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汉政论文(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7:12:17
2023年西汉政论文(模板19篇)
时间:2023-12-02 07:12:17     小编:MJ笔神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它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要注重总结的逻辑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论述的条理。总结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西汉政论文篇一

1.1资金安排“碎片化”,导致重点不突出或重复申报多。

目前,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主要通过科技、发改委等部门以二次分配资金的方式安排,各部门按照各自制定的计划设置名目繁多的专项资金进行分配,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缺乏统筹设计、通盘考虑,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多头管理,引发项目重复申报、项目审批制度漏洞较大、项目过程管理监管不严、科技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例如,笔者在某县级科技局科技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某区科技局在民生科技专项安排52项合计1050万元,主要支持卫生、教育、街道和部门科研,项目资金最高1项170万元,资金集中度为16.19%;自主创新计划33项1200万元,主要支持创新型企业、企业科技攻关、产业化示范等,其中:项目资金最高1项100万元,资金集中度仅为8.33%,未能集中资金用于支持对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产业。同时由于科研计划项目分属多个部门安排,缺乏一个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管理,不仅难以体现财政科技经费对科研投入的引导示范作用,而且很容易产生科技计划项目的重复申报。这种重复申报体现为:同一申报单位采用相同的项目重复申报多项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或申报不同部门专项资金的情况,也有多个申报单位重复申报同一科研课题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

1.2项目审批“模糊化”,导致违规审批屡有发生。

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级科技部门在科技计划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已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以及公众对财政资金绩效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审批制度的漏洞主要体现在:一是申报指南的制定过于笼统不明晰,对财政资金的补助对象不明确;二是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相关规定不够明确,项目监管环节缺位,主要体现为科技部门管理缺位、科技中介管理机构管理缺位和评审专家管理缺位;三是部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操作性不强,未能明确专项资金的补助对象、未能明确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标准。现行制度的漏洞导致项目审批制度的刚性不足,自由裁量权过大,违规审批的情况时有发生,易造成财政科技资金的流失。

1.3项目监管“形式化”,导致挤占、挪用财政科技资金情况屡见不鲜。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普遍实行合同制管理,科技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以签订项目合同书的方式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但由于科技部门管理缺位,中期检查流于形式,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环节监管失控。项目监管的漏洞主要体现在:一是制约机制上缺乏手段。二是项目验收把关不严。例如在审计实践中经常发现,项目承担单位未能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任务书》的约定,出现挤占科研业务费、虚列费用支出等问题,但项目仍通过了验收的情况。三是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合同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只重视“申报环节”,签订《项目合同书》后,则“束之高阁”,总量控制、单项控制、专项使用等都“置诸脑后”;资金到位后自筹配套资金往往迟迟未到位;实际支出未能按预算“对号入座”;接受检查时,随意调账变动支出、随意修改记账凭证、以表代账来应付检查。

2.财政科技资金审计监管重点。

针对上述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

关注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和执行情况,是否建立了相对分离的项目分权管理机制,是否明确了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职责,对主管部门、组织单位、承担单位、科技服务机构、评审专家等各方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通过分析科技项目的管理流程,针对指南编制、专家评审、立项决策、资金分配、中期管理、结题验收、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找出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点及重要节点,关注制度的制定能否有效控制上述关键节点,堵塞漏洞。

2.2科技项目审批立项环节的合规性。

关注立项审查和审批程序,重点加强对项目申报材料和项目申请者的资质、科研能力等进行审核,对比相关的申报指南、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要求,审核项目申报者是否符合申报条件,是否存在降低标准核拨专项资金的情况;同时关注项目评审质量,目前科技项目的评审一般实行专家评审与行政审核相结合的立项决策方式,关注审批程序能否严格执行两个标准,即严格按照专家评分的.高低,项目资助的经费额度严格按照各专项申报指南所规定的的额度确定。

2.3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关注项目实施进度与中期检查情况,关注项目承担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能否严格按照签订的《项目合同书》的预算使用资金,能否做到专款专用、有否被挤占挪用,应配套的资金是否足额、按期到位,应拨付给参与单位或协作单位的资金是否及时拨付,项目到期是否能按期提出验收申请或延期申请,对已验收的项目,重点审查项目合同书的任务目标是否足额、保质保量的完成,已完项目的结余资金不按规定上缴财政,专项结余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2.4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运用的规范化、科学化。

目前,科技部门对科技项目的管理已逐步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网上答辩、网上验收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因此,审计过程中要关注科技管理流程中关键点的“痕迹”,关注其关键控制点所产生的一系列系统文件,并加以分析判断,以此发现科技项目重复申报、项目验收不到位和项目评审不独立等的情况。

西汉政论文篇二

目录资料简介酒泉地理收缩展开资料简介。

西汉酒泉胜迹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园内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胜迹、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八大景区。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如今,这里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景点。矗立在面前的仿汉阙式门楼建筑,是酒泉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的正门。主体由子、母阙构成,风格古朴自然,气势恢宏雄壮。中堂上悬挂的两块牌匾,揭示了酒泉公园的独特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其中,“瀚海明珠”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道兴所题,“泉湖胜景”是曹无所题。匾额的上方镶嵌着一幅牛头浮雕,是采用祁连山深处特有的花岗岩石精雕而成的。相传明末清初时,酒泉城中经常洪水泛滥,据说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人们就在钟鼓楼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建了一座寺庙来镇邪。因为两座寺庙与钟鼓楼形成一个牛头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酒泉城叫做“卧牛城”。西汉酒泉胜迹公园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与匈奴打了一场著名的河西之战,大获全胜,武帝从长安赐御酒一坛犒劳征霍去病将军,霍将军认为功劳属于全军将士,于是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取而共饮,所以“酒泉”的.美名便传承至今。古酒泉流淌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它是汉王朝凿空西域、开疆扩土的历史见证。享有塞上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是酒泉地方文化的核心和载体。

酒泉。

西汉酒泉胜迹酒泉,因传说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史传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1),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故有“酒泉”之名。今泉犹在,园林式建筑、牌楼历经修葺,保存完好。园内有清代的“西汉酒泉胜迹”和“汉酒泉古郡”石碑,及左宗棠手书“大地醍醐”匾额,成为游客酒泉之行的必游之地。酒泉钟鼓楼耸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砖砌的高墩上。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鼓楼下有四门通向东南西北,行人车辆可以穿行。门上分别题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哈密),贴切地标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泉眼冬季不冻,夏日清凉可口,宜于饮用。日出水量约3万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渗入小湖。绕过泉边,沿曲经在往里走,一座座假山环绕着一个明洁如镜的湖泊。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把湖面一分为二。湖面上有九曲桥、假山等景致。到了冬天,湖面结冰、这里又成了很好的滑冰场。公园西侧的动物园,有各种鸟类、鹿、熊、猴等,还有产于甘肃的熊猫、金丝猴、野骆驼、耗牛等供游人观赏。

地理。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园内古酒泉的存在不知其几千万年,至今已无可考,然而酒泉名称的存在见自于史志典籍的记载也确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以泉名冠以郡名也是全国罕见的。

西汉政论文篇三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中存在着与时政脱节或压缩、取消时政演讲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1.时政演讲与课时内容相脱节。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时政演讲与课时内容相脱节,使得演讲者只能应付了事,学生参与不积极,教师点评曲高和寡,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时政演讲成为困扰德育课教师教学的难题。

2.德育课老师刻意疏远时政演讲。

由于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多、课时紧,有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擅自让四人小组合作一份时政演讲,甚至取消时政演讲,致使学生的演讲欲望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造成德育课的低效。中职德育课教师为了使课堂贴近学生,擅自取消时政演讲,请学生上台讲与该课时有关的小故事,长此以往,削弱了广大师生将时政用于德育课的兴趣和能力,造成德育课教师在时政教育中的曲高和寡。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加强以时政作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以时政作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意义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其对时政热点的敏锐度。中职生普遍对时政热点很感兴趣。加强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其时政敏锐度。

2.有利于减少德育课教师的备课量。

能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思考和沟通,从而提升备课的质量。以前,德育课教师的备课量相当庞大,课程学生还不喜欢,而自从加强了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后,学生主动通过准备时政演讲来参与备课的过程,将德育课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教师有了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使得备课能提质增效。

3.有利于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德育课教材虽然经常修改,但与日新月异的时政相比普遍滞后。加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利于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输入新鲜血液,从而弥补了教材滞后的弊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材的二次开发。

4.避免德育课的一言堂。

长期的德育课普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成了教师灌输的容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德育课的低效,而学生的快乐主动参与最有利于高效的学习。加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利于师生结合教学知识点对时政热点进行热烈、多维、深入的探讨,从而有利于师生动态生成课程资源。鉴于以上意义分析,笔者呈现了以下对策。

三、以时政作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对策。

1.学案导行,走进热点。

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设计适合中职生特色的学案来导行,从而做好上课准备。中职生不喜欢做太多的纸质练习,因此没必要设计纸质的习题练习学案,更没必要提前批学案。相比来讲,他们更喜欢收集播放时政热点视频、制作ppt、上台演讲、探讨热点。因此,笔者针对上课内容,结合他们普遍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设计开放的问题,请学生去准备时政演讲和问题,从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笔者每次在课间提前去教室,学生已经早早地将自己制作的时政演讲ppt和视频拷进班级的电脑里,想演讲的学生跃跃欲试,准备回答问题和点评的摩拳擦掌,气氛很积极。

2.层层递进,探究热点。

在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减弱了而是更强了,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巧妙地引领着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教师继续结合中职生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进行实践,使得实践不断深入、步步拓展、层层递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力,将课堂引向深入。

3.微课导航,演讲热点。

上课铃一响,国内外时政演讲的两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依次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紧扣上课主题和同学们感兴趣的热点,生动有趣,并辅之以精彩的ppt,里面有精彩的图片、简约的文字、丰富的视频,还不时进行问题研讨;同学们讨论热烈、互评精彩,不断有新的生成。德育课教师坚持“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的原则,等学生评好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不断有互动生成。如笔者在上“经济政治与社会”时,都会将每堂课最前面10分钟让学生主动结合上课内容上台做时政演讲,特别在“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一课中,时政演讲特别精彩,大胆处理了教材,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是一堂生动的微课,起到了很好的导课作用。

4.源于学生,深究热点。

如果从传统的复习旧知、新课讲授起,中职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中职生中视觉、听觉和动觉学习型的都占相当比例,长期的讲授式教学较适合听觉学习型,而听觉学习型的中职生普遍不喜欢听理论说教,更喜欢听热点故事,听视频歌曲去体验内化升华。因此,笔者在热点演讲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对该热点进行深究。通过热点深究,一下子拉近了笔者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深究。

5.认知明理,解析热点。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在案例深究后就急切地进行理论说教进入认知明理阶段。殊不知中职生对理论说教具有天生的抵制力。因此,德育课教师应淡化理论,寓理论于热点解析中。对于刚才拓展的贴近学生的热点,教师应继续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深入地解析它。教师所设计的用于热点解析的问题不能过于理论化,而应生活化、实践化。让学生在热点解析中自然而然地明白理论,并能自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笔者曾经在上职业道德课时请学生带着问题看了一段感动杭城的热点―――最美司机吴斌的视频,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认为自己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应像吴斌一样恪尽职守,还在清明节时主动给吴斌扫墓。

6.研讨立信,变形热点。

自然而然地求真、求善、求美,水到渠成地树立起坚不可摧的正确信念。

7.小结升华,促行热点。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的课堂小结阶段,只是单纯地请学生从理论方面总结一下本课的逻辑结构,然后教师说两句话总结提升一下,使得课堂平面化,片面强调理论逻辑,缺乏升华促行。而中职生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总结、升华和促行能力。课堂小结阶段,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时机,如果把握得好,能将课堂进一步递进并推向高潮。因此,笔者在这个阶段,一改传统的从理论逻辑角度进行自我总结的方式,而是形成了升华促行的富有新意的小结环节。如在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笔者在这个环节设计了结合环保热点制作收纳盒的内容,在制作收纳盒的过程中,该课教学内容能够得以实践。在此基础上,播放与本课有关的励志升华的学生收集的歌曲视频,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升华,请学生代表带领同学们宣誓,教师进行总结激励,将课堂推向高潮。

8.余音绕梁,践履热点。

传统的德育课上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然后是布置笔头作业了。可一堂好的德育课,应起到余音绕梁并不断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实习、就业创业实践中运用的作用。因此,课后作业环节的设计相当重要,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课后作业的设计应拒绝纯理论的抄抄写写,而应结合热点重在日常践履,应有充分的广度、深度和实践度。如,在“文化传播”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实践拓展,课后延伸”环节,即布置课后作业“实践拓展―――请为迎接g20在杭州召开,制作一份形式活泼的介绍杭州概况的10分钟欢迎词,并制作成课件,下堂课择优上台展示。”该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热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加强杭州人文寻根、积极宣传杭州文化的习惯。

四、成效与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推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潜能得到了深入挖掘,培养了主动预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同伴互助能力,使得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德育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充分促成了德育课的快乐和高效。当然,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如课前应更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与指导,使得能及时地精选热点;课中应加强对热点的层层深入的研讨和变形;课后应更加注意延伸和拓展实践,使得将德育课所教的内容结合热点更好地融入日常的生活实践。

西汉政论文篇四

如今,这里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景点。

矗立在面前的仿汉阙式门楼建筑,是酒泉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的正门。主体由子、母阙构成,风格古朴自然,气势恢宏雄壮。中堂上悬挂的两块牌匾,揭示了酒泉公园的独特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其中,”瀚海明珠“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道兴所题,“泉湖胜景”是曹无所题。匾额的'上方镶嵌着一幅牛头浮雕,是采用祁连山深处特有的花岗岩石精雕而成的。相传明末清初时,酒泉城中经常洪水泛滥,据说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人们就在钟鼓楼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建了一座寺庙来镇邪。因为两座寺庙与钟鼓楼形成一个牛头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酒泉城叫做“卧牛城”

西汉政论文篇五

参赛队员:

13年12月10日。

第一部分:案例简介。

老人住北京井下20年。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2013年12月6日)。

丽都公园北边,一处绿化带内分布的废弃地下管道成为了一些外地来京人员的住所。67岁的老人全友芝(音)称,住在地下管道已近20年,每天靠捡瓶子维持生活。这期间,还有其他人也将地下管道寻做住处,最多的时候曾有10人住在此地。“被封了,我就再找其他地方住。”全友芝老人说,她自己的规划就是,凑够钱,给自己盖个小房子。故事两位拾荒老人组成井下之家昨日晚间9点左右,一名老年妇女朝着绿化带里的地下管道走来。看到路边聚集着很多人,老人稍有迟疑,停在远处。老人掀开地上的一个井盖,把手里拿着的一个空塑料瓶扔了进去。“我回家啊。”北京青年报记者上前询问,老人告知就住在地下管道中。“我叫全友芝(音),据老人讲述,她来自河南商丘,今年”67岁,没上过学,不识字,来北京已经20年。老人说,自己每天都出门拾荒,早上5点多起床,在附近餐馆买好馒头,喝点粥就出门去捡塑料瓶。老人称,这20年来,她每天如此。

的人,一名工作人员称:

第一文库网触到地面。管道空间呈长方体,长约2米,宽约1.5米,高度约为1.8米。除了地上铺着的被子和凉席,两个装着衣物的塑料袋放在角落,四壁都是水泥墙面,锈迹斑斑的管道破墙伸出。一把雨伞、两个未吃完的馒头、半袋泡面、数张扑克牌,这些零碎的物件分布在墙角。在绿化带另一边,北青报记者搬开一处井盖,井内同样可见棉被。

和床单。据了解,两位老人此前曾住在另一个地下管道内,由于漏水,老人搬了“家”。在这片绿化带内,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共有5处地下管道有过居住的痕迹。其中,两处管道铺着床单,放着一些衣物,一处管道内已经被水淹没,另有两处地下管道内,有一些遗留的生活用品。这些地下管道多被废弃,井盖上写有“热”和“北京市政”等字样。“我不想回家,没家”讲述“被封了,我就再找其他地方住。”老人全友芝坐在地下管道狭小的空间里,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地下管道内居住这些年,经历过多次换地儿。老人说,以前井盖被铁条焊死,她就自己买把小锯子锯开,再住进去。如果遇到下雨,就躲到附近有屋顶的建筑内,“我还有别的住处”。据老人回忆,住在地下管道这些年,周围的管道内曾陆陆续续住过一些外地来北京的人。“一个哈尔滨的就住过这边两年。”老人称,最多的时候,有10人左右居住在此。坐在地铺上,老人掏出昨日卖瓶子收获的钱,清点了一遍。然后又从斜挎在身上的黑包里拿出一个手电筒,“这是好心人买给我的,用来照明。”老人说,住在地下管道内,很多好心人帮助过她,给她买一些面包,从附近餐馆吃完饭的人,也会打包剩菜给她。

“我不想回。

城市没有他们的影子呢?

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要努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并且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这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西汉政论文篇六

摘要:

但当前乡镇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乡镇财政管理的有序、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如何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进行研究,以其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促进其有序发展。

关键词:

乡镇财政;管理;规范。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乡镇政府财政管理,改进和完善各项措施,积极规范财政收支行为,财政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很多乡镇在财政管理中仍存在预算管理较差、违规支出较多、会计核算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实施三级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加快推进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乡镇财政的工作重心逐渐从组织收入向支出管理和服务“三农”方面转移,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专项资金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调研发现,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人员大量分流,有些财政所变成了乡镇“财务室”,造成乡镇资金监督乏力;长期手工记账使基础数据积累不全;人员队伍不专业、不稳定、交叉使用。

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基层财政职能弱化,远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基于此,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建设标准和补助政策等,全面加强乡镇财政基本建设和管理工作。

建设过程中,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合力推进。

一是强化指导。

研究出台规范性文本,提出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形象标志、统一色调格局、统一岗位设置、统一服务功能、统一硬件配制“六统一”建设要求,制定了乡镇财政所机构职能、建章立制、业务管理、队伍建设、基础设施“五到位”管理标准,为县乡两级加强财政所建设提供了标尺。

二是加大投入。

县乡共同筹资,专门用于乡镇财政所软硬件规范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公条件。

上级财政加大奖补力度,调动建设积极性。

三是严格考核。

将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财政标准化管理综合考评体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完不成规定目标的,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

二、抓实五个到位,力促规范建设,夯实基层财政科学理财基础。

(一)机构职能到位。

按照“职能职责明确、管理体制规范、人员配备合理”的要求,清晰界定了乡镇财政所关于预算管理、涉农资金兑付、国有资产管理等职能职责。

每个财政所设所长、记账会计、资金会计、涉农专管员、村级财务会计等岗位,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执行、资金收支管理、财务管理监督等30余项具体工作。

(二)建章立制到位。

编印《乡镇财政所规章制度示范文本》,内容涵盖乡镇财政所工作规则、会计核算监督、预算会计岗位责任等各方面270条规章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了基层财政财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和高效运转。

(三)业务管理到位。

创新管理模式,对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实行“乡财县管理”、“村账乡代理”,规范业务流程,细化工作标准,完善对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

对预算管理、财务监督核算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补贴发放基础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票据管理等7个方面的财政业务,均做到原始凭证真实完整,台账信息录入及账务处理及时准确,档案资料齐全,网络管理安全规范,信息系统运行稳定。

(四)队伍建设到位。

按照“人员结构合理、业务培训有效、思想作风过硬”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乡镇财政所选人进人机制和干部激励机制,结合专业、年龄要求实行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对优秀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主观能动性。

完善培训规划,安排专门经费,多形式、分批次开展培训。

(五)基础设施到位。

围绕满足乡镇财政所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需要,每个财政所按照办公室、档案室、财务室、便民服务大厅“三室一厅”的要求建设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各所都配备了必要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与省、市、县进行业务连接和财政内网连接,实现信息化、电子化办公。

三、发挥四大作用,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基层理财绩效。

通过大力度推进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不仅基层财政面貌焕然一新,更主要的是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促进了科学理财。

乡镇财政干部在网络操作、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操作水平迅速提高,乡镇财政内部形成了运行科学、互相制约、监督到位、服务基层的管理机制。

(二)落实了惠农政策。

为确保“三农”资金和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乡镇财政所建立了包括农户姓名、身份证号、人口、承包土地面积等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

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15项惠农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发放。

通过规范管理,强化监管,堵塞了漏洞,杜绝了强农惠农资金被挪用、套取、冒领等现象。

(三)强化了监督管理。

乡镇财政所发挥就地实施监管的优势,实现了财政资金投到哪里,财政监管就延伸到哪里,建立了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促进了财政资金高效运转、绩效提升。

(四)实现了便民利民。

通过建设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规范资金核算、资金拨付、管理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缩短业务办理时限,基层财政所实现了由收支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重大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毛央红.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会计,.

西汉政论文篇七

摘要:行政越权行为在我国是经常发生的。分析行政越权行为有利于防止行政主体超越职权,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关键词:行政越权;行政行为;法律后果。

行政的实质是行政权,行政权是最直接影响公民权益的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是公权范围内的权利,它与处理公共事务有关。同时行政权由人民作为权利主体转化为国家作为权力主体。所以,在法治国家每一项国家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或授权,不能任意地进行权力的扩张。

行政权是指法律对其范围加以规定的国家管理职权,它以国家统治权为基础,以行政机关为主体,具有强烈的组织性能。行政权在全世界范围为内并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概念。

行政越权行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超越职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对行政越权界定时,我们要分清以下几方面:

(一)、行政越权并不等同于行政违法。

我国新修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六)明显不当的。次条规定说明超越职权不等同于行政违法。

(二)、行政越权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非行政主体行使了行政主体职权的行为,例如人民法院行使了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时,我们就可以说是越权行为。因为行为主体行使了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但是,要清楚的是,不能将这种越权行为归到行政越权。在我国,行政越权指的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而且还要是越权行使。

(三)、行政越权所越的权力只限于行政职权。

行政权是由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任何国家权力都有它的行使主体,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且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权的行使具有独占性,即除了行政机关以外,任何其他机关如没有取得法律的授权或行政机关的委托都不能行使行政权。当然,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有一些不是行政机关身份的组织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行政权,但前提是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同时其在行使行政权时身份已经不是其他组织,而是行政主体。还应该说明,行政机关仅仅是行政权的行使者,而不是行政权的所有者。正因如此,行政机关不能对行政权进行处分。所以,只有行政主体的法定行政职权被超越,才构成行政越权。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行政越权不仅是超越了管辖权,也超越了自由裁量权。

二、防止行政越权的对策。

针对我国的行政越权行为,我们应在可能造成权力越权的地方,积极采取对策,做到监督和控制行政权。

(一)从行政权的来源上看,我们要完善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并规定严格的行政权设定。这是防止行政越权的有效途径。

行政权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力形式,它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存在依据,正式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形式使行政权成为一种客观的权力而不是主观的权力行政权力。法律在对行政权的范围作出规定时一般都与其它权力划清了界限,即什么样的'权力可以归为立法权的范围下,什么样的权力可以归为行政权的范围之下,有些国家的法律对行政权的范围采取列举规定的方式,有些国家则采取概扩的规定。这两种规定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意义,即行政权是法律化的权力。这也是立法机关制衡监督行政机关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所以,我们要做到从权力上控制行政权。

(二)从行政权力的实施上看,提高权力行使主体的素质,对权力的运用实施过程进行约束,这是防止主体超越职权运用行政权力的主要制约手段。行政权具有主动性。行政权由于是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权利,因此,它不能仅仅已维持社会秩序为宗旨,还必须推进社会的发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进行创新。行政权的主动性要求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必须主动地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行政管理活动之中,并以法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从行政权力实施的结果上看,要加强和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第一是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行政机关的自我的监督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行政权是一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权力。所谓行政权的专业化,是指行政权在行使过程中受到技术准则的制约,必须服从个方面管理事态的客关规律,行政管理机关本身必须是专业化的管理机关,行政人员必须具有履行管理职能所必须的专业知识的人员,甚至是受过系统行政管理或行政法知识的专门训练人员。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行使行政权的,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做出撤销或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的复议决定。为了避免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随意性,必须不断完善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机制。

第二是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作为一种法律监督,具有相对独立性、较高的公正性和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我们讲三权分立时,都是将司法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而论的。在我国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一般是指行政权与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关系。《宪法》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涉及法律问题的,人民检察院都有权进行监督。但实践中检察院的监督权没有得到真正的行使,所以,应不断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行政机关是可以进行司法审查的。但是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作用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所以,改革我国司法体制,使各级法院都能独立审判,这是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行政法制监督权,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最大保障。

第四是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监督。这主要是指行政权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行政权是一种公共权力,是从社会意志和社会利益中派生出来的,其来源于社会,扎根于社会,行政权在行使过程中必须符合社会意志,并接受广大社会成员的监督。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让法律深入人心,还要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包括社会舆论和媒体舆论,公开政府信息,最终实现阳光政府。

三、结语。

综上,我国应当尽快完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相关的法律制度,应当对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力归属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避免权责不清,使行政权高效公正的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实践中因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而不断发生纷争。(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小晔.论行政越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1。

[2]王学辉,宋玉波等.行政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46.

[3]曾洁雯.论行政越权及其法律后果.韶关学院学报..01.

[4]方世荣.论行政权力的要素及其制约.法商研究.第2期.

[5]杨临宏.行政越权论.思想战线.第1期.28卷.

[6]谢晖.论行政越权[j].法律科学.1992.(6).

[7]梅达成.关于行政越权的理论探究.社科纵横.2011.05.

[8]易凤兰.略论行政越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西汉政论文篇八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经上级下达审批指令后,单位需要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管理,必须按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分配,并且需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就目前的事业单位而言,缺乏足够的管理措施,致使资金在使用上存在若干问题,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不利于专项资金所用项目的建设与发展,起不到资金的使用目的,影响单位的形象。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针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依然存在漏洞,诸如在预算上往往不够科学化,支出上具有任意性,绩效的评价上缺乏完整的体系等。下面就将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管理制度上缺乏针对性。

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方法,但是方法的针对性不足,与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吻合度差,往往是借助其他资金的管理方法再转移到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上,这造成专项资金的使用上与制度的规定会有所出入。

(二)在专项资金的申报中规范性不足,预算质量偏低。

在对专项资金的申请上需要具备完整的体系,避免出现资金申请上出现弄虚作假现象,但是有的单位在专项资金的申请上往往缺乏足够的支持论证,对资金的可行性的研究上存在不足,往往会占据资金空间,但是在使用安排上却缺乏完备的安排,预算工作严重脱离现实,往往具有任意性,主观性,预算编制工作往往与实际情况会出现过大出入,不能够体现出预算的科学性。

(三)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漏洞。

行政事业单位在获取专项资金后,在使用上存在若干问题,比如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存在将资金使用到经常性项目中,出现资金的挪用现象。再者,专项资金在使用后若有剩余后应当及时上缴财政部门,但是多数单位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依然滞留在本单位中,或用于其他项目,或成为日常性费用。

(四)单位的财务人员起不到相应的监督控制作用。

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要求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也远低于经营性企业,在专项资金的会计管理上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记账,审核等,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五)专项资金的运用上缺乏绩效评价,为实现全程控制。

事业单位在获得专项资金后,应当设立专门的核算管理小组,实现资金运用的全程控制,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在将资金转移到单位账户后,对资金的运用上缺乏事中的监控、事后的评价,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绩效评价,不能够反映出资金的使用情况,使得资金的目的出现模糊性,社会效益低下,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增强财务的控制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资金的运转监督等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控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凡是动用资金的地方就需要有匹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资金的支出实现控制,避免出现资金的流失。为了加强控制,首先需要做好制度上的建设,增强对资金使用者的制度约束,使专项资金的使用经过汇报、审批、检查、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流程,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实现科学化,再者,增强资金的控制,需要实现各个岗位职工的以身作则,确保员工的高素质;最后再结合员工在财务控制上的强烈意识,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实现全面控制,增强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实现专款专用,增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专项资金是事业单位为了特定的项目由财政部门审批的资金,需要在资金的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实现专项资金的使用目的。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的专用,上级单位需要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不时进行抽查,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对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的单位进行警告,并要求进行整改;单位自身需要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审查小组,增强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并严格审查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的现象。

(三)在单位内部健全管理制度。

在具备良好的运行体系下,需要有权威的制度进行约束,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指导,在审批、下发、使用、结算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使用的制度进行指导和约束,实现资金的使用上的规范性。通过完善有效的财务制度,实现专项资金的控制,通过严苛的违规处理方法,实现对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实现每个员工都按规办事,以身作则,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中体现员工的监督作用,确保资金在每个环节都处在正常的运转之中。

(四)增强预算编制工作,确保资金的高效使用。

由于专项资金需要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之中,加强单位的项目管理对资金使用监督尤为重要,特别是项目期间上的控制与资金使用的预算工作。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中,需要建立专门的项目库,增强项目的审核,做好项目的会计资料的记录,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在对项目库中数据实现准确记载的前提下,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单位的预算,一方面增强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实现预算的科学性确保预算工作能同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加强预算工作的合理性。

(五)加强监督体系的完善,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专项资金加强科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日常使用监督,不仅仅在事后进行检查,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专门的财政部门内部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监督相结合、与单位预算编制部门相协调的监督审查机制,将对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督贯穿于资金活动的整个过程,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专项资金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专项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表现。

西汉政论文篇九

财政金融的管理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现代技术的管理办法,它是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其所谓的现代技术的管理是运用各种现代的数学管理方法对财政金融进行有效地管理,是管理的有效方法和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总体,财政金融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而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要前提,而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也成为了部分金融管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财政的金融管理是国家的财政管理的重要构成,其作用贯彻着整个国家的财政发展,决定着国家的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国内的企业们要想在社会经济市场中立足,要做好的第一点就是财政金融状况的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可以从财政金融管理的特征和企业在财政管理现代化的作用两个角度来研究,这样有助于加强财政金融管理在现代化企业的金融发展,更对国家的财政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一、财政金融管理的客观要求的存在——计算机。

(一)有效促进财政的现代化管理。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日益健全,我国财政的金融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以至于导致了财政金融的管理方面的信息大量的增加,而且变化速度极快。财政金融管理的数据的结构日益复杂及繁琐,而国家的专业管理人员单单只是靠现有的传统手段是无法全面掌握的。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拥有及时性和较为严密的缜密性,来进行财政金融的管理的信息和智能化管理。在我国财政的金融管理当中,合理的运用计算机,特别是要合理的采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以及互联网数据的技术,这样就可以使财政金融管理中的经济,税务,财务,现金,票据各个方面的信息化记录的收集和整理,要做到及时的、准确的、完整的收集,可以使财政金融管理更加有效合理的发展。

(二)有效促进财政的科学化。

财政金融管理的实施所需要的是国家的经济信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相关动态资金的流向等诸多方面,而如果仅仅单靠单一数据和相关的经验知识来进行判断是不够的,主观臆测是极其不科学的。财政金融管理的正确性是关系到国家金融管理的发展的。我国现代化的财政金融管理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大规模而又要十分精确的计算,这里面不仅仅要进行定性的合理的分析,而且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而在这个定量的基础上要进行有关的定性的分析,合理的进行科学的决策。我国现代化的财政金融管理的精密的准确性和社会的经济性,所以,财政金融管理要合理地运用经济中的计算机数学模型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最为先进的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让财政金融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有效促进财政的管理效率性。

我国财政金融管理的另一个客观要求是社会的时效性,计算机及互联网大幅度的缩减了收集的数据和编制的周期,有效地提高财政金融管理的效率性,还能很好地随时的了解到国内财政金融的管理活动的大概变化的趋势,适当的运用反馈回来的信息来进行及时的控制和调整,使我国政府处于主导的地位,可随时掌握我国财政金融的管理的主动权,使我国财政金融管理往更好的方面进行发展。

二、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和手段。

(一)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国家财政金融的管理可以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来收集相应的数据材料,其效率性远远大于人工的效率性,而数据化的处理是相关人员运用计算机来针对国家财政金融管理的业务的信息来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其中包括了对财政金融管理的数据上的采集、转换、组织、计算、检索等方面的处理手段工作,来实施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二)数据的编制。

有关技术人员按照计划中的程序将所要求的项目计算模型编制,其中包括预算和信贷项目等,然后计算机再根据其中的要求编制出适当的计划。计算机的功能不单单是能够编制出短期的有效的计划,它同样还可以进行长期的编制,有效的计划出远景的预测和分析,计算机的数据工程不仅让有关技术人员减少了投入,还大大增加了财政既然管理的效率性。

(三)报表的处理。

计算机不仅仅可以数据编程,还可以对传上来的报表进行快速的分析,同时也能保证其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还有便于存档等诸多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关人员对数据这方面的繁琐的工作。

(四)记账和清算。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编制记账和结算的相关程序将收集而来的凭证,载入计算机数据库内,而计算机则可以根据其要求来进行记账和核算,这样可以加快其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性,具有省时,准确的特征,可以减轻相关人员的业务工作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工作过的效率,除此以外,计算机的应用还可以开展其他的业务,以促进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五)管理和决策。

财政金融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它建立在海量信息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不断优化自身模型,提高判断的准确率,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保障,从而使财政金融管理决策更加有效与科学化。

三、财政金融管理的基本应用条件。

财政金融的管理的具体应用的重要变革主要依靠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想要完成好这一变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财政金融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还需要为此进行着努力。第一步,相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财政金融的管理系统必须实现其科学化、管理化、标准化的理念;第二步,要及时的收集最原始的数据,使其收集来的数据更加规格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第三步,要组织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团队,其中要有专业的分析员、设计师、程序师、数据的录入工作者,具体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数据的录入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地及时地进行收集和实施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和方针;最后,努力全面地做好系统的开发工作,要设计出全面的理论的数据资源,合理地对财政金融管理的控制和现代化的利用。

四、财政金融管理现代化的作用。

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财政的金融管理,财政的金融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起到了衡量企业之间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正因为这样,财政的金融管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其生产的发展。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运作,而资金也是企业的前提基础和发展条件,也因为这样,政府加强财政金融的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而企业同时也在加强其自身的金融管理以加强有效合理的使用,这样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所以,财政金融企业的现代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二)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

获得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事业生产发展的最终目标,而财政的金融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构成,它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环境中取得非常大的效益,所以,财政的金融管理可以加强国家的金融管理,可以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三)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可以塑造其自身的信用。

一个良好的财政金融管理实施方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能力,而一个企业经济的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靠财政金融管理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很好地塑造一个企业的信用,一个信用好的企业肯定会让社会的各个阶层更加信任,这样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上升的发展空间,所以,财政金融的管理可以塑造企业自身的信用程度,为其发展增添动力。

五、财政金融管理实施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自身的金融管理。

首先,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企业人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对财政的金融管理进行管制,方便金融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开展,此外,应针对贷款等有关业务进行专门的管制,因为其收款的难度极大,所以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负责,对其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达到有效地金融财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欠款的单位的信用比值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根据观察来的数据编制报表,分析其超限不归还的理由,然后及时地制定可行性的应对措施来对欠款进行回收,这样的方案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财产金融管理。

其次,企业要规范其预算的编制工作,因为,预算的质量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动,也因为这样,企业要想发展好,财产的金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不可忽视的,从内部的预算的编制工作开始,可以很好地对财产的金融进行管理。第一步,在预算编制之前,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先进行事前的合理调查,其目的在于检查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二步,在编制好的报表上不可以随意的改动,如果遇到一定要改的情况,也要有相关的证据进行细致的改正,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企业的预算评估能力;第三步,要有原则地进行预算编程,不被其他的因素所干扰,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地报告上级有关部门;最后,要对每一个预算的数据进行详尽的记载,这样可以有效地对企业进行制约,以便于提高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财产金融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高效利益。

第三点,要不断地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现代信息建设的发展下,推进企业的金融管理现代化建设是现代企业所具备的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对企业们参与到国际经济的竞争中起到了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在另一方面,企业应及时的引进先进化的管理技术,把传统似的工作的复杂化统一变成精细的简单化核算,让更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发挥出最大的空间,将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工作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最后,应着重加强企业对融资渠道的开拓和建设,这同样也是企业对金融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现在的融资渠道大多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很大,而且经常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发展方向,所以,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加强企业自身的融资的渠道建设,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引进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来对财产金融管理的现代化进行工作和创新。

(二)国家对财政金融管理方面的政策实施。

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靠社会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企业自身的发展影响的不单单仅仅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所以,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经济都是具有巨大的影响的,而我国要想促进其自身的经济发展,首先要促进国内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国家需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些关于财政金融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政策和实施方法,为企业金融的发展有效地提供一些动力。

国家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相应的增加企业在银行贷款中的福利,因为资金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则可以很好地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管理,国家需要针对企业在财政金融管理方面制度一些合理的政策,以促进企业在国际经济环境中有更突出的表现,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在银行贷款中提供一定的政策,以保证企业资金链可以顺利地运作,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国家还可以针对银行的自身建设制定合理有效地措施,银行可以根据企业们自身的信用程度,来相应的降低企业的贷款资金数,同时,国家还应保护民族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现在在外国企业和进口产品的双挤压下,我国的民族企业的经济更是无法发展和上升,而要想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首先要实现财产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六、结论。

财政金融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是目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财政的金融管理对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而言,其自身的重要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危机和机遇并存的经济时代下,要想提高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家要提高财政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而使其市场的经济活动的发展进一步的提高,国家应该及时的制定相关的具体时事政策,积极的为企业创造物质条件和资金链的丰富,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经济竞争能力,实现国家财产金融管理的现代化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努力和配合国家制定的相应政策,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管理,财政金融管理是目前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西汉政论文篇十

会计政策是源于西方的一种观念,也是西方财务政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会计政策的内涵尽管各自的解读不同,但大致的方向却是一致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也论会计政策。

所谓“政策”一般是指某一主体制定地,并且具有预定目标的用来指导或者影响某一部门或方面工作的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指导大多是有政府制定的,所以称政策。会计政策的定义却并非单单的政策在会计方面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说明》提到:“指在编制会计报告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即使同一题目,在使用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会计政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这样的规定仿佛是企业制定的会计政策,实际上我国的会计政策是企业与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制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指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说到底,会计政策的制定是根植与企业的,最终也是为企业服务的,无论现在关于会计政策的观点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方面最终都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也各方面的关系。会计政策是个涵盖很大的概念,它不仅与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有关系,还与财务通则和财务制度关系密切。最后与之关系最大的是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

首先,会计政策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人们往往会混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关系。事实上,会计准则的制定是要明确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对会计政策的一种规范,如无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往往会出现缺乏信息可比性的后果。会计制度是会计准则下属的具体账目的处理方法等,是会计准则的具体体现。总之,会计政策需符合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要求。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确定了企业应该采用的会计政策。

其次,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财务制度的关系。财务是个很大的概念,是指对某一地区的筹资活动以及国家、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我国制定了《企业财务通则》,这个通则的颁布使得出现了财务通则与会计政策并行的局面。实际上对于企业的财务通则和财务制度对于会计政策是不会发生大范围影响的,财务与会计也分属不同的领域范畴。会计政策并不是有财务通则来制定的,但会计政策仍需与财务政策并行,就代表了两者之间不能存在抵触局面。

最后,会计政策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会计政策归根结底是应用于企业的,企业应用什么形式的会计政策是要与企业的形式、规模及目标而确定的。会计政策具有不同的针对性,有的政策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的则使用与小型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等等。会计政策拥有灵活性,如如对存货计价,企业可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之间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在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之间进行选择。这样的特性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目标来选择,可以说企业目标是决定会计政策应用的根本。

西汉政论文篇十一

提到财政以及国库管理工作是相对敏感度词汇,作为财政管理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热忱。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工作的良好展开开始逐步探求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因为越来越多的工作实践证明传统的财政运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建设发展,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县级一直都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部分,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实施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完善,改善财政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最终达到推进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意义。

(一)可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有效展开,我国传统的县级财政预算进行支出的单位相对较多,所以相关部门想要进行财政拨款需要经过很多机构的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拨款工作变得复杂。据多年来的实践工作表明,我国财政资金长期存在于中转环节位置,直接造成工作效率极低的不良情况,而在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的减少了预算中间工作环节所使用的时间,对我国财政资金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大大的提高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资金的安全运行效率。

探究传统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一直采用将资金拨入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中的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极大的财政风险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上,因为很多预算单位中的领导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常常无法把持,进而出现挪用、截留资金的不良现象,不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极低的情况,还为我国财政带来极大的资金浪费情况。但是进行县级国库管理改革之后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人为风险,还极大的改善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如何有效实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一)推进财政支付效率。

县级财政国库一直都是管理单位工作最基层的实施单位,所以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安排改变的情况,但是传统的资金支付要通过层层下达,既要申报又要等待批复,最后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办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还耽误了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向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工作转变,结合单位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减少财政支付的中间环节,直接交由清算银行进行工作办理,实现财政资金支付的简单快捷,而县级财政国库资金也实现了直接带动用款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国家资金的及时有效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地影响意义。

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现代国库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闲置问题一直较为明显,很多资金都没有发挥其真正效益,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限制性因素。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不断强化完善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关管理单位要强化财政管理观念,在保证正常工作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将剩余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将财政国库的资金紧密联系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了财政管理的双重效益,发挥资金的最大利用价值。同时要强化财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意识,既要掌握会计电算相关知识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技术,还要强化自身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建设,最终促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三)完善国库监督机制。

想要保证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我们必须强化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例如可以在财政管理内部建立必要的内审制度;强化资金使用审核标准;加强对相关财政银行的网点监控;设立专门的设计部门等等,通过以上这些监督机制的建立为财政国库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能有效的避免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人为安全风险,保证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电子信息技术在国库监督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技术支撑,所以作为财政管理单位要充分将这项工作进行落实,县级财政国库管理涉及到财政、国库、预算以及相关代理银行等,所以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对这些工作进行全面的整合,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网络设置,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各个工作单位之间对财政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对财政支出进行全面性的审核工作,有效的规避了资金运行的风险问题,保证我国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

三、结语。

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制度是一个相对复杂系统的工程,所以想要有效开展财政国库管理改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同时作为相关业务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来找出工作改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库管理改革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势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西汉政论文篇十二

题目:对当下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影响调研报告所在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班级:14级英语(师范)1班负责人:联系电话:指导老师:曾庆伟提交时间:

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制。

对当下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影响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曾庆伟。

摘要:在社会思潮呈多元化的新形式下,对于新一代90后的思想信念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然而,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中所散播的言论和思想,对90后他们的“三观”教育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对调查对象90后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婚恋交友节目90后影响调研报告。

引言:所谓电视婚恋类交友就是婚恋交友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realitytelevision)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电视节目的形式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山西电视台于1988年主办的《电视红娘》应是我国最早的婚恋交友节目代表,其节目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成为当时社会的热议话题。目前,在湖南、浙江、江苏等省级电视台纷纷播出婚恋交友节目,并且收视率居高不下。其中突出代表为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两个节目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使两个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而此类电视节目,也在90后一代中受到追捧。

一、90后收看电视婚恋交友节目情况的调查分析。

针对90后观看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的情况,在东莞某高校内随机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94份,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9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78名学生收看过电视交友节目,占82.98%,表明电视交友类节目已对90后的课余文化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收看频次方面,5.32%的学生经常观看,77.66%的学生仅是偶尔收,其余17.02%的学生从来不收看;被问及身边的人观看婚恋交友类节目的情况中,只有14.89%的人是说没有,有75.53%的人回答说是有几个,剩下的9.57%的人表示身边有许多人会收看这类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对于收看交友类节目的原因,被调查学生将“娱乐消遣,随便看看”、“娱乐消遣,随便看看”列为前两位,分别占89.36%和39.36%,剩下的3.19%少数认为很实用并且有可能去参与。在94份调查问卷中,60.8的学生表示今后还会继续收看电视交友类节目,明确表示不会的仅有7%,其余32.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其中对于婚恋节日的真实性看法,大部分人(81.91%)认为不好说,处于不确定态度,有15.96%的人认为是作秀,都是托儿,不过仍有极少数(2.13%)的人认为节目真实;而对于婚恋交友类节目是否有门槛,69.15%认为有,6.38%则认为没有,24.47%不清楚;虽然有72.34%的人认为让参与人找到另一门这件事不靠谱,但仍有27.66较少数人认为可以让参与人找到另一半;最后虽然有68.09%的人假设在单身的情况下不会考虑参加这种节目,但仍有5.32说会考虑参加,其余26.6%则不确定。从以上数据反映出,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对90后的吸引力,也能看出此类节目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二、电视婚恋类交友节目对90后“三观”的影响与冲击。

人的行为,进而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追求和道德评判,无不受到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一定的世界观的基础上,人们又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支配着人们的各种观点和行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价值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的关于价值的基本观念,是人在对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其核心是关于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基本观点。于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然而,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中所散播的言论和思想,在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人生目标趋向物质化。

那句“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惊人之语”就出自收视率极高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这句话则作为调侃语在许多女大学生中极为流行,同时也不乏有人将此言视为“经典”;在很多年以前,就在网络论坛中流行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之类的声音;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职场竞争的激烈,很多行业对性别的限制,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当人生目标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时,寄期望于他人、寄期望于婚姻,则成为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另一种人生目标。而当看到电视上“美女嘉宾”与“成功人士”“多金男”牵手时,加上应情应景的煽情背景音乐,让观众极易产生一种“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或者“灰姑娘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美丽幻想,更何况那些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们,更是认为这是通往幸福生活的一种捷径。此外,在嘉宾介绍或问答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房”“车”等内容,“有房”“有车”则是幸福婚姻的必备条件之一,当媒体将“婚恋”导向于“物质”,很难说不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负面作用。

(二)价值取向功利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观念的碰撞,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为实际和功利。在择业方面,往往将“收入多”“有前景”“能接触高端人群”作为首选条件;在婚恋交友方面,“实用主义”盛行,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发展前景等,在价值取向上,常常是从实用角度、功利的角度出发。

(三)道德标准呈多元化。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被列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大多数大学生均能以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为准绳要求自己,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标准是以“是否利己”作为是非判断的,这就出现大学生的道德标准类型呈现多样性。

三、对策与思考。

(一)拒绝庸俗,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电视婚恋类节目遍地开花之际,广电总局及时下发《国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管理通知》等相关文件,通知中明确要求:“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星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广电总局明确指出广播电视应抵制低俗之风、坚持正确导向,因为主流媒体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二)方法创新,改变思想教育传统模式。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应打破传统模式,在方法和形式上给予创新,例如可以将《非诚勿扰》的节目形式,引用到平时党员、积极分子的思想交流“结对子”活动中去,党员为“场上嘉宾”,积极分子为“候选人”,仿照设计出积极分子自我介绍环节、“你问我答”即党员与积极分子问答等环节,用新潮的活动形式承载正面、积极的内容。真正体现和达到思想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三)实际出发,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思想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倾听心声,使校园活动多姿多彩,校园生活丰富充实。切实有效地举办一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活动。

(四)树立典范,用榜样引领校园“新风尚”

在学生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一些大学生典范,如大学生创业明星、大学生科技明星、大学生道德先锋等,用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范例和励志故事去带动其他学生,真正用学生中的榜样引领校园风尚。

参考文献:

[1]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2]毕一鸣.当下电视传播现象若干问题[j].北京:现代传播,2010,(7).[3]李泽厚.大众流行文化与价值重构[n].北京:中国新闻周刊,2005,(10).[4]何东平,刘方生.论新时期的榜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7)。

西汉政论文篇十三

摘要:。

乡镇财政是当前我国五级财政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

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财税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乡镇财政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缓解困难的建议。

关键词:。

乡镇财政;新形式;化解对策。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资金捉襟见肘。

一是人头支出比重过大,“吃饭财政”名副其实。

乡镇控编不严、堵不住“乱进人”的口子,是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进而造成个人部分支出居高不下、乡镇财政不堪重负的根本原因。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乡镇财政人头经费占乡镇财政支出的平均比率为88%,成了确确实实的“吃饭财政”。

个别乡镇个人支出部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90%,再加之上级出台的较多增资政策,按照分税制要求一部分需要自行消化,这种“破车重载”的无奈令乡镇财政举步维艰,陷入困境。

二是法定要求与财政实力产生矛盾。

每年,乡镇财政都要按法定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且专项经费又必须做到专款专用,财政支出回旋余地极小。

同时乡镇财政还要按规定,对上级扶持的项目投入配套资金。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调剂能力受到制约,收入与支出结成了一道难解的“死扣”。

(二)乡镇财源后劲不足,宏观政策导致财力减弱。

一是乡镇财源建设后劲不足。

西汉政论文篇十四

综上分析可知,对于生产和销售纯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领域,必须由财政投资来发展。因为这些产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公众不可能且不应该通过生产交换来获得,而只能通过政府安排支出来满足。

对财政投资基础设施最适领域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施时,不至于发生“挤出效应”,保证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长。实际上在下半年,启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发生了一些“挤出效应”,主要是财政政策扩张时,适当的投资领域界定不清,项目准备不充分,出现了抢项目的情况,挤出了一部分外资准备投资和地方政府自筹的项目。对于纯粹的私人产品的基础设施领域,原则上财政要退出,完全由市场提供。至于一些准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根据我国的目前情况仍然要保证适度的财政投资。这些领域可以采取三种投资方式:一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采取社会化的投资形式,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公共工程,财政可采取参股的形式投资。二是可以利用外资,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对基础设施投资,对微利和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财政可通过贴息和风险担保形式投资,以提高投资人的投资回报率和减少风险。三是在条件成熟时,鼓励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公共基础设施,财政可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财政对这些准公共产品的'投资形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财政投资基础设施产业最佳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选择。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计划资源配置的重要部门,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建设的支出,其中也包括了全部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达30%以上,由于当时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税收和国企的利润上缴,没有债务收入,因而基础设施的投资直接反映在国家预算中的经济支出项目上。

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家开始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开始下降,已下降到11.57%的最低点。另一个变化是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实现体制的转轨,开始建立了国债制度。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到19底内债余额已达7,100亿元,预计可达11,311亿元。因此,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和形式也必然发生变化。一般地说,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应包括:财政资金、银行的信贷资金、外资和向社会集资。就财政资金来说,可有预算内、预算外和国债资。下面,我们重点分析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佳资金来源与形式。

对于生产和销售纯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领域,必须采取财政预算内的直接支出形式,它的资金来源应主要是税收和规费收入。这种资金来源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与纯公共产品提供的性质是相吻合的。因为征税虽然是可以精确计量的,但公共产品的享用是无法量化的。所以,纳税人的负担与纯公共物品的使用之间的关系缺乏精确的经济依据,使得这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只能通过国家税收收入来弥补,免费向社会提供。对于大多数准公共物品的投资要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财政投资的重点是为基础设施提供基础条件的部门,其最适的资金来源是国债资金。因为国债资金也是国家可支配的资金,毫无疑问应该投向那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意承提的公共工程项目。但国债资金又与其他财政收入在性质上不同,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如果将它投到那些完全无法收回成本的纯公共产品项目上,势必造成国家未来偿还债务的压力,很可能使国债资金陷入借新还旧的不良循环之中,国债资金的这种投向即不符合还本付息的使用原则,也不能使其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我国目前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较大,当年的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0%以上,还本付息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达26.9%,因此必须考虑国债的投资收益。实际上1995年底,我国国债余额的3,300亿中的80%是投在财政性的建设领域,主要是这些准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年下半年,财政对四家商业银行增发的1,000亿特种国债也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由于我国目前国债余额还仅仅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今后,国债发行还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要很好的探索国债的最佳投资领域,建立合理的国债结构,既包括期限结构,又包括收益结构,安排好盈利、微利和无利项目的投资比例。建议国家可考虑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国债基金,专门用于准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投资,这样既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又使国债资金运行于良性循环之中。

西汉政论文篇十五

为了能够减轻农民税务负担,我国政府对农村税费进行了改革,通过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为人民谋福利。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时要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乡镇财政压力增大、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尤其突出。从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发展情况来看,财政非常紧张,财政不仅要解决工作人员工资薪酬问题,而且还需要一定资金保证机关政策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非常困难,一些乡镇出现教育投入不足、辍学率上升、房屋建设滞后、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与农改的目标相违背。政府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宗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分配公平、减轻农民负担,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仅仅减低农业税已经不能使农民致富,为其带来的优惠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所抵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生活水平低、就医难等问题。若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减轻农民负担。

(一)税收权限划分不明确。

1994年我国政府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初步构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税税制大框架,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各级财政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突出的一个变化趋势就是财权上移,政府财权呈集中趋势,总体财权和地方财权分别向中央和升级财政集中。而省级以下政府实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存在着税收权限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对于一些数额且较容易收取的税种一些省份政府都将权利保留在本级财政,对于一些数额较小且零碎的税种则将权利下放到下级乡镇政府。这样一来,虽然全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但是乡镇财政却没有得到缓解,而是呈现乡镇债务严重的状况,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非常不利。

(二)长期的公共支出政策过于偏重于城市。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相对于农村来说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国家对城市公共产品投入数额巨大,而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相当一部分则是由农民负责,基层政府收入根本无法负担如此沉重的支出责任。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长期短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出现自然灾害无法进行妥当抵御,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致使乡镇财政税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形成恶性循环。

(三)分税制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待完善。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平衡的保证,但是我国目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漏洞,相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来说专项拨款占的比率更大,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具有一定的有限性。目前,我国省级以下分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仍然没有全面实现“分税、分级、分管”的格局,转移支付目前也只是测算到省级,至于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仍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这样一来乡镇财政在转移支付这块就没有稳定的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政府税收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乡镇政府机构呈膨胀化趋势。

乡镇政府机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负担,财政供养人数过多支配了大量的资源,剩余的资源根本无力支撑农村建设。当然乡镇政府机构程序膨胀化趋势也存在着一定客观因素。首先,乡镇政府工作量较大且繁琐。目前,我国政府政体制下设有五级政府架构,而上机政府更具有主导权往往将任务分配给下级政府,为了能够按照预期完成任务,到乡镇政府就不得不安排更多的工作人员去处理相应事宜,最终造成人员也越来越膨胀;其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责任,对于工作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认为自己是管理人员只要动动嘴协调一下工作就可以,总是将工作推给别人,由于踢皮球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就不得不配置更多的工作人员完成任务,加大财政税收负担。

首先,一些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财政税收信息数据的透明都不够,对于一些公共项目工程信息不予以公开,在在实施各类公共事务决策前也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同时,群众也没有树立对财政税收信息监管意识,对财政税收信息这块认识不足;其次,人大监督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一些乡镇政府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形式大于实质,并没有下到基层去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的意愿,对于乡镇财政行为只是大体上审核就通过,没有与实际情况相比照,这样就会间接造成乡镇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情况的发生,实现税费改革后更加重了乡镇财政税收负担。

(一)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乡镇之间要实现一般性转移支付。由于各个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各个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参差不齐,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各乡镇可支配财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调节,使得乡镇财政宏观调控功能能以充分发挥,这样在能够确保各乡镇政府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使得财政税收问题得以缓解;其次,针对一些中央与省调控县乡社会的发展及一些特殊问题可以采取专项转移支付及特殊转移支付方式,这样可以使财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缓解财政负担。

(二)加大政府机构膨胀现象的控制力度。

首先,乡镇政府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大力开展乡镇机关“减肥”行动,要加大对控制政府机构膨胀现象的宣传力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上出现问题要落实到个人,严肃处理一些没有责任心、工作效率低下,遇到问题推诿给别人的工作人员。同时,在编制管理方面也要把好关,杜绝权钱交易现象的发生,发现这种现象立刻落实到个人并进行处罚处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被高效利用,间接地减轻农改后财政税收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

对于在分税制改革过程财权上移的大趋势,中央及省级政府应当重视税收权限的划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来作出新的调整。乡镇财政应当积极与上级政府协调汇报该地区实际经济情况申请一些税种来为本级财政税收减压。同时,上级政府也应通过乡镇财政的实际支出状况来对定乡镇财政的支出基数、乡镇财政上缴或补助项目与资金额进行确定,适当放权给乡镇政府以缓解乡镇财政税收压力,确保当地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首先,乡镇财政应当提高自身公共项目工程信息的透明度,定期向公众通过网络、广播、板报等形式公布公共项目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充分满足社会各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在实施各类公共事务决策前要征求群众的意见,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其次,当地农民群众也应当树立对财政税收信息监管意识,适当关注乡镇财政资金流向;最后,人大也应当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对于一些项目工程应当下到基层去了解当地情况和农民的意愿,与书面材料向对照,对于一些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要给予审核通过,使资金用到实处,间接减轻乡镇财政税收负担。

西汉政论文篇十六

大家现在都知道当年可恶的日本人现在又来扰乱我们宁静的生活,我知道大家都想出一份力,有的人甚至还在街上游行,就像的上海,我想在这问一下如果你们再街上游行,为什么不在日本游行,虽然我身为一位小学生,但是我知道爱国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看见人家扔了果皮纸屑啊就帮人家捡起来,等例子,那些人都说爱国,可他们做到了吗?没有,他们所谓的爱国就是在街上游行,搞得人家人心惶惶。

就连我们小学生都知道爱国也可以从身边做起,哪怕只是一些小事,但积少成多啊,或许看到这篇文章的大人会说,这是哪家的小孩啊,这么多管闲事,但是我今天说的这些话代表我爱国!!!

广东广州时代朝天实验小学四年级:巫韵怡。

西汉政论文篇十七

1.绿色转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要求。

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理念,促进传统经济和工业文明向绿色经济转变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各类能源结构,将协调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要对绿色经济房展方式进行正确的定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谋求人类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将绿色转型发展成为可以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力量。

2.绿色转型时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内部要求。

一直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要素,而这种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恶化了环境、资源问题。在全球倡导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持续发展经济也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通过走可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集约型发展为新的增长点,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为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绿色转型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结构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化工也比重较大。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我国服务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同时资源和环境承受着非常重的压力。而从产业升级上来看,我国多数企业仍处于传统的加工制造阶段,新型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比重不大。从自主创新能力上来看,我国的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不强,企业的增长大部分考规模的扩大和投入的`增长来拉动,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财政政策举措。

1.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突破点,财政政策应该全力支持以搞科技发展为依托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制度的约束作用,对传统工业进行大力改造,逐步取缔能耗高、附加值低的重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大力支持高耗能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其次,通过发放财政补助、贴息贷款等手段,鼓励科研、信息、设计等生产服务型企业的大力发展,提高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普及资源节约理念。

就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而言,对于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推进资源改革,构建与高效资源利用率相配套的财政政策显得十分必要。第一,要适当扩充征收资源税的范围,对一切可以进行计量的不可再生或再生难度大、时间长的资源拉入到征收范围,以减少企业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第二,改变矿产资源的计算和征收方式,将从量征税的政策改为从价征税,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开采率和回采率。第三,实行差别税率,提高资源税税负,循序渐进提高对不可再生或再生难度大、时间长的资源的资源税征收标准,激励企业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同时大力发科研,研究可持续和可替代的资源,提高技术水平。

3.改进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一大前提就是促进能源结构的改进。财政政策应注重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引导,大力推进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和使用。首先,通过财政对可再生资源发展的大力投入,有效改善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财政的支持力度,鼓励新能源开发,逐步提高绿色能源的比重。其次,推进清洁能源的产业化发展,大礼开展核能技术、二代生物燃料技术等新型技术的研发。最后,调整现有能源的价格机制,使其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更好的体现资源稀缺度,引导消费者树立节约意识,扩大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

4.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扶持,推广绿色经济产品。

第一,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使企业自觉地承担起责任,自主的降低排放指标,扩大绿色环保型经济产品的使用范围。第二,通过消费信贷、价格补贴等方式调动公众对购买绿色经济产品的积极性,鼓励公众购买绿色产品,如节能灯、使用新能源的汽车等。第三,引入政府的力量,构建绿色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所占的法定比重和产品种类范围,制定严谨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规范标准实施过程,拉动绿色经济产品的需求量。

西汉政论文篇十八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快了财政改革制度的深入程度,所以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下国库财政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国库管理能够保证对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效率,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级财政国库管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财政管理制度的有效展开活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县级财政工作的深化,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文章就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展开深入讨论,同时提出相关改革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到完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于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西汉政论文篇十九

过去几十年来,中日关系一边发展,一边不断集中爆发矛盾和冲突。每次两国关系恶化,日本或者是挑事者,或者是放纵偶发事件升级的一方。无论历史、贸易还是海洋权益,只要日本不率先发难,不火上浇油,中日关系就相安无事。

历史证明,面对日本这样的邻居,光讲友好显然是不够的。过分强调中日关系重要,会使日本误判中国对国家利益的排序,误判中国社会对日本挑衅的容忍度。中日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利益体,两国过去发生过战争,今天在战略上互相防范。两国的友好只能以互利和相互尊重为前提,日本的自我纵容应明确不被允许。

中国应建立一整套反制日本挑衅的外交选项。对日本的各种对华不理智行为,中国有必要将其分类、分级,它的每一种挑衅,中国都有必要提前预设反制措施。通过几次快速、坚决的斗争,中国就能在日本的对华思考中植入新的认识,他们会清楚,对维系中日关系,中国没有比日本更多的义务,日本必须同时尽力。

中日经常陷入谁的力量更大的议论,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中国对日本态度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显然没有强大到可以忽视日本,但与日本闹僵,显然也不会动摇中国发展的根基。中日只能是正常的国家关系,日本对中国重要,因为所有邻国对中国都重要。但同时日本对中国并不重要,因为与任何一个国家关系恶化,今天的中国都能够承受。

反制日本,中国应首先利用经济资源,特别是市场资源。中国目前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国,中。

国学。

者唐淳风估计,近10万家日本企业主要靠中国市场存活。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已超过对欧美等国,粗略估计已超过40%。中国应打通中日关系的政治和经济领域,使日本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考虑自己的实利。此外,在东亚安全、环保、日本的联合国地位等诸多问题上,中国出牌也应坚决。

中国不想与日本主动摩擦,但过去几十年,特别小泉执政以来,中国的善意没有被日本准确理解,中国只有同时加强与日本斗争的另一面,才能促使日本全面看清并尊重中国。

这样做与中国要有大国的胸怀并不矛盾。大国需要承受更多的问题和矛盾,经历更多的猜疑、敌意以及对这一切的化解。中国与日本为邻,就应让日本清楚我们准备做它什么样的邻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392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