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个机会,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过去的一段时间,思考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每个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可以从中挑选适合自己风格和需要的写作素材。
论文开题陈述篇一
城市是以人为主题,有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等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复杂空间地域系统。随着我过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构造人口急剧膨胀,因认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叠加造成的灾害事故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9.11事件和xx年春天流行的“非典”引发了全球思考。除此之外"每年发生在工矿企业和建筑工地等的安全事故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像这样的突发性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让人们难以应付,因此实现城市公共安全对于保障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城市是否具备防范灾害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其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应对城市突发事故的决策主要依赖于各自独立的管理部门,其效果主要取决于领导者掌握的信息量以及个人知识、经验水平,但由于人为因素过多,难免产生一些错误的决策。一旦发生灾害,错误的决策不仅容易导致在组织群众疏散和防止灾害扩大方面贻误时机,而且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无论是各种主要的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工业灾害,对其监测、预报、评估以及防灾、救灾、恢复、教育、保险与综合管理的每一过程和环节都与空间的地理要素密切相关,如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强度与频度,灾害发生地的社会经济易损性及抗灾能力、人员分布、灾害应急救助措施以及。
应急预案。
等等。因而综合运用灾害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集基础信息管理、灾害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应急决策模式于一体的应急决策系统,将在城市公共安全中发挥快速、准确的辅助决策作用,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迫在眉睫。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中心)的职责就是按照有关程序准确、及时、高效地指挥调度社会社会各方力量对紧急时间进行救援或帮助。有效的指挥调度必须以正确的决策为前提,而科学、周密的决策则需要以大量的实时信息为依据。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社会各种信息充分共享、综合加工处理、形象直观地给出辅助决策,就成为提高现代化智能化的应急指挥与传统区域性、封闭性、部门单一性、人工经验性应急指挥的区别所在。地理信息系统gi则成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技术手段,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
论文开题陈述篇二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
研究生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一个课题论证会,一般分为研究生自述课题内容和评审老师提问两个环节。目前开题报告掌握的时间一般是每位研究生20分钟到30分钟,研究生自述的时间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要研究的课题讲清楚,就不能拘泥于开题报告的材料,从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时间安排等按部就班地去讲,要从中提炼出你的核心内容,把它讲清楚。
一般来说,研究生在进行开题陈述时,自己应该非常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论文要做什么(即论文的选题是什么)?2.为什么做(即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分析)?3.怎样做(即论文研究设计和可行性分析)?4.论文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即论文研究的最终成果)?在开题报告会上只要能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那你的自述就成功了。
这是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本来应该通过论文标题看得一清二楚,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做到这一点。很多研究生在开题的时候,并不真正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也是论文题目不能很好反映其研究内容的原因之一。要想让论文标题很好地回答“做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审视以下几点:
第一,论文选题是否明确?选题“明确”是指论文要研究的问题非常明确,并且能够通过论文标题准确地反映出来。如“基于集群创新的中小企业学习网络形成机理研究”,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论文要研究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学习网络形成机理”。如果将这一题目改为“基于集群创新的中小企业学习网络研究”,就显得研究的问题过于宽泛而不够明确。
第二,论文选题是否具体?这是相对于“抽象”的论文选题而言的。有的研究生喜欢在论文题目中使用一些抽象的概念,甚至生拉硬造一些新词出来,使得论文题目生涩难懂,不利于别人通过题目准确地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比如“中小企业群集创新的geui合作模式研究“,乍看上去就给人一头雾水,不知要研究什么,看了论文正文中的解释才知”geui“中的各个字母分别代表政府、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果题目中不用英文缩写,而直接叫”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官-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就会使人一目了然。当然,一些约定俗成或已经习惯化了的中英文缩略语可以在题目中出现。
第三,论文选题是否“微观”?这里的”微观“主要指小,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尽量”小“。这里的”小“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研究的层次上讲,尽量研究当地企业、某个行业的企业、某一类型企业甚至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不是全行业甚至是全国企业的问题,除非你对要研究的问题十分有把握。有的研究生喜欢在论文标题中使用”我国“或”中国“等字样,如”我国企业的薪酬激励问题研究“,显然这个问题不是研究生自己的力量可以研究清楚的。二是从研究的内容上讲,要尽量”窄“而不宽泛。如上例中的”薪酬激励“问题,对于经理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薪酬激励“差别很大,因此相对宽泛。如果改为”经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就比较合适。
第四,论文选题是否实际?原则上讲,研究生的论文既可以研究理论问题,也可以研究现实问题。但是,管理理论来源于实际,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不提倡管理类专业研究生选择纯理论的论文题目,最好选择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来做。即使是偏理论的题目,也要有相当的实际数据作支撑,提倡实证研究。
第五,论文选题是否深入?研究生的论文是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水平,最简单的判断标准一是理论上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或者你研究的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者原有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是否是现实当中出现的新问题?如”80后员工的组织承诺研究“,就是针对”80后“员工成为企业主流群体后,其组织承诺的新变化而进行的研究,这是一个新的问题。另外,从形式上讲,研究生论文题目中最不要出现”探讨“、”探究“之类的词,最好用”研究“、”设计“、”分析“这类词。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课下功夫,论文选题设计得好,让评审老师一看题目就知道你要做什么,研究生不用在开题报告会上过多地解释。
这是对论文选题必要性的论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理论上的必要性;二是现实中的必要性。主要依据就是文献综述。这就要求研究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大量研究文献,熟悉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需要说明的是,文献综述不是对现有文献的简单堆砌,把主要的文献、观点罗列一下就完事儿。而是要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条理化,指出目前这一领域主要研究哪些问题?主要的理论观点有哪些?主要的解决方法有哪些?解决到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了,才能证明你的选题的价值所在。
此外,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也有讲究。这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献的数量方面,一般来讲,研究生开题报告引用的文献数量有四五十篇就够了,过多的参考文献反而会引起评审老师的怀疑,怀疑你是否真正阅读了所有的文献。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书后罗列了近二百篇参考文献,而且还有一半以上的是英文文献,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要阅读这样大量的文献,显然是不可能的。要列那些你真正阅读过,而且在开题报告书中引用的文献,不要将你引用的参考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引用。二是引用的文献还要注意出处,注意多用那些出自本领域权威期刊和权威研究人员的文献,少用那些不知名期刊的文章,因为后者的说服力不强。三是引用的文献要”新“,最好是最近几(五六)年,而且要有连续性和分散性,不要太过集中于某一两年,也不要缺一两年的。除非是本领域非常经典和权威的文献,否则不要引用太早(二三十年前)的文献。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开题报告书中的参考文献全部引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献,单这一项他的开题报告就被”枪毙“掉了。四是要注意有一定数量的英文文献,以便证明你熟悉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
论文开题陈述篇三
危险办理是对也许发作的各种危险进行辨认、衡量、剖析、评价,并当令采纳及时有用的办法进行防备和操控,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来归纳处理危险,以完成最大安全确保的一种科学办理办法。有用地对各种危险进行办理有利于公司作出准确的决议计划、有利于维护公司财物的安全和完好、有处于完成公司的运营活动方针,对公司来说具有首要的含义。
危险办理的实习和理论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于50年代展开变成一门办理科学。跟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展开,危险办理先后在发达国家和展开我国家逐步遍及到很多的公司,如公司增设了危险办理机构,专门装备危险办理司理、危险办理参谋,有他们担任公司的危险辨认、危险测定和危险处理等作业。
在我国,危险办理理论的展开及使用相对滞后,有适当一有些公司遍及存在危险办理认识短少,短少危险战略、危险办理较为被迫、短少危险办理专业人才,以及危险办理技术、资金短少等疑问。鉴于如今危险办理的展开态势以及我国公司的危险办理现状,国务院国有财物监督办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心公司全部危险办理指引》。
从《指引》的内容上咱们能够看出,《指引》是在学习了国际上发达国家有关公司危险办理的规范及法规,吸取了国外大公司在危险办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了我国现有的法规及公司的现实状况的根底上提出的。它的出台对增强中心公司竞争力,推进中心公司继续、健康、安稳展开和进步国有财物保值增值率有着深远的含义。虽然《指引》只对中心公司展开全部危险作业提出了请求,可是它的辅导规模并不仅限于中心公司,《指引》所描绘的危险办理的规模既涵盖了相似公司办理构造这么的公司层面的疑问也涵盖了事务层面的操作疑问,对其它公司具有遍及的辅导含义。
如今几乎还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很好地办理公司各个层次的危险。一个完善的危险办理机制,应当能够对公司一切的预期状况进行危险的评价和处理,能够打破含糊公司所面临危险的安排之间的边界,能够对一切潜在的严重危险进行估量并拟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所以,依照有关公司危险办理的规范定时的评价公司危险及公司危险办理的有用性,不断的完善危险办理机制显得尤为首要。
二、研讨的首要内容。
(一)公司危险办理全部确诊陈述的根本逻辑。
1、经过深入剖析如今方针公司的运营现状,查找要害危险点,并作具体剖析。
2、了解公司自身在危险辨认、危险衡量和危险处理方面的状况。(首要在战略危险、财政危险、商场危险、人力资源危险和法令危险等方面搜集危险办理的初始信息的状况,因为专业方向的要素,会在人力资源上做更具体的剖析。)。
3、经过前两项剖析成果的比照,寻觅公司在危险办理方面的积极要素和改善范畴。要点突出公司首要危险,提高公司危险认识,切实将危险办理与平时运营办理溶为一体,确保公司继续安稳健康展开。
(二)公司危险办理全部确诊陈述研讨的首要内容。
公司危险办理全部确诊陈述首要从四个方面去研讨:
榜首有些公司危险评价。
公司危险是指因为公司表里环境的不断定性、出产运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公司才能的有限性而致使公司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乃至致使公司出产运营活动失利的也许性。依照危险的来历不一样,能够分为外部危险和内部危险。公司外部危险顾客危险、竞争对手危险、政治环境危险、法令环境危险、经济环境危险等;公司内部危险包含商品危险、营销危险、财政危险、人事危险、安排与办理危险等。
咱们将立足于公司的出产运营活动,首要研讨公司内部危险,统筹公司外部危险。在资料的搜集上会包含公司现已发作的危险的根本状况,以助于咱们调查公司危险办理的有用性。
第二有些公司危险办理现状。
危险办理的内容包含危险辨认、危险衡量和危险处理三个方面。危险辨认是危险剖析和办理中的一项根底性作业,其首要任务是清晰危险的存在,并找到首要的危险要素,为后边的危险度量和危险决议计划奠定根底。在危险辨认以后必须进行危险衡量,以便断定其严重性并采纳相应的办法,它其实即是运用必定办法对危险发作的也许性或丢失的规模与程度进行估量和衡量。危险处理是关于不一样类型、不一样规模、不一样概率的危险,采纳相应的对策、办法或办法,使危险丢失对公司出产运营活动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
在这一有些,咱们会从两个方面去研讨:
榜首、作用上。首要搜集收拾剖析本公司发作的危险事例的有关状况。关于公司这些年发作的较大危险丢失事情,从发作进程、构成的丢失或影响、发作要素、事情的处理及为防止同类事情再次发作所采纳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搜集收拾剖析。
第二、办法上。
调查公司在辨认、衡量和处理危险时的办法是不是恰当,运用是不是准确。是不是遵从了系统周全准则、快速反应准则、力所能及准则和经济效益准则。
第三有些公司危险办理现状确诊与评价。
这个有些的内容是曾经两有些的内容研讨为根底的。
榜首、在前两有些内容的根底上,咱们会做进一步的总结。以表格的方式展现公司危险与公司危险办理之间的联系,然后评价公司的危险办理才能。如图举例:
人事危险危险办理有用性评价危险办理有用性等级。
危险辨认。
危险衡量。
危险处理。
第二、剖析公司危险办理的优势和劣势。
第四有些对公司危险办理的建议。
榜首、对公司危险办理的考虑。
第二、对公司危险办理的下一步设想。
三、首要研讨办法。
1、问卷调查和数据剖析法:依据公司危险的根本研讨思路,规划公司危险确诊问卷,并关于该公司和别的有关途径发放。以后,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剖析,得出数据剖析成果。构成开始的统计剖析陈述。
2、深度访谈法:关于危险办理的疑问,从高层到底层进行代表性的深度访谈,并收拾出访谈纪要,构成开始确诊。
3、比照剖析法:经过调查研讨和数据剖析,结合有关的理论对“公司危险办理有用性”进行比照剖析,然后剖析公司危险办理的优劣势。
四、拟处理的疑问。
公司的运营危险是公司与生俱来的,公司为了获取赢利而进行运营活动,必然会发作运营危险。因而,对公司进行危险办理,其意图并不是为了彻底消除危险,也不也许彻底消除,而是要处置和操控危险,削减和防止丢失,确保公司出产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咱们的作业即是立足于公司的运营现状,使用一些战略东西,全部的展开评价作业,整理并优化各项事务和内部办理流程,查找要害危险点。然后对照公司同步的危险办理状况,找出他们的亮点和盲点,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然后逐步完善该公司的各项危险办理制度,提高公司的危险认识,使之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用躲避商场危险、财政危险等方面愈加的有成效。
五、参考文献。
[1]国资厅.中心公司全部危险办理陈述(模本)。国资委网站。.12.16。
[2]陈丽金.办理学原理与实习事例.化学工业出书社..7。
[3]陈智.公司财政危险办理―监管系统与战略挑选研讨[j].我国办理信息化,(1)。
[4]赵原:公司危险办理疑问与对策[j].协作经济与科技,2008,4。
[5]胡春元。审计危险研讨[m]。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
[8]张秀兰.社会抗逆力:危险办理理论的新考虑.光明日报.
[9]李鹏越.张歆媛.王春宝浅议怎么构建公司法令危险防备机制2007(1)。
[10]易国锋论公司法令危险的防备与操控[期刊论文]-集团经济研讨2007(4)。
[11]王东杰公司法令危险防备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期刊论文]-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2)。
[12]徐军.任勇.王松论公司人力资源危险防备[期刊论文]-湖南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
[13]孙会.于惠川.孙建平职工招聘危险防备的经济学剖析[期刊论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4)。
[14]张苏串.梁嘉骅浅谈公司职工训练出资危险的躲避[期刊论文]-经济疑问(6)。
[15]余蓉.吴健.陈晓.钟庆华公司知识型职工的丢失危险和办理[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6]陈益云人力资源办理外包危险及其躲避初探[期刊论文]-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8)。
论文开题陈述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
xx好!
学生是汉本学的孙玉安,学生的论文题目是《论中的悲剧美》。下面将就论文内容向各位评委老师做一个简单陈述。
首先是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论文准备工作。
“魏晋风流”是“世说研究”中的热门,“深情”作为魏晋风流的标志性要素之一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世说研究者。然而,缺憾的是,对世说中有关于“情”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薄弱点:一是有关于“情”的研究没有获得独立地位,绝大多数依附于“魏晋风流研究”、“世说人物研究”、“世说思想研究”等研究中;二是由于《世说新语》的写作目的在于对魏晋人物做“审美式”的评判,加之书中语言多诙谐幽默、机智风趣,故造成世说一书整体上“喜剧式”的美学效果,其历史背景下的深层的“悲剧式”的美学内涵被掩盖。也就是说,世说研究中“悲情研究”又少之又少。
悲情研究有助于对魏晋士人有更接近历史真实面貌的认识;有助于辩证的看待魏晋士人风流的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有助于领悟魏晋风流的本质,即:“悲情风流”才是他们的风流实质。
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大量查阅《世说》的研究文献,对鲁迅、宗白华、冯友兰等大家有关《世说新语》的研究著作做了研读。在中国期刊网上查找到有关世说研究的文献近400篇,从中遴选出与论文主旨有关的文献233篇,并对其中具有核心价值的47篇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记载。论文最终在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
其次,论文的内容、结构。
学生认为《世说新语》是中国小说的初始状态。故论文中悲情内容是小说情节要素,悲情人物是小说人物要素,二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悲情原因是环境要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悲情解脱解决“怎么样”的问题。论文四个部分构成了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
最后,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创新之处有:首先,把“情”作为世说研究的独立点。在233篇文献中真正以“情”为独立研究对象的仅有7篇,说明“情”作为独立研究点尚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
不足之处:
一、论文内容尚不够全面。比如说1.悲情人物章,在论文计划中尚有“以左思、郭璞为代表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寒士的悲情”等两个小节。2.对《世说新语》中女性及儿童形象关注甚少。233篇文献中有高达36篇研究了世说女性,可见这是一个研究热点。3.悲情原因解析中,内因分析甚少,只是关注了外在环境因素。其次,论文结构尚不够严谨。比如论文出现了一些“重复”解析的地方。“1.3节关于个人际遇”与“3.2节人的觉醒”有重复之感。这固然是因为世说有其内在的紧密相连的完整的系统,解析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势必会出现交叉。更是由于学生资料积累匮乏导致1.3节前半部分没有表述完整,故与3.2节看起来雷同相似。
此外,尚有其他不足之处,如论文词语拿捏不准确,不能精准的表述论文主题思想等等。
总结不足之处,可以说都是因为学生才疏学浅,掌握的资料、知识甚少,思维方式、方法、角度等尚未理论成型而又缺少变通出新的缘故。故虽有开拓之心,然力不能逮。
以上是学生的论文陈述,请老师多提批评意见。
论文开题陈述篇五
一、研究课题的题目及来源:
1、课题题目:小学音乐班级合唱实效性教学形式探究。
2、研究课题的来源: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合唱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合唱的教学与学习中,学生能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和谐相处、学会齐心协力等良好的品质。学习合唱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彰显一代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凸现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小学合唱教学出发,以小学合唱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教学模式、手段以及课堂教学方法,课例展示等角度进行阐述,探寻班级合唱教学更为实效的教学形式。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小学班级合唱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影响学生合唱的因素,总结出实效的小学班级合唱学习形式是本课题的目的。合唱具有调剂人情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功能,也就是说合唱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和人文功能。因此,合唱艺术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将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企及的作用。然而音乐课堂当中的.合唱教学又是一项严谨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强化训练过程,如果科任教师只是一味的机械的重复训练,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进一步让学生对合唱产生排斥甚至厌恶的情绪。此次研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对音乐课合唱教学的研究,探求合唱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融合、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声部感受与体验,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掌握合唱方法,感受合唱的魅力。
三、国内外研究就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内,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三至六年级学段的“演唱”标准要求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在国外,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须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了解艺术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深知道合唱在培养孩子们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不在少数的,笔者通过对书刊杂志以及文章的阅读,看到了不少关于小学生合唱方面的研究,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合唱的不同观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班级特点,对小学中高年级班级合唱教学的过程方法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2、主要参考文献:。
[2]周琦.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上)[j].中国音乐教育.(06)。
[3]陶珊琼.班级合唱教学方法初探[j].儿童音乐.(07)。
[4]高伏音.小学中年级班级合唱的教学模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5]许凤莲.小学多声部歌曲课堂教学入门“招数”[j].儿童音乐.(11)。
[6]刘瑞英.在小学音乐课渗透合唱教学.[j].儿童音乐.(08)。
[7]闫美莉.小学合唱教学“六戒”[j].儿童音乐.2010(02)。
[8]王琳.小学低段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04)。
[9]马长芹.让童声飞扬——浅谈童声合唱中的音色训练[j].儿童音乐.2008(08)。
[10]贝彩红.走进合唱艺术的春天——浅谈小学低段合唱教学[j].成才之路.2011(15)。
[12]杨尔红.小学课外开展合唱活动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四、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在内容上,我将分为五个章节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选题来源、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第二章班级合唱的发展及意义主要论述小学班级合唱起源和发展、小学班级合唱的特点和作用。第三章影响小学生班级合唱的内外因素主要论述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里特征对班级合唱的影响及外部因素对班级合唱的影响(合唱方法、教学方法、环境因素、教材因素)。第四章实效性教学形式探究主要从教材分析、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环境影响等方面去构建实效性的教学形式。第五章实效性教学形式课堂实施主要分为课外渗透、新课导入、讲授示范、练习辅导、创编活动等环节。
五、本课题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1、研究方案:
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总结了大量前辈的经验成果,通过当前现代技术教育发展应用的状况讨论分析,提出应该从设计、实施、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等方面去考虑研究如何进行实效性教学,探求合唱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融合、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声部感受与体验,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掌握合唱方法,感受合唱的魅力。
2、进度安排:
(1)20xx年10月选题、搜集资料、定题、拟定提纲。
(2)20xx年11月填写开题报告审核表,准备开题。
(3)20xx年12月-4月完善资料、充实内容,完成初稿。
(4)20xx年4月-205月修改并定稿。
(5)20xx年6月论文答辩。
论文开题陈述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20**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的,我的。
毕业论文。
题目是《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老师是: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这才使得我的论文能够如期顺利完成,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个人的一些新的观点与理解向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同我对自身所选专业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中小企业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小企业已成为大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中小企业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通过对当今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地分析,找出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找出影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充分地分析,提出一些切实有用的对策建议,以对解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高科技企业人才的特点。
二、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三、管理策略。
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权威学者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个人的理解,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全文写作过程中形成以下新的理解与突破:
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较深入的挖掘了影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针对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意见。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关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情形。对此,我热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
论文开题陈述篇七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开题陈述篇八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研究生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一个课题论证会,一般分为研究生自述课题内容和评审老师提问两个环节。目前开题报告掌握的时间一般是每位研究生20分钟到30分钟,研究生自述的时间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要研究的课题讲清楚,就不能拘泥于开题报告的材料,从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时间安排等按部就班地去讲,要从中提炼出你的核心内容,把它讲清楚。
一般来说,研究生在进行开题陈述时,自己应该非常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论文要做什么(即论文的选题是什么)?2.为什么做(即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分析)?3.怎样做(即论文研究设计和可行性分析)?4.论文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即论文研究的最终成果)?在开题报告会上只要能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那你的自述就成功了。
这是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本来应该通过论文标题看得一清二楚,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做到这一点。很多研究生在开题的时候,并不真正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也是论文题目不能很好反映其研究内容的原因之一。要想让论文标题很好地回答“做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审视以下几点:
第一,论文选题是否明确?选题“明确”是指论文要研究的问题非常明确,并且能够通过论文标题准确地反映出来。如“基于集群创新的中小企业学习网络形成机理研究”,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论文要研究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学习网络形成机理”。如果将这一题目改为“基于集群创新的中小企业学习网络研究”,就显得研究的问题过于宽泛而不够明确。
第二,论文选题是否具体?这是相对于“抽象”的论文选题而言的。有的研究生喜欢在论文题目中使用一些抽象的概念,甚至生拉硬造一些新词出来,使得论文题目生涩难懂,不利于别人通过题目准确地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比如“中小企业群集创新的geui合作模式研究“,乍看上去就给人一头雾水,不知要研究什么,看了论文正文中的解释才知”geui“中的各个字母分别代表政府、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果题目中不用英文缩写,而直接叫”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官-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就会使人一目了然。当然,一些约定俗成或已经习惯化了的中英文缩略语可以在题目中出现。
第三,论文选题是否“微观”?这里的”微观“主要指小,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尽量”小“。这里的”小“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研究的层次上讲,尽量研究当地企业、某个行业的企业、某一类型企业甚至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不是全行业甚至是全国企业的问题,除非你对要研究的问题十分有把握。有的研究生喜欢在论文标题中使用”我国“或”中国“等字样,如”我国企业的薪酬激励问题研究“,显然这个问题不是研究生自己的力量可以研究清楚的。二是从研究的内容上讲,要尽量”窄“而不宽泛。如上例中的”薪酬激励“问题,对于经理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薪酬激励“差别很大,因此相对宽泛。如果改为”经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就比较合适。
第四,论文选题是否实际?原则上讲,研究生的论文既可以研究理论问题,也可以研究现实问题。但是,管理理论来源于实际,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不提倡管理类专业研究生选择纯理论的论文题目,最好选择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来做。即使是偏理论的题目,也要有相当的实际数据作支撑,提倡实证研究。
第五,论文选题是否深入?研究生的论文是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水平,最简单的判断标准一是理论上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或者你研究的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者原有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是否是现实当中出现的新问题?如”80后员工的组织承诺研究“,就是针对”80后“员工成为企业主流群体后,其组织承诺的新变化而进行的研究,这是一个新的问题。另外,从形式上讲,研究生论文题目中最不要出现”探讨“、”探究“之类的词,最好用”研究“、”设计“、”分析“这类词。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课下功夫,论文选题设计得好,让评审老师一看题目就知道你要做什么,研究生不用在开题报告会上过多地解释。
这是对论文选题必要性的论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理论上的必要性;二是现实中的必要性。主要依据就是文献综述。这就要求研究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大量研究文献,熟悉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需要说明的是,文献综述不是对现有文献的简单堆砌,把主要的文献、观点罗列一下就完事儿。而是要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条理化,指出目前这一领域主要研究哪些问题?主要的理论观点有哪些?主要的解决方法有哪些?解决到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了,才能证明你的选题的价值所在。
此外,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也有讲究。这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献的数量方面,一般来讲,研究生开题报告引用的文献数量有四五十篇就够了,过多的参考文献反而会引起评审老师的怀疑,怀疑你是否真正阅读了所有的文献。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书后罗列了近二百篇参考文献,而且还有一半以上的是英文文献,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要阅读这样大量的文献,显然是不可能的。要列那些你真正阅读过,而且在开题报告书中引用的文献,不要将你引用的参考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引用。二是引用的文献还要注意出处,注意多用那些出自本领域权威期刊和权威研究人员的文献,少用那些不知名期刊的文章,因为后者的说服力不强。三是引用的文献要”新“,最好是最近几(五六)年,而且要有连续性和分散性,不要太过集中于某一两年,也不要缺一两年的。除非是本领域非常经典和权威的文献,否则不要引用太早(二三十年前)的文献。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开题报告书中的参考文献全部引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献,单这一项他的开题报告就被”枪毙“掉了。四是要注意有一定数量的英文文献,以便证明你熟悉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
这一部分的陈述要点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哪些问题?主要的理论观点有哪些?主要的解决方法有哪些?解决到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述,引出你研究的切入点,证明你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生在进行这一部分陈述的时候,切忌不要过多地解释概念,也不要照本宣科,要尽量简明扼要。要记住,这一部分陈述的目的是证明你研究的必要性!
论文开题陈述篇九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在原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不管是一般企业还是上市公司,会计上的数字总是多少有点水分,除了计量单的?不完全精确性,会计处理方法上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些数字很大程度都是有意更改的。其中对于利润这一块,更是上市公司进行人为调控甚至操纵的重点。近些年,利润作假事件频繁发生,这样便引起了社会对企业中利润操纵行为的高度关注。利润操纵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基于以上原因,并且为了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新会计准则在多次反馈和修改中应运而生。新准则的出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原会计准则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突出的是在原准则体系下,企业利润操纵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这与会计核算是相违背的。新会计准则对存货的管理、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一方面,这些具体准则的修改和变化,将使现阶段企业利润操纵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新准则也为企业调控盈亏带来了新的空间,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防范。为了尽可能降低新准则实施后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社会中介机构及监督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准则实施的监管。
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加拿大会计学者司可脱(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利润操纵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利润操纵。另一位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雪珀(katherineschipper)的利润操纵概念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局部或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歪曲控制,以达到利用信息进行操纵利润的目的。
国内对企业利润操纵的研究也比较多。朱嘉许(2017)认为,利润操纵和利润包装是管理当局采取各种手法,使企业以对自身和企业有利的数字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行为,其手法有的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的则超出了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黄燕铭(2017)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存在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魏安霞、杨晓明(2017)从公司治理结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造假成本与收益、剥离与模拟、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等五个角度,剖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相应地提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对造假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处以重罚、提高会计造假成本以及对剥离、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进行严格限制等措施。2017年我国发布新会计准则体系,国内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陈旭东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传统利润操纵方法的命运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传统利润操纵方法产生的严重冲击以及一些新的利润操纵工具的产生。本文从上述文献资料中汲取了灵感,开阔了思路,并借鉴了很多研究结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新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影响,应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新准则对利润操纵的制约;二是新准则为利润开辟的可能的空间。因此,本文又三大部分构成:
第二部分论述新准则为企业利润操纵开辟的可能的空间,由于新准则中一些具体准则的变化既能遏制利润操纵,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比如公允价值的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无形资产的变化等都有可能为利润操纵主体创造操作的空间。
第三部分阐述新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防范。为了进一步制约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就要找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使投资者在新会计准则下获得有效的决策信息,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积极防范企业利用新空间来操纵利润。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阶段等。
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一
论文答辩的自我陈述应该怎么说?要注意什么?一起看看下面的论文答辩的自我陈述范文吧!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某届本科物流管理的**,我的论文题目是“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
论文是在某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向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必讲】
现代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第三利润泉”,而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作为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核心竞争力,也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向成熟,超越单一的物流服务,转向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物流增值服务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新思路。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下面以一篇物流毕设为例,主要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方向和逻辑框架】
- 第一部分是介绍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的定义及其必要性,从市场对物流服务的新需求出发,引申出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在物流服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第二部分是分析我国物流的增值服务的现状,主要讲述中国企业对物流需求的层次还很低,对采用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不能马上接受。
- 第三部分是论述物流的增值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部分是讲述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种类,例如仓储型增值服务、金融担保增值服务和代收货款增值服务。
- 第五部分是总结我国物流增值服务发展的方向,包含3个小点: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虽然我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但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仍使得这篇文章存在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学号是05021217,我论文的题目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孙**老师,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迫切要求教育进行改革,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指明了方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就是以学科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可以丰富学习的资源,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学习的安排更加灵活,将更加有利揭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能力、兴趣融为一体。
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科学的能力。
因此,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能为对小学科学教学提供参考,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已经成为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上,多集中在多媒体与小学科学结合来改进小学科学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问题上。
缺乏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研究。
本文共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内涵和意义,旨在增加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现状。
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现状: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不高;为 整合 而整合;对 整合 的理解走入误区;过分强调 亲历 的 不可替代性 ,并对对上述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科学教学软硬件条件的缺乏,教与学缺乏探索求新的意识,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度不深,是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所在。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切入点,本文提出了主要在情境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处、模拟仿真、虚拟实验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整合。
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使用水平和效率;努力提高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重视和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管理及评价。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检索法、调查法、访谈法、归纳总结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一线小学科学教师和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注意了市区与农村的地域代表性。
最后,对大量的资料和调查访谈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比较早的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现状进行了了调查,并第一次对存在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
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主要面向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结构上力求整洁美观,条理清楚;内容上力求实用,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力量;理论上力求严谨,能够在分析中给与操作上的帮助。
当然,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个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
最后,我的论文是在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谨治学的态度给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
同时,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工商管理学院20xx级财务管理本科4班的xx,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这篇论文是指我的指导老师xxx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本文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思路的形成还是文章整体框架的搭建均得益于xxx老师的启发和指导。
他还对本论文具体章节的推敲和语言的组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与我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在此,我想对他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将就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向各位老师做出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这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分国外研究动态和国内研究动态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从而准确定位金融衍生产品应用的现状。
第三部分为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理论概述,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金融衍生产品分为金融远期、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信用衍生品。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详细论述了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风险管理、筹资、投资、公司治理及合理避税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承接第三部分,就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主要分为(1)充分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2)充分了解相关信息(3)坚持风险控制为目的(4)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四个方面。
第六部分为结论,主要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然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研究方法和手段。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而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则可以保证我们少走弯路,提高研究效率。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查阅法。
在理论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归纳分析法,鉴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使得经验证据往往不足,归纳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在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中运用了这种分析方法。
第三,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
1、论文写作前期面临思路不清,对论文题目解读不够明确等问题。
本人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虚心听取xxx老师的意见,对论文从宏观上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然后在写作中不断完善。
2.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
本人在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同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到了大量研究所需的资料。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总的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在论文中一些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会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感谢各位老师!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二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非常感谢诸位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答辩会,特别感谢答辩委员会主席吉林大学的王家福教授,感谢答辩委员会成员老师吉林大学的张广翔教授、东北师大的梁茂信教授、董小川教授、李晔教授,还有我的指导教师于群教授。今天是周日,感谢各位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组织这次答辩,同时也再次感谢在座的同学们,对占用大家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我感到深深的歉意。
下面我将对我的学位论文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我的论文题目是《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篇论文的写作进行介绍:首先是选题的过程及选题内容的确定;其次是论文的基本构思、框架、主要观点和本选题的意义;再次是论文使用资料方面的情况;最后谈谈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首先,选题的过程及选题内容的确定。从我接触我现在的学位论文选题的相关材料到最终确定选题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划限,我将我的选题过程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我入学之初到6月我完成开题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学位论文选题的确定,着实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又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我想先谈一点有关我个人的学术背景。我是19考入东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师从于群教授开始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的。而此前的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学习的专业一直都是英语语言文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我所从事的工作也一直都是与英语语言的教学有关。现在仍是如此,我是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的一名教师。毋庸讳言,我在历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很粗浅的。仅凭着对史学的浓厚兴趣、考博前在历史系旁听过一、两年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学历,和主要是由于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就获得入学资格的幸运——我深知这些都远远不能帮助我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业。于是,入学之初,我就向于老师请教,请他给我布置选题,当时,于老师给了我fru中1964-1968年中国卷的电子版,并从这卷的347个文件中挑出了20个有关中国“文革”的文件让我重点阅读。同时,于老师也指示我可以从我父母那里了解一些有关“文革”的情况,阅读一些有关“文革”的中文书籍。但,当时做这些工作还只是想就美国对“文革”的认识、分析乃至对华政策写一篇小论文。顺便说一句,在这一阶段(即入学的头两年)我实际上完成了这篇小论文的初稿,但由于那时我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严谨的史学的逻辑思维上来,在写作方法上也全然是个外行,所以这篇初稿一直处于修改状态,当时并未投出发表。事实上,入学的头两年里我曾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有过些考虑,于老师也就我从事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我做过一些设计,这期间于老师曾建议我利用20的《纽约时报》作为第一手资料分析美国的对华认识,崔丕老师曾建议我做美国对古巴的政策(这一选题后来我师姐王伟做了。),于老师还曾建议我做美国对英国的政策(这个选题已经毕业的张颖师妹做了。),这些选题或由于资料或由于我个人兴趣的原因对我而言都无果而终。年春,我在梁茂信老师的大力推荐和支持下申请到去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一个月的独立研究的机会。有了这次宝贵的收集资料的机会,我和于老师商量决定把我一直在做的小论文做大,即把美国对中国“文革”的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选题。2019年6月,做开题报告时我把论文的题目定为“美国人的文革观和文革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6-1972)”。当时,开题报告做完,在座的老师们给我提的意见是,美国人的文革观和文革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实际上是两个题目。我觉得老师们说得很在理,但在这两个各有倾向和偏重的选题的取舍上我始终拿不定主意。2019年6月到2019年春是我选题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应该说这一年里我一直在前面提到的两个选题的取舍问题上徘徊,收集、阅读和整理的资料也是两者兼顾。19年初于老师去美国做高访,回来后又帮我带了一批在国内难以查到资料,并最终帮助我做了决定,论文主要做美国对中国“文革”的研究。2019年春到2019年春是我论文选题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严格讲,此时我的选题大方向已经定下了,就是美国对中国“文革”的研究,我尝试把美国对中国“文革”的研究做一个系统的考察。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按照中国人的算法是从1966到1976,即所说的“十年浩劫”,美国对“文革”十年的中国的研究从涉及的领域上讲,可以说是系统且全面。关于这一点,从美国已经出版的几本有关文献目录中也可窥其一斑。我尝试把从1965年“文革”爆发前,美国人的对中国会出现某种重大的变化的预测到“文革”结束将近30年后,此间近4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对“文革”时期中国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的评说做一梳理乃至分析、评价。最终我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至少对我而言不是两、三年的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因为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始终还有每周8到12学时的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本身的知识、能力已经有限,时间又比较有限且零散。2019年春季,也就是去年的春季,我攻读博士学位已有五年之久,我曾心急如焚,也曾拼全力争取参加去年的答辩,可终于还是力不从心,论文的初稿仍是一盘散沙。其实,几年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不少的资料,看了不少,也译了不少。可庞杂的资料组成文章似乎彼此间总缺少合理的逻辑。之后,我差不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重新思索我的论文该怎样写才能叙述清楚、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去年秋、冬的那一学期,我服从单位领导的安排,讲授两门对我来说全新的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备课又一次占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零零散散的时间里我对已经阅读过的论文资料进行了又一次的整理。2019年的下半年至202019年初是我论文写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里我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对于美国对中国“文革”研究这个选题,我已无法在现阶段做得像最初设想的那么系统、全面,我只能是尽力而为,把能交待的问题尽量按照合理的逻辑交待清楚。在时间划线上也是如此,做不完美国人对“文革”2019年的研究,能做3年的就做3年的。于是,这篇论文产生后的题目最终确定为“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当然,我对题目时间的标注并非随意,通过这一标注我期望反映论文内容的两个方面,一则,是美国对“文革”的头3年的研究,事实上,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从1966到1969,历经3年,对这一点我们虽不赞同,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至少反映了西方学者看待“文革”的一种观点;另外,1966-1969也可视为十年“文革”的第一阶段。二则,通过时间标注我想大体反映的是论文中所论及的主要是1966-1969年间,美国对中国“文革”的早期研究。但在这一点上,我在文中的论述所及并不绝对,因为,有些问题上,比如对“文革”起源的研究上,我也采用了一些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甚至是21世纪以来的有代表性的美国人的研究资料进行评述。以上是我对我的论文的选题写作过程的一个描述,同时也是对我这6年学习生活的一个总结,我想借此向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有个交待,也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从我的经验教训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借鉴。至此,我想再次感谢我的导师于群教授,在这6年里,于老师对我悉心指导,教我如何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并亲自帮我收集了很多难得的资料,在论文的修改过程中于老师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劳动。对于老师所做的这一切,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其次,(接下来我谈谈)论文的基本构思、框架、主要观点和本选题的意义。把“文革”作为一个政治事件,研究美国人是如何研究这一发生在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我遵循每个事件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基本逻辑,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试图对美国人在“文革”初期,对“文革”起源如何进行研究,对“文革”进程中的主要事件、人物怎样观察、评估,在“文革”尚未结束之时对“文革”的后果、影响做了何种预测乃至所有这些认识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过怎样的影响进行叙述和一定的分析。在这一基本构思的指导下,我的论文总共分五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
引言中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美国的中国“文革”研究作了综述性的介绍。通过研究我发现,美国对中国“文革”的研究是各种复杂观点的综合体,包括美国政府、思想库以及大学里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引言里我还对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作了说明和解释。
第二部分也就是论文的第一章中我对美国如何分析“文革”起源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美国的负责中国事务的官员对“文革”起源的解释主要有三个层面:权力斗争;意识形态清洗;政策之争。美国官员认为,这三个层面交互作用综合了“文革”的三个特征或性质,也成为“文革”之所以爆发的缘起。有关美国学术界的解释,我总结了6种学说,分别是:1、中共内部威胁说;2、中共外部威胁说;3、毛泽东的继承人之争说;4、“王朝末日”说;5、毛泽东的个人因素说;6、社会主义发展之必然说。通过研究我发现,美国学者的这些学说并非孤立地存在,在解释“文革”时,美国学者往往会追溯“文革”前十年的历史,试图找出“文革”爆发的深层原因,而无论哪种解释在强调某一方面的原因的同时,也一般并不否认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中,我对“文革”初期,美国所观察到的有关中国局势发展的主要事件和问题如何进行评估做了论述。这包括美国对红卫兵运动的评析,有关红卫兵运动发生的两种解释是:自上而下的毛泽东发起的群众运动;自下而上自发的群众运动;对“文革”中主要派别的分析,美国官员认为,中共领导人主要分为:“毛派”、“反毛派”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温和派”;对“文革”发展趋势的评估,美国人认为,军队在“文革”的混乱中起着稳定局势的作用。
第四部分即第三章中,我主要评析了美国官员关于“文革”结局的种种预测,指出他们判断中的错误。美国官员曾经预测了“文革”的三种结局,但无一言中。在此章中,我还在回顾“文革”前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上,论述了“文革”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再思考。
第五部分是结论,结论这部分我大约写了有12019多字,应该说是篇幅比较长。在这部分,一方面,我通过我这几年来对美国人如何研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研究谈了些分析和看法,另一方面,对前面的章节也算做了一个总结。我总结了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的10个特征。第一,中国自身的发展唤起并一直吸引美国对中国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研究的热切关注。第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下,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使研究本身具有国际性特征。第三,美国国内环境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上的反映体现在爆发于大洋彼岸的中国“文化大革命”与美国现实的联想。第四,中美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使美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具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狭隘性。第五,信息、情报、资料来源等方面的特征:美国此时已经拥有相当完整的中国研究情报体系,对中国的认识和政策制定是基于比较丰富的资料收集和比较严谨的资料整理。第六,早期的“文革”研究更多是表象的研究,视角单一,程度上既不广泛也不深入。第七,“文革”起源的研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研究的重点、难点。综合起来,各种研究的共性是追溯“文革”前的历史,最远追溯至“文革”爆发前十年的历史。第八,注重个案研究。早期的美国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就很注意从个别人物和区域的发展情况来探究“文化大革命”所暴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第九,有关“文革”的评价最初是“贬”多“褒”少。随着事态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中国的说法和研究的影响,“贬”几乎完全取代“褒”。第十,美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悖论:众多研究者投入研究,却终难得出真实的历史结论,使“文革学”成为美国学者拿不到“学位”的热门学科。
有关本选题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这篇学位论文的选题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史学界研究“文化大革命”的机构和学者比较有限,或者,这么说比较确切,就是国内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比较有限。我通过我的两篇资格论文的发表了解到,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有关“文革”的出版物要经过一定的审查才有可能获准铅印。但我们也都知道这并非是由于对这段当代中国史上这么特殊的一段历史时期的研究并不重要,事实可能恰恰相反。中国研究“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的一个可能迄今为止仍是唯一的一个博士生导师金春明教授在他和席宣合著的《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就曾反复强调,“永远不能忘记文化大革命”——这是从那场大灾难走过来的人们的共同呼声。的确,“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但我们不能因其沉重就任其尘封而不去翻动它。所以,我认为,我的这篇学位论文给中国的“文革”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通过美国的中国“文革”研究,或许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发,发现一些我们自己在研究中忽视的或尚未涉足的问题。由于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中美两国国情的差异,两国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的差异乃至很多研究方法上、使用资料方面的差异,不难看出,美国对中国“文革”的研究和中国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的体现上有很多我们自己研究的借鉴之处。再者,通过研究美国人如何研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美国对中国认识的文化因素。这些认识的正确与偏颇直接、间接地会影响到美国的对华政策决策,至少有些因素曾经影响过同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对此我们有必要做一历史的考察与分析。总之,正如我在论文结尾处所讲的,本文作为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评析美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成果,希望能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抛砖引玉,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更多的学者做更深入更广阔更进一步的探索。我想我的这块“砖”的长处在于其立意的“新”与攻克了写作的“难”。说这篇论文的立意“新”,是因为国内的相关成果只有屈指可数的五、六部,其中大多只是在谈其它问题时对美国的“文革”研究的某个侧面或角度有所提及。徐友渔的“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是在我的这篇论文之前唯一的一篇介绍以美国学者为主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的综述性文章,文章的长度不过八、九千字。有关中国学术界对美国的中国“文革”研究概述在我的论文的引言中有更详细的介绍。说道写作“难”,难在资料的庞杂,第一手资料几乎全部是英文的,而且研究的性质决定资料本身理论性很强很深。虽说我是英语专业出身,可面对这么多理论性深刻的文献资料,我经常是大伤脑筋。这里我想说句题外话,这篇论文的选题可以说几乎是公认的“难”了,但我想坦率地说,其实我也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更多的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使我选中这个题目。现在虽然是做出个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个待会我将谈及。
再次,论文资料来源方面的情况。这篇论文采用资料的形式包括政府档案、文件,学者的著述,具有代表性和有一定影响的期刊、报章,同时搜集利用国内的相关资料以增强背景知识和分辨、分析能力。
第一类是根据美国自由信息法已解密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白宫等有关“文革”时期的对华政策文件;国家档案馆,总统图书馆中的相关档案文件;以缩微胶片的形式存放的文献档案和口述史等。有关政府文件还可从《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rus)、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和proquest公司合作制作的数据库——“解密的数字化美国国家档案”(digitalnationalsecurityarchive,简称dnsa)、美国盖尔集团(galegroup)开发的网络数据库——“解密文件参考系统”(declassifieddocumentsreferencesystem,简称ddrs)以及国家档案馆、国会研究机构、总统图书馆和中央情报局的网站获得。
第二类是美国思想库,比如兰德公司,对中国“文革”所做的研究报告。
第三类是有关“文革”时期的美国对华印象以及论述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专著。其中包括与“文革”同时期出版的学术专著,以及“文革”后至今的研究成果。
第四类是媒体报道,包括报纸、杂志、学术期刊等“文革”研究资料。
资料的收集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有些资料,甚至可以说大部分资料在国内是很难见得到的。这些资料有些是我在美国期间阅读整理的读书笔记,有些是我在美国查找到复印回来的,也有些是于老师帮助查找复印的,还有些我向美国的学者咨询,请在美国的朋友帮助查找的。国内我主要走访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资料室,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大图书馆等,还有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搜寻、查找资料。有关资料方面的情况,正文之后的参考文献应该是对我的涉猎的比较全面的反应。这里我还想就附录说几句,本文一共有4个附录,附录4是,中国官方评价“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我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前面3个附录算是我这个学外语出身的人发挥一点专业特色,我想还是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就附录3特别说两句,附录3美国“文革”研究的博硕论文目录,这里我列出66个论文题目及其对应的中文译文,这66个论文是我从几百个论文中筛选出来的,并根据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传媒等几个学科领域做了分类整理,这些论文最早的产生于1968年,最晚的有2019年的。这些论文我虽大多未曾在文中引用,但我想通过对论文题目的分类、整理,并列举出来,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地反映出美国学术界对“文革”时期的中国所做的研究概况。
最后,我谈谈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首先一个不足之处,也是一个遗憾,就是这篇文章只是对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早期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评述。而在引言中,我介绍过,美国的“文革学”可谓是一个跨学科的独立学科,历经近40年的发展比较成熟、系统,其成熟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对早期研究的评介,我对未能展示美国“文革学”的全貌表示遗憾。再就是,毕竟是2019年“文革”,而我目前能力所及只是美国对“文革”头3年的研究,这不得不承认也是个遗憾。其次,由于我个人未曾亲身经历“文革”,这方面的知识有限,对“文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相对缺乏,所以在理论分析、评价美国对中国“文革”研究上显得力不从心。最后,语言文字上仍还有不够通顺之处。因为使用的原始资料几乎全部是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尽管行文中我非常注意不要因为英语的表达习惯而影响到中文表述,多次修改后还是有些地方语句不够通顺,意思表达比较模糊。
还要补充一点有关注释方面的问题,解密文件再次引用时,我在注释中只列出了文件号,前些天我的一个朋友阅读我的论文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建议我,文件再次引用时最好列出文件的主题,而不用文件号,这样才既规范也方便读者理解。我很赞同这位朋友的意见,以后再修改论文时一定注意这个问题。
我暂时就介绍这么多吧,欢迎各位老师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三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四
医疗事故鉴定陈述词。
尊敬的各位专家:
患者某某与北京某某医院医疗事故鉴定一案,我作为患者的代理人,现在陈述如下意见:
一、案情经过。
3月26日,患者咳血四天,因怀疑是“肺结核”而入住北京某某医院内科治疗。北京某某医院初步诊断为:1、肺部阴影待查;2、肺结核?3、肿瘤?4、慢性支气管炎;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见北京老年医院病历第一页)。3月30日1点,北京某某医院肿瘤科为患者做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4小时,患者因“有尿不能排出,导尿一次”,即已经出现尿潴留现象,患者发现双下肢无力,右下肢麻木;4月2日,患者双下肢感麻木,左腿不能活动(见老年北京某某医院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第1、2页)。4月3日患者病情加重,先后转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治疗,经诊断病情为:脊髓血管并神经原性膀胱、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肝囊肿等,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患者至今双下肢麻木肿胀,活动不利(即双下肢瘫痪),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二、导致患者现在的损害结果与北京某某医院的医疗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北京某某医院采取治疗手段不当,导致了患者双下肢瘫痪、小便失禁的直接后果。
根据患者的症状,北京某某医院选择做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应当为病人先做超选检查,但是北京某某医院根本就没有做这一预测性检查(超选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实验),而超选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实验是唯一鉴别内间动脉是否合并脊髓根动脉的有效方法,如果做了这一检查,就很可能避免出现截瘫的情况。另外,203月26日,北京某某医院为患者作的化验报告单上体现出:血rtn:79.35,即血常规:中性粒细胞79.3属于增高,有感染倾向(正常为43-76),缺少术前有感染倾向的专项血化验检查。而在支气管栓塞术的禁忌症中,有感染倾向,是禁止手术的。但是,北京某某医院在明知患者有感染倾向的情况下,还为其做支气管栓塞术,在主观上有明显的过错。
2、北京某某医院采取治疗措施不当,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患者双下肢瘫痪、小便失禁。
年3月30日1点,北京某某医院肿瘤科为患者韩凤会做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点手术结束,7点患者就告知医院方:“有尿不能排出,右下肢发麻”,并且护理记录单中也缺少第一时间(病人出现右下肢麻木感)重要记录,进而丧失宝贵治疗时机(见北京某某医院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第1、2页)。此时,北京某某医院的医生应当意识到患者已经出现脊髓损伤早期综合症,应当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但是,北京某某医院的医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治疗措施,仅给患者采取无菌导尿术,事隔17小时后,即3月31日下午才给患者做ct检查,之后也没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丧失了最佳救治时机。
其次,延误用药,缺乏有真对性诊治。主要表现在:1、吡啦西坦是脑细胞营养药,此药的应用是针对3月31日头颅ct;右侧基底结区腔梗而言与“脊髓病变”的疾病无治疗关联,更谈不上“脱水治疗”。2、腺苷钴胺是唯一治疗神经营养药,仅用了一次。
3、北京某某医院医疗设备不齐全,延误了对患者的正确诊断。
患者手术后病情加重时,北京某某医院应当为患者作“核磁共振”检查,以尽早确诊治疗,北京某某医院没有此医疗设备也不建议患者转院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而是一拖再拖,在患者家属强烈要求作“核磁共振”检查时,才得知医院没有此设备。
4、北京某某医院违反医疗常规,没有对患者及时会诊,延误了病情。
在患者手术后出现大小便失禁、双下肢麻木等脊髓损伤早期综合症的特征时,北京某某医院就应当组织神经内科的专家会诊。而事实上,北京某某医院在患者出院当天,并且是在患者家属强烈要求下也没有组织神经内科医生会诊(见会诊记录单)。
北京某某医院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认真,患者术后4个小时就告知右下肢发麻,但是院方并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北京某某医院的医生严重不负责任。
在北京某某医院向医学会提交的病历记录中有三份病历记录第一页,并且有两份记录是都记载着:患者的性别均为“老年女性”,“对肺部阴影伴呵血有以下可能:1、结核性:患者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气急等。可有长期低热、倦耽乏力、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妇女月经不调――――”事实上,患者是个68岁的老年男性,北京某某医院的医生得出可能妇女月经不调的结论,纯粹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北京某某医院擅自篡改病历,并且没有如实全面的提交病历。
1、患者家属复印病历与北京某某医院向医学会提交的病历存在明显差异,患者家属复印的病历记录只有一张并且是其内科医生某某手写的,而北京某某医院提交的病历记录没有该页病历。另外,患者家属在要求封存和复印病历时,北京某某医院只给复印了一页手写的病历记录、四页遗嘱单、一页ct检查报告、二页诊断报告,其余的不让复樱北京某某医院的做法违反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
3、北京某某医院提交的病历中没有手术记录及麻醉记录单,不能全面反映其对患者的整个整个治疗过程。另外,北京某某医院提交的两份诊断报告有明显的改动痕迹,表现在:诊断报告是打印的,报告中的性别原为打印的“女”被用手写改动为“男”,并添加上了“某某”,而患者家属复印的病历却是没有改动过的;北京某某医院提交的临时医嘱单第三页中,添加了最后两行和第十行的护士签字;体温计录单的第二页,添加了四月三日的出院时间。
可见,北京某某医院提交的病历是篡改和后补的,并且没有如实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可能出现的情况,侵犯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严重违反了规定。
以上事实证明患者在有感染倾向下,根据医学常规属于支气管栓塞术禁忌的情况,但是北京某某医院违规为患者做手术,术后患者出现脊髓损伤早期综合症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致使患者双下肢、膀光等受到的损害将不可逆转,造成双下肢瘫痪,小便失禁的后果,这与北京某某医院的过错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行为已经构成严重医疗事故。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五
各位专家、教授,各位同学:上午好!
我是xxx,来自xxxx,我所研究的方向口语交际,论文题目为《xxxx》。
第一,为什么选这样一个论题来进行研究?
首先,多年的教学让我深深地为我们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到忧虑,许多来自农村的孩子,虽然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他们往往更擅长案头作业,而面对需要口头表述的时候,却往往辞不达意,说者惶惶不安,听着不知所云;而相反,一些来自家境良好的城市里的孩子,却常常出言不逊,不懂得与人相处交际的基本常识。以上两种情况,都严重的影响了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为校园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的许多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必然会延伸到社会、延伸到个体的终身发展。
其次,高中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时段,学生将由此走入两个入口: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无论是哪个入口,都将不太会再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口语表达训练,特别是升入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且,高中生的特殊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心理特征都处于成型的关键期,适时的引导将极大地有益于个体心理素质良好完善。
再次,新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口语交际教学的美好蓝图也颇令人心神向往,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寥寥的五千来字的篇幅,对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涉及十余次之多,同时对口语教学的理念诠释,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口语教学到口语交际教学)。但是,在改革轰轰烈烈的进行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具体实施上的重重困难,尤其是口语交际教学领域还处于一个冷冷清清的局面。与许多的改革一样,目前依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剥离的状况,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无所依从,是这种剥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虽然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但大多数的理论研究仅仅着眼与技术操作层面,只是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没有深层挖掘口语交际教学与语言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联系,同时,很少有探讨口语交际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成果,许多老师虽然很愿意在此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但终因操作的难度和大环境的约束而望洋兴叹,知难而退。
因而,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研究,为口语交际教学课程的改革的做一次破冰之行。
第二,论文框架的构建。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把握的研究定位于整体的规划,我认为口语教学的问题不是在于某一点的查漏补缺,而是整体的空白状况的改观,并且对整体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我在对现实教学状况和现有的教学教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对口语交际教学认识和规划,我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依赖于言语教学又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特点,它是一个基于语言、生理、心理之上的学科,成功的高中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分析高中生的特征、特点,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基础之上,制订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它必须拥有独立的时间表,独立的互动场景和独立的师生互动媒介物,同时,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支撑教学的进行。
在我的研究中,针对高中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对完整的一套三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案,从个体生理、心理到社会适应性呈梯度进展,并且每个年级的都有课案举例,以便于操作的实用功能,同时,也提出了几种口语交际教学能力评价的几种方案,在各自得信度和效度上进行论证,以期为成熟的测试方法的出台提供依据性的思想。
第三,研究的几点说明。
在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涉猎的领域广泛,并且走访了各个不同层面的高中段学校,在自然的情景之下采集样本,研制和发放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把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
当然,由于水平的欠缺,我的研究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或漏洞,恳切的希望教授、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在此,我要感谢的是在我的研究过程中给与我支持的所有的人,特别是我的导师李海林教授,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想我的研究一定不能达到这个境界。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评委,希望得到你们更多的指导。
论文开题陈述篇十六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缺失及其表现。
(一)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支撑薄弱。
(二)哲学知识不足,创新思维迟钝,思想僵化。
(三)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不高,人文情怀不足,人格影响力欠缺。
(四)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欠缺,精神意志不够坚定,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不强。
二、艺术教育中增强文化素质的思考。
(一)将审美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二)突出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作用。
(三)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社会责任感相联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0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