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粗细教案中班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9:57:12
比粗细教案中班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3 09:57:12     小编:笔尘

教案的优化和更新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教学触觉,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一

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分辨物体的粗细。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一)认识粗细: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

2、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

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

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

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

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

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二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4)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5)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三

1.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2.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词与某些概念建立联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先让幼儿通过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然后在正式的教育活动中指认和命名活动完成词与概念的匹配。

3.第二是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由于幼儿思维不可逆,他们不易理解相对概念。因此活动中要采用变换比较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4.该内容是幼儿以后学习相邻数和进行排序活动的基础。如果幼儿真正理解了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那么他们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圆柱卡片等。

1、以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引导幼儿说出金箍棒能变粗、变细。

2、探索活动:

(1)请全体幼儿帮助老师将一些圆柱体按粗细进行分类,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的感性经验。(分类)。

(2)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3)请幼儿从地上拿起自己喜欢的一样东西,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进行比较,说出:“我的××比你的××粗”或“我的××比你的××细”,从而知道粗细是相对的。(比较感知,命名)。

3、集中活动:

(1)教师拿出笔、积木、可乐瓶,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2)教师出示圆柱卡片,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4、分组操作:

(1)将筐中的圆柱体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2)让幼儿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5、总结:

(1)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

(2)我们也学习了按从粗到细的顺序进行排序。

6、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今天的计算活动是“比较粗细”,针对原本制定的活动方案我对今天的“比较粗细”这一活动进行了一番的反思:

1.从目标上说:

这个活动的目标制定不够准确,应该改为“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初步学习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从活动过程上说:

(1)在引入时,由于金箍棒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脱离,所以教师很难引导幼儿说出粗细二字,也在这一过程中浪费了一些时间。

(2)在探索过程中:这个探索过程是按照分类——指认——命名制定内容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以下以个问题。

a老师比较急躁,帮助指导的`老师直接引导幼儿做好了分类,让小部分能力弱的幼儿没有办法通过改错来认识自己的错误。

b在请幼儿帮助老师将圆柱体分类时,由于粗细两种圆柱体没有其他可以区分两种圆柱体的不同特征,以致在幼儿完成分类工作后很难用语言将自己的分类工作表述清楚。这里可以调整为将粗细不同的圆柱体贴上不同的颜色,以便让幼儿更容易表述清楚。

c在指认过程中,幼儿虽然已经能够指认出粗和细的物品,但他们对于粗细的概念依旧模糊,所用的词汇依然是胖瘦、大小,这时教师没有引导幼儿这里的胖瘦、大小应该表述为粗细,这给接下去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d在比较命名过程中,因为怕孩子乱所以让幼儿拿完东西以后坐下跟旁边的小朋友比较。这样不仅浪费了起来、坐下的时间,也限制了幼儿比较的空间,他们只能和两位小朋友进行比较。应该调整为,幼儿拿起一样东西后直接站着和旁边的小朋友进行比较,这样比较的空间较大,一名幼儿可以和好几个幼儿进行比较,兴致也会更高。而且老师要求表述的语言比较长,可以缩短为“××比××粗”或是“××比××细”。

(3)在集中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急躁,在这一过程中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让幼儿进行粗细排序。如果活动的目标调整为初步学习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序,那么只要大部分幼儿能够初步地掌握这一种方法也就够了。让每一个幼儿都进行粗细排序的操作应该放在第二次活动中,并让幼儿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进行排序。

(4)操作活动:这一次的操作活动是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安排的,这样的安排是比较适合不同能力的幼儿学习的,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3.从总的活动过程上说:

(1)虽然在进行活动前,教师对于教材、幼儿都有进行一定的分析,但还是高估了幼儿,将目标制定得太高,以致于目标无法达成。

(2)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对于粗细的概念解释不够清晰,隐性浪费时间较多。

(3)整个活动的内容安排太多,在中班的20分钟内很难完成。可以调整为“认识粗细”和“比较粗细”两个活动来进行。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四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五

1、能积极思考并且及时作出判断。

2、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3.能正确运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能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笔,瓶子等、幼儿用书。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1)哪个粗?(2)哪个细?(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1)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3)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六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

2、通过“听声音”默数6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纸板6块,上面写有1-6数字;。

2、铃鼓。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幼儿围成一个圆圈,玩“桃花几朵开”的游戏,教师数到几,就几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玩法一: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玩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数”的游戏。小朋友用耳朵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请你说出这个数字。再次游戏时加大难度,这次必须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在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你才能大声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哦。

2、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大声站起来回答3、再次加大难度,听到拍的是几下,让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来回答有几下。

玩法二: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的纸板,上面有数字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老师一边放,一边让孩子认认上的数字。

“这次游戏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听,老师拍了几次铃鼓,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纸板。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

2、老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数字。

3、踩数字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就可以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更加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要跑到比这个数字多一个的数字板板上,站对的`孩子待会有奖励哟!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一“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的,用耳朵仔细听声音。

2、老师说”开始“,小朋友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八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九

引发幼儿学习粗细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分辨物体的粗细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一)认识粗细: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2 .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

(二)比较粗细: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 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 ”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数学公开课比较粗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1)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3)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能提高对比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理解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

活动重点:

正确感知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量7的.守恒。

活动准备:动。

物图片,信封,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海豚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海豚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了,但是参加舞会有两个要求,第一是小动物们要组队参加,第二是每队必须是7个。你们听清楚有什么要求了吗?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那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二、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

小结:鲨鱼很大,乌龟很小,但是他们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小结:虽然水母颜色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3、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师: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有什么样的小鱼,它们能参加舞会吗?圆圆的小鱼有几条?长长的小鱼有几条?他们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小鱼长得不一样,但每队都是7个,也能参加舞会。

小结:虽然小章鱼变换不同的队形,但它们的个数没有变化,还是7只。

三、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的守恒。

小结:虽然每种动物的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的队形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7个。

四、活动结束小朋友们给小动物排的队形可真好看,小动物很高兴。小海豚说音乐舞会非常成功,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再见。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十二

1.能对5个以内实物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

2.区别物体的粗细,学习比较粗细的方法。

3.能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粗细的相关知识。

2.材料准备:彩色圆柱体若干。

1.走蒙氏线。

2.线上游戏:抱大树。

请7名幼儿到台前,教师说:“三颗小树抱在一起”,这时三个幼儿一组迅速抱在一起组成“两株大树”,剩下的一名幼儿用手去抱抱这两株大树,告诉大家哪株树粗,哪株树细。

(一)教师示范演示:

1.比较实物,初步感知粗细。

教师出示两个粗细不一样的圆柱体,问:“哪个圆柱体粗,哪个圆柱体细?”

引导幼儿亲身感知两个圆柱体的粗细并进行比较。

2.教师出示五个红色圆柱体,进行粗细排序。

把五个圆柱体凌乱地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通过目测找出最大的,依次从剩下的四个中找出最大的,直到最后一个,老师按照粗细顺序摆放。

总结:从这边往那边看是从粗到细排序,从那边看过来是从细到粗排序。(教师用手势来指出方向)

(二)幼儿操作:

给每个幼儿出示5个红色圆柱体,让幼儿自由选择按从粗到细排序摆放或者从细到粗顺序摆放,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

1.收拾学具。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粗细,同时通过排除法依次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圆柱体,并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摆放或从细到粗的顺序摆放。也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后,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操作,看看他们会不会按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来进行摆放。”

3.师幼道别。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十三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1.重点: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难点: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的两根小棒、一颗空心的珠子。

2.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红、黄、绿)的圆柱体三个。

3.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积木若干。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小棒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师:今天呢,老师和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小棒串珠子,每个孩子有两根小棒,请你把这个珠子在小棒上穿一穿。

师:有的小棒穿不进去,你们的也都这样吗?那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棍粗细不同,所以粗一点的小棒珠子穿不进去。

2.观察三个圆柱体积木,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个圆柱体的积木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最粗的积木是哪一个?最细的积木是哪一个?

(2)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出来的`,要看看它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的还是细的。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2)小结:小朋友们排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的,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有的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排的,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胳膊和腿比,大拇指和小拇指比。

(2)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电线杆的粗细,大象的腿粗尾巴细等。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的树,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小百科:粗指长条东西直径大的东西。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十四

活动目的:

1、能积极思考并且及时作出判断。

3、能正确运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能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笔,瓶子等、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

(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1)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3)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比粗细教案中班篇十五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 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 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 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 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 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 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9265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