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8:07:04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7篇)
时间:2023-03-19 18:07:04     小编:zxfb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一

师:同学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森林听说过吗?(出示森林图片)

森林中有一些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生:浑身长刺的小刺猬,威武的狮子

生:雪白可爱的小白兔

生:……

上课开始: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动物图片(出示狼的图片),看到狼,你想到了哪些词?(板书:狼)

生:贪婪、凶残、凶恶……

师:(出示鹿的图片)鹿给你什么感觉?(板书:鹿)

生:美丽、活泼、可爱……

师:在凶残的狼和美丽的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第18课(板书完整课题:18 狼和鹿)。一起读课题。

生:18 狼和鹿

师:狼和鹿的故事就发生在美国的凯巴伯森林,打开课本101页,一起走进那片广茂的森林。

师: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这几个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可拼读书后生字表中的注音。(2)读顺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想一想:狼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自由读书。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现在来检查一下。(出示生词)自由地练一练,可拼读词上注音。

生练读生词。

师:这些红色的字都是翘舌音,读时要格外注意,跟老师读一读。(领读词语“传染、捕杀、居然、繁殖、祸首”)。紫色的字是多音字,也跟老师读一读(领读“提防、血泊、反倒”)。

生开火车读词语,师纠正读音。

师:最后三个含多音字的词再读一遍。能用这三个多音字组词吗?

生:提dī (提防) tí (提高)

泊pō (血泊) bó (停泊)

倒dǎo(倒下) dào(反倒)

师:这些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能读准吗?

(出示句子:①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②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③同时狼吃掉的多半的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三名学生读句子。(读得很准确)

师:你们很了不起,这么多词、句都能读准。就让这些词、句回到课

文中去,在文中遇到他们也要读准哟!本文一共四个自然段,就请四位同学读课文,我们听一听他们读得准不准,一边听一边思考: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 ,鹿 ;后来,森林变得 ,鹿 。这是因为 。

四名学生读课文。(一名学生将“糟蹋”读成“糟特”,师帮助纠正)

师: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张胜伟读得很流利!

生:田静将“鹿”读成了“狼”。

师:读书时一定要将字看准了,可不能读错。这几位同学能将课文很流利地读下来,这跟课前预习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鼓励。

生鼓掌。

师:刚才的填空题想好了吗?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生: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鹿活泼而美丽,后来,森林像着了火一样,鹿死去了六万只。这是因为鹿过多的繁殖。

师:鹿为什么会过多的繁殖?

生:因为当地居民杀死了狼。

师:这就答到了点子上,能用书中句子来填空,说明你对课文内容已经了解了。

师: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课文第一自然段,默读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描写森林的句子。

生读书,划句子。

师: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师:(出示句子)这是一片怎样的森林?

生:这是一片美丽的森林。

师:从那个词感受到的?

生:一片葱绿。

师:从句子中你还感受到森林怎么样?

生:我还感受到了快乐,从“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感受到了快乐。

师:歌唱、嬉戏,多么快乐的事啊!你能读一读这段话吗?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森林的美丽与快乐。

生有感情的朗读,师做相应指导。

师:森林中的其他小动物也一定生活得很快乐,你能像课文中那样说说其他小动物吗?【出示:(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 )的( )在林间( )。】

生:雪白而可爱的小兔在林间采蘑菇。

生:机灵而调皮的猴子在林间荡秋千……

师:多么美好和谐的森林啊!(出示鹿在林间自由生活的图片)你瞧!这些鹿正悠闲地吃着青草,爬在草地上休息,可是从它们的眼神中你感到它们在时刻提防着什么吗?

生:狼。

师:是的,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

一名学生读句子。

师: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呢?进行怎样的暗算呢?

生:狼会躲在草丛中,趁鹿不注意扑过去逮住鹿。

师:这就叫“暗算”。

生:狼把鹿拖到窝里,把鹿的肉撕开,一块一块吃掉。

师:真够毒的,这时你心里怎么想?

生:狼太残忍了!鹿很可怜。

生:狼这么狠毒,我要把狼杀死。

生:没有狼该多好啊!

师:没有了狼,鹿的生活就会很幸福,很快乐吗?我们一起到25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看课文第三自然段,自由读一读,用“ ”划出描写森林的句子。

生读书,划句子。

生: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

生: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老师也摘抄了这句话,(出示句子)一起读。

师: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相反的词。

生:“消退”和“蔓延”。

师:绿色越来越少,最后消失,枯黄越来越多,最后覆盖整个森林。这是怎样的景象啊?(出示图片)看到这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难过!

师: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在这样的森林中,小动物能活吗?是谁毁灭了整片森林?

生:是鹿。

师:这时,鹿生活得怎么样呢?老师从文中摘抄了这两段话,读一读。(出示句子:可是,随着鹿群的大

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生读第一段话。

师:饥荒是什么样的?用文中句子来回答。

生: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能吃得绿色植物。

师:所以读到这里时可稍微停顿一下,一起试一试。

生齐读句子。

师:闹饥荒是一个灾难,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生: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师:妖魔让人感到怎样?

生:妖魔让人害怕。

师: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原来是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想象一下,现在是什么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出示句式: 的鹿在林间 。)

生:饥饿的鹿在林间寻找食物。

生:无精打采的鹿在林间慢慢死去……

师:鹿被饥饿和疾病折磨着,生活变得凄凉而悲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着两段话,感受一下鹿悲惨生活。

生一起朗读两段话。

师:(出示森林前后的对比图片和句子)25年,森林却有了翻天覆地得变化,女生读原来森林的句子,男生读现在森林的句子。再来感受森林的巨大变化。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森林由原来的一片葱绿变得枯黄蔓延,鹿也由活泼而美丽变得饥饿、疾病缠身,这是为什么呢?课后同学们去思考,下节课继续讨论。

师:这节课我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那就是要写好这四个字。(出示生字“凯、葱、捕杀”)用这四个字分别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生:凯,凯巴伯

生:葱,我们学校一片葱绿。

生:捕,当地居民捕杀了狼。

师:仔细观察一下,在写这四个字时,特别要注意哪个字?

生:葱中间的一点不能漏掉。

师:妈妈烧菜时都会放小葱段,这一点可以想象成小葱段,不能忘。也可用一句话来记“葱花点点”。

生:凯左下方的竖提不能写错。

师:对,看老师在田字格内写这个字。(师范写“凯”字)

师:拿出钢笔在书后第二题中描红这四个字,注意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生描红生字。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二

课 题

14、狼和鹿的故事

学科∕课型

语文

设计者

黄小李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初步懂得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能根据最后一段,并结合课文内容,写写自己的体会。

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

1、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制作课件、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

森林

↗ ↖

狼←互相联系→鹿    尊重客观规律

互相制约        保持生态平衡

教  学 预 设

教后反思

一、读词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组词语,请女生读(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

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纯洁高尚、博爱宽厚

2、出示另一组词语,请男生读读(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乐意吗?为什么?)

狼心狗肺、凶恶残忍、狼狈为奸、狼嚎鬼叫

3、如果把这两组词送给鹿和狼这两种动物,应该怎样送合适?你们还能说出关于鹿和狼的词语吗?

4、师:是的。在童话故事中,在大家的印象中,狼是凶残狡诈的化身,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是善良美丽的化身。所以一见到狼大家都很讨厌想消灭它,一见到鹿都非常喜爱想要保护它。这实在是我们传统当中的一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20世纪初,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来做出了一个决定,使鹿和狼之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5、出示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1)、读课题,了解题目的特点。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习过两篇带“故事” 的文章,一是《邮票齿孔的故事》,二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类题目中带有“故事”的两个字的课文在写法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用一个故事来写,再揭示一个道理,当然有的文章道理有直接写出来,有的没有直接写。

(2)、质疑:那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什么故事?课文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

2)、找出罗斯福为鹿采取保护措施句子。

3)、请问采取措施后的森林、狼、鹿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2、反馈学习情况:

(1)、了解主要内容:

1)、让学生先说,再出示:这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杀狼护鹿,使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

2)、简介罗斯福。

(2)、揭示的道理: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从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过渡:美丽善良的鹿和凶恶的狼共存在葱郁的森林里,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有自己的角色,可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鹿和狼,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示句子

他的措施使森林、狼、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森林的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勾画:描写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指名读:“

2)、理解:“ 松杉的颜色都是深绿,体形很高大 形容树木葱茏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幽不见底 ) “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3)、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过渡。“距离今天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快速浏览课文。

勾画: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齐读。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过渡: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哪两个画面?(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植被减少、枯黄扩大)看着这样的对比画面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5、指名读,齐读。

(二)狼的变化:出示句子

过渡: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1、读课文,找原因。

点拨:谁是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善良美丽的鹿成为祸首,那它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读着这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之前的森林同样有鹿,为什么能生机勃勃呢?

什么原因导致鹿增多呢?

过渡: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2、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

3、当地居民是怎样残忍的猎杀狼的?读读第3自然段。

假设同学们当时就在猎杀现场,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想象,说一说。

过渡:狼的遭遇很悲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的无忧生活。

(三)鹿的变化

1、齐读4自然段。

经过25年的猎杀,森林里的狼所剩无几,他们只能躲在角落处苟且偷生。而人们得偿所愿。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自由王国)自由王国还可以说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

2、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的自由生活呢?

假如你是这自由王国里的一只鹿,你的自由生活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表达)

3、教师引导:是呀,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饿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

教师小结:总之,在这一自由王国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觉,可以毫无约束地生儿育女。

4、于是,鹿的总数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只。25年前,鹿还只有四≤≥千多只,现在一下子猛增到十万只,是当年的25倍。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还是密密麻麻的鹿呀?

5、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两年之后,结果又怎么样呢?(森林里只剩下不到8000只病鹿)

6、讨论:鹿怎么减少的?(自己死了)

①饿死。为什么会饿死?

过渡: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②病死。(为什么二十多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蔓延?)

7、因此,短短的几个冬天,十万只鹿只剩下八千只,而且是病鹿。同学们,假设你是那8000只病鹿中一员,你的症状是怎样的,你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多么悲凉的画面!得到保护的鹿一样未能幸免悲惨的结局。惨痛的事实面前,人们终于醒悟了。

四、深入学习,领悟道理

1、引读7自然段。“狼吃鹿看起来残忍…”

2、引导理解:狼吃病鹿,控制了疾病,保护了鹿。狼追鹿,让鹿更强壮。而强壮的鹿又跑得飞快,使病弱的狼又饿死了。这就达到了一种生存的理想状态。同学们,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和谐共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如果天平的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

3、《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板书: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齐读,再次大声呼吁。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四、延伸讨论

1、同学们,鹿想当这个“祸首“吗?它们有这个本事吗?真正的“祸首”是谁?

过渡: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让鹿“与狼共处”吧,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美的!

2、阅读“引狼入室”,再次体会鹿和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道理。

五、小练笔:

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吗?请拿起笔写一写。(200字以上)

《鹿和狼的故事》是第四单元的选读课文,这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上这篇课文时,学生已学完了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在设计这篇课文时,特别重视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采用预习单的形式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学朗读自主感悟学习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设计了有悬念的问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

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前后的巨大变化,并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1、森林变化的前后对比

在导入畅谈之后,我利用课件,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让学生想象、感情朗读,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课件中的图及文,图文对照,在想象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然引出下面的教学。

2、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按“数字比较,想象探究”的设想展开。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我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4000——10万——6万——8000,不仅仅数字在变化,还有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狼死了!林毁了!本想保护的鹿也挣扎在死亡线上!想象并交流数字背后的故事:森林里一片枯黄,树木都剩下光秃秃的枝条,鹿群无精打采,饿死的饿死,病倒的病倒……由此学生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森林的死气沉沉和灾难的严重性。

3、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展开教学,让学生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谁是真正的“祸首”——是无知的人类,人类的无知。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人类要保护生态平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于努力改进。

1、个人教学水平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比较细致,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很具体,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一个部分,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利。

2、时间比较紧,学生的课堂练笔时间就没有了。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两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多媒体

一、谈话导入新课,了解梗概。

同学们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见过哪些动物?你最喜欢哪些动物?最讨厌哪些动物?为什么?

很好,上个世纪初,在美国洛杉矶西部的凯巴伯森林,人们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小鹿,恨透了狼,可是后来发生了可怕的事情,让人们改变了看法。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那里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

板书课题狼和鹿,

问:当你们看到课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什么?

很好,大家也预习过课文了,在我们去凯巴伯森林之前,我要检查一下你预习的情况。

1.看谁能读的正确流利:

贪婪 毒手 大约 提防 哀嚎 血泊 繁殖 灌木 蔓延 妖魔 威胁 毁灭 祸首 凯巴伯 葱绿 捕杀 其他 饥饿 悲惨 传染 一旦

2.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都预习的很好,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

1、各自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副画来描绘。想一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

第一幅: 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唱歌

鹿: 林间 嬉戏

狼: 下毒手暗算

第二幅: 狩猎队:不止一人举枪

枪口: 轻烟袅袅

狼: 尸体血泊

25年杀掉6000多只

第三幅: 鹿: 活着的、死去的

树: 枯黄

很快超过了10万只

到1992年,只剩下8000只病魔

2、讨论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结果,森林边成了什么样子?

3、流利地朗读13自然段。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2、讨论:

(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鹿怎么会成了大坏蛋的呢?

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们本想特意保护鹿,大量捕杀凶狼,结果鹿群大量繁殖,森林闹饥荒,疾病流行,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说明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1、 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轻重快慢。

2、 指名当众有感情地读,读后评议。

1、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着重了解文章层次。

2、 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 恰当摘引文中的语句,利于复述。

4、 复述训练。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答: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答:

2、想想人们该怎么恢复凯巴伯森林的本来面貌呢?

19、狼和鹿

鹿

森林

对鹿下毒手

暗 算

嬉戏

活泼美丽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25年共被杀

掉6000多只

大量繁殖

超过10万只

闹起了饥荒

死去6万只

只剩8000只病鹿

疾病流行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一、 板书“鹿”和“狼”

1、 谁能说说你对狼的认识?你对鹿的了解呢?(鹿:温柔善良,让人喜欢。狼:凶恶狡猾,让人憎恨,如《会摇尾巴的狼》、《狼和羊》。

2、 板书《鹿和狼的故事》,看了题目后你想说些什么?

温柔善良的鹿和狡猾凶恶的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读书)

二、 学生读课文。

1、 自己将全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 你想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

三、 课文中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你就读哪一部分,边读边想你为什么选择这一部分。

四、 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1、 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消灭狼,目的是为了保护鹿,让鹿繁殖得更多一些。

2、 经过25年的猎捕,鹿没有了天敌。

3、 鹿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4、 鹿吃光了森林中的植被。

5、 鹿病死了无数只,还有一些饥饿而死。

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择大家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观念,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进行一次辩论赛。

正方 罗斯福是对的,他杀狼是为了保护鹿。

反方 罗斯福是错的,他违犯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规律。

六、 总结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种生物的存亡或数量发生变化,常常会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影响到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这就是鹿和狼等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五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习,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平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平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种联系,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分析《狼和鹿》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而且,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文章的阅读难点是“狼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揭题激趣。

1.分步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教师板书“鹿”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永远是坏蛋,是坏蛋就要杀之;鹿永远是可爱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保护着鹿。]

⊙[教师补充板书]:狼和鹿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此时,面对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地围绕题目质疑,教师针对学生质疑的难易程度,做适时点评。]

同学们课前已经初步地阅读了文本,让我们一起来闯预习关——

⊙第一关:读准每一个词语。

提防血泊威胁狩猎

生机勃勃青烟袅袅

[教师引导:你认为哪些词语在朗读时容易读错音?]

⊙第二关: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功臣祸首王国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本内容: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功臣?什么是“祸”?什么是“首”?课文中谁是“功臣”?谁是“祸首”?谁是谁的“王国”?]

⊙第三关:读好下列短句。

活泼而美丽的鹿

贪婪而凶残的狼

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

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教师引导学生留意每组短句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

⊙第四关:读通下列长句。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教师小结:连闯四关,四战四捷。良好的开端必然是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走进那片森林⊙

1.故事发生在凯巴伯森林。自从人类捕杀了六千多只狼以后,这儿成了鹿的王国。

出示: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2.轻声地读一读,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的自由呢?

(学生自由表达)

3.教师引导:是呀,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饿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困了可以……

[教师小结:总之,在这一自由王国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觉,可以毫无约束地生儿育女。]

4.于是,鹿的总数一下子就超过了十万只。

出示: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教师板书:超过了十万只]

5.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直观地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

⊙回忆一段往事⊙

1.可是20多年前,鹿可没有这么自由。[出示第一段话]自由地读一读,思考:20多年前,鹿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自由交流。)

2.教师小结:树虽然很绿,景色虽然很美,但是,鹿却很不安全。所以,整个森林只有大约四千只鹿。

[教师板书:大约四千只]

3.看课本中森林的插图:这就是昔日的森林

《狼和鹿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说说心里话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播放课件:大风车主题曲)我们的第一站是“说说心里话”。(播放课件:说说心里话栏目)

2.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你们有没有去植树呀?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去植树?

师总结:不仅仅是为了一片绿色,不仅仅是你们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你们在保护这一片可爱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保护地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3.小朋友,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二、我看见

1.小朋友,睁开眼吧,我们到达的第二站是“我看见”。(播放课件:我看见栏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森林景色)(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2.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猎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播入课件)

3.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的鹿在林间

的小鸟在

5.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三、挑战800

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站“挑战800”(播放课件:栏目)

1.挑战的项目一:找一找,读一读:

用你喜欢的去读一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捕杀前后有什么什么?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交流,比读,比评议)

2.挑战项目二:出示三个带引号的句子。

比理解,比朗读。

3.挑战项目三:读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比合作,比交流,比评议。

四、新闻袋袋裤

真是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次智慧的比拼,一次团体的抗衡。课前,教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事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把它放进“新闻袋袋裤”,好吗?“新闻袋袋裤”里也装着一些见闻,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出示资料)

五、奇思妙想

让我们再一次放飞想象,共同进入第五站“奇思妙想”。

狼和鹿的故事读完了,我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因为还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不明白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个知识和道理传输给更多的人。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

(生交流,师按要求分组练习,可分为故事小队、手抄报小队、演讲小队、宣传画小队、合唱队等)

指名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六、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本期的问题是: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由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抓住对比探究明理——《狼和鹿》第二课时说课与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鹿群的天敌,枪声响了25年,狼被杀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在毁灭。最后得出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道理。

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的主要教学思路是:先从整体入手,再以三组对比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体验明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为此,我准备分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比较,探究明理。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看、读、议、比中突破重点、难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下面我具体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课后的一些反思: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出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考虑,复习上堂课的学习内容,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设计了一个回答范围较为广泛的问题:“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9《狼和鹿》这篇课文,初步学习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自由畅谈初学收获。

(当这个问题提出后,一开始,同学们的反应并不热烈,但不一会儿,同学们的小手就都举起来了。有复述课文的,有谈对狼或鹿新的认识的,有说从《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狼和鹿》背景资料中了解到的信息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一下上公开课的紧张与拘束消失了大半,对上堂课的学习内容也有了一个较好的反馈。但因为同学们要说的太多,而我又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发言,所以这一段花的时间偏长了一些。)

二、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这是引导学生由文明理的关键。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兴趣是孩子们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畅谈之后,我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图及文,图文对照,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听,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二)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刨根问底,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进行第一组对比后,我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果不其然,第一组对比出示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然后主动地寻求着森林改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按“数字比较,深入探究”的设想展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

(在鹿群变化的前后比较这一块,我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四)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一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文章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主动举手回答的同学能较好地将内部语言外化加以表达,而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更是我应该关注的对象。)

三、扩展延伸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入《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这个网络平台,进一步了解关于狼和鹿及生态平衡的相关内容。

在整个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渡衔接较自然,所以三组对比各有侧重点但又并不孤立,学生探究森林状态的前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

另外,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再有就是在《狼和鹿》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又一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在《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这个网络平台上,学生从背景资料、拓展阅读中可以大量获取课文相关的资料,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现代教育媒体也是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的运用,避免了老师繁琐地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72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