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的一个交代,开始写起来吧!我们应该追求高效的时间利用,而不是单纯追求多忙。掌握一些写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总结。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一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02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一名记者在她裤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二
有一种追求叫忠诚,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他也一往无前,铸就铮铮风骨;有一种责任叫执着,哪怕以燃烧自己为代价,他也一无反顾,照射出太阳一样的光亮;有一种坚持叫淡泊,哪怕面对死亡和痛苦的折磨,他也依然豁达忘我,从容无畏;有一种坚守叫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哪怕只有瞬间的绽放,也是永恒的绚烂。
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甘为人梯的职业操守。面对灾情,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救援;面对提着现金送到面前,希望动干部时“关照”的要官者,他断然地拒之门外。他重视干部的选拔,常用“要上的干部,要让群众佩服;要交流的干部,要让社会信服;要下的干部,要让干部心服”的原则公平公正地选拔有能力的干部;他注重组织工作创新,探索总结出了“四评村官”做法,大力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计划”。在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同时,也要用李林森这面镜子,时常照一照自己在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看一看是否对得起这份事业,找不足之处,“日当三省吾身”,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的态度和对人民认真负责的情怀。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可能很短,但生命的宽度和容量却可以拉伸得很宽、很大。孔子说的好,“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李林森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把基层装在心中,把群众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被群众誉为“百姓的组织部长”。在乡镇任职期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在生命垂危之际,让妻子毅然地将5000奖金交给李代菊用于孩子读书用。他把一生的追求放在为群众得实惠上,用一生践行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铮铮誓言。
人低调,把人民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恪尽职守,公平公正地为群众选拔干部,自己面临昂贵的治病费用时,不向组织提一点要求,依然埋头工作。我们要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坚持加强党性修养,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警醒自己。坚决遵守组织工作纪律,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
虽然他已燃尽了生命,但他谱写了忠诚,巴山蜀水为他垂泪,他呕心沥血诠释了党魂的真谛,所以迎得了万民的口碑。李林森的事迹教育和激励着我们,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以他为镜我们要督促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自觉的服务、更加严格的律己、更加主动的承担,去彰显当代共产党人应有本色。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三
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四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张桂梅的优秀事迹,心里有颇多感触,让我激荡不已。
张桂梅是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教师思想、行动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师德:爱岗如命,爱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树,扎根在教育最基础的岗位上,一去就是几十年。二十多个荣誉,足以证明她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挥洒的汗水和心血,为社会培养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设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桂梅还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人对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断超越。正因为有无数个张桂梅的奋斗,才有力地撑起了国家的脊梁,不断超越,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举足重轻的地位。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五
“教师、检察官、村支部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副市长”,“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许多职务、许多荣誉称号,但是我更愿意记住的是关于他“一个树”的精神:基层组织部长的职务,扎根群众奋力向上的公仆精神,因为他的平凡,也因为他的伟大,在中华大地上多了一棵枝繁叶茂、昂首向上的精神大树。
“忠诚”是他坚定的“根”。李林森能够始终坚守共产党干部的精神家园,最根本的动力源泉,是他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赤子之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秉承一颗赤诚的心,他始终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迸发激情,对群众饱含真情,即使在深受病痛折磨,生命进入倒计时,也要像一棵伟岸的大树,为百姓遮阴,为祖国效忠。
“平凡”是他茂盛的“叶”。于千千万万的基层老百姓来说,组织部长似乎应该离他们很远,但他们的泪水直白地告诉我们:他们很近,他们是朋友,他们是亲人,他们心贴着心。李林森有着一份朴素平凡的“草根”情怀,使得他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到一户基层群众家,紧握一次沾满泥土的手,展露一次真诚的微笑,他这棵树上,就多了一片群众信任、爱戴和拥护的“叶子”。每一片叶子的成长,代表着群众与我党的亲密融合,也代表着李林森伟岸精神的.点滴积累。
“坚守”是他灿烂的“花”。“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即便不眠不休,即便频频吐血,还是这个劲儿!”字字铿锵、字字含血含泪,在他的生命字典里,写着一个鲜明的字眼“坚守”: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岗位的坚守,对党对百姓的坚守。他的生命交付给了党,他的价值留给了百姓内心,他像空中骄阳,在巴山大地上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他似天上明月,把深情和感恩洒进万万千万中华儿女心中。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六
四川万源的山还是那样的高大而雄浑,万源的水还是那样甘甜而清凉,可是这山这水养育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群众的好领导,却撒手人寰,告别了他深爱的土地,执着的事业。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深深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于模范的鲜活感人事例,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强烈党性,表达的是一种立足基层真心为民谋福祉的决心。
学习李林森同志对党忠诚的态度。李林森无论是乡镇党委书记任上,还是担任市委组织部长,他党性坚强、对党忠诚,用自己的形象为党的形象增添光彩,用生命之火映红党的旗帜。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即使身患肝癌,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弥留之际仍不忘党代会的工作。他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壮丽事业,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目前,国家贫困县的.朝天正为实现“高位快进、跨越发展”的目标不懈努力着,作为一名组织部长,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党的事业的精神,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情,为朝天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源计划”。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做组织放心的组织部长;学习他公正廉明的职业操守,做干部信任的组织部长;学习他锐意创新的时代风貌,做与时俱进的组织部长。用李林森这面镜子,时常照一照在岗位上发挥作用情况,看一看是否对得起事业,找一找不足之处,“五日三省吾身”,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学习李林森同志为民服务的态度。李林森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把基层装在心中,把群众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被群众誉为“百姓的组织部长”。在洪灾中,郑家容经营的药店价值20多万元的药品被洪水冲走,成了一无所有的特困户。绝望中,郑家容几次喝农药欲“一死了之”,他及时赶到使她脱险,组织干部到她家清理淤泥、清洗修理药柜等,又协调信用社贷款6万元,使药店在洪灾后不到半个月就恢复了营业。在他的资助下,熊静顺利地上了大学。在慰问时,看到李国元老人家住在用几根木棒撑起的土坯房,含泪赶紧掏出1000元交到老人手里,并当场表态从代管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1万元,协调相关乡镇、部门解决1万多元,帮助老人修建新房。自己却东拼西凑20万元悄悄到北京一家医院做肝移植手术,在生命垂危之际,让妻子毅然地将5000奖金交给李代菊用于孩子读书用。他把一生的追求放在为群众得实惠上,用一生践行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铮铮誓言。
累,不为誉所喜,不为悲所悲,不为利所驱,不为色所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一名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组织部长。在以后工作中,要深入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学习他眼睛始终“向下”,多下基层,体恤百姓,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记挂在心,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七
7月31日,年仅42岁的中共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他是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的重大典型,是在达州这片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得知其感人事迹之后,立即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并要求系统总结并广泛宣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各媒体的相继报道,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李林森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辉本色。他的离开让很多干部和群众留下了热泪,如此真实的鲜活的感人事例,真实体现了党员干部应有的党性,体现了立足于基层真心为民谋福祉的公仆情怀。李源潮部长的批示是对李林森同志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认真领会,就是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持续热情和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无限忠诚,这恰恰正是我们必须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抓基层建设,促组织创新。万源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也是国定贫困县。基础差、底子雹实力弱、矛盾多,不仅困扰着万源53个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刺痛着55.8万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渴盼之心,还严重阻扰了老区基层组织建设。“我们的组织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中心、服从全局”,“基层党建必须创新出彩出色”,“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自李林森当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后,为万源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定出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他上任后实施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如缕缕新风,给万源基层党建特别是组织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万源组工干部有了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他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完的点子,就像一个火车头,不管天晴落雨,不论天黑天亮,一趟一趟地拉着我们,不断把万源组织工作带进了一个个崭新的天地。”万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孙德继是这样评价他的。
以德才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靠公论定取舍。“组织部是一个渡人的梯子,组织部长就是要把人才选准用好,为跨越发展配班子、强队伍、聚人才。”对于自己的工作定位,李林森有着清醒的认识。xx年,万源市委调整干部,李林森提名王承兴调任万源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其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没安排这么好,王承兴凭啥当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李林森一改平时的温和,愤怒道:“王承兴在偏远的紫溪当了7年乡长、8年党委书记,家里父母长期患病,娃娃念书没人照顾,却从没向组织喊苦喊累,没提过任何要求,你们谁能够做到?我们就是要鲜明市委重边远、重老实人的用人导向!”李林森同志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把让党和群众满意作为标准,“做人民满意组工干部、建人民满意组织部”,开创了组织工作的崭新局面。
其实李林森同志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远不止这些,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可以使一个人对事业拥有如此持续的、饱满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心系群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源于对党的坚定信念,还是因为我们本身来自于群众,明白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所盼……不管是什么,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这应该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动力,我们要自觉践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共塑当代共产党人的应有本色。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八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是的,一个人如果要一心扑在工作上、抛弃名利、不求回报,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但在张桂梅老师一生的教书生涯里,就这样做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她做到了。她不受外界影响,爱岗尽业,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她热爱工作,潜心钻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偏远山区的教育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她热爱学生,对待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常常接济困难的学生和孤儿。
张桂梅老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全省掀起了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高潮,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号召下,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家被张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学习讨论中大家总结出:时代需要航標,社会需要榜样,张桂梅的事跡感人至深,学习宣传张桂梅先进事跡,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需要。我们从张桂梅身上,看到了这个社会楷模和时代先锋普通而又高大的形象、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一个经受长期考验、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典型。我园教师通过学习后每人都写出了学习体会,从体会中可以看出,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对老师们的教育和启发是很大的,有的以此为航标,制定了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方向,有的以此为对照,反思自己的不足,重新拟订了今后的人生目标。大多数的教师在心得中写到:自己以为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很不错了,至少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学习了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后,才觉得自己相差很远,张桂梅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让自己明白在教书育人这项平凡的工作上还可以做出许多许多不平凡的事。
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很有感慨的在体会中写道:“我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了快一辈子了,一直倾心尽力地挥洒汗水,奉献了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关爱孩子一个又一个,送走孩子一批又一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举,但一直以来深受家长和同事的好评,学习张桂梅事迹之前的我,很自信很满足,认为只要这样对待工作,已经算是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了,甚至称得上是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了,但学习了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后,觉得“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我只体现了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将其升华,相比之下觉得很惭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张老师为镜,时刻鞭策自己,点醒自己,增强自信心,更加力的干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心声,她们在学习体会中也是这样说的,而且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去做的,例如在上月的家长开放周活动中,教师们上课之余还认真参与了听课评课,课间积极组织孩子们活动,一周的活动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休息时间,但老师们没有一点怨言、没有计较个人得失,都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这也是学习张老师精神的一种体现。张桂梅老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正在悄悄的影响着我园的每一位教师。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九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教师——他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
每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师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授业传道成了他们生命的选择,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一个人,她不仅为师为表、传道授业、解惑答疑,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她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人间大爱,为孤儿、也为祖国,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命运无情,人间有爱。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用一个伟大的母亲的怀抱,温暖了136名孤儿的生命。“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最伟大的承诺,是最坚强的担当。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为孤儿们建起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为他们托起了命运的未来。
桃李春风,师恩难忘。张桂梅,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总是把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心头。她深刻认识到贫困山区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为解决孩子读书费用问题,她四处筹资、多年奔走,成功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办有理想信念的教育,来,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传道授业的光辉崇高,兴家庇幼的大爱伟大,张桂梅,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留下了顶天立地的精神光华。我们虽不在教师的岗位,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传递爱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我们应当学习她的崇高精神,舍己为人民,大爱暖人间,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时刻温暖别人,用真情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阳。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
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一
戈壁黄沙,有着最为动人的风景――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
一个组工干部病倒,万千群众到病床前探望;一个组工干部逝世,天地为之哀恸。追悼会上,没有一个人不流泪,没有一个人不悲痛。天妒英才。“哭着来,笑着走”的豪迈,多少人为之心痛。
一个生命的远逝,为什么会给那么多人留下思念,留下泪水?单位的同事只知道他工作拼命,却不知道他刚做完肝脏移植;妻子只知道他宁愿耽误治疗也不耽误工作,却不知道他正在与时间赛跑;村党支部书记只知道他讲的课生动入心,却不知道他刚打完激素药。病痛的折磨,不能阻止他抗洪抢险的脚步;即便是吐血,也不能动摇他开完会议的决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块梨的能量也要支撑他生命之火5个小时。因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困难群众是他的牵挂,父老乡亲是他的爹娘。把人民时刻捧在心上,用党性彰显人格,用行动践行宗旨。不思念这样的人,思念谁?不为这样的人流泪,泪水为谁而流?!
一个组织部长有着炙手可热的权力,为什么生病住院时却还四处借钱支付医药费?“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大厦千间,夜眠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李林森作为组织部长,“位高权重”,但他始终坚守公道正派的原则,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本色。“我是农民的儿子,组织培养了我,我要懂得感恩,做事要对得起良心。”朴实的话语有着铿锵的力量,饱含着对党的深情,对人民的厚爱和对组织无限的忠诚。有人说,权力等于金钱。但对于李林森这样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说,权力是一份责任,是为党为民的重担,这责任重于泰山。他的双肩担起的是责任,是清贫,是奉献,是忠诚,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财富。
铁肩担道义,丹心化忠诚。李林森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任人唯贤,公正廉明,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坚持原则、高风亮节,习惯优秀、追求卓越,直面抉择、坚守执着。正如胡杨,以生命之火点燃沙漠的激情,让世人知道了沙漠的浩瀚,却不知道胡杨的付出。这种付出,让人肃然起敬;这种付出,让人感恩奋进;这种付出,让生命之光大放异彩。
李林森铮铮铁骨,不向困难低头。像胡杨一样,直面艰苦环境,战天斗地,永不服输,以高昂的`姿态笑傲风雨。坚持与癌症顽强抗争,最后时刻仍不忘工作。是组工干部的楷模,更是领导干部的标杆。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应该有这种铁骨,特别是在选人用人、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关键时刻,永远保持站立的气节。能向金钱说不,敢向歪风出拳。像李林森一样,保持选择前的坚定与执著,选择时的清醒与理性,选择后的无悔与淡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是满天的群星,群星簇拥才能彰显月亮的光明;老百姓是黄土地,大地浑厚才能托起太阳红。傲立千年的胡杨,深知树高千尺也要扎根泥土,生命终结,也要把身躯深埋在养育它的那片大漠黄沙。李林森生于群众,养于群众,巴山之子,挺起脊梁,燃尽生命,抒写忠诚。言必行,行必果;走在群众中间,他就是群众;走上领导岗位,他就是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42岁,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并不算太长,因为他们还有花甲之寿、耳顺之年。然而对于李林森来说,已经是全部的人生。42年的短暂人生,却有着高尚的灵魂,足以指引千万人前行。
斯人已去,浩气长存。李林森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人格仍然屹立,他的精神依然被传唱。他胡杨一样的情怀,傲立大漠:站起是一道风景,倒下是一种精神。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二
为了筹集办学经费,张桂梅在街头“乞讨”。其实,她当时已经是获得过各种荣誉的优秀教师了,还曾当选为党的xx大代表。她对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说:“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块十块?”
当有人骂她是“骗子”时,她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关于她的优秀事迹的报道。看到这里,我鼻子发酸:为了女孩子们的尊严,她宁愿让自己的尊严破碎一地。
当然,最终她也赢得了更神圣的尊严!
在云南大山深处金沙江畔的华坪县,经济并不发达,要办一所张桂梅所期待的免费高中,就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不容易,而对华坪县政府来说,也确实困难。20_年9月,华坪高中正式开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有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
在重男轻女的大山深处,每招一个女生都十分艰难。好不容易招来了,又跑了。“孩子没来,我去找,跑到大山里,才十几岁的姑娘,已经嫁走了。”张桂梅回忆说,“我对孩子父母说,这个孩子我是一定要领走的!一定要让她读书的,反正不要你出一分钱,你不出钱,我把她领走了,你还不愿意啊?你让我把孩子带走吧!”
心肠再硬的人,看到这里也会忍不住泪目。按说,老家在东北的张桂梅,和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没关系,但她却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牵挂,来担忧。这份无私的情怀一般人做不到,也不应该强迫每一个人都做到,但张桂梅做到了,我没有理由不对她肃然起敬。
张桂梅的一个学生对记者说:“我考大学想考到东北去。因为那里比较远,我想走出去,靠学习改变命运。”帮助女孩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是张校长的梦想。在一般人看来,这永远也只是一个梦想。但张校长将这梦想变成了现实。
20_年,华坪女子高中首届招收100名女生(中途走了四个),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分数没门槛,基础很差,但在张校长和她同事们的努力下,20_年第一届毕业生,96个考生中,本科上线69人,其中一本率是4.26%,综合上线率100%。到了20_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这是奇迹,是神话!
须知华坪女子高中不是北京人大附中,不是河北衡水中学,不是上海中学,不是成都七中……有人说:这些女孩考上大学就幸福了吗?这是一个伪问题。人生的幸福当然不是绝对由上大学决定的,但至少女孩们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们未来的选择更加丰富,她们收获人生幸福的概率无疑是大大提高了。
而如果不上大学留在山里,她们人生之路只有一种选择:操劳的妻子、操劳的母亲,操劳的奶奶……以考上大学“未必幸福”为由,怀疑张桂梅的奉献,进而否定她的伟大,我为张桂梅抱不平。
张桂梅领着记者去她的宿舍,其实也是学生宿舍,因为她一直和孩子们住在宿舍里。看着张桂梅吃力地爬楼,知道张桂梅身体不好的记者问:“你完全可以在一楼找一间宿舍住,为什么要住在三楼呢?”张桂梅说:“我要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查呀,这样我上楼的时候,就把每间宿舍查到了。”
进了张桂梅住的宿舍,记者问:“你住哪儿?”张桂梅指着最靠门的床:“住这儿。”记者问:“你干嘛守着门口啊?”张桂梅说:“有什么事,我不就可以第一个跑出去,为学生挡点什么吗?”
张桂梅说的“第一个跑出去”,不是发生危险时第一个逃命,而是说当外面有了危险时,她可以第一个冲出去为孩子们“挡点什么”。也就是说,体弱多病、走路像风中随时都要熄灭的蜡烛的她,却是这间宿舍里孩子们的“保镖”。
当然不仅仅是宿舍孩子的“保镖”,张桂梅还是全校的保安、门卫、勤杂工。当看到天还没亮的早晨,张桂梅手持话筒在催促道:“起床喽,姑娘们!”,很难让人想象她其实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和张校长一起奉献的,还有她的同事们。张校长在讲述学校时,总是满怀感动地讲起老师们的故事:一位小伙子结婚,办完仪式马上回学校上课。一位女教师做肿瘤手术,张桂梅说:“你请假吧!”那位女教师说:“只要医生说能穿衣服,我就回来了,我不请。”
张桂梅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我也不是不想要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天在学校做着做着,忘记了时间,把自己的生活给忘了。”建校12年,华坪女高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了大学。
记者问,“为此您要付出什么?”张桂梅说:“我付出的几乎是生命。”又问:“您说这一辈子活的是什么?”她回答:“当我的学生大学毕业,走出大山为社会作贡献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值了。”
我想,读到这里,可能有人又要说了:“教师也是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教师放弃自己的生活,像清教徒一样生活呢?这不是道德绑架吗?”的确,教师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完全应该获取自己依法获得的物质待遇,更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以放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家庭生活,来成全学生将来的幸福。
对我说来,不只是尊重,不只是学习,还有敬仰。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三
本文目录。
有一种力量,不随世事变迁而浮沉,不因沧海桑田而起落,它困境中给人以希望,黑暗中给人以方向,它能凝聚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大义,亦能激发肝胆披沥、忘我无私的为民心智和奉献情怀。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力量,信仰再合适不过。
近日,党的优秀组工干部李林森同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读罢他的事迹,“拼命三郎”、“老百姓的组织部长”的形象跃然心间。李林森42个春秋,在浩淼的时间长廊里,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他留给世人的,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面对这座丰碑,我们常常想,是什么让一个癌症晚期的干部长时间坚守自己的岗位?又是什么让他不惜燃尽生命书写忠诚?细细想来,恰恰是信仰的力量。
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史不断书写的过程。在这部波澜壮阔的信仰画卷中,曾记下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和先模人物的非凡篇章,他们无不是为信仰而求索,无不因信仰而伟大。信仰对于个人同样重要。年少时读的故事,每每读到竹签扎指甲那段,内心都会隐隐作痛,是什么给了一个弱女子这么坚强的意志,又是什么给了她战胜一切的勇气与力量,今天想来,支撑这种勇气和力量的便是信仰。方志敏烈士曾讲,“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正因为有如此崇高的信仰,真理的光芒才得以闪耀,我们的事业才得以向前。对李林森来说,他的信仰也恰恰是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的信仰,是牢记党恩、对党忠诚的赤忱之心,是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创业激情,是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高风亮节,汇集起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持有和生动诠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谈信仰似乎已是“不合时宜”的事情,有很多人会说那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专属,是英雄模范人物的标签,离我们远着哩!更有甚者嘲笑谈信仰的人,认为他们太过迂腐迟钝。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人心浮躁、精神滑坡有关。但人生的实践常常告诉人们,物质的发展从来离不开精神的支持,在人生价值的评判里,个人的价值并不单单依靠财富、名位来衡量。一个只为索取、不知奉献的人,纵有高楼大厦、宝马香车亦难掩盖精神的卑微。
践行信仰从来不是虚无飘渺的,也从来不止波澜壮阔一种形式。英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身先士卒、死而后已是信仰,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又何尝不是信仰?当一个个先模人物从我们身边涌现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所做到的是那样的似曾相识,有的还是那样的平凡,仔细想来,他们所做到的正是我们常常自我妥协、没有坚持做到的。他们之所以优秀,归根结底是他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而这种内心和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崇高而坚定的信仰。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唯有信仰不可变。不管是纵横捭阖的时代引领者,还是平凡岗位上的党员干部,信仰对于你我同样真实,须臾不可忘记。李林森同志的事迹,给了我们实践信仰的模板,只要我们时刻心怀忠诚的理念,内心纯洁澄净,信仰亦会伴随你我,崇高从来就没有走远。
返回目录。
作为一名服务窗口工作的服务人员,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因为在重大问题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群众的无限热爱,因为在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他做到了“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红旗,要让群众看到红旗就看到了希望!”,在灾难退去不到四个月时间让一幢幢灾民新居拔地而起...所以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该做的事情,努力学习、感受、去执着的工作和生活。
返回目录。
他是精彩的,因为他执着追求。
他是崇高的,因为他恪守公正。
他是纯粹的,因为他淡泊宁静。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像李林森这样优秀组工干部,才凝聚了光辉闪耀的“组工情”,才有了我们组工干部的精神脊梁。也许我们一生也达不到他那样的境界高度,但是我们能够像他那样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像他那样恪守公正、公道正派,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将“组工情”转化为组织工作实践;像他那样勇于奉献、淡泊名利,始终坚守道德底线、思想防线和纪律红线,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一个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组工干部。(中共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邵革军)。
返回目录。
新时期组工干部的楷模李林森的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他的全心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折服。在了解他的事迹以后,我认为做为共产党员要树立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人生的取向,有航标就有到达目的地的希望,李林森同志用行动证明了“他,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视忠诚高于天,视责任重如山”的信念。共产党员最大的人生价值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不在地位的高低,也不在财富的多少,而是在于他向社会奉献了多少,给社会留下了什么精神。李林森同志为了党的组织工作,坚持原则、淡泊名利,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口碑。而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主要是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是相当深刻的,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要是对群众有利的工作,能让群众生活富起来的创新与改革,他都不遗余力地去推行,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使命。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李林森同志虽然走了,但他实实在在地活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为党员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感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篇记录张桂梅事迹的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我被深深的感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支持这位看起来饱经沧桑女士愿意为了山里的女孩们能够上学付出自己的一切。同时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创建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且让1600多名女孩成功走进了大学,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其中不乏全国顶级的大学,有浙大、武大、川大等。
事迹的来源是央视的《面对面》,在节目中主持人对张桂梅做了采访。先来看一下张桂梅其人(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女,满族,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院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这些内容是她众多人生经历中的一小部分,但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历程。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是全国惟一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这里招收的学生全部是华坪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据公开资料显示,20_年,全校共有118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0人,一本上线48人,本科以上有109人,综合上线率达100%。建校12年以来,有1645名女孩从这里走出了大山,多名毕业生进入名牌大学。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成绩,但每一个伟大的成绩背后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_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_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_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_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_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_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_年到20_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年龄,使她浑身充满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五
县远程办:
根据组织部《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精神,我镇党委立即电话通知我镇19个远程教育站点及时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干部收看学习,镇党校远教站点也相应组织镇直、镇机关党员同志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在观看之后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
一、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执政为民的优良品质。李林森同志在参加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特别是担任各地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时候,一直都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无论是在抗灾一线还是在行政决策上,都处处有李林森同志时刻为民的优秀品质,正是李林森同志这种爱民、敬民、时刻为民的精神,才使得“群众挥泪送别李林森同志上任”这样感人的一幕一次又一次的重现,李林森同志用他的崇高精神让我们看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完整体现。
层、重公认,四个“重”字,是李林森同志对干部任命的重要依据。品行好,才能在工作中去伪存真,兢兢业业干实事;实绩好,才能体现干部个人工作能力的`强弱,真正做到为民办事;基层经验足,才能在各种艰苦的岗位上站得住、做得好、出实效;干部群众公认度高,才能更好的打开工作局面,把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开拓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标志,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创造先进。李林森同志不仅是一个实干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他大胆任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实施引才工程,缓解了基层人才紧缺局面,使在任的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前列。他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由村民投票选出最满意的干部,有效解决了村“两委”换届中出现的拉票贿选和家庭势力干扰问题。
四、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党性,对党忠诚的精神。李林森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身坦荡,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牵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始终坚守着用手中的权力为党的事业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谋私利的做人原则,坚持不懈地培育正气,义正辞严地抵制歪风,这种对人公正、对己清正、对外公平、对内严格的处事原则,是他得到干部群众信服和尊重的根本原因。
所有参与学习讨论的干部均表示,要大力学习弘扬李林 2
森同志崇高精神,在当前以及将来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新农保、危房改造、计生创优、林改工作、学校布局调整以及机构调整等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深刻把握李林森同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做李林森式的好干部,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实际行动为党、为人民作出最大贡献。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1年10月22日 3
按照市远程办的要求,我镇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收看学习活动。到目前为止,全镇5个远教站点,共342人收看了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我镇把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争优及自身建设紧密结合,掀起“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把学习李林森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崇高精神化为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
收看完报告会以后,大家一致认为“李林森作为基层组织部长的楷模,先进事迹令人震撼,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迸发出生命的壮美!各位领导纷纷表示,要把李林森同志的优秀品质融入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用敬业延伸生命的“长度”、用奉献拓展生命的“宽度”、用人品构筑生命的“高度”,做一名组织放心、干部信赖、群众满意的基层领导。
力提升工作能力。教育全体干部始终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改革创新、扎实苦干,不断创造组织工作新的业绩。
二是在学习形式上下功夫。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三学习三推进”活动,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对照李林森同志的精神,开展“我向先进学什么、我比先进差什么、我争先进做什么”讨论活动,通过鲜活的事例、生动的教材、感人的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将自己与李林森进行对照,深入查找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切实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对照典型找差距,学习先进看弱点,切实找准自身在党性党风、宗旨观念、责任意识、思想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2011年10月20日
2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六
要学习李林森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心系群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源于对党的坚定信念,还是因为我们本身来自于群转自众,明白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所盼……不管是什么,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这应该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动力,我们要自觉践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共塑当代共产党人的应有本色。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七
10月21日下午,川汇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全体干部认真收看《中宣部、中组部召开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影视资料。全体干部在电脑前,认真聆听李林森生前的故事,一边收看,一边记录。报告团成员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感情,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用鲜活的事例多角度再现了李林森同志生前一桩桩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深情讲述了他立足本职、心系群众、甘于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殚精竭虑,直到燃尽自己最后一丝生命之火的高尚情怀,他对事业的热爱、对干部的关爱、对群众的深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赢得了在场人员的共鸣。
在收听收看了报告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以“李林森精神”为动力,切实把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为民服务、为基层排忧解难作为光荣使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区委老干部局长贾秀菊说: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我从李林森同志身上看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光芒,他的点点滴滴集中体现了组工干部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我们要大力弘扬学习李林森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公道正派、公正廉明的职业操守。
李林森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把事业当生命,始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不仅是组工干部学习的楷模,更是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
中共川汇区委老干部局。
苑昆鹏。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八
10月20日下午,xx-x党委组织全镇机关、村(居)干部职工70余人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感人事迹。通过观看《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学习《燃尽生命写忠诚——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等资料,深刻领会李林森同志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情系百姓、廉洁清正的精神。同时,镇党委书记xx-x对贯彻落实学习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通过学习,号召大家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争做“李林森式”的党员干部。
学习李林森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全局观念;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学习他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心系群众、牢记宗旨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高尚情操。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鉴贤思己,鉴不贤而律己,珍惜岗位、牢固树立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岗位奉献意识;尽职尽责,立足本职比作为,创先争优促发展;深入基层一线,大力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带头做工作、生活、作风和纪律“四个满意”的干部,以实际行动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一是要加强党性,做到方向正确。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更加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为我镇的发展掌好舵,护好航,为苍溪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是要加强学习,力求全面提升。
三川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不断学习、加强修养、热情不减、关心群众,为打造“活力、富裕、平安、和谐”宜居宜业重镇作出新贡献。三是要注重实干,实现业绩突出。三川的发展潜力大,但是步伐显慢,主要就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必须更加注重实干,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发展。四是要注重执行,确保纪律严身。李林森同志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好公仆角色,坚持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令行禁止,进一步明确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加强机关制度建设、主动研究工作、注意程序和方法,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攻坚破难,为南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奉献。
会后,镇党委向各村(社区)发放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资料,要求各村(社区)利用党务(村务)公开、召开村组干部会议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形成“学先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1年10月20日
按照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以及中共庄河组织部的要求,10月28日下午,xx街道办事处组织机关全体干部集中收看了《李林森通知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和《燃尽生命写忠诚》李林森先进事迹专题片。街道副书记xxx传达了关于开展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精神,xxx主任对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作出详细部署和安排,号召机关全体机关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xxx主任强调,学习李林森同志,学习他“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就是要查摆个人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忠诚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学习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就是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情关爱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干事创业、服务基层、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学习他“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就是要象他那样讲政治、守纪律,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大公无私,淡泊名利,查找自己在定位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学习他“勇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的进取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一心扑在工作上,锐意进取、求真务实,认真服务“三农”,用一流的业绩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奉献。
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全体机关干部展开热烈讨论,掀起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牢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的古训,以李林森同志为镜子,对照检查,寻找差距,结合实际,加强落实。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保持正确的方向,树立良好的大局观,推进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二是加强学习,通过会议、资料、报纸、书刊、电视、网络等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力求素质、能力和工作热情得到全面提升;三是结合实际,不空喊口号,狠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查找差距;四是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加强自律,淡泊名利。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攻坚破难,成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xx街道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十九
县远程办:
根据通知要求,我镇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并于10月19日上午召开全镇干部职工及村两委负责人大会,集中学习了李林森先进事迹。会后各村迅速行动,采取不同形式,错开农忙时节,利用晚上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组织村干部、党员收看了专题片《燃尽生命写忠诚》、《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转播,并组织党员结合本村发展实际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讨论。截止目前,全镇13个远程教育站点共组织了400多名党员集中收看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所有收看过专题片的党员干部无不为李林森同志这位优秀组工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和敬佩。全镇党员干部展开热烈讨论,掀起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牢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的古训,以李林森同志为镜子,对照检查,寻找差距,结合实际,加强落实。
安综合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结合实际,不空喊口号,狠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查找差距;
四是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加强自律,淡泊名利。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攻坚破难,成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广汉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二十
按照市远程办的要求,我镇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收看学习活动。到目前为止,全镇5个远教站点,共342人收看了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我镇把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争优及自身建设紧密结合,掀起“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把学习李林森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崇高精神化为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
收看完报告会以后,大家一致认为“李林森作为基层组织部长的楷模,先进事迹令人震撼,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迸发出生命的壮美!各位领导纷纷表示,要把李林森同志的优秀品质融入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用敬业延伸生命的“长度”、用奉献拓展生命的“宽度”、用人品构筑生命的“高度”,做一名组织放心、干部信赖、群众满意的基层领导。
力提升工作能力。教育全体干部始终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改革创新、扎实苦干,不断创造组织工作新的业绩。
二是在学习形式上下功夫。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三学习三推进”活动,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对照李林森同志的精神,开展“我向先进学什么、我比先进差什么、我争先进做什么”讨论活动,通过鲜活的事例、生动的教材、感人的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将自己与李林森进行对照,深入查找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切实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对照典型找差距,学习先进看弱点,切实找准自身在党性党风、宗旨观念、责任意识、思想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2011年10月20日
2
县远程办:
根据组织部《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精神,我镇党委立即电话通知我镇19个远程教育站点及时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干部收看学习,镇党校远教站点也相应组织镇直、镇机关党员同志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在观看之后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
一、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执政为民的优良品质。李林森同志在参加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特别是担任各地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时候,一直都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无论是在抗灾一线还是在行政决策上,都处处有李林森同志时刻为民的.优秀品质,正是李林森同志这种爱民、敬民、时刻为民的精神,才使得“群众挥泪送别李林森同志上任”这样感人的一幕一次又一次的重现,李林森同志用他的崇高精神让我们看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完整体现。
层、重公认,四个“重”字,是李林森同志对干部任命的重要依据。品行好,才能在工作中去伪存真,兢兢业业干实事;实绩好,才能体现干部个人工作能力的强弱,真正做到为民办事;基层经验足,才能在各种艰苦的岗位上站得住、做得好、出实效;干部群众公认度高,才能更好的打开工作局面,把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开拓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标志,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创造先进。李林森同志不仅是一个实干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他大胆任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实施引才工程,缓解了基层人才紧缺局面,使在任的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前列。他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由村民投票选出最满意的干部,有效解决了村“两委”换届中出现的拉票贿选和家庭势力干扰问题。
四、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党性,对党忠诚的精神。李林森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身坦荡,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牵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始终坚守着用手中的权力为党的事业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谋私利的做人原则,坚持不懈地培育正气,义正辞严地抵制歪风,这种对人公正、对己清正、对外公平、对内严格的处事原则,是他得到干部群众信服和尊重的根本原因。
所有参与学习讨论的干部均表示,要大力学习弘扬李林 2
森同志崇高精神,在当前以及将来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新农保、危房改造、计生创优、林改工作、学校布局调整以及机构调整等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深刻把握李林森同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做李林森式的好干部,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实际行动为党、为人民作出最大贡献。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1年10月22日 3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二十一
县创先争优办:
根据沭创组办[2011]12号文件要求,我们李恒镇于近期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各村居党支部全面开展学习活动。四川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一经媒体刊出,就深深感染着身在基层、奋斗在第一线、长期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的基层干部,李林森同志创造的“自我荐评、群众相评、组织考评、公开竞评”的“四评村官”选拔村官工作法,开辟了“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使用村官制度,提出的“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四重”标准用人导向,乐为“基石”善当“伯乐”做好参谋,严格把好人用人关口的做法,使上的干部让群众佩服、’交流的干部让社会信服、下的干部让本人心服,使用人制度有了一个新的标杆,在选人,重才方面,他深深感到“老区建设,缺了人才,就好比大鹏失去了双翅”,严肃告诫想走关节提升或调职的干部,“歪门邪道你少来,只要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的”,安排干部职位,不唯资历看能力,不唯年龄看本领,不唯文凭看水平,不唯台阶看潜力的做法,从而打造了组织干部风清气正的“渡人的.梯子”。就在他发现自己患上晚期肝癌的情况下,将病况知情范围严控在极小空间,一心一意为当地经济发展奔忙着,只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带病工作,公而忘私的情怀与高贵品质,亦如流星陨落前炽热的燃烧,化为人间的绝唱,为我们党的组工干部在群众中竖立了一块昂然挺立的丰碑,在哪块红色的土地上开出了一朵永不凋谢的组工干部之花。
一、统筹安排抓好学习。
为了抓好学习活动,党政班子首先做到先学一步,由组织与宣传两个部门制定出学习方案,实施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计划课程与个人选学内容相兼容,精读李林森事迹与制定个人工作计划相协调,做到领导以身示范先学与全员自觉学习相辅助,先后于12月6日到18日,利用几个早点名时间,由早会主持人领读介绍李林森生前的先进事迹材料,将学习活动一步一步引向纵深。
二、开展讨论提高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实施边学习边讨论的办法,让全体参学人员通过对李林森事迹的了解后谈感受,牢固确立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守土份,人人有责;在其位,谋其政的工作理念。组织委员许明奥发言时借用古人的“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来强调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干部,无论在何种岗位,其一言一行都在广大群众的监之下,举止往往不经意间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群众的论点,甚至是群众追模的对象。要做到行高无众不夸,就要关注群众关注的热点,解决群众需要解决的难点,一句话,立足基本点,把握切入点,占领制高点。在谈到李林森对待群众的情感时,大家谈到了哪一次跪群众的情节,过去臣子有跪天地,跪君恩的做法,而李林森同志恰恰相反,将这一跪跪在群众面前,说的是在他组织干部进入深山帮助群众工作到中午十二点吃自带的干面包时,一名群众心疼,但天玩笑说:“李书记,我们还没吃呢”时。李林森感到似做错了事的孩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让这位群众大感惊讶。而李林森的这一跪,非但没有损害共产党员的面子,却在当地群众中书写了一笔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关爱群众冷暖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有份量,竖立了共产党人在群众中崇高威望。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深深感到,为官,不在职务高低,只要对得起职责,组织就不会忘记你,只要对得起自己良心,群众就不会忘记你,只要对得起革命事业,社会就不会忘记你,只要对得起天地,历史就不会忘记你。
三、以用促学大干当前。
为了进一步检验学习成果,李恒镇安排了学习专题汇报会,交流学习成果。与此同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大干当前的实际行动,侧重从三个方面抓当前:
1、开展城乡矛盾大排查,社会矛盾大化解,贫困群体大慰问工作,组织机关干部带上爱心,带上慰问品,带上发展计划深入村庄,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询问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各类生活难题与生产难事,据统计,本月以来,李恒镇机关干部共走访慰问群众1200多人次,送支生产生活物资有棉衣、棉被,面粉、现金等,确保当地贫困群众过冬无忧。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七件次。受到群众高度评价。
2、抓紧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为了营造一个筑巢引凤的良好发展经济的环境,李恒镇通过充分盘活镇工业集中区土地存量资产,盘活撤并后的村(居)校舍闲置资产,同时结合成乡土地增减挂钩,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整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列入计划的十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在先期以动工兴建了20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另八万平方米的施工计划也于近期进入实施阶段。与此同时,以村(居)为单位的筑巢引凤战略也在各村同步进行。
3、大干冬季农田水利,为发展高效农业打好基础。充分利用黄开工程,在竹湖,曙红,刘山等村摆开施工战场,将建成渠带路工程14.3.公里,兴建防渗漏渠19.7公里。届时将使当地一万三千群众受益,使一万六千亩农田成为旱涝保收丰产田。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二十二
学习李林森,现在做什么?当他深入基层考察民情时,面对贫困县老百姓的艰苦生活,李林森同志坚定地表示:穷县更要争一流,小县也要有大作为!于是,他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带领党员干部一起在农村推行“四评村官”制度,开创了万源组织工作新局面。“四评村官”(自我荐评、群众相评、组织考评、公开竞评)做法,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肯定批示并在全国推广。“组织工作服务大局、造福百姓”“基层党、建必须创新出彩出色!”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学习李林森,做一名什么样的组工干部,大家在讨论中认为:一要忠诚尽职,以大局为重,以基层百姓为重搞好组织工作;二要有不甘于落后、勇争一流的精气神,争做第一等的工作;三要象李林森那样开拓有为,熟知基层现状,熟知业务、政策,善于做结合工作,做出优胜业绩。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该留下什么?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该留下什么?李林森病危之后千人探望、病逝之后万人同悲的场景,诠释了“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象李林森同志那样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自觉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留下坚定的脚印、留下奋发向上的精神、留下事业有成的喜悦、留下公道正派的口碑、留下孜孜以求的无怨无悔,留下“俯仰无愧”的组工形象。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二十三
“坚持党性原则、创新推动工作、永葆高尚情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张林森同志一生光辉的写照。他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楷模,在作为干部职工,我们要学习他内心深处一种追求卓越的崇高精神状态,学习他把党的工作当成生命,把完成任务当成使命,对党的事业有痴情、对本职工作有激情、对普通群众有热情。
一要政治坚定。张林森对党无限忠诚,对党深深热爱,对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责任自觉担当,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作为干部职工,摆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要具有坚定地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较强的党性意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的清是非、在重大关头和各种风浪中经得起考验,时刻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二要公道正派。张林森一生坦荡,始终坚持鲜明正确用人导向,学习张林森,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公道正派,要按照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松懈,从而为党的事业和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选拔和使用更多德才兼备的干部和人才。其次不能感情用事,不囿于个人私情,不掺杂个人恩怨。再者不能盲从,要敢于坚持正义,顶住压力,不受心术不正者摆布,不被功名利禄驱使,不为亲情俗务羁绊;最后,还要做到不迁就,既要重用德才优秀的人,也要敢于调整不称职、有问题的干部。
三要真情为民。“灾害面前,共产党是群众最大的依靠!”“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红旗,要让群众看到红旗就看到了希望!”这是李林森生前时常说的话。学习张林森,就要做到感情重心“下移”,把普通党员和干部当做亲人,谦虚谨慎、亲切随和,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打交道,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到眼睛始终“向下”,多下基层,体恤百姓,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竭尽所能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记挂在心,时刻站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上,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共产党员的真心换群众的真心、以共产党员的真情换群众的真情。
四要认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我们要严格自律,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为延长石油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林森同志已为我们指引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走的路,我想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无悔的选择。
李林森事迹学习心得感想篇二十四
“__家的儿媳妇啊,可厉害了,对自己老人好,对邻里街坊也好。”在__市石龙镇福平村,大家说起__家的儿媳妇__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
__是湖南娄底人,陈胜锦是__市石龙镇福平村人,20__年,两人因工作关系于苏州相识相恋,__年回到__登记结婚,__跟着丈夫回到福平村生活。__年,__的两个儿子接连出生,她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组织亲朋好友资助周边有困难的群众,在她的带动下,陈家幸福和睦,邻里和谐互助。近日,__一家被评为我市“最美家庭”。
“遇到这样的儿媳妇,是我家的福气”
远离家乡到__生活,__并未花太多时间去适应,因为她有一位好婆婆--杨阿姨。__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她刚到福平村时因不熟悉环境,交流不畅,只能呆在家中,__的不适应引起了杨阿姨的注意。观察一段时间后,杨阿姨主动担起了“牵线搭桥”的重任,她经常带着__串门到邻居家做客。
“主任,又带你的儿媳妇出来啦!”杨阿姨在村委工作已有20多年,这几年担任村委妇女主任,她一直与村民相处融洽。在杨阿姨的帮助下,活泼开朗、勤快大方的__也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__十分孝顺,平日里主动承担家务活,过年过节不忘给老人买衣物,对70多岁的老爷爷更是关爱有加。__年,杨阿姨到__市人民医院做了一次青光眼手术,__忙里忙外,无微不至地照顾杨阿姨,同病房的病友羡慕地夸赞:“这儿媳妇跟亲闺女一样,甚至比亲闺女还亲。”
“我儿媳妇真好,很孝顺,又能干,我非常喜欢。”杨阿姨拉着__的手说。
“我婆婆对我也很好,第一次到家里来我还担心自己的‘爆炸头’会遭人厌,没想到她非常开明,对我这个外来的媳妇也很好。”听到婆婆夸赞自己,__十分高兴地说起了自己初到陈家的情形。对于远嫁过来的新媳妇,村民们总是抱以高度热情,一直到__带着儿子回湖南探亲都还能听到乡亲们调侃的声音--“小艳,带儿子回去还会来吗?”“主任,就不怕儿媳妇把孙子抱走不带回来了啊?”每每听到乡亲们带着笑意的调侃,__婆媳俩各自回答“这么好的婆婆,我不舍得走”、“这么好的儿媳妇,我一百个放心。”
__与丈夫相识10年来,两人相濡以沫;嫁到福平村8年,__与婆家相处融洽,一家人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在__的教育下,她的孩子对长辈也很孝顺,经常帮老人捶背捏腿,一家人在节假日还驱车到周边游玩,老小其乐融融。为拉近家人之间的感情,__还多次邀请远在湖南的娘家人到__做客。
“从小我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孝顺老人,出嫁之后要孝顺公婆,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__说。
“遇上这样的好心人,是我们的幸运”
“他们的家庭真的很困难,想搭把手,能帮一点是一点。”说起自己去资助过的家庭,__唏嘘不已。
等网络途径发动亲朋好友捐款捐物,丈夫陈胜锦也发动其所在的农村淘宝系统的同行们一同捐款。__的爱心行为感染了周边的群众,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原来,早在__年,__已经和家里人开始做公益献爱心了,她从朋友处得知附近初中两名女生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与丈夫商量后,一家人齐力资助两名女生完成初中学业。
当了母亲的__把更多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她发现村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决定办一家幼儿园。__在村委大院边租下了一栋民房,装修、招聘老师、招学生,幼儿园办起来了,村里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幼儿园,减轻家长负担也提高了安全性。幼儿园在__的努力经营下,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是赞赏有加。__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怀,她给每个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将学生在园的学习生活照片分享到群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5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