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领域是一种挑战,但也是发现新知识和拓展视野的机会。写作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增加思考深度。这些总结范文是一些实际案例的写作总结,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一
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全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历来是供电企业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开展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搞好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即无章可循;二是制度定得很全面,但难以落实或落实得不够,即有章不循。就我局来看,通过近几年标准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因此,制度的落实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显得更为更突出。落实制度说到底就是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来源于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观念问题,观念变了责任感也就会增强,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制度建设也就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是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今年5月份以来,湖北、重庆、湖南、河南相继发展了人身伤亡及大面积停电重大电网事故,分析几起事故无非都是违章造成的。多数违章者也知道违章作业是不对的,但往往因为贪图省力、心存侥幸;周围的一些人也掉以轻心,似乎都默许着这一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存在,因而违章操作依旧,只待产生严重后果时,才追悔莫及地说“如果不……”。产生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搞好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的思维方式已铭刻在脑海,安全的意识已深入骨髓,人们就自然会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会从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企业财产的角度思考问题,隐患与违章必然会得到遏制。
三是有利于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安全投入的不足,必然会造成安全设施的缺陷,埋下安全隐患。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上下、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的愿望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关心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安全投入就必须得到保证。我们会更加重视安全工器具的配置、管理、应用,更加重视设备的健康。
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应逐渐真正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很多,以下对几个主要途径作简单阐述。
(一)加强宣传教育
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建立安全文化体系、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自古以来,教育与文化之间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安全领域里,安全教育显然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的任务,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可以有计划、分阶段、按层次、有目的地传授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改变和形成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使人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企业付出巨大心血制定的员工行为规范、安全价值观、安全奋斗目标、安全形象,若没有人去宣传它、推广它,就只是个摆设,像浮云流水,怎么会深入人心呢?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就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文化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使社会的安全风气逐步形成。要通过采取专家授课、岗位练兵、案例教育、观摩学习、分析讨论、预案演练等措施,激发员工兴趣,确保教育培训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法和手段,如利用各种文化园地、安全文化竞赛、读书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渠道。宣传安全文化基础知识、应急处理和救援方法技巧等,使员工在参与中逐渐由了解到认知,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成为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让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安全价值观,并逐渐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
(二)完善安全文化机制
完善安全文化机制首先要推行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建立详尽的安全文化制度、规范。近年来,电力系统对安全生产方面一直较为重视,制定了大量的法规条例、办法、制度,但是对县级供电企业大众的安全文化教育方面的规范还没有。因此必须尽快对生活安全文化方面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其次,安全文化建设中应逐步建立起激励机制,如设立安全文化奖励制度,对在安全文化推广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在安全文化学习方面成绩突出给予奖励等,以促进安全文化的全民普及。再次,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媒体等对外公布,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透明度。
(三)组织和发展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需要
设计和管理的,文化必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以一定的手段来引导。作为企业基础的安全文化,要与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要与提升业绩,提高绩效结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要提炼出符合本企文化特色的安全理念,并使之深入员工之心;在每个工作场所悬挂安全警示牌,用视觉效果警示员工;结合各作业岗位工艺特点,提炼安全警句,使员工牢记在心;开展亲情嘱咐活动,让每位员工的亲人给上岗作业人员写嘱咐语,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白发老人,他们的叮咛话语,往往感人肺腑,触动心灵,班前会上念一念,上岗之前看一看,心中安全警钟长鸣;建立“互爱联锁”制度,同一岗位上的员工,结成对子,工作时互相提示、互相监督,你安全、我光荣,你违章、我有责;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安全漫画展示、安全征文活动等等,人人参与,文化渗透;安全色彩化标识,在所有的工作场所、作业场地,用色彩标识警示作业人员。
此外,供电企业安全文化是广大电力职工在生产工作中形成与提炼的文化,因此特别需要做到:
一是领导以身作则。领导者是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的负责人,也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在塑造新型企业安全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定格后,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安全文化,身体力行,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
二是各部门众志成城。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心理工作,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构建不像制定一项具体的制度,提一个宣传口号那样简单,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具体到我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应由安监科牵头,局办、工会积极参与,各科室、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各部门众志成城,全局上下人人参与,切实营造起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企业文化。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宏大工程,常抓常新、不断深化、不断创新,才会发挥作用,产生无穷的魅力。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二
摘要:企业文化的研究带动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热潮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经营者,走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前沿,他们的优势和误区也非常明显,通过介绍国有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背景、优势、误区及所获得的启示,为国有企业乃至其他社会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企业文化是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化经过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发展到商业文化的产物,是商业文化的一部分,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1可以说企业文化在企业产生的同时就产生了,但人们有意识地去研究企业文化,还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大有取代美国经济龙头的势头,而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才经历了仅仅不到的时间。这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注意,开始研究日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复苏乃至腾飞的。研究中发现,文化力是推动经济、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的研究可算是一个研究的意外,本来是从管理学角度对美日经济发展做出对比,但最终导致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它的文化现象首先出现在日本,但是由美国学者最初提出企业文化的理论结果。所以,企业文化的研究注定带着有趣的意味。谈到企业文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z理论创始人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这种公司文化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们,这些仪式给那些原本就稀少而又抽象的概念添上血肉,赋予他们以生命力。著名学者泰伦斯狄尔认为,企业文化由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凝聚而成,这些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对公司的员工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企业文化的表述目前共有200多种,一般我们认为,这样表述企业文化还是比较稳妥的:即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引入中国,是在1985年以后,当然如同其他外来理论一样,是研究先行。最开始,对中国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是高高在上的,是高置于空中楼阁的舶来品。中小企业觉得我们规模太小,用不着企业文化。国有企业觉得党的思想就是我们的指引,也不用自己再去研究本企业的文化。虽然嘴上都说不用搞企业文化,但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如“铁人精神”、“鞍钢宪法”等都是企业文化的表象,但是大家貌似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这么讲,然后这么做,没有从思想上高度注意,这就是文化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国有企业作为资本结构的国有化这种特定的企业形态,担负着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的重任,但政治性上决定了他们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形成了比较雷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但是随着中国入世、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这也从内里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强烈需求,原来老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好多国有企业慢慢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从文化上找原因,开启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2成为大家的共识。
(一)组织架构健全。
一般来说,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的部门主要是人力资源部、宣传部、政工部、工会等组织,对于社会企业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企业文化建设兼顾,因此他们的组织架构或简化,或缺失,只保留最基本的职能部门,所以建设企业文化的组织架构是不完善的。但作为国企来说,不管是多小的国有企业,该有的职能部门是必不可缺的,因为要对应着处理政府交办的事宜,也正因此,国有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所需要的职能部门是健全的,这也就省去了专门设立或调整组织架构所花费的时间,这是国企建设企业文化的优势之一。
(二)理论成果优享。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运营者,比其他企业多担当了一份社会责任,同时在资源拥有方面,也比一般的社会企业有更大的优势。受党的领导和指引,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比其他社会企业更重视,也更容易享受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所以国有企业在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力量以后,如果决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优势是非常突出的。
(三)人、财、物充足。
与其他社会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虽然步入市场化,有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但相对来说,国有企业的市场风险还是远远小于其他社会企业,而且它的稳定性也是其特质之一,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人、财、物是非常充足的。人员流动性小,对企业的感情、忠诚度、认同感强;财务方面因市场风险相对小,所以在一定期限内比较充裕,对企业文化的财务支持不成问题;物方面,更无须多言,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化方面的东西,在国企中更容易获得使用,并推行顺利。
国有企业建设企业文化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存在这很多误区,给了我们很大的时代启示。只有不断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从重重困难中脱颖而出,真正形成有力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文化的贡献。
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往往受到企业“一把手”的影响巨大。当然,单就这一点来说,不是坏事。因为本来企业文化就有“企业家文化”的因子。如果“一把手”深谙企业经营之道,了解市场、了解企业,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正确的认识,他是可以把他的思想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进行推广的。但是就怕这种形式过于强调“一把手”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并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就会形成企业文化的个人化,其实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极度个人化。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初期,就确定建设方向,强调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因为它是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宪法”,所以还要尽可能调动全企业的可用力量一起来做企业文化建设,集思广益,避免出现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化,其实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把口号标语贴一墙就说实行了企业文化;另一种则是比较隐晦的口号化,也可以称作文体化,搞几个活动、做几次操,就说实行了企业文化。这两种表现都是口号化的标志,不是在做企业文化,而是以企业文化之名行娱乐化之实。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内化于心,在此之前一定有一个表象化的时期,但如果一直停留在表象化阶段而不进步,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成功。视觉识别系统已经在应用,企业文化基本理念也已经成型,宣传教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是员工普遍对企业文化还是缺乏信心、缺乏意识、缺乏行动,则表明企业文化建设是表象化的,如果企业文化本身的提料没有问题,那就是没有用对落地方式。企业文化要获得真正的效益,必须要与企业管理相融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做到一定程度,大家会看到它确实会带动员工往后看、往前走,甘之如饴去克服困难。
企业文化在国企中的建设,还往往会进入这样一条死胡同。建设起来,停止更新,长期使用,以至于达到制约发展的时候才想起来再次修改、更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任务建设完成,宣贯完成后,就可以一身轻松,不用过问,那就错了。它是与时俱进的,也是不断修改调整的。所以,企业文化必须长期建设,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挖掘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光靠借鉴,而丧失寻找企业自身特色的机会;同时,企业文化还必须不断创新,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要保证企业文化的时新性,不能用僵化的企业文化引导永远在变化的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仁德、霍洪喜主编:《企业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版.
[2]陈洪涌主编:《企业文化说道》:ceo企业文化建设通识,复旦大学出版社,版.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三
中国加入wto,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瞄准世界上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引进、吸收、借鉴、自主创新等一切必要手段,迅速发展本企业,同时必须在内涵发展上狠下工夫。这种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重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何谓企业?尽管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解释,但詹森和麦克林(jensenandmeekling,1976)对企业的定义更为贴切。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如同大多数其他组织一样,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由此可见“企业既是个人之间一组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又是一个层次组织”,也证明了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单位,而且是一个联系个人、组织和社会的纽带。
因而,企业除了它经济功能外,它还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可以说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理念的提出、建设与最终形成,是靠人来实现的,应当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的结果,但是在其中企业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家就是那些“能抓住机会引进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式,改进企业的组织机构,勇于承担风险的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家所具有的特殊的管理、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的能力,被称为企业家才能或企业家精神。可以认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精神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
企业作为一个微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有其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理论和实证都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首先,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其次,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最后,企业文化建设是靠人实现的,其中企业家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企业的发展是其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在正确看待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个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环境下的作用。列宁曾经指出,在路线确定后,干部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的成败与发展,与企业家的作用既企业家精神的实现密切关联的。而企业文化以及体现在企业产品中的文化,往往表现出企业家对其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理念。
在企业理论有关企业家的论著中,强调企业家的职能主要在于实施管理与决策的同时,文化价值标准一直受到强烈的关注。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决策所需的很多信息不仅获得的成本昂贵,而且靠直接观察是得不到的。换言之,决策不仅受到客观信息的支配,而且受主观信仰的支配。一个人的信仰来源于他的文化、宗教以及直接生活经历。”可见,企业家及其个人的文化价值标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配置决策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作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个人价值标准在企业中的体现与实现。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企业文化是具体的,即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企业精神、企业风格、企业价值标准。企业的产品文化更是具体的,不同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反映的是不同企业的精神、风格、价值标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自己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自身应当要制定一些战略来达到相应的经济目标。企业会计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还能够多维度体现出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水平以及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战略和企业会计文化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一个合适的企业会计文化环境,为企业长期生存发展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们着重对发展型、稳健型、收缩型三种战略类型企业的会计文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关于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不同学者对其界定有一定的差异性,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会计文化具有普遍性、滞后性及正反性的特点,其发展是一个自由的过程。企业会计文化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精神层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它的目的是多面性的。企业会计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多面性的,它应是在基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物质、制度、精神等各方面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由此可见,对一个企业来说,企业会计文化极其重要,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囊括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企业技术文化、企业环境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人文文化、企业物资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等等。这些企业文化与企业会计文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内容没有做好,都会对企业会计文化造成重大影响。
1.2企业战略。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企业战略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整体性的企业战略、竞争性的企业战略以及职能性的企业战略。各大战略的制定都是为企业的成长及竞争服务的,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制定相关战略,以保证自身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自身实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挥,从而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以保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优势。当今社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的生产及生存环境较之以往会更加恶劣,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所以现代企业的战略制定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的市场战略也不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一些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企业会选择发展性战略;成熟稳健型的企业会选择稳定型战略;在面临经营亏损等经营状况不佳情况时,大多数企业会选择收缩型战略。但是,无论是选择何种企业战略类型,都应立足于企业的根本,以尽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作为基本出发点。当今社会,企业管理逐步向战略型管理靠拢,但从目前企业文化的现状来看,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与普通经济业务的发展匹配度更高。所以说,建立起一个企业战略文化的会计文化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外与会计战略性理论相关的内容仍不够全面,战略会计文化还面临着许多的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因此,一个企业要想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具备不同的战略思维,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定合适的战略,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牢牢结合现实国情,国家应当大力支持创办企业,企业在成立后首先就是寻找能够发展壮大企业的方法。因此,大部分企业在成立初期都会采用发展型的战略。发展型战略主要是以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资金的支撑,故很多企业会采用融资手段进行资金筹措,同时,企业的壮大还需要进行资金借贷,而债务也为企业带来了资金杠杆效应,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的总资产回报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创办初期的企业总资产回报率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低水平的原因,这个时期企业的主要特点是“负债高、收入高、分配少”。
对于此类型的企业,其会计文化的建立应采取渐进型模式,即逐步发展,逐步完善,保持与企业共进的模式。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当其采用发展型战略时,它的会计文化也需要跟上变化,早在公司刚成立时就应当规范会计行为及工作作风,以保证后期能够有效补救,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漏洞。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明白会计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一些好的“素质”需要慢慢地培养起来,从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会计文化。
对于一些已经走上发展正轨的企业来说,他们大多会选择稳健型的发展战略。一个企业若采用稳健型战略,那么它会将现存资源的配置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重点任务来解决,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发展是依赖与其所储备的前期利润资金。会计环境在一个企业中作用重大,而稳健型企业的会计环境会影响到会计文化。会计环境可分为主观与客观环境,其中主观环境主要是指会计的存在方式、工作方式、员工职业素养、员工技术能力等等;会计客观环境包括企业人文氛围、面临的经济形势、相关法律法规等等。一个企业若处于稳健型发展阶段,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也同样具有稳健性的特点,甚至会计人员的工作就是固定式的,在这样的战略条件下,公司的会计文化便会显得缺少创新特色,这与公司的战略是密切相关的,在此环境下,企业会计人员便可能较容易的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甚至可能出现办事浮夸的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引进新的管理元素,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企业会计文化添入更多色彩。
企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当前所面临的.一些情况采取收缩型战略,通常情况下,收缩型战略是指企业对现有的产品和市场领域实行收缩、调整和撤退。在采用收缩型战略时,企业可采取放弃某些市场或产品的手段来达到短期性的市场战略要求,当然,在正常情况下,收缩型战略只是一种战略上的过度,是企业为后续发展而临时采取的一种对策。当一个企业采取收缩型战略时,一般都会严格的把控企业资源的配置,降低资源消耗,尽量把增加现金的流入作为主要目标,尽量的节约成本开支,集中人力物力于企业的主要业务上,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因为这类企业在过去的扩张中遇到了困难,也很可能在不断的扩张中形成了巨大的债务负担,陷入经营的困境中,将不得不为了财务上的问题做应对工作。总而言之,收缩型战略的财务特点是“高负债、低利润”。企业选择了收缩型战略,那么便会存在更多的被并购的可能性。部分收缩型企业会采用精简人员、减少开支的手段来应付财务上的支出,而一旦企业采用裁员来方式,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在工作中难免产生不良情绪,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其它员工的积极性,也会对企业会计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在当今时代,一个企业的工作环境对企业的发展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领导应当重视会计的战略管理,必须重视心理因素与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重要影响作用。在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员工产生抵触性的工作心理,一旦会计人员产生此类心理,对于会计文化制度的建立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当一个企业采取收缩型战略的时候,企业应当更多的注意员工的情绪,不能一味加大其工作压力,只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这样才有利于会计文化的建设。
对比以上三种不同战略下的企业会计文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企业采用发展型战略时,必然会存在企业的不断扩张,因此其人员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增多,但是在扩张中的企业缺乏稳定性,员工会对公司产生不满意情绪,容易造成消极的工作态度,因此,企业文化也难以得到更好的完善,在不完善的企业文化下,员工之间也容易因相互监督不够,而造成工作舞弊的现象;当企业采用稳健型战略时,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已经成型,也相对比较稳定,对员工的约束力也较强;当企业采用收缩型战略时,因为可能会进行裁员,会造成员工产生抵触的思想,同时因为会降低招入职工的学历要求,会进一步降低公司的人才水平,可能会存在企业监管不严,从而导致企業内部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一个企业必须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建设也必须依赖于严格的制度,而在这种制度保障下应当做好制度文化的创新,那么会计部门应当基于企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以保证能够适应管理系统发展的新形势。
总之,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应当积极去创造的,企业会计文化的创建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尝试以实现其会计文化的健康发展。但是,无论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采用何种战略,其会计文化也应随着战略的变化而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适应其面对的环境所采取的发展战略,从而保持与社会经济一致的发展步伐,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五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新形式 企业文化 意义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职工的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职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英模、环境、传播网络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企业作为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促进企业与员工两者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而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间力量,带动广大职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企业文化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一种精神的力量,因此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围绕企业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克服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企业文化既能陶冶职工的情操,又能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生产经营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它对职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使职工的思想更容易统一到企业精神上来。
2.3 提炼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和升华。第五,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有着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
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2.4 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2.5 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六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分为企业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
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保证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因此,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指其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团队合作,整体优势;学习创新,争创一流。“质量第一”,即以优良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取信于市场,这就使得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落到了“利他”的道德上;而保证质量的优良可靠,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合理构成,这就需要管理者以“人”全面发展为重心的道德化管理来处理内部各种关系,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调动全体员工讲求质量信誉的积极性。“用户至上”,则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消费者着想,以更优质的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其出发点与实施的全过程,本身就突出了企业行为的道德性。
目前,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新一轮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而是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竞争,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的竞争。这类竞争的实质,促使现代企业进行新的形象定位,即除了以利润为标志的经济效益,还要更重视它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和道义责任。这包括:遵守国家的法规和法令、按期纳税;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为提供就业机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保护并美化自然环境;对顾客的责任,则包括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服务热情周到;对职工的责任,在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劳动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发展机会;对投资者的责任,包括保障投资的安全、股息的获得等等。在现阶段,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道德的规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自觉行动;二是指注重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使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后者涉及职业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的“自律”问题。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扮演“布道者”和“育才者”的角色,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核心价值观,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次,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其三,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管理亲和于人,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可以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
首先要建立道德制度。所谓道德制度,是指将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文明化、正规化。其次要将道德建设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结合。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计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加以肯定,才能形成习惯并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通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以保证道德文化的正常有序开展。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觉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管理企业文化重塑必须务实。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相结合,要将道德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发展框架之中,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相同步;道德建设的管理基础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制度。首先要建立日常的管理机构,负责道德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和总结;其次,道德文化建设要同企业其他管理工作一同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和总结,才能保证道德建设的实施结果。坚持“以德治厂”,加强企业道德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企业应把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做细、做实,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七
我们经常所提到的“凝聚力”是指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力”,我们也常用“团结就是力量”来说明的凝聚力作用。其实“凝聚力”是属于企业经营者在管理企业中,运用管理手段,超值的完成员工的使用价值,同时员工也获得了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新途径。
企业的凝聚力是有三个方面所组成的:文化力、自我力、作用力。
1、文化力
文化力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号召力量,包括着企业理念力(软性文化力)和管理制度力(硬性文化力)。这两种力的承载体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两力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我们在管理当中,应该把两力统一在承载体上,只有这样能保证着两力的作用,不然的话,两力的价值只能由两力之间的最短部分所决定。
2、自我力
自我力指一个人先天和后天所接受的新事物后改造自己所达成的信念。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是可塑性最强的资源,一个人进入一个企业资源的集合当中,他本身会带来一些自我资源的特性,管理者应当根据这种资源的特性进行资源的改造工作,使每个员工的自我力能统一,并且能转换成“大自我力”即企业力。
3、作用力
作用力指企业的文化力与员工的自我力之间力的大小对比所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的一个表现。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企业改变员工,还是员工改变企业。要使企业能够进入一个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我们必须做到以企业来把握员工的整体的发展,以员工来完善企业的局部改进,这样二者在对立面的情况下进行统一,使相互力能二者合一,在对立和统一的基础上发展。
要使一个企业的凝聚力达到最大值,我们就得先明白凝聚力形成的三个要素:凝聚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着企业凝聚力的作用效果。
1、凝聚力的大小
凝聚力的大小主要是受企业制度的强制约束和文化统治的软性促进所产生的。
(1)在一个企业如果各项管理制度很健全的话,企业的凝聚力是很强的,但是这种力量是受到企业在不同阶段所制约。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在走上坡路时,他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为控制就是效率;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这种制度的强制性往往会起到反作用甚至会打乱企业原有的文化软性力,导致企业一盘散沙。
(3)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力两者合一力的形成有着角度的问题,这里的角度指的是两力形成的时间,时间越短角度越小,所成合力就越大。我们在企业管理当中,要带着长远发展的眼光去制定制度,并建立适合企业的文化。
2、凝聚力的方向
虽然人们常说:力要往一处使,这样的力量才会最大,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本身素质和自我的学习力所影响,往往会造成虽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我们想搞一个环保工程,如果我们不懂这一行,我们就无法跟专业的人形成凝聚力,我们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就需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说凝聚力的方向就是要有选择得做好自己的长处工作而弥补他人短处工作,有选择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3、凝聚力的作用点
凝聚力作用点的选择不同会直接关系到凝聚力的大小和方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发展重心,我们在凝聚力的作用点上的选择应该准确,能保证企业利用资源(凝聚力)的顺畅,只有选择好准确的作用点才能发挥凝聚力的最大价值。
1、转化阻力
在企业凝聚力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当碰到这样的问题时候,我们不应该一棍子把阻力打死,我们要学会分析阻力为什么会产生,也许阻力是准确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调整凝聚力的方向。如果分析阻力的产生不是建立在企业利益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我们应该将阻力排除,并且转换阻力为一统,形成新的凝聚力。
2、讲究方法
凝聚力的使用是要讲究方法的,因为凝聚力是个变量,我们在运用凝聚力的时候应该保持着凝聚力所产生的能量,补充凝聚力的动力,如给员工以鼓励(物质、精神)。作为企业资源,他的利用需要更新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运用凝聚力来为企业服务。
3、使用过程中培育
凝聚力是可以培育的,作为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资源,他的增展性是无限的,硬件上可以完成员工的素质培育工作,在软性上可以完成政策的鼓励工作。企业凝聚力的培育是长久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引导他培育的方向,使他能尽快的成长并保持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以上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的凝聚力,这样可以更加理性的把握凝聚力的作用以及他的价值,真正的使企业凝聚力为企业服务。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八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泛文化。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指企业在技术因素之外所具有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文化积累、文化传统,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行为规范和思想方法等。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精神层(核心层)、制度层(中间层)、行为层(表层)、和社会层(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和塑造形象作用,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促进员工和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并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企业党建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过程都不相同。但是,两者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的共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企业上下的通力合作,形成独具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公司内部强有力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与此相关的是企业的党建工作,企业党建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员工对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的理论教育,加强企业内部的党的建设,从而调动人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的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可见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都是为服务企业、服务员工,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是企业的党建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到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等传统优良价值观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党建工作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要求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向是完全一致。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都是在尊重员工个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员工交流沟通。企业的党建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诸如交流、谈话、深入基层等工作途径,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同样适用。这样想通的工作方法,架起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桥梁,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工作,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不仅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出发点,而且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通过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实现企业的团结友爱,奋发向上。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是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形成一种可以焕发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倡导优良作风和好的传统的共同企业文化,作用于员工的软管理,以实现自我激励的作用。企业的党建工作根本上也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认识,它立足于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党建工作都在于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
促进企业的党建工作有序开展,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的独特的政治文化建设,以党的思想方针和路线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企业的党建工作可以使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良好的企业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党建工作中的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路线工作、党员教育工作等,最为显著的作用是可以提高个人的党政思想素质,让企业上下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战斗堡垒,让每一位党员都积极地发货党员的先锋模范以及带头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此外,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有利于加强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或间接的领导。在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指导本企业积极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党组织应该引导企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并同时形成“以员工为本”的优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载体,企业党组织应该协调发展企业文化,使其成为让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和发挥的重要一环。企业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除了提倡员工认同本企业文化而外,,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地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良好的企业理念是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可以为企业的各种行为提供导向,从而可以使一个企业适应市场的运行规律,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快速而有效的形成一种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从而有利于企业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是让企业员工保持旺盛的斗志与工作热情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大量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凝聚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形成统一的思想,在这样一种统一思想的指导下,让员工产生对企业的目标、企业的规章制度与准则的一致认同感,产生对工作的自豪感、对企业的归属感等。一旦这些思想成为全体员工的潜在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意识,那么,此时就能形成一种以企业为核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一种来自每一位员工内心深处的力量,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必要条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一种载体,是推动企业党建工作有序进行的一个渠道,也就是说,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的关系,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将“软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处理好企业文化与企业党建的关系,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的领导可以更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适应新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九
现代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在公司管理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并针对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企业生命力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学者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表达了企业具有生命周期的现实。
在美国,有62%的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不到5年,存活能超过20年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只有2%的企业能活50年以上,即使能活到50年以上的大企业,在商业环境的巨变中,也可能轰然倒下。
我国企业似乎与生俱来就带有长不大的基因,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8年,一般中小企业寿命在3~4年间。一篇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文章指出,96%的企业成长指数介于0.3~0.6之间,69%的企业在5年内倒闭,寿命超过10年的不到1/10。
企业的发展是否一定要沿着“出生-死亡”这种固定的轨迹?是什么东西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国内外关于企业生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那么,企业生命力的基因体系是由哪些基因构成的昵?1、政策基因。要符合政策导向,保持政策的稳定性;2、环境基因。选择“先活着”远离竞争旋涡,做到顺势而为;3、使命基因。不要只为自己而要为别人而活着,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4、成长基因。增强循环造血能力,实现永续经营;5、文化基因。恒久而耕心,经营好人心;6、管理基因。强化信息及系统支持,实行绩效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在他的一篇著作中指出:依附在中国人身上的文化魔咒,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这种“一体两面”的文化魔咒,一方面表现为“心怀大爱”,但我们的“大爱”文化具有潜藏性,不善表达,只有在中华民族遇到了像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这种大灾大难时,才会淋漓尽致地进发出来,让世人感到无比的震撼;另一方面是企业界少数经营管理者浮躁及投机取巧的心态,以及僵化的思维模式和就知道赚钱、不了解世界、不了解别人为什么那么看你、不了解自己的缺点等“四个茫然”,这是我们文化固有的劣根性。
从上可见,我国企业的健康成长,更要重视生命基因体系的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健康长寿之道,要对企业生命力基因进行哲学思考,转变思维观念,作出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的判断和选择,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般号召而是极具针对性,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通观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大致涌现出了以下热点:
(一)人本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以人为本;第二是以文化人;第三是群体和谐;第四是文化自觉;第五是文化主导。如果我们把国家和民族比喻成一个人,那么硬实力就是骨骼和肌肉,软实力就是文化、精神和思想。只有两个方面完美结合,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深圳华侨城集团是一个文化自觉的优势群体,是我国第一家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八十年代中期,该集团属下康佳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你为我,我为他,大家为康佳,康佳为国家”。时至今日,华侨城集团的企业文化则是:“人本、创造、坚定、卓越”和“优质生活的创想家”。20多年来,由于华侨城集团在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坚持把企业文化当作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文化的大事来抓,以文化人,使企业有了健康、全面、持续的发展。
(二)和谐文化。世界是多样的,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文化,而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体现着各个国家的风格和特色。英国是绅士文化,法国是浪漫文化,美国是自由文化,德国是严谨文化,中国是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建设和谐企业、培植和谐文化是我国企业界的一项重要责任。天津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重新梳理文化体系时,提出“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并以“建世界一流大港,筑员工快乐之家”作为愿景孜孜以求。五年来,天津港吞吐量不断跨越式增长,成为北方第一大港。与此同时,他们在思考如何“培育共享价值观,共建和谐企业”的同时,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建立了“四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他们认为,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企业坚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四个共同体”,可以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员工在自修、自省、自律中形成自觉,之后觉他,从而完成对和谐文化的认知、认同、共享、创造的全过程。这种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和谐文化,必将引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潮流。
1.5亿元,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
100多万元、只有100多名员工的小厂。张瑞敏调任该集团任最高行政执行官之后,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并吸收齐鲁文化的精华,坚持“内圣外王”创名牌,狠抓企业文化建设,集全球智慧谋海尔发展。海尔集团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自主创新,现已发展成在全球拥有240多家下属单位、5万余名员工、3600多项自主创新专利的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是中国最著名的品牌(品牌价值达803亿元)和特大型企业。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达到1220亿元,利润同比增长20.6%。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他们一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关系极大。海尔集团现在的企业精神是“创造资源,美誉全球”,新的工作作风是“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五)狼性文化。狼的本性和特征有四:第一是嗅觉敏锐,第二是不屈不挠,第三是群体奋斗,第四是挑战极限。所谓狼性文化,就是以人为本,以知为先,有着一种强烈的扩张欲望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深圳华为公司任正非是“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他根据狼性的特征和企业面临的危机,一直倡导狼性文化、狼性管理、狼性营销、狼性团队,以文化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经过20多年的奋战,狼性血脉已渗透到华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流入华为管理的各个环节,华为成为创造神奇的企业——从1985年2万元创业,到现在已发展成拥有35000名员工、具有2014件自主核心技术体系、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0亿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中国it界的标杆企业。2014年华为的营业额达690多亿。2014年1—4月,广东外贸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为公司的出口,却仍保持62.4%的高速增长,真正做到了“中华有为”。
(六)品牌文化。品牌的至高境界是文化,文化的至高境界是品牌。资本主义以前输出战争、输出资本,现在是输出文化、输出品牌。所以,品牌就是国家的话语权。美国在世界上搞单边主义,就是因它的cdp占世界的34%,通过美元结算的外汇在全球占62%。全球每年评选出的50个驰名商标中,美国占据30个以上,占60%。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今天的竞争,不单是军事的竞争,而是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战略,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什么是品牌的文化含量?有四个要素:一是使用功能多样化;二是款式造型具有高审美附加值;三是色彩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相结合;四是人性化水平体现的高低程度。
张家港红豆集团,20年前还是一个卖地瓜的小厂,但他们的董事长周耀庭懂得“经济是大树,文化是土壤”的真谛,对品牌文化建设极为重视。该公司旁边有一棵传奇的红豆树。他想起王维那首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把公司制作的服装冠名为“红豆牌”。经过近20年的经营,至今红豆牌服装年出口达2亿多美元,红豆集团也成为中国民营经济之最。
25年深圳形象的深圳保险名片”的企业,打造诚信稳促、多元融合、服务创新的企业文化,已成为该公司兴旺的关健之举。该公司提出“外要和,内要顺,业要精,行要进”,已为该公司提供了和谐顺畅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何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能力体系,包括四个要素:一是技术力;二是管理力;三是营销力;四是文化力。只有四个要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八)石油文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是1988年在原中国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特大型石油化工集团,现有总资产8083亿元,在中东等3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该公司在原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精神的基础上,强调“文化强企,志在世界”,确立了“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跨国经营管理理念,坚持“同化于优”、“融化于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物化于利”的创新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石油行业深化改革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大庆的周边、渤海湾等地发现了新的大油田。近年来,中石油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稳步提升,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安全文化。安全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民生大事;人命关天,责任重大。民航、铁路、公路、航运、矿山等各行各业都极为关注安全文化。上海制定了以理(理论)、法(法律)、德(道德)、制(制度)、情(情感)、技(技术)为基本要素的安全文化,取得明显的效果。长江航运集团也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认为,安全文化是以自主安全、自治安全、自律安全为主的人本文化。唯其如此,企业才可能实现本质安全。具体做法是:“以理念自治,构筑安全文化之魂;以管理自治,夯实安全文化之基;以行为自治,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从而使安全生产体现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落实制度,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做到安全压倒一切,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1、企业家重视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力量和文化建设的新认识。在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因素的今天,能否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长寿。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这是因为:企业家的文化主张、文化含量、文化思想、文化素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议中肩负着四个角色责任,即倡导责任、整合责任、示范责任、变革责任;企业家既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实施者、示范者。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文化;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文化;没有任克雷,也就没有华侨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份内的职责,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必须坚持以文化为主导。2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否则,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就举步维艰。
2、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企业文化在中国先进文化体系中,虽然位处亚文化地位,却十分重要,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文化有六大功能,也就是六种力量:一是导向功能、导向力;二是塑造功能、塑造力;三是约束功能、约束力;四是凝聚功能、凝聚力;五是激励功能、激励力;六是幅射功能、幅射力。祖国南海之滨的三亚,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遗产。自1987年9月升格为地级市以来,三亚依托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选择以城市品牌发展作为突破口,通过城市品牌发展来激活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依靠文化铺垫,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依靠活力支撑,积极实践注意力经济;依靠品牌牵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依靠媒体放大,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依靠项目推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企业文化要有鲜明的个性印记。企业文化有共性、个性之分,两者要紧密结合。共性显示文化的原则,但不能显示文化的特征;个性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或灵魂在于个性。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共性要体现,个性要突出。现在,纵观企业文化理念的概括、提炼、冠名,有一个通病,就是雷同化,放到全省、全国各个地方都可通用。这种现象,叫做“既无错处,也无用处”。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一是语言要简洁,不要唆;二是要体现本质核心,同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三是要注意个性、原始性、独特性,要有鲜明的个性印记;四是要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五是不能繁琐化、不能雷同化、不能模式化、不能故弄玄虚、不能“双脚离地,”而要“落地生根。”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海尔”的知名度应该算是非常高了,由一家小小的民营企业蜕变为一家世界顶尖的家电企业之一,海尔的成长之路见证了中国由弱到强的过程。一家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必定要有自己独特的市场优势,而海尔的优势在哪里呢?我不想去翻阅资料,也不想去联网查找,在我脑海里,关于海尔最深的印象有两个:一是,当年,海尔生产的冰箱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当时的厂长毅然决定,砸掉冰箱,重新生产,绝不让有问题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二是,海尔推行人性化的产品方向,客户可以根据特别的需要获得独特的产品。总结这两个故事,就很容易得出海尔的成功之路的内涵——质量和创新。
无完人。”这样看来,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足之处。人非生而知之者,要改变这些不好的言行,首先就应当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每天自我反思。然后通过行为来纠正这些不良的言行。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多优作为一家教育企业,要培养出优秀的杰出的学生,首先就应该要从员工自身的素质入手。只有浑身充满了正能量,素质优秀的,行为端正的教师,才能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和学习的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给学生正确的指引。
行为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需要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的。中学生有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和指引,而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除了自律以外。也可以制定一个日常行为规范准则,评选出优秀的规范的员工作为大家的榜样。欲速则不达,这些行为规范的培养,需要长久地坚持下去。最终就能形成一个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成为这个企业的精神支柱。
家企业,如果要体现自己的诚信的品质,就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来实现。
此外,一家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创新是不可缺少的灵魂。身处和平盛世的当代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为祖国的成功欢呼骄傲,在改革的浪潮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往大了说,中国现在所取得的成功,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摸着石头过河”最终演变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了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的榜样。而落后就要挨打,这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信息化的今天,改革与创新也是每家企业所应该必备的生存灵魂。作为一家立足教育的企业,尤其是课后辅导的模式的企业,我们根本是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摸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总结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吸取这些经验,然后不断的进步。我们要有一种“山高我为峰,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不断改革和创新更有利于发展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制度。对现在所存在的问题,也能有直面的,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遵循守旧的思想。我想,要做到创新这一点,就要打破一言堂的习惯,采用民主集中制度,在工作中甚至是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群策群力,共商大计,找到最适合最切实的办法。
立足质量,讲究诚信,勇敢创新。这是一家企业的生存之道。要做到这些就应该要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工作制度,实行民主原则。这就是我对企业文化的浅见,俗语云:嘴上说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切实的行动才是成功的基石,一起努力用行动实现价值吧。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一
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躯干和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就是行尸走兽,同样企业没有灵魂也只是机器的堆垒,制造物品的工具。而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它看不见摸不到,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企业中,是企业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通过本次企业文化第二期的培训我学习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领导者个人的“独角戏”,员工只做为台下“观众”。它需要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企业文化的新鲜活力,所以企业文化就和员工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提高员工素质和加强队伍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我想这也是20xx年公司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培训的目的所在。
缘酒集团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以文化酿造美酒”的经营理念,树立“创一流企业,酿百年缘酒”的宏伟目标。当然这不光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更多缘酒人的凝心聚力,共同拼搏完成的`伟大事业,我想这就是缘酒的理念形态文化。
大家一直高喊“全员营销”,而这里所说的全员营销,并不是所谓的大家都去推销酒、卖酒,后台保障也是一种营销方式,例如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调配出高品质的,消费者信赖的酒质等等都是一种营销。作为行政部门在客户来访接待中诸如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的接待解说是营销,每一次的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中穿插缘牌原浆酒酿造工艺和酒质特点的介绍,以及现场互动形成会销也是营销,同时在接待中展示出来的缘酒精神面貌和一套制度化的接待细节流程,又很好地诠释出缘酒的制度形态文化。再有,每一次接待中桌面上少不了我们摆放的缘酒企业文化报、黄晔董事长的最新诗集、董事长书法“缘”字作品等缘酒资料,充分用“缘”符号说明缘酒的物质形态文化。
一个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我认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通过工作的实践来不断的学习,积极地思考并结合公司的实际与员工一起共同建立的一种缘酒文化。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和不断发展的,因而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文化,做好缘文化,缘酒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将其发扬光大,大家团结一致为缘酒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二
引言;企业决策层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领导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建设员工的约束机制,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加强鼓励和信任,激发企业的创新性和增强企业凝聚力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是一个非凡的组织,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管理风格、企业中拥有高素质的决策层、员工之间能否相互理解和支持,工作关系是否融洽,显然影响工作效率、先做人,后做事、企业文化就应该通过有形的规章制度和无形的企业价值观念使员工自我约束、创新精神排在企业经营哲学的第一位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康佳集团副总裁陈如曰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文化制胜已成为当今优秀企业脱颖而出的法宝和明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0引言。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小企业,承受着强大的压力,如何从林立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个企业决策者所面临的新问题。康佳集团副总裁陈如曰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文化制胜已成为当今优秀企业脱颖而出的法宝和明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最初的创立时就已经存在的,劣等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的消亡,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的建设实质上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人的建设。
企业是一个非凡的组织,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管理风格,有特定的工作技能要求和分工方式。每一个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特色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带给了企业活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一个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资本的差距和规模的大小。小企业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所以往往只能“小打小闹”,在生产、经营中处处受到限制。但是小企业一样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这就要求小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决策层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领导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设。
企业中拥有高素质的决策层,就能在企业有限的资源中有效组织自身优势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塑造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目前,许多小企业虽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拥有先进的科技开发能力,娴熟的管理员工。这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决策层拥有制定企业发展方针、政策、规划等重大的决策权,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决策层的自身综合素质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决策层注重领导的艺术。领导艺术能力主要包括远见卓识、战略思维能力、开拓进取能力、管理变革过程的能力等。领导的自身综合素质还包括领导自身的个人修养和价值义利观。企业的领导者在注重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设。当然,综合素质建设不等同于业务能力的加强,而是要从全方位的建设自我,尤其是要注重各种工作、生活中的细节。运用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影响员工的行为,变革企业文化。另外,企业领导者还要勇于承担主要责任。例如在北大方正集团中,假如出了事故,管理者的责任是70%,而生产者的责任是30%,因为企业文化强调管理者的能力,强调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功能。
2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之间能否相互理解和支持,工作关系是否融洽,显然影响工作效率。怎样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员工和工作达到有效配置,又怎样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薪资更好的结合,从而达到公司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做到和每一个员工都谈一次心,成为好朋友并不是一件可行的事,况且企业领导者天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这就要依靠于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本位素质”在企业管理中的功能,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激发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日本企业的社团文化和香港的家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比较成功和典型的文化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向企业员工不断的输送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宁波海曙惠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它在刚刚创业起步时就提出了”免费参加、利益共享、共同创业、共同发展”的宗旨,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创业积极性。“利益共享、共同创业”在这里已不再是企业所有者及其少部份人的事了,而是企业中每一个员工自己的事。
3建设员工的约束机制,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企业只有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达到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且拥有自我约束的员工,才可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三一重工提出了“先做人,后做事”的企业文化核心要求,宁波海曙惠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也以“诚信务实”要求员工遵循职业道德规范,遵循社会公德。企业文化就应该通过有形的规章制度和无形的企业价值观念使员工自我约束。企业文化强大,也就越用不到什么政策手段的约束。
4加强鼓励和信任,激发企业的创新性和增强企业凝聚力。
在台湾的企业文化精神中,创新精神排在企业经营哲学的第一位。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的大浪潮中前进。象海尔、娃哈哈的企业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产品,让造假商想跟都跟不上。企业的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在企业宣传方面,宁波海曙惠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全球各大商业网站上注册一个用户名,天天发布产品的供求信息,就凭一台电脑一个人使自己的公司天天出现在全球商业界的视野里,在网络电子商务中站稳了脚。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而企业领导者要信任人、鼓励人、培养人、留住人。企业文化的重视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依靠忠诚而有能力的人才,努力创建成一流的企业。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三
这则寓言反映出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企业中领导所想的和员工所想的,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地统一。执行力缺失,使领导者的所有工作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企业执行力如何产生的,据考证众所周知的敖包最初时却是草原上的导航标志———路标。按理说,建造路标是人人得益的事情,并且,牧民每每遇到路标时奉献几块石头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放牧时还要留意石块并且一路要携带直到遇到路标,的确是件辛苦的活。更何况有那多人贡献,某个人的几块石头也就无足轻重了。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么路标的建设成本的分担就变得棘手了,谁都需要路标,但是谁都有让别人去添砖加瓦自己却坐享其成的心态,最终好事难成。然而蒙古人的解决方案让人叫绝,他们将自己的信仰赋予到路标上,让路过的每个人都主动地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对路标的建设。由此可见,没有信仰,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信仰,就不会产生执行力。执行力来自于企业文化同时被教条般的企业信仰所完善。
我们见过太多诸如‚求实‛、‚奋进‛、‚争创一流‛此类的词语,但是,他们把标语贴在墙上,却没有写进员工的心里。
显然,企业文化受到公司创办者的影响是最大的,美国一家公司的创办人曾经在1866年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话,赚点钱。如果必要的话,赔点钱。但永远要造好船。‛直到1987年,他的这段话还被他的公司的副总裁引用并铭刻在公司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公司的文化和信仰。
然而,仅仅是创办者的影响是不够的,企业文化得以成为信仰,它是吸收历史,总结现在,立志未来所提炼出来的,它有自己企业中独特的深深烙印。它需要一个从上而下不断的宣导、复制和灌输过程。
目前,公司正在逐步建立一套高效完善的培训体系。并进行着与企业执行力文化相关的一系列培训与考核,通过这些培训让员工知道了:忠诚,对他们来说,就是执行,将上级的思想贯彻落实下去,简而言之就是识大局做小事。他们要做的就是执行落实工作任务,要考虑的是如何去做,而不是要不要做,有没有必要做的问题,要不要做是由上级来决断的,他们会有个整体的考虑,不是要他们去判定该不该做。有困难我们要去克服;有不合理的地方,先做了再说让它暴露出来,然后再去纠正完善。但不能一开始我们的第一直觉就是质疑并加以坚决反对,可以讲很多条不做的理由,诸如不合常规,不合传统做法等,那样的话,他们就选择了平庸,而不是去改变自己以求做得更好。工作时推诿塞责,有问题时不思自省,却以各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的责任,他们需要做的是给自己定一个高于其他人的标准,做出改变的决定,选择完美而不是平庸,然后付诸行动。
确立‚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理念,要想干,办法总是有的,不想干,理由总是有的。
确立‚关心成就大事,用心关注细节‛的理念,养成‚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习惯。‚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做人做事,情同此理。点点滴滴铸就质量,日积月累打造品牌。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确立‚公司是一部完整的‘机器’,运转(执行)不要卡壳在我手里‛的理念,发扬懂得感谢,珍惜合作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但是企业执行力文化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励和约束普通员工,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首先把自身塑造成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楷模。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既可能是文化、制度的塑造者,同时又可能是文化、制度的破坏者。比起其他员工来,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因此我们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起监督作用的警察角色,而更应该是一名教练。像是指挥一个新手开车一样,要想将自己的经验、智慧和要求传达给学车的学员,而且必须陪着新手上路,指导他如何加减档,如何踩油门;必须参与到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现状、项目执行、员工状态和生存环境进行全面地了解,才能找到执行情况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并进一步对各个方面进行正确而深入的引导。好的员工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表现,同时我们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随之弥漫到整个部门中,此刻我们的公司会逐渐因为这种浓厚的人情味,而变得更加活泼、团结且开放透明。最终当我们的员工都在企业执行力文化中愉快做事时,管理中的‚执行力缺失‛问题,就会有效改善,我们的公司也必将会变得高效而现代。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再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
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变化,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经营业务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它的竞争地位,避免盲目跟随别人,造成决策失误。
其次,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本、创造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树立忧患意识,着力增强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发明、反思、推广、执行的能力。要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探索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的办法。要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转化成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保证。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同行业中寻找战略伙伴,通过持有外国公司股权,跨越式提升研发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双赢。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专业标准制定工作。可以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使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上市。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企业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引进一套外部规范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
带来的市场风险。大量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管理与技术,善于利用国际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市场,采取合作、合资等方式,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但在合作、合资过程中,要谨防“国际化陷阱”,注意规避风险。
四、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炼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首先,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和升华。第五,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有着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其次,企业要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总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五
新赛棉业有限公司任小芳。
电话***邮编83001。
5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因此,一个企业只要存在一天,企业文化就同时存在。新疆新赛棉业公司的企业愿景是:成为最受人尊重和信赖的公司之一;文化核心是:诚信、敬业、合作、创新;企业使命是:“强棉兴农”,为市场提供优质绿色的皮棉,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会认为,难道要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很循规守矩,时时刻刻都毫无隐讳,才是诚信吗?其实我们没要求那么高那么纯粹,但我们没说清楚,人们就会对这个词有一种距离感甚至排斥感,就自然没有那么认真去贯彻。再比如“服务”,是不是有愿意服务的心,就有优质服务的效果呢?也不是,因此我们应该多培训我们的员工,到底怎么做到优质服务,而不是空谈“服务”二字,大家不知从何入手,自然渐渐少了积极性。第二个问题,企业精神真的只是没有意义的精神胜利法吗?显然也不是。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说,企业精神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而从当前和局部的角度说,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做好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给践行企业精神的员工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褒奖,而且不能过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不断感染每个员工去认同和实践企业的精神文化。很多人就是因为第一个问题没解决好,就看不到企业精神的巨大力量,也就没能很好的解决第二个问题,不愿意花足够的投入去鼓励企业精神的贯彻实施,结果他们更看不到企业精神的好处了,如此恶性循环而已。一言以蔽之,就是执行不当又不力。
要求高岗位,我们制定了岗位细则,加强岗位责任意识。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员工责任心这道防火墙出了漏洞,病毒怎能有孔不入?反之,如果员工都有高度责任感,以企业兴衰为己任,无形中就为企业铸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病毒就难以入侵,换言之,事故发生的机率就会降低。另一方面制定了《新赛棉业公司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奖罚分明的公正、公平的氛围,构建公司和员工之间诚信的桥梁;其次,我们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一方面通过谈心谈话、民勤日记等形式了解职工的困难和思想动态,把解决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干部为职工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因为棉业公司下属8个扎花厂,分布在北疆沿线,很多家都不在本地,一到轧花季节,公司领导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营造家的氛围。特别是对老职工贫困职工不定期的进行慰问。一年来共计解决职工难题35起,慰问贫困职工10人。再次,通过开展形式活泼的各类活动,凝聚人心。这两年,公司注重结合节假日及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建党周年庆祝等时机,开展形式活规模小的活动,比如篮球赛、乒乓球、参观陈列馆、诗歌朗诵等,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氛围,逐步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之,企业的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通过公司的企业核心来体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除了制度的约束之外,文化的力量十分重要。它可以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自我驱动力,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员工走得远,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优秀的企业精神文化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弊,影响深远。虚实之间,重在执行。而企业文化只是我们当前所有要务中的一个。新赛棉业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经历了市场的挑战,背负过巨大的包袱,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成绩和基础,只有在这关键的时候强有力地实行更深刻更科学的改革,我们棉业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的成绩才能变为成就,我们每一个棉业人才将会享受到自己创造的成果。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新赛棉业公司要以深入人心的企业精神、统一的价值观、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引领员工,凝聚员工,激励员工,形成团队精神,形成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同前进的和谐氛围,用自己的方式为新赛股份实现跨越式发展锦上添花!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篇十六
摘要:
在酒店管理中,最大的目标就是争取回头客,因为争取回头客的成本要比争取一些新客人的低,而能够让顾客再次光顾酒店的重要因素就是酒店的服务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意愿,而酒店的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的意愿形成影响。因此,酒店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概述什么是酒店企业文化,其次对其内涵、建设原则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建设酒店企业文化的措施,以期促进酒店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引言。
一个酒店的名字就是其招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酒店的企业文化映射,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酒店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对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对于酒店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酒店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酒店的经营理念、历史传统、酒店的作风以及其价值体系等,是员工整体精神的一种体现。从广义的方面来看,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根据酒店自身打造的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而从狭义上来讲则是酒店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酒店企业文化属于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在酒店内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经过对酒店长期的经营和管理,逐渐的让全体员工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精神,这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酒店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属于酒店的上层建筑。酒店的文化能够体现酒店企业无形的价值文化,在实践中,将这些无形的资产转化为企业的有形资产,让酒店企业的凝聚力更强,逐渐地成为酒店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酒店文化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致力于为酒店企业打造一批高素质员工,在经营风格上更具有个性化。酒店文化的形成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从基层员工和管理人员做起,在酒店的环境中、企业文化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日常管理员工的行为中更加能够体现。酒店企业文化的实现是需要载体的,而酒店日常行为的持续创新就是最为有效的载体。酒店还应该从一些细微的地方来体现酒店的文化,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其在一些社交场合与公共场所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酒店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给员工灌输正能量,起到激励的作用,让酒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有责任感、能力感、意义感和进步感。一个酒店想要逐渐地建立自己企业的文化,应该从善待员工开始,只有企业管理人员善待员工了,员工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善待顾客,让员工快乐起来才能让其在服务中让顾客快乐。这样的酒店文化才能让员工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竭尽所能,为顾客带去惊喜。
优秀的酒店企业文化是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原则的,在同一的原则之下进行建设。首先,鲜明的个性原则,这主要是体现在酒店企业的建筑风格、装修技巧、服务方式等方面,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原则来让企业更具特色,在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其次,酒店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有着标准的层次原则,国外酒店都是按照星级来划分的,同样的对于企业文化也是可以进行分层次划分,主要可以将这些酒店文化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社会服务文化、职工素质文化和决策意识。酒店文化的建设应该是根据酒店的级别来配套的,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属于高档酒店,在酒店文化上也应该是非常高的,而三星级酒店则是属于高级酒店,具有较高的享受价值,而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则是属于大众文化范畴,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同的酒店,是需要根据不同的酒店文化原则去建设的。现在人们已经不再需要为温饱问题而发愁了,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解放,因此更加地注重文化娱乐,从其中寻找休息、娱乐的项目,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陶冶,释放来自于工作的压力。
1、打造优雅的酒店环境。酒店的环境对于顾客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酒店的环境氛围中顾客能够感受到其企业文化。因此,想要建设酒店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从打造优雅环境开始做起,根据酒店自身的经营特色,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在图案的设计方面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通过这些来创造一个优雅的酒店环境。这样顾客在进餐的同时心情愉悦,有利于酒店回头客的培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说法,一方面是指酒店的客人,另一方面是指酒店的员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尊重人、发展人,现在经济如此发达,因此在酒店的装修上并不是什么问题,风格上也是大同小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就非常的重要。酒店在建设和管理上都应该以人为本,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地方,让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善待酒店的客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确立“以客为本”的经营理念。顾客是酒店服务的主要对象,以此在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确立以客为本的经营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尊重客人。让客人感觉到宾至如归,得到应有的礼遇,让顾客在消费的同时能够得到舒适的服务。其次,应该关注顾客。在人性中都有着虚荣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该让员工对顾客关注,将每一个顾客都当作vip。最后,保证安全性。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不希望在消费的时候遇到危险,酒店通过对员工严格的安全训练,让酒店形成一种安全的氛围,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能够安心,让顾客在消费的时候感觉到安全。
4、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能够带动酒店员工积极地工作,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而酒店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则代表的是企业的价值取向,顾客在消费的时候会感受到企业的价值取向。只有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才能让酒店员工在为顾客服务的时候更加的贴心,让顾客感觉更加的舒适。
5、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酒店的企业精神是整个酒店精神的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让顾客在消费的时候感受到正能量,在消费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舒心。良好企业精神的形成需要酒店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的精神会具体体现在员工的精神面貌中,首先,员工应该衣着整洁,给人一种良好的精神感受;其次,员工在工作和服务中,应该体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设企业的精神文化。
6、员工的管理和薪资待遇。建立良好的酒店企业文化,就需要对酒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应该汲取国内外酒店管理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员工做出严格要求,让其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其次,在薪资待遇方面,应该根据员工付出的多少来给予应有的报酬,奖惩机制必须完善,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得到奖励,提高薪资待遇,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才会有紧迫性,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的无形价值,只有将这种无形的价值不断地建设完善,才能让其在实践中转化为实际价值,酒店管理人员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酒店的企业文化,促进酒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晖,刘岚岚.论酒店企业文化的构建[j].民营科技,20xx,(5).
[2]张卉,朱金英,宋蓓.酒店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xx,(1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2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