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论文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6:16:22
农村水利论文大全(13篇)
时间:2023-12-05 06:16:22     小编:HT书生

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自我反省和观察力,能够深入总结出关键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农村水利论文篇一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是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比较复杂的行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陆生生态保护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建设环境监理重点工作。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目标与原则,陆生植被与植物保护环境监理要点,陆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是为适应人类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而修建的工程,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等环境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比较复杂的行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陆生生态保护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监理重点工作。

1、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目标与原则。

陆生生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分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陆生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等。工程项目施工期陆生生态环境监理目标是,全面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结构和生态过程,重点保护工程建设所涉及或影响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与其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影响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滩地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区域和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保护、补偿、改善、提高。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预防、恢复、减缓、补偿过程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一般性常规措施与特殊性重点措施相结合,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可持续维持。

2、陆生植被与植物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植被与植物对维系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濒危物种是指生活在特殊生境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或人类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生境消失而形成的濒危物种。

2.1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保护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措施。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地方特有植物,名树木,都要实施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无法实行就地保护时,应进行异地移植。在植物迁地保护时,要根据工程区受保护植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植物生长现状、地点以及受工程影响的面积、数量等,制定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移植成活和可以长久地生存、生长。根据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水库蓄水前要进行清库,以保证库区水质。同时,在清库过程中关注对珍稀野生植物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不易迁移栽培的,可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主要有避绕、围栏保护、挂牌保护等措施。建立专门的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这类具有特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是残存的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加强对残存的'珍稀和特有植物的保护,也是一种补偿措施。对因特殊的工程建设需要而必须进行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必须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规定》等有关法规执行。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保护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划定管理范围,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制定本工程陆生植物管理实施细则。严格工程施工环保监理和移民安置区环保管理,如严禁砍伐、损坏植被和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等。

2.2森林、草原植被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植被。根据森林、草原主要种类、群落、覆盖率现状,明确影响因素、面积、数量和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工程区现有的森林、草原植被保护。任何工程建设都要侵占和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态功能的的损失,因而需要改善其余植被的质量以补偿这类损失。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幼林抚育规划及草原保护规划,合理调整评价区的植被结构,提高植被盖度和改生态功能。库区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坡度在25°以上的地段要种草、植树,实现全覆盖。坝址附近的山坡要作为重点,恢复和重建植被,不仅实现高覆盖盖率,而且要注意景观美化,四季有花有绿。在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巡山和设卡方式进行森林管护。严格管理管护禁伐区内的森林、灌木林和限伐区的森林、部分灌木林和商品林区的部分林地和禁牧区草原。根据森林草原资源的分布、林草布分结构、生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管护片、责任区(或地块),使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对可能恢复为耕地的施工迹地,必须恢复为耕地,大力造耕地以发展种植业,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覆土,还林还草。

2.3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在工程建设施工期,进行生态影响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监测,环境监理区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移民安置区等及施工有关的区域和涉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地区。施工期主要监测水环境河流水质变化及噪声和空气污染影响。监测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变化,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变化,敏感环境区情况和重要敏感保护对象的生存发展状态,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

3、陆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特有陆生野生动物,都是环境监理重点保护对象。

3.1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施工期间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就地保护,是根据拟保护动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重要性,按分布现状分析确定保护动物与工程相距位置及影响程度,按其生态习性,尤其是繁殖的习行环境要求和食物来源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无法实施就地保护而受影响野生动物又具有异地生存能力的,可采取迁地保护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还要在试点或科学试验基础上确定。应选择在动物迁徙时期进行个体捕获、运输、栖息地安置,在新的栖息地要配备饮用水供给,修建防护栏,进行食物供给、疾病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建立“生物通道”,陆生动物采用就地保护措施确定其保护范围,建造专门通道、护栏、警示牌等工程。野生动物种群普遍衰退和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生境“岛屿化”。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打破阻隔,使野生动物“岛屿”式生境相互联系起来,建立“生物通道”。

3.2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区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施工期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库汉进行有效的管护,严禁捕杀水生经济动物。严禁任何人对鸟类进行猎捕。严禁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捕杀两栖和爬行类动物。

3.3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水库蓄水期,库区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疫源疾病的传播者(部分鼠形兽),将向非淹投区转移,在库周其密度将有所增加。此时,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又要重视对非淹没区的人、畜和工程施工人员的自然疫源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

3.4减少施工爆破对动物的惊扰要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优化。在鸟类繁殖期,尤其须防止爆破惊扰,对爆破施工应规定避开动物繁殖期。

参考文献。

[1]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100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王伯铎,刘旗龙.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规范[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邓彦,葛鸿,康海涛.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要点[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5]魏克霞.公路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恢复与优化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6):258.

农村水利论文篇二

1、1做好水利水电地基施工设计以及技术的交底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施工是比较复杂且系统的建筑工作,所以在对地基的进行实地的施工前,一定要做到对整个地基设计的施工方案按照要求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做到明确工程设计人员最根本的意图,并做到及时的来掌握和分析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多存在的不合理方面,一定要加强和设计一方的互相沟通以及交流了解,同时还要做到深入地基施工的现场进行考察,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地基施工方案切实的进行复核审查,来确保施工设计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在地基正式施工之前做到及时的发现及准确解决,做到对水利水电地基施工自身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工艺的流程和施工的技术类型和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交底工作做好,保证对整个工程的地基施工详细过程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做到为整个地基的质量提升做出保证。

1、2保证地基施工的组织设计以及教育工作。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合理的设计是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高效和有序进行最为基本的保证,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地基进行整体施工之前,需要相关的施工企业务必做好切实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组建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工程师建设队伍。例如像工程中涉及到的排水固结法和旋喷法以及振动冲法和灌浆法以及硅化加固法,应当具备相当物理和化学学科知识相关的软土地基的相关施工技术,这就需要对于相关的技术非常熟练的工程师来进行掌控,对于水利水电地基基础建设的影响因素有地域和气温及气压等诸多因素变化而影响深远,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使刘玉新黑龙江省水利第一工程处齐齐哈尔富裕161200用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来进行参加施工建设。施工中依照已经确定采取的具体施工方案来进行对整个施工现场来进行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平面布置图进行详细准确的绘制,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定工程进度的控制目标以及施工计划,并且进行配备工程相应的执行进度的控制措施,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施工的人员以及材料和施工机械的具体使用计划,同时进行设立相关有效地的施工应急方案,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措施。

如今我国的水利水电的地基施工技术正在发生不断的进步和本质上的进步,这就要求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地基的建设自身对于质量的控制,需要满足时代快速发展的建设步伐,对于在水电水利施工设备具体的运用以及施工技术人才的更新方面一定要做到严格的把关监督,对于水利水电整体地基的基础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完备相关的质量监控办法。现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具体地基施工的技术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所以进行科学的制定相对比较完整的地基建设工程的控制法律法则,对于各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建设自身的质量管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地基建设的管理包括对工程现场监管员科学的搭配,并对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且对程序的控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关键的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准确性的设置以及工序质量的检查以及估测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的预案,都要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进和完善,进行组建比较完备的一系列质控程序。水利水电的地基建设中预应力锚固是利用预应力自身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比较新型的锚固技术,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可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大小以及设计方向和锚固的深度等诸多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力,对基岩的受力条件进行优化,更好的发挥锚固的效果。施工导流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维持其稳定性与牢固性,可以采用处理法,其中的材料可以采用土工合成体,这一材料呈现出很强的抗拉性质,可以将这些筋头放在地基土层内部,确保它们能够与土体颗粒之间产生摩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地基,维护其强度,确保地基的牢固度与稳定性。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组织配合工作,对施工环境、施工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考虑,做好施工协调工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与质量都要进行保证,对工程造价进行降低,满足施工要求。

2、总结。

地基自身的质量好坏是一个水利水电工程自身质量控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保障,因此一定要对水利水电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这样就可以探究出更多的和更加科学的对水利水电的地基施工技术办法,因此进行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施工策略,进行完善对于比较低劣的地基进行处理的办法,对地基工程进行长远的发展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实际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做到保证期能够可以顺利的进行,就需要对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的效益进行全面的发挥,进而保证整个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全面的管理,并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效地提高。

农村水利论文篇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历来是治国安班大事。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管理工作中,我们不但要与社会同步,还要有超前意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村水利,在工作中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拿出切实的对策,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3.2建立强有力的农村水利服务队伍。

(1)加强水利管理站的队伍建设:水利管理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管理,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乡镇、村委联合成立水利管理协会:一个样点管区一般都要垮越多个乡镇,多个村委,对水资源的分配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这就造成上游水资源浪费,下游无水可用。成立水利管理协会,成员由乡镇领导、村委干部、用水大户组成,对水资源进行调配,这不但能合理分配水资源,在防洪抗灾时他又是一个联络机制,一个先锋队伍。

4结束语。

合理利用调配水资源、解决农村洪涝灾害、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等问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农村水利工程应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使用阶段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人才的培养,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农村水利论文篇四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其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探究在水利工程中,如何使防渗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是我国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并做以简单论述,促使防渗技术能够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得到有效应用。

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因此大范围建设水利工程,扩大水利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仍然存在不足与弊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的有序建设。因此,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文章是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渗水问题进行的探究,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更加有序科学的进行。

1.1施工因素。

就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来看,其施工规模比较大,导致在当前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时长发生分包的状况。所以,使用分包方法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另外,不一样的施工部门间的专业水平与防渗技术存在诸多差异,由此影响水利工程每个环节间的相互连接。这也是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出现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水利工程,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模板结合不牢固,而促使水利工程产生不紧密的状况,致使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渗水状况。

1.2外部因素。

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外部因素会使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出现渗水现象,并且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状况与施工完毕后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天气较为恶劣的状况下,大范围的降水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发展,假设发生降水无法排出的状况,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面规模扩大,而积水不能进行有效的排除,以此发生渗漏状现象。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也包括地质因素,有的施工区域的地质排水性能比较差,对水利工程整体的排水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以此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水问题。

1.3施工结构。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其结构的好坏与施工质量以及水利工程的主体有直接的联系。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水利工程会受到诸多不变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施工材料与管理发现变动的话,水利工程的结构也会出现变动,结构的变动易引发渗漏现象,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假设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话,水利工程结构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出现细微的变化,也会引发水利工程发生渗漏状况,特别是部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被动延长,使之出现了缝隙老化,由此出现渗漏状况,对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2.1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在诸多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措施之一,能够有效解决渗水问题,使水利工程能够有序、科学的进行。在诸多防渗技术中,灌浆技术是最易掌握的技术,但也存在不足与弊端,具体的表现在:操作程序较为繁琐、施工所需材料种类多样,类型多样。控制性灌浆技术与高压喷射机灌浆技术是灌浆技术的主要类型。(1)控制性灌浆技术具体是指,为调整水泥压力而引进全新的控制体系,也是目前科学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要对灌浆的范围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结构与质量得到有效保障;(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具体是借助高压水泥物理性质,促使水力工程灌浆层的结构更具稳定性。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重点是,水泥承受外界因素的阻碍后,会出现不规则结构体,以此对水利工程展开强有力的保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实施高压喷神灌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出现的渗漏状况,促使水利工程的施工|量得到显著提升。

2.2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防渗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具备形式多样的防渗墙施工技术,防渗施工技术具体可以应用在渗透性较差、耐久性良好的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施工通常是借助挖槽设备对沟槽进行施工,在挖完沟槽后,把防渗材料安置在沟槽中,确保墙体更具挡土、承重、防渗的.能力。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实施防渗墙技术的具体环节是:钻进、固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防渗联合。在钻进过程中,要不间断开挖孔槽的同时,也要对两端槽壁的松散层实施压实工作,保证钻进成槽的施工质量。实施固壁的意义是,能够使沟槽的槽壁更加坚固,具体是借助泥浆固壁的方法对沟槽进行加固作业。另外,在水利工程中实施防渗墙技术时,要对混凝土浇筑与固壁进行严格的监控;在对沟槽实施固壁工作时,要确保泥浆制备与规定的标准相吻合;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对预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使用正确的浇筑方案,保证浇筑的质量,与此同时,要合理选择防渗墙施工的措施,对具体的水利工程进程进行全面的探究,然后再实施与之对应的防渗墙施工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用防渗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施防渗施工技术时,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状况,对其做好全面的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渗技术,促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玮,王鑫.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水利论文篇五

1.1模板工程要求及模板设计。

模板的要求:首先是要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全部完成之后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和位置等方面都能满足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模板应该可以体现出非常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因为模板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其也要具备非常好的耐久性,在模板的拆装施工中一定要考虑到其便捷程度,保证模板可以在施工中重复使用,整体的结构也应该达到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在模板的外观上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其外观应该保证平整光滑,接缝位置的质量也一定要好一些,材料要具备良好的防水和耐潮性,这样才能保证在阴雨天气条件下不会影响到模板的正常使用。在模板的设计方面,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按照施工中相关的要求和施工场地自身的条件来确定模板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来完成设计,最为基本的就是要对配板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绘制出配板的设计图和支撑系统的具体分布图,还要根据当前施工的具体情况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根据计算结果再选择合适的装拆方法。

1.2模板工程材料的分类。

按模板形状分有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平面模板又称为侧面模板,主要用于结构物垂直面。曲面模板用于廊道、隧洞、溢流面和某些形状特殊的部位,如进水口扭曲面、蜗壳、尾水管等。按模板材料分有木模板、竹模板、钢模板、混凝土预制模板、塑料模板、橡胶模板等。按模板受力条件分有承重模板和侧面模板。承重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重量和施工中的垂直荷载;侧面模板主要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侧面模板按其支承受力方式,又分为简支模板、悬臂模板和半悬臂模板。按模板使用特点分有固定式、拆移式、移动式和滑动式。固定式用于形状特殊的部位,不能重复使用。后三种模板都能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在形状一致的部位。但其使用方式有所不同:拆移式模板需要拆散移动;移动式模板的车架装有行走轮,可沿专用轨道使模板整体移动;滑动式模板是以千斤顶或卷扬机为动力,可在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过程中,使模板面紧贴混凝土面滑动。

1.3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之前,要熟练掌握设计图纸的关键点,着重关注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具体的大小尺寸,同时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程序,更好地保证其与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的协调和配合,防止不同工种之间发生干扰现象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1)模板在施工现场应用以后,要对其防伪和大小进行及时的校正,为了更好地保证其准确性,在进行校正时要校正两次,这样才能使模板的大小符合施工的要求。

(2)模板的各个结合点之间应该抱着个结合和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使用振捣器捣固的位置更要严格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振捣的质量,尽量减少裂缝的出现。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模板拆模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模板安装应该更加简便快捷,在加固连接时尽量减少圆钉的使用量。

(3)凡属承重的梁板结构,跨度大于4m以上时,由于地基的沉陷和支撑结构的压缩变形,跨中应预留起拱高度.每米增高3mm,两边逐渐减少,至两端同原设计高程等高。

(4)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止拆模施工时建筑物受到外力强大的冲击,在安装模板时撑柱的`下面应该设置好垫块,支撑物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而是应该将其安装在垫板上面,增大其受力面积,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模板出现沉降的现象。

1.4模板工程拆卸。

在模板拆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对模板进行拆除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还要结合工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拆卸施工,首先应该将所有的螺栓全部松开,然后再用专业的工具将所有的模板全部拆卸,将木楔放入混凝土施工的预留缝当中,经过有效的处理之后保证其可以和混凝土相互分离。其次是在对拱形模板进行拆卸的过程中要将支柱下方的木楔慢慢松下来,这样就可以让拱架缓慢的下降,防止大幅度下落所产生的重力过大现象,同时应该从中间想两端的方向拆卸,如果是跨度较大的模板需要采用对称拆卸的方式。再次是高空拆卸模板时,不得将模板自高处摔下,而应用绳索吊卸,以防砸坏模板或发生事故。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骤然下降而产生表面裂缝,应考虑外界温度的变化而确定拆模时间,并应避免早、晚或夜间拆模。

2结论。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的质量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模板施工的质量高就可以很好的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从而使得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因此为了让施工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展现,在相关的技术方面一定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水利论文篇六

我国农村很多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受到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投资资金有限,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相关施工机械设备比较落后,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较差,施工效率很低,埋下很多质量隐患。同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完成后,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检修,使得水利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恶化,影响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1.2施工设计和组织不合理。

施工设计和组织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当前很多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设计和组织不合理。一方面,水利工程施工之前,由于当时技术、设备和资金的限制,设计单位对水利工程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实地勘探存在问题,设计的施工图纸不符合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条件,对于一些重点和关键工程项目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相关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影响了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到外界的影响因素,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标准较低,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特别是遇到暴风雨天气时,水利工程经常出现渗漏问题。再加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时,采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强度和刚度不达标,这些都给水利工程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农村水利论文篇七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我国综合国力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重视农业问题。农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收入想要得到提高,必须做好农田的排涝和灌溉措施,所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在农业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落实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出发,针对目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水利论文篇八

县水利局领导:

我村地处***乡东端,现有耕地面积1850亩,其中水田面积1300亩。历年来,农田灌溉用水就是大问题,除去***水库和富裕化水库能解决500亩之外,其余都是靠天吃饭。为了解决灌溉难题,我村拟对面积近50亩的钧塘进行清淤维护,以充分利用这一地下水资源,该工程如能完成可解决我村800亩水田常年用水,顺带解决芦家田村200亩。

工程预计需浇注高2米、宽0.3米、长1公里混凝土墙对原有堤坝加固,清理1.5米深的於泥及修一条围绕钧塘长1.5公里的排水沟解决钧塘往后淤塞问题,工程造价共计25万元,其中我村自筹资金2.5万元,尚有近23万元的资金缺口,特恳请贵局解决建设资金为盼!。

申请人:

20**年**月**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5.参考文献目录(注明文献出处)。

十二,承担单位领导审查意见(对经费预算是否合理,有无其他经费来源,能否保证研究计划实施所需的人力,工作时间等基本条件提出具体意见)。

单位领导(签字)。

单位公章年月日。

十三,申报单位审查意见。

单位领导(签字)。

单位公章。

十四,专家评审意见(承担单位和申报单位不填此项)。

专家(签字)。

十五,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领导(签字)公章。

更多。

农村水利论文篇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遇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十一五”时期水利工作,深入分析当前水利面临形势,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任务。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同志百忙之中亲自出席会议。刚才,江苏省委、副省长黄莉新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水利工作成效和水利改革发展的经验及做法,描绘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宏伟蓝图和现代水利的美好前景,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锡文同志全面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解读了即将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战略部署、全力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十一五”水利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抗灾减灾成效最大、发展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第一,新时期治水思路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水利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进一步确立七大流域水利发展定位和区域水利发展布局,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作为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使水利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民生水利的理念在全国水利系统深入人心,民生水利快速发展成为“十一五”时期的鲜明特点。

第二,防汛抗旱减灾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时期,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并发重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各级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大军民携手并肩、顽强拼搏,战胜了淮河、太湖、长江、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成功抗御了20xx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20xx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干旱、20xx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碧利斯”、“莫拉克”等超强台风的袭击,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特别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夺取了汶川水利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灾区95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及时得到解决,2400多座震损水库、800多座震损水电站无一垮坝,1000多公里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妥善化解了唐家山等105处堰塞湖风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及时抢修、恢复玉树震损水利水电工程,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安全、科学、迅速的原则,采取挖爆冲等措施,连续奋战20多天,圆满完成舟曲堰塞湖应急处置及白龙江淤堵河道清淤疏通任务。

第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来,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新增水库库容381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启动实施新一轮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成效显著,长江下游河势控制、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稳步推进,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顺利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利项目全面启动。一大批重点水利枢纽建成并投入运行,三峡工程成功实现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嫩江尼尔基、广西百色、湖南皂市、黄河西霞院、四川紫坪铺等工程建成发挥效益。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稳步推进,中线京石段实现向北京应急供水,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正式通水,西藏旁多、甘肃引洮、贵州黔中、吉林哈达山、四川亭子口等工程进展顺利。开展了1000余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和10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

第四,农村水利事业加快发展。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大幅增加,累计解决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目标。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500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对全国434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80处灌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同时对216处中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全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启动实施。开展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恢复性增长。新增水电装机8100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装机万千瓦。建成400多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第五,水资源节约保护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江河流域水量分配逐步开展,省级行政区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完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工作不断强化,水权转换深入实践,开展了100个国家级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大,流域和省级地表水水功能区划全面完成,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得到国务院批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断加强,有效应对了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暴发等引发的供水危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更加完善,连续不断流。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水量调度不断加强,枯水期下游供水和航运安全得到保障。适时开展河北山西向北京调水、引黄济津济冀济淀、引江济太、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等工作,确保了北京、天津等重点城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供水安全。

第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逐步深入。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西南石漠化、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南方崩岗治理启动实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万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万多条,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3.68亿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扎实开展,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丰硕成果。重点流域生态治理深入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效显著。

第七,水利改革迈出新的步伐。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中央和地方公共财政水利投入大幅度增长,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水利投融资机制。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两项经费”得到落实。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全国72%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和城市生活水价改革稳步推进。区域协作机制加快建立,水利援藏、援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水利定点扶贫规划顺利完成。

第八,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水利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出台抗旱条例等5件涉水行政法规、10件部门规章及一批地方性法规,《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已进入全国人大会审议阶段。水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完成“四无水电站”清查整改,妥善调处一批重大省际水事纠纷。“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水利规划取得重要成果,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七大流域防洪规划等24项重要水利规划,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面通过技术审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展开。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与河湖管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没有发生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第九,水利科技与国际合作成果丰硕。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引进、推广和转化先进适用技术800余项,水利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部分学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水文站网体系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藻类监测和城市水文工作取得新进展。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防汛抗旱指挥、水土保持、电子政务等信息系统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与60多个国家开展双边水利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世界水论坛等重大水事活动,水利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小水电“点亮非洲”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第十,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5151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选拔培养项目和新技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水利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惩防体系建设逐步深入,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加强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稽察和审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水利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明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一批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水利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水文化建设富有生机。离退休干部工作全面加强。工青妇、学会、协会等团体作用进一步发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得到广泛弘扬,涌现出一大批水利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

五年来,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得到了艰苦磨炼,积累了宝贵经验,获得了深刻启示。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五年来,胡锦涛、温家宝和回良玉副等中央领导多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在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视察灾情、指导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目标任务,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水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

第二,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五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指向明确、作用直接、见效迅速的水利扶持政策,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各地也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水利投资。“十一五”水利总投入是“十五”的1.93倍,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

第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五年来,水利部党组坚决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注重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实施了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实惠,也为水利事业发展增添了强大活力和内在动力。

第五,建设高素质水利队伍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五年来,我们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创新、作风扎实、爱岗敬业、勤政廉洁的高素质水利干部队伍。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紧要关头,在水利建设、管理的主战场,奋勇拼搏,无私奉献,成为水利改革发展的坚强柱石。

第六,广泛凝聚全社会治水力量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五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鼎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广大军民同心协力、并肩作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各方渡难关、凝心聚力克时艰的优越性,形成了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农村水利论文篇十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水利基础不断夯实,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水利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群众受益程度明显提高,为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水利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年奋战在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

“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要部署,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部署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于抓住和用好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水利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6个方面主要任务,统筹当前和长远,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紧密衔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推动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水利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战略大局。“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是顺应农业农村新发展新变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也是谋划“十二五”水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重要遵循。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尽快形成“三化同步”的良好局面,迫切需要大兴水利,着力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迫切需要全面推进水利各个领域改革,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世情国情水情变化,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抓住新机遇,在应对各种挑战中把握主动权,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二,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是关系水利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对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愈加凸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是在我们党的重要会议上,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今后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三,准确把握制约水利发展的突出矛盾。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率高、山洪灾害威胁大、抗旱水源工程严重不足,这些都是水利建设的突出薄弱环节;“两工”取消后农民投工投劳锐减,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较低;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不断强化;水利发展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水利改革进入深层次攻坚克难阶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依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20xx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第四,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兴农田水利,围绕保障防洪安全继续加强江河治理,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强调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五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水利工作的重大部署,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结合起来,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第五,准确把握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靠政策、靠制度、靠改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新政策新举措,包含财政、投资、金融、税收、土地、价格、政绩考核等各个领域,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xx年高出1倍。同时,在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基层水利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水源储备、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偿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政策措施。这些重大举措,是对各地水利实践探索的总结升华,是对过去水利扶持政策的集成发展,是对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抓紧实化细化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效力。

三、努力推进“十二五”水利新发展。

“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以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任务,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战略举措,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着力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今后五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防洪减灾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建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隐患基本消除,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7%以下。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初步形成,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城乡供水体系基本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全国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000万千瓦。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4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8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超采状况初步扭转。

——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基本形成,水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升,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处理机制基本建立,全社会水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基本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初步理顺。

——行业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利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水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基本完成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全面完成小型病险水库和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山洪灾害防治步伐,用3年时间完成1836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大江河主要支流治理力度,加强重点独流入海河流和西北地区重点内陆河流综合治理。

第二,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成190处大型、800处重点中型和1500处一般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任务。结合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大力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实施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因地制宜兴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搞好雨洪资源利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对县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集中配套改造。加快以节水灌溉饲草地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工程建设。

第三,大幅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全国大型、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引汉济渭、引江济淮(巢)、滇中调水等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研究,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实施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着力解决西南等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提高供水可靠性和防洪保安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底前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第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幅度增加高效节水灌溉资金投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要优先用于节水灌溉,用好灌排设备农机具补贴政策和节水灌溉财政贴息政策,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北方平原地区要大力推行管道灌溉,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喷灌等技术;东北、西北等有规模化耕作条件的地区,要大力发展大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也要发展节水灌溉,大力推行水田控制灌溉。水源条件较差的山丘区,要利用小型集雨设施,发展滴灌、微灌等窖灌农业。要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要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灌溉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量水设施建设,改进水费计收手段,抓好输水、灌水、用水过程节水。要积极研发具有中国特色、质优价廉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

第五,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进一步治理淮河,加快以入海水道二期为重点的新三项工程建设,搞好黄河下游治理和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强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开工建设西江大藤峡、黄河古贤、淮河出山店等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加快蓄滞洪区建设,重点实施长江城陵矶附近和海河重点蓄滞洪区建设,调整和建设淮河行蓄洪区,加强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推进海堤建设和跨界河流整治。

第六,深入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继续抓好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继续实施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开展海河流域、敦煌等生态脆弱地区与艾比湖等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抓好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搞好农村河道疏浚和小型水库清淤。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模,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安全监管。

第七,着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落实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省、市、县四级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农业、工业、服务业、居民生活等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强化计量和考核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监测预警监督制度。加大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沿线、三峡库区等重点区域水资源保护力度,推进太湖、滇池、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全面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与考核制。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开展海水淡化,开发利用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积极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

第八,努力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水利投资规模,充实完善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政策,扩大基金来源和规模,完善有关财政补贴政策,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强对水利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各地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中小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公益性职能,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推动水文行业管理体制和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价改革,发挥水价在促进节约用水中的杠杆作用。建立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水利多种经营,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

第九,不断强化科学治水和依法管水。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健全水利技术标准和计量、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河道采砂、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对非法取水、非法采砂等水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深入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完善水利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切实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全面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完善全国、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优化水文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国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大力加强水利系统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xx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增活力。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做好20xx年水利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突出抓好病险水库、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着力防范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高度重视台风防御工作,认真做好北方河流防凌汛工作,统筹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和农田排涝降渍工作。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分析评估,狠抓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强化抗旱水源管理和水量统一调配,做好引黄济津济淀、引江济太、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调度工作,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第二,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确保20年底前完成规划确定的2209条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务。继续加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20xx年开工项目要在20xx年完成任务,其他项目20xx年全部开工建设。启动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和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规划。抓紧实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在20xx年安排500个县的基础上,20xx年再安排600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第三,加强西南抗旱能力建设。加快西南地区“润滇”、“泽渝”、“兴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抓紧落实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基础好、综合效益高的水源工程项目。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进行清淤扩容、续建配套、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兴建小微型蓄引提灌排工程,大力发展牧区水利,搞好集雨水窖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其他地区抗旱薄弱环节建设。

第四,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部署,抓紧开工建设入江水道加固、行蓄洪区调整、平原洼地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太湖太浦闸除险加固,开工建设新孟河、新沟河延伸拓浚等工程。加快洞庭湖治理近期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推进鄱阳湖二期治理及“五河”尾闾疏浚。加快建设西藏旁多、贵州黔中、吉林哈达山等一批骨干水库工程。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加大水利援疆、援藏工作力度,扎实做好水库移民及水利定点扶贫工作。

农村水利论文篇十一

xx市水务局:。

金堂县20xx年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根据省水利厅川水函[]130号文关于的批复,工程于5月26日动工,1月30日竣工,完成了栖贤乡、五凤镇、竹篙镇、又新镇4个乡镇10个村、0。97万人、0。5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主要工程内容有:打深机井3口,建泵站4处,建供水池5口共713立方米,新建管理房4处461。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22平方米,泵房4处30。45平方米,架输电线路0。95公里,铺设pe管、pvc-u管道77。0252公里。完成总投资275。0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14。00万元,市上配套资金48。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5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12。55万元。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任务,按要求竣工资料已准备齐全,现申请省、市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对我县农村饮水工程予以竣工验收,以便交付工程单位正常使用,发挥工程良好效益。

妥否,请批示!

申请单位:。

xx年xx月xx日。

农村水利论文篇十二

一是水利施工安全管理预防。将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从源头上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中;二是安全优先,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非常重要,绝不能因为赶施工进度而不顾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绝对禁止的行为;三是强制性原则,安全是生产的法定条件,安全生产的理念不能因领域不同而有所不同,所有的工程建设都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不得违背。

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2.1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多在靠近山区、河谷地带、远离市区的偏远地方,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对水利施工的影响较大。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有直接的关系。水利工程施工对技术要求很高,水利工程施工的专业性很强,其施工工作一般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工作难度及工程量大。水利工程施工的周期很长,一般施工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水利施工需要进行一系列危险性作业,比如土石方爆破、高空吊装作业以及水下作业等,这些施工作业无法避免,施工的安全难以彻底保证,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影响作用,环境恶化导致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这对施工安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2.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受环境影响较大,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水利施工过程中要制定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作灾害性分析。施工工程技术人员要对施工地周边环境做详细的排查,制定周密的安全应急预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山体滑坡和其他安全事故,要计划到预案里面,这些安全隐患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都是非常不利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一,施工作业能力也大相径庭,普遍的情况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盲干、蛮干的现象比较多,施工单位对安全检查不到位,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不规范等都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施工工地应该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检查落到实处,而不是将安全生产只挂在嘴边。

农村水利论文篇十三

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养护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发展。

1.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素质低下,学历层次和文化程度很低,管理能力欠缺。同时受到资金的限制,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很难引进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使得在进行日常的维护过程中,日常巡查工作不到位,巡堤查险缺失,尤其是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管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2.管理养护效率低下。

在长期的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管理中,受到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当前水利单位改革前提下,很难保证各个维护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给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在维修养护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措施主要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力,无法保证养护管理的效率,很难满足水利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3.管理维护方案不科学。

在实际的编制养护管理方案过程中,人工预算价格仍采用过去的养护定额标准,人工单价很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在维护和管理出现很多问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维修管理的专项费用不明确,与实际过程费用存在很大的差别,很难改善当前维护养护现状。同时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对日常材料消耗控制不力,无法详细的计算工程量。

4.维修管理技术资料较少。

技术资料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的技术资料不够科学规范,任务书不详细,检查内容不全面,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管理记录不及时,无法保证维修管理的质量。

二、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管理的措施。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平稳的运行,要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维护管理的质量。

1.做好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水利水电工程单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基层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显养护管理的观念,不断改革当前的水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规范操作要求,及时有效合理的解决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养护过程中真正实现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

2.增强管理人员的保护管理意识。

在实际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引荐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业务部门的倾斜,从而满足实际的繁重的工作量。同时水利单位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培训或者进修力度,保证计划性和针对性。还要加强一线水利管理维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为他们灌输新的知识和理论,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建立一支专业的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管理队伍,提高维修管理的效果。

3.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维护和管理的质量,要保证维护的全面性和经常性,要做好寻底查险工作。为了保证维修的质量,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和维修。其中日常养护就是修理水利水电工程出现的小缺陷,还要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保证把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上报。日常的维修项目就是做好材料项目的管理,还要做好相应的普查和考核,保证各项管理维护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4.不断完善维修养护设计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上级规定,对人工预算的价格进行调整,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安全运行。同时还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养护的长远发展;还要不断完善日常的方案编制,对定额中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内容、计量方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从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5.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大坝除险加固。

在进行大坝坝基防渗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的防渗措施主要包括帷幕灌浆、截水墙和铺盖三种形式。对于帷幕灌浆两岸要进行适当的延伸,保证延伸到正常和地下水位交界的位置,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或者施工人员要根据水库的实际地形和地质情况向两端延伸一段距离,同时要保证与坝体防渗体实现无缝连接,避免出现的新的问题或者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情况。对于心墙坝可以采用冲抓套井和高喷;对于斜墙坝可以采用土工膜,如果是均质坝就可以采用冲抓套井和高喷方法,才能保证稳定性和强度。

三、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周围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养护措施,不断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寿命,发挥最大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385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