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推进报告(模板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5:38:15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模板21篇)
时间:2023-12-04 05:38:15     小编:紫薇儿

报告的写作需要准确、清晰、简洁地表达观点和论证,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编写一份完美的报告,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祝愿大家在报告写作中能够取得优秀的成果,为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一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6-20xx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xx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致贫原因分析: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xx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

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16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二

从通报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县区之间工作不均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绿化*万亩;其中义务植树全市已完成*万株。暂时落在后面的县区,一定要强化思想认识,优化组织调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按期完成造林任务。当前,重点抓好四件事:

一要切实强化调度指导。

今年入秋以来,我市降雨较多,土壤墒情比较好,植树造林条件明显好于往年同期,但连续降雨也给起苗、运输、栽植带来一定影响。各县区要精心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动员全员参与,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迅速在全市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进度缓慢的县区要认真分析原因、落实赶工措施,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迎头赶上。林草部门要组织力量分赴各县区,重点围绕质量和进度开展指导服务和督查考核,倒逼各项任务落实。同时,各县区、林草部门要提早谋划今年春季造林工作,尽早拿出方案和计划按程序报审。

二要全力加快工作进度。

各县区要按照“时间相对集中、突出城区提质、乡村整体连动、全民积极参与”的要求,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引导社会全员参与,确保*月底前高质量完成*万亩造林绿化任务、*万株义务植树任务以及城区绿化加密和改造提升任务。同时,青岛市已规划“十四五”时期投资*亿元在*、**个县区建设“青岛生态林”*万亩,其中今年投资*万元,要在*个县区实施生态林*万亩,截至目前只完成了*万亩,有效工作时间已剩不多,*区和*县要把青岛林建设与面山绿化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三要严格落实责任机制。

各县区要加快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务必于*月底前建成县、乡林长责任体系,年底前建立村级林长责任体系。市林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督导落实等作用,切实统筹好四级林长制推进落实工作,加大常态化调度、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以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保证林长制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要高度重视监测宣传。

春季是草原防火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每逢春季特别是节假日,我市森林草原火灾事故就易发多发。各县区、林草部门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加常态化监测频次,及时排查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非法用火行为。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防火安全宣传,使防灭火知识进村入户、进校入班、进山入林、进场入原。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灭火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各县区和林草、生态环境、应急、消防等部门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林草监督管护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多元管护体系,不断提高林草管护科学化、信息化、常态化水平。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三

舒兰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白旗镇沟北村2011年的省补新农村建设项目现已按要求全部完工,申请验收。

项目名称:垃圾场点建设项目。

工程地点:沟北村内。

具体分布情况:一社1000平方米。

二社1800平方米。

三社3200平方米。

建设时间:2011年6月30日——9月30日。

项目投资:总投资21万元,其中发包方自筹4万元,承包方先行垫付17万元。

项目内容:一社垃圾场:1000平方米,深4米,四周筑坝0.8米,坝长度100延长米,立水泥板墙100米,购垃圾车1台。二社垃圾场:1800平方米,深4米,四周筑坝0.8米,坝长度为200延长米,立水泥墙板150米,购垃圾车1台。三社垃圾场:3200平方米,深4米,四周筑坝0.8米,坝长度500延长米。立水泥墙板150米,购垃圾车1台,铲车1台。

发包方(甲方):舒兰市白旗镇沟北村民委员会。

承包方(乙方):赵春林。

以上情况内容属实、票据合理齐全、申请拨付资金。

白旗镇人民政府。

白旗镇财政所。

2011年10月8日。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四

根据市扶贫办《xx年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细则》的要求,我们对x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年初,调整充实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力量。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做到定期研究部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和县长协调会议,对xx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确定成立了扶贫办,扶贫办为正科级单位,编制4人,按照要求,县里匹配资金5万元已拨到专户上。

我县xx年贫困人口18969人,到xx年11月15日,贫困人口为17069人,比上年下降10.2%。

为推进整村战略的实施,共帮助两个重点村协调信用社小额扶贫贷款132万元。在项目立项上,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到了立项准确,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同时,我们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目前,已购进黄牛266头,占应购进的50.8%。畜牧综合服务站实行房屋置换,现已达到使用状态。

我们与县财政局密切配合,对扶贫资金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做到了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全年财政扶贫资金86.6万元全部到位,没有出现滞拨、挤占和挪用现象。

我县成立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会力量做好帮扶工作。县主管领导先后两次到省直帮扶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到支持。与市直各帮扶部门经常保持联系,主动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帮扶工作。组织县直部门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到xx年12月15日统计,省、市、县各项帮扶共折合人民币296万元。

扶贫办自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全办人员积极学习扶贫业务,努力做好扶贫工作,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全年共提出建议6条,被采纳4条,得到县领导的好评。在情况反馈上,做到了与市扶贫办勤请示、勤汇报,主动争取指导,并做到报表及时,汇报准确无误。我们对扶贫工作档案进行了全面归档立卷,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我们对xx年重点村收尾工作进行了督促落实,现已完成全部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因扶贫工作造成上访。同时,对两批重点村全面开展了村屯规划工作,达到了街道拓宽,道路平整,街道树木整齐划一。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五

按照“南召县花生新品种和地膜覆盖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实施方案”至目前经过我县农技中心的'精心筹划和统一部署,完成和正在完成内容如下。

(一)、引进、发放花生新品种。

至2月底,已引进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花生品种:远杂9012、远杂9307、花育20等4万余公斤,与19日发放到320户贫困农户手中。

(二)、购进农膜4.17吨,与2月10日发放到贫困农户手中。

(三)、技术培训。

1、至目前已印发“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手册”5000份;发放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5000份。

2、已举行技术培训3期,培训内容包括:整地、土壤处理、花生的晒果、剥果及肥料的合理施用。计划于4月7日举行花生的播种、覆膜、化除等的技术培训。

目前已支付资金30万元,用于支付部分花生种子款,剩余款项正在办理支付手续。

部分贫困户劳动力缺乏,科技意识不强,因此对缺乏劳动力农户进行相应的帮扶,对科技意识不强的贫困户,要重点座谈、重点培训,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六

根据市扶贫办《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细则》的要求,我们对20x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年初,调整充实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力量。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做到定期研究部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和县长协调会议,对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确定成立了扶贫办,扶贫办为正科级单位,编制4人,按照要求,县里匹配资金5万元已拨到专户上。

我县20xx年贫困人口18969人,到20xx年11月15日,贫困人口为17069人,比上年下降10.2%。

为推进整村战略的实施,共帮助两个重点村协调信用社小额扶贫贷款132万元。在项目立项上,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到了立项准确,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同时,我们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目前,已购进黄牛266头,占应购进的50.8%。畜牧综合服务站实行房屋置换,现已达到使用状态。

我们与县财政局密切配合,对扶贫资金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做到了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全年财政扶贫资金86.6万元全部到位,没有出现滞拨、挤占和挪用现象。

我县成立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会力量做好帮扶工作。县主管领导先后两次到省直帮扶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到支持。与市直各帮扶部门经常保持联系,主动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帮扶工作。组织县直部门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到20xx年12月15日统计,省、市、县各项帮扶共折合人民币296万元。

扶贫办自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全办人员积极学习扶贫业务,努力做好扶贫工作,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全年共提出建议6条,被采纳4条,得到县领导的好评。在情况反馈上,做到了与市扶贫办勤请示、勤汇报,主动争取指导,并做到报表及时,汇报准确无误。我们对扶贫工作档案进行了全面归档立卷,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我们对20xx年重点村收尾工作进行了督促落实,现已完成全部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因扶贫工作造成上访。同时,对两批重点村全面开展了村屯规划工作,达到了街道拓宽,道路平整,街道树木整齐划一。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七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全省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安排意见》(陕扶办发[20xx]48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贯彻意见,并印发了《关于对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执行和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对全市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县区完成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办组成4个检查组,分别由办领导带队,于8月20日-29日,对全市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以听取县区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建设项目、查阅档案资料和帐务、走访贫困户等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省上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192个,财政扶贫资金18610.95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55个,财政扶贫资金530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财政扶贫资金365万元;扶贫移民搬迁9790户36273人,财政扶贫资金6280万元;移民基础设施项目49个,财政扶贫资金835万元;产业直补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3个,财政扶贫资金84万元;互助资金项目34个,财政扶贫资金585万元;绩效考评奖励项目5个,财政扶贫资金270万元;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2个,财政扶贫资金278万元;残疾人扶贫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洋县公益彩票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30万元,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96.925万元;雨露计划培训经费771.53万元,洋县试点49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819人,财政扶贫资金343.5万元;两项制度衔接经费104万元(市县62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扶贫项目管理费227万元。全市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按照中省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部下达到县区。

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拨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5781.3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84.8%,完成报帐12301.12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66.1%。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使用资金3864万元,占72.9%,报帐2830.29万元,占53.4%;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334万元,占91.5%,报帐324万元,占88.8%;移民搬迁使用资金6280万元,占100%,报帐4365.5万元,占69.5%;移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618万元,占74%,报帐410万元,占49.1%;产业直补到户443.73万元,占92.4%,报帐443.73万元,占92.4%;灾后重建项目使用资金84万元,报帐84万元,分别占100%;互助资金项目到村585万元,占100%,报帐455万元,占77.8%;绩效考评奖励项目使用资金226万元,占83.7%,报帐215万元,占79.6%;实用技术培训使用资金245.21万元,占88.2%,报帐242.91万元,占87.4%;小额贷款贴息511.75万元,占96.6%,报帐511.75万元,占96.6%;项目贷款贴息556.73万元,占93.3%,报帐556.73万元,占93.3%;残疾人项目使用资金10万元,占83.3%,报帐10万元,占83.3%;洋县公益彩票项目使用资金715万元,占47.7%,报帐560万元,占37.3%;雨露计划培训费使用612.12万元,报账612.12万元,分别占79.3%;洋县试点使用、报帐49万元,分别占100%;贫困大学生资助343.5万元,报帐343.5万元,分别占100%;两项制度衔接使用资金98万元(市县56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报帐98万元,分别占94.2%;扶贫项目管理费使用205.3万元,占90.4%,报帐189.6万元,占83.5%。

全市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共新修和改扩建村组道路233.46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105.8公里,建桥68座,建人畜饮水工程31处,解决安全饮水7856人,改造农电线路93.5公里,解决用电困难3350人,新修基本农田491亩,建河堤4586米;实施农户改厨2222户,改厕1822户,改圈1404户,粉刷房屋3452户,硬化庭院1892户,建沼气池593口,建村两委活动室11个,卫生室15个,文化广场7个;建集中移民安置点182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0022万户37203人,新建房屋31341间;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5个,项目覆盖农户4.99万户,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6685户;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34个,发展会员2735户;产业开发扶持贫困户新建产业大棚47个,发展经济园林6789亩,干鲜果10411亩,蔬菜2470亩,中药材5107亩,食用菌287万袋,牲畜1.95万头;实施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3.2万人次,雨露计划培训就业3406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人819人。20xx年,全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8.12万人。

1、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

2、认真抓好资金安全教育。有效利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市县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检查、项目验收等时机,广泛宣传中省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

3、坚持扶贫项目择优选定。在确定年度扶贫开发项目中,市县严格按照中省有关政策及要求,坚持瞄准贫困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参与式方法,严把项目审定、申报关。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并优先启动建设,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合理,有效调动了项目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4、落实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县区及项目镇村在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市县政府信息网站、扶贫信息网站及镇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及资金使用必须有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项目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决策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5、严格扶贫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县、镇、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县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县财政局进行报帐核销。市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7-8月,市审计局用1个多月时间,对全市20xx、20xx两个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顺利通过了市级专项审计。同时,坚持每年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市县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每年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是省上下达年度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时间较晚,加之个别县区扶贫办与财政局沟通联系不紧密,特别是扶贫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致使部分扶贫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不及时;二是个别县在申报项目计划时,对项目可行性调查不够,造成上级项目计划下达后难以实施而被动调整和重新报批计划,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个别县区对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指导督促力度不够,项目进度迟缓,已建成项目资金结算报帐进度慢,项目管护责任不到位,总结不及时,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完善;四是个别县区、镇对互助资金项目村监管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项目村入会率、借款率低,个别协会对群众借款把关不严,将互助资金用于建房、子女上学等,违背了互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政策要求;五是个别镇村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六是个别县镇扶贫办财务人员变动频繁,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加之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县镇财务资料管理尚不太规范。

1.认真搞好整改工作。结合这次扶贫专项资金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市办检查组采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纠正的办法,对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严格要求,并分别在县区检查反馈会议上提出了整改意见。8月31日,李彦海主任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对县区及项目单位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市办名义下发了《通报》,要求县区针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各级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办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指导、监督、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和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一是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项目的指导和监管,督促县区和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加快整村推进等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任务。二是督促县区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加快项目资金核销、拨付和报账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续推进。三是加大互助资金政策宣传,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规范资金用途及运作程序,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项目村的入会率和借款率。

3.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是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县区扶贫目标考评范围。三是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有效发挥财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与绩效考评、反腐倡廉及部门任务、责任、权力有机结合,强化资金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4.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在扶贫规划的制定、资金的落实、项目的实施、完工项目检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负起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报x发票,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以严肃财经法纪,确保扶贫资金封闭管理,安全使用。

5.加强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干部思想教育,抓好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规范全市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扶贫系统内部管理,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行风,努力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水平,为提升扶贫开发效益,加快脱贫步伐做出贡献。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八

根据市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发【xx】号文件要求,我镇于x月xx日-x月xx日由镇扶贫办牵头,镇各站办所配合,对我镇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使用专项扶贫资金实施的产业项目开展全面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该项目于xxxx年开始实施,xxxx年续建,万元;

万元,购买猪xx头、羊x只、鸡xxx只、贝母一亩xxx斤种子、亩,参与项目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人,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我镇第一时间成立项目自查小组,对该项目从立项、程序、公示公告、资金使用拨付情况、运营过程中日常监管情况以及最终项目是否实际带动贫困户增收等几个方面开展全面自查自纠。通过查看档案资料,该项目论题充分、符合项目公示、公告程序,资金拨付票据齐全,不存在相关问题;通过入户实地访谈贫困户发现,该项目确实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贫困户对该项目十分满意,不存在实际受益达不到、未带动贫困户增收等问题。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九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全省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安排意见》(陕扶办发[20xx]48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贯彻意见,并印发了《关于对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执行和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对全市20**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县区完成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办组成4个检查组,分别由办领导带队,于8月20日—29日,对全市2011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以听取县区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建设项目、查阅档案资料和帐务、走访贫困户等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省上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192个,财政扶贫资金18610。95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55个,财政扶贫资金530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财政扶贫资金365万元;扶贫移民搬迁9790户36273人,财政扶贫资金6280万元;移民基础设施项目49个,财政扶贫资金835万元;产业直补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3个,财政扶贫资金84万元;互助资金项目34个,财政扶贫资金585万元;绩效考评奖励项目5个,财政扶贫资金270万元;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2个,财政扶贫资金278万元;残疾人扶贫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洋县公益彩票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30万元,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96。925万元;“雨露计划”培训经费771。53万元,洋县试点49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819人,财政扶贫资金343。5万元;“两项制度衔接”经费104万元(市县62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扶贫项目管理费227万元。全市2011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按照中省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部下达到县区。

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拨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5781。3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84。8%,完成报帐12301。12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66。1%。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使用资金3864万元,占72。9%,报帐2830。29万元,占53。4%;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334万元,占91。5%,报帐324万元,占88。8%;移民搬迁使用资金6280万元,占100%,报帐4365。5万元,占69。5%;移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618万元,占74%,报帐410万元,占49。1%;产业直补到户443。73万元,占92。4%,报帐443。73万元,占92。4%;灾后重建项目使用资金84万元,报帐84万元,分别占100%;互助资金项目到村585万元,占100%,报帐455万元,占77。8%;绩效考评奖励项目使用资金226万元,占83。7%,报帐215万元,占79。6%;实用技术培训使用资金245。21万元,占88。2%,报帐242。91万元,占87。4%;小额贷款贴息511。75万元,占96。6%,报帐511。75万元,占96。6%;项目贷款贴息556。73万元,占93。3%,报帐556。73万元,占93。3%;残疾人项目使用资金10万元,占83。3%,报帐10万元,占83。3%;洋县公益彩票项目使用资金715万元,占47。7%,报帐560万元,占37。3%;“雨露计划”培训费使用612。12万元,报账612。12万元,分别占79。3%;洋县试点使用、报帐49万元,分别占100%;贫困大学生资助343。5万元,报帐343。5万元,分别占100%;“两项制度衔接”使用资金98万元(市县56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报帐98万元,分别占94。2%;扶贫项目管理费使用205。3万元,占90。4%,报帐189。6万元,占83。5%。

全市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共新修和改扩建村组道路233。46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105。8公里,建桥68座,建人畜饮水工程31处,解决安全饮水7856人,改造农电线路93。5公里,解决用电困难3350人,新修基本农田491亩,建河堤4586米;实施农户改厨2222户,改厕1822户,改圈1404户,粉刷房屋3452户,硬化庭院1892户,建沼气池593口,建村“两委”活动室11个,卫生室15个,文化广场7个;建集中移民安置点182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0022万户37203人,新建房屋31341间;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5个,项目覆盖农户4。99万户,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6685户;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34个,发展会员2735户;产业开发扶持贫困户新建产业大棚47个,发展经济园林6789亩,干鲜果10411亩,蔬菜2470亩,中药材5107亩,食用菌287万袋,牲畜1。95万头;实施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3。2万人次,雨露计划培训就业3406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人819人。2011年,全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8。12万人。

1、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

2、认真抓好资金安全教育。有效利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市县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检查、项目验收等时机,广泛宣传中省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

3、坚持扶贫项目择优选定。在确定年度扶贫开发项目中,市县严格按照中省有关政策及要求,坚持瞄准贫困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参与式方法,严把项目审定、申报关。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并优先启动建设,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合理,有效调动了项目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4、落实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县区及项目镇村在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市县政府信息网站、扶贫信息网站及镇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及资金使用必须有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项目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决策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5、严格扶贫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县、镇、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县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县财政局进行报帐核销。市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7—8月,市审计局用1个多月时间,对全市20**、20**两个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顺利通过了市级专项审计。同时,坚持每年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市县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每年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是省上下达年度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时间较晚,加之个别县区扶贫办与财政局沟通联系不紧密,特别是扶贫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致使部分扶贫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不及时;二是个别县在申报项目计划时,对项目可行性调查不够,造成上级项目计划下达后难以实施而被动调整和重新报批计划,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个别县区对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指导督促力度不够,项目进度迟缓,已建成项目资金结算报帐进度慢,项目管护责任不到位,总结不及时,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完善;四是个别县区、镇对互助资金项目村监管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项目村入会率、借款率低,个别协会对群众借款把关不严,将互助资金用于建房、子女上学等,违背了互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政策要求;五是个别镇村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六是个别县镇扶贫办财务人员变动频繁,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加之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县镇财务资料管理尚不太规范。

1。认真搞好整改工作。结合这次扶贫专项资金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市办检查组采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纠正的办法,对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严格要求,并分别在县区检查反馈会议上提出了整改意见。8月31日,李彦海主任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对县区及项目单位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市办名义下发了《通报》,要求县区针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各级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办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指导、监督、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和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一是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项目的指导和监管,督促县区和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加快整村推进等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任务。二是督促县区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加快项目资金核销、拨付和报账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续推进。三是加大互助资金政策宣传,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规范资金用途及运作程序,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项目村的入会率和借款率。

3。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是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县区扶贫目标考评范围。三是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有效发挥财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与绩效考评、反腐倡廉及部门任务、责任、权力有机结合,强化资金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4。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在扶贫规划的制定、资金的落实、项目的实施、完工项目检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负起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报假的发票,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以严肃财经法纪,确保扶贫资金封闭管理,安全使用。

5。加强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干部思想教育,抓好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规范全市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扶贫系统内部管理,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行风,努力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水平,为提升扶贫开发效益,加快脱贫步伐做出贡献。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

根据**区扶贫办隆扶发〔20**〕34号文件及隆扶联发〔20**〕27号文件精神,结合**乡实际,**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乡国家和各级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为进一步管理好和使用好扶贫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总结如下:

国家和各级投入农村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主要是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对于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扶贫资金事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真正把财政扶贫资金用在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上,使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为此**乡扶贫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切实明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重要作用,确保专款专用,把每一分钱都按规定花在刀刃上,力求发挥最大效益。

在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的管理上,**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和项目监管人员,每个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都是按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序进行,在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上都是按专项资金的要求管理,即按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要求进行管理,扶贫资金严格用于财政扶贫项目,及时拨付财政扶贫资金和进行项目报账,没有因为滞留资金而导致项目实施进度延缓和效益低下的情况发生,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没有发现**乡违反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和扶贫项目立项、审批的程序,也没有截留、挤占、挪用、贪腐和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20**年至20**年间,国家和各级投入**乡重点扶持项目共有26个,资金3,900,000万元,共涉及12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乡财政扶贫资金由于管理完善、监控得力,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各级财政扶贫资金,是中央和地方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解决和巩固温饱成果,也是贯彻党的17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财政扶贫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温暖,**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管理上,都相应地建立了廉政制度,并结合云南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有关规定,扶贫领导小组成员自觉接受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执行政策的水平,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让上级放心。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一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全省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安排意见》(陕扶办发[20xx]48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贯彻意见,并印发了《关于对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执行和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对全市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县区完成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办组成4个检查组,分别由办领导带队,于8月20日-29日,对全市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以听取县区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建设项目、查阅档案资料和帐务、走访贫困户等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省上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192个,财政扶贫资金18610.95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55个,财政扶贫资金530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财政扶贫资金365万元;扶贫移民搬迁9790户36273人,财政扶贫资金6280万元;移民基础设施项目49个,财政扶贫资金835万元;产业直补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3个,财政扶贫资金84万元;互助资金项目34个,财政扶贫资金585万元;绩效考评奖励项目5个,财政扶贫资金270万元;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2个,财政扶贫资金278万元;残疾人扶贫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洋县公益彩票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30万元,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96.925万元;“雨露计划”培训经费771.53万元,洋县试点49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819人,财政扶贫资金343.5万元;“两项制度衔接”经费104万元(市县62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扶贫项目管理费227万元。全市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按照中省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部下达到县区。

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拨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5781.3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84.8%,完成报帐12301.12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66.1%。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使用资金3864万元,占72.9%,报帐2830.29万元,占53.4%;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334万元,占91.5%,报帐324万元,占88.8%;移民搬迁使用资金6280万元,占100%,报帐4365.5万元,占69.5%;移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618万元,占74%,报帐410万元,占49.1%;产业直补到户443.73万元,占92.4%,报帐443.73万元,占92.4%;灾后重建项目使用资金84万元,报帐84万元,分别占100%;互助资金项目到村585万元,占100%,报帐455万元,占77.8%;绩效考评奖励项目使用资金226万元,占83.7%,报帐215万元,占79.6%;实用技术培训使用资金245.21万元,占88.2%,报帐242.91万元,占87.4%;小额贷款贴息511.75万元,占96.6%,报帐511.75万元,占96.6%;项目贷款贴息556.73万元,占93.3%,报帐556.73万元,占93.3%;残疾人项目使用资金10万元,占83.3%,报帐10万元,占83.3%;洋县公益彩票项目使用资金715万元,占47.7%,报帐560万元,占37.3%;“雨露计划”培训费使用612.12万元,报账612.12万元,分别占79.3%;洋县试点使用、报帐49万元,分别占100%;贫困大学生资助343.5万元,报帐343.5万元,分别占100%;“两项制度衔接”使用资金98万元(市县56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报帐98万元,分别占94.2%;扶贫项目管理费使用205.3万元,占90.4%,报帐189.6万元,占83.5%。

全市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共新修和改扩建村组道路233.46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105.8公里,建桥68座,建人畜饮水工程31处,解决安全饮水7856人,改造农电线路93.5公里,解决用电困难3350人,新修基本农田491亩,建河堤4586米;实施农户改厨2222户,改厕1822户,改圈1404户,粉刷房屋3452户,硬化庭院1892户,建沼气池593口,建村“两委”活动室11个,卫生室15个,文化广场7个;建集中移民安置点182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0022万户37203人,新建房屋31341间;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5个,项目覆盖农户4.99万户,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6685户;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34个,发展会员2735户;产业开发扶持贫困户新建产业大棚47个,发展经济园林6789亩,干鲜果10411亩,蔬菜2470亩,中药材5107亩,食用菌287万袋,牲畜1.95万头;实施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3.2万人次,雨露计划培训就业3406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人819人。xx年,全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8.12万人。

1、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

2、认真抓好资金安全教育。有效利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市县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检查、项目验收等时机,广泛宣传中省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

3、坚持扶贫项目择优选定。在确定年度扶贫开发项目中,市县严格按照中省有关政策及要求,坚持瞄准贫困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参与式方法,严把项目审定、申报关。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并优先启动建设,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合理,有效调动了项目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4、落实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县区及项目镇村在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市县政府信息网站、扶贫信息网站及镇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及资金使用必须有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项目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决策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5、严格扶贫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县、镇、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县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县财政局进行报帐核销。市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7-8月,市审计局用1个多月时间,对全市xx、xx两个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顺利通过了市级专项审计。同时,坚持每年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市县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每年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四是个别县区、镇对互助资金项目村监管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项目村入会率、借款率低,个别协会对群众借款把关不严,将互助资金用于建房、子女上学等,违背了互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政策要求;五是个别镇村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六是个别县镇扶贫办财务人员变动频繁,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加之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县镇财务资料管理尚不太规范。

1.认真搞好整改工作。结合这次扶贫专项资金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市办检查组采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纠正的办法,对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严格要求,并分别在县区检查反馈会议上提出了整改意见。8月31日,李彦海主任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对县区及项目单位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市办名义下发了《通报》,要求县区针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各级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办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指导、监督、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和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一是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项目的指导和监管,督促县区和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加快整村推进等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任务。

二是督促县区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加快项目资金核销、拨付和报账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续推进。

三是加大互助资金政策宣传,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规范资金用途及运作程序,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项目村的入会率和借款率。

3.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二是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县区扶贫目标考评范围。

三是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有效发挥财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与绩效考评、反腐倡廉及部门任务、责任、权力有机结合,强化资金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4.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在扶贫规划的制定、资金的落实、项目的实施、完工项目检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负起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报假的发票,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以严肃财经法纪,确保扶贫资金封闭管理,安全使用。

5.加强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干部思想教育,抓好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规范全市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扶贫系统内部管理,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行风,努力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水平,为提升扶贫开发效益,加快脱贫步伐做出贡献。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二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国开办发〔20xx〕62号)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市级相关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我局召开了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会。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太超同志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进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要敢于揭短,敢于亮家底。会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20xx年-20xx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本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覆盖全面的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是扶贫项目实施的关键。为了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管理,我区一是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效的保障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了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区扶贫和移民局牵头,区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的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联席会议;三是建立了社会和群众监督机制,从乡镇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中聘请了11名群众监督员,充分运用监督员的工作和信息便利条件,加强了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

为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范资金项目运行,强化资金项目监督,我区对扶贫资金实行了专户储存,专帐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完善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和使用程序,坚持了专户、专账管理扶贫资金,并积极推行扶贫资金使用公告、公示制和报账制。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在区财政局设立了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帐专人管理;扶贫资金的使用由分管区长、扶贫移民局、财政局和格里坪镇负责人共同审批,缺一不可。

(一)贫困村道路建设(金竹路)项目。

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金竹路)项目涉及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该项目计划在20xx年6月-20xx年6月期间在以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为起点至竹林坡村为终点,新修长约7.6公里的村社道路。该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690.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资100万元,村民筹资和投工投劳1590.7万元。该项目现已完成一标段路基3.5公里的铺设和公路侧沟、横沟的建设,路面即将开始硬化施工。当一标段(金家村至苦荞村)路面硬化工程完成后,将按照工程进度拨付。

(二)农村人畜饮水(大麦地村、竹林坡村、烂坝村小水池建设)项目。

农村人畜饮水(大麦地村、竹林坡村、烂坝村小水池建设)项目涉及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小水池项目主要解决格里坪镇大麦地村、竹林坡村、烂坝村等3个村共106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计划在20xx年6月-20xx年12月期间采取分户或联户的方式新建蓄水池101口,新增蓄水量12122m3,计划总投资9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资50万元,村民筹资和投工投劳47万元。小水池建设项目在20xx年12月底全部完工,共修建小水池108口,完成计划的107%,新增蓄水量19837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64%,20xx年1月补助农户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

(三)大麦地村种养殖业(生态鸡养殖和花椒种植)项目。

1.生态鸡养殖项目。大麦地村生态鸡养殖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3万元。该项目计划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期间建设禽圈800平方米,围栏8000米,发展养殖示范户8户,购买孵化器和发电机各一台,开展技术培训4期,力争达到年出栏生态鸡20000只目标;该项目总投资53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3万元,农户自筹以及投工投劳20万元。该项目由大麦地村村民推选了8户农户作为养殖大户,鸡舍及围栏建设于20xx年12月全部完工,补助农户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2万元,发放围栏16万元,购买孵化器及发电机2万元,培训4期400余人次3万元,共计33万元。

2.花椒种植项目。大麦地村花椒种植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7万元。该项目计划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期间种植花椒25000株,并对村民进行花椒嫁接技术培训,力争全村花椒种植面积达到500亩。该项目总投资33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7万元,农户自筹以及投工投劳16万元。该项目于20xx年12月全部完工,补助65户农户花椒栽种资金6万元,发放化肥10万元,培训4期400余人次1万元,共计17万元。

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组织项目实施地的村社干部、村民代表商议项目的实施办法,并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扶贫项目管理责任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邀请上级部门、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扶贫项目群众监督员检查监督;在项目完工后,我们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每个项目进行审计。

(一)经济效益。

种养殖业项目建成后,全村农户在8户示范户的带领下饲养生态鸡,每5-6个月为一个饲养周期,一年出栏2批成鸡,20xx年生态土鸡出栏达到10000只以上。按优质生态土鸡均价120元/只计算,销售收入达到120万元,扣除饲养成本及损耗,项目投资利润达到20万元左右。小水池的建设为种养殖业提供了水源的保障,20xx年6月-20xx年6月大麦地村村民钟继辉家共出栏生态鸡1300多只,收益达16万元,20xx年大麦地村农户紫维友家花椒收益达4万元。随着项目滚动发展,村民收入还将逐年递增。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有效的解决农民旱季生产、生活用水及出行困难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直接体现,也是项目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事。它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社会的安定团结;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的改善;加快了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带动贫困农民对种养殖业新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林地等资源优势,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生态种养殖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从而达到使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生态效益。

项目的建成后,充分利用了闲置的荒坡、林地资源,加强荒坡绿化,保持土壤水分和养份,土鸡在放养过程中,又能觅食一些小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和植被的影响,从而实现种养业间的的优势互补,促进种养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经过认真的自查,我区在扶贫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从未发生下列情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覆盖全面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资金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争取让我区的扶贫工作做的更好。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三

通过实地调研、统计核实数据及因地制宜、认真研判,进一步完善、充实了各乡(镇)(预脱贫村)产业扶贫规划,完成了《2020年37个预脱贫村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审核工作。其中:

2、新增农机动力100千瓦已购置到位,(已完成33.3%);

3、新建益农信息社8个,已完成益农信息社选点工作(已完成20%);

5、新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0.35万亩(已完成100%);

7、推广特色优质农产品3个(次、件)(已完成33%);

11、完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8个(县雪玉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师大心连农副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县藏寨牧民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县君合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县意翁彭措农副产品销售农牧专业合作社、县彭桑措林育苗专业合作社、县高城绿洲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祥兴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四

尊敬的xx自治县畜牧局:

我是一个返乡农民工,家住刀坝乡庙坪村龙门组,以前长期在外务工,仅仅靠打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根据政府的有关扶贫政策,本人想利用自家的林业承包荒山——xx创办一个林养肉鸡场。以下为本项目的申请报告。

xx林养肉鸡场的基本情况。

xx属于刀坝乡庙坪村龙门组,地处两省市(贵州、重庆)三县(xx、沿河、秀山)四乡镇(刀坝、小井、甘龙、沙子坡)的交汇处,刀庙乡村公路也是规划中xx至沿河等级公路xx路断以上。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业污染,水源充沛,特别适合养殖加工生产绿色食品。尤其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四通八达,便于产品的运输销售。

二、市场需求量大,养殖前景广阔。

我县农民有养鸡的悠久历史,家家都有养鸡的习惯。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县近几年来鸡肉需求量增大,而我县规模化的养鸡场年非常有限,大量肉鸡则是从县外运销来的,这就使得农民的经济利益受损。若这部份肉鸡由本县肉鸡场来供应,其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在秀山做肉鸡生意的朋友,把我县的肉鸡运销外地。所以,在xx建立一个两万只林养肉鸡场是不愁销路的。

三、社会效益。

1、作为政府财源建设工程的养殖业投产盈利后,按年平均效益,年纯收入近10万元计算,可以使政府获得一笔稳定税收。同时还可以发挥辐射作用,带动一部分产业,比如种植和饲料加工等,让部分农民工直接就业,使相当部分当地村民脱贫,并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带动我乡人民一起走发展养殖业致富之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基础。

2、可提高当地村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彻底解决我地村民吃肉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肉、蛋、禽投放市场后,可以起到平抑市场物价,制止不法商贩牟取暴利,将促进我县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在我地兴办发展生态养殖业,是完全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不但扶贫效果明显,而且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地扶贫开发的进程,希望政府提供政策、技术及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特此申请,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为谢!

申请人:

20**年**月**日。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五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对我们的农牧民群众进行感恩教育,彻底解放思想。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时抛弃惜杀、惜售等宗教习惯,解决牲畜出栏产品变商品的问题。二是要狠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培育。要紧紧围绕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质量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同时,要培育一批知名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实现农村商业网点“线上线下”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提高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三是要狠抓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以科技为支撑、技术扶贫为手段、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种养技术,继续强化5个“县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和42名(省级1名、县乡镇41名)专业技术人员对132个贫困村的技术帮扶和巡回服务,为产业扶贫工作保驾护航。四是要狠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大力支持全产业链打造。推进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贫困乡镇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更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提高产业促农增收能力,更好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六

项目完工后,乡(镇)政府及扶贫办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部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以正式文件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发(承)包合同签订情况,项目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实施过程概述、项目实体形象描述等。

2、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及分析。包括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和项目规模;项目建设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是否超预算或节约投资),若有改变,要说明理由。

3、项目初步验收情况。何时、何单位、何人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内容、结论及意见,项目建设的质量等次评定等。

4、工程决算情况。如有项目资金预拨款,需说明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结算报账、资金审计。

县项目验收组依据各地申请报告,进行项目竣工验收,验收后要出具;。

(1)项目竣工验收表。验收合格的项目,要填写《恩施市扶贫项目竣工验收表》的相关内容,部分项目需附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照片,参加验收的各方代表应填写在“参加验收人员名单”一栏,并由其本人签名。项目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单位要签署“验收合格”的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

(2)决算及审计报告。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办理投资决算,编制决算报告。投资1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项目须进行资金审计。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七

申请人:男、女族,岁,市村村民。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

建设高楼越来越多,生物电越来越少,环境、食品污染越来越多,慢性病也越来越多。。。农民思想逐步开放,出国劳务现已成为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新渠道。现在了解到有出国务工意向的人员很多,但是很多人经济能力有限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了能让更多有志者走出国门,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出国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梦想,特提出此项扶贫项目申请。希望在政府的扶助下开展扶贫项目,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国门实现自己的理想!

申请人:

20xx年xx月x日。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八

为认真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改革体系的调查研究工作,为《xx》计划《新十年规划(纲要)》的制订作好前期数据资料及基本情况的收集分析,根据省扶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临沧市扶贫办及八县(区)扶贫办开展了针对贫困乡、村,特殊区域及特困山区人群为主要对象的重点调研。此次调研内容主要突出新千年以来全市扶贫工发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及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目前全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建议等。南美乡是临沧市唯一的一个拉祜族民族乡,是全市18个民族乡之一,是全市77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倒数第一的特困乡,是云南省确定作重点调研的四个特困民族之一。基于该乡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市县两级组成调研工作组再次深入村组农户,对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研。

南美拉祜族民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部,距临翔区政府所在地(临沧城)48公里,东与博尚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邻,西与耿马县大兴乡接壤,南同双江县勐库镇相通。全乡国土面积120.86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为36人/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xx年底,全乡总农户数为1135户,总人口436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498人,占总人口的57%。全乡耕地面积13450亩,其中水田2792亩,旱地106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荞籽、小麦、豆类,经济作物以茶叶、核桃为主,兼有竹子、油菜、烤烟、白花木瓜等。在全乡4368人的总人口中,拉祜族人口3616人占83.5%。xx年的统计数显示,南美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元,排全市77个乡镇的第77位。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省、市、县各级各部门以不同渠道和方式对南美乡开展了强有力不间断的帮扶活动,通过近二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越过了温饱,实现了安居,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推动,拉祜群众走出困境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一)温饱安居工程使拉祜族山寨面貌有了质的改变。八十年代前,拉祜族群众几乎是清一色茅草房,窄小、拥挤、破烂、黑暗,人畜同居,村寨道路泥泞,遍地牲畜粪便,一出门即满脚满腿的泥巴粪便,群众生活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饥荒状态,靠国家救济度日,生产和生活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财政以扶贫温饱安居工程形式,从解决温饱、改善生存条件入手,通过重点村建设等措施,使南美拉祜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有了新的起步,百分之百的农户由茅草房搬进了新瓦房,并实现了人畜分离。

(二)产业开发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拉祜族群众由半猎半农向固定耕作过渡和转变提供了生存保障。通过种养殖等产业开发建设使拉祜族群众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到xx年底,全乡共建成茶园10400余亩,泡核桃2.2万亩,仅此两项产业人均面积达7.5亩,其它如竹子、百花木瓜等也具一定的规模。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家畜、家禽饲养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及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群众的增收步伐,农户经济收入由九十年代初的几百元稳步增加到如今的几千元上万元。通过基本建设投入的扶持,使南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建水塘修沟渠、坡地改台地、旱地改水田等措施得到较好的实施,保证了人均一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地,基本口粮得到稳定解决。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通达工程等项目实施,使全乡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横穿乡内四个村委会连成一线的18公里水泥大道共投资xx多万元,成为全市最高标准的乡村公路,自然村组的村容村貌整治稳步推进,村内户外道路基本得到硬化。

(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逐步完备,拉祜族群众就医上学基本得到满足和保证,乡级设有中学、卫生院,村级有卫生室、中心完小、校点。全乡实现了普九,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医保。

(四)智力扶贫作为关键措施之一始终不放松。二十多年来,在实施好对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温饱安居工程建设的帮扶的同时,始终把抓实基础教育、抓好科技推广作为对广大拉祜族群众的智力帮扶措施的重点长抓不懈。抓基础教育,重点解决村民缺文化低素质的根本问题,抓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是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全乡在设立中学、小学、夜校等教育网络的同时针对家长不主动送子女上学,子女不想主动上学的实际,乡村坚持开展纯义务性质的“爱心送学”监督活动,通过督学促教,尽量保证拉祜族孩子多受些教育,多掌握点文化知识。选送部分拉祜孩子到县城学校就读,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大山外面的世界,更多地接触其它民族,开阔眼界,打破封闭思想,接受新观念。采取科技手段到田、科技服务到户、手把手教,让拉祜人从不知到会做、愿意做。如:家畜家禽饲养、蔬菜种植、居家卫生、防病治病等等,从小事情,小细节上帮助、引导。结合产业开发建设适时抓好生产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如:茶叶、核桃、烤烟、油菜等种植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每建成一个产业就培训带动起一批农民学习、掌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一整套生产技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农、烟农。

此次对26户农户的调查结果及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的现时要求相比在南美乡还存在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跋涉的路还很长。对26户农户的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如下:

(一)总收入(不含粮食折币、下同)138700元,人均1216元;净收入88000元,人均771元。总收入最高农户10000元左右,人均xx元;最低xx元,人均500元。净收入最高的农户6000元,人均1500元,每人每天平均收入4元左右(该数据可视作农户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略低于统计局法定的纯收入指标)。

(二)生产粮食24900公斤,人均306公斤,因水田面积较少,且产量不高,故多为旱地玉米、荞籽、小麦等杂粮粗粮,若按50%的折率计算,实际人均生产成品粮只有150公斤。

(三)家畜家禽养殖情况,61%的农户养牛,最多的8头,最少的1头;96%的农户养猪,最多的养有16头,最少的2头;38%的农户养羊,最多的26只,最少的'2只;100%的农户养鸡,最多的80只,最少的10只。极少数农户有少量的特种养殖,如野猪、山地鸡、毛驴等。饲养业畜禽产品出售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20%左右。

(四)种植业,截止xx年底,共种植核桃490亩,人均4.3亩,茶叶371亩,人均3.25亩,两项合计人均种植面积达7.5亩。

(五)接受教育及培训情况,在接受走访的114人中,有17人上过初中,占14.9%,中专1人,占0.8%,其余均为小学以下或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人口中普遍接受过2—3次以上的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多为种养业方面的适用技术培训)。

(六)群众住房情况,南美乡拉祜族群众住房集中建盖于九十年代,标准和结构统一为60—65平方米的土坯房木屋架瓦顶。

(七)村民外出劳务打工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14人中,有3人季节性地在本县区内打点零工,年收入xx元左右。

(八)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网络及体系基本健全。

以上基本数据所反映的基本状况总体能代表和反映南美全乡的基本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的改善,产业建设有了较好的规模基础(全乡茶叶、核桃总种植面积达32400亩,人均7.42亩),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讲,南美乡二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南美乡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区位,目前和今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基础不牢固。全乡虽努力实现了普九验收,但全乡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极底,四十岁以上人口绝大多数为文盲,这部分人,他们的知识、思想、观念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如:与外界的接触联系,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对子女的教育、影响等等方面,他们占据着主导因素。(二)收入水平极低,生活水平提高艰难艰辛。劳作一年,年底结算,所得收入不及城市职工半月工资。(三)产业单一,种养业成为经济收入的全部依靠,群众生活跟随市场潮涨潮落,起伏不稳。(四)思想封闭、观念落后、发展的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极弱。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从自然历史、现时政策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自然、历史的原因分析:拉祜族同胞同众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历史上是经过长途迁徙,为躲避饥荒、疫病或争斗战乱,不得已而选择了深山老林为栖息地,从此过上了几乎与外面的其它民族完全隔离的半猎半农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处百年乃至几百年,每一步都饱含辛酸与血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他们被拉下了,掉队了,思想封闭意识滞后就在所难免。新中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但在经济上,国家还无力全方位顾及,尤其无力顾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发展扶持。近四十年的时间,使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内地汉民族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今天,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再次相比,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更显积弱积贫,与内地其它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又形成了新的更加巨大的差距,南美拉祜族乡的现状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意识差距和现代几十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用这十几年的时间,是难以做到尽快改变和全面较快发展的。因为,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区域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千差万别,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扶持标准,往往难以收到同等的效果,这就是特殊贫困类型的特殊性。

现行政策分析: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性的扶贫攻坚给贫困山区的脱贫发展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契机,特别是“十五”、“xx”近xx年的时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提升阶段,各民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南美乡属于特殊区域的特殊群体,生活在这里的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脱贫步履艰难,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依然缓慢,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甚至比其它贫困地区更大的力量,但仍然无法与其它地方实现同步解困。从现时政策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研究。首先,现行扶贫政策强化了普遍性,弱化了特殊针对性,内地与边疆、普遍情况与特殊情况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突出重点和针对性缺乏。其次,项目资金的扶持方式和标准散而少,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15万元的补助和几十万元一个项目的产业扶贫。第三,项目资金整合匹配,全国全省一个标准要求,使贫困地区的发展雪上加霜,地方财力弱就意味着争取项目的机遇和条件有限,实施项目难度大也就意味着项目少安排或不安排,发展差距也就随着机会条件的多少,实施能力的强弱因此而明显的拉开,这是否是人为的、政策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值得思考研究。第四,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贯彻实施存在着具体或细化不够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使用等等。有特殊或优惠政策,但实践中没有做到,体现不出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培养,官员领导、专家学者、干部员工是人才,种地养牛、务农经商是人才,任何领域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有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政策需要特殊,实践更需要特殊。教育基础差是现时,人才培养、使用的门槛最需要特殊,若只按现行的升学就业加5分、10分照顾少数民族(几个特少民族更突出)子女永远也进不了门(那这5分、10分的优惠是专为钻空子改族别的汉族老大哥设置的了)。这种恶性循环,若在类似南美乡这些地方得不到遏制,各民族共同小康,共同富裕就是空话。像南美乡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如果新的劳动者一代又一代都处在文盲状态中,要脱贫发展实在是希望渺茫。

南美地处山区,山宽地阔,适宜种养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茶叶、核桃基地,标准高,管护力,已颇具规模,若市场情况好,再过5至xx年,两产业将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如前所述,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基础等都有一个良好的现时基础。当前和今后着重是研究好现有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政策措施方面提以下建议:

(一)抓教育,切实把人口素质提高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措施长抓不懈。一抓基础教育。控制和杜绝新文盲产生,国家实行全免费选送部分拉祜子女进入上一层学校接受教育,力争初高中毕业生在乡村人口中占相当的比重,逐步使他们成为劳动生产活动中的主力军,农村家庭中的当家人,如此,山乡观念的转变,走出封闭才有平台和希望;二抓职业技能培训。中专技校、大专院校破格招收特少小民族学生,必要时办特殊民族班,通过特殊措施培养,让拉祜族后代回到本地、本乡或他乡就业、打工,在不同岗位上影响和带动本民族,通过外出读书,劳务打工等方式,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封闭意识得到逐步改变;三抓优先录用。在公务员招收、提职提干过程中,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和素质,应尽量放低门槛,制订特殊准入制度。现象上看只是解决照顾了一个或一批人,更深的意义在于关爱了这一个民族,让这一措施促动和影响该民族增强求学上进的思想和意识,树立发展的欲望和信心。

(二)继续加大对南美乡的扶贫投入。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提升。在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抓好市场链节。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把农民带入市场,把产品变为商品,让农民获得最优的收入。

(三)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和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拉祜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开发民俗旅游。充分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茶叶、核桃、竹子等产业的沿途布局景观,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依托南美乡离临沧城近(48公里),可直达双江勐库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度假休闲项目,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注重当地农特优产品的生产、销售推介,注重拉祜传统手工艺品的挖掘开发,让大山蕴藏的各类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十九

河北省扶贫办:

七祖院村位于灵寿县陈庄镇,全村103户,421人。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务农收入,村民人均收入3000余元,在全镇属较贫困村落。

我村南沟有一条土路,由于受阴雨影响,雨水冲刷道路,受损严重,路基倒塌,路面坑洼不平,道路泥泞不堪,原本4米宽的路面仅剩2.5米宽。而我村的360亩农田与150亩优质果园均位于该路上方,该路段的冲毁,使拖拉机、三马车等农用车不能行驶,村民出行也很不方便,农作物及果子运送不及时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影响到我村的农业生产和优质果园管理,村民要求修路的愿望和呼声非常强烈。

为了使村民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生产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经镇、村两级干部现场勘察,认为该路段的修缮确实已迫在眉睫,应采取路边砌石墙、路基硬化、路面铺水泥沙石子等方法进行修缮,具体修缮长度为1000米,宽3.5米。修缮投资需投入资金约50万元。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经多方筹措,资金缺口仍较大,难以实现村民意愿。为加快经济发展,节省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使该项惠民举措得以顺利实施,特恳请河北省扶贫办给予资金资助30万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人民群众爱戴,我村将全权出劳力,将修路资金降到最低,并严把质量,确保这项惠民举措落到实处,落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全村广大人民群众感谢省扶贫办的大力帮扶!

特此申请。

附:七祖院村南沟水泥路工程预算明细。

河北省灵xxxxx村党支部。

河北省灵xxxxx村委会。

20xx年x月x日。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二十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扶贫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扶贫资金的监管,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xx文件的精神和工作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20xx年扶贫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扶贫资金xx万元。其中:xx续建村道xx公里,补助资金xx万元,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补助资金xx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该项目于20xx年开展实施,20xx年4月完成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并向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出具了申请项目竣工验收的相关资料,该项目任务下达xx公里/xx万元,实际完成xx公里,扶贫资金安全到位,资金使用准确无误我镇派出专人监管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保障有力,为茶叶栽种争取了时间。2、茶叶产业扶贫项目xx叶园生产便道工程用款xx万元。该便道工程长xx公里,修建金额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扶贫补助金额xx万元),该工程已全面竣工。3、茶叶产业扶贫项目xx村茶叶园生产便道工程用款xx万元。该便道工程长xx公里,修建金额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扶贫补助金额xx万元),该工程已全面竣工。为我镇茶农运输、销售茶叶提供了方便,为茶农脱贫致富带去了有力的保障。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

象,目前镇财政对扶贫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并高度重视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问题,搞好项目资金的专项检查,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验收、跟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项目上。逐步实现项目资金的安排与监督职能分离、责任明确和相互制约的新机制,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监督、考评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篇二十一

今年以来,xx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准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展开工作,促动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展开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10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相关乡镇和项目上,对xx年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实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抚州市扶贫办、财政局赴xx检查组对崇仁xx至xx年年度扶贫专项资金实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即时实行了认真整改。xx年、xx年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xx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整村推动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动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

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xx年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动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扎实做好重点村整村推动建设。

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增大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科技培训等方方面面着力,抓好重点村整村推动建设。认真组织好20xx年重点村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动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已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动“民生工程”。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1、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训新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以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动增收。

2、“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乡村。在市扶贫办及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xx镇、xx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准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点,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xx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即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xx乡救灾粮食6万元、xx桥乡xx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xx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六家桥乡结对帮扶。

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展开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展开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展开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展开“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凯迪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恰谈,凯迪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我们已完成民生电气、宝深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招商引资工作任务800万元。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持续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为贫困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水平;增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升办事效率。

(一)、上级扶贫项目和资金申批到位较慢。

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二)、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今年我县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水平较低。存有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三)、村集体经济差,项目资金缺口大。

我县重点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当前这些村在实施规划中存有办事越多,欠款越多的现象。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与重点村建设的需要存有较大的差别。

总之,我们将吸取往年工作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843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