岁、14岁、15岁、17岁、18岁、19岁的中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5)、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年级没有明显差异。
1前言。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它反映着人们之间情感交流的状况和满足的程度。日常生活中对人们重要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也都是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对个人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也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中学生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中学生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的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更依赖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的研究指出,随着中学生日益成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改善,父母对中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学业成就依然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提示珠海市特区平沙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状况,考察该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从而为改善该地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提高心理素质提供量化数据和依据,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
2研究方法。
2.1被试。
9人,高一87人,高二81人,高三88人,其中男生290人,女生232人。
2.2测量工具。
采用邬庆祥等制订的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包括36项是或否选择型测题。
2.3方法。
所有测试均以班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时间大约为20分钟,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学生根据问卷自己在答卷上填写,要求被试学生逐一在"是"、"否"上划圈。为保证客观性,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进行。被试选择的答案如果与标准答案相符就得1分,不符则不得分,把全部得分累加起来,即得到总分。分数越高,表明人际关系质量越好。最高总得分为36分。30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很好;25~29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好;19~24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15~1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差;15分以下,表示人际关系很差。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剔除无效问卷91份。
2.4数据处理。
运用spss11.0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管理,并进行因素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等。
3结果分析。
按原量表规定,总得分在30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很好;在25~29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好;在19~24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在15~1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差;在15分以下,表示人际关系很差。如此把该校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五个等级,结果见表1。
研究结果表明,522名中学生当中,人际关系很差的占1.5%,人际关系较差的占3.4%,人际关系一般的占26.2%,人际关系较好的占21.8%,人际关系很好的占21.6%,符合正态分布,如下图:
对该校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3。
由以上两个表可知,该校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均高于男生,表明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比男生的要高。
为考察该校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年龄、性别、级别之间是否相关,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由上表可知,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年龄及级别不相关,其人际关系在0.01水平上与性别存在相关,而级别与年龄存在相关是显而易见的。
征,对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分数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由上两个表可知,总体看来,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这些差异都是由12岁的中学生所引起的,12岁的中学生在0.05水平上与13岁、14岁、15岁、17岁、18岁、19岁的中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
对平沙第一中学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研究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上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年级没有明显差异。
表8的结果表明,从初一到初二,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上升,从初二到初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下降;从初三到高一,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继续下降,从高一到高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虽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这期间的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初一和初二,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都比男生要高,但到了初三,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相对于男生来说却下降了。
4讨论。
本研究表明,522名中学生当中,人际关系很差的占1.5%,人际关系较差的占3.4%,人际关系一般的占26.2%,人际关系较好的占21.8%,人际关系很好的占21.6%。本研究表明,虽然大部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一般这个等级以上,只有极小部分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等级属于较差和很差,但中学阶段,是交往需要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这种需要在高中阶段达到了高峰。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会不断提高,但由于心理不成熟、社经验缺乏等原因,在交往过程中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来自于学习,其次来自于人际交往。所以作为中学生的启蒙老师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和心理工作者的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教给中学生一定的交往技巧和方法,帮助其度过身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均高于男生,表明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比男生的要高。
造成男女生人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也要好于男生。
(2)社会角色的差异。由于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同,女生比男生所表现出来的亲社会性要强。在我们的社会中,男生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被认为是正常的,一些人还认为是男子汉气概的体现;而女生表现出相似的攻击性则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3)动机定向差异。许多研究发现,女生的动机主要定向于人际关系领域,而男生的动机主要定向于成就领域,这直接造成了女生的人际关系要好于男生。
(4)男女生个性特征的差异。一般来说,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独立意识更强,情感表现更为内隐和深沉。而女生个性较活泼,爱表现,情感较外露。因此,用问卷法得到的结果往往表明女生的人际关系要好于男生。
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这些差异都是由12岁的中学生所引起的,12岁的中学生在0.05水平上与13岁、14岁、15岁、17岁、18岁、19岁的中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本研究中,12岁的中学生正属于初一级,他们刚刚从小学升上初中,要他们马上适应这种与小学阶段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与新的同学进行很好的交往并不可能,因此,初一是小学与初中的一个过渡期,因而初一学生的心理会受到更大更强烈冲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初中生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给初中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情感上最依恋的对象是父母,与同伴的交往需要并未明显地表现出来。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摆脱对成人的依恋,情感依恋的重心自然从父母转向了同龄伙伴,并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化的加深,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倾向。
研究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上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年级没有明显差异。
从初一到初二,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上升,从初二到初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下降;从初三到高一,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继续下降,从高一到高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虽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这期间的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初一和初二,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都比男生要高,但到了初三,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相对于男生来说却下降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还体现在同性同伴之。
间,但到了初二和初三,学生对异性同伴选择逐渐增多,所以也就出现了男女混合的同伴团体。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的接纳性开始逐渐提高。由于初中生从内心方面来讲非常希望同异性进行交往,甚至与异性成为同伴,但表面上又表现出排斥,这就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与行为。初中男女生在生理成熟的时间上存在差异,女生身体发育一般比男生早两年左右,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使她们较早地萌发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并进一步产生与异性在心理上接近的需要。虽然初一、二的男生也正处于生理迅速成熟的时期,对异性也发生了兴趣,但在最初阶段,他们对异性的兴趣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因此他们与异性的关系也下降,初二是转折期。而到了初三,随着中学生心理日趋稳定与成熟,对异性的好感也以正面的方式加以表达,因此他们与异性的关系也有大幅度的攀升。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希望像成人那样对自己的事情做主。随着初中生的"成人感"的逐渐增强,他们逐渐产生了已经超越儿童界线的体验,他们热衷于掌握成人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尽快使自己向成人过渡。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初中生在发展中共同遇到的问题使同伴间的联结加强了。初中生的同伴团体对初中生的人性成熟和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初中生同伴团体对其成员的影响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同伴团体鼓励服从,因而有可能压抑初中生的个人特性。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基本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是由于初中生心理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心理发展体现出较大的矛盾性,与同伴的关系也不稳定,而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均趋于成熟与稳定,与同伴的关系也日趋稳定。
业的人生选择,他们有种种的烦恼和困惑,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与指导,教师应更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另外,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教师应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避免简单、粗鲁、讽刺、挖苦和居高临下的作风和方法。
尽管高中生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凡事求诸内心,但与老师的接触的时间仍然较长,频率也较高,而高中生容易受经常接触的人的影响,他们渴望老师的理解、关心、启发、尊重、支持和鼓励,希望老师能以朋友式的、参谋式的关系对待他们。尽管他们心理有较强的闭锁性,但他们仍有强烈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愿望。因此,高中教师在与高中生教育、教学的接触中,应真诚待之,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建立双向沟通,从而打开他们那扇闭锁的门,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解决好他们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而高中生由于交往对象逐渐繁多、交往范围逐渐广泛,他们往往不易处理好与同学、长辈的关系,想交异性朋友而又怕交异性朋友;有些同学选择朋友富于功利色彩,有些认为交友不利于未来高考;甚至有些同学认为与父母的"代沟"根本无法消除。种种交往误区都需要老师给予正确有效指导。而教师也只有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指导,才能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3、沃建中等:《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
5、符明弘、李鹏:中小学亲子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xx。
6、屈卫国: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xx。
9、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xx。
10、王朝霞: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阴山学刊,20xx。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四
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主要是指对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应用水平。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是彼此孤立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是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五
摘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在不同的群体中,在不同的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们之间,交往的特点不尽相同。在这里我要谈的是中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关系价值观个性修养个性缺陷。
从事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我感到中学生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或考虑问题过多地从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或自视清高、孤独离群;或是非淡漠,交友不慎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多与长者相处,缺少伙伴,受到的迁就溺爱多些;二是因为家庭、学校对培养这方面能力重视不够,学校现行教材中缺少这方面知识的系统内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要求也不够详尽。因此,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重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集体,这样可以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在培养过程中,我觉得让学生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意义重大。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体现着人的知识和修养,人际关系状况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培养好学生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给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优化人际关系的策略指导,以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下是我关于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几点看法。
1、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在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对于集体生活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沿袭着在家中当“小皇帝”、“小公主”的习惯,觉得周围的人让着自己是应该的;在学习上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自己是班上的尖子,就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看不起一般的同学,不愿与他人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在社会活动、集体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想法,总希望别人依照自己的“吩咐”去做。这样的交往方式最易导致孤立、不受欢迎的局面,给自己、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给集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应该学习伟人的谦虚美德,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
2、尊重别人的价值观。
人是复杂的,各人的价值取向也会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也没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会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让人反感的人。
3、友谊需要经常维护,要真诚。
维护友谊,不等于迁就对方、附和对方。靠一团和气来调和矛盾,虽然表面上不伤情感,但实际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交朋友必须坚持原则,有时不妨做诤友,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议,建立真正互帮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4、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努力理解对方的苦心。
当观点不一致时,应想办法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讲明你的想法,增进相互理解,使彼此间的感情融洽。切记不可粗鲁、顶撞,那样会伤害朋友的自尊心。凡事多从他人角度着想,自己有错时应主动承认、道歉,对同学的缺点也要给予宽容。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往。
5、交往的方式要及时作调整。
6、加强个性修养。
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个性品质修养。一般说来,具有豁达大度、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而心肠狭隘、猜忌多疑、虚伪滑头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
因此处理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如增加交往频率。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不妨主动地找同学谈谈心,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从中加深情感联系。崐平时真诚关心同学,当别的同学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要求,就要尽己所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当看到别的同学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此外,学会宽容待人,谦恭礼让,惜时守信等等,也是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能。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性的语言交际工具的作用正日益广泛,英语口语能力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现代社会的每位公民身上,并使许多人切身体会到掌握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是中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交际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意识,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将来适应国际化社会做好必要准备。
主要内容:
(一)口语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亟需交际型英语人才
1.时代前进的召唤
2.个体成长的需求
3.学校发展的需要
4.教学改革的趋势
(一)教学现状
(二)学习现状
(一)自身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2.班级容量过大
3.教师自身口语水平偏低
(三)教学观念的影响
(一)真实语言情境策略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交际策略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
(二)课外活动相辅助
预期目标:
通过对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分析、口语能力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等方面的分析,来论述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性,并就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尝试一些建设性的解决策略,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方法:
1. 文献参考法
2. 分析法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七
摘要:
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本文从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技巧、营造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等方面,探讨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旨在指导初中英语老师更加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
关键词: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八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
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食品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农学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
然而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1、社会方面: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
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
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2、学生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很多人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而且有部分学生存在“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在校学习期间碌碌无为,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真本事。
原因二:专业和兴趣不对等,很多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原因三:学生一开始就要求待遇好、职位高,更加加大了就业困境。
原因四:企业一般不愿承担对新手的培训费用,很多都要求有经验的工作者。
原因五: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多,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原因六:就业机会不平等,靠关系就业的人也不少。
原因九: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涌入市场,以农民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
原因十:企业不会片面的从卷面成绩和证书上招聘人才。所以很多企业都采取内部提升,很少从外部招聘。
3、学校方面: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
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自己。
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其次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
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
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最后是观念问题。
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4、用人单位方面:
(1)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就业引导。
建议二:毕业生要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端正个人的择业心态,对自己科学定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择业地区和岗位;要有科学的就业观,适合自己的才是的;对于未来的就业应该充满信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择业。虽说现在就全国范围来说,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来说,还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重要的是大家要及早准备,科学规划,合理的安排,不要错过了找工作的时机,也不要过于局限于某一行业和区域,大家要有长远的眼光。
建议三:同学们要时刻关注学校及学院的就业信息,要充分珍惜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就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为就业方向,把握时机,当机立断,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就业。最后,他从日常管理角度,特别强调毕业生在就业中要早作准备、要遵守相关规定、要加强安全意识、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就业工作中,安全顺利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建议四:希望学校以及国家能够更多地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做更多的有效的措施。
建议五:在校期间要多学习专业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建议六:国家应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岗位。
建议七: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
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调查机会,在调查后,总结、分析以及建议的同时,给我我们上可深刻的一课,也提醒了我们关于就业方面问题。在就业紧张的今天,让我们有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在学生毕业后,也有存在工作变动的情况。所以不是那么严密。加上时间仓促,调查得不是那么周全,希望大家见谅!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希望我们组的成员也了解和学到许多,为自己将来就业做一个有效的参照,同时也给所有学子们一个参考!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九
研究背景: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人际交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正确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衡量人们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中学时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趋与成熟的阶段,学习和交往是处于此阶段的中学生生活的两件重要大事。许多老师和家长为此担忧。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这些疑问激发了我们研究的欲望。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及帮助下,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西安市育才中学初一、初二、高一。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多方汇集。
(2)访问:访问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3)网络查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拓展资源。
三.调查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四.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625份,实回收600份,回收率96%。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发放的问卷,采用了不记名的方式,从问卷的回收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地填写了问卷,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下是我们就调查的相关内容及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1.增进友谊的方式:你与好朋友如何利用时间增进友谊?
a努力学习b诉说心事c疯玩享乐d其他方式。
2.至亲密友的人选:你觉得怎样的人最容易成为你的至亲密友?
a学习上的佼佼者b一起娱乐的人c志趣相投的人。
据调查,有76%学生选择志趣相投的人,19%的学生选择学习上的佼佼者,其余5%的学生选择能在一起娱乐的人,根据这种比例来看,大部分中学生在择友时,希望结交有共同语言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朋友,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性,往往会出现沆瀣一气的现象,不利于友情的正面发展。因此,择友时不应只以自己为主体,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剖析。
3.衡量学习与朋友间的轻重。
据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会因友情上的失意而影响学习,比如上课走神,失去学习的兴致等,特别是当学生与友情相冲突时,他们会选择友情至上,义气横在学生面前,天平失去了平衡,偏向了朋友一方,认为学习来日方长,友情失不再来,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以学习优先,兼顾友谊。
4.老师的影响:你会因为和某科老师关系好而特别努力学习某科吗?
a会b不会c不知道,看兴趣。
据统计显示,38.9%的同学都认为与老师相处的关系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当老师对他们比较关心时,他会觉得自己比较受重视,因而会产生一种感激的心理。他们大多会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有38.1%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某科的喜好,是由兴趣而定,这些同学是比较理智的。他们通常不会受某些客观性的影响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有23.1%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会受老师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老师与同学相处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5.朋友对自己的影响。
据统计显示,很多同学都很在乎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一样。自己会因为在朋友圈中的情况而感到烦恼,会为受到朋友的关注而努力学习等。这是一种心理的驱使,他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相应反应,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际关系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心情。
6.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你觉得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是?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87.6%的同学认为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是影响人缘的主要因素,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一个人的相貌穿着,身份背景,也是影响人缘的原因之一。
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关于如何提高自己人际关系的题目,通过分析获得的资料,给同学们提几点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
1礼貌待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关心爱护他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
3要常常微笑对人。
4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5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6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
7不要在背后对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8要有上进心。
六.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处理得当,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兼顾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团结友爱,宽容待人,这些中国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有些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不能很好地将个人情感与周遭环境分开,导致一些错误决断或行为,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如果人人都将心比心,付出会比索取更快乐。在此,唯一希望的是广大中学生们能够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定能成为魅力无限的“人气王”。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ps:记得第一次写是初一的实践课了,应用文很简单,但注意科学性严谨性,要客观,不要夹杂主观情绪。)。
消费问题的话,你可以这样开头:
现在中学生我能够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中学生当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曾自己进行消费。而我们调查所得,中学生当中有98.6%的人是有零用钱的。而仅有1.4%是没有的。这些钱的主要来源就是父母亲。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0~50元、51~100元、101~200元及以上这几个范围。
国内分布比较平均。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还是相当多的,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人的零用钱有200多元,这些钱就相当于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一个月的开支了!但这算不算乱消费,还必须调查一下这些钱的用途。经过我们调查所得,零用钱最多是用于在买零吃,玩电子游戏,买衣服及各种消遣,娱乐活动等。可见,现在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的确很严重。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一
二绪论。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四调查问卷的统计。
五课题研究使用的方法。
六搞好人际关系的建议。
七感想。
八研究课题的计划。
九后记。
一内容摘要,
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洋浦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配合下,通过问卷调查上网浏览文献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洋浦中学生人际关系了解了许多,撰写相关的开题报告,以及论文。
我们调查的内容是有关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了解同学发生误会时该如何解决,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我们又该怎么做等等。
许多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不会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希望我们调查的内容能对同学们有帮助。以下是我们研学的结论:在学校,大部分的同学相处的很好,只有少部分的同学相处不好,这就说明学校的风气很好,每个同学都有较高的素质教养,认识到同学之间相处的好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而每个同学都是很大方的,回主动和同学交流,这就促使一个班级的班风更加和谐。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相处的前提是诚信,的确,诚信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但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回有误会,而大部分的同学都说,如果他们误会同学时会主动道歉,这就说明同学们非常明白事理,也知道要主动认错,学会宽容,对同学们的相处更加有帮助。
沟通。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同学的关系都很好,相处的很融洽。
二绪论。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及其重要,对我们在社会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影响,而我们该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呢?同学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怎样?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同学之间发生误会时,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调查,了解学校的人际关系。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我们在学校里常常会与同学争执,吵架等,这就说明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好,但通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有利于我们与同学相处得更好,能让自己更开朗,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学习更多的东西,有利于提高我们交际和社交能力,又能让别人更加了解自己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促使友谊的发展,可以增广自己的知识面,对以后出社会很有帮助,增强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素质。
四调查问卷统计。
一选择题。
1.在学校里,你与同学相处如何?
a.好(70.7%)b.一般(23%)c.不好(6.3%)。
2.你是一个主动和别人相处的人吗?
a.是(63.4%)b.不是(36.6%)。
3.你认为同学与同学相处,应以什么为主?
a.诚信(84.7%)b.无所谓(4.8%)c.信赖(10.5%)。
4.当你误会同学是,你会怎么做?
a.事后主动道歉(92%)b.不会道歉(8%)。
5.你是否和老师发生争执?
a.是(25.6%)b.否(74.4%)。
6.当你与老师发生矛盾是,你会怎么做?
a.放在一边不管(5.4%)b.主动去找他沟通(56.7%)c.没想过(37.9%)。
二问答题。
1.你们认为搞好人际关系有何意义?
答:1.使自己更乐观开朗2.对以后和同学相处有好处3.促使文化交流4.可以学习很多东西5.对身心健康有益6.提高我们交际能力和社交能力7.可以互相帮助8.可以让别人更加了解自己9.对学习有帮助10.增加友谊11.可以增广自己的知识面,也对以后出社会很有帮助12.增强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素养,能培养同学之间的诚意。
2.你认为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与老师的关系?
答:与同学相处的方式:1.通过进行课外活动(5%)2.沟通(75%)3.理解,诚信。关心(20%)。
与老师相处的方式:1.沟通,交流(80%)2.换位思考(20%)。
五调查使用的方法:问卷调查,上网查阅资料。
7.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
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七感想。
来自陈琼川的感想:
从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到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组员的努力把研学搞好,并且我们学会团结与合作,团结是我们的成果更丰硕,合作和会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总而言之,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未来踏入社会的我们来说,它锻炼了我们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还有总结合作能力,浏览查阅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各方面的水平,以及对社会数实践的积极性。
来自王伟庆的感想:
从我们接触研究性学习以来,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我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分析筛选信息,还有在进行问卷调查的感受颇深,搞好研究性学习让我觉得很有成就,而这次让我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且诚信是我们友好相处的前提,搞好人际关系对我们出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来自谭丽萍的感想: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知道同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确实,洋剖一脉很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遇到困难有一个人商量,有高兴的事大伙一起分享有困难大家帮解决分担,人的关系情感是在不断地发生起伏,但通过沟通这一桥梁使关系更加的密切。同学对于与他人发生争执时,会主动去与他人沟通,互相分析对错,找出一个更合理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门对对方的认识有了改变,有新的认识,对彼此的关系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多次的接触,相信彼此会有新的友谊。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要体谅对方,原谅对方的过失,对方也要主动承担错误,不要让错误堆积,累积最后成为不可解开的心结。无论是对于我们或是他人都是不好的影响。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要使人际之树茁壮成长,要是2我们出来好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沟通是处理发生矛盾的最好方法。
来自陈金碧的感想:
因为在高一学期已经接触过了研学了,所以在高而研学的过程中多少比第一次轻松多了。
在研学中,最头痛的就是选课题,不知道怎样的课题才符合我们的要求,但经过几次的讨论后,课题终于决定了。
课题顶下了,工作使开始,组长和我们组员讨论全体组员见书适合哪个职务,只有这样效率才会提高,完成研学的步伐也就快一点,职务选定了,各位组员便各小之各的,有时在一起讨论,观点分歧很大,组员只好让我们各想几分钟之后再商议,在讨论中,有欢笑,有争执,但欢笑化争执多很多,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以和睦为主的,大家你帮我,我帮你,融洽如一家人。
所以,在研学过程中,我们大家都感到非常开心,当然也非常感想我们的老师。
王丽姣的感想:
这次研学已是我们第而次研学了,所以在研学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帮助。
这次我组研究的课题是关于人际关系,在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那么的重要,我组分别探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在调查的过程中,因为有同学的合作,所以调查得很成功。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洋浦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如何,大多数的学生与老师还有同学的关系都非常的好,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际关系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人与人交往。如果缺乏诚信,那他们就不可能成为朋友,如果你是个无信之人,别人也不愿意和你交往。
我组希望能通过这次研学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人际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来自苏井保的感想:
这学期我们研学的课题“洋浦中学的人际关系。”可不要小瞧这个课题,这是我们经过小组成员的一番争执才得出来的。
在研学过程中,我们组的成员有过不少争执,但最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共时。搞研学应该有很多对我们有益的作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它可以增强我们和他人的合作能力,与社会的沟通的能力。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时,也要去理解他人,换位思考。当自己与组员之间发生争执时,要注意分析自己的与他人的观点哪里不同,哪个观点能说明所提出的问题。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搞研学的答辩会了,我希望我们组能把我们研学结果出色地展示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八。研究课题的计划:
第一步;展开讨论,制定课题。
第二步:查阅资料,了解研究的内容,写开题报告。
第三步;展开讨论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第四步:分析统计问卷,得出结论,执笔写结题报告。
九。后记。
我们小组的人员分工合作,得到了较明显的成果,让我组的同学体验了合作精神,才能把一切复杂的事情化为很轻松的事,办事也更有效率,感想指导老师的帮助,让我们获益匪浅,研究性学习就好象任何一项团队参加的体育项目一样,必须团结一致。“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二
《中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行动研究》科研课题在去年经过申请,被批准为省级德育科研课题,实验期为一年。作为本课题的主持人,本人带领课题组的成员经过近一年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对高中生的责任感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报告就课题实验的意义,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措施,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选择本课题的原因。
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责任心的培养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更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21世纪是一个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时代。责任心的培养是世界各国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说,日本正是因为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公民,才会从二战后的废墟中站了起来,成为如今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中国既面临机遇,更面临着挑战。所以我们更应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为将来祖国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2)责任心的培养是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已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责任心是道德的内核,是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前提。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状况,关键是看他有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所以责任心又是道德评价的重要价值尺度。责任心是整个道德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石,是塑造明天社会公民的灵魂,我们要在新形势下有效地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就必须牢牢抓住培养公民特别是中学生的责任心。
(3)责任心的培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责任感在高中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高中生的智力开发与其它方面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高中生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责任心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我们常常狭义地从道德的视角来理解人的责任感,认为只有在涉及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层面上才能有责任感的问题。可责任感是双重的,责任感在人的道德行为之上也在人的认知行动的内部,他是完整人格也是高素质人格的保证与动力。
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培养良好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受到过多的关爱、宠爱,甚至是溺爱,养成了任性、骄横、毫无责任心等不良习惯。再则,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对学生只重智育而轻德育,对学生的责任心培养不够,所以,家庭责任心淡化了,社会责任心也随之淡化。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4)责任心的培养是增强我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作为一所普通高中院校,我们走过了三十年的艰难历程纪,我们牢记“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曾走过了低谷,创造了若干次教育教学的辉煌局面,为社会各界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学校管理和教育模式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不仅坚持课改,更要调整教育方向,争取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学生“三观”形成中的主渠道作用正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分化和冲击,社会价值观念的动荡和变迁,信息时代中垃圾信息的负效应,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力,正在为德育工作设置一个个新的障碍。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所指出的: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表现为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一部分学生在社会和学校表现不同,在学校与在家庭不同,教师在与教师不在不同,人前人后也不同。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缺失,道德认知与责任行为剥离严重,特别是道德责任认知内化为道德责任行为有很大空白。而审视我们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责任感建设的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多缺失,教育内容单薄,教育方式僵化,系统性不强,实效性不够。
针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的要求,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实践我校育人理念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在经典的社会学家眼里,社会绝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对一个公民来说,实践“社会责任”,意味着他要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名从教十七年、有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在工作中,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我们面对的学生越来越难以驾驭。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家长围着他们转,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而不要求他们做什么学习以外的事情,小学初中阶段,又大多仅以学生的安全为首要考虑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意识习惯,做事不计后果,易冲动,易动怒,易指责他人,而很少主动承担责任。我认为,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高分数的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要勇于担当起责任的人才。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国力的竞争,更是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是一种精神的竞争。人有责任心,则民族团结、国家兴盛;人无责任心,则经济衰退、国力不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责任的民族,古人曾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的挑战,强调以我为主,讲究功利。因此,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中学生因其身处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和中学与大学教育的过渡时期,责任感的培养则更显出重要意义。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社会的需要,是当前时代的重要课题。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唤醒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
2).通过研究,提高老师对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责任感教育水平。
3).通过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重点突出探索可实践操作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责任感培养目标、载体、内容,为其他学校、其他地区开展责任感培养教育提供实践借鉴和参考。
3、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索培养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教育内容。
结合新课程标准,按照我们的理解,高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培养的内容包括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关心集体、遵纪守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胸怀世界多个层次,由低到高,层层推进。
2).探索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
3).探索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效的培育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在高一高二年级采用各种形式,提出要求,实现目标。通过明确责任、强化责任、实践责任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责任要求内化为责任情感,并自觉落实于责任行动,多渠道、广幅射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1)、基本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
2)、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分别运用调查(问卷、座谈、访谈等)、教育观察法(定量观察、定性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阶段性的评价反思和连续性评价反思相结合。
3)、通过报告会,班会的形式,宣传责任意识及行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接受。
4)、通过“班务承包”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尽一份力,体会尽职尽责的成就感。
5)、通过问卷、座谈等多种方法收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式和方法。
6)、制定必要的激励和导向机制,建立具体的检查、评比和展示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彰,让他们真实的感受的责任带给自己的光荣。
5、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月-----3月)准备阶段。选题,申报,针对实际情况,撰写实施方案,参加培训。
第二阶段(204月----12月)实施阶段。开题,学习实践、总结,明确要领,有效实施,反复评价、反思、改进、提高。
第三阶段(1月----3月)结题阶段。整理材料,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成果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研究了近一年的时间,经过全体实验人员的努力,我们基本上探索出了利用我们既是任课教师又是班主任的身份和便利条件,将德育教育自然的融入到教学中的路径。
劳动等活动都能顺利开展。班级小组间的竞争也能文明有序的开展。同学们都能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班级的各项工作都有人承担,并且都能很好的完成,奖惩毫无怨言。
不光是在学校,在家庭中他们的改变也得到了回馈。家长纷纷反映,孩子懂事了,在家庭中也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了,不再是唯我独尊了,关心家长了,理解家长了,他们的懂事常常让家长感动的落泪。
2、教师的改变:实验教师自己在感受到付出的艰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幸福,当然更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觉得学生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面对不懂事的他们时,我们不能总是抱怨,我们要切切实实的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拥有责任心,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是我们教师的真正责任。我们自己的责任心去感染他们,用执着去感动他们,用信念去感召他们,我们就会收获属于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真正享受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
3、科研成果:我们每名教师都总结了自己的实验经验,撰写了相关的论文,同时我们还记录了各个阶段的计划和总结,相信对别人,对自己都有激励作用。
我们的努力让自己的班级面貌得到了改变,这种改变的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多我们的实验课题及成果进行了肯定,号召其他班级借鉴和学习。这同时也是给我们的最高奖励。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素养还需要提高。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更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及实例,以便能灵活的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我们现阶段已取得成果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来巩固,还需要细致的观察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时时刻刻体会到具有责任感的荣耀,以免他们接触到社会负面实例后受到影响。
3、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一定要以身作则,用我们的一身正气来感染学生。用我们的高度责任感来培养出具有责任感的一代又一代祖国的未来。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三
正确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衡量人们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中学时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趋与成熟的阶段,学习和交往是处于此阶段的中学生生活的两件重要大事。许多老师和家长为此担忧。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这些疑问激发了我们研究的欲望。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及帮助下,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西安市育才中学初一、初二、高一。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多方汇集。
(2)访问:访问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3)网络查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拓展资源。
三.调查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四.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625份,实回收600份,回收率96%。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发放的问卷,采用了不记名的方式,从问卷的回收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地填写了问卷,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下是我们就调查的相关内容及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1.增进友谊的方式:你与好朋友如何利用时间增进友谊?
a努力学习b诉说心事c疯玩享乐d其他方式。
2.至亲密友的人选:你觉得怎样的人最容易成为你的至亲密友?
a学习上的佼佼者b一起娱乐的人c志趣相投的人。
据调查,有76%学生选择志趣相投的人,19%的学生选择学习上的佼佼者,其余5%的学生选择能在一起娱乐的人,根据这种比例来看,大部分中学生在择友时,希望结交有共同语言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朋友,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性,往往会出现沆瀣一气的现象,不利于友情的正面发展。因此,择友时不应只以自己为主体,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剖析。
3.衡量学习与朋友间的轻重。
据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会因友情上的失意而影响学习,比如上课走神,失去学习的兴致等,特别是当学生与友情相冲突时,他们会选择友情至上,义气横在学生面前,天平失去了平衡,偏向了朋友一方,认为学习来日方长,友情失不再来,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以学习优先,兼顾友谊。
4.老师的影响:你会因为和某科老师关系好而特别努力学习某科吗?
a会b不会c不知道,看兴趣。
据统计显示,38.9%的同学都认为与老师相处的关系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当老师对他们比较关心时,他会觉得自己比较受重视,因而会产生一种感激的心理。他们大多会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有38.1%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某科的喜好,是由兴趣而定,这些同学是比较理智的。他们通常不会受某些客观性的影响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有23.1%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会受老师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老师与同学相处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5.朋友对自己的影响。
据统计显示,很多同学都很在乎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一样。自己会因为在朋友圈中的情况而感到烦恼,会为受到朋友的关注而努力学习等。这是一种心理的驱使,他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相应反应,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际关系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心情。
6.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你觉得决定人缘好坏的因素是?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87.6%的同学认为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是影响人缘的主要因素,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一个人的相貌穿着,身份背景,也是影响人缘的原因之一。
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关于如何提高自己人际关系的题目,通过分析获得的资料,给同学们提几点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
1礼貌待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关心爱护他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
3要常常微笑对人。
4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5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6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
7不要在背后对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8要有上进心。
六.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处理得当,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兼顾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团结友爱,宽容待人,这些中国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有些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不能很好地将个人情感与周遭环境分开,导致一些错误决断或行为,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人。如果人人都将心比心,付出会比索取更快乐。在此,唯一希望的是广大中学生们能够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定能成为魅力无限的“人气王”。
1、报告调查的原因。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最令人头疼的便是对高中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近年来中学生因与同学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本不该发生的悲剧频频出现。如:某中学一学生与同班同学经常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两人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终于有一天,其中一位学生带刀将另一学生活活戳死;再有,某中学一高高中生临近高考,面对高考及父母的压力,精神崩溃,为寻求解脱的办法,其结果是将他亲生母亲杀死在家中。另外,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百忧解”热线传来消息,青少年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成为近期咨询的热点。咨询员反映,近一段时间,试婚、第三者插足、婚外恋的话题少了,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的电话逐渐增多,几乎每天都有。咨询者包括高中生、大学生和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年龄约为17岁至25岁。交谈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社会、对所处环境充满敌意,抱怨人与人之间太虚伪、互相欺骗,很难与同学同事沟通,对生活感到厌倦、绝望等等。而悲剧的发生就在于他们不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与父母间的情感沟通。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务。
第一阶段。
1月4日-1月20日。
1、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1月20日-2月10日。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3、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第三阶段。
2月10日-2月24日。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4、调查方法设计: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四
25分钟的早锻炼时间,但从现实情况看来,很多学生并没有认真落实,使早锻炼成为一纸空文。
二、目的和意义。
(1)以我校高一学生的睡眠状况和课外锻炼情况为调查对象,了解高一学生对高中学习生活的认识及科学作息时间安排的现实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同学们做出合理的安排提供建议和帮助。
(2)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到体育、生物、语文、统计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在调查中了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
(3)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集体的力量,锻炼在多方面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处世能力。
课题研究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
四、课题研究进程。
(一)总体安排。
从11月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定期交流每个成员的心得和研究进展情况(指导老师也要参与并进行指导和下阶段的工作安排)。
(二)具体步骤。
时间。
研究进程。
月
研究小组成立及分工初步拟订研究计划。
组内讨论筹划开题报告并制作课件。
问卷调查设置、发放及回收。
统计问卷调查并总结。
中期汇报。
2006年6月。
制定访谈计划执行访谈计划并整理访谈内容。
2006年7月。
整理课题资料。
2006年8月。
撰写结题论文结题汇报。
(三)教师的咨询指导。
1、根据各成员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发挥集体的力量。
3、为课题组成员查找资料提供途径和方法。
五、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此次调查(见附录)共发放问卷400份,对象为永嘉中学高一十七个班级,回收383份,回收率为95.8%,其中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为93.3%。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对老师和学生访谈(见附录),经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如下:
1、不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精神状态不佳,学习效率低。
高中阶段在学习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知识量大、难度大、综合性强、系统性强、理解性强、对能力的要求高。与初中轻轻松松就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学习生活相比,对刚迈进高中校门的高一学生来说,一时还难以适应,有时候显得手足无措,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低下,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受到打击,以致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习,而且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以下是我们的部分问卷调查情况: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知:61%的学生觉得高中生活比初中要辛苦的多,仅有13%的同学能够在课堂上保持精力充沛,有较高的课堂效率,4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安排和计划,只是跟着老师走,甚至有32%的学生完全是过一天算一天。
2、睡眠不够充足导致精神状况不好。
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多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孩子的睡眠与他们的智力发展紧密相关,那些每晚睡眠少于8小时的孩子,有61%学习跟不上,39%成绩平平。而每晚睡眠在10小时左右的孩子,只有13%学习落后,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良。目前已经在进行的动物研究发现,剥夺睡眠时间后会明显造成反应迟钝、智力下降。医学专家正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维护睡眠。睡眠问题对发育、学习的影响是会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组织能力、创造力和运动技能受到影响;行为影响表现为攻击性更强、多动症、自控能力差、容易分神等;情绪影响表现为更容易发怒及脾气暴躁。可见充足的睡眠是一个人健康生活的重要前提,以下是我们的部分调查情况: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大多数同学睡眠不足,精神状况比较差。仅有31%的同学认为自己睡眠充足,超过一半的同学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个小时,科学资料表明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左右才能让大脑得到足够的休息,问题1选择a项和问题3选择c、d项的调查数据基本吻合,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调查数据是有效的。在调查过程中一名高一的学生说:“我晚上一般12点睡觉,早上6点就起床,顶多睡6个小时。就这样我在班里还算是睡得好的呢!”
3、课外锻炼严重不足。
有关规定“学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按每周5天在校时间计算,中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每周应不少于300分钟。以下是我们的部分调查情况:
高一时期的学习任务应该是高中阶段较轻松的,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由于种种原因缺乏锻炼,56%同学除了体育课再也没有其他的锻炼,甚至有16%的同学体育课也懒得动,在访谈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很多同学(尤其是部分女同学)除了中考体育考试那段非常时期以外,锻炼身体便忽略不计,在他们看来锻炼身体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比如我们每天都做的广播体操,有15%的同学认为根本没有起到任何锻炼身体的作用,有46%的同学认为课间操应该加强质量管理以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不少同学认为课间操的形式应该“变脸”,应该多样化,增强趣味性。
在调查同学们对学校进行早锻炼管理和监督的意见中,有52%的同学还是积极支持的,虽然有35%的同学认为“睡眠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去锻炼”,但是我们认为如果能引导这部分同学合理地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这部分同学还是愿意参加锻炼的。
4、基础较差的学生情况更不容乐观。
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上需要花费的时间本来就要比基础好的学生多几倍,甚至上十倍,再加上成绩不理想,自信心不足,行为习惯差,做事拖拉等就更糟糕了,造成“晚上硬撑白天犯困”的局面,正如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位同学的情况,因为成绩不太好,晚上总失眠,有时候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白天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学习,而白天的课程学不好,又直接影响了晚上完成作业的进度,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问题越集越多,就失去学习的信心了。
六、我们的建议。
卡耐基说过:“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睡”。一个人没有无穷的精力,只得靠休息来修补。假装兴趣的学不如放松的学,不如快乐的学。忙忙碌碌而又一无所获非益事,正确合理安排时间,才能让高中生活过的充实、快乐、学有所获。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1、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一定要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了解高中的学习生活特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做好科学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学习计划,不要一开始就被新的生活搅乱了阵脚。
2、保证每天八小时的睡眠和一小时的锻炼,做到“学要学的旁若无人,玩要玩的汗流浃背”。
3、学校要加大课间操的管理力度,提高课间操的质量,并且欢迎课间操“变脸”,形式多样化,让同学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得到娱乐。(关于这点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校借鉴)。
4、课外活动时间多举行小型的体育运动节目,扩大参与面,防止出现“运动会只是为运动员举办”的局面,比如上次的60米迎面接力跑,虽然时间很短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受同学们欢迎。
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对同学们科学认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的重要性提供帮助,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反馈同学们的心声。
七、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次调查还不尽完善,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具体有:
1、本次调查所用的问卷是本组成员编写的,尚属首次运用,问卷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还有待完善。
2、有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比较匆忙,没有很认真完成问卷,这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的有效度和信度。
3、对我们来说,以前从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缺乏一定的经验,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可能还不够科学,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五
测验说明: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根据自己第一反应回答,在做题过程中不要漏题,同时在同一题上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每一题只能从(a.是b.否)中选择一个答案,整个测试建议施测时间为20分钟。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作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试题题目:
1.你平时是否关心自己的人缘?a.是b.否。
2.在食堂里你一般都是自己独自吃饭吗?a.是b.否。
3.和一大群人在一起时,你是否会产生孤独感或失落感?a.是b.否。
4.你是否时常不经同意就使用他人的东西?a.是b.否。
5.当一件事没有做完好,你是否会埋怨合作者?a.是b.否。
6.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时常发现他们不打算来求助你?a.是b.否。
7.假如朋友们跟你开玩笑过了头,你会不会板起面孔,甚至反目?a.是b.否。
8.在公共场合,你有把鞋子脱掉的习惯吗?a.是b.否。
9.你认为在任何场合下都应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吗?a.是b.否。
10.当你的同学或朋友取得进步或成功时,你是否真的为他们高兴?a.是b.否。
11.你喜欢拿别人开玩笑吗?a.是b.否。
15.当别人在融洽地交谈时,你会贸然地打断他们的话吗?a.是b.否。
16.你是否关心和常谈论别人的私事?a.是b.否。
19.你是否会时而做出一些言而无信的事?a.是b.否。
23.你向别人吐露自己的抱负.挫折以及个人的种种事情吗?a.是b.否。
24.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时,你是否试图把事情的细节都交待得很清楚?a.是b.否。
26.你是否经常不经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a.是b.否。
27.你是会在赴约前注意不吃葱.大蒜以及防止身带酒精气味?a.是b.否。
28.你是否经常发牢骚?a.是b.否。
29.在公共场合,你会很随便地喊别人的绰号吗?a.是b.否。
30.你关心报纸、电视等信息渠道中的社会新闻吗?a.是b.否。
32.有闲暇时,你是否喜欢跟人聊天?a.是b.否。
33.你跟别人约会时,是否常让别人等你?a.是b.否。
34.你是否有时会与别人谈论一些自己感兴趣而他们不感兴趣的话题?a.是b.否。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六
摘要:通过本次对__区各中学的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我们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到了投身社会实践的乐趣。以下是我组调查的过程概述及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了问题和研究目标,即中学生零花钱现状。其次,我们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计划第一,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关资料,即问卷调查第三,提交调研计划然后,实施研究计划最后,解释并报告研究结果。于是写下了此篇论文。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都是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1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此,我们牺牲了不少时间,一起设计出问卷内容,并向自己认识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同学分发。第一次作如此的问卷调查,不免缺乏经验,但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活动。以下便是我们结合调查结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
我们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们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由图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着明确消费目的的,是1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们认为:1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1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1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后花钱自不会手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1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着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财教育将有助于孩子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对他们日后的理财能力有相当影响。当然,我国目前要对中小学生进行金钱教育是1个艰巨的过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孩子要啥尽量满足,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龙到头来却是养子成虫,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给孩子怎样使用零花钱则是最基本的1个环节。我们小组就此展开了讨论。最后我们设计一位高中同学了1个星期的零花钱使用方案。
以上便是我们的一些设想。希望能给家以启发。但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两点。第一,广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钱。培养理财观念。第二,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
最后,我要向给予过我助的所有同学和老师致以最崇高的谢意,谢谢你们!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七
我正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幽默聊斋》一书,可爸爸的催促声不断传进我的耳朵:“任扬,都已经十点了,该睡觉啦!”我一边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书本,一边瞧了一眼正在看电视的爸爸,心想:为什么我这么早就要睡觉,而爸爸却可以继续看电视?我决定对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做一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
3.阅读书籍,了解失眠对小学生的坏处。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采集。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
不少于10个小时。
书籍。
失眠对小学生的坏处。
失眠会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功能,严重缺乏精神……。
实地调查。
全班58人,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的只有10人,不达标的有48人。
……。
……。
……。
四、结论。
1.小学生的睡眠标准时间是10小时,晚上9点到早上7点最好。
2.现在的小学生睡眠时间严重缺乏。
3.充足的睡眠时间对我们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4.我们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中学生研究报告篇十八
搞要:本文选取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的522名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邬庆祥等制订的人际关系量表,对平沙第一中学中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和发展特点作了测查。
研究结果表明:(1)、522名中学生当中,人际关系很差的占1.5%,人际关系较差的占3.4%,人际关系一般的占26.2%,人际关系较好的占21.8%,人际关系很好的占21.6%。(2)、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比男生的要高。(3)、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性别存在相关。(4)、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存在显著差异,12岁的中学生与13岁、14岁、15岁、17岁、18岁、19岁的中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5)、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年级没有明显差异。
1前言。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它反映着人们之间情感交流的状况和满足的程度。日常生活中对人们重要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也都是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对个人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也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中学生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中学生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的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更依赖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的研究指出,随着中学生日益成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改善,父母对中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学业成就依然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提示珠海市特区平沙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状况,考察该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从而为改善该地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提高心理素质提供量化数据和依据,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
2研究方法。
2.1被试。
9人,高一87人,高二81人,高三88人,其中男生290人,女生232人。
2.2测量工具。
采用邬庆祥等制订的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包括36项是或否选择型测题。
2.3方法。
所有测试均以班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时间大约为20分钟,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学生根据问卷自己在答卷上填写,要求被试学生逐一在"是"、"否"上划圈。为保证客观性,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进行。被试选择的答案如果与标准答案相符就得1分,不符则不得分,把全部得分累加起来,即得到总分。分数越高,表明人际关系质量越好。最高总得分为36分。30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很好;25~29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好;19~24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15~1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差;15分以下,表示人际关系很差。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剔除无效问卷91份。
2.4数据处理。
运用spss11.0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管理,并进行因素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等。
3结果分析。
按原量表规定,总得分在30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很好;在25~29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好;在19~24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在15~1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差;在15分以下,表示人际关系很差。如此把该校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五个等级,结果见表1。
研究结果表明,522名中学生当中,人际关系很差的占1.5%,人际关系较差的占3.4%,人际关系一般的占26.2%,人际关系较好的占21.8%,人际关系很好的占21.6%,符合正态分布,如下图:
对该校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3。
由以上两个表可知,该校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均高于男生,表明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比男生的要高。
为考察该校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年龄、性别、级别之间是否相关,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由上表可知,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年龄及级别不相关,其人际关系在0.01水平上与性别存在相关,而级别与年龄存在相关是显而易见的。
征,对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分数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由上两个表可知,总体看来,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这些差异都是由12岁的中学生所引起的,12岁的中学生在0.05水平上与13岁、14岁、15岁、17岁、18岁、19岁的中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
对平沙第一中学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研究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上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年级没有明显差异。
表8的结果表明,从初一到初二,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上升,从初二到初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下降;从初三到高一,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继续下降,从高一到高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虽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这期间的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初一和初二,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都比男生要高,但到了初三,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相对于男生来说却下降了。
4讨论。
本研究表明,522名中学生当中,人际关系很差的占1.5%,人际关系较差的占3.4%,人际关系一般的占26.2%,人际关系较好的占21.8%,人际关系很好的占21.6%。本研究表明,虽然大部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一般这个等级以上,只有极小部分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等级属于较差和很差,但中学阶段,是交往需要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这种需要在高中阶段达到了高峰。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会不断提高,但由于心理不成熟、社经验缺乏等原因,在交往过程中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来自于学习,其次来自于人际交往。所以作为中学生的启蒙老师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和心理工作者的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教给中学生一定的交往技巧和方法,帮助其度过身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男生和女生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均高于男生,表明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比男生的要高。
造成男女生人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也要好于男生。
(2)社会角色的差异。由于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同,女生比男生所表现出来的亲社会性要强。在我们的社会中,男生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被认为是正常的,一些人还认为是男子汉气概的体现;而女生表现出相似的攻击性则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3)动机定向差异。许多研究发现,女生的动机主要定向于人际关系领域,而男生的动机主要定向于成就领域,这直接造成了女生的人际关系要好于男生。
(4)男女生个性特征的差异。一般来说,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独立意识更强,情感表现更为内隐和深沉。而女生个性较活泼,爱表现,情感较外露。因此,用问卷法得到的结果往往表明女生的人际关系要好于男生。
不同年龄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这些差异都是由12岁的中学生所引起的,12岁的中学生在0.05水平上与13岁、14岁、15岁、17岁、18岁、19岁的中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本研究中,12岁的中学生正属于初一级,他们刚刚从小学升上初中,要他们马上适应这种与小学阶段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与新的同学进行很好的交往并不可能,因此,初一是小学与初中的一个过渡期,因而初一学生的心理会受到更大更强烈冲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初中生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给初中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情感上最依恋的对象是父母,与同伴的交往需要并未明显地表现出来。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摆脱对成人的依恋,情感依恋的重心自然从父母转向了同龄伙伴,并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化的加深,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倾向。
研究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上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年级没有明显差异。
从初一到初二,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上升,从初二到初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明显下降;从初三到高一,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继续下降,从高一到高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虽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这期间的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初一和初二,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都比男生要高,但到了初三,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相对于男生来说却下降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还体现在同性同伴之。
间,但到了初二和初三,学生对异性同伴选择逐渐增多,所以也就出现了男女混合的同伴团体。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的接纳性开始逐渐提高。由于初中生从内心方面来讲非常希望同异性进行交往,甚至与异性成为同伴,但表面上又表现出排斥,这就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与行为。初中男女生在生理成熟的时间上存在差异,女生身体发育一般比男生早两年左右,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使她们较早地萌发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并进一步产生与异性在心理上接近的需要。虽然初一、二的男生也正处于生理迅速成熟的时期,对异性也发生了兴趣,但在最初阶段,他们对异性的兴趣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因此他们与异性的关系也下降,初二是转折期。而到了初三,随着中学生心理日趋稳定与成熟,对异性的好感也以正面的方式加以表达,因此他们与异性的关系也有大幅度的攀升。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希望像成人那样对自己的事情做主。随着初中生的"成人感"的逐渐增强,他们逐渐产生了已经超越儿童界线的体验,他们热衷于掌握成人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尽快使自己向成人过渡。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初中生在发展中共同遇到的问题使同伴间的联结加强了。初中生的同伴团体对初中生的人性成熟和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初中生同伴团体对其成员的影响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同伴团体鼓励服从,因而有可能压抑初中生的个人特性。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基本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是由于初中生心理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心理发展体现出较大的矛盾性,与同伴的关系也不稳定,而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均趋于成熟与稳定,与同伴的关系也日趋稳定。
业的人生选择,他们有种种的烦恼和困惑,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与指导,教师应更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另外,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教师应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避免简单、粗鲁、讽刺、挖苦和居高临下的作风和方法。
尽管高中生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凡事求诸内心,但与老师的接触的时间仍然较长,频率也较高,而高中生容易受经常接触的人的影响,他们渴望老师的理解、关心、启发、尊重、支持和鼓励,希望老师能以朋友式的、参谋式的关系对待他们。尽管他们心理有较强的闭锁性,但他们仍有强烈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愿望。因此,高中教师在与高中生教育、教学的接触中,应真诚待之,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建立双向沟通,从而打开他们那扇闭锁的门,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解决好他们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而高中生由于交往对象逐渐繁多、交往范围逐渐广泛,他们往往不易处理好与同学、长辈的关系,想交异性朋友而又怕交异性朋友;有些同学选择朋友富于功利色彩,有些认为交友不利于未来高考;甚至有些同学认为与父母的"代沟"根本无法消除。种种交往误区都需要老师给予正确有效指导。而教师也只有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指导,才能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3、沃建中等:《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
5、符明弘、李鹏:中小学亲子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xx。
6、屈卫国: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xx。
9、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xx。
10、王朝霞: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阴山学刊,20xx。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5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