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学习而事先设计的指导性文件,它承载着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教案都应该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编写,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以下教案范例,可以开拓我们的教学视野,拓宽我们的教学思维。
坐圆圈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
2、创意性地对圆形进行添画,并根据画的内容对部分歌词进行改编。
3、体验合作的乐趣和自编歌曲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画板每人一份,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进活动室。
2、教师引导幼儿扩散思维,想出很多圆的东西来,并用蜡笔把各种圆的东西画出来。
指: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圆的东西,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指:有些什么东西是圆的呢?
3、利用幼儿的画,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指:小朋友画出了许多与圆有关的东西,真棒!李老师在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指:李老师唱得好不好?你听到李老师都唱了些什么啊?
4、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休止符。
(1)学习歌词,并能跟着钢琴的速度有节奏地念出来。
指:他说得真好,我们和他一起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出来。
(2)初次尝试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现在,跟着老师小声地唱一唱这首歌。
(3)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同时以边唱边游戏的方式来感受休止。
(4)幼儿边唱边拉圆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唱一句,并在乐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刚才我们唱了这么多圆的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圆的造型。
5、活动结束。
指:大圆圈变变变,变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们幼儿园里还有些什么圆的东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坐圆圈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2.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
教学重点:
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
教学重点:
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具准备:
录音机、相应的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2.随教师学唱歌曲曲谱。
3.出示“xxx”“xxx”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的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次。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歌曲。
5.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学生设计节奏型。
方案一:方案二:
木鱼:xxxx|xxxx|木鱼:xxx|xxxx|。
小钹:xxx|xxx|小钹:0x|0x。
堂鼓:xx|xx|堂鼓:xxxx|xxx|。
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一欣赏过的〈阿细挑月〉作比较。
9.听上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着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段。
10.部分学生用已经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次高潮。
教学反思: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那么熟悉的声音也有那么有趣的变化,能更好得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其实这种变化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现在才发现而已。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会更加深了学生想感知音响、探索音响的兴趣。
但要注意的事,二年级学生的小组活动的能力比较差,教师必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提供及时地帮助和督促,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还要增加小组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地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实现互补。
还有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尽量的仔细的观察学生,创设课堂交流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坐圆圈教案篇三
(一)小魔术引出颜色,把事先准备好的颜料拿出来调出不同 的颜色,吸引幼儿的注意
(二)教师提问:小朋友都喜欢跳舞吗?今天老师带来的圆筒也会跳舞,还会跳出不同的舞步。
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拿出来,在纸上抠出大小不同的圆形,边抠边教幼儿抠画的基础
(1)把幼儿分成6组,每组一个调色盘,大小不同的圆筒
(2)教师出题《学跳圆形舞步》以命题的方式,让幼儿围绕题目进行创作。
讨论:小朋友都跳出了喜欢的圆形舞步,有哪个小朋友想说一说。
1、让幼儿在另一张纸上自由创作,跳出自己喜欢的舞步
2、创作结束后,请各别幼儿到前面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坐圆圈教案篇四
1.喜欢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熟练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音乐、场地
1、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进场,引起幼儿舞蹈的情绪。
2、复习舞蹈。
1)教师随音乐,有感情的示范跳一遍舞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踵止步等动作。
2)师幼共同舞蹈。
注意引导幼儿听音乐,随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指导幼儿舞蹈时要有表情,表现出洗澡的快乐情绪。
3、学习圆圈舞
1)幼儿在场地上站好圆圈的队形,教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进行舞蹈,并指导幼儿跳舞时注意保持原位置。
2)学习圆上走队形。
教师示范在圆上边做走步动作,边走队形,并指导幼儿按逆时针方向走队形。
4、集体表演,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注意位置(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是否和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
5、幼儿集体完整地进行舞蹈,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
6、延伸活动:将音乐投放到音乐区,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表现。
鼓励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表演。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坐圆圈教案篇五
1、阅读图示,理解舞蹈队形的变化,了解交换舞伴的方法,初步学会圆圈舞。
2、体验与同伴一起自主学会舞蹈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音乐《圆圈舞曲》,能分清左右手。
2、材料准备:《圆圈舞曲》音乐,表示圆圈舞队形的图示,红绿手环人手一对。
一、欣赏音乐,掌握节奏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
重点引导:中间三拍子的节奏。
师:中间有一段音乐比较特别,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着音乐,找到重拍,拍拍腿。
3、完整欣赏音乐,随音乐叉腰踏步、拍手,巩固对节拍的听辨。
师:这个舞蹈最基本的一个动作就是叉腰踏步,让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好吗?听到中间一段特别的音乐时,我们就停下来,在重音处拍拍手。
过渡:音乐听明白了,这个舞蹈到底怎么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仔细看就能学会。
二、阅读图示,尝试学习圆圈舞
1、出示第一张图示,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
(1)跳圆圈舞时小朋友们要站成什么队形?(站成圆形)
(2)这个圆圈是随便站的吗?有什么要求?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引导幼儿关注男孩、女孩的标志)
师:一男一女就是跳舞的舞伴,要找好,而且要站在一起。
(3)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还是右边?(关注图示上的位置关系)
(4)站成圆圈的时候,脸朝向哪里?你怎么知道?(引导幼儿关注鼻子的方向)
小结:原来跳圆圈舞要先找好舞伴,一个男孩找一个女孩,站在一起。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大家的脸都对着圆圈的中间。
(5)幼儿尝试找到舞伴,站成圆圈,脸朝向圆心站,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
2、逐张出示图示2—3,共同阅读并理解。
(1)队形变了吗?谁变了?女孩怎么变?中间细细的线条代表什么?(拉手)男孩动吗?
(2)男孩该怎么变?男孩的手要做什么?男孩的手放在女孩的哪里?
(3)幼儿根据图示进行尝试,用叉腰踏步的方式变队形。
3、出示图示4—6,引导幼儿共同学习。
(1)阅读图示,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拉手的位置。
师:男孩的手在哪里?手不松开,怎样才能放到女孩的后面呢?
现在女孩的手在哪里?
最后又变成了什么队形?他们的脸朝向哪里?
(2)幼儿进衍尝试(教师引导幼儿不变动位置,不放手)。
4、随音乐将前半部分连起来试一试。
(1)教师播放音乐变化图示,让幼儿感知队形与音乐的关系。
(2)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做动作(慢一些,并用简单语言提示)。
(3)随音乐跳舞,提醒幼儿音乐与动作要配合。
过渡语:真厉害,大家基本上都学会了圆圈舞。不过,一直和一个舞伴跳也没有意思。所以在舞蹈中还可以交换舞伴,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跳。该怎样交换呢?你们可要仔细听清楚了!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坐圆圈教案篇六
1、能拉着同伴的手按时针方向围走成圆圈,能跟歌词的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2、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磁带及录音机。
一、引出课题。
1、熟悉歌曲,听歌曲《拉着圆圈走走》,边听边按节奏拍。
2、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儿唱歌曲2—3遍。
二、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1、我们来边唱边拉个圆圈来做游戏。引导幼儿练习逆时针方向,边唱歌围成一个大圆圈,一拍一步有节奏的走。
2、改变歌曲中最后一句“看谁先蹲下”的动作,例:站好、弯腰、抱头“增加幼儿的趣味性。
3、游戏熟练变换演唱速度进行游戏,按节奏变换动作。
这个音乐活动简明轻快,幼儿非常喜欢参与。第一环节:先请幼儿倾听,让幼儿熟悉旋律,然后在让幼儿打节奏,感受歌曲的变化和节奏感。以提问的.形式问幼儿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回顾歌曲的内容,随后反复感知,加深幼儿的歌曲印象。
游戏形式是这次活动的巩固和延伸,幼儿喜欢直觉行动思维。肢体的结合和游戏式的进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适当提要求边唱边玩,大部分幼儿能进行的很好。不过也需要再次反复感知,多练习几遍,才能掌握的较好。最后歌词中是发挥幼儿创造力的环节,本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不断挖深,教师可以先示范变化的部分,一边结合动作。在请幼儿来说一说,变一变,这里教师该积极引导,让幼儿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个别幼儿的想法是非常有自己的观点的。部分幼儿一直以模仿为主,喜欢变化其他小朋友说过的动作,需要进步加强指导这方面的要求。每次的变化也能提升幼儿的思维敏捷度和反应,更有助于游戏的时间性,让幼儿玩得更有趣。
坐圆圈教案篇七
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对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满足幼儿多种发展的需要,于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此次大班体育《跑圆圈》活动。为全面锻炼幼儿肌体,均衡发展幼儿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的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左手臂的彩绳提示、自身探索、同伴学习、竞赛游戏,初步练习弯道跑的动作。
3、增强集体荣誉感,体验竞赛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4个火炬,口哨,左臂的标记(红黄蓝绿彩带),起点箭头标记,主火炬台。
2、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郊游吧!(音乐声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请一个能干的幼儿沿着圆圈跑,其他幼儿观察该幼儿的身体动作。(跑一圈便步走,调整呼吸)。
2、谈谈“你在弯道上怎样跑的?身体和平时直线跑有什么不同?”――幼儿进行讨论,教师小结。
3、教师示范弯道上跑动作,强调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
4、按照老师的方法,请幼儿练习体验在弯道跑的动作。
5、幼儿集合,教师提出个别幼儿在弯道上跑时会离线的问题,组织幼儿探讨。
6、个别再次幼儿示范。(集体后退两步,个别幼儿示范)同时教师小结:身体向左倾斜跑,脚靠近线。
7、幼儿分男女生在圆上进行追逐跑练习,强调外道超越的规则,激发幼儿超越意识。
8、幼儿自己的圆圈上进行练习。
三、游戏――圆上接力赛。
1、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先跑,跑一圈回到原位,与第二个拍手,站在队伍的最后。第二个小朋友再跑,直到全部跑完把手举高向老师示意。
2、、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导入游戏情境:我们幼儿园即将举行第二届运会,我们都是小小火炬手,来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跑完后,将火炬高高举起。
3、竞赛游戏:“圆上接力跑”,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将火炬插入主火炬台上)。
四、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完成了传递火炬的任务,一起来放松一下吧!(全体幼儿边走边捶臂捶腿,随乐和同伴一起放松。)。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索活动的动作,方式比较开放。幼儿们在游戏中不但学到知识,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友情。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动作的想象力。
坐圆圈教案篇八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坐圆圈教案篇九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坐圆圈教案篇十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会画圆圈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尽可能多的想到和中心词相关的关键词。
思维助手来帮忙:
要求: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每组派出代表回答。小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成圆圈图。
二、新授。
刚刚我们利用了一种思维图示完成了对“宠物”这一概念的联想,通过绘制这个图示,我们对宠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饲养宠物就变得科学、合理了。这种思维图示叫做——圆圈图。
2、绘制方法圆圈图有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组成,思考的中心词写在小圆圈内,关于中心词的联想写在两圆之间。联想出的关键词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简单的图片。
注:指明中间的圆书写中心词,大圆书写或绘画与中心词相关的关键词。
3、评价标准数量:关键词数量多。
质量:关键词涵盖多个不同角度、全面形式:图示绘制正确、美观、适当修饰。
4、应用范围。
圆圈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产生有创意的想法、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回忆学过的知识、定义概念等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当你没有想法的.时候,或者做一件事情无从下手的时候,就尝试使用一下圆圈图吧!
三、巩固练习。
圆圈图:有哪些事物是绿色的呢?
四、拓展练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我们上课的教室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想象出20年后的教室是什么样吗?教室中将出现哪些新东西?运用圆圈图进行大胆的联想吧!
在认识圆圈图的基础上更好的绘制圆圈图,更进一步巩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练习。
在学会绘制圆圈图的基础上在深度上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圆圈图?
2、圆圈图的绘制方法是什么?
3、绘制圆圈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圆圈图:由“空气”展开的联想。
2、由“60”引发的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代表发言共同交流,师生共同绘制圆圈图。
三、巩固练习。
1、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你准备和家人一起去北京旅游。妈妈让你做物品管理员,整理出发前需要带的物品,你准备如何帮助妈妈完成这个任务呢,利用圆圈图帮忙吧!
2、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写一篇题目为《我的家乡》的命题作文,该如何打开写作的思路,让自己的作文富有新意呢?以“我的家乡”为中心词,利用圆圈图帮助你思考吧!
3、数字12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数字,从这个数字中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想利用下面的圆圈图,将你联想的结果展示出来,可以参考案例中有60引发思考一图进行联想。
坐圆圈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另一要素—————“速度”与刻划音乐作品形象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演唱,节奏拍击,创编舞蹈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速度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重要手段的理解。
课的类型:
合唱课。
教学方法:
直观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选用参考:
《音乐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欣赏:
1、导入:
2、作品简介:
3、放《一分钟圆舞曲》音乐(光盘)。
4、接放《多瑙河之波》同时简介:
5、分组讨论:
6、教师总结:
7、出示节奏谱,根据规定的速度记号拍出节奏。(节拍器)。
8、游戏:o、x。
五、创编舞蹈。
六、结束。
坐圆圈教案篇十二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
[智育目标]: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素质发展目标]: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阿西里西》作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曲谱。
[教学难点]: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伴奏型。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
学生活动设计。
分组为歌曲创编节奏型听赏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2.随教师学唱《阿西里西》的歌谱。
3.出示“×××”与“×××”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在《阿西里西》的歌谱中“×××”和“×××”各使用了几次,“××××”用了几次。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师的指挥下,随着伴奏带全体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5.请学生分组设计如何用堂鼓、小钹、木鱼为《阿西里西》伴奏(为每种打击乐器设计两小节节奏型),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做出几套方案。例如:
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用堂鼓等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
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已欣赏过的《阿细跳月》作比较,两者相同的.是都是彝族的音乐,且都是在月光下的歌舞,不同的是《阿细跳月》是青年人的舞蹈,《转圆圈》是儿童们的游戏歌曲。
9.听赏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看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断:
10.部分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个^***。
教后反思。
在欣赏中,学生一听音乐就禁不住手舞足蹈,随音乐晃动起来,自由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另外我还深刻的体会到,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
坐圆圈教案篇十三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活动的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教师提要求应该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变化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该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
坐圆圈教案篇十四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图谱一张;。
(4)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坐圆圈教案篇十五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123|223|站成圆|圈----|;。
(2)123|223|向中间|走----|。
323|423|退回原|地----|;。
(3)123|223|向左旋|转----|。
323|423|向右旋|转----|;。
(4)123|站成圈|向左旋|转----|。
223|唱着歌|向右旋|转----|。
323|手拉手|向中间|走----|。
423|手拉手|退回原|地----|。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坐圆圈教案篇十六
1.能根据圆圈大胆想象,合理布局,并添画成完整图画。
2.引导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想法。
3.乐意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ppt课件、彩带、节奏欢快的开场曲和一段轻音乐、勾线笔、若干画纸。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
师:刚才听着音乐,我们跳了什么舞啊?(圆圈舞)
1.师:现在,画笔娃娃听到音乐也想在纸上跳舞呢。你们看
2.师念操作儿歌,示范添画成皮球。
师:“小画笔,跳一跳,变成一只大皮球.”小画笔它还会变出什么呢?
3.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教师随机出示相应的卡片
1.师:小画笔跳啊跳,还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呢。而这些图形宝宝也藏在图画里,一起来看下.
2.出示2幅范画,带领幼儿评价,注意有主题有情节的欣赏。
师:画里有谁?它们在哪里?要干什么去?你能找到这些图形吗?
1.师:这些用圆圈变出来的画有趣吗?你想不想也在这些圆圈上 跳跳,看看能变出什么?你可以选这些圆圈,将它变出有趣的东西,放到自己编的故事里.并将整个画面添画完整,成为一幅漂亮的图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拉线展示幼儿作品,请一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2.教师小结,做简单评价。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小百科:圆圈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使用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坐圆圈教案篇十七
引导语: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月光下儿童欢乐歌舞的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彝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和我国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音乐cd、节奏图谱。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123|223|站成圆|圈————|;
(2)123|223|向中间|走————|323|423|退回原|地————|;
(3)123|223|向左旋|转————|323|423|向右旋|转————|;
(4)123|站成圈|向左旋|转————|223|唱着歌|向右旋|转————|323|手拉手|向中间|走————|423|手拉手|退回原|地————|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坐圆圈教案篇十八
1、引导幼儿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脚部动作加以表现。
2、启发幼儿利用十六宫格相互合作,共同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3、让幼儿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坐圆圈教案篇十九
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舞蹈。你们想不想看?”(“想。”)“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录像中的叔叔真厉害,他们用脚踩出的节奏好听吗?(“好听。”)那你们的小脚能不能踩出这么好听的节奏呢?(“能”;“不能”)不管怎么样,今天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
1、出示十六宫格板,教师摆节奏谱。
师:“瞧,老师特地请来了这些小脚印帮忙,看看我是怎么摆的。”教师演示。
2、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三种节奏。
(1)教师引导幼儿对三种节奏逐个学习。
师:“这么多的小脚印该怎么踩呢?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好吗?”(一个即四分音符,踩一下;一个即八分音符,踩两下;空格即休止符,不踩)。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语音谱,边用脚踩相应的节奏。
师:“真不错,那我们就看着这些“小脚印”一边念一边踏脚,好吗?”(嗒嗒嗒嗒嗒)。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看图谱,边朗诵边踏脚。
师:“真好听!要是来点音乐就更好了。加上音乐试试看,怎么样?”
(4)幼儿看图谱随乐踏脚,教师用手指着图谱。
师:“真棒!那我们站起来踩节奏,好吗?不过,有个要求,在踩节奏时能象录像里的叔叔一样就用脚踩出节奏,嘴巴不发出声音,在心里念节奏,能不能做到?”
三、启发幼儿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1、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节奏,教师进行指导。
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脚印”和十六宫板,由你们自己来贴“脚印”,编节奏。几个人一起合作,看看哪一组编的节奏最好听。记住了,编好后,一组的几个小朋友要看着自己贴的“小脚印”,先来试着踩一踩节奏,好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较为协调又便于自己踩的节奏。
2、请各组的幼儿展示自己新编的节奏谱,并带领全体幼儿一起随乐踩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将四组新编节奏连起来完整的练习一次。
师:“看来,你们的小脚也很厉害,也能踩出好听的节奏,对不对呀?最后,我们站起来,听着音乐把我们自己编的节奏连起来表演一次,好不好?”
四、结束。
师:“接下来让我们带上这些“小脚印”去找小伙伴们一起玩,好吗?”(教师带幼儿出活动室)。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5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