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调研报告(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6:47:16
能源调研报告(精选13篇)
时间:2023-12-03 06:47:16     小编:文锋

报告是一种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的书面材料。在撰写报告之前,需要明确确定报告的目的、受众和重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能源调研报告篇一

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关于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我单位组织专人对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改革进行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从20xx年5月1日起,我县集中在21个乡镇对低保对象家庭状况、财产情况、经济收入进行全面彻底的核查与评估。通过对低保对象的家庭状况、财产情况、经济收入的核查与评估,全县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中城乡低保退出8210户9432人,占全县城乡低保总人数的,全县城市低保共计退出1257户2132人,清退人数比例占原2198人的97%。农村低保共计清退6953户7300人,清退比例占原7556人的。清退后全县城乡低保共260户,其中城市低保64户,农村低保196户。城乡低保共322人,其中城市低保66人,农村低保255人。58个县级部门和21个乡镇干部职工主动上报了直系亲属享受低保自查表,上报率100%,县级部门和乡镇干部、基层干部直系亲属享受低保人数641人全部主动退出,退出率100%。

xx县从1998年城市开始执行低保政策,城乡低保政策从1998年开始执行到20xx年共xx年,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低保面不断扩大化,城乡低保执行中出现“只进不退”,“人情保”、“错保”、“关系保”、“特殊保”、“死人保”、“搭车保”、“优先保”、“优亲厚友”与低保政策不符的情形;在基层干部思想中表现出“为群众争取低保而不受群众理解”的错误认识,在农村与征地拆迁,老党员待遇落实、群众上(信)访捆在一起解决问题,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各项保障福利统一打捆到“低保”这个包中,导致城乡低保执行不到位,沉积问题越来越多,群众对低保执行意见越来越大,出现了“小牛拉大车,老牛拉破车”不勘重负的现象。据统计20xx年全县关于涉及社会救助*件338件,反映农村基层干部涉及社会救助*件96件。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干群关系,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群众对党风廉建设满意测评不高。

(一)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把整治作为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惠民工程来做。

一是县委*和各乡镇高度重视。为全面开展xx县“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提高为民服务水*”活动,县委*精心策划和布置,于今年5月初制定了《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提高为民服务水*活动实施方案》(x*发[20xx]2号),明确社会救助专项整治目标,并先后成立xx县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整治工作督导组。各乡镇也结合“走基层、化矛盾、办实事”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和本乡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方案,在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方案中明确了专项整治目标、要求、方法、程序和整治内容。成立乡、村(居)两级社会救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委*的惠民工程内容,确保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有领导、有步骤、有方法有序展开。

二是召开社会救助宣传动员大会,深入村组(居)调查摸索底。在全县召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后,县民政局在县城主要区域滚动播出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标语,在县电视台宣传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各乡镇采取集中动员、深入村(居)组,分层次召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基层干部对社会救助专项工作的认识,对干部群众宣传面达100%。深入村(居)组开展宣传和调查摸底,切实掌握了低保家庭人员、财产收入及困难程度。

三是把握时间节点安排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日程,依规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为有序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根据《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提高为民服务水*活动实施方案》和《xx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算与评估办法》,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各时间段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排序,列出工作时间表,保证本乡镇社会救助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各乡镇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提前安排,提前布署,提前落实,严格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算与评估程序,保证社会救助专项整治程序合规,工作规范,整治到位。

四是突出社会救助专项整治重点,有序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为有效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明确了专项整治从乡、村(居)、组基层干部亲属进行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县级各部门乡镇和基层干部极主动配合工作,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对照社会救助“双十五条”主动提出退直系亲属享受低保职641人,其中主动退出乡镇和部门干部亲属135人,基层村(居)社506人。对近亲属享受低保人员主动申请备案,申请对家庭状况、财产情况、经济收入核查与评估。

五是县级部门上下联动互动互推,共同推动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县上建立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定期联系会制度,每周五召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分析会,对前一周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为下周工作进行安排督查,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联系乡(镇)、村的县级部门坚持参加联系乡镇动员会、分析会,参与联系乡(镇)深入基层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宣传与调查摸底工作。县督导组巡回到各乡镇进行帮助指导,共同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宣传,确保干部职工、群众、低保户宣传面100%。为了确保推动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全县召开了县级部门、乡镇动员大会,统一了全县科局乡干部思想,同时召开了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业务培训大会,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相关政策交给基层,21个乡镇相继召开了乡(镇)党委会、村五职干部会、低保人员大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召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会议325次,与会人员到12000人次,下发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宣传资料10000份,乡村组张贴社会救助专项整治资料3200份,下发《社会救助政策文件选编》280本,在主要城区滚动播出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标语8条,县电视台宣传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22天。在县城主要区域滚动播出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标语,在县电视台宣传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各乡镇采取集中动员、深入村(居)组,分层次召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下发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宣传单,确保低保户一户一册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材料,进一步统一了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救助专项工作的认识,对干部职工、群众、低保户宣传面达100%。

二是部门乡镇联动、全过程参与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了确保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建立了县级干部、县级联乡帮村部门联动机制,明确提出了社会救助工作与“走基层、化矛盾、办实事”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相结合,开展访基层群众,谈心里话,建立矛盾纠纷台帐,明确解决办法,分类归类处置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经办人员和村(社区)干部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备案制度,让群众明白最低生活保障经办人员和村(社区)干部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着力于解决好低保政策公正性问题。实行“阳光低保”,建立低保长期公示制,实施动态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解决好低保政策公开化问题。

三是深入村组(居)调查摸底,准确摸清基础性资料,有效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坚持深入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调查摸底,深入村组开展调查摸底,县级部门与乡镇干部分片包村包组,进村、进组、入户,召开坝坝会,进行调查摸底,21个乡镇共完成了8087户9319人入户调查摸底,切实掌握了低保家庭人员、财产收入及困难程度。同步在群众中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将社会救助政策交给群众,由群众“对号入座”自我对照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中不符合低保条件和需核查材料双xx条,让群众明白社会救助基本原则、程序、条件,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全社会满意,干部群众支持,形成了不符合条件低保人员主动退出良好格局。

四是政策性保证、程序化操作,整体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为程序化推进全县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县*制定了《xx县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各乡镇根据县上实施方案制定了乡镇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实施细则,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细化,排出专项整治时间节点和整治内容,从宣传、发放资料,各村召开村、组干部、现有低保户会议(发放复核申请书、授权书、诚信承诺书和通知),交复核申请书、授权书、诚信承诺书和相关材料,复核收入、财产、资料,发放经复核仍符合条件人员和不符合条件人员的通知,各村对复核后仍然符合的进行民主评议,各村公示评议结果,乡公示审核结果,报县民政局相关资料等九个工作节点一一进行落实。坚持“一把尺”标准量身,属地申请复核、以户保障、三榜公示“四原则”,采取由村(社区)组织的低保对象集中开会,个人陈述理由,全体低保人员参与,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乡(镇)集体研究、公示等程序进行处置,并作好记录和保留好影像资料,乡镇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好解释工作并通知到本人。对残疾人无法到场、无能力提供资料、无陈述表达能力由村(社区)在低保对象会上代为说明,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建立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下查到基层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有报必查件件落实。

为切实做好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xx县民政局建立社会救助*下查到*者制度,依法依规处置每一件社会救助*件。坚持*专人负责制,由社会救助股负责受理社会救助*件,将*件处理作为依法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保稳定中心工作之一。依法依规处置社会救助*件,落实*倒查到基层到群众到*者,件件与*者见面,件件当面解释*诉求。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公示——复议——公示”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回避,推行“阳光救助”,公开、公*、公正处理社会救助*诉求,确保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顺利进行。实行县乡两级*调查处理共同答复程序,由*所在的乡镇进行第一次*调查,县民政局复查调查结果,然后由县民政局形成调查意见,县民政局和乡镇分管领导与当事人见面解答*诉求。

据统计在社会救助专项整治过程中,全县接到涉及社会救助*咨询共计1000多件;*求助21件(向民政部*求助的1人,到市县民政部门*求助的20人);*反映112件(到省委的1人,市委的2人,向县委*的5人,向县**3人,到县民政局*或咨询的100人次,到县残联*的1人),*举报2件。由于建立了社会救助下查到基层制度,通过*下查到基层,所有*件得到了全面落实和处理,做到了有访必接、有报必查、件件落实,在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中没有出现群体性*。

(四)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方式,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机制。

能源调研报告篇二

xx年,xxx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关于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通知,今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同时经研究,决定今年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节能低碳,让更多人参与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队伍中来,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故此次将以椒江大学生、市民、企业为调查对象,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群体对能源以及节电知识的认识,同时将与台州学院xx年的“核电与我”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对比。本实践报告主要从大学生、市民以及企业的角度来介绍他们对椒江地区电力资源及节电认识情况。

(一)问卷题型14道问题,其中2道填空题,11道单选题,1道多选题;。

(二)调查对象椒江地区大学生。

(三)问卷发放情况。

整体能源及节电认识情况研究本次调研我们向台州椒江地区的三所主要大学——台州学院、台州广播电视大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发放了400份问卷,在有效的382份问卷里,男女比例约为1:1。根据上图分析得出,大学生对发电能源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不了解发电能源的比例高达44%,大家在使用电时对电的来源关注程度较低,可以看出大学生接受这一方面的信息的范围狭窄,但是仅的大学生认为节能宣传可以得到很大的成效,这说明节能意识的加强要靠个人的自觉和周围人的影响。同时大学生中仍有的人大量存在着“不是自家电,无所谓节约”这一想法,在这方面学校要加强教育。此外,大学生中仅的人对于节约寝室用电是因为费用问题,因此通过提高寝室费用来增加学生的节电意识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合理的宣传活动、身边人的带动以及合理的节电奖惩制度多方面结合才可以加强大家对能源和节电重要性的认识。

性别差异产生的能源及节电认识情况研究对于台州地区主要的发电能源了解程度,女性中有表示完全不了解,而在男性中这一比例为。有的男性了解3种及以上的发电能源,在女性中这一比例仅。可以说明男性对发电能源更了解些,理工科类男性大学生由于课程等方面的影响而对发电能源更感兴趣。男性中有的人认为他们时有存在“不是自家电,无所谓节约”的想法。女性中选择时有存在的比例为,相反有的女性表示不存在“不是自家电,无所谓节约”的想法,从而可以看出在男性的群体中浪费公家电的现象比较严重。男女性中会阻止同学浪费用电现象的比例分别为和。与此同时的人从不主动在离开教室时关闭教室电器开关,虽然这一比例在总人数的比较少,但其中的人群均为男性,占男性总比例的。综合上述数据可以初步推断出女性的节电意识比男性强,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加强在男性中的节电宣传力度。

年级差异产生的能源及节电认识情况研究此次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大三比例相似,大四所占人数比例仅为14%。根据数据统计后分析得出,各年级大学生对于电力资源以及节电认识方面总体想法差不多,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略微差异。对于生活中浪费电的现象,普遍学生会偶尔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并不会每次都去关注。近的人对于用电高峰期时城区需拉闸限电这一情况普遍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有一小部分认为应该靠国际来加快大坝建设。综上所述,对于各项问题,四个年级的看法大体相同,个别存在略微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各年级同学都普遍认为环保和节约用电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积少成多,节约用电,但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忽略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节电问题,拥有节电意识却没有落到实处。作为学生,他们对于浪费电的现象会及时制止,但偶尔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接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个人节约意识会随着对其他物质、文化因素的逐渐关注而有所衰减。

此外,根据上图分析可知,每次都会阻止同学及舍友浪费电的学生仅占很少一部分,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因为面子的问题,好朋友之间如果一直强调节电问题,可能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很多人转向“偶尔会”的选择方向,这既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又不会恶化关系。所以这反映了一个在中国的普遍社交情况,人情和面子相对重要。因此在宣传节电时要注意人的面子和人际关系,不可强制性进行节能要求,尽量满足被宣传者的内心需求,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大学生对发电能源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可以看出他们接受这一方面的信息的范围狭窄,学校及政府对这一块内容的重视度不够。

1、对民众的建议l加强自身的节能意识,向拥有节能环保习惯的周围人看齐,同时及时阻止身边浪费能源的现象。l在用电的同时积极关注发电能源,了解清洁能源和带有污染性的能源,增加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l在追求更高物质享受时时提醒自己应保持节能环保意识,不可缺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l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节能产品,尽量避免使用耗能大且对环境有污染的电器设备等。

2、对政府的建议l加强对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及时关闭效益低、能耗大的企业,并通过合并中小型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进行集中式的管理。l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控制企事业单位的大规模“浪费型”生产运作,把节能环保落到实处。l进行有针对性和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节能宣传,从而普及宣传教育,加强民众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度,进一步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是生命的底色,和谐是社会的基石,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强音。追求“绿色的体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做的努力很多很多。可以相信,当绿色、环保、生态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时,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就能全面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就能更加美好。

xx年,xxx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关于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通知,今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节能低碳,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经研究,决定今年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因此,节能环保依然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绿色正能量”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将通过这种实践调研的形式,用热情传播绿色理念,通过媒体向社会传达绿色理念和绿色行动,为建立绿色社会、发展绿色经济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能源调研报告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落实我厂能源计量工作,不断提高我厂能源计量管理认识,提升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公司中的地位,强化能源计量管理水*,根据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制定本方案。

1、《xxx计量法》。

2、《xxx节约能源法》。

4、《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6、《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1、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主要能源种类包括煤炭、水等。

2、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计量器具类别主要包括衡器、电能表、油流量表、压力仪表、温度仪表等。

3、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

检查方法包括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提问、现场检测等。

1、首次会议。

由自查组组长主持,被审查单位负责人、能源计量管理有关人员和自查组成员参加。会议内容主要是:自查组通报审查计划,被审查单位介绍基本情况和能源计量工作情况。

2、分工审查。

自查组人员按照分工,采取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提问、现场检测等方式,开展现场审查,填写《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自查记录表》。

3、情况汇总。

4、交换意见。

自查组与被审查单位负责人就审查情况和结论交换意见。

5、末次会议。

论,被审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现场审查结束后,由自查组组长根据审查汇总情况和现场审查时确定的审查结论,编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自查报告》、《自查情况汇总表》。

能源调研报告篇四

沼气、秸秆气等农村新能源是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主抓的“农字一号工程”。为了解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进展情况,促进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健康发展,11月20日至12月10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农林界委员,深入6县(市、区)乡村、农户,对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沼气、秸秆气等农村新能源建设进展情况。

我市沼气事业的推广应用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早期,由于受当时认识、设备、技术、投入及配套措施等制约,长期处于徘徊不前、发展缓慢的境地。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尤其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沼气、秸秆气“户户通”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下大气力组织推广、实施,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各地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秸秆气化、农村沼气、有机肥利用、生态种植养殖等技术手段,本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市、县、乡、村四级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我市沼气、秸秆气等农村新能源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为了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把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领导组,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对新能源建设进行指导。市、县两级共拿出亿元专项资金,对户用沼气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工程进行补助。市金融部门积极开办针对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的小额贷款。农业部门把技术培训作为大力实施沼气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从203月8日起,用25天时间,在6个县(市、区)连续举办了7期农村沼气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技工和管理人员1634人,使全市持证技工累计达到1586人,培训专业管理人员100多名。举办沼气知识讲座18期,培训农民多人,为农村沼气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

截止目前,全市农村沼气、秸秆气“户户通”工程已建成和在建用户达101039户,占到市定10万户任务的101%。工程涉及户用沼气4635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22个,秸秆气化工程88个,建成各类服务站点84个。特别是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工程推广在全省领先、全国知名,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肯定和好评。我市被评为全省唯一、全国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

现如今,走进我市农村乡镇村落,到处都能看到一座座沼气池错落有致分布着,一个个秸秆气化站拔地而起;在农村老百姓的家中,干净省力的沼气灶如今成了厨房的新宠,明亮环保的沼气灯成了客厅的又一亮点,由沼气建设带动的农业循环经济正在农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市把沼气、秸秆气建设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村紧密结合起来,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取得了一气带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促三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三业出四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效果。目前,沼气、秸秆气建设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节约了农民支出,促进了生产发展,而且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市老百姓生火取暖的主要能源,但由于“五小企业”的关闭和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少农村群众拉不上煤、用不起煤的问题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农村沼气、秸秆气,可以解决群众生活能源的同时,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沁水县龙港镇吴家沟村,位于沁水县城西南10公里处,全村共10个自然庄,239户,785口人,耕地面积1790亩,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03元,比全镇人均纯收入低400多元,年随着该村户用沼气大力实施,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近800元。吴家沟村民李元胜是这样说的:“建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需投资2200元左右,使用年限在以上,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节约燃煤费1000元,电费150元,沼液、沼渣作为农田优质有机肥料使用,这方面又可节支150元左右,种植增效在100元左右。建一个户用沼气池每年可为我家增收节支约1500元左右。”又如,阳城县北留镇东封村,7月投资120万元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工程,同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以来,时产气400立方米,可满足全村206户居民生活用气。按照本村以往每年为每户村民发放吨煤、吨炭的标准,折合价值900余元,全村约需18万元。用上秸秆气后,村民每户年开支仅216元,全村燃料能源开支仅4万元,可节约开支14万元,节约煤炭800多吨。农民每户年节省开支600多元,相当于为每户增收600多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980元,被我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推动了农业循环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沼气微生物发酵把动物、植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沼气,沼液、沼渣返农田,形成了“猪--沼--粮”“牛--沼--粮”“鸡--沼--粮”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把沼气池、畜禽、厕所、粮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沼液喂畜、喂鱼,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沼渣返田,不仅能防虫,而且使农作物长势旺盛,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如泽州县下村镇晋宏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18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沼气站,不仅可以解决3个村,近3000户农民的生活用能,而且把“种粮--养猪--沼气--肥料--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延长了生物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产业。晋宏实业有限公司大型沼气站成为我省第一个农村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又如高平正易热电气联供大型沼气工程,采用“猪--沼--气--电--肥--粮”循环作业链条,年可处理猪粪3800吨,尿污水12330吨,生产沼液15330吨,沼气183000立方米,可发电万度,沼气可为300余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用气,沼液可为600亩农田提供无公害优质有机肥料,整个项目变废为宝,资源全面利用,形成了种养结合、工农结合的生态环保良性循环系统。高平正易大型沼气工程被评为我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热电气联供示范基地,我省第一家大型沼气培训基地。

3、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具有可观的环保效益。沼气工程可有效解决农村畜禽粪便带来的污染,减少灰堆、煤堆和垃圾乱推乱放现象,使村容整洁,村级卫生大为改观。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用于无公害农业生产,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土壤板结程度,减少化学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气化工程一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清洁、高效的生活能源,另一方面使农作物秸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减少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是一项十分环保的项目。如陵川县通过大力发展沼气、秸秆气,西部有煤炭地区8700户居民不再大量燃烧高硫煤,不仅仅是每年至少节约煤炭2万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老百姓身心健康;东部山区2700户沼气用户减少了生活用柴,以每个家庭每年生活用柴消耗15亩山林生长量计算,相当于保护了40500亩的林木资源,这两项每年可减少11万吨二氧化碳,1800吨二氧化硫和1万户烟尘的排放。

4、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沼气、秸秆气的使用,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做饭方式,把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决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城区钟家庄办事处金匠、东田石、寺底、耿窑等村,随着联户集中供气常温发酵中型沼气池建设,广大农村妇女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其它产业中来,她们充分依托城郊型农业的优势,有的从事养殖、有的从事大棚设施种植、有的从事农产品销售,年均增加收入近5000元。另外,通过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建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益处,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空前高涨。如阳城县西河乡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林乡”的目标,干部群众因地制宜、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乡11个村,4010户,12977口人用上了秸秆气,3个村,1903口人用上了户用沼气,全乡90%的农户用上了新能源,从此告别了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历史,西河乡成为我省首家“气化乡”,成为新能源建设的样板乡和示范乡。

三、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沼气秸秆气“户户通”工程进度快、成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深入,各地发展进度不平衡。部分基层干部对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理解不深,没有把发展沼气、秸秆气摆上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位置。有的习惯于计划经济“等、靠、要”的老一套,较少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有的对农村沼气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缺少应对措施和办法;有的对发展沼气、秸秆气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解决烧火做饭和点灯照明,没有看到它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的受八十年代初沼气效果不理想的影响,保守观望,信心不足。致使各地发展进度很不平衡,有的乡镇已超额完成任务,有的乡镇只完成50%的进度;相当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有条件上新能源建设的村还没有真正运作起来。

2、准备工作不太充分,新能源布局不够合理。我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秸秆气化、煤层气、小水电代燃料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农村沼气用户占到适宜农户总数的80%以上”。今年政府在推动沼气建设上力度非常大,这固然是好事,但也存在工作准备不充分,调研不详细,有行政命令的成分,少部分地方匆忙上马,并没有按照总体规划来执行,致使出现了不适宜建沼气的地方为完任务而建的问题。一些地方沼气池建成后,粪源不足,需要到外地购买,一三轮车猪粪、牛粪高达50-80元,使用成本非常高,有些农民认为不划算,怕麻烦,因此“闲置”起来;一些地方新村庄建设规划整齐,街道已硬化、绿化,没有地方建沼气池,硬性推行户用沼气,群众畏难情绪很大;一些地方煤层气资源非常充足,却苦于无扶持政策,村干部在沼气、秸秆气和煤层气的抉择上处于两难境地。

3、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后续服务有些滞后。技术力量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沼气池工程质量把关不严,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建成之初就出现了漏气、漏水现象;二是部分农户操作使用技术不到位,使得一些沼气池成了“呕粪池”。后续服务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地方只重视沼气的面上推广和建设进度,而对沼气技术的使用与普及、设备的维修、原料的调剂等后续服务缺乏通盘考虑和有序组织。县、乡两级虽然成立了沼气物业化服务组织,但大多数没有实质性地运作起来;二是沼气综合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现有建成池大多只注重其热能作用的发挥,限于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而沼渣、沼液在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以及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沼气技术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没能得以推广,如利用其生活污水净化低成本、高效率优势,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问题等。

4、项目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工程进展速度。由于小煤矿、小冶炼企业的关闭,我市部分村集体经济由强变弱,虽然各级政府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但作为投资主体,村里还是力不从心。尤其是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工程,投资金额相对较大,尽管乡村领导多方努力,资金缺口仍制约着工程进展速度。在基层调研时,乡村两级干部普遍反映工程已完工,而省、市补助资金迟迟不能落实到位,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推进沼气、秸秆气建设,村干部把转移支付垫支了物料款,相当一部分技工工资分文未领,现元旦、春节将至,若补助资金不能及时下拨,将对这部分人员的生活造成较大压力。

四、促进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健康发展的建议。

为促进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领导工作机制。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秸秆气等农村新型清洁能源,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精神,着力改善民生的一个好项目,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我市农村实际,最贴近农民需求、最受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当前,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各级领导要深化认识,审时度势,把这一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德政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将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新能源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为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在市直、县直单位中开展建设帮扶活动,通过分包到乡,分包到村,做好宣传工作,及时解决新能源建设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动所包乡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快速发展。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详细的奖惩办法,对于在农村新能源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反之则要通报批评。

2、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我市农村新能源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村民,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事业”,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在总体规划方面应做到四个结合:与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推动农村新能源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村镇规划调整相结合,将新能源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小城镇总体规划之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努力培育养殖、沼气、种植、秸秆气生态农业体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新农村。为此,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探索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在边远山区、自然村庄、散户养殖基础比较好、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地方重点发展户用沼气;在养殖条件相对较好、养殖户多的一些城郊型农村,由于无空地建池,建议重点发展联户集中供气工程;在养殖规模大、有养殖小区、村庄规划较整齐的地方重点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在耕地面积较多、种植条件好、秸秆资源丰富的纯农业区,重点发展秸秆气化工程;在有煤矿、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相对高的地方,如沁水的加丰、端氏,阳城的润城、八甲口,城区的西上庄、钟家庄、北石店等地一带重点发展煤层气工程;在森林覆盖率高、有水资源的地方,重点发展小水电带燃料项目工程。

能源调研报告篇五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国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20%,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也是一个约束性指标,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加强能源统计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抓手。现结合纳溪能源统计实际,谈谈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统计现状。

1、领导重视,建立健全了能源监测统计机构。纳溪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能源统计工作,及时成立了能源监测统计股,设立了办公室,建立了能源统计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落实了人员。各乡镇、街道办明确了1名能源统计人员,建立了能源监测统计制度,建立了能源监测统计台帐,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办公设备,统计力量基本得到了保障。

2、经费保证。目前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门的能源统计经费,对统计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采取了实报实销的方式给予保证,保证了能源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的经费开支。

3、现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现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是在工业能源统计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区级统计部门只负责公共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仅包括全区公共机构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统计内容为能源产品的生产、购进、消费和库存等情况;设置的报表周期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主要表种有: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附表、主要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表和工业企业水消费表。

二、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统计队伍稳定性差。能源统计人员身份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来自公务员、事业人员和“村官”。据了解,从近两年来看,全区乡镇从事能源统计的人员变动达到三分之二左右。由于能源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加之能源统计业务受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制约,虽每年举办数次业务培训,但仍达不到本专业的要求,造成新接手的人员业务不熟、概念不清,直接影响了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能源统计人才严重缺乏。据调查了解,全区乡镇能源统计人员虽然大多数均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但无一人是学统计专业的。加之统计人员多数身兼数职,对能源统计业务钻研不够。短期的培训满足不了专业的需求,能源统计专业水平明显较低,难以适应新时期能源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能源统计基础薄弱。近年来,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特别是能源监测机构的成立,带动了全区能源统计工作的发展。但是,随着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新接手的统计人员不了解能源统计工作,甚至找不到统计报表,严重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的企业和单位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配合程度不是十分理想,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尽管大会小会三令五申要完善能源统计基础资料,但是极少数到目前也未完成,甚至一些不引起重视。当前纳溪区能源统计基础工作面临新的课题,需要各方面的关注来加强工作。

三、几点建议。

(一)充实能源统计力量,加强能源队伍建设。

能源调研报告篇六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的冲击和环境保护及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大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从7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积极倡导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推广与应用,并坚持讲求效益的方针;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又提出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垃圾)、地热能等新能源的方针。

当今社会.电力已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一个国家的人均用电量往往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然而仅仅依靠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发电,已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已不能适应世界人口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迫切地呼唤新能源,希望用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来取代煤电、油电、气电和核电。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利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一次能源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基石。

能源的开发步伐明显滞后。至2000年底,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为33×104kw,只占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因此,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展了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到目前为止,除水电外,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生的总容量已经接近4×144mw,占全世界总装机容量的1%。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04mw,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的1×104mw。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欧盟都制订了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1.1太阳能发电。

1.2风力发电。

能源调研报告篇七

汽车行业提供特殊的产品,肩负了特殊的社会责任,需要和整个社会一道应对能源和环境的挑战。在关注技术突破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不管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如果不能控制为实现技术方案所付出的直接成本和大面积推广带来的社会成本,就没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和可能,也谈不上最终为社会带来节能和环保效果。

如何在可接受的成本下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大众推出的“动力总成战略”由两部分组成。汽油机方面,推出两款新系列汽油机,采用缸内汽油直喷,螺纹增压等一系列的技术,在中国大规模推广国产双离合器变速箱。几项技术加在一起,可使汽油机二氧化碳排放减低20%。目前,我们已经百分之百满足国家两个阶段对降低能耗的要求,并公开承诺,到20xx年完成技术换代,汽车能耗降低20%。

柴油机普及成本低、能效高,无疑将成为中短期汽车清洁动力技术革新的主力。如果国内能够保证相应的燃油供给,可以在一两年内实现最先进的国产柴油机大面积推广,对社会几乎没有任何附加成本,生产大概增加1000多欧元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而混合动力目前每台至少需要3000欧元附加成本,高成本是个大问题。

汽车技术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整体考虑协同的问题。若干年前国家就已发布了政策标准,现在各个地区排放标准和落实的时间各不相同,石化企业现在还在加紧进行油品改造。如果政府能够加强协调,充分考虑社会成本,将大大减少宏观上的资源浪费。

跟传统汽油发动机比,先进的柴油技术可以降低25%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油耗30%,目前,欧洲市场新车中柴油车已超过55%。

柴油技术比较成熟可靠,可以马上应用到现有的产品上,马上取得效果,马上看到变化。德国1999年到20xx年,由于推广柴油技术大概减少排放1500万吨二氧化碳,大概节约9千万吨燃油,相当于10万辆轿车一年用的油量。

从中国市场实际情况来讲,现有柴油基本上能满足03版的车用柴油标准,如果使用高品质滤清器,中国市场车用柴油可采用先进燃油喷射技术,将大幅度降低排放。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针对全国的柴油标准,燃油问题不解决,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国家制定相应的燃油标准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既可防止劣质油流入中国,也可防止过多的根本不需要的排放。

能源调研报告篇八

2019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

只有通过国家3c认证即“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才是新国标产品。

对于未通过国家3c认证、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

同时新国标出台后,将把电动两轮车区分为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前者属于非机动车,不能在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车速和整车重量严格限制。

后者属于机动车,需要驾驶资质、车辆上牌等。

7先后赴浙江台州、江苏无锡调研了立马车业、奔宝车业、博大车业、绿佳车业、**车业、铃派车业等整车和配套企业。

进行了深入交流,向其了解企业目前发展情况、当地电动车有关政策、新国标政策落实情况、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政策建议等。

现详细如下:

一、当地电动车产业发展情况浙江台州与江苏无锡两地电动车产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主要依托雄厚的摩托车产业基础转型升级而来,经过多年发展,凭借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和成熟的五金制造业基础,一跃成为国内主要电动车板块。

其中台州在电动车方面拥有5个“全国第一”。

一是塑料覆盖件产销全国第一:

台州塑件企业有6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塑件生产基地,为全国的整车企业输送80%以上的二是电摩类产销全国第一:

享有“中国摩托车之都”之称的台州为电摩类产品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州板块已成为电摩的代名词,每年产销达到600万辆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三是电机、电控产销全国第一:

台州拥有圣威、金宇、九洲、王威等为代表的40多家电机厂,每年产销达到1000第一;四是成套减震产销全国第一:

台州拥有60多家减震厂,其中名震减震器、齐力减震器在行业内都是响当当的品牌。

仅名震减震器一家在电动车行业就达到了30%—40%的市场占有率;五是整车零部件制造占有率全国第一:

台州电动车板块历有“零配件制造基地”的美誉,凭借台州在电机、控制器、塑件、车架、轮毂等配件在市场上极高的占有率,台州在整车零部件制造占有率位于全国第一。

2018年台州入驻立马、绿佳、优狐、绿驹、五星钻豹等整车及配套企业200余家,年产整车600万台,产值规模150亿元。

无锡拥有整车及配套企业400多家,其中获得3c认证证书的企业有100多家,整车产量占全国产量20%。

拥有雅迪、新日、小刀、艾玛、新大洲等国内十大品牌,产业配套齐全,成为业内公认全国三大电动车产业高地之一。

二、当地电动车行业现状(一)政策执行情况新国标政策落地以前,台州执行的是本地管理政策,主要参照摩托车执行,包括上本地电动车专用牌照、不戴头盔罚款、不遵守规则扣车等。

目前当地群众已经基本养成良好的安全出行习惯:

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全部上牌、骑手全部戴头盔、走非机动车道等等。

两地的新国标政策还未真正执行,上机动车牌照的电动车主要存在于厂家展厅中,街上还未见到。

(二)企业政策应对情况通过与众多厂商交流,台州电动车企业最多时有400多家,近两年经过优胜略汰及新国标政策影响,还剩200家左右,其中仅有不到100家企业通过了国家3c质量认证,10家左右获得了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

由于申报生产资质需要完善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和规范的财务报表,耗资巨大(一级资质需要2000万元左右、二级挂靠资质需要1000万元左右),多数企业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因此无法获得资质来生产国标车。

对于无法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还在继续生产非国标车,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由于新国标政策还未真正执行,他们处于观望状态,产品方面根据市场情况同时生产销售国标车与非国三、通过调研发现的问题(一)电动车销量减少一是由于新国标产品与非标产品相比技术规范、手续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成本增加20%左右,售价提高。

二是新国标产品需要办证上牌,部分消费者不符合驾驶资质或不愿办理相关手续,取消购买计划。

三是过渡期内部分地区新国标产品与非标产品并存,新国标产品购买力没有非标产品强。

今年总体来看,对于销往郑州等政策执行严格城市的产品,销量与往年相比降低70%左右,对于政策执行不严格的城市销量降低30%左右,预计全年总体销量降低50%左右。

由于销量减少,企业库存增加,只能减产应对,可能会导致全年经济数据下滑,职工收入减少。

四是产品竞争力有待加强。

虽然我县配套企业可以生产大部分的电动车相关零配件,但同台州、无锡相比,部分零配件生产、研发水平较弱,生产能力相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整车生产企业需求。

目前我县电动车产业还处于简单的组装加工阶段,没有产品设计能力。

(二)缺少配套的地方政策虽然新国标已经开始执行,但是各个地区还未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目前新车上牌时,需要统一到市级交通部门上牌,县、乡部门没有上牌权限。

由于电动车续航里程较短,消费者如果在乡镇购车后,续航里程根本到达不了市里,到市级部门上牌不方便也不现实,对于消费者如何在家门口完成上牌办证等一系列流程,缺少相关指导办法。

(三)宣传需要加强电动车是群众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但是他们对于新国标政策的知晓程度还不够高,不懂得国标车与非国标车的区别,在购买产品时不会主动购买国标车,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四)政策迟迟没有落实到位今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一直没有真正执行。

已通过国家3c认证企业,上市的产品符合新国标标准,部分企业没有通过国家3c认证,仍在生产上市非国标产品,目前市场产品处于鱼龙混杂状态,由于新国标产品成本较高,购买力没有非国标产品强,严重损害正规企业利益。

(五)低速电动四轮车政策缺失低速电动四轮车作为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有益补充,由于操作简单,使用门槛低,深受市场欢迎。

市场规模极大,由于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低速电动四轮车多为无牌无证驾驶,导致驾驶人的驾驶水平良莠不齐,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出现事故后,交警部门难以进行责任认定。

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低速电动四轮车的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市场上的低速电动车企业全部没有生产资质,在一些重点城市,低速电动车被一刀切全面禁止上路,企业只能在监管较松的三四线城市寻求市场,产能不能充分释放。

低速电动四轮车产业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很难发展壮大。

(六)引资难度进一步增大一是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目前国内电动车企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布局都已完成,没有投资计划;部分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新国标资质认证,资金压力较大,无法对外投资扩张。

二是沿海地区优势增大。

以往沿海地区由于土地紧缺,企业看中内地土地资源优势,愿意到内地投资落地,随着近年来沿海地区大规模开展填海造地,大力发展工业新区,土地资源不断增加,成本大大降低,再加上沿海地区成熟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设施等因素,内地的竞争优势再逐渐缩小。

有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

如果沿海地区早几年重视新区开发,我们也不会选择到内地投资。

(七)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壮大一是电动车产业体量规模还不够大。

台州有200多家整车及配套企业,无锡有400多家,两地汇聚行业前10位企业,无论数量和规模都要大的多。

二是配套能力有待加强。

台州是中国模具塑件之都,无锡拥有完善的车架、电池等配套体系。

我县配套企业零配件生产、研发水平较弱,生产能力相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整车生产企业需求。

如电机产品只有立马电动车能够生产,控制器、电池、减震器、轮胎等主要零配件项目还未引进。

(八)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一是融资服务环境有待优化。

根据部分企业反映,银行缺乏对于企业长期、稳定的融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较高,手续繁琐,审批周期过长。

电动车行业主要通过订单生产,是一个特别需要依赖流动资金的行业,如果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不能生存下去。

在企业第一批贷款结束、第二批续贷过程中,缺少“快审快批”的绿色通道,一旦某项手续缺失,就会造成审批不能通过,无法继续使用贷款,从而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二是政务服务环境有待优化。

主要表现在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缺少积极主动上门服务的措施办法,部分行政收费项目标准不明确,随意性较大;管理意识大于服务意识,缺少敢于担当的魄力和精神。

个别企业反映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企业发展。

(九)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同沿海地区相比,我们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较少,对外依赖性强,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立马电动车、绿佳电动车的总部拥有完善的产品开发、检测设备。

由集团总部负责研发设计电动车款型,成熟以后,交由国内其他基地进行生产加工,因此高技术人才多集中在总部集团。

另外虽然我县已经建设了电动车检测中心,但建设标准不高不能满足企业使用需求,多处于闲置状态。

电动车研发中心还未建设,制约我县主导产业发展。

四、下步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有关建议(一)做好新国标政策的执行与落地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新国标政策的解读,尽快研究出台承接政策落地的相关细则,明确车辆上牌、办证、保险等事项的办理流程、责任部门,建议将此权限下放,由乡级政府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使此项政策更加便民。

(二)加强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台、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解读新国标政策及配套措施,让群众充分知晓此项政策;出台电动车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明确电动车有关行车规定及处罚标准,做好群众的安全骑行教育。

(三)研究出台低速电动四轮车管理办法不管是从行业发展管理方面,还是消费者需求方面,低速电动车合法化都势在必行,建议尽快完善低速电动车管理,出台标准,对于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核发正规新能源车牌照,纳入交通管理部门监管范围;对于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几年退出计划,发放临时牌照,逐步淘汰。

(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企业普遍反映人才招聘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跟不上,人才难以在本地安心工作,建议加快推进道路、线路、雨污管网设施建设,尽快启动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全面推进产品孵化中心、创意设计展示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及配套学校、医院、宾馆、专家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抢抓行业洗牌机遇承接项目落地新国标政策实施后,相当一部分技术含量低,适应能力差的组装型的整车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提升自身研发、生产水平,无法获得3c认证和生产资质,最终将被淘汰。

一是建议由政府出面,与具备生产资质的第三方企业合作,成立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打造独立品牌,以此申报国家3c产品认证及生产资质认证。

借此积极吸纳没有资质的众多中小电动车企业入驻产业园区,通过挂靠方式开展生产合作,从而增加当地税收和就业。

二是鼓励众多中小企业合作出资,组建母公司,完善相应的生产和检测设备,以此申报国家3c品认证及生产资质认证,进行贴牌生产。

(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国内主要电动车生产基地相比,本地的电动车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继续扶持培育。

由于本地的人才、交通、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都不突出,唯有营造宽松、高效的服务环境,才能留住企业。

一是加强融资支持。

出台中小企业金融扶持办法,降低审批门槛,提高审批效率,开辟续贷绿色通道,延长贷款年限。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出台客商服务办法,将企业入驻以后涉及到的各类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明示,制定手续办理流程图,简化、合并手续办理流程。

三是严格兑现约定的各项条款政策。

(七)完善、拉长与增厚产业链环节,推进产业链当地化建议采取“一个基础,三大步骤,一条主线”的主导思路推动产业发展。

“一个基础”是要巩固电动车产业集群在车身车架等主干部件上现有优势这一基础;“三大步骤”是指第一步发展四大电动车核心部件,并且是以电机为先导,依次向电池、充电器与控制器发展,第二步向基础部件和相关部件拓展,第三步向检测设备、模具、焊接设备、涂装设备等电动车行业的装备制造环节延伸;“一条主线”是以完善生产者服务为主线,即在巩固基础、实施三大步骤的同时全程推动各类专业化生产者服务的升级,提升完善印刷包装、产品设计、广告宣传、物流运输、营销管理、融资等各种配套服务。

(八)建议抱团取暖,整体发展。

能源调研报告篇九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xx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生产线项目、武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mw光伏组件项目、湘电风能(甘肃)有限公司年产200台套2.5mw及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宁波百事德武威久源光伏构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300mw支架及100m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等20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中广核一期49.5mw风力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二期49.5mw风电项目、大唐新能源49.5mw风电项目、武威洁源红沙岗58.5mw试验风光互补项目、常州天合49.5mw风电项目等正按计划进度抓紧建设。

(四)生物质能运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目前,武威市的生物质能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农村沼气。农村沼气的应用,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采用集中或分散式的处理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今后开发生物质能燃料、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一)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大唐武威新能源一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特变电工9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三期13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甘肃59mw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5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

(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资本积累缓慢,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节能照明等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但整体上仍处在产业链片段发展阶段,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五)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电网的通达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未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急需建设新能源电力输入输出配套设施。

依据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及武威实际情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施规划带动、园区集聚、项目拉动、科技推动、政策驱动的战术举措,多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科学谋划定位,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宏观引导,立足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分析产业现状、行业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优势,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确定集群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科学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科学定位新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园区建设,搭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武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工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和产业提升,是加快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在园区建设上,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点线结合、横纵拉伸,合理调整产业内部分工,使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互衔接;要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要坚持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主导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以合理布局项目和完善产业体系为主线,鼓励新能源企业向园区集中;要改善和优化园区投资环境,规范简化各类审批手续,推行“一企一策”和“一站式服务”,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把园区打造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创业福地、投资宝地。当前要重点抓好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连接东西的交通优势和33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的并网条件,在312国道、高速铁路及连霍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若干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武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树立样板和标杆。二是加快推进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构建“4+3+2”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以常规装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循环产业链,配套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三是加快推进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引进发展风电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最终形成风光互补,全天候连续发电示范园区,力争形成民勤城东工业园区高载能产业的电源供应基地。四是规划建设天祝松山滩风电产业园。尽快开展该区域测风评估工作,以风电项目为依托,配套完善电网设施,力争在“xx”末将松山滩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的风电产业园。

(三)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发展的产业链条。

一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精心谋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壮大新能源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光电、风电产业项目。二是要以创新的方法破解项目发展瓶颈。项目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土地和资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这两大难题。在土地方面,要积极研究政策,利用好政策,寻求增加建设用地途径,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确保用地供给。在融资方面,要按照boo(即:建设—拥有—经营)、bot(即:建设—经营—转让)、dbfo(即: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着力提高市场融资、提高资金运作水平,政银企三方要合力共为。三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光电、风电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一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重点项目。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注重科学运作,制订详细工作推进计划,设定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部门,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各项目单位进行了责任捆绑,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签约项目,要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尽快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抓好投产运行工作,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力争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四是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大力引进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装备项目,打造集高端装备及零部件与太阳电池及组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电站输出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链;大力引进风电整机制造项目,打造集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风电场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优势产业链,着力解决风电并网运行管理问题。

(四)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增强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中心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标准的技术开发中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产业科技创新梯次格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培育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五)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能源调研报告篇十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xx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生产线项目、武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mw光伏组件项目、湘电风能(甘肃)有限公司年产200台套2.5mw及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宁波百事德武威久源光伏构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300mw支架及100m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等20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中广核一期49.5mw风力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二期49.5mw风电项目、大唐新能源49.5mw风电项目、武威洁源红沙岗58.5mw试验风光互补项目、常州天合49.5mw风电项目等正按计划进度抓紧建设。

(四)生物质能运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目前,武威市的生物质能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农村沼气。农村沼气的应用,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采用集中或分散式的处理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今后开发生物质能燃料、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一)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大唐武威新能源一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特变电工9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三期13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甘肃59mw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5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

(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资本积累缓慢,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节能照明等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但整体上仍处在产业链片段发展阶段,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五)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电网的通达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未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急需建设新能源电力输入输出配套设施。

依据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及武威实际情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施规划带动、园区集聚、项目拉动、科技推动、政策驱动的战术举措,多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科学谋划定位,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宏观引导,立足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分析产业现状、行业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优势,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确定集群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科学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科学定位新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园区建设,搭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武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工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和产业提升,是加快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在园区建设上,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点线结合、横纵拉伸,合理调整产业内部分工,使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互衔接;要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要坚持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主导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以合理布局项目和完善产业体系为主线,鼓励新能源企业向园区集中;要改善和优化园区投资环境,规范简化各类审批手续,推行“一企一策”和“一站式服务”,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把园区打造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创业福地、投资宝地。当前要重点抓好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连接东西的交通优势和33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的并网条件,在312国道、高速铁路及连霍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若干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武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树立样板和标杆。二是加快推进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构建“4+3+2”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以常规装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循环产业链,配套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三是加快推进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引进发展风电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最终形成风光互补,全天候连续发电示范园区,力争形成民勤城东工业园区高载能产业的电源供应基地。四是规划建设天祝松山滩风电产业园。尽快开展该区域测风评估工作,以风电项目为依托,配套完善电网设施,力争在“xx”末将松山滩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的风电产业园。

(三)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发展的产业链条。

一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精心谋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壮大新能源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光电、风电产业项目。二是要以创新的方法破解项目发展瓶颈。项目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土地和资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这两大难题。在土地方面,要积极研究政策,利用好政策,寻求增加建设用地途径,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确保用地供给。在融资方面,要按照boo(即:建设—拥有—经营)、bot(即:建设—经营—转让)、dbfo(即: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着力提高市场融资、提高资金运作水平,政银企三方要合力共为。三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光电、风电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一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重点项目。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注重科学运作,制订详细工作推进计划,设定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部门,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各项目单位进行了责任捆绑,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签约项目,要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尽快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抓好投产运行工作,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力争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四是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大力引进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装备项目,打造集高端装备及零部件与太阳电池及组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电站输出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链;大力引进风电整机制造项目,打造集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风电场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优势产业链,着力解决风电并网运行管理问题。

(四)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增强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研究中心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标准的技术开发中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产业科技创新梯次格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培育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五)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推进新能源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撑、优质的服务跟进和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一是政策上倾斜。要牢牢把握中部崛起、东部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落实国家在资源、财政、投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特惠政策,制定出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以优越的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引进的重、特大新能源项目、高科技项目、龙头型项目要给予特殊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融资运作上的杠杆效应,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对标志性工程和新能源重点项目进行引导和扶持;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新能源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二是服务上跟进。强化信息捕捉,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国家、省上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项目申报信息;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立政府、社会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发模式,谋划、储备、引进一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早抢早抓快跑,第一时间向项目申报单位提供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申报项目,努力提供项目争取的命中率;加强项目跟踪落实,对已上报争取的新能源项目,指派专人负责盯办,积极衔接落实。三是组织上强化。要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强新能源开发队伍力量,统筹协调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技术指导、要素供给、协调服务、优惠政策落实等事项,合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能源调研报告篇十一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生活水准的普遍衡量标准之一。能源使用,系统,基础设施及生产和商业机构遍布全球,深入生活。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崛起,导致全球能源紧缺。同时,人类已经意识到能源使用会造成严重环境影响。我们需要多种能源和技术来满足未来需求和减少环境破坏。绝大多数在发展中的尖端或新颖能源技术都趋向洁净和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如今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通过对当今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让人们了解珍惜能源的重要性。减少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珍惜我们唯一的生活家园——地球。

20xx年1月26日——20xx年2月15日。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听取专家有关报告,了解当今科研人员对世界能源现状的看法和计划。

当今世界能源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一、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将稳步增加。

预测基本情景下未来世界经济将以3.5%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地区为亚太、非洲和东欧等非oecd国家,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中国和印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能源需求将稳步增加,年均增长1.5%,20xx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达169.58亿吨油当量。

二、煤炭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

预测基本情景下煤炭消费年均增长幅度达1.7%,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仍是世界煤炭主要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2.3%。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2.7%,20xx年将达40.89亿吨。美国为第二大煤炭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0.7%,20xx年将达11.07亿吨。

三、世界石油供应充足,供需基本平衡。

世界石油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调局(usgs)z0xx年对世界石油资源的预测结果,至20xx年世界石油总资源量达29348亿桶(折合4003.1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2658亿桶,储量增长约7300.5亿桶,待发现资源约9389亿桶。

四、天然气需求稳步提高。

预测基本情景下,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1.6%,20xx年和20xx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88万亿立方米和4.32万亿立方米。

五、核能需求下降,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

预测基本情景下,世界核能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1.5%,20xx年和20xx年世界核能需求分别达33850亿千瓦小时和38440亿千瓦小时;世界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3.0%,20xx年和20xx年世界核能需求分别达188.4亿千瓦小时和222.3亿兆瓦小时。

高经济增长和高油价下将刺激世界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需求。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世界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基于上面所述,我们必须猛敲能源危机的警钟,制定切实的能源政策,发动广大科技人员与干部群众,紧迫应对能源危机。

能源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本次问卷共发出份,调查人,同意人数,不同意人数。汇总基本情况:

二、必要性。

总体来看新能源车步入市场是个趋势。2022冬奥会即将到来,世界的目光聚焦张家口,相信新能源出租车定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展现在世界。

三、

阻力、困难。

目前来看其短板很多,诸如造价高、维护困难、续航能力差等等。

四、建议、意见及解决办法。

建议、意见:

1、切忌一刀切。目前广泛在出租车领域推广需首先解决资金问题。升级新能源车首先需要额外多付大量资金,对于出租车来说负担很重。

2、召开出租车听证会,看看出租车的诉求。解决办法:

1、可以在现有出租车基础上逐步推行,比如第一年升级百分之三十的车辆,升级后的新能源出租车可以采用政府补贴或者固定地点优先进入等措施推行。

2、强制准入:出租车换新车或新增出租车只能购买新能源出租车。

xxx人民政府2017.9.22。

zxb3239028@。

能源调研报告篇十三

__开发区是我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自成立以来,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外向型经济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招商思想,找准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招商,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

目前,__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为主体的产业群体。截至“十五”期末,__开发区已经引进电子信息类企业达__家,此类企业投资累计达到__亿美元,占到开发区引资总额的72,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代表企业有_/:请记住我站域名/_、__等,形成了芯片制造封装、电子元器件、手机配套、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四大行业,成为__市投资规模最大、资金密度和技术含量最高、产业链最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配套产业投资累计达到__亿美元,代表企业有__、__等,是目前__市最主要的汽车配套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投资达到__亿美元,代表企业有__、__等,成为我区新兴的支柱产业。

二、__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几年,对__开发区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外大环境看,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为开发区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在国际资本转移上,以信息产业为代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微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转移的主流,并呈现出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转移的态势。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稳定增长趋势将更加巩固,正在逐步全面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和发展潮流中,开发区作为《中国入世议定书》中规定的特殊经济区,在我国的整体开放格局中将继续存在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是产业链条还不尽完善,尤其主导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还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软环境方面,在服务意识、社会治安等方面还有不少不到位的地方;国家对土地、信贷等采取宏观调控导致土地资源短缺和资金到位减缓,开发区二、三产业发展还不平衡,这些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对我区产业招商和发展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三、__开发区产业发展建议。

未来几年,面对国际国内招商引资新形势,__开发区应紧紧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快推进__开发区的发展,要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工业园区的同时,充分发挥软硬件投资环境俱佳和主导产业集聚等优势,继续实施产业招商、载体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措施,凸现__开发区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1、加强主导产业宣传力度,突出产业招商。

紧扣产业发展的主线,积极对接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的新动向,紧紧把握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世界五百强等外资企业在我国寻求第二市场的机遇,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竞争中抢占先机。进一步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集聚,做好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点产业技术水平升级,形成电子为主体、汽车配套、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链的重要产业基地。锁定具体的招商区域,集中力量强化对美国、韩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日本的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业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努力打造比较完备的产业集群。

2、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环境是形象,是财富。完善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企业投资的基础条件。__开发区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打造中央商务区(cbd),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档次和水平;加强配套商务服务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同时加强工业园区的治安管理,有效防止盗窃等案件的发生。

各政府部门应提高行政综合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内容,诚信服务外商,经常深入企业,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政府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对主导产业大项目、成立项目服务小组,开展全程式服务,真正做到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加强涉外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执法监督机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

3、发挥“以商引商、以情招商”的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已开业的和已落户的老企业对选址准备投资的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示范。要把积聚的产业、企业看作招商工作的优秀资源,一方面大力宣传我区业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已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以此示范,消除外商的戒备心理,增强信任度;另一方面通过对入区企业的优质服务,让企业以现身说法的形式验证本企业的成功典范,说服新客商。采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示范方式招商,是发挥产业链作用,提高招商成效的一大捷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454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