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总结,它是进步的关键;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是许多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优秀教育者的故事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够激发你对教育的热爱和思考。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一
在素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秉承优良的传统美德,讲文明、讲礼貌,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同时,礼仪教育已受到了国人极大的关注,大家已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一、立足基础,思考内涵。
1.树立问题意识。
2.思考研究内涵。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究》的研究价值主要是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幼儿园“绿色、生态、和谐”的理念背景下,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二、理论先导,把握研究方向。
课题研究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育教学论著支撑。我们采用上网收集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难点与困惑。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交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我们学习了《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从中了解了一些文明礼仪包括的具体内容及各年龄段儿童文明礼仪的规范要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幼儿园实施文明礼仪的方法和策略》等经验论文中学习到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些途径、方法等,一本本摘抄、一份份漂流书留下了我们学习的痕迹,在各类理论著作的启发指引下,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更明朗化了,研究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以人为本,深入实践探究。
实践是课题能够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多途径渗透,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促进发展。
1.多途径渗透文明意识。
(1)环境创设中渗透。
物质环境:幼儿园利用宣传版面、宣传橱窗、幼儿园长廊等大环境及班级教室、寝室、活动区角等布置了形象生动的文明礼仪的宣传画、三字经儿歌图片、楼道上贴礼貌用语的标语“互助友爱、合作共进”的提示,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娃娃家、表演区、阅读区等也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班级公约,还让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等,进行文明礼貌的创造。
精神环境: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我们除了让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全体教工还进行相关礼仪专题培训,并提出了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通过互学互促使得自身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2)一日活动中渗透。
幼儿入园、进餐、睡眠、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离园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晨间时,我园以班为主组建了一个晨检礼仪队,为的是让幼儿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每天早晨有几名幼儿早入园做礼仪生,戴着文明小标兵的绶带和帽子迎接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等;将文明礼仪的教学活动纳入幼儿园的教学计划之中,开展集体活动“神奇的话”“我是家庭小主人”,学习“请、谢谢、你好”等礼貌用语,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幼儿园组织教师每两周一次的师德案例交流、每月一次爱生案例分享、开展师德故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活动、幼儿园微笑之星评比、定期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教师仪表打扮、行为规范讲座等,以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
幼儿篇:文明有礼文明有你。
3.家、园、社区一体,提升文明素质。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与社区资源,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沙龙、微信群交流文明礼仪知识、教育经验;开展了有关文明礼仪的亲子故事比赛、亲子阅读、家长护校、家长志愿者等活动,通过家园紧密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仪习惯。还将活动延伸到社区,在“暖秋重阳,老少同乐”主题教育中邀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及社区广场舞团队一起活动,“绿色生活健康你我”活动中到社区发放环保倡议书、传单,请家长朋友们集体签名等。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二
在班上,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模仿老师的各种行为表现,所以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为幼儿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为幼儿树立榜样。我常常将“请”“谢谢”融入生活中。孩子们能在老师带领的礼貌氛围中成长,礼貌用语就不用费力地去强调了。
二、注重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如果教育跟不上去,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因素影响。因此我特别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抓晨间接待和离园:每天耐心地引导每一位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候,能清楚大方地说“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教育幼儿争当“礼仪小标兵”,“礼仪小标兵”会贯穿一天的始终,比如为小伙伴发餐盘、摆椅子等。孩子们都喜欢做这些事情,因此,当“礼仪小标兵”的热情非常高。彤彤胆子小,早晨入园时不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对于这种情况,我主动亲近她,坚持每次主动与她问好,在平时多鼓励她,看见她的进步,我们都会给予表扬。现在彤彤能做到主动向别人问好了。抓进餐环节:要求幼儿进餐时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餐后自觉收拾餐具,轻拿轻放,饭后养成洗手和擦嘴的好习惯。并评选出“节约天使”做小小监督员,提醒别的幼儿注意用餐礼仪,使成功的幼儿肯定自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抓情景教育:使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礼仪行为的意义。我们除了教幼儿朗诵礼仪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含义之外,还经常创设情景,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礼仪行为的意义。抓教学活动:要求幼儿用轻柔好听的声音与人交谈,端正坐姿、走姿。我们坚持要求幼儿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站好再回答,发放物品时坚持双手递接。我班的健健小朋友,是个很活泼的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总是坐不住,喜欢动,但是每次班级来其他的老师、客人,都是他第一个问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后,我们会安排他当“问好小班长”带领其他小伙伴养成问好的好习惯,然后鼓励他在坐姿、站姿许多方面都表现好,肯定他的优点,再指出他的缺点,这样一来,他改正缺点会更容易些。抓区角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谦让、协商的能力。幼儿在活动和生活中,总是会不停地遇到问题,我的处理方式并不是惩罚,而是找出根本、应用道理、引导幼儿自己解决。把问题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抓户外活动:我们抓住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文明礼貌知识。我们要求幼儿“上下请排队”,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起”“没关系”,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时把他人扶起来,等等。这样,幼儿懂得了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抓节日礼仪教育:我利用各个节日,开展主题教育,让幼儿学会和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我们让幼儿了解父母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劳,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情,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辛苦了。”虽然幼儿未必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意义,但家长们还是感到很欣慰。
三、家园共育,大手拉小手。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文明礼仪教育仅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园内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孩子搭建健康的家园。我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宣传礼仪知识,多利用园讯通短信平台、宣传栏,发送文明礼仪知识的内容。另外,我们鼓励家长坚持每天向孩子们回礼,做到鞠躬问好。我们班每月评选出优秀礼仪家长,营造大手拉小手,共创文明的良好氛围。礼仪教育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渐渐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渐渐养成,我们和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细心教育孩子、观察孩子,让孩子做一个知礼、懂礼的人,愿礼仪教育陪伴每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韩爽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幼儿园。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三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们更加关注幼儿的教育。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性格养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的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幼儿每天的行为中有5%属于非习惯行为,而95%属于习惯行为,习惯行为一旦养成,其实非常难改的,因此,幼儿的习惯养成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涉及了家庭、学校对于幼儿的教育,还有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养成教育的时候有必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良好实施。首先,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以及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如何绘画,就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画,因此,我们应该在这幅图画上绘画出最美好的线条,从而促进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次,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天性,他们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空洞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在幼儿的心灵中种上美好的愿望,这有助于幼儿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有助于幼儿在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最后,在当今时代,大多数的幼儿是独生子女,或者有很多的幼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论是独生子女也好,还是隔代教育也好,现在的幼儿承受了太多的溺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家长就剥夺了幼儿生长中的一些权利,使得幼儿的性格等方面出现缺陷,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想幼儿能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幼儿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幼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家长以及教师等都应该为幼儿做好榜样,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等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养成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长以及教师做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些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肢体动作等方面,要为幼儿做好榜样,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在幼儿阶段,幼儿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与学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家长往往将幼儿早早地送到幼儿学校,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就充当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学校中也要为幼儿做好榜样,这样幼儿才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养成。例如,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每天都要跟幼儿道早安,送自己的孩子出门,跟教师问好;然后在学校中教师要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跟幼儿问早安,道好,跟家长问好等,这样幼儿就会模仿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跟家长以及教师问好,然后跟自己的同学问好,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融入学生的集体中,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社会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家庭以及学校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将这种环境融合进幼儿的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虚无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他经历着他自以为的全部真实,因此,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到,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楚门仍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养成我们期待的性格。可见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以及性格甚至是环境的影响何其大,因此,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此,家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要和睦相处,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然后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以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对于某一件家庭事情进行商议,这样家庭民主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以及责任感,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其次,学校是幼儿生活的第二重要环境,在学校中教师等要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并且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等意识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中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判断从而进行班长等班干部的竞选以及选择,这样可以养成幼儿的责任感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虽然不如家庭以及学校等重要,但是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公交车上,要宣传给老人、孕妇等让座,让幼儿在切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幼儿养成教育对于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促进幼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并且促进幼儿各种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幼儿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家长等的广泛关注。
[综合实践和养成教育]。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四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创设体现的是一个幼儿园的内涵,这种内涵包括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包括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处处渗透着整个幼儿园从内至外的智慧和思考。“阅读”环境,能感悟其中蕴含着的教育理念和特有的人文信息。本文对环境诠释的3个要素论,来谈谈一些感悟:
一、环境必须有孩子参与。
环境是以孩子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强调孩子参与的重要性。创设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更好地发展,让小孩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真实性,从这个角度讲,环境中必须有孩子参与。
“有孩子”其中包括了两个内涵:
1.从外显表征上来看:
“环境中有孩子”可以表现为主题墙的布置、区域角的创设等,均需要有孩子的参与。我们可以从环境的点滴痕迹读到孩子经历的事件,了解孩子的行动和志趣。所在。例如,我们发现,结合上周的“环境周”这个主题,4所幼儿园都不约而同地用孩子的作品来向大家传达着孩子对“环境周”关注的信息。
2.从内隐表现上来看:
“环境中有孩子”可以表现为环境处处从孩子角度出发,为孩子考虑:教师为孩子着想的良苦用心,随处折射出老师心中有幼儿。例如:一个小小的垃圾筒,下面有一个可爱的小拉绳,在扔垃圾的同时鼓励孩子去拉一拉,发展了手臂肌肉,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的设计无不闪耀出教师的智慧。
二、环境要体现主题。
主题的呈现是目前二期课改实施的需要,大家也都把主题内容的呈现作为环境布置的一大要素。在参观4个园所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老师的教学活动,我没有进入教室拍摄,只在门口驻足观望。
但我还是发现了班级的主题环境中隐含了两个差异:
1.关注到年龄阶段的不同的差异。
我们打个比方小班就像“点”:在主题环境创设中注重帮助幼儿巩固习得的学习经验。教师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孩子注重直观的感官体验,将主题的环境创设的重点更多地放在细小的“点”上。这里我们来用小、中、大班都有的动物主题来举例。小班的动物主题环境,可能会从小小的细节“点”来切入。例如找一找动物的影子,感知大小、多少。
大班主题环境就像面:主题环境立足于引发问题,并不断通过环境有助于幼儿提升和梳理已有经验。大家常见的.网络图在大班主题环境中频繁出现,这种显示思维过程,推进思维发展的形式被孩子们所喜欢。教师更多将主题环境帮助幼儿提升和梳理已有经验,由一个问题展开,层层递进,形成关系。例如在动物主题中,孩子们常常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联想,类似于对动物的习性、保护等。
由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幼儿园对阅读特色的探索也有好几年了,在对不同年龄段环境中文字这一载体运用也有自己的思考。我发现,年龄不同,字节出现的数量和字号大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班的字体相对较大,量也相对较少。而大班则相对反之,中班居于其间。
2.要关注到班级与班级的差异。
针对预设的主题,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展现方式,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有特色。
三、环境要呈现美感。
关于环境的美感,我有以下三个感悟:
1.美感需要视觉享受。
颜色、构图的和谐,让孩子感受到美的享受,从小有审美的熏陶。充分挖掘、利用自然的环保材料,引导孩子感受返朴归真的美丽。例如走廊悬挂装饰物、画框等,悬挂的饰品有的就是幼儿园线描画小葫芦,幼儿作品栏的天真、优雅,身临其境深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2.美感需要具有生命。
能和孩子进行互动,引发孩子参与的美,幼儿园的细节环境创设。例如:小问号的有趣搭配,民间游戏争上游的巧妙布置,拔萝卜故事人物的情景体验,充分让环境“活”了起来。
3.美感需要多元文化。
这里的多元,可能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有课程的多元和均衡表现,有中西文化的多元展示,更有不同多元风格布置。如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介绍,民间艺术的巧妙展示,让孩子们逐步走进中国文化。说到风格的多元,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园的周老师,周老师的环境创设独树一帜,风格独特。周老师倡导低碳生活,特别善于变废为宝,不但环保而且都非常有创意,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在她那里都变得栩栩如生。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五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行为习惯,外在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在抓起。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2)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放弃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离,许多学生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
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决心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文件中还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可见,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习惯的养成中,应该提高少年儿童道德认知,丰富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坚定少年儿童意志和毅力。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德育追求的最终效果。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认识活动的有效性与其主动性有着必然联系。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最高境界。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加深和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毅力。因此,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研究“知行脱节”现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三、课题的界定。
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课题中的习惯是指小学生的行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转化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行为方式。
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好模式,引导小学生去模仿、去实践,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举止,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指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全面研究采取科学可行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尤其要研究“认识行为——习惯”是如何转化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养成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六:课题研究的评价办法。
小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无论谁评价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评价,同时提出建议。自己评,每周一次;学生评,每周一次;家长评,每月一次;老师评,每月一次。以班为单位进行。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端,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3、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分析法的作用将是很大的。
4、调查法:要通过全面或个案调查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师生心态要求,及本地农村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八: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以《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各个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系统性原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阵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4、活动性原则。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循序渐进原则。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九、课题研究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认真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
(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
(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
(3)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春游、秋游、扫墓、庆“六一”,庆元旦,特长生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献爱心”等活动。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三是利用每周的文体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篮球、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5.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及时总结,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六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幼儿文明礼仪的论文,请参考!
文化礼仪我国的传统的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内容。我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人们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体现。幼儿是国家进步发展的新生代动力,在幼儿时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体现幼儿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要积极展开教育宣传,营造文明礼貌的教学氛围,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文明礼仪教育理念。
文明礼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教师要明确幼儿时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是祖国进步发展的新生力量,对未来社会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很大影响。由于幼儿时期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牢牢把握教育的黄金时期,积极向幼儿灌输文明礼仪的相关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不仅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还会促进幼儿思想道德的整体发展,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1.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导致幼儿的文明礼仪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幼儿园仍然将重点放在开展兴趣班上,提高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而不能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导致幼儿的文明礼仪养成受到一定影响。2.无法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明确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难以为学生树立可以学习的榜样。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文明礼仪等相关道理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用规范的`言行感染到幼儿。但是许多教师还在向幼儿灌输文明礼仪的理论道理,给幼儿的理解造成一定难度,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冲突。大部分幼儿在学校和家庭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许多幼儿在校园里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与同学可以友好相处;但是在家里就变得任性蛮横、调皮贪玩,与在学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教师对幼儿的严格要求得不到家庭的相关配合,导致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冲突,严重影响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1.营造良好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加强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教师可以将文明礼仪与幼儿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可以在吃饭前使幼儿背诵文明礼仪的相关诗歌,为文明习惯养成创造充足机会和条件。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直接感染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文明礼仪充满整个校园。2.规范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实践操作是文明礼仪的重点组成部分。教师要不断扩大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幼儿都可以积极主动参与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意识和礼貌习惯。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种植小树苗,定期浇水施肥,指导学生设计环保卡片,切实保护幼儿园的绿色环境,使幼儿形成环保意识,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为知识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通过规范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有效提高幼儿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3.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庭教育对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可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效率。比如,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等活动,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明确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单一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幼儿园还要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要充分配合学校教育,使幼儿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改进,切实保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文明礼仪文明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由于幼儿阶段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对其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规范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七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要从小教育孩子懂礼、知礼,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做根基,这个民族就是野蛮的民族,这个民族就不能永立于世。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美德的需要。
2.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孩子进入幼儿时期就要送到幼儿园开始进行教育,幼儿开始融入了群体的生活,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较先前来说少了许多,因此,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还起到了与孩子沟通的目的,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3.使幼儿能从小做个知礼的孩子。进行家园合作式的文明礼仪教育,其直接目的在于就是能使幼儿从小养成讲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融合,能够较好的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良好的环境,使讲文明、懂礼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4.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空间。社会的不断变化,促使现代的孩子较早的接触到复杂的社会,怎样在社会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家长及学校所要着重考虑的,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使“家”和“园”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孩子在这个链接的系统中活动,保证了孩子的生存活动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孩子能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下度过自己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1.家长侧重物质追求,无暇对孩子进行精神方面的教育。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人们的主要目标都放在了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能使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这期间也就造成了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家里有能力的家长还会聘请保姆、在校大学生在家看管孩子,监督孩子做作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的道德教育。
2.学校与家里的联系不够紧密。家园合作式,顾名思义就是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方式,共同为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监督和培养。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家庭与学校方面联系较不密切,学校没有精力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反馈,而家长也没有意识要经常与学校进行联系沟通,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和家里的教育链接不起来,孩子的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得到解决。
3.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起不到领导带头的作用。部分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对孩子也就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面所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家长的言行,因此,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直接影响,部分家长礼仪素质不高,也会导致孩子的文明礼仪素质不高,家长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4.家长不正当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文明礼仪标准是不一样的,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不免无法运用科学的手段及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1.提高家长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深,学校在开家长会时,应着重强调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实行家园合作模式的重要前提,如果家长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学校的教育工作也会没有意义。
2.增加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学校单方面的努力使无法将学生教育好的,家长要经常向学校的老师了解孩子最近发展情况,并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配合进行改善。
3.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质。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个人生活礼仪、公德礼仪、敬老礼仪等方面,随时随地做好孩子的表率。
4.在学校的引导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学校可创办园刊,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室的指导下编写刊物,内容丰富多彩,不管什么题材,都是为了提高儿童的精神文明素质服务的,家长也要经常阅读园刊,透过园刊,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状况,及其中反映的问题。
5.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通过学校组织的文明礼仪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和家长参与的兴趣以及提高自己文明礼仪的热情。总之,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仪要从娃娃抓起,除了幼儿园的教育以外,家长要提高文明礼仪对于孩子,对于整个民族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八
摘要: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学高身正、敬业德广的人民教师的重任,抓好养成教育,对于师范院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养成教育的模式,探索养成教育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对师范院校养成教育的启示,进而促使师范院校大力加强养成教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模式方法特点启示。
一、围绕“三个一”抓教育――引领养成。
(一)围绕一个核心,狠抓学生常规教育。
师范院校以培养大学生道德养成为核心,体现教育的本位价值,落实一系列常规教育措施:一是坚持二十多年的一周一会的主题教育传统不动摇;二是坚持多年的升国旗教育不动摇;三是坚持专业思想教育不动摇;四是坚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党校团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引领学生的政治追求和道德养成;五是坚持通过建立诚信档案、诚信考场,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六是坚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
(二)围绕一个重点,狠抓新生系列教育。
学校以角色转换为重点,落实新生系列教育:将新生教育“课程化”,开设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强化新生爱校、爱系、爱专业的.思想;将新生教育“活动化”,开展一系列新生活动,增强新生自律意识、培养新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新生军训“目标化”,通过军训提升学生早操质量、规范宿舍内务整理、提高学生校规校纪意识,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
(三)围绕一个中心,狠抓毕业生系列教育。
学校以艰苦奋斗教育为中心,开展毕业生教育系列教育:开展毕业生文明教育,引导毕业生遵章守纪,文明离校;开展就业观教育,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引导毕业树立献身“三区”基础教育的就业取向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开展毕业生演讲赛、毕业生师范技能大赛等活动,展示毕业生养成教育的成果,激发低年级同学积极进取;开展“我为母校留纪念”活动,通过毕业生为母校“植一棵树”、“提一个建议”、“做一件好事”等活动,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恩意识。
二、围绕“一个重点”抓管理――规范养成。
(一)健全机制,保障养成。
一是建立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为主导、系(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学校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养成教育管理机制,把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二是明确职责,广泛参与。确保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措施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三是抓好队伍,夯实基础。学校一方面抓好政工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把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了由校学生会牵头、各系院学生会参与的学生自律委员会,为养成教育的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制度约束,强化养成。
学校完善养成教育的制度体系,强化养成教育:《学生文明行为基本准则》《学生日常管理‘五要十不’规范》等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学生早晚自习的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制度整治学生违纪行为,促进学生遵章守纪习惯的养成。这些制度渗透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使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
(三)自我管理,促进养成。
大学生是养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观念上,该校强调自我发展的养成教育,在教育行为上,学校坚持对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一是自律自控,自我管理。二是自省自觉,自我教育。三是自理自持,自我服务。教室、公区、实验室都由学生自己扫除;学生寝室每天由自己整理;学生参加食堂义务帮厨;每年安排一周的劳动课,让学生参与各种公益劳动等,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关心集体、献身校园建设的良好思想。
(四)常规管理,规范养成。
一是坚持多年来“十坚持、十纠正”和“五要十不”等常规管理手段;二是坚持抓好开学“五个一”工作,即:第一次班会、第一堂课、第一次早操、第一次清洁扫除、第一次升国旗等,从开学第一天抓起,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是坚持发挥《学生德智体综合评估办法》《系级学生工作评估办法》的杠杆作用,规范养成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四是坚持严格的养成教育通报制度,学校每天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和好人好事进行通报,对学生的推优评优,实行违纪行为一票否决。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九
亮亮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手脚一刻也不得安宁,上课时的注意力也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在自主活动时更是对自己的行为毫无约束。
只要他在教室里,告状的小朋友就接连不断:“老师,亮亮打我。”“老师,亮亮踢我。”使我一刻也不得安宁。今天早晨喝牛奶的时候他又管不住自己了,只见他用喝剩的牛奶把吸管插在里面,然后对着同桌的小朋友洒,把别人的身上、脸上弄的到处都是,被洒的楠楠委屈的哭了,可是他却对自己的“杰作”哈哈大笑。
亮亮的爸爸妈妈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忙,长时间的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由于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导致他横行霸道的习惯,而且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他的自控能力特别差,做事情经常是突然的行动,不会有仪式的去遵守纪律。对自己爱玩的玩具常霸占,和小朋友相处时总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幼儿。并且爱模仿动画片里的暴力行为。
今天我对于他的举动我没有狠狠的批评他,我耐心的对他对说,让他明白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能动手欺负小朋友。
(1)让他平时多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班级里为他树立榜样作用,多鼓励他去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我利用中午的时间多于他进行交谈,用心观察他的活动和行为,他有进步我对他多加赞赏,有错误的时候,耐心知道帮助他改正错误。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回做的越来越好的。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
幼儿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因为幼儿时学到的东西可能就陪伴你一生了,那么,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中华幼儿文明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按时作息。睡前要向父母道声“晚安”,有顺序地脱鞋解衣,并摆放整齐。如果夜间起来上洗手间,要尽量轻手轻脚,以防打扰家人休息。如果大人需要早休息,不要纠缠他们陪伴自己。
2.早晨起床,穿衣、叠被、理床,迅速而有条理。如果父母或家人未起床,要轻手轻脚,不吵醒他们。如果父母或家人已经起床,要主动向他们问“早安”。
(二)交往礼仪。
5.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辞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6.与家人交往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话语。出门要主动向家长说再见,回家要主动和家长打招呼。
7.如外出不能按时回家,应该及时给家人打电话说明原因,以免家人着急。
8.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9.到家人房间先轻声敲门,经同意后再进入;不乱翻家人的东西。
10.家里来客人时,要先问清来访人身份,如果出于安全考虑或父母交待不能开门,应说明原因并致歉。
11.客人进门后,不要冷落客人,要以主人的身份主动亲切地向客人打招呼并请客人入座;客人入座后,应准备茶水或饮料,双手递送。
12.如果客人与父母谈事情,应该主动回避;在家读书、看电视、游戏等,尽量小声,以免打扰他们的谈话。
13.客人在家时,自己确实有事不能陪伴或暂时离开,应该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说明原因。
14.客人告辞时,要等客人起身后再随家人相送,并主动同客人说再见。
15.客人离开时,应该礼貌目送,不要立刻大声关门。
16.同学、朋友来访,要热情迎接,并主动向家人介绍;和同学、朋友在家活动应该尽量安静,以免影响家人。家里吃饭时,应该热情邀请一同用餐;若同学、朋友来前已经用餐,不要冷落他们,应该先将同学或朋友安排好,自己再和家人一起用餐。同学、朋友告辞离开时,应该主动相送,并欢迎他们下次来访。
17.接听电话要热情,说话时音量要适中。当听到电话铃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通话结束时应该说“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咔哒”一声挂断。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应让对方先挂机。
一、用餐礼仪的四个阶段。
1、餐前礼仪。
教育幼儿在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帮助家长摆放桌椅、餐前洗手、摆放碗筷、纸巾、饮料、呼唤长辈,告知长辈准备用餐等。
2、使用餐具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比如使用筷子、勺子、刀叉等,学会用刀叉吃西餐的基本礼节。
3、就餐时的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细嚼慢咽、喝汤不要咕噜咕噜响等。
4、餐后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吃完饭后帮助家长收拾碗筷、饭后擦嘴、漱口等。
二、用餐时的注意事项。
1.长辈先坐,表达敬意;坐要端详,不可喧闹;细嚼慢咽,不出声响;讲时讲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浪费可惜。
2.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戏、喧闹。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长辈给自己添饭菜,要表示谢意!
4.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乱翻乱拣,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乱倒饭菜,不乱扔食物。用餐时不将饭菜掉在桌上,将碗中饭菜吃干净,不浪费。
6.饭前不吃零食、喝饮料。
7.用餐时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吃饭时间绝对不可以看卡通片,要看也只是看一些孩子不喜欢的新闻,如果孩子哭闹,就干脆不要开电视。
8.爸爸妈妈吃饭时给孩子做示范,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评价食物,尤其是发出不好吃的暗号,家长应该在吃饭时不断鼓励孩子吃得好,不挑食。
9.家长切忌不要追着孩子喂饭。
三、用餐结束时的注意事项。
1.用餐快结束,查看盘中盘底、桌面地面,将剩余饭菜送入垃圾盘。
2.用餐结束后,先是站起身,再将椅子推入桌,再去协助家长把盘子放入指定位置。
3.手中有盘子,走路要小心,来到指定处,将剩余饭菜清理,再将盘子码放整齐,物品归位。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一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礼记》中记载:“夫礼之始,始于饮食。”既饮食礼仪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吃饭时的礼貌反映了一个人基本的教养。所以,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养成优雅的餐桌礼仪是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餐桌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就餐时应该遵守的基本的行为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饭前要洗手;
3、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4、吃饭时不乱跑,不直接用手抓食物;
5、咳嗽、打喷嚏应单手掩嘴朝向无人的一边;
6、自己不愿意吃的菜不能放在别人的碗里,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能占为己有;
7、不挑食,不剩饭;
8、饭后要用纸巾擦嘴、洗手漱口;
9、用餐结束要整理餐桌。
亲爱的家长,幼儿期是孩子行为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请您每月关注我们所制定教学计划里礼仪部分,并在家里按照计划所列对孩子进行培养。相信在我们的携手下,宝宝一定能养成:知礼仪、懂礼貌的好习惯。
所谓餐桌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就餐时应该遵守的`基本的行为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饭前要洗手;
3、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4、吃饭时不乱跑,不直接用手抓食物;
5、咳嗽、打喷嚏应单手掩嘴朝向无人的一边;
6、自己不愿意吃的菜不能放在别人的碗里,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
不能占为己有;
7、不挑食,不剩饭;
8、饭后要用纸巾擦嘴、洗手漱口;
9、用餐结束要整理餐桌。
3、 餐桌礼仪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 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幼儿园: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餐。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盘子、勺子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二
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礼貌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的必修课。
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培养孩子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孩子从呱呱落地起本身就处在社会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3~4岁幼儿尤为突出,他们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礼貌用语及行为形成初步的礼貌意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关键时期。正如洛克所说,“要把孩子的幸福奠定在道德与良好品行的修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和保险的办法”。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2、 幼儿进行礼貌教育,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条件。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见到孩子对长辈们尊敬爱戴,家长们的心里总是乐滋滋的,长幼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特别亲密。反之,如果不注重文明礼貌教育,孩子满口粗话、脏话顶撞老人,或在公共场合中不遵守公共秩序等一些不良行为在家中必然要激起矛盾和冲突,除了给家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外,还会给长辈们带来心理上的烦恼。所以,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家庭和睦的需要。
3、 幼儿进行礼貌教育,也是全社会的需求。
我国素称“礼仪之帮”、“文明古国”的美誉。讲究文明礼貌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今社会,由于一些人不讲文明,不讲礼貌,只图自己方便的不良行为,使国外对我们中国人的文明礼貌产生了鄙夷的态度,使我们中国人都为之感到汗颜。那么如何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注重和深化幼儿文明礼貌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带着现代化文明礼貌素养进入21世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我们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所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这不仅是我们家庭的幸福,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大幸!
二、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环境的形成。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定期更更换墙饰,引导幼儿知礼行礼。
良好的文明礼貌育人环境能够凭借特有的感染力促使人在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自觉协调一致,对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开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创造礼仪教育环境上下功夫,围绕“文明礼仪大家做”这一主题来创设班内大小环境,布置活动室四周。在班级的墙饰上布置好“爱护公物”、“尊敬老人”“我是文明礼貌的好孩子”“花儿好看我不摘”“安全过马路”等内容,以孩子们喜闻乐风的图画形成展示。还可以收集一些文明礼貌的照片等张贴在孩子的活动室、走廊,以引起家长和幼儿的注意。通过会说话的墙,这些无时不在的环境熏陶,自发、广泛的影响着孩子的思想,给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引领孩子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氛围。让孩子、教师、家长在浓郁的礼仪氛围,主动自然地习得礼仪。
2、注意成人的榜样作用,让美促进美。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品行可以辐射到幼儿的认知世界,也必然影响到幼儿品行的形成。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要从平时易忽视的细节做起,纠正一些行为上的随意,使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着无形的渗透作用。 另外,作为教师,必须指导和教育好家长,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文明礼貌教育知识,告诉家长,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大人之间在说话或在做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长首先要做到,说话和气,谦逊,不讲粗话,随时使用礼貌用语。除了这些之外,我认为,家长还要抓住去亲戚、朋友家的机会,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耐心的礼貌教育,相信只要家长、老师共同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是文明礼貌的先行者!
(二)、通过故事影响感染幼儿,利用儿歌、三字经引领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
故事、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形式,容易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在幼儿期,孩子往往多数情况下是从故事中去获得一些经验积累。那么,在平日里,我们就可以有计划地有意识地挑选那些教育幼儿有礼貌的故事,并富有表情地讲给他们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会用礼貌用语对话,。同时,我们还可以启发幼儿讲讲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文明礼貌故事,激发了孩子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得积极的文明礼貌体验,并将幼儿从故事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
前著名教育专家刘晓东说过,儿歌(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儿歌、三字经以它押韵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成诵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我们就可以多教给幼儿一些儿歌、三字经,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规范传递给孩子,引领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三)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结合,发展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幼儿园就是一个让幼儿学习的“小社会”。 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的礼仪习惯养成的契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应和一日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善于观察,抓住教育的契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再次,我们还应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的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区角游戏,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人物的辛劳,学会尊重他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主题活动,来发展和巩固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
(四)家园合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要想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家园配合是必不可少。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应采取配合的措施,架起紧密沟通的桥梁,保持幼儿园、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需注意的问题:
(一)文明礼貌教育要礼貌地进行。
当我们对孩子给予过高的期望,而孩子由于幼儿性格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未能达成时,我们往往因失望而容易暴躁,在这时,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相信孩子,完全可以不那那么粗暴地教育孩子懂礼貌,可以通过老师、家长等成人的正确示范,让孩子受到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二)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的教育方法。
在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成人,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对幼儿好的表现给予肯定,让幼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以正面引导为主,讲究批评的艺术,让幼儿愉快地从心里接受批评。
(三)注意强化,防止反复。
幼儿由于年龄小,易受外界的影响,文明礼貌教育一段时间好像收到一定的成效,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或许会发现幼儿似乎又退步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此过程中注意强化,巩固文明礼貌教育成果。
(四)教孩子以正确的方法对待无礼之人。
有的父母说:“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礼貌,可是受到不礼貌的孩子欺负,怎么办?”这的确是个问题,怂勇孩子反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作为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交往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又不失礼貌。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开始,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使他们在人生起跑线跑出更好的开端!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甘甜。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三
依据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求以及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我园将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分为终期目标、分类目标和具体年龄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终期目标是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总目标和总方向;分类目标则包括了幼儿在生活礼仪、安全礼仪、交往礼仪、环保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五个方面应达到的不同要求;年龄目标是同一目标内容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要求。袁爱玲,王娟(20xx)提到,有了年龄目标,才能使社会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有针对性,也才能使目标中所规定的内容合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尤其是能够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要求,通过逐级的目标阶梯达到最终点。
1、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包括:
(1)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礼仪,能够使用礼貌用语;
(2)知道必要的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3)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理解并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分类目标
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幼儿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所选择的内容必须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与幼儿身心发展相符的、幼儿通过训练可以掌握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实践中我园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指标体系划分成相同的五个维度,即生活礼仪、安全礼仪、交往礼仪、环保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每个维度下又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生活礼仪包括基本动作礼仪和礼貌用语;安全礼仪包括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交往礼仪包括同伴礼仪、尊师礼仪和问候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公共秩序和个人卫生礼仪。
3、具体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教育重心必须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相符合。以“基本动作礼仪”内容为例:小班的培养目标为:
(1)学会正确的站、坐姿势;
(2)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3)学会如何开门和关门。中班的培养目标为:
(1)学会如何正确的递交危险物品;
(2)能按正确的方式洗手;
(3)能整齐的.摆放物品。大班的培养目标为:
(1)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2)有洗袜子的机会;
(3)睡觉时能够正确的叠放自己的衣物。这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细化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指标体系的方法,既符合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教师围绕核心目标开展系统教育。
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路径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一日生活环节或集体教学等单一的教育方式去实现,必需全方位整合生活、教学、游戏、环境、家庭、社区等一切有效教育资源,多通道相互渗透展开和推进。以下是我园通过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道德教育的特点是随机而教,遇物而诲,高霞,张晓晖(20xx)提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在一日生活,诸如学习、进餐、睡觉、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我园本着立足生活,扎实践行的原则,将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开展了“礼仪小天使”、“礼仪小明星”等一系列文明礼仪养成活动,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愉悦、自觉地提高文明礼仪的意识和能力。
1“、礼仪小天使”迎园活动
利用班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每日早晨入园环节开展同伴间互助学习的“迎园”活动。请班中幼儿轮流担任礼仪小天使,戴上迎宾绶带在幼儿园大门口或班级门口主动有礼貌向入园幼儿鞠躬、行礼、问好,迎接小朋友的到来,中大班幼儿可协助晨检工作人员提醒幼儿主动和父母告别,自觉排队等待晨检,护送一些情绪不稳定小班弟弟妹妹进班。
2“、礼仪小明星”评选活动
幼儿意志力、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弱,行为缺乏稳定性。要使幼儿的礼仪行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巩固下来,可在一日生活教育中开展动态的评选“礼仪小明星”活动,幼儿在相互观察、监督、学习、评价中明晰是非、自我纠错和自我约束。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生活特点和要求设置和调整评选礼仪小明星的内容和评选标准,并创设便于幼儿操作的互动评价环境。通过日常随机评价,周小结分享,月颁发奖状等激励措施在班里营造争当“文明礼仪小明星”的良好氛围。还可将礼仪小明星的照片张贴出来,并写出上榜理由,带动更多孩子和家庭效仿。
3、自主进餐活动
进餐时教师给幼儿盛饭和幼儿自己盛饭,反映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指南》强调尊重和满足幼儿独立生活的需要,应从生活细节入手创造条件让幼儿自主进餐,还幼儿生活的权力。小班幼儿可在老师帮助下自主取餐、进餐、整理餐桌,礼让女小朋友先用餐等。还可定期开展“自助餐”活动,让幼儿更充分体验集体环境中文明进餐的规则和乐趣。这种改变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进餐由被动变主动,自觉建立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内在动机得以激发。
(二)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潘晓江(20xx)提出,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组织与实施是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及主动活动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植根生活巧设课堂,适时地开设课堂进行集中教学,使生活和课堂有机融合,能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积累的礼仪经验进行及时整合、分享和提升;一些有较复杂动作要领的礼仪内容可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快掌握,如正确吐痰、打喷嚏、递接剪刀等内容;还能将一些离幼儿生活较远的公共礼仪内容通过微缩课堂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如中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为让幼儿了解乘座公交车的正确言行,教师设计了《做个文明小乘客》教育活动,创设乘公交车去春游的场景和情节,幼儿通过扮角色体验、行为回顾和讨论,图片梳理等方式明辩文明与不文明乘车行为的利与弊,强化幼儿文明意识和行为。
(三)利用幼儿园环境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创设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欢乐的班级教育环境,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讲文明礼仪,团结友爱的人文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
1、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教师在幼儿心中的权威性,其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极大的示范性。班级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优雅、文明的举止能使幼儿情绪愉快,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可开展“幼儿园道德讲堂”、“身边的最美教师”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长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帮助员工进一步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和形成健全的道德行为规范体系,通过评选“文明班组”、“文明个人”等活动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
2、自制“文明礼仪”游戏棋
下棋是中大班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内容设计成文明礼仪游戏棋,选适合本班幼儿的礼仪内容(有对的行为,也有错的行为)做成彩色小图片布置在棋盘上,棋子走到错误言行的图片处,就要退几步,走到正确言行图片处前进几步,也可在此环节相互纠错。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学会合作、在玩中增长礼仪知识、增强礼仪意识。
(四)利用游戏活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它的道德价值在于为幼儿获取道德知识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为幼儿实践道德行为提供了机会。基于游戏的特殊价值,教师需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实现幼儿与其他道德主体的有效建构和活动,实现礼仪行为的迁移和内化,促进幼儿道德成长。
1、角色游戏中的礼仪
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是幼儿习得交往技能和交往礼仪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娃娃家接待客人;给老人过生日;干果店到娃娃家推销干果;超市做促销宣传等游戏情节。游戏中每个幼儿不自觉地承担了角色所赋予的职责,这为实施礼仪教育提供了土壤。教师可在每次游戏导入环节,侧重交往礼仪的引导,还可发起评选“最讲卫生家庭”、“星级服务员”等活动。游戏中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启发幼儿遵守公共礼仪。游戏总结环节重视礼仪行为的讨论与分享,使幼儿在游戏角色扮演中加深对礼仪语言的理解,对礼仪行为的巩固和内化。
2、表演游戏中自编礼仪课本剧
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道具场景等,再现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的表演形式。幼儿通过扮演作品中的人物,能受到深刻的启迪,利于幼儿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修养的提升。鼓励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发展需要,通过改编或自编礼仪剧本融入更为丰富的礼仪教育内容,供幼儿欣赏和表演,如小班改编礼仪课本剧《小狗的一天》,将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进餐礼仪细节教育内容编入剧本,幼儿在表演时引发共鸣,文明进餐行为得到强化。大班自编礼仪剧《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以幼儿一日生活中睡懒觉、争抢玩具等典型行为为蓝本,共同创编剧本供本班幼儿表演,实现游戏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五)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仅仅依靠园内的礼仪教育远远不够,陈俊嬴(20xx)提到,幼儿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原则,以避免“教育脱节”和“教育孤岛”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教师要用专业知识和能力开展家长工作,引导家长成为合作伙伴,形成家园同步教育合力,让幼儿在家和在园都有人监督和管理,提高幼儿生活礼仪养成的效率,促进幼儿礼仪品质的形成。
1、分层开展家长工作
做到家园共育的关键是达成共识。尊重家长的个体差异分层开展家长工作,能避免一刀切的做法,使家长工作落在实处和深处。可根据家长自身素质、能力及参教意识强弱,将家长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展开工作,如对教育意识及能力方面较强的家长进行深层引领,吸引他们议教、参教;对老人家长则要求适度、适量,可利用他们的优势,在参与为班里缝制一些游戏材料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带给孩子的欢喜,增进家园之间的感情。
2“、居家礼仪好宝宝”评选活动
幼儿在幼儿园建立的好习惯如何在家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势,需要家长的重视和长期紧密配合,可将班级开展的“礼仪小明星”评选活动延伸到家庭中,进行“居家礼仪好宝宝”记录、评价活动,为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督促幼儿践行文明礼仪行为提供具体支持,还可指导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阶段性调整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鼓励孩子当监督员,带动家长争当“文明家长”和“文明家庭”,形成人人参与,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结语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正因此我园数年如一日的认真开展着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仅使我园教师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又迈开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更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一位家长在表扬信中写到:“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两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在生活方面更注意个人卫生了;在学习活动方面,孩子逐渐学会了倾听,独立做事,到陌生环境主动做自我介绍,主动询问小朋友的名字,想着办法跟大家友好相处。孩子的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学会了文明礼仪,也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学会感恩的种子。”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开展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文明礼仪之花更长久、更娇艳!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四
按照中心校文件精神,我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了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幼儿,使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最终形成自觉地,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
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课,采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做到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化。
2、开展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周开展“文明小天使”评 比活动,通过以幼儿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3、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通过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
1、提高了幼儿文明素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幼儿能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物,遵守运动场使用规定。
3、自觉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攀折花枝。
4、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不在公共场所乱写乱画。
5、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互助友爱,文明礼让。
6、树立环保意识,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
7、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大一班:6人
大二班:6人
中班:6人
小班:2人
20xx淄河中心幼儿园 、11、07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五
文化礼仪我国的传统的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内容。我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人们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体现。幼儿是国家进步发展的新生代动力,在幼儿时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体现幼儿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要积极展开教育宣传,营造文明礼貌的教学氛围,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文明礼仪教育理念。
一、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教师要明确幼儿时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是祖国进步发展的新生力量,对未来社会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很大影响。由于幼儿时期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牢牢把握教育的黄金时期,积极向幼儿灌输文明礼仪的相关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不仅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还会促进幼儿思想道德的整体发展,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二、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
1.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导致幼儿的文明礼仪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幼儿园仍然将重点放在开展兴趣班上,提高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而不能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导致幼儿的文明礼仪养成受到一定影响。2.无法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明确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难以为学生树立可以学习的榜样。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文明礼仪等相关道理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用规范的言行感染到幼儿。但是许多教师还在向幼儿灌输文明礼仪的理论道理,给幼儿的理解造成一定难度,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冲突。大部分幼儿在学校和家庭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许多幼儿在校园里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与同学可以友好相处;但是在家里就变得任性蛮横、调皮贪玩,与在学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教师对幼儿的严格要求得不到家庭的相关配合,导致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冲突,严重影响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三、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策略
1.营造良好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加强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教师可以将文明礼仪与幼儿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可以在吃饭前使幼儿背诵文明礼仪的相关诗歌,为文明习惯养成创造充足机会和条件。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直接感染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文明礼仪充满整个校园。2.规范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实践操作是文明礼仪的重点组成部分。教师要不断扩大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幼儿都可以积极主动参与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意识和礼貌习惯。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种植小树苗,定期浇水施肥,指导学生设计环保卡片,切实保护幼儿园的绿色环境,使幼儿形成环保意识,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为知识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通过规范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有效提高幼儿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3.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庭教育对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可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效率。比如,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等活动,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明确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单一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幼儿园还要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要充分配合学校教育,使幼儿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改进,切实保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文明礼仪文明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由于幼儿阶段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对其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规范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篇十六
开学初,我们根据园内文明礼仪教育的安排,也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做好礼仪教育,现将对幼儿开展的礼仪教育做以下总结:
一、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丰富幼儿情感认知。
我们在幼儿活动中注重礼仪教育渗透,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如:在组织活动《上学途中》时,我们首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小熊做了哪些事情,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做”、“他为什么很高兴”,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这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丰富了幼儿对乐于助人的认知。然后通过欣赏歌曲,使幼儿懂得了在别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就会得到大家的表扬。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礼仪教育,从不同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可见,有计划的安排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学到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二、在实践活动强化礼仪形成,规范幼儿礼仪行为。
规定来做,表现好的在及时进行表扬。经过实际的训练,幼儿礼仪教育收到较好的成效。幼儿在实践中体会到礼仪行为的意义,从而内化礼仪品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三、重视家园互动教育,养成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幼儿最为重要的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学期班级教师高度重视和家庭的联系,认真与家长交流,及时填写文明礼仪小使者,和家访记录,召开家长会,通过交流,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由于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同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个活动,使很多幼儿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在他们的不断成长中,我们可喜地发现,礼仪行为不仅慢慢地成为孩子们的内部需要,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五日
一、班主任宣布活动开始。
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关于文明校园的话题。
二、活动过程
1、我们今天的内容是关于文明礼仪的。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用到,已经是滚瓜烂熟了。在家里 ,学校里,,马路上,大厦上,网上,电视里……随处都可以看见这个词。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有的人却不怎么注意文明礼仪。
2、表演校园不文明现象,讨论
请由三位同学表演小品“校园的不文明现象”,然后有请两位同学谈谈我们在校应该注意的学生形象礼仪和对同学的礼仪。
3、校园文明大家谈:
1)尊师的礼仪:尊重教师是每一个学生的起码礼貌。路上或不同场合见到老师要点头示意问好,或微笑行注目礼。进老师办公室要轻轻扣门或喊报告。在课堂上要注重礼仪,回答问题要自然大方,声音要清晰,做好上下课与课中的礼仪。
2)学生的形象礼仪: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着装方面应朴素大方、活泼整洁为主。校内以校服为主。女生发式以简洁易冲洗梳理为宜,不烫发、染发。男生的发型要保持整齐、干净以富有朝气的短发为主。不留长发、不染发。平时不留长指甲,女生不化妆、不涂指甲油。
4、寻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谈谈看法。
看了以上我们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大家是不是有所感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5、对我们班这个月行为规范最差同学进行评比,请同学们每人拿一张纸写上他们的名字。
(学生鼓掌,庆祝这极具象征意义的举措!)
我想,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懂得了在生活中怎样注意文明礼仪,更希望这次月评比记分为后十名的同学能经过这次活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然而去改正。
三、结束语
在这里我真心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收敛并改正掉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可能一时你是改变不了的,但只要你有改变的决心,相信你会成功的。当然要改变这种校园不文明现象,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我们全班甚至全校同学的一起努力。
《在幼儿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在幼儿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究》课题已由酒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审定,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为一般规划课题。课题研究时间自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研究周期为两年。
课题《在幼儿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六加一”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享受到的是过多的爱与呵护。他们具有与别人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但是却在交往中缺少:谦恭的态度,彬彬有礼的举止,礼貌的言论,对别人不能做到尊重和体谅。中国有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为早期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并思考运用何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更好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无疑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应该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的。
近年来,国家在儿童礼仪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实践与研究,如《小学开设礼仪课程的研究》,《小学生礼仪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幼儿园的礼仪教育研究起步稍晚,但近两年也得到蓬勃的开展,如南充市一幼《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重庆龙岗幼儿园《培养幼儿交往礼仪研究》,一些幼儿园也在幼儿礼仪的培养与实践方面形成了一些教育模式,制定了一些幼儿礼仪的规范,并加以推广。但如何让幼儿真正的对礼仪产生兴趣,从而爱上礼仪,能坚持使用礼仪,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主要内容的教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实需要,我们选取了幼儿园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和节日礼仪为礼仪教育活动之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以上活动中,渗透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家园逐步把幼儿培养成会与人合作共事、会讲文明话、会办文明事、能做文明小公民。
礼仪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等单位共同召开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观摩座谈会上大家表达的这样的心声: “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非常重要。”会议提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部正在组织编写中小学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导各地完善已有的礼仪教育读本等教育资源,更加科学系统地开展礼仪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幼儿社会领域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孩子“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我们更应该想办法让礼仪观念深入孩子幼小的心田,让礼仪之花真正的,持久的绽放。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孩子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斯宾塞认为:“习惯来自重复和快乐”,“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要重视每天“一点点”的积累。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2.5岁—6岁,如何如何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上好礼仪教育这一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呢?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在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教师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对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必须让孩子们产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在学礼仪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使用礼仪,并用快乐引发兴趣作为将礼仪行为坚持下去的动力,形成他们的行为规范,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话等礼仪;三是公共场所礼仪,包括集会、购物、乘车、在公共场所游玩等礼仪;四是学习礼仪,包括课堂、活动等礼仪。
良好品格:传承中华礼仪,帮助幼儿建立健全人格,培养幼儿尊重、真诚、友善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题研究拟以全园幼儿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校本资源,运用“智趣”化的教育方式,开展好对幼儿的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包括幼儿的在园礼仪、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和节日礼仪的研究,在提高实验班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基础上,辐射社会,推动本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研究的总目标是初步探索3——6岁幼儿礼仪教育的深层价值,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基;以幼儿礼仪教育为基点,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礼貌、大方、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让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主要目标有:
1、促使幼儿了解基本的家庭、幼儿园、社会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2、研究探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3、通过课题研究,使幼儿、家长、教师的礼仪得到显著改善,形成一个人人懂道理、守规则、讲文明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课题研究中重点有以下内容值得大家探讨 1、重点研究幼儿阶段幼儿礼仪教育的价值取向。 2、进一步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将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逐步展开,使幼儿在园内学礼、生活中实践礼仪、展示礼仪以及到公共场所宣传礼仪,做礼仪小标兵。
4、研究幼儿礼仪教育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的教育网。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以下三个阶段: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5——2011、7)
5、总结实验成果,写结题报告 6、资料归档并打印成册,申请鉴定验收
7、报送材料,课题评审组评审
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实践,预计最后形成的成果与成果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光盘。 2、观察记录集。 3、图片资料。
4、撰写研究成果报告、汇编论文集 课题研究中的组织管理:
在课题研究中的具体要求:
1、领导组负责方案和计划的形成,监督课题研究过程的实施,对各种资料进行管理和验收。
2、课题组的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职,认真履行义务。含提供计划方案的初案,各阶段实验工作的开展,实验资料的收集,实验论文的撰写,实验过程的总结等。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的保障:
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园里组织专家指导、外出学习、留于充足的时间给课题组成员讨论,总结经验,并进行全园推广宣传,还组织研究活动硬件投入等。学校领导对教学教研工作高度重视,对本课题研究的开展给予全力支持,承诺以学校自筹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的使用,也可在必要的时候追加投入,用于一些的硬件设备的购买,我们也将发动全园教师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活动。
瓜州县第一幼儿园课题领导组
二0一一年十一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06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