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热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6:01:14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热门19篇)
时间:2023-12-03 06:01:14     小编:飞雪

"在生活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改进自己。"总结的内容要具体、明确,避免空泛和概念不清的描述。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一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基于gis的县域耕地分等研究。

房地产行业监管中的电子政务。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选择。

基于经济增长的耕地非农化收敛性研究。

丹江口市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在农用地分等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基于遥感的耕地预警和植被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投资可行性评价研究。

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

近2017年来西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及其趋势分析。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二

房地产行业监管中的电子政务。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选择。

基于经济增长的耕地非农化收敛性研究。

丹江口市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在农用地分等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基于遥感的耕地预警和植被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投资可行性评价研究。

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

近2017年来西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及其趋势分析。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三

一、首先要摒弃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

不论是解放以前或是解放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人口、粮食问题的压力下,兵团经历了多次大规模开荒的时期,农业的重点由南疆拓展到了北疆,耕地由山前平原延伸到沙漠边缘,大规模的林地、草地、湿地被改造成了耕地,历史的变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总认为兵团的开发就是开荒,就是扩大农业的规模,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一些政府部门立即提出大开荒的应对方略。继后中央相继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和重视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后,才初步克服了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但远没有达到摒弃这一理念的境界,在考虑新疆兵团的发展思路时,总是念念不忘开荒,甚至还把开荒作为今后大开发的重点,把扩大农地规模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用地发展的研究则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这种传统观念必须尽快扭转。

二、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

三、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

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1、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

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大众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认识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忽视生态效益,只求索取,不讲投入,掠夺式利用,将加剧地力退化和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土地不仅是财富之母,更是民生之本。要积极转变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用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年度计划管理,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使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衔接。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规划引导与成片开发,标准引导与保证质量作为结构调整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3、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把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上升为法律行为,对任何破坏土地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提高违规成本。

4、严把用地审批关,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5、完善供地政策和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占用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进一步细化各业用地标准,严格按标准供地。

6、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为:挖掘耕地资源潜力,加强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等级。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四

1、耕地是红线,法律是底线,管理是防线。

2、土地是生存之基,节地是兴民之本。

3、珍惜资源靠你靠我,节约用地利国利民。

4、节约用地始于心,保护耕地践于行。

5、一分土地,百分珍惜。

6、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7、土地哺育你我他,珍惜善用靠大家。

8、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9、保护土地千秋业,珍惜资源万代兴。

10、今天不替耕地忧,明天要为粮食愁。

11、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12、规划用地、利国利民。

13、用地要规划、规划促发展。

14、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妥善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手段。

16、决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各项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

18、科学规划、合理用地。

19、严肃土地执法、维护规划权威。

20、严格执行规划、实施用途管制。

2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2、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

23、大力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24、严格土地登记,明确土地权属。

25、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26、节约用地,珍惜资源。

27、建设稳定、公平、安全的.土地市场。

28、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土地资产。

29、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30、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

33、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34、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

35、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36、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7、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

38、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39、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40、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1、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科学发展;

42、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43、大力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4、加强土地督察,依法管地用地;

45、严格土地执法,打击违法用地;

46、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47、建设一个稳定,公平,安全的土地市场。

48、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重要资产。

49、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50、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五

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基于gis的县域耕地分等研究。

房地产行业监管中的电子政务。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选择。

基于经济增长的耕地非农化收敛性研究。

丹江口市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在农用地分等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基于遥感的耕地预警和植被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投资可行性评价研究。

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

近2017年来西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及其趋势分析。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六

房地产行业监管中的电子政务。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选择。

基于经济增长的耕地非农化收敛性研究。

丹江口市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在农用地分等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基于遥感的耕地预警和植被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投资可行性评价研究。

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

近2017年来西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及其趋势分析。

宜章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辽东湾北岸岸线变迁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自然资源管理及其变化。

我国外资并购准入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地籍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分析。

基于遗传方法的多光谱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基于com技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城市公益性建设项目土地回购制度研究。

泰安市岩溶塌陷机理及监测预报研究。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算法研究。

喀斯特山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研究。

基于gis的潜江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农用地分等研究。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目标信号模拟技术的初步研究。

本溪市数字土地总体设计与网络信息发布系统的实现。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天津市河东区土地开发利用及规划研究。

电子政务及其在房地产监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arcview的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

基于vb的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我国社会主义土地的公有性及其管理。

多目标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规划方法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图斑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与更新。

基于3s的龙口市土地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分析与应用研究。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七

在这样的条件下,顾客自我服务和出口处统一付款的超市也就应运而生。随着超市的发展,连锁超市作为零售业超市经营的一种先进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整体上来说,连锁超市是我国零售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零售业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零售业连锁超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对外内外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的对比研究,从中发现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的差距,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其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分析比较中外零售业连锁超市,我们首先应当对连锁超市有关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这也是进一步探讨问题的基础。

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目前连锁超市是我国零售业中的生力军。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链条逐步形成,食品超市中生鲜食品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加,并达到规范化的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型综合超市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部分食品超市也将会发展成大型综合超市,这一业态将会成为中国零售业中的主导业态。

超市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低价带来的薄利多销。低价最主要是靠大批量采购和大量销售的规模化取得的,这种规模化是单体超市难以达到的,因此应运而生的就是连锁经营。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超市都采用连锁经营和中国的连锁店是由超市所首创的原因。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八

abstract7。

目次9-11。

1.1.2高新产业比例扩大与电能质量偏低的矛盾12。

2.2.2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调度32。

2.2.4可再生能源的储能配置及调度方案34。

2.3.2潮流计算中可再生能源的处理方法36。

2.4.1放射状结构的直流配电网38。

3.2.1换流站与变电站的'造价47。

3.2.2直流电缆与交流电缆的造价47。

3.2.4直流变压器与交流变压器的造价48。

3.3.1各类换流器的传输效率50。

3.3.2直流电缆与交流电缆的传输效率50。

4.1.3交流电源接口换流器配置的目标函数58。

5.1全文小结70。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九

4)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

5)我国经济型酒店生存发展状况分析。

6)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

7)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

8)论酒店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9)论酒店的.品牌策略。

10)中国饭店业文化竞争评析。

11)浅析饭店婚宴产品的组合开发。

12)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13)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14)提高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15)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思考。

16)我国酒店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

17)市场营销观念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8)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19)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20)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21)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22)分时度假的现状与发展。

23)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24)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25)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26)产权式酒店的发展研究。

27)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28)饭店顾客关系管理。

29)酒店式服务在***行业的应用。

30)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31)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32)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33)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34)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35)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36)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37)论星级服务。

38)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39)心理调控与自我激励。

40)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41)“假日经济”剖析。

42)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43)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

44)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45)饭店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46)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47)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48)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50)试论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

当前,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加强对企业行政管理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核心阶段,若要更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立足于本国的具体国情,还应积极吸取国外企业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中的有益经验,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可持续发展,或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还必须有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借鉴国外企业行政管理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正在日益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行政管理意识不强。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多企业管理层认为行政部门的工作就是单一的后勤及文件管理等事务性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作用不大。从这可以看出,企业对于行政管理这一领域是重视不够的。因此,企业在招聘行政人员时,设置准入门栏低,更甚者直接将关系比较好的人员安排在企业管理行政部门,以至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2.行政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对企业行政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设置了独立的部门。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力还没有消失,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在现代企业中依然存在,并且没有形成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者如果不能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制定、下发规章制度,就会使企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无章可循,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营。另外,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一些企业管理者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工程中跟不上新形势下的企业行政管理的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行政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对于企业来讲,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就目前来讲,机关习气在企业行政管理中任然盛行,以至于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不明确,降低了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在有些企业中,企业行政管理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插手执行层次人员的工作,做出了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行为。

从国家层面讲,企业的出现,为社会人员提供了众多的岗位,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形势,维护社会稳定;从企业自身来讲,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企业行政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各国也都十分重视。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的不同,各国在行政管理方面也不尽相同。

1.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同。从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情况看,企业行政管理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按政府机构设置看,企业行政管理可分为中央直管型与中央和地方分设型。首先,就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来说,市场主导型主要推崇的是市场自由竞争的作用,对于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有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政府的扶持政策必须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最终是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自由,美国的行政管理就是其典型代表。而政府主导型则十分强调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增长,企业更需要运用政府的行政权利来对市场进行相当程度的干预和指导,如实行“混合经济”的德国。其次,由于政府机构设置的不同,联邦制国家大多采用中央直管型。因为,在联邦制国家,明确划分了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成员政府之间权利,为了有效监督地方对企业的支持政策执行力度,所以,在行政上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分治,进行垂直管理。就单一制国家来说,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下属或代理机构,所有国家大权是由中央政府掌握着,因此,单一制国家多采取中央与地方分设型行政管理方式,如法国。

2.服务体系的设立。总的来说,行政服务体系包括营利性组织服务和非营利性组织服务两大类。首先是营利性组织服务。我们知道,营利性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组织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但是,营利性组织在其工作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服务性功能。如银行提供资金服务,非银行组织提供各种金融咨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参与了社会服务业。其次是非营利性机构服务。非营利性组织是由民间成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主要从事社会服务与管理。在国家企业服务体系中,非营利机构主要包括半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一是半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是由政府和民间联合开办的,具有可靠性和灵活性优势。根据国家具体的政治制度,半官方机构又可分为联邦制国家的半官方机构和单一制国家的半官方机构。联邦制国家大多通过采用其他手段,而不是直接干预地方性事务,来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开办服务机构,比如美国设置的出口援助中心。而单一制国家是根据官方机构形式来设置为企业服务的机构,其政策性较强,如日本的商工会议所。二是民间机构。从其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民间机构是由民间组织发起的或是由政府支持和推动而成立的具有专门性的服务组织和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需求服务,如美国的技术推广中心。

通过对国外企业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的了解,我认为,其对我国的企业行政管理及服务具有以下启示意义。

1.明确企业行政管理的重大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强有力的服务后盾,企业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企业管理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在统一的框架内,建立一个科学的行政管理机构。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充分结合当前实际工作状况,明确企业行政机构的重大价值。最后,企业管理者要采取相应措施,依法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原则和策略,以更好的推进企业行政管理的工作水准。

2.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应包括权力体系、技术体系和事务体系三个方面。就目前来讲,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期,市场还不稳定,企业行政管理单纯的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企业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政治性,中央管理机构指导并监督各级地方政府,而各级地方政府又管理着地方管理机构。因此,在该层面上,中央政府要加强企业行政管理力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此外,还要建立合理的行政构架,细化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政令上下通达。

3.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合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管理部门作用发挥有利于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在我国大多数涉及企业政府机构的部门都有制定各类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在此,企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可以说是榜样作用、牵头作用,可以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支持企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现行的企业行政管理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企业行政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确保完成企业的发展要求。

4.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构体系和长效机制。首先,据国外经验可知,半官方机构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完善,换句话说,它是延伸了政府的职能。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一些事业机构可以转变为半官方的企业服务机构,或者可以在民间组织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的支持对企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企业服务体系的发展不能脱离整个社会,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因此,在我国要想建立企业服务机构的长效机制,既要中央政府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王恒立.关于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路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103.

[2]刘晶晶.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j].才智,2015,31:274+276.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一

摘要:酒店文化是酒店企业存在的灵魂。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发挥酒店文化的激励作用应该遵循科学性、针对性、普遍性、有效性原则。酒店管理中应当用儒家文化构建酒店的制度文化,用“忠恕”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

关键词:酒店文化;礼仪;激励;传统文化。

酒店礼仪文化作为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服务产品为依托,既给客人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也让客人体验精神上的享受。加强酒店礼仪文化研究,有助于提高酒店内部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酒店对外竞争实力。按照文化的性质来划分,酒店礼仪文化包含了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理念文化作为酒店礼仪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指引礼仪行为的发展方向,处在最核心的深层次。制度文化作为酒店礼仪文化发展的保障,规范礼仪行为,处在较外层。礼仪行为是酒店礼仪文化的主体,是礼仪文化最显著、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因此处在最外层次。酒店礼仪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在酒店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酒店礼仪理念作为意识形态上的礼仪文化,能够把酒店礼仪文化其他系统有效的凝聚起来,它既可以指导酒店员工个人的礼仪行为,也可以影响酒店礼仪文化制度的建设。

酒店礼仪理念文化具体表现为酒店对员工以人为本,倡导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对社会的责任和关爱,以及酒店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谐意识、服务意识等。酒店礼仪制度将酒店礼仪理念与酒店礼仪行为有机的连接起来,它既反映了员工的礼仪意识与观念形态,又规范和约束着员工的礼仪行为。从产生的途径上看,酒店礼仪制度是在礼仪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由抽象的礼仪观念向礼仪行为转化的主要环节。从规范企业行为的角度,酒店礼仪制度对酒店礼仪现象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成为酒店礼仪行为的指导守则,是礼仪文化规则层面的体现,是礼仪文化的秩序系统,因此,酒店礼仪制度既是保障酒店礼仪行为实施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礼仪精神理念的主要机制和载体。

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可以表现为礼仪规范、礼仪培训制度、礼仪监督制度、礼仪奖惩制度等方面。酒店礼仪行为是酒店礼仪文化的主体和重心,无论是深层的酒店礼仪理念文化,还是浅层的酒店礼仪制度文化,最终都体现在礼仪行为上。礼仪理念精神的贯彻,礼仪制度的落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和提高酒店员工的礼仪行为。礼仪从本质来说,是将”礼“的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因此,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礼仪行为是礼仪文化最直接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行为文化是酒店礼仪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酒店文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酒店礼仪行为文化具体表现为员工个人礼仪行为和酒店礼仪活动。员工个人礼仪行为具体体现在仪容、服饰、举止、语言、服务等方面,酒店礼仪活动则具体表现为酒店的工作仪式、酒店的庆典活动、酒店生活惯常活动等方面。

二、实施酒店文化激励作用的原则。

良好的酒店文化在酒店的管理经营具有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为实现酒店管理激励原则的效果最大化,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一些激励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科学,保证激励制度的公平、合理和准确,员工应该具有相对公平的机会去享受激励制度。激励的措施和方法要合理,应与酒店整体的发展协调一致。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制定激励制度时应考虑到酒店管理的特殊性,应针对酒店的实际情况对酒店制定激励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3、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就是指酒店管理中的激励制度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普遍适用性#能够对各个阶层和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性,对酒店每一个员工具有适用性,而非针对酒店中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激励普遍性的评价标准要求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概念应趋于一致,不同任务或工作人之间的评价标准和评判等级和奖励应相当。

4、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是指企业在激励管理情况中应符合企业情况,便于酒店激励管理制度的实际操作,只有如此,才能够达到企业激励制度的实际效果,体现激励制度的有效目标,这就要求激励制度具有较高的现实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酒店经理人的逐步成熟,西方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现代酒店的发展,尤其是私营酒店的发展更是如此。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酒店就成为酒店投资者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决策者应该考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酒店的经营管理。

1、用儒家文化构建酒店的制度文化。

酒店的管理制度是酒店在管理实践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规定或条例。一般来说,酒店的管理制度影响和制约着酒店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促使不同酒店的文化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私营酒店管理结构特征体现为家族化的倾向,通行的做法是基于岗位责任制基础上的制度化管理。但在制度的具体执行中,管理者往往感到情大于法,感到制度管理不如现场的人情管理,更有一些酒店实行”走动式现场管理“,更多体现的是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使得酒店的管理制度成了一种形式,而主要管理者却陷于具体的琐事而无暇顾及酒店的战略发展,从而失去竞争的主动性。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文化对于酒店既是对制度的引领,又是对制度的保证。孔子认为:好的制度符合两个特征,一是”仁“,二是”义“,就是有仁心的人一定是那些广泛的爱人、让人幸福的人。如果酒店的所有员工都处在”仁“的氛围当中,那么这个酒店的员工肯定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酒店的决策者要”居仁怀义“,对不同层次的人应采取不同层次的管理,也就是常言所讲分层次管理。普通员工注重的是现实利益的多少,而决策者却不停地向其灌输酒店的理想、长远目标等,员工的积极性势必受挫,在遇到待遇较高的酒店势必会弃你而去。而对于管理人员或者有知识的员工灌输上述思想效果就比较好,如果整天给他们讲的是干多少活,给多少钱,势必会使他们感到前途无望,觉得学无所用。酒店要对自己的文化经常进行检讨,好的文化要发扬,并且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于不好的文化,也要通过制度去扭转使酒店的整体文化向好的方向发展。

2、用”忠恕“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

酒店的管理要人性化,要实行“以人为本”,要尊重员工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那么遇到思想消极、工作懒散、反复教育、多次惩罚都不管用的员工,仍然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显然是绝对不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目的是为了酒店的生存和发展。他要求酒店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员工更加勤奋地为酒店工作,并获得更多的奖金或回报。因为任何企业的利益,都来自员工的付出。因此酒店“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员工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如果片面地强调“以人为本”,总害怕管的严了员工不高兴,放纵员工的懒散与不良习惯,那么当顾客“不高兴”时,酒店也就到了濒死的边缘。

参考文献:

[1]王慧淼.浅谈中外酒店管理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

[2]李雅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酒店管理中的运用(上)[j].饭店现代化,,(7).

[3]游富相.酒店管理文化中的激励机制策略[j].知识经济,,(14).

[4]熊锦.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3).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二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公路软土路基等病害的存在,使得高等级公路达不到高速营运、行车安全、乘坐舒适、经济节省的使用要求,达不到其本身所应具有的服务水平,严重影响了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如何保证结构安全、提高行车舒适度、降低养护费用、提高道路使用质量,节约工程投资,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某高速公路标段线路长5.04km,经过勘察设计:第一层,耕殖土层,厚0.5-1.5m灰黄或灰褐色,由淤泥质土及亚粘土组成,湿、可塑;第二层,淤泥层.厚1.3-4.8m,灰黑色,粘性好,饱水、流塑,局部夹薄层细砂;第三层,淤泥质细砂层,厚3.2-8.1m,灰或灰黑色,粉细砂含量占总重的80%,饱水、松散,含少量贝壳;第四层,淤泥层,在地质勘探报告上未见底,灰黑色,粘性好,饱水、流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细砂。

由于全线软土路基较多,在设计中对软土小于4.5m地段采用换填处理,对于软土大于4.5m地段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主要可以分为6个路段:k1+105~k1+328段,设计桩长8.5m,2800余根;k1+861~k2+428段,设计桩长7.9m,1500余根;k2+640~k2+980段,设计桩长6.4m,1800余根;k3+206~k3+600段,设计桩长6.0m,1040余根;k3+880~k4+300段,设计桩长6.5m,1600余根;k4+420~k4+960段,设计桩长6.5m,2600余根;设计桩长总数20余万米。

2.软基的特征及其危害性。

软土泛指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压缩。

系数不大于0.5mpa、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的细粒土。主要为饱和软粘土。我国广泛分布的软土绝大部分在全新世中、晚期形成,软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地基沉降量大,一般可达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百厘米;

(3)地基沉降不均匀,由于上部结构的特点与荷载差异,常常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4)地基抗剪强度低。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上述特征,常常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引发地质灾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2)路基、路堤可能会随着软基一起产生滑移,引起公路路面的整体破坏。

由于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公路建设对于软基的处理标准要求高,而这同时也对软基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1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原理是利用深插软基的排水板,避免路基外侧地表及地下水进入路基范围,当填筑路基时,荷载作用于软基,地下水由于受挤压和毛细作用沿塑料排水板上升至砂垫层内,由砂垫层向两侧排出,从而提高基底承载力。

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的范围,用小竹签定出每根排水板的具体位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上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塑料排水板送入设计深度,把钻杆提上来,将地面上的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根排水板的施工。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回带”现象,即虽然钻头打至设计深度,但提升钻杆时,塑料排水板随钻杆提升而上升的现象,此时要采用在钻头用短钢筋头等办法防止“回带”现象。

打设塑料排水板的设备有两种:一种为履带式打桩机,另一种为门架式插板机(带导轨)。要求用能打入设计深度的静力式或振动式设备,不可用锤击式或水冲式。套管插入杆为扁平状或圆形,内径应大于排水板的宽度,长度应大于排水板的设计长度,在打设中要保护排水板不被损坏。

此方法的优点是:排水板是工厂生产的,质量容易控制,成本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排水孔断面不均匀和受堵塞的情况;断面小,对地基扰动小;打设机械轻,可用于较软的地基。

3.2砂井排水法。

此方法是在软土层设置垂直排水井,一般由中砂或粗砂构成,国内也有用纸板的。方法是用下端装有埋入式桩靴的钢管打入土中,然后从上端灌入砂子,分层夯实,同时将管向上拱起,直至桩孔灌满砂,形成砂井。在粘性土中也可先打入木桩,拔出桩后在孔中填砂夯实。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有打入式和振动式。打入式与振动式的区别在于砂井施打时用锤还是用振动器。

砂井布置一般为等距离梅花形或正方形。砂井填料可选天然级配的中砂或粗砂,粒径为0.3~10mm,小于0.3mm部分应筛除,含泥量不应超过2%。

3.3换填法。

3.3.1开挖换填法。

即在一定范围内把软土挖除,用无侵蚀作用的低压缩散体材料置换,分层夯实。按软土层的分布形态与开挖部位,有全面开挖换填和局部开挖换填两种。如下图所示是开挖换填工程施工实例。

在开挖换填法施工中选择填料时,要考虑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宜用排水性能好的砂、砂砾及其他粗粒料。另外,应根据开挖的深度与土的抗剪强度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开挖时若用水泵排水,边坡容易被破坏,从而增加挖方量,因此,如果有不需要压实的良好换填材料,为防止边坡塌落,应随时开挖随时填料。

3.3.2强制换填法。

(1)路堤载荷强制换填法。

此方法就是依靠路堤载荷将部分软土层强制挤出,并用良好的填筑材料置换。施工时,应从中线起逐渐向外侧填筑。但对于宽路堤,由于其沉降不一致,从而在路堤下面残留有部分软土,完工后会发生不利的不均匀沉降,应引起注意。

(2)爆破换填法。

此方法就是把炸药装入软土层,通过爆破作用将软土挤出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周围影响很大,只限于爆破对周围构造物或设施没有不良影响的地区使用。并且一般要通过几次爆破使路堤逐渐下沉,两侧挤出隆起的软土要及时挖除,以保证爆破效果不致降低。

3.4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可采用灰土挤密桩。含水率过大时,可往孔内填干土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或快速成孔浇灌或边成孔边下套管,或成孔后下套管;含水率过小时,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应当天回填夯实。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塞,应打一孔填一孔。当桩孔较密、土质松软时,应采取间隔跳打夯实。孔填料前应先夯打孔底3~4锤;根据试验测定的密实度要求,随填随夯,严格控制下料速度和夯击次数;回填料应拌和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每个孔填料用量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符合;夯锤质量不宜小于l00kg;锤型以梨形或枣核形较合适,这有利于夯实边缘土,不宜采用平头夯锤,落距一般应大于2m;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降低水位后再回填夯实。已出现疏松、断裂或夹层的,应用洛阳铲将其全部取出来,并按规定重新填夯灰土,达到设计要求。认真按操作规程施工,灰土要按配合比称量,搅拌要均匀,干湿要适度。每次下灰厚度、数量、落锤高度、夯击次数要按试验规定做到前后一致,施工中严格按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4.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应考虑的因素。

4.1路基状况。

处理法、强夯法等方法,即使是5cm的砂层也是有效排水层,在土质调查中不要遗漏。软土层厚且无砂层的情况,因排水距离长,固结沉降需很长时间,强度也不增长。因此,沉降处理常用表层排水法。在浅层部位堆积有4m以上厚度砂层,以下为软弱粘土层的情况。一般来说,稳定不成问题,只需沉降处理,常用强夯法。

4.2道路性质。

道路等级愈高,平整度愈重要,愈需要采取有效的沉降处理措施。等级较低时,可先铺简易路面,待沉降结束后,再铺正式路面以节约资金。同时路堤的设计高度与宽度也是选择处理方法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采用换填法时,宽而低的路堤易发生局部破坏;反之窄而高的路堤,下面易被换填。在设计高度大而稳定有危险的情况下,采用强夯法将受到限制。还有路堤越宽越高,则地基产生压力球的根部越深,而引起深处粘土层沉降。

4.3施工环境。

不同的施工环境选用的处理方法不同,经济性也不同。比如噪音、振动地基及地下水的变化和排出的泥水等,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必须考虑。同时在路堤高度较而地基特别软弱的情况下,周围地基经常发生大的隆起或沉降。这样,在路堤坡脚附近有民房和重要构造物时,应考虑以减小总沉降量且控制剪切变形的方法为主要措施。不能采用这类方法时,应考虑事先对可能受影响的构造物加以保护,否则应考虑以高架构造物代替路堤。

5.结束语。

总之,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所以选择合理的软基加固处理方案及方法并快速实施,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最新【精品】范文。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三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搭上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末班车,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体现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物流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物流战略管理swot战略控制。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

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特征。

1.目的性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2.长期性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3.竞争性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企业战略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4.系统性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构建一个战略网络体系。

5.风险性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1.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寻找和评估备选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减少资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辅助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企业的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尽管提高服务水平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收入大于成本的增长。改进服务,制定差异化服务是必然选择。

二、物流战略的制定。

(一)物流战略制定流程。

战略的制定要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观察与评价,在制定物流战略时经常考虑的内外环境因素有:行业之间的竞争性、科学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社会经济的状况与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国家政策和法规等。

(注:通常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进行分析。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andweaknesses),ot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iesand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战略之前先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三)物流战略选择swot分析。

根据上面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表制定出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类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多种经营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1.发展型战略: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的内部优势。

2.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外部有机会,但是内部条件不好。

3.多种经营型战略: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

4.紧缩型战略: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好,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内部劣势。

三、战略的实施。

(一)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1.对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即说明什么是企业的总体物流战略,为什么做这些战略选择,实现此战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总体的物流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2.企业分阶段物流目标。

分阶段物流目标是企业向总目标前进时,欲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里程碑。分阶段的目标的.计划和手段是和企业的总目标相联系的,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工具。

3.企业物流战略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行动计划是组织为实施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资源重组活动的总汇。各种行动计划往往通过具体的来实施。

4.企业物流的资源配置。

企业物流资源的实施要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因此,对各种行动计划的物流配置的优先程度应该在战略计划系统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5.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战略调整及物流战略子系统的接口衔接协调企业物流战略需要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组织结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态弹性。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还要包含相应的子系统。

6.应变计划。

有效的物流战略计划系统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计划做保障。

(二)物流战略资源的配置。

1.人力资源的分配。

(1)为各个物流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2)为物流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及技能储备。

(3)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整体队伍综合力量的搭配与权衡。

2.物流资金的分配。

(1)零基预算。即一切从零开始,将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从彻底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始,防止预算无效。

(2)规划预算。它是规划项目而非职能来分配物流资源。

(3)灵活预算。它允许费用随产出指标而变动,有较好的弹性。

四、物流战略控制与绩效评价。

(一)物流战略的控制的概念。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规划、物流计划实施的实际成效经过信息反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检验二者的差别,偏差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纠正以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包含四个体系: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战略绩效、反馈、纠偏。

(二)物流战略控制过程。

1.确定评价标准。

(1)物流战略内部绩效评价标准。有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五类评价标准。成本,即完成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客户服务,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生产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总成本运费等;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使用率的衡量,如投资报酬率等;质量,这是整个评估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物流战略活动的综合效率。

(2)物流战略外部绩效评价标准。外部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客户认知度和制定最佳标准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评价物流战略实施绩效。客户认知度又称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客户对系统绩效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最佳标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有关的成本、客户服务、质量、生产率等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优势与不足,以进行调整或改进。

一般物流战略控制过程图如下。

(3)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用于总体上对物流系统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资产四个体系。质量体系衡量的是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时间体系衡量的是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装运的时间,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成本体系衡量的是物流战略实施的总费用,如仓储和库存成本等;资产体系衡量的是资产的利用率,如投资收益率,存货跌价等。

2.评价战略绩效。

评价战略绩效是将实际绩效与确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发现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关键阶段。绩效评价时也应当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将通过衡量和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决策者。对战略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偏差在允许的可控范围内。

4.纠偏。

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偏差是不大可能的。当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如果偏差不在可以控制的误差范围内,就会给物流战略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物流略的实施,这时就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洪杰.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7。

[2]邓海涛.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菲.王槐林.物流管理.科学出版社.、1。

[4]王利.许国银.黄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四

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

高等学校教育标准化质量管理。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二次开发――教务管理平台。

21世纪以来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关于基层教育局体、卫、艺、国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

新时期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探析。

坚持以人为本的士兵管理教育研究。

受教育权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军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心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本科教育质量监控问题研究。

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管理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新公共管理的视角。

教育信息化下电教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民办教育行业管理。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民办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

中日两国教育管理体制关联性问题探究。

高校mpa教育中心管理人员管理过程的激励问题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刘彭芝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三校结合”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研究。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利用现状及思考。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知识管理应用研究。

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特殊成份士兵教育与管理研究。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军校本科军体教育管理方法研究教育管理创新的哲学视界。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研究。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合作竞争共同提高。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研究。

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初步研究。

论我国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管理。

我国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发展与改革探究。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平台。

青岛天材教育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中小学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兴安盟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推行创新教育与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研究。

中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研究。

论后现代管理观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

主体性教育思想下包头市区中小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

优化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基于web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研究。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营销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过程管理的研究。

西藏地区教育考试信息化管理研究。

g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

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研究。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高职教育管理研究。

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

三峡移民县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管理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江门市江海区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素质发展策略研究。

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关系探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融合管理模式研究。

试析美国成人教育的分权制管理。

基于tqm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广西基础教育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与管理策略教育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下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研究。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五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经过十几年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执行效果差,收效低等问题仍然突出。本文通过梳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结合执行的现状,剖析制度落地难的原因,查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和单位实际,针对性的提出加快内部控制制度落地的若干对策,希望能为我国行政事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地;对策研究。

自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首次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度,到2001年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12年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2015年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颁布《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仅从无到有,而且每一次新的法律法规的发布,都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截至2016年底,共追回外逃人員2566人、追赃金额86.4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2017年3月3日光明日报公布的数据)。这就突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地情况并不乐观,实施仍只停留在纸上、墙上、网上、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那么如何改善这种执行效率低、收效差的现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真真正正实现落地,发挥内控制度从源头上预防风险、防范腐败的功能,成为亟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国家一直在不断的制定和出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制度的制定不是用来挂在墙上应付,走形式,而是为了执行,切实发挥制定的意义。特别是在“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下,加快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地才能在根源上起到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达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目标。

1、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近几年来,在国家持续不断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时候,仍有很大比例单位负责人的意识还停留在最简单最基本的层面,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就是对自身权力的束缚,就是被绑住手脚,因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或应付了事;还有些单位负责人甚至简单粗暴的以财务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制度,违背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要求的全面性原则。

2、缺乏专业指导。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发展时间短,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仍在不断的完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严格。但是相应的配套培训、学习却没有跟上内控改革的步伐,这样就算对于相对专业的财务人员来说,有些内控专业术语、专业评价、流程设定等还是生涩难懂,毕竟与会计核算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那对于其它业务部门想做好内控更是无从下手。最终导致的执行结果就是各部门随意发挥,收效差。

3、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设置不健全。

内部控制的实施涉及决策、执行、监督三个阶段,包含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其他等一切单位经济活动。具有涵盖内容多、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但事业单位受机构性质和编制数量的客观因素限制,无法独立设置内部控制建设机构和专业内控人员,仅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上调整人员安排,这种拆东补西的办法,势必抓襟见肘,必然在某个环节存在监管缺位,影响内控的有效性的发挥,留下舞弊空间。比如:白条抵库、挪用公款、公款私存等事件的发生,就暴露出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设置不健全的一些问题:

(1)重要岗位长期得不到轮岗,风险意识容易产生弱化。

(2)监督机制缺失,腐败思想容易滋生。

(3)腐件案件一旦发生,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4、监督和检查力度不足。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从来源来分,有内部监督检查和外部监督检查。其中:内部监督检查包含横向监督(即同级监督同级)和纵向监督(即上级监督下级或下级监督上级)。外部监督检查依赖于上级单位、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在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内部控制的监督还是比较簿弱。一是内部监督检查弱。可以借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曾说一句顺口溜来总结:“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二是外部监督检查力量薄弱。外部监督单位自身公务繁多,能够安排人员到事业单位检查的次数有限,所以很难依靠外部监督单位的力量,每年实现所有事业单位检查全覆盖。

1、提高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意识树立了,行动才果断。通过不断加大内控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定期组织单位领导负责人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并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单位负责人的积极性,加大内部控制建设力度,切实做到内部控制贯穿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2、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提高内部控制建设的能力。

财政部门应动态了解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困难、疑惑,通过组织现场培训、网络学习等方式答疑解惑,事业单位各相关人员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基本掌握内控制度的基本理论,并在结合本单位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编制出科学、有效、完整的内控制度,确保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章可循,切实达到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机构,对本单位现行内控制度进行评价、指导、修订。术业有专攻,有了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才会越来越完善。

3、健全内部组织架构。

事业单位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健全内部组织架构,来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关系,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1)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崗位分离,避免权力寻租。

事业单位应梳理经济业务活动流程,根据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确保各岗位间的制衡性和独立性,特别是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同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防止越权或未经授权办理业务情况发生,导致无法挽回的国家资产流失或工作人员违法违纪。

(2)建立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在开展轮岗工作时,要谨慎、全面、科学,充分考虑上岗人员的资格和能力,不能因为轮岗需要而发生无证上岗、影响单位正常工作开展、违法违规等新问题,违背轮岗初衷。对于规模小、人数少的事业单位,某些专业性强的技术岗位轮岗条件不成熟,可以考虑扩大轮岗人员选择范围,比如可以扩大到系统内部或体制内选择相应轮岗人员;还可以采取不定期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确保关键岗位的工作合法合规。

(3)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杜绝“一言堂”和“一支笔”专制机制。

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三重一大的事项必须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其它经济事项是否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决策过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结合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结果,科学、合理、合法做出,避免“一言堂”。健全问责机制,将决策结果与责任人挂钩,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防止集体决策无法追究个人责任的情况发生。

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可以从完善内部监督机构的建设和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着手:

(1)完善内部监督机构的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没有条件的单位也要指定专门的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协调等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内控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做好内控相关工作,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才能形成完善的内控网络,确保有效运行。

(2)上级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单位负责人的绩效考评。

上级部门加大内控的监督检查,并把结果纳入单位负责人的绩效考评,可以倒逼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内控的建设,提高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的的震摄力,加快内控的建设与完善,切实把内控政策落实到位。

(3)借助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大监督力度。

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委托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专项审计、检查、指导,对发现的内部控制建设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负责提出整改意见,指导单位完成相关内控制度,形成逐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以查促改的目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初见成效,但仍任重道远。制度落地不是仅仅依靠某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重视、支持,全员的配合、协调,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指导。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加大部门间、岗位间的协调、沟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切实落地,为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2]孙磊。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6(22):238—239。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13,(1):57—62。

[4]罗旭,王昊魁。全面从严治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过。光明日报,2017—03—03。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六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路基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此类工例不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存在此类现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工例有: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中山县附近的狮窖口桥,原设计是拱式桥跨,台背填土较高.由于高填土的推力作用和地基严重下沉,使桥台被推坏,拱体损伤,新路旁的老公路被挤移,将一条近10m宽的水沟填塞,路外厂房和民房受损,迫不得已改变桥型(原拱桥拆掉重建梁桥),增大桥长,降低路堤。

(3)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珠海南屏桥引道,虽然软土采用砂并结合分级加裁预压处理,路堤填土高度7m,南岸砂井施工完成后,仅填土到2.5m高(第一级加载)时就发生破坏,北岸在第三级填土完成时发生破坏。填土完成也发生破坏。经开挖分析,原因是地质资料不准确,填土速度过快,后加的反压护道又阻塞了砂垫层的排水通道。最后采取了挖深边沟排水(挖边沟时,原路堤底有大量的水流出),用袋装砂并(原先的砂并是无袋砂并)和捕土工布进行修复。

(4)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原设计对软基都作了袋装砂并结合砂垫层加固处理,由于投资限制,大部分路段的处理被取消。在施工过程中,有几处路堤发生滑塌现象,通车后整个路段不均匀沉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其填料采用开山石渣土,其中合有大块石,运料没有做到均匀卸土,合理分层,而是堆成厚层用强振碾压,使强度很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地基受到破坏。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

(5)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软土地基上往往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硬壳层”可以起到承重和扩散应力作用,利用好“硬壳层”对于减少工程投资是有意义的。有的地区甚至认为,有“硬壳层”存在的软土地基,宁可不作软土地基特殊处理,充分利用“硬壳层”的扩散应力作用,采取预压措施,以保持填筑路堤的稳定。但若对“硬壳层”的勘察、利用工作做得不好,则达不到顶预想的效果。

目前,在公路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堆载预压法。

该法是在工程建设之前用大于或等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促使地基提前固结沉降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减少工后沉降。当强度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数值后,卸去荷载,修筑道路路面。经过堆压预处理后,地基一般不会再产生大的固结沉降。利用路堤填土作为堆载,成本较低。施工填筑时宜采用分层分级施加荷载,以控制加荷速率,避免地基发生剪切破坏,达到地基强度慢慢提高的效果。该法原理较成熟,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械和材料。由于该地区软土固结系数小,故软土的排水固结时间较长,因此工期较长。如施工时间允许,可单独使用;如工期紧,可结合其它方法一起使用。

二、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然后在地面铺设砂垫层,其上覆盖不透气的密封膜使其与大气隔绝,通过埋设于砂垫层中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将膜内空气排出,因而在膜内外产生气压差,气压差即转变成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这对软土地基是有利的。该方法不需要堆载,省去了加载和卸荷工序,缩短了预压时间,省去了大量堆载材料,所使用的设备及施工工艺均比较简单,无需大量的大型设备,便于大面积施工。

三、反压护道法。

该法是指在道路主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以期达到路堤稳定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起抗滑的平衡作用,使得抗滑力矩能克服滑动力矩。其高度一般为路堤填土高度的1/3~1/2。这种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对解决路基稳定是有效的。该法不需控制填土速率,可以机械化快速完成路基填筑,但利用该法处理地基,土方量大、占用土地多。

四、水泥土搅拌桩法。

水泥土搅拌桩是胶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它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固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其地基应视为复合地基,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设备轻便,便于移动,方法容易掌握,处理深度较大等优点。

五、换填垫层法。

六、强夯法。

对于孔隙较大的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孔隙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得到一定的提高,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

七、加筋路基法。

对于沉降量不大的路堤,高路堤填土适当采用土工布垫隔,限制了软基和路基的侧向位移,增加了侧向约束,从而降低应力水平,加强了路基刚度与稳定性,提高了路基的水平横向排水,使荷载均布。采用土工布覆盖摊铺,既提高路基刚度,也使边坡受到维护,有利于排水,增加地基稳定性。

(1)采用静压注浆法进行加固,加固对象为松散填土层,粉质粘土不必再注浆加固。勘察报告中zk6号孔对应的局部淤泥质土由于范围不大,施工中对以其为中心、直径3m范围内的注浆孔的底部2m(即淤泥部分)进行高压劈裂注浆处理。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140kpa。(2)注浆区目前已开挖到基底,注浆孔的深度要求钻穿填土层,深度介于1~4m,各孔采用分段注浆法,段长500,各孔每米水泥平均用量u+2460区和u+2461区介于75~150kg、u+2462区和u+2463区介于100~200kg,终止注浆的标准一是孔口返浆,且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少注浆量;二是孔口未返浆,但是注浆量已达到每米水泥用量的上限,三是虽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小注浆量,但孔口已返浆,且经现场验证确知所在地层较密实,可灌性确实最差。

(3)灌注纯水泥浆,水灰比1:1(容重1.49)~0.75:1(容重为1.62),掺占水泥重量比例2%的早强剂cacl。

(4)由于填土层中存在较多的石块,成孔较困难,为了提高工效,静压注浆时采用机钻预成孔分段注浆法与击入式钢花管分段灌浆法相结合。钻孔灌浆法采用1∶1水泥浆循环护壁,自上而下每钻进1m预灌1次,终孔后再自下而上换用0.75∶1的水泥浆每50cm灌浆一次,花管灌浆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每50cm灌浆一次。

(5)为了保证足够的上覆压力,在注浆前,要求先用0.5∶1水灰比的水泥浆(容重1.86)浇注基底表面,使表层约50cm范围得以固化(水泥用量约为50kg/m2)。

(1)现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质安员、施工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质安员为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安全生产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施工员为所管辖的职责范围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各生产班组建立班前安全会活动制度,检查本班组当天的工作范围,若发现存在隐患要及进整改,如有本班组除不了的隐患,应立即通知领导派人处理,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2)工地专职质安员,每天必须在工地巡视检查质量、安全,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组工人提出整改,并复查整改情况。

3)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建立登记、整改制度,在查出的隐患没有排除前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待整改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施工。

4)实行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电工、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其他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也要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3)总电源处装总的漏电保护器,各用电设备配电箱均装分漏电保护器,坚持一机一闸一漏电,电器设备配以金属外壳,有保护接地或接零装置。(7)严禁酒后作业。严防食物中毒。

(8)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以免拖延工期。

(9)对开挖的深基坑边坡进行安全支护,针对a施工期较短,且处于冬季无水季节,b边坡已有一定坡度,且边坡地质为夹杂块石的杂填土,水泥浆对此有一定的固结强度,决定喷灌水泥浆加固。效果表明其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加固方式。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七

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集成项目管理和运行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了,到达了超出一般项目管理的先进内容。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效果出现了,而相对应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1.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简介与特点。

1.1简介。

所谓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综合布线、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系统集成结合相关的用户要求和网络集成上的技术经验可以真正形成总体意义上的系统集成项目,同时,这些足以作为集成项目管理实施者所必要完成实现的具体目标。

项目管理主要就是为独立的实际的可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组成。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制于相关的特定目标,产生具体的项目费用时实现项目的有效运作与管理。项目管理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所用资源来自于不同领域,临时效能高,其管理项目的起止日期具体,客户信息详细。

1.2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具体特点。

现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发生十分迅速,已经慢慢发展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大业务。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除了具备项目管理的一般性外,还有自身的其他优良特点。例如:

(1)多种科学互相合作,系统集成项目是包括网络、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多项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构件成一体化的项目系统工程,系统集成项目涵括了各方面的综合技术行业。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对综合技术、专业技术的人员要求相当高,而且有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多种科学技术互相合作的特点。

(2)项目管理实施独特性。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是有别于其他管理方法的,和相应的系统集成领域的独特性也是相当明显,相关计算机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实际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紧贴用户的服务,往往会有很大的分别,也会及时从多角度,提供解决措施方案。

(3)三位一体的集成特性。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是有硬件、软件和项目应用三部分组成的,和其他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能够为特定的行业领域的专业客户打造一套专用、完整的全套技术方案,目标明确,可以为特定的行业和业务提供确切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4)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不确定性。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和通常的系统集成项目相比,会更加难以控制,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客户需求、要求的进度、成本管理和技术要求都成为不确定因素,令每一个项目都是都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和充满不确定性。

(5)项目的技术要求高。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因为这是一项智力密集以及劳动密集的项目,它受到人力资源影响很大,相关人员能力结构的稳定性和人员心理素质都决定项目的自身质量,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能否成功是有项目的团队和人才激励等多种有效措施起到关键的作用。

(6)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复杂多变,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其实是很复杂而且充满变化的。复杂性表现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团队人员众多,专业能力强,但是项目管理风险大,系统维护复杂,涉及范围广,客户要求高而且需求大,项目会经常出现变更等,这些综合起来都成为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的因素。

2.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有效分类。

根据上述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可以把计算机系统集大致成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和工程管理服务、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技术和服务三大类别。

2.1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

计算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和工程管理服务简称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它主要是将采购方设置成为放权式计算机系统硬件集成项目。一般情况下,采购方都会对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机构设计、硬件性能和规模分别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认知的,不过,往往采购方会要求项目的服务管理把新老体系和架构设计进行重新融合,再实现采购,同时要把技术培训结合到整个操作过程。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现代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全面组织管理的有效实施。这一类型项目的实现通常要求相关服务供应商要设计到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领域,通常能够涉及计算机系统的大部分范围,同时,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有着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2.2设备的集成安装。

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和安装简称设备集成与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和安装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也是大部分消费者常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项目构建模式。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构建中,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和安装要求购买方要进行全方位计算机系统的系统集成构架以及设备性能管理等等方面的定性论证选择。换句话说,相关的设备供应商只要按照合同的标准来实现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设备的供货、采购和安装就可以了。

2.3技术服务。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技术与服务简称项目的技术服务。针对这类型项目的要求,其主要是以it技术和服务作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中的硬件系统的项目构建。设备的技术服务通常是以某种特定的服务指标以及技术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这就可以让采购方可以针对设备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硬件疑虑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培训支持。这类型项目的实现需要将相关技术解决方案与科学技术论据有效的结合起来。

3.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

3.1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实施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每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预判和做好万全的准备,所以在每个项目实施之前,必须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而且分析和研究越充分,对实施的过程越有帮助。在对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要做到研究有质量、研究有力、满足决策需求、调查研到位、可行性研究报告客观公正等等。

3.2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准备阶段的预备工作。

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准备阶段,公司要支持项目的管理工作,明确各人的任务内容,对项目进行积极有效地监控和反馈客户的需求及服务要求对系统项目的服务范围领域的切实定义与具体落实。所以,在项目管理的实施准备阶段,要综合描述项目的总体概况,使各阶层人员都能真正了解项目内涵,从而达到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

3.3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构建良好沟通环境。

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环境可以对整个项目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要搞好各项目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相关部门人员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率,提高项目团队的凝聚力,加强用户与项目相关方的沟通交流,促进项目实施成功。

3.4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实施时的各项控制。

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实施时,要有效地进行项目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管理。在具体控制过程中,要及时和进度做比较,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补漏。同时,还要对产生过程变化的因素施加相关应用影响,注意观察进度变化,持续改进,强调全员参与项目有效执行的进程中。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八

3)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4)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5)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7)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8)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9)有关我国酒店价格问题的研究。

10)有关我国(或地区)酒店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

11)试谈贫困地区发展酒店应该具备的条件。

12)地区酒店营销策略。

13)浅谈奥运对主办国旅游酒店业的影响。

14)谈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5)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16)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17)我国xx菜系发展的对策研究。

18)我国旅游饭店(或部门)完善管理思考。

19)浅谈收益管理(yieldmanagement)在中国饭店中的应用。

20)饭店如何解决饭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

21)中国饭店业特许经营发展现状及对策。

22)试谈跨国酒店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

23)我国旅游饭店业竞争力分析。

24)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

25)中国饭店发展趋势——集团化。

26)我国旅游饭店供求非均衡分析。

27)饭店行业竞争格局及其对策思考。

28)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29)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30)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31)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32)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33)饭店顾客关系管理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34)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35)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36)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37)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38)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39)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40)旅游饭店营销与管理系统研究。

41)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

42)浅析中外饭店管理集团比较。

43)试析我国饭店业员工流动原因。

44)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45)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46)论饭店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47)谈员工服务意识与企业竞争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48)抓好饭店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

49)有关我国旅游餐饮管理问题研究。

50)谈培训工作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性。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九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会计逐渐向精细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的重点也逐渐从简单的成本控制逐渐向价值链增值方向转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领域管理会计也呈现出同样的特点。发现并保持商业银行的优势,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链条并实现价值的增值,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商业银行引入价值链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1商业银行转变会计管理方式的需要。

价值链是商业银行的价值增值过程中所有活动的集合,是商业银行销售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系列环节。商业银行的价值链分为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两个部分,基本活动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内容,辅助活动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先进技术开发等内容,他们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价值链的循环体系。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是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但只有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才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并不是所有环节都具有这个功能,因此价值链上的价值增值环节才真正是商业银行的战略性环节。商业银行引入价值链管理会计能够提高其竞争优势,保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通畅运行,避免过多的成本消耗,实现会计管理方式的转变。

1.2商业银行转变会计发展思路的需要。

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对销售成本、人工成本、区间费用的减少来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这种管理方式只注重银行的短期效益,而不能保持银行的长期优势,更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费用杠杆和财务杠杆对商业银行的成本进行核算,这种会计管理方式认为提高金融产品的销售额就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一味地追求金融产品销售额,而忽视了金融产品质量的提高,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会计管理及金融决策方面出现误区。此外,传统的管理会计对商业银行进行局部管理,没有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对商业银行价值增值产生影响。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能够对商业银行的价值链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对商业银行进行长期谋划,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1.3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逐渐向分产品、分部门等多角度衡量方式发展,其基础就是将商业银行的收益和成本进行细化分解。在许多大型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考核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投入、成本投入、费用发生进行管理,对企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在商业银行中,建立内部成本分部门考核体系,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和内部控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在内部价格转移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价值链管理会计,实现对商业银行分部门、分线条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避免商业银行内部消耗过多和职责不清等问题。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需要梳理内部业务流程,将金融服务和产品销售核算到各个部门,从而体现出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公平性。

2商业银行引入价值链管理会计的步骤。

2.1梳理销售活动。

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将操作流程标准化,找出每项活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性环节,对销售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使每个环节紧密连接,以便完成商业银行的销售活动,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从目前的金融业市场环境来看,买方处于优势地位,所以销售环节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关键性环节。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力量,但是金融产品的市场推广等内容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树立商业银行的品牌和形象是商业银行销售活动的基础内容。因此,商业银行应对销售活动进行梳理,对销售活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收益和成本进行细致的考核,从而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职权的明确划分。

2.2分析成本动因。

商业银行应对内部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对各项活动的收入、成本、动因进行明确记录,使商业银行成本控制的各种信息能够被及时获得,从而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基本的信息支持。分析成本动因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识别成本动因,商业银行应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对各项工作的成本驱动因素进行详细考察;与相关企业或者部门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与问题,以便进行改正;成本动因的具体量化,商业银行应根据各个部门的人数、职权进行成本限制;通过对成本的动因进行量化分析,明确成本的影响因素,从而优化价值链和成本管理方式。

2.3量化内部环节。

商业银行的收益是各个部门活动的总和,而不是某一个金融产品销售或金融服务工作的单个环节可以实现的,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商业银行应完善内部环节评价机制,根据具体活动的复杂程度、技术需要、人员和时间需要,对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量化和评价。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以客户、产品、销售、服务等因素为基础,对内部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细化,从而提高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协调性。

2.4分析企业优势。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威胁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从而采取战略措施来提高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应依靠产品创新、客户开拓、简化流程等措施吸引潜在客户,不断对价值链进行优化。如果当前商业银行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管理层应及时找出链环存在的症结,通过与预期标准值的比较,改善工作流程和方法,实现对商业银行工作流程的严格控制。

2.5评价业务流程。

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积分卡的形式实现的。积分卡主要从工作人员、业务流程、市场、财务等方面着手,根据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不同阶段和市场地位设置指标和权重,从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评价。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学历、培训次数、上岗时间、工作效率等内容;业务流程方面的指标主要有差错率、产品开发和推广能力、服务水平等内容;市场方面的指标主要包含客户数量、市场份额等内容;财务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坏账率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良好的部门协作氛围,实现价值链价值的提高。

3结论。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能够通过对价值链的细致分析,对商业银行发展进行长期谋划,提升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应通过梳理销售活动、分析成本动因、量化内部环节等方式引入价值链管理会计,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351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