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重要信息。教案的教学步骤应该合理,注重启发式教学。这里是一些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一
各位老师: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这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中透露着嘲笑和鄙视,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故事极具创意,从问题—冲突—解决都充满童趣的处理方式,故事描述小兔子由于个体差异而受到别人的嘲笑,于是它想尽种种办法让耳朵竖起来,其实是带出小伙伴们与小兔子之间的关系。小伙伴们不仅没有安慰小兔子,反而三番两次地嘲笑小兔子,于是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最后小兔子通过医生的点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并用很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结果反而受到了别的小伙伴的欢迎。这个故事和生活比较贴近,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这个故事同样也适合我们广大的家长和老师,读后发人深省。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认识的对待它。
2、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结合相关动词短句讲述故事情节。
3、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它。教学难点是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结合图片运用相关动词讲述故事情节。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耷拉一只耳朵的小兔子图片,教学图片一套,故事课件一套。角色头饰若干。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猜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兔子布布,伙伴们取笑你有一只耷拉着的耳朵,你会怎样?你会用什么方法让耷拉着的耳朵竖起来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猜测讨论法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而言语是幼儿学习阅读和检验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运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和课件直接获得印象。猜测讨论法是幼儿在讨论、猜测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迁移经验,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4、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耷拉着一只耳朵的小兔子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a、布布去找伙伴们玩,伙伴们是怎么对他的?他们怎么说的?(你的样子真滑稽,快把你的耳朵竖起来,你应该和我们一样才对。)b、布布的耳朵和伙伴们的不一样,所以大家都笑话他。如果你是布布,你会怎么想呢?还会怎么做?让幼儿猜猜说说让耳朵竖起来的方法。
(三)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兔子布布被伙伴们取笑的心情,使幼儿懂得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通过看课件的形式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小兔子有着一只耷拉着的'耳朵伙伴们应不应该取笑他?总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我们小朋友也有特别的地方,比如有的小朋友胖,有的小朋友个子很矮,但只有加强锻炼,多吃饭,不挑食,身体就会很健康,各自也会慢慢长高;我们看到一些有特别的小朋友也不应该笑话他们。
四、延伸活动:
分组:角色表演。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语言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教学反思:
《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这个活动,我设计的目标是涌过让幼儿理解故事,知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地方,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不应该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在活动中,我先是出示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图片,让幼儿观察,并与幼儿谈话,使幼儿知道布布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接着,我讲述故事,让幼儿边看边倾听,然后我与幼儿谈论,被小伙伴取笑的布布怎么样?最后让幼儿找找自己有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及小朋友身上特别的地方。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二
活动内容:
欣赏散文----------梦。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其语言和意境的美。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3、丰富词:披、逗。
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一座。
2、布娃娃一个。
3、配乐磁带、录音机各一。
活动指导: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做过的梦以及心里的感受。
2、出示娃娃“小妮妮”,引出散文名称,让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提问:(1)散文的名称叫什么?
(2)听了这篇散文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教师边操作立体教具,边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小妮妮梦见些什么?
4、让幼儿分段欣赏散文,并借助立体教具和提问引导幼儿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丰富有关词汇。
(2)欣赏第2段后提问:a、小妮妮梦见什么真美丽?(丰富词:披)。
b、小妮妮梦见什么真有趣?她为什么这样说?(启发幼儿想象小妮妮跳舞的形象,并做一做、说一说)。
c、小妮妮为什么咯咯地笑?(丰富词:逗)。
d、谁把小妮妮抱在怀里?让小妮妮听谁唱歌?
(3)欣赏第3段后提问:小妮妮梦醒了,镜子对她说什么?小妮妮怎么说?(结合幼儿回答,渗透热爱和珍惜生活的教育。)。
5、让幼儿第三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欣赏后启发幼儿想想,说说自己做过什么甜美的梦。
6、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散文,启发幼儿用适当的动作表现作品的内容。
7、活动结束。
附:散文。
梦
在梦里,我是这样甜蜜。一朵朵花儿,粉红粉红的,花瓣上闪着露珠,那就是我呀,是我,小妮妮。
暖暖的太阳给我披上金黄色的`舞衣,啊!真美丽!轻轻的风教会我跳舞,啊!真有趣!细细的雨给我快乐的沐浴,雨点儿逗得我身上痒痒的,真调皮!静静的大地真像我的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让我听小溪唱出来的歌曲。
我的梦醒了,镜子说:“你在笑呢,小妮妮。”我呀,在笑我的梦,它是真的,我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幸福的生活着,一切都象梦一样甜蜜。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三
1、欣赏云的变化,根据云的形状联想,发展想象力。
2、学习用适当的词汇和语句描述云的特征与变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1、白云纸偶、小鸟纸偶。
2、《美丽的天空》幼儿用书。
用适当的词汇和语句描述云的.特征和变化。
1、出示小鸟纸偶,讲述故事《谁在空中飘》。
2、向幼儿提问:
小鸟遇到谁了?(小白云)。
小鸟看到云像什么?(小鸟看到云像小羊、花朵和小马。)。
3、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上的云,记录所看到的云的形状,观察时提醒幼儿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
4、回班之后,请幼儿思考并表达:
你看到的白云像什么?(自由回答,例如花儿、小狗、绵羊。)。
欣赏这些云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回答。)。
白云会动吗?为什么?(风会把云吹动。)。
你想让白云带你到哪里去?(自由回答。)。
5、出示《美丽的天空》幼儿用书第2—3页,请幼儿欣赏云的不同形状,有时像一大片棉花,有时像绵阳身上的毛,有时像羽毛。
6、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云朵画出来,并把自己看到的白云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7、鼓励幼儿用“白云像……”说出对云的联想,例如:“白云像小鸟。”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四
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思考能力。
课件、纸笔、蓝色腊光纸。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2、谈话引出课题:
(1)你见过什么样的小船?
(2)海龟爷爷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小船,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
4、提问:
(1)哪些小动物?
(2)它们做的什么小船?
5、第二遍欣赏故事。
6、提问: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做什么小船?
7、幼儿动手绘画,贴在大图画纸上。
8、给作品取名字。
9、小朋友手拉手做小船出活动室。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名字的组成,知道自己的姓名的意义与独特性。
2、感受中国百家姓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写有幼儿姓名的卡片,并按顺序排列成5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寻找姓名的秘密。
1、寻找自己的名字。
师:你们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卡片,你们猜猜上面写了些什么啊。
幼:名字。
师: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请你们大声的告诉我,在第几行第几个,叫什么名字。
幼:……。
2、寻找姓名的特点。
师:我们大一班每个小朋友的姓名都是不一样的,那有谁可以告诉老师,都有哪些不同啊?
幼:字数、姓名组成等。
师:原来我们的姓名有三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有的第一个字一样,可是后面的又不一样了。
二、寻找姓的特点。
1、了解姓名的`组成。
师:那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我们怎么称呼他呀?
幼:姓。
师:那剩下的是什么啊?
幼:名。
2、了解姓氏的特点。
师:原来我们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那你们知道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吗?(提示:xxx为什么姓x,yyy为什么姓y)。
幼:因为爸爸姓xx。
师:那能用妈妈的姓吗?
幼:能/不能。
师:其实,我们可以用爸爸的姓也可以用妈妈的,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是用爸爸的姓的。
可是,老师有个问题了,我们的姓可不可以随便改啊?
幼:能/不能(提问原因)。
3、认识其他的姓氏。
幼:金、陈、谢、薛、苏、许、钱、赵、孙、章…..
三、说说名字的含义。
幼:…….
幼:喜欢/不喜欢(提问原因)。
活动反思:
1、在寻找名字特点的这一阶段,花了较长的时间,对于名字的字数不同这一区别幼儿始终没有讲出来,作为教师,应在这个时候进行提问,引出这一区别。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两个名字,让幼儿说出不同。
2、对于姓是跟父亲还是母亲这一敏感话题停留时间过长。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情与手势语的运用不够,比较生硬。
4、对于幼儿回答的反馈不够,对于幼儿的回答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表扬,活跃幼儿的思维。
5、在本次教学完成后,可以出示百家姓,作为活动延伸,使得整个活动更为完整。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六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旋律,体味乐曲中那清新愉悦的大自然气息。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随乐表演的乐趣。
1。小精灵图片、。
2。《森林狂想曲》vcd碟片。
1。初次欣赏乐曲,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奇妙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播放音乐)孩子边倾听边轻声讨论听到了什么声音?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一般需要孩子安静地倾听。老师根据音乐风格适当用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司以吸引孩子关注音乐、倾听音乐、体会音乐。)。
(2)师: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小水滴滴答滴答的声音,猫头鹰、小蝙蝠的`声音……。)。
(3)师:听到这段音乐后,你想干什么?(想去跳舞,想像小鸟一样飞,想去划船……)。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魔仙棒,他想和你们做游戏,听好了,它想请你们看着他的样子,挺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动动你的身体。
(1)师:告诉我,刚刚听着音乐,看着魔棒,摆动身体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开心、美丽、优美、快乐、抒情)(老师试图通过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再次感受音乐。精心创编的、与音乐风格相吻合的游戏能使孩子感觉新鲜有趣。又能始终沉浸在音乐中,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加深印象。)。
(1)师:(神秘地)咦,音乐把谁也吸引过来了呢?
出示动态小精灵(如图1、图2)。
师:小精灵在干什么?(跳舞。)。
师:它们是怎样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孩子自由模仿动作。)。
(2)师:小精灵,随着音乐跳起了舞。
(在音乐旋律中欣赏并连贯地模仿小精灵的舞蹈。)。
(3)师:刚才,你们跟着画面跳舞时是不是随便跳的呢?(不是)那是怎么样的呢?(有节奏的,一会慢,一会快)。
(4)师: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快我们跟着音乐再来跳一次。
小结,对了,前边的两句是慢动作,后边的两句是快动作。而且,在一个乐句中跳了两个慢动作,四个快动作。分两组,一组随音乐跳慢动作,另一组跳快动作。
(1)小精灵要去参加森林舞会了,它想让小朋友和它一起去,你们愿意吗?可是小精灵说了,它不想和你们跳同样的舞,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跳出和小精灵不同的舞蹈呢?(选出四个小朋友随着音乐跳舞)。
(2)时装秀表演。
要求:请小朋友上台来轮流摆不同的造型听着音乐跟着节奏轮流做不同的动作。
结束。
晚会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摆出不同的造型面向老师。
这节活动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但是整节活动下来感觉孩子们有点蒙,不是我预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戏时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感受乐曲得快慢这是重点反复听了几遍跟不上节奏。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可以慢慢的初步跟着音乐的变换做出不同的动作了。在幼儿还不很熟练的情况下第四环节时装秀表演以失败告终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个难度但没想到音乐快幼儿变换不办动作都是匆匆地就过去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评课活动中,我设计的这节活动第一个目标没有完成。导入太长,幼儿没有掌握重难点,整节活动没有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希望老师给我指点一下。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七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引导幼儿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从优美的童话作品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是语言活动的目的之一。快乐是幼儿最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但快乐的涵义是广泛的。中班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正是让小朋友从神奇、优美的童话故事里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1、理解并欣赏作品,了解小花籽寻找快乐的经历。初步学习句式:“快乐,快乐,我给大家××,大家喜欢我。”
2、参与谈话活动,乐于在集体面前大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快乐。
3、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会得到快乐的道理。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1、根据故事内容制成幻灯片、影屏展示台。
2、每人一个汉字小花籽头饰。
3、字卡: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青蛙、雪山、大河、草原。
(一)幼儿带着头饰随音乐“蝴蝶找花”入场。
(二)教师出示小花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小花籽的故事。”
(三)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问:
1、故事中的小花籽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做什么?(出示字卡“快乐”)。
2、你们知道什么叫快乐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四)播放幻灯片,再次欣赏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问:
1、小花籽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要求幼儿用作品中的语言连贯地回答,拿着字卡分别学说角色的对话)。
2、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在讨论中让幼儿懂得,因为它们为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欢他们,所以它们感到快乐)。
(五)学习角色对话。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说的话吧。请拿出字卡,说说字卡上的宝宝的话,然后再与你旁边的朋友交换着再说一说。
幼儿说角色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
1、小花籽最后找到快乐了吗?它是怎样做的?
2、小花籽是有谁帮忙的?它们飘过哪些地方?(出示字卡:大河、草原、雪山,幼儿回答后,并找相应字卡)。
3、小花籽最后在哪儿留下来了,为什么?(结合字卡进行)。
4、教师小结:小花籽知道只有为大家做好事,大家才会喜欢它,自己才会得到快乐。
过渡语:现在我们完整地听完这个故事,然后告诉我你们感到快乐的`事。
(八)结合课件,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谈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加深对快乐含义的理解。
(九)教师讲评,请每个小朋友戴上头饰扮演小花籽,去询问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是否快乐,鼓励幼儿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师:那我们一起去问问幼儿园里的老师们是否快乐吧。来,我们出发吧。
幼儿随音乐退场。
快乐是幼儿最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但快乐的涵义是广泛的。中班的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在很多时候,往往都只想到自己,而忽视了别人,而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种体验对于幼儿的成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我选择了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虽然这个教材比较老了,但是这个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寻找快乐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又通过生动、有趣的角色对话,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感情,最终让幼儿升华到懂得为大家服务,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境界。
我在课前自己制作了《小花籽找快乐》的ppt课件,将整个故事融合进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由于课件的图片比较鲜艳、生动,所以观赏课件更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宽松的语言氛围,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学说并表演故事对话,让幼儿多说,敢说,乐说,发展幼儿的思维,又通过表达自己的快乐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懂得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努力在幼儿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一、目标的达成度。
在分析教材和幼儿发展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目标,目标比较具体、明确,符合幼儿的发展。活动后觉得知识、能力这二个方面的目标幼儿都能达成,最后的情感目标在我的多次引导下孩子终于能意识到,所以最后的目标也是基本完成。
二、活动重难点的突破。
《小花籽找快乐》的故事中,引导幼儿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感受,是这个故事具有独特审美教育价值之处,同时也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活动环节的设计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小花籽找快乐》的故事中,引导幼儿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感受,是这个故事具有独特审美教育价值之处,同时也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活动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第一层次:初步熟悉理解作品。在分析教材时将故事分为两个部分讲述,更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作品,首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知道太阳、小鸟、蜜蜂和青蛙快乐的原因。然后启发幼儿动脑思考帮助小花籽寻找快乐,这对讲故事的第二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发幼儿继续想听故事的愿望,我想的寻找快乐的方法与故事中的方法一样吗?在讲完故事的后半部分后提问“小花籽找到快乐了吗?它是怎么找到快乐的?”帮助幼儿理解小花籽找到快乐的经过。
第二层次,进一步理解作品,体验情感。通过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进行角色扮演,重点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在扮演太阳、小鸟、蜜蜂和青蛙的过程中体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情感。
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自己为什么快乐?将故事中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以及小花籽快乐的体验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充分表达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快乐,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做到了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又扩展、提升幼儿的经验。幼儿对快乐的理解是不同的,爸爸妈妈带我玩、玩玩具,这些都是快乐,这些快乐与故事中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幼儿在充分表达帮助别人获得快乐的同时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了提升,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到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能很好地进行描述,孩子们没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而此时,教师没能通过表情、动作等让幼儿感受快乐,使得孩子们只能停留在童话故事的欣赏理解中,而不能很好地将故事中的“快乐”迁移到生活中来。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次组织的语言活动只是语言教育的一种途径,今后需要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八
设计意图:
铅笔盒——是幼儿生活中常用的学习用具,它具有设计巧妙、拿取方便的特点,而且铅笔盒上面的图画丰富有趣,能引起幼儿联想,扩散幼儿思维,因此,我们以铅笔盒为素材,精心设计了本次语言讲述活动——“铅笔盒上的故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讲述、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乐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铅笔盒上的图画,通过想象,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2、通过讲述活动和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乐于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铅笔盒,布置铅笔盒展销会会场。
2、幼儿课前设计制作购物券若干。
3、投影仪与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参观铅笔盒展销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嘿,小朋友,铅笔盒展销会开始了,我们一起到里面参观吧。”
2、交代参观要求,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铅笔盒。
二、教师引入课题。
师:“这些好看的铅笔盒里,每个都藏着动听而美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投影仪展示铅笔画面,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三、幼儿观察、想象,讲述铅笔盒上的故事。
师:“你们也想为铅笔盒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吗?请你认真观察铅笔盒上的图画,想一想,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1.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铅笔盒上的图画展开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讲述自编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字编故事,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四、推销铅笔盒。
师:“展销活动开始啦!学派台,把我们的铅笔盒介绍给客人吧!”幼儿邀请客人参观并向他们推销铅笔盒。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推销活动可成功啦,卖出了好多铅笔盒。我们大家一起去庆祝吧!”播放欢快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活动方案重点是让幼儿学会做有礼貌的小客人,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富有时代感、实际性、活泼有趣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在组织活动中,贯彻师生同构的原则,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情境进行观察、想象、思考、探索、发现、以促进幼儿智能发展,让幼儿说出表演中用到的礼貌用语,并练习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设计本活动又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九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的方法,初步感受作品的意境,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
2、尝试画出这一类藤蔓植物,并运用已有经验画出作品。
3、能独立完成一幅作品,体验绘画的乐趣。
知识准备:幼儿接触过这些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有一定的毛笔作画的经验。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笔、墨、纸等作画材料。
一、欣赏三幅画有藤蔓植物的国画,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农舍秋韵]:画上有什么?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鸭趣]: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二、通过观察,归纳了解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那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呢?叶子怎么画呢?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从而感知藤蔓的走势)。
三、进一步欣赏其他有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四、创作、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藤蔓植物这个是系列活动中的最后两个总结之一,是我们之前开展了系列活动_单个课题(丝瓜。葫芦。串窜花。葡萄。扁豆等)的基础上的通过欣赏齐白石等名家的这些系列藤蔓名花,让幼儿感受藤蔓植物的精髓_藤蔓在画面中的作用以及画法。
这个活动是之前的吴老师上过的,孔起英教授提出了修改,在次基础只上,我和吴晨老师重新修改。设计的在引导幼儿欣赏画面的意境的同时,引导幼儿关注每幅画面上的植物的共同的_藤蔓。通过利用隐去叶,果实等的只剩下藤的两幅画,使幼儿对比了解藤的走势以及画法,细细的藤可以用毛笔宝宝画,粗粗的藤用毛笔妈妈画,枯藤是快快的画。
通过欣赏六幅作品以后再让幼儿进行创作,幼儿兴趣很高。,所有的幼儿都画出了两种以上的藤蔓植物组合的作品。有两名幼儿画出了三种以上的藤蔓植物。孩子们的画面非常丰富,只是虽然大家的作品上都画了藤蔓,可是对于藤蔓的走势还是不了解,比较牵强。这个问题可以试试让幼儿先画藤,再在藤的上面画叶子和果实。这样可能能解决画面的布局和藤蔓的走势。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
1、欣赏和熟悉歌曲《小白船》,感受3/4拍的音乐节奏,并会演唱歌曲。
2、在听听、画画、唱唱、跳跳的系列活动中,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1、录音机、音乐录音带。
2、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1、听音乐旋律,进场。
2、边听边想,“听这首曲子时感觉怎么样?想到了什么?”
3、边听边表演,“听着音乐,把想到的用动作表演出来。”
1、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边欣赏歌曲若干遍,边画出歌曲情境,“把听到的`用笔画出来,好吗?”
1、边欣赏绘画作品,边学习演唱歌曲。
2、分声部演唱歌曲(运用衬词“呜”“啊”等)。
3、欣赏分声部演唱的音乐作品《小白船》(黑鸭子组合演唱)。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故事、外出参观、走访等活动,了解陈爷爷小时候参加革命时的事情,激发幼儿对陈爷爷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2、让幼儿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环境创设:
故事,外出参观。
重点与难点:
激发幼儿热爱和崇敬陈爷爷。
活动过程:
1.出示陈爷爷的相片,知道陈爷爷不但是家乡练塘的骄傲,也是中国的一代伟人。
2.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陈爷爷的'故事。
3.教师讲述陈爷爷的故事。
二、观看录像。
讨论:陈爷爷长大后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长大了要做怎么样的人?
三、参观陈纪念馆。
1.谈话交流,说说小朋友还想知道陈爷爷的什么事情。
2.参观陈纪念馆,让幼儿更多地了解陈爷爷参加革命工作和在练塘生活的那些事情。
3.参观后交流。
四、参观颜安小学。
1.提问导入:陈爷爷小时候在哪里上学的?
2.参观颜安小学,重点参观陈爷爷坐过的教师。
3.参观后讨论:陈爷爷小时候是一个什么呀的学生?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二
1、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幼儿观察故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3、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活动准备】。
耷拉着耳朵的兔子物偶一个,故事中出现的各种情节画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物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只小兔子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有什么不同?
2、展开: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完整地讲述一遍。
师:布布有一只耷拉着的耳朵伙伴们应不应该取笑它?(幼回答)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我们小朋友也有特别的地方,比如有的小朋友胖,有的小朋友矮。但只要多运动,不挑食,身体就会健健康康的。我们看到一些特别的小朋友,也不应该笑话他们。
活动延伸: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
故事内容: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兔子,雄的'、雌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聪明的、愚笨的·······不过所有的兔子一对竖着的长耳朵。可小兔子布布有点特别,他的右耳朵一直耷拉着,怎么也竖不起来。布布找小伙伴们玩,小伙伴们笑他:“你的样子真滑稽,快把你的耳朵竖起来,你应该和我们一样才对。”
布布一心想竖耳朵。他倒挂在树枝上,而富哦倒是直了,可他总不能一辈子都挂在树上吧。布布干脆把耳朵遮起来,他把奶奶烧汤的锅子戴在头上,小伙伴们看到他的怪样子笑得更厉害了。布布又在耳朵上插了根胡萝卜让耳朵竖起来,小伙伴们问:“可以咬一口你耳朵里的胡萝卜吗?”布布把小树枝和耳朵捆在一起,让耳朵竖起来。他还用氢气球绑着耳朵,让耳朵竖起来。气球在布布的头上飘呀飘,小伙伴们笑得在地上打起滚来。
布布想明白了,他又回到了小伙伴们中间。小伙伴们说:“我们在等着你呢,今天你的耳朵怎么没有新鲜的游戏了呢?”布布说:“你们有胡萝卜吗?我们来玩个游戏吧。”他让小伙伴们把胡萝卜都吊在自己的右耳朵上。瞧,这下小兔们的每只右耳朵都耷拉下来了,多好玩呀。而笑得最开心的是布布,他再也不为自己的耳朵苦恼了。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三
在一个大森林里,一条小溪唱着歌,欢快地向前流去,她们看见了美丽的花儿,绿荫荫的树木,还有两边陡峭的石壁。
流着,流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堵住了小溪的去路。小溪说:“石头哥哥,请让一让,我们要过去。”
“哼!这里是走不通的,你们快回去吧!”石头傲慢地说。
“不,石头哥哥,我们要奔向远方,投进大海母亲的怀抱。”面对困难,小溪毫不退缩。
“小东西,我再告诉你一遍,这里是走不通的!要走就快绕道吧!”石头气势汹汹地说。
小溪想了想,知道和石头说再多的好话也没用,于是,就召集伙伴们说:“来,我们手挽着手,一起向前冲吧!”说完,她们聚集在一块儿,齐心协力向石头涌去。可是,她们被石头无情地撞得粉碎。
石头哈哈大笑道:“自不量力的东西,想来撞我?哼!被我撕成碎片了吧?”
石头目瞪口呆地望着远去的溪水,它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强大,却阻挡不了柔弱的小溪的去路。
石头也永远不会明白:柔弱只是小溪的外表,她们的内心却是格外的坚强,所以面对强大的对手,才会如此坚韧不拔,永不言败!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四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1、 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2、 结合图谱,感知音乐的性质,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
3、 使幼儿初步感知aba三段体曲式结构,尝试用“包饺子”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教师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
2、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饱饺子,知道包饺子的基本步骤。
1、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那饺子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图片。教师:“首先,要擀饺子皮;接着包馅;最后煮饺子。一共有几个步骤?”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找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找一找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包饺子该怎么包吗?第一步是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第一遍。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呢?你们想把身体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2)听第一段音乐做擀饺子皮的动作。
3、欣赏第二段音乐。
(2)听第二段音乐做包馅的动作。(提出要求)
4、欣赏第三段音乐。
(1)欣赏第三段音乐第一遍。
(2)听第三段音乐做煮饺子的动作。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分段感悟,在音乐们的引领下进行创编动作。作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这为动作创编提供了帮助,很多幼儿都能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出源于生活,源于幼儿的包饺子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乐中,让幼儿表现饺子在水里的动作,才发现南方的幼儿还是缺少一定经验,没有背景,没有看到饺子放在水里煮的样子,很难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说到了吃,拿筷子夹出来,吃。整体上,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教师就做提炼指导,以幼儿为主的共同创编满足了幼儿创造表达的愿望四、两两合作、充分表现、快乐体验)
1、让我们听着完整的音乐来包饺子吧。(听音乐做完整的包饺子动作),教师提问回顾包饺子的三个步骤。
2、第二遍幼儿完整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在音乐中感悟的动作用于音乐表演中,让相互的合作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一个表现的平台,让幼儿在热情活跃的情境中尽情地体验,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幼儿们都非常愿意在音乐下,跟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地进行表演。两两的合作表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案的设计时,跟师父就在反复琢磨到底是先教师示范,还是幼儿自主表演,最后,还是觉得幼儿的自主学习比较重要,就决定采用先让幼儿自己商量,自主地两两合作表演,教师提炼幼儿优秀的地方,集体模仿学习下,幼儿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特定地去示范,只是孩子们在下面做,老师和一个幼儿在前面做,可能教师的随意表演,动作也不夸张,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孩子们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别好,也怕时间的来不及,教师也没有再示范表演,而是采取了另一策略,让幼儿自主表演,反而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起劲,很投入,相信没有体验到合作表演的快乐,但感受了音乐表演的快乐。)
1、在包饺子音乐的帮助下,我们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包饺子,我们包的饺子味道也特别好!你们真棒!
2、这段包饺子的音乐有一个很喜庆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们把包好了的饺子送给伙伴们去吃吧!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五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一、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秉承艺术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论,我先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然后再通过动作、表情来猜歌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歌词,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记住歌词。再通过提问,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本次活动的环节来看,孩子们学得还是可以的,但由于借班上课,幼儿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六
目标:
1、初步感受桥的外形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2、欣赏桥的造型美,体验写生的乐趣。
准备:
幼儿园附近安全的便于幼儿观察的.桥,画板、图画纸、笔。
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趣。
二、提出去附近观察桥的要求。
三、实地观察桥的形状结构及组成部分。
四、引导幼儿选择角度参与写生。
五、与桥合影延伸:引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有内容。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不同情趣,感受故事人物心情的变化。
2、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感和想象中的音乐形象。
3、通过倾听故事和表演故事,体验对朋友的爱,在舞蹈中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幸福感快乐感。
活动准备:
1、ppt:一栋房子背景图、灰老鼠;
2、《加沃特舞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去郊游》进场。
教师:“小朋友早上好!今天有个好朋友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出发吧~!
二、基本部分。
(一)《加沃特乐曲》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趣。
小老鼠:(唱)你好你好,小朋友们好!
幼:(唱)你好你好,小灰老鼠好!
小老鼠:欢迎你们来到我家做客,我是一只爱唱歌爱跳舞的小老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乐曲,想请你们和我一起分享,好吗?那你们一定要仔细听哦,一会我可要考考你们的。
小老鼠:小朋友们,听完乐曲了,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心情怎么样?
小老鼠:奇怪了?为什么有的地方听过去开心,有的却不开心呢?
2、分段欣赏乐曲,感受每段乐曲的不同情趣,尝试用动作来表现。
小老鼠:这段感觉怎么样?为什么?听到这段音乐你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情?(a)。
小老鼠:这段感觉怎么样?为什么?听到这段音乐你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情?(b)。
小老鼠:原来是因为音乐节奏的快慢。所以听起来有的地方觉得开心,有的地方觉得不开心。你们真聪明。
3、分段欣赏乐曲,感受每段乐曲的不同情趣,尝试用动作来表现。
小老鼠:这段音乐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老鼠:这段音乐你又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老鼠:这段音乐和第几段一样。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倾听《小灰老鼠故事》进行表演。
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与音乐的`关系。
小老鼠:小朋友真了不起,想象了那么多关于我的故事,而且编了这么多动作,都不一样,说明你们很会动脑筋,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小灰老鼠和朋友跳舞(a)——朋友走了一个人觉得无聊(b)——焦急的盼望它的朋友到来一起跳舞(a)。
2、故事里讲了件什么事情?
3、听音乐分辨故事情节。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进行故事表演,让我们用以前学过的小老鼠动作来表演故事吧。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八
在一个大森林里,一条小溪唱着歌,欢快地向前流去,她们看见了美丽的花儿,绿荫荫的树木,还有两边陡峭的石壁。
流着,流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堵住了小溪的去路。小溪说:“石头哥哥,请让一让,我们要过去。”
“哼!这里是走不通的,你们快回去吧!”石头傲慢地说。
“不,石头哥哥,我们要奔向远方,投进大海母亲的怀抱。”面对困难,小溪毫不退缩。
“小东西,我再告诉你一遍,这里是走不通的!要走就快绕道吧!”石头气势汹汹地说。
小溪想了想,知道和石头说再多的好话也没用,于是,就召集伙伴们说:“来,我们手挽着手,一起向前冲吧!”说完,她们聚集在一块儿,齐心协力向石头涌去。可是,她们被石头无情地撞得粉碎。
石头哈哈大笑道:“自不量力的东西,想来撞我?哼!被我撕成碎片了吧?”
石头目瞪口呆地望着远去的溪水,它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强大,却阻挡不了柔弱的小溪的去路。
石头也永远不会明白:柔弱只是小溪的外表,她们的内心却是格外的坚强,所以面对强大的对手,才会如此坚韧不拔,永不言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十九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找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找一找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二十
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音乐游戏则是反映幼儿的生活和他们的情趣,在幼儿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好及动作特点,积累起来加以提炼,反映幼儿生活。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音乐游戏《谁是国王》是我班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几次的游戏后,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游戏规则,如何使孩子在游戏中玩得更加尽兴,我设计了这堂音乐游戏《谁是国王》,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创编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有节奏的表现出来。整个活动,充分的尊重、信任孩子,让孩子独立、自主的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做一名孩子的引导者,根据节奏的变化引导幼儿,使幼儿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也能按照规则开展游戏。
1.掌握音乐的节奏,创编多种动作来表现歌曲。
2.在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提升游戏难度。
3.尝试以观察、模仿以及相互关注的方式进行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物质材料准备:
1.音乐《最炫民族风》
2.幼儿围圈坐知识
经验准备:
幼儿已玩过《谁是国王》游戏
一、熟悉乐曲,感受节奏
1.欣赏音乐,感知节奏"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跟着这首音乐一起打下节奏。"
2.分析音乐,提炼节奏"你在这首歌曲里找到了哪些节奏?"
二、创编动作,表现节奏
1.自主表现
2.同伴学习
3.自由表演
三、迁移经验,开展游戏
1.讲评要求"我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玩《谁是国王》的游戏,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下新版的《谁是国王》游戏,要求国王在玩游戏的时候能根据我的音乐节奏来做动作。"
2.尝试游戏
3.完整游戏
四、小组创编,提升游戏
1.分组讨论,完成创编"小朋友对这个游戏已经非常的得心应手了,我要给他增加点难度,我要把小朋友分成3组讨论,根据我的音乐创编国王的动作,你的动作必须根据我的音乐节奏来创编"。
2.共同表现,结束游戏
小百科:国王,中国古代称诸侯封地为国,一国之长称王。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二十一
教材简解: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成为诸多教学法中学习音乐的入手点。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培训,接触的都是节奏音乐,回来以后在孩子们中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其中就有将儿歌填入节奏中进行游戏的,学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动,我有意将蔬菜的名字填入节奏谱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语言中包含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词组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
2、尝试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3、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
难点: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设计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蔬菜又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于是尝试着将蔬菜名填入节奏谱,通过"老师要办一个蔬菜大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汤"为由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在主题《秋的畅想》实施过程中,有一次在带领孩子们外出参观菜场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注的便是鲜灵灵的蔬菜了,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认认说说中积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称的初步经验。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得最多是自己吃过的蔬菜,从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特别是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节奏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就设计了《蔬菜汤》这一活动。
一、"买菜"导入活动。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
四、谁是"小馋猫"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买菜"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要办一个蔬菜大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买菜吗?"幼儿随教师边唱买菜歌进场。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刚才我们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谁来说说买了哪些菜?(教师出示,幼儿说出蔬菜名称。)
2、教师选择四样蔬菜放在前面,引导孩子分别为这四样蔬菜设计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或词组,并组成节奏。
3、孩子们伴随身体打击乐念读三遍整个蔬菜节奏组合。然后教师交换图片的位置请幼儿增加难度尝试。
(1)按照图片的摆放幼儿跟读三遍。边读边拍手。
"煮蔬菜汤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汤就煮好了。我们来试一试。
(2)交换图片顺序
1、幼儿分组,选小组长。
2、自由讨论5分钟。
3、游戏:到谁家做客。
四、谁是"小馋猫"
1、(身体转向老师),教师讲述故事;"老师这汤闻起来太好喝了,一个小朋友还没吃饱,于是他来到老师这儿偷吃了一个xx幼儿随老师念读新节奏。空的地方用手摊开表示。以此类推吃点2个、3个、4个。
五、放松活动"小星星"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二十二
1、体验与同伴相互分享的快乐。
2、能大胆想像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3、了解作家用点和线进行创作的作画风格。
制作ppt课件,三张大画纸、树枝、小汽车、矿泉水瓶子、各种水粉颜料,抹布,音乐。
(一)体验活动:拉铃铛球。
2、老师和幼儿拉铃铛球,并引导幼儿观察拉小球时走过的路留下的线。师:小朋友看看地上变出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直直的,弯弯的,长长的,短短的)。
3、师:小朋友,我看见你们玩的时候很开心,你刚才是跟谁一起玩的?
4、教师小结:原来跟小朋友一起分享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二)欣赏活动。
1、整体欣赏,初步感知画面。
(让幼儿捂住眼睛)师:你看见图画上有什么?
2、分层欣赏,深入解析画面。
(1)师:图画中有什么颜色?有什么线条?(直线、弧线……)线条是怎样的?(直直的、弯弯的……)它们在干什么?像什么?(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直直的,弯弯的,长长的,短短的线条)。
(2)幼儿通过欣赏画中的点、线与色彩,感受滴洒画的趣味性。
3、整体欣赏,提升画面感受。
(1)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2)师:这么多颜色、点和线条组合在一起,就象我们刚才和小朋友一起拉铃铛球变出的线宝宝一样,大家一起快乐的做着游戏。你们看……(引出故事)。
(3)教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作品,并让幼儿模仿点和线“游戏”的动作。
4、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与作者。
(1)介绍作者。
师:小朋友,你猜这幅画是谁画的?这幅画是美国的一个叫波洛克的爷爷画的。
(2)介绍滴洒画的特点。
师:这个画家爷爷好特别哦,他很少用画笔画画,他喜欢把画纸铺在地上,自己就站在纸的四周,用罐子、瓶子、树枝、沙子等等的工具把颜料洒在画纸上,就能画出这么多有趣的点宝宝和线宝宝一起快乐的游戏了。
(3)欣赏更多的滴洒画。
(4)了解作品名称。
师:波洛克爷爷还喜欢用数字给自己画的画取名字,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一幅就叫做《第18号》。
(三)幼儿创作。
1、师:小朋友,我们身边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来画画的呢?
2、师:今天我们也来象波洛克爷爷一样,不用画笔,用身边的各种材料画自己的开心的事情。
3、要求:a。挑选自己需要的工具来创作。b、在创作的时候,请大家小心,不要弄脏衣服。
(四)评价作品。
(五)情感提升。
师: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画画的时候真开心,只要我们能懂得与好朋友分享,就能获得更多的开心和快乐!
大班故事欣赏教案篇二十三
1、想象乐曲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感受a段的悠闲和b段的欢快情绪,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美。
1、背景图一幅,牧童教具,记号笔一支。
2、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一幅)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呀?
看了这幅图心里有什么感觉?
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玩玩?
看,已经有人去了。(出示牧童教具)他们是谁呀?
美丽的春天来了,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两个小牧童倒骑在牛背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身边的美景,他们高兴地吹起了短笛,你们听。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牧童短笛》。
师:听了有什么感觉?
这首曲子从头到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2、分段欣赏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想一想这时小牧童们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样吹笛的呢?这里面还藏着一个秘密,请小朋友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2)再次欣赏第一段音乐。(师操作牧童教具)
师:谁发现秘密了,他们是怎样吹笛的?(用线条记录在小路上)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幼儿分成两组,听第一段音乐自由表演。
(4)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听了感觉怎样?
想想看,小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他们会玩些什么呢?谁来学一学?
(5)再次欣赏第二段音乐,个别幼儿学做小牧童表演。
(6)集体听第二段音乐表演。
(7)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3、理解乐曲结构。
师: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
(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
4、给乐曲取名字。
师:这么好听的曲子,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呢?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小乡村,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我们就叫它《牧童短笛》吧。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江南的美景吗?你们觉得在我们的家乡,哪里最美?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小牧童,到美丽的乡间去走一走、玩一玩。
(师生集体听音乐表演动作,出教室。)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3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