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6:20:03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范文(17篇)
时间:2023-11-30 16:20:03     小编:紫薇儿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研究下面的范文,你可以更好地把握总结的要点和写作方法。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一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借助旁批,了解诗歌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歌的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想象诗歌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的祖国》。

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题目是《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它不仅是一支动听的歌,还是一首优美的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2、揭示课题,读课题:30.我的祖国。

(用歌曲揭题,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问题:我的祖国到底是怎样的祖国?

2、学生反馈。(美丽的、英雄的、强大的祖国。)。

(考察学生读书情况,学会抓文中的关键词。)。

三、再读课文,自主识字。

1、再读一次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生字:稍、辟、敞、豺。

3、同桌互读生字,读准字音。

4、多种形式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5、从课文中提取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词语:稍公、开辟、宽敞、豺狼、辽阔、明媚、强大。

(理解词语不等于解释词语,打破传统的老师解释词语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和生活情境中理解词义。)。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清生字的形,并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

比如:利用形近字法。艄:梢、稍、消。辟:僻、避等。

合一合:稍=禾+肖。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记字。

3、指导书写。注意“豺”的写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左边的部首部分容易的地方,让学生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加深记忆。书写过程中注意写字姿势。

4、评价自己或同学写的字。

先自己评定自己的书写,再评价同学写的字。

(写生字是一种回归,语文的能力最终要归结到“写”上,学会写字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写生字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环节同时也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字或他人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的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抢读词语。

这些生字和词语你一定会读吧?注意读准三个翘舌音。

2、听写词语,当堂纠正错误。

(常态课应当注重教学效果,听写生字词是很有必要的。)。

二、再读诗歌,感知大意。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反馈。

三、美读诗歌,理解感悟。

1、学习一二节诗。

(1)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你觉得哪些诗句体现了我们祖国的美丽。

(2)反馈。第一小节诗句。借助旁批想象情景。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情景美和诗句本身的语言美。

我仿佛看到了(宽广的大河,金黄的稻浪,江面上归帆点点……),我仿佛闻到了(飘香的稻花……),我仿佛听到了(艄公悠长的号子……),我仿佛觉得(我自己就住在那个美丽的岸边,温馨的农家小院,房前瓜果飘香,屋后绿树成行,房顶上饮烟袅袅,屋子里传出愉快的笑声……)。

(3)出示课件,祖国的壮丽山河图片,感受祖国的美丽。老师解说图片。

(4)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这真是个美丽的祖国,生活在这样的祖国,你会感觉到----?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展示个性朗读。

(指导学生读好诗歌,读诗歌一定得有节奏,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外的情感和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谁还想用朗读来表达你对这美丽祖国地热爱?

2、学习第三、四小节。

(1)我们的祖国,除了美丽的河山,还有勤劳智慧的人民,自己读第三、四小节,学着编者的样子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反馈学生批注的感受。

(3)抓住作者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拟人句的意思是什么?交流。

(4)第三小节写的是祖国的建设,引出课件,展示祖国大地上的变化。

(5)看完课件,让学生谈感受,升华情感。

(6)指导学生带着幸福自豪的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诗,展示学生的个性朗读。

3、学习五、六小节。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我们的人民勤劳智慧,我们的人民还爱憎分明,渴望和平,热爱和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六节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3)质疑:豺狼。指侵略者,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把(敌人)比作了(豺狼)。

(4)美读五、六小节诗。

4、美读全诗。师生合读。

(整堂课体现在一个“读”字上,一切尽在朗读中,多种方式的朗读是本节课的亮点。)。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拓展延伸。

过渡:这样美丽的祖国,这样英雄的祖国,这样强大的祖国,怎能不让人爱?

昔日的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祖国、爱人民,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爱祖国和爱人民都与那时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形式。

(1)出示柏杨说的话,学生读。

爱国是什么?马路上少吐一口痰,就是爱国。

dd柏杨。

(2)体会爱祖国不是大话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怎样爱祖国。

(3)老师小结。

作家柏杨说,什么叫爱国?马路上少吐一口痰,就是爱国。让我说,爱国就是爱学习,学好祖国的语言,写好每一个汉字;爱国就要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多栽一棵树,少摘一朵花;爱国就是爱集体,爱我们的班集体,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家乡;爱国就要爱我们身边的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这些都是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其实爱祖国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以后,我们每个人处处都可以爱祖国,我们每个人时时都可以爱祖国。

2、深化主题。

孩子们,全体起立,如果你也爱我们这个美丽的、英雄的、强大的祖国,请你大声地说出来,“祖国,我爱你”!

(结束语的设计其实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是全篇感情升华的结果。)。

板书设计:

美丽爱祖国。

我的祖国英雄。

强大爱人民。

教案特色简介:

《我的祖国》既是一支动听的歌,也是一首优秀的诗,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这堂课我首先用音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出这不仅是一支歌,还是一首诗,使之很快融入到诗歌的学习之中,然后检查预习情况,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便是充分地预习,所以我设计了检查预习的环节,除了读准生字词的音,还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品读课文的环节上,我预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老师相机点拨,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以读为主,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朗读,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想象诗歌的意境,再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情景。这节课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利用作家柏杨的爱国名言,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爱祖国,让学生明白爱祖国并不是大话空话,并不是长大以后才能干的事儿,我们是小学生,我们有自己的方式爱祖国,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最后,师生共同深情地说一句“祖国,我爱你”结束全课,感情升华到高潮,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一课的情感目标就圆满达成了。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二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所占比重发生了相互转化。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而在此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则是变成了主持人和引导者,继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完善品德,提高能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了其典型特征:第一,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过程和工作的过程是一样的,强调的是一个行动过程的整体性。具体包括目标的设置、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具体过程的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信息的反馈等一系列步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参与,手、心、脑相互协调,情感、知识和能力互相兼顾,通过独立完成整体的工作计划和内容来让学生感受真正实际的工作状态和场景。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传授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创造设计出合理且科学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所必须的能力。第三,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决定学生能否在行为导向教学中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通过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能够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体会到与他人共同合作的成就感和集体的凝聚力,感受到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感觉。第四,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则是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发性的探索和实践,达到提升能力获取知识的目的。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三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由于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比之中学教育要小,但面临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的原因,让学生学有所长,适应今后严峻的竞争形势,就必须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学习上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气氛,造就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是双主体(师生)心理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心理互动的水平和作用。本文就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和谐的心理气氛条件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教学中师生的心理互动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的,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的前提条件。课堂心理气氛有积极主动、健康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和消极被动、冷漠沉闷的课堂心理气氛等表现形式。

积极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则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高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

积极和谐的主动的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的能力。由此看来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体现教师是积极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这一重要作用。那么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主要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教师要有威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同学,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奠定基础。

二、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总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一进去就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

三、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

教师在阐述教学内容时,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来讲课,会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如在教授卫生护理知识和处理医疗纠纷时,要描述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设身处地于患者的位置,以患者的情感曲折起伏去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的心潮随着患者的感情激流而澎湃。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同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整体心理气氛。好奇好胜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物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教师都善于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浓厚的学习心理气氛,让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绪去学习。

四、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度。

要使课堂学习气氛好,还要掌握量力性原则。如果所教的内容太浅,没讲几句学生就一目了然,学生就会失去进一步的追求新知的情趣,便会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学习情绪就会松懈懒散。如果所教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啃不动、消化不了,多次努力总是受挫折,看不到有所进步,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学习情绪下降,也会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所以教师所教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易应适度,即应有一定的梯度。但这个梯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们经过积极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智慧与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得到胜利后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班级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五、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课堂心理气氛也受班级集体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以至一触即发的紧张课堂心理气氛。从学生间关系看,也有类似的情况。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风气;同学间如果不和睦、矛盾重重,四分五裂,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等不健康气氛,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经常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使班级的人际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紧张有序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习成长。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和谐心理气氛的条件的创造还是要靠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学内容的适度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来决定的。只要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条件,一定会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活泼生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四

摘要: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教育模式,都是大力推行“三段式”的办学模式。所谓的“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第一年以基础教学为主、第二年以技能学习为主、第三年则采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为主”这样学生在校学习周期就缩短了,既符合了学校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培训效果不断提高的要求,又符合了社会上的对于平面设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在平面教学实践中本着“以技能培训为主,以人文学习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平面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做到教学中“精简教”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平面设计;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

在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平面设计的科技含量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计算机也逐渐成了非常重要的工具,伴随着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平面设计教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平面设计的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使平面设计的教学做不到与时俱进。本文主要从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提出促进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措施。

一、平面设计课堂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育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被动学习”“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对电脑软件coreldraw与photoshop的学习,单一的电脑教学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教师的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主要平面设课堂讲授和学生平面设实践模拟练习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平面设计专业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但是大多数的学生美术画功较弱,因此,我们根据这一特定的教学现状,在平面设计教学课程上做了很大的变革,设计了一系列的平面设计课程,一般有美术基本功课程、平面构成基础、色彩构成的要素、photoshop图像拼接与处理方法、coreldraw和illustrator矢量图设计、平面排版与设计等,虽然这一系列的平面设计课程,有效地构建了平面设计教学的主要发展线路,让学生对立体平面、美术、色彩感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缺乏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为中职学生在平面设计领域,开拓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

1.增加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设置任务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合理科学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加生动。

例如,在讲授平面设计基础中的photoshop中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用ppt进行教学,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自制的ppt课件中间插入有趣的'平面设计图片、平面设计故事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穿插平面设计事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丰富的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表现得很有兴趣不仅提问:老师这个平面图片设计理念的根据是什么?这张图片是怎样做成人物背景的?教师电子版的平面设计还可以做成动态的啊?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教师适时地与学生一起由容易到困难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障碍。一堂信息技术课平面设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平面设课堂效率。学生在平面设课堂上体会到了平面学习的乐趣,又轻松地掌握了新的知识。

2.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平面设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1)“精讲”。要求教师在讲课前必须做好备课,充分钻研教材,设置问题要科学合理,平面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精讲重点知识,设疑破难,创造有利于思考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思维状态保持活跃,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感到轻松,才能取得良好的平面设课堂教学效率。(2)“精练”。主要是平面设课堂上以及课后发的练习,但练要“精练”,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的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平面设计练习,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天赋分配设计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平面设课堂学习效率。(3)“精用”。精用就是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积极地应用教学事例,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事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应用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以及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平面设计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要想提高平面设计课堂教学的效率,首要任务是提高平面设计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加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全面提升中职平面设计人才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韦文琳。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06)。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五

【论文摘要】计算机技术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高校教学中无论是哪个专业都有计算机课程的渗入,但是大多数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教师通常利用单独的课堂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操作部分,教师在讲台上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操作,再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失去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育事业的改革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行为导向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教育,他已经成为一门非常实用的现代化技术,学生通过科学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方便自身的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利用,而且在将来的就业方面也带来很大的帮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向自主探究,研发创新的地位转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创新型的应用,才能实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行为导向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提高人的行为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行为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发挥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来主动学习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自主开发能力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等等,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获得了自身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首先,计算机教学内容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更新换代特别快的技术,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就要时刻紧跟发展的步伐。然而,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难题就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往往落后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学书目,教材从编写再到审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已经跟不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更新过程,导致了高校计算技术教学落后了一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无法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再加上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无法形成自主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也无法紧跟时代发展。

其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落后。在大多数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方面,学生和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没有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学生仍然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思想上存在一个庞大的误区那就是只要拿到学历证书就解决了一切问题,忽视了自身实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传统教学方法,不思改进,最后造成了学生的自身能力的欠缺,知识结构的落后。

再次,教学设备缺乏更新。近年来,教育事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有限,我国的教育领域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这一教学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教学设备老化现象,计算机教学设备需要更新,计算机硬件资源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无法顺利进行的状况,教学设备出现问题,耽误教学课堂的时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学生在中断性的耽搁状态下,思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教学设备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学生也无法再有心情投入其中,这对于学生的积极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三、如何将行为导向方法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

第一,转换思路,明确行为导向方法的重要作用。要想让学生和教师彻底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就要使他们在思想和意识上发生彻底的转变,认识到行为导向法的作用和地位,使他们明确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法的弊端,确保他们在思维意识上彻底转变。可以就业为例子说服学生和教师认识到行为导向法的重要性。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的一大困扰,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就是自身的动手能力差,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毫无工作经验的状态下,很难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而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则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在计算机这门课的学习上,行为导向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空间,在这一制度的有效带动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获得有效的提升,对未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认识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后,会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行为导向教学法。首先,创设学习情景。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例如:在学到制作ppt这一章节时,教师简单地将基础知识介绍给学生,然后向学生分配教学任务,这个任务一定要与学生自身相关,让学生制作一个自传式的ppt来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介绍的内容包括:爱好、性格、人生经历等等,要求是:运用的知识越多、控件越多分数越高。学生在对ppt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产生了好奇心,在这个时候接受到与自身相关的任务才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利用基础知识来不断探索,创造出自己的真知,这就是通过情景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导向方法。

其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联系起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服务的,所以,教师要将实地考察,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计算机知识作为专项的课堂学习内容,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些教学任务逐步展开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自行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行为导向法也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性格、擅长等方面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来布置难易程度不一的学习任务,因为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水平。

例如:在学习基本的计算机软件“excel”制作表格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任务布置。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表格的制作过程,悟性一般的学生减少表格的制作项目,逐步引导,渐进式地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利用科学的考核体系。科学的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学生在受到教师的鼓励后,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仅凭一张考卷就给学生进行盲目定位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劲头,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不吝啬地给出积极的评价。

四、总结。

经过大量的事实表明,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法,在这一方法的渗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逐步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利用这一方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冠恒,曹象臣,吴斌新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2]沈宇平.行为导向教学法在vb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

[3]利烨明.浅谈程序设计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j].大众科技,2006(7).

[4]杜黎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5]陈士亮,王晓望.行为导向教学论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5(12).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六

教学内容:

健美操基本步伐及小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健美操的学习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柔韧素质以及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3、培养学生互学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健美操四个基本步伐动作连贯流畅。

难点:保持身体姿态,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2、队列练习。

3、身体姿态练习。

生:跟随教师的引导调整身体姿态。

师:保持身体姿态我们做一组踏步练习。

生:根据教师口令进行踏步练习。

保持好身体姿态)。

4、热身激趣练习。

生:洗脸。

师:跟随老师模仿洗脸动作,下面我们做一个组窗户的动作,最后我们做骑马动作。

(跟随音乐,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二、基本部分。

1、质疑问难。

师:健美操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广播体操有什么区别学习健美操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1:广播擦先动左脚,而健美操先迈右脚。

师:答观察真仔细,掌声送给他。

学生2:健美操更美。

学生3:健美操做起来更快。

学生:有。

(在质疑当中,学生了解了相关的一些健美操的知识,在方向和保持身体姿态两方面提出了要求,为后面学习健美操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2、复习健美操基本步伐并步、迈步吸腿,一字步。

生:喊节拍,每个步伐练习4个8拍。

3、学习健美操基本步伐:后交叉步。

教师讲解镜面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4、学生自主练习,互助合作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5、四个步伐组合学习。

师:学完后交叉步后,我们一共学了几个基本步伐。

生:4个。

师:谁知道哪四个?

生:并步、迈步吸腿,一字步和后交叉步。

生:生喊节拍自主尝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也能自己尝试串联四个八拍动作,还有一部分学生也会学习旁边的同学进行尝试练习)。

6、学习合音乐做小组合动作。

(1)学习听音乐,律动感受音乐节奏。

生:跟随老师喊出节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音乐节奏击掌。

师:我们加快,一拍一动。

(从律动到喊出节拍,再到击掌由两拍一动到一拍一动将枯燥的听音乐丰富成了几个层次,让学生逐渐对音乐节奏得到充分的了解和体会,为后面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打下坚固的基础)。

师:大家的乐感真棒,接下来大家有没有信心跟随音乐做好小组合动作。

生:有,并跟随音乐一边喊节奏一边动作。

6、学习小组合手臂动作并结合步伐完整小组合。

师:教师镜面示范加上手臂动作的完整组合。

生:模仿教师又慢到快。

(前面四个步伐的动作学生已将很熟悉,很快就能将简单的手臂动作加入到步伐动作中)。

7、音乐伴奏下,分组完整组合练习展示。

(设计意图:由于加上了手臂动作,和音乐就加大了难度,在这里进行分组练习,可以让节奏感和协调性差的学生在好的学生帮助下的到提高)。

生:能。

生:学生分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创编,教师分别指导。

师:放音乐,学生在音乐中练习自己的创编组合,选取创编新颖优美的用照相机摄录下来。

展示:选取两组分别展示,然后放音乐,所有的组将自己小组的创编组合展示出来。

(通过创设“我是小小设计师”游戏情境,让学生合作交流,发挥团队的作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动作,还能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一举多得)。

三、结束部分。

1、瑜伽放松。

平衡:伸臂功、扩胸式。

柔韧:束角式、后伸展式。

(瑜伽动作不仅放松了学生的身心,还发展了学生的平衡和柔韧素质)。

2、课堂小结。

生:有。

师:宣布下课。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七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教学法强调通过使用具体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情景描述,引导学生针对该情景发表个人看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而且,该教学法的使用并不看重学生个人看法的正确与否,而是强调说出个人看法之前的思考过程,这与以往语文教学时常应用到的举例证明不同,举例证明只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被动接受教师要传递的信息和观点,属于一种灌输性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则不然,它主张让学生自发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他人共同探讨,从案例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一个优秀的案例能真实地还原实际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感同身受地融入情景当中,自觉地沉浸在案例所营造的氛围中,体验角色,并将自己当成案例中的主角,积极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对《我的母亲》这一课的作业《历史上伟大母亲的故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得收集与之有关的案例和材料,并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再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2.2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角色扮演法主要应用在小说类型的课文中,该方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融入课本描述的情景中,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饱满、丰富,情绪和精神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探究和认识,比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文中的各个角色,使学生能真正体会文中所描述人物的复杂心理。此外,角色扮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所扮演角色的印象,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也比较老路,当类似场景再次出现时,就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应付和处理了。与以往语文教学方法相比而言,该方法的应用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结语。

总而言之,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中职教师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适用性较强,能够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为中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方法,尽管目前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中职学校不多,但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该教学方法一定会引起更多中职学校的关注,其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八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

一、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观念,“人本主义又亦是以更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的思潮”。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学科地位,切勿让民族浓厚的根基文化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淡冲垮。在政策方面,确立中职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重视人文教育。

中职学校不应削弱语文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增加课时量。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心理品质和新的知识体系。广博的基础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综合技能、健全的体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中谋得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个体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些素质要求与个人的语文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亟待共同为后来者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惟有使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让中职生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人文素养,才能达到造就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1世纪“语文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21世纪的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从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在由能力本位教育向人本主义教育转变,即现在的教育价值观是既要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尊重个人需要与尊重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致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现在我国经济要快速腾飞,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关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建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与巨大发展的潜力的人,他们既具有同一年龄层次相同的心理特征,又因为家庭条件、社会现象、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知识能力。学生的这种独立性是客观存在而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分析、感知和思考,要想使用学生接受自己的指导,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

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主要指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了解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善于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语言,营造富有生气的教学气氛的才能,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意识等。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新鲜的教学法经验,从专业期刊及报纸、互联网上学习新知识,关注同行的研究,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要灵活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熟练地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欲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只要努力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走出误区,立足本岗,正视现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这样就一定会迎来中职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意)亚米契斯著。

夏丏尊译。《爱的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版;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版。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九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一是用微笑面对学生。二是给予学生鼓励。三是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四、自由选择的作业形式课堂气氛。

我清醒认识到:不论是何种作业形式,过量的作业或罚抄、罚写,只会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最终使得课堂生态被破坏,教学环境被人为地恶化。不同层次的学生被统一要求的大量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无必要而厌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而不悦,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没有了。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变强制性的布置作业为商量式的推荐作业,根据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指定一些分量或难度有所不同的题目由学生自由选做。

这样,可使学生在不感到负担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让其少做些琐碎的作业,推荐他们做些课本以外的练习,以拓宽加深其知识结构;对于中低层次学生,在推荐作业之前,教师需精选一些示范题进行讲解,做些必要指导。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要求学生所做的看、听、说、读、背等软性作业因其检查难度大,学生也因其“软”而“欺软”。理想的做法是:引导他们自觉而又兴趣盎然地去听、说、读;可以通过自由组合、自由改编所学并上台表演来鼓励学生主动交际、交流;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来使他们灵活运用课本中出现的语言点并培养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1、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接受评价。

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学会,学会是为了会学。学生的准备过程实际就是学―学会―会学过程。

2、把评价权力交给学生,使其主宰自己。

例如,在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可从教师作为主考官,学生接受考核和考试,转变为学生自己充当评委给自己和同学评份,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观众;在进行“听写、默写”检查或“写作能力”考核时,可让学生间互相批改打分,教师只是在学生评价后,有目的抽查几本,了解情况;在日常测验时,教师甚至可采用“免监考”方式。教师的充分信任,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回报。这种民主的评价方式更会增进师生间的信任感,并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出应有水平。

3、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层次化。

传统的评价标准是由教师制定,以教师的理解为主体,事实上,世界是多样化的,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唯一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是违背辨证法的。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体现出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层次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这种多样化、层次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围。他们会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矫正自我行为,从而最终达到会学的教学目标。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

胡昌淼。

[摘要]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气氛难以活跃,甚至有教育家把高中课堂比喻成“人类智慧的屠宰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又该寻求怎样的对策呢?本文作者从现阶段的教育体制,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并认为: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至关重要,此外,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都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活跃气氛双主体教学理念解释性理解。

语文学科是普通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同时,语文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基本提不出问题,只习惯于听老师讲析,习惯于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课堂是沉闷的,难以活跃起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并活跃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两个问题。

一、原因分析。

(一)教育体制的因素。

在现存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师不按教学计划开课,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不按教育规律学习,怎么考,就怎么学。久而久之,高中教育把知识变成了纯记忆的知识。这样的课堂被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形象的比喻为“人类智慧的屠宰场”。

(二)教师自身的因素。

高中学生语文课无问题现象与高中语文教师有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言行举止都是导致学生无问题现象的直接诱因。

1.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这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淡薄。

2.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方法是走向成功的通道。高中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普遍采用的是传承式教学,即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把教学的着眼点牢牢锁定在对书本知识的传递上。教师上课怕学生提问影响教学进度,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课堂无关。“精讲”“多练”一直被追求分数的高中语文教师推崇。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降低了思维的层次和价值。

3.语文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语文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是导致学生无问题现象的一个因素。良好的言行举止会营造轻松、欢快的气氛,使学生愿意倾听甚或愿意与之讨论,学生无问题现象就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反之,无问题现象会愈演愈烈,甚至影响整个教学活动。

(三)学生自身的因素。

1.传统取向是导致他们在语文课无问题现象的根本原因。学习是为获取功名、谋得职业,文化影响。传统文化阻抗了高中生问题意识的滋生。其一,传统的儒家文化“述而不作”“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保持共性,安于现状,往往使人们形成保守的心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轻易展露个性。其二,“官本位”思想要求人们服从权威,不要轻易质疑,严重束缚了人们问题意识的产生。

2.高中生的价值还是为充实和发展自我?这两种不同的学习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倾向前者的同学往往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表现出无问题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是无谓的争论,为了博取高分,他们只唯老师和标准答案之命是听,唯书本是从,最终思维逐渐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和独立的人格,以致丧失了自我。

3.对高中语文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高中生重理轻文的倾向明显,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甚至就是喜欢文科的那些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有这样的意识在作怪当然在语文课上会出现无问题状况。

4.对语文课有畏难情绪。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等诸多原因,尽管在语文课的学习上下过一番工夫,付出过一定的努力,但语文考试成绩不仅不见提高甚至偶尔还会出现倒退的情况。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不愿上语文课,甚至讨厌碰语文书,致使在语文课上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更别谈提什么问题了。

5.投机取巧学语文。有的学生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根本不听语文课。自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了,也不跟老师的思路走,大搞题海战术,号称要“自学成才”;还有一些学生表现的更幼稚些,他们抱着“我聪明”“我命好”的心理,等待着到考场上“超常发挥”,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根本不学语文,梦想“一鸣惊人”。

(四)其他科目的影响。

学生进入高中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学业负担加大,尤其是理科课程难度加深。在面对让人不得喘息的理科时,学生普遍牺牲了容易理解、成绩又不会有太大起伏的语文。甚至有些同学把理科题单拿到语文课堂来做。试想这样的学习态度如何能提得出问题来,上课时就只有选择沉默了。

二、对策探讨。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理念和合作默契。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那种教师主体观,及其后来发展形成学生主体观,可以说都有其自身的缺陷。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们遵循一种双主体教育理念:“教育应不仅仅是人以自身为主体改造客体行为,而且还是人与人之间作为平等主体的交往行为”,这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与文本的制定者和设计者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很重要的一种角色定位就是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一起探求语文知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管理者,而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和学生一样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参与者。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二)采用诱导为主的学习方式。

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可以有效的活跃起来,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里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解释性理解理论,让学生在自我探寻答案中达到教学目标。“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力求为学生提供一般观点和支持性事实,并且这种提供是以学生能够看出一般与特殊、支持性事实与如何使用概括之间联系的方式实现的。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是规则。”也即是说,教师要求学生确定事实性材料的一些常见成分,然后对这些联系的事实进行概括性的陈述,随后将这些联系系统阐述为规则、原理或定律。然后学生自然而然的能够将原理应用于新的情景,并能看出原理的本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活跃元素。

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图文并茂,声响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很。

大程度解决了一些抽象化的理解范畴,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更好的展开想象的空间。而且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带来的疲劳。多媒体教学往往可以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多出来的教学时间就可以让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过程,安排必要的课堂小练习,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探索,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发散性思维。多媒体所带来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多媒体的氛围中,借助声象等物质媒介,去破译作品语言,诠释文学原则,使课文抽象的信息直观可感。学生借助这个中介,对文章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场景意境、技巧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能产生透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领悟。

(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成为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的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而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只有认识到这种严峻的形势,才能对教育有投入,才能有教育的思想,有教育的风格,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思索。总之,从静态的角度看,教师必须德才兼备。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40分钟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把上好每一堂课都与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大目标联系起来,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千方百计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教学气氛异常紧张,使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厌倦甚至逆反心理,必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恶性循环,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强调一种活化的课堂氛围,在探求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轻舞飞扬”。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实践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项贤明.交往理论与主体性理论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一

我们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搞好教学工作。下面围绕师德建设与最佳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心与“激情度”的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就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冷漠的态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若激情过盛,又会使愉悦的气氛流于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主动教学的激情,就不会有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有对学生无限的爱心,掌握好激情的调控。一是自我调控,二是对学生调控。

1.教师自我激情的调控。

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激情,若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欲就会烟消云散,课堂如一潭死水。无声无息之后,一无所得,何谈课堂效益。因此,我觉得教师进入课堂,必须容光焕发、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始终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让学生感觉到你对本学科、对学生的爱,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上进、求知的激情,营造和谐、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这样的氛围,课堂效益又怎能不提高呢?当然,我们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的精神以及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战胜自我,调控自己的情感,将一切烦事置于教室外。

2.对学生激情的调控。

学生的情绪会随着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发生变化,知识点的难易与学生的激情度成反比。因此,要很好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教师必须在课前研究好学生、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以调动起学生激情,即把好备课这一关。课堂教学时,要随时让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巧妙运用教师的激情、教师的语言、适当的提问及其他辅助手段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始终处平和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去学习,探讨每个知识点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和环境下积极地探求知识;对于难度小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耐心与教学语言的组织。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参与程度。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活力,则学生就会昏昏沉沉,课堂也会变得死板、沉闷,这样的氛围效果可见一般;相反,教师的语言流畅自然、绘声绘色、形象直观,则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求知和学习过程中。可见,提高课堂效益,教师的教学语言也不失为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但是,流畅自然、富于激情、组织严密的教学语言并不是脱口而出的,它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极大的细心和耐心,仔细斟酌,反复酝酿;同时它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所作所为的语言评价都应该是理解、鼓励与表扬,而不是高高在上、讽刺与挖苦。可以这样说,课堂上教师优美的语言是课下教师认真努力的结晶,也是一个教师崇高师德水平的写照。

从激励学生参与、调控课堂气氛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是直观形象、简洁明了、鼓励成功三者的有机结合。

其中,鼓励成功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现一个教师实际师德水平的重要标准。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是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形式,也是增加他们自信心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动脑、开发思维的好方法。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语言不应太刻薄,不应有挖苦性,否则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教师课上要多说“再试一试”、“再想一想”、“不要紧张”等等鼓励性语言,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以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信心与提问的技巧。

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教学氛围,不应只追求形式的热烈。活跃与参与更应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主动性、能动性为主,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些都是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问得恰当,能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出现自问自答式;若问得过于简单,学生冲口而出、不加思索,则问题设置失败。因此问得恰到好处,是创设师生融洽氛围的关键,同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管怎样,在课堂上学生无法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仍是时有发生,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必须要有极大的耐心,同时还应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面对全体发问,要使课堂活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信心,增强学生持续参与的自觉性,使全体学生都受益。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而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氛围是根本。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需要有崇高的师德,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充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水平,让学生轻松而敏捷地理解知识,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二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

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

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

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

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

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

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

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

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

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

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

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

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

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

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

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

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

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

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

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

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

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

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

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

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

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

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

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

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

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

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

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

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

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

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

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

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

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

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

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

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自筹、学校团委资助、商业赞助、环保项目小额资助几种渠道。

资金匮乏是社团发展面临的硬性挑战。

项目化运作可以从两方面为社团争取一定经费。

一方面是公益组织小额项目资助,如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小额项目资助等。

这就要求所提交项目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能够聚焦问题,有相对专业的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并对项目组织者提出较高要求。

如果社团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必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能产生严谨切题的优势项目,这样成功申报的几率较高。

另一方面是企业专项资助。

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百胜餐饮集团必胜客品牌在全国17个城市发起的“必胜客绿色小超人项目,用于支持高校环保社团通过游戏的方式针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

除争取此类子项目之外,高校环保社团还须积极通过项目化的方式争取地方企业的支持,完成项目目标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形象宣传。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三

市景观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其他基础设施所不能够替代的作用。

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在解决水、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方面能够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是一项不能够被忽视的工作。

同时,作为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对生态建设、生态产业以及生态文化进行整合,并通过三要素的耦合来实现生态文明。

因此,需要将林业建设纳入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之中,这样才能够对林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2育林、造林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中国各个地区地形复杂,所具有的生态系统也多种多样,物种相当丰富。

在林业建设中,首要任务应是对当前现存的天然林以及珍贵物种进行充分的保护。

对于造林工作的开展,应该要效法自然,做到因地制宜。

体进行保护,根据当地的的地势,对乡土植被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充分体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组合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适合栽种林木的就栽种林木,适合种草的则种草。

行强化,让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防洪固堤、净化水质、改善土壤等各项功能。

3合理调整林业政策。

3.1从生态保护逐步转变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

森林不仅仅可以保护改善气候与生态环境,还能够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

为此,可以利用森林资源来提供一定的经济来源。

首先,需要加速对森林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

要不断发展森林生态休闲基地,并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和实施,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要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和气氛,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是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以情景教学为出发点,探讨了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关键词:情景教学;主要方法;意义;作用。

一、情景教学的意义及其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情景教学能够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能够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来达到创设情境的作用,通过视觉、听觉等直观感受来近距离体验到模拟情景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情感体验的新鲜感中,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众所周知,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寻新鲜事物的兴趣来源,同样也是引起兴趣的前提,新奇的事物、新奇的方法都能够引起人们探究的好奇心,情景教学就是通过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教学的目的。爱因斯坦说过,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只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情景教学的创设必须足够新鲜有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和目标。

二、情景教学的主要方法。

1.渲染课文原背景。

将课文中的场景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别具一格的场景更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从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在讲授老舍的《茶馆》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背景设置出相应的场景:挑选几名学生扮演老板、老板娘以及逃荒的难民等几个重要的角色,使文中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课堂上情景再现。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景当中,学生通过亲身扮演,或近距离观看场景,能够切身体会到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2.多媒体的应用。

如今高中语文情景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以及古诗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能够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古诗词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效果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多媒体的出现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诗词相关的教学图片,如月亮和作者苏轼的图片等,并在播放的过程中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感受到这首词的魅力和艺术境界,从而使语文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把问题镶嵌在情景教学中。

在上文中提到好奇心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采用情景教学时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制定出一套能够吸引学生的情景模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头时引入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全神贯注,看得津津有味,同时又能够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此外,在情景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既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符合教学价值。同时创设的情境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活动水平,太过高深和肤浅的问题都不适合镶嵌在情景教学中,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够将问题与教材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情景教学能够利用生动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爱上语文这门课程,因此,只有利用情景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切实有效地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董金凤。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教研,(6)。

陈峥。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内江科技,(5)。

刘永华。情境教学的作用和方法.中学教学参考,2009(5)。

杜文超。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吉林教育,2009(26)。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五

作为教师总是不敢把课堂放给学生,总是怕学生脱离课堂胡侃八侃,于是就给学生穿上救生圈,并在指定的池塘里游泳,有时甚至想给学生再加上些东西。

要想让课堂上的氛围变得活泼,首先就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没有预习学生就没有充足的底气,课堂上就无话可谈。同时,老师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还要利用好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他们听、读、写、思。

现在的孩子只要他会,就喜欢表现出来,喜欢展现。因此在他们准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同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就像一些人所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就先让其他学生试着回答,从而调动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对于答得不错的就进行口头表扬,即使回答不好也要对回答的勇气进行赞扬,下次,他还会积极回他问题的。如果,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气息,学生只会想睡觉,特别是在春夏季节。学生睡觉现象愈演愈烈,只能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收获自信与知识,相信他们会喜欢上这种学习。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六

建立绿色生态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对于林区全部的居民都是有利无弊的,所以,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大力倡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工作中去。可以利用给予群众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动员他们科学地进行林分卫生采伐以及各项清林工作,切实清除林间植物的一些病残体,尽可能地对次级害虫以及锈菌的转主寄主进行控制,实现减轻病虫害发生的目的;此外,与有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对害虫虫卵价值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例如天牛类以及蚕蛾类等,动员广大群众收集虫卵,特别是那些容易越冬的幼虫,林业部门通过收购虫卵的方式。针对那些无法被药用的.,也能够通过收购例如花布灯蛾、舞毒蛾等容易集群越冬的,通过收购不仅提高了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效果,还能实现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的目标,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化学防治通常用于应急情况下,并且需要“专病专药”,尽量选用那些毒性比较低、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者尽可能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此外,应当不时改变药剂种类以及混合用药的配方,以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使得农药失去药效;并且需要采取科学的施药方式,尽可能避免采用大规模的喷雾防治,由于大规模的喷雾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药剂能够对靶标害虫从而起到作用,绝大部分都喷施在非靶标植物、水源、空气以及土壤中,不但造成严重的浪费并且还会产生污染。所以应当采用涂茎、根施以及注射等方式,尽量减轻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系统。

病虫测报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所以,为了随时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具体状况、造成的危害性,应进一步完善森林病虫害测报的预警机制以及预警系统。根据森林病虫害监测结果划分等级,按照问题危害大小、紧急程度、范围等各种综合因素进一步确定预警的等级,并且提交存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地区、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程度以及处理措施等。发布预警信息之后,监测预警中心还应当密切关注其它地区有关事件以及问题的处理经验,随时掌握处理情况及其实际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此外,也能够根据地区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地区出现的森林病虫害进行分类,在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监测过程中的针对性更强,高度重视林木营造种植、栽培、育苗以及管理等环节,针对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为因素等对森林病虫害造成的影响,实现准确好应对措施,以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伴随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将防治森林病虫害有机结合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的理念是当前保护并发展森林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现代林业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森林生态环境价值。不过,要想尽快普及预防森林病虫害有机融合生态建设的全新理念,不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还应当从管理制度、创新科技、强化意识等各个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出现那种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篇十七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往往有一锤定音的效果。引课时要语言精练准确,在很短的时间内切入主题,导课的角度灵活多变,形式新颖多样,要讲究艺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导语,引生入境,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知识背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知识的介绍同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在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面对一篇陌生的课文,要理解一些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知识背景加以介绍,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三、以教师自身的情感带动学生的学习。

四、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力求创新,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其自主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以人为本的教学则是课堂教学曰标实施中的中心环节。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的自觉性就越大,因此,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少不了学生的参与,更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以问激情,让学生多讲多问是可以一试的办法。

1、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激起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状态精心设计出一些有探索意义的问题,而且问题设计要有连贯性、递进性的特点,要新颖,富有启发性和多面性,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把课本与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理论联系起来,使之更富有时代气息。

我在讲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时,我就事先设计了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作答,让他们陈述理由,然后由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使全文的教学趣味盎然,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给学生提供机会以讲促学。新课程的特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时效性相结合,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还要让学生多讲。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相应的口语训练课外,我还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为学生提供讲的机会,比如在讲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就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母亲,这样不但很好地导入了新课,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课堂教学不再由教师满堂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有相当的帮助。学生在学中体会到了快乐和对教学浓厚的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为一体。

此外,在激发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还大胆尝试,比如指导学生预习一篇新课,让其设计导语,设计问题,开展课堂辩证,分角色朗读,帮助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等,通过这些使学生发挥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尽可能地兴趣化、活动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每位语文教师的教法也不尽相同,但我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479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