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谁真好教案篇一
转载于本站 作者佚名。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种树就能把荒绿变成绿岛;只要生活的环境变好了,朋友就会来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天空、连忙、说话、绿树成荫、高兴极了。
2、指名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的开始,要十分重视复习检查,认真了解学生第一课时学习的情况。】。
二、讲读全文。
过渡: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非常有趣。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来细细阅读课文。
1、出示小熊图,问:小能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第一段话。
(1)学生自读。
(2)检查回答,并板书:“孤零零”;
(3)提问:小熊孤零零的,它想什么呢?
(4)小结。
2、讲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熊它孤零零的,它多么想找到朋友呀!这个时候,天空飘来了一朵白云。
(1)出示图片,问:小熊对云说了些什么?
【过渡的问题和出示的图片,创设了故事的饿情景。】。
(2)出示小熊的一句话,指导朗读。
3、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云儿是怎样回答小熊的呢?小熊又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朗读。
(2)“云儿变成一棵树”,是什么意思呢?小熊明白了吗?它又做了什么呢?
(3)一年、两年,这儿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4)出示树林图,理解“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意思。
(5)小结。小熊明白了云的意思,坚持在岛上种树,荒岛终于变成了绿岛。
【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很复杂,也很含蓄,学生很难理解,细细引导是对的。】。
4、讲读第4~6自然段。
过渡:荒岛变成了绿岛,小熊的朋友来了吗?
(1)范读。
(2)提问:哪些朋友来了?学生答后贴上图。
(3)细读追问:他们是怎么来的?来了之后他们说什么?(指导学生理解“飞”和“划”的意思,并指导朗读。)。
(4)启发想像,出示填表空题:还会有谁来到这儿,还会有谁说些什么呢?
(5)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小结。荒岛变成了绿岛,引来了许多朋友,小熊高兴极了。
三、总结。
小朋友,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只要种树,就能把荒岛变成绿岛。只要生活的环境变好了,朋友就会来了。)。
四、指导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这个故事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完成填空:___________来了,说:“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荒岛——————绿岛。
(种树)。
孤零零(小鸟图)。
(小象图) 。
(小猴图)。
(小鹿图)。
谁真好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春天是美丽的,多彩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每每在散步时孩子总会不经意地去看看,摸摸,说说,还估提出一些问题。如:老师为什么要种树?树有什么用?这是什么树?树的叶子的颜色,形状为什么不一样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设计了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散文语言活动。
1、欣赏散文,感受树的用途。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1、背景图,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ppt课件)。
2、演示文稿课件。
3、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33—34页。
1、我们热爱树。
____展示大树背景图(ppt)。
师:春天来了,小树苗慢慢地长高了,长壮了,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棵树朋友,我们来认识这棵大树吧!
问:你喜欢树吗?喜欢它的什么呀?为什么?
(喜欢,我们可以在树荫下乘凉……)。
____展示文稿课件,欣赏散文。
师:你听到了什么?
师:为什么说”树真好”?小鸟喜欢它的什么?我们又喜欢它什么?
请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说说树的好处。
请幼儿看活动材料上的画面,边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请单个幼儿进行阅读。
师:树还有哪些好处?
请幼儿模仿”树真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述。
3、我们来种树。
师:明年我们就要有新幼儿园了,现在请你们来设计给新幼儿园种一些树吧!
谁真好教案篇三
《这儿真好》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则故事内容浅显,不过要让孩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觉得还得从故事着手,慢慢理解、体会。这个理解还得从“好”与“不好”上做文章。
一、图文结合,明白荒岛前后变化之“好”与“不好”
首先,让孩子们观察两幅图,即植树前的荒岛与植树后的众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小岛之景象,让孩子们说说两者区别,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荒岛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而后者则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不用说孩子们都喜欢后一幅图,理由是充满生机的小岛是小动物的家,小动物们都喜欢把家安在有树的地方。通过观察图,孩子们初步认识到了有树与无树的小岛的“好”与“不好”。
二、联系实际,感悟环保对于生存的环境之“好”与“不好”
在教学完故事内容之后,我让孩子们总结课题“这儿真好”,具体好在哪里。孩子们一一作了表达。接着,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实际,反映一下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孩子是真实的,他们中有的告诉我:周边都设了垃圾箱,邻居们都很爱护环境,垃圾都及时扔进了垃圾箱;有的告诉我:周围很脏,特别是小河里,水已经浑浊不堪,到了夏天还会发出一股臭味;有的告诉我:周围环境不行,大家都喜欢把柴火堆在屋前屋后,到了夏天虫子很多;等等。孩子们说的很带劲,趁热打铁,我问孩子们: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孩子们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安宁的环境中。我又问孩子们:那怎么才能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呢?孩子们通过讨论,表示每个人都要爱护周边的环境,要学会约束自己,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人。在这样几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下,孩子们对环保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了,同时他们也懂得了如何做才是环保的表现。
每一次学习一篇课文都是在学习如何做人!
教学反思。
《这儿真好》这课中要理解的词语有:孤零零、种呀种、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等,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采用了适当的方法。第一段中主要理解“孤零零”。我先做了情感铺垫,让学生用“荒岛上没有( ),也没有(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从而了解小熊的处境,学生说得挺好的(没有树木,没有鲜花;没有小动物,没有果子)通过说学生就明白了荒岛上什么都没有。接着问学生:只有小熊住在那里,他会有什么感受?自然引出“孤零零”。然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孤零零?”他们能理解孤零零就是孤单、寂寞、没劲的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我联系课文的语句,“你还从哪里也看出小熊很孤单?”,学生明白了不光白天想连做梦都想,可见小熊多么孤单寂寞。这样“孤零零”的意思学生自然是理解好了。
在理解“种呀种”一词时,考虑到这个词语好理解,我只是将词语的意思蕴涵在过渡语中:为了让荒岛长满树,小熊早上种,中午种,晚上还要种,这就是“种呀种”,今天种,明天种,后天接着种,这就是“种呀种”。不用太多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借助媒体,将抽象的变成直观形象的便于理解。我先让学生看图片,图片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多树)接着引导:树长得怎样?(高大、茂盛、绿油油、很多树阴)从而归纳这就是“绿叶成阴”。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是满山遍野?”通过看图和想象,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我作适当的引导和归纳:山前是树,山后也是树,山上是树,山下还是树,这就是“漫山遍野”。
《这儿真好》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难点,故我在教学中,确定以朗读体悟情境表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表演让学生体会“只有通过劳动,就能创造美好环境,就能找到朋友。”
通过两次教学,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问题一:两种问法的两种效果。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课文中哪两个词语能够说明现在这儿真好呢?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齐读)。
师:那谁能告诉老师“漫山遍野和绿叶成阴”的意思吗?
生:“漫山遍野”就是山很多。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就是山上的树叶很多。
片段二。
师:小动物们都愿意在这儿住下来,你知道那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这儿风景优美。
师: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说。
生: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现在请你看着图画,来描述一下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景象好吗?
生:这两个词语描述的景象是这儿的树木很多。
生:我知道不光是我们看到的图画上的树很多,而且整座小岛上都是树木。
反思: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片段一中所采用的问法无疑给学生的说话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更体现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教师强力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的回答出于迎合,得不到满意的回答。片段二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把看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下来,学生有足够的说话空间,思维被激活,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能够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把看到的结合想到的说得完整通顺。可见,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他们才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问题二:设计环节放在不同位置会有不同效果。
片段一。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景象,那你觉得画面上的树木能说明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吗?不能,请带有小树苗的同学赶快来帮一帮小熊,种上你的小树苗。
生:(学生拿着自己做的小树苗贴画,一下子,图画上面的树增加了许多)。
……。
师:如果你来到这么美的地方,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啊,这儿真好!我愿意在这儿住下来。
生:啊,这儿真好!我会好好保护这儿的环境。
生:我将在这儿上我的小树苗,让这儿越来越美。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景象,感到这儿的确真好。那这儿原来是否就这么好呢?让我们来学学课文的第一和三段吧。
……。
师:如果你来到这么美的地方,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啊,这儿真好!我愿意在这儿住下来。
生:啊,这儿真好!我会好好保护这儿的环境。
生:我将在这儿上我的小树苗,让这儿越来越美。
师:那就请你来打扮打扮吧!请带上你想为小岛装扮的礼物来贴一贴吧。
生:(学生贴画:有贴小树的,有贴花儿的,有贴房子的,有贴警示牌的“请爱护花草”……)。
反思:
片段一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文本虽然作了适当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深度和广度还是不够的。
片段二的教学,教师只是把片段一的教学环节往后搬了一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没有像片段一中那样,只把小树苗带了上来,从片段二的贴画上看出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文本框架,将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重新建构。
谁真好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荒岛上种树。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配有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课文较长,因此在指导朗读方面要花较多的工夫,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以小熊找朋友为线索指导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岛上的情形,体会“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则是感悟小熊种树的辛苦,感受小岛上发生的变化。第四、五、六自然段无需多讲,可放手让学生自读,抓住“这儿真好”想象一下小岛现在的样子,说一说这儿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文,把小熊一个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动物们都夸这儿真好,纷纷住到了小岛上的情景相对比,来加深体会,感受小熊的惊喜心情。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看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是否感悟。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词,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朗读。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一、激趣导入。
示小熊图,问: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什么?认识吗?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讲的就是这个小熊的故事(贴小熊图)。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看你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小熊还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
出示:小象小猴荒岛。
天空梦见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谁来读读第一行的词语?(真棒,一下子就把这几个词语读对了,我们一起跟她读)。
谁来读读第二行?——第三行谁来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这些词语读下来了)。
老师这还有两个更难的,谁来读好它?
继续出示: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真棒,我们跟着他读一读)。
还有这两个,会读吗?出示: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1、词语会读了,课文小朋友也会读了吗?我请一个小朋友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吗?(简笔画:荒岛)。
想象:荒岛会是什么样的啊?(没有树,没有花,光秃秃的)。
是呀,小熊一个人住在这个荒岛上,没有树,没有花,多寂寞、多孤单呀!书上哪个词讲小熊很寂寞很孤单的?我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示“孤零零”(齐读词语)。
问: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单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怜啊!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熊这么想找朋友,这时候,它看到什么了?(贴“云”)——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着急地想找个朋友啊,谁来着急地读一读?
引读: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指导读出着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学习第3自然段。
(2)师演示:把白云变成一棵树。
问:云儿飘来飘去不说话,变成了什么?
那云儿这是什么意思啊?谁来告诉大家?
——它是让小熊种树啊,小熊明白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小熊种的树多吗?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3)那怎样才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这,小熊种的小树苗在小岛上一年一年长大了(师边述边在上面画几棵小树)那这是不是绿叶成阴,漫山遍野了呢?——怎样才是呢?——你认为小熊还会把树种在哪呢?谁上来种一种?(指名学生上黑板种树)。
小岛上种满了树,再想象一下,小岛上还会有什么?(花,草)——指导学生把花草画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看图理解:小岛变美了,这儿是树,那儿是树,它们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这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4)看着这幅图,把这段话再读读,会读得更美——指名读,师给配上音乐——齐读。
5、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小岛在小熊的辛勤劳动下,到处都长满了小树,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变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吗?——快速读读第4、5自然段。
(1)小岛上都来了哪些朋友啊?
a、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在说什么呢?——指名读小鸟的话。
我们都变成小鸟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说说:——(引读小鸟的话)。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住下了(一起动作演示)。
b、还有谁也来了?它们怎么来的?小象说什么?
小猴也来了,小猴说什么?——小鹿呢?
(2)分角色朗读——学生分小组分别做小鸟、小猴、小象、小鹿,师读旁白。
6、学习第6自然段。
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一起来读读。
四、回归整体。
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得把课文读好,读熟,让我们拿起书,再把这篇课文来读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五、复习生字词。
故事中的生字宝宝还舍不得大家呢!谁来读?
展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奖——课后拿着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一、复习检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儿原来是一个()的荒岛,后来小熊在这里种了(),几年后,这儿()(),()、()、()到这儿安家落户了。
2、说说“这儿”好在哪里?
有树木:一年、两年,小树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有动物:许多小鸟飞来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划着船来了。
这儿绿化搞的好,空气新鲜,绿叶成阴,生活在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极。
1、自主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记字形(留下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
2、结合学生发言,教者小结: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广”字头,里面“坐”。
空:“穴”字头,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谜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教新偏旁:撇刀头)。
关键法:年:上面像个“人”,下面记笔顺:横竖又横竖,“年”字就写成。
3、指导写字:
座:半包围结构。注意:上面部分的横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则会出现松散现象。
玩: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王”的最后一笔改为提,“元”的撇画写得稍长,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字头,要盖住下面的“工”字。
年:独体字。第一二笔写得偏小,三横之间保持等距。
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结构。上面两个部分只占二分之一。中间部分先写一个扁扁的口。另外要处理好三撇。
4、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练习写生字,习字册描红。
谁真好教案篇五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五、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培养语感,了解这儿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发兴趣,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兴趣大增。例如在教学中,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看的欲望,说的欲望,读的欲望。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会睁大眼睛,兴趣盎然,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是花,是草时,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境,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
3.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例如,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从画岛,到说岛,最后读课文,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在朗读中放飞想象,联系说话,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此外,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间,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表达。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又如布置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去种树。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把想法变为行为,知识与技能、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一个个奇思妙想。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的孤单,让学生成为小熊,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体会,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学第二小节时,我自己变成一朵云,学生很感兴趣,适当的指点,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很高。小熊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整体感受。
4.教学四、五自然段时,由我变成小熊为引子,引出“会有哪些动物来呢?”学生拿着玩具动物赶来和我(即和小熊对话),贴图片,读课文。这样的设计学生自主地说,自主地读,自主地解决问题,说出“这儿”究竟好在哪儿。
5.教学第六自然段时,学生充分感受小熊的高兴,齐读第六节。
6.全文读完后,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再一次感受课文内容。
(三)总结。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说我们学校或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你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这样设计,使知识与能力,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五)作业。
和家人一起去植树,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这个环节将学生的想法变成行为,也是给他们一次实践的机会。
谁真好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爱护大自然的美德,表达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
3写好“象”、“空”二字。
三、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穴”和角字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课文中的“这儿真好”的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4、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在题目上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中的长句子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出示长句)。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用评议。
4、再次练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
2、解答刚开始上课时提的问题:为什么这儿真好?
3、你们了解小熊住在一个什么地方吗?
4、文章讲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自学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4、反馈,检查。
5、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呢?
6、指导写字。
7、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分角色朗读。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看?(交流)。
3、你们愿意到那儿去吗?为什么?
二、细读课文。
(出示句子: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呢?)。
没有了朋友,小熊心里多着急、多难过呀,我们帮它来问问。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与云的距离及着急。
2、云儿是怎么做的呢?看——(演示云变成树)。
云儿什么也没说,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小熊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那么它是怎样做的?从书上找到句子读一读。
(动画演示小熊种树)小熊种的树真多,谁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出示句子: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出示小岛绿叶成茵的画面)现在小树长大了,你觉得这儿怎么样?
出示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树成阴。
(看图,练习朗读。)。
比读这句话,读出树的多、美。
拓展说话:现在的小岛呀。
4、荒岛变成了美丽的快乐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那儿去了吗?
交流朗读(媒体演示一只小鸟飞来了,出示句子):
如果你是小象、小鹿、小猴,来到小岛会怎么说呢?说话:
小象地说:“”
小鹿地说:“”
小猴地说:“”
拓展想象,还会有谁去小岛,他们又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谁)来了,它(它们)(怎么做)。
(谁)来了,它(它们)说:“。”
(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7、如果你是小熊,会这样高兴地说吗?
9、角色体验。
小朋友学懂了课文,能把课文也读得美美的吗?(齐读)。
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小组里读一读,演一演。
10、选角色,戴头饰表演。
三、拓展延伸。
你能给这美丽的小岛起一个好名字吗?老师会帮你告诉岛主人的.
回家后,画一画你心目中美丽的小岛。
四、板书设计:
荒岛孤零零。
绿岛引来了小鸟小猴小象小鹿。
谁真好教案篇七
2、懂得爱护玩具,感受一起分享玩具的乐趣.
发出倡议:“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在这多彩的季节里,我们开展玩具真好玩活动,旨在让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消除初次离家生活分离焦虑,请家长让幼儿带一两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贴上姓名标签)来园,并让幼儿懂得说出所带玩具的名称外形特征及简单的玩法,同时告诉幼儿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收集每一位幼儿的家庭玩玩具活动资料:以小纸条方式介绍在家玩与收拾玩具的趣事等。(用以集体活动中介绍幼儿不同特点、分享幼儿的玩具经验、教师了解并拉近与幼儿心灵的距离等。)。
1、(把幼儿带来的玩具布置成一个展会)(播放轻音乐),教师用轻松高兴神秘的语言说;,我们班里小朋友带来的玩具在一起开庆祝会,玩具们说要小朋友们爱护它们,大家愿意吗,(教师先说再让幼儿说要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后放回原位),请小朋友记住并按自己说的去做哦,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玩玩;(符合语言目标: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2、(幼儿一个一个自由进入)教师让幼儿运用看摸听玩等方法去感受去认识玩具,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玩的玩具,请幼儿记住等一会将给大家听,提醒幼儿爱护别人的玩具,轻拿轻放,玩好放回原处等.(请幼儿回座位坐好);(符合社会目标: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3、告诉幼儿你玩了别人的玩具别人也玩了你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耍开心吗(让幼儿回答),刚才我们一起玩大家的玩具也叫分享.(让幼儿说并记住);(符合社会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4、游戏[找玩具]根据幼儿能力不同提不同要求,如:"请你找一找红色汽车在哪里"找到后说"我找到一辆红色汽车",或请幼儿找出并介绍某一件玩具外形、特征、玩法、给人的感觉等(用幼儿自己的语言)(教师给幼儿递连接词并给予正面积极评价,)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可以模仿也可以想想怎样说比他更好,如此滚动进行);(符合社会目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小结: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让幼儿回答),所以我们说----玩具真好玩。我们以后玩玩具要怎么做:让幼儿根据所学讨论并说出,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一起说:爱护玩具轻拿轻放一起玩(分享)玩好要收拾(在家也一样)等。教师念一到两则幼儿在家玩与收拾趣事,鼓励幼儿继续想办法看谁玩得好收拾得好。(符合语言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幼儿在家也能继续学习,并把好的用递纸条形式带到幼儿园分享。不断提升玩玩具的乐趣和价值。(符合语言目标: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谁真好教案篇八
作者:银山小学 。
1、情境导入,唤起学习欲望。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在黑板下方用粗线条几笔勾勒一座小小的荒岛:只有几块石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
“你们喜欢这儿吗?”(相机板书:这儿)为什么?
孩子们说了许多不喜欢的理由,既为学习下文体会后来小岛的好埋下伏笔,同时也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联系生活——感受小熊的孤单。
引入:在这个人烟稀少,毫无生气的小岛上住着一只小熊(相机出示:“小熊”画,贴在荒岛上)。引导观察:
生活在荒岛上的小熊是什么样?看看它的表情,学学它的动作,用一个词儿说说:“这是一只____的小熊”。
书上用了一个词,也写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
孤零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你有没有感到孤零零的时候呢?能不能说一说。
现在,你就把自己当成这只小熊,孤零零的,心里会怎么想?
通过看看、学学、演演、说说,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在不经意间,感受了小熊的孤零零,走进了小熊的内心世界。
3、朗读感悟——体会小熊的急切。
(我随手在小熊的上方画了一朵“云”)小熊怎么问的?
没有朋友,小熊心里多急多难过呀!你能把小熊的这种着急的心情读出来吗?
4、读书想象——小岛变了模样。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随手把云儿换成树),云儿为什么要变成树呢?”
看着我寥寥几笔就画成的“云儿、绿树”,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兴趣高涨,对于“云儿为什么要变成树?”轻轻松松就理解了。
——“于是,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呀,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过去了,这儿会变的怎么样呢?”
生学习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谁真好教案篇九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1.《树真好》教师教学资源。
2.《树真好》语音cd。
3.《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教师教学资源。
4.轻柔的背景音乐。
5.每个幼儿一套拼图。
6.幼儿学习资源3第1-3页。
提问:小鸟为什么没有了家,风沙为什么会越吹越大,我们可以怎样做。
1.请幼儿通过拼图继续找出大树的好处。
2.幼儿拼图,给大家讲一讲拼图的内容,说一说大树的好处。
3.教师出示相应挂图,并尽可能用诗中的语言小结。
1.教师出示挂图,引出散文诗的题目。请幼儿仔细听,思考自己喜欢哪一句,这一句是怎么说的。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示范朗诵散文诗。
3.请幼儿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集体学说。
1.了解重叠词。散文诗里的小鸟是怎样唱歌的?
2.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散文诗,请幼儿认真听,找出重叠词,说一说是怎么说的,集体学说。
3.播放课件,师幼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诗中说的,大树还有那些好处,并试着用好听的语言说一说,可以加上合适的重叠词。
谁真好教案篇十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1、挂图20图;小朋友的书。
2、汉字:树真好
1.出示:一棵大树
2.提问:你喜欢树么?说说你的理由。
追问:树真好,我们怎么保护树呢?
3.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树,树让城市变美,保护了环境,树为人们提供资源,带来了便利。树真好。
1、老师带来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
2、欣赏诗歌―树真好
3、提问:还记得散文诗里说了什么?
(鼓励幼儿用优美的语言叙述,教师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还可以用动作体验一下)
4、分析感受念三段,根据诗歌拉出相应的图片仔细看看,诗歌每一句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诗歌每一句先说了什么,然后说的是什么?
小结:散文诗每一段的都先说了“树真好”,然后说清楚了树好在哪里。
2.幼儿分组,三个朋友为一组,在乐曲的伴奏下进行仿编
3.展示并交流。
树真好,
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
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
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
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
天热了,树下铺了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
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叫。
树真好,
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树真好,
夏天的夜晚静悄悄,只有树叶和微风在一起唱歌谣。
树真好,
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谁真好教案篇十一
1、初步了解鸭宝宝成长变化的过程,感受成长的快乐。
2、在亲密接触蛋宝宝的过程中,学会照顾弱小,感受长大的本领。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课件 鸭妈妈头饰 鸭蛋人手一个 小鸭人手一个
一、亲亲鸭妈妈
1、观看幻灯,今天鸭妈妈带你们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看有什么?
2、我有什么高兴的事?
二、抱抱鸭妈妈
1、猜猜鸭妈妈生的宝宝会是什么样子的`?
2、进一步亲近蛋宝宝,了解蛋宝宝
提问:刚才,你们都和我的蛋宝宝亲密接触过了,谁来说说这些蛋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抱抱蛋宝宝,说句悄悄话
4、时间不早了,该让我的蛋宝宝睡觉了,来轻轻地把我的蛋宝宝送回家吧(收蛋)
三、看看蛋宝宝的梦
1、瞧,这会儿我的宝宝们都睡着了,他们一定做起了世界上最美的梦。他们会梦见什么?
2、看,美丽的梦开始了(播放动画片)
师小结:多美的梦呀,原来蛋宝宝就是这样长大的,原来小鸭子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长大真是件奇妙的事!
四、体验成长的快乐
小鸭出壳了
谁真好教案篇十二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词语卡片。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初步学习了《“红领巾”真好》这首小诗。认识了诗里的生字和词语。现在,老师再来考考大家。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的词语有:羽毛、红领巾、捉虫、梳理、活跃、蹦蹦跳跳、机灵、清晨、叽叽喳喳、蓬松、扑棱棱、鸟巢、崭新、木牌。
二、教学课文。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里的“红领巾”就是谁呀?(少先队员)那就请我们班上的“红领巾”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的题目吧。
(一)教学第三小节。
1、“红领巾”真好,是谁在说红领巾真好?请同学们赶快有感情地读读这首小诗,划一划。
谁找到了?快读给大家听听吧!
2、小鸟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板书:放鸟巢、写木牌。
你能用“因为…所以…小鸟夸红领巾真好”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出示句式同桌说,指名说)。
3、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谁再来学小鸟夸一夸?(教师示范读,生评读,齐读)。
(二)教学第二小节。
1、清晨,红领巾早早来到树林里,放鸟巢,给小鸟安家,插木牌,宣传“请爱护小鸟”。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做吗?读读课文,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讨论一下。
2、谁能说说?板书:捉虫保护树苗。
3、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二小节?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板书:活跃机灵。
4、课文中哪些词语看出小鸟活跃机灵?板书:扑棱棱飞来飞去。
5、小鸟是那么的活跃、机灵,还能捉虫、保护树苗,你们喜欢小鸟吗?让我们来争当最机灵的小鸟吧!他读得怎么样?赛读、齐读。
(三)教学第一小节。
1、红领巾放鸟巢,写木牌。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板书:快乐可爱。
2、课文中哪些词语看出小鸟最快乐可爱?板书: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唱歌梳理。
4、小鸟是那么的快乐、可爱,你们喜欢小鸟吗?让我们来争当最快乐的小鸟吧!他读得怎么样?赛读、齐读。
(四)男女生美读全文。
(五)背诵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好,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同桌赶快练习吧!看谁背得又流利又有感情。
2、老师背诵每一小节的第一句,其他的同学们一起背诵。
3、男女生问答背诵。
4、抽生背诵。
5、齐背课文。
三、情感升华,拓展思维。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板书:红领巾——爱——小鸟。
四、总结。
对呀!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红领巾那样爱护它、保护它。可喜的是,1981年,国务院确定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这个星期日为世界爱鸟日。
我们同时也要爱护其它小动物,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动物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
五、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谁真好教案篇十三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感受植树中的各种排列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各种常见树种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2.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3.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三种玩具树各三棵(共9棵)。
4.一枝香樟树叶和一张香樟树春天时落叶满地的照片。
5.散文《树真好》的图书。
6.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
一、周围的树
1.(出示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述基本上是经验的回顾,所以都可以围绕中心来进行。
二、认识的树
1.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
——这也是引发孩子对周围已知的树的名称回顾和交流。
在活动中,孩子对以往的记忆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丰富。但是,梧桐树、柳树的名称可以记住。
当孩子说到柳树时,教师就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
2.在你们的西湖边,有许多柳树,柳树绿绿的时候,说明什么季节来了?
——这是一个比较特定的情境。这里可以变通为“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许多柳树”或“在我们的×××边有许多柳树”等来进行。
3.春天来了,柳树的叶子绿绿的,可是,你们知道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三、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出示汉字“落叶树”)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发芽,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除了落叶树之外,还有一种树是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
2.(出示两种叶子)这里有两种叶子,一种是常绿树,一种是落叶树,请你各拿一片。
——这里用“各”字是因为,大班孩子在参加小学的面试时,会不懂一些关键词,所以在大班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适时地出现一些这样的关键词。
在活动中,孩子一开始就只拿了一片,于是,教师解释“几种东西,一种拿一个叫各拿一个”。孩子立刻可以明白。
3.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通过感官来感知树叶不同特征。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孩子的感受,将两种树叶的特征分别记录在写有“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纸上,以供归纳使用。
在活动中,孩子会将两片树叶的无关特征讲述出来,如大小,所以,在选择树叶时,应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而抽象出它(常绿树)的显著特征:叶厚、正面色深、有光泽。
教师小结:瞧,无论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哪些树,即使我们不认识它,但是只要它的叶子比较厚、颜色深、表面有光泽,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常绿树”。
4.区分香樟树的归属。
(1)(出示香樟树的叶子)这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的叶子?
——这里通过引发另一个矛盾冲突,来完整对常绿树的认知。在活动中,孩子们一致认同“这是常绿树”。
在活动中,许多孩子马上改变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它是落叶树。教师追问:为什么?也有的孩子依然认为:它是常绿树。教师也追问:为什么? (3)(出示《植物》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大班的孩子认识)是啊,这本书说的都是有关于植物的事。我们来看看,香樟树是什么树? 在活动中,教师念:“香樟树一年四季都落叶子,但是,它落了叶子之后,马上长出新的叶子,所以,尽管不停地落叶子,但一年四季它满树都有茂密的叶子,它是常绿树。”
——通过这样的认识的碰撞,一个完整的概念认识就可能形成。另外,在认识犹豫时,孩子倾听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这时,教师的照本宣“读”会十分有效。
四、一起来种树
1.落叶树和常绿树组成了我们生活周围的绿化和树林。在你们的西湖边,除了柳树,还有……(用这样的等待来代替提问)
2.(出示西湖边桃红柳绿的照片)西湖边的花匠很会种树,(将柳树和桃树的剪贴做示范)他们在种树时,先种一棵桃树,再种一棵柳树,就这样一棵桃树一棵柳树地种了一排。一到春天,桃树红了,柳树绿了,桃红柳绿,很好看,要知道,像应老师这样的外地人,到杭州来就是为了看西湖边的桃红柳绿的。
——把计算教学置于孩子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使数学具有了现实意义。
3.孩子合作操作探索。
——这时,如果孩子不懂得合作,可以提示:你手上拿着这几棵树可以种成一排吗?还不如和朋友一起商量着种呢。在活动中,经提醒,孩子一般都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排列学具树。
4.交流各自种树的方法。
——这里,教师和孩子一起总结出几种不同的种树方法,并告诉孩子还有许多种排列方法, “在区域活动时,你们慢慢地去琢磨”。
五、树真好
1.师:我们的祖先种了许多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
总结:我们可以在树下做许多事,是啊,“树真好”。(同时出现汉字)
2.(出示图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树真好》,这里还有几本,(教师递给几个孩子)传给你的朋友。
——让孩子把书传给别人,意在在生活的点滴行为中养成“先人后己”的习惯和品质。同时,放舒缓的音乐做背景,以调节和增强阅读的气氛和情绪。
3.边看图书边听散文诗。
——期间,可以穿插1~2次的提问“我讲到第几页了”,以考察阅读能力。
4.这本书一共有几页?树的好处还有许多,希望你把这书变得更厚。
——为区角活动的散文续编活动作交代。
儿童散文诗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在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优质地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组织和指导好散文诗的教学,是幼儿园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学习的过程我们一改完整欣赏,而是创设情景,用"谁会喜欢树,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创编诗句,且不要求与原文同。活动中先用诗歌中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它在树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师扮演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鸟充分用动作表现对散文的理解,接着把孩子引入观察各幅小图,用"树真好,……"的句式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老师在孩子创编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图画装订起来编成一本大书,请孩子们为大书取名,对孩子们进行相宜的环保教育。
谁真好教案篇十四
1、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表达、散文欣赏、快乐游戏),尝试让幼儿表达“树真好……”
2、培养幼儿萌发“亲近树木、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件(散文欣赏)、用废旧材料做各种各样的树,音乐《挪威的森林》,图片。
一、自主表达。
你们瞧,这儿树真多,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它呢?(树真好……)。
二、欣赏散文。
1、完整欣赏、理解内容。
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谁也在说树真好。(播放课件)。
(1)谁喜欢树?为什么喜欢树?(它可以在树上(下)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分段欣赏、学念散文。
请你再来欣赏一遍。根据幼儿的回答,尝试有感情地学念散文。
(1)“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做窝,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的叫。”小鸟做窝后,它会怎么样?”
3、完整表现,表达意境。
三、快乐游戏。
1、树真好,想不想到树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来扮演寻找人,请你们扮演躲藏人,我把眼睛闭上,请你们轻轻地躲到树林里。(师幼游戏)。
2、在树林里捉迷藏,感觉怎么样?那我们,好好夸夸大树的好吧。“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3、树真好,我们该为树做点什么呢?
四、走进自然。
树真好,让我们到外面夸夸我们的树朋友吧!(来到香樟树边上)分组自然的朗诵。
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幼儿表达的积极性。通过说一说,让幼儿自然地表达出“树真好”的情感。
动态的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看、听、说中自然的体验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通过完整欣赏到分段欣赏,学念散文到完整表现,层层递进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树真好”的情感。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体会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提升“树真好”的情感,自然地萌发“保护树木”的情感。
谁真好教案篇十五
秋冬季节的树有了许多的变化,树叶掉了,变黄了,枯萎了,可是有的树叶依然是绿的,并没有掉落。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树真好》。旨在通过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感受树木的成长特征,并且感受到树与人类的关系。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能跟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创编活动。
3、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5、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按散文诗的韵律复述。
理解欣赏散文诗,按散文诗韵律复述。
各种常见的图片,常绿树,落叶树叶。
一、讲讲说说,周围的树
1、 交流我们的周围哪里有树?
2、 观察常见树种的图片:分辨这些树的不同,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小结:在我们的周围,路边,房前屋后都有树,这些树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是绿的。
1、冬天到了,哪些树的叶子都变黄,变枯了?(柳树,梧桐。这些在秋冬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2、哪些树一年四季都是绿叶?(颜色深,表面光泽的叫常绿树)
3、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小结:树分为落叶树和常绿树两种。秋冬季节叶子落的树叫落叶树,叶子不落的叫常绿树。
1、边听教师朗读散文诗,边看图书。
2、两两结伴观看图画书,讲讲说的好处。
3、交流:我在散文诗中了解了什么?散文诗中是怎样说的?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找到画面学一学这一段散文诗句。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3、知识延伸,好书推荐。教师向幼儿推荐图画书《两棵树》。
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本次活动教师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先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找出落叶树和常绿树,因为是南方,常绿树比较多,比如柳树,在北方应该全部落了,可是在南方到现在还没有落下来。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诗歌《树真好》,让幼儿讲讲说说诗歌的内容。幼儿能够根据图片的内容说出树的好处,并且能够感受到诗歌的优美。
对于常绿树和落叶树教师的概念还有些含糊,不能够很清楚的分辨他们的区分。如果在孩子们回答的同时出示图片就可以丰富幼儿对树的认识,加深幼儿的印象。
:教师应该根据南方季节的特点总结出常绿树落叶树的区分,幼儿也能够得到相关的经验。因此,生活化的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鼓励幼儿自发的、持续的和深入的探究,把幼儿看做是有巨大潜能的个体,有智慧的个体。
谁真好教案篇十六
每天早上小朋友来园时,总是会发现有好多小朋友是家长抱着进来的,于是我们教育他们:小朋友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走路,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小朋友都能点头知道,然而一到放学时,就会又发现小朋友一见到家长就象小鸟一样张开双翅要家长抱。为了让幼儿能比较直观地了解自己在不断长大,以及有渴望长大的愿望,结合综合活动《我要长大》,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综合活动《长大真好》,目的是通过与小妹妹、大哥哥、大姐姐的比较,让幼儿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对自己有自信心。
1、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
2、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以及了解比自己大的幼儿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
3、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有渴望长大的愿望
邀请一个六个月大的女孩和两个大班的哥哥、姐姐,奶瓶、手推车、哥哥姐姐的画、手工作品等。
(一)引起注意力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她是谁呢?有请小客人。
(妈妈用手推车把小妹妹推进来):小朋友看,是谁呀?
小朋友仔细看看,小妹妹长得怎么样?
(妈妈抱着小妹妹跟小朋友逐个打招呼,老师提醒幼儿仔细看小妹妹的五官、手、脚等)
(二)通过对比,了解自己的变化
a)师:小妹妹长得怎么样?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与小妹妹比较手、脚、脸、五官、衣裤等)
b)师:小妹妹还有什么地方跟我们小朋友不一样?
(通过对比发现小妹妹不会吃饭、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唱歌跳舞等)
(三)游戏:小妹妹,我来帮你……
师:我们小朋友长大了,这些事情我们都会自己做,真棒!那小妹妹还不会,怎么办呢?
游戏:小妹妹,我来帮你……
(要求幼儿先用语言表达帮助小妹妹的事,然后上来做。)
(四)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
老师: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一下子长大的呢?
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也想长大,他们是怎么做的`?
1、幼儿听故事《我想长大》
2、讨论:为什么他们不能一下子长大呢?
3、教师小结。
(五)了解比自己大的幼儿,感受他们很能干。
1、师:今天老师还请了两位小客人,有请小客人,
(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手拿自己的作品上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师:哥哥姐姐画的画、做的手工作品怎么样啊?
3、讨论:为什么哥哥姐姐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4、教师小结。
(六)渴望自己快快长大
师:你现在几岁了?会做哪些事?
你还想学会哪些本领?怎样才能做到的?
长大后想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回答)
(七)活动延伸
想象画:我想长大
新《纲要》明确告诉我们: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社区密切合作,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结合综合活动《我要长大》,我们生成了园本课程活动《长大真好》。本次活动包括了多个领域的内容。有健康活动:通过与一个六个月大的小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比以前进步的地方;有语言活动:通过故事《我想长大》,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有社会活动:通过与大班的哥哥姐姐的互动,了解他们很能干,同时也产生了渴望长大的愿望;有艺术活动:通过绘画活动,进一步了解只有通过不断达到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成长快些。
整个活动的亮点有两点:
第一、通过与小妹妹的对比,了解自己的变化,在游戏“小妹妹我来帮你……”中产生了自豪感,增加了自信心,同时也萌发了“爱的教育”。
第二、通过与大班哥哥姐姐的互动,知道自己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努力的距离,有渴望长大的愿望。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出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自己找不同之处,自己想如何使自己快快长大的办法。小朋友在活动中思维活跃,反响强烈,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谁真好教案篇十七
小蝌蚪;长大真好可以做只爱唱歌的`青蛙
毛毛虫;长大真好,可以去找美丽的小花
小宝宝:长大真好,可以上学唱歌和画画
5.教师提问长大为什么好请小朋友说出长大的好处
1.教师讲引诱毛毛虫、蝴蝶、小蝌蚪的词卡搭配图片做图文教学
2.教师举出毛冒出蝌蚪的词卡问幼儿这两种小动物长大后会变成什么
3.等幼儿会打出教师的问题后教室去除自制的引诱蝴蝶青蛙的词卡请幼儿认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9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