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总结自己的沟通方式来改进和提升。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写作高手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和指引。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一
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知识点就是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各种生物的视频,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复习环节设计问题: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提醒同学们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三三”制放在自己的心中,讲,练,评相结合,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需求点,困难点。真正实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习习惯)同重,教,学,管三法同步,优化设计过程,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新。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二
《生物的特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册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猎豹捕获食物。
(3)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4)人在体育比赛后大量出汗。
(5)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
(6)狮子追捕斑马。
(7)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8)蘑菇的生长。
(9)花的开放。
(10)种子的萌发。
(11)破壳而出的小鸡。
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法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画面——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的图案:蓝色是浩瀚的大海,绿色是广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教师讲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生物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要想认识生物,就必须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式交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所关注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意见不一致时,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辩论。这时可以让各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说明生物的特征,以此来阐明他们的观点,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例如,讲到生物能呼吸时,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小组的学生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时,感觉会憋闷,说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组的学生回答动物也能呼吸。在说明植物也能呼吸时,各小组意见可能有分歧:有的说植物能呼吸,有的说植物不能呼吸,他们非常热烈地辩论起来。最后,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居室中如果养花过多,晚上门窗关严,时间长了后,就会感到憋闷。最后达成共识:生物能呼吸。讲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学生的辩论也很激烈。生物的其他特征,也是通过此方法一个一个总结出来的。在辩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对于上述参加辩论问题的学生,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因为激励性评价和面向全体学生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关于生物和生物的特征,这一内容要给予学生25分时间来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总结出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这一内容。
(四)知识拓展,升华与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各小组又开始讨论并踊跃发言,如生物还能运动,生物还有一定寿命,生物还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教师最后总结: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征,现在专家们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一致,所以没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长大以后能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再提问: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备生物的这些特征呢,请几个学生上前来表演人具备的特征。
(五)感悟与收获。
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悟与收获呢?学生答: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可引导说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巩固与练习。
1、播放多媒体: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播放多媒体:指出资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征。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束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1、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1、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很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
学校的课程资源:计算机、显微镜及显微镜视频设备、血球计数器等。
媒体资源:收集长海县近20年关于海产品养殖(主要是虾夷扇贝)的标志性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筛选后呈现到课堂上。
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家长从事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工作的学生回家过问这些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其他同学向家长问及对上述行业的了解及看法。
学生资源:事先安排指导一名(组)学生操作“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教法:实验法、探究性教学法。
3、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提供我收集的课程资源,通过问题驱动、探究性实验反思、新闻素材分析、“政府治理方案”评价等方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本课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模型说起,引出上一课时学习的“种群数量特征概念模型”。首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推测出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解释这些数量变化也要应用模型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与本课有两个衔接,一个是研究方法上的衔接,另一个是知识上的衔接。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这个环节中,我应用了书中问题探讨的资料,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数学模型,包括用2种数学方法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表达:一种是归纳计算公式,另一种是用描点法绘制曲线,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2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型示范,学生能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学会如何透过纷繁的表象,用数学知识提取事物的本质,为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3、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
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是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课前我指导课代表操作实验,在课堂上,我安排他示范了在显微镜下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过程(插入教学视频1),然后展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预期(他预期的是呈指数增长)、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为什么找学生操作然后介绍这个过程呢?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自控制的真实的`种群;其次,其实我们建立“j”型、“s”型增长曲线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身边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反思过程。这个反思的过程我可以概括一下:“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建立了细菌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让一个学生做实验,他运用上述知识做出预期,但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他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呢?是我们的公式错了?还是我们同学的计数有问题?让我们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原因,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插入教学视频2)。
结合这个实验,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这样的一些处理就使得这个探究实验涵盖的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酵母菌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而是一个充满了多种预期的实验,是一个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模型的实验。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理解了数学模型与生物学规律的联系,提升了分析总结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虾夷扇贝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长海县三分之二人口收入的大产业,也正是它让长海县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可是近两年,它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我开发了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提供了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的标志性新闻报道,供学生讨论:
3、《长海养殖扇贝发生病害,死亡率达70%》(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20xx-11-5)虾夷扇贝是长海县最大宗海洋养殖品种,关系到全县2/3人口的收入,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浮筏养殖累计投资达20多亿元。但近三年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更是高达70%。有关部门调查后说,除了养殖密度过大,寄生菌类的大量繁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20多年多代近亲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5个参考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它与我们这堂课讲的“j”型、“s”型曲线有什么关联?
(2)k值大约出现在在哪些年份?
(4)如果这段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过的话,你会把扇贝的养殖量大约定为多少?
(5)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现在这些历程已经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现状呢?
在这里我抓住时机,提供了“长海县政府海域治理方案”供学生评价:
1、引进新品种;
2、解决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压缩浮筏扩大底播,压缩近海开发深海;
3、出台现代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增加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规模,力求改善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推动养殖生产良性发展。
(插入教学视频3)。
我个人认为局长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趋炎附势地去讲。如果我们把海域都封锁了,那么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我们的社会还会稳定吗?环境保护的本身,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生物学?我们期待着生物学的发展能够协调这些矛盾。
课堂上我们思考的一些关于长海县养殖的问题,甚至也是许多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模型的知识,但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方面的,它包含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了观点,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包括对局长的回应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这堂课带给学生的思考不仅是课堂之上的,它会延伸到生活之中,这些思考对于海岛居民来讲,意义深远。夕阳下的长海县,虽然美丽,却多了几分悲怆的味道,看到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我们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许有一天,某一个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成为这里的决策者,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视长海县的出路,不会再出现今天养殖业这样糟糕的现状;或许有一天,某一些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与他的祖辈一样成为一个渔民、养殖户,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时度势,不会让“血本无归”的惨剧再次上演。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可控制的时间里努力渗透。学生中,将来真正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会很多,这不代表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生物教学工作没有意义,而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恰当地将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传递到学生的生命中,并指导他们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生物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我结合“种群数量下降”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寓教。现今的自然界,许多野生生物种群的数量都在下降,为什么呢?我提供了世界人口近20xx年的种群增长曲线,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现今社会的主题是呼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生物老师,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应该仅仅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更应该昭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物圈中享受最大的幸福。
6、小结。
课程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也在实验的背景中结束,这里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思路。同时,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多种预期过程,相当于对本课进行小结。
课堂上选取的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同时,这也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可以在一起碰撞,这种碰撞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和视野。就像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思想的多棱镜经过多次折射后,就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新课标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内容标准中,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这堂课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发”与“收”,才能得以享受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最后,在对本课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20xx山东高考27题”、“20xx江苏高考11题”等高考题意义之深远。
谢谢大家!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1、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1、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很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
学校的课程资源:计算机、显微镜及显微镜视频设备、血球计数器等。
媒体资源:收集长海县近20年关于海产品养殖(主要是虾夷扇贝)的'标志性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筛选后呈现到课堂上。
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家长从事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工作的学生回家过问这些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其他同学向家长问及对上述行业的了解及看法。
学生资源:事先安排指导一名(组)学生操作“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教法:实验法、探究性教学法。
3、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提供我收集的课程资源,通过问题驱动、探究性实验反思、新闻素材分析、“政府治理方案”评价等方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本课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模型说起,引出上一课时学习的“种群数量特征概念模型”。首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推测出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解释这些数量变化也要应用模型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与本课有两个衔接,一个是研究方法上的衔接,另一个是知识上的衔接。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这个环节中,我应用了书中问题探讨的资料,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数学模型,包括用2种数学方法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表达:一种是归纳计算公式,另一种是用描点法绘制曲线,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2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型示范,学生能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学会如何透过纷繁的表象,用数学知识提取事物的本质,为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3、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
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是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课前我指导课代表操作实验,在课堂上,我安排他示范了在显微镜下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过程(插入教学视频1),然后展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预期(他预期的是呈指数增长)、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为什么找学生操作然后介绍这个过程呢?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自控制的真实的种群;其次,其实我们建立“j”型、“s”型增长曲线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身边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反思过程。这个反思的过程我可以概括一下:“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建立了细菌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让一个学生做实验,他运用上述知识做出预期,但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他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呢?是我们的公式错了?还是我们同学的计数有问题?让我们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原因,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插入教学视频2)。
结合这个实验,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你怎么理解这个k值?
自然界其他的种群增长也会出现k值吗?为什么出现k值?
怎样才能实现j型增长的预期呢?
这样的一些处理就使得这个探究实验涵盖的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酵母菌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而是一个充满了多种预期的实验,是一个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模型的实验。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理解了数学模型与生物学规律的联系,提升了分析总结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虾夷扇贝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长海县三分之二人口收入的大产业,也正是它让长海县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可是近两年,它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我开发了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提供了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的标志性新闻报道,供学生讨论:
3、《长海养殖扇贝发生病害,死亡率达70%》(来源:中国水产20xx-11-5)虾夷扇贝是长海县最大宗海洋养殖品种,关系到全县2/3人口的收入,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浮筏养殖累计投资达20多亿元。但近三年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更是高达70%。有关部门调查后说,除了养殖密度过大,寄生菌类的大量繁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20多年多代近亲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5个参考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它与我们这堂课讲的“j”型、“s”型曲线有什么关联?
(2)k值大约出现在在哪些年份?
(4)如果这段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过的话,你会把扇贝的养殖量大约定为多少?
(5)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现在这些历程已经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现状呢?
在这里我抓住时机,提供了“长海县政府海域治理方案”供学生评价:
1、引进新品种;
2、解决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压缩浮筏扩大底播,压缩近海开发深海;
3、出台现代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增加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规模,力求改善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推动养殖生产良性发展。
(插入教学视频3)。
我个人认为局长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趋炎附势地去讲。如果我们把海域都封锁了,那么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我们的社会还会稳定吗?环境保护的本身,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生物学?我们期待着生物学的发展能够协调这些矛盾。
课堂上我们思考的一些关于长海县养殖的问题,甚至也是许多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模型的知识,但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方面的,它包含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了观点,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包括对局长的回应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这堂课带给学生的思考不仅是课堂之上的,它会延伸到生活之中,这些思考对于海岛居民来讲,意义深远。夕阳下的长海县,虽然美丽,却多了几分悲怆的味道,看到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我们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许有一天,某一个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成为这里的决策者,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视长海县的出路,不会再出现今天养殖业这样糟糕的现状;或许有一天,某一些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与他的祖辈一样成为一个渔民、养殖户,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时度势,不会让“血本无归”的惨剧再次上演。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可控制的时间里努力渗透。学生中,将来真正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会很多,这不代表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生物教学工作没有意义,而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恰当地将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传递到学生的生命中,并指导他们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生物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我结合“种群数量下降”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寓教。现今的自然界,许多野生生物种群的数量都在下降,为什么呢?我提供了世界人口近20xx年的种群增长曲线,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现今社会的主题是呼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生物老师,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应该仅仅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更应该昭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物圈中享受最大的幸福。
6、小结。
课程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也在实验的背景中结束,这里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思路。同时,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多种预期过程,相当于对本课进行小结。
五、效果预测。
课堂上选取的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同时,这也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可以在一起碰撞,这种碰撞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和视野。就像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思想的多棱镜经过多次折射后,就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六、课后反思。
新课标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内容标准中,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这堂课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发”与“收”,才能得以享受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最后,在对本课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20xx山东高考27题”、“20xx江苏高考11题”等高考题意义之深远。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一、数学建模的方法: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观察对象1、增长:
合理假设“j”型:n=2nnt=n0t理想条件。
数学表达“s”型:k值(环境容纳量)有限条件。
检验修正2、稳定。
3、波动。
4、下降。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五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种群的特征目标确定如下:
课不足之处:板书的注意了休息,但不够美;,从时间上看,如果讲述过程更快一点,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结就更完整了。
从本次活动来看,我还是有收获的,本节内容在高考中考试频率比较低,也不太好讲出亮点,按以往的教学,可能一节课会将种群的其他特征都讲了,本次经过反复琢磨,讲述的方法有提高,比原来有新意,所以只要做有心人什么内容都能讲出色彩。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六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3、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提高我们自身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务一:自主探究完成学案。
1、要求:阅读教材划出自认为重点的句子。
2、在我们的校园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借助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
任务二:合作交流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
要求:指出那些是生物并说明存活的理由。
(一)水面上有一只母鸭领着一群小鸭。水中有游鱼、水草、小虾,草地上还有野兔、蛇,腐烂的老鼠上面有苍蝇等昆虫飞舞。另外,草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蘑菇、含羞草和花朵。
(二)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三)你能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了吗?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生物的录像,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八
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几个特征掌握较好,对宏观生物学--生态学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如下几个地方感觉还好,个人认为值得保留。
1.对相关内容的导入较好,如通过熊猫数量和老鼠数量的增长情况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导入,通过中山市今年来人口的增长对迁入率和迁移率的导入,较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2.讲练结合。如讲完种群的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之后,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思考在这三种情况下,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以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最后在总结的时候,所给题目难度可以有一定的提升。
2.种群的性别比例之一--性别比例,所占时间偏长,可以稍作删减。因为这部分内容虽然有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对前后所讲内容起一个缓冲和调节的作用,但毕竟较简单,理解难度不大,而且也不是重点,所以可以稍作删减。
3.最后总结后的练习,可以给学生更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
4、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在学生讲解时帮助补充,但以不打断学生思路为标准。
5、知识点还应落实到课本上、笔记上、练习上,应提醒学生做笔记,并且补充相关的习题。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九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种群的特征,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埋下伏笔。教材着重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以及种群的其它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还涉及了探究活动、模拟实验,我将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种群的特征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特别是样方法的细节。标志重捕法则要会进行相关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模拟调查种群密度,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比如害虫的数量控制、牲畜的养殖量的确定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即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2、模拟调查,亲身体验:通过教材中蒲公英的密度调查问题,初步让学生形成种群调查的两大方法,逐个计数和估算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用估算法来统计、如何减少误差、如何处理边线上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估算法的步骤、细节。
3、归纳小结:对于种群密度各种调查方法的适用对象,注意要点逐一讲解、板书。
四、反思。
课不足之处:板书的注意了休息,但不够美;,从时间上看,如果讲述过程更快一点,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结就更完整了。
从本次活动来看,我还是有收获的,本节内容在高考中考试频率比较低,也不太好讲出亮点,按以往的教学,可能一节课会将种群的其他特征都讲了,本次经过反复琢磨,讲述的方法有提高,比原来有新意,所以只要做有心人什么内容都能讲出色彩。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十
第一次听王老师讲课,讲授二年级的《图形与拼组》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感受到王老师的课堂语言语速适中,语调有力,适合低年级孩子的授课。
在这堂课中,也感受到了二一班孩子的活泼,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活力都可以带动老师上课的激情了,希望我们的孩子一直保持这份激情,喜欢数学的热情。
在这堂课中,王老师是让孩子观察情境图,制作鸟巢,开始导入,引发孩子的积极性,引入教学,要想制作鸟巢,需要知道这个鸟巢的各个面的特征,从而开始平面图形的研究。采取自我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的研究,从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基本上知识目标达成度很高,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得以掌握。
但是,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地方我个人觉得可以做一下改动,会更好:
首先,低年级的教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思想很重要,这样的话对于平面图形的研究,孩子应该在学完之后懂得研究图形,是从边和角的角度来研究,也是先从边和角的角度来定义的,这个思想必须要孩子明确。
其次,课堂练习的题目,有一个是需要孩子来进行选择小棒,组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课件做一下改动,孩子选完之后,可以立即出示图形,更为直观,孩子也宜接受。
最后,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不仅仅是数学,所有的科目的授课,知识目标达成不成问题,孩子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等等一系列常规的养成,更为重要。
今天上午在2、3班听了王老师的第二次课,感觉这节课比起上节课有了以下几个亮点:
1、课前准备准备的更充分了,孩子的学具考虑的比较全面,材料准备齐全。
2、探究知识的过程更严密了,利用了猜想——验证——得结论的过程,孩子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课堂不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的过程。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大胆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探究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交流,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3、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的数学史的东西,扩充了孩子的思路和思维。介绍周髀算法中的“圆处于方,方处于矩”,还有这个西方数学史中的“上帝是按照数学的思维来进行创造世界的”,让孩子更多更好的了解数学史。
4、最后一个环节搜集了更多的图形,无论是生活中的图形还有数学世界里的图形,对孩子视野的扩充,以及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很有帮助。
5、注重及时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
在研究边和角的特征时,学生用了“量一量”“折一折”多种方法,探索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种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及时地总结出来,在以后研究图形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加以延伸、拓展,并且能够自主的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听课之后,想想讲课的过程,也有几个建议:
1、让孩子自主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探究长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的过程,是很好的,但是在这个环节之后,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充分利用探究的过程学到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所以我觉得在小组探究之前,先说明白小组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效果会更好。
2、在探究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同学们的说法,这样方方正正的图形就是正方形,但是呢,一转折,在来探究是否也符合长方形的特点,最后引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说法,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收集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名称。
2、练习剪贴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的广告单、宣传画、图片等(由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
2、纸盘、安全剪刀、浆糊(幼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
――问一问幼儿:“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你们最喜欢吃什么呢?”
――教师展示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的图片,告诉幼儿这些食品的名称,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请幼儿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并讲讲自己喜欢这种食品的原因。
2、剪剪贴贴:我喜欢的食物聚会了。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喜欢吃的食物都要到盘子里来聚会了。
――发给幼儿每人一个纸盘,请幼儿剪下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的图案,贴在纸盘上面。
3、和幼儿一起将制作的“餐盘”贴在或悬挂在墙上,并命名为“我们喜欢吃的食物”(名字可以由幼儿讨论决定)。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集合思想,掌握集合思想可使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我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百数表的勾画,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找出特征,最后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并将这一过程在整堂课中多次应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单双数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兴趣而且困难较少。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的自豪感。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成长、个性特点都对教学效果有很深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堂优质课。我发现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讨论兴趣浓,但不善于合作;求知欲望强,但目的性较差。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材料来作为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精准合作。
根据学生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解目标、合作探讨、制定方案、分析判断、验证思考、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课标》在此领域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课标要求,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探究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四、教学活动:
依据课标要求,针对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经验,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如果随机给你一个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2、5的倍数呢?有,如果这节课认真听,你肯定能掌握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在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第一步、圈找倍数先让学生在百数表内圈找出2的倍数。
第二步、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归纳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第三步、举例验证老师提问: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能用于所有的自然数,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各不相同。教师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测,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举例验证。怎么验证呢,举例末尾是0、2、4、6、8的数,也找一些末尾不是0、2、4、6、8的数,计算它们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2的倍数。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
第四步、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同时,教师给定研究范围: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
第五步、通过学生总结出的2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总结出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提高了自我反思意识。
教学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2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来找5的倍数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对比观察,让学生观察百数表,找出2、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学生观察可以得出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认知提高。
课后练习第1题、2题。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三个小环节,总结跟反思这节课,为下面的内容打下伏笔。
自然数偶数奇数。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篇十三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引出小诗:
“……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得到,谁也说不清。”——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体配乐)。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导入二:,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1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2补充(媒体示):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
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0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