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物语读后感(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15:10:14
浮生物语读后感(通用13篇)
时间:2023-12-05 15:10:14     小编:笔舞

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书籍,也可以激发他人对书籍的兴趣。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谈谈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思考。以下是一些读者对名著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对经典之作的心灵触动。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一

这是一杯叫做浮生的茶,味道非常的苦,但哭过以后,是深长的甘甜。不尝苦,何来甘?我说,人生如茶。

“人生中不尝苦,何有甘?”这是书中我很喜欢的话,因为人生本如茶。茶只有两张姿态,沉,浮。饮茶人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罢,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罢,自有味道;暖也好,冷也罢,那又如何?人生如茶,头苦,二甜,三回味,人生不过如此。

书中《鱼爱》一篇最令我记忆犹新。图图,一条很傻很天真的.鱼,传说吃了她可让修为低浅的小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沧瞳凯,猫王之后,年过十七,午夜后化为猫妖,嗜血成性,尤其对鱼类(图图)毫不留情。但他和她相爱了,每逢午夜,他便不顾一切追杀图图,幸而有玄(一只夜猫,受猫王救命之恩,愿意保护沧瞳凯)最后舍弃内丹,使沧瞳凯不会再化为猫妖。

玄让我知道了任何生命都值得被我们以真心去面对,正如书中所写“再弱的生命,只要他们不曾伤害,不曾卑劣,都值得被尊重。”

书中还有《狐守》,《夜蝶》,《无相》,《千机》,《灵犀》,《乌衣》,《巧别》,《翎上》这一系列故事,无不充满情感,敲击着读者的心灵。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每个人都应该感谢生命赐予自己的一切,从人生中体会到真谛——不尝苦,何来甘。其次我还记住了对待任何生命都应以一颗真心去对待。生命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它的不可复制。

曾经,“不停”是一家甜品店。但,有些客人来店里却不是为了那些可爱的甜品,他们只是来喝一杯茶,一杯叫“浮生”的茶。在茶里,品味人生。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二

有一杯叫浮生的茶,味道非常苦,但苦过之后,是深长的甘甜。

长生、鱼歌、猎狮、狐守、夜蝶、灵犀、无相、骨石、九厥、暮声、敖炽、龙树,十二个如清茶般甘醇的故事,诉说着主人公裟椤的人生。人生中不尝苦,何有甘?人生就是甘苦与共的一段路程。这本书,便是献给所有在人生旅途上跋涉的人们。人生街道上老板娘裟椤名叫“不停”的店铺,轻轻续上的一杯杯甘茶还停留着余香,缓缓听着各种人各种不同的故事,细细品味着最动人的浮生物语。

一杯茶可以喝多久?或是百年,或是千年……一杯苦茶,品了百世人生,讲上一个个故事,酿出一瓶瓶美酒,只是为了等待人生的答案。故事中处处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人性和真情,让人感悟甚深。若换做我们,也必将学习裟椤的执着坚持,乐观向上,帮助无数人度过困难,在其中体会快乐和人生的真谛。因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能真正品出人生的清香。

我记忆犹新的是《无相》这个故事,其中无不透出灵动诙谐之美,一种不同于其他故事的独特与清新直达我的心底。自以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被他们眼中认为卑微的老鼠拯救。任何人都有一张面孔,或是千百张。但生为无相的陆阿藏,却为了与她毫不相干的人的生命,抛弃了任何人都想有的权威与金钱,放弃了永生的权力,用生命挽救了别人。虚伪的或是真诚的面容,却比不过发自真心的感受,陆阿藏用生命为代价,才让我们知道或记住,再微弱的生命都值得去尊重,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哪怕一只蚂蚁,甚至老鼠。

所谓裟椤双树,其实就是代表着时间万物的循环往复,从荣到枯,又从枯到荣。正如人从生到死,总会从一本书中品味出多种不一样的人生来。每个人都应该感谢生命赐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从人生的故事里体会出人世的真谛——这就是浮生物语。有梦想、守护、抉择……一段段复杂的情绪,和一群执着的人们。就如同故事里的那杯叫做浮生的茶,如品香茗,回味悠长。一段段讲述情感与寻觅的故事,让人看得不得为此落泪。

这本书与沧月的《花镜》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街道上的神秘店铺,大有来历突如其来的老板娘,听着一个个离奇感人的故事,这便是世人神望的美妙生活。我认为这个故事体现出的精神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纵使世界看上去多么污浊但在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却有有那么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用生命来撑起一世阴凉。十二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神迹,而神迹的创造者们却又是平凡的角色。心中有爱哪里便是光明,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太多真挚的情感和对他人的关心与照顾。与沧月一样清爽的古风,轻柔的笔法,使自己也沉浸在这真挚美好的世界之中。

浮生很苦,品过后却是香甜。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三

一杯名叫浮生的茶,一段悟透人生的故事。这个寒假,伴我走过的是一本名叫《浮生物语》的书,一杯名叫浮生的茶,很苦,也不知道它真的存在与否,但它讲述着传奇,一段悟透人生的传奇。

“不停”,一家小店,一家普通得不有再普通的小店,店里专卖一种很苦的'茶——“浮生”,来的每一位客人,都会喝下那杯茶,说出一个故事。或许是残缺后又重新打上一个句点,又或许是完满后静静离开,温暖的;感动的;无数个小细节组成了这些故事,感动的故事。

光,为什么能有光?

是因为太阳在笑,云彩退出,一杯“浮生”,默默聆听着……。

“浮生”由意是苦尽甘来,现实生活中,我们多半都是平凡至极的学生,哪会有那么多的苦尽甘来,又或者说我们得到的只有甘,苦真的不曾体验过。但“浮生”在书中被描述得苦到极点,到底有多苦,苦后面竟是甜,不管是浓烈的甜,还是相对而方言淡淡甜,都被甜进了每一个角落,每位客人的心。

春节到了,春天也来了,是个大晴天,收集了许多感人的瞬间,读完了《浮生物语》中那一段悟透人生的故事,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很美。

我左手拿着“浮生”的书,抬起头,发现原来以前只是温暖的阳光在笑,笑得很甜。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四

看完又一个《浮生物语》的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分。在这里的每一个东西,都是有灵魂的,这里记录了它们的故事,此生浮华尽沧桑,有小纸片儿,树妖,一颗巧克力豆……都有,就是这些很普通的东西,却让作者吧人间爱恨情仇温暖与否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人公是一只树妖,生于漫天飞雪的十二月,历世千年。从来没有一处地方能永久停下她的脚步。她开了一家旅店,名字就叫不停。

不停里有老板娘自制的独一无二的茶,名为——浮生。每一位客人,都会喝上这杯茶,诉说着一个故事。或者是残破后头打上句点,又或者是完善后的悄悄分开。温顺的、打动的、无数个细节构成了这些打动人心的故事。他们都不同与常人,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妖,或许这样我才能体会到人间的无奈。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五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身上会发生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而树妖撒拉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一定会有很多的故事相伴,在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它不仅会伴随着许多故事,还会伴随着许多人。而且,就算是魔物,树妖撒拉也会帮助很多人。萨拉曾说:“没有我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优秀!”我觉得她说的对,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努力就没有努力,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多付出,付出才有收获!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付出,就会有很多圆满的成功,会有很多的友情,会有很多美好的.收获;但如果他不付出,他就会成为一个被别人孤立的人。人们。如果你永远躲在壳里,你将永远是一只小猫,而不是一只豹子。如果你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你永远只会看到一个天空,看不到整个世界。走或停,由您决定。我们给予彼此最真实的尊重和自由,却从未放过对方。总有一天,你会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不停地走,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尊重。而我一直在你身边。

我觉得这本书很好。这本书的内容让我佩服,让我开心,让我发自内心地赞美。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六

我看了一本书叫《浮生物语》,这本书讲了一个关于在人生旅途上跋涉的故事。在一家叫“不停”的甜点店里,有一杯叫“浮生”的茶,味道非常苦,但苦过之后,是深长的甘甜。围绕着这个茶,展开了一个个故事。裟罗,这个注定是一个一生与故事相伴的人。最后,这个店的老板“裟罗”不在了,但这个叫“不停”的小店歇业了,但不停,这家店,已经变成一些人的聚集地,路过的人还偶尔闻到里面有甜甜的香味。它曾今的客人们还是会聊起说,那里的甜品如何好吃,老板娘如何美丽又古怪。但被说最多的,还是那杯茶,非常非常苦,但苦过之后是深长的甘甜。有意思的饮料,那杯茶,有个奇怪的名字——浮生。

2。一杯茶,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浮生。

很苦很苦,但苦过之后,是深长的甘甜,这是百转千回的。

不尝苦,何有甘?

合上书,封面上的人,“不停”的老板娘,一个树妖……我想大概是这个主人公。

一篇篇与妖怪有关的故事,低语人生。

低调的黑色隐隐有些纹路,要在光照下方才勉强看清。打开书皮,与刚才形成强烈对比,一大-片的白色封面是那么的纯净,生生刺激了我的神经。不得不承认,书的封面有很大的作用。

在看最后一章《龙树》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跟着情节或喜或悲。被时间长期冲刷的心,好久没有这么不受控制了。

梦想、守护、抉择……书中提及的事物仿佛在我面前浮现,接着长出了藤蔓,是那么疯狂地生长,紧紧抓住颤动的心,蔓延到每一根神经。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长高了一截,巴不得像童话中的豌豆一样直上云天,在每一个高度观察这世界,再朝四周生长,去拥抱这世界!

“即使身上的伤处传来的血腥味越来越浓,充斥了大脑;即使那痛苦令人痛不欲生,足以毙命;即使他们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功亏一篑。但我们没有丝毫犹豫。”

最终他们取得胜利。因为“就算输,就算死,也要趾高气昂!”他们是这么想的。

相反,我总在踏出一步前,收回脚。还怕一脚踩空,陷入泥潭,抑或掉入万丈深渊,就算费尽气力挣扎,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我要在现实否定自己之前就先否定自己?

曾经噼里啪啦滔滔不绝说未来是一块增值最快的土地,因为它充满希望。现在却垂头丧气地说:我看到的是绝望。

我错了。原地不动才是最可怕的。人生这道路我走了十几年,剩下的路或许不长,社会的竞争是一场地震,它能使我的道路皲裂,倘若我一直原地不动,必然危机四伏。只有向前踏出一步、两步……向前奔跑,才能幸免。

我要学着坚强,拿出人马的勇气,去奔跑!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七

读《浮生六记》,喜欢的不是他的文笔佳句,是他早年的经历和生活;嫉妒的也不只他早年的舒适和清乐和谐,更是他的爱情他的婚姻。

才子佳人,坐卧谈笑,心意相通。谈诗论赋而不穷酸清高,嬉笑怒骂却不粗俗无聊。行局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二人相处恍同密友重逢;夫妻恩爱如沈复陈芸,生活态度和习惯上也有分歧,可人家处理得完美无瑕,不但未生嫌隙,反而更如胶似漆,不像我们所常见的那种一地鸡毛。

她善良宽厚,通情达理豁达开朗,又柔弱让人心疼。天妒佳人,红颜薄命。

书中也有很多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古代三妻四妾只道寻常,现代看来是有些混账。沈复其实也有不少风流享受,桃花债呢。不知道陈芸心里怎么想。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八

重读《浮生六记》,四个字来形容沈复:情深不寿。

沈复其人,大抵可窥一二矣。[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卷一便是《闺房记乐》,通篇皆是二十三年来沈复与其结发妻子陈氏的琐碎情事。说它琐碎,是因为几乎没有几件代表性的大事,平铺直述到不需要任何悬念转折;说它皆情事,则是因为字里行间莫不是珍惜、卷首页眉都透着恩爱。沈三白,料想又是一情痴矣!记得当年初见,彼此仍是少年。沈复喜她才思隽秀,虽恐其福泽不深,然心之所系不能释之,对母亲诉言:非姊不娶,那年,沈复十三岁。都说古人婚姻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这一个十三岁的小小少年,因为一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倾慕上了比他大了十个月的族中阿姊,这一倾慕,就是一生。

婚后某晚,其与故人划拳饮酒,酩酊大醉卧倒在床,醒来时陈氏正对镜晓妆。我自己看书的时候不做别的念想,现在回头来看,不过就是一次醉酒,有什么值得刻意写下来?转而想到,大概从妻子过世之后,他再也没法儿喝醉醒来还能看到她当窗理云鬓的模样了吧?那时候,陈氏初为新妇,整日恭敬侍奉堂上,宽和以待下人,怕被人说新娘惫懒,日日太阳初升便要起床,沈复喜欢赖床,可看她严肃认真的样子,只得跟着一同早起,这大概就是现在年轻人常说的“为爱改变”了吧。

夫妻两人游园消夏,读书论古,品月评花,,可惜好景终不长久,沈家家道中落,陈氏又接连失弟丧母,多番打击之下,身体日渐沉疴,病榻之侧,沈复悉心守护终不曾离弃。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我想天下恩爱夫妻大抵都相似吧,记得婚后数年,沈复和陈氏整理书卷论及诗词,沈复得知陈氏最为推崇者是那张口吐出大半个盛唐的李太白,当即像个小孩子一样笑道:“夫人定是与‘白’有缘啊!”陈氏不解,沈复说道:“夫人启蒙于白居易的《琵琶行》,诗词最重李太白,夫君我字‘三白’,可不是一生都与这个字有缘么?”陈氏莞尔。此间情状,不解风月之人如何体会得来!即便是如今这个多少显得寡情的年代,多少痴儿情女,也会因为“你生在六月,我生在七月,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肯定是缘分让我们在一起”而惊叹,情到深处无从解释,只好托词于上天,道一声:一切真乃缘分也。其实文中最打动人的,不是夫妻情事,不是患难与共,也不是相守到老。

世间有的是扶持一生的夫妻,难得的是,沈复在斯人不再后,于贫病孤苦中,一字一句写下了这些故事,只属于沈氏夫妇的故事,《浮生》一卷,名垂文史千古,万尺黄泉之下,虽于逝者无补,料想也能一慰佳人芳魂了罢!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九

在朋友推荐下读过一本叫做《浮生六记》的书,是一个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时隔几年仍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人,名叫沈复,字三白,是个不红不紫的画师。本书真实记录了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包含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篇文章。另外两篇《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说是后人仿写。《浮生六记》中尤其第一篇章《闺房记乐》用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聪明绝顶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芸娘。因为这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女人才使《浮生六记》让世人记住,才得以让它永远散发出了人生智慧的无穷芬芳!

可能是年龄渐长的缘故,同一本书,同样的我,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年龄,不同经历过后不一样的心境又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五年前读此书,似懂非懂,然后又找了其白话本看了一遍才透彻明了,对其中描写童趣的部分那时记忆深刻,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童心幼稚可爱的举动,读后觉得相当有趣,有些场景仿佛自己也曾经如作者一样玩过一样,身临其境,对其后的游山玩水一略而过,如今也忘光了;五年后的现在又重温此书,居然最最喜欢的是第一篇章《闺房记趣》,以《诗经》为模,第一篇章也列闺房趣事为首写开篇,本篇讲与他自己的表姐结为夫妻,可是古代传统封建的父母却对这对恩爱夫妻的行为看不惯,对这儿媳也颇有微词,夫妻俩虽伉俪情深,最后终被赶出家门。两人生活举步维艰,甚至经常要到朋友家借宿,但能够苦中作乐,生活过的很有情趣。可惜后来妻子生病早死,沈复很悲伤,十分怀念妻子,觉得要把这段感情和记忆流传后世,便写了这本书。它是中国古代散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它却被埋没百年之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光彩才第一次展现于世人眼前。林语堂、俞平伯等新文学家都极为赞誉这部作品。林语堂曾经说过“芸,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可爱的女人。”他当初把《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也曾说“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的折磨,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追求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福……”我深深的被文中聪慧,娴淑,勤劳而又不失情趣,热爱生活的芸娘所打动,也为很多沈复与芸娘间的夫妻生活小片段流露出来的伉俪情深所感动,因此现在的芳邻二八的我最喜爱的还是第一篇章《闺房记趣》。文中插花摆设的花艺技巧可看出芸娘不落俗套的生活品味,很有自己的眼光和见地;文中芸娘用六个小碟,五围一碟合为一梅花状供陈用不同颜色的小菜待客,可见她蕙质兰心的灵巧创意;文中与其夫君关于“腐乳与卤瓜”和“茉莉与佛手”小品对话故事,也让人见识了芸娘的聪明机智过人的头脑;文中她的“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词句,以及对唐诗宋词李白杜甫诗型的精辟分析和见解,可见她又不失才气;她对婆家尊老敬爱幼,谦和有礼的美好品德也无一不在书中时有体现,这也是我们现代诸多女子身上缺少的隐忍品格;喜爱《闺房记乐》爱的精华所在就是芸娘一身的智慧,芸娘的一身是短暂的,但回忆绝对是绵长的,这也是我读此书能深受感染的部分,乡间的做菜种花,男耕女织,怡情小钓,逢时休闲,踏青郊游等等这些情调和记事,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女子不能抵抗的所向往美好浪漫生活;芸娘是可怜的,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幼年丧父,辛苦劳作养母供弟维持一个家,青年丧弟失母;出嫁从夫,公婆的苛刻保守固执,导致其夫妻沦落离家,颠沛流离,家徒四壁,甚至有过身无文银的地步;但芸娘也是幸福的,能够在最适当的时机遇到自己情透意合的人,并嫁给了这个志趣相投,情深义重的不离不弃的痴情男人,即使死也是合目于自己深爱人怀中,他们携手走过的几十载岁月终其一生让沈复无法忘怀,这也是令人所羡慕的。在这个复复杂杂,纷纷扰扰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要想遇到这么一个人,有过这样一段情是何其之难,“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对芸娘,对《闲情记乐》的欣赏和喜爱,才学浅薄,词枯言寡的我,已到了无以复加,语言不能形容的地步,只能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作为结语,才不至于毁其形象,沈复与妻子芸娘并没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并没有挥霍无度的享受,并没有沉湎欢娱的闲情,并没有风流浪漫的传奇。但是,我最欣赏、最钦佩、最注目的是他们的:

一、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坦诚直爽,体恤关爱的夫妻真情。

二、勤俭淳朴,善处忧患;布衣菜食,可乐终身的简朴生活。

三、淡薄名利,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知足常乐的旷达胸怀。

四、逆境逢生,善解人意;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十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本书已经流传了二百余年,可以说影响了好几代人,这本书如今又在市面上出现,说明人们对于此类文学的热衷。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作者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十分朴素,他们之间的感情温馨至极,整个居家生活都是浪漫洒脱的。他们夫妇二人去往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人和事,这本书讲这一切都加以记录。在作者雨陈芸初次相见之时,就产生了情愫,可以说是情投意合,而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也是充满艺术感的布衣蔬食浪迹天涯。

然而现实生活是人类梦想的最大敌人,渺小的人类只有抵抗,却很少有人能够战胜现实。他们的梦想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破灭殆尽,但是他们不忘初心,当初的快乐丝毫未减,这才是真正的爱情,无论任何事都不能将两人分离。这种生活在现如今都很难找到了,真正的浪漫就应该是像他们这样的,也只有这本书,才能真正体现夫妻之情。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十八岁就与陈芸结婚,在这命运多舛的一生的末尾,陈芸还被疾病所困扰,虽然如此,两人依然没有分离,老天这么想拆散他们两人,直到陈芸去世也没能实现,莫非这就是超越一切的爱情?后来沈复独自一人离家漫游,过完了自己的余生。

本书就像是混沌世界中的一股清流,它不与外世纷争,记录方式淳朴,因为故事本身耐人寻味。作者的高超之处不仅于此,他还将细节描写到淋漓尽致,连心理活动和一些耐人寻味的小动作都加以记录,有些时候还不乏风趣。作者虽然是有一定历史感的人物,但他和现在的人依然后很多相似点,我就在他身上找到了很多这样的特征。他贪玩,对很多新鲜事物抱有兴趣,也愿意与人分享快乐。两人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沈复总是能找到玩乐的方式,虽然不高级,但是两人却乐在其中。只可惜最终两人还是要分离,看到最终也难免为他们感到惋惜。

作者的经历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生活,面对生活的压力,也只有这种生活是最轻松的。但是现如今无论是多么富有,都很难做到,真正能找到另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也更是难上加难。最后沈复也看透了一生,并将一切记录在书中。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十一

中国古代的女子要想名留青史实属不易,留下名字的又或多或少的要牵扯到名利呀,情色呀,绯闻呀,随之而来的是无数文騷们的.牵强附会,直到把那些女子们弄得面目全非,让人怀疑她们是否真有其人。

陈芸却与她们不同,她之所以能有名有姓的在历代女子中间存在着,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才学或者当过中国的女皇帝,只因为她嫁给了沈复,比她活的长,在她死后写《浮生六记》来怀念她。《浮生六记》里所载的往事都是家常话,夫妻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调侃。沈复说陈芸刚嫁给他的时候不爱说话,沈复就逗她说话。陈芸喜欢吃臭豆腐,沈复就对陈芸说:狗因为没有胃才吃粪,屎壳郎因为要变成蝉才团粪,你是狗呀还是蝉呀?要是换了一个女人听了老公这么说自己肯定会脸红吧,陈芸的可爱就在于她不但不脸红,还摆出一堆逻辑性极强的道理,最后弄得沈复也跟着吃起臭豆腐来。陈芸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纳兰性德在妻子卢氏死后也写了一堆的悼亡词,安如意更是把其中两句都作为自己的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是道寻常》。我觉得不管初见还是道寻常都是因为曾经沧海过,他们在该恋爱的年纪时遇到了自己要爱的人,在佳人不再时写下了他人不曾经历过的句子。

还是要说到来世,沈复曾经对陈芸感慨:你要是一男的该多好,我们一起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宜快哉!

陈芸回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我老了,虽然去不了五岳那么远的地方,近处的虎阜、西湖都能一起去呀。

沈复:恐怕那时候你已经老的走不动了。

陈芸: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沈复(恐怕也是受了感动,跟着说胡话):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感情好的夫妻舍不得对方期许来世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沈复愿意下辈子为女子相从,这在夫妻史上是第一人吧。陈芸之于沈复不再像绿珠之于石崇,宠爱她因为她笛子吹的好,也不再像厨娘之于袁枚,舍不得她因为她饭菜做的好,他尊重自己身边的这个女性,想让她分享到自己今生得到的事物,如果有来世。

家长们好像都不怎么待见感情好的夫妻,前有焦仲卿和刘兰芝,后有陆游与唐婉,这两个故事里的男主角们都是孝子,虽然不舍但都听了父母们的话,休了自己深爱的妻子。沈复居然选择抛下自己的父母儿女,顶着个逆子的名声,半夜和陈芸一同逃走。陈芸带病,走了几步就走不动了,沈复背着她,陈芸对自己稍大的女儿说:幸汝父待我厚。待我厚,是明知道我不是能你带来福气的人,还非我不娶;待我厚,是即使被父母扫地出门也要同我一起颠沛流离;带我厚,是宁愿下辈子做女人也要同我做夫妻。

陈芸最终客死他乡,临终前她拉着沈复手,断断续续的说着两个字:来世。

我觉得任何文艺作品中都不能解释男人再娶这个问题。你永远无法在婚礼上问新郎:你怎么没娶那个同你好了十年的女朋友呀?同理,虽然沈复曾经对劝她再娶的陈芸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断无再娶之理。可是他后来还是接受了一个发达了的朋友赠给他的妾。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重入春梦。从此扰扰攮攮,又不知梦醒何时而。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十二

我喜欢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在书的世界里遐想,应为书能让我获益良多。

近日我读了《浮生若茶》一文,虽然篇幅短小,却含义深刻,细细品味,仿佛一杯清茶,韵味无穷。

文章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失意的年轻人找到寺庙里的老僧,泪流满面地说他屡屡失意,活得实在没意思,老僧听后,便吩咐小和尚烧一壶温水送过来泡茶。

一会儿,茶送了过来。

年轻人奇怪地问:“铁观音上好的名茶,怎么一点都不香呀?”老僧马上又吩咐小和尚烧了一壶热水,重拿了一个茶杯,放了一些茶叶进去,分五次倒满水,每倒一次水,茶香愈浓,等倒满,已是茶香满屋。

老僧向年青人解释道,用水和冲泡方法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味道也同。

不知不觉地流失,相反只有经历生活的艰苦和坎坷,你的生活发出耀眼的光彩,就好比茶叶只有经过烫水的多次冲泡才会有最沁人的芳香。

这让我想到了古代孔子,孔子3岁父亲去世,17岁母亲又离他而去,少年孔子生活十分艰难,然而就是在这样环境中他成为了一代大家。

同学们,让我们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考验,我们的人生才会溢出生命的芳香。

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撮清茶。

命运又是什么?命运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沸水呢?这一点,让我在读完《浮生若茶》之后,感触颇深。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向他诉说了人生的不如意。

老僧释圆分别用温水和沸水冲沏了一杯上乘铁观音,让年轻人品尝,通过这来告诉年轻人:生命也是如此。

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平平静静。

而那些历经风霜的人,就像用沸水冲沏的茶,溢出了人生的清香。

每当读到这儿,我便感慨万千。

真的,浮生若茶。

一些人总是抱怨坎坷太多,不幸太多。

殊不知流水不经过礁石的羁绊,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雄鹰不经过风雨的历练,难以成为飞翔的骄子;人生不经过反复磨练,难以释放生命的光彩。

慧的清香;而那些饱经风霜栉风沐雨的人,就像被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释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清香。

每个人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挫折,一生一帆风顺的,大概是没有的。

有着沉浮经历的人,生命才像被沸水冲沏的茶一样有着悠远的韵味,才会留下满口的清香。

人生就像一撮儿清茶,而命运就像是温水或沸水。

面对温水,我们要去寻找沸水来冲沏自我;面对沸水,不能埋怨不已,失去方向,而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冲沏下,溢出生命的清香。

即使是再昂贵的茶叶,没有沸水的一次次冲沏,也不会清香自己,人生也是如此。

要努力寻找沸水,冲沏出那清香四溢的人生。

偶然一次巧合,让我看见了他《浮生若茶》。

这篇文章巧妙运用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向老僧诉苦,由此通过老僧用温水泡茶和热水泡茶之深说禅意,使这位年轻人顿悟人生之道。

其实人生未必不是一杯茶,而角度则是沸水或温水,只不过个人的角度不同,有人认为简简单单就是福,何不平平凡凡过一生呢?而有人认为人生必须经历千种磨难,才算真正的人生。

只是角度不同,泡出来的茶,味道各异,留下幽香的,永远都是那些经历风风雨雨,不怕挫折的人。

温而淡却无香,沸而杂却留香。

并且透出浓浓的清香,不经历风风雨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一样,飘出淡淡的水汽,而人的一生则是平平淡淡的没有丝毫快乐。

多少位伟人不是像沸水沏的茶,幽香永留?

而你?你的一生是平淡,是留香,都是在一时之举。

希望你的人生像沸水沏的茶,香漫世界!

浮生物语读后感篇十三

初读沈复的《浮生六记》,竟有许多感动。依然是太容易感动的人。

“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不贪屠门之嚼”,日子过得轻淡,沈三白应是极随性的人了。卷四浪游记快,与众友共览天下名胜,而山水可怡情。文字洋洋洒洒,闲情逸致,字里行间皆是。细细读来,让人暂忘尘世间的千丝万缕。于爱妻芸娘,沈三白笔墨却不多,就是浪迹天涯,流连烟花巷之时,心中的那份牵挂,也似不经意的。卷二闲情记趣、卷四浪游记快,写情写景,对芸娘看似不经意,那份平淡而真实的感情,却处处都在了。于是,芸娘的隽秀颖慧,知书达礼,温婉可人,就在沈三白不多的'笔墨中,轻轻点出,就这么不经意的丰满和鲜活起来:居乡,芸娘相伴相依,一同品兰插菊玩石置景赏月;会友,“芸拔钗沽酒”,巧置梅盒;着小帽领袜皆芸自制,也必整必洁;夏荷初开,芸置条叶于荷心取香……一点一滴,皆平白叙来,娓娓道出,可羡可叹,夫复何求的感觉,真让人羡煞!

整理往日心情,一些感想,记来,随意贴来,让人见笑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705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