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儿子们教案(优秀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8:10:06
语文儿子们教案(优秀23篇)
时间:2023-12-03 08:10:06     小编:FS文字使者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案名字3]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一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一、导入。

二、识字。

1.识字指导。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读音方面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出示带生字的词句,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

如:(1)嗓子、晃荡、沉甸甸、拎着水桶。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1.听全文录音,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听课文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读。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在听朗读的同时做上记号。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2)自由模仿朗读。

(3)请三位同学分虽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4.听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想一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正确读出老爷爷说话的语气。

5.分大组朗读并评价。

(1)请一半的学生跟着录音读一遍课文,另一半学生仔细听,指出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进。

(2)两组交换朗读,并互相评价。

6.集体朗读全文,请老师配上音乐,老师评价应该改进的地方。

7.指名朗读课文。

8.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写一篇日记。

小华:____小强:我是小强。

小华:____小强:____。

小华:____。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当中来学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在哪里见过。

3、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4、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请大家找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个别读课文。

2、其它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妈妈夸孩子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4、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请大家说说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和体谅妈妈的。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三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儿子的采访中了解爸爸的三个愿望,从《我眼中的爸爸》中了解爸爸这个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采访的方式了解父母对人生三个愿望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父母对人生三个愿望的感悟。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目的是让我们触摸成人的内心世界。请各位都敞开自己的心扉,畅所欲言,希望你们能和爸爸妈妈实现心灵的对接。

1.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同学们,伴着这首歌,不知你是否想起了自己童年那美丽的梦想?现在就让我们谈谈自己的梦想吧!

学生各抒己见(我梦想当一名音乐家、医生、舞蹈家等)

1.我们儿时的梦想都是那么远大、那么令人神往。可在文章《儿子的采访》中,爸爸的梦想却是不同寻常的。现在我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这篇文章,再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一会儿,我们把这个小故事表演下来。(开始阅读,自由结组表演。)

(第一组学生表演文章第一部分)

师:谁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

预设

生:我觉得既然已经当了爸爸了就应该有成人的感觉,声音稍粗一点儿就更像了。

生:我觉得儿子演得很天真。

(第二组学生表演第二部分)

师:谁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评价一下第二组的表演?

预设:

生:儿子演得不够精彩,应该对爸爸比较尊重,因为他已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懂事了。

生:我认为妈妈演得有点漫不经心?

师:那你把妈妈的话再说一说。

生:

(第三组同学上台表演,学生评价)

师:他们演得都很精彩。现在我们了解到爸爸的三个愿望是——

生: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

(学生积极发言)

2. 师:你认为爸爸的愿望好实现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不容易,因为爸爸工作忙。

生:不容易,因为他平时工作非常忙,压力很大。不过我觉得他很乐观。

3、师:你们喜欢这位爸爸吗?

生:我非常喜欢文中的爸爸,他的愿望很真实,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作业的高分就很虚伪。

生:我喜欢这个爸爸,因为他真心和儿子交谈,增进了父子之间的亲情。

生:我也喜欢,因为爸爸很乐观。

生:我喜欢这个爸爸,因为他很风趣,他的话还很有哲理:只有自己不烦恼,才是最好的愿望,也是最难的愿望。

4、教师小结:有位禅者说过:众生就像牛一样,被尘世中的种种俗务束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悲哀。但不管我们人生道路是曲折还是平坦,我都祝福各位“吃得下、睡得着、笑得出来”,平平淡淡才是真。

回家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问问他们对这三个愿望的看法。结合自己的感受把采访记录在小本本上。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这三个愿望看似简单,有时还真的难以实现。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四

儿子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在儿子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扬母爱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孩子读读“子路借米”“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感恩父母的文章。

《三个儿子》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课文讲述的是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时,前面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即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让心灵走出最美的音符。即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三个儿子》是本单元的第三课,从情感与表达方式上传承前两篇,又为下篇课文做了铺设。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文本的认识,结合本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第一课时已有的学习基础。拟定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会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说话。

2、通过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懂得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

3、进行拓展阅读,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作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预设了如下教学方法。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儿子们》(板书课题)。大家看到这个课题也许有问题要问,别着急,先用心听老师读课文,看能不能在听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和已经找到的答案,还可以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等,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解决。

【欲扬先抑。安排短暂的等待是为了学生学习在倾听中增长见识,在沉默中学习思考。】。

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争取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用铅笔把它划出来,在想办法认读。(老师巡视,注意提醒学生对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先划出来,再想办法认识。)。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共16个生字,出示15张卡片,其中“沉甸甸”以词语形式出现),请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希望学生能在读字后,再用它组一个词,对“沉甸甸”一词可放在最后出示,不仅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还要学生了解该词的意思(这里如果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可顺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再接着搬动一下桌子或讲台问学生:“老师要搬动的这张桌子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通过对比,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2)同桌合作,互相听一听对方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l.谈话:同学们,听着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知道,许多同学都能流利地读课文了。下面,我要请两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井边发生的事,第二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路上发生的事。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3.提问:谁能说说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

4.学生的回答,分别学习文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学习前半部分:

(2)比一比:请学生试着用妈妈们的语气把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看谁读得像。

学习后半部分。

谈话:同学们,听了这些妈妈们的话,谁能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个妈妈,为什么?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此时,如果学生的汇报只注重结果,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句子,如“―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沉甸甸”等,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去深入阅读课文。最终意识到:好孩子,不光是让妈妈高兴,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她。)。

四、总结课文,质疑。

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请学生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还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指着课后生字读一读,看一看,说说自己能把哪个字写得漂亮、美观?

2.学生先练一练,然后指名个别学生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写一写,提醒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最后评一评。

3.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将每个生字抄写三到四遍,会组词的还可以写一个词语。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生1:我写完作业帮妈妈做过饭。

生2:我在家经常帮妈妈收拾屋子,妈妈还夸过我昵!

生3:老师,我们在一年级时,学了《马莎长大了》,您告诉我们要懂事,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家我就给爸爸妈妈打了一盆洗脚水,他们特别高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我们自己试着来读一遍课文,好吗?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2.把你圈画出来的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并把不理解的词放在小组中交流。

3.课文中的.生字,你是怎样记的?

生1:“井”:水井的井,井底的井。

生2:“啥”:口字旁和“舍”,合在一起就读“啥”,干啥的啥。

生3:“巧”:灵巧的巧。我用“灵巧”说一句话: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生4:“提”:提东西用手,所以是“扌”字旁。

生5:“桶、痛”:这两个字都有“甬”字。“木”字旁是水桶的桶,人有病了就痛,所以痛是“疒”字旁。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轻声读课文,和同学们说一说,文中讲了什么?

2.全班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生1: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夸奖自己的儿子。

生2:(反驳)只有两个妈妈夸了,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

师:她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儿子,是她的儿子不好吗?

生2:不一定,可能她不像那两位妈妈那样爱说吧!

生3: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第二个孩子唱歌像黄莺一样好听。

师:那第三个孩子有什么本事?

生4:他把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师:他不怕累吗?为什么不让妈妈提呢,妈妈可是大人呀!

生5:因为他心疼妈妈,不想让妈妈受累。

生6:老师,我知道他才是个懂事的孩子。

四、演绎课文,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表演课本剧,生生互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七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培养听读欣赏的能力,写正确、美观的字。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新授课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2课时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c、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d、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e、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1、学生保持出生字卡,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1、创设情境,小组且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在小组内质疑、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老爷的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左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

c、人物的表情。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词回顾。

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

(一)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二)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九

一、写家庭生活的文章不少,但像这样从五岁的儿子的视角写一家人的作品非常罕见。这样的表现角度独特新颖。

这篇文章从五岁儿子的视角写了妈妈。写妈妈怀孕时反应重,爱看惊险小说,爱同小朋友玩,喜欢小孩等等。因为是写五岁儿子眼中的妈妈,就显得情趣横生;遣词造句也可以“童言无忌”,往往使人读了忍俊不禁。如果以作者为第一人称“我”,那么是作者自己写自己,这就显得一般化了。童心没有了,童趣也荡然无存。《伯子/论文》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舒婷知难而上,选择五岁儿子这个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她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

二、在取材上,这篇文章把一些零散的、平淡的生活细节黏合起来,放在广阔的人生背景上,表现作者的凝思,看似平淡却蕴藏深度。例如,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只准孩子说妈妈在厦门灯泡厂工作,不准孩子说是“诗人舒婷的儿子”;只让孩子“学玩”,支持孩子画画、剪纸,不要孩子“成为神童什么的”。又如,一家人之间的.关系,写一家三口人午睡,写一家人一起谈话,写一家人为孩子取名,都写出这个家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写出了一个典型的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家庭。

三、语言机敏、俏皮、风趣。例如,第二段中,“姨姨……大喊”,“爸爸颓然应声”,“姨姨气急”,“父亲老是摇头”,都写得十分形象、风趣。又如,第三段中,“奶奶……以一票否决”,“于是皆大欢喜”;第四段中,“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爸爸妈妈一听面面相觑”,“我兴冲冲向妈妈报告”,“妈妈眉毛挑得高高:‘同什么厂?’咦,她自己倒忘了”,也都俏皮、风趣,表现出了人物的音容笑貌。

《我儿子一家》课文说明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复习生字:出示.课件:游戏:小猫走迷宫;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你们真厉害!你们真棒!

(二)、生活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指名说)。

你还能加上你妈妈的表情、动作,来说说吗?

(三)、朗读指导:

这里,还有几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在小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练一练。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指名几生读)。

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

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交流读,评价,提高。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生朗读)。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再去读课文,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自由朗读)。

交流展示:

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学生讨论)。

10、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结果:请两组小朋友来表演对话,随机点拨升华主题。

(四)、小结:读读、议议。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一

《儿子的采访》这篇课文通过儿子采访爸爸,了解了爸爸的三个愿望,即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儿子不明白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其实是很实现的。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由于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深层含义,学生就未必都能体会到。为此,我在设计这课时,主要考虑的环节是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理解父母,懂得父母身负多重压力与重担,这三个愿望真的`很难实现。通过这个环节的展开,实施情感教育。

从实际授课的效果看,学生基本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可以说情感目标实现得很顺利。但本课在设计上,我认为还可以在最后继续拓展,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父母亲身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更能深化本课的情感主题了。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二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故事内容生生动有趣,教学中应极力避免灌输孝敬父母的大道理的说教式做法,也不应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多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引领学生与课文进行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思考、发现,进而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或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两课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文中同样描写了母亲夸奖儿子的故事。(相机板题)。

2、按图叙述: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三个儿子》这个故事吗?(出示图片,教师或学生按图简要叙述故事)。启思:图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中看见一个儿子而不是三个儿子呢?(板题)。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文,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重点的词句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重点练读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等。

4、游戏巩固识字。如:开火车认读、听读举卡片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重点字的识字方法。

5、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组织学生正音评价。

(尊重学生的基础,落实识字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基础,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文识字活动,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教学把识字、朗读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益。)。

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

(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及时吸收学生读书情况的反馈。简单的字词或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答或教师适当点拨。)。

1、出示“我会写”中的“拎、聪、甸、桶、停”五个单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突出难点字的书写。要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复习生字、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3、你们还记得文中的三个妈妈是如何夸奖她们的孩子的吗?你能试着复述下来吗?

(复习巩固,复述激趣,为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实现了与课文内容的自然衔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找出相关语句认真朗读。

2、

启发想像,指导感情朗读:想像妈妈在夸你进的情形和语气。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抓住关键内容,引导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组内赛读:比一比,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间读书评议。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吸取他人经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汇报读书。结合课件和插图引导学生对照着场景,汇报有感情朗读的练习成果。师生评议。

(形象画面,生动的情节,为学生充分展示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的平台。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展示了个性。)。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7---------11自然节。

思考:读了这几自然段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学生可能发现“水很重”和三个孩子不同的表现。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读书发现,进而深刻体会出文中蕴含的人文性思想。通过读书,体验,感悟,表达等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内心真实的想法。求真,求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1、结合最后的两个自然段,引发学生思考:老爷爷为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组织学生讨论,明确文章中心。

(引导学生从母亲和儿子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刻领会文章中心,全面升华文章主题。)。

出示“我会写”中的“胳膊、晃荡”两个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自主书写,同桌评议。

1、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

2、组内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相关资料。

3、课后自己的父母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

(合作交流,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实现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三

1、让同学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同学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小朋友是心疼妈妈,尽自身的力量协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爱妈妈的小朋友是心疼妈妈,尽自身的力量协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让同学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讨论法、朗读法。

引导同学进入情景当中来学习。

两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同学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让同学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同学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同学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同学说说自身认识哪个字在哪里见过。

3、开展组词竞赛活动。

4、分析字形,指导同学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同学自身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请大家找自身不懂的问题。

一、精读课文。

1、让同学个别读课文。

2、其它同学评价。

3、教师指导同学朗读,读出妈妈夸小朋友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4、再让同学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身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同学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扮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誉,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协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请大家说说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和体谅妈妈的。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四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让学生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讨论法、朗读法。

生字卡片、课件。

两课时。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板书课题: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重点引导学生评两个比喻句,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体会课文中三个儿子的特点。

“像、痛”的书写。

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一、精读课文。

1、学习第1~6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个儿子:灵巧,有力气。

第二个儿子:唱歌好。

第三个儿子:没什么出奇的。

前两个妈妈夸了自己的儿子,你们的妈妈夸你们吗?是怎样夸的?还记得妈妈当时的`心情吗?请大家用这种心情和语气读读妈妈夸儿子的话。

第三个妈妈没夸自己的儿子,应该怎样读?谁来读读她说的话?

如果只听三个妈妈说,你最喜欢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

2、学习课文7~13自然段。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哦,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呢?”这个儿子指谁?想知道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7-13自然段,记住妈妈和儿子的动作语言,老师一会要请小演员来表演。

指名表演。

3、表演后的评价。

先来说说三个妈妈表演的怎么样?应该怎样演呢?让我们来看看书中描写妈妈提水动作的几句话,(教师边表演边范读),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这段话。

再来评评三个儿子表演?让我们来看看书中三个儿子的表现,谁来读?

这次,谁想当小演员啊?

观众朋友们故事读到这里,你最喜欢哪个儿子?如果你是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做?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读了全文,你认为应该怎么爱自己的妈妈呢?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知道为人子女,第一,应当积极上进,成为有出息的人,为妈妈争光;第二,要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懂得回报妈妈,并懂得回报妈妈并不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够了,而是要在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去体贴妈妈,心疼妈妈,把对妈妈的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我说得对吗?我们说到做到,今天的作业是每位同学回家后,都帮妈妈做一件事,然后把它写到日记里,明天课前我们集体交流。

儿子们。

一个翻跟头。

儿子们。

一个唱歌。

一个提水。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五

教材分析:

《儿子们》是一个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写妈妈们垮孩子,后半部分写妈妈们的孩子的表现。整个故事的内容简单明了,学生读起来容易理解,其中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的,愿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教材安排了认字9个:歇、巧、莺、嗓、痛、累、沉、甸、喏。写字8个:

巧、呢、提、桶、痛、累、像、吧。

课后有个思考题: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到一个儿子?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怎样做才是妈妈真正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教学建议:

1、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最好与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务必给自己的孩子表现爱心的机会。

2、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的,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特别通过后半部分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与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得到妈妈的称赞;帮妈妈提水桶却是出于关心妈妈、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所以从母子情的角度看,只有第三个儿子才称得上真正的好儿子。

3、在处理课后思考题: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要引导学生不要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外两个,着重引导学生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4、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反复朗读有关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提()像()累()。

是()象()田()。

二、选字填空。

1、像象。

我怎么好()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我很喜欢大()。

喏,看见了()!

有啥可说的()?

三、照样子写句子。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

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向黄莺一样,真好听!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教案:

教学准备:

字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估计学生会有下面的想法“。

1、帮妈妈做饭。

2、帮妈妈打扫卫生。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试着读课文,努力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最好把文中的生词画下来,多读几遍。

2、把生词读给读给同桌听一听,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中交流。

3、请几名同学当小老师,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方法由小老师自己选。也可以介绍自己的识字经验。

例如:“啥”,口字旁和“舍”合在一起就读“啥”

“提”提东西用手,所以用“扌”。

“痛”“桶”对比记忆。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件放插图)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例如:我看见一个儿子帮妈妈提着水桶往家里走,有一个儿子在唱歌,还有一个儿子在翻跟头。

2、在课文里有三段话是写三个儿子的表现的,找一找,并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愿读,生生互评。

4、课件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用“像”说话。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旋转,真好看!

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______,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感情朗读有关三个儿子表现的句子,重点体会第三个儿子爱妈妈的情感。

5、提到自己的儿子,妈妈们会说些什么呢?再读课文读读有关句子,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有关妈妈说的话,理解前两位妈妈那种骄傲自豪的语气,并有感情地读出来。第三个妈妈为什么不夸奖自己的孩子呢?是因为她的孩子不好呢?还是她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7、引导学生质疑。

例如: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孩子?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明白,只有关心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才是妈妈最喜欢的好孩子。

(课件播放歌《好妈妈》)师: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让我们一起唱这首儿歌——《好妈妈》。师生随音乐边唱边跳。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表演课本剧。

小组内表演推荐全班表演随机评价。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想为妈妈做些什么?

五、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观察在田格中的位置。

2、师重点指导“痛”“桶”“累”“像”。

3、学生自主书写。

4、小组评价、反馈。

六、拓展作业,表达情感。

请做一件事情,表达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

附板书设计:

翻着跟头真好看。

接过水桶提走了。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一桶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回忆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热爱之情。)。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在小组几何学习生字,然后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老师检查词语的认读情况。

4、教师检查生字的认读。

5、同学们已经和字宝宝交上了朋友,把这些字宝宝放到课文中去,再读课文,一定会读更通顺、流利。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出示图画,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三个妈妈、三个儿子)。

3、指导朗读,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4、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往家走,这三个儿子有什么表现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同学们读的真有感情,谁能像这样说一说?(用上“像”说话)。

6、老爷爷为什么说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学生充分说明理由。

师小结:好孩子,不光是让妈妈高兴,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遇到困难的能尽的能力去帮她,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最懂事的孩子。

7、读了这个故事,你今后会怎么做?

8、妈妈爱我们,我们更妈妈,让我们一齐来唱唱《好妈妈》吧。播放歌曲《好妈妈》。

四、联系国实际,拓展延伸。

同学们都是展懂事的孩子今天回家后想为妈妈做件什么事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字形。

1、认读要求写的字。

2、交流这些字怎样写好看。

3、自己书写,同桌评价。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

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

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四、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自由练读,注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

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用“n“划出来。

(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3、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读出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聪、胳膊、甸、晃荡”。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讲评。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一个一个另一个。

翻跟头唱歌提水(好儿子)。

孝敬父母。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七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培养听读欣赏的能力,写正确、美观的字。

四、教学难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c、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d、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e、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自主识字。

1、学生保持出生字卡,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

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组且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在小组内质疑、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老爷的话是什么意思?

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左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小结:

第二课时。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

c、人物的表情。

课后拓展。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八

1.会认6个二类字,会写9个一类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语气。

3.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从课文中学到“孝敬父母”。

二课时

ppt

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法。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打开课本。板书三个儿子,看到题目,你能提出什么疑问?(把三用其它颜色的粉笔写出来)

2.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回答)

3.同学们都各有各的设想,请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一)朗读完,以闯关形式学习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a第一关我会认,同学两个人互相认读,全班一起读,再请请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实时表扬同学)b强调“嗓”和“拎”的读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区分,拎的动作和写法要点。

b我能读,词语环节。拓展学生对相似词组的积累。在此环节讲解膊,聪和荡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字要点,并以有趣的方法讲解聪,师板演后,学生在下面写师实时指导)全班再读,开火车读。

c我会填,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自己的妈妈夸奖自己的事实,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1.提出疑问,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

2.a.文中是如何说明水桶重的?怎样读?并且表演出来。

b.妈妈此时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儿子该怎样做?

3. 文中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你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对第一第二个儿子说什么?

4. 所以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二年级下册23课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其反思···实习生宫喜迎 关心

体贴 真正的儿子

孝顺

优点:因为是给低段孩子上课所以以游戏闯关的模式进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提前预设了学生的回答,所以不会显得很无措。在学生写字和朗读环节,进行了个别针对性指导,成效不错。

不足:课堂上表现的自我感觉略有拘束,还需要锻炼自己而的勇气。由于紧张语言有时不太精炼,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引导。最后,课堂容量一定要把控好。这些都需要自己的继续努力。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十九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

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用“﹏“划出来。

(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3、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读出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聪、胳膊、甸、晃荡”。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讲评。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一个另一个。

翻跟头唱歌提水(好儿子)。

孝敬父母。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二十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一块石头上歇着。

一个妈妈说:“我那儿子灵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

第二个妈妈说:“我那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他嗓子好。”

第三个妈妈呢,什么也没说。

老爷爷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第三个妈妈说:“有啥可说的?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提着水桶回家,那个老爷爷也站起身,跟在后面。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

忽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

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三个妈妈得意地对老爷爷说:“您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

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儿子们》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比较容易学习。课堂上我通过学生自学生字词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二是儿子们是怎样做的?并指导学生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来学习。学生很容易地理清课文的脉络将课文学懂了。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眼睛发光,小脸上充满了喜悦,我也显得异常激动。于是,我又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三个儿子里你最喜欢谁?”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学生懂得“孝顺是一种美德”这一学习目的。同时也为让学生理解课文里老爷爷说的话:“有三个儿子?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于是,我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先在小组里谈自己的观点,进行汇报。

学生们的汇报结果基本在我的意料之中,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第三个儿子孝顺妈妈,喜欢他。也有个别学生喜欢第一个儿子,觉得他跟斗翻得好;喜欢第二个儿子,觉得他歌儿唱得好。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没有强求这些学生的答案与大多数学生一样。让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从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正好与这一目标相吻合,把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来的同时,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这一堂课学生不仅学懂了课文,还彰显了个别学生的个性,同时这一个性的发展还带动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是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利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二十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3、《三个儿子》。

这是一篇内容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识记记形,规范生字书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词语课件、句子课件、图片、水桶。

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师生谈话

2、揭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读通课文

1、出示词语课件,齐读、指名读

2、开火车读词语

3、分组分段读通课文

4、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语言,自读自悟

1、课件出示老爷爷的话

2、找出妈妈的话(品读)

3、找出三个儿子的表现(品读)

4、谈话讨论:你最欣赏哪个儿子?

5、挖掘老爷爷说的话(品读)

6、课堂小练笔

(四)再现课文情境,弹性表演(为第二课时铺垫)

(五)课外延伸,诵读《三字经》

(一)巩固识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2、口头组词

(二)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合作表演

(三)写字

1、出示会写卡片,观察结构

2、指导书写,学生仿写

3、开花组词

(四)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积累运用

1、读后说练习

2、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3、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说。

(五)总结实践

实践活动:从现在做起,时刻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多为长辈做事,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里,让爱心日记伴你成长。

九、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第二课时板书

23、三个儿子

23、三个儿子

写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拎桶停聪甸

胳膊晃荡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在课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假如那是你的妈妈,提着那么重的水,你会怎样说?怎么做?并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情境表演,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个性化。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时而扮演妈妈,时而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最欣赏哪个孩子?和老爷爷的看法相同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并插入小练笔,以诵读《三字经》结束课程,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愿,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另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二十二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体会课文中三个儿子的特点。

“像、痛”的书写。

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一、精读课文。

1、学习第1~6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个儿子:灵巧,有力气。

第二个儿子:唱歌好。

第三个儿子:没什么出奇的。

前两个妈妈夸了自己的儿子,你们的妈妈夸你们吗?是怎样夸的?还记得妈妈当时的心情吗?请大家用这种心情和语气读读妈妈夸儿子的话。

第三个妈妈没夸自己的儿子,应该怎样读?谁来读读她说的话?

如果只听三个妈妈说,你最喜欢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

2、学习课文7~13自然段: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哦,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呢?”这个儿子指谁?想知道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7-13自然段,记住妈妈和儿子的动作语言,老师一会要请小演员来表演。

指名表演。

3、表演后的评价:

先来说说三个妈妈表演的怎么样?应该怎样演呢?让我们来看看书中描写妈妈提水动作的几句话,(教师边表演边范读),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这段话。

再来评评三个儿子表演?让我们来看看书中三个儿子的表现,谁来读?

这次,谁想当小演员啊?

观众朋友们故事读到这里,你最喜欢哪个儿子?如果你是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做?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读了全文,你认为应该怎么爱自己的妈妈呢?

五、归纳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知道为人子女,第一,应当积极上进,成为有出息的人,为妈妈争光;第二,要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懂得回报妈妈,并懂得回报妈妈并不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够了,而是要在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去体贴妈妈,心疼妈妈,把对妈妈的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我说得对吗?我们说到做到,今天的作业是每位同学回家后,都帮妈妈做一件事,然后把它写到日记里,明天课前我们集体交流。

语文儿子们教案篇二十三

1、让同学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同学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小朋友是心疼妈妈,尽自身的力量协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爱妈妈的小朋友是心疼妈妈,尽自身的力量协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让同学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讨论法、朗读法。

引导同学进入情景当中来学习。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1、让同学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让同学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同学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同学说说自身认识哪个字在哪里见过。

3、开展组词竞赛活动。

4、分析字形,指导同学书写生字。

1、让同学自身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请大家找自身不懂的问题。

儿子们jngqionettngtnglixingbb井巧呢提桶痛累像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657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