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一
摘要: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为乡村教育服务的应用型语文教学人才,本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当前地方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却存在着培养规格知识化、课程体系本科化、教学内容学理化、实践教学分离化等问题。地方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应进行应用转向,思路是:明确培养目标,细化能力本位的培养规格;突出师范特色,设置“五能模块”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意识,搭建知行相融的实训机制。
关键词: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应用转向
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转向对高职而言,早已是共识,对高师教师教育类专业课而言则未必。虽然近些年,地方高师一直强调内涵建设、强调人才培养创新,也取得了突出成效。然而,有些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类专业,尤其是文科类教师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逻辑起点上应用性不明确,或者说意识不强,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过于学理知识化,课程体系本科化,而相对忽略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文章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综合改革为例,就其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向做些探讨。
一、应用性转向的必要性
任何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都要结合社会需求,依据发展新形势而进行。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基础教育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学起点不高的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巩固传统师范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接一线基础教育,突出应用性。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明确逻辑起点有助于理顺理论体系的基本脉络,进而完成对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1]。地方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后面简称语教专业)只有明确了办学的应用性逻辑起点,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深入思考语文教育专业的应用性,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专业本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当前地方高师语教专业人才培养中存有的种种问题。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职业性质来说,语教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应用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从错位竞争的理念出发,地方高师要想实现自身的不可替代,就应强化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着力培养基础教育一线所需的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人才。语教专业是高职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要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2]。与本科汉语言文学相比,师范性、实践性更突出,更定向于实际岗位工作,即为中小学培养语文教学师资。这一职业特殊性实际上就明确了其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因此,语教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植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从教能力,培养规格的设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训平台的构建等都必须要落实到学生“育人实践”能力提升上来。其次,从人才培养的规格来说,语教专业培养的是会“听、说、读、写、教”应用型人才。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语言文字,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兼有不可代替的工具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性。随着国家最近越来越重视母语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来临。语文教学要落实语文学科独有的工具性目标,语教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语文教学所必需的语言、文学、文化等基础知识,更需要掌握“怎么教”的应用能力。通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可以看出语教专业学生将来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拼音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教学,亦即要具备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语文教育专业必须以学习语言文字、文学、文化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教”运用能力为依归。再次,从人才培养的地域定位来说,语教专业培养的是为乡村教育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师院校的重任之一就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而地方基础教育薄弱之处往往在于边远的乡村地区。为乡村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师资,是地方高师院校义不容辞的重任。乡村语文教师除了从事语文教学外,还要承担音、体、美等教学,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所以说乡村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路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乡村语文教师责任重大,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语教专业这种服务面向的地域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具备必然首先是应用型高等教育,毕业生除了“听、说、读、写、教”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些或“吹”、或“拉”、或“弹”、或“唱”的能力,以及文体活动开展组织能力等等,毕业生应该是多才多艺的。最后,从学生专业成长来说,语教专业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虽然作为专科层次的语教专业与本科教育学术型或学科型培养大不相同,但随着学生事业成长,发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初步研究能力还是必要的。在人才培养中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因为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可以促使教师通过长期的自我分析,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可以将教师下意识中偶然为之的体现教学艺术的行为加以强化,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保持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3]。必须培养他们教研意识,要让他们在掌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初步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探讨教学实践的能力,要会开展校本教研,会对语文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与研究,会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创新,会论文撰写等等。要有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意识。综上所述,前面两个是语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常量,后面两个则是变量,语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向正是基于上述4个常量与变量的交织。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明确人才培养“应用为本”的逻辑起点,真正落实“学以致用”,是语教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
二、人才培养现状解析
(一)培养规格的知识化
地方高师院校基本是走“面向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办学定位是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然而,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应用性与服务性。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语文教育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上有7条,与专业真正有关的是3条,强调学生“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知识”,培养目标为“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能从事文秘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当中也提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也是泛泛而谈,看不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职业性与应用性。可见,从培养规格来说,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即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而这明显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不符,势必加强。
(二)课程体系的本科化
合理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课程内容知识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虽然各地方高师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会略有不同,但受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影响根深蒂固,基本上是按照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设置相关课程,也有所谓的七大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如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文学概论等,与本科如出一辙,是缩减版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如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法等,以及选修课如朗诵与演讲、美学基础、应用写作等,亦是如此。另外,各课程模块之间脱节严重,且学时安排不科学,专业基础课学时比例偏大,课程体系没能结合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特质,没有突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能力,不注重应用,因此,学生难免会造成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的窘境。
(三)教学内容的学理化
近些年,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都十分强调课程改革的应用性转向,然而在地方高师,语文教育专业一方面教材受制于本科,教学内容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术的前瞻性等等,另一方面不少专业教师受欧阳修“道胜文至”理论的影响,仍然注重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掌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用过于担心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教学内容普遍忽视知识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能力导向不突出,师范特色不彰显。因此,在专业课堂内容中,往往重在传授知识的源与流,而对“用”则有意或无意忽略。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教师一味“拿来主义”或“理想主义”,教学内容不有的放矢,不针对学生实际,不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和教改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会“师傅不明弟子弱”,难免会既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又缺乏相应的教师职业技能。
(四)实践教学的分离化
教师教育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师语教专业学生除语文教学外还或多或少要承担班级管理。按理实践训练应贯穿于人才培养全程中,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学生将来才能胜任实际教学与管理工作。然而,当下高师语教专业学生实践训练过程却呈现出一定的形式化与分离化。专业基础课虽然形式上分了有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并有一定的比例要求,但多数课只有学时数,在教学中实践流于形式,没有具体实践内容,即使有实践内容,如课堂文学作品研讨、影视文化分析等等,也与一线基础教育岗位技能不对接。师范技能课实践则空对空,如语文教学法、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说课指导等,与职业标准不对接。另外,课时少、大班制等原因也造成学生课堂训练少,难以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大家都清楚校外实践的重要性,但指导教师没有及时跟进,监控不得力,教育见习只有周次,方案计划不全,没有主题,难免有“放羊”和“度假”之嫌。学生只是到了大三的教育实习,才与一线教学亲密接触,但“双导师”流于形式,评价单一,训练效果自然就会打折扣。
三、应用性转向途径与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细化能力本位的培养规格
基于高职高专定位,语教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可以从“高素质”和“技能型”两方面明确。有学者把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概括为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三个维度,认为:情感态度是动力,专业知识是基础,教育能力则是核心[5]。前面两个是素质,后面一个是技能,作为培养未来语文教师的语教专业,培养规格既要区别于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术型,也要区别于高职汉语专业的宽泛型,应该明确培养的就是面向乡村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情怀是学生专业成长的动力,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是举手投足的家国情,从教者自然应该有很强的文学情怀。然而,新入校的语教专业学生往往对专业认识不足而茫然,这就需要通过专业认知、系列名师讲座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同语文学科教学、树立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专业知识是基础,学生需掌握从事初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所必须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如语言文字、文学、习作以及文化等基础知识,以及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文学阅读深度和广度。语教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基础语文教育的专业,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这些能力包括: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能书写规范的三笔字,有较好的诵读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解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阅读所有现代文和一般古典文献,能背诵或熟读初中、小学语文课文;具备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具备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等能力,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具备一定艺术特长,能成为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具备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懂得初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熟悉初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了解中小学语文教育学术前沿,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创新、创造的能力,落在实处就是将来不仅仅是“教书匠”,而且是有一定教研意识、能改革研究,会解决问题和表达的优秀教师。
(二)突出师范特色,设置“五能模块”的课程体系
由前所述,当前语教专业存有课程设置本科化、教学内容学理化的症候。为了诊改,就必须重组教学课程,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也要有突破性改变,课程体系设置要本着突出师范技能为原则,使课程体系精准于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将原来单一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重新设置为“五能模块”,即把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教师教育技能模块、素质拓展(教师艺术实践能力)模块,各模块课程设置与培养规格紧密对应支撑,形成良性互补关系。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优化通识教育能力模块课程,在保留原有公共课基础上增设2门艺术素质选修课,目的是为增强艺术能力做铺垫。第二,以“够用、适用”为原则精简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压缩这部分课程学时,7大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突出师范性,要进行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对接探究,尽快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移。第三,紧贴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开设专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必修的有语文教学法、课标解读与分析、语文教学评价、诵读艺术等课程,选修则依据初中与小学学段,而分习作教学、课例教学、文体教学等等。第四,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增设教师教育技能模块课程。结合学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学生获取“八大证书”,其中5门为必修课程: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教学设计及现代教育技术,3门选修课程(在说课、班主任工作、话剧表演、科技创新、教育创客等课程中选修3门)。这个模块课程旨在强化语教专业学生教学基本功,促进学生可持续专业成长。第五,传承学校“艺术兴学”特色,发挥学校音乐、美术师资资源优势,以选修形式,开设素质拓展(教师艺术实践能力)模块课程,使学生有艺术特长,使之成为学校或班级艺术活动开展组织者。从上述“五能模块”可以看出,课程体系强调师范职业性,凸显了语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质。当然,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变革,以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为例,几大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以“实践取向”为目的精简理论知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教”等能力。语言类课程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拼音等教学训练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文学类课程要突出作品选读,重在培养学生文本解读分析能力,列出必读书目,强化学生阅读、诵读、讲读等训练;文学概论与写作课程则要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将来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教育类课程要改变教学方式,注重案例分析与练习,使抽象概括的理论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拥有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意识,搭建知行相融的实训机制
实践教学环节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完成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试金石。语教专业旨在培养有较强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一改实践教学训练的分离化和碎片化,要强化实践意识,搭建知行相融的实训机制。一方面要以时间的“有序、递进”为原则科学安排实训环节,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平台,探究空间上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不是单一的分理论教学多少课时、实践教学多少课时,而是有内在规律,它是一个渐进的知行相融过程。一年级重在专业认知,夯实专业基础,树立专业意识。一是通过“请进来”方式邀请一线语文名师到校讲座,点燃学生专业情怀,二是通过“走出去”方式到中小学开展观摩感知见习。二年级重在训练专业技能,学习教学案例,开展专题性见习。三年级重在实践检验,通过教育实习、调查与研究、毕业设计、师范技能大赛以及顶岗实习等实现能力提升。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赖于全体专业教师的合力参与。首先,在课时安排上,要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理性,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将理论基础知识对接中小学语文教学,使之转化为鲜活的情景研讨、说读写训练、案例分析等实践。再次,在课外,各类专业基础课要通力合作,围绕“听、说、读、写、教”等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体训练活动,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如语言类课程组织实施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演讲比赛,文学类课程组织实施话剧表演(中小学语文课本剧),写作类课程组织实施编创原创杂志、报纸、黑板报等,教育类课程组织实施师范生技能大赛、教学应用技术大赛以及教学设计大赛等。最后,建设长效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专业建设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确保学生校外见习、实习顺利进行,实现地方高师和基础校共生发展。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语文师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是所有地方高师的必然之路。对语教专业而言,不能固守传统的“知识本位”,应用转向会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从能力为本的培养规格到“五能模块”课程体系,再到知行相融的实训机制,突出人才培养的师范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实际应用能力既是迫在眉睫也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王向红.“应用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4):7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魏莉.合格的小学语文师资从哪里来[j].基础教育论坛,2015(10):9.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原理与开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9.
[5]李淑芬.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职教论坛,2013(32):47.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二
传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作为交流的重要工作,是文化的核心载体,其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对于学生培养以及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抑制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社会进步带来的现代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突日益突出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有利于遏制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中,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主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抒情诗句”等形式表达出来,较之以生硬的口号教育,中学生显然更易接受前者,在感叹故事主人翁的遭遇和体会文人情怀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三)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多接触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会逐渐形成个人的文化积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底藴。
现代教学体制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人格作为根本目标。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实施措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民俗、建筑、饮食文化、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品质等都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蕴,探寻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关注读者,中还是作品的语言文字,挖掘作品的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的内涵得以充分丰富。
(二)利用课堂教学,感悟传统文化精神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因此,语文课堂就应多点文化气息,尽可能给学生搭建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悟传统文化。
(三)利用课外诵读实践,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课外诵读和实践是实现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文化经典的阅读,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并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行为活动进行指导规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学的相互配合、促进和补充,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更需要社会树立对传统文化地位和价值的正确认识,从而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需要注意诸多问题,以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_利实施。
(一)提高全民传统文化素养
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无数次的政治批判和意识形态化的强力结构,退隐到了现实生活的外缘。目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倡已成为亟侍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要求全民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摆正传统文化的地位这样,才能为在语文教学中握透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二)强化母语的社会地位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根基。母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的素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状况来看,母语并未被置于合适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母语的社会地位,强化语文教育,从而保证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提高教师的认识和修养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不单单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应是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在承传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与认识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求,必须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修养。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日益凸显,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成为了现代高中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三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n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ker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给出一个较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认知语法的代表人兰盖克(langaker)在《认知语法基础》中为认知语法描绘了一个理论框架,他认为语言是由词到句的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组成的象征系统。每个语言单位都是由相互对应的两极(语音和语义)组成的象征单位。语义的形成是概念化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认知域,一个是意象。认知语法对词类和语类进行了重新定义。首先,认知语法认为词类和语类是语言范畴,与其他概念范畴相同,它们是对具有相似功能的一组词抽象的`概括,是对语言范畴化认知的结果。同一词类中的成员也有中心的、典型的和边缘的之分。另外,词类是用语言对事物从概念上进行勾画,如名词不是指事物,而是凸显事物“名词”的一面,即从概念上将它看成名词。任何事物、动作、关系和过程都可以用名词指称,这样就冲破过去对词类不能自圆其说的界定,同时将名称与内容区分开来,为词性之间的转化提供认知基础。
相对于生成语法学,认知语法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1.象征性: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即象征单位是双极性的,可表示为{[语义]∕[语音]}。所谓象征symbolic是指一定的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规约的conventiionnal.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过去语法分析中大大小小的单位,各种各样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式全都是象征单位。语法结构是既复杂又抽象的象征单位……词汇和句法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2.概括性:概括性是衡量各种语法理论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之一。概括性是“认知语法”的重要特征,沈家煊说:“认知语法以追求概括性为首要目标,力图找出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以收以简驭繁之效。”如认知语法在描写词语的意义时不用语义特征而是用认知域cognitivedemaims。认知域定义为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涉及的概念领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极其烦琐的知识系统。时间域、空间域、颜色域和情感域是最基本的认知域。又如沈家煊的“有界”和“无界”、“正负颠倒”等理论能够对语言中的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做出有力的解释。
3.认知性:认知语法认为所谓的“语法”只不过是“一系列语言习惯单位的集合”而已。“语言习惯单位的集合”指的是:语法是不可能生成的。新的表达方法可以说话人自己创造,也可以是他人提供的。新的表达法主要是语言使用者在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中认知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或自生的。认知原则符合已经得到验证的认知心理的规律,因此认知语法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
认知语法从自己的哲学观和语言观出发,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2)以语义(等于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对语法做出统一的解释;(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5)用“识解”来描写语法;(6)支持整合观,接受部分组合观;(7)语法具有象似性;(8)语法具有模糊性,词素、词汇、词法构成一个连续体;(9)通过典型事件模型解释英语基本句型(王寅,认知语法概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认知语法已经成为欧美语法研究的大趋势,正在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因为认知语法学的方法和理论既可以解释汉语以前尚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又可以将过去零散的解释研究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所以二十世纪末自它引进以来,逐渐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五、认知语法的引进
国内语法学界最早引进认知语法应始于1988年,当时黄河和叶蜚声分别翻译了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介绍了认知功能语法的哲学观,语言观和诸多原则,之后,一些国内学者才开始重视认知语法。当时的一些学者,如沈家煊、石毓智、赵艳芳、王勤学、林书武等相继学表许多关于认知语法的文章,但几乎都是理论介绍和探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张伯江、方梅、刘宁生、石毓智、沈家煊、袁毓林、张敏等一批学者借鉴认知语法的观念、方法研究汉语的具体问题,如汉语里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词的重叠、词类的本质特点、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名词配价原因,领属构造中“的”字的隐现、方位表达等,取得重大成果。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是最早系统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专著。他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经验基础,尤其是句法的象似性等做了较系统的介绍,并运用句法的象似性解释了汉语的名词短语问题。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对认知语言学做了综合阐释,尤其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及其他应用阐述得更详细、深刻,但缺少汉语具体问题珠分析。外语学界有一批学者如胡壮麟、林书武、束定芳、王寅、王德春、文旭对认知语法学进行了大量的评介与研究工作,推动了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
六、认知语法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利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的人可以说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取向各有不同,指导理论和研究策略有异,研究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有不同。目前已初具规模,影响较大的认知语法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与文化结合的认知功能语法研究,以戴浩一、张敏为代表。
第二种,与心理学结合的认知语法研究,以石智、沈家煊为代表。
第三种,与计算机结合的认知语法研究,以袁毓林为代表。
三家各自的取向不同,但是其中共同的地方是:主张非客观主义的哲学观语言观;认为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往往由句法之外的因素促动;重视人类认知机制对语言机制的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自觉地运用认知规则解释语法现象,在几个专题研究上取得较大的成就,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法象似性研究。句法象似性,又称“临摹性、具象性,类象性”,是认知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对,指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据的,跟人的经验、概念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这方面主要有:
戴浩一的“顺序象似性”研究。他在1988年提出汉语遵循时间顺序原则和时间范围原则。
张敏的“距离象似性”研究。他认为领属构造中“的”字隐现,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概念距离大小有关,最后他得出名词短语遵循距离象似性的规律,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说服力。
张敏的“重叠象似性”研究。对重叠现象做了统一的解释,比以往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沈家煊的“数量象似性”研究。他运用认知上的有界和无界概念统一解释与数量词制约作用有关的语法现象。如“盛碗里鱼”不能成立或不自由,是因为其中的有界动词跟后面的名词不匹配,“鱼”前面应加数量词。他还用“有界”、“无界”统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要小类,说明划分词类的形式标准后面隐藏的概念或意义上的理据。“有界—无界”这对概念在句法结构的解释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石毓智的“意义临摹”研究。石毓智认为句法规则间的象似性并不全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由于人们的认知视点不同,同样的现实规则在语言中的表形式也会不同。他认为除成分和关系临摹外,还有意义临摹。意义临摹不仅包括对外界物质世界意义的临摹,还包括对人造的自然(如知识系统、文化系统、语言自身等)的临摹。如运用认知上的数量特征对语法结构做出解释,如汉语重叠式表示基式的概念义定量化,因此重叠式动词不能再加动量词。
2.标记与不对称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石毓智和沈家煊。石毓智系统研究了汉语中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用数量特征统一解释了词语、句法结构和语义上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即用定量和非定量的概念解释肯定和否定的使用,用离散和连续的概念解释“不”和“没”的分工。沈家煊提出用多分关联的标记理论描写和解释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还用关联模式建立了形容词、名词、与句法功能之间的联系,即性质形容词作定语用形容类名词是无标记的,状态形容词作谓语用来形容个体名词也是无标记的,而统摄这个模式的是恒久性和临时性这对概念的对立。
3.空间方位与参照点的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是认知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代表人物是刘宁生。张伯江、方梅对名词和动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方经民分析了汉语的空间方位参照,也得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结论。
4.意象图式研究。意象图式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们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李宇明提出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极强的认知图式,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如时间范畴和社会范畴。
沈家煊提出句式是一个“完形”,即一个整体结构。句式的整体意义的把握,受到一些基本认知原则,如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数量原则的支配,并解释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语法现象。
张旺熹认为“把”字句是一个以空间位移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系统。
5.语法化研究。认知语言学对语法化研究非常重视,因为对语法化的研究是从历时变化来看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和语言变化对现代形成的作用,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研究研究重要。目前语法化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词虚化,即有实义的词单位逐渐演变为虚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偏重于从人的认知规律来探索语法化的过程。二是词汇化,即短语或句法结构逐渐固化而成单词的过程。张伯江、方梅、和石智。张伯江、方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从空间概念发展为时间概念”基本原则揭示了汉语口语中“这”、“那”从空间意义衍生出时间意义的新发展,如“这”由指示较近的事物虚化为表示程度,“亏你活了这大年纪”,还引申指“现在”、“这都几点了,还不起床”。
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袁毓林的范畴化研究,蓝纯的隐喻研究,沈家煊的转喻研究。
七、认知语法学的不足之处
认知语法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大大推动了对汉语语法现象的深入探究。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它与以前的语言理论一样,同样存在不足,正如石毓智曾经在《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认知语言学有它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是传统结构主义、特别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动,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缺点,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其他学派合理的地方。并指出了几个具体的问题:(1)忽略了语法系的统性。(2)完全否定了结构之间的可能的“转换”关系。(3)忽略语法系统对认知的反作用。(4)过于强调语法系统的开放性,忽略它的相对独立性。(5)过于强调语法与语义的相关性。(6)在语音研究上无能为力。(7)烦琐而随意的图解式。
八、结语
认知语法体系与过去的语言学理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性,同时因为汉语的特点与认知语法的观点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理论,汉语的语法研究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m].中国语文,1995(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学,(3).
[5]周红.汉语认知语法研究动态[j].汉语学习,(6).
[6]ker认知语法概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
[7]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3).
[8]张旺熹.“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
[9]石毓智.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
[10]袁毓林.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5).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四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n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ker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给出一个较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认知语法的代表人兰盖克(langaker)在《认知语法基础》中为认知语法描绘了一个理论框架,他认为语言是由词到句的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组成的象征系统。每个语言单位都是由相互对应的两极(语音和语义)组成的象征单位。语义的形成是概念化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认知域,一个是意象。认知语法对词类和语类进行了重新定义。首先,认知语法认为词类和语类是语言范畴,与其他概念范畴相同,它们是对具有相似功能的一组词抽象的概括,是对语言范畴化认知的结果。同一词类中的成员也有中心的、典型的和边缘的之分。另外,词类是用语言对事物从概念上进行勾画,如名词不是指事物,而是凸显事物“名词”的一面,即从概念上将它看成名词。任何事物、动作、关系和过程都可以用名词指称,这样就冲破过去对词类不能自圆其说的界定,同时将名称与内容区分开来,为词性之间的转化提供认知基础。
相对于生成语法学,认知语法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1.象征性: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即象征单位是双极性的,可表示为{[语义]∕[语音]}。所谓象征symbolic是指一定的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规约的conventiionnal.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过去语法分析中大大小小的单位,各种各样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式全都是象征单位。语法结构是既复杂又抽象的象征单位……词汇和句法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2.概括性:概括性是衡量各种语法理论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之一。概括性是“认知语法”的重要特征,沈家煊说:“认知语法以追求概括性为首要目标,力图找出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以收以简驭繁之效。”如认知语法在描写词语的意义时不用语义特征而是用认知域cognitive demaims。认知域定义为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涉及的概念领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极其烦琐的知识系统。时间域、空间域、颜色域和情感域是最基本的认知域。又如沈家煊的“有界”和“无界”、“正负颠倒”等理论能够对语言中的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做出有力的解释。
3.认知性:认知语法认为所谓的“语法”只不过是“一系列语言习惯单位的集合”而已。“语言习惯单位的集合”指的是:语法是不可能生成的。新的表达方法可以说话人自己创造,也可以是他人提供的。新的表达法主要是语言使用者在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中认知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或自生的。认知原则符合已经得到验证的认知心理的规律,因此认知语法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
认知语法从自己的哲学观和语言观出发,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2)以语义(等于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对语法做出统一的解释;(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5)用“识解”来描写语法;(6)支持整合观,接受部分组合观;(7)语法具有象似性;(8)语法具有模糊性,词素、词汇、词法构成一个连续体;(9)通过典型事件模型解释英语基本句型(王寅,认知语法概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认知语法已经成为欧美语法研究的大趋势,正在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因为认知语法学的方法和理论既可以解释汉语以前尚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又可以将过去零散的解释研究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所以二十世纪末自它引进以来,逐渐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五、认知语法的引进
国内语法学界最早引进认知语法应始于1988年,当时黄河和叶蜚声分别翻译了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介绍了认知功能语法的哲学观,语言观和诸多原则,之后,一些国内学者才开始重视认知语法。当时的一些学者,如沈家煊、石毓智、赵艳芳、王勤学、林书武等相继学表许多关于认知语法的文章,但几乎都是理论介绍和探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张伯江、方梅、刘宁生、石毓智、沈家煊、袁毓林、张敏等一批学者借鉴认知语法的观念、方法研究汉语的具体问题,如汉语里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词的重叠、词类的本质特点、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名词配价原因,领属构造中“的”字的隐现、方位表达等,取得重大成果。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是最早系统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专著。他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经验基础,尤其是句法的象似性等做了较系统的介绍,并运用句法的象似性解释了汉语的名词短语问题。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对认知语言学做了综合阐释,尤其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及其他应用阐述得更详细、深刻,但缺少汉语具体问题珠分析。外语学界有一批学者如胡壮麟、林书武、束定芳、王寅、王德春、文旭对认知语法学进行了大量的评介与研究工作,推动了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
六、认知语法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利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的人可以说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取向各有不同,指导理论和研究策略有异,研究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有不同。目前已初具规模,影响较大的认知语法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与文化结合的认知功能语法研究,以戴浩一、张敏为代表。
第二种,与心理学结合的认知语法研究,以石智、沈家煊为代表。
第三种,与计算机结合的认知语法研究,以袁毓林为代表。
三家各自的取向不同,但是其中共同的地方是:主张非客观主义的哲学观语言观;认为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往往由句法之外的因素促动;重视人类认知机制对语言机制的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自觉地运用认知规则解释语法现象,在几个专题研究上取得较大的成就,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法象似性研究。句法象似性,又称“临摹性、具象性,类象性”,是认知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对,指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据的,跟人的经验、概念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这方面主要有:
戴浩一的“顺序象似性”研究。他在1988年提出汉语遵循时间顺序原则和时间范围原则。
张敏的“距离象似性”研究。他认为领属构造中“的”字隐现,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概念距离大小有关,最后他得出名词短语遵循距离象似性的规律,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说服力。
张敏的“重叠象似性”研究。对重叠现象做了统一的解释,比以往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沈家煊的“数量象似性”研究。他运用认知上的有界和无界概念统一解释与数量词制约作用有关的语法现象。如“盛碗里鱼”不能成立或不自由,是因为其中的有界动词跟后面的名词不匹配,“鱼”前面应加数量词。他还用“有界”、“无界”统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要小类,说明划分词类的形式标准后面隐藏的概念或意义上的理据。“有界—无界”这对概念在句法结构的解释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石毓智的“意义临摹”研究。石毓智认为句法规则间的象似性并不全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由于人们的认知视点不同,同样的现实规则在语言中的表形式也会不同。他认为除成分和关系临摹外,还有意义临摹。意义临摹不仅包括对外界物质世界意义的临摹,还包括对人造的自然(如知识系统、文化系统、语言自身等)的临摹。如运用认知上的数量特征对语法结构做出解释,如汉语重叠式表示基式的概念义定量化,因此重叠式动词不能再加动量词。
2.标记与不对称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石毓智和沈家煊。石毓智系统研究了汉语中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用数量特征统一解释了词语、句法结构和语义上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即用定量和非定量的概念解释肯定和否定的使用,用离散和连续的概念解释“不”和“没”的分工。沈家煊提出用多分关联的标记理论描写和解释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还用关联模式建立了形容词、名词、与句法功能之间的联系,即性质形容词作定语用形容类名词是无标记的,状态形容词作谓语用来形容个体名词也是无标记的,而统摄这个模式的是恒久性和临时性这对概念的对立。
3.空间方位与参照点的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是认知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代表人物是刘宁生。张伯江、方梅对名词和动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方经民分析了汉语的空间方位参照,也得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结论。
4.意象图式研究。意象图式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们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李宇明提出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极强的认知图式,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如时间范畴和社会范畴。
沈家煊提出句式是一个“完形”,即一个整体结构。句式的整体意义的把握,受到一些基本认知原则,如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数量原则的支配,并解释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语法现象。
张旺熹认为“把”字句是一个以空间位移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系统。
5.语法化研究。认知语言学对语法化研究非常重视,因为对语法化的研究是从历时变化来看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和语言变化对现代形成的作用,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研究研究重要。目前语法化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词虚化,即有实义的词单位逐渐演变为虚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偏重于从人的认知规律来探索语法化的过程。二是词汇化,即短语或句法结构逐渐固化而成单词的过程。张伯江、方梅、和石智。张伯江、方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从空间概念发展为时间概念”基本原则揭示了汉语口语中“这”、“那”从空间意义衍生出时间意义的新发展,如“这”由指示较近的事物虚化为表示程度,“亏你活了这大年纪”,还引申指“现在”、“这都几点了,还不起床”。
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袁毓林的范畴化研究,蓝纯的隐喻研究,沈家煊的转喻研究。
七、认知语法学的不足之处
认知语法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大大推动了对汉语语法现象的深入探究。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它与以前的语言理论一样,同样存在不足,正如石毓智曾经在《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认知语言学有它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是传统结构主义、特别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动,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缺点,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其他学派合理的地方。并指出了几个具体的问题:(1)忽略了语法系的统性。(2)完全否定了结构之间的可能的“转换”关系。(3)忽略语法系统对认知的反作用。(4)过于强调语法系统的开放性,忽略它的相对独立性。(5)过于强调语法与语义的相关性。(6)在语音研究上无能为力。(7)烦琐而随意的图解式。
八、结语
认知语法体系与过去的语言学理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性,同时因为汉语的特点与认知语法的观点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理论,汉语的语法研究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m].中国语文,1995(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学,2001(3).
[5]周红.汉语认知语法研究动态[j].汉语学习,2002(6).
[6]ker认知语法概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
[7]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1999(3).
[8]张旺熹.“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
[9]石毓智.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2).
[10]袁毓林.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5).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五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心里不适;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一引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学校策略层面
3.2.1学校管理策略
3.2.2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学校的交流策略
3.3社会支持层面
3.1.1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结束语
附:提纲编写要求
1.合理的项目
一般在论文题目之下,编写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
2.采用有效地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
其方法主要是:
(1)拟定标题,即自己给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传内容之神,名副其实,使读者看了一眼便知。
(2)考虑构篇大小和顺序安排,既考虑全篇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顺序展开、阐述基本论点,又逐个安排每个论点,再依次考虑每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以备行文时使用。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3.编写内容详简适当的论文提纲
提纲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的内容只包括论文题目、下位论点。而详细提纲除此之外,还包括论证下位论点的各种证据。一般说来,宜编写详细提纲。因为编写这种提纲,一则能帮助自己全面地进行谋篇布局,二则能帮助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1.2017毕业论文写作提纲的格式
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3.毕业论文写作提纲模板
4.论文写作提纲格式
5.论文写作提纲的范例
6.论文写作提纲范文
7.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例文
8.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例文
9.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提纲
10.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六
摘要:在中国教育中小学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抒发一己之见。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平等对话
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的语文教育为了能够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变革,这场变革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人,其言谈,其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维,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其实,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眼、手、口、脑并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己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段落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讲讲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从而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开展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共享中形成,优化了他们的学习品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还不具备挑选图书的能力,老师应帮助孩子们挑选适宜的图书防止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保证读书的质量。由于这些书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给孩子专门的阅读时间。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笔者认为每周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四、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出疑问,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说话练习。那么两种训练必不可少:
1.课堂训练。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捕捉语言信息的良好习惯。
2.拓展训练。因为有了读文的基础,学生甚至能熟读成诵,再加以合理的想象,老师的鼓励,所以学生说得生动有趣,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六、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对老师提问,对课提问。只有勤于思考才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靠思考自得,是一个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是低年级学生首先应培养的素质。
1.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联系社会大课堂。学生既充当了主体角色,又通过互相提问深入到课文中去了,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比老师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效果要好得多。
2.提问时,老师要作精心备课,学生提问时必须让他们围绕一个中心来问,上课做恰当提示,控制好一个度,否则学生提问热情高涨时,一窝蜂似的提问,会使课堂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形。提问方式也可形式多样,比如师生互问,课内知识拓展问,课外知识拓展问等。老师们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既能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让学生真正当了课堂的主人。
不管怎样改革,我们必须守住一颗平常的心,冷静地审视和反思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对传统经验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才能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而不致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鲁洁平,赵鸿.教师职称评定论文写作指南[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七
新课改的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更加注重的是课程方案和试验教材的编写,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日益多样化,但是探究性等教学方法虽然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但是往往空有其名,并没有真正实施到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探讨。
1.教学目标形式化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机械化、程序化,不能体现特殊性,多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表象化
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因文而定,因课而改,因时而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学目标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当前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潮流,看到好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刻意模仿,例如有的教师堂堂课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其设计的问题不值得探讨,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自己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课堂组织无序化
课堂组织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的把握,有效的课堂组织应该是从导入到新课的讲授再到后面的总结,如行云流水般有条不紊进行,而当前老教师们上课的随意性大,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教学活动颠来倒去,没有条理性,给学生感觉是乱,不利于其知识结构的建构。
1.教师方面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问题,时间效率观念不足,不注重通过优化教学的双边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是强调增加学习时间来提高语文素养,有的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上任意发挥,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都是时间观念薄弱的表现,教师经常认为教师教得多,学生就能学得多,当前的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所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其次,教师的备课问题,当前的备课更多的是注重对知识传授的设计,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更多的是关注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远目标,再次,教师的课堂组织问题,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而当前的语文课堂,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语文学习重积累、感悟,一味地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只会使语文课华而不实。
2.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而长久以来,学生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强调长期的积累,要想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的可能性比较小,正是因为这样的学科性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缺缺,第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被动学习为主,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不够,第三,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语文不同于数理化,要做大量的习题,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课后多读书,多感悟,这种隐形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要有较大的自控力。
1.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主要是指一节课需要让学生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与课程标准相一致,其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所制定的目标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又高于已有的知识体系,从三维角度整合教学目标,目标设置要简单明了,有针对性。另一个是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对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选择等教学环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实现与新知识的同化,从而实现自我。
2.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设计、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语文作为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还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不仅要注重显性资源的利用,还要重视对隐性资源的开发。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语文读本》,弥补教材的不足,其次,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注重师生之间隐性资源的开发,教师作为语文知识的传达者,他的人格魅力、语文素养都是一种隐性的教学资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容易产生思维的迸发,从而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再次,要贴近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开发生活中语文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素养。
3.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有完备的教案设计,在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很多状况,所以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要懂得变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适时更改自己的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多反思。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引起的,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制定完备的教学方案、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等措施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八
摘要:语文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在于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是母语教育,另一方面在于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同步发展。在创造力缺乏的今天,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笔者总结了三点:多看一点、多说一点、多问一点。创造源于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发展,因此要重视语文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应试教育逐渐将孩子们培养成考试机器,具备创新力的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在未来的教职生涯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来,有幸拜读《母语教材研究》中的《培养创造力:语文教育的使命》(王栋生),让笔者颇受启发。
上官木子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中这样解读创造力:创造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离我们很远,它的潜在性要比它的实际呈现更为大量地存在着,语文教育就是要将其激发出来。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力,并非科学家的创造力,更多的是“普通人在修改生活惯例时稍微变动一下常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与其他能力复合的能力。在众多能力中,语言能力是首要具备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水平同步发展,这就决定了母语教育在培养创造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科书给语文教育提供给了一个平台,编写目的是为了为了让学生能习得学习方法,在心智、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寻求综合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精神。既然语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使命,那么作为平台的语文教科书在编写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母语教育教科书的编者首先要从教与学出发,王栋生老师说“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教’,是否值得‘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否有价值”。需要教的是学习思路、学习方法、思维角度,尽量让学生发散思维。值得学的是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学以致用并不是仅仅应付生活即可,而是可以让自己更好生活的知识。
其次,编写者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意识,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创造精神。想要让看书的学生具备创造力,编者首先得有创新意识,这样贯穿在教科书中的创造潜力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萌生创造的种子。语文教科书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样本,如再现经典的文学著作节选、与时俱进的科学小品、思想深入的社会哲学等,这些正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契机。如果教师能够灵活的利用这些样本创造情境,将是不小的变革。
语文教科书是“死”的,教师是“活”的。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思考和发现,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要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成熟的语文教师应当能够举一反三,对这些例子有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思维空间的弹性。对待难点的要深入浅出,对待简单易懂的要善于深挖。对待教科书,不可照本宣科,教师的职责不是“读”书,而是“教”书。举一反三的阅读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母语素养。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创造性的读,还要教他们创造性的写,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魄力。王老师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对笔者来说是莫大的鞭策:
多年来,教科书编写者对学生写作状态研究不够,往往忽略了教学对象作为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发展特征,忽略了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忽略了个人特定的情感状态,加之教师自身缺乏写作经历,因而不自觉地把写作文教学当成了工厂作坊,把学生当成了同一材料,用一种标准衡量、评价学生,这也是造成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作文教学也十分感兴趣,试图分析过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考虑过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喜好,但唯独没有想到过学生个人特定的情感状态和发展特征。写作是学生使用母语的基本能力的体现,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学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一点奇思妙想,尽可能地让学生有顿悟的机会,从生活细微处发现写作信息,体会语言创造的快乐。
所以,从教师的角度看待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三个要素:多看一点(写作)、多说一点(口语)、多问一点(阅读)。“多看一点”是对写作的'要求,“看”可以是“阅读”,“阅读量大的学生写作一般都不错”,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看”可以是“观察”,观察生活的细枝末节,这个时候“锱铢必较”也是可以的。“看”还可以是“体会”,看人生百态,体世间百味,如此,何来写不出文章之说?“多说一点”是对口语交际的要求。中学教科书中出现了口语交际的版块,充分发挥了眼、耳、口的作用。思维的火花需要大家的互相碰撞才得以产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思维的活跃力,激发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多问一点”是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仅仅是课后的问题就能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吗?显然是不够的。教科书针对的是学生的平均水平(至少我国目前如此),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教师就要多问一个问题,多从一个角度启发学生,长此以往,让学生保持“疑问”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水平会比那些没有问题的学生高得多。
创造源于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发展。母语教育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它所蕴含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量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出发,还是从语文教师的教学出发,不论是从语言学习方面出发,还是从文学审美出发,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有积极探究问题的习惯,是让学生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创造力是语文教育的使命。
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九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语文的插图教学论文内容吧。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插图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插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观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这类型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教学有效利用
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穿插很多知识内容,它也能描绘更多文字所表述不清的信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字和插图平分秋色,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突出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还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发挥插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生动、形象的特征,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机能还很不成熟,这个阶段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课堂学习氛围也会更加活跃有感染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细致观察,学生面对插图的过程中,脑海中会涌现出很多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会更加好奇。通过插图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语文学科的内在魅力,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调动。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资源,利用插图设计课堂导入,在课堂的开始环节就抓住学生的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观潮》这篇文章,单纯的讲解文字,学生很难对潮水有形象记忆,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本插图,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学习,感知器官捕捉到的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后期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教学,将文字和插图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文字和图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字表述过程有很多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在教学理解过程中,如果能和插图进行有效配合,这样理解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在初中课本中有《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在描写过程中有夸张手法的应用,学生在没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很难把握诗句的主要思想。在教学中在诗句阅读之后,就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插图,在观察插图之后大部分孩子就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当然,课本中的很多插图需要学生有审美知识储备,这时候就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观察插图,在文字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赏析文本上的插图。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插图优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蒲公英》这篇文章,针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手段,可以在讲解文本的过程中观察插图,在赏析插图的过程中升华文本内容。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理解文本中的“花托”和“绒球”等词汇。
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蒲公英的动态画面,当然,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插图辅助,而且要准备多媒体教学,增强文本的动态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写形状的词汇想象创新蒲公英各个阶段的状态。最后还要进行感情升华,在理解内容,观察插图之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插图的有效教学,让学生感受美、享受美,进而能够创造美。
审美能力培养不是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渗透,对小学生而言,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要逐步提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文本插图加强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观察文本插图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进而背诵文本。看图说话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对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学习《我叫神舟号》这篇文章时,文本中有关于人造卫星的插图,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掌握更多天文知识,教师课下可以查找关于天文知识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研究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中的插图,将插图的功能发挥出来,让语文阅读学习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课本中的插图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教师一定要合理准确地使用。
五、结语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所以,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要合理巧妙使用课本中的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独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琛。浅谈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j]。赤子(上中旬),20xx,06:152.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十
论文摘要: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以其结构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文章认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吉登斯自己的学术旨趣,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结构化理论主要是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为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个体受教育娇过程就是一个个体行动与教育结构互动的过程,教育活动处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
论文关键词:结构二重性教育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北部的艾德蒙顿,曾任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院长,布莱尔首相的精神顾问,是国际著名社会学理论大家,拥有14个荣誉学位。吉登斯以其结构化理论成名并驰骋于社会理论界,那么其结构化理论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什么?换句话说,教育领域可以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学界对这一问题探讨不多,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一、结构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跳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不例外。“结构化”(structuration)一词其实首先出现在他在1973年出版的《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一书中,他讨论了阶级结构化的类型和水平,而后在他1976年出版的《社会学方法新规则》中初步论述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在他1979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中,结构化理论的实质内涵已经显现,在他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一章里,他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完整的勾画。但是,结构化理论却是在吉登斯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得到系统阐述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诸一分析。
首要的因素就是吉登斯本人的学术旨趣和目标,即他要力图解决社会学中存在的“原罪”问题,力图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一致性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存在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它要解释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变性和稳定性,是社会学的“原罪”。在社会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派是社会决定论者,这是社会学的主流,一派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社会决定论者认为,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的制约,个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被淹没在社会的结构中,不得以彰显,社会结构既独立于个人之外,又强加于个人的身上。而方法论个人主义者却认为,社会是由许多的个人所组成的,所有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都是这些个人的有意识的行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事实都是许多个人行动的结果,是他们的情感、意志、理性、信仰的体现,是导致和解释社会变迁的因素。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二者的观点是相反的,各自走到了它们自己的极端。社会决定论派过分地强调了社会事实对个人行动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而方法论个人主义却是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解释和解决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这种流派中,也存在着中间派别,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不是处于骑墙,各打五十大板,就是较多地带有或者社会决定论的色彩或者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色彩,所以可以大致上划归到两个极端派别之中的一派中去。吉登斯就是要从理论上解决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虽然吉登斯自己极力地否认迄今为止有理论的存在,认为理论的建构也还是一项远待实现的抱负,但他的实际行动却为我们建构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
除了要解决社会学“原罪”这一学术上的因素导致了结构化理论的诞生之外,还有一个社会性因素起了促成加速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实验的时代”,各种团体都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诸如,反战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嬉皮士、黑人社团等等。按照吉登斯的看法,60年代的这些运动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它们的思想和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使生活方式获得了一种迄今尚存的流动性”,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者说,社会学的理论应该对这些运动和变化做出预言和解释,但是无论是以前已存的社会学理论还是社会学的理论家们都没有提到过这些现象,更不用说对此作出解释了。如火如茶的社会实践没有被社会学家们所关注,他们还静悄悄的进行着他们自以为是的研究工作,这是社会学家的疏忽,因而遭到了许多评论家的批评,称“现代社会学处于危机状态中”,吉登斯也以一种入世的态度认为,社会学理论不用于实践就意味着这些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学理论就应该服务于社会变动不居的生活。所以,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序言中说:“我写这本书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当代社会理论应该有一个激烈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应该从重新审视那些确立现代社会学主要框架的社会学家的著作开始。因此,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就应该备受关注。”结构化理论就得以酝酿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
第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三大社会学家的理论过程中,吉登斯深受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找到了他构建其结构化理论大厦的基点,那就是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开头写的历史名言。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急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由是,致力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反省于马克思的名言,深受so年代社会运动的影响,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逐渐地形成。
二、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最突出之处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点为,吉登斯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转变成结构的二重性。所谓结构二重性,吉登斯认为,就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点,以结构二重性为基础和关键,运用他自己创造的一套概念,吉登斯构建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第二点为,吉登斯在处理二重性时有其独创性,他超越了以前的将社会与个人的交互作用定格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上,一些伟人身上的局限,而是认为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体现在日月常行之中,体现在我们熟视无睹,浑然不觉的平凡生活中。也正如王铭铭所言:吉登斯认为“人的能动性发挥和社会的制度化构成,都是在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实现的”。
不同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开始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一自我,因为个体是活生生的存在,实体的存在是个体行动的开始。正是在个体这里,结构化理论开始了自我的反思,划分出了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挖掘出了自我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保证个体行动流得以绵延,保证惯例得以维持的心理内驱力。然后,结构化理论开始向外拓展,将身体定位在一定区域中的时空之中,开始了个体活动舞台和场景的探讨,因为行动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时空之中,而时空的分离也就意味着行动的“延展”,但是特定的行动的定格总是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在将个体的行动区域化之后,吉登斯又开始拓展论述的空间,对行动的结果跨越时空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和特性进行探讨。结构化理论从个人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从行动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结构。总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栓桔,从结构二重性的视角出发去解释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所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在平凡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所要阐明的是社会实践是行动者的实践,没有人的能动性活动,就不会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所谓的结构,结构就体现在行动者的连续行动之中,制约着行动者的行动,并不断地被行动者所利用并在行动中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结构化理论所要阐明的是社会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行动的结果被生产出来的以及又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进一步行动的条件被不断利用的过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起笔于个人,落笔于社会;起笔于自我,落笔于制度,阐释了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个人内在性,也可以说是行动的结构性和结构的行动性。我们这里不妨引用王铭铭为《社会的构成》中文版作序时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概括,他说:“吉登斯的观点概括起来是这个样子的: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routine)。惯例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并能通过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practical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扬,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作用。因为个人受着实践意识的潜移默化,所以他们大凡能够‘反思性地监管’(reflexivelymonitoring)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使自己和他人达成默认的共识,使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成为可能。
对于吉登斯来说,最主要的客体性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人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遇,而时空像社会剧场的脚本一样在规定着人与人之间角色的分工。不过,它不是武断的法官,也不强制性地分配个人在社会中的‘席位’。人与人的共同在场(co-presence)是互动的基本条件,而为了共同在场,人们不得不针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不同的面貌。时间和空间的‘区域化’(regionalization),就是在这种共同在场的要求中获得力量的,它通过把人的社会活动场景‘固定化’,创造性地促发日常生活的惯例,使人的实践意识固定在特定的客体性场景之中。”
王铭铭还说:“《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是为了理解并回答两个意义重叠的问题而写的:我们是否可以被认为外在于人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所要表明的是: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人被一个自己制造出来并生存于其中的庞大的机器包围着、控制着,也如吉登斯本人所言的:“人的历史逃离于人的意图,但却回到了由这个逃离所影响下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面前,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持久的特征”。
三、结构化理论与教育
在三大因素影响下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为我们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视角。从结构化理论所提供的角度来看教育,教育也处处体现着结构的二重性。
教育,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是帮助个体进行社会化的场域,是培养和形成自我的活动,作为社会整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个体生长于社会之中,以社会为其活动平台,也就是说,自我形成于社会结构之中,因为整个社会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个人的具有社会性,同时社会的也具有个人性。尤其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活动中,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社会化过程正是反映了行动与结构之间所具有的结构是行动化的结构,而行动则是结构化的行动的辨证关系,而这样的关系就孕育在教育活动的日常安排当中,体现在上课、下课、午饭、晚修等切割了时空的平常琐事之中。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一所学校,其实就是进入了一个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环境里,在这个被切割了时空领域,被各种课程和活动占满了时空的环境里,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具有行动能力的行动者,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与别的同学和教师交往,去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掌握各种行为的规范等等,进而型塑自我的过程。可以说,学校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最能体现教育结构的二重性特征。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制度的形成是根据师生们的活动所制定的,可以说是师生们的活动的结果,但同时,这些行为规范制度却又是师生们行动时所要遵循的,它们制约着师生们的行动,这是体现结构制约行动的一面,因而我们可以认为,“结构”中有“契约”的涵义,而每个进入学校的教师或者学生都要处于这样的不可逃脱性的结构之中,这样的结构也被师生的活动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学校教育制度的长时段的变迁也就孕育在这样的活动中。在此图景中,外在的结构性的制度与规范与师生们的日常作息紧密而又自然地蹂合在了一起,村落中的小学也具有了国家的意义,这就与彼得·伯格的辨证的社会化理论有类似之处。伯格的社会化理论表明,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个体不断地进行“内部化”的过程,它与“外部化”、“客观化”交融在一起,相互作用。按照伯格的观点,所谓“‘外部化’,就是指人们自觉地和不自觉地生产和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和过程,是由人类的生物性存在本质所决定的”;所谓“‘客观化’,指的是这种由人类所创造的外部世界具有了客观性,象客观事实那样摆在人们的面前”;而所谓的“‘内部化’,则是指人们把已经客观化了的世界重新吸收进其意识之中的过程”,“内部化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不单是一个被决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自由行动的过程”。每个人所有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都是自己所赋予的,换句话说,是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和外在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意义,“具有一种可理解感和可依附感”。
所以,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将已经客观化了的外部世界赋予自己的主观意义,纳入自己的意义世界,从而在进行内部化和接受外部世界的同时对外部世界进行创造和重塑,进行着外部化的过程。但是,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我们所得到的独特的意义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完成在个体的日常活动中,行进在有计划的或偶然性的行动之中,体现在日常习惯和惯例的培养中。也就是说,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自身与自己最切近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中,逐渐接纳外部世界,于点滴琐事中创建自己的世界,使自己有意义的世界得到扩展的过程并同时创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因而,教育的过程要在日常的教与学中培养个体对所在学校和所在班级的认同感,使个体有一种感情上的归属感。对待规则总是认同之后才能去接受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进一步转变成为自己行动过程中的实践意识,借以扩展自己的有意义的世界。但是自己意义世界的扩展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外在的学校规范和制度的制约下的扩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内心的感受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和融合过程就体现了吉登斯意义上的行动创造结构,同时结构又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了条件和中介的内涵,与日常行动流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从结构的二重性角度分析教育正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带给教育分析的一个新视角,是他的理论带给我们教育的最有益的启示!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十一
一、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接受、质疑和摒弃的思维习惯,掌握听的科学方法。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于说话人和所述的话题,唤起相关的知识,形成有关这个听题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的认识;对听到的词句及中心问题都要有心理反应以及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评价所听到的内容,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并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从而真正深切地领悟语言的美丽,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就应充分重视说的训练。这种说的训练,是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技巧的练。在教学中,教师以说明理,引导学生懂得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实践,充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在课堂外经常举行小型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以说为主的活动,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思变能力等。
3、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学生各种各样知识信息的传入,主要是通过读这一途径,最终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数学家华罗庚:“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
4、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语文教育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学生的写,亦即学生的作文水平上。语文以课堂为基础,是以教师讲授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展开的。但关于这一切的学习都是为将来的写作打好底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没有听、说、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说,语文教育能提高学生写的能力,这是无庸置疑的。
二、体现在它的人文性上,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语文的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它跟别的人文科学一样,可以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但是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所以,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训练他们能够透过文字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因素的敏锐的感知力。通过阅读文章,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领悟到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语文教育如果注意到这种审美素质的培养,那么,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态度,使他们在今后的长期人生经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能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学术研究中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论证阐述等工作就无法开展。一些人认为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语文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语文中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短语和句子的组织规律等,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叶圣陶:“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可见,语文与逻辑思维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语文教育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课堂教学可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弹琵琶”写一点与流行观点唱反调的文章,如让学生写“见异思迁赞”“沉默真的是金吗?”之类的题目,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作用。
4、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素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借助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同其他学科相比,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即思想性和文学性完美的统一。它不像政治课以直接的思想训导引起学生的厌倦,而是把思想教育不知不觉寓于艺术美感之中。如:《背影》我们体会到了平凡生活中蕴藏的深挚的爱。学习《珍珠鸟》,让学生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它们都极容易感染青年学生,都是使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向上的催化剂,她们一旦被学生的心理所接受,不但能使学生形成崇高而伟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而且会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高层次的境界。
创新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素质,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的优越性,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十二
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从新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语文在中职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基于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中职语文的教学策略
2.1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学资源,而中国文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感情总是依托于具体的情境。
传统文学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有斜阳晚树也有小桥流水,有抚今追昔也有壮志未酬,有人生苦短也有悲欢离合,有忧国忧民也有对酒当歌。
然而,这些情感和情境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对于文学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生而言,理解难度更是不言而喻。
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还原和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来说,本首诗只有4句,其表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对其背后隐藏的内涵和意义,却需要通过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理解。
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介绍作者李白和诗的主角孟浩然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了,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
然而,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
从《李太白集》里可以看出,李白最崇拜和喜欢的诗人就是孟浩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经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
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他们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
在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与孟浩然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同游,把孟浩然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感情甚笃,所以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因此,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充满了与偶像依依惜别的味道,显得颇为伤感。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别有深意,因为扬州在当时是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对于扬州的繁华,李白一直非常向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前去,所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依依惜别之外又多了一分羡慕和无奈。
继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位于山顶的黄鹤楼是当时最高的楼之一,登高远眺整个长江漫漫无际,接地连天,十分壮阔。
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眼看着帆船一点点消失在远方,可想而知他注视的时间有多长。
让学生用感情去诵读,引导学生想象、领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体验古人深情厚谊带来的感动和温暖。
从审美角度来看,后两句诗又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空阔感,用唐诗研究专家康震的话来说就是,读这样的诗歌,能让你感到整个人生的境界都是开阔的。
2.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目前的语境下,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多元文化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强势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入侵,使得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对其产生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指出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目前十分流行的日韩剧所依托的日韩文化,其根源则是中国的儒家文化。
如果我们由此入手,就不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4]。
其次,引用实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法国总理希拉克十分热爱中国历史,对于青铜文化的研究近乎专家水平;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说十分流利的中文,这都体现出各国政要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重视。
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是一种生存智慧,在1988年的一次集会上,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共同发表的宣言中表示,如果人类要避免世界性混乱,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当学生了解到这些之后,定然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3联系古今,拉近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延绵传承,从未断绝,许多文化现象在今天仍有遗存。
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5]。
例如今天所说的“名字”在古代其实包含名和字两个概念,名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这里的太白实际上指的是太白星,而李白名中的“白”字就是太白的简称。
再如苏轼,字子瞻,名中的“轼”字是乘马车时的扶手,用以眺望,所以用“瞻”作字。
除此之外,在古代称字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例如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当时的许攸,原来称曹操为孟德兄,后来对曹操有意见了干脆称他为曹阿瞒,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又如当年三十多岁的康有为见到二十多岁的梁启超时称其为“卓如兄”而不是“启超”,就是为表示对梁启超的尊重。
在这里“,兄”并不一定表示年龄的差异,而是对于对方地位的认可及人格的尊重,所以在古代年逾古稀的老人称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兄的事情并不少见,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和温润是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2.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一门课程若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赖师生的良好配合,语文也不例外。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不能由教师一味灌输。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认真备课、联系现实,充分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张驰有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古代场景和古代人文气氛[6]。
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时,先让学生理解诗意,然后重点解释“折柳”。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常常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之意。
折柳既是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客旅他乡的亲人早早归来的意思。
学生从对古代风俗的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此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文学作品,在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经意的诵读中接受了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的了解。
例如在讲解抒情性作品时放应景的音乐辅助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赏析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这首诗时,可以配乐朗诵,把诗人“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悲壮沉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欣赏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走进当时的情境,感受作者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
此外,在讲解描写性作品时可以展示相应的图片,讲解故事性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视或戏剧片段。
总而言之,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
3结语
叶圣陶先生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是教育的重要项目。
然而,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依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现实以及学生、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古今,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岑爱音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十三
高年级学生的生字越来越少,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字意,分析字形,然后让学生为大家讲解,鼓励讲得好的学生,激发每个学生当小老师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不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看到学生准备得那么充分,讲得那么优秀,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二、分析课文时
我尽量启发学生自己说,因为有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要尽量尊重学生,不要急于否决他们,即使错了,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有自信心,再继续努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不要授之以鱼,学会分析课文,找出重点段,体会作者简单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想象及创造力,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并且,在这学期我新推出了课本剧教学,因为六年级语文学习内容有许多是名著的节选,需要详细揣摩各个人物的心理及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特点,我把它们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去演,如《将相和》一文,它分为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我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演一个故事,学生兴趣非常高,他们仔细研究各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亲眼目睹了一切,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讨论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自己表演和看别人表演,很容易说出其特点,并且表示要向他们学习那种齐心协力保卫国家的精神,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中,把自己班级建设得更美好。
三、在作文上
每次作文我都充分准备好一定的素材,因为有了好的素材才能让学生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感人肺腑。如有关环保的第五次作文,我先编了一个小品,有人随地扔垃圾,然后清洁工来扫,最后两名小学生出来制止这种现象,并且告诉他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学生看了之后各抒己见,看到扔东西非常气愤,并且联想到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看到小学生教育他们,觉得很对,自己也该保护环境,向两名小学生学习,共同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通过这种小品的演绎,使作文得到升华。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十四
教育,究其本质是人社会化的过程。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离不开它。语文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大纲开篇第一句就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社会交往的工具和技能,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程。
翻阅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笔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深化。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树人、育人为宗旨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几近于苛求的解释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训练,美其名曰训练用词的准确性,千篇一律的分段、概括段意、提炼中心,貌似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质将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引入了枯燥乏味的训练,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钱梦龙语)。从教育到教学再次到训练,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教育术语和教育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语文与生活,与人社会化的需要完全被无理地割裂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改探索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些方法,技巧的革新,而应深入到语文教育的观念之中了。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3、联系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所有适合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资源、内容都可以随时进入语文课堂、进入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是“大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真正为学生所喜欢的、所乐意接受的课程,才可能产生意义和价值!为学生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和喜欢的;学生所喜欢的,也并不一定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这两点上发现联系,寻找到契合点,就需要我们对语文、对学生、对生活有真切的体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我们常常进行发掘、解读,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意义、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精妙。这就是我们对教材、对于课程的一种纵深的开掘和创造,以求得深刻。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视角,从横向上对课程做一种拓展和延伸,让我们的学生能沿着教科书提供的水流去寻找大海,甚至到生活中去寻找语文的丰富营养。这样的创造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而这样的创造,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及教学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和进程,编写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真正的创生者!假如我们语文教师不阅读、不思考,就会造成语文教学的僵化,就会失去鲜活的语文课!仅仅咀嚼几篇课文,不管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毕竟是有限的,毕竟是单一的。嚼烂了,所剩下的就只能是渣子!不断地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语文阅读内容,不断地丰厚我们的语文课程,将我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读的厚起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语文教育的论文选题有哪些篇十五
摘要:高职语文教育教学随着高职教育目标的侧重发生转向,其正日益走向“边缘化”,成为高职教育的淘汰品。但作为母语地位的存在,我们不应该忽视其潜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否则我们便会失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为此,从审视、定位、升华三个方面深入地阐释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应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以期通过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塑造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辐射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创新性;审视;定位;创造
随着时代发展,作为母语的语文在21世纪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其创新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交际工具,也不单单是作为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工具而存在,更是当前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强劲软实力武器。作为民族魂体现者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把创新精神的塑造做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若忽视了其潜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便会失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成为时代发展的淘汰品,其下场将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一、审视———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细化环节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教育综合改革日新月异,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却让人感到担忧和焦虑,因为其正在走向“边缘化”[1]。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国情,在其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皆提出了以培养能力为主,基础理论适度,适当反映技术科学领域新发展的办学标准,这在无形之中人为地弱化了该学科的发展,令人在无奈之余为之无语。
1.人为弱化———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地位堪忧
在我们今天提倡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我们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从内在心理上就直接忽视了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认为我们的高职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能够简单服务所学专业技能课程就够了,不需要学生们深入探求,因为高职学生就业不需要。简而言之,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充分展露了专业至上、技能至上的可怕思想,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未来成长发展中所需知识结构欠缺所带来的困惑和职业发展停滞不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表现。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正好顺应了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影响,加之自己本身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匮乏,在他们内心世界价值观还未彻底成长起来之时,也就忽视了语文课程学习的现实意义,认为语文课程可有可无。殊不知,语文教育教学的开设有着极为强劲的现实目的:一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夯实基础,厚积薄发;二是传承多元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未来,影响世界;三是提升精神文明,营造和谐社会,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2.探究匮乏———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教材堪忧
当前,教材编者对现有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内心情感、价值取向、发展趋向等缺少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与中学语文课本存在重复现象,缺乏应有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导向性。总体来说,高职语文教材的深度不够,情趣欠缺,欣赏性不强,给人一种拼揍的感觉,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一种自毁长城的表现。我们认为,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充分尊重高职学生本身,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可读性、欣赏性、实用性、引导性为原则编写一批能带动高职学生走向内心世界,感悟心理历程,促动自我提升,创新发展之路的引领性教材。
3.教师转岗———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师资堪忧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课程理念上曲解了职业教育的内涵,片面地强调专业课建设、职业技能强化,在教育教学设定过程中人为地弱化了非专业课程学科,非专业课程的授课时数被毫无道理地压缩、削减,甚至干脆取消。为专业技能课程开辟绿色通道,语文课程就是其中最大的牺牲品。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被忽视了本应该拥有的主导地位,导致良好的师资队伍被不断的分化瓦解,乃至转岗重修。由此可见,随着高职语文教育教学课程的逐渐消失,原有的语文师资队伍的不断弱化,转岗似乎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的不错选择。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4.内蕴不足———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手段滞后
在强化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今天,尤其微课程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授课质量已然成为一种风潮。但我们的一些教师依旧采用单调的教学方式,传授着千篇一律的知识内容。其教学手段就是运用简单的多媒体来演示一堆文字和图片,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经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教学课程就好比去欣赏一堂高质量的音乐会,在细细的品味之中感悟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而我们滞后的教学手段已经没有了能展现这种文化精髓的底蕴,这不能不说是当前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种悲哀。
二、定位———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1.人文精神的塑造
语文作为承载各类知识的平台,已成为人类现实生活中需要表述事物的有效载体,担负着传承的历史使命。而在这种使命中却有一种价值观在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这种价值观就是人文精神,我们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实质。而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已经蕴含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之中,并贯穿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我们要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高职学生的人文理念,在不断地挖掘诱导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中融入理性的认知、感性的凝练,从而缔造出高职学生独有的敢于担当的创新精神[2]。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个体,给予高职学生必要的引领,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破除常规,拓宽视野,解放思想,绽放空间,以一种博大的胸怀鼓励学生有效的自我发展,以学生个性养成造就母语教育教学的有效提升。
2.个性化的养成
我们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经常讲: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时刻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那么,具体落实到高职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层面上如何呢?笔者认为需要满足三个方面需求:一是人性化需求,二是个体化需求,三是特色需求[3]。我们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与时俱进,尊重他人的创造。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辨析学生的审美情趣,恰当地引导学生在自我体悟当中尽情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要敢于打破桎梏,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升华———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创造
1.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必须注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当下,作为与生产实践零距离接轨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自己的独有的机制体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广大莘莘学子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必须是在学生不断汲取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实践充分结合,不断地融会贯通,不断地强化思维,不断地拓宽思路,使学生在自我积累、自我提升过程中形成较为切合实际的创新意识、创新灵感、创新思维、创新想象等,进而培养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4]。比如,我们在学生创新能力中的想象力培养中就需要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创设项目情景[5],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必要的锻炼,在生活中得到灵感的切入,在情景之中提高创新的水平。另外,我们在创新能力中的创新灵感与创新思路的'培养中就需要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多维度、多元化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发掘灵感源泉,拓宽创新思路,形成“大众创新”的新常态。
2.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完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
高职语文教育评价是对高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预期目标的达成度、教育目标的实现度、教育结果的效益度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是创新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创新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就必须完善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评估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使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相长进程中得以提升。当然,语文教育教学评估不是简单地、局部地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总结,而是在真实、系统、全面衡量教育教学过程与成果的基础上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语文教育教学作为母语统领各学科的本质意义[6]。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体现,不应该被实践技能等专业学科挤出历史舞台,舍本求末的教育教学会背离我们高等教育根本宗旨。我们应该大胆改革,不断尝试,赋予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以新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让我们的高职学生在技能学习中传承语文教育教学的精髓,促进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拥有强劲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敏,李保江.浅谈高职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j].科技创新导报,(27):153.
[5]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5-8.
[6]李珺.浅谈高职语文有效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3):56.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0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