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教案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接下来是一些教师编写的精彩教案,希望可以为你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第一册质量守衡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的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自然的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的最小粒子原子的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提供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八、课后作业:
书:p94习题1-3。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二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质分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节课的教学导入是采取如何记住学生最喜欢的小猴、桃子的样子来进行的,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记忆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接着以小猴、桃子的问题为线索认识物体。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做到创设教学情景、以情促动、以动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与实践、讨论与交流相结合。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的动手摸一摸,开口数一数,用眼睛观察物体的样子,猜一猜物体的形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区别中记忆。同时教学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师的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有空间的感觉,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建立自细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没有能很好地引导他们,以至于学生对有的活动参与的太过投入,玩疯了到最后总结时收不回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注意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不能一味的跟学生玩游戏,以至于最后被学生被动的不知该如何把教学进行下去。
本节课以紧贴学生生活的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形成思维的发散,找到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分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分类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大量对分类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分类方法的理性认识,认识到分类这种科学方法对我们的重要性,在分类时分类标准的确立会直接影响到分类的结果。
常见的分类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在本节课主要是需要让他们从平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通过对比来得出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在使用时怎样选用分类法,所以方法本身不是重点,而如何根据分类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分类方法的这种能力是重要的。
最后,学生通过练习活动之后,对化学分类只是处于低层次的体验、领悟阶段,需要站在整个化学体系的高度对化学中常用的标准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在练习中体验到的分类的意义也需要进行梳理。
整节课下来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但仍有不足,比如:内容不足,应对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进行拓展,补充相应的知识,在此可介绍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等概念;应变能力不强,场面越大,应变能力就越差,不敢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需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快速提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需要我想办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某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要多鼓励和引导,打消他们的顾虑,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充实。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而努力做到更好。
一课,是“空间与图形”有关教学内容的起始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几何体。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学生每一次活动前说好要求,做好示范,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2、学生回答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指名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与专家交流后我也对本节课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虽然我在教学时注意关注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将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心里,如:
在本期的教研课中我上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物体分类这一个,总的来说上的很不理想,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以下的反思:
(一)引入课题在本节课的作用。
引入课题是本节课的起点也是为了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来,引入课题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在本节课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后面的情景创设中你也可能用到这句话。以前在教学中我总认为引入语或一个图片对我们后面的情景只是一个铺垫而已,用了就可丢弃的。事则不然,它就像演员的道具一样用好了就是一个成功的节目,如果用完后就丢弃在舞台上就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本节课我用青蛙图片引入就没有处理好,最后导致了后面的情景不能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老师要用好这一道具才能在这三尺舞台上表演更多更精彩的节目。
(二)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们该怎么办。
(2)上课前应预设孩子会出现的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应如何如解答。
(3)出现孩子不会回答的问题,老师也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提的太成人化了,尤其是对低段的孩子提问题时这个问题老师应反复思考后进行提问,不要用成人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和解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提问题。在本次教研课中虽然上的不理想但我收获了很多。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三
危险物质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在从健康及安全的角度来讨论及描述它们时,有从它们导致危险的类型来进行分类的。有许多物质可能会归到一种以上的类别中去。有一些物质是通过单次暴露或者意外而造成危害,其他的物质仅在人体反复地暴露后而产生长期的效应。
总起来讲,各种危险物质可以列入下面各大类别的一类和多类之中:
(2)有害物质:当人体能过皮肤接触或吸入、吞下后,对健康产生有限的风险物质;
(4)腐蚀性物质:用化学的方式伤害人身及材料的物质(如强酸、碱);
(8)麻醉物质:产生依赖性,使脑功能下降,有机溶剂通常有麻醉作用;
(9)氧化剂:在与其他物质,尤其是易燃物接触时导致放热反应的物质。
7.3标签。
在绝大多数司法权限中,根据各种规范及标准,有害物质都要求安全的包装及标签。这也包括了要用标签来形象地说明其危险,同时还要用简短的文字,给出必要的信息。标签还要给出制造商的详情。在所有情况下,管理人员都不能认为能从包装上的说明上得到足够的信息,并以此做出关于贮存、使用、加工、运输及废料处理的决定。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定义。(2)理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维能力有一定提高,思想活跃,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一些社会现象能主动思考,但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物质与事物的区别,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要,这将直接决定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证明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难点:物质概念以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物质呢?整个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呢?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哲学所讲的世界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那么这三大部分是不是都是物质的呢?.
展示课件录像:王林“大师”的神功绝技;王林“大师”变蛇自述。
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归纳:世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过渡: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质的?
探究提示:要想知道什么是物质?就必须找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就必须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就必须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要有一个抽象的概括。
(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物质”概念的三个特点: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独立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
(3)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
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师生互动:
请问: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吗?
2.那些看不见又真实存在的磁场、超声波、红外线是物质吗?
3.它们有什么共性?
教师归纳总结:客观实在性:不管人们看的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物质的概念是对宇宙一切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选一选: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defg)。
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生产力、生产关系。
e、电、磁场f、动、植物g、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五
首先看教材。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教学重点我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上。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在整合与落实三维学习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的落实,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更好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应用,懂得物质的分类就可以实现由“掌握了一种物质”向“贯通一类物质”的转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以分类观为核心观念,通过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不断地创设思维情境,问题连锁,环环相生,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由分类的.意义到分类有标准到分类方法到分类应用,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感知由生活到化学,思维由浅入深,达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2.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模块,即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
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开始本节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模块2: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含义(分类方法的加工整理阶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模块3:分类的方法(思维的收敛阶段、分类方法的丰富推展阶段)。
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模块4:分类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思维的迁移、分类方法的逐步完善阶段)。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简洁,形象,直观,概括以便学生易于掌握。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六
苏卫卫。
【本专题内容分析】。
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整合、讨论、合作、反思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将散乱的概念按其内在联系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的物质分类概念图(树状),能使知识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有效记忆知识、深刻理解概念。选用的例题和习题,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趣味性、新颖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随堂演练采用抢答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提高解题速度、锻炼心理素质、增强应试能力。通过播放歌曲《爱拼才会赢》,既可以实现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又能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不怕失败、敢于拼搏。制作的ppt课件灵活生动、简捷实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了课堂信息量和复习效率。整堂复习课力争突破简单重复、“热剩饭”、枯燥做题等弊端,力求上出精彩、露出新意、生出实效。
[本专题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树状”法构建一些概念图;
2、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2、体验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3、感悟物质分类的意义。[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教学过程][引言]学生多了要分班,知识多了要分科,生物多了要分种,物质多了要分类。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再按类研究,有利于我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发现和制备新的物质。因此,物质分类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物质的分类”。[板书课题]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展示“学习目标”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默读一遍。
[过渡]物质的分类是依据物质在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某一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将物质分成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初中化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今后,我们还会学到其它的一些物质分类方法。
[说一说]初中化学课本上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哪些?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结并投影]属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酸、碱、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塑料、纤维、橡胶、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合金等。也可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把这些概念板演出来。
[过渡]我们学过的这20多个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分散在上、下2册化学课本里,比较零碎。在复习时,用“树状”分类法整理这些概念,从而构建出层次清晰、简明扼要、科学规范的“概念图”。
[构建概念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画出“树状”分类图。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发、点拨、提问、板书、讨论等,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力争在师生互动中构建知识框架。
[适时板书或投影]“物质的分类”概念图(树状):
[学生质疑]针对“物质的分类”概念图上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合金、复合材料是均一的混合物吗?对物质进行分类,还有哪些分类标准?单质可以分成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这3类吗?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要适时妥善处理,或释疑,或留有悬念等。
三、典型例题剖析。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3道例题。
[投影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a.酸、碱b.单质、化合物c.混合物、溶液d.氧化物、纯净物。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流;接下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讲述]此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概念。由于提供的物质名称似是而非,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搞清了氧化物的内涵和外延,并且知道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问题不难解决。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流;接下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小结]对一些物质的非化学名称,如商品名称(纯净水)、别名(冰水混合物)等,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化学组成,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物质的类别。[投影例3]从给定化合价的、、、、和这6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一种重要的氧化物,一种重要的酸,一种重要的碱,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一种可做氮肥的盐。
[讲述]此题涉及多个知识点,综合性强;尤其化合价的引入,使问题的难度更大。[讨论]在题给6种元素中,一共可以形成几种氧化物?几种酸?几种碱?这些物质里,属于生产和生活中很重要的氧化物、酸、碱各是哪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应该含有什么样的金属元素?可做氮肥的盐应含哪种原子团?教师巡视、参与、指导、释疑、小结。
[小结]用给定化合价的元素,按要求书写物质化学式时,不仅要考虑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要考虑元素在该物质里的化合价,以确保化合物里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等于零。像本题中,一种重要的酸不能写hno3,只能是h2so4,因为氮元素是-3价;同理,一种可做氮肥的盐不能写nh4no3(或nano3),只能是(nh4)2so4。
(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例题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展示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促进知识和方法的积极迁移)。
四、随堂演练。
[过渡]播放闽南民歌《爱拼才会赢》视频片段。
[提问]《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讲述]目前,我们正在备战中考,只要我们发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就能赢得中考的最后胜利。
[投影]《爱拼才会赢》中的3句歌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介绍]这3句歌词的15个字,分别链接了一道中考模拟题,点击任意一个字,就可以打开一道题目。接下来,我们采用抢答的形式来演练这15道题(题目略)。
五、收获与困惑。
请学生简要回答: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见学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七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物质的量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新概念,为以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化学计算的学习作了铺垫。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及其单位摩尔;
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引进摩尔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
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
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应用到化学问题的解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八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第一课时,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的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物质的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学生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学生处于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的相关知识。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而高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很多,学生不会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学习,从而加大了学习负担,增加了学习难度。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学生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使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应用。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学会总结归纳。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采用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超市购物引入“分类”的话题。由于本节课的课题很简单,也很生活化,只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化学知识也更具有系统化,便于以后的学习和教学。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结合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九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本节课我将通过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对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以及懂得如何鉴别它们。为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胶体的例子,来认识胶体,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上高一的学生还是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做好“科学探究”中的三个探究实验也是比较关键,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的性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了解胶体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对知识进行一个分类,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1、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3、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实验探究。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主要学习了哪些分类方法?在学习树状分类法时,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大家回忆下是怎样分类的呢?在这棵树中,纯净物这个分支发育得非常好,这节课呢,我们将让混合物这个分支也发育,让这棵树很好地开枝散叶下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
活动2【讲授】提问。
什么叫分散系呢?大家把课本翻到25页,认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
活动3【讲授】板书。
1、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活动4【讲授】过渡。
图片展示云、烟、盐酸三种分散系,它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呢?
活动5【导入】板书。
(1)按分散质和分散系的聚集状态来分:9种见书p26图2-4。
活动6【导入】设问。
活动7【导入】板书。
(2)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d)大小分:(本质特征)。
分散系:溶液:d1nm。
胶体:1nm~100nm。
浊液:d100nm。
活动8【讲授】。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多媒体展示常见胶体图片。
对于溶液和浊液大家比较熟悉,像我这里的cuso4溶液和泥水,在我们初三下册第九单元里对溶液这样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所以我们知道溶液外观上是均一、透明的。而浊液,像泥水,外观不不均一、不透明的,且放置一会马上大颗粒就沉降下来了,所以它是不稳定的。
活动9【导入】板书。
3、分散系的性质比较。
【实验1】(1)科学探究:制取fe(oh)3胶体播放演示实验视频。
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讲解】现在胶体制备出来了,大家观察它是均一、透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胶体都透明呢?不是的,像牛奶,它是胶体,但不透明。
【提问】溶液是稳定的,浊液是不稳定的,那么胶体的稳定性呢?
【答】它具有介稳性。是由于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得它们不容易聚焦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活动10【活动】实验2。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讲解】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活动11【活动】实验3。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回忆】“一贴二低三靠”
【结论】胶体能通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通过滤纸。无法用过滤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活动12【活动】板书。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师】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当夜晚,我们用手电筒一照,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也是丁达尔效应。我这里有几种胶体,我们一起来验证下,是不是胶体都有丁达尔效应。(分别对稀墨水、肥皂水、稀豆浆、茶水进行照射,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活动13【讲授】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当分散剂是液体时,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本节课重点介绍了胶体,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重点要掌握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常见的物理方法。
活动14【练习】练习。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c)。
a、溶液b、悬浊液。
c、胶体d、乳浊液。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a、氢氧化铁胶体b、蔗糖溶液。
c、氯化钠溶液d、盐酸溶液。
3、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d)。
a、蒸发b、从外观观察。
c、稀释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活动15【导入】板书设计。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如cuso4溶液、泥水。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1)按分散质和分散系的聚集状态来分:9种。
(2)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本质特征)。
3、分散系的性质比较。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
是,为什么参赛的课就一定要有实验探究呢?没有实验的课就真的体现不了新课改的理念了吗?就为了赌这一口气,说来有些好笑。
二、进行教学设计。
这是此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到底怎么样做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呢?说实话,直到初赛时这个问题还没有想通。平心而论,有实验探究的话,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毕竟有一个基本的程序在指导着呀(有实验的课又难免陷到一个新的框框里去,大家都这样做也没什么意思了),可是这个内容既没有实验,也很简单,怎么样做才好呢?到底要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何方呢?就这样,初赛的课做得很一般,我自己也非常不满意,感谢各位评委和领导们给了我代表农垦参赛的机会,在初赛后,我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节课设计得出乎别人的意料。
从初赛回来,一直到国庆长假结束这段时间我都在憋这个问题,(迟迟不见行动,倒把同组的老师们憋急了,)经过多方查找资料、阅读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书籍(在此期间,农垦教研室的陈老师给我发了许多参考资料,对我帮助很大),我终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这也就是所谓的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吧。我大胆地把这节课的基本框架定了下来,即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开展学习过程。这样设计基于以下的想法:一是内容确实很少,也很简单,诚如一些老师说的让学生自己阅读都能学完,如果按部就班的上,不要说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没劲,怎么能参赛呢?二是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考虑,能不能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作点文章呢?三是高一的学生毕竟刚接触新课程不久,感受还不是那么深,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兴趣会不会大些?另外, 在活动中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积极性、与人合作和集体观念肯定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接下来就是具体设计学习目标和主题活动了。为此,我仔细研读了课程标准里的相关内容,包括内容标准和必修课的课程目标,查了一些资料琢磨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看了今年中招考试结果分析,仔细把人教版的教材看了好多遍,关于分类的知识专门上网查了一些资料,自己也加深了认识。之后才确定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可以说定目标的过程也相当艰苦。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一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本节引入方法。
(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讨论,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
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如果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2),帮助学生认识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浓度与壶中均相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学校的条件也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
4.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20℃”,它的含义是: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
讲清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个刻度线,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5.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演示,让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
c(浓)v(浓)=c(稀)v(稀)(例题5)。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c=(例题3)。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二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kg/m=1 g/cm)
天平(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 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 密度的公式:r=m/v 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 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 kg/m3 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 克/厘米3,符号为g/cm3 (1×103kg/m=1 g/cm)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 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 =m/r; m = rv
巩固练习: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三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物质的量》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使学生掌握摩尔的概念及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间的转化。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而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4)1个nh3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1)由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单位(粒)和实际生活中并不使用粒的矛盾为后来引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过反应方程式:c+o2===co2引导学生讨论:反应实质是什么?(微粒间的反应);实际中是采用称取质量的方法进行反应,质量如何体现反应的实质?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x10-23g,计算12g碳含多少个碳原子?(约6.02x1023个碳原子)。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四
教师通过问题,在初中化学中我将元素、物质如何分类,引出化学中“分类”的概念。
提出学习任务,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进行分类,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自主学习到交叉分类法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复习旧知识的形式引入分类话题,再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物质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中,学生会用到新知识交叉分类法,学生也会自主地学会交叉分类法。
此时的老师只需简单的提点,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轻松化。
教师通过分配任务,大家分组阅读p25页第一段,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完成图。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hcl、h2so4,ch3cooh,nh3h2o,ba(oh)2,kno3,nahco3,cu2(oh)2co3。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查阅资料,探究学习,师生通过共同交流,学会树状分类法,并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完成化学分类图。
本部分是整节课的亮点,是本节课的高潮。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通过复习初中四种基本反应,找出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引出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新的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因为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对刚学过的分类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应用。
在知识学完后为学生呈现几道道物质分类的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1、课堂小结。
先采取学生小结的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再结合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结课。
由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节课的课后作业预留了题、选做题的方式,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类题。
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让学生学会学有所用。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五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承前启后意味着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而所谓提纲挈领则是与新课程内容设置的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就在这样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两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尝试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分类在,生产社会中的作用,领悟分类在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中的意义,体会科学探究的价值。
3.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1.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模块,即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意义。
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含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
物质的分类教案篇十六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量筒。
(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水的体积v/m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60.090.0
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0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