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综合考虑教材、教育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编写教案时,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通过阅读下面的教案范文,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教案的写作和应用。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
下载地址:/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二
计算活动——在汽车城里托班下学期。
1、复习1和许多,引导宝宝告诉大家自己的是什么车(小汽车、吉普车、卡车等)。
2、尝试按车名分类。
幼儿自带玩具车、篮子5个左右。
一、谈话导入。
师:李老师看到很多宝宝今天都带了玩具车。
幼:我带了,我带了……。
二、介绍自己的车。
师:我看到了许多的`车,有小汽车、吉普车、卡车等。现在请小朋友轮流告诉大家你的是什么车。别人介绍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听。(幼依次介绍略)。
师:这是什么车?
幼:卡车。
这个?小汽车。
这个?小汽车。
师:小朋友非常棒!刚才听的都很认真。
三、汽车分类。
师:我们这个月的活动有“汽车展和我是小司机等”,请小朋友把汽车放在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保管好。
师:手里是小汽车的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好,请放下。
手里是卡车的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好,请放下……。
师:现在请把小汽车放在这个篮子里。(幼操作)。
……卡车……(幼操作)。
师:……吉普车……。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三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中物体所处的位置。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一):感知5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火车车厢,引导幼儿观察:
(1)火车有几节车厢,邀请小动物坐上火车。
(2)从前后不同的方位说一说:小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按教师指令的要求,邀请小动物坐火车郊游。
3、游戏:开火车:听指令,请乘客下车。
4、幼儿跑组活动:
(1)、小树排队:提供5棵高矮不一的小树排队,并用数字卡片标上序号。
(2)、串珠子: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幼儿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3)送小动物住新房:根据卡片的要求,把动物送回家。
活动(二):感知10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旅馆”的挂图,提问:
(1)动物旅馆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
(2)小兔、小猫、小狗分别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从不同的方向判断动物所在的位置)。
2、游戏:猜一猜,它住哪里?
规则:按教师的指令把动物准确送回家。
3、幼儿跑组活动:
(1)找座位:幼儿两两玩找座位游戏,甲幼儿拿电影票,由乙幼儿随意抽出一张,并把电影票插入座位中。再由甲幼儿检查是否正确,游戏交换进行。
(2)跳格子:5个幼儿共同玩,比一比谁跳得最远,并说一说“我跳的是第几行的第几格?”
(3)练一练:提供10以内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幼儿按顺序排列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看谁飞得远:提供纸飞机,幼儿站在同一起点线上飞,飞机落地后,说“我的飞机落在第几行的第几格?”
活动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经过直观教学,加上动物图片,幼儿都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元游戏使每个幼儿都开心的融入到这次教学中,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更好的得到了发展。
(2)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很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进行教学活动。
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和幼儿互动这块做的很好,也是这次教学活动达到了之前预想的结果,幼儿基本都掌握了。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四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渗透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教案准备】。
1、数字卡片若干,如6、39、138等,金色珠。
2、1―100数卡、金色。
3、练习p19。
【教案流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100以内的数。
―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而且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黑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认识数位。
―出示“金色珠”:金色珠一个一个地出现,10个被穿成一串;一串一串地出现,10串又串成一大片。
―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1是多少?10个10是多少?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卡片,请幼儿用金色珠来摆一摆,然后取出数字卡片“30”和“9”,(这里是重点。请幼儿观察30、9放在一起和39,各是几位数。)。
―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如果把30、9合起来写就是309,它就是三位数,在百位上就是300了。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8”,认识百位。
3、幼儿自己取卡片上的数字,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二、分组活动。
―听、摆、说数。
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200以内的数字,另一()名幼儿先摆好金色珠,再对应数字,然后说说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做练习p19页“金色珠与数位器”。
三、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是表示1个1,十位的“1”是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整理学具。
1、初步了解个位、十位、百位的含义及数位之间的关系,能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数位,并能正确地认读三位数。
2、乐于参加认识数位的教学活动。
3、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数位。
【教案准备】。
数位板、数字卡片、彩色珠。
【教案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候。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1、认识数位。
“今天徐老师带了数字宝宝来和小朋友做游戏了,小朋友想不想和它们玩啊?”(想)。
“但是数字宝宝说有些小朋友不认识数位,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它们想请徐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数位,让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再和你们做游戏。”
(1)出示数位板。
师:“这个就是数位板,小朋友看看这个数位板上都有什么啊?”
幼:“个、十、百”
师:“哦,有三个字,个、十、百。”
师:“我们今天认识的是数位,那从右边起,第一个是个位,第二是…”
幼:“十位。”
师:“第三个是什么啊?”
幼:“百位。”
(2)认识彩色珠。
“小朋友真棒,现在呢,嘟嘟龙想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朋友,它可以帮小朋友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出示彩色珠,“这个就是嘟嘟龙的好朋友彩色珠。”
“小朋友看看老师拿了几粒彩色珠啊?”
幼:“1粒彩色珠”
师:放在百位板个位的上面。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拿的这又是什么啊?”
幼:“一串彩色珠”
师:“数一数一串彩色珠有几粒粒珠啊?”
幼:“1,2,3,4,5……。10粒粒珠。”
师:“一串是10粒粒珠,那两串是多少粒粒珠啊?”
幼:“20粒粒珠。”
放在数位板十位的上面。
师:“那用数字怎么表示啊?请小朋友摆好了数字后把彩色珠也摆在数字的上面。”
师:说数字,如:78,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其他的幼儿用自己的学具摆数字和彩色珠。
师:“小朋友你为什么这样摆啊?”
幼:“……”让幼儿自己说说摆的意图。
师:“好,小朋友看看他摆的,个位上是…”
幼:“个位上是8。”
师:“彩色珠要摆几个?”
幼:“8个”
师:“我们来数一数。”
师:“十位上是几?用几串彩色珠表示?”
幼:“十位上是7,用7串彩色珠表示。”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幼:“78”
师:“小朋友我们在摆一个304。”
师:“那小朋友可以自己试试用数字和彩色珠来表示一下。”
师:“串珠够不够啊?”
幼:“不够。”
师:“那小朋友看看旁边的片珠,看看它能不能帮助你们。”
师:“片珠一片是几串啊?”
幼:“10串”
师:“那10串是多少粒彩色珠啊?”
幼:“100粒彩色珠。”
(让幼儿自己摆,老师从旁引导。)。
师:“0要怎么表示啊?”
幼:“0就表示没有。”
师:“哦,0呢就表示没有可以不摆,但要把它的地方空出来。0在什么位上啊?
幼:“0在十位上。”
师:“那记得把十位的地方空下来。”
让幼儿自己操作摆数字和相应的珠子。摆好以后读一读。
二、活动。
(1)听数说数位。
师:“小朋友真棒,都认识数位了吗?”
幼:“认识了。”
师:“数字宝宝想对小朋友进行检测,看看谁的反应最快,我们来玩听数说数位的游戏,老师说数字,小朋友来说一说个位是谁,十位是谁,百位是谁。”“56”
幼:“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5。”
请个别幼儿回答,78145297。
(2)谁的手儿摆的快。
“小朋友真聪明啊,现在找你身边的小朋友,两人一组来做游戏,你们的面前有白纸和笔,还有珠子,一个小朋友写数字,一个小朋友摆数字、珠子,看看哪组速度最快。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了”
完成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旁边的小朋友摆的数字和珠子是否正确。
请个别幼儿读一读,说一说。(读数字,说说是怎么摆的珠子。)。
互换角色,写数字、摆数字、珠子。
三、收拾教具。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感知数位。个位上的1表示1个,十位上的`1表示10个,百位上的1表示100个。(引导幼儿一起小结。)。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重点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课件、计数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比较大小。
二、试一试。
1、课件出示28页情境图,认真观察,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台展示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情况。
3、学生汇报:在数线上标出三辆自行车价钱的理由,说一说哪辆车,哪辆车最贵。
三、教师评价,
对于学生的不同说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与肯定。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高充分、独立的思考空间,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小组讨论学习。
学习在线上标出3200的大致位置,小组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五、课件出示。
练一练,完成29页练习题3、4题,让学生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
六、总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收获,着重谈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
试一试。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计,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教师:数字卡片、
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用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大数,谁就赢。
2、交流判断大数的经验。
二、新授。
1、教学“比一比”
(1)出示1084、982说说谁大,谁小?
(2)学生说: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1084982。
(3)教师出示另一些数,学生进行比较。
(4)总结规律:
数的比较:
(1)数位比较多的一个数比较大。
(2)从位比起,位的数大的大(数位相同)。
(3)如果数位和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2、练一练。
(1)学生完成p36在o里填上、、=。
(2)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
3、试一试。
(1)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说怎样能比较快地比出大小?
(3)教师总结:
先将这些数按数位多少分一分,再将相同数位的数进行比较。
9934538780917254300。
4、想一想。
(1)指导读题,理解题意。
(2)最小的四位数1000,的四位数9999。
(1)告诉同桌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数,……。
(2)请一个学生上台示范,全班再分组做。
6、练一练。
完成练习题1、2两道题。
三、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四位数与三位数怎样比。
3、都是同数位的数怎样比。
4、如果很多数在一起比较大小,该怎样做。
四、作业。
1、最小的四位数是(),的四位数是()。
2、最小的三位数是(),的三位数是()。
3、在287、7650、80、285、1651、79这几个数中,二位数的有(),三位数的有(),四位数的有()。
4、427o5271620o620888o988。
29o11099o9996080o3090。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七
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方形、圆形。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找一片方的饼干,一片圆的饼干。
2、圆、方标记各一个,贴在两个盆子上。
3、袋子一个,装饼干用。
一、摸饼干:认识方形和圆形。
1、出示装有饼干的袋子。
2、请幼儿来每人摸一片饼干,并说说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t:谁摸到了圆饼干,请举起来!圆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圆圆的没有尖尖的角)
〈依上提问认识方饼干〉
二、认识形状标记,按标记将物体分类。
1、出示两只盆子。
a、指有圆标记的盆子
t: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是什么标记?
b、指有方标记的盆子。
(认识过程同上)
2、送饼干回家。
t:天黑了,请小朋友把饼干送回家吧!边送边告诉它:x饼干送你回x标记的家。
3、集体检查结果。
出示装圆饼干的盆子:“这是什么标记?里面放什么饼干?”再出示装方饼干的盆子:“这里呢?”
三、到饼干的家做客。
t:小朋友们真能干,把饼干都送回了家。圆标记和方标记想请你们吃饼干,你们开心吗?
〈幼儿自由选取饼干品尝,师提问:“你在什么标记的家里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八
1、尝试观察图片,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点。
2、在活动中,训练观察比较的能力。
蘑菇、苹果图片相似图片组图。
一、讲故事,创情境。
2、师:“孩子们,我们能帮助兔宝宝解决这个难题吗?
3、出示不同颜色的蘑菇图片,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自由观察,并交流。
4、小结:大家的眼睛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蘑菇的不同之处。相信,兔宝宝也会发现的,它一定能采到可以吃的蘑菇。
二、看图片,找不同。
(一)数量不同。
2、幼儿观察图片,交流。
3、小结:原来它们的数量不一样。
(二)、颜色不同。
2、幼儿观察,并交流。
3、小结:原来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发现不同之处。
(三)、方位不同。
2、幼儿观察图片交流。
3、师幼集体按顺序观察图片找不同。
4、小结:大家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多处不同。我们观察时要有耐心,有顺序的'观察,这样才能找出所有的不同来。
三、玩游戏,比眼力。
游戏《大家来找茬》,出示若干组存在不同之处的两幅图片,孩子们观察,看一看哪组最厉害,找到的不同多。
四、设场景,做练习。
师:皮皮很高兴,一会玩这个,一会玩那个,房间一下子就变了样子,让我们观察一下,有哪些地方变了呢?(出示图片)、幼儿观察两幅图片,全班交流、师幼共同小结,两幅图片的不同五、做小结,巧延伸师: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周围每天都有不同,在变化,不信,就去观察一下自己的家吧!你会发现不同的样子的。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九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以内的数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商品。
2.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为熊妈妈买礼物,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二、引导幼儿按标记乘汽车去超市。
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示6以内的数量。
三、指导幼儿购物,感知数量。
1.打电话形式了解购物要求,个别幼儿示范。
(第一次,听铃声买相同份数的礼物,第二次买比标记卡数量多一份的礼物。)。
2.幼儿按要求购物并相互交流与检查。
四、与幼儿一起送礼物,进一步感知数量。
引导幼儿在过路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
(设置路障:过小河,钻山洞等。)。
五、游戏:听指令或按标记找好朋友给熊妈妈表演节目。
1、听指令,按数量找好朋友。
2、按标记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运用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
分类和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以“帮妈妈放衣服”为主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引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
四、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弹力球。
五、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热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知识点,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一
1、能区分圆形和椭圆形,感知它们的特点。
2、联系圆形,椭圆形的相似物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椭圆形。
2、圆形、椭圆形若干,图形印章。
活动过程。
一、给图形描边。
1、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看看圆形和椭圆形,教说椭圆形名称。
然后用色笔描两个图形的边,提示幼儿一边描一边比较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2、操作后说一说: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一样?
结合操作体验,进行感知经验的比较。
二、椭圆形像什么?
1、课件:椭圆形。
让幼儿说说圆形添画成了什么?说说还有什么像圆形,像椭圆形?
空白的圆形,椭圆形能添画成什么?
三、分组活动。
1、给图形涂色。
让幼儿描一描,涂一涂。
指导幼儿数数圆形有多少?椭圆形有多少?把圆形凃一样的颜色,把椭圆形凃一样的颜色。
2、摸图形。
幼儿从摸箱中摸图形块,按标记分放。
一边放一边说是什么图形?
3、图形添画。
让幼儿给图形添画,把空白的圆形、椭圆形添画成物品,鼓励画的不一样。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送信的游戏活动,乐意帮助他人。
2、掌握6以内的序数,能按顺序给信箱正确编号。
3、有初步的排序能力,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动物的新房子6栋、6栋房子相对应的信箱、每人有住址标志的信(其中小兔子的信里面有兔奶奶生病吊点滴、小鸟的信里面画一个生日蛋糕)。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6以内的序数,知道小动物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层,会辨别上下方位。
活动过程:
一、出示“楼房”,用游戏口吻导入送信话题。
1、教师提问。
(2)请大家猜猜住在“第几栋第几层的小动物是谁?”
重点:帮助幼儿复习用第几栋第几层表述小动物的新家。
2、提出任务:出示一封信,请问该往哪里送?
教师交代送信要求。
(1)请大家仔细看看上面的地址:2、5,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这表示第2栋第五层,并到信箱中找到对应的信箱。
(2)提问:怎样更方便邮递员送信?按住址,用数字在信箱上做标志。
二、指导幼儿给小动物新家的信箱编号,掌握6以内的序数。
1、练习6以内的序数。
(1)数楼层:练习从下往上排序的方法,学说“第几层”。教师用数字卡贴上表示。
(2)数门栋:练习从左往右的方法,学说“第几栋”。
2、出示信封,理解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栋,“-”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层,如“4-3”(第四栋第三层)。
3、教师请幼儿分组合作,为每栋信箱编号。
三、游戏“送信”:幼儿按信封上的地址,将信送到小动物的信箱里。
每人一封信,请小朋友按住址编号送到信箱里。
四、游戏结束,。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三
1、通过参与愉悦的游戏情节,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1、ppt课件:图形宝宝回家
2、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
提问幼儿:你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
教师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口。
比如:有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提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
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提问:圆形长的什么样子?正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
教师: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学习图形分类:
(1)圆形分类:
出示圆形脸谱
提问问: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
引导幼儿每人找一个圆形,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
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
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小结归纳: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妈妈的宝宝,
(2)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小朋友,图形王国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小汽车,从出口回家吧!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四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五
1、练习按三重条件分类,并计数出总数。
2、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重点:按三重条件分类。
难点: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教具:8个大小不同的'红、蓝色园、方片。
学具:我的数学,附加题材料,笔。
1、集体活动。
将准备的8个形状板散放在桌面上。
——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一名幼儿示范操作,将图形分类。
2、小组活动。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什么分类方法。
请幼儿描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步骤。
第一、二、三组:按指令给形状板分类。
第四、五、六组:附加题作业。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六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巩固幼儿对已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3 、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1、 材料准备:若干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卡片。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认识梯形宝宝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中五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它长着长长的耳朵,喜欢吃胡萝卜……(出示兔子)。
师:兔宝宝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她的家参观,小朋友想看看兔宝宝的家是什么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巩固对已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原来兔宝宝的家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几何图形吧。(重点突出梯形)
3、导入新图形(梯形)
师:(出示梯形卡片)小朋友们都仔细观察一下梯形有什么特征?(上短下长;上下两边平平的,有四个角,不一样大。旁边的两条边斜斜的像滑梯)
小结: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是斜斜的,这个像梯子和滑梯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梯形宝宝可梯形宝宝说我还有两个小伙伴呢?
(出示直角梯形)它旁边的一条边是斜斜的,另一条边是直直的
(出示等腰梯形)请一个幼儿用纸条来量量它的两条斜边,发现一样长的特点。
4、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并巩固新知。
做练习(练习本)
大拼图(出示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请四个幼儿上来拼出梯形。
请幼儿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寻找梯形物品。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七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八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教案流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九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一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场地准备:
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一
孩子是认知的主体,但作为大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分不清左右,对自己的身体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为了引导孩子能够清楚区分左右,特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3、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1、大挂图(森林图)1份,(六只小动物)
2、小红花20张(彩纸剪)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感知左、右边。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3)、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2、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1、两组小朋友拉手比赛:(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
2、向左右转游戏:
3、给小朋友贴红花(一组发出指令一组贴红花看谁贴的准确)
总结性提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二
小班的幼儿对于颜色的认识较少。所以让幼儿准确的说出颜色也不太可能。所以我创设送礼物、送糖果回家、品尝糖果等情景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系列的情景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让每个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感知认识颜色,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盒操作活动的.乐趣。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红、黄、蓝)分类,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1.贴有不同颜色的三个盒子。
2.实物糖果。(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包装)
3.课件。
1.师:“李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呢?”
师:“我们来跟巧虎打个招呼吧!巧虎说小二班的小朋友们真有礼貌,所以巧虎要送你们礼物呢!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2.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师:“这个糖果是什么颜色的?穿黄色衣服的糖果我们叫它黄色糖果,除了红色糖果还有哪些糖果呢?”
1.游戏:糖果找家。
(1)师“巧虎知道这有好多的小朋友,所以带来好多糖果呢!可是糖果太多了,巧虎看的头都晕了,我们一起来帮巧虎分分类吧!”
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家:“这是什么颜色?(红色),红颜色的家应该住什么颜色的糖果呢?”(红色糖果) 用同样方法认识黄色、蓝色的家。
(2)请个别幼儿来示范送糖果回家。
师:“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把这三个糖果送回家。”边送边告诉糖果“x色糖果,我送你回家”。
2.幼儿操作。
幼儿自由送糖果,老师检查。
(1)师:“这儿还有好多糖果没回家呢,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边送边说“x色糖果,我送你回x家”。
将糖果发给幼儿,并让幼儿与边上同伴互说“我的糖果是x色”。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三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能用完整的话表达。
4、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篮子五只(上面贴有1—5数字的汽车图)。
3、1—5的点子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2)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幼儿摘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
(2)为汽车编号。
(3)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3)幼儿运水果。
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点子几,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幼儿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四
熟练地点数4以内各数,能不受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影响,在众多物体中辨认出数量为1、2、3、4的物体。
1、贴绒图片:1条腿、2条腿、3条腿、4条腿的板凳各一条,1―4的点卡一套,1―4的点卡头饰30个。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一套,数量分别为1―4的实物卡片一套。
3、地上画30个小圆圈,小圆圈分别画1、2、3、4个圆点,不同点数的圈交错排列,相同点数的圈之间相距约25厘米。
1、在贴绒板上摆出1、2、3、4条腿的板凳卡各一条,问幼儿: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任意指着一条板凳,要求幼儿迅速点数,并说出板凳腿的数量或举起相应的点卡。
指导幼儿比较分析:哪条板凳的腿最多?哪条板凳的腿最少?
2、在贴绒板上摆出1―4的任意一张点卡,让幼儿点数点卡,说出它是几。然后在桌子上摆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图片。
3、游戏:跳圆圈。
4个幼儿分别点数自己头饰上的圆圈,说出自己头饰上的圆点有几个,然后戴上头饰,站在起跑线上,老师说:“开始”时,每个幼儿沿着与自己头饰上的圆点数相同的圆圈一个接着一个双脚跳,谁先跳完,谁就为赢者,全体幼儿跳完后,交换头饰,再玩一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4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