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8:48:32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大全(15篇)
时间:2023-12-02 08:48:32     小编:薇儿

总结是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一个回顾和概括,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总结中应该包含对自己的评价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总结写作的佳句范例,共同学习进步吧。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一

西沙群岛也是鱼儿的天下,有的鱼儿穿着红色的衣裳,还有的鱼儿穿着黄色的衣裳,但黄金一样闪闪发光。

鱼儿们成群结队的在海底的珊瑚里串来串去。有的鱼儿身体扁扁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有的鱼像橘子,有的鱼头有一个小灯笼,有的鱼长着长长的身体,像一条条彩带,各种各种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就像一群马蜂。

正如人们常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二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力求达到学习成果最优化。

2、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

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演,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要点,感受语言文字美,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透过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丰富语言积累。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希望能亲眼见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现在,让我带领你们去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吧!(看课件:西沙群岛美景,边看老师边介绍)。

(创设情境,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具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自主确立学习小组做好铺垫。)。

1、接上级通知,分别成立研究西沙群岛海水、海底、海滩和海岛的四所研究所,并聘请所长,举行授旗仪式,宣布所的成立。各所长带回老师交给的研究任务,组内合作学习。

(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优点,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主体的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共同探讨,合作解决,相互激励以及信息共享的目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结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2、提出研究要求:注意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研究任务,听从所长指挥,研究中如有需要可派所长到老师这来咨询。

(明确合作学习要求,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友谊。)。

3、研究完了,现在咱们就开一个研究成果展示会,各所派代表上台来汇报。

(打破传统的“串讲”的形式,集体交流汇报,由老师给的知识提示,再整合,跳出过去强调语文知识系统性的老圈圈。)。

4、水文研究所(海水)汇报:用优美的朗读和五彩的粉笔表现海水的美丽。

(充分让学生自渎自悟,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老师范读描写海水的自然段,谁有信心比老师读得更好!

(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挑战,培养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和竞争力。)。

同学们对海水这部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我们所提出,共同讨论。

(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空间,其他组员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回答,一改过去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同时交给学生主动向他人请教的学习方法。)。

5、海底探宝队(海底)汇报:你最喜欢这一段中描写什么的句子,为什么?(研究所组员分别有感情读喜欢的句子,并邀请其他组员根据所读内容模仿海底生物的动作。)。

(声形并茂,由单一的组内合作变为全班互动参与学习。)。

(重视在语境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

西沙群岛的鱼真多啊。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是这样吗?是为了形容什么?(学生根据课件理解回答)。

6、海滩游乐场(海滩)汇报:派代表上台点击电脑,向大家讲解有关贝壳和海龟的知识。

(大量资料的接触,既填补了课外知识的空白,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7、海岛观察站(海岛)汇报:鸟是人类的朋友,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为保护鸟类发出倡议。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真是个可爱的地方。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真为祖国拥有这样富饶的宝岛而自豪,你们自豪吗?让我们饱含激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1、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熟2、3、4自然段。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三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1.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资料。

2.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倾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色彩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到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一番。

2.欣赏课件,师解说。

3.看得出,大家都被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深深吸引了,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打开书,齐读课题。自由读文,提个小小的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那些风景和物产,请用标出来。

2.指名说,板书。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首先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怎么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_勾画出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名读,评一评。

3.看课件,问:海水有那些颜色?自由说一说。这么多颜色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指名说。

4.课文用了哪个词?板书,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说。

5.西沙群岛的海水那么美,怎么把它读出来,自由读一读。

6.分组读。看谁读得最美。

7.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呈现出不同色彩?指名答。

1.把你最喜欢的物产根据课文的描写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名读,评一评。

2.读珊瑚,海参,大龙虾时,要求边读边做动作。

3.读鱼时,看课件感受鱼多而美,从哪些词体会到鱼多而美?介绍了那几种鱼,师导读。

4.读贝壳,海龟时,引导生读出喜爱,有趣的感情。

5.读海鸟时,感受鸟多。齐读。

五.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去领阅了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滩上的贝壳,海龟,海岛上的鸟儿,西沙群岛真不愧为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们为之感到骄傲,自豪,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吧!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六.扩展训练。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四

1、教材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语文,它主要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山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

本文安排在第五册第六单元中,本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的阅读中,慢慢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边度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从这奇异的风光中想象的看到自然风光的美丽。

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三个部分来理解,这三大部分都是围绕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丰富来写的。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提示,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见解。

一、教学目标。

1、本文讲到的海产品较多,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展览或有关图片、标本。预习时要让学生理解有关词语,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

2、本课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语句,用词准确,写得生动形象,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好生字构成的词语。

4、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我把文中有关的词句,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定为重点。

通过学习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这篇精读的介绍课文,我教学的对象是我省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本地方。对于西沙群岛的风光和海水的颜色大有略知,所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西沙群岛的了解。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学生可从三部分来领悟文中是如何描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围绕什么写的,学生可边读边欣赏,朗读时要带着欣赏,赞美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感受瑰丽风光。

(三)说教法。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主要是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一层深一层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的美丽风光景色来启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我采用了:读书法、创设情境、提问等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新大纲要求“以读为本”的教学精神,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文中所讲内容。

2、结合课文意图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如文中提到“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为什么海水会有这么多种颜色?(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浅来对比)。

3、加强朗读,为什么文中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是鸟的天下,这里老师有提示学生自读自语。划出有关的词句,这样的教学思路既合理,又符合学生现实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以读为本”乃是新大纲的要求,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孩子们的心灵感情,交流合作。启发想象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材内容,让他们懂得当时作者描写西沙群岛的思想感情。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五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整体总分总结构,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学习概括段落大意是课标对中年级段的一个很要求,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每个自然段的结构也不同,因此在教法上,我针对不同段落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课文2和6自然段都是以中心句引导突出景物特点,于是我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引导孩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而第六自然段放手让孩子来自学。

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海底和海滩,在段中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于是我引导孩子通过串联景物和特点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除此之外,在听说读写方面,我训练孩子通过朗读表现景物的特点,同时,我还想通过描述景物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在学习珊瑚的部分时,我训练孩子用有的……有的……这个句型来描述珊瑚的样子。而在学习贝壳的句子时,训练孩子正确的运用有……有……的句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六

师:出一个词,同学们根据它联想很多的词“大海”

师:你们头脑中有这么多词语,奖你们一只智慧鸟。

生:

师:(出示地图简介西沙群岛)情景描述:智慧鸟带着我们来到美丽的南海,西沙群岛。

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谁来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你能猜猜富饶是什么意思?赶快看看。

生:“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师: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丰富的物产,赶快打开书读一读,找一找。

生:自由读书。

师:用自己的话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

生:蠕动的意思是向蚯蚓一样慢慢的移动。

师:

生:生读懒洋洋的移动,

师:我们也读出懒洋洋的样子。

生:读。

师:读出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的移动的感觉。

生:物产丰富是说东西特别多。

师:把这个词写在练习纸上。

生:

师:了解了西沙群岛有哪些物产?

生:海参、珊瑚、贝壳。

生回答,另外的学生把说到的词卡贴到黑板上。

师:物产这么多,都一样吗,我们分段来读读到课文。并按课文顺序给黑板上的词语排排队。

小组学生分段轮读课文。

生:读。

师:很好,但有点累,声音可自然一点。

生读。

师:出示“瑰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代表珍奇美丽。

师:海水是什么颜色?

生:瑰丽无比,五光十色、深蓝色。

师:第四小节些什么?

生:鱼。

师:鱼怎样?

生:各种各样?

师:不错,接着读。

生:读。

师:什么样的海龟?

生:好大的海龟。

师:鸟儿在树上休息时哪个词?

生:栖息。

师:一齐读最后一段。

生:

师:你有新的。

生:

师:自由读3-6自然段,把你喜爱的这段话读流利。再读一读最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生:

师:你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海水五光十色。

师:多美呀,谁能把他的美读出来。

生:

师:海底有什么?谁来读读。

生:

师:你的头脑中有三种形象,那是。

生:珊瑚、海参、龙虾。

师: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谁也能做到?

生:生读。

师:你也做到了,我们分三大组来读这三种事物。

生分组读描写珊瑚、海参、龙虾的段落。

师:指一生,瞧,你刚才读书的样子多威武,我们一起来写“威武”这个词。

师板书示范写,重点指导书写两个字的斜钩,指出其区别。

师:指名读描写小鱼的句子。

生:读。

生:再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好,怎样读出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配画面示范背诵描写鱼的段落。

生:指名背句子。

师:她做到了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一句一句的背,其实学语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我们也来写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句子。

生:出示轻音乐,学生练习写。

生汇报抄写的有关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你们快乐吗?你们的快乐是老师最大的幸福,谢谢你们。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七

《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结合课例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精读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根据课文的教学要求及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才取精讲精读,做到读写结合,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教师从课文整体入手,自然提出问题: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接下来便默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并找出相应的段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学习构段方式“总―分―总”。这样,学生即学会了划分段落的方法,又学习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二、精讲,培养学生自学、读写能力。

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掌握读书方法,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1、精讲第一课时让学生默读,弄清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教学中,我采用“扶”和“放”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时点拨。借此,教师启发学生想:为什么海水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教师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3、学习第四段,抓住多的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学生感悟鱼数量多,种类多。

4、学习5、6自然段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学习,a、一共有几句话?b、第一句意思是?c、2、3、4句话意思是?从而弄清是围绕贝壳形状不一,千奇百怪和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来写的,引导学生弄清5、6段写作思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构段方式,总分的写法。

5、教师借助这种总分的段式,让学生仿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教师提问你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你能用先总写后分写,写上几句话吗?6、学习第七自然段,想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是什么样啊,组织学生课后交流。

三、精读课文。

海水。海底。海岛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重点,指到学生精读,如,第四自然段写鱼多,让学生自读这一段分几层意思,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回答,用笔划出表示数量多的问语,种类多的问语,你能了解其意思吗?再第三次读课文,点画,议论,回答,最后,再集体朗读,进一步体会这段课文的意思,并说出写作思路。

这样有目的地、层层深入的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最后在集体朗读,进一步体会这段课文的意思,并说写作思路。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八

课前准备:

(一)教学背景。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20__年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

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

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的拓展: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教学反思:

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已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第一线教师所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尝试,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

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在网络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此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两点深刻的启示。

第一,这篇课文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

首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从上课伊始,演播本课全文的视频到配合学生朗读各自然段而展示各段特别是“鱼段”的生动画面及重点句子,再到每个学生当堂用电脑展示和交流自己在课前上网搜集的海洋生物画面以及当堂用电脑书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这个案例说明,具有助知功能、激情功能和交流功能的信息技术与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整合是通过三大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课前预习时学生上网搜集海底生物信息,制成幻灯片。

第二步,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形象化,使静态的课文内容动态化,把平面的课文内容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电脑互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时,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他们通过对自己喜爱的自然段的纵情朗读而逐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并随着对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的欣赏、品味而产生了热爱宝岛的深情。

第三步,课后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课文内容,即通过发帖子,同学间展开了交流读后心得的活动,在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这三步的“整合”过程中,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赞宝岛、爱宝岛的感情溢于言表,并积极参与口头表达练习,努力将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一切表明,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包含学生的自主钻研、自主体验和自主运用,学生是“整合”中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整合”、落实“整合”的主要动力。同理,“整合”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正确指导,教师也是“整合”中的重要因素。就这样,这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成功地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整合。这是以李红梅老师为代表的深圳北师大附小的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

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李红梅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九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六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了理。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或搜集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

2、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西沙群岛。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4、多媒体课件:西沙群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1、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针对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现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特点,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2、指导观察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以图带文、以文为本、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与理解。

3、美读训练法。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同桌读、范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为朗读指导重点。第二自然段是对海水色彩的描写,朗读要带着欣赏、赞美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感受海面的瑰丽风光,可采用配画配乐朗读的方法,第三、四自然段,学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读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色彩鲜艳的和外形奇特的鱼。也可以边朗读边伴有动作。

4、合作学习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课文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组合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画一画、读一读、演一演,然后合作交流,把课文的内容海里的动物通过自我介绍、播音员美读这些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5、积累运用法。在朗读、观察和对课文内容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挑选喜欢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摘抄了哪些词句,让学生积累语言。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学法:

1、自主学习法。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都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读的同时教给读书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读全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质疑法。学贵有疑,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到自己能解决问题。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质疑,整体感知时,让学生自主解疑,还有些疑问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逐步解决。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过分要求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听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只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教学开始,我先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录象,一边听我的导语,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同时也形成了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第二模快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既为学习课文作好准备,也加强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十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先讲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本文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一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首尾呼应;二是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在描写珊瑚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鱼时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比如文章的第二、四、六自然段都运用了这样的写作方法。

全文围绕“富饶”一词展开,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描写的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美丽以及海底物产的丰富。

1、说教法:在本课的执教中,我作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调控器,我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导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具体地说,我采取了引、扶、放的教学法:第二段海面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段海底我扶着学生探讨并总结了学法,接下来的第五、六段海滩和海岛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具体的物体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物产的图片,使学生在观赏中感受和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2、说学法: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在这堂课上,学生动得很多,时而有感情地读,时而交流自己的感悟,时而侃侃而谈自己的写话。总之,课堂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教学流程是:观看风光片,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海面和海底,了解写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总结学法,合作学习海滩和海岛;归纳课文,升华主题;积累背诵,布置作业。

1、观看西沙群岛风光片,导入新课。

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具体了解它优美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

2、回顾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让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并及时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接着又让他们回顾作者游览了西沙群岛的那些地方,随着学生的汇报,我在黑板上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精读感悟,了解写作手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我从读的指导和写的渗透两方面来谈:

读的指导: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阅读指导,主要体现在对重点段落的指导上。

a、研读第2自然段(引)。

(1)导语:课文的第2自然段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的呢?下面就先让我们一起尽享美丽的海面风光吧。

(2)齐读,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写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海水都有哪些色彩?用线划出,再读读,想想海水还可能有哪些色彩?(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地去想象和感受海水色彩的美。)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五光十色”的意思,并进行替换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海水呈现五光十色的原因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研读第3~4自然段(扶)。

(1)导语:我们欣赏了五光十色的海水,现在让我们潜水到神奇的海底,看看有哪些物产吧。(让学生快速浏览,找出西沙群岛的物产,用笔画下来。)。

(2)指导学生学习描写珊瑚的句子,并展示珊瑚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珊瑚的美,并抓住“各种各样”,引领学生想像其他形态的珊瑚。

(3)学习描写海参、大龙虾的语句时,要求学生表演,边读边做动作,以便更易于理解“懒洋洋、威武”等词语的意思。

(4)引导合作学习:海底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和全身披甲的大龙虾,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鱼。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讨论完成习题: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感受鱼的多而美,学习排比句的写法。)。

2)找出中心句。

3)思考“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教师出示课件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体会,并非真的是水鱼掺半,而是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鱼多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4)总结前几段的学习方法:看图片,欣赏美;抓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美;再读课文,享受美。

c、自主合作学习5~6自然段(放)。

通过上面的学习和之前的阅读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写的渗透:“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写作特点,在欣赏完西沙群岛海底的鱼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说:西沙群岛的景美,作者的语言更美,这一段中作者围绕中心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西沙群岛的鱼多、鱼美写活了。接着出示小练笔: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给出三个中心句:我们的校园真美呀!下课了,操场上很热闹。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任选一个口头练说,也可以自己设计中心句来把内容说具体。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作者写法的同时得到了及时的写作训练。

4、归纳课文,升华主题。

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此时你想说什么?并引导学生看着板书了解文章的“总—分—总”结构和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

5、积累背诵,布置作业。

{1}天天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及优美句子。

{2}作业超市:a搜集西沙群岛的其它资料,在班上汇报交流。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十一

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在多媒体世界中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说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

2、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与想象,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读中积累语言。

3、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说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说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说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进行写作的。

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和学的方法:

1、图片展示,直观激趣从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图片出示到形状各异鱼的图片补充。

2、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流程:

本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围绕以下5个环节来落实。

第一环节:图片激趣,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此处的情景渲染,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三步。

第一步:抓住课题中的“富、饶”这两个字眼。师:“富”和“饶”都有“很多、很丰富”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岛什么“多”呢?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

预设:海水的颜色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壳海龟。

鸟鸟蛋鸟粪(老师适时板书)。

第二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从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第三步:让学生找出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步的梳理,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明晰了叙事的顺序,潜移默化地促进自己的习作。

第三环节:品读句子,欣赏海水。

第一步: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何特点?抓住“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两个中心词,指名让多个学生读出具体描写的句子。

第二步:海水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用……因为……和因为……所以……两种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换个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尤其是关注后进生的课堂表现,容易的内容让他们也有机会表现。

第四环节聚焦词语,畅游海底。

第一步:让生默读海底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再放声读一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不懂笔墨不读书,默读能促进思考,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

第二步:让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抓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指导读,结合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让读来替代老师的讲。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第三步:思考“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

教师出示课件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体会,并非真的是水鱼掺半,而是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鱼多的特点,诗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环节自主合作,深化感悟。

第一步:自主合作学习5—6自然段。

通过上面的学习和之前的阅读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第二步:教师播放西沙群岛风光及物产的录像,使学生直观感性地整体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升华学生美的情感,自主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语句和段落。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十二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情景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一)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划出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汇报情况:(一)海水。

1、“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2、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3、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1、刚才哪个小组去海底潜水的?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2、海滩有人去了么?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3、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略)。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十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几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和文章,分别向学生展示了辽阔祖国的迷人景色与地方特色。《富饶的西沙群岛》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魅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课特点,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的方法:

1、自主学习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都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读的同时教给读书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读全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说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朗读2~6自然段,整体感知谈谈自己喜欢的部分。

2、潜入海底,体验富饶。

(1)研读第3~4自然段,潜水到神奇的海底,看看有哪些物产。(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找出西沙群岛的物产,用笔画下来。)。

(2)引导合作学习:海底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和全身披甲的大龙虾,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鱼。

(3)思考“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教师出示课件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体会,并非真的是水鱼掺半,而是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鱼多的特点,诗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上面的学习和之前的阅读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使课题得到进一步延伸,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积累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2、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十四

知识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看,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3、补充说明:对,这就是西沙群岛,它不是一个岛,而是许多岛屿在一起。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面,许多解放军战士在这里守卫着,所以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又叫祖国的海防前哨。(点课件出现:海防前哨)。

2、在学生交流体会后,教师组织概括:同学们说了很多,也说的很好,如果我们来概括一下,就是西沙群岛物产特别——多,丰富,风景特别——优美、美丽。

3、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两个特别好的词语,把我们感受到是西沙群岛的可爱概括出来。(教师随机板书: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4、补充课题:

5、其实,在课文中还有许多生字,现在它们来到我们面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教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为此老师送给大家几张美丽的海水图片。(点课件)。

2、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写海水的段落吗?

3、指名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文中概括海水特点的句子,划出来。交流,出示课件。(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4、提问:“五光十色”是不是就是说五种光十种颜色?书中写了多少种海水的颜色?(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其实海水还有许多颜色没有写出来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是的,海水有许多种颜色,这些颜色交叉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图案,这时候,太阳出来了,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上就出现了各种美丽的光彩。这才叫“五光十色”)。

5、这五光十色的海水是最美丽的,没有别的景色能超过它,书中有一个词语怎么说?(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6、齐读第一句,再问: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出示课件让学生来说明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造成的。)进行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7、谁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们再欣赏一下。(指名读)。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丽,那么海底有些什么物产呢?让我们一起来默读第三段。边读边划出海底的物产。

2、组织交流。然后让学生用“海底有什么、什么和什么”的句式来说。(海底有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这句话说明西沙群岛海底物产的种类非常多,那么种类多就能叫物产丰富吗?(引导学生说到数量也要多。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各种各样,到处都是。)。

4、所以,我们在介绍海底物产的时候,不仅要说出种类多,还要介绍出数量多,那这句话怎样说更加好呢?(海底有许多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6、出示图片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现在我们再读书,看看海底物产的样子。

7、出示第三段文字课件,现在老师给你增加点难度,请你用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每一种物产的样子。

懒洋洋的海参——为什么用懒洋洋这个词?它是怎么动的呢?(蠕动,一点一点地往前挪,动的时候一拱一拱的,像我们见过的什么动物一样?(蚯蚓、青虫)也用手势来表示一下。指名读。

威武的大龙虾——为什么说是威武的大龙虾?指名读,齐读。

(教师随机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

8、练习背诵。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西沙群岛的丰富物产。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篇十五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2001年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的.拓展】。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614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