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选择和抉择。写总结时要注意审查和修改,确保语言和内容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下面是成功人士总结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一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二
课标对高中阶段就选修教材诗歌方面的学习要求如下: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创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更要求我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加强关注,所以本人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我校近来推行的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是对课改的最好践行,三一六模式即三要素、一不准、六环节。首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彻底杜绝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灌现象;根据知识建构的金字塔结构,学生合作讨论,讲给他人听是保持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因此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合作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最后,通过当堂检测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蜀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模块的第三首诗歌。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被誉为“诗圣”,他为我们留下大量诗篇。《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不陌生。根据课堂“三讲”和“三不原则”:学生会的没必要讲。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此外,高二六班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1、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了解杜甫其人及其诗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人论世,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理解“寻”、“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
1、教法:本着新课标的精神和诗歌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主要采用启发式、探讨法、导学法、朗读法和教授法。其中以朗诵法、探讨法为主,启发式、导学法和讲授法为辅,结合导学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以杜甫和诸葛亮的画像导入:一位是一代贤相,他用至诚开创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个是大唐诗人,他用带血的喉咙嘶哑地吼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哀伤,忠心也好,至诚也罢。都抵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当这两位圣贤相识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认真聆听,走入文本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为新课做好准备,学生初步感知杜甫对武侯的崇敬之情。
以诗话的语言营造课堂文学的氛围。
集体朗读1。
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文的学习尤其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把诗歌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诗歌。
初次诵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把握情感。
学生示范诵读请一个学生评价集体朗读,并示范诵读。
学生评价,并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诵读一次。
学生评价,使得评价机制多元化。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人的长处与优点,并用恰当而巧妙的语言让他人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建议。
思1如果让你把诗歌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你会用哪个字?用原文回答。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通过讨论前的自学,为小组讨论奠定基础。
集体诵读2如果诗歌情感基调是哀伤的,那么诵读的语调应该是低沉的,语速应该是缓慢的,让我们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再一次感受诗歌的情感。学生在之前诵读和分析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诗歌。进一步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感伤之情。
议诗歌通过一个“寻”表达了杜甫拜谒诸葛武侯的迫切心情,请问在《蜀相》中,杜甫分别找寻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导学案在小组之内讨论自主学习,重在主动性,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点,学生可以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这时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和体验。
通过对祠堂外部氛围的营造、内部景象的描写和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倾慕之情和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学生在自学中进一步了解作者蕴藏在字词中的情感。
展经过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作者寻到了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其中着重体会“柏森森”、“自”和“空”表达的情感,以及颈联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补充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当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到位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判断其对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重要尺度。
在诗歌学习中,应有文本意识,紧扣字词体会情感,从而做到读者、文本和作者的多重对话。
集体诵读3在充分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感受作者的悲情。学生集体诵读。在诵读中达到和作者心灵沟通的目的。
思2诗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流泪,请问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谁?根据出句可明确是诸葛亮,根据前文的分析也可知是杜甫本人。诗人写古人古事,常常会将自己与古人相对照,从而生发感慨。
议2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并说说原因。
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思想、生平和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
诵读4总结课堂,结尾诵读有感情的在诵读中结束课堂。
在已学习的基础上再次以诵读感知怀才不遇之士的悲情。
评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以干练简洁、一针见血、有推进型的语言进行评价;或者采用生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对展示的讨论成果予以评价。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认真聆听他人的回答,并思考提出问题。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问题的思考,对他人的评价实际是对问题的二次思考,不仅有利于建立竞争模式,也可以推动思维的深化,避免自学流于形式化。
检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课堂练习,夯实基础、加深理解。
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的检测,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
布置作业记录作业通过作业巩固知识。
(略)。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三
学情分析:有一定的诗歌分析能力,能够自主赏析一些较简单的诗歌,掌握一定基础的写作手法等。
内容分析:讲解诗歌,感受情感态度,学习炼字题解读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借景抒情、反衬等表达情感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正确把握诗歌情感。
3.情感与态度: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作者情感态度。
理解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诗歌的“炼字”题型解析。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朗读法、点拨法。
知识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材,第一单元自主赏析第14页。
教学类型: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一副对联导入课文。
二、知人论世,知世论事。ppt显示知人论世意思,然后出现作者简介,随画面讲解,并介绍写作背景。
三、诵读课文。配音朗读,学生齐读。
四、逐句分析写作手法,情感态度。
首联,丞相——诸葛亮,亲近仰慕之情。锦官城——成都,柏森森,表现出历史的悠久和寂寞荒凉之感。
颔联,两个字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实现了诗意的逆转。分析“自”和“空”的妙处。自——青草自绿,无人光顾。空——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表现丞相庙宇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泼洒,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何等寂寞的怀古之心。以乐景衬哀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颈联,了解诸葛亮一生功绩。
尾联,抒发主要思想感情,其中的“英雄”指的是千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壮士,尤指如作者这样许身社稷,志在匡国的人,隐含了坐着的感时伤乱之情。
五、炼字。将颔联中的两个字提炼出来,重点讲解炼字题的做法,及考试时的应用。
六、总结。总结整首诗歌情感。
七、作业。背诵整首诗歌。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四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诗歌的尾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提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院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二、诗歌分析。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诗的一开始作者以设问提起,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锦官城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写下了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情绪,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
五、六两句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诗人专程为凭吊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平: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恩遇,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这样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所以诗人在尾联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包含了无限惋惜。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来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而杜甫的这首诗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载,时隔四十多年,永贞革新失败,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就曾吟诵过杜甫的这首诗。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正要收复祖国山河时,不幸病危,临死也曾吟咏过这两句诗。这一方面说明了杜诗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浩然正气激动人心。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三、学生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五
目标可定为: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3.探究诗歌的热情,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走近诗人李白。
重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酒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种神奇液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品酒,犹如品味一段醇厚的历史风云,亲历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呢?《将进酒》也许可以为我们解答-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佳作:《将进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相关知识: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个好朋友登高饮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三.读出诗韵。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读,教师进行指导示范。
3.听朗读录音,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四.品出诗情。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极写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作品起笔即感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人很快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可诗人却以黄河之水一泻万里的流势形象来比喻,使人感到其奔腾咆哮之气势,给人一种奔放豪迈的感受。而悲叹人生之短暂,则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这一形象来生动表现。显得更加形象鲜明。因时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负良辰美景,有兴致的时候应该及时饮酒尽情行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笔锋一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虽然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但不难看出,诗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这种及时行乐中虚度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及时行乐,只不过是为了解脱有志不得施展的苦闷与忧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写痛饮狂歌,但又表现出不慕功名富贵,愤世嫉俗的精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描绘的是痛饮,充满的是豪气。“且为乐”,即暂且以酒作乐,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勉强“为乐”,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前一句是提醒朋友快快尽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什么样的激愤之言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慕富贵,藐视功名利禄;后一句将“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写要以尽情饮酒来消散心中的忧愁,同时又表现了在黑暗现实中的苦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中,诗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况。曹植当年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贵,自己为什么要怕花钱呢?只官尽情地痛饮吧!这里一个“何为”,一个“径须”,充分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只须痛饮的情景。这不惜一切痛饮,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无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一句里,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极。诗人以一个“愁”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的主题。
总结: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悲伤的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短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快乐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美酒盛宴)。
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美酒盛宴)。
愤激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怀才不遇)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首诗是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线索的:悲伤--快乐--愤激--狂放,全诗的主基调是愤激。
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情感。
2.在这首诗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联系李白写作这首诗的年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确:人生短暂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圣贤寂寞之愁。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齐读全诗。
五.悟出诗味。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哪些诗句对此有所体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夸张、比喻、起兴等)。
惜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六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相》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标对高中阶段就选修教材诗歌方面的学习要求如下: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创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更要求我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加强关注,所以本人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我校近来推行的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是对课改的最好践行,三一六模式即三要素、一不准、六环节。首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彻底杜绝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灌现象;根据知识建构的金字塔结构,学生合作讨论,讲给他人听是保持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因此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合作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最后,通过当堂检测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蜀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模块的第三首诗歌。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被誉为“诗圣”,他为我们留下大量诗篇。《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不陌生。根据课堂“三讲”和“三不原则”:学生会的没必要讲。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此外,高二六班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1.?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了解杜甫其人及其诗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人论世,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理解“寻”、“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
1.教法:本着新课标的精神和诗歌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主要采用启发式、探讨法、导学法、朗读法和教授法。其中以朗诵法、探讨法为主,启发式、导学法和讲授法为辅,结合导学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真聆听,走入文本
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为新课做好准备,学生初步感知杜甫对武侯的崇敬之情。
导
以诗话的语言营造课堂文学的氛围。
集体朗读1
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文的学习尤其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把诗歌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诗歌
初次诵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把握情感。
学生示范诵读
请一个学生评价集体朗读,并示范诵读。
学生评价,并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诵读一次。
学生评价,使得评价机制多元化。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人的长处与优点,并用恰当而巧妙的语言让他人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建议。
思
1.如果让你把诗歌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你会用哪个字?用原文回答。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通过讨论前的自学,为小组讨论奠定基础。
集体诵读2
如果诗歌情感基调是哀伤的,那么诵读的语调应该是低沉的,语速应该是缓慢的,让我们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再一次感受诗歌的情感。
学生在之前诵读和分析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诗歌。
进一步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感伤之情。
议
自主学习,重在主动性,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点,学生可以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这时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和体验。
通过对祠堂外部氛围的营造、内部景象的描写和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倾慕之情和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学生在自学中进一步了解作者蕴藏在字词中的情感。
展
经过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作者寻到了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其中着重体会“柏森森”、“自”和“空”表达的情感,以及颈联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补充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当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到位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判断其对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重要尺度。
在诗歌学习中,应有文本意识,紧扣字词体会情感,从而做到读者、文本和作者的多重对话。
集体诵读3
在充分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感受作者的悲情。
学生集体诵读。
在诵读中达到和作者心灵沟通的目的。
思2
诗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流泪,请问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谁?
根据出句可明确是诸葛亮,根据前文的分析也可知是杜甫本人。
诗人写古人古事,常常会将自己与古人相对照,从而生发感慨。
议2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并说说原因
知人论世
了解作家的思想、生平和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
诵读4
总结课堂,结尾诵读
有感情的在诵读中结束课堂。
在已学习的基础上再次以诵读感知怀才不遇之士的悲情。
评
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以干练简洁、一针见血、有推进型的语言进行评价;或者采用生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对展示的讨论成果予以评价。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认真聆听他人的回答,并思考提出问题。
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问题的思考,对他人的评价实际是对问题的二次思考,不仅有利于建立竞争模式,也可以推动思维的深化,避免自学流于形式化。
检
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课堂练习,夯实基础、加深理解。
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的检测,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知识。
蜀相
杜甫
寻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七
课标对高中阶段就选修教材诗歌方面的学习要求如下: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创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更要求我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加强关注,所以本人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我校近来推行的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是对课改的最好践行,三一六模式即三要素、一不准、六环节。首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彻底杜绝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灌现象;根据知识建构的金字塔结构,学生合作讨论,讲给他人听是保持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因此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合作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最后,通过当堂检测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蜀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模块的第三首诗歌。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被誉为“诗圣”,他为我们留下大量诗篇。《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不陌生。根据课堂“三讲”和“三不原则”:学生会的没必要讲。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此外,高二六班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1.?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了解杜甫其人及其诗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人论世,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理解“寻”、“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
1.教法:本着新课标的精神和诗歌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主要采用启发式、探讨法、导学法、朗读法和教授法。其中以朗诵法、探讨法为主,启发式、导学法和讲授法为辅,结合导学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真聆听,走入文本。
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为新课做好准备,学生初步感知杜甫对武侯的崇敬之情。
导
以诗话的语言营造课堂文学的氛围。
集体朗读1。
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文的学习尤其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把诗歌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诗歌。
初次诵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把握情感。
学生示范诵读。
请一个学生评价集体朗读,并示范诵读。
学生评价,并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诵读一次。
学生评价,使得评价机制多元化。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人的长处与优点,并用恰当而巧妙的语言让他人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建议。
思
1.如果让你把诗歌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你会用哪个字?用原文回答。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通过讨论前的自学,为小组讨论奠定基础。
集体诵读2。
如果诗歌情感基调是哀伤的,那么诵读的语调应该是低沉的,语速应该是缓慢的,让我们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再一次感受诗歌的情感。
学生在之前诵读和分析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诗歌。
进一步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感伤之情。
议
自主学习,重在主动性,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点,学生可以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这时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和体验。
通过对祠堂外部氛围的营造、内部景象的描写和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倾慕之情和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学生在自学中进一步了解作者蕴藏在字词中的情感。
展
经过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作者寻到了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其中着重体会“柏森森”、“自”和“空”表达的情感,以及颈联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补充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当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到位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判断其对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重要尺度。
在诗歌学习中,应有文本意识,紧扣字词体会情感,从而做到读者、文本和作者的多重对话。
集体诵读3。
在充分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感受作者的悲情。
学生集体诵读。
在诵读中达到和作者心灵沟通的目的。
思2。
诗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流泪,请问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谁?
根据出句可明确是诸葛亮,根据前文的分析也可知是杜甫本人。
诗人写古人古事,常常会将自己与古人相对照,从而生发感慨。
议2。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并说说原因。
知人论世。
了解作家的思想、生平和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
诵读4。
总结课堂,结尾诵读。
有感情的在诵读中结束课堂。
在已学习的基础上再次以诵读感知怀才不遇之士的悲情。
评
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以干练简洁、一针见血、有推进型的语言进行评价;或者采用生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对展示的讨论成果予以评价。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认真聆听他人的回答,并思考提出问题。
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问题的思考,对他人的评价实际是对问题的二次思考,不仅有利于建立竞争模式,也可以推动思维的深化,避免自学流于形式化。
检
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课堂练习,夯实基础、加深理解。
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的检测,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知识。
蜀相。
杜甫。
寻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体会与分析肖像描写与人物悲剧命运的关系。
3.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学情分析:
执教班级为绩溪中学高一(2)班。该班大部分同学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他们更需要在知识的丰富多元性、思想的深刻性方面得到强化,新媒体教学恰好能给他们以帮助。
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1.通过肖像特别是眼睛的变化把握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3.措施:采用微课、学生利用新媒体分角色朗读、结合新媒体朗诵等方式深入文章深层,呈现出悲剧美学的震撼效果。
课前活动。
学生利用新媒体对《祝福》片段进行分角色朗诵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们今天的话题从“生”字开始:满清末年,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一个极为平凡普通的女孩降生了。这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许无法抚养过多的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很小就被送到一个叫祥林的男孩子家做了童养媳。后来,这对男孩女孩都长大了,他们于是成了亲。如果不出意外,这对小夫妻的人生轨迹将会怎样呢?(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是啊,如果没有意外,这个现在被叫作祥林嫂的青年妇女完全可以像这样生活:她的人生终点将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这条的人生轨迹将是一条典型的时代轨迹。但是,是什么改变了她的一生?(丈夫死了)。
二、祥林嫂际遇图。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九
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诵读中掌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1、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在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联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提问:这幅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
学生:诸葛亮。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有关于诸葛亮的一首诗——《蜀相》。
二、预习检查。
杜甫,字(),自号(),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被称为()。其诗展示了唐代由()转入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题材,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批判()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的同情。诗的内容写实,风格(),其作品有()。个人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1、全班齐读。
2、划分节奏再齐读。
3、听音频,自由读。
4、个别朗读。
(二)掌握这首诗歌的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翻译这首诗歌)。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独自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白白地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四、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在反复朗读全诗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1、首联中有没有人物参与,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这个字有没有其他的深意?开头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探究,五分钟)。
提示: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现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寻”有仰慕之意、热爱之情。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庄严肃穆的环境。
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
二是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根据仇兆鳌《杜诗详注》一书中《段注》记载:“《儒林公议》曰:‘成都先主庙侧,有诸葛侯祠,祠前有大柏,系孔明手植,围数丈,唐相段文昌有诗刻存焉’”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找出以下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并体会情感。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提示: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
【明确】自空。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以乐景来反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颈联和尾联中塑造了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
分析: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辅佐刘禅继位。
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天下计:雄才大略老臣心:忠心报国身先死:鞠躬尽瘁。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明确】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英雄形象。
知人论世。
(1)一个的杜甫。因为。
(2)一个的杜甫。因为。
(3)一个的杜甫。因为。
(4)一个的杜甫。因为。
插入时代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明确】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五、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六、课堂总结。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将诸葛亮形象投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
七、作业:p15。
1、探究讨论第一题的第1、3小题。
2、探究讨论第三题。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
有一定的诗歌分析能力,能够自主赏析一些较简单的诗歌,掌握一定基础的写作手法等。
讲解诗歌,感受情感态度,学习炼字题解读技巧。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借景抒情、反衬等表达情感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正确把握诗歌情感。
3、情感与态度: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作者情感态度。
理解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把握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炼字”题型解析。
多媒体教学、朗读法、点拨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材,第一单元自主赏析第14页。
讲授法。
一、导入。以一副对联导入课文。
二、知人论世,知世论事。ppt显示知人论世意思,然后出现作者简介,随画面讲解,并介绍写作背景。
三、诵读课文。配音朗读,学生齐读。
四、逐句分析写作手法,情感态度。
首联,丞相——诸葛亮,亲近仰慕之情。锦官城——成都,柏森森,表现出历史的悠久和寂寞荒凉之感。
颔联,两个字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实现了诗意的逆转。分析“自”和“空”的妙处。自——青草自绿,无人光顾。空——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表现丞相庙宇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泼洒,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何等寂寞的怀古之心。以乐景衬哀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颈联,了解诸葛亮一生功绩。
尾联,抒发主要思想感情,其中的“英雄”指的是千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壮士,尤指如作者这样许身社稷,志在匡国的人,隐含了坐着的感时伤乱之情。
五、炼字。将颔联中的两个字提炼出来,重点讲解炼字题的做法,及考试时的应用。
六、总结。总结整首诗歌情感。
七、作业。背诵整首诗歌。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一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x、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诗歌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全文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2.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幽怨哀婉。
3.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生答:“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生答:白x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4.主题研讨。
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二
班次:小组: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听读,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读出诗词的情感,并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两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
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重点难点预测】: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学习《拟行路难》。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
3、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6、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习《蜀相》。
【知识链接】。
1、诗人生平简介。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
“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频烦”,多次地烦劳。“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6、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七、当堂检测。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d)。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颔联中哪两个字写出了冷落凄凉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
谢一彰。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次课是教学计划安排中第__次课,是一次复习旧内容与教授新动作相结合的综合课。在前面的三次课中,学生系统学习了羽毛球的正手握拍法与站位,反复进行了发球、击球的挥拍练习,初步学习了正手发高远球的动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次课安排了三项教学内容:复习正手发高远球、学习正手击高远球和身体素质练习。这既是改善与巩固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的必然要求,又是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正手击高远球技术要领的新开端,两者有机地安排在一次课中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接球意识和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依据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基于对本次课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羽毛球初级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讲授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要领和反复练习,使__%左右的学生领会该动作的技术要领和动作要求;促进__%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正手击高远球的动作技术。
2、通过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动作,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通过正手发高远球与正手击高远球相结合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熟练高远球的技术动作,加强动作的衔接性与连贯性。
4、通过安排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练习,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并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理解和初步掌握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要领。教学难点:对正手击打高球的击球点与击球高度的有效把握。
本次课是以学习新动作为主的综合课,所以把初步掌握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要领作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以较高的弧线将来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叫击高远球,其特点是球的弧线高、滞空时间长,因此,对击球点与击球高度的有效把握是合理完成正手击打高球技术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实践应用效果的必然要求,由于初级班学生对高球的时空判断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正手击打高球的击球点与击球高度的有效把握。
四、说教学方法和场地器械。
基于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分析,结合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特点,在本次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纠正错误法、探究与引导法。
本次所需要的场地器械包括:三个羽毛球场;__个羽毛球;羽毛球拍自备。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过程包括:体育委员整队,清查人数;老师点名检查出勤情况;老师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安排见习生适当运动量。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成三列横队站立。教学要求是:动作迅速,精神饱满。
2、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安排一套徒手操练习,具体包括:头部绕环、肩部绕环、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道而驰、弓步压腿、膝关节运动、腕踝关节运动。每节操做4×8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领做;学生练习。教学组织形式为三列横队成广播体操队形站立。
3、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安排了三项教学内容,分四个教学环节。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个环节,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此环节包括准备姿势和发球练习两个教学步骤。其中准备姿势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是:
(1)讲解准备姿势的要领;
(2)边讲解边示范,示范时,既做正面示落,也做侧面示范。发球练习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
(1)讲解发球的动作要领;
(2)进行完整的发球示范;
(3)组织练习:依次进行对墙壁发球练习和在场地做发球练习;(4)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组织形式为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
第二个环节,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此环节包括准备姿势、挥拍练习、有球练习三个教学步骤。其中准备姿势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
(1)讲述准备姿势的要求与目的;
(2)示范教学。先分解示范,再做完整示范。学生击高远球的挥拍练习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1)挥拍分解练习;(2)连贯挥拍练习。击高远球练习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
(1)老师发多球高远球----学生击高远球练习;
(2)两人一进行击高远球练习;
(3)老师带领学生练习;
(4)即时给予指导、纠正。教学组织形式为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
第三个环节,正手发高远球与正手击高球相结合的教学。此环节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
(1)教师讲解与示范;
(3)教练轮流检查指导,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4)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性的练习,教师点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
第四个环节,身体素质练习。具体的训练内容为仰卧起坐(女生)25个/次×2组;引体向上(男生)15个/次×2组。鉴于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习惯的需要和受体育场地器械的限制,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安排在课外给予完成。
4、结束部分。
此部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是:
(1)放松练习;
(2)小结本次课学习情况,提出表扬,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3)布置课后练习;
(4)收还器材,下课。
课后的练习内容为:
(1)发球挥拍练习;
(2)高远球挥拍练习。
六、说设计理念。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羽毛球技术动作教学为依托,灵活运用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掌握羽毛球的技术动作和要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5中有关过去分词的语法内容,进行过去分词的学习,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英语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渴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符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问题。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德育目标:
用含过去分词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过去分词的用法.
2.过去分词的运用。
1.结合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
六、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具体形式,创设有利于高中生自己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情境,利用他们自身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监控。因此,本课采用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任务的设计焦点是解决某一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
七、学习策略:。
本课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六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张龙兴主编的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中第一章第一节《半导体二极管》。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基础,打好基础很重要,就如盖房子,地基扎实,才能建起高楼大厦。这一节讲的基本概念比较多,比如半导体、空穴、载流子、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pn结等等。因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pn结的形成过程全靠想象,所以学生感到太抽象,不好接受,所以我考虑到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演示来授课,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2、掌握半导体二极管分类和基本结构,会识别二极管的型号。
3、掌握半导体二极管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二极管的质量。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重点: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和二极管的特性理解;
难点:
pn结是怎样形成的。
三、说学情。
我们面对的是刚刚初中毕业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他们面对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所以我在上这节课时特别注意到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实验为基础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说教法。
讲授法、分组实验法。
五、说实验器材。
2课时。
(一)、引入新课(5min)教师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电器,如:电视机、计算机、音箱,dvd等。这些电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组成的。其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元件-------半导体二极管,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1半导体二极管)。
引出问题:“什么是晶体二极管?”(让学生观察手中的二极管,
感性认识二极管)。
教师给出二极管的概念:一个pn结加上两个引出线和管壳就构成一个二极管。
那什么是pn结呢?
(二)、新课讲解。
1、pn结(30分钟,其中讲解大约15--20min,学生分组测量大约10min)。
(1)、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定义由此引出半导体二极管材料——半导体的概念。(半导体: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硅、锗等,它的导电性能可受控制,在半导体中掺入杂质或改变光照、温度可改变其导电性能。)。
(2)、讲解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的形成。
(3)、pn结的概念(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紧密结合在一起)。
(4)、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用演示实验总结解释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实验验证pn结的单向导电性,加深学生对pn结单向导电性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看看老师制作的课件,感受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二极管的分类、结构(10min)。
(1)、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符号:。
(2)、二极管的分类。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七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就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排挤,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
《蜀道难》乐府古题,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1、听录音。
2、请学生注音。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
3.赏析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写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写蜀道的高峻。
第一层: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这几句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其中有高山阻隔,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写法;“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两句叙述蜀道来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典故。
问: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第二层: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曲折盘旋,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在山上摸到星辰。
4、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湍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人们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5、学习第三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6、小结: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用意不一样:
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7.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创新p29)(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小结: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作者表面写蜀道之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6.艺术特色:
(1)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豪放飘逸。
(2)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
(3)反复咏叹,一唱三吧。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四、再读古诗,感情诗意。
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五、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
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
熟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背诵古诗。
三、认读生字卡片。
四、指导书写。
可按字形结构分类。
五、课后练习。
1、读一读。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体会背景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它们学习。
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写美观。
3、背一背。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惜时》和三句名言,不必强调理解诗意。
六、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书写词语: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
《劝学》专题训练。
一.学海拾贝。
1.文学常识。
(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
(2)《荀子》,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篇。该书由《论语》《孟子》的,发展为,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字音。
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
跬步()骐骥()埃土()螯()。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释义:。
通,释义:。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释义:。
《劝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舆、跬步、骐骥、锲。
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
“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5、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6、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7、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3、学习这首诗借古抒怀的手法。
4、体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学习这首诗借古抒怀的手法。
3、体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1、学习这首诗借古抒怀的手法。
2、体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由《登高》入题。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生于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经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更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g,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三、诵读诗歌:
1、学生自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
2、指定学生诵读诗歌,教师点评:
3、诵读技法指导:
七言律诗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4、学生齐读:
四、诗意讲解:
五、诗歌赏析:
1、刚刚我们明确了七言律诗朗读的节奏,那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感伤的、叹惋的。
2、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伤的、叹惋的感情的诗句有哪些?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主要是写谁?写到他。
哪些事情?
诸葛亮。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由此可看出诸葛亮这一人物在诗人杜甫眼中是怎样的形象?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5、那么这两句诗中包含诗人对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7、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
壮志未酬而含恨终生的英雄。
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失败的英雄人物对他们壮志未酬的深。
深遗憾和共鸣。
8、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
杜甫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忧国忧民的诗人。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所以这句诗,寄托了诗人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杜甫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9、诗人对诸葛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在前面有没有表现出来?
首联中就有。
“丞相”: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能否改为“武侯祠”?为什么?蜀国的丞相,这个人当然就是诸葛亮。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
慕、缅怀、追思之情。
“柏森森”:松柏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作为坚贞品质的象征,作为。
生命长青的象征。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
敬、缅怀之情。
10、颔联是写祠堂周围的景物。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这两句的关键字。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六、背诵默写诗歌:
王斌。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二十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人地矛盾也愈发突出,如何协调人地发展,已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中地理教材恰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整套教材编写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材对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人地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的建议。但是,地理为理班非高考科目,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依然围绕备考这个中心,将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教师也就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这种模式导致高二文理分科后选择理科的学生,认为地理不是他们的高考科目,进而以一种应付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同样是地理课,文科班与理科班的课堂气氛有着很大的反差,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实践工作,课堂效果反应良好。
一、转变教师观念,不断革新教法。
文理分科后,地理教师往往心情比较复杂,同时带文理班地理课,学生反差巨大,时间久了会有痛苦心理,导致地理教师与理班学生距离疏远,学生更加懒散,地理课堂愈加无趣。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能区别对待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主导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主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理班地理教学的关键。理班地理课时较少,教师应该大胆创新,实现突破,根据教材的实际经常变换教法,不能每堂课都一样。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对学生多加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一些反馈信息及时汇编和总结。这样老师多数时间处于倾听状态,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和认可,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逐渐学会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
二、转变学生观念,明确学习目的。
在理班地理被称作“副科”,大部分理科学生在上地理课的时候比较懈怠和拖沓。例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其他书籍,与同桌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实际上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共性问题。在和其他学校的地理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与无奈。教师不仅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还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例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实例,向学生讲清楚地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理也能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平台,就能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去拼搏奋斗。地理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让学生逐步地转变观念,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学习地理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从而把学习地理当成自身的需要,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三、利用教学工具,增强课堂乐趣。
地理涉及多门学科,时空跨度大,学生有时候靠教师单纯的说教很难理解教材内容,需要教师通过板图,或者把地球仪、视频影像、地理课件等直观地展示出来,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气候时,可借助“三国时诸葛亮困司马父子于葫芦谷却遭大雨功亏一篑”的故事情节及插图,激发学生探索其地理知识的兴趣;在讲季风水田农业时,可以通过放映bbc美丽中国篇中的南方农业部分,让北方学生了解水稻种植,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应用教学艺术,贯通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和技巧性,突出课堂的“地理味”。语言运用得当,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在备课时,要注意每个教学环节之间语言的过渡性,做到自然过渡和衔接,紧扣教材简洁精炼地分析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从而有效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编写一些容易记住的顺口溜,让学生在简单的记忆过程中,巧妙掌握知识。学生学起来觉得简单,学习的动力就会变大,对地理也会产生更大的兴趣。
总之,高中理科班地理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发挥地理教学本身的优势;其次要转变学生观念,关注理科学生的心理;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为依托,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使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生活。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作者:祝宇李朝霞(《现代语文(教学研究)6期)。
一、学情分析和教学设想。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在鉴赏古诗时,学生对课文把握透彻,领悟深刻;但是,单独做题时,却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怎样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掌握的方法去解决课外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课便是笔者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教授《蜀相》这首诗时,笔者的设想是让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掌握单元要求“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采用“提问法”来授课。为此,设计了读、问、背、练这几个环节,力图让学生通过掌握作者和主人公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迅速进入诗歌中去,并能从诗歌中读出个人的体会。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杜甫的生平,背诵全诗。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关键词语,进而把握诗句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三、教学重点。
1.诗中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2.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品味诗歌语言,体悟作者感情。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杜甫。
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有着心念苍生的博大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坚持着这样的生活信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是,杜甫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一生颠沛流离。在他人生的最后时期――“安史之乱”后的第五年――公元759年,诗人来到成都,开始了他“飘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飘泊成都期间所写的作品――《蜀相》。
(二)紧扣文本,知人论世。
明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2.在这几个诗句中,杜甫提及了哪些史实?它可以让我们想起诸葛亮的哪些际遇?
明确:
“三顾频繁”、“两朝开济”、“出师未捷”这三个“史实”。
诗句史实际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
定计天下得到用武地。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蜀汉。
济助后主施展个人才华。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
身死前线壮志未酬。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包含了作者杜甫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
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小结1:
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创蜀汉事业,又辅佐刘禅支撑艰难局面,建立了丰功伟业,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物。诸葛亮死后,被封为武侯。后人建有武侯祠,用来纪念这位忠心耿耿的旷世英才。
明确:
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长:永远,永恒;毫无例外。常:常常,经常;偶有例外。
明确:
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人们。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作者从小志存高远,却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
7.既然“英雄”之中,包括杜甫自己,我们就来看看,杜甫为何会为诸葛亮而泪满衣襟。请完成以下表格,比较杜甫和诸葛亮在某些方面的异同。
诸葛亮杜甫。
个人抱负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
生平经历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遭遇原因得逢明主怀才不遇。
命运出师未捷。
身先死壮志未酬身已老。
小结2:
诸葛亮的抱负,是“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杜甫的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由此可见,天下英雄,往往以天下为己任,抱负相同,使命类似!也正因此,才有这样的说法:“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
8.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何“英雄”们尤其感到痛心?
提示:历史上“壮志未酬”的“英雄”,还有哪些?请以我们熟悉的诗人和词人为例,说说其事迹和相关的诗句。
明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战国・屈原《离骚》)。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南宋・陆游《书愤》)。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
小结3:
世俗往往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然而,英雄的成功,既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更不可逾越客观环境和条件。这是功利、浅薄的世俗,所不明白的地方。“未捷先死”之身,和诸葛亮的“定计天下”的雄才,所构成的,是一种无法超越的客观矛盾。这种矛盾,是宇宙的久远和人生的短暂之间的矛盾。这是人生诸种矛盾之中最无法逾越的一种。诸葛亮得逢明主,拥有用武之地,尚且赍志而殁。这更令那些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英雄”,断肠恸哭!
后世的英雄,与其说,在为诸葛亮的结局和归宿而流泪,不如说,也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和遭遇,而流泪!
(三)赏析景物,品味词句。
教师过渡语:
这样看来,诗歌好像只要后面的四句,就已经说够了意思。那么,作者为何还要写前面四句呢?让我们再来学习诗歌的首联和颔联(齐读前四句)。
9.前四句,紧紧扣住了哪一个字来写景?这一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寻”:特意去找,急切去找。
“寻”字,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情感――崇敬、仰慕。
祠堂周围都是高大茂盛的柏树,渲染了什么氛围?
明确:庄严肃穆。
小结:松柏有万古长青之意,暗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常在。
10.作者在丞相的祠堂,到底“寻”到了什么景?
明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1.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试将这两句诗改动一下,大家对比分析,看原诗句用词之妙处: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明确:
改动之后,境界全变。
改动后的诗句,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景仰蜀相诸葛亮的心境和原意。
而在原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这本是赏心悦目的无限春色,却空空荡荡,无人欣赏。因为“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因为,人们(也包括作者杜甫自己),景仰蜀相诸葛亮,其他一切,都已弃置一旁,无心问津。衬托手法,乐景衬哀情,十分巧妙。
因此,原句用词,情感极其庄重,手法极其高明。
(四)走近诗人,探究题旨。
明确: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十、背诵。
十一、作业布置,背诵,抄写四遍。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篇二十三
3、地形对中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查热点。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2、从考核形式上,多以区域地形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等图像资料考查与地形相关的知识。
中国地形空间定位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对比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设计导入分析自然地理特征从哪些方面入手?地形、地势特征是很重要特征。这节课学习中国的地形有关内容。放视频中国地形片段。通过视频导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3节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地势区别与联系。
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地形地势。
描述地形有三个步骤:
1、简单描述地势(如,东高西低)。
2、描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等)。
3、描述第二步地形的分布情况(如,沿海有小面积平原分布等)。
另:有某些参考资料,还要求描述海拔等。
应用:如何描述福建省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二、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通过表格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地形区。
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对气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有利影响。
(1)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
深入内地。
(2)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既有利于沟通我国的海陆交通,又便于我国东西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3)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特别是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不利影响。
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立。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思考:我国地形对气候、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2)、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并富水力但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秦岭。
以北:最冷月低于0°c暖温带降水小于800mm。
以南:最冷月高于0°c亚热带降水大于800mm。
(4)、许多山区降水少,干旱面积广,不利于从事生产、生活活动。
读中国地形图进行空间定位。
三、主要地貌类型。
(一)纵横交错的山脉(具有界线意义的山脉重点分析)。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秦岭。
南列: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祁连山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等。
(二)四大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思考:四大高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四大高原位置和特征表格对比(略)。
(三)四大盆地。
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思考:四大盆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四大盆地位置和特征表格对比(略)。
(三)三大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思考:三大平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大平原位置和特征表格对比(略)。
四、地质灾害。
(课堂小结)略(课堂练习)略。
(作业布置)区域地理第126至128页能力提升训练。
结合地图册第104、105页中国地形图进行分析。
我国地势分布状况对气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通过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探究能力。
从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和主要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1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