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利用图表和数据等形式做数据统计和分析,增加可视化效果。看看下面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一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热爱数学的感情。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flash课件、小棒、计数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节课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习惯。
1、复习旧知:使学生熟练对以往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通过用竖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加深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要点。
2、引入新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图书馆的画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新知:通过学生看画面发现问题,并同桌交流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交流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4、课间休息:让学生唱一支高兴的歌,放松学生,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5、巩固新知:通过深化练习,使学生会正确地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复习旧知。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以下习题,学生口算:
用竖式计算:
26+717+8。
指名板演(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引入新知。
师: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图书,有故事书、连环画、儿童画报等等,同学们想不想去瞧一瞧呀?现在我们就随小小摄影师去看一看吧!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二
1、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口算卡、计数器。
(一)复习。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注意问题:(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二)设境导入。
1、获取信息。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取、整理信息。
(三)探索新知。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2、列出算式,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3、交流计算方法。
4、独立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
(1)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5、小结:
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五)作业。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三
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们对计算教学课有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
1、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本节课针我把教材中小小图书馆中的情境图进行了改动:“学校的图书馆又向我们开放,然后一起又去图书馆借书看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2、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讲解退位减的方法时,通过学生摆一摆小棒,拨一拨珠子,用嘴巴说一说,再用本子算一算这些活动,探索减7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3、提倡算法多样化,最优化。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探索,在体验多种方法的基础上优化选出最佳方法。本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算退位减法,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的过程中悟出口算和笔算这两种最优化计算方法。
4、让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到图书馆借出三本书,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有待提高之处:
在教学中我对课堂时间的调控和分配能力还差些。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四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3、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的问题。
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4、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探索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得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6、学中做完成教材第52页的第1~5题。
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五
课本第58~59页。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表达、倾听、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习惯。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算理。
一、练习口算,复习旧知。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二、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这里有一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今天图书馆借书的情况如何,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
2、了解了今天图书馆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
这个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板书算式)。
三、动手操作,探索算法,理解算法。
1、33-7怎么计算呢?请你们利用手里的学习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做。
2、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吗?当别的认真听一听他说的方法一样,如果是,你还有什么补充。
3、刚才小朋友们交流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为了说得更清楚,建议你用小棒边摆边说。
4、小朋友们真不了起,当计算33-7遇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时,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
在这些算法中,你还有没有需要提出来解释的?
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5、今天我们学习的100以内的减法和以前学习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板书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刚才大家研究解决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问题,回答了解第一个问题。那要求故事书、连环画剩下的本数,你们会求吗?请完成在书上第58页下面的方框里。
2、完成第59页练一练1~4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理解50-3这一特殊情况。
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牌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坐第几号的小汽车。可要求学生用线回起来。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六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描述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好方法。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1、复习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
出示课件,以“蓝猫”为中心的卡通人物图。说说各人物分别在蓝猫的什么方向上?
(板书课题):去图书馆。
1、投影出示数学书61页主题图。
观察并探索,引发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的探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有序汇报。(笑笑从家去图书馆,怎样说清楚她要走的路线?)。
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先朝那个哪个方向走?每段要走多远?在哪里转弯?
2、要描述行走的路线,必须要抓住哪几个要素?
追问:能用一句话把上面三要素连成一句话吗?
3、学生尝试描述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行走路线。
4、引导学生画一画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图。
课件出示画示意图提示。
5、学生展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再次描述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体会示意图的好处。
6、借助质疑,深入研究。
笑笑借了图书要返回家,又该怎么走呢?学生描述。
7、同桌借助所画示意图一人描述去的路线,一人描述返回路线。比较往返路线的区别。
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得出。
结论:只是方向改变,两地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
8、归纳概括。
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在描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师小结。
1、课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汇报。部分同学可能辨别不了“东南”“东北”必要时可在出发点标上十字方向坐标。
2、课本62页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仿照第一题填空的形式说一说。小组内或同桌间互说,注意说清方向,距离,途经的地方。其中科技馆到光明路,商场到天文馆,幸福路到动物园要重点指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别平面图上的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会根据路线图描绘路线。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身边的情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知识理解很好。课标指出,要使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应用图形描述,利用直观来思考。本节课采用卡通人物图引出八个方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描述行走路线,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介绍路线时,有部分学生刚开始说的很不完整,不能正确使用方位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及距离来描述,不过通过后面的练习巩固,还有十字方向标的使用,学生逐渐能准确完整的用语言叙述。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七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法多样化。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小图书馆(板书课题:小小图书馆)。今天,学校准备在一年级小朋友中挑选图书管理员呢。你们愿意争当图书管理员吗?(生:愿意。)那好,我们就一起看看学校对图书管理员提出的要求吧。
1、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
师:图书管理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看懂统计表。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表,你能看懂吗?
(生自由发言,发言精彩的送给一把金钥匙。)。
(引导学生横看:每一横行所表示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事先贴出的三本书上写上书名:儿童画报、故事书、连环画。)竖看:每竖行所表示的意思。)。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错,轻松地完成了图书管理员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想知道吗——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出下列三个问题的送给一把金钥匙。)。
(生自由发言,着重板书并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这三个退位减法的问题。)。
3、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你是怎样想的?
生:要找和儿童画报相关的信息。
师:你能把关于儿童画报的故事完整的讲讲吗?
生:儿童画报原有33本,借走了7本,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师:怎样列式呢?
生:33-7。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图书管理员的第三个要求是——会计算。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用多种办法计算出33-7的结果。(学生独立探究后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13-7=6。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10-7=3。
方法四:拨计数器20+6=2623+3=26。
(方法四拨计数器的方法在教师的演示操作下让学生感知体验。)。
方法五:列竖式计算。(与摆小棒和计数器的过程相结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一,借的1在图中你能找到吗?借的1表示什么意思,(1个10),1个10也就是个位上的10个一,所以借一作十。这个10在图中你又能找到吗?那现在个位上应该算几减几?十位上的3借走1还剩2,这个2在图中的什么地方?重点讲清楚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应计算13-7=6;十位上的3借走了1,还剩2,所以33-7=26。)。
4、比较方法,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计算出了33-7=26。今天我们做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时遇到了什么问题?(生:个位不够减。)。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的?(生:向十位借一当十。)。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计算33-7时,遇到了个位上3减7不够减的情况,不管你们用的哪种方法,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5、利用方法解决后两个问题。
师:你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继续解决你喜欢的一个问题吗?(后两个问题学生选一个喜欢的问题进行解决。)。
生独立完成后抽生上台展示讲解。(讲解清楚的发给金钥匙一把。)。
三、练习巩固,熟练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李老师准备把这三种最受欢迎的书奖励给你们看,好吗?让我们先看看儿童画报吧!
1、打开儿童画报,出示练习题一:摆一摆,算一算。42-650-354-8。
师:题目有几个要求?(一摆,二算。)生独立操作小棒后计算。
抽生讲解操作过程及结果。讲解完整清楚者获得儿童画报或金钥匙。
师:想看看故事书吗?
2、打开故事书,出示森林医生(书p60练一练3题。)。
(1)生认真观察。
(2)同桌讨论每棵树上的竖式对吗?如果错,错在哪里?
(3)抽生上台板书后全班交流。(改正确的在树上贴上盛开的花朵。)。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你想提醒小伙伴们注意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33-7=26(本)。
答:儿童画报还剩26本。
方法一:小棒图。
方法二:计数器图。
方法三:13-7=620+6=26。
方法四:33-726。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八
关于图书馆,我们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到这样的地方,也从中得到过许多好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那就是电子化。经过电子化处理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通过计算机技术储存和网络通信设备传播接收电子化图书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化图书馆。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了。因此,这样的事物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新鲜很陌生的。
同样,介绍这些内容的课文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很新鲜很陌生的,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习这样的课文,我们没有必要在关于电子知识或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资料上下太大的功夫,但是,对于数字化图书馆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它的实质是什么,一定要弄明白。
正因为这些内容是十分先进而复杂的,所以,这篇说明文作者采用的是拟人化手法,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用生动活泼、简明易懂的文字来介绍这些最新的科学技术。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方面要知道文章告诉我们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常识,另一方面也要学习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说明比较复杂的知识的说明方法。文章中使用的词语也比较丰富,可以适当地积累与应用。同时,也让我们领略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保持对科普读物以及对于利用现代科技获取信息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知道数字图书馆是怎么回事并知道它的好处。
3.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去地方图书馆或阅览室体验一下,感受其中的氛围和好处,如处于农村地区,则可以组织他们到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去参观一下,并去翻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城市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情况,感受利用现代化设施方便快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好处。
2.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弄懂数字图书馆是怎么一回事,并适当充实有关电子化、数字化方面的知识。把握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及好处。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文章第1段以第一人称“我”作自我介绍。
*文章第2段介绍在传统的图书馆里图书们的生存状态。在对图书馆里每天的日常生活作介绍的同时,含蓄地告诉我们,传统图书馆存在的不足,“当读者需要的图书……读者失望的神情”“每当这个时候……让更多的读者阅读”,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人们求知的热情与传统图书馆功能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学习这一段时,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图书馆革命的必要性。“歉意”“分身术”等词语的表达作用可以关注一下。
*第3段要认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等待着”“期盼着”“羡慕着”“叹息着”要有区别。
*第4段用“我”——一本图书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来进一步说明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认真体会“容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伤痕累累”“疲惫不堪”这些词句指的是什么。(指由纸装订的图书容易毁损)。
*第5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在这一段里,作者用简明的语言文字告诉我们什么是数字图书馆。第1句出现了“数字图书馆”这个名词。第2句说明数字图书馆收藏的是“电子图书”。第3句告诉我们什么是电子图书,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句子,要好好领会。第4句是说电子图书的好处——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更持久的保存。这两个最大的.优点是针对前面2、3、4段所反映出来的传统图书最大的不足——传播范围受限,不能同时供很多人阅读和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容易毁损而言的。第5句说明把传统图书变为电子图书,是图书馆业的一场革命。也就是说,以前的图书馆收藏的是传统的图书,数字图书馆储存的是电子图书,实现了由“印刷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跨越。文章到这儿,把数字图书馆的实质和好处都介绍清楚了。革命: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这一段的最后两句也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6、7段继续前面的故事,介绍“我”这一本普通的图书是怎样变成电子图书的。
*第8、9段充分说明了数字图书馆的好处,凡是具有上网经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这样便捷查阅资料的好处。即使没有上网经验的学生,也能从文字上了解到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最后以赞叹结尾,简洁。
*本课生字“惫”“忐”“忑”在写的时候注意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课后第1题主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读后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主要内容。
*课后第2题中的两个小问题,提示了本课的重点。答案主要在第5段和第8段,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讲一讲。
课后第3题的词语有着很强的表达效果,要让学生多积累和使用,鼓励学生自选两个词语用在一个句子里。此练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九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谐,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ppt、小棒。
课前: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开火车”口算)。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同学们喜欢看的书真不少,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好学的孩子。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t)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
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很好,那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在黑板上贴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
2、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板书:28+4)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大概是多少?比30多,多一些。)。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
算法一: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先从4根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了,把它捆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32了。
师:请你上台演示一下。还有用小棒摆的吗?你是怎么摆的?
算法二:先从8根拿6根放到4根里就是10根(一捆)。
师:请你上台演示计算过程。
师: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算法三:我是用看算式直接口算出来的,我是这样算的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
算法四:先算28+2=30,再算30+2=32。
算法五:我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
师:8+4=12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多指名回答)。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
师: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
(3)小结。
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有口算、摆小棒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说)。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接下来,在刚开始贴出的问题中,选择其中一题,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算一算。
师:做完后,同桌小声交流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找生来说算法。
选择1名列竖式的同学上台板演。请你们也试一试列竖式的方法,好吗?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摘小花儿。
(1)机灵狗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学习认真,现在大家轻松一下,玩个“摘小花儿”的游戏吧?(出示图)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小花儿,你们想摘吗?给你们1分钟思考时间。(选人计算)。
(2)摘一个评价一个,最后评价左边一竖列与右边的题有什么秘密?
2、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琢木鸟图)它可不高兴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快去看看吧!原来呀这里有3棵大树生病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吧!确诊一下大树的病因好吗?(指名说错因)。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加法。
1、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要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
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
教材创设了“小小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出示了多种计算方法,只要学生能想到的合理的方法都要给予鼓励。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利用以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本班学生总体基础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的大力激发,所以我在设计本堂课时,设置了有趣的情境、多种多样的活动,并且牢牢抓住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加深拓展。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课件,不同种类的图书。
一、谈话引入,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专门为小朋友成立的'小小图书馆正式开放了!想去看看吗?我们跟着导游智慧老人一起去吧!
生计算,汇报。
二、探究新知,智慧老人为你导航。
智慧老人将为小朋友介绍小小图书馆的一些情况,瞧,(课件出示表格)。
种类数量/本。
故事书236。
连环画118。
科技书84。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回答。
智慧老人:小朋友们,请你们开动脑筋,提出数学问题吧!
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究解决。师根据所提问题适时引导。若生提出的是加法问题,则请学生口头解决;若提出减法问题,则提炼出重点问题,用黑板条呈现。
如: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师问:你们能估算一下答案吗?
生估算,汇报。
师引导计算,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允许不同计算方法。(师用课件呈现。)。
126-8=118。
100+18=118。
=120-2。
=118。
方法四:
236。
-118。
——。
118。
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自然引导学生利用列竖式计算。并且着重讲解列竖式的过程。(屏幕显示出格子板,帮助学生理解退位。)。
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智慧老人:同学们表现太棒了!接下来,请你写出另外一个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考考,并且列式计算。
生在本子上提问,同桌互相解决、交流。
三、试一试。
智慧老人:在进入知识的海洋前,我们勇敢的试一试吧。
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当个小医生。
智慧老人:要打开智慧之们,先来当当小医生。(试试用竖式计算)。
五、数学游戏(屏幕显示)。
智慧老人(开启图书馆之门,看到了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书籍):你们最想看什么书呢?
教师根据学生意愿屏幕显示出相应书籍,每种书籍都有一个按钮,只有完成指示才能得到想要的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发放相应的图书。
六、课堂总结。
生自由回答。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一
《图书馆》一课是一年级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由于今天的课进行了录像拍摄,晚上把录像又仔细的回顾了一遍,觉得有一些优点,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有关,一些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今天课堂上也比较积极参与,频频举手有表现的欲望。因此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练习环节的判断对错中,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判断正误,并分析出错误的理由。
不足:在学生探究出算法后进行反馈汇报时,由于巡视的面不够大,没有充分了解同学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因此请到的同学的汇报顺序是:小棒,列竖式,计数器,口算。这样就没能体现从直观到抽象,在同学展示数小棒的方法之后,直接呈现列竖式,在同学还没有充分理解“满十进一”的情境下,就请同学向用列竖式计算的同学提问题,因此大部分同学提的问题都不到位。如果把汇报的顺序改为:小棒、计数器、口算、列竖式等,我想效果会好得多。因为在通过非常形象而直观的摆小棒及计数器的操作之后,小朋友们对于“满十进一”就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情境下,再把操作的过程用口算的方法表述出来。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再来理解列竖式计算为什么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就显得水到渠成。
改进措施:不要小看汇报的顺序。虽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效果却会截然不同。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抽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二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知道数字图书馆是怎么回事并知道它的好处。
3.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去地方图书馆或阅览室体验一下,感受其中的氛围和好处,如处于农村地区,则可以组织他们到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去参观一下,并去翻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城市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情况,感受利用现代化设施方便快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好处。
2.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弄懂数字图书馆是怎么一回事,并适当充实有关电子化、数字化方面的知识。把握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及好处。
教材简析。
关于图书馆,我们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到这样的地方,也从中得到过许多好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那就是电子化。经过电子化处理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通过计算机技术储存和网络通信设备传播接收电子化图书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化图书馆。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了。因此,这样的事物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新鲜很陌生的。
同样,介绍这些内容的课文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很新鲜很陌生的,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习这样的课文,我们没有必要在关于电子知识或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资料上下太大的功夫,但是,对于数字化图书馆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它的实质是什么,一定要弄明白。
正因为这些内容是十分先进而复杂的,所以,这篇说明文作者采用的是拟人化手法,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用生动活泼、简明易懂的文字来介绍这些最新的科学技术。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方面要知道文章告诉我们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常识,另一方面也要学习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说明比较复杂的知识的说明方法。文章中使用的词语也比较丰富,可以适当地积累与应用。同时,也让我们领略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保持对科普读物以及对于利用现代科技获取信息的浓厚兴趣。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文章第1段以第一人称“我”作自我介绍。
*文章第2段介绍在传统的图书馆里图书们的生存状态。在对图书馆里每天的日常生活作介绍的同时,含蓄地告诉我们,传统图书馆存在的不足,“当读者需要的图书……读者失望的神情”“每当这个时候……让更多的读者阅读”,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人们求知的热情与传统图书馆功能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学习这一段时,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图书馆革命的必要性。“歉意”“分身术”等词语的表达作用可以关注一下。
*第3段要认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等待着”“期盼着”“羡慕着”“叹息着”要有区别。
*第4段用“我”--一本图书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来进一步说明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认真体会“容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伤痕累累”“疲惫不堪”这些词句指的是什么。(指由纸装订的图书容易毁损)。
*第5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在这一段里,作者用简明的语言文字告诉我们什么是数字图书馆。第1句出现了“数字图书馆”这个名词。第2句说明数字图书馆收藏的是“电子图书”。第3句告诉我们什么是电子图书,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句子,要好好领会。第4句是说电子图书的好处--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更持久的保存。这两个最大的优点是针对前面2、3、4段所反映出来的传统图书最大的不足--传播范围受限,不能同时供很多人阅读和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容易毁损而言的。第5句说明把传统图书变为电子图书,是图书馆业的一场革命。也就是说,以前的图书馆收藏的是传统的图书,数字图书馆储存的是电子图书,实现了由“印刷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跨越。文章到这儿,把数字图书馆的实质和好处都介绍清楚了。革命: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这一段的最后两句也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6、7段继续前面的故事,介绍“我”这一本普通的图书是怎样变成电子图书的。
*第8、9段充分说明了数字图书馆的好处,凡是具有上网经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这样便捷查阅资料的好处。即使没有上网经验的学生,也能从文字上了解到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最后以赞叹结尾,简洁。
*本课生字“惫”“忐”“忑”在写的时候注意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课后第1题主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读后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主要内容。
*课后第2题中的两个小问题,提示了本课的重点。答案主要在第5段和第8段,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讲一讲。
*课后第3题的词语有着很强的表达效果,要让学生多积累和使用,鼓励学生自选两个词语用在一个句子里。此练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题目引入,知识铺垫。
1.板书课题。
2.从题目开始,先谈一谈关于电子化、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不要求太深入,谈一谈自己的了解或所见就行。
3.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字图书馆”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作为现代化社会生活中的人应该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交流自己读书所了解的主要内容。(同桌或全班)。
三、围绕板书,了解说明对象。
1.先学习课文第1~4段,了解传统图书馆的情况以及图书“我”和“我”所见的景况。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图书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传统图书馆不足的地方并作上记号。
4.老师引导重点学习第5段。出示自学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图书?
(3)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5.学生根据自学思考题进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做上记号。
四、深入重点,合作学习。
1.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自学思考题的3个内容。
2.请解决得比较好的合作组向大家作介绍。
3.老师评价补充。
5.把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前面找出的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对照比较。深刻体会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6.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
7.完成课后第2题。
五、加深认识,联系生活。
1.学习后面段落,重点为第7、8段。
2.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的处理过程和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3.自己默读,勾画认为重要的词句。
4.激发学生爱进图书馆、阅览室的兴趣,培养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的习惯。
六、完成课后题,积累词语并选词造句。
(祝升)。
参考资料。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library翻译而来,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它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大型信息系统。电子图书馆侧重对收藏特色的概括,收藏品基本为电子读物,阅读手段一般通过电脑等。“虚拟图书馆”是网上图书馆的别称,侧重其无实体的特征。
电子图书是无形的,它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阅读时需要一定的设备(pc机或电脑)和特定的应用软件。
电子图书是超文本的,可以包含图片、声音、电影、动画等内容,而且支持超文本链接,信息量更加丰富,阅读更加方便。
电子图书可以无成本任意复制,便于传播和扩散,适合大家共享。当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等问题。
电子图书有方便快捷的查找功能,可以迅速找到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资料检索的效率。
电子图书支持剪切、拷贝等功能,对读者有用的信息马上可以复制,节省了大量的抄写时间和精力。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描述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好方法。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近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
出示课件,以“蓝猫”为中心的.卡通人物图。说说各人物分别在蓝猫的什么方向上?
(板书课题):去图书馆。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数学书61页主题图。
观察并探索,引发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的探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有序汇报。(笑笑从家去图书馆,怎样说清楚她要走的路线?)。
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先朝那个哪个方向走?每段要走多远?在哪里转弯?
2、要描述行走的路线,必须要抓住哪几个要素?
追问:能用一句话把上面三要素连成一句话吗?
3、学生尝试描述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行走路线。
4、引导学生画一画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图。
课件出示画示意图提示。
5、学生展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再次描述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体会示意图的好处。
6、借助质疑,深入研究。
笑笑借了图书要返回家,又该怎么走呢?学生描述。
7、同桌借助所画示意图一人描述去的路线,一人描述返回路线。比较往返路线的区别。
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得出。
结论:只是方向改变,两地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
8、归纳概括。
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在描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师小结。
三、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汇报。部分同学可能辨别不了“东南”“东北”必要时可在出发点标上十字方向坐标。
2、课本62页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仿照第一题填空的形式说一说。小组内或同桌间互说,注意说清方向,距离,途经的地方。其中科技馆到光明路,商场到天文馆,幸福路到动物园要重点指导。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别平面图上的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会根据路线图描绘路线。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身边的情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知识理解很好。课标指出,要使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应用图形描述,利用直观来思考。本节课采用卡通人物图引出八个方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描述行走路线,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介绍路线时,有部分学生刚开始说的很不完整,不能正确使用方位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及距离来描述,不过通过后面的练习巩固,还有十字方向标的使用,学生逐渐能准确完整的用语言叙述。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四
1.板书课题。
2.从题目开始,先谈一谈关于电子化、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不要求太深入,谈一谈自己的了解或所见就行。
3.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字图书馆”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作为现代化社会生活中的人应该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交流自己读书所了解的主要内容。(同桌或全班)。
三、围绕板书,了解说明对象。
1.先学习课文第1~4段,了解传统图书馆的情况以及图书“我”和“我”所见的景况。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图书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传统图书馆不足的地方并作上记号。
4.老师引导重点学习第5段。出示自学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图书?
(3)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5.学生根据自学思考题进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做上记号。
四、深入重点,合作学习。
1.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自学思考题的3个内容。
2.请解决得比较好的合作组向大家作介绍。
3.老师评价补充。
5.把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前面找出的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对照比较。深刻体会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6.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
7.完成课后第2题。
五、加深认识,联系生活。
1.学习后面段落,重点为第7、8段。
2.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的处理过程和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3.自己默读,勾画认为重要的词句。
4.激发学生爱进图书馆、阅览室的兴趣,培养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的习惯。
六、完成课后题,积累词语并选词造句。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五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是北师大版第5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三位数减法问题,并借助数线和计数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1、创设情境:出示几张小朋友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渗透读书的好处,并根据情境图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及时捕捉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1)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2)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2、探索与体验:(1)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这一环节,我让孩子先列式,再让孩子估算,到底估算得对不对,大家异口同声算一算,接着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有画数线图,有拨计数器,有竖式计算的……交流算法时,我重点让孩子借助计数器来理解竖式计算,但在展示算法时,我忽视了算法的层次性,应从直观到抽象;接着在沟通3种算法的联系,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让孩子明白方法不一样,但本质都一样,都是相同数位相减;最后再把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比一比,发现很接近,让孩子明白估算是计算的一个好帮手,让孩子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2)解决第二个问题在这一环节,我大胆放手,让孩子直接回顾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自行解决第二个问题:先估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为了让孩子对竖式计算有更多的感悟,在这里才择优算法:你更喜欢哪种?大部分孩子都认同竖式计算比较方便,同时再次小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地方……计算课本来就比较无趣,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创设一个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竖式计算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孩子会算但不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借助直观演示如计数器,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脱离了计数器也能说,真正做到心中有计数器,这需要我们再接下来的计算教学中继续努力!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六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法多样化。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小图书馆(板书课题:小小图书馆)。今天,学校准备在一年级小朋友中挑选图书管理员呢。你们愿意争当图书管理员吗?(生:愿意。)那好,我们就一起看看学校对图书管理员提出的要求吧。
1、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
师:图书管理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看懂统计表。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表,你能看懂吗?
(生自由发言,发言精彩的送给一把金钥匙。)。
(引导学生横看:每一横行所表示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事先贴出的三本书上写上书名:儿童画报、故事书、连环画。)竖看:每竖行所表示的意思。)。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错,轻松地完成了图书管理员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想知道吗——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出下列三个问题的送给一把金钥匙。)。
(生自由发言,着重板书并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这三个退位减法的问题。)。
3、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你是怎样想的?生:要找和儿童画报相关的信息。
师:你能把关于儿童画报的故事完整的讲讲吗?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图书管理员的第三个要求是——会计算。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用多种办法计算出33-7的结果。(学生独立探究后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13-7=6。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10-7=3。
方法四:拨计数器20+6=2623+3=26。
(方法四拨计数器的方法在教师的演示操作下让学生感知体验。)。
方法五:列竖式计算。(与摆小棒和计数器的过程相结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一,借的1在图中你能找到吗?借的1表示什么意思,(1个10),1个10也就是个位上的10个一,所以借一作十。这个10在图中你又能找到吗?那现在个位上应该算几减几?十位上的3借走1还剩2,这个2在图中的什么地方?重点讲清楚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应计算13-7=6;十位上的3借走了1,还剩2,所以33-7=26。)。
4、比较方法,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计算出了33-7=26。今天我们做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时遇到了什么问题?(生:个位不够减。)。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的?(生:向十位借一当十。)。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计算33-7时,遇到了个位上3减7不够减的情况,不管你们用的哪种方法,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5、利用方法解决后两个问题。
师:你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继续解决你喜欢的一个问题吗?(后两个问题学生选一个喜欢的问题进行解决。)。
生独立完成后抽生上台展示讲解。(讲解清楚的发给金钥匙一把。)。
三、练习巩固,熟练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李老师准备把这三种最受欢迎的书奖励给你们看,好吗?让我们先看看儿童画报吧!
1、打开儿童画报,出示练习题一:摆一摆,算一算。42-650-354-8。
师:题目有几个要求?(一摆,二算。)生独立操作小棒后计算。
抽生讲解操作过程及结果。讲解完整清楚者获得儿童画报或金钥匙。
师:想看看故事书吗?
2、打开故事书,出示森林医生(书p60练一练3题。)。
(1)生认真观察。
(2)同桌讨论每棵树上的竖式对吗?如果错,错在哪里?
(3)抽生上台板书后全班交流。(改正确的在树上贴上盛开的花朵。)。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你想提醒小伙伴们注意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33-7=26(本)。
答:儿童画报还剩26本。
方法一:小棒图。
方法二:计数器图。
方法三:13-7=620+6=26。
方法四:33-726。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七
爬上山。
四五六,
翻筋斗。
七八九,
拍皮球。
十个手指头,就是两只手。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欣赏安抚幼儿情绪,增强秩序感。
2、通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3、通过游戏化形式加深幼儿理解巩固记忆同时训练幼儿动手能力。
4、通过绘本阅读丰富幼儿想象空间,加深心里感触,使幼儿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活动准备:音乐《雪之》、《春野》、《嘉禾舞曲》,卡纸,水彩笔,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看看今天来了几位小朋友,让我们来数一数,1234,四位小朋友。首先欢迎大家,那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吧。请小朋友轻轻的闭上眼睛。老师播放《雪之梦》。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2、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手指游戏。小手拍一拍。生:拍一拍。师:播放《嘉禾舞曲》。大家一起边说边做。
二、儿歌学习。
师:那刚才我们的手指游戏里面有几个数字啊?生:10个。师:他们是?
生:12345678910。
师:好,真棒。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数字歌好不好?生:好。师:现在请小朋友先看看你的儿歌上面的图画,数一数有几个手指。生:10个。师:好那现在请跟老师读一遍。
1、老师教读。
2、幼儿集体朗读。
3、分角色朗读。
4、个别幼儿朗读。
5、师生集体朗读。
三、儿歌巩固。
师:1、那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都很好,我们给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接下来请小朋友跟老。
师来学动作。
2、那现在我们带着音乐来做一遍。
3、请幼儿分别上台表演。
4、集体表演。
四、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音乐《春野》。
讨论:(1)谁都穿了鼠小弟的小背心,穿上后是什么表情?
(2)最后小背心变成什么样子了,为什么?
五、手工:
撕纸粘贴画:百变鼠小弟。音乐《雪之梦》。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
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它俩谁分得对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约4分钟)。
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约30分钟)。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
2.分一分,理一理。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袋物品拿出来,(袋内装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说一说袋中有哪些物品?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应放到学具盒里。
2.(1)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品分别装到两个篮子里,怎样放合适呢?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
(3)提问:大家评一评,分得对不对?
3.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谁认识这些小动物?
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一类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多媒体显示两个集合圈,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
(2)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提问:小朋友们,这些都认识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呢?各小组先讨论,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根据行驶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做记号。如在天上飞行可以画个来表示,在地面上行驶可以画个来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画个来表示。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各小组分别操作。学生把本小组分的两个篮子拿到讲台上,一个篮子里装的是食品,另一个篮子里装的是日用品。
(3)学生检查各小组分情况。
(二)按不同标准分。
小结: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分得有道理,都对。一组物体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
2.选一选,分一分。多媒体显示:观察下面八顶帽子,请你分一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出色的回答给予表扬:小朋友们真聪明!只要他细观察,肯动脑筋,会学到很多知识。3.听口令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听口令的游戏。看哪些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男生起立!女生起立!女生坐下!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现在我们把全班的小朋友按什么来分的?谈话:现在戴帽子的小朋友起立!这时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是按什么来分的?谈话:我们全班的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分,小朋友们课后再去想一想。
4.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四题。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然后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分法?在书上做上不同的记号。教师对于学生说出的分的结果只要有道理都给予肯定。小结:一组物体有时可以按多种标准分,分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完成后,分别说一说,再把自己画的和符号和屏幕上一一核对。学生分别回答出: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上航行的标准分的。
(三)按不同标准分。
1.学生思考回答分得都对,分别是按颜色和形状来分的。
2.仔细观察,有的回答可以根据颜色分分成三类,有的说可以根据帽子的款式分分成两类。
3.玩听口令游戏。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学生回答是按男生女生来分的。学生听口令做一做。回答是按有没有戴帽子来分的。
4.上“想想做做”第四题。学生观察后讨论,然后各小组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小组是按蔬菜和水果分的,我们把它们分成两类;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小组是按照颜色来分的,有红的、有绿的、有紫的,我们把它们分成三类。等等。
三、自由发言,交流体验(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吗?学生追忆后,回答在生活中做过的、见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一组房间衣屋散放的画面。提问: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谈话:我们小朋友回家后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一下,好吗?学生观看后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这个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准备回去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五、本课小结。
本课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分类可以根据同一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分类。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材第59~60页和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师准备。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用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用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看到了公鸡在叫,小朋友起床了。
学生乙:我看到了墙上有作息时间表,还有……。
学生甲:我看到大公鸡在叫。
学生乙:我看到……。
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面,认识整时、几时半。
(一)观察钟面。
师:互相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略。
师: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钟表。
用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师: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它们的形状不同,样式不同……。
学生乙:有的钟表有12个数,有的没有。
师: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示什么?(时间)它们靠什么表示时间呢?(指示电子钟)这种靠什么表示时间?(数字)(指示剩下的钟表)那这一类呢?(指针)。
放大显示一个钟:师介绍时针、分针后,学生进行拨针小比赛。
(二)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显示77页例1的三个钟面,放大显示7时钟面。
师:看看这个钟面的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学生:这个钟面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多少时间。(板书:议。)。
如果学生能说出是7时,则鼓励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
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如学生不能回答,则直接告诉这是7时,并出示电子表显示的时间。
学生甲:我在起床。
学生乙:我开始上学了。学生丙:我开始……。
师:再想想你周围的人,每天早上7时经常做什么?
学生甲:我爸爸在洗脸、刷牙。
学生乙:我奶奶在……。
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7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7时了呢?
学生甲:如果我听到公鸡叫,天也亮了,我想可能7时了。
学生乙:如果我看见小朋友们背着书包上学,我会觉得大约是7时了。……。
师:这样学会用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2.认识12时、4时。
用显示12时、4时的钟面。
师: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第二、第三个钟面分别表示多少时间,教学过程基本与认识7时相同,但主要以学生认识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7时、12时、4时都是整时。你会认整时了吗?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学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学生说一说,并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三)认识几时半。
显示9时钟面。
学生: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了9与10之间。
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不是)像这样的钟面还有两个。(显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用我们刚才认识整时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6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