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光与影的教案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8:56:14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1-30 18:56:14     小编:飞雪

教案应具备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培养能力的功能。教案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教案范文中的多媒体应用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为我们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启示。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一

认识我们的牙齿,知道牙齿的作用。

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牙齿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麽多,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有效刷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刷牙吗?

生:选用保健牙刷的优点:刷头小,在口腔里转动灵活.毛束少,排列合理,便于清洗和干燥.毛尖设计合理,对牙龈刺激小。刷牙的时间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三分钟,饭后要漱口。牙刷用具自己专用,每次刷牙后都要把牙刷洗净甩干,牙刷头向上放于杯中,这样就会减少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以免得病。最好选用含氟、含钙牙膏刷牙,牙刷要三个月更换一次。

师:谁还查找到了有关刷牙的知识?

生:刷 牙 歌“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早上刷,晚上刷,刷得牙齿没蛀牙。张张口,笑一笑,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刷 牙 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二

本课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观察和实际观察,并能够进行有计划的、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和记录,从而发现自然界的一些规律。本节课教师要充分提醒学生认识观察月相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调整,从而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本课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画月亮、排月亮、观察月相盒里月相的变化,对月相由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课外观察。通过连续观察一个月(或两个月)里的月相的变化,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通过交流日记,让学生体验观察过程,这个过程比他们得到月相变化的知识更为重要。

1、能够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连续长期的观察月相,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师准备:制作月相盒的材料,记录纸、月相日记表等。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月相变化情况,要求记录下每天观察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月亮的变化等,记录纸。

一、猜一猜

1、猜谜语:“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学生思考后汇报:月亮。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亮。(板书)

二、研究月亮的各种各样形状

1、动手画月亮。

师:大家说说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画出月亮的样子。

(条件允许的学校,老师可以给每组准备10张24开的白纸,发给学生画月相的纸尽量做到大小相同,最好能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这样可以方便比较、排序和发现规律。)

学生画月亮。

2、组织交流。(教师可相机介绍不同的月相所出现的不同时间。)

生:我画的月亮是一个圆月,这是月半的月亮,很亮很亮的。

生:我画的也是圆圆的月亮,不过,我的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

生:我画的月亮是姜黄色的,很细很细,弯弯的,像一只小船,荡漾在银河里。(这是月初或月底时看到的月亮)

生:我画的月亮只有半个,还有一半我们看不见了。(这是初八左右或二十二左右的时候看到的月亮)

3、研究月相。

(学生分组把10个不同的月亮排起来,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

提醒学生:尽可能按时间排。

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的月相排列方法。

(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4、制作月相盒。

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8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在盒上斜插入一支电筒,就可以从每个观察孔观察到模拟的月相的变化,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形状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画月亮、排月亮两个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成为科学课堂研究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制作月相盒,使学生由感性的认识向理性的分析过渡,教给学生用模拟实验来发现科学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三、作业:连续观察月相

生:实际看月亮。

师:看月亮需要很长时间的,能不能坚持到底?怎样记录?

教师提示:

1、不同的日子月亮出现的时间不同,要适当了解当晚的月亮大约什么时候出现,做到定时观察。

2、要注意天气状况,阴雨天看不到月相。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观察,并填写下表。

农历时间

月相图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初一到初十






交流观察到的情况。

月相为什么回发生变化的?









十一到二十






预测后再观察,并进行比较。

右蛾眉月和左蛾眉月的区别。









二十一到月底






写观察小论文。

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学生亲自观察月相的过程中,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和月亮能够这样地距离亲近,他们亲身体验了月相的变化,这种经历是学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在这种状态下,科学课堂变成了一种交流的场所,学生在这里交换情报,收集信息,产生新的问题,同时也促成学生进行新的持续的探究。

月亮位于日地之间时叫做“朔”(新月),月亮暗的半球朝向地球,所以我们看不见它,这便是农历三十、初一。朔以后一、二天,傍晚时分,镰刀状的新月在西边天空露面,月面(凸面)朝西。到初七、初八时成了半圆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月”,日落时月亮在正南方天空。上弦之后,月球的亮面逐渐增大,我们叫它凸月,到初七、初八,便到了“望”(满月),月亮同太阳遥遥相对,我们看到一轮明月于傍晚升起,通宵照耀,在早晨时落下。满月后,月亮的圆轮部分日益亏损,但还是超过一个半圆,我们叫它凸月,到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月面呈半圆形,于半夜升起,和上弦月相反,月面朝东,黎明时挂在正南天空。下弦月后,半圆继续亏损,成为挂在东方的一轮残月。这样依次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再回到新月。它们的周期叫做一个“朔望月”,等于29.5天。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进行创作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对了解动画成因感兴趣,有探索科学的欲望。

3、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制作活动,能大胆地较完整地说出自己的制作过程。

画有小猫钉钉子不同形态的画纸若干(画纸左下角标有1――10的数字),快速翻动成动画的小画书若干,小纸盒十个,双面胶,钉书机,筷子画有小鸟和鸟笼子的画纸若干。

1、出示小画书,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都喜欢看什么?我这也有一部好看的动画片,它呀,就藏在我的这本小书里,你们想知道演的是什么吗?(发给幼儿每人一本小画书)

小朋友,你的小画书里画有什么?(个别幼儿回答)现在请小朋友玩一玩,怎样让里面的画面也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幼儿自己探索)×××,你的小书里演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回答)×××,你的小书里演的是什么?你给小朋友操作一下。

看了这样的小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幼儿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刚才有的小朋友提出为什么小书里的人能动起来,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过图片后会留下印象,在很短的时间内看过许多这样连续动作的图片,留下的印象就连起来,就像在放动画片。

2、幼儿自己制作平面动画小书

刚才是老师的小书里放动画片,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制作动画小书?前面有十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藏着一个小秘密,等你从这十个盒子里把十个秘密都找齐了,你看一看会发现什么?(幼儿自由探索,有的孩子从动作上排序,有的孩子从图片左下角的数字上来排序,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帮助)十个秘密都找齐的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快速翻动,小猫就像在钉钉子)老师帮你把动画小书钉起来。

3、幼儿探索制作立体动画

小朋友真聪明,能把许多连续动作的图片制成动画小书,我这还有两幅图片,一幅是小鸟,另一幅是鸟笼子,谁能用这根筷子和双面胶来做帮手,让这只小鸟动起来,飞进笼子里。(教师一边说一边出示各种物品,幼儿自主探索,教师指导)×××小朋友做好了,你来演示一边,怎样让小鸟飞进笼子里?你是怎样做的?(幼儿回答先把小鸟图片的背面粘上双面胶,再粘上筷子,再把鸟笼子的图片粘到筷子上,双手一搓筷子,小鸟就“飞”进笼子里了)

4、结束部分

小鸟飞进笼子里了,我们让小班的小朋友看一看,是怎样做成的,好吗?(带领幼儿到小班去)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阿基米德爱动脑筋、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对科学的热爱。

3.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事件,表现人物特点的。 4认识5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体会阿基米德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导入

大家熟悉哪些科学家并讲讲他的事例。学生自由谈自己所了解的科学家事迹。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科学家,课件出示阿基米德的画像,他的名字叫阿基米德,板书课题,自由读课文来认识一下这位科学家。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地朗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句可通过反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弄懂意义。把喜欢的词语抄在自选词句栏中。

2.通读全文标段弄清段意,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文章写了几件事。

三、深入精读。

1.再读文,从每件事中可以体会出阿基米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阿基米德是个爱动脑筋的人。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爱动脑筋?

学生找3到14段有关语句回答,师追问从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样?

学生:阿基米德沉着、冷静、果断。

师:怎样才能读出他的沉着、冷静、果断?怎样读才能体会到人们战胜罗马军队的喜悦?

学生:练读,汇报读。

师:为什么阿基米德说是太阳帮的忙?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或课前实验谈谈。

师:在这里你明白了阿基米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他善于观察思考,并利用科学原理战胜了敌人。

2. 读15到20段,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

学生读完汇报:罗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阿基米德。

画出最使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谈你的感受。

学生:“阿基米德那么专心??抬起头来??”从他的行为中感受到他全身心地投入钻研的状态。

学生:“等一下??没完呢!”面对死亡他毫无畏惧,还关心自己的几何定理,可见他热爱科学胜过自己的生命呀!

学生:罗马士兵太残忍了,阿基米德求他等一下都不行,竟让璀璨的科学巨星带着遗憾陨落在他的利剑下。

四、回归全文。

再读全文,说说从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五、推荐阅读阿基米德的其他故事。课件出示:

1.金冠之迷 2阿基米德的成就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五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 学生活动。

(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七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尝试和同伴、老师一起用蔬菜拼做娃娃脸,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书面纸上画有单线条娃娃脸图案一个。

1、师:今天来了许多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卷心菜)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出示土豆)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出示辣椒、芋艿、西红柿,方法同上。

2、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1、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箩筐,引导孩子按标记分放蔬菜。

3、孩子将蔬菜按标记分放,教师和孩子一起检查有否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1、师(出示娃娃脸图片):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

2、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请一孩子取卷心菜,教师示范放到合适的地方。)

蔬菜娃娃的脸盘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教师引导孩子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弯弯的,可以请谁来变呢?

(出示芋艿)这是谁呀?猜猜它想变成蔬菜娃娃脸上的什么?(眼睛。)

(出示西红柿)哎呀,西红柿着急了,它说我也要变,它可以变什么呢?(脸颊的红晕。)

3、孩子取放各种蔬菜做蔬菜娃娃。

4、(出示三个土豆)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耳朵、鼻子。)耳朵(鼻子)长在哪里?

5、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6、引导孩子和可爱的蔬菜娃娃说再见。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八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4、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5、教师小结。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九

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根据物体的沉浮特征分类。

2.对沉浮现象有探索的兴趣。

1.每人两人一份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针、铁夹子等。个人记录表两人一份(见附表)。

2.每组1大盆装水,1块擦手毛巾。

3.集体记录表和沉浮字卡图片。

(一)感受沉浮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请个别幼儿来轻轻的放到水里,仔细看它怎么样了?

3.教师:出示字卡,一起用动作来做一做沉和浮。这里画了一杯水,谁来贴一下沉下去的时候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浮起来是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适当纠正不对的。

4教师小结:像泡沫板一样飘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头一样没在水中的叫沉。

(二)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商量记录方法。

1.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

3.商量记录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觉得哪个可以表示沉?哪个表示浮?老师根据幼儿的猜测进行记录。

(三)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探索并记录沉浮现象。

1.老师:现在要请大家来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交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把东西放入水中,一人进行记录。放的小朋友每次选一个东西,轻轻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让他在水中,不要拿出来了,记录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进行记录。(认一认小朋友的记录表)2.两人合作探索沉浮并记录。

(四)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交流、分类。

1.教师:你猜对了吗?经过实验,结果怎样?(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验结果,在集体记录表中队每个物体逐一进行沉与浮的情况记录。)2.教师:现在我们给这些东西来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导幼儿根据沉与浮进行分类,每组有两个小筐,请把能沉下去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来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上的筐里)3.幼儿把材料按沉和浮分类,刚才还有问题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师这边再来试试。

4.交流:大家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五)小结,扩展幼儿经验。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把物体放到水里,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你还看见过哪些东西是浮在水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如果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过来试试。(轮船、鸭子等是浮的,石头等是沉的)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不仅仅对学生来说有趣、有吸引力,还在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同时,这两个现象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宇宙天体是运动着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是必需的,也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素材之一。

1.学生认知情况分析: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个别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个合理的猜想。

2.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因素分析:日食和月食是学生听说过或者查阅过的两种感兴趣的天文现象,相对来说学生对月食了解的多一些,而对日食的了解相对较少。但学生的学习并不会以为感兴趣就能有秩序的完成,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份兴趣来做科学的引导。

3.学生的实验方面状况分析:这节课内容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只能设计模拟实验,因此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比较困难,我让学生结合教科书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降低难度,使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

1.科学知识与技能知识——知道日食、月食是自然现象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活动,能对问题结果进行猜测,形成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根据有关信息作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事实,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乐于合作交流,保持并发展乐于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一

经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本学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总课时28课时。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人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原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昼夜与四季》在小学不再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岩石与矿物资源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1、指导学生探究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

2、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制作的初步技能。

3、认识动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人类进行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4、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利用多种方法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和矿物的用途。

5、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知道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6、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质疑,使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进步,在质疑与批判中成长。

重点:神奇的机械、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人体的司令部 难点:形状与结构、岩石与矿物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机械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它指导学生探究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知道一些复杂机械的构造原理,将学生的探究和认识引向机械装置以及较为复杂的机器构造原理,是学生了解人类发明创造劳动工具历史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二、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单元选取工具中涉及力变化的部分,介绍一些我们生活和劳动工具的原理。机械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的总称,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刀子、斧子、钳子、剪子、扳子、滑轮、螺丝钉、自行车、缝纫机、汽车、拖拉机、机床、起重机??小到一根缝衣针,大到像航天飞机那样的庞然大物,都是机械。无论这些机械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如何,它们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机械,也就是简单机械构成的,这就是本单元从最基本的简单机械引导学生探究的出发点。在本单元列举的简单机械中,杠杆是学生在无意识间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简单机械之一,滑轮和轮轴可以被看做杠杆的变体,斜面则属于与杠杆不相同的一类学生常见的简单机械;转动装置则将较复杂机械的工作部分相连,发挥力的传导作用,使得必要的简单机械能够完成力的衔接,形成机器,从而发挥更大的 作用。

机械是一种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装置,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有时会在诸多场合见到它们的身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然而,学生却很少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简单机械人手,以一系列的启发式的问题为课题名称,激发学生探究和认识的兴趣,引领学生在诸多研究活动中认识机械、了解简单机械。 本单元是采用总一分一合的思路来进行内容建构的。 “总”,就是指导学生从总体上认识机械。它主要是本单元的第1课“什么叫机械”。

在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多个机械物品,阐述什么是机械,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差异,使学生了解机械的作用和机械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由来已久。 “分”,就是选取四种简单机械逐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它主要包括本单元的第2—5课,即“怎样移动重物”、“斜坡的启示”、“拧螺丝钉的学问”、“国旗。怎样升上去”。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既巩固对机械的的总体认识,也为接下来认识机械中力的传递打下基础。在这四课中.各课主要研究一种简单机械,皆从启发解决现实问题人手,指导学生探究该种机械的作用,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第2课:怎样移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结构、作用以及用途。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杠杆的价值;在了解杠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在研讨杠杆的用途中,认识杠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第3课:斜坡的启示。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形态、作用、用途以及坡度大小对所需施力的影响。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在控制坡度这个变量的实验中,研究坡度大小对所需施力大小的影响;在制作变形斜面和讨论中,发现斜面的变化和用途。

第4课:拧螺丝钉的学问。引导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作用和运用。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轮轴的作用;在观察中了解轮轴的结构;在实验中较全面地认识轮轴,即用力大小的秘密;在讨论与交流中,发现轮轴的广泛运用。

第5课:国旗怎样升上去。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及其各自的作用。学生将在观察中认识滑轮的构造,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在组装并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中,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效。 “合”,引导学生从力传递的角度理解简单机械的组合。它主要是本单元的第6课,即“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从自行车的链条传动人手,引人机械传动,指导学生认识传动装置的种类及其功能,明白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从力的传递角度,阐述机器是简单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二

1.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

3.乐意在小实验中与同伴交流,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

1.包装好的奶粉足量,被子、调羹每组一份,搅拌棒若干。

2.每人三个一次性被子(里面放有相同数量的饮用水),一根搅拌棒,一个透明杯。

3.各种果蔬汁、酱(苹果、香蕉、胡萝卜、番茄等)。

一、谈话引题

策略1.教师出示整包奶粉

2.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指导语:1.这是什么?你喝过吗?谁泡给你喝的?

2.怎么泡呢?一起来看包装上的说明。

二、泡奶粉

策略1.教师出示三个杯子,杯中放一样多的谁。

2.三个被子中加入不容量的奶粉,引导幼儿观察奶粉浓度的不同。

3.幼儿尝试泡奶粉

指导语:1.三个一样多水的杯子,分别取名为1号杯、2号杯、3号杯。

3.根据你的口味,去试试泡一杯你喜欢的奶粉吧。

4.交流讨论:你在泡奶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奶粉泡在水里不见了,这是溶解现象。如果杯中的水量不变,奶粉加多,味道就浓,奶粉加少,味道就淡。

三、调配果味牛奶

策略:1.教师出示苹果汁、番茄酱等。

2.将自己的果味牛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

指导语:有了这些水果蔬菜酱的加入,我们可以调配一杯果味牛奶。制作好以后请给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三

回顾4年来科学探究学习的经历,明确、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初步理解科学探究中各步骤之间及各步骤与科学探究主题的关系和作用。将4年来所经历的科学探究实践,上升为初步浅显的理性认识,为今后中学的学习作好准备。

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小纸条(各组必备)

1.组织学生对本学期科学学习进行简单的回顾,有哪些感受?

2.那么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学习呢?静心回顾写写各自的探究经验和教训。

1.说说你最感兴趣或最难忘的科学课堂学习,在那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分别尝试了哪些方法和步骤?请分别写在一张小纸条上。

2. 拼接“探究之龙”

3.交流排序结果,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问——猜想——设计研究方案——实验调查搜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做出科学结论。

4.教师讲述以上便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具体的研究活动,有时也需要对这些过程作适当调整。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四

1、学习拧盖子。

2、能给瓶子配上合适的盖子。

活动重点:学习拧盖子。

活动难点:能给瓶子配上合适的盖子。

1、带有拧盖的、大小不同的两种塑料瓶子若干。

2、可以放进瓶子里的小木珠或小玩具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1、开始部分:引发兴趣,探索尝试。

宝宝们,你们瞧老师这有什么呀?(出示装有小玩具的瓶子),老师也给每个宝宝一个瓶子你们也把瓶盖拧开,把玩具装进去吧!

给每个宝宝一个带盖的瓶子,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拧开盖子,把小木珠或小玩具放进瓶子。

“宝宝试试能把小木珠放进瓶子里么?”

2、基本部分教师示范,宝宝练习。

(1)教师选大的瓶子,慢慢地演示给宝宝看,如何把盖子拧在瓶子上。

“像老师这样拧,对了。把盖子拧紧了,小玩具就不会掉出来了”教师适时指导:“往这边拧不动了就再往那边拧试试”

(2)“找朋友游戏”配配对。

将大小不同的瓶盖混放在一起,请宝宝给不同的瓶子寻找正确的盖子拧上。

“这一个盖子太大了,这个盖子刚刚好,宝宝你也来试一试。”

3、结束部分:给音乐伴奏。

宝宝们真能干,帮瓶盖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它们可高兴了,让你的瓶宝宝随着音乐来跳舞吧!(放宝宝熟悉的音乐)。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五

2、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教师准备菊花、牡丹花、郁金香、蝴蝶兰的图片和这些花卉的介绍;

2、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到公园或周边收集花瓣。

歌曲《我的小花园》

1、师:小朋友们,刚刚这首歌里都有什么呀?

幼儿:花园、白花、红花……

2、师:那你今天给我们大家带来什么花啊?

幼儿介绍自己收集来的花的颜色和名称。

(一)、播放向日葵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向日葵”;

2、是什么颜色的?介绍向日葵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3、、向日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是跟着太阳转,向日葵完全开花之后就不再跟着太阳转了;

4、它的果实就是你们吃过的“葵花籽”。

(二)、播放百合花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百合花”;

2、是什么颜色?花色还有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

3、介绍百合花呈钟形、喇叭形。

(三)、播放牡丹花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牡丹花”;

2、是什么颜色?花色还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

3、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称。

(四)、播放蝴蝶兰

1、猜猜这是什么花。它叫“蝴蝶兰”;

3、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些花,你们觉得花儿美吗?小朋友们可以看看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的花,你发现了别忘了要和我们大家分享哦!

在歌曲《我的小花园》中结束。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六

1、认识常见的石头,了解岩石的自然属性——风吹不动,火烧不怕等。

2、感受岩石的人格化特征——坚定、沉稳。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1、各种各样的石头若干。

2、挂图第11号《我,还是我》。

一、出示各种各样的石头。

2、摸一摸石头是什么样的?把石头往地下扔、滚一滚,看看石头会怎么样?

3、石头有什么用处?

4、小结:石头的颜色有灰色的、有发白的、有红色的……,石头的形状有椭圆形的、有圆形的、有尖的……,石头很坚硬,不会砸碎,石头很重……,石头有的很光滑,有的很粗糙……。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造桥……。

二、岩石的故事。

1、刚才我们玩过小石头,而很大很大的石头叫岩石。我们来听一个“岩石的故事”。

2、结合挂图,老师讲述一遍故事。

三、岩石的样子。

1、风很猛地吹过来,小草大树怎么样了?岩石又是怎么样?我来做做岩石的样子。(全身肌肉紧绷,感受岩石抵御狂风的样子。)。

2、雷和闪电来了,动物们怎么样?岩石又是怎么样的?(带领幼儿表现岩石昂首挺胸,坚定勇敢地样子。)。

3、大火烧起来,岩石怕不怕?小动物怎么样?(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岩石无畏无惧的样子。)。

4、大雨“哗哗”下个不停,岩石怎么样?(带领幼儿共同表现岩石无畏无惧的样子。)。

四、小结:岩石是风吹不动,火烧不怕的……。

小百科: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其中,长石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石英则是数量第二多的矿石。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七

1、乐意参与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了解人的哪些部位怕痒,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

3、尝试在玩“找痒痒”游戏中学会简单的统计。

知道准备:幼儿对身体的部位有一定认识。

1、民间儿歌《挠痒痒》

2、学具:羽毛、毛笔、草、玩具、瓶子、勺子等操作材料每两人一份。

3、统计表人手一份。

1、湘西民间游戏《挠痒痒》儿歌导入。

儿歌:磨子磨,铲子铲,蚂蚁子抠手板,砍三刀,伸手杆,噶哩哩。

(1)请一位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游戏,并请幼儿说说其感觉。

(2)衣所有幼儿玩游戏,重点:自己挠自己痒痒不觉得痒,别人挠了才会痒。

(3)根据上一发现,请幼儿相互配合玩游戏。

2、哪些物品挠会痒。

(1)讨论:除了用手挠会痒,还有什么会让你觉得痒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材料。

(2)随意取身边的物品进行痒痒尝试。

并小结柔软的物品最能引起痒的感觉。

(3)操作活动、游戏。

科学光与影的教案篇十八

1.学习6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七个小矮人头饰若干,游戏操作材料,胶水若干,flash课件。

1.设置情景,激起幼儿兴趣。

师:(读一遍信)小矮人们:白雪公主现在已经被我囚禁在了城堡里面,我马上就可以变成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了,路上已经被我施了魔法,你们快放弃营救白雪公主吧,哈哈哈……小勇士们,你们有信心救出白雪公主吗?(有!)好,那我们出发吧!

2.第一关:通往城堡的小路一复习6的分和与组成。

师:这里是通往城堡的一条小路,可是被恶毒的皇后施了魔法,竟然有很多大蜘蛛挡住了去路,我们怎么过去呢?瞧,那有个指示牌,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读一遍指示牌内容:只有用含有正确答案的数字之箭才能将蜘蛛杀死)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蜘蛛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难题吧!个别回答。(利用在蜘蛛身上画出6的分成式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因为6可以分成1和5,所以应该用含有6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集体回答。(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应该用含有2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以此方法,说出6可以分成3和3,4和2合起来是6……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3.第二关:城堡大门——看图列式,并能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城堡大门)

可是城门被施了魔法,必须按对密码才可以,这可怎么办?看,有个通告! (读一遍通告)(请你根据大门上显示的图片列出相应的算式,你会发现惊喜!)

我们赶紧来看看有哪些题目吧!(根据相应的图片,请幼儿列出相应算式3+3=6 6—2=4 1+5=6……)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869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