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规划未来。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层次的分明,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最后,希望大家在情感表达中能够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沟通。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ppt课件、每小组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直尺、彩笔等。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思。
引言:细心的同学一定听出来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西游记的故事说起。
生发表见解。
二、自主合作探索规律。
1、反馈引导:1/2=2/4=4/8。“三个徒弟分得的饼一样多---等式---仔细瞧瞧这组分数等式的分子分母相同么?但是它们的大小却?再用变化的眼光瞧瞧,(师画正反向两箭头)我们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改变了,什么却没有变?师贴板帖分数可真与众不同呵!
2、提出探究任务:那如果我让们动手做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想,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只有一组吗?你们能不能找出一些给老师看看?找之前请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每个小组找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组分数大小相等。
(2)思考:在写分数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内商量一下然后开始行动!
3、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4、全班汇报。
5、反思规律看书对照找出关键词要求重读共同读。
6、引证规律:3/4=12/16刚刚动手做我们验证了这组大小相等的分数的正确性并由此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你能否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再一次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自学例题运用规律。
生自学。
集体评议:例2练一练1和2,请说说你的根据和想法!重点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思考:分数的分母相同,能有什么作用?
3、圈分数游戏圈出与1/2相等的分数。
4、对对碰与1/2,2/3,3/4生生组组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结语:你看,运用数学知识玩游戏,也是乐趣无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作业:余下来的时间请完成课本97页练习十八的1-3题,做在书上。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二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师:课前我们先进行一组口算练习,下面请##同学上台主持。
3:8=2:6=4:4=9:3=8:24=。
5:20=8.8:1.1=16:96=。
4:5=2:20=。
32:4=4:44=。
15:25=10:80=。
(小组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组长分好工,准备汇报展示。
(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汇报自主学习的内容?
生汇报:我来汇报……其他小组有什么评价或补充吗?
师评价。
(生答)。
师: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说出老师指的这个数是比例的外项还是比例的内项?
(师指生齐说)。
师:同学们反应特别快!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那这个比我们可以写成。
师:请你观察,在这个分数形式的比例里,比例的外、比例的内项是谁?
师:同学们表现特别棒,那老师来考考你!看能不能通过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会应用。
(指1生读温馨提示)。
(生合作探究)。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台来把你们的发现跟同学们分享。
(生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能通过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太厉害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这个分数形式的比例,可发现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师:下面我们进行达标检测。
(生完成后)。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汇报自主学习的内容,其他同学拿出红笔,同桌互换。
(小组汇报)。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组员全对的奖励一颗小印章。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棒,继续努力,好,下课!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35—36页的内容,本节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重点)。2、通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合情推理能力(难点)。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本节概念性的东西较多,学生需要理解:比例的定义、项、内项、外项、内项的积、外项的积等等。因此对此类知识,我大胆放手,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让学生讲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备课前我查阅了有关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很多资料,并观看了视频,在研读了课标及教学用书后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属于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后进行的,而“比’是上个学期学习的知识。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大多数学生会把学过的不相关的知识忘到脑后,因此,通过课前口算练习和知识链接环节,不仅让他们复习了比的定义,还对化简比、求比值的概念在脑中闪动一下,为学习比例的意义打好铺垫。因此学生在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学生掌握的很好。
课改鼓励学生预习,大多数学生能认真预习,但也会有个别学困生,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仅在书上画一画,留留痕迹而已。
从境景图入手,主要是让学生能通过现实情景体会比例的应用,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由此引入比例的意义的教学。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然后举例验证,最后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积极性也很高。
每个知识点都紧跟相应的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新知,同时能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把12:()=():5这个比例补充完整,告知学生有无数个比例,这样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根据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意在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学生的表现也挺让我惊喜的,学生的思维很灵动。
每一次的课,总会有一些优点,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开辟出一片新的绿地。以上是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希望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三
先看下面三个病句(投影:1.今年收入将近60多万元。2.我亲眼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3.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学校采取了防范措施。),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毛病出在哪里?分别找同学回答。
明确:病句1,“将近”和“多”前后矛盾,应去掉其中任何一个;病句2,“亲眼”和“目睹”意思重复,应删去“亲眼”;病句3,说的意思和想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应删去“不”。
这些经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句子,乍一听,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仔细留意一下报纸文字和内部文件,也会发现一些这样和那样的语病。今天我们学习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一篇评析短文《论“基本属实”》,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板书:论“基本属实”吕叔湘)。
二、学习目标。
――试试看。
三、介绍作者。
下面我们先从作者简介开始,跟随吕叔湘先生进入语言文字的世界。(投影:吕叔湘像及相关材料)找学生面向全班同学介绍。
教师总结: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读书看报,别人不太在意的地方,他都能读出毛病来。下面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
四、思想内容。
在读这篇课文之前,注意这三个思考题(投影:1.“基本”的意思是什么,“基本”一词该怎样用?2.“菜内有蝇基本属实”,为什么说这句话有问题?3.这种说法出于什么心理?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态度?)。
学生齐读课文,读后找同学分别回答上述三个思考题。教师相机点拨,最后明确:”基本是十有八九的意思,总要有个数量问题和程度问题才用的上“基本”二字。在数量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就不能用“基本”二字。因为一老一实地说,饭菜卫生质量不达标,实在不好意思,于是就用“基本”打了个折扣,这是态度不诚实的表现。对待报纸上的曝光批评,我们要诚恳的接受,认真的整改,不能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遮遮掩掩。
通过上述三个思考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领会的还是不错的。下面看看这篇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五、结构层次。
出示列有本文写作提纲的投影片,讨论后明确:一、举出病例(1、2):饭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二、分析病例(3-5),其中揭示病因(3、4):老实承认有错不好意思。做出推论(5):有数量和程度问题才用“基本”。三、得出结论(6):“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不是到处可用。
穿插介绍议论文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举出病例:饭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这是议论文的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病例:老实承认有错不好意思和有数量和程度问题才用“基本”,这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不是到处可用,这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其中,提出问题,又叫引论,分析问题又叫本论,解决问题又叫结论。(板书)术语不同,指的是同一回事。
六、语言风格。
了解了本文的结构层次,下面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色。请看三个句子(投影:1.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2.“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3.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
这三个句子都是从课文中摘录的`,找学生分别朗读这三句话,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读出重音、节奏和语调。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这三个句子,目的在于引导感受作者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口语化语言;风趣幽默的俏皮话语言和善意的讽刺语言。
教师最后总结:本文是批评报纸用词不当的。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在语言文字领域是绝对的权威,但他没有摆出学术权威的架式,板着面孔训人,而是化刻板、严肃的训斥为风趣幽默的批评。(投影:出示语言风格的覆盖片)我们要学习吕老先生的学者风度和大家风范。
七、短片激趣。
课堂进行到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超链接学习目标投影片)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我们了解了,本文的语言风格我们学习了,在向第三个目标迈进的时候,请看一个短片(放映flash影片)。
学生看后,教师提问:这个短片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情?一个青年把远大志向的“抱负”,写成了“打击报复”的“报复”,未被外企老板聘请录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借题发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青年因为写错字,说错话,导致传情达意发生错误,影响了自己的求职就业。所以,语言文字的使用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可是,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文字却很随意。
八、谐音广告。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四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课件出示以下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下面的比,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918:303:61.8:0.92:49:27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看比值是否相等,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要求:1)自学书第41页的内容,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2)提示: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一个比例.(4)小组中议一议并集体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成果。1)试一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并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6和8:50.2:2.5和4:502)课件出示三组比例,让学生填空。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3、求比值 5:15 4/5:8/15 0.8:0.12。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
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
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
分母。
那么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让学生自己讨论初步说出结论。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注意: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2/9 (3)1.25:2 。
(1)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的整数比呢?(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解答,然后引导得出: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后对照课本上的例题做法,对或者错,共同完成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让学生说说并自己解答。指导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4)还有其它解法吗?可根据学生所答具体分析,特别是分数比实际上可用是分数除法来计算化简。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特别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比的方法。
2.练习十二第5、7、8题。
3.练习十二第9题。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6、10题。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六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6∶10和9∶15。
4.5∶1.5和10∶5教师结合回答说: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那学完今天的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老师的秘密对你来说就不是秘密了。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三、反馈。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到比例的基节本性时,师引导学生探究验证.)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比的知识了解甚多,在这一环节,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归纳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五、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完成课本第41面的“做一做”)。
2、():4=6:()。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15∶3=():1(2)2∶0.5=1.2:()。
5.在a:3=8:b中()是内项,a*b=()6.如果2a=7b(a,b不为零),那么a/b=()/()。
【设计意图】练习主要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讲明理由,培养学生有根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与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形成对比;在填写比例中未知数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还要求学生进行检验,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充分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开放性,让孩子们发现比例的知识的奥妙。
六、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空间。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43页的第5题(全班完成)。
2、课本第44页的第14题(学有余力的孩子完成)。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意图】这板书是为了突出重点,让孩子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比例各部分名称以及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到底是两个数相乘。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七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傣族基本脚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三道弯”基本体态
2. 起伏动律与起伏步
3. 基本脚位与短句练习
4.基本手位与脚位组合练习
职业能力分析:对照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能力分析“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的能力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引导幼儿进行舞蹈欣赏及表现的能力,要掌握规范的舞蹈表现方法是以对“美”的感受为基础的,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掌握民族舞蹈艺术形象和民族文化知识,学习和创编具有民族舞蹈元素的幼儿舞蹈,以便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事业中能够进行多方位的创作。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已具备和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肢体协调性。在之前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已基本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已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初步感受了傣族舞蹈的三道弯体态,以及优美含蓄的音乐舞蹈风格,为本节课手位与步伐的下肢动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将学习傣族舞蹈基本脚位内容,体验傣族舞蹈沉稳安详步步伐特征,再与基本手位动作相结合,整体把握傣族舞蹈优美含蓄的风格韵律和富有雕塑感的舞姿造型。
知识目标:
2.知道傣族舞的脚位、步伐,掌握其动作要领;
3.掌握傣族舞的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
能力目标:
1.能够把傣族基本脚位与手位动作相结合,上下肢协调一致地进行表演;
2.能够表现出傣族舞蹈优美含蓄的舞蹈风格韵律,准备把握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
素养目标:
1.养成细致的观察力和准确的模仿力;
3.培养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规范掌握傣族舞蹈的起伏动律与脚位步伐动作。
教学难点:“三道弯”的基本体态及动作中抻劲与韧劲的体现。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表演、教学、创编”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实践应用取向”为原则凸显教学内容的“实用、适用、够用”。在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的融会贯通。突出现象直观教学,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1.任务驱动法:课前课后发布学习任务,课前学习教学平台中资料,图文结合的方式驱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课后提交舞蹈练习视频,教师评分计入平时成绩激励学生加强课后练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流畅表演能力。
2.情境教学法:欣赏傣族经典舞蹈《船歌》,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傣族姑娘婀娜的三道弯体态。
3.示范与讲解结合
4.单一训练与动作组合相结合
1.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强化学生沟通、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自主思考、总结意识和能力
3.观摩交流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观摩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线下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
线上教学环境:超星学习通平台
拓展资源:中国大学幕课、各类民族舞蹈教学视频、中国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视频、各类儿童民族舞视频、幼儿园民族舞蹈表演视频等。
教学环节1:傣族舞蹈的体态与动律时间:6分钟
教学内容课件展示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设计意图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形成傣族舞蹈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的因素有哪些。
3.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三道弯体态与起伏动律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船歌》采用大量“三道弯”的体态来表现傣族少女的婀娜多姿,学生通过欣赏视频中唯美的画面,营造浓郁的民族舞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提问方式巩固知识,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为下一步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动作奠定情感基础。
教学环节2:傣族舞蹈基本脚位
采用示范与讲解结合法逐一解决本节课教学重点基本脚位与起伏步,学生自选手位动作与脚位自由组合,进行组合训练。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掌握基本脚位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由基本脚位入手,又将静态的基本脚位与起伏动律相结合转化为动态的起伏步练习,然后再将动作串联组合,编排成一个傣族舞蹈脚位组合。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和基本手位的上肢动作基础上,学习傣族舞蹈脚位与起伏步的下肢动作,上下肢协调配合为下一步进行综合表演奠定基础。教学设计难度适中,教学重难点清晰、明确,教学难点基本解决。
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等方法,导入阶段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视觉上给予学生直观感受,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舞蹈风格。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
通过教学,学生对“三道弯”体态和脚位动作的掌握较好,对手位与脚位相结合的短句动作还不够流畅,还需要进一步配乐练习以达到流畅表演,更好地诠释傣族舞蹈优美含蓄之美。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八
先看下面三个病句:
1.今年收入将近60多万元。
2.我亲眼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
3.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学校采取了防范措施。
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毛病出在哪里?分别找同学回答。
明确:病句1,“将近”和“多”前后矛盾,应去掉其中任何一个.
病句2,“亲眼”和“目睹”意思重复,应删去“亲眼”;
病句3,说的意思和想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应删去“不”。
这些经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句子,乍一听,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仔细留意一下报纸文字和内部文件,也会发现一些这样和那样的语病。今天我们学习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一篇评析短文《论“基本属实”》,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板书:论“基本属实”吕叔湘)。
二、学习目标。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2、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
生读故事。
2、明确目标。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3、预期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
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自主学习。
师:拿出准备好的三张正方形纸。按照下面的要求来进行操作。请一同学读学习要求。
1、把三张正方形纸平均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将纸平均分成2、4、8份,分别把2分之二、4分之二、8分之四涂上颜色,并标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8分之四。
2、仔细观察三张纸的涂色部份,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同位分工合作完成。现在开始。
师选择一份作品粘贴在黑板上,请一同学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请二至三位同学说一说。
生回答。师:现在你们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了吗?请同学回答。
师:猪八戒每次分到的都是一样多的。它还以为啊,开始分得少,后来分得多。不过猪八戒也许也正纳闷呢?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不一样,那它们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呢?你们想帮猪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吗?(想)。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个式子从左往右地观察,看一下每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得到下一个分数。
生:我发现了二分之一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了四分之二、四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了八分之四。
请二名同学重复。
生回答: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分数的大小不变。
请一至二名同学回答。
师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谁来举一个例子。指名三位同学回答,师板书,并问:同时乘以了几?
请一同学回答,
生:我们发现了8分之四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2得了四分之二,四分之二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了二分之一。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二名学生重复)。
师板书:或者除以。
师:你能根据刚才总结的规律举一个例子吗?
让三名学生举出例子,师板书。并问: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了几?
展示交流。
师指着板书说明:我们说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那是不是包括所有的数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分数。板书八分之四同时除以0,问:这个式子成立吗?(打上问号)。
生:不成立,
师:为什么。
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
师: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个式子是错误的。(画叉)。
师:我再说一个式子,我不除以0了,我乘以0,这个式子成立吗?(板书:8分之四乘以0,打上问号)。
生:不成立,因为在分数当中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为0。
生:0除外。
师板书0除外。
生:同时和相同的数。
师:“同时”和“相同的数”(师将重点词语打点),大家想得一样吗?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板书课题)。
师:我相信如果当时猪八戒会这个分数的基本性质,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了,那咱们同学们千万不要范它那样的错误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边读边记。
生齐读二遍。
师:这个分数的基本性质特别有用,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另外一个分数。
任务二。
任务呈现。
课本76页的例2,请一同学读题。
自主学习。
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和同位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展示交流。
每题请二名同学回答,(集体订正答案)。
检测导结。
1、目标练习。
76页“做一做”
练习十四的1、2、6、7题。
2、结果反馈。
生做完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结果。
3、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大家谈谈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收获。
三、辅助设计。
教具课件设计。
小黑板正方形纸数块。
板书设计。
练习和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76页做一做中的1、2题。
生独立完成,师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中的1、2、5、6、7题。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而且我们还学会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转化成和它相等的另外一个分数,其实生活当中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如果你留心观察,你就能够发现,我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在学习上面的有心人。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一
首先,要分析主体因素,包括对学生的分析和对教师的分析。对象: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他们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另外,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也增大,学生要保持成绩,血药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始分化,他们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部分学科成绩可能有所下滑。因此,从教学环境上,应该减少类似低年级教学环境中出现的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过多装饰品。教师应该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参加学习时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和起点能力,根据学生的起点能力进行实际分析,因材施教。
对象:教三年级学生的教师。
分析: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十分重要,例如教师的学科教学基本功,包括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与特点,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除了精通所授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具有收集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在教学能力方面,教师在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和渊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努力钻研教材,锻炼自己善于处理教材的能力,推敲课本例题与习题是否达到巩固概念,提高技能技巧,并达到启迪思维,灵活运用。在教学组织能力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故事,小幽默,复习提问,设问等方式为新课开好头。平时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在提问或练习中,有时学生的见解远比教师高明,教师应当场给予。
总结。
肯定与鼓励。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口头上要做到学科教学的语言精炼、逻辑性强,书面上如黑板上的板书要标题醒目,条理清晰,字迹端正,布局恰当。
除此之外,是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包括需求分析、需求类别化、目标筛选、目标分解。
需求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内容的重要性顺序;学生已有的基础;学生的情感、态度或意向;学生希望采用哪种培养方案或方法。
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需求类别化:
(学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内容的重要性顺序、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可转化为认知领域中的发展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可转化为情感领域中的发展目标。学生希望采用的培养方法可转化为动作技能领域的发展目标。
(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属于心智技能,所以我们把这一需求转化成学生心智技能中规则和高级规则等的发展这一目标;同时,对他人的态度也可能会影响人的人际交往,所以这一需求还要生成学生人际态度的发展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项需求可生成学生的高级规则得到发展,即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这一目标。同时,认知策略会影响创造能力,所以这一需求还要生成学生认知策略发展的目标。
目标筛选:首先要结合学科筛选,不同的学科,学科中不同的课题只能满足与本学科相关的需求,也只能实现与本课题相关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特点筛选教学目标,而且筛选出来的目标根据学科特点也会有轻重之分。如语文课中更注重认知领域中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和情感领域中态度、欣赏、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等目标,而动作技能领域中目标则为次要目标。
还要结合环境条件筛选,有的目标虽然可能在本学科内实现,但是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环境与条件进一步筛选目标。如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只能在课文中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丽,而不可能亲自带学生到小兴安岭中感受。
目标分解:
1、初步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生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二
知识目标:
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够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三
化妆对于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一个人的形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大家应该都要学会化妆,而要学化妆就应该了解化妆基本步骤,这样才能进行化妆。那么化妆基本步骤是什么呢?怎么才能化好妆呢?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对于化妆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很多人的妆淑都是依靠别人来完成的,自己不能独立的给自己化妆。在这里就要提醒大家,学会化妆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了解最基本的化妆步骤。
洁面后,让乳液和爽肤水要从下往上轻轻拍至皮肤完全吸收,擦上润色底乳或隔离霜,来调整皮肤和增加明亮度。
粉底液从上往下推开,这样才能使粉底液更好地跟皮肤融合。取适量粉底,每点约米粒大小,点于双颊、额头、鼻子和下巴。
用指腹推开,用量不足可再加。接着再用遮瑕膏来盖住遮不了的黑眼圈和痘痘。
完成后,用海面约一半的面积沾上粉饼,由脸颊开始由内往外、由上往下的轻轻按压,加强底妆的完美度,并且定妆。
跟着在眼周、下巴、t字部、鼻翼两侧,用剩下的粉底来按压,才能最轻薄、最不易产生细纹。
最后在眼周c字位及t字部打上亮粉,可使五官立体,肤色明亮。
了解了化妆基本步骤以后,我们大家一定要多多的学习。因为,在这个现代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美好的形象,不会化妆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这就要求还不会化妆的朋友多了解一下关于化妆基本步骤的知识,才能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里立足脚跟。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错题,找出错因,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2、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
一、分析考试情况。
2、表扬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通报本次考试基本情况,通过全班横评,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师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这针对张试卷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做一下重点分析,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知识回顾:
柱体棱柱。
圆柱。
圆锥。
基本的几何图形锥体棱锥球体立方体的展开图点:点动成线。
线:线动成面。
面:面动成体。
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平面图形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射线: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重点知识点:
1、经过两点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两点之间,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如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这时.
订正试题答案:(播放课件)。
(学生对照答案找出出错的原因,并自我订正,不明白可小组讨论。
或提问。)。
三、典型题型讲解。
1、先让学生自查试题,反思造成错误的原因,再写出正确答案。
2、典型题型分析说明。
选择题第4题主要考察“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的理解错因是:把点都理解成了“点在线段上”而忽视了点在线段外。选择题第7题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关键是点c的位置是在线段ab以外,还是以内。因而有两种情况,学生只考虑了一种出现错误。选择题第9题问题出现在学生不会数线段,或不理解题意。填空题第14题、第17题不会总结规律。教师板示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解答题第20题大多数学生不会写步骤,只是计算出了结果,导致失分,今后学习了证明应强化练习。
四、课堂练习:
出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练习见讲义,学生可以小组讨论,提问,自己完成等方式。)。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五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与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
六、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正确认识上课与说课的区别。
上课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依据自己所编制的教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上课有具体的教学主体对象,有具体的师生配合过程,有一定的教学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说课则不同,是由说课教师给特殊听众(领导,专家或同行)唱“独角戏”,它侧重于理论阐述,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
2、要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说课的关系。
备课和说课都是围绕一个具体的教学课题展开的,二者有着并列,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其表现内容不同.备课是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的活动.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有板书设计和检测试题等.而说课,则是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说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这些想法和采用这些步骤的理论依据.简单地说,说课主要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因此,说课教师不能只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把上课的环节作简单概述.
3、说课应重视新课程标准。
重视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所以课标本身既是说课的内容,又是说课内容的依据,它是教师的执教之纲.它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安排与要求,为教师掌握教学内容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标准,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说课重视课标应该说什么呢一是要说所教内容是否是课标要求的.内容,二是要说课标中规定的本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4、加大学法指导的力度。
明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今天的我们更应懂得“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学法指导是转变教学观念的突破口.所谓学法,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或技巧.我们倡导的由模仿性学习到独立性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由被动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再到积极性学习,这种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平时的学法指导.所以说课中学法指导应该作为一个重点.
5、说课应设计有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活动。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六
手动档主要调左脚,脚掌把离合踩到底后,脚略有余度为准。自动档调油门。脚调好,手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手以方便操作方向盘为准。靠背以舒适为准,每个人的要求都不同,但从安全角度看,尽量不要放得太低,躺着开车会影响安全带发挥作用。
二、系安全带。
上车调整好位置之后,就要立即系好安全带。新手开车时,这点做的也比较好,因为刚考完驾照,记得比较清楚。
三、准备打火。
手动档左右摇动波棍,看看是否已经入档。自动档观察档位情况,标得很清楚。为保险记,应该养成手动档踩离合及刹车打火的习惯,即使车入了档,这样启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自动档踩刹车。
四、打火。
准备好以后,就可以打火了,如果钥匙拧不动,可能就是方向盘锁死了,这时候轻轻转动方向盘,边拧就是了。先打火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是可以先热着车。打火后,左脚先匀速慢慢松开离合,确认无挂挡后,右脚松刹车。
五、调镜。
新手开车一定要记得调镜,左右倒车镜以看到车门把手为左右的标准。上下的标准为地平线(平路)在镜子上部1/3处。车内后视镜以看到整个后窗为准。
六、热车。
冷车起步,虽然有人说为了省油可以打火即走,不超过20公里就行。不过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无论现在的工艺如何先进,带负荷的发动机和无负荷的发动机相比,在机油未到工作温度的情况下,伤害必然就必然更严重。何况,起步时,发动机的负荷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不是救人救火的,最好热车3-5分钟再走。
七、起步。
先打左灯(车停在左侧的打右灯),看镜(切记),确认安全后开始起步。踩离合,入一档(切记)。离合松开的步骤是:快-停-慢。快速找到半联动点,这个时候车开始轻微抖动。停在这个位置。松开手刹,右脚慢慢放开刹车后轻柔加油,把转速提高到1200转。这个时候需要用到传说中的油离配合了:左脚匀速松开离合,右脚同时轻轻加油,保持转速在1200转左右,直至完全松开离合。
八、手刹起步。
坡非常陡(例如车库),而且人多货多的重车状态下,松开刹车后,就算全部放开离合,车还是溜后。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手刹起步了。拉上手刹。一直放离合到车开始抖动。手刹不松开。保持左脚不动(不熄火的关键,斜坡起步离合一定不能放快了)。右脚开始慢慢加油,左脚离合配合(以车不激烈抖动,甚至熄火为准),到车有向前走的趋势,松开手刹。左右脚油离配合,慢慢提高转速的同时匀速放开离合。
九、回灯。
很多新手会忘掉,搞得后面的司机以为他一直要变到最左道。至此,完整的起步动作完成。
十、试刹车。
如果不是你常开的车,起步后,尽快找机会试一下刹车,以免刹车不灵、车速过快导致突发事故的发生。
延伸阅读:开车注意事项。
问题一开车不认路。
不认路是新手司机最大的难题,甚至是一条路走了好多次,还是记不住行车路线。
支招:如果实在记不住路,那就手机开导航吧。但是千万别边看手机边开车,把手机放在一边听语音提示就行了。
问题二忘记看后视镜。
很多新手司机总是忘记观车辆两侧以后后方情况,或者往往因太紧张,只是紧盯车辆前方,忘记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
支招: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判断距离和方位,这个完全是经验的积累,完全没有速成的办法,新手能做的就是尽量多的请老司机做陪练,让自己养成多看后视镜的习惯。
问题三总是临近路口才想起来变道。
新手对道路不熟悉,常常要到路口附近才想起要拐弯或掉头,这个时候再强行变道已经来不及了。
支招:新手司机开车时将目光放远,如果想要变道,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如果已经错过了路口,那就直接开到下一个路口再变道吧。
问题四总是被人加塞儿。
拥堵的路段上,总能遇见车技熟练的老司机“见缝插针”,这种情况对于新手司机来说则是一个挑战。如果车速放慢,与前车距离稍大,就会被别车加塞儿成功;一旦车速加快,以新手的技术来说,难免会出点事故。
支招:这种情况下,应该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适当减速,与前车宁愿离远点,别的车辆要加塞儿加吧,万万不要与对方争一高下。
问题五遇到交通事故就蒙圈。
新手遇到事故时通常会感到心虚。如果对方气焰再嚣张些,自己就更不知所措了。
支招:新手上路如果遇到交通事故,首先是不要慌张。如果是轻微事故,可与对方协商解决,要注意自己是有责还是无责,如果对方不依不饶,那就报警;如果事故较大,则应该保护事故现场,等交警前来处理。一定要记得拨打保险公司电话。
2.小车开车步骤。
3.开车起步步骤。
4.新手开车步骤。
5.初学开车步骤。
7.新手开车起步步骤。
8.自动挡开车步骤。
9.开车起步步骤及技巧。
10.新手开车详细步骤。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使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的设计;既是适用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也是适用于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一堂课的设计。但无论是在什么范围内设计,设计者遵循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程序大体一致。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教学评价。
这四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篇十八
1、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发现并使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2.师: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生:化简比、求比值。
3∶6=1∶2。
所以6∶10=9∶15生2:因为20∶5=4∶1。
28∶7=4∶1。
所以20∶5=28∶7.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4.师:除了化简比,求比值,还有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观察这几组比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比例6:3=4:2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6、
3、
4、2”叫作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6和2”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3和4”叫作比例的內项。
(3)提问:你能说出其它三个比例的內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认真观察所写出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1)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內项。
(2)6×2=3×4,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4.验证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任意写出一个比例,验证规律。
(1)与同桌每人写出一个比例,交换验证。
(2)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会怎样呢?(3)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明确: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是把两个內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8.教学“试一试”
(1)假设每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说出组成比例的内外项分别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1)从表中你知道哪些信息?(2)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
追问:为什么每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因为每两个数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它们相乘的积表示路程,甲乙两地路程一定,所以乘积都相等。)(3)根据“80×6=120×4”写出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练习七第2题。
(1)下面四个数。
5、
说明:任意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找出最大和最小项相乘,再把其他两数相乘。
(3)判断2.4.6.8这四个数。若不能组成,你能换掉一个数,使之组成比例吗?
3.任意从1-10中,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与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写,另一个判断。4.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6和4是比例的什么?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指名填空,并说理由。(2)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5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