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馆调研报告(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20:36:04
最新科学馆调研报告(优秀8篇)
时间:2023-11-30 20:36:04     小编:曼珠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一

城关**镇历史悠久,人文及自然景观丰富,交通便利。全镇辖6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34个村民组,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16874亩,水面13000亩,总人口1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7%。

20xx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产值36。4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财税收入2673万元,同比增长2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长20%。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县首位。全镇民营工业企业总数已达241家,个体工商户3922家。目前已形成了以棉纺织、塑料、医药、食品加工、皮革制品、木业加工、机械加工等7大支柱行业为主的民营工业体系。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全镇共建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4个,面积6000亩;小杂果生产基地3个,面积1800亩;建成规模达140万袋的食用菌生产基地1个;建成段庄等生猪养殖专业村5个,金庄等蛋鸡养殖专用村4个;依托万亩龙湖建成了绿色高效水产养殖基地,以陈州酱菜、玉龙棉织、淮山羊皮革等农牧产品加工业为龙头,不断拉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带动了全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中央“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发展,加快农业人口转化;政府也提出了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市县20xx年经济工作会议也分别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这些都为我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区位优势:淮阳地处豫东平原,位于周口市的中心。我镇是淮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商、漯双、106国道、大广、商周高速等主要交通干道贯穿我镇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3、旅游资源优势:我镇辖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太昊陵天下闻名,万亩龙湖环绕全城,水域面积4263亩的东湖,自然生态保护良好,各种珍禽鸟类及两栖类动物繁多,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4、经济基础优势:目前全镇民营工商业企业已达241家,一批种植、养殖专业村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格局初具雏形,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为我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不利因素:

一是我镇人口基数大,土地面积少,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缺乏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项目,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我镇属城建规划控制区,一体化建设面临着城建规划、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

根据以上调研情况,我认为,要实现我们城关**镇城乡一体化发展,须要充分发挥五个作用,实现在五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发挥一体化制度的保障作用,实现发展观念的突破。从思想上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观念,树立统筹发展的思想,尽快建立城乡统一衔接的发展机制,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充分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使城乡在发展机会上实现均等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二是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实现管理体制的突破。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壮大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不断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力和集聚力。最大限度地“化”农村为城镇、“化”农民为市民、“化”农业为非农产业,带动乡镇发展。今年我们城关镇将把大宋、蔡庄两个城中村作为城镇化改造试点,整合土地资源,消除空心村,建设现代化的农民新居。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将实行办事处带行政村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使城中村群众真正纳入城镇管理。

三是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实现农村改革的突破。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大省和农业大市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开创了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以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把更多的土地交给种植能手、经营大户,实现土地集约经营,使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我们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将环万亩龙湖的蔡庄、从庄、贾庄、白阁几个行政村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依托“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月”这一平台,建设环龙湖生态农业观光带,打造“中原第一荷”品牌。

四是发挥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实现农村公用事业投入的突破。要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使城乡居民享有比较均等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基本公共文化的机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良好生活环境。当前,尤其要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五是发挥城乡产业的支撑作用,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在产业上下功夫,把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城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建立城镇工业向周边合理有序扩散的机制,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增强以工哺农的能力。农村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就我们城关镇而言,20xx年,我们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上,将重点规划建设好五大产业基地。一是以淮阳县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依托太昊陵 4a 风景名胜区,根据白楼、张庄、苏马庄、苏花园、金庄等行政村的群众有生产木香、泥泥狗、布老虎等旅游产品的传统习惯,将这五个行政村打造成旅游产品生产基地。使产品由低档升级为高档,经营由分散整合为集中,生产由无序引导为有序,采取公司+农户、龙头带基地的模式,拉长旅游产品产业链条,形成旅游产品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大幅提高当地群众收入。二是依托淮阳县被定为全国“畜牧养殖大县”的优势,在现有段庄、金庄、团结、孟楼、从庄、贾庄、北关等畜牧养殖专业村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华英、大用集团为龙头,将以上行政村建设成畜牧养殖基地。三是依托龙湖水资源优势,以东关、南关、西关、苏花园为主体,整合全镇水产品养殖资源,发展规模养殖,精品养殖,打造“龙湖鱼”品牌,建设水产品养殖基地。四是依托城郊优势,将团结、张庄、孟楼、金庄、从庄等行政村发展为淮阳县城的绿色菜篮子,打造出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五是以南关、蔡庄为载体,以陈州酱菜有限公司为龙头,发挥食品加工、豆制品加工、面粉加工的传统优势,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1、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统一的城乡产业布局规划,通过统筹产业布局形成城乡产业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新格据,努力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平台,带动全镇乃至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2、要重视城建改造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实施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组装,积极推进城乡管理的一体化和城乡基础建设的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的载体作用,使农民尽快看得见城乡一体化所带来的实惠。

3、市县要制订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城建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安排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医疗保健等均衡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4、要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网络体系,建立起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层次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进城乡政策一体化。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资源向集约集中,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努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二

1、尽快实行综合学分制度,使德育工作成为人人的工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增加过程性评价。

2、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没有一支好的德育工作队伍,德育工作上台阶是十分困难的。

3、加强内容针对性较强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如人文素养、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注意培训方法灵活多样,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改变教育环境,加大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增强德育工作的氛围,提高德育工作的可行性。

5、改善学生评价标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改变教育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文化活动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把学生的活动引入正道,要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教育感化学生。

7、实行德育教育全员化,实现专职与兼职并举,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和制度保证。

总之,使我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和实效性增强,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文化管理是德育工作最好的方法,只有重视并审视轻校的文化,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出经验管理的泥潭,迈上科学管理的台阶,步入文化管理的殿堂。也只有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得全校达成了全员育人的根本,文化建设的归宿,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社会乐于用,才能建成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三

本文目录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学校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见。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自觉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把大人才观摆在突出的地位,这样我国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技竞争力,而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能力还是科技竞争力,都离不开入,离不开人才。目前我国需要大批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我国才能形成世界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调研地点;多媒体教室

调研主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调研过程:1、分组讨论         

2、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支部书记做最后总结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明确了影响学校和谐发展的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部分领导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较少等。

第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总体情况看,学校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人才、学科带头人紧缺,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名师较少。

2、学校各项制度有待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执行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前后连贯不够。

第三,后勤管理有待加强。

二是教工和学生住宿住宿及用水条件亟待改善。

第四、后进生管理和转化工作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

为了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深入群众。

二、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兴校之本、强校之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首先,突出重点,筑造凝聚人才的高台。目前,学校的发展是全校教职工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我校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根本出路。对于学校的发展,主要领导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教职工对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对结局不明朗,看不到希望,这是部分教师工作不主动,不热情的主要原因。学校可在适当时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情况,统一思想和认识,同时抽调得力人员,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进程表。各部门召开教职工会,展开讨论,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其次,更新人才观念,全面推进人才兴校强校战略。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坚持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才规律,克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行为;要注重人才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要加强培养创业型人才。第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人才兴校强校战略的实施。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保证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实施。

三、加强校风建设,创新德育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校风班风学风的管理水平。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制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把构建文明校园工程,夯实基础,稳固框架,净化表象。赢得社会认可,家长满意。使得学生能在安全和谐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学校要努力加强后勤管理,要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得到县政府镇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尽快解决制约学校发展问题。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将进一步自查自纠,边学习边整改,以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面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创新了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载体,是一种新的集体经济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提升农村养殖户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榆林村及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榆林村位于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北部,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穿境而过,把榆林村分成南北两部分。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土地面积3168亩,其中耕地1974亩。全村现有人口1650人,分为三个村民组。榆林村有孙、冯、贾、贺、李、王、苗等十余姓氏,村民勤劳诚实,民风淳朴。榆林村畜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村有养猪、养鸡、养鸭、养牛等养殖户三十余家。3月,榆林村十余家养猪、养鸭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郑州高新区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本70万元,养殖户共十家,其中,养猪养殖户九家,养鸭养殖户一家。目前,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近xx头,肉鸭3万余只。多年来,各养殖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经营规模小,扩大规模融资困难,管理水平低,饲养牲畜、家禽因疾病等遭受损失巨大,农产品销售价格不高,集体定价困难等诸多因素是促使各社员联合设立合作社的主要原因。

二、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组织机构完整,管理制度完善。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健全了经营、管理、监督、财务等机构工作职责,完善了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学习培训、档案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运作。

2、办公场所独立,办公设施完备。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办公地点设在了榆林村村委会,有独立的办公室,并且正式挂牌,借助村委会办公条件,该合作社设施齐全,空间宽敞,条件舒适,气氛融洽。

3、无私奉献,创建初期管理人员不计报酬。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理事会、监事会、财务人员等管理层次成员全部主动放弃了工作报酬,提供无偿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极大地推进了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二是在经营内容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合作社能够围绕生猪、肉/蛋鸭等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民主办社。合作社由养殖户自愿组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内部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四是在办社宗旨上,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合作社对成员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资供应,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五是在盈余分配上,让社员得到实惠。合作社无偿、低偿为社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辅导、信息发布,甚至无偿提供良种等;帮助社员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按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后销售;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盈余按交易量实行二次分配,给社员带来实惠。

三、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带来的积极影响

1、参合养殖户养殖规模相应扩大。合作社成立以后,参加合作社的各养殖户信心增强了,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目前养殖生猪效益远远不如前两年的形势下,各参社成员都相应增加了养殖规模。近期,合作社社员都已经或正在建设新的猪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2、合作社成员经营管理得到加强。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理事长陈长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郑州高新区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来管理组织合作社,在养殖户养殖小区的管理、饲料的购买、生猪和肉鸭的饲养以及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都不断加强统一管理。目前,合作社基本形成了数个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合作社组织人员对各养殖小区内外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粉刷,制作了统一的养殖小区牌匾。合作社整体基本实现了生猪饲料的统一购买,饲养过程标准化生产的制度正在积极探索制定中,合作社农产品的销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渠道。

3、合作社示范和带动效应开始突显。合作社的筹备设立是在大学生村干部杨明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郑州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进行组织的。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才决定了成立后的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完整、制度健全、经营规范和运作有序。做为郑州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筹备设立之初就备受榆林村以及周边养殖户的广泛关注,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开始突显。《郑州高新报》和《郑州日报》都对合作社的成立以及大学生村干部在合作社成立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做了相应报道。该合作社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引起榆林村及周边养殖户的关注,在森地鑫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沟赵办事处牛寨村和岗崔村养殖户多次专程到榆林村学习经验,并积极与大学生村干部杨明星取得联系,咨询合作社成立的相关手续,打算成立自己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牛寨村和岗崔村的养殖合作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将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森地鑫养殖合作社被许多大学生村干部同事亲切的称为“榆林模式”,并且获得较大范围的推广,榆林村养殖合作社的星星之火,逐渐成为高新区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燎原之势。

4、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正在积极洽谈中。长期以来,农村养殖户一直走着小规模、低效益、重污染的“小农养殖”模式,在家庭式的养殖羊肠小道上蹒跚前行。“小农养殖”模式的弊端在于规模小、效益低、污染严重。而污染问题已经是家庭式“小农养殖”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重要问题。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一般都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往往养殖场周围都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让人很远都不敢接近,养殖场周边居住群众往往意见极大,但是又无可奈何。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困扰了养殖户多年的顽疾。首先,合作社从管理上对养殖户养殖场所产生的动物粪便进行统一堆放处理,并准备建立大型沼气池来解决动物粪便的消耗问题。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正在积极寻求新型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准备引进具有猪舍易建、节能增效、生态环保、效益显著和安全放心的生态养猪新技术。生态养猪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使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极大的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进而在榆林村乃至整个郑州高新区养殖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推动饲养技术的革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面临的困难

1、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合作社健康发展。近两年来,由于生猪生产供过于求,h1n1流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猪肉消费的大幅度减少,生猪价格一路下滑,曾经一度跌至盈亏线下。养殖业特别是农村生猪养殖户经营效益大不如前,甚至出现了亏损和严重亏损的情况。鑫地鑫养殖合作社的成员多数养殖生猪,因此受影响普遍较大。资金积累不足,银行融资农民个人授信额度较小,养殖户个人扩大规模多数受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合作社引进技术,推进沼气项目因资金困难更是举步维艰。

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难度大。虽然合作社成立已经半年有余,但是由于合作社成员多年来一直习惯于分散养殖,至今合作社统一管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其原因,投资资金困难,合作社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让各参社成员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是重要原因。另外,合作社负责人文化程度不高,信息闭塞,受到的管理知识培训较少,管理水平有限也是重要原因。合作社负责人在合作社威信度不高,在农村这种乡土文化深厚的环境中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一方面,近年来,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希望,但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惠农政策大都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具体实施的为数不多。就郑州高新区来讲,因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工业经济始终是其工作的重点,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度就略显不足。具体表现为,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做为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合作社,至今没有获得高新区管委会任何的资金、政策、管理培训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扶持政策具有短期性,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困难。具体表现在,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在办理合作社成立手续中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审批标准。森地鑫成立之初,手续齐全,一周就办下来了营业执照。但是随后的牛寨村和岗崔村办理手续时,工商局以需要办理环境评估等前置手续为由,至今没有给他们办理,严重打击了两村养殖户的参社建社积极性。

五、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下一步打算

1、加强管理,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向管理要效益,以产品赢得竞争力”是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定的经营方针。合作社成立以来,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既定方针做的,合作社从统一购买生猪饲料开始,逐步推行养殖过程的标准化生产,以高品质的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合作社整体基本实现了生猪饲料的统一购买,养殖过程标准化生产的制度正在积极探索制定中,合作社畜产品的销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渠道。

合作社从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入手,对各养殖小区内外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粉刷,制作了统一的养殖小区牌匾,基本形成了数个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另外,加强了猪舍的清洁卫生、动物粪便的集中统一堆放处理等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方面管理,树立了合作社养殖户与非合作社养殖户的较大区别。生态养猪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使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极大的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提高,进而在榆林村乃至整个高新区养殖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饲养技术的革命,起到更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品牌化经营,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今后,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建立自己的畜牧网站,推广合作社引进开发的养殖新技术,广泛宣传合作社畜产品,为下一步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奠定基础。另外,准备注册“森地鑫”涉农领域商标,通过开展品牌化经营,不断增强合作社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合作,迈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合作社养殖规模的不断过大,养殖畜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合作社与饲料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肉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就成为必要。今后,合作社要加强与养殖相关大型企业的联系,不断寻求合作机会。通过与养殖相关企业的接触合作,走出“养殖户-合作社-企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

4、加大投入,向养殖业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与养殖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只是合作社发展的第一步,等到合作社发展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了自己的资金积累以后,计划建立合作社自己的大型沼气项目,不仅可以集中处理秸杆及养殖户动物粪便,还可以为榆林村及周边村庄提供沼气取暖做饭,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养殖到建立自己的饲料加工厂,生猪、家禽屠宰厂,食品加工厂,走渐进式农业产业化道路。

综上,响应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顺应中央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沟赵办事处榆林村成立了郑州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相信在上级党和政府各项富民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勤劳勇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艰苦创业的不懈努力,榆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必将在引领高新区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开发建设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农民运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巨大成功。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一、我班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还不够规范、不够细致

班级管理上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於潜一小教育教学常规》措施落实还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还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课堂教学上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三)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由于我班的特殊性,学科教师变动比较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

(四)课堂效率不高

二、影响我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制度执行)有待加强。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为载体,目前我班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还不够完善,需要建立健全。

三、对提升我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二)坚定“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四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和市教育局第一阶段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宣传、学习、讨论、测试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效果。第一阶段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

自市教育局党委召开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之后,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于10月19日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布置学习教育活动。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为首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校党员教师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会议传达了市委和市教育局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日程安排,对学校开展活动进行具体部署。校长汪金月、党总支书记刘应会分别作了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参加学习、教育、查摆、整改等各项活动,切实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为了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学校在校内外悬挂多条标语营造浓厚气氛,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等进行大力宣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调研阶段,学校共出了八期学习简报,二期学习专刊,更新了三次《学习园地》的内容,做到了党员老师人人积极学习,非党员老师也努力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组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培训工作,确保学习教育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在第一时间将学习资料,整理并上传到学校校园网上,供教师们自学时浏览。每周组织不同学习小组的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在这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我校教师共完成学习笔记近百万字,人均达一万五千余字,学习心得体会52篇。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有:

一是坚持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和自学。此外,学校总支书记对党员和班子学习活动亲自进行辅导,亲自讲课,为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组第一次突击来校检查时,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笔记均被评为“优秀”等级,充分说明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带头学、老师也不落后的良好局面。

二是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学习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制定了活动的出勤、请假、补课等各项制度,并严格落实,对因病、因公外出等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责成专人进行补课,保证了学习时间。

三是外请专家作科学发展观辅导报告。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活动中,我校专门请了市委党校龚炳南教授、市社科联主席卢克清到校讲解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如何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教育,来发展我们的学校,全体教师听了报告后都获益匪浅。

四是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组织党员干部一边学习,一边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进行对照分析,谋划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大落实和改进力度的具体环节,为第二阶段查找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活动中,我校四十四名在职党员教师共撰写了52篇心得体会文章,其中五篇优秀文章上送到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

五是结合学习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召开了讨论交流会。以“我为教育献一策”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党员干部人人发言,非党员老师也积极献策,畅谈了学习后的收获和体会,收集了三十余条对学校发展有积极作用的计策。

六是通过调研促学习。在新形势下,探讨家校沟通的新渠道、新机制;如何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怎样提高教师待遇,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些调研课题都是学校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认真讨论后拿出的,然后每个班子成员带领部分党员老师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促进学习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这种以调研促学习的活动,让每位党员更党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刻用意。

七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参加理论知识测试,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内容。

一是通过理论学习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学习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分析党员干部队伍实际,对共性问题集中组织学习,对个性问题要求党员自学。总支部引导党员自觉检查是否做到真学真懂,是否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之中。

二是通过转变作风构建科学发展的保障。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自觉征求群众意见,倾听他们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在全校大会上,学校就老师的会纪会风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全体教师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会纪会风来看教风校风,从而实现学习后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是通过服务发展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学习教育中,大家普遍感觉到,自身的素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除集中学习外,都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学校多次在周末休息时间或利用晚上进行学习。学校网络资源十分丰富,鼓励党员干部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视野。

四是学校把立足为师生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教学活动月”组织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增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加强教师课间安全督导,创造文明和谐校园;引导全体师生甘于奉献,切实解决教职工困难,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五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20xx年实验教学工作检查小组,于20xx年11月15~18日,对江龙、本寨、沙子、募役、丁旗和大山六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对抽到的乡镇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

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该校三至六年级班级数或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一般每年级2—4组,每组5人,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担任科学课的行政领导必做)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

实验结束,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一)总体情况

1、实验开出率: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但实验开出率较低,从拟定的实验目录来看,部分学校严重压缩学生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本次调研活动,共抽查学生 人,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占 ,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占 ,完全不会做的占 ;共抽查教师 人,能按要求完成实验的占 ,不能完成实验的占 。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极需提高。具体体现在:

(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

a、《拓印树皮》实验,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三个烧杯大小不一,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造成蚂蚁到处乱跑,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e、《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没准备投影绘图纸,直接在课桌上投影绘图,造成环境污染。

(2)操作不规范

a、使用搅拌棒时,严重碰撞烧杯杯壁及杯底,并在没清洗的情况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乱使用。

b、使用温度计时,不注意液柱是否断开,手心接触红色液泡造成读数不准确。

c、使用测力计时,对测力计上出现的两类刻度分辨不清,读数方法不正确(俯视或仰视)。

d、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机点燃。

e、《溶解的快慢》实验,用凳子脚压碎糖果,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往往是兼职的,教师工作量重,并且更换频繁,每一年对科学学科来说,新教师是难以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的。

3、教学仪器闲置,教师很少用或不用。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六

(一)中心问题:学校进一步发展问题。涉及学校发展,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党风廉政等内容。

(二)具体设置的调研内容

4、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5、目前实际问题:你认为学校、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哪些?又怎么解决?

1、调研范围:部分教职员工;部分典型的家长。

2、调研组织:成立了党总支部书记、校长xx任组长,副校长及xx教育支部、xx教育支部、xx教育支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学校科学发展”专题调研小组。专题调研工作小组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收集反馈资料、信息,负责梳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3、调研方式:调研人员深入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电话采访,开通调研热线电话,设立网站留言专栏,在学校内部设立征求意见箱。

4、调研要求:务必要得到第一手真实的材料。调研人员态度要和蔼,要为被调研人员保密。

经过全体调研人员的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形成如下的共识:

1、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办学品位是可行的,只要我们坚持加强师徒建设,促进良好的教育风尚形成;发挥少先队等群团组织,拓展教育渠道;突出乡土特色,抓好阳光体育;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2、加强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内涵的设想是能够实现的,开展布局调整,融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家校联系,争取社会支持。实施校务公开,做到言畅事通。

3、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是势在必行的,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给骨干教师创造机会,把农远工程落到实处,狠抓校本课题研究。

4、科学管理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务实的,要建立科学细致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的常规督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倡导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经营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全面的学生评价。

5、加强控辍保学,全面确保学生指数是硬性的,控辍保学工作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任务,不可懈怠。要依法控辍,劝学控辍,助学控辍,爱生控辍,制度控辍相结合,把控辍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

一是服务意识仍需加强。从中心学校的主要业务都是服务性质的,加强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二是客观条件限制。如硬件建设等等,都是学校单方面力所不能及的,尽管中心学校今年多方筹集资金添置了仓里小学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和村小学、雷山小学校园广播系统等,但是仍然不能满足19所小学的工作需求,筹措资金牵扯着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多,要完全满足中心学校的所有小学,任重道远。

三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19所学校的一致的认同。对于中心学校来说,目前很多的制度和规章,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积累更多经验和教训,建立健全新的制度和规章,并不断完善、修订,同时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七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评价,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教师置于全部社会关系中,对教师的工作经历和社会

生活

组成的变量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科学、客观的教师评价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应当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和整体的教育效益观的指导下,立足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来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教育价值观在于自动规范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其判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之间在境界、层次上的区别,而教育评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教育价值观的对象化和具体化。

由于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而教育产生的许多影响,其性质和程度又很难用量化的方式加以评判,所以在评价教师教育质量时,应当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以全体学生各个方面的受教育质量来衡量和评价。

正确的教育效益观应该是既关注教育的过程,也重视教育的结果;应该是上课等教育活动产生的直接效益和教师素质等潜在的教育因素产生的间接效益的统一,应该是当前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

1、着力构建一种注重发展、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取向。有效地教师评价应该是对教师现有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对工作的情感和态度、现在的工作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与可能进宪完整的、综合的评定。它不仅是对教师现有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潜在价值给予肯定。评价是一个过程,它根据教师现在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方向,定期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的目标,并依据评价提供的信息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需求,明确继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标。

2、着力构建一种激励性评价为主的教师评价机制,依据评价结论对教师进行的奖惩、评职称、晋级、聘任等都是满足教师需要的手段,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是实现教师评价目的的保证。在有效的教师评价中应恰当地运用奖惩与发展,使两者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

3、着力构建“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科学发展观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所以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评价者必须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4、着力构建完备的和可行性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要有多维度性和发展性。参照教师的职业性质和

专业

化要求,至少应当从三个维度考查教师的表现:第一是教育维度,即从教育者的角度考查教师的素质、表现和成就,其中教师的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等能力素质的评价需进一步深入;第二是

学习

纬度,即从学习者的角度考查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断自我完善的表现和

成绩

;第三是创造纬度,即从创造者确定考查教师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

(2)权重分配应合理。为了保证评价中重要因素在总体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可采取适当增大其权重的方法,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可适当降低基本素质的所占权重,适当扩大教学水平的所占权重。

(3)评价体系应体现个别差异。在任何一个教师团体中,教师均在如何最好地实现个人业务发展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和选择。要对有经验的教师和新教师两类不同群体实行有区别的评价。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评价标准比较固定,对于新教师评价标准会因新教师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4)应处理好两对关系。第一,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就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言,教师在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同等重要,成功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都是两者有机结合的结果。第二,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教师评价的指标应当尽可能量化,但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大量无法计量的因素。因此教师评价中,既是坚持定量分析,又要有定性分析,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5、着力形成使教师评价的整体功能充分实现的评价结果。影响教师评价的因素是复杂的,在使用评价结果时,首先,必须仔细分析以减少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其次,对教师评价结论的解释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你现在在哪里”,即指你所在群体中的坐标体系里所处的位置,这样可能让教师明白自己在“小团体中的自我”;二是“你可到哪里去”,即你的“最近发展区”,带有导向性,教师可以自己的过去、潜能、自身发展作为标准来评价“时间发展序列当中动态的自我”;三是“你

怎样

到达你的‘最近发展区’”,即指你今后发展的步骤、条件和方法。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应用评价结果,对教师表现出清晰的教育展望。评价结论更应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不是教师的过去成绩。再次,评价者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结论和评价对象的不同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反馈给评价对象。

科学馆调研报告篇八

按照局党工委统一部署和安排, 我校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安排,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就干学校发展、师德建设、师资对队伍建设、教学工作、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教职工、深入学生、深入社区各单位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师生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正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或还有差距的问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本次调研,分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办法,师生与家长采取问卷调查,社区各单位采取走访和座谈及书面征询意见函,调研问题的主题明确,即影响学校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迫切需要解决的)

普遍认为学校近两年来,学校取得了很大发展,学校近两年的发展、进步很大,环境、师资力量、教育质量都有改进。绝大多数人认为学校落实“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与人”管理制度改革目标和“以关爱教育为学校文化特色”的建设是切合实际的,并且取得一些成效。很多教师对现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岗位设置管理,关爱教师发展,后勤保障与服务,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给予了肯定。

学生和家长普遍满意学校为了孩子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普遍认为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体体现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水平的提升,关爱教育的落实,阳光课间活动等多种活动开展促进了孩子素质方面的发展,还有采取各类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各类如收费工作公开公正,明白清楚。

当然,从反馈的意见来看,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善或提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在“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化为 “以师生为本”的思想,致使在某个局部问题上没有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不少教师道出在工作方面,指出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个人教育教学素养和水平急需提高,工作压力大,没有学术引路人,缺少进修机会。后勤保障服务态度和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学校条件跟不上却没有一位提出,可见我们教师很理性分析和思考。

2、年轻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艺术尤其是对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的领悟与操作水平急需提高,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另外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做强好胜意识有待提高。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

3、校园环境及设备设施制约着发展。教学场所的合理配置,教学设备的添置首先要从数量予以满足,很多孩子要求增多图书,改进活动场地,家长、社区各单位认为继续加大投入。

4、家庭教育问题。由于地区等多方面的原意,特殊的孩子较多,有留守儿童,有单亲的孩子,有困家庭的孩子等等。家长普遍地学历偏低,大多只有初中,少有大学学历的,家庭教育理论、经验缺乏,家长的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亟待提高。家庭环境普遍较差,还不少家庭留有旧时农村的许多不良习惯。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连做作业较安静的地方都没有。家长也是力不从心,家庭教育环境亟待改变。面对此状况,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这一块领域工作学校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多一些思考和付出,多一些与家长交流如家访,家长会,保持联系,给家长介绍一些好的教育孩子的办法等等。

是我们尤其是班子成员出于对于教育理解、学校科学发展了解不够全面深刻,我们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同时所应有的坚定的品质和信念还有些欠缺。

如硬件建设、运动场、解决教师生活等多方面问题等等,学校单方面虽力所不能及的。但这不是理由,可是做得更好些,努力更多些。如在办学条件上,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大力搞好硬件建设;在管理上,要不断创新改革思路,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规划,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可加强校际交流,在学校管理、师资研训、教育教学研究诸方面利用领导、师生互访开阔眼界,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并争取最佳效益。发展是有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要有那种人人争着发展,争先发展,人人发展我发展的意念和恒心,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有自己的特点,有思想,有朝气,但并没有太多的成功先例可鉴,尤其是融汇成功经验,突出自己,整合思考等方面上很浅薄,如学校整体管理、文化建设、关爱教育、师生发展等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 四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目前,评价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及全体教师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机制还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备并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

总之,我们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我们要且行且思,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借此次学习活动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031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