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还应注意评价方式和方法的设计,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教案时应该注重学习任务的设置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教师编写教案有所帮助。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认真对待,做到科学、合理、实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教案范例吧,相信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一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基本程序:
1.展示目标:展示目标时间短,先学后教是起点。(1分钟)。
讲述目标,让学生把握总体要求。起导向作用,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2.自学前指导:规定内容与时间,指导自学抓关键。(1——2分钟)。
(投影、小黑板)要求学生做到:四个明确,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时间。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教师转,盯住差生作打算。(7分钟)。
边检查学生预习,边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重点看学生后10名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自学效果怎么样,检查差生把心放。(5分钟)检查中下游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以上四环节为“先学”。(15分钟)。
5.教师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引导更正师教生,培优转差兵教兵。(15分钟)。
6.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训练要分层,完成目标堂堂清。(10分钟)。
教师出题:
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最差的学生,当堂批改差生的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抓非智力因素,规范做题(书写等)。
(一)准备阶段。
1.实施时间:
2.实施目标。
初步了解各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熟悉“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程序;完成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3.实施内容。
(3)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分工协作,完成本学期每堂课学生自学提纲与当堂训练编写任务。
(4)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程序进行备课,注意备课格式,要按照附件备课格式备课,备课可以手写,也可以用电子稿。
4.注意事项:
(1)用电子稿的教师上课必须要用打印稿,要有教学反思,教案反思率按教务处规定实行,凡不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格式的电子稿一律视为无效教案。
(2)每堂“当堂训练”十分钟测试题,测试题必须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检测题要有层次性。
(二)推进阶段。
1.实施时间:
2.实施目标:
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基本达到对该课堂教学模式熟练驾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实施内容:
(1)各负责人必须完成对组员二次以上的听课,认真指导,并有详细纪录,教案存档。
(2)各教研组每月必须开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依照模式对照,总结得失;学校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汇报会,解决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课堂改革保驾护航。
(3)各备课组要通力协作,摒弃偏见,对课堂模式改革不存疑虑,做到资源共享,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视学生学习情况灵活掌握“先学与后教”过程时间,但必须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原则,不可偏废“当堂训练”的环节。
(5)期中考试后,每教研组必须开出一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品课。各备课组在期末把教学精品课以电子稿形式上交教务处。
4.注意事项:
(1)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有计划的实施改革,步调一致,决不能有半点的随意性。
(2)精心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措施落实,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施做铺垫。
(3)教师制定的自学目标必须做到三明确: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它不等同于教学目标。
(4)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编制学生课堂自学提纲,提纲要有阶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5)严格控制时间,重学轻教,教师重在点拨。
每堂课必须有三部分组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可偏废一个环节。
先学,学生根据教师的展示目标与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完成相应的任务。
后教,利用小组学习,进行兵教兵,优教差;对学习能力有些障碍的重点学生教师进行特别辅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体讲解。
当堂训练,就是考试,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检验,学生必须是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的测试题不建议用课堂作业本。
(6)体现小班化教学优点,课堂上基本解决学生一般性问题,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总结阶段:
1.实施时间。
2.实施目标。
总结本学期得失,创设符合我校思想品德课实际的教学模式。
3.实施内容。
(1)期末,学校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改革先进的评选活动;作为以后评先评优的先决条件。
(2)各教师期末上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总结。
(3)各教研组对本学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推进情况总结。
(4)学校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对本学期总结,并明确下学期教学改革方向。
(5)细化各阶段的课堂改革成果,归类分析,整理材料,积累内容的素材,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教育思想: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方法: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二
1.培养幼儿的自己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1.图片1幅。
2.课件。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一这是谁?你熟悉他吗?我们把自己不熟悉、不熟习的人称为陌生人。
二观看课件,发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甚么?小姐姐为何摆手?
三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童谣《陌生人》。
一告知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童谣,请大家一起欣赏。
二教幼儿学习这首童谣,鼓励小朋友把这首童谣说给小弟弟。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何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何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往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童谣: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往,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富有意义的人生,准备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培养创造精神,挖掘创造潜能,积极过富有创造性的生活。
3.树立并坚守崇高的人生信念,确立选择人生道路的标准。
能力:
1.能从长度和高度两个方面去衡量人生的价值。
2.立足学习生活,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面对人生中的多样性选择,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知识:
1.知道生命的价值、人生价值的含义。
2.了解生命价值的表现,理解人生价值的标准。
3.懂得人生的价值必须通过劳动创造才能实现。
教学准备1.准备材料,使用多媒体。
2.学生搜集相关名言警句。
3.学生分组,预习。
重点:生命的价值
难点:勇于创造,坚守信念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教师组织激励等内容(启发、精讲、联系评价等)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学生结合电影片段谈谈对自己的触动和人生感悟:略
教师引导:我们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所以能拨动亿万青年的心弦,就在于它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
(二)、新课讲解:
1.拓展生命价值
活动一:寓言的启示
生阅读课本23页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讨论问题:
(1)彩虹与石桥的“生命”哪个更有价值?
(2)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又表现在哪里?
点拨:
彩虹与石桥的看法都是片面的,各有各价值,无所谓高低
深入思考: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表现在哪里?
举例说明生命是价值:一件物品有用,它有“使用价值”,如:正在使用的笔;文中“石桥”一件文艺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有“艺术价值”,如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等。
总结:人的生命的价值则表现在人的存在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意义
生阅读课本24页的内容思考问题:
千百年后,人们为什么还是怀念和敬仰他们?
归纳: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有的人虽然已经逝去,但精神永存,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活动二:名人、名言感悟
1.生观看视频,谈感受: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
——裴多菲
2.探索人生真谛
活动三:本能与创造
生阅读课本25的内容并感悟。
动物本领和人类的创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无论动物的本领如何奇特高超,归根结底是属于本能;只有人类的发明创造,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创造性的活动?
如:废物再利用,设计漂亮科学的黑板报、好的解题思路等。
生完成p25的表格。
师总结:人生的真谛在于创造。创造能展示人生命的价值,使生命更加富有魅力。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活动四:选择与放弃
生阅读课本26页甘祖昌的事例,思考课本问题。
(1)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他和龚全珍老人舍弃了什么?选择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2)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龚全珍老人艰苦奋斗了几十年?
点拨: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面对各种选择,你要有所舍,才会有所得。探索人生真谛需要我们坚守信念,正确地作出取舍,在平凡的生活中对他人、对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三、当堂训练:补充习题
四、课堂小结
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不断拓展生命的高度;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他为这个社会贡献了多少,创造了多少。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正确地作出取舍,坚守信念,热爱生活,奉献社会,活出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欣赏歌曲《怒放的生命》结束新课。
五、作业:补充习题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
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方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启。
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进行教学。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其中。使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
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依据:一时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吸引学置导入新课。生的注意力,而是可以为后面要讲的教学内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容做好铺垫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节课我采用了图片(歌曲)导入法。导入。
2、讲授新课:(最重要)。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趣化。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4、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
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五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
1.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评判事物,培养良好的是非观;
3.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检查学生遇到问题会想办法,懂得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热爱家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素质的构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二)差异性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每个学生发展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部分智力滞后学生更应采取特殊评价方式。
(三)可行性原则: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的,每项指标应明确具体,易为学生理解,便于教师掌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时的观察等)有机结合起来。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一旦养成,终身受益。这四个单元分别为学生安排了不同的内容,适合孩子循序渐进地认知过程。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多采用模拟情境法和游戏法,以参观、调查、采访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自己讲述所见、所闻、所感。所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本次评价方案。
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说明。
过程性评价20%。
课堂表现。
(5分)。
1.课前准备及时,学具摆放整齐。(1分)。
2.坐姿端正,认真听讲。(2分)。
3.能积极举手发言,能耐心倾听别人发言。(2分)。
老师根据平时观察记录和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优:5分。
良:4分。
及格:3分。
待努力:2分。
家庭习惯养成。
(5分)。
1.每次课后能按时完成相关作业。(2分)。
2.能独立或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展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想法。(2分)。
3.能主房间,整理书包:1分。
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优:5分。
良:4分。
及格:3分。
待努力:2分。
作业完成情况(10分)。
1.按时完成。(5分)。
2.作业质量。(3分)。
3.作业的思维独特、创新。(2分)。
根据作业质量分为优、良两个等级。
优:9-10分。
良:6-8分。
及格:5分。
待努力:5分以下。
活动性评价20%。
讲连环画故事。
(10)分。
能对照图画,准确讲一讲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也可以大胆你创新。将课本上的连环画小故事作为考察内容,学生抽签讲故事,老师根据学生讲故事的完整性和创意性行进评价。
1.能完整讲故事,带上动作,声音洪亮,并能说出自己想法的,为优。
2.故事不够完整,声音不够洪亮,需要老师提醒的,为良。
3.不能讲下来,声音太小的,为及格。
优:9-10分。
良:6-8分。
及格:5分。
待努力:5分以下。
整理书包比赛。
(10分)。
能在规定时间内将杂乱的文具和书本整理进书包。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将书包内的文具和书本放在桌子上,看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任务,井井有条的为优。
2.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或是整理不够有条理的为良。
优:8-10。
良:8分以下。
水平性评价60%。
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60分)。
同于期末测试的评分标准,按对错给分。
纸笔测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从本册教材中选择内容,出一份试题供学生考核。
优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总分=55分。
良好: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50分=总分55分。
合格:书写能做到工整,总分40分。
综合评定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合格(70—80分)、需努力(60分以上)。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六
1、抄写本课生字:“颗、存、误、况、丝、奋、实”7个生字。
2、熟读课文。个性化修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有付诸行动,付出心血,才能是理想变为现实的道理。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只有付诸行动,付出心血,才能是理想变为现实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一、礼仪教育、预习检查:
1、检查课前准备。
2、小组长检查家作。
二、趣味导入,明确目标:
复习检测导入:
1、我们继续学习《两颗种子》,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课件,巩固已学过的生字。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自主提问,探究体验:
(一)文章,深入学习。
1、教师范读课文。
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什么是理想?
(2)两位少年提出了一个什么疑问?
(3)他们怎么去解决的?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老人是怎么回答他们的?
(2)请学生用课文中的原文回答。
4、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第一个少年是生怎样保存种子的?
(2)把第一个少年说的话全班齐读出来。
(3)指名学生读第六自然段,思考:第二个少年是怎样保存种子的?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全体齐读第六自然段。
(7)全班读第七自然段,议一议:老人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评价检测,拓展延伸:
1、讨论: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试用“只有……才……”来表达。
2、写一段话:我的理想。
1、完成练习册。
2、熟读课文。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七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人的故事: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板书:在社会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
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故事: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会生存的技能,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狼孩儿故事详见ppt)。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
从狼孩的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堂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二)亲社会行为。
情景材料展示:
北京市教委于20xx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分享两个同学的学农日记,思考问题。
思考: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ppt内的教学素材或者找寻本校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出示材料: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不想参加这次研学活动。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拓展空间。
研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设计一个研学方案。
如果设计巧妙且富有创意,可以把你们的创意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争取让你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预习第2课,第1框。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题。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勤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只要抓住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线展开。
在教学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八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己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己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己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指出:“教育孩子们从小学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己保护的必备武器。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要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无罪,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己保护。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己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其中有的街道,区县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加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由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治安和人员活动等情况熟悉,这些组织就会依据法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妥善地处理解决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问题。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盼望通过综合治理和“严打”使社会稳定,中小学生受到保护而健康成长。群众的眼睛雪亮,智慧丰富,威力无穷,不断涌现出保护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干部。所以当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付坏人。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勇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毙,不能让坏人为所欲为,这是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必要前提。但是,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违法犯罪分子时,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存自己.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说:“要想抓住狐狸,就得比狐狸狡猾。”《鸡毛信》中的海娃就是把鸡毛信藏在羊群头羊的尾巴下,躲过日本鬼子的搜查,胜利地完成了送重要情报的任务;小兵张嘎也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出招数中,战胜愚蠢的敌人。前不久,某市一小学生一人在家做功课,忽听有人撬家门,立即悄悄拨通了公安局的电话,几分钟后,警察迅速赶来,当场抓住正在撬门企图入室盗窃的坏人。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九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己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自己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2、师述:在中国历有那么一个年代,鸦片充斥了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出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
1839年,林则徐向皇帝上书:“鸦片不禁,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皇帝派他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中国历不朽的一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一课中的《虎门销烟》。
活动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
1、师述:虎门销烟的“烟”指的就是鸦片烟。
2、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4、师述: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毒品家族日益壮大。(出示图片现代毒品)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人数超过10万。截至2004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14.04万。每年因吸毒约耗费390亿人民币。
5、交流你所知道的毒品危险生命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例。
过渡:1893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一一销毁鸦片!
活动三:了解虎门销烟过程,体验大快人心之感。
理解虎门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鸦片走私入口的大门。
2、读一读故事,了解虎门销烟过程。
3、师简介林则徐,出示: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读林则徐的话,体会其禁烟的决心。
4、出示“约2万箱,重达119万千克”一系列数字,想一想: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5、观看电影片段“销烟”,看广场英雄纪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仔细观察销烟现场的布置、气氛,林则徐的神情动作,士兵、群众的动作、反应,谈谈体会。
小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6、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表达敬意。
活动四:体悟耻辱,解析《南京条约》。
1、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出示《南京条约》内容,并进行解读。割地:割让香港(破坏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相当于年收入的1/3多,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进行经济掠夺)。
协定关税:(无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
3、出示英控海关和跑马厅的照片。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他们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的利益,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活动五:你说我说,香港前世今生。
1、阅读“香港回归”材料,谈谈感受。
2、小讲坛: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
3、总结:今天,古老的中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日渐强盛的崭新年代。让我们牢记:只有发展,只有国力的强盛,这段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罹劫过程,初步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过程方法: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士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达到引领学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奋发图强的目的。
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收到了一位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来信,让我一起来听一听。“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2、听了雨果的这段话,你脑海中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疑问吗?
3、但是,这一奇迹现在已荡然无存,留在我们眼前的只有几根残缺的大石柱。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纪念碑,诉说那段屈辱的历史一板书:圆明园的诉说。
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
活动一:惊叹圆明园的辉煌。
活动二:惋惜圆明园的毁灭。
1、令人遗憾的是,令人悲愤的是,这“万园之园”竟被一把无情的火烧成了灰烬,那么,火烧圆明园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2、想一想,当时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掠夺、焚烧?[出示课件]南京条约的内容,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到条约的心情。
4、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掠夺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中国强大了。)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强大了?(生自由说)。
三、全课总结,深化情感。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的美、侵略军的无耻以及清政府的昏庸,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同学们,历史虽然过去,但是警钟依然长鸣,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用心铭记这段耻辱的过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让圆明园从此不在哭泣。最后让我们在这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一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使学生了解《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内容。
3、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平等权所涵概的内容。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远离犯罪。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一、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增无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二、1、阅读故事小天地。
2、讨论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朗读智慧小法官,提问:你是如何理解平等权的。
4、阅读法律小讲坛。
提问:平等权包含哪些内容?
5、阅读法律小博士、法律小实践。
讨论:明明对自己的作品是否享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三、布置作业大家就本节课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感想,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二
遵守法制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提高人的思想和法制修养,人的法制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提高的。要提高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我还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
我们提高自己的法制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
养成遵守法制的习惯,使法制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法制观念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法制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法制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法制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法制,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法制的行为。
所以说——。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讲法制观念这颗种子种在自己的心田里,让法制观念变成我们生活中的红绿灯!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三
今天听了教育专家老师的讲座,学习了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网络培训受益不浅,感受颇深。
一、《道德与法制》的教材特点两位老师都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特点,让我们对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握更准确。新教材的突出特点:
1、体现了学生喜欢,图文并茂,抽象问题直观形象表达的卡通版面。
2、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3、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上专家给出了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三观并存的建议,学生观重点突出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多样。教师观中强调了教师的三个角色扮演即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学目标的制定可因地制宜,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材料的主要源泉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取舍材料均要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生活化,绝不再是以本为本。
在这次学习中,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赋予老师跟孩子之间更多的互动。在今后的教学实施中,我将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基底,使教学更加精彩。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四
我看了这期的法制教育,知道现在虽是都会有不法分子再放大我们这些弱小、无知的少年儿童的主意,企图劫财、劫色等。危险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不可以没有防人之心。
作为一个女孩,我要告诉周围的女同学一定要有所警惕,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外穿着要整洁、朴素大方,不得过于暴露,少穿超短的裙子,不要把过多时间花在穿着打扮上,但也不可穿得太随便。
二、拒绝所有人一切无礼的要求。
三、不随便和男的拉拉扯扯、过分开玩笑,不随便到男生家,不单独和男的在一起或出行,在外游玩若有陌生男人和你搭话或企图接近你,你都要万分提防!
四、不当众清点财物。
五、不单独在外游玩很晚,更不可以不事先告诉父母游玩的时间及地点。
六、独自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不可擅自出门,有人敲门得先确认对方是谁,有无恶意。
只要认真做好以上几点便可以不给那些不法之徒任何可乘之机了,真不愧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只是,当今社会也不全是坏人,大家有戒心就好,可别因为怕危险而整日提心吊胆,杞人忧天呀!
不过,光记得我刚才总结的六点还不行,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并做到自尊、自重、自制、自立、自信、自主和自爱!
十几岁正是花季,花季的孩子们可要好好保护自己,不要让未来祖国的花朵受到外界一些坏人的邪恶摧残!!所以,我们必须分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谁是好心谁是恶意,不要轻易上当受骗,一旦被恶人利用就将迷失自己,终误入歧途,无法自拔,后果不堪设想!视频里就有不少类似这样可怕的例子,如:女学生独自出游惨遭劫命丧山崖等等,我们要吸取这些惨痛的例子,爱惜生命,不把生命当儿戏,别让花季变成花祭!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五
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看中央12套的节目,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道德与法制》栏目,相信我们好多的老师都看这个节目,的确,里面有好多感人的故事,并且让人从故事中感悟一些道理。中午,刚吃过饭,看完中央1套的《今日说法》,我就把电视频道转到中央12套。今天的《道德观察》讲的是《我的爸爸是飞人》。故事是这样的:”飞人老爹”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准备把儿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可是要到城里读书,必须有城市户口才行,但是要办理城市户口,在当时要六千元,”飞人老爹”由于刚刚破产,那能拿出那么多钱呢。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则招收”飞人”的启示,(他从小就掌握走铁链的技术)思前想后,为了儿子的将来,他还是瞒着妻子参加了这个表演(这个表演不用任何的防护措施)当赞够六千元钱,交到妻子的手中时,妻子问他在做什么工作,他没有告诉妻子,怕妻子担心,但是有心的妻子还是发现了他从事这么危险的表演,劝他不要再做了。而他却不愿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让妻子也不要告诉他的儿子,就这样,一晃快五年了,儿子的中学快毕业了,儿子也不知道他父亲从事这种职业。可怜的老爹那那知道,他的儿子并不象他想像的那样,在学校里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儿子在学校不但不好好学习,就连他父亲给他交学费的钱也胡乱花了。直到有一天,学校老师给他的母亲打电话,母亲才知道儿子的一切。母亲伤心的领儿子去他父亲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儿子看到父亲在表演这么危险的节目,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可是他一回到学校,原来的朋友又来骚扰他,再一次荒废了学业。老爹知道后,决心让他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让他在危险的铁链上走,儿子很艰难的用了两个小时走完100米的铁链,从此以后,他真正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和良苦用心,断绝了以前的所有来往,把荒废的学业补上,每天晚上学习到一两点,终于在2003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成为他们那个村里几十年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老爹高兴地说,他还要飞,要飞到七十岁,让他的儿子有更好的前途。是啊,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很不平静,飞人老爹为了儿子的前途,可以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儿子最终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发奋努力,考上了大学。假如,这个儿子最终没有考上大学,没有一个好的前程,这个飞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谁能理解。现如今,我们有好多像这样的孩子,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学习,把时间都白白浪费,到知道学的时候也就迟了,希望我们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为明天做准备。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六
20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
20xx年12月4日到20xx年12月底。
1、大力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宣传我镇“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镇工作成就,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成绩。
3、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1、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镇土地所宣传《土地管理法》。
3、镇计生办宣传《人口与计划法》。
4、镇社保所宣传《就业管理条列》。
1、各参加“12.4”法制宣传单位,要组织好宣传材料和人员,确保“12.4”法制宣传顺利进行。
2、各参加宣传单位宣传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报司法所总结上报。
二上道德与法制教案篇十七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质,用适当的方法,适当的语言,适当的形式,向其展示法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实用性,现将本期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学《折扣》时,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第32、33条。
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着。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人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6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