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6:53:10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范文(17篇)
时间:2023-11-30 16:53:10     小编:MJ笔神

读后感是对读完一本书之后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也是一种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读完一本好书,我内心充满了思考和启发,感觉好像开启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全新的世界。读书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读后感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读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和情感,也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读后感是我对书中精彩内容的深入思考和个人理解的结晶,是我与作者、与书籍建立心灵沟通的纽带。读后感是我内心的回响和独白,可以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书籍的内涵和外延,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读后感是我与书籍之间的对话,是我对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回应和追问。读后感是我与书籍的交流反馈,不仅是对书籍内容与艺术的评价,更是一种对自身认知和人生思考的梳理和归纳。在写读后感时,我们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堆砌长句和复杂的词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读后感的思路和启示。大家可以从范文中看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考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读后感是一个个人的心情和情感的呈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写,希望大家都能够写出令人满意的读后感。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一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

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主要是对“我们仨”的回忆。这本书的开头写了钱锺书和钱媛生病住院,最后去世了。杨绛开始对“我们仨”那个家的重温和回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一些趣事。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专心写作业,突然听到老爸“啊”的一声惨叫,来不及多想我就冲了过去。原来,正在给老爸拔白头发的老妈,忽然发现有一只蚊子慢悠悠地停在老爸的脑门上,于是就条件反射地一巴掌挥了过去。蚊子是被拍死了,但可怜的老爸被打出了“脑震荡”。于是我们全家开始了灭蚊行动,一番努力过后,终于歼灭了飞蚊大军。我们数了一下,竟然有十多只!这时老爸把蚊子送到老妈面前说:“这些蚊子给你熬汤吧。”老爸原来是想捉弄一下老妈的,谁知道老妈幽幽地说:“你要知道,我熬出来的汤可都是给你们二位喝的哦。”吓的老爸立马躲进了书房,把我和老妈笑歪了。

《我们仨》里,作者提到他们一家三口给对方起了很多名字,随便叫。其实我们家也是。我那个“无敌老妈”也给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号,高兴叫什么就叫什么。就说我吧:儿子、小伙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兴的时候叫“亲爱的”,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大声叫我“臭小子”!我想,我应该是世界上别称最多的人了。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绘了一家三口温暖的生活画面,而如今,这个“我们仨”已经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伤。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二

《我们仨》这本书主要叙述了杨绛以及钱老一家人的一些故事,表现出的是亲情,《我们仨》一书,是在先生92岁时,先后失去女儿和丈夫后所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杨绛我们仨杨绛读后感4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不知道多久没有读过“正经书”了,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纸质图书成为了我的一种奢侈品。手里的纸质书只是各种考试教材真题或是写论文需要参阅的专业书籍,再也没有小学初中时以泡书店看小说为享受的兴致了。当看累了各种影像突然想看看小说的时候,也只是去网上搜一部两部电子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网游修真一类的脑残文,不费脑子不费感情迅速打发着时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看过就忘,《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是最为“高级”的文体了。

拿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杨绛”两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再看到书中“钟书”两字恍然大悟,原来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记起来我可是看过《围城》的人。求助度娘普及了一下杨绛先生的资料,为其传奇的一生所折服。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希望的乐观女青年,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最擅长的是定期为周围人散步悲观消极情绪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只有一页,我却看得想哭。作为一个尚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却经常会想象人老后死后的事情,人总会归于一抔黄土,再多的追求再多的欲望再多的争斗又有何意义,悲观情绪自然产生。也或许是最近刚刚经历家里老人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自己一段感情的结束,时不时的竟会想到家里尚且年轻的父母身上,悲伤不请自来。

两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同陪伴经历过一切。人越老,越怕失去。如钟书先生所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老人的梦中,会害怕另一半突然丢下自己,再也寻不到对方。想到钟书先生的逝世时间,看到杨绛先生所写梦境,竟感觉这是一种预感。害怕失去,害怕突然被丢下,害怕再也寻不到。“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这样一种感情,同样让我落泪。

如果不是小米妈妈的推荐,成妈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成妈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唯一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平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央视10套开播了《读书》栏目,我太喜欢了。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准时收看这个节目,同时还边做笔记,主要记录每期介绍的书目,对其中感兴趣的书打算买回家来。

许是眼花的缘故,已经极少看纸质的书了,另外,似乎也没有耐心再去读大部头的书,虽然内心觉得如果读书还是要读纸质的,但的确很少读了。突然央视有了这么个频道,眼前为之一亮,边做我的手工编织,边听《读书》,与我真是一种享受,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今早,《读书》栏目介绍的是杨绛的《我们仨》,我很感动。尤其当介绍杨绛先生将自己所有的稿费全部捐出,而自己却过着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的时候,眼睛为之湿润,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呀。老公一边发话:看看人家,你就不要再想不开了。

事情是这样的,自认为对什么事都看的很开,对于此次的干部调整,我本身也没抱希望,因为我现在所在的单位虽然效益不是很好,但很稳定,工作氛围我很满意,所以自己也没当回事,还以为自己是局外人,不曾想却还是被人纳入到了调整的范围,因为个别单位岗位的特殊性,因此有人就分析我应该是不二人选,于是早早地就有人放风说我有可能去哪个单位,为此事,我还受到同事责问,问我为什么调走了没有告诉她,我一头的雾水,这都是怎么被人编排出来的?然而最终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我觉得自己挺冤的,无端的被人这么编排了一把,觉得脸上好没面子,我这是招谁惹谁了?真是好气又好笑。

《我们仨》一下子让我轻松了许多,敬佩杨绛先生所拥有的高尚境界,与老人家相比,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身外的东西生带不走,死带不去,又何必为此自寻烦恼呢?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是我一直向往的,所以自己还要继续修炼,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此,衷心祝愿杨绛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看完《我们仨》,正值杨绛先生百岁。杨绛先生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低调、与人无争,一直是她和钱锺书先生给人的感觉。在《我们仨》这本小传中,杨绛先生叙述了她和钱锺书及独女钱瑗(圆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单纯和与世无求的气氛以及浓浓的亲情。

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侣。梦中的紧张和苏醒后的“埋怨”,让我为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动容。

其后,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的故事。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边缘;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

第三部,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杨绛和钱锺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爱女出生、回国工作直到钱锺书和钱瑗相继去世的一系列人生历程。平凡朴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记得最深的是他们的“探险”。这是一个多么适合夫妻的“节目”啊。在“探险”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谈工作,谈家事,谈路上的景致和行人,可以看到什么聊什么,没有主题,但在这随意的聊天中,夫妻交换了意见,厘清了思路,增进了了解。生活在继续,沟通没有断,感情不断加深。

圆圆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快乐。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单平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三

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钱钟书曾给她一个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作者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我们仨》第一部分为杨绛先生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杨绛先生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杨绛先生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

书中,杨绛先生曾提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钟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反复看过很多次《我们仨》,其中有一次是照着朋友的提示,倒着读。先读第三部分,再看一二部分,看起来省了很多精力。但是却少了一些跌宕起伏的情感。杨绛先生痛失爱女和伴侣,她把那些撕心裂肺的岁月写成梦境,朴素地讲述着内心的伤痛。就像一位坐在我身边的老者,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让人十分动容感慨。

人民网曾经评论,读过《我们仨》的人,当忘不了里面漫长得揪心的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内心绽出的血泡像一只又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四

导语:《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03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 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 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

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我在这里,想要安慰杨绛老先生的是,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爱在心中,家便在心中。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在这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后记:早在1996年,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瑗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瑗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5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5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瑗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五

我们两个老了。

我们仨个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他们两个。

杨绛,钱钟书,女儿钱瑗。

一位百岁老人,怀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儿写下的,我们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丈夫对她的评价,她可谓是一个贤妻良母,无论是对家庭上,对丈夫,支持丈夫的工作,做他的贤内助,让丈夫安心做学问,对女儿她都是尽心尽力,看的出来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儿和丈夫有好多像的地方。她也很爱自己的丈夫。当他们一路搬家漂泊,最后北京的三里河寓所成了他们的家,自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是一个很幸福很幸福的三口之家,之间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杨绛老先生最后一个人思念他们两个,我当时有点心疼,愤愤命运的不公,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去和他旅行如果旅行过后你们仍然相爱,那你们就结婚吧。杨绛老先生和钱钟书把每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称为探险,他们的爱情让人羡慕,肃然起敬,这是一个百岁老人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他们一家三口是不与人争,也不屑与人争,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六

读杨绛先生的作品,一篇一篇细细读来,好像与她老人家促膝谈心,似曾相识的情感油然而生,她的散文《我们仨》用冷静的笔调,高超的文艺技巧和超乎寻常的文字驾驭能力,行文如潺潺流水,娓娓动听,竟让我的思絮一发而不可收拾,眼前不断涌现出钱钟书、钱媛、杨绛一家生活、学习、游戏、工作、读书的温馨情景,除了转载收藏以外,总感到自己有种意犹未尽不吐不快之感,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地教育着我,杨绛对家人深厚的情感更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们仨》是女儿钱媛生前起草未完的文章,杨绛在女儿、丈夫去世四年后写完出版的回忆录,也是完成了女儿一份未尽的夙愿。

《我们仨》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得光辉。

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 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

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而杨绛的价值观,也反映到作品中,字里行间,无不看出他们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

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

杨绛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声。’”

钱钟书个性鲜明,他不见蒋介石,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顾问,不当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令人折服。

同时,他们又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建国之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从不后悔,钱媛出生在英国,天然拥有英国国籍,他们都放弃了,并说:“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乡土情怀和坚守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

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

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

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

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

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

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还有杨绛与钱钟书的伉俪深情,更是永恒深挚,为了读懂《我们仨》第一部——古驿道上相聚,我查阅了不少资料。

现在摘录徐艳玲写的学术文章《万里长梦话凄凉》中这样写道:

1994年7月30日,钱钟书住院到1998年12月19日去世,爱女钱媛是1996年1月18日住院到1997年3月4日去世,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而《我们仨》中的钱钟书被一辆黑车接走是去北京医院,开会,实际是住院,船,是钱钟书在北京医院住院的病房,号头311,是病房的房间号。

客栈是指三里河寓所,在船上一天天漂移,是指钱钟书病情很重,一天天走向人生终点,探视时,太阳照在前舱就得离开,其实是作者每天上午探视,下午回家做彼此的食粮(钱钟书又不能进食),作者每晚在客栈做梦的内容,是钱媛每晚和她通电话讲述的实际情况,“万里长梦”是指钱钟书住院共计1600天,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钱钟书这个学贯中西,饱经磨难、被人称为二三百年才能出现的天才,正当争分夺秒工作的时候,却住进来医院,一住就是四年多,而那时候,杨绛已是83岁的老人了,钱钟书卧病时,杨绛为他整理了《石语》(即1938年在巴黎陈石遗老人同钱钟书谈诗的记录),1996年2月由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为《钱钟书集》(三联书店于2001年出版)代序;帮助抄写《槐聚诗存》等,钱钟书感激地说:“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每天上午去探视,以前两人见面总说说话,后来钟书无力说话,就捏捏杨绛的手,再后来只能用眼神来交流了,充满情意的对视,与彼此也是莫大的安慰,在钱钟书无力说话时,一天,突然握着杨绛的手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

当钱钟书确悉女儿已去,病情急剧恶化,于1998年12月19日凌晨去世,到八宝山火化时,钱先生身穿中山装,里面是杨绛亲手织的毛衣毛裤,阿媛为爸爸做的一条厚裤,杨先生是想让她和女儿的爱及绵绵深情永远陪伴他,火化炉前,杨先生久久不肯离去,真是难舍难分,遵照钱先生的遗愿,没有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没有领回,将随众人的骨灰一起深埋于北京的郊野大地。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先生说:“钟书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前,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她做到了。

处理了钱钟书的后事,整理了钱钟书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杨绛心力交瘁却想着照顾丈夫,为丈夫处理一切事情,这是怎样的伉俪情深!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七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19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

散文。

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我在这里,想要安慰杨绛老先生的是,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爱在心中,家便在心中。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在这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后记:早在1996年,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瑗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瑗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5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5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瑗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情、有爱,何尝担心没有幸福呢?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八

知道杨绛“杨先生”还是在收音机里面的事情了,我那时候也不爱看书,也就仅仅知道是个非常知名的人,并且是女人。后来总有人“神话叨叨”地讲杨绛先生的话,不管从抖音还是微博上都能偶然见到摘自她说的话,觉得还是应该看看跟她相关的书,于是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最开始只看得到“杨绛传”这样的书名,可是看了看目录,是讲述她从小至老的故事,很琐碎,很久,顿时觉得压力好大,就吓住没敢再看。

在知道杨绛之前先听说的钱钟书的大名,但也只限于听说过名字而已,恰好听书听到了钱钟书的传记,才知道他与杨绛是一家,于是还是决定找一本他们自己写的书,于是看到了《我们仨》,杨绛先生写于2003年的,这本书还归类到“亲子书单”或者类似“家教书单”中过,想了想应该适合我。

让我惊讶的是,这本书翻开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吸引住我了,也不是说里面有多么扣人心弦的情节,反倒是非常简单的日常内容,却像有个无形的磁场,吸附着浓浓的温情和爱意,让我觉得像个小宝宝依恋妈妈一样黏上了这本书,然后再默默的哭,好像离开了妈妈一样。

再看目录,怅然泪目:

第一部我们俩都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里的三个人就是杨绛、钱钟书以及他们的女儿钱瑗,钱钟书与钱瑗都在1998年先后离世,杨绛先生于2016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5岁。2003年杨绛先生已经92岁了。书里最开始反复提及走路要小心的部分,俨然是年岁大了之后的习以为常。里面丝丝扣扣都是三个人之间细腻的感情,虽不用多热烈但温润人心。

我想这也是《我们仨》的特殊之处,除了感慨耄耋之年还能继续写作的不易,更重要的是,这是我能够理解这个年纪的线索,同时赞叹一下文章的魅力。这本书非常值得闲下来的时候,细细品味一番。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九

《我们仨》这本书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意义深刻。

这本书有3部,第一部是《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对这本书对美妙的评价。那么,我们仨是哪三个人呢?原来,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相信同学们总会有失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经历过这些不想经历的事情了。杨绛就是这样,女儿没有了,女儿的爸爸也没有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当真的失去了亲人,回忆起来,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乐时光,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泪水会流个不停!不管失去了亲人,还是和最好的朋友离别,都是值得怀念的事。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可能会不太留念,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还是拿着同学录,忙着记录好朋友的电话:“喂,你家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帮我写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慢慢说的,不能像现在一样把话说的那么流利。到了小学,大家都明事理了,毕业典礼也就有很多同学留下了第一次离别的泪水。至于中学和大学,我们还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失去了!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

导语: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下面小编与大家分享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后感,欢迎阅读!

从小梅手中接到《我们仨》,对这本书早有耳闻,却是迟迟不肯读。想必还是在这本书刚出版时对于这位老奶奶的一些自执的偏见吧,总是认为在这样烦躁的大都市里充斥的永远是为名为利的人。

拿到这本书,最先品味的应该是书中的照片。是照片让我认识了这对经历大风大雨、经历留学的繁华回归祖国到年老的朴实无华。

我对钱钟书的了解仅限于《围城》,对于《围城》,我也仅仅读了一半。

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感受了一个老奶奶,更甚是一个家人对亲人深深地思念——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最后的年月中孤独前行,不知是怀着悲痛还是温馨的心情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展现。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第三部分解释了我对于第二个“梦”的不解。

出身与两个书香门第的两个人,在彼此的吸引下走到了一块,并创造了更温馨的新家。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一路坎坷,一路对于彼此的守候、爱护。

收到丈夫、女儿照顾的妈妈,与父亲称兄道弟的女儿,在生活中呆呆傻傻、学术上建树颇高的爸爸。每个人在家中分饰多角,总是在平淡的生活中保持乐观的精神,在没有起伏的简单生活中找出乐趣。遛弯儿探险,收集石子儿等等。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

我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羡慕着这样平淡但是长久的厮守,但是却是不能甘于生活的平淡,一颗心总是不能沉淀下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难以保存的,就像一个人的青春,就像一个人的初恋,就像一段恋爱的热恋期,是如此短暂让人留恋,但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时光如细沙从手缝中滑落,随风飘散。

看书中平淡的字字句句所蹦出的美好,虽然会感动会流泪,可是我知道,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领悟得清。

读杨绛《我们仨 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们仨》里,作者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牛津的假期相当多。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象就不足为怪了。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这就很可悲了。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大显身手。„„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 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 “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一

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洗澡》《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作《堂吉诃德》等。《称心如意》是她的处女作。

最初知道杨绛先生是因为钱钟书的《围城》,喜欢钱钟书是因为杨绛先生的文章,因为先生文章中钱钟书的好玩。也不知道从哪里读到杨绛的文章,说是钱先生很好玩,经常捉弄女儿钱媛,给孩子的床上埋了很多玩具,在孩子身上画画,那时候杨绛还没有提到孩子的姓名。

再次知道杨绛是因为《洗澡》,那是多年前(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或者2000年上半年)从西安交大对面的皇甫庄旧书摊上上买来的,现在都还隐约有印象,是那种近乎白色的封面,可惜这次写文章时却找不到了,这让我有些伤感。我一直认为对旧文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必要的,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须,所以我就认真地读了《洗澡》。但是,读完之后,我不是很欢欣。其中缘由,在其他文章中已经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从陕西教育学院进修毕业回到学校教学《老王》的时候,我对杨绛先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本意是指出社会分工规律,却被后世认为是封建帝王制造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最终造成了国人贵脑力劳动、贱体力劳动的传统陋习。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能够尊重、关心底层劳动者,并为自己的不经意的举动而愧怍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虽然这仅仅是文章,但是言为心声,这体现了杨绛先生经历过苦难生活之后对人性的光辉的怀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也是杨绛先生的感人之处。

杨绛先生之所以能有如此的人格魅力,这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熏陶是分不开的。杨绛出身无锡名门,她的成功轨迹和家庭氛围息息相关。杨氏以民族工商业而兴,然而子孙辈却以研究学问而著称,俨然成一诗书之家。杨氏家族最有名的知识女性除了杨绛之外,还有中国第一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为瞎子阿炳录制《二泉映月》的中国音乐学一代宗师杨荫浏……这个家族的名人对无锡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过非常深刻的影响。

父亲杨荫杭(1878年—1945年),字补塘,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法学家。出身于无锡书香门第,自幼就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格教育。母亲唐须嫈(1878-1937)唐懋勋(1800—1873)曾孙女、唐保镇(1853—1927)次女。唐须嫈是一位贤惠文静的知识女性,身上凝聚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曾在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学务本女中读书,与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以及汤国梨(章太炎太太)是同学。

杨绛先生不仅仅文章写得好,更是用她的实际行动为后世学子做出了榜样。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4年,杨绛出版《洗澡之后》,为这个故事写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5月27日,杨绛遗体在京火化。钱钟书、杨绛家中所藏存珍贵文物字画,已于生前全部无偿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籍、手稿以及其他财产等,亦均作了安排交待,捐赠国家有关单位,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

喜欢《我们仨》,首先喜欢这本书的装帧。个人认为一本书的质量不仅仅表现为它的文本内容,图书的装帧设计也是这本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些出版社一般都是对书籍的品质要求较高,用纸、排版和装订都很考究。手里拿的这本《我们仨》就是三联书店(生活・读书・新知)2003年7月出版,2012年9月再版,2016年第55次印刷的。总印数3614000册,本次印刷20000册。

本书分为四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录。这三个小标题下,杨先生回忆了先她而去的女儿、丈夫,一家人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其中第三部分是本书的主体,作者回顾了自己和钱钟书婚后留学经历和他们仨相依相伴的人生历程。

本书的封面采用日本浅棕色条纹纸,不加任何图案或照片,封面上出现的只有代表“我们仨”的三个单词——“mom,pop,圆o”以及杨先生手书的“我们仨”。全书只选了少量照片,采用双色制作和印刷。第一版的平装本定价仅18.8元。2016年的这本也不过是23元。

三联书店出于谨慎,首印定为3万册,结果在12天内即销售一空,之后半月内连续加印3次,每次都是前一批书还没有下机器,后面的加印单就来了。直到半年后的2004年2月,发行部提供的数字仍保持“一个月内发书6万册”。第一年,《我们仨》就发行了47.5万册。

封面设计当初有两个方案待选,一是现在读者熟悉的浅棕条纹纸,朴素而有质感;另一设计为黄绿皮封面,中间放一张钱钟书先生全家的合影。最终定稿采用了条纹纸这版。“因为首印只定了3万册,印厂备货不足,三联反复要求加印时,封面用纸供应不上了,结果第一个月印发的那批书里面,大约有两三万册改用了那版黄绿色的封面设计。”这算是一个意外的“错版”。

2004年7月,为纪念《我们仨》发行一周年,三联又出珍藏本,封面为蓝色布面烫银精装,其中1000册为读者在版权页上加盖了钱先生、杨先生和钱瑗的印章。征求了十几家书店的意见后决定,三联决定珍藏本首印6000册,没想到读者需求远在书商的估算之上,几次加印,珍藏本也发行了18000册。

我记得关于读书人有一个“三痴”(借书时痴迷,看书时痴爱,还书时痴恋)的说法,这本书我也是借同事的,拿到这本书时,看到这装帧,我真的是痴爱不已,摩挲着书本,那种满心欢喜之情简直是难以言喻的。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其中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手稿。

至于说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仨走散了,作者之所以通过梦境来表现,我个人认为那是作者的曲笔,作者不愿意回顾那一段沉痛的历史,也不愿意褒贬时政,只能如此。那逝去的岁月如同梦境一般,如同有句话说的“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样。

另,这杨绛先生的三姑母杨荫榆(1884—1938)现代教育工作者。毕业于日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又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曾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因为女师大风潮的不当言行而受到鲁迅的批评,为世人诟病。但是其在抗日战争坚持民族气节的做法却也令人敬佩不已。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二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还是学生时代,在书中杨绛先生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最美好的亲情,2003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书分三部,第一、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即让人感受到杨女士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和怀疑,也感知到她对家庭的珍惜和信任。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女儿圆圆去世了,钱钟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书的第三部,只看名字就叫人心酸,“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述了杨女士和钱钟书结婚后的一些生活内容,从1935年婚后同去英国牛津求学,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其间女儿也在1997年因病去世,从一个家庭的组建到结束。杨女士在书中说“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林,像冬日礼拜天阳台上晒到的阳光,那样柔和而问心,即使如“文化大革命”那段年岁,在她笔下,也因家人团聚而平缓。“我们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动我,仿佛我也成了他们家空气中的尘埃,跟随他们在流转的年岁中浮动。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字,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虽然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这个家庭的幸福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思索。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怎样的相濡以沫,怎样的相亲相爱。她不仅告诉了我们幸福在那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别人说你是幸福的,那是别人的看法,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有能力感知幸福吗?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看看杨绛钱钟书的风风雨雨吧,但是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这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们仨在一起”,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我认同这一点,这是杨绛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三

“有天我睡醒看到我的身边没有你,在我的右边是你曾经喜欢的玩具。可当我站起身来在房间里寻找你,留下的只有带着你味道的一封信。”看完《我们仨》后,我才真正醒悟过来,这首《病变》的歌词深意是:趁家还在时,珍惜当下吧。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家人全部离世后的纪念之作,讲述的是她与丈夫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的故事。难以想象,年老孤单的杨绛需要忍受多大的悲痛才能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杨绛的老人梦示将要分别”(引出)、“半真半假的万里长梦说离别”和“杨绛一个人回忆我们仨”(主体)。

我是本周五读完这本书的,按理说,离别是悲伤的,但杨绛的回忆却让我感到家的'温馨。她与钱钟书在清华园相识相爱,她的优秀尽在钱钟书的经典字句里:“遇见她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他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

杨绛生孩子时,钟书拙手拙脚,不断犯事,而杨绛则是一句句“不要紧”。钱钟书每日的早餐,夫妻间的读书比赛、“探险”,女儿钱瑗为父母着想,凡此种种,无不体现着家的温馨。

捧着温情的书,我常常是看着看着就想到我们家。我家四口人,一个说话刻薄的妹妹,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一个勤劳又体贴的母亲,还有一个我。上了高中,我与家人的相聚从初中的每天见面变成了每个周末才回家一次,而到未来考上大学,我与家人恐怕一年也见不上几次。父母养大了孩子,而自己尽管心喜孩子的独立和担当,却终究还是要变老变孤独。如此想着,我一向无忧无虑的心也多出一些滋味,甚至不乏感伤。

本周三,我发现自己的后脑勺长了个包,以为是个什么瘤,怕极了。我一回到家就和爸爸说了,他急得不行,马上带我去了诊所,原来那只是一个淋巴结。父母的急切和关心感染了我,也感动了我。回想过去,我每次有要求时,父母总会尽量满足我。与父母相伴,我的压力、烦躁的心情就会淡却;向前奔跑,我总会有安全感,因为每每回头看时,我的身后总有他们深情和鼓励的微笑。

面对疾病,我体会到了人生的脆弱——这次有恙,若不是淋巴结,而是什么恶性肿瘤,那我不就死别了吗?当然,我的反应是有些神经质,但我对人生无常的体会更深了。前段时间读《活着》时,我清晰地知道,命运来时是一瞬。而当下的我,就要时时自我惊醒,趁家还在时,为家多做事。

杨绛先生把只有一个人的家称为“驿站”,把人生称为“古驿道”。确实,人生漫漫,就像古代驿道,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没有家人的家,不再有家的温馨,就只像为你提供吃住的驿站,而有了家人的家,那才是家。

每个人都是古驿道上行走的人,走过岁月匆匆,走过一年四季,总有一天,父母会迎接你的到来。来时携风带雨,他们无处可避,而他们走时,乱了四季,你无药可医。是啊,亲情一缘,足够珍贵,趁父母还同你一起行走时,趁家还没变成“驿站”时,让我们好好珍惜当下吧。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四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牋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牋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牋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牋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牋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五

我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很感人的书,叙述的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故事。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主要写的是我们俩老了到我们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最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哭了好几次,仨人杨绛先生一人,到九十二岁高龄时还在孤独、寂寞中度过,那时还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伤心、孤单写下了这本书,当时杨绛先生的心情应该很复杂吧,写这本书之前也应该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杨绛先生是有学识的,勇敢、坚强嗯。

我们仨,就是一个家,无论在哪,只要在一起,就是家。杨绛先生他们仨是血脉相连,相亲相爱的,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最终却没有换来想要的幸福。换来的却是生离死别,但却抵挡不住杨绛先生对他们的思念。

《我们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杨绛先生的梦境,虽然是梦境,但可以读出真切的感情,往后读时也可以发现第一部门是看似梦境却又好像不是梦境,因为梦境里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杨绛先生总是梦到钱老。梦到他们俩人一起散步,散着散着,钱老就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那里。醒后钱老总是安慰她说“我怎么会丢下你一个人走呢”。

第二部分杨绛先生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阿媛,丈夫钱老先后离去的过程。在梦境中她梦到阿媛得病了,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后来病情加重,但还是那么乐观。一九九七年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钱老去世。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命运待她真是不公,在她年迈的时候,理应享受天伦之乐了,但她女儿却离去了,杨绛先生本想享受天伦之乐,却白发人送黑发人,更痛苦的是接连钱老也离去,只留下她一人。但她又是多么的坚强,她坚强地活了下去,又振作鼓起勇气写下了《我们仨》。

第三部分,杨绛先生回忆了他们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在书中提到,她总说“我最笨,什么都不会,是最没用的人”。但我觉得她是勇敢的,坚韧的,明亮的。也是唯一一个作为女性却让我们称为先生的人。

人世间不是小说不是童话故事,结局也不可能会是“从此,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人世间是没有永远的,因为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只有到暮年时才会有一个安顿的居处,才会觉得幸福、舒适。

杨绛先生,我们永远会记着你,记着你的勇敢,记着你的坚韧,记着你的明亮。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六

《我们仨》这本书是杨绛回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篇“杨绛《我们仨》读后感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终于慢慢地安定下来。

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终于也无聊起来,我是最怕闲下来的,也最怕被别人甩下。于是不断的找可以丰富自己的方式,好好捡起书来。

曾经看过一句伟人说过的话,只看经过至少几百年沉淀依旧流传,受人吹捧的书籍。这句话让我对很多现当代的作家以及作品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己错过了很多经典。

知道杨绛是在钱钟书之后,大学时代她的《我们仨》总总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我却从来没有为它驻足。近几年陆陆续续从报刊杂志网络得知她的名气。这个满头银发的世纪老人安详的坐在书桌旁,让人顿生佩服。

况且人一长大,总会更倾向于家庭,处理家庭的艺术。特别想了解这样一位伟人是怎么在最亲的两个人(丈夫和女儿)死后写的回忆录,怎么安定的过余生。

这本书杨绛以一个妻子,一个妈妈道来家庭的琐碎,三个人平淡中的小幸福。完全没有你想象中的遥不可及,有的只是小日子,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共同前进,女儿与父母的成长与陪伴。

我从外界知道的钱钟书是一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作家。然而在妻子笔下的他仅是一个与世无争,不太谙世故,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妻子帮忙的普通的丈夫,只是默默的学习,默默的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文人。

杨绛是一位伟大的女人,本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想来很多事情都无法料理却还是跟着钟书从英国到法国,再回到国内不停的奔波,作为一个妻子,还要渐渐的熟悉柴米酱醋油盐之事。一定是相互的爱情才让这繁杂的家务变成生活的乐趣吧。

钱媛,知道她也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总觉得她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应该过得很自卑,钱氏夫妇也可能会不太认可这位孩子。我是多么的肤浅,一个人的美好岂能用所谓的外界的功名来概括呢。她这个乖巧的,有天分的孩子,在杨的笔下就是她的丈夫钱的化身,很多时候像极了她的爸爸。这想必是爱的一重高境界吧,因为我也会经常从我妈妈的耳边幸福的说我和爸爸的很多相像之处。

我原本以为如此有名的一对作家应该过着殷实的生活,可是并没有,我也以为他们不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或者更加的知名。他们在国外省吃俭用,还不断地想尽办法努力丰富自己。回到国内也是经常性的两地分居,为生计奔波。生活的苦并没有压倒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他们有的只是乐观的面对与迎接,三个人共同的扶持,这是个多么伟大与和谐的家庭。圆圆这个美好的女儿曾经还为了要照顾父母要终身不嫁,最终还是父母劝服了她,你就完完全全沉浸在这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中。

晚年的钱氏夫妇过得并不好,看着让人非常的辛酸。由于时代的关系,两位老人体弱多病还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这也只能怪时代给予那时人民的苦。

曾经以为轰轰烈烈才是生活的本色,也听过看过太多的晒幸福,过分歪腻与争吵,于是植根于脑底的就是这个婚姻与家庭的模板。殊不知平平淡才是真的真。

走过这些,杨绛是多么辛苦,看着女儿和丈夫在两年内相继离世,这世界上自己最最亲近的两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即使现在有了固定的房子也只是一个旅舍般,心却没有了归宿。她心里是经过了怎样的翻江倒海,才达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愿这位百岁老人,安安稳稳,静静地享受最后的时光。

这是一本让人温暖的书。

寂静的夜晚。

一个人倚靠灯下。

静静的读着这本出于大家之手却碎碎念念的书。

钱钟书、杨绛是何等地位的中国文豪。

可是他们的独生女儿的名字竟然是单名一个“媛”

这是一个普通的名字。

普通到街头巷尾,“小人物”家庭的姑娘都好多取了这个名。

我心中很是纳闷。

相比较与挖空心思给子女取个别具一格、意味深长的名字的父母。

钱杨二位给他们取女儿的名字似乎显得太随意了吧。

把这本书慢慢的看完。

钱杨二老及其园园的性格跃然眼前。

“媛”的疑问也就此不在。

他们淡薄名利。

他们单纯的生活。

他们单纯的热爱。

他们单纯的相守。

他们单纯的快乐。

他们就是邻家的爷爷、奶奶。

她就是邻家的女儿。

他们依然经历坎坷。

他们历经受辱但不负重。

他们依然凡身肉体受到病痛折磨。

但他们还是选择无论贫穷困难生老病死。

彼此相依。

他们不需要卖弄自己的学问。

他们不需要世人记住自己。

他们需要的是纯粹的追求。

平淡的但相守的日子。

我想,这就是他们给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取名“媛”的原因吧。

其实也说不上是原因。

就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叫她园园。

故放弃了八股文式的名字“健汝”

而将小名“园园”升为正名--“媛”

谁说这不好呢?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篇十七

还记得与杨绛先生《我们仨》这本书的偶遇是在几年前的午后,光影斜斜地透过书店的玻璃窗照进来,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架的一角,温暖素雅的封皮,配了杨绛、钱钟书及女儿钱媛一家三口的合影,杨绛先生亲笔所题的书名“我们仨”,温暖而简单。

刚开始,我看不懂这本书表达的是什么,准确来说,是对其中那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以及作者所讲述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似懂非懂,分不清哪些是梦里,哪些是在现实生活中。作者以梦来隐喻表述情感,读着读着,我慢慢地被带入进她的怀念与回忆中,有幸福和快乐,有悲痛和伤感,也有惊喜和小确幸。不过终于这仅仅成为了她自己的回忆,徜徉在她自己的心中。“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虽然他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人!但是那种情感却愈久弥香,挥之不去。

书中杨绛将她的丈夫和家庭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他们三个谁都离不开谁。杨绛往常自以为很独立,但当钱钟书和钱媛不在身边,剩下她自己一人住客栈时,才觉得自己像一只爬藤草。钱钟书是她俩的老师,他可高大了。但是他又很弱小,在穿衣吃饭上面都需要她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

时间线索新旧交织,作者在对后面倒叙留学时经历的时候,多了一份凝重。对于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深入了解后,让人不由得产生了无限的敬意。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留学的那段日子,虽与“患难”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真情”却在这异国他乡、无依无靠中的相守相助中体现出来。他们是一对多么真诚而愉快的夫妇!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与人相处还是在校求学,这种不可名状的默契令人在书外也令人不禁嘴角上扬。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正如诗中的“琴”与“瑟”,相互和鸣;这“赌书消得泼茶香”,则是他们在读书时的趣味了。

杨绛用非常意向的笔法,写了亲人“离开”时的情景。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人世间亲情总如此,不可或缺,却会在离别之际带来撕心裂肺的痛感。正如杨绛在痛失女儿时所描述的:“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口。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那种悲从中来,悲急攻心的感觉被杨绛写得如此撕心裂肺,以致我们在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她的这痛感。

传记文学中通常都是包含着一个被沉重肉身束缚的伟大的灵魂,这就使我们在阅读时对于传记的主人公一丝一厘地渐渐生出敬意。书中附了很多亲笔信和照片,信上的字迹真实而生动,信的内容平凡却洋溢着浓浓的爱与亲情,向我们诉说浮生若梦、人生悲喜。书中所写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琐碎细节,都带着浓郁的人情味和知识分子特有的清朗,透过一个历经了风雨,依然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家庭几十年的历程,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一种在逆境中依然充满希望、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发现感受到小而确定的幸福美好的能力。“我们仨”这个家庭具备这种了这种能力,他们是幸福的。

读杨绛的文章,总能够体会到平淡普通的味道,看了《我们仨》这本书,我感受到的除了对作者文采的倾慕与敬佩,更多的,是对文中无处不在柔和、平静舒适及哀而不伤的思念之情的遐想。《我们仨》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或是华丽辞藻,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夫妻的爱情,父女、母女的亲情,以及“家人”走失后的种种挂念。“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或许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冬日的冷风夹杂着寒意,此刻已是路灯已亮,看着昏黄的路灯和行人匆匆的身影,脑海里浮现出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的节目,边走边讲述。路过站台,看到上上下下的乘客,我突然在想,人生即旅途,在每个阶段,身边的每个人都只是陪伴我们人生的某一段,我想读过的书也是那一段陪伴我的小确幸和精神食粮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551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