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到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标和重点。在这篇总结范文中,作者通过具体实例的描述,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语。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板书:嫦娥奔月万户飞天。
(1)黑板上有两个词语,认识吧?
(2)谁知道说的是什么故事?
(3)小结:是呀,向往太空是中国人千年的梦想。
2、(这个梦圆了吗?)出示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吧。
(2)20xx年10月15日,这个日子不能忘。谁来读?
(3)全世界华夏儿女都要记住。谁再来?
(4)小结:人们期待这个日子实在太久了。请同学们自学1-5自然段。别忘了你们手中的材料,用1-2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1-5自然段。
1、预设1:第二自然段。
(1)我感到无比激动。中国人为飞天梦想准备了很多年,终于成功了。
(2)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中国人自己有了宇航员。
2、预设2:第4自然段。
(1)这是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张照片,你们又是怎样评价他呢?
(2)你们觉得,平静的背后,还包含这什么呢?(激动、自豪、坚定)。
3、朗读第4自然段。
4、同学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太棒了!齐读1-5自然段。
三、学习6-15自然段。
1、是呀!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齐读第6自然段。
(1)读着读着,你们觉得人们的心情怎样?(紧张、兴奋、期待)。
2、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发射的壮观场面吧.
(1)你们太投入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烈焰、轰鸣)。
(2)齐读第12节。
3、读得太好了!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是当时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的情景(出示视频)。
(1)画面很短,你们又看到什么呢?(喜悦、激动、自豪)。
(2)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和你们一样。
4、出示15节。
(1)谁来读。
(2)除了激情,还有胜利的喜悦,谁再读。
(3)更重要的是无限的自豪,齐读。
(4)这是一篇报道,课文描写没有展开,你们能试着填上一两句吗。
(5)小结:同学们不仅会处理信息,还会运用信息。
四、学习生字。
1、这张图片是杨利伟升入太空后的情景,他又是怎么问候的?下节课继续。
2、出示生字词4个。
3、指导写字“乳”。
4、习字本写2遍。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二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两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舟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生字词、齐读。
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自由读课文。
(1)个人读,读全文。
(2)四人小组读,交流觉得难读的部分,一起放声读一遍
3.朗读交流。
分段指名学生朗读,适当评价。
4.了解课文大意。
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指名说说: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朗读一下: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我很骄傲,也自豪)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
(1)交流发言
场面热烈:
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
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
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2)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请示飞行: “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导: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神舟5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读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圈圈画画。
2.四人小组自主学习
3.交流发言、指导朗读。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2)“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
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指导朗读,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四、总结
板书设计: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着重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中国航天史将永远记下这样的一些文字:
一座大漠中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艘神奇的宇宙飞船——“神舟”5号。
一个难忘的日子——20xx年10月15日。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课文写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一过程写了哪三个场面?(板书:送行、发射、问候)。
二、民主导学。
(一)、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课文是怎样记载“神舟”5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按学习提示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一人读提示)。
学习提示:
1、快速默读课文6~15自然段,把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画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自主学习,准备小组汇报。
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眉毛和眼睛都在读书啦。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
展示交流:
预设1:
我喜欢第6自然段,从“逼近,心弦都绷得紧紧的,急促的呼吸声”可以看出发射时人们很紧张(这次载人飞天任务重大、任务危险)。我能将人么紧张的心情读出来。
老师真的听到你紧张的呼吸声了。
预设2:
我喜欢第7————11自然段,这是总指挥下达命令的过程,这个命令举世瞩目,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和激动,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
你觉得这十秒钟预示着什么呢?(我国航天事业将迈进一个新的时代。)。
教师总结:是啊,这10秒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它牵动近14亿中国人的心,它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
(3)预设:
我喜欢第12自然段,“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这段生动地描写了火箭升空时的壮观场面。
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齐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播放课件。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呢?(同学评价)。
我们一齐读12自然段,有点激动,有点紧张,还要读出神舟五号腾飞的气势吧!
句子练习:
(4)预设4:第13———15自然段:
我喜欢第13———15自然段,三个“传到”让我体会到“神舟”5号成功发射之后,人们的欣喜与骄傲。
师:同学们,你能想像出当时人们欣喜若狂的情景吗?
句式训练:“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工作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___________,普通的观众_______________。
(人们紧紧拥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大家鼓掌、叫喊、欢笑,举杯欢庆。)。
“神舟”5号发射成功,凝聚了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与汗水。“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呢?让我们大声地将这喜讯告诉全世界吧!(齐读15自然段。)。
(二)、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发射成功了,让我们听听来自太空的问候吧。(出示)。
轻声的读一读。我们该抓住哪个中心词语读好这段话呢?好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能够先在小组中读,看谁读得好!
指名读。教师评价:我感受到了你的激动,你读出了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你语调高昂,充满了自豪!你铿锵有力。
还有好多人想读,这样我们一齐读好这段问候。
2、在与家人的通话中,杨利伟告诉儿子,他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了,我们同学想不想也看到呢?好,就让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吧!(欣赏美景)。
播放课件。
3、看了这样一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吗?那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述说。
这样的景色确实美妙,让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透过读的方式读出来吗?指名2人读。确实很美,老师想与同学们配合读,好吗?教师引读。
你太辛苦啦!(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说杨利伟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你很伟大等!
(出示杨利伟的照片)找一个说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领着全班学生一同感谢。杨利伟叔叔,我们感谢您!
总结:是呀,他会要求我们也要热爱,热爱航天事业,用心探索宇宙奥妙!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让我们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都为之振奋的话语。
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四、检测导结。
1.课前同学们都查了关于“神舟号”飞船的资料,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神舟”6号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成功发射,航天员是___________。
“神舟”7号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成功发射,航天员是___________。
我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是“神舟”______号上的航天员______。
2.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是具体描写生动感人,尤其在写发射场面的时候,描写细腻生动,表现出当时人们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仿照课文写一段场面描写。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四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新闻的含义和特点,也已经掌握新闻体裁之一,新闻消息的含义、写法和特点了。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本单元介绍的四种新闻体裁中的第二种——新闻特写。教师不仅可以对比消息和特写的异同,还可以用大量的环境特写和人物特写的图片,引导学生去发现特写的点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从概念的理解到阅读的体验,最后再到写作的实践,完整地对新闻特写有了一个全面的感知。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特写的含义和价值;
2、掌握本文的写法,制作新闻特写评价量表;
3、掌握消息和特写两种体裁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难点:把握新闻特写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体裁。
1.了解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学生阅读:《“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2.了解新闻特写。
(1)“特写”,作为电影学中的术语时,指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
(2)新闻特写含义: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3)新闻特写价值:满足读者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的需求。
二、感知全文。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三、探究写法。
1.动作分解。
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略
2.描绘准确。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3.比喻生动。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的水花则悄然不惊。
4.语言简洁。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填完,大家发现本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本文语言简练。
5.写法小结。
屏幕显示。
1)采用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2)多次使用比喻手法,描绘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3)用词准确,客观地呈现事件;
4)频繁使用四字词语,语言简洁精炼。
四、制作量表。
预设。
略
五、比较异同。
1.阅读吕伟夺冠的消息。
标题: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导语)。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主体)。
2.完成填空。
略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检测题(附件);
2.朗读本文,体会新闻特写的写法特色。
【教学总结】。
本教学设计意的关键词有“新旧勾连”、“表达支架”以及“评价量表”。具体来说,是在让学生掌握新闻特写明白与消息写法的不同之处,以及写法,应确定为语用型文本。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新旧知识的勾连,即让学生根据课文写同一主题的消息,有效帮助学生勾连学过的知识,并且初步感受消息和特写两种体裁的不同;其次是在品味特写的独特语言风格时,提供给学生表达支架,让学生有话说,也引导学生关注特写的语言风格。最后,在课后,要求学生在此节课的基础上写一则特写,参考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制作新闻特写的评价量表,来有效地检验自己掌握程度。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的壮观场景以及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有感情地朗读。
3、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随机引导:
(1)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5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
(2)你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环境、送行的人、神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4)杨利伟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三、学习第二段。
1、继续交流: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随机引导: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
a“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b“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c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
d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五、学习第四段。
“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六、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六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热爱,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
多媒体课件(飞天组图、杨利伟照片、送行人群图片、神五发射视频、杨利伟太空看地球图片、《红旗飘飘》背景音乐、文本文件)。
一、“飞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敦煌飞天组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
(飞天)她叫“飞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中国人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明代有个叫万户的人萌发了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想法,他坐在捆绑着49支土火箭的椅子上,手持着两个大风筝,试图一飞升天,结果土火箭爆炸,万户被炸得尸骨无存。而今朝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是谁圆了这个飞天的梦?这个梦又是如何圆的?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
1、读课文之前先请同学们明确读书要求。(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读课文。
3、(1)现在你们知道谁圆了我们的飞天梦吗?
杨利伟(出示杨利伟图片)。
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
3、作者写“神舟”5号飞船发射,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学生说。
(教师板书:送行发射问候)。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并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默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
2、师生交流。
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想想还会有谁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呢?(出示送行人群图片)。
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说说呢?
学生说。
出示: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紧张到什么程度?能具体说说吗?
是呀,当时人们的心情也是这样的。
出示: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谁来读一读,把你刚才体会到的紧张心情表达出来。
4、这一伟大时刻终于来到了,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播放录像)。
同时教师范读句子: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雄伟壮观的发射现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模拟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分角色朗读课文7——12自然段。(随机出示发射录像)。
5、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5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了!
胜利的喜讯总是传得很快。
出示: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引读,让我们把喜讯传得更远。
指名说:传到……。
学生:传到……。
6、出示: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激动、喜悦、自豪)。
当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
a:您好,总指挥先生,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b:接着要采访和杨利伟一起备战“神5”的宇航员。您好,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谁能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读好这段话。
生读。
出示句子:“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是呀!此时此刻,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中国人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中国人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表达激动、喜悦、自豪的心情。
齐读: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7、值得庆幸的是,神舟五号已经发射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吗?
(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这个梦)。
(2)看了这样一组画面,想说什么吗?
(3)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
学生说:从太空看地球十分美丽的,和图片上不一样。
学生说:“我认为这里的景色比图片上的更加美丽,说不出的自豪和高兴。”
学生说;在蔚蓝的地球真好看。我相信我能够和杨利伟叔叔一样去探索地球的奥秘。
(4)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
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
教师点评:是呀,我们也要学习杨利伟热爱航天事业,积极探索宇宙的奥妙!
五、小结。
神舟5号发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想,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一伟大时刻(多媒体出示图片,《红旗飘飘》的音乐响起)。预祝我们祖国在今后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远航!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七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新闻的含义和特点,也已经掌握新闻体裁之一,新闻消息的含义、写法和特点了。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本单元介绍的四种新闻体裁中的第二种——新闻特写。教师不仅可以对比消息和特写的异同,还可以用大量的环境特写和人物特写的图片,引导学生去发现特写的点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从概念的理解到阅读的体验,最后再到写作的实践,完整地对新闻特写有了一个全面的感知。
1、理解新闻特写的含义和价值;
2、掌握本文的写法,制作新闻特写评价量表;
3、掌握消息和特写两种体裁的不同。
重点:把握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难点:把握新闻特写的写法。
一课时。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
一、了解体裁。
1.了解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学生阅读:《“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2.了解新闻特写。
(1)“特写”,作为电影学中的术语时,指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
(2)新闻特写含义: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3)新闻特写价值:满足读者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的需求。
二、感知全文。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三、探究写法。
1.动作分解。
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略
2.描绘准确。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3.比喻生动。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的水花则悄然不惊。
4.语言简洁。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填完,大家发现本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本文语言简练。
5.写法小结。
屏幕显示。
1)采用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2)多次使用比喻手法,描绘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3)用词准确,客观地呈现事件;
4)频繁使用四字词语,语言简洁精炼。
四、制作量表。
预设。
略
五、比较异同。
1.阅读吕伟夺冠的消息。
标题: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导语)。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主体)。
2.完成填空。
略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检测题(附件);
2.朗读本文,体会新闻特写的写法特色。
本教学设计意的关键词有“新旧勾连”、“表达支架”以及“评价量表”。具体来说,是在让学生掌握新闻特写明白与消息写法的不同之处,以及写法,应确定为语用型文本。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新旧知识的勾连,即让学生根据课文写同一主题的消息,有效帮助学生勾连学过的知识,并且初步感受消息和特写两种体裁的不同;其次是在品味特写的独特语言风格时,提供给学生表达支架,让学生有话说,也引导学生关注特写的语言风格。最后,在课后,要求学生在此节课的基础上写一则特写,参考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制作新闻特写的评价量表,来有效地检验自己掌握程度。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八
新闻采访是有目的性的社会活动,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的挖掘,在新闻采访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的成功需要有精心的准备和策划,更多的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的内容明确,了解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相关理论政策,提出的问题等进行考究,明确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问题准确、合理的提出。
在采访前,需要将事件和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找到其关心的问题,保证新闻采访的价值。
在采访前,还需要详细了解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进行人物专访的时候,记者需要了解受访对象的性格特点、生平履历、思想观念等,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保证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把握整体的节奏,使采访能够流畅进行。
采访前的细节准备也很重要。比如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得体,采访用的笔、本、录音笔是否齐全可用,做到万无一失。
采访中。
(一)观察。观察,就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一些细节获取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善于观察被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学会捕捉细节,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记者的眼睛,要擦得明亮,别人不注意看的,记者要注意观察,别人看不清的,记者要看透,别人眼帘溜过去的,记者要盯住。
(二)氛围。采访对象与记者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受访者的心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要使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声,记者就要在看似平淡的寒暄和闲谈中,营造出宽松融洽的提问气氛。
(三)提问。切入点是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巧妙的切入能顺利的了解和掌握所需的新闻材料,寻访到采访的真谛;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受访者或者在不通气情况下,选择特定的采访方法,而且在受访者提出的一些需要证实的问题,找合适的机会逐一进行验证。
(四)倾听。在采访活动中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倾听,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被访者的信任感,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并在对方的叙述中找到新闻的亮点。
(五)记录。记录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一次采访中,如果采访不记录后果是很严重的。记者的采访做记录,主要有笔记、心记、录音三种方式。无论是哪种记录方式,都要注意:真实准确、真情实感、观点明确。
采访后。
一般在采访结束后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1.整理录音:如果采访中采用了录音,采访之后要花一段时间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整理录音是再次熟悉采访的过程,熟悉材料和细节,使脑子里充满材料的过程。
2.确定主题。结合采访前预设的主题,在采访结束后,就应该确定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考验记者概括能力的时候,要把几个好的主题的共性找出来,提炼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3.写稿改稿。要把采访对话体变成故事体。好文不厌百回改,文稿写好之后要多多修改,已达到做好的标准。
记者采访并无定法,不同的记者喜欢采用不同的访问形式和技巧,因此采访时也要因人因事而异,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得心应手的运用采访技巧,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完善。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九
课文内容分析: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新闻特写中的佳作,将跳水运动员从准备到入水的瞬间定格为四个画面,充分展现了跳水姑娘的运动之美,达到了“突出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的报道效果。其写法区别于消息与通讯,极具感染力,是学生认识和学习新闻特写这一体裁的典范之作。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大量使用文学笔法的同时,仍体现出新闻语言的特点,即客观、简洁,体现了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
学情分析:
新闻特写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本篇特写的阅读理解和美点赏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八年级学生具备自读自学能力,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故通过“以学助写”的小练笔来帮助夯实新闻特写的掌握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2.把握新闻特写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指导学生熟悉新闻特写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为学生写出“新闻味”的作品奠基。
教学难点:
品味学习本篇新闻特写语言之真实美与动人美的有机结合,在客观叙述和少量修饰语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教学创意:
改写对比了解特写,小组探究补白领悟,拓展演练以学助写,比较阅读落实特写。
教学流程:
一、补全消息,温故知新。
(一)下面这则1982年的消息不完整,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消息的结构和特点,将标题和导语补充完整。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二)吕伟11岁开始练习跳水,14岁进入国家队,15岁获得全国少年冠军,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专业媒体都将“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称号送给了她。在当时有关吕伟的众多新闻报道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飞天”凌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学习它作为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一来对前面消息的学习进行训练夯实,二来补充交代了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三来为后面对新闻特写特点的探究做铺垫。)。
二、文题切入,批注美点。
(一)聚焦文题聊“飞天”
明确:吕伟跳水如仙女般优美绝伦,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动作的感叹和赞美。
(二)自读课文寻美点。
自读课文,小组内分享交流能具体表现吕伟跳水如“飞天”般美妙的文段。
(三)小组展示品美点。
小组推举代表品读、赏读描写细腻精彩的美文佳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以文题为切入点,在优美语句中直观感受当时现场,感受新闻特写中语言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在美美读美文佳句同时,从文学角度,引导他们感受语言文字慢镜头描述的技巧方法,如动作描写、修辞手法、修饰的形容词,正侧面描写的结合等等。)。
三、提炼补白,对比学习。
这篇仅540多字的新闻特写,30年后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一样,现场感十足,这篇特写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相比我们补全的那则消息,这则新闻特写有何独特之处?请阅读课文关于《什么是新闻特写》的补白,提炼重点信息,以《“飞天”凌空》为例来说明。
明确: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着重描写精彩的瞬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补白阐释精准但抽象,同一新闻内容不同新闻体裁的表现,即消息和新闻特写的对比归纳更加直观,二者结合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此环节也是对学生提炼整合、对比归纳等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此环节要引导学生领悟到本文作为新闻特写的重要特征,即对“何人”“何地”“何事”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集笔力于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通篇以表现“如何”为主。)。
四、反刍美点,探究语言。
明确:客观展示跳水动作本身;使用的跳水动词准确形象;“犹如”“似乎”等词的使用区分了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四字词语的大量使用体现新闻语言简洁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个环节的美点反刍是在了解了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后,让学生从新闻语言角度来进行探究发现,避免学生将新闻特写等同于文学作品,也为最后练笔环节做铺垫。)。
五、视频拓展,精彩再现。
时光逆转,让我们一起穿越到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就在那一天,刘翔,这位21岁的中国人,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110米栏奥运会冠军,而我们就是在场的优秀记者,我们将用我们的笔将时间定格,将那惊心动魄的12秒91定格为永恒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那天的赛场,请仔细观察感受,将下面这则新闻特写省略号部分补全。
“红色闪电”横空出世。
――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
距离比赛开始10分钟,刘翔静静地坐在起跑线前,目光投射在眼前十道高高的栏架上。110米外,是那道醒目的终点线;身旁,是七个如狼似虎的强悍对手。其中著名的有法国人“一条狼”多库里,美国奥运亚军特拉梅尔,古巴的奥运冠军加西亚,以及拉脱维亚名将奥里加斯。
……。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遥遥领先。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12秒91!全场人惊呆了。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刘翔赛后恢复了平静和往日的谦虚:“我今天的起跑非常好,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把这块金牌归功于祖国和人民。”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刘翔跨栏夺冠的新闻价值很高,夺冠的12秒91分也很值得学生去观察并模仿着来进行新闻特写,并且视频的观看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补全新闻特写的方式减少了写作时间,降低了写作难度,将新闻特写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六、比较阅读,归纳总结。
通过两篇新闻特写的阅读,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明确:着力描写最有价值的精彩瞬间;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不是只盯着瞬间“特写”,其所存在的环境也要涉及。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同类新闻特写的比较阅读能从感性层面加深对这一体裁特点的掌握。)。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
简单的热身过后,张雨霏站在了泳道起点,认真细致地做入水准备。哨声一响,她如利箭般钻入泳池,轻舒玉臂,双手向后划水,双腿拍打着水面,水花飞溅,如流星般向前挺进,身后留下翻滚的水花,仿佛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田里自由地飞翔。
转瞬间来到最后五十米转身处,只见她翻身一蹬池壁,“嗖”的一声潜出十米远。此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条奥运会纪录的虚拟线,用于比较当前成绩与奥运纪录的距离。此时的张雨霏已经在这条线的前面,也就意味着她极有可能打破记录!她不慌不忙,使出全身力气向终点冲刺,尽管其他选手奋力追赶,但最终没能超过她,张雨霏第一个触到终点记录仪。当她稍作喘息,回头望向记录成绩的大屏幕时,原本紧张的脸庞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一
东京奥运会游泳赛场的出场通道内,一位中国游泳运动员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向自己的泳道,微笑着向观众招手致意,她就是中国游泳健将张雨霏,她将参加二百米蝶泳决赛。
简单的热身过后,张雨霏站在了泳道起点,认真细致地做入水准备。哨声一响,她如利箭般钻入泳池,轻舒玉臂,双手向后划水,双腿拍打着水面,水花飞溅,如流星般向前挺进,身后留下翻滚的水花,仿佛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田里自由地飞翔。
转瞬间来到最后五十米转身处,只见她翻身一蹬池壁,“嗖”的一声潜出十米远。此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条奥运会纪录的虚拟线,用于比较当前成绩与奥运纪录的距离。此时的张雨霏已经在这条线的前面,也就意味着她极有可能打破记录!她不慌不忙,使出全身力气向终点冲刺,尽管其他选手奋力追赶,但最终没能超过她,张雨霏第一个触到终点记录仪。当她稍作喘息,回头望向记录成绩的大屏幕时,原本紧张的脸庞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二
只见她身体微微后退,慢跑起步,干脆地举起足有一多斤重、两米多长的标枪,逐渐加速,调整重心,浑身气力汇聚于右臂,手臂后拉伸以便借力,只为爆发的那一瞬间,力量可以急速地迸发出来。她的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在短短的助跑道上做足了准备。蓄力后奋力一掷的刘诗颖迅速站定,望着疾如流星般向前飞去的标枪。
标枪在半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轻松地越过65米线,径直向后扎了过去。她第一掷就取得了66。34米的好成绩。在强光灯下的东京奥运赛场,她凭借这一骄人的成绩,为中国女子标枪赢得首枚奥运金牌,为中国再添一金。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2.把握新闻特写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指导学生熟悉新闻特写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为学生写出“新闻味”的作品奠基。
教学难点:
品味学习本篇新闻特写语言之真实美与动人美的有机结合,在客观叙述和少量修饰语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教学创意:
改写对比了解特写,小组探究补白领悟,拓展演练以学助写,比较阅读落实特写。
教学流程:
一、补全消息,温故知新。
(一)下面这则1982年的消息不完整,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消息的结构和特点,将标题和导语补充完整。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二)吕伟11岁开始练习跳水,14岁进入国家队,15岁获得全国少年冠军,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专业媒体都将“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称号送给了她。在当时有关吕伟的众多新闻报道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飞天”凌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学习它作为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一来对前面消息的学习进行训练夯实,二来补充交代了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三来为后面对新闻特写特点的探究做铺垫。)。
二、文题切入,批注美点。
(一)聚焦文题聊“飞天”
明确:吕伟跳水如仙女般优美绝伦,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动作的感叹和赞美。
(二)自读课文寻美点。
自读课文,小组内分享交流能具体表现吕伟跳水如“飞天”般美妙的文段。
(三)小组展示品美点。
小组推举代表品读、赏读描写细腻精彩的美文佳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以文题为切入点,在优美语句中直观感受当时现场,感受新闻特写中语言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在美美读美文佳句同时,从文学角度,引导他们感受语言文字慢镜头描述的技巧方法,如动作描写、修辞手法、修饰的形容词,正侧面描写的结合等等。)。
三、提炼补白,对比学习。
这篇仅540多字的新闻特写,30年后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一样,现场感十足,这篇特写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相比我们补全的那则消息,这则新闻特写有何独特之处?请阅读课文关于《什么是新闻特写》的补白,提炼重点信息,以《“飞天”凌空》为例来说明。
明确: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着重描写精彩的瞬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补白阐释精准但抽象,同一新闻内容不同新闻体裁的表现,即消息和新闻特写的对比归纳更加直观,二者结合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此环节也是对学生提炼整合、对比归纳等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此环节要引导学生领悟到本文作为新闻特写的重要特征,即对“何人”“何地”“何事”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集笔力于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通篇以表现“如何”为主。)。
四、反刍美点,探究语言。
明确:客观展示跳水动作本身;使用的跳水动词准确形象;“犹如”“似乎”等词的使用区分了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四字词语的大量使用体现新闻语言简洁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个环节的美点反刍是在了解了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后,让学生从新闻语言角度来进行探究发现,避免学生将新闻特写等同于文学作品,也为最后练笔环节做铺垫。)。
五、视频拓展,精彩再现。
时光逆转,让我们一起穿越到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就在那一天,刘翔,这位21岁的中国人,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110米栏奥运会冠军,而我们就是在场的优秀记者,我们将用我们的笔将时间定格,将那惊心动魄的12秒91定格为永恒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那天的赛场,请仔细观察感受,将下面这则新闻特写省略号部分补全。
“红色闪电”横空出世。
——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
距离比赛开始10分钟,刘翔静静地坐在起跑线前,目光投射在眼前十道高高的栏架上。110米外,是那道醒目的终点线;身旁,是七个如狼似虎的强悍对手。其中的有法国人“一条狼”多库里,美国奥运亚军特拉梅尔,古巴的奥运冠军加西亚,以及拉脱维亚名将奥里加斯。
……。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遥遥。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12秒91!全场人惊呆了。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刘翔赛后恢复了平静和往日的谦虚:“我今天的起跑非常好,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把这块金牌归功于祖国和人民。”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刘翔跨栏夺冠的新闻价值很高,夺冠的12秒91分也很值得学生去观察并模仿着来进行新闻特写,并且视频的观看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补全新闻特写的方式减少了写作时间,降低了写作难度,将新闻特写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六、比较阅读,归纳总结。
通过两篇新闻特写的阅读,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明确:着力描写最有价值的精彩瞬间;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不是只盯着瞬间“特写”,其所存在的环境也要涉及。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同类新闻特写的比较阅读能从感性层面加深对这一体裁特点的掌握。)。
七、板书设计。
特写新闻。
准备。
起跳动人之美。
腾空真实之美。
入水。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2.把握新闻特写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指导学生熟悉新闻特写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为学生写出“新闻味”的作品奠基。
教学难点:
品味学习本篇新闻特写语言之真实美与动人美的有机结合,在客观叙述和少量修饰语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教学创意:
改写对比了解特写,小组探究补白领悟,拓展演练以学助写,比较阅读落实特写。
教学流程:
一、补全消息,温故知新。
(一)下面这则1982年的消息不完整,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消息的结构和特点,将标题和导语补充完整。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二)吕伟11岁开始练习跳水,14岁进入国家队,15岁获得全国少年冠军,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专业媒体都将“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称号送给了她。在当时有关吕伟的众多新闻报道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飞天”凌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学习它作为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一来对前面消息的学习进行训练夯实,二来补充交代了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三来为后面对新闻特写特点的探究做铺垫。)。
二、文题切入,批注美点。
(一)聚焦文题聊“飞天”
明确:吕伟跳水如仙女般优美绝伦,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动作的感叹和赞美。
(二)自读课文寻美点。
自读课文,小组内分享交流能具体表现吕伟跳水如“飞天”般美妙的文段。
(三)小组展示品美点。
小组推举代表品读、赏读描写细腻精彩的美文佳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以文题为切入点,在优美语句中直观感受当时现场,感受新闻特写中语言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在美美读美文佳句同时,从文学角度,引导他们感受语言文字慢镜头描述的技巧方法,如动作描写、修辞手法、修饰的形容词,正侧面描写的结合等等。)。
三、提炼补白,对比学习。
这篇仅540多字的新闻特写,30年后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一样,现场感十足,这篇特写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相比我们补全的那则消息,这则新闻特写有何独特之处?请阅读课文关于《什么是新闻特写》的补白,提炼重点信息,以《“飞天”凌空》为例来说明。
明确: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着重描写精彩的瞬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补白阐释精准但抽象,同一新闻内容不同新闻体裁的表现,即消息和新闻特写的对比归纳更加直观,二者结合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此环节也是对学生提炼整合、对比归纳等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此环节要引导学生领悟到本文作为新闻特写的重要特征,即对“何人”“何地”“何事”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集笔力于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通篇以表现“如何”为主。)。
四、反刍美点,探究语言。
明确:客观展示跳水动作本身;使用的跳水动词准确形象;“犹如”“似乎”等词的使用区分了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四字词语的大量使用体现新闻语言简洁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个环节的美点反刍是在了解了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后,让学生从新闻语言角度来进行探究发现,避免学生将新闻特写等同于文学作品,也为最后练笔环节做铺垫。)。
五、视频拓展,精彩再现。
时光逆转,让我们一起穿越到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就在那一天,刘翔,这位21岁的中国人,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110米栏奥运会冠军,而我们就是在场的优秀记者,我们将用我们的笔将时间定格,将那惊心动魄的12秒91定格为永恒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那天的赛场,请仔细观察感受,将下面这则新闻特写省略号部分补全。
“红色闪电”横空出世。
——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
距离比赛开始10分钟,刘翔静静地坐在起跑线前,目光投射在眼前十道高高的栏架上。110米外,是那道醒目的终点线;身旁,是七个如狼似虎的强悍对手。其中的有法国人“一条狼”多库里,美国奥运亚军特拉梅尔,古巴的奥运冠军加西亚,以及拉脱维亚名将奥里加斯。
……。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遥遥。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12秒91!全场人惊呆了。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刘翔赛后恢复了平静和往日的谦虚:“我今天的起跑非常好,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把这块金牌归功于祖国和人民。”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刘翔跨栏夺冠的新闻价值很高,夺冠的12秒91分也很值得学生去观察并模仿着来进行新闻特写,并且视频的观看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补全新闻特写的方式减少了写作时间,降低了写作难度,将新闻特写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六、比较阅读,归纳总结。
通过两篇新闻特写的阅读,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独特之处。
明确:着力描写最有价值的精彩瞬间;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不是只盯着瞬间“特写”,其所存在的环境也要涉及。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同类新闻特写的比较阅读能从感性层面加深对这一体裁特点的掌握。)。
反思。
新进教师入门课上,大家以漫不经心的心态听她的新闻特写教学,结果却收获了震惊。整节课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流畅的表达、语言的衔接与展开十分顺畅,同时每个教学环节也稳重自然,每一个节拍都踩在点上。
授课者、听课者、观课者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学校的文化核心在课堂,课堂所呈现和积淀的东西是这所学校所达到的层次。
授课者的课有新闻特写概念的引入,采用了导读这一方式,事前还做了消息作的复习,其目的是对比与特写的异同。学习课文的时候,授课者先让学生用阅读消息的方法去体验读这一篇新闻特写,结果发现新闻的要素弱化了,新闻的结构连最主要的导语也在前面找不到了。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出新闻特写这种体裁,指出新闻特写仍然具有消息的要素,但是更注重消息的过程是怎样的,于是开始关注这一篇特写所截取的新闻的横断面,看它是如何采用描写这一手段记录吕伟夺冠这一精彩瞬间的。
对特写的分析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授课者首先带领学生找到了特写的文段,梳理站上跳台、起跳、腾空、入水4个环节。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总结方法,以举一反三的形式进行。学生总结出描写环境正衬和观众表情反衬两种方式来表现出吕伟的沉静,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这类文章的一般格式,即先分析采用了什么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方法、写作技巧等,再结合本段描写的对象和内容明白是怎样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的。第三步,肯定这种方式对于特写的好处,对后面的3个自然段从修辞、炼字、对比等几个角度进行探究。
如何处理次要环节呢?在分析完特写镜头后,发现后面还有4个自然段,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特写写完了,后边这几个自然段起到什么作用呢?很快就发现是用侧面描写来衬托跳水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学生很快总结出来有几个方面的侧面描写:记者、观众、评委的点赞。通过寻找侧面描写,学生很快就概括出作者对运动员的情感。
语文课堂上的拓展训练以及读写结合,是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习完这篇新闻特写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新闻特写这种题材的认知以及提高学生捕捉特写镜头的能力,授课者选择了大量的环境特写和人物特写的图片,引导学生去发现特写的点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让学生从概念的理解到阅读的体验,最后再到写作的实践,完整地对新闻特写有了一个全面的感知。
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源于教学理念的引导,教材的深度把握,学情的精准了解,在师生和文本载体、生活之间架起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也能得到发展。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100字)。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行。近年来,“飞天凌空读书”活动在校园里兴起,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我也积极参加了这项活动,并从中收获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在飞天凌空读书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沉浸在书海中的喜悦,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激发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段:感受阅读的力量(250字)。
通过飞天凌空读书,我体会到了阅读的力量。书籍是智慧的源泉,它可以拓展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思想,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陶醉其中,仿佛与作家进行了一次思想的交流。书籍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能给我带来启迪和思考。通过阅读,我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提升,我开始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阅读让我变得更加理性和包容,也让我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充实知识储备(300字)。
飞天凌空读书让我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书籍,涵盖了文学、自然科学、历史、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我了解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我了解到了历史上的伟人和事件,也了解到了当今世界上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这些知识的积累不仅让我在学校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知识就像一把钥匙,它能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触类旁通。
第四段:激发阅读热情和兴趣(300字)。
飞天凌空读书让我激发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曾经,我对阅读是抱有抵触心理的,觉得读书是枯燥乏味的。但在参与飞天凌空读书的过程中,我慢慢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每当我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时,我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沉浸于书中的世界。阅读可以给我带来休息和放松,也可以给我带来思考和启示。通过飞天凌空读书活动,我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从中感受到了作家们的智慧和情感。这种乐趣让我更加热爱阅读,也愿意主动去寻找更多的好书来阅读。
第五段:总结(250字)。
参加飞天凌空读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阅读的力量让我变得更加明智和冷静,充实的知识储备让我更加自信和快乐。激发的阅读热情和兴趣让我从中获得了无尽的乐趣和启示。通过阅读,我拓展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培养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我相信,只要坚持阅读,我们就能不断积累智慧,追求自己的梦想。飞天凌空读书,让我们乘风破浪,书写美好的未来。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六
奥运会女子双人跳水的10米高台上,两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女伴随着在场所有教练、运动员以及电视机前观众期待的目光,深呼吸调整状态。
听见广播中传来开始最后一跳的哨声时,两人同时向身后转去,踮起脚尖,脚趾紧紧把牢跳台边缘,向斜上方舒展双臂,微微弯曲的膝盖好似在为后面的“大秀”起势。
齐数“五、六、七、八”后,两人顺势向后翻去,一个三百六十度轻盈而又干净利落的转体,紧接着行云流水般双手抱住双腿,使面部和前胸紧贴着大腿翻转三周半,展开入水。时间好似在等待她们完成动作,这几秒过得异常缓慢。“哧”的一声,二人同时钻入水中,如同一粒碎石坠落,还未等水反应过来就已潜入池中,消失在了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里。
陈芋汐和张家齐这两个小姑娘,完美地将这套难度3。2、代码5253的动作完成,取得84。48的高分,以领先第二名47。22分的好成绩,毫无悬念地预订了金牌。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七
起跳动人之美。
腾空真实之美。
入水。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遵守“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之一单元学习指导思想,通过多样的学生活动,如改写对比了解特写、小组探究自读领悟、拓展演练以学助写、比较阅读夯实特写等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立足教材,用足补白,读写结合,纵横对比,让学生不只是从概念层面了解新闻特写,更是在对比、读写、探究中真正把握领会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获得感性与理性合一的认识了解。
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于:本节课将新闻特写的语言学习作为重难点,通过文学性的美点赏析和新闻性的美点反刍两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新闻特写语言的真实与生动的有机结合,在新闻性的美点反刍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归纳比较零散生硬,不够灵活自然成体系,可以尝试罗列代表性语句,在相关字词上标注重点符号,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篇十八
虽然,亮亮离开了父母,但他有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帮助,生活是多彩的。虽然,亮亮不能常常得到妈妈的亲吻,但他却常常用纸飞机寄托对妈妈的思念;虽然,亮亮不能用纤细的小手将父母拉回身旁,可他能用智慧和勤劳,让他的“纸飞机”去太空翱翔。
妈妈离开了亮亮,爸爸离开了亮亮,麦当劳、肯德基也离开了亮亮;可老师不会离开亮亮,同学们不会离开亮亮,阳光更不会离开亮亮。明天,他一定会以顽强的毅力去不断努力、刻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驾驶着“纸飞机”去圆自己的“飞天”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6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