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教案(热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8:59:08
测量教学教案(热门13篇)
时间:2023-12-02 08:59:08     小编:QJ墨客

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教案的设计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省时和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测量教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理念:本课中首先联系已有的公式的推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转化思想;然后通过在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三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强化转化思想。1.圆柱体的体积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圆柱------(转化)------长方体。

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转化)------圆柱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二、正确选择、训练直觉思维。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提问:

(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

三、大胆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

四、实际操作、探究掌握新知。

1.学生分组,探究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生实验。

3.报实验结果。

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下:

(1)用领取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2)用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不是三次正好装满。

(3)用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也不是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学生发现。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2)圆锥体的体积可以怎么表示?

板书: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学生分组后推荐一个代表到老师处领取合适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并做好实验的准备。

学生先互相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出现的几种情况。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自己说出圆锥体积的公式。

五、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运用公式完成试一试。

评讲时强调求圆锥体体积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30页练一练。

3.口答练习八4。

学生口答后进一步强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4.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练习八1、2、3。

5.同学们自己谈谈学习圆锥体积的收获。

学生独立练习。

练习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学生互相谈收获。

测量教学教案篇二

2.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整理--实践运用--总结反思”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巩固有关面积、体积单位的表象,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完善认知结构。最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复习表面积和体积。

二、回顾与整理。

三、练习与实践。

1.提问: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计算方法)。

2.提问: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它们有什么区别?

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卧室的地面面积是15()。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3)我们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2.提问:你能用学过的体积单位描述自己身边物体的体积吗?

3.填空:

0.5立方米=()立方分米。

1.04升=()毫升。

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75毫升=()立方厘米。

学生完成后,追问换算方法。

4.看图口答求表面积的算式。

5.解决实际问题:

(3)制作下面圆柱形状的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a.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2厘米。

b.水桶底面直径40厘米,高50厘米。

c.通风管横截面周长0.628米,高1.2米。

提问:分别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结合实物说说表面积的含义。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说说含义及区别。

学生各自填一填。

举例说说一些物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填空,说说换算方法。

看图口答算式。

学生独立解答,

并根据题意说清楚理由。

做一做,比一比。

四、总结与反思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测量教学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5及相应的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准备: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29页上面的图)。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7、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八第1、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v=sh。

圆锥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八的第4~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迅速地。

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和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互关系填空,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相互关系的理解。

(1)一个圆柱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求下列圆锥体的体积。

(1)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2)底面直径6分米,高8厘米。

(3)底面周长31.4厘米.高12厘米。

4、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讲。

二、巩固拓展。

1、拓展练习:

2、完成31页第5题。讨论下列问题:

(1)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有什么关系?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4、展示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

5、教师给每一组一小袋米。让学生在桌子上堆成一个近似的圆锥体,通过合作测量的形式求出它的体积。

6、讨论练习八蒙古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方法。

蒙古包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上部的圆锥和下部的圆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同学们能独立地求出蒙古包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吗?学生完成。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锥体的体积。

测量教学教案篇四

课题教时(47)。

学习。

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

重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

1、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

2、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反思。

课题奥运会教时(48)。

学习。

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学习。

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86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二、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87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教科书第87页“实践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板书设计。

奥运会教学反思。

课题中位数和众数教时(49)。

学习。

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学习。

重点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师:是呀,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广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工作人员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还不错,就去应聘。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表单位:元。

经理3000。

副经理。

员工a900。

员工b800。

员工c750。

员工d650。

员工e600。

员工l600。

员工g600。

员工h600。

员工g550。

问题1(投影呈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2)你有什么想法?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的。

师:你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看来这组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很大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反映真实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水平,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比较合适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平均数外,数学上还有两种统计表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就是中位数与众数。(板书)。

师:按照你的理解能说说什么是中位数吗?

师:对,平均数会因为一些特别偏大或特别偏小的数据的影响,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这种极端的数据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数据650处于中间,反映的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李叔叔应当关心中位数。

师:大家再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学生活动。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生: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生:不过,我还是认为存在欺骗性,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而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不到1000元。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65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正好是中间那个数。

生3:我们还认为可以把两个经理的工资去掉再求平均数。

生1:中位数可能就是中间的那个数。

生2:我要补充一下,应该是按大小顺序排好后,中间的那个数。否则,如果把经理的3000元放在中间,就不行了。

生:650。

生:用中位数更合适,两位经理的工资太高了,平均数太大。

生:众是多的意思,应该是出现最多的一个数。这里600出现4次,众数600元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李叔叔应该关心众数。

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测量教学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第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检测。

一根圆柱形钢材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1分米,每立方。

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一共重多少千克?

合作探究。

完成练习七第7题。

师引导学生审题。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解题思路。

生独立完成。

展示、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8题。

指导学生读题,明白抹水泥部分是哪几个面。

指名说出想的过程。

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9题。

指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白这个大棚实际上就是半个圆柱。

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评价。

完成思考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要想求出圆钢的体积就必须先求出圆柱形储水桶的底面积。

当堂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

课后拓展。

教学反思:

测量教学教案篇六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回忆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完善认知结构,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二、回顾与整理1.提问:你能说一说各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板书公式)。

2.请大家回忆一下各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提问:你认为这些计算公式哪一个是最基础的?为什么?

回忆推导过程,

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三、练习与实践1.求下面各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1)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

(2)长方体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1.2米。

(3)底面半径3分米、高5分米的圆柱。

(4)底面周长12.56厘米,高0.3分米。

2.学生解答后提问:

“第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你能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吗?(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

学生独立解答。

判断说理。

进一步比较表面积和体积。

解题以后你还有什么体会?

(认真审题、正确选择方法、细心计算)。

3.填一填。

(1)小明用小正方体魔方搭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魔方。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小正方体的()倍。

(2)将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切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块,并将这些小块拼成一排,能摆()米长。

a、10b、100c、1000d、1。

(3)圆锥体的底面积缩小3倍,高扩大3倍,体积()。

a、缩小3倍b、不变c、缩小9倍d、无法确定。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a、16b、48c、32d、24。

4.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有一个圆柱形状的储水箱,它的侧面由一块边长6.2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围成。这个储水箱最多能储水多少升?(接缝略去不计)。

(3)一种计算机包装箱,标明的尺寸是380×266×530。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做这个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谈谈解题体会。

学生填空后说说想的过程。

学生独立解答后,

分组交流解题方法。

四、课堂总结。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在复习过程中,你觉得还有哪些困难?

反馈思路及方法。

测量教学教案篇七

文言文《活见鬼》是教材“破除迷信”单元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而笑。因为人教课标版教材在此前没有出现过文言课文,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可借助教材的编排特点(即古文同译文一起出现),让学生借助译文疏通古文文意,在学习中对比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导,激活学生的想象,实现多元对话,从而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会写“炊、趋、沾、踉、跄、愕”6个生字,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之处,对照白话文读懂文言文。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体会文章的含义,得到不迷信鬼神,不疑神疑鬼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体会文题。

齐读课题,体会题目的字面意思。

创设语境:“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过渡:其实啊,这三个字就出自一则小笑话,名字就是--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指名读文。

教师关注:本课的六个生字和多音字“撩”“亟”的读音。

(2)读出停顿。

课件出示:标注停顿的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反馈。

2.借助译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主学习:借助书上的译文,了解文章大意。

过渡:文章的大意弄懂了,我们来个对读。我读白话文,你们对应读出文言文,可以吗?

(三)文白对读,品味文言。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思考:通过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对读,你们有什么发现?(语言简练)。

过渡:没错,文言文的语言就是这样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简洁、凝练的文字吧!

学生齐读。

(四)深入研读,走进故事。

师:读得过瘾!我想问问:读这个笑话,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笑?

学生批注:用横线画出文中可笑之处。

学生汇报。

1.品味:“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自由练读:关注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

指名读文,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什么样?(引导学生说一段话)。

想象画面:第二个闯入者的样子。

引读: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做糕的人刚刚起来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指名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我们这些读者又是何等的幸运,在作者的文字间目睹了这样的画面--齐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过渡:真是有意思。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狼狈相,于是--(屏幕: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思考:两个人在大笑,难道他们仅仅在笑对方此时的狼狈吗?

过渡:孩子们,不急于回答,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个人的经历。

2.品味:“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过渡:文中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值大雨)嗯,在这个鬼天气里,首先出场的是--(赴饮夜归者),雨中的他--(持盖自蔽)。此时,他看见--(一人立檐下),那人--(即投伞下同行)。

指名读文。

学生想象: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赴饮者心生疑虑,他在想--。

学生想象:于是他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就开始慌了,他想--。

师:小点声啊,别让鬼听到你的心里话呀!怎么办呀,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于是,赴饮者--(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好一个赴饮者呀,居然把鬼挤下了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听他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赴饮者的害怕,一起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师:好奇怪呀,二人同行,作者却只写了赴饮者,投伞下者又是怎样的呢?

(大屏幕:久之,不语,他在想--;对方以足撩之,他在想--;对方奋力挤之桥下,他在想--;当他从河水中挣扎上岸的时候,他在想--)。

学生想象。

师:你的想象力令我钦佩,我们不妨合作一下,我来叙述故事,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赴饮夜归者和投伞下者的心里所想。

(配乐)(师: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赴饮夜归者想--学生甲;久之,不语,投伞下者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以足撩之,偶不相值,心想--学生甲;被对方以足撩之,虽偶不相值,但心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牙关一咬,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心想--;在河水中苦苦挣扎的投伞下者心想--)。

小结:爽极了,掌声在哪里。我想问问,文章里到底有没有鬼?(没有)我说有,而且还同时存在两个,谁知道两个鬼藏在哪儿?(……)没错,两个人心中各藏有一个鬼。知道这是什么鬼吗?(……)是胆小鬼。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炊糕者晨起看到的场景--(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令我们读者捧腹的画面--(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思考:现在,谁来说说看,二人相识愕然,不觉大笑,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狼狈吗?

学生回答。

(五)深化主题,布置作业。

学生悟理,齐读全文。

师:回家后,你可以把这则笑话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们听,因为正是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引读课题)。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赴饮者投伞者。

疑神疑鬼。

测量教学教案篇八

教科书第23页例2,完成练习五第3,5—7题。

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毫米,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张课桌宽约4()。

3、一张课桌宽约(),填什么长度单位呢?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8毫米就更不行了,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4、揭示课题:当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

二、教学新知。

(一)认识分米。

1、谈话:同学们,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

2、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

3、1分米有多长?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同桌两人互相比一比,另一人可以用直尺量一量,看比的准确不准确。(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4、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二)体验1分米。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如:开关板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长大约是1分米,左外眼角到右外眼角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钢笔的长度、黑板擦的长度……等大约都是1分米。

(三)分米与米的关系。

1、拿出米尺,提问:你能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吗?

(挑3—5名学生上台对照米尺给全班同学指一指。)。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分米?

(1)挑几名学生数给全班同学看。

(2)全班同学一起数;1分米、2分米、3分米……9分米、10分米。

3、提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呢?(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读一读,记一记)。

(四)实践活动。

1、现在同桌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练习五”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2)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有了分米,我们测量物体的时候就更方便了。

五、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测量教学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并排序。

2、初步感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数学活动的有趣。

教学资源:

在许多游戏活动中,幼儿总喜欢比各种物体的长短,但又不知怎么比出长短,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比长短的数学活动课。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准备:

1、火车图片、1~10数字卡片。

3、泡沫板、图钉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火车图片,感知长短。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消息:“沈阳站新添了几列火车”引起兴趣。

2、提问:这几列火车哪列最长,哪列最短呢?

3、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比较长短两种方法。(看,数数)并知道车厢多火车长,车厢少火车短。

二、幼儿操作,运用比长短的方法进行排序。

1、介绍材料、操作台上的1~4的数字含义。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

第一组:四条长短不同的连环纸环。

第二组:四条长短不同的彩笔(不同数量连在一起)。

第三组:四条长短不同的.曲别针(不同数量连在一起)。

第四组:四个缠着不同长短绳子的同样瓶子。

3、每组小朋友出来讲解:

你们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说出最长的是……第二长的是……第三……最短的是……。

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并展示给小朋友看。

4、幼儿通过观察展板,讨论如何比较长短。

提问:“为什么挂纸环的钉要站成一个水平的直线?”

5、教师小结:比较几种物体长短时,一边对齐后再进行排序。

三、幼儿讨论第三种比较长短方法——测量。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长短?”

幼儿讨论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并寻找收集。

幼儿观察教师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四、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借助多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对出现的测量结果的不同继续深入探索。

教学反思:本活动幼儿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我应考虑幼儿原有的经验程度设计活动,事先作一些测量的准备,活动效果会更好。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1、蜡笔、纸人手一份。

2、桌子八张。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记录的结果要自己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幼儿出示测量记录表)。

3、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边演示边操作):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桌子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5、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记录。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去量一量,你还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时候,把你量的对象、量时用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你还可以和别人对照一下,同一样东西,量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测量。

2、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测量的过程。

3、集体交流评价。

4、教师总结。

[孩子们在学会测量并记录之后,兴趣就更大了,为此,教师适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东西,只是孩子们测量的范围更广了,教师也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的权利:你还想量什么?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测量: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测量,让孩子从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使同伴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六、活动延伸: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一

教科书第27页例6,“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第6—15题。

1、巩固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2、巩固千米和米的换算,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3、提高估测能力,加深对长度观念的理解掌握,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对具体情境中的距离使用合适的长度的单位进行估测。

正确地进行估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势比划出来(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说一说生活中的1千米。

2、填一填:6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千米=()米3050米=()千米()米。

3、导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或者不必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物体的长短、一段距离的长度,只需对物体的长短、距离的长度进行估测就可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估测。(板书课题:估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同学们,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离我们城区三小大约有多远?你会估计吗?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本第27页例6.

(2)自学课本第27页例6,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

(3)提问:例6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估计的?(提问3—5名学生)。

(4)小结: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来估计。

2、应用:

(1)说一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距离学校有多远?你是怎么进行估计的?

(2)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三间教室长10米左右,宽5米左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6题(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大约有多远。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完成练习六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让学生独立练习,评讲时找出每一种路线,再比较。)。

4、完成练习六第14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汇报。)。

5、完成练习六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8、11、13题。

2、课外作业:练习六第7题,第12题,阅读第30页“生活中的数学”。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二

课程目标:

1、了解测量器械,操作节制测量的行动措施,大大年夜致学会测量物件的是非。

2、学会测量功能与是非之间的干系,长物件用长器械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器械测量则次数多。

3、小错误之间合作,测量对比难测量的器械。

课程豫备:

1、测量器械豫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前把小朋侪按人均数分好组。

课程起头:

1、教员向导小朋侪们讲出高矮,是非,胖瘦等等相马糊的马糊象,让孩子们先从自我了解的`不雅点进手。再向导到小朋侪们有没有癖好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瞅终于是长的照旧短的。

2、教员把器械分发给每组小朋侪,教员在台上先事前给小朋侪们树模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侪们瞅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等于什么长度。

3、孩子们起头用手中的器械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功能讲演教员。

4、教员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行动措施有错,则必要及时纠正并诱导。

5、对付测量准确的小组的孩子,默示好的孩子,则给以大大年夜声的赞美。

6、测量纰谬的孩子,应该鼓舞激励再测一次,教员可以再次给以树模。若是一向没法操作节制才气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准确的小朋侪帮忙树模。

课程收场:

课程总结:

经由过程测量课程,非但让小朋侪们操作节制了测量的器械,而且也学会了测量的行动措施,对付小朋侪们培育晋升数学癖好是有极大大年夜帮忙的。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643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